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名师特级教师叶月兰(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1:2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名师特级教师叶月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名师特级教师叶月兰》。

第一篇:小学语文名师特级教师叶月兰

小学语文名师:特级教师叶月兰

叶月兰 中共党员,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语文教师,静安区语文学科带头人。调入上海三年多来,她一如既往地踏实工作,坚持理论学习, 积极参与上海市二期课改;多次在静安区上示范课,研究课,并受好评;她创建并主持的区级课题《作文教学与美术学科整合》的实验,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论文、教案在全国获奖,或在市级以上各种刊物发表计二十多篇;指导的学生作文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五十多篇。

一、2007年区公开课:

1.2007年4月作文指导课:《看(谁 做什么)》

二、2007年发表的论文情况:

1.《课文内容不等于课文教学内容》发表于《教学参考》(上海2007.1)

2.《美丽的留言》发表于《家庭与家教》(安徽合肥2007.1)

3.《有效率地进行个别辅导》刊于《上海教育》(上海2007.11A)

4.《小学语文教学及其改革的思考》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山西2007.11)

三、2007年外出讲课情况:

1.2007年4月20日应邀到华师大“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为台湾台北市校长、资深教师一行20多人做了一个半小时的题为《在课改中提高教师能力的策略》的专题报告。受到好评。

2.2007年6月7日应邀到华师大“对外汉语学院”为新加坡一行20多位校长、资深教师做了一个半小时的题为《教学反思,点亮教学智慧》的专题报告。受到好评。

小学语文教学及其改革的思考

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回眸课程改革的“战斗”历程,以下十句话很值得各位同仁细细琢磨、体会。

1.“把语文的根留住。”

小学语文教学要革故鼎新,要打开窗子,吸进新风,但断不能掀掉屋顶,更不能毁弃整个屋子。张志公老先生曾说过:“语文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症结何在呢?因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从学术研究这个角度来说,有一个非常重要之点,即,没有足够的重视传统,正确地对待传统。”(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暨蒙学书目和树影》)“阅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继承、发展、创新”(崔峦《在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我们要“扬弃传统,发扬传统”,反对与传统“一刀两断,彻底决裂”。诚然,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很有必要,我们有选择地吸收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例如布鲁姆的及时反馈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等等,对于推进中国语文教学改革,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传统的汉语教学的基本规律,例如:诵读、背诵、讲授等等都是语文的“根”,外来的任何“水分”和“养料”都要通过“根”来吸收,“根”深才能叶茂,“根”固才能枝壮。语文教学改革,不仅要“把根留住”,而且要使根系更加发达健壮,才能使“中国语文教学”这棵大树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因为“愈是民族的东西才愈是世界的”。鲁迅先生曾言:“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倘若我们连根都留不住,消亡都岌岌在眼,还奢望什么“花果”!

2.“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本色语文”是一个高频词,毋庸置疑,拂去语文表面的浮光,再现语文本色,是落实“本色语文”的根本前提。那么,怎样的语文是本色语文?开宗明义,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就是本色语文,辩证地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本色语文。语文教学要摈弃功利,褪尽修饰,删繁就简,回归常态。崔峦在《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专题发言中针对课改过程出现的“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教学内容要精”。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境界,就是真正做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走在语文路上,我们将视界对准语文的本体,把握语文的实质,彰显语文的价值,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为个性学生开辟展示的舞台;关注教学内容,研读文本,吸收、运用好文本,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那么,语文连同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就会变得简单而深刻,清晰而又丰富。

3.“必须守住语文教学的底线:语言文字教学。”

建国近六十年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一直争论不休。尤其是在世纪之交小语界“刀光剑影”中,一场“语言文字是笔墨技巧还是灵魂”的纷争——要么选择“笔墨技巧”,要么是“灵魂”——开始了。其实第一线的老师都十分清楚二者的关系。如“文以载道”(韩愈)、“文以明道”(柳宗元)„„总之,离开了“文”,“道”就无以承载;离开了“道”,就无所谓“文”。在此,“文”与“道”统一于一篇篇课文中,只是“文”是显性的、外在的,而“道”是隐性的、内在的罢了。语言文字既是“笔墨技巧”,又是“灵魂”。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实践创新,必须坚守语言文字教学这条底线,以此为构建语文教学“金字塔”的基础。

4.“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是课改的一大亮点,是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重大时代价值的转变。然而如何将此落实于课堂,我们遇到了挑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改变了“以本为本”的一贯做法,将文本(课本)与读者(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平台对话,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既要重视学生主体性又要考虑文本对等性的阅读观。于是,学生生命个体的“前阅读”基础的差异性,加上文本存在的客观模糊性和多义性,使学生的多元感悟显得异彩纷呈。课堂出现“放羊式”“随大流式”等等多种感悟模式,有点“像雾像雨又像风”,这样开放的课堂如何调控?一句话:教师需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去发现蕴含其内的隐匿知识和实践智慧,引领学生去正确感悟体会。首先,要让学生大胆发言,并保护学生的话语权。其次,精心呵护学生在感悟中表现出来的思维火花,即使与课文相悖,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努力寻找“沟通点”,巧妙“嫁接”,积极创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其三,要善待学生答出来的“横跑”,积极利用学生的“错误”这一教学资源组织教学,生成教学过程。

5.“唱好‘八字经’,并不是半斤对八两。”

“小学语文要唱好‘八字经’”:识(识字)、书(写字)、读(阅读)、记(积累)、说(口语交际)、写(习作)、法(学习方法)、习(学习习惯)。要强化语言学习,落实能力、方法、习惯的培养。(崔峦《在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就语文的基本能力而言,应坚持这八个方面,都很重要。但是就语文教学而言,这“识、书、读、记、说、写、法、习”八个方面的权重并不相等,教学工作的重点应该是“书、读、写”。道理很简单,第一,从语言文字现象的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看,语言在先,文字在后;学习现象在先,总结方法在后。属于语言范畴或行为习惯的“识、记、说、法、习”,从孩子呱呱坠地到入小学前已经有相当长的准备训练,家长、幼儿园教师在有意识或潜移默化中都给孩子以多多少少的影响。而文字此前孩子几乎一片空白。第二,语言的“自然的训练场”要比文字的“自然的训练场”容易得多,大得多。第三,文字训练的专门性、学术性和艰难性要比语言的训练麻烦的多,难得多。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理所应当视“阅读、作文”为主,把阅读、作文视为语文教学的目标。考试也以“读写”的方式进行,即使周全地考虑到“说、方法、习惯”等,也只能渗透其间。

6.“坚守语文本真,追求教学质效。”

本真语文强调语文教育实质上是引领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工具性为基点,渗透人文性。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统一。小学语文正本清源,引火归元,还其本色便是“一半是语言,一半是文字。”“一半是语言”,我们务必要正视“听说”,“一半是文字”,我们务必要正视“读写”,“听说读写”这四个字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应当是“耳熟能详”“心领神会”才好。有人提出,课改一直提倡的“人文”因素呢?“情感”因素呢?这实是对语文的性质根本没有理解。小学语文以文选式教学为主,教学过程始终伴随着情感活动,脱离情感活动的语文教学是不存在的。我们只要顺着“语言文字”这条溪流“沿波溯源”——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就会离“人文”“情感”这个源头越来越近。教师说语文难教,学生说语文难学,其原因是语文,可以让孩子获得很多东西,还语文本色就是要老老实实地、正儿八经地教“语文”,叫“听说读写”,别无选择。因为“语言文字”是“人文”“情感”等思想的外壳,是交际工具。所有读物都离不开“语言文字”。二者的不同在于:“非语文”的终极目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读物内容。而“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凭借一篇灵魂闪烁、血肉丰满的课文来把握语言文字——学习理解运用母语,语文课文本身则成了例子。若疏忽或怠慢了“听说读写”,则与一般文字读物有何区别,那还叫语文吗?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守住语文教学的本色,留住语文学科的原汁原味,语文连着各个学科,是百科之母,但语文知识只是百科之一,不是百科,决不能弱化、泛化语文。

7.“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在课外,但语文教学的圣坛无疑在课内。”

如果把语文教学看做一棵大树,那么课内与课外就恰如大树上的“枝叶”和“树根”,“根深”才能“叶茂”,“叶落”总会“归根”。摆正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语文教学才会相生相长。学生课外的读写天地是“大海”,是“天空”,是“群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教师一般不予干预,但对学生的课外语文学习却不能听之任之,放之不管,因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不是“开卷”必“有益”,教师是要多加关注,给予指导,小学生毕竟不可能“无师自通”,也不可能像成人一样将有限的时间安排得如此合理。加之,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学生课余时间忙碌——“吃小灶”,学特长„„语文的任务又如此繁重,改革的使命又如此艰巨,教师须紧抓35分钟不放,分秒必争,分秒必得,不管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怎样的教学风格、教学手段,都万万不可以忘记,课堂对语文来说,就是“圣坛”,就是发源地,就是长江、就是黄河的源头,就是飞瀑,一定要有力度、厚度与深度,波涛汹涌也罢,风平浪静也罢,都要有自己的景观,书声琅琅,用心以读,深思感悟„„最忌讳语文课无备临堂,还美其名为“大放手”,实为大撒手的“放羊式”。它和“满堂灌”同样不可取。只有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内外真正联盟、联手,语文教学才会引来万紫千红的春天。

8.“教材是例子,但教材绝非餐巾纸。好的教材应当是一口井,一道泉。”

叶圣陶先生的“教材例子观”人人皆知,他非常精辟而又恰如其分地还教材以应有的位置与作用——教师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运用母语的能力。但是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中以理解教学内容为多,随意地抓住一两个语言训练点组织教学,甚至随心所欲处置、贬损了教材的实际地位、分量和作用。而学生更是教哪课读哪课,教过不读,有的甚至学完整本书还不会读,学生不愿上复习课,以为课已学过,大概意思已经懂了,再学没意思。无论从爱惜财力、物力的角度,还是从持续学习的角度,教材都不应该像“餐巾纸”,用一次就扔,要把它看做一口井,一眼泉。在某种意义上说,教材这一教学载体,教学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然,要使用好教材,教师必须要细致、正确地解读文本,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9.“小学语文教学有时可以‘不求甚解’,有时需要‘咬文嚼字’。”

课改后的语文课堂出现了两个流派,一为“感悟”“体验”为主。似乎这才能体现语文教学改革新理念: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体现“人文性”。另一派为抓语言文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的方法。于是,课前课后教师众说纷纭,有人道:“二期课改就是要求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自读自悟,不求甚解,再说,古人不是自己读之背之,出了很多文学家、数学家„„”也有人担忧地说:“文字是语文的根,阅读教学少不了咬文嚼字,学生在咬文嚼字中才能提高能力,只是粗略地感悟感悟,就像没有根基的高楼大厦,课文能读懂吗?”教育的天空似乎弥漫着这样一种空气:谈起自读自悟,一脸春风,舞之蹈之。提起“咬文嚼字”,一脸无奈,迂腐老朽,不识时务。那边的世界真这么精彩?这边的世界真这般逊色?我们静心细想,小学语文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有些教师精于分析,教得很碎,学生反倒难于接受,有些词语受某些限制,也不宜“以词解词”,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不求甚解”,让其暂且搁置。但是小学语文教学从总体上讲,还是要贯彻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理解第一”的原则,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渠道,让学生能将自己“意会”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予以“言传”——提倡、呵护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朱熹对此也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嚼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见《朱子语类》)

10.“最好的读写结合应当是互补益彰,而又各有其主。”

前面已讲过,语文学习的重点在“文字”,尤其在作文,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功夫须下在“读写”结合上,但由于教学时间限制,这往往是“两重皮”“两口井”,或是“一锅煮”。经验告诉我们:最好的“读写结合”就是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寻找课文中读写的最佳结合点,巧妙地进行设计,并使阅读、写作各成独立的体系,又互补益彰,相辅相成。阅读不只是为了作文,作文也不止是依赖阅读,这两个体系教师应当“了然于胸”,互相渗透,即阅读不忌渗透作文,作文中不忘阅读。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两者形影不离,写作因素在阅读过程中无处不在,阅读部分中的阅读材料可作为写作训练的范例。在阅读教学中,可设置情境或话题,让学生由这些情境、话题入手,回忆已有的生活,调动已有积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见解。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抓住读写结合点进行分析、评点或表达读后的感受。从本质上说,使用的工具性决定了读写作业设计必须贴近生活、走向开放、关注实效。它必须根植于文本,拓展于课外,提高于创新之中。这一点,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具体说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课文续写、句式填空、拓展想象、内容改写、看图写段、录像写话、演示仿作、词句扩写、读后感言、采访实录。

(作者单位: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名师著名特级教师武琼

小学语文名师:著名特级教师武琼

武琼,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新课程标准语文材审查委员。

1972 年参加教育工作;1988 年在全国教师职评中首批破格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1992年,首批破格晋升中学高级教师;1994年,首批破格评为语文特级教师;1999年,被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人民教师”荣誉称号;2002年至2003年期间,曾连续两届被评为北京市课改实验工作先进个人。

她提倡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积极探索和寻求符合时代特点的新思路,把语文教这中字、词、句、篇的知识,听、说、读、写的训练统一在爱与美的教育中,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凭借学生进入情境的内心感受和情绪,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她的讲课极富艺术魅力,教育部特为其制作教学录像片,并通过亚太卫星在全国及东南亚地区播放,是北京市小学语言学科带头人。先后被授予优秀教师、优秀知识分子、拔尖人才等称号。

第三篇:叶文豪 - 教师博客 小学语文教师博客 中学语文教师博客 名师

叶文豪 马天骋 杨立功 杜海宁 吴元昊 梁雨露 康崇飞 曹程扬 张珂 高立杰 王明赫 葛晓青 杨新颜 高俊山 周俊才 门素林 李家琪 李同秀 李文浩 林国庆 王太举 翟瑞安 郭爱华 李梦真 王举 郭爱华 王超逸 叶圣泽 丁可欣 王云佳 李秋屹 杨心雨 庄舒淇 曹润天 李文泽 耿瀚杰 边博廷 苏孟涵 李宁宁 魏明晖 王宏宇 孙淑娴 张昊 田碧霞 山东济南市长清区石麟小学二(13)班 山东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 山东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 山东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 山东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 山东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 山东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 山东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 山东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 山东无棣县佘家巷乡中心小学 山东无棣县佘家巷乡中心小学 山东无棣县佘家巷乡中心小学 山东无棣县佘家巷乡中心小学 山东无棣县佘家巷乡中心小学 山东无棣县佘家巷乡中心小学 山东无棣县佘家巷乡中心小学 山东无棣县佘家巷乡中心小学 山东无棣县佘家巷乡中心小学 山东无棣县佘家巷乡中心小学 山东无棣县郑王学校

山东聊城市北顺小学二(2)班(南校)山东聊城市北顺小学二(2)班(南校)山东聊城市北顺小学(北)一(1)班 山东聊城市北顺小学(北)一(1)班

山东聊城市开发区东城中学二(2)班(小学)山东聊城市开发区东城中学二(2)班(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250300 251900 251900 251900 251900 251900 251900 251900 251900 251900 251900 251903 251903 251903 251903 251903 251903 251903 251903 251910 252000 252000 252000 252000 252000 252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马忠文 张久俊 张久俊 张久俊 张久俊 张久俊 张久俊 张久俊 张久俊 郭秀萍 郭秀萍 张雪 张雪 张海山 张海山 张海山 张海山 张风至 张风至 朱洪成 郭爱华 郭爱华 朱霞 朱霞 翟瑞安 翟瑞安 王玉芝 王玉芝 王玉芝 王玉芝 王玉芝 王玉芝 王玉芝 王玉芝 王玉芝 王玉芝 王玉芝 王玉芝 于红 于红 于红 于红 于红 于红

刘润泽 张继浩楠 陈奕霖 张宏如 黄好懿 齐文浩 张靖欣 孙子威 张长轩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于红 于红 于红 于红 于红 于红 邢霞 邢霞 邢霞 刘宇轩 杨春雨 刘雨昂 杨雅淇 李和坤 王璐琳 聂嘉烨 王仔琰 王子淳 边文涵 马英姿 苏泰宁 付馨潼 谢东灼 边晨雨 杨蕴琪 梁灵筠 刘昱良 李志豪 张孟瑜 李明昊 李嘉玮 魏勤康 吴小刚 王伟琪 曹书睿 路文静 张帆 田昭鑫 张玫洁 崔嘉乐 夏若辰 秦秋羽 栗伟华 袁若蒋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邢霞 邢霞 邢霞 邢霞 邢霞 邢霞 邢霞 刘翠萍 刘翠萍 刘翠萍 刘翠萍 刘翠萍 刘翠萍 刘翠萍 刘翠萍 李香云 李香云 李香云 李香云 李香云 李香云 李香云 李香云 李香云 李香云 柴倩 柴倩 柴倩 柴倩 柴倩 柴倩 柴倩 柴倩 姜翠萍 姜翠萍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潘南小学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王雪宇 冯浩然 于青冉 张思成 张雪宝 张玉琦 孟嘉暄 丁睿 袁赵龙 王雪莹 曹芳菲 马钧麒 宋昱泽 王子辰 宋乐 高天舒 郑丽彤 赵明程 马辰航 张鑫淼 周志昊 田亚卓 王宇豪 刘衍琛 慈鑫圆 曲萌 孙麟琪 顾正阳 郭净溪 陈语妍 谭淑文 孙家骏 陈莺歌 陈澜心 戴一鸣 张仟禧 刘苏晴 王天琪 刘心如 郭爽 周庆贺 马晓娟 李其迪 王晓波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二(4)班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二(4)班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二(4)班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二(4)班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二(6)班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二(6)班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二(6)班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二(6)班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二(6)班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二(6)班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二(6)班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二(6)班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二(6)班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二(6)班 山东淄博市山东铝业公司第一小学

山东淄博市山东铝业公司第二小学二(4)班山东淄博市山铝二小 山东淄博市山铝二小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中心小学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中心小学 山东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三(4)班 山东莱州市城港路街道莱海路小学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00 255051 255051 255051 255051 255063 255063 261300 261416 姜翠萍 姜翠萍 姜翠萍 姜翠萍 李姣 李姣 李姣 李姣 李姣 李姣 李姣 李姣 李姣 李姣 李乐 李乐 李乐 李乐 李乐 李乐 李乐 李乐 李文杰 李文杰 李文杰 李文杰 田海书 田海书 田海书 田海书 田海书 田海书 田海书 田海书 田海书 田海书 范湘 王立娟 张健 张健 刘玉静 刘玉静 王晓艳 王建红

刘晓坤 刘群 冯泓伟 吴昱坤 王佶 谢浩龙 杨铭 矫奕休 王雨晴 邵玉惠 王超 于佳永 赵炳皓 邵东岳 战佳慧 隋绍绅 王琳 刘可珊 王雪冬 邢怡祯 谭翠 钟贻琛 徐坤 胡亚震 孙欣悦 展斐 杨璐璐 胡鑫馨 于菲 史归洋 宋宁 李倩倩 范祥瑞 杜龙格 孙光程 洪叶 李阳 吕乐双 李仁慧 刘玉琴 乔梓 刘昕冉 黄雨欣 张静嫣 山东莱州市朱桥镇苗家完小

山东莱州市夏邱中心小学二(4)班 山东莱州市金城镇焦家小学二(2)班 山东莱州市金城镇焦家小学二(2)班 山东烟台市开发区大季家方里小学一年级 山东烟台市招远金岭镇中村完小二(1)班 山东烟台市招远金岭镇中村完小二(1)班 山东烟台市招远金岭镇中村完小二(1)班 山东烟台市招远金岭镇中村完小二(1)班 山东烟台市招远金岭镇中村完小二(1)班 山东烟台市招远金岭镇中村完小二(1)班 山东烟台市招远金岭镇中村完小二(3)班 山东烟台市招远金岭镇中村完小二(3)班 山东烟台市招远金岭镇中村完小二(3)班 山东烟台市招远金岭镇中村完小二(3)班 山东烟台市招远金岭镇中村完小二(3)班 山东烟台市招远金岭镇中村完小二(3)班 山东烟台市招远金岭镇中村完小二(3)班 山东烟台市招远金岭镇中村完小二(3)班 山东烟台市开发区金城小学三(5)班 山东即墨市通济小学二(3)班 山东即墨市通济小学二(3)班 山东即墨市通济小学二(3)班 山东即墨市通济小学二(3)班 山东即墨市通济小学二(3)班 山东即墨市通济小学二(3)班 山东即墨市通济小学 山东即墨市通济小学 山东即墨市通济小学 山东即墨市通济小学 山东即墨市通济小学 山东即墨市通济小学 山东即墨市通济小学 山东即墨市通济小学 山东即墨市通济小学 山东即墨市通济小学

山东即墨市第二实验小学二(1)班

山东莱芜市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马庄村马庄小学山东莱芜市莱城区莲河学校 山东临沭县第二小学二(3)班 山东日照市实验小学二(7)班

浙江杭州市文一西路绿城育华小学108班 浙江杭州市娃哈哈小学 浙江杭州市娃哈哈小学

261424 261433 261441 261441 264006 265404 265404 265404 265404 265404 265404 265404 265404 265404 265404 265404 265404 265404 265404 264006 266200 266200 266200 266200 266200 266200 266200 266200 266200 266200 266200 266200 266200 266200 266200 266200 266200 271100 271100 276700 276826 310000 310002 310002 郎好美 刘美丽 王瑞波 王瑞波 苗爱洁 马东妮 马东妮 马东妮 马东妮 马东妮 马东妮 李伟妮 李伟妮 李伟妮 李伟妮 李伟妮 李伟妮 李伟妮 李伟妮 侯月利 王春萍 王春萍 王春萍 王春萍 王春萍 王春萍 王永红 王永红 王永红 王永红 王永红 王永红 赵妮娜 赵妮娜 赵妮娜 赵妮娜 宋秀卫 姚芳 钱占慧 高建玲 乔祥明

汪丽莎 汪丽莎

孙佳玙 濮昌源 黄书瑶 钱雨岑 郑斌耀 陈雨薇 陆依州 刘硕 施颖洁 应润蕾 潘丹钰 项杨依晓 项志晨 杨欣儿 俞天辰 吕彦宏 吴之瑜 徐浩梁 陆俊锴 张梦阳 钱亮 王昱桥 邬兆元 董奔宇 陆嘉怡 赵文清 虞若馨 吕阳 史习浩 李茹依 朱程露 毛涛 邵琦璐 严雨馨 阮洁琦 胡英涛 张天一 郑浩宇 吴菲玉 徐盛龙 陈祥 姚璐 董志豪 方澳 浙江杭州市娃哈哈小学 浙江杭州市娃哈哈小学 浙江杭州市娃哈哈小学 浙江杭州市娃哈哈小学 浙江杭州市娃哈哈小学 浙江杭州市娃哈哈小学 浙江杭州市绿城育华小学

浙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5号文海实验学校二(5)班

浙江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西路532号绿城育华小学

浙江临安市於潜镇第二小学一(1)班 浙江富阳市胥口镇高坪辅导小学 浙江上虞市实验小学二(3)班 浙江永康市高镇小学二(3)班 浙江新昌县南瑞实验学校二(1)班 浙江新昌县南瑞实验学校二(1)班 浙江新昌县青年路小学二(2)班 浙江宁波市实验小学

浙江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实验校区 浙江宁波市海曙区白云山庄11号

浙江宁波市孝闻街8号海曙中心小学104班浙江宁波市孙文英小学 浙江宁波市孙文英小学 浙江宁波市孙文英小学 浙江宁波市孙文英小学 浙江宁波市孙文英小学 浙江宁波市孙文英小学 浙江宁波市孙文英小学 浙江宁波市孙文英小学

浙江宁波市孙文英小学302班 浙江宁波市孙文英小学302班 浙江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301班 浙江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301班 浙江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301班 浙江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301班 浙江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301班 浙江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301班 浙江宁波市镇明中心小学101班

浙江宁波市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103班 浙江宁波市镇明中心小学301班 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慈城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慈城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慈城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慈城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慈城中心小学

310002 310002 310002 310002 310002 310002 310012 310018 311251 311311 311404 312300 312300 312500 312500 312500 315000 315000 315000 315000 315010 315010 315010 315010 315010 315010 315010 315010 315010 315010 315010 315010 315010 315010 315010 315010 315010 315010 315010 315031 315031 315031 315031 315031 汪丽莎 汪丽莎

吴秋 陈连英 杨华玉 潘一鸣 王霞菲 王永华 潘灵玲 潘灵玲

申洁

宣霖琳 宣霖琳 宣霖琳 宣霖琳 宣霖琳 宣霖琳 宣霖琳 宣霖琳 陈艳 陈艳 宋敏尔 宋敏尔 宋敏尔 宋敏尔 宋敏尔 宋敏尔 游亚玲 杜莹 李琼 王越雅 王越雅 王越雅 王越雅 王越雅

曹佳艺 管宇航 吴嘉盛 冯小羽 金杉 樊晨昊 王诗华 朱丹亨 陈颖盈 徐丹婷 应建树 谢蝶 朱佳蓉 宣智贝 王悦祺 张浩宁 祁旻 叶凝 何雨婕 乔丁丁 刘佳晨 胡佳丽 乐可诚 徐雯婷 冯思琪 虞颖盈 吴蝶儿 洪添寅 蔡俊宇 翁川青 毛家慧 张博贤 楼思懿 胡越 胡振宁 管一雯 夏佳璐 朱诗雨 方彦哲 贺思远 沈迪 金弛 沈崇儒 吴露宁 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慈城中心小学

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慈湖人家296号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二(5)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二(5)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三(6)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三(6)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三(6)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三(6)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三(6)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三(6)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二(5)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二(5)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二(5)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二(5)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二(5)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二(5)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二(5)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二(5)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二(6)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二(6)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二(6)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二(6)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二(6)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二(6)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315031 315031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王越雅 周养娟 陈碧云 陈碧云 陈碧云 陈碧云 陈碧云 陈碧云 陈碧云 陈碧云 许烨烨 许烨烨 许烨烨 许烨烨 许烨烨 许烨烨 王爱春 王爱春 郎申娟 郎申娟 郎申娟 郎申娟 郎申娟 郎申娟 毛媚华 毛媚华 毛媚华 毛媚华 毛媚华 毛媚华 毛媚华 毛媚华 陈琪 陈琪 陈琪 陈琪 陈琪 陈琪 俞君方 俞君方 俞君方 俞君方 俞君方 俞君方 吴佳怡 王羽佳 范健雄 吴雨韬 王晶 陈肖羽 何帆 陈志辉 章立昀 宋佳璇 王哲轩 胡佳璇 朱睿哲 金雨晴 罗亭 景智扬 王必萱 邹童霞 沈益铭 陈嘉炜 陈佳威 马洁莹 高芳芳 宓怡伶 姚瑶 许凌瑜 胡彦 孙梦丹 华璐洁 陈桑榆 邱群策 陈嘉毅 孙思楠 王燕 谢雨潇 韩泾锦 沈银盈 胡益瑜 岑倩 朱雨航 胡凯宇 陈慕昊 宋毅佳 卢雯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中心学校二(4)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二(6)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龙洋路39号一(6)班浙江宁波市泗洲路小学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心小学二(3)班 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三(1)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三(2)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三(2)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三(2)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三(2)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三(2)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三(2)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三(5)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三(5)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三(5)班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0 315201 315202 315207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李萍

李萍 李萍 李萍 张怡芳 张怡芳 张怡芳 张怡芳 张怡芳 张怡芳 朱瑛 郎申娟 张怡芳 陈琪 李慕珊 沈健 俞君方 赵佰映 赵佰映 赵佰映 赵佰映 赵佰映 赵佰映 赵佰映 赵佰映 胡叔宏 胡叔宏 胡叔宏 胡叔宏 胡叔宏 胡叔宏 胡叔宏 胡叔宏 胡叔宏 胡叔宏 岑维亚 岑维亚 岑维亚 岑维亚 岑维亚 岑维亚 徐建平徐建平徐建平

丁思钰 赖炯 胡烨凯 罗烨 宋奇阳 翁文洁 楼昱灵 郑拓 茅小宇 阮璐瑶 徐嘉慧 黄雯 童彦霖 陈天悦 王坤 岑锶威 施贝贝 莫雨翰 林嗣清 华翌涵 陆劲良 王熹 黄淑 熊烨栋 史家明 龚佳昕 徐赟 高兴 刘枫 李柯炜 霍柳孜 郑浩杰 孙梓超 徐锡炀 茅欣怡 胡婷婷 胡思为 阮竞开 高檬洁 陈彦宇 岑佳璇 徐邦特 王思衡 许纯宾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三(5)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三(5)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三(5)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三(5)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三(5)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三(5)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三(5)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202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202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202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202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202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202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202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202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202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202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306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306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306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306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306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306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306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306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306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306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三(3)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三(3)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三(3)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三(3)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三(3)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三(3)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三(3)班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徐建平徐建平徐建平徐建平徐建平徐建平徐建平徐淑丽 徐淑丽 徐淑丽 徐淑丽 徐淑丽 徐淑丽 徐淑丽 徐淑丽 徐淑丽 徐淑丽 施林愚 施林愚 施林愚 施林愚 施林愚 施林愚 施林愚 施林愚 施林愚 施林愚 马群波 马群波 马群波 马群波 马群波 马群波 马群波 马群波 马群波 马群波 高巧浓 高巧浓 高巧浓 高巧浓 高巧浓 高巧浓 高巧浓 樊一展 陆孟帆 杜峙江 沈宇瑞 孙烨祖 胡潇 任一求 孙靓 陆怡琳 杨雨凝 罗臻楠 何雯倩 范妮楷 沈重羽 杨泽世 陆冰冰 孙余恒 俞怡林 陆江灏 陈逸铮 黄晶晶 施雨涵 许洋豪 林嗣淼 钱浩天 杨泽栋 朱凯浩 陆恩澈 杨喆迤 罗嘉溢 孙一格 孙佳辉 成灏 陶湛毅 张洵 罗凯文 孙榆帆 罗凌志 陈睿 李科注 林楠栋 王颢逾 宓凯 应贤哲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三(3)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三(3)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三(3)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三(4)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三(4)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三(4)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三(4)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三(4)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三(4)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三(4)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三(4)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三(4)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三(4)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1)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1)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1)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1)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1)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1)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1)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1)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1)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1)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3)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3)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3)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3)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3)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3)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3)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3)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3)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3)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5)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5)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5)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5)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5)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5)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5)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5)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5)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5)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7)班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高巧浓 高巧浓 高巧浓 潘鲁 潘鲁 潘鲁 潘鲁 潘鲁 潘鲁 潘鲁 潘鲁 潘鲁 潘鲁 孙红波 孙红波 孙红波 孙红波 孙红波 孙红波 孙红波 孙红波 孙红波 孙红波 史央儿 史央儿 史央儿 史央儿 史央儿 史央儿 史央儿 史央儿 史央儿 史央儿 陈晓峰 陈晓峰 陈晓峰 陈晓峰 陈晓峰 陈晓峰 陈晓峰 陈晓峰 陈晓峰 陈晓峰 沈志苗 童潇磊 龚佳浙 陆炫烨 张笑宇 陈天浩 能佳朗 胡龙行 劳畅畅 潘蕾伊 孙濯予 罗晨漪 马倩 岑了了 孙史奇 黄芳愚 徐诗怡 韩烨灏 于子衿 胡超 邬祺鸣 沈慈佳 沈琦迦 陈彦汀 严婷 冯梦蝶 黄杨澜 张莹 高弋娟 周虹佚 徐程 裘萧忆 应雨淳 薛天鸿 余柯艾 祝姚涛 胡泽轩 方依琳 史凯鹏 陈奕帆 孙怡涛 郁唯一 楼焕 胡哲铭 陈啸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7)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7)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7)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7)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7)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7)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7)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7)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7)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实验小学三(1)班浙江慈溪市浒山实验小学三(1)班浙江慈溪市浒山实验小学三(1)班浙江慈溪市浒山实验小学三(1)班浙江慈溪市浒山实验小学三(1)班浙江慈溪市浒山实验小学三(1)班浙江慈溪市浒山实验小学三(1)班浙江慈溪市浒山实验小学三(1)班浙江慈溪市浒山实验小学三(1)班浙江慈溪市浒山实验小学三(1)班浙江慈溪市浒山实验小学三(2)班浙江慈溪市浒山实验小学三(2)班浙江慈溪市浒山实验小学三(2)班浙江慈溪市浒山实验小学三(2)班浙江慈溪市浒山实验小学三(2)班浙江慈溪市浒山实验小学三(2)班浙江慈溪市浒山实验小学三(2)班浙江慈溪市浒山实验小学三(2)班浙江慈溪市浒山实验小学三(2)班浙江慈溪市浒山实验小学三(2)班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6)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6)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6)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6)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6)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6)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6)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6)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6)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二(6)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沈志苗 沈志苗 沈志苗 沈志苗 沈志苗 沈志苗 沈志苗 沈志苗 沈志苗 胡维群 胡维群 胡维群 胡维群 胡维群 胡维群 胡维群 胡维群 胡维群 胡维群 马小丹 马小丹 马小丹 马小丹 马小丹 马小丹 马小丹 马小丹 马小丹 马小丹 陈新月 陈新月 陈新月 陈新月 陈新月 陈新月 陈新月 陈新月 陈新月 陈新月 胡少卿 胡少卿 胡少卿 胡少卿 胡少卿

吴佩芸 叶锦扬 王轶 陈品晔 陈小虎 沈熠文 华佳翔 姚杭乐 施易成 陈航磊 吕泰栋 范馨予 朱逸扬 孙煜龙 龚彦羽 胡琼双 邹婕 胡榆婷 胡滢 赵雨沁 楼凯磊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一(1)班 浙江慈溪市慈吉小学三(8)班

浙江慈溪市浒山街道中心小学二(3)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

浙江慈溪市范市镇中心小学

浙江慈溪市第一实验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第一实验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第一实验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第一实验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第一实验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第一实验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第一实验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第一实验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第一实验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第一实验小学二(4)班 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00 315312 315315 315315 315315 315315 315315 315315 315315 315315 315315 315315 315323 胡少卿 胡少卿 胡少卿 胡少卿 胡少卿 沈聪奇 戚成红 姚国灿 陈晓峰 黄利群 陈滟 陈滟 陈滟 陈滟 陈滟 陈滟 陈滟 陈滟 陈滟 陈滟

第四篇:特级教师许友兰

特级教师--许友兰

作者: 来源:人事科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28日

许友兰,女,1955年生。大专学历,南师大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现任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届名教师。南通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员,江苏省教育学会会员,全国现代教学艺术研究会会员。如皋市教育系统女知识 分子联谊会会长,南通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如皋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南通市教科所兼职科研员,06年被聘为南通市导师团成员。

潜心研究教育理论,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先后进行历时九年的两轮教改实验,效果显著,实验班学生发表作品150余件。参加主持江苏省“九五”课题“小学教育中自主活动模式的研究”,2001结题,通过了专家鉴定。承担“小学语文教学中自学自创能力的培养”研究,从说话、识字、阅读几个方面分步进行研究,先后在《小学教学》《江苏教育》《教育现代化》等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如:《试谈独立叙述图意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读为主新探》《语文教学要着眼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营造主动发展的天地》等。在形成了“以语言文字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自学自创为目标”的教学特色后,又逐步形成了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质疑——自我释疑——自我创造”的教学模式,力求让学生从自我学习起步,走向自我发现,自我创造。

主持江苏省“十五”立项课题“小学生合作行为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研究”,2001年开题,2005年按期结题,亦通过了专家鉴定。先后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编写及参与编写的7本著作相继出版。

连续六届先后分别获如皋市、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多次被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先后获如皋市委、市政府六次记功、两次记大功表彰;获南通市劳动模范、南通市三八红旗手、南通市优秀知识分子、南通市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届名教师、江苏省“优秀指导老师”称号,获江苏省委、江苏省少工委授予的“二级星星火炬”奖章。

1998年当选为南通市第十届妇代会执委;1994年当选为南通市第八次党代会代表,2001年分别当选如皋市、南通市第九次党代会代表;2002年分别当选为如皋市第十四届、南通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作品目录

一、教法探讨

理清思路 启发思维——《飞夺泸定桥》的篇章结构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81.1 指导预习也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 《江苏教育》81.1(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三年四月出版的《教学火花集》一书)形象思维与感情朗读 《黑龙江教育》81.6 培养学生自我释疑的能力 《黑龙江教育》82.1 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浙江教育》82.1 以教材为依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教学》82.4 依据教材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83.3 我是如何启发和组织儿童课堂提问的 《遵义教育》83.4 独立阅读 自行欣赏

《吉林教育》83.11 情感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和培养 《福建教育》84.10 把传授方法渗透在教学中 《吉林教育》84.11

教给学习方法 培养自学能力

《云南教育》85.4 谈初入学儿童自学能力的培养 《江苏教育》85.7-8 “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之管见 《小学语文教学》87.10 试论小学生阅读能力结构及其形成 《教学与进修》88.1 缩句的一般规律 《云南教育》88.10 缩句是有规律可循的 《小学语文教学》88.10 谈“多读” 《小学教学研究》88.11 学会细致地描写 《小学语文学习》88.12 整体设计 和谐发展——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些尝试 《小学教学研究》89.9 帮助学生分清“b d”“p q”

《小学语文教师》89.6 如何分辨汉字的结构 《小学教学研究》90.8 浅谈朗读中的停顿 《吉林教育》90.11 如何给课文分段 《读写之友》91.1 怎样修改病句 《小学教学研究》92.1 我教《鸟的天堂》——引导学生欣赏美例谈 《小学教学研究》93.3 发挥导向功能 落实语言训练 《甘肃教育》95.12 拼音教学要充分发挥插图的功能 《小学教学》96.8 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江苏教育》97.8-9 试谈独立叙说图意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学》98.3 以读为主新探 《南通教育研究》99.5 教学要着眼学生的发展 《江苏教育》99.8-9 为学生营造主动发展的天地 《小学教学》2000.10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创新 《小学教学》2004.7-8

二、教材研究

语言平易 意境清丽 《少年文艺》80.6 ——谈白居易的《暮江呤》

生命将终 壮志不已 《少年文艺》81.4 ——谈陆游的《示儿》

皓如明月 坚似关山 《小学语文教学》81.4 ——谈王昌龄的《出塞》

情在景中 言在意外 《文学少年》81.4 ——谈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乌鸦喝水》赏析 《小学教学研究》83.2 波澜曲折 含义深刻 《少年文艺》84.3 ——谈托尔斯泰的《跳水》

方志敏二三事(教案)《小学语文教案选评》84 我对“跳水”主题思想的看法 《小学语文教学》84.3 对“只看见”的理解 《小学教学研究》85.4 数星星的孩子(教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范例评析》94年出版 看图说话《小白兔迷路》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97.4 看图说话《尊师爱生》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98.1

三、管理札记

利用儿童自身表现的对比进行思想教育 《云南教育》83.4 谈辅导员的教育艺术 江苏省《少先队工作学会通讯》87.5 强化方针意识 实行科学管理——当前教导主任工作的重点 《江苏教育》95.4 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 《如皋市报》95.12.20 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如皋市报》97.3.15 “横着比”与“纵着比” 《南通教育报》97.4.20 夯实教学根基 培养高素质教师 《南通教育报》97.10.25

不宜横着比孩子 《服务导报》98.3.19 慎用惩罚 《服务导报》98.3.26 我对当今家庭教育的两点思考 南通市第三届家庭文化节暨家庭伦理道德论坛研讨论文98.5 我的教学生涯 《小学教学》98.9 提前入学好不好 《服务导报》99.8.2 教育孩子学会爱 《服务导报》99.8.23 办好家长学校 形成教育活力 南通市教育工会、教研室征文汇编2000.5 校长——学校课程改革之魂 《江苏教育研究》 教海探航 催蕾育人 《生活教育与教师发展》2005.8

四、编著书籍

中师教育实习教案示例 15万字 副 主 编 实用小学作文文库 最新小学作文全功能题典血吸虫病防治渗透教学 七色光(作文评析)10泮水新荷 小学生自主合作教育论 语文第六册教学参考书 小学语文学习方法导引

(36万字 主 编 万字 主 编 10万字 参加编写 万字 副 主 编 10万字 主 编 15万字 主 编 20万字 参加编写 16.5万字 参加编写 转自南通教育网)12

第五篇:小学语文名师

小学语文名师

一、苏派教学:“厚实、灵动、精致”的教学风格

1、斯霞,江苏省首批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倡导“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创造 “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教学方法,著有《斯霞文集》《我的教学生涯》。

2、李吉林,在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出版了《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等6本专著。

3、于永正,江苏省特级教师,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代表作有《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教海漫记》、《于永正文集》。名言:“认真写三年教案,未必成为一个优秀教师;认真写三年教学札记,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说不定还写出一个教育专家来。”代表课例有《草》、《梅兰芳学艺》等。

4、孙双金,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首创情智语文教学,出版有《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孙双金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孙双金与情智教育》等。他矢志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将小学语文教学引入艺术的殿堂,做到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发展学生能力,而且还要给学生以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洗涤、艺术的享受。他要达到的情智课堂教学境界是: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学生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学生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学生思接干载、浮想联翩;学生如沐春风、如痴如醉;学生沉浸在美的画面、诗的境界、爱的怀抱之中。孙双金的语文课在小语界的影响很大━━《我的战友邱少云》曾以壮美之情打动无数人的心;《泊船瓜洲》因抓住诗眼,丝丝入扣,让张田若先生发出“古诗教学竟能引人入胜”的感慨;《落花生》将辩论论引入课堂,《天游峰的扫路人》因自主、合作、探索教学方式,引得满堂赞叹:“此课淋漓尽致地阐释了新课标的理念”;而《林冲棒打洪教头》则因多元解读和生成性教学,而赢得“大家风范,大道无痕”的美誉;《走近李白》被认为是孙双金情智语文理念和艺术的生动再现。情智语文解读 所谓“情智语文”,简单地说,就是情感语文、智慧语文。也就是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的情感和智慧因素,调动教师自身的情智才能,营造积极的情智氛围,追求学生的情智共生、情智和谐发展的语文。很明显,情智语文是着眼于发展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的教学,它着力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情感更丰富、更真挚,让学生智慧更灵活、更丰厚。

孙双金探索总结的“情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是:(1)入境━━启动情智 2)感悟━━生成情智(3)交流━━发展情智(4)表达━━展现情智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智语文”的主要策略(1)创设情境━━让教学富有画面性或场景性

(2)披文入情━━在紧扣语言中实现工具与人文共舞(3)问题敞开━━用想象和思考的方式让学生过紧张的智力生活(4)发现问题━━在教学中挑起学生情感与理智的矛盾冲突(5)引领对话━━在多维互动中实现语言与精神的整体自主构建

5、张庆,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语文教育观点是“务本(一是以人为本,二是文本),求实(真实、朴实、扎实),倡简,有度”。个人专著有《我的小学语文观》《面向未来的母语教育》。

6、薛法根,原创“组块教学”,主张“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语文课堂“教得轻松,学得扎实”,形成了“清简、厚实、睿智”的教学风格,经典课例《爱如茉莉》论文《呼唤智慧的语文教育》

7、杨金林,率先开展“开放式语文教育实验”首创“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理论”“知 情行协调教育理论”。

8、周益民,倡导以“语言与儿童之存在关系”为核心旨归的“诗化语文”主张,专著有《周益民讲语文》《步入诗意的丛林》

9、.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主张1 “生活”富于“生成”,2“文心”重于“文字”,3“讲评”重于“指导”,4“多改”重于“多写”5“真实”重于“虚构”6“发现”重于“观察”。

10、薄俊生,常熟市实验小学校长,秉持《让学生学一生有用的语文》的教学理念,著作有《薄俊生与发展性教学》

二、京派教学:“激情、大气、厚实、豪放”

1、窦桂梅,女,现任清华附小副校长。在课程建设与实践开发中,所提出并倡导的小学语文主题课程理论与实践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版《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做有专业尊严的教师》《窦桂梅的阅读课堂》《优秀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七件事》《跟窦桂梅学朗读》《玫瑰与教育》《听窦桂梅老师讲课》《回到教育原点》等多部个人专著。作为教育部更新观念报告团成员之一,在人民大会堂作《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专题报告。提起窦桂梅和她的语文教学改革,人们就会想到“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

(一)超越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

(二)超越课堂。“以社会当课堂而不是以课堂当社会”。学好语言不仅在课堂,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它有着广阔的天地,与生命的成长共始终。

(三)超越教师。“师生共同成长而不是拔苗助长”。超越教师的过程,不仅是体验自己学习所获得知识的过程,还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也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过程,更是追求真实,探求真知,献身真理的过程。

2、靳家彦,现任天津南开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他的贡献在于和专家、广大师生一道创立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流派──小学语文导读法。他先后出版了《小学语文导读法》等专著、编著17部,发表了《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教小学语文》等论文200余篇,多篇获奖。他的教学录像先后获天津市一等奖、全国一等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政府教育合作项目录像课评比一等奖。

“导读法”就是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学读,以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作为培养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题的主要方式。通过扎实有效的序列训练,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导读法”在构建过程中,旗帜鲜明地针对“应试教育”表现在语文教学中的“重教轻学”、“重讲轻读”、“重知轻能”、“重共性轻个性”以及忽视学生创新发展的弊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确立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语言训练和文化感染相统一;学会读书与学会学习相统一的语文素质教育思想,即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内化为素质,外化为能力”的基本原则,并概括为“语思统一、口书并重、内外相通、以读为本”的语文导读法的基本特色。

“靳家彦语文导读法”在实施中的操作步骤是:引导预习、指导细读、启发议读、辅导练习。

三、浙派教学:“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1、王崧舟,字维岳,号泊静斋主,现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育集团理事长兼拱宸桥小学校长。他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其代表课例有:《万里长城》、《我的战友邱少云》、《只有一个地球》、《一夜的工作》、《长相思》、《两小儿辩日》、《慈母情深》、《普罗米修斯》、《与象共舞》等,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派语文教学风格。他先后出版《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与流派》、《王崧舟小学语感教学法》(音像专著)、《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王崧舟讲语文》、《听王崧舟老师评课》等多部教育教学论著,在省部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 《天地一课堂》、《语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诗意语文,追寻生命化教育的境界》、《磨你千遍也不厌倦》等论文100余篇。诗意地教语文

1、全身心投入的教学热情

2、无拘无束的教学心态

3、高屋建瓴的教学布局

4、举重若轻的教学功力

5、冲破禁锢的教学胆识

6、不计得失的教学自由

7、独立思考的教学人格

四、教出语文的诗意

1、举像入境,诗意语文的言语呈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2、移情体验,诗意语文的生命敞开《我的战友邱少云》

3、独特感悟,诗意语文的思想舒展《草船借箭》

4、传承文化,诗意语文的精神寻根《泊船瓜州》

5、放飞想象,诗意语文的灵性馈赠《二泉映月》

6、启迪智慧,诗意语文的主体觉醒《丑小鸭》

7、实现自我,诗意语文的终极关怀《荷花》

四、海派教学

1、贾志敏的课堂形成“以学生为主,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的风格。在作文教学中形成了“高、趣、真、活、实”的特色。1992年,上海电视台录制的电视系列片《贾老师教作文》

2、戴建荣,上海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古诗“吟唱”教学法,代表课例《送元二使安西》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风格、流派与主旋律

作者:周一贯

走进新课改,人们的理论视野开阔了,思维空间开放了,反映在语文课堂上,教学风格更趋多样,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教学流派也渐露风采,成为当下小语界的盛世景观。这无疑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结出的可贵果实,也是教学艺术繁荣兴旺的重要标志。然而,在欢呼教学风格与流派日益繁衍的同时,我们会更加关注它的健康发展。于是,对风格、流派的研究就成了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崭新课题。朱熹的《春日》有云:“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朱熹眼里“万紫千红”之所以成“无边光景”,既没有把它看作是老天爷的涂鸦之作,也没有视为血腥一片,而是因为感受到了这“万紫千红”的丰富多样体现着一个共同的“主旋律”:春。从这里也足以看到宋儒往往能有非惮之悟,总是以理学的眼光讲究要认得本来面目,识心达本,才精当地揭示出统领这“万紫千红”的那个共同主题“总是春”来。

同样,在语文教学风格、流派的研究中,我们既要关注风格、流派作为教学艺术境界中的那种主观性、多样性和独创性,又要瞩目于作为教学艺术的风格、流派如何最佳地体现、服务于学科性质与教学规律的那种客观性、稳定性和普遍性。也就是说,多样丰富的教学风格、流派应当如何与弘扬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辩证统一,这无疑是所有教学艺术风格与流派能否健康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

一、从“教学风格”说“概念”

如何营造21世纪的优质教育,是一个举国瞩目的焦点话题。在这个大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优质化,也就成了语文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优质的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科学化,更需要艺术化。教师如何“冶群技于一炉,摄万法而归宗”,使教学达到张弛相间、徐疾有致、虚实互补、声情并茂的境界,洋溢着一种色彩斑斓的诗意和春风化雨的神韵,也就是说教学艺术如 何向追寻个人风格的方向发展,这是一种生命内在价值的辉耀,也是心灵的智慧和爱共同凝成的个性之美。

倡导和呵护多样丰富的语文教学艺术风格的自觉性,应当源于对“风格”这一概念的深刻理解。

“风格”者,风度品格之谓也。歌德就说过风格“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具体地说,是语文教师在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中,从整体上透发出来的思想美和艺术美高度统一的一种境界美,是最为集中凝聚地体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它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又具有一贯性。

“风格就是人”是布封的名言,这是在他当选院士时的入院典礼上作的《论文笔》的演说中的一句话。以后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有一个论断:“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成。风格就是人。”这个论断使布封的意思更为明确,风格是人的“精神个体性”的外在表现,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论,“风格就是人”的“人”便是教师,那种有独立思考意识,有教学个性的教师。这种有思想的教师,正如肖川教授所说,“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理论、学说、观念、主张等等都不过是思想的表现形式。”语文是重要的人文学科,人文教育的本质是精神之学。只有成为一个思想者的教师,他的精神世界才会变得十分丰富,才会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上升到艺术境界,才会有精益求精的独立人格和勇于创造的自由意志,也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如果是一个不善于思考,只会人云亦云、简单重复别人言辞的教师,当然也谈不上会有什么教学艺术,更谈不上会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基于对“风格”概念的认识,既然我们都希望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当然也就会有足够的热情和自觉去倡导、欣赏、容纳和呵护多样的教学风格了。

教学风格虽然有很强的个性化,但相异中会有相似,这就是说风格也有类型,也可以分类。关于文学风格的分类,我国古代的理论家们有不少创见。这些观点对于教学风格的分类无疑具有指导意义。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曾将文学风格归为“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晚唐司空图的《诗品》则将诗的风格列为“二十四品”:雄浑、冲淡、纤稀、沈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

当然,教学不同于文学创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一方面受教育目标和教学规律的制约,不如文学创作那样具有个性化和自由度;另一方面,教学又是教师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实现的,而且就学习而言,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教学风格不仅表现为教师个人的学养气质在教学理念、教学语言和教学风度上的投射,还体现于正确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意识对教学设计、智慧应对和方法选择等的影响。这就增加了对教学风格分类的困难,以下也只能是粗线条式的分类:

1.自然亲切型

所谓“自然”即“天然”(《辞源》)。须知天地造化万物之机,永远是世界的皈依,人间的至爱,达到了“自然”,必然是“亲切”。老子主张“道法自然”,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一切诗文书画等艺术作品也都以师法自然、不求刻意雕凿为佳境。教 学艺术追求“自然亲切”的风格,也就成了理所当然。持这种教学风格的课堂,往往能够亲近儿童的生命状态,特别具有亲和力,特别能触发儿童的思想情趣,滋润儿童的心灵成长。这种自然亲切,不是平淡浅薄,而是如古人所言,“乃绚丽之极也”。所以,形成这种教学风格的老师往往是在技艺精熟以后达到炉火纯青,方能复归自然。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堂教学艺术,可称这类风格的典型代表。他以朴实清新、本色天然的教学艺术风格,打造了他的精典课堂而成为一种永恒的时尚。如果我们用宋人葛立方的话“诗有„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之句。李白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韵语阳秋》)来品味他的课堂,确是十分对口。他执教《小稻秧历险记》一课时,一位学生朗读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之后,应该是“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可这位学生朗读到这里,声音还挺大,力气很足的样子。学生的情感不到位是因为理解不到位,缺少了对文字的形象理解。于老师便幽默地启发,带着微笑说:“要么你这株杂草抗药性特别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得再给你喷洒一点。”说着,便朝朗读的学生做起了喷洒药液的动作。全班同学都被逗乐了,但这决不是肤浅的“一笑了之”,而是对抽象的文字符号作真切的情感体验启发,使学生从中悟得了如何正确地理解文句,又如何把句意正确地用朗读方式表现出来。于是,效果立竿见影,学生再读时便耷拉着脑袋,真有点儿“有气无力”了。这便是于老师的教学风格,那种“大巧之朴”和“大俗即雅”,那种“淳朴恬澹,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涵”(季羡林语)的艺术风格。

2.睿智创新型

这种教学艺术风格得以形成的思想基础是不固步自封,不墨守陈规,能不断地求异、求变、求新、求发展。持这种艺术风格的老师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思路的出新、教学设计的创意、课堂应变的灵活,乃至问点的选择、课题的解析、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结构的安排,常常是新意迭现,使人觉得既在情理之中,又在预料之外,显示出教学的活力和魅力。而所有这些创新又总是能体现教师对教材的独到见解、对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应变的灵活处置等方面的睿智和聪慧。

正因为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创新”也就成了名师支玉恒誉满北国南疆经典课堂的耀眼光彩,可以说,他那种求异、求实、求变、求活的课堂正是睿智创新型艺术风格的代表。他在全国各地执教的观摩课,很少见重复的课文,仅仅2002年就在全国各地执教了21篇新课文(参见《课标教学新录·自序》)。中国小语界的老前辈袁瑢老师曾评过支老师的课,“思维广泛、深刻而又敏捷、灵活、富于创造性”,可谓一语中的。他的许多标志性设计,由于创意独特而一直引领潮流。如《第一场雪》的表情朗读启发“你能不能把雪天读得更静一点”,“你能用读把我们领进北国风光之中吗”……为众多语文老师称道。他教《太阳》的板书向学生全面开放,一开说明文教学之先河。有人说他的课是“„无‟„法‟„无‟„天‟”,盛赞他教无定法达到了“大道无形”的状态,灵活变通、推陈出新而又可“不逾矩”的境地。这与有人美誉他为“活语文”一样,其共同点都是对他不同创新的课堂教学艺术风格的肯定。他常说,教师上课也应当如修炼得道的武林高手,“心中有招而手中无招”。“心中之招”无疑是正确的教育理念,客观的教学规律,教师的专业修养与人格魅力;而“手中无招”指的是教师不能因循守旧、一成不变,而应当与时俱进,因文、因地制宜地去求异、求变、求活、求新。

3.语感品悟型

综观建国以来颁布的各个“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几乎都有这样一句话:“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说明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学习运用,应当是语文教学的原点,于是,语感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发展语文素养的一个根本问题。因此,语感品悟型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风格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类型。体现这类风格的课堂往往以品味感受、积累领悟、重视现场语言训练为特点。教师一方面以自己的教学语言为示范,同时又十分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善于抓住教材的语言因素,从语体、语境、语脉、语气、语调等多方面,通过诵读指引、涵泳品赏去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的语文教学风格正是以直逼语文教学原点的“语感培养”,形成了他独树一帜的课堂艺术。他的作文教学以自然清新的语感培养为核心,体现了“自由写作”和“规则写作”的有机结合而饮誉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他的阅读教学以语感培养为导引,让学生自读自悟,更是倾倒了全国小语界同行。能够形成如此规模和声势的“贾志敏现象”,正是因为他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在对语文教学原点的探索上构建了他独具个人风格,并且相当完整的语感教学艺术体系。

贾志敏老师十分善于把汉语文的“意合性”生动活泼灵活地应用于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取得了语感教学的卓著效果。他教作文《记一件

事》,先从一个词“闷热”入手,引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求不出现而尽情描述天气之热,承袭了传统遣词造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妙。接着,又从“闷热”滚动带出“冷饮”“青蛙”,指导学生凭借各自的生活体验和想象写一篇作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词造句,到连句成段,再到组段成篇,其生动活泼的思维碰撞和语言实践,不仅有学生口述、相互评价、重点扩展、教师点击,还有表演体验、图示构通。与其说是在作文,更不如说是在涵泳之中养成语感,享受语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云:“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正是对汉语以汉字的滚动组合为基础的章句之学内在机理的揭示。贾老师的语感训练艺术不正体现了这样的内在机理吗?

4.情思激荡型

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文大多数选的是文质兼美、情意共融的散文,其教学手段自然要借助于情感上的激发和熏陶。教师以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充沛情思让学生经历从感知到感染再到感动的情感运动过程,方能实现教师、学生、作者及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学语习文的过程中实现人的精神建设。持这种教学风格的课堂,必然是情感丰富、情思激荡,教师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讲读课文自然是豪情澎湃,言谈激越。

全国著名中青年特级教师窦桂梅以其饱含生命激情的语文课堂誉满全国,被称为“燃烧的玫瑰”,“情思激荡”正是她的语文教学艺术风格。每每听她的课,总会为她“心”与“情”的全力投入而感动。

应当说,“情思激荡”是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心向往之的一种境界,因此我们会常常思索:是什么,才使窦老师的情思能如此淋漓尽致地感动了语文课堂?有人以为她得益于华丽的口才,因为口才是东北人的强项,而窦老师是东北人,得地域文化之灵气。我以为不然。口才是情思的外显状态,不仅仅是技巧。华丽口才的背后,一是源于思想的深厚积累;二是基于 一种对生命的热情,对语文教学的挚爱。据我所知,她为了走上语文教学讲坛,从中师毕业以后曾是费尽周折。在她如愿以偿,终于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之后,更是奋发不辍。在上世纪90年代,她的阅读量就达到300多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写下了10佘万字的教后记,听了校内外1000多节课。1992年她在吉林市上第一节观摩课,一次次试讲,一次次推翻,一次次再来……家里多次试讲竟使4岁的女儿也能在妈妈讲上句时接下句……这说明铸造个人教学艺术风格之路,决非一马平川,而是“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语)。

5.交叉综合型

教学风格往往存在着主导风格与丰富多样辩证统一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很多教师的风格,不一定属于某种典型的类型,而往往是既有主导的特色,又有多样的变化。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接受闻达采访时,对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就概括为:“我的教学风格,既有继承发展传统教学中精华的东西,也有吸收当代教学理论中先进的成分。我要求自己博采众长,如同杨朔笔下的小蜜蜂,„辛勤酿造百花蜜,留得芬芳在人间‟。”“我追求的就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性、整体观和它的综合效应。”对此张为之教授评价“于漪老师是一位没有固定模式的特级教师”,于漪表示接受。这不能说于漪老师没有自己的风格,而是做到了主导风格和丰富多样的有机统一和交叉综合。

二、从“群体风格”看“意念”

语文教学艺术风格具有个体性特征,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也有风格相近似的群体存在,所以,我认为还有一种群体风格现象值得关注。“群体风格”在这里是指在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中由风度品格等意念相接近的个体群所体现的那种近似风格。它接近于“派”,但其影响面较小,还称不上是一种“流派”。黄鸣奋先生编著的《艺术交往心理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专门研究了“艺术群体”的问题,认为艺术活动本质上是人类劳动,是人的体力和智力一定的合目的性的形式上的支出。劳动过程产生了两种关系,即艺术主体与艺术对象的关系,艺术主体之间的关系。而艺术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由艺术意念相接近的人所组成的共同体,即艺术群体。按其艺术主体之间的主要联系纽带,通常认为艺术群体约可分为五类:

1.艺术地域群体。即由地域文化来联结其成员的地域艺术群体。地域的特殊文化承传和自然环境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意念,自然也会更深地影响艺术主体,使其艺术风格呈现出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这便是艺术地域群体形成之原由。

2.艺术世家群体。在某些艺术领域,往往以亲属关系代代相传,成为以血缘为纽带的艺术群体。这种现象在文学领域并不鲜见,如西汉的司马炎父子,汉末魏初的“三曹”,宋代的“三苏”。一般说来,艺术世家所负的责任主要是家庭教学的影响,艺术经验的代际传递。在教育界,也有“教育世家”现象的存在。

3.艺术同门群体。这是在艺术风格师徒传授中所形成的学缘群体。在艺术领域的以师带徒,客观上形成了艺术同门现象,这就很容易出现艺术风格的近似性或一致性,在教育领域由名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的做法甚为普遍,这就比较容易出现教学艺术的某种同门群体风格。

4.艺术友伴群体。艺术主体在交际过程中会出现一种情缘群体。他们志同道合走到了一起,由于意念的相互影响,便容易形成近似的艺术风格,如在文学领域,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竟陵八友”“竹溪六逸”等等,他们彼此心理相容、意念相通,在切磋技艺之中,自然会带来艺术风格的近似。

5.艺术社团群体。这是由艺术思想相近、兴趣爱好相似的艺术主体自愿结合而成的契缘群体。这里的“契”,既指成员之间的相互默契,更指有契约相规的社团组织。在教育领域诸如“情境教育研究中心”“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学法指导研究会”等等,会员之间必然会有教学理念、专业意念、教学风格的某种一致。

在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群体风格的研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域文化的意念对这一地区教师教学风格的影响而出现的群体反应。这种“意念”往往会深入到教师的心灵深处和骨髓之中,在无形之中对地域教师群体从思维方式到生活习惯,从人文学养到人格志趣以深层的影响力。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风格的形成,往往离不开外部环境,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越时代背景的历史进程和现实世界的地域条件,即地域文化的影响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通律,总是会鲜明地映射出不同地域的语文教学群体风格某些共同的文化气质。北京的霍懋征、王秀云、叶多嘉、许嘉琦等诸位语文名师所体现的扎实、严谨、稳健、厚重的课堂教学艺术风格,不是正透射着北京这一历史都城的深厚人文积淀和今日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那种雍容纯正的教育文化特色吗?而我们从上海的袁瑢老师以及贾志敏、左右仁、徐鹄、万永富等多位名家的教学艺术中,又不难看出其灵动、鲜活、婉约、秀美的共有特色,它与上海这个高度开放的经济大都会的地域文化,也有着一脉相承之处。为此,综观全国各地小语教学风格的灿烂星空,你可以看到不同地域文化的投射:齐鲁文化教育的雄奇厚重而风力遒劲;巴蜀文化的深邃大度而气质高妙;吴越文化的精致秀美而骨力非凡;岭南文化的明快刚健却又不失圆润有致……

三、从“教学流派”论“理念”

李定仁、李如密先生曾为“教学流派”这一概念作过一个描述性的介定:所谓教学流派,是指一些教学主张相近、教学风格相似的教师在教学艺术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正式或非正式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的教学派别。从这里我们不难理解作为流派趋同性的内涵是丰富的,它可以是教学理念的共识,也可以是教学模式的相似,还可以是教学方法的认同,或者教学风格的相近。另一方面流派的形成过程是比较自然的,是一种或自觉或不自觉,或正式或非正式的结合。再一方面,流派的影响面较大,一个“流”字体现了它所具有的流传面和生命力。

“流派”与“风格”既有一定的联系性,更有各异的区别性。就教学而言,“风格”多指一种经营教学的个人方式,侧重于隐性的那种艺术精神和内在的教学品格,别人往往是从中“悟得”;而“流派”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总是和外显的某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联系在一起,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迁移性,别人可以从中“习得”,这才使它具有了流传性。

“流派”与“群体风格”也是有区别的。“群体风格”从根本上说还是一种“风格”,只是因风格相近而形成了一个群体。而“流派”的流传性与影响力很大,它不限定于某一地域(地缘群体),不限定于某一师门(学缘群体),不限定于某一研究组织(契约群体),不限定于某 一伙伴(情缘群体),当然更不限定于某一亲属之中(血缘群体)。它有很大的流传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所以应当说有别于“群体风格”。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着不少颇具影响力的教学流派。数其要者略举几例如下,如:

——“集中识字”流派。1958年,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小学,认真总结我国识字教学的传统经验,重新实验集中识字教学法,大大提高了儿童的识字率。北京景山学校从1960年开始,也采用集中识字教学法,取得了更大的成绩。1980年4月,中央教科所在辽宁省锦州市召开了集中识字经验交流会。从此,集中识字作为我国识字教学的一个流派,遍及除西藏、台湾外的全国各省、市。

——“分散识字”流派。也叫“随文识字”。1958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在继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提倡白话文、开展“国语”运动、强调“边读书边识字”方法的基础上,总结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结合课文教学识字”的全新经验,其影响力遍及全国,成为与“集中识字”教学并重互补的两大识字教学流派之一。

——“注·提识字”流派。这是一项开始于1982年、发源于黑龙江省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要求儿童在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借助注音,开展阅读和写作,及时发展儿童的语言和智力。这一做法,在于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以统编课本第一册拼音教材为蓝本,加强直呼音节的训练,使学生一见即识,用拼音阅读、写话,使读写同时起步,在读写训练中发展语言,开拓思维,增识汉字。于是,“注·提识字”便成一种流派,其影响力几乎遍及全国。

——“导读教学”流派。在传统的讲读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大潮中,1981年7月,四川中学优秀语文教师黎见明提出了导读教学的主张,阐述了“导读”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方法。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几乎在同时也提出了“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四式”(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语文导读法。由此导读教学遂成影响全国的流派。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是小学语文导读教学流派的始创人之一。他的导读艺术被列入“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丛书,与于漪、李吉林、邱学华、顾泠沅、钱梦龙、魏书生等中小学名家大师一起传遍了大江南北,深得中小学教师的厚爱和赞誉。这是因为在靳老师的导读教学实践并由此形成的模式中,体现的是他那种学养丰厚、大气开放、灵动亲切的教学个性和艺术风格。他基于整体观、主体观和实践观的导读四原则:“语思统一”“口书并重”“内外相通”和“以读为本”,在导读的研究中,体现了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艺术风格而自成一家。靳老师之导,能“导”得“精约”,即不是处处指导,而是意在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读”则在“通神”,即不是机械滥读,只求得语感之神、下笔有神、融生活真神。

——“情境教学”流派。这是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所倡导,影响遍及全国的一个小学语文教学流派。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在小语界崭露头角。在以后的从教岁月里,她不知疲倦地奋力前行,从语文的情境教学方法入手,不断开拓创新,由“情境教学法”到“情境教学论”,再到“情境教育论”,早就从探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这一起始点,拓展而超越了学科教学法的藩篱,发展成为旨在促进儿童生命整体发展的教育理论体系,成为一种在小语界乃至中国教育界令人瞩目、相当完整的教育思想。李吉林老师强调人在情与境的融通 中实现整体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深层地流淌着中华民族“赞天地之化育”,天地人三者融通和谐的血脉。这是民族的文化传统与“系统论”的时代精神之聚焦。

……

走进新课改,理论视野的开阔和教学思维的活跃都是空前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裴海安先生主编的一套《中华语文名师“新课标·新课堂·新设计”丛书》,特别令人瞩目。其关键处在于它不是一般的“课堂教学设计”,而是从标题到内容,均凸显出了设计者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主张)和教学特色。它们是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张伟的“球形教学”,孙双金的“美丽课堂”,薛法根的“智慧教学”,孙建锋的“享受语文”,李卫东的“感悟语文”,盛新凤的“两极之美”,刘云生的“滋育心根”,陈建先的“本位语文”,吉春亚的“爱在语文”等。显然,编者关注的是当代中青年特级教师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理念,这无疑是对教学风格、教学流派多样化的一种扶植和引领,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发展繁荣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的应然策略。从正确的教学理念到个人风格,再到与此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创生,在被公众认可、社会悦纳的前提下而成为一种教学流派,这是一条实践和研究兴旺发达的成功之道。在这十位中青年教师中,能融入自己“教学设计”的,虽然有的还只是一种个人的教学主张,但有的已成为一种比较丰厚的教学理念,并正在或已在创生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层面上,颇具进一步形成教学流派的潜质。如:

——张伟的“球形语文教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张伟就开始了对“球形阅读教学”的系统实践研究,1986年《山东教育》发表了他的《谈“球”形阅读教学》的文章。1989年11月,他以“球形阅读教学法”在全国小学阅读教学首届大赛上执教了《草原》一课,获得了一等奖。此后,《山东教育》记者又先后采访了他,发表了长篇的人物访谈,对球形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表示了充分肯定。在上世纪90年代,张伟的第一部专著《张伟小学语文“球形”阅读教学原理与应用》正式出版。

——孙双金的“情智语文”开发。在中生代的著名特级教师中,孙双金的语文课堂是令人瞩目的。他的语文教学能修炼得如此严谨而不失潇洒,灵动而兼得高效,并以“美丽课堂”著称,确是名至实归。我们究其源,不能不认为是他对“情智语文”的追求,是在语文教学“情智融通”中所显示的魅力和张力。2000年4月《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李建平曾对孙双金的情智教育教学艺术作了连载报道,《人民教育》2000年第九期也载有专访孙双金情智教学的长篇文章。近年来,他在大江南北所作的观摩教学撒遍了他的情智语文的种子。可以认为,孙双金语文情智教学的理论探索和课堂实践正在走向全国。

——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王崧舟是全国著名青年特级教师中的佼佼者,当我们感佩他创导的诗意语文课堂时,会强烈地感受到他已不再把“学语习文”单一地定格在技能操练的层面上,因为这只是一种不完全的精神建设。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把人的完全精神定性为乃“几何学式的精神”(物质、理性的)与“微妙的精神”(直觉、感性的)相结合。这便是“诗心”。王崧舟的“诗意课堂”正是他践行中的妙悟。他没有只睁大“物”的眼睛而闭上了“心”的眼睛,而总是把目光对着人“心”,于是,对语文教学历来扑朔迷离的万物万理,都能从中参得生命的意义和洋溢的诗情。看他的课,如果只是陶醉于其教学思路之奇崛、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语言之醇美、教学手段之艺术,便机械地去模仿其一招一式,就难免会把“诗意”曲解为只是“阳春白雪”般的“高雅”,甚至会使语文课堂误入追求形式化的“虚高”歧途。其实,王崧舟的诗意课堂源于他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首先应当学习的是他长年累月刻苦于专业修炼的精神。应当看到,“诗意语文”正随着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潮流,走向全国。已经举办两届的“诗意语文”的教学观摩研讨会每次都有来自各地的上千人参加,决非偶然现象。这里所体现的正是有可能发展成为流派的一种潜质。

四、从“主旋律”思“信念”

教学风格、教学流派的丰富多彩、各领风骚,是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繁荣兴旺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应当为之欢呼。但是,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这些琳琅满目的风格、流派时,便会发现不同的风格、流派有着不一样的生命力,而决定其生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在于它是否弘扬了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主旋律”,是否有着对“主旋律”的那一份清醒认识和坚定信念。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也就是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不动摇,又要实行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如此方能繁荣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和艺术事业。语文教学乃至教育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文化艺术事业,但对于确立这一指导思想,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建国以来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同样有着一个历经各个时期检验而能够证明是正确的“主旋律”,它疑聚了几代人的基本共识,是改革发展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和无与伦比的瑰宝,也是我们必须树立和弘扬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诸多优秀教师、名师、大师的无限创意和个性发扬,之所以造就丰富多彩、各领风骚的艺术风格和流派,正是因为他们能坚守主旋律,不断弘扬主旋律。如此,“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这两方面的辩证统一,才带来了小语教学园地的姹紫嫣红,万千气象。历史证明,偏重了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的认识和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那么弘扬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主要应当注意哪些方面?

1.母语本源。语文学科是我国中小学母语教育的课程。作为语文课程其核心概念是语言,具体地说是一门以语言为核心,融合了多个教学内容的综合课程。但同样是以语言为核心,母语教学和外语教学又有什么区别?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索比较的问题。我们教学某一门外语,从本质上说只是语言技能的教学,但我们学习母语,都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就是它不仅是语言技能的教学,同时也是一种价值教育。这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所言:“祖国的语言、祖国的文字是把握人民文化宝藏和培养人民热爱祖国的有利工具。”笔者以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段话“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具体地从母语本源的角度诠释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显然,任何一种语文教学艺术的风格和流派,都必须以此为指导。离开了母语教学本源的教学风格和流派,必然是没有生命力的。

2.儿童本位。小学语文不但要姓“语”还要姓“小”,小学语文应当是儿童语文。“儿童”是生命历程的一个特定阶段,是人生之旅十分重要而珍贵的驿站。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考虑到“小学”这么一种学业水平,更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灵感受和精神家园。而今天的儿童,正在遭遇可怕的成人化的入侵,以致过早地告别了他们本应具有的童年真面目。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更多地去关注儿童的心态,儿童的感受,儿童的兴趣特征和思维方式……一句话,应当更多地去追寻儿童精神,莫让童心过早地消逝。然而,小学语文教学的某些现状却不容乐观:语文教学在“泛人文”的误导下,追求的“高雅”远离了童心和童趣;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学化”倾向,追求所谓的“深度”,使儿童蒙受“失语”威胁;儿童精神日趋边缘化;儿童文化没有被关注;儿童观念也在逐渐淡化。这些都是当前不可忽视的倾向。语文教学追求多样化 的风格和流派,同样不能远离了“儿童本位”这个“主旋律”。

3.学科本色。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语文是什么”的探讨也在不断细化:有的认为语文应该是语言和文字;有的则认为语文是语言和文学;也有提出语文应是语言和文章;还有提出语文应该是语言和文化的。走进新课程,语言和文化一说似乎更为热门。语文是文化教育的载体,两者关系当然密切,但是作为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文化,可真的无所不包,无疑是浩瀚的大海,语文和文化显然不属同位概念,过分从文化的范畴说语文是什么,就不免将语文扩大化了,这样的结果,使“语文素养”似乎可以等同于“整体素质”;刻意于人文熏陶好像就是在进行语文教学。我们说语文是精神家园的建设,语文关系到人格的培养等等,都没有错,语文教学不能忘记了这些,因为语文教学确实与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不是万能的,人的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牵涉到许多方面,不是语文一门学科可以包办的。语文说到底只能在学科任务范畴里,也就是在学语习文的过程中,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去适度地渗透这种精神,体现这种意识。这只能是“适度”,否则必然导致语文课的外延膨胀,而原生的本色却被排挤。语文教学的艺术风格与流派的丰富多样,不能因此掩盖了语文学科本色的“纯度”,而忘记了回家的路。在历史上我们有过“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的教训,有过“把语文课上成故事课”的失误,也有“把语文课上成常识课”的迷惑……徘徊之后,痛定思痛,还是觉得语文课就应当是本色的语文课。今天,处在社会转型期的语文课堂,也面临着阵阵“流行风”的挑战,为此,对于不少在流行的“时尚”与传统的继承上信息不太对称的教师,应当更多地关注语文教学的历史经验和语文学科的本色本香。我们应当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交叉口,正确地确定自己的坐标,追寻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和流派。须知“一时流行”往往只能“流行一时”,而把握本质本色,方能健康发展,永葆青春。

4.实效本真。对于语文教学艺术的风格与流派而言,虽然可以姹紫嫣红、各有千秋,但归根到底都必须落到实处,即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发展”是硬道理,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发展”同样也是硬道理。崔峦同志主张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杨再隋教授大力创导呼唤本色语文,其中的要点便是“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先生也把自己四十年语文教学之经验概括为“尚简、务实、求真、有度”……显然,这些主张的真谛,所关心的都是“实效”二字,不因时尚猎奇而遮蔽本真,不因目迷五色而忘记“回家”。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去创生所谓的风格和流派便难免偏离了主旋律,这往往会“走火入魔”而陷入泥潭,难以自拔。所以,求真、求实、求善,也正是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弘扬的“主旋律”,应当坚守的信念。

对于教学风格和流派从初始的追求到逐步成熟,有一个不断反思、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有一个不断变化、不断择优的过程。作家苏童在《妇女乐园》一书的《自序》中说,“希望我的风格会流动,会摇曳,会消隐,也会再现。”建构风格与提升风格是一位名师的左右掌。他应当有能力在瓦解原先的“旧我”之后不断创造出“新我”来,这也是他不断弘扬“主旋律”的过程,更是他不断地对各种风格、流派进行吸收与补充的过程。莫泊桑说:“我怎能奢望属于哪一个流派呢?一切时代的、一切体裁的在我看来最完善的东西,我一律欣赏。”这句话对我们从事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的朋友们来说,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下载小学语文名师特级教师叶月兰(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名师特级教师叶月兰(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案 自相矛盾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案、课堂实录 《自相矛盾》课堂实录 课前板书:自相矛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自相矛盾》,这是个寓言故事,或者说是成语故事。你们以前学过寓言故事吗?今......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学专著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学专著 薛法根 系列 现在开始上语文课:薛法根课堂教学实录 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 薛法根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 于永正 系......

    兰叶撇书法教案

    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四年级第十课 课题: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兰叶撇及其例字的写法。 2.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使他们受到书法文化的熏陶。......

    可爱的叶尔兰

    可爱的叶尔兰 今年暑假,我去了奶奶家玩,奶奶家隔壁有个小男孩,名叫叶尔兰,他今年四岁,红苹果般的脸上镶嵌着一对水琳林灵灵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嘴唇有点向上翘,样子很逗人......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计划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计划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计划1 20xx年2月27日,在商丘市基础教研室四楼会议室召开了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新学年第一次会议——部署20xx年工作室计划暨读书交流会......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方法

    “情智语文” “情智语文”是孙双金的教学主张与教学风格。 “情智语文”的提出得到小语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江苏教育》等......

    浅谈小学语文名师教学风格

    浅谈小学语文名师教学风格 ——于永正老师阅读教学风格赏析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

    语文特级教师工作总结

    略微值得一说的是高考,我们总算完成了高考任务。好像可以领到一些奖金,因此,我自己心里喜欢。至于是怎么完成任务的,一切都在日日夜夜的教学教学过程之中。我不能复述这些教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