第一篇:回归母语教育,打好语言底子
回归母语教育,打好语言底子
人物名片
沈文涛,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研究员,中国教育新闻网江苏频道特约评论员,扬州市语言学会理事,扬州市邗江区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指导教师。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扬州市名校长,扬州市名师名校长“领雁工程”一层次对象,扬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扬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扬州市高中教学功臣,邗江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持或参加多个省级、国家级教育规划课题。多次开设市级以上公开课、展示课及讲座,在江苏省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开设示范课,曾在全国高中语文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多次在扬州市校长赛课、评课竞赛中获一等奖,在扬州市百名校长“我的教学主张”实践展示活动中获一等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10多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或被人大资料中心全文复印;主编或参编多部教学指导用书。
25年,从初一到高三,走了好几个来回。曲曲折折,深深浅浅,总算走出一条自己的语文路来。当青丝化为白发,语文已经融进了我生命的年轮。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学的任务又是什么?从争论到厘清,从批判到建构,苦苦地追索语文之本义,经历了一次次涅??重生,于是,我相信,语文就是语文。
毫无疑问,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是最有价值的学科,但其现实处境却是极为尴尬的。在应试教育盛行的背景下,语文学科受到严重挤压。作为人文性学科,量化考核的困难显而易见。但以考分作为唯一标准的选拔模式,迫使学生为分数而学。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长期积累,而且非得下一些苦功夫。而我们老师也找不到捷径,只能在素质养成和分数提高之间苦苦挣扎。要找到一条语文的出路,有必要结合教学实践对语文学科的价值、性质和任务进行理性反思。
一、关于语文学科的价值
1.语文天生重要。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虽然话说得很朴实,道理却很深刻。语文不仅是个人学习成长的基石,还是日常生活、工作之必需。往大里说,语文还是人类文明得以保存和不断发展的载体。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先生曾对此有过论述,他说,语言和文字,从横向上说,必须是全社会共同使用的“公器”,是社会交际的基础。从纵向上说,它们又必须是前人、今人、后人延续使用的“恒器”。这样,人类文明得以保存,并随时代而发展。语文教育便成了与人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直接相关的重要事业。
2.古今语文侧重点不同。回溯语文教育历史,古代的语文的重要性远非现代学校的语文学科所能比。古代语文比现代语文学科的概念要宽泛得多。严格来讲,它不是一个学科,甚至不只是现代意义上的母语教育。作为封建教育的主要内容,“其特点是学龄初期以识字为主的蒙学语文教育;后期进行综合性的文、史、哲、伦理结合在一起的语文教育”(朱绍禹《语文教育词典》)。语文教育的价值指向是“做人”――封建统治者需要的人,因此,古代语文教育定位非常单纯,就是正统的封建思想,代“圣人”立言。“传道”是第一位的,甚至是终极的目标。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在某种意义上,古代语文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一方面,是其内容丰富综合,比较全面;另一方面,因其追求“做圣贤之人”的教育立意,也造就了不少有节操的官员和有风骨的文人。现代的语文只是学校教育众多学科之一科,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合格的现代公民。基于此两点,减轻“传道”的责任,更加专注于“语言文字”正是语文学科教学之正途。
3.语文学科的课程价值:奠定现代合格公民的语言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的重要地位。
现代语文教育虽传承于古代语文教育,但毕竟只是诸多科目中的一科。比如江苏省高中生须参加的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科目就达到10门之多,再加上不组织统考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一般要超过15门课程。无论从功利性的考试,还是广谱性的价值判断,现代语文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占主导地位了。
语文是工具,是生活、学习和工作须臾离不开的自我吸收、表达的思维工具。尽管语文内涵极其丰富,学习语言时,也会接受思想教育、精神陶冶,提高文学素养,丰富社会和自然方面的知识,不管语文内容如何纷繁复杂,但其最基本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语言文字。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的这个核心价值,努力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终身受用的语文工具。学好母语,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合格公民奠定语言基础。
二、语文学科性质再反思
对于语文性质的讨论由来已久。追根溯源,“语文”之名的出现并不复杂,“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所以语文就是“语言”。而后来又衍生出许多对语文名称的不同理解。有人说是语言文字,有人说是语言文章,还有人说是语言文学、语言文化,争来争去,实际上就是要跳出“语言”,强化语言所承载的思想、精神的内容。就个体学习,或者从广义的跳出学校课程范畴的语文来看,强调语文的不同内涵都是有一定依据的。这是因为语文这个工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生活工具,一般工具就是用来制作终端产品的凭借,产品制作好了,工具就可以抛到一边。可是语言这个工具既是工具,又是材料,还是终端产品。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课程标准为什么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定性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了。
问题在于事物的本质属性只能是一个而不能是两个或多个,这也是大家一直在讨论的重要缘由。人文性又是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显然不只是语文学科所特有。鉴于理解的多元所引起的混乱,不少人呼吁语文要回归本真,也就是要回到语言本身。
语文就是语言,用语言学的理论来观照,这里的语言包括一般意义上狭义的语言和言语两个方面。语言是材料和规则,包含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体系;言语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为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对语言的使用。人们说和写的过程,是言语行为或言语活动,人们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东西,是言语结果或言语作品,当然这就包括所谓的文章、文学乃至文化成品。日常的交际,表情达意的需要才是语言学习,亦即语文学习的本质。
作为一个学科,与基础教育的总目标一致――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基。有两方面的任务:一是为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幸福奠基;二是能够为学生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奠基,使之能够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从语文的学科特征看,要实现这两方面的目标,也要在两个方面着力:一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纵观世界各国的母语教育实际,都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在确认母语教育工具性的同时,还强调母语教育对儿童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要求母语教师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审美、批判等能力的提高。这些观念对课改时代的教师们产生了深远影响。“课标”提出“人文性”是对“工具性”的丰富和发展。
但语文教育无论怎样丰富,其根本前提是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离开这个基础,语文的什么功能都无法实现。
三、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人们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来吸收知识,表达情意,从而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健全的公民。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底子。语文的这个特点启示我们,作为母语教育,基于遗传和全方位母语环境,语文能力素养的提高不能只靠学校教育。学校只是语文学习的训练场,语文教师要善于依托母语教育环境,用教材教语文,引导学生用课文学语文。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方向的正确,引导的得法,从而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讲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基于此,语文教学应该从引领方向、训练规范、拓展空间、改进方法四个方面着力,扎扎实实打好学生语言的底子。
1.培养学生学习母语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为人生”而学语文。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语文学习就有了不竭的动力。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责任感。掌握好祖国语言,接受祖国传统文化熏陶是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位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并承担这种责任。这不仅要有明确的要求,严格的训练,更要抓住语文的本质,充分展示语文的魅力,让学生热爱语文,从而学好语文。
当前语文教育存在的主要误区就是一切为了考试,以致从根本上忽略了语文教育的“为人生”的价值。在这方面教育家叶圣陶有非常中肯的论述:“人生一辈子总在面临考试,单就作文而言,写封信打个报告之类其实也是考试,不过通常叫作‘考验’不叫作‘考试’罢了。学生学作文就是要练成一种熟练技能,一辈子能经得起这种最广泛意义的‘考试’即‘考验’,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有了这样的认识,就可以把“应试”与“应试教育”区分开来,找到素质教育与“应试”的结合点,让语文教学真正回归到母语教育的本位。
2.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首先是课堂。有人总是以语文是慢功夫为借口,忽视课堂的作用,无的放矢,无所作为。其实是没有弄清语文任务而推卸责任。课内要围绕语言,不要在什么方面都着力,整个的课堂要聚焦到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方面。要在语言基本功方面下功夫,比如概括的能力,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就要自始至终地突出训练,养成从疏通字词人手,弄清作品内容并揣摩写作特点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课堂要致力于语言规范。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一般来说,都是比较规范的文本。教师应该让学生加强朗读,通过对经典语言的感悟品鉴,掌握语言规律,规范语言的运用,保持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并能举一反三,以课堂学习为例,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增强母语习得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矛盾是学科内涵极其丰富,但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加之语文学科具有适于自学的独特性,因此,打通“课堂”这个瓶颈,沟通课内外学习对语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几年来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初步建立了“听说读写”协调发展,课内课外共进的“自主发展”的语文学习模式。在“听说”方面,每节课我都抽出三分钟时间用于学生演讲,这样一学年下来,每个学生至少有六到八次在大家面前大声演说的机会。我还要求学生做“听说”的有心人,在课堂外加强与别人交流学习,有意识地锻炼“听说”能力。在阅读、写作方面,我以加大阅读、写作量为突破口,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在家长和学校的支持下建立班级图书馆,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机会。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拓展写作内容。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写作量,从高一开始每个学生就建立起《个人文集》,每周要求学生写600字,留下自己成长的印记。或心得体会,或观察笔记,或文章或片段,写实事,抒真情。这样坚持下来,一年可以写三万多字,三年就有十万字。学生有了这样的基础,语文素养自然就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3.重视自主学习,全面改进语文学习方法。建立语文学习新体系,全新的学习方法是成功实施的关键。语文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的生命活动,用心学习“语言”,通过“语言”塑造自己。语文学科的“母语教育”的特性,不仅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而且更是一种必须。正如建构主义理论所指出的,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不只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更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自主学习,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挥主体作用,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会起到帮助作用。“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唯在启发导引,使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有些老师误解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注重形式上的所谓“合作”,殊不知“自主”是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提供帮助”,是“互惠”的学习。“探究”实际上是贯穿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并不独立存在。因此,我进一步淡化了课堂的界限,教师主要是作为一种“帮助”而存在的,在这个意义上不分课内课外。“帮助”的主要手段是促进学习(包括引导、激发、督促、测评),提供资料,指导方法。另一方面,我帮助学生建立了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共同成长。
总之,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自己的主体价值,不再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他们不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
第二篇:提升质量,打好底子,为成长奠基教育会议讲话
提升质量打好底子为成长奠基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教学工作会,这个会议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有成效,开得很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丰富内容,二是有实际效果。内容丰富大家应该都感受到了,除了对全市教学工作进行总结与部署外,还表彰了先进,有些单位和个人还作了很好的发言,大家手上有几份含金量很高的材料,说明这次会议是货真价实的;
所谓有实际效果,就是通过今天的会议让大家都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很受教育,对教学工作也必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今天开的是全市教学工作的专题会议,其目的就是强化教学意识和责任,重点是强化教学管理,主题是提升教学质量,关键是促进教学工作。会议的召开还有个过程,在筹备期间,我和云生同志商量本来是说开一个教学工作的座谈会,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建议。后来我们在议论的过程中感觉光开一个座谈会还不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际上大家都知道,都清楚。那就要通过深入调研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和意见后,再召开一个规格高的全市性的教学工作会来进一步推进工作,感觉到这样会更合适,效果会更好。所以经过前期调研,拟定各种方案和意见,今天我们才专门召开这个全市性的教学工作会。由此可见,教学工作在全市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之重,作用之重,责任之重。教学是教育的主体、校长的主责、教师的主业、教研的主向、学校的主评。一个学校办的好不好,关键要看教学的水平、能力和效果。所以,作为教育局长和校长,要始终把教学工作抓在手里,放在心上。对于当前教学工作,云生局长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分析和点评,应该说,这么些年来,我们整个南昌教学工作和质量,整体上是在不断提升的,综合水平是在不断向好的。虽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不足,但这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和矛盾,我想这对于我们大家在抓教学方面的责任、能力、水平,不会有影响,这一点是要充分肯定的。对于全市教学工作总体评价我们是满意的,但是要想工作争一流,就要有高远的目标和严格的要求,要自我加压。南昌教育努力的空间还很大,我们的综合实力在全省名列前茅,但我们还不能说自己是老大,是绝对的第一,因为这是要各地市和老百姓都服气,要社会充分肯定的。扪心自问,我们还没有到这个地步。对于省会城市的引领作用褒贬不一,这就是我们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对于教学工作,我总体是肯定,但还是有几点感悟,大家看是不是这么回事,这也是我们的美中不足。第一句话是师生累并心苦着,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教得很累很苦,学生学得很累很苦。是不是这么回事,老师十有八九都说很累很心苦,相当部分的学生都很厌学,因为压力很大。第二句话是校长忙而浮躁着,有些校长忙得无所适从,静不下心来。第三句话是应试惯性持续着,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很重。我所谓的“应试教育惯性持续着”,是指应试有点过头,唯考试和分数,这是错误的。第四句话是评价不定观望着,整个评价体系都是滞后的,对于一所学校如何科学合理的评价,这种标准还没有完全确定。我们虽然有评比和表彰,但这相对而言是让人不服气的,因为没有把学校的真实教学水平衡量出来,所以大家都在等,都在观望,这方面教育局也有责任。第五句话是形势急迫焦虑着,压力山大,来自上级、社会、家长的压力,内心的焦虑,自己的压力。毕竟是教育人,总希望学校办好,学生学好,总希望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能够得到社会认可,但是问题比较多,这让人感觉压力很大。最后一句话是撸起袖子加油着,我们很多教育人在这种形势面前还是在努力干的,还是在坚定前行的,在创新实践着。我想我们要肯定,虽然我们有诸多问题和不足,但是作为教育人的责任和情怀、对教育的理想和追求还在支撑着我们努力工作。在这个方面,市教育局在引领示范,很多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也是这样做的。我们城区的东西湖、青云谱也都是蛮拼的,我们几个开发区的,包括县区的教育部门也是非常努力的,为了均衡发展评估的过关也都非常努力,很多学校为了改变校貌也很努力。市教育局这两年来本着为学校服务,为校长、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宗旨创新全市教育工作,有很多实践而且也正在显现成效。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是不是每所学校、每个老师和每个校长都尽了全力,我们是不是每时每刻都在想教育之所想,急教育之所急,想教学之所想,急教学之所急,我们要扪心自问。我们有些同志做得还是不够的,用心不够,用情不够,试问下自己究竟花了多少时间来管理学校、用了多少精力在想学校的问题。光有个人的成长不能算是好校长,至多只能算是个专家而已。对于市局的改革举措,我们跟进得怎么样,有些学校还是无动于衷,这么好的条件你是怎么利用的。比如教辅中心,这对于治理有偿家教、培优补差是个很好的平台和载体,学校利用得怎么样?标本兼治有什么样的成效?是流于形式、忙于应付、满足于一般的效果,还是真正利用了这个平台,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和精准补习?没有这个平台,我们的教学效果是这个样,有了这个平台,教学效果还是这个样子,那就是有问题的。一年不能见效,两年一定要见效,这个平台很好的,可以提分,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不能有了这个平台跟没有一样。比如教师专业成长,市局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搭建的一些平台,我们是不是都跟进了,市里层面只能说是以点带面,如果大家都能跟进的话,那效果就是全覆盖的。如果只是上动下不动,那就没有效果。一定要联动互动,才有整体效果。我们做得如何呢?我们到底有些什么创新?如果每一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都有规定动作和创新动作,那综合效应就很大了;
如果大家都这样干,几年下来,南昌不拿绝对的第一都不可能。有投入就有产出,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我想通过对整个教学工作的感悟,让大家进一步明白一个道理,变革时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作为教育人责任重大,任重道远,一定要敢有作为,善有作为,事在人为。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努力前行。如果自我感觉良好,不自我加压,不高标准严要求,永远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省会城市,不能成为南昌教育引领示范的标杆。
谈及教学工作,质量是绕不过的话题。质量,是教育教学的追求所在、价值所在、魅力所在。质量,事关教育的成效、办学的成果、教学的效果,同时,质量影响着教育的声誉、学校的荣誉、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成人成才。如何推进教学工作?我想借这个机会与大家交流几层意思。
一、要理直气壮抓教学。
刚才我说了,教学是教育的主体,是校长的主责,是教师的主业,是教研的主向,是学校的主评,是很重要的要素,需要我们形成合力,集中精力推动教学工作。理直气壮抓教学表现在理直气壮抓质量、抓分数、抓升学、抓升学率、抓进步率,这个没错,抓教学离开了质量、分数、升学率、进步率,你的教学就没有基础,要抓教学就要抓住这些关键东西。如果我们都形成人人抓质量、人人抓分数的浓厚氛围,我想整个教学工作一定会有大的改观。所以说抓质量和分数是每位教育人的责任、担当、愿景和梦想。
教学永远是教育的主题曲和生命线,这是不容置疑的,做好教学工作的关键是我们对教学的理解和认识,关键是对质量的理解和认识,关键是对分数的理解和认识。什么是教学,教学首先是教与学,这意味着教学不是单一的行为过程,而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你要抓好教学工作你就要关注老师怎么教以及学生怎么学。同样的,教学还是教育教学,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有机统一。如果片面的理解教学,你做不好教学,也抓不好教学。只有对教学有精准的理解,才能理直气壮地抓教学、分数和质量。有高考,有中考,那么分数就是必须正视的要素。要高考、要中考,分数是个指标,否则你就进不了大学和高中。我们的问题出在如何抓分数和质量,我们是不是按规律、以人为本地抓分数、抓质量,这才是根本。我们现在很多做法是违背了教学规律和因材施教原则,并且适得其反的。我们要什么样的质量?我们要高分高能、要动手动脑、要既体现智慧又确保身心健康的质量,而且还要劳逸结合的质量。如果我们所谓的教学质量就是填鸭式的、灌输式的,让学生越学越木气,那这个分数就是死的,是没用的,我们不要这样的分数。现在很多学校就是喜欢这样的分数。我们要越学越灵气的质量,如果你所追求的分数和质量把孩子逼得苦不堪言,甚至逼得孩子跳楼自杀,这样的分数和质量有什么用?所以说,理直气壮抓教学没错。
二、要满怀“思念”抓教学。
教育人要有点教育情怀,什么是“思念”?就是满怀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正确的教育理念,简称“思念”。如果教学工作违背了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你肯定抓不好教学工作。有学校在表态发言中都讲得很好,但是我有的表态发言稍微有点异议,教学工作要靠激励,但不能光靠物质,要物质和精神同时激励。如果光靠物质是不可持续的,关键是通过教育事业的激励来留人,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如果教育思想和理念不正确,教学实践就要走入歧途。比如,现在就存在教学误区,高分难道一定就是题海战术吗?现在我们很多学校要提分,就是搞题海战术,我觉得不是这样的,题海战术还是要有一定的度,这个度我们是不是认真研究了?你把握了这个度就是科学教学和指导,不然就是题海战术,就是过度重复,就是学业的负担,对孩子造成了压力。高分难道就是满堂灌输吗?有些学校好像就是要讲讲讲,让学生拼命地做,我认为这是拿不到高分的。还有拿高分一定是让孩子心苦痛苦吗?所谓心苦就是心里很苦,难道一定要逼得孩子心苦痛苦吗?学习要刻苦但不能心苦,学习要勤奋但不能痛苦。如果孩子觉得心苦痛苦,你觉得学习质量会提高吗?我们是不是教育老师对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用心把握。如果孩子感觉很心苦痛苦了,你还按照一个标准和模式去给他布置作业,他承受不了你这种重压,所以要因人而异啊。如果我们的教学让学生感觉很心苦痛苦,那这种教学就是失败的。有些孩子学得很轻松,就算十二点一点睡觉也不觉得很苦很累,他觉得这很正常、很接纳、很适应,说明我们的教学对他的压力是有用的,如果我们让他很心苦痛苦,那这种教学是错误的。我们研究过没有?
我们要满怀“思念”抓教学就是要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来引领教学工作。教学不单纯是传授技能和知识,是立德树人,要先育德育心,让孩子内心强大心灵丰盈,才能战胜困难,才会有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力,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老师不能一味地做题和讲讲讲,要用爱心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欲望,这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我们做得怎么样,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老套路,反复讲、反复做。要了解孩子的内心,孩子感受好,我们就给他加码;
如果他们很心苦,我们就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感情交流来激活他,用强大的情感力量来支撑他,否则哪来的学习效果。现在很多孩子的心理状态不稳定,我们每年都有这样的案例,批评一下就被刺激得不得了,甚至走极端,这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悲哀所在。
三、要把握方法抓教学。
理念决定方向,方法决定成效。要抓好教学工作,提高质量与效率,正确的方法是关键。所谓正确的方法就是要统筹“三力”。
一是要抓住人力。人是最主要的因素,要抓住两种人,一种是教师,一种是学生。要通过对教育教学的人力提升来强化教师的能力,名师才能出高徒,我们要抓住老师,让老师的水平不断提高,让他成为有魅力、有实力、有功力的老师。我以为要做好一个老师要唱好三部曲,首先是魅力,就是要有亲和力,你要让学生喜欢你,零距离,如果学生不喜欢你就不可能喜欢上你的课;
然后是实力,就是要有吸引力,你的肚子里要有货,要货真价实,要有专业成长,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最后就是功力,就是要有效果,你带的班和别人带的班不一样,能考能玩能竞赛,这就是一个好老师。所以抓人力,首先要强化教师能力,然后是抓学生,就是要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如何让他有动力呢?就是要有交流,要有情感,不能简单的一刀切,要以人为本,让孩子乐学、苦学、善学、科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科学合理地自主学习,这才是境界。
二是要抓好物力。要运用各种资源,来支撑教学。比如信息化的问题,信息化是很好的手段,如何拓展信息化的空间?还有社会实践,家校互动,这些手段和资源是不是用起来了?不能关起门来搞教学,天天关着孩子在教室里,这不叫教学,这叫圈养。要让孩子该动的时候动,该静的时候静,这才是教学。
第三就是财力。就是要加大投入,建立激励机制、投入机制、保障机制。
四、要直面问题抓教学。
我们不能回避问题,要认真梳理一下影响我们教学质量的究竟有哪些问题。这段时间,通过深入学校进行调研,我认为有以下几大问题,必须要去破解和落实,否则教学质量起不来。比如:教改的问题,顶层设计有些问题,下一步看看如何完善,初中和高中是断档的,没有有效对接。为什么南昌高考文科质量上不去?这里面不怪大家,主要是顶层设计的问题。地理、生物不中考,初三就没开课了,而且学业水平评价的门槛很低,基础打得不牢,高中再去学地理、生物,你说你的基础比得赢别人吗?有的地市初中的所有科目都要参加中考,你怎么和别人比?所以,要怎么补救,教科所要认真研究,要把这个短板加强,历史、政治也是一样。还有高中初中毕业年级质量预测的考试问题,高考的模拟考试、中考的一测二测,课程都没上完,你就开始模拟考试了,这指挥棒就使得各学校拼命地把课程压缩在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人为地增加强度,这个我们要改,大家要集思广益。还有高考我们是在全省层面和各地市比,中考是自己比,没有必要按照高考的模式来抓中考,怎么样让中考和高考有效对接,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不能把中考和高考割裂开来,或者产生负面的影响。另外,再比如阅读的问题,阅读很重要,高考光靠高中三年是不可能完全有好成绩的,一定要有小学、初中的整体结果,阅读对孩子的成长、对今后高考的能力提升是从小积累的。如何把阅读放入小学课程和初中课程并加大量,这是我们要琢磨的,要让孩子有自己的读书时间,日积月累下来会有提高。第三就是评价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的评价,我们要赶紧拿出来,这方面我们还在琢磨。第四是课程的问题,有些课程到了初三、高三就没有了,比如就说体育,有些有,但是形同虚设。体育、音乐是调节人的精神的东西,是提升抗压能力的东西,我们有些同志老是把体育课当成是占用孩子学习时间的课程。我去学校里了解到,很多孩子从进了班上就一直呆在教室里,我问过孩子,是这样的效果好还是每节课后让他出门活动一下的效果好,肯定是出来动一动好啊。我们抓教学要从这方面来做文章,不能简单地抓教学,包括课间,有些孩子不愿出来,我们如何引导孩子出来,不出来我们在教室里放音乐也好啊,让他放松一下。我们抓教学就要注意这些细节,全方位地去放松、调动和引导,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质量。还有课业的问题,到底布置多少作业为好,这个量我们研究了没有?好像没有一个明确的东西。我去到学校里都心疼,一堆作业,考一百分的是这个作业,考六十分的是这个作业,甚至考二十三十的还是这个作业,这就不精细,我们在作业布置过程中要因人而异。我们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是说什么作业都不布置,不是说不考试,所谓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不要给他布置超过他承载能力的课业负担,合理的还是可以布置的,要养成他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所以,课业负担的“减负”,并不是要减少正常的课程、减少正常的课时,而是要减少超出学生承受能力、不符合学习规律的过难的教学内容、过多的作业布置、过频的测试考试,要通过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学业负担、心理负担。
这些方面,我们做得怎么样?这些存在的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概括起来就是“以人为本”的问题。
五、要强化作风抓教学。
抓好教学工作,教风学风作风很重要。作风集中体现在四个“心”,要引导教师真心、细心、爱心和恒心。要全心投入教学工作,对工作有真情实感,在教学过程中付出耐心与细心,在教学互动中付出关心与爱心。爱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最强大的动力和方法,我们运用得怎么样?恒心就是持之以恒,教学是耕耘的过程,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不要心浮气躁。
总之,要做好教学工作,切实提升教育质量,打牢孩子成长的根基,就要着力处理好几大关系,就是要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常规与创新相统一、教学与教研相统一、高分与高能相统一、减负与加压相统一,也唯有如此,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有真正的进步,我们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提升。
同志们,教学工作是长期的系统工程,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教育永远的主题曲和生命线。“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胜。”教学无捷径,需扎扎实实;
教学无取巧,当尽心尽力。让我们以更加激昂的热情,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执着的坚守,切实转变观念,齐心协力,开拓创新,狠抓落实,高举教学大旗,在追求高质量、注重高品质的理想教育大道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第三篇:2013申论热点:回归语言教育本质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英语学习大多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英语考试陪伴着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甚至是大学毕业也需要四级通过才能取得证书。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便是高考,当高考与英语挂钩,不少偏科的学生就止步于大学校门之外。然而,很多人在离开校园之后,很难有机会再用上英语。现在关于高考改革的话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近日,关于高考改革的报道吸引了社会广泛关注。先是有媒体报道江苏酝酿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拟取消“小高考”加分,高考英语将不再计入总分。但随即江苏省教育厅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对此辟谣。然而,人们对于高考是否应当考英语的热议并没有停息。
不可否认,目前的英语教育目的不是在培养语言工具的使用,而是服从于学生应付高考的需要。不然,那么多中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了十几年英语之后,为什么仍然无法熟练地利用英语听说读写,遑论以英语为背景思考问题? 英语本身是一种增强人与人、国与国交流与沟通的工具。出国留学的学生会接触到英文原版教材。不掌握英文就无法上课,留洋归国的教师和外籍教授多会用英文授课,学生们要听得懂英文,看得懂课本才能上课,记笔记也是用英文。英语不是专门的课程,而是学生们学习的工具。
另外,掌握英语,有利于我们了解外国文化。在《听杨绛谈往事》一书中也有记述,在清华相识的杨绛与钱钟书,互相推荐英文书,通信用英文,钱钟书还用英文写小说、散文。英语除了是学生们学习的工具,更能让一些热爱文学的学生,通过深入学习,感悟异国语言之美。
不幸的是,今天的大学生却很少有机会以英语为语言工具学习专业课程。在大学校园里,英语意味着考试,意味着四、六级证书。在教学训练服务于考试的教育范式主导下,学生们既无法把英语作为工具掌握,以英文为媒介了解其他国家的技术文明与思想精神,也难以深入阅读经典,完成量的积累和质的升华。因此,英语的教学和考试模式必须改革。
然而,呼吁高考改革,不等于取消英语考试和英语教学。类似于江苏“高考英语将不再计入总分”的传言,极容易被误读为“高考不考英语”,进而放大成“英语教育没有必要”。我们不能走向另外一个错误的极端。高考和教育改革,其重点应当是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形式的改革,应当让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的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学生掌握一门语言的工具,而非参加考试的技能。
当英语成为考试升学的一项指标后,人们对于英语有了错误的理解。英语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我们应该学习并掌握,学习英语本身应该是快乐的。多年来,英语教育背负了太多的
辽宁事业单位微信:lnsydw
指责。我们应该明白高考是保障公平合理的选拔考试,是一种合理的形式。然而考试的内容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革新。当然,我们在不断改进高考制度的时候,语言教学的改革也是必须的。
第四篇:母语教育实质就是精神教育
母语教育实质就是精神教育
语文教育,越来越推崇“技术”。教师上课凭“技术”,诸如什么开课的技术、结课的技术、板书的技术、朗读的技术、调动学生情绪的技术乃至极为详尽的几课型、几步法、几环节等等。你进入语文教育圈内看看,参加语文教育会议,翻翻提交的论文,许多是在讲这些非常具体的技术;阅读语文教育方面的刊物书籍,发表的许多论文,不少是在传播这样的技术;听听一些老师做课、做报告,是在手把手地教给人这些技术。我们语文教师们俨然成了一批批纯粹的技术师傅(包括我自己),夜深人静时,我常常为我和我的同仁们的“变异”感到震惊---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学生在语文课上也基本是学“技术”,诸如什么
叙述的技术、描写的技术、议论的技术、说明的技术、起承转合的技术、夹叙夹议的技术、渲染和升华的技术,甚至抒情的技术,在书本上、课堂上都能学得到。我们的孩子们也已经变成了一批批小小的熟练的语言技术工人!他们熟练地答着试卷,如同在机器旁熟练地处理着一批批的零件;他们熟练地写着抒情文章,但内心却已经不起半点情感的波澜;他们或高亢或深沉地忧国忧民,但他们自己心里却觉得好笑!可是,我们的语文课正有逐步变成一门纯粹的技术课的可能,语文教育正有异变为一项纯粹的技能培训和手艺磨练的可能!这,是传统中国语文教育,在向现代中国语文教育转型过程中,所发生的最深刻、最惊心、最骇人的“核变”!我认为,技术是绝对重要的。没有技术,教师怎么具体上课?没有技术,学生怎么进行具体的言语表达?语文教育当然离不开“技术”。最具体的操作“技术”,永远是第一线教师上课的基本手段;学生语言听
说读写,也存在基本的十分细致入微的操作“技术”。但,我们且不可由此,把语文教育异变为一门单纯学技术并基本用技术来驾驭的课程!纵观几年的讨论,实际存在一个根本分歧,那就是语文教育到底应着重于语言技术之应用,还是应着重于奠定人的精神根底?或者说透一点,语文教育说到底是一门语言技术应用性课程,还是一门精神奠基课程?许多参加讨论的人到这里,就语焉不详或者各执一词。下面我想廓清这个问题。语言(言语)是人的精神的最基本的构成物。没有语言(言语)就几乎没有人的精神(或说只有极为简单、肤浅的精神)。语言(言语)是“人的精神本体”。因而语文教育实际就是“精神培植”、“精神教育”。“语言(言语)”的本质即精神,人的精神的本质即“语言”,二者实际是“一体二名”。设想,假如没有语言(言语),“人的精神”靠什么来依托?如果没有语言(言语),我们根本无法用“人的感觉”来感受这个世界,无法
用人的感觉来“听、看、触、嗅、品、思、说”这个世界。也就是说,“听、看、触、嗅、品、思、说”这些人的感觉是实际是“语言(言语)”给予我们的!在这个世界上,人是唯一具有“语言(言语)”的动物、人是唯一具有“精神”的动物。除人外,其他任何动物,因无语言(言语)才无精神。以人的视觉为例,假如没有语言(言语),外在的物体在人的眼中只能是光线、条块的堆积,就像照在镜中一样,是“物”与“镜”的关系(即“物”与“物”的关系)。只有掌握了“语言(言语)”,外在的那个物体才在人的眼中、大脑中成为一个概念。才是“物”与“人”的关系。简单的视觉是这样,稍复杂的感觉、情绪、情感就更是这样了。--譬如,只有人才能感触、懂得诸如什么是“潇洒”、什么是“亭亭玉立”、什么是“优柔寡断”、什么是“公元前”、什么是“银河系”与“宇宙”、什么是“花溅泪、鸟惊心”、什么是“感时忧国”、什么是“宠辱不惊”、什么是“安详从容”、什么是“韬光养晦”、乃至什
么是“酸甜苦辣疼痒麻赤橙黄绿长宽厚薄轻重”等等。这诸种感觉、知识,其实是“语言(言语)”给予我们的。或者说,我们学得了语言(言语),才懂得了或感触到了这些。如果没有语言(言语),我们就根本不能“以人的感觉”感受到所有这些!动物就不能!或者,这样说更明白,是“语言(言语)”,才使人具有了“精神”。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学习一个词,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窗;学习一句话,就是给人的精神打开一扇门;学习一篇文章,就是就是把人领进一番新天地!语文教育中常常要替换一个语词,调整一个句序,说透了,实际就是“精神动作”--精神替换、精神调整!它只在表层上是“技术行为”!因而,语言(言语)就是人本身,语言(言语)就是世界本身,语言(言语)本身也是文化。母语教育,说到底,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就是“丰富人的精神经验、丰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是一种“本民族文化的教化”。--这是母语教
育最根本的内在本质。母语教育,在外在的效能上,才是语言(言语)能力教育和训练。或者说,训练语言(言语)能力就是训练精神!换言之,学生学习母语的过程,首先是一个丰富自我精神经验、培育自我精神、形成自我个性生命的过程,是本民族文化的一个教化的过程。其次,才是一个语言(言语)能力的训练和提高的过程。---我们在理解上和表述上是这样说,实际上二者就是一个过程。前者是一种“人化”教育,后者是一种“公民能力”训练。百年来,我们在认识和把握母语语文教育的本质时,一直只认识到它是一种技能训练,如同游泳、打乒乓球一样的一种技术行为(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明显是不够深刻的。当然,好的语文教育的一个鲜明的特征,是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言语)能力(听说读写思等)。但我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鲜明特征,是分内外两层的。外在,是语言(言语)“能力”(听说读写思等)提高;内里,却是
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文化涵养的加深。所以,如果,语文教育不认识到、不着眼于“内里”,即语文学习者的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生命本体的活跃、文化涵养的加深,那么,“外在”的所谓语言(言语)“能力”,也就绝难形成;进而,整个的语文教育也就必然“少慢差费”。一句话,语文教育,如果不着眼于“人化教育”的这个“内里”的机制,那么,作为“公民素质”的“听说读写”的“外在”“能力”就会成为无本之木。简言之,着意于“精神”,得益于“技能”。说语文教育(母语的)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教育”。这决不是说它是一种“思想教育”。“精神”与“思想”是两个有联系而又明显不同的概念。“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人有了精神才可以称作人,精神是人之本质。“思想”是“精神”的高级阶段,而“精神”则是“思想”的生命基础。“思想”是一种固化,“精神”是一种自由。“思想”多是理念的,逻辑的,他人性的,群性的,意识形态化的。而“精神”,则是自我生命的,是私人性的,个性化的,感性与理性交融的。“思想”只是人本质的充分性,人无一定“思想”不妨碍人成为人。“精神”则是“思想”的必要性。“精神”比“思想”广泛得多、宏博得多、活跃得多。有了一定语言(言语)的孩童少有深刻理念状态的“思想”,但却有高度活跃着、奔涌着、烂漫的“精神”,这是因为他掌握了语言(言语)(尽管很简单),是语言(言语)构筑了他的“精神”。也就是说,人的接受语言(言语)和人的精神的生长、成长,几乎是同步的。
这也就是,我坚决不同意把语文教育的本质,定性为是“语言(言语)技能”+“思想教育”,或“语言(言语)技能”+所谓“人文精神”(那种基本等同于思想教育的“人文精神”)教育的原因。因为这种所谓的“加”,是隔绝着的两种东西的“捏合”。也就是说,这种认识,从起点上就是错误的。我所说的“人文精神”与“语言(言语)”,完全是一种东西,明确说,语言
(言语)即精神,是一体二名,因而绝不是“加”。可是几十年来我们中国的语文教育一直只认识到它的“技能”这个层面的肤浅的意义,没有认识到它的“精神”层面的深刻意义,这是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最致命的盲点!说语文教育就是精神教育,这只是一个“课程的定性”。决不是在语文课中放弃“语言(言语)”这个最基本的“抓手”,不但不放弃,我们在语文教育中还要更紧地握住这个“抓手”,通过此,来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言语)应用能力并从而奠定人的精神根底!有人会说,若这样说来,数、理、化、史、地等诸多课程,都可以说是“精神”培植课。不对。对人的精神说来,其他课程,只是“辅助性”地诉诸于人的精神,而语文课则是“根本性、本体地”建筑起人的精神;其他课,是“精神的拓展课”,而语文课则是一种“精神的奠基课”。人的精神生于语言(言语),唯有语言(言语)才是人的精神起点。其他课程只能在语言(言语)这个起点
上进行。即,数理化等课,是以“语言(言语)”为基础和凭借的,通过“语言(言语)”传播了世界的诸方面的知识,从而“拓展”了人的精神空间,并且它们基本是理智型的。如数学课从逻辑方面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物理课和化学课分别从物物之间的关系和物质的属性方面方面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地理课是从空间维度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历史是从时间维度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如此等等。而语文课,是通过“语言(言语)”根本性奠定了人的“精神根基”,它主要是情感型的,尤其由“语言(言语)”奠定一个人一生的“精神底色”!“拓展”与“奠基”明显不同,“辅助性”与“根本性”不同。请千万注意,我只是从“精神”一个方面来说各课的对“精神”的作用,绝对无贬抑其他课的意思。这种语文教育本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文就是道”!既不是“文以载‘道’”,也不是“文以交际”,又不是简单的“文‘道’合一”。
原载《语文学习》2000年6期
第五篇:【精】回归本真 品味语言
回归本真
品味“语言”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江西省南康市第四小学
刘玉玲
◇ 话题的楔子
——语文老师难当,难以上青天。
——语文难教,难以出成效。
当前语文课堂的几方面“病症”:因一味追求综合而引发的“多动症”、因热捧新的学习方式而引发的“高烧病”、因过度拓展资源而引发的“浮肿病”;以预设代替生成、以视听代替品悟、以课件代替深度备课的“现代病”;语文教学中无效讨论和多媒体使用泛滥的形式主义倾向,语文教学内容的去知识化与泛拓展倾向,师生关系中教师不作为的倾向。
——语文到底怎么啦,应该怎样教,应该教什么。
——字词句段篇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听说读写(思)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旋律。
一句话,要扎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要回归本真,品味“语言”。
一.“文”中“道”里说是非——文道相融,回归本真
“文”与“道”——相煎何太急
“文”与“道”犹如“矛”与“盾”,何必“自相矛盾”。
(一)语言文字训练,想说爱你不容易
问题一:语文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十几个问题:淡化“双基”使学生连“保底”的知识都没有得到;学生的语文能力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并愈演愈烈;“让告诉式走开”导致学生价值观的似是而非以及所获基本知识日渐模糊;让学生“自主”学习几乎等于放任自流,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动”起来的课堂使“语文味”不断缺失;合作探究成了过场式的“花架子”;信息技术让课堂好看好玩却使本文研读和语文训练被架空;课堂上的大量拓展使对经典文本教材浅尝辄止„„
“去语文”“泛语文”“非语文”;把种种“大语文”“非语文”“泛语文”的东西强加给语文,混淆了语文课与公民课、历史课、技术课的区别,使语文学科界域模糊,目标游离,内容庞杂。
问题二:1.训练内容的繁琐;2.训练形式的僵化;3.训练方法的单一 ;4.训练结果的唯一。
语文教学回到“本真”“本体”“本色”状态中。
崔峦:“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杨再隋:“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靳家彦:“尚简,务实,求真,有度”,于漪:“要上得厚实,有分量,不轻飘”,等等。这些语文名家的呼吁,对语文教育的回归,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可以说,语文界在对语文回归的问题上取得了高度的共识。大家一致认为,语文教学要简化高效,回归文本,回归语言。总之,回到语文的本真状态,提高语文教学的实
效,这应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二)回归本真,品味“真爱”
到底什么是语文?
这门课解放前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后叫“语文”。最权威的解释当然属于为它正名的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他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730页)叶老的意思是:“语”是指口头语言,“文”是指书面语言。因此,学语文就是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就是学习祖国语言。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同时还学会如何做人。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得意,更要得言;要人文,更要语文。那种“拔出萝卜必定带出泥”的思想要不得,虽然一定的言语内容是通过一定的言语形式来呈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也是融合在一起的,是不可分离、互相依存的,教学中无论是对“工具性”的训练还是对“人文性”的挖掘,都会让学生在受益一面的同时对另一面也有附带的收获,但是,那恰如购买正价商品时获得的附赠品一样,没有太多的价值。就算有了二性统一的意识,却也容易走“形式大于效果”的老路。
由此可见,中小学语文教学是用一些优秀的言语作品作为平台,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训练积累语言,提高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
能力,学习不同语境中语言策略的运用。这里,重要的不是掌握了多少语言知识,而是如何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让学生体验、感悟、内化、运用,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即言语能力。
二.真“情”实“话”炼“言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实施策略
“情”——人文性
“话”——工具性
“炼”——训练、锤炼、领悟、品味
“言语”——语言、语言能力
要牢牢把握语言这个核心,在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上,在发展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敏感上,在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感上下工夫,专注于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感悟语言的精妙,在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领悟读法写法上做文章。
(一)“备”字上下功夫
(二)“精”字上做文章
(三)“法” 字上炼词句
(四)“写” 字上动笔墨
(五)“读” 字上动真情
(六)“励” 字上讲艺术
(一)“备”字上下功夫
备课的关键是认真阅读课文,即所谓“细读文本”。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这个耐心,当然更要有这个能力,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且将自己
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
教学案例一:
师: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母鸡的慈爱、负责? 生:汇报相关的句子
师:出示学生汇报的句子:“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这句话为什么能说明母鸡很慈爱?
生:因为母鸡让鸡雏都吃得饱饱的,而自己却消瘦了许多。生:妈妈对待我们也是这样的,所以母鸡是慈爱的。师:说得真好,让我们用朗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教学案例二:
师:(出示上例中的比喻句)这里用到了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鸡雏的肚子比作两个汤圆。师:这个比喻句用得好不好,好在哪?
生:用比喻句好,比喻句写出了鸡雏的肚子吃得圆滚滚的的样子,说明了母鸡很爱它的鸡雏。
生:鸡雏们吃饱的样子写出来了,显得母鸡更消瘦。生:这样比喻写出母鸡的无私奉献,和人类母爱一样的伟大。师:对,这个比喻句把母鸡的慈爱写得更形象,好像这种爱都看得见了,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受来读这个句子。
比较分析:
以上两个教学案例教学的对象是同样的一个比喻句。但由于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两次教学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
案例一中教学内容侧重于“言语内容”即课文“说了什么”,教学从思想内容入手进行情感熏陶。案例二则相反,重“言语形式”即作者“怎么说”,从生动的言语表达方式(比喻句)中体会到母鸡的慈爱。
案例一让学生知道母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理解了母鸡是慈爱的,但不能了解这种“母爱”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案例二的指导准而活,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较好地统一了,学生不仅深刻体会到母鸡的伟大、慈爱,而且领悟到是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将“母鸡的爱”显现出来了。显然,它更能激发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兴趣。同时,这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一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帮助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
语文教师就应该是课文言语方式的探索者、解密者,是学生亲近语言、学习语言的引领者。在备课中,我们不仅要领悟作者的情感,更要敏锐地发现作者表情达意的言语方法,遣词造句的妙处。在课堂里,才能引领学生领略言语的魔力,去体味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敏感度。
文本细读案例:
《卖火柴的小女孩》文本细读
——窦桂梅
细读词语,我们应当反复琢磨、体味隐含在词句中的深刻的
意义。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第一句“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一个冷,而且还“冷极了”,已表达出冷的程度。加上雪,更冷,还有冬天的黑夜,又是一个冷,三个冷,放在一起,层层推进。但别忘了,这是大年夜,寒冬腊月、冰天雪地——所有这些加在一起,该是个怎么样的冷呀?细读之后,我们仿佛看到了那雪花纷飞、寒风刺骨的场面。如果说夜幕的下垂,好比轻轻揭开了故事的序幕,那么,原来这看似简简单单的环境描写,却让我们一下子就置身于故事的情境当中。读出了这样的一层意味,后文中提到的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就更能唤起我们的同情怜悯。可见,每一个用词后面,都有一份意味深长。
再比如“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这句话的本意就是,这一整天,没有人买过她一根火柴,没有人给过她一个钱。言外之意是——小女孩一天也没有卖出过一根火柴,一天也没有挣到一个钱。但课文中却有意规避了这样的写法,两个看似简单的“谁”,剔除了泛泛而过的“大多数”——“没有人”,表现的是所有的人无一肯施舍自己的同情;体现出不是小女孩不肯用心努力换得温饱,而是面对如此美好可怜的生命,世人的冷漠到已经到达无以复加的程度!看似简单的“谁”,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原来这寒冷,不仅从头冷到脚,还是从外冷到里,从身体冷到内心。所以,细读文本的时候,抓住重点词语品读,不但能读到词语本身的信息,引发开去,还会获得更为深刻的感受。
文章在言语表现形式方面,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在备课
时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精妙传神的字眼、内蕴丰富的词句
从语言文字的细节入手,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反复推敲斟酌,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文字的真味。用朱自清的话说,就是“体会那微妙的咬嚼的味儿。”徐善俊老师在上《黄鹤楼送别》时抓住一个“孤”字——“船很多很多,为什么说是孤帆?”“李白为什么用孤帆?”“从孤帆这个词看出李白怎么样?”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薛法根教学《爱如茉莉》抓住一个“探”字,让学生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轻轻柔柔的,阳光是悄悄地‘探’了进来,有没有温度?有没有温暖?是几度呀?‘探’字有温度吗?”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字与“照”“射”的比较,去体会“探”在这里的感情魅力。通过这样的比照能够感受到“探”的独特,也能够感受到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用情感去支配语言,这就是语言有温度的原因所在。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会接近语言的真象。
2.新鲜的、独到的、个性化的语言
例如全国著名教师蒋军晶在上《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抓住那一段“表达”特别的话——“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黄花,就开一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反复朗读咀嚼,一次次的诵读,就是一次次地拥抱课文语言,就是一次次地感受内容、进入情境、体验情感的过程。让孩子们随着作者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中,真真实实体验了那“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园子,“倭瓜、黄瓜、玉米”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园子,及那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童年。抓住这种新鲜的、独到的、极为个性化的语言让学生细细品读、积累,对催生学生个性化的语言大有裨益。
3.精巧的构思、谋篇布局、精心的选材、命题
案例:《匆匆》第二课时的导入 ——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
师: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匆匆》一文。大家还记得文章的开篇和结尾相互照应着提出哪一个令作者困惑的问题吗?
(生答,师板书:一去不复返)这样的追问除了开头和结尾照应外,还在其他的段落间。你能找到吗?(学生汇报)
师:全文有11个问题。其中有六个问题都集中在第4自然段,课文就是这样以发问式为纽带连接全篇的。下面我们就先来读读第4自然段,去感受文字中弥漫的情绪。
这样的导入巧在哪?妙在哪?巧在紧扣语文能力,一入课就引领学生了解文章布局谋篇的特点;妙在简简单单的一个导入环节就直接切入教学重点,拎起了全文的教学。这样巧而简的设计,可谓省时高效。
4.富有特点的人物对话
如《船长》中船长和大副的对话没有任何提示语,是因为情况危急;《诚实与信任》中小红车的主人和“我”的对话没有任何提示语,是因为两人在打电话。
5.修辞的运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排比、拟人、设问、反问、夸张
首先看有关拟人句的例子——
《小音乐家杨科》第四自然段中有一个拟人句: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从实际的情况看,小虫子、麻雀的鸣叫并非是为杨科在演奏、歌唱,作者为什么写成是为杨科演奏、歌唱?联系到上句“杨科很爱音乐”,应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的声音在爱音乐的杨科听来,也是那么美妙动听,突出了杨科对音乐的热爱,突出当时享受音乐的幸福快乐。
再来看看这个反问句——
这是《丰碑》一文最后一句话: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将这个反问句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比较体会,这两句话哪一句表达效果好?学生朗读后发现,通过反问更能表达作者对这支队伍的崇敬、赞扬之情。
课文中的选文往往是名家名篇,一篇文章往往会有很多方面的言语表现形式值得学习、积累。面对这么多的言语形式,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四个联系:
(1)联系课标,以学段目标为导向。
(2)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以贴近学生的临近发展区为选择标准。
(3)联系文章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个性特点。
(4)联系课后练习设计,确定重点训练项目。
(二)“精”字上做文章
如一位教师执教《民族英雄戚继光》一课,课堂上,老师的问题很多:老百姓怕死吗?有多少老百姓参加戚继光的军队?人们把戚继光的军队叫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实际不值得问的。因为课文写得很清楚,学生只要读一遍课文,都知道的。本文只要抓住两点:戚继光的勇敢,因为他在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戚继光的机智,因为他能“智歼倭寇、智退敌人”。抓住这两点,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就抓住了重点。其它的,可以不讲。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中的第三个片段描写,本组教材以“作家笔下的人”为专题,采取了不同的手法,刻画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贾府,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通过对这一见面过程,从正、反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善于阿谀奉承、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
河南省新乡市的王老师在执教本课时给我们带来了启示:这篇文章中,人物很多,但王老师只抓主要人物--王熙凤。课文写了王熙凤的外貌、衣着和语言,对于外貌,尤其是描写王熙凤衣着的一大段文字,教师只是加上停顿号,引导学生读通顺,感受一下王熙凤衣着的华贵。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去理解。王老师主要抓住语言,引导学生仔细理解,通过师生表演、感情朗读体会等,感受王熙凤的“辣”。用时较多,感受到位。从这篇课文中可以看出:如何引导学生了解王熙凤的特点,外貌和衣着不是重点,重点的是语言。由此可见:一篇课文,重点的地方要讲透,次要的地方要敢于放手。
汉语言的一大魅力是语言造境,而这个“境”之美有时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李清照词中“绿肥红瘦”一词,所蕴涵的情味与意象之美是任何语言无法诠释的,诠释得越清楚,美感便消失得越多,汉语语意的模糊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学对有些语言的品味应不求甚解,所谓的留一份朦胧留一份美。然而有些语言现象,特别是名家名篇,作者的炼字造句可谓匠心独运,对这样的语言现象,应引导孩子品词析句,甚至咬文嚼字,“嚼”出语言背后的情味、意味、韵味,“嚼”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通过“咀嚼”语言,引领孩子走进文本的内核,享受深层的人文陶冶与情感震撼。
如人教版实验教材《燕子专列》,在学瑞士居民寻找燕子一节时,可引导孩子这样体会“纷纷”一词。师问:都有哪些人去寻找燕子了?学生想到可能有老人,有孩子,有政府官员,甚至还有残疾人。师再问:这么多不同年龄、不同职务、不同性别的人都加入了寻找燕子的
队伍,你能想象到他们走出家门时的心情吗?学生说“迫不及待、心急火燎、三步并作两步、急匆匆”等等。师最后总结:这么多人怀着这样的心情走出家门,这就是“纷纷”啊!
(三)“法” 字上炼词句
“学而得法,事半而功倍。”语言文字训练亦然。教师的引领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让学生在尽情思考,挥笔抒写,开口表达的同时学有所得。
案例一:抓关键词语带阅读教学——王崧舟迂回深入“纹丝不动”
《我的战友邱少云》 浙江省特级教师王菘舟
课堂实录片断:
师:刚才谈自己对课文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谈得不错。但我们像这样学习语文,阅读课文仍然是浮浅的。请你们再读一读,找出一个词来概括邱少云的形象。
生:纹丝不动
师:齐读这个词
师:不行!隐蔽得不够好,这样的“纹丝不动”早让敌人发现了。“千斤巨石”、“一动也不动”„„都是“纹丝不动”的具体写照。再读课文,想一想,划一划,你还从课文中什么地方读懂了、感受到了“纹丝不动”的强烈震撼力?
师:“烈火烧身的半小时”活生生的煎熬!你该怎么读?
生齐读第8自然段。再指名读(读出这半小时难以忍受的巨
大痛苦)。师诵读。生齐读。
师:谁还从别的地方读懂了“纹丝不动”?
生1:从原因的角度——“太阳升起来了”、“六十多米”
生2:从后果的角度——“重大”、“全部”
生3:从结果的角度——“为了整个班„„没发出一生呻吟”。
师:这就是气壮山河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惊天动地的“纹丝不动”!
可以说,一词入口,百味皆生。有些词语,孤立地看,平淡无奇,但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下子变得别有情味,境界大异。抓住这样的字词细细品味,既能品出浓浓的语文味,又能品出淳厚的人文感觉。
案例二: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饱经风霜”一词:
师:请大家把眼睛闭上,回忆在生活中看到过的脸,有了的话,请举手示意。
„„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车夫的这张脸?
生1:额角布满皱纹。
生2:眼眶深深地陷了进去。
生3:颧骨高高地突了出来,脸蜡黄蜡黄的,嘴唇干裂,露出一道一道的血口子。
生4:头发枯黄枯黄的。
师:从这张脸上你还能不能看出别的什么来?
生1:这位车夫家里穷,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生2:他身体不好,拉车的活对他来说很累很累。
师:是啊!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位车夫,光着脚在寒冷的大街上拉车,玻璃深深地扎进了他的脚底,地上流了一大滩血,他想站起来,可是,脚底的剧痛,使他只能在地上呻吟。假如你看到了,你会怎么做?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做法)
师: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来看看鲁迅是怎么做的。
„„
理解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求助于字典、词典的帮助,也可以由教师的直接讲授。但不少语言,像“饱经风霜”之类的词,仅靠搬字典、词典的解释或教师的讲解,学生往往难以深刻地理解。用抽象的语言来解释深奥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收效甚微的。如果借助想象、联想,去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生活表象,让学生把眼前所读到的语言文字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再现作者笔下的生活情境,那学生就能深刻理解词语的内涵了。这样的历练是有别于传统的训练的,它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统一的。
案例三:
在“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中,孙世梅老师上《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抓住“瘫痪”和“憔悴”这两个生字词,让学生从字形体会词义,进而由词义体会文意。请看:
师: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是怎么写成的,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每个词中的两个字部首都是一样的。“瘫痪”都是病字旁,“憔悴”都是竖心旁。
师:还有补充吗?
生:“瘫痪”会给身体带来不便,所以里面是个“难”字。因为焦急就会憔悴,所以“焦”加个竖心旁就是憔悴的“憔”。
师:真是个善于发现、善于联想的孩子。“瘫”字是病字旁加了一个“难”字,是哪个“难”?
生:困难的“难”。
师:还可以组成什么词?
生:艰难。
师:很好,这个字还是个多音字。除了“nán”,还读什么?
生:nàn,灾难的“难”。
师:同学们,让我们想象一下,21岁的小伙子呀,双腿突然瘫痪了,生活何其艰难啊!对这样一个年轻人而言,这何尝不是一场——
生:灾难!
师:同学们,你们看,“瘫痪”是说文中的“我”病在腿上。“憔悴”是说文中的母亲,看在眼里,她急在心上,疼在心上啊!
(四)“写” 字上动笔墨
【仿式训练】
例1:第六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会怎么说?《盲人摸象》
例2:伯牙鼓琴,还会志在很多很多事物,﹍﹍
仿说:
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伯牙绝弦》 【转换比较】
师:“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读了这段,你的内心有怎样的感受?(生:心疼、心痛、敬意)
师:把文字变成一首诗,配乐诗化读。
师:这个句子在表达方式上与平常句子有何不同?(反复强调“我的母亲”,并且放在后面。)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母亲的辛劳。)
——《慈母情深》 【想象拓展】
例1:不知道蔺相如的一番话廉颇是否听到?这一番苦心他是否听懂?
写话:廉颇想——(《将相和》)
例2:此时此刻,你最想对钱学森说些什么?写下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例3: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慈母情深》)
例4:如果你是安静,当蝴蝶那柔软的翅膀碰触着你的掌心,那幼小的生命带给你的又是一种怎样的震撼呢?此时此刻你在想些什么?你仿佛看到什么呢?——(《触摸春天》)
以上案例,通过让学生补充文本中语言的空白点和文意的空白点,掌握语言文字表达规律,使课堂的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语言的品味和运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当我们的语文课既能充分玩味语言,对经典语言“细嚼慢咽”,又能适时进行迁移运用,内化经典的语言范式时,我们的语文教学可真算是走到“正道”上来了。有“语言味”的语文课,“俗”得实用、本真,所以也是美的,一种本色的美。
(五)“读” 字上动真情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积累语言,而积累语言材料,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多读,尤其是要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使优美的祖国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引导学生多读积累起来的语言材料,不仅易于理解它们的意思,还可以熟悉它们的用法。学生读熟了课文,积累了词汇、句式,需要时就可以脱口而出、出口成章、落笔成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注意通过朗读积累语言。
1.立体多面“换位读”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一位教师注重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积淀语感。
师:想想从哪里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生:(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我想,三天后江上出现了大雾,这是反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把这个句子读一读,读得让大家感到雾真的很大。(生
读)
师:这雾大吗?小雾!(生第二次读)
师:这雾大吗?中雾!(生第三次读)
师:还不够大(师范读)生自由地感情朗读。
师:这场大雾,鲁肃看到了,他心里怎么想?
生:他会感到非常害怕。
师:好,你来当鲁肃读读这句话,读出让人害怕的语气。(生读)
师:你不是鲁肃!(众笑)谁能读得让人害怕?(生读)
师:诸葛亮也看到了这场雾,他又是什么心情?(生声情并茂的读出了“高兴”)
2、引发共鸣“激情读”
如著名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二泉映月》时,王老师让学生理解了“坎坷”一词后,再通过生动的语言,用激情导读的方式,拨动学生的情感琴弦,引发学生思想的共鸣,引领他们走近文本、亲历事情、感受场景、见识人物,这一部分教学片段是这样的。
师:想着别人吃团圆饭,自己却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那一幕-----
生:“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想到自己身无分文,却死也不给地主老爷拉琴的那一幕
----
生:“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想到十多年的苦难、悲惨,想到自己十多年的热爱、向往,阿炳终于从二泉的流水声中听到了这样的声音-----
生:“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深情地描述)这样坎坷的经历,怎能不让他深沉的叹息?怎能不让他倔强的呐喊„„
接着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再配以“月光似水,静影沉璧”的月夜图,在如歌如泣,如诉般的旋律中,引导学生走近文本,再次掀起了情感上的波澜。
3、探究感悟“比较读”
如教学《特殊的葬礼》时,可采用“以读代讲,对比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用三种符号把表示“激动、惋惜、希望”的句段画出来,说出理由;接着让学生找出“激动”与“惋惜”形成鲜明对比的语句读一读,画上记号,并根据列表反复对比诵读;最后在学生对比诵读的基础上,谈谈读文的感受。本课教学,删繁就简,抓住了“激动、惋惜、希望”这些牵一发动全身的情感,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读书与思考,做到读有目标,思有方向,说有规矩,教学形式完全开放自由,从语言文学入手,读中品味,读中感悟,融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及情感体验于一体,营造了一种多向主动,情意浓浓的氛围。
4、推敲词句“揣摩读”
如,在教学《荷花》时引导学生品味“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冒”字①“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眼?(长、钻、探、伸、露、冲„)②读读这段文字,体会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叫“冒”出来。(使劲、拼命、用力、急切、笔直、一个劲儿、痛痛快快、争先恐后、生机勃勃„)③课件播放荷花录像,引导学生想象冒出的荷花想干什么,说什么。(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要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向小朋友展示自己的努力„)”
再如《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动人画面,更是一段真挚的情感。在执教本课时可以“情”为线索,以“读”为抓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对话升华中,抓重点词句,品读重点文段,充分感受老人对海鸥的亲人般的深情,感悟和谐之美。
文中有这样两处描写:(1)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2)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在教《詹天佑》这篇课文第4段“勘测线路”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詹天佑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以及那颗强烈的爱国心,然后就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地读书,通过范读设境、想象移情、多元解读等多种探究朗读形式来读出詹天
佑的令人感动之处,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淀学生的语言。如“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时说的话”就采用了设置情境的方式来进行多元朗读:在施工委员会上,詹天佑面对着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勉励工作人员“——”;看到有些工程人员偶尔粗心,施工质量不是很高,语重心长地勉励工作人员“——”;看到极个别工程人员因为条件艰苦,消极怠工,严肃而恳切地勉励工作人员“——”。而“詹天佑不怕重重困难,勘测线路”这一部分则通过想像情境,交流画面的形式来表达心中的那份感动。如引导学生想象“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深夜灯下,伏案绘图”等这些画面来身临其境地读,体会詹天佑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詹天佑的内心活动”这部分则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元解读:如果强调这是中国人修的第一条铁路,怎么读?如果强调詹天佑的坚定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决心,该怎么读?如果强调修不好铁路的后果,那又该怎么读?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揣摩,明白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关键在于是否能表现出詹天佑的爱国情怀。
(六)“励” 字上讲艺术
独立意识尚未形成的小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业、演示、表现所做出的评价语言往往会左右学生这一节课的情绪,甚至是一生的命运。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课堂评价语精彩纷呈呢?
1、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的心灵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
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古人也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一个“好”,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有勉强之嫌,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人感受到是你发自内心的赞赏。由于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颇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注重情感投入。例“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等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再如,当学生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时,老师可以走上前去,握住该同学的小手,注视着他的双眼,夸赞道:“你有一双慧眼哟,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 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语,内心肯定比吃了蜜还甜。
2、用心的倾听点拨学生的思维
我们来看看窦桂梅老师在执教《再见了,亲人》一课中的评价语:①你抓住了“三天三夜”和“冒着”,还有“穿过”,体会得不错,给他点掌声。②真好,我知道你话里透着深深的情。③“博爱”,是的,宽容,理解,包容!④是啊,听了你的安慰,小金花更坚强了。⑤你还用了刚才同学说的一个成语“雪中送炭”概括说明他们是亲人,很好。⑥你说话时,我听到了一个词:“唯一”,你是爷爷奶奶唯一的孙女吗?他们爱你吗?⑦刚刚我听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词:“安慰”!。
3、由衷的赞美输送成功的快乐
语文课堂是充满人性化的课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
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爱意,孩子只有在被关爱之情包裹的氛围中,才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把教育譬喻为诗,那么,教师的赞赏和激励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首最真最美的充满爱的诗。
再来看看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做什么事最快乐》一课时的几条评价语:“老师没有教,你都会读了。真了不起!”“看着你们这么用心地读课文,老师真快乐!你们快乐吗?”“小朋友读得真专心!被老师摸过脑袋的小朋友请举手!你们读得特别认真,所以老师情不自禁地摸了一下你们的小脑袋,很喜欢你们!”“得到别人的礼物是快乐的。和别人一起分享也是快乐的。得到别人的表扬是快乐的。只要我们多为别人着想,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你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4、活跃的肢体萌发智慧的火花。
窦桂梅老师上的一堂《清平乐.村居》。她那戏剧性夸张而又得体的肢体语言,犹如一团烈火迅速点燃起学生心中的那团火,把课上得那么驰骋潇洒,激情动人。课堂上,窦老师一会儿引导学生趣味盎然、“手舞足蹈”地读,一会儿引导学生像古人那样“平平仄仄”的吟咏。有时让学生静静想象,有时创设情境让学生表演。让从来没有接触过宋词的学生,沉醉其间,乐而望归。
4、活跃的肢体萌发智慧的火花
如: 老师使劲夸张地拍拍学生的肩:“你真是辛弃疾的知音啊!博览群书,把当年辛弃疾打仗的场面给大家描述出来了。”
时而翘起大拇指:“你能夸到对方的心里去了,而不是调侃,正应了词中的一个字‘媚’”
时而频频点头:“这么美的村居,怎么不让人陶醉?”
“你的脚丫准备好了吗?这叫‘踏歌’„„表示‘手舞足蹈’,一齐来!”老师边手势指挥,边和学生同步“欢歌”起来,不时地把话筒递到孩子的嘴边。
语调越来越高:“真好,谢谢你们,你们怎么这么了不起啊?还有一幅画我们没有发现,快去看看它是谁?(生:溪水)“你有一双会发现的慧眼,看那,溪上„„溪东„„溪头„„(放水流的声音)吟着,吟着,你能送给这幅画什么词吗?
当学生讲到情浓处,窦老师眉飞色舞地给予鼓掌、握手„„
“课堂要有温度,要像一堂流动的小河。我和学生的生成,我自己是饱满的。我必须要用我的这根火柴,点燃学生,让学生燃起熊熊大火。我加大声音、动作力度,对学生既有力量的抚摩,也有大幅度夸张的表情。老师时时有温度,堂堂见温度,才能让孩子有温度。”
5、幽默的评价激发读书的热情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小稻秧脱险记》的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学生读好“有气无力”一词的。
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
生:(声音洪亮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你没完。要么我的化学除草剂是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于老师又朝该生身上“嗤嗤”地喷了几下,学生大
笑。)
生(小声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好!掌声鼓励。”(学生鼓掌)这就是“有气没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秋雨作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为我们展现出一个美丽、丰硕又充满欢乐的美好季节,确属一篇文质兼美而又充满童真童趣的佳作。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一位教师围绕“频频点头”这个词语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师:好好读读第二自然段,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菊花怎么会频频点头呢?
师(板书词语):频频点头是怎样的?做一做。
【生纷纷点起了头,不一会,有的学生停止点头了】
师:怎样的点头才是频频点头?(强调“频频”)
生1:要不住地点头
生2:这个“频”是频繁的频,所以要不停地点头。
师(走到一个学生面前):呀,我还看到这朵菊花一边点头一边在甜甜地笑呢!你能告诉大家,在笑什么吗?
生:秋雨姑娘洒在我身上,正在和我玩呢!
【其余学生头点得更起劲了,也露出了笑容。】
师:那就请你们都来做这美丽的菊花仙子吧!
崔峦老师说:“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
真实朴实的开展训练,扎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素养
语文的“山”将更加青翠,“水”将更加润泽,语文的风景才会更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