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hvecrc临_沂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策略议案
、|
!_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临沂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讨论稿)
一、新一轮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
1、总结、推广我市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经验、成果
初中的“探索领先、学导结合”教学策略和模式己得到我市广大中学数学教师的认可和应用,教师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等,重视发展学生的优秀的思维品质,并取得了优秀的效果和成绩。
2、努力解决我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
我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急功近利和狭隘性,效率低、质量差。教师们 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向着应急和实用的 功利方向发展,进而导致初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挟隘性。主要表现在:
(1)在教学目标上,存在围绕考试目标确定教学目标的问题不能全面育人。教学目
标比较单一,仅“双基”目标比较明确,能力目标模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 面的目标虚化甚至缺失。
{2)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着以考定学,以考定教的问题。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教学内容缺乏思想性,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较少,不能充分挖掘情感因素,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优良的意志品质; 映乏开放性,不能广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效进行知识的拓展和梳理,培养学生创新的品质和能力;缺乏实践性,学生理性学习至上,感性体验贫乏,动手操作少,实践能力差。
(3)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存在着重视传递、忽视生成的问题。教师包办过多,指导过细,权威性过强;学生被动接受,不能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决定问题与提问对象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没有自主提出问题的实践与机会。
(4)在教学评价上,存在着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考试成绩忽视素质发展的问题。教学评价不能广泛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潜质特长、进步提高等方面的因素,忽视学生的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与水平。
急功近利,狭隘的课堂教学严重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它既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会出现高分的学生群体。
二、新一轮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1.新一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制定优质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员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发展,全面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水平与效率。
2、新一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
本次初中数学课堂改革的主题确定为“学会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共享,学会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展示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3.新一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
构建“三五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策略。(1)落实“三维目标”
落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目标。落实过程与方法教育目标。
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
(2)坚持“五个贯穿始终”
情感教育贯穿始终。和谐课堂的突出特征是体现平等和相互尊重,洋溢着爱和智慧。
文化育人贯穿始终。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学科文化,充分发挥 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
探究体验贯穿始终。精心研究“探索与体验。的内容,时机、方式、方法,转变教师的 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 学习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展示交流贯穿始终。提供学生进行展示与交流的时间和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 点、方法、成果,充分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迸发创新火 花.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我激励。
习惯养成贯穿始终。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重点是养成文明守纪、专 心致志、多读勤写、规范书写,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克服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悠闲学习、袖手学习、低头听课、机械记忆等不良习惯。这是每—节课、每—位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并 认真解决的问题。
三、新一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教学策略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经过深入细致地调研和讨论,初步制定出初中三个新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均为讨论稿)。具体内容如下。
新授课
基本流程
自主探究→尝试应用→成果展示→补偿提高
说明:
一、自主探究
1、情境设计
目的: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素材。
操作要求:问题的设计要体现现实性、兴趣性、挑战性,并且给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合作、交流的空间。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来源于已有的数学知识,必须包 含本节课中要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形式上可以是问题、活动,实验等。
2、自主学习
目的:针对情境设计提供的问题,让学生自主生成学习,达到体验探索、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目的。
操作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问题解决情况,个别引导中下等生完成情境设计中的问题。学生要反思总结问题中所蕴含的知识与方法。
3、组内交流
目的:通过自主学习中所发现的知识点、方法、规律或疑问进行交流合作,达到知识 生成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能讲、敢问、善思的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
操作要求;学生组内全员参与,组长督促学生积极发言,提出问题,教师巡回指导,规范要求。
二、尝试应用
1、自我尝试
目的:学生根据己生成的知识和教师提供的问题,能初步运用所学新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操作卖求:题目设置要有一定的层次性,问题完全放给学生自主解决。
2、自我反思
目的:针对自我尝试所完成的问题,让学生总结问题解决时所用到的知识点、方法规律 问题解决策略及易错点。
操作要求: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并写出自己所反思的内容,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新问题。
3.组内交流
目的:让学生根据自我反思、交流总结问题解决的方法、技巧、创新思路和未能解决的 问题,为成果展示奠定基础。
操作要求;学生全员参与,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成果展示
目的:通过成果的展示,进行思维碰撞,点燃创新火花,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操作要求:以一组为主,其它组补充完善,内容是运用的知识、方法、规律,同时也可以展示典型问题、—题多解、一题多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总结提升问题解决的深度和广度。
四、补偿提高
目的:对前几个环节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补偿,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提高。操作要求:可在备课过程中预设部分问题.同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灵活设置问题. 注意:前两个环节教师只可做个别指导,不可集中讲解。
复习课
基本流程
知识回顾→综合运用→矫正补偿→完善整合
说明:
一、知识回顾
1.回顾练习
目的:通过教师所出示的问题,让学生回顾所要复习的知识点、方法及规律,从而唤醒 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加深理解。
操作要求:知识点的出示要题目化,问题解决要自主化,题量适当、重点突出。教师要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问题解决完全放给学生。
2、反思归纳
目的:通过回顾练习,让学生罗列所复习的主要知识点、方法及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从而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操作要求:根据学生的反思,进行组内交流,补充完善对问题解决的认识和方法,教师 巡视并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二,练合运用
1.自主研究
目的: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探究的习惯。
操作要求:题目设计一是要注意知识点和方法规律的运用,二是其中个别问题要有较 高的综合性,每个问题处理之后,要让学生写出问题解决的反思。
2、组内交流
目的:让学生根据问题解决的思路和自我反思所呈现的问题,通过交流进而归纳出方法 规律、技巧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下一步成果展示奠定基础,从而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
操作要求:学生全员参与,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成果展示
目的:通过对问题处理的展示,揭示问题处埋的共性和发散性,从而对所复习问题的处
理进行提升和拓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群体作用。
操作要求:以一个学习组为主,其他组补充完善。展示内容是以运用的知识、方法、规 律、一题多解、开放性问题等为主,同时也可以展示出现的典型或共性的问题,以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动性为主,教师的调整为辅,同时教师要注意总结提升问题解决的深度和广度。
三.矫正补偿
目的:针对前面几个环节学生所出现的易错点和共性问题,通过针对性问题的出示进行 矫正补偿,以达复习巩固的目的。
操作要求:通过备课中教师预设的问题,或根据课内所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题目,让 学生有针对性地完成。
四.完善整合
自的:通过学生对以上各个环节的完成,让学生进一步完善整合所复习的知识、方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操作要求;要求学生当堂自主或合作完成,形成知识方法体系.
讲评课
基本流程
剖析自查→组内互助→共性问题解决→补偿深化
说明:
一、剖析自查
1、自我反思
目的:针对本份试卷的完成情况,让学生总结本章(节)问题解决时所用到的知识点、方法规律、问题解决策略及易错点,井检查自己对本章(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操作要求: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并写出自己所反思的内容及问题中所蕴含的知识与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2,自我纠错
目的:通过对本份试卷的完成情况,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检查自己的错误之处并进 行改正。
操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失分点,认真反思并通过查阅课本自行解决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问题解决情况,特别关注中下等生的完成情况。
二、组内互助
1、帮助纠错
目的:通过自我纠错和查阅课本,对于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通过与组内同学的讲解和研讨,从而达到解决所有的问题。
操作要求:学生组内全员参与,组长督促学生积极发言,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及时解决。
2、方法交流
目的:让学生根据前面几个环节,交流总结问题解决的方法、技巧,创新思路。从而进 行思维碰撞,点燃创新火花,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找出共性问题,为下 一环节奠定基础。
操作要求:学生全员参与,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共性问题解决
目的;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处理,提出典型或共性的问题,以运用的知识、方法、规律、一题多解、开放性问题等为主,揭示问题处理的共性和发散性,从而对所学习的问题的处理 进行提升和拓展,教师要注意总结提升问题解决的深度和广度。
操作要求: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主,教师的精讲为辅。
四.补偿深化
目的:通过对本章(节)学生的完成情况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补偿深化,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提高。
操作要求:教师可在试卷分析中预设部分问题,同时根据学生出现的情况灵活设置问题。论也十分激烈。景区主管部门、经营权受让者以及各界学者都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足经济学的有关基本原理,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经济学理论、、产权内涵及经营权实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现代产权理论、现代企业理论和规制经济学理身的特点,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比较与鉴别相统一,从风景名胜区产品特性解,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本文立社会各界对此争论,结合旅游业自近年来,我国旅游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而
第二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和解决策略
大冶三中
石福广
摘要:在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全国上下一片“减负”声中,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既要做到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还要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差,是大家所公认的,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呢?这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素质教育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上来。我一直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对农村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一些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厌学情绪严重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全是。在二十多年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生涯中,我一直不断的探讨研究,努力寻求解决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办法,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及亲身体会,提出一些有效的办法和措施。
一、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剖析
1、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运用“学导结合”教学模式己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应用,如今教师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等,更加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及高效课堂的有效性。
2、努力解决数学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急功近利和狭隘性、效率低、质量差。教师们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向着应急和实用的功利方向发展,进而导致数学课堂教学的狭隘性。主要表现在:
(1)在教学目标上,存在围绕考试目标确定教学目标的问题。教学目标比较单一,仅“双基”目标比较明确,能力目标模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虚化甚至缺失。
(2)在题海战术上。教师大量布置作业,试卷满天飞。教师不加选择地抛给学生做,学生做得天昏地暗,漫无目的地做,一题接一题地做。学生成为做题机器,思想麻木,甚至晚上要做到十二点,哪有时间归纳做题的方法、技巧。同类题的分析比较,教师认为题目做得多了,各种类型的题目见多了,方法总会练成的。题海茫茫,新题型层出不穷,能做得完吗?
(3)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着以考定学,以考定教的问题。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教学内容缺乏思想性,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较少,不能充分挖掘情感因素,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开放性,不能广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效进行知识的拓展和梳理,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缺乏实践性,学生理性学习至上,感性体验贫乏,动手操作少,实践能力差。
(4)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存在着重视传递、忽视生成的问题。教师包办过多,指导过细;学生被动接受,不能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决定问题与提出问题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没有自主提出问题的实践与机会。
(5)在教学评价上,存在着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考试成绩忽视素质发展的问题。教学评价不能广泛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潜质特长、进步提高等方面的因素,忽视学生的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与水平。
急功近利,狭隘的课堂教学严重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它既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会出现高分的学生群体。
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1.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制定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员发展、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水平与效率。
2、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
初中数学课堂改革的主题为“学会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共享,学会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展示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3、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 ①落实“三维目标”。
②探究体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③展示交流:提供学生进行展示与交流的时间和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方法、成果,充分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实现自身价值。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善于思考,克服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悠闲学习、低头听课、机械记忆等不良习惯。这是每—节课、每—位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的问题。
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解决策略
能构建“自学探究—展示答疑—拓展归纳—练习检测”的初中数学和谐课堂教学模式,就能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构建了“和谐高效”课堂,那就实现了一种至高的课堂教学境界,是一种具有生命品位的课堂文化,是一种理性的课堂价值追求。根据实际情况,经过深入细致地调研和讨论,初步制定出课堂教学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新授课基本流程:
自主探究→尝试应用→成果展示→补偿提高(一)、自主探究
1、情境设计目的: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素材。
操作要求:问题的设计要体现现实性、兴趣性、挑战性,并且给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合作、交流的空间。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来源于已有的数学知识,必须包含本节课中要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形式上可以是问题、活动,实验等。
2、自主学习目的:针对情境设计提供的问题,让学生自主生成学习,达到体验探索、分析、归纳、解决问题。
操作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问题解决情况,个别引导中下等生完成情境设计中的问题。学生要反思总结问题中所蕴含的知识与方法。
3、组内交流目的:通过自主学习中所发现的知识点、方法、规律或疑问进行交流合作,达到知识生成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能讲、敢问、善思的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
操作要求;学生组内全员参与,组长督促学生积极发言,提出问题,教师巡回指导,规范要求。
(二)、尝试应用
1、自我尝试目的:学生根据己生成的知识和教师提供的问题,能初步运用所学新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操作要求:题目设置要有一定的层次性,问题完全放给学生自主解决。
2、自我反思目的:针对自我尝试所完成的问题,让学生总结问题解决时所用到的知识点、方法规律,问题解决策略及易错点。
操作要求: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并写出自己所反思的内容,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新问题。
3、组内交流目的:让学生根据自我反思、交流总结问题解决的方法、技巧、创新思路和未能解决的问题,为成果展示奠定基础。
操作要求;学生全员参与,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成果展示目的:通过成果的展示,进行思维碰撞,点燃创新火花,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操作要求:以一组为主,其它组补充完善,内容是运用的知识、方法、规律,同时也可以展示典型问题、—题多解、一题多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总结提升问题解决的深度和广度。(四)、补偿提高目的:对前几个环节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补偿,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提高。
操作要求:可在备课过程中预设部分问题.同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灵活设置问题. 注意:前两个环节教师只可做个别指导,不可集中讲解。
和谐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仍存有一定的缺陷,如对模式的应用部分教师只套用模式,而缺乏高质量的应用;对课堂气氛的构建不能达到期望中的真正和谐。因此,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是如何有效实施和谐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纲导学、以学定教;二是如何真正把提高教学质量与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有机结合,在更高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成长,在全面贯彻课程方案、全面培养合格学生上有一个新的突破。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以自己对数学最真诚的热爱、最睿智的领悟、最诗意的诠释引领学生走进美丽的数学世界,培养学生数学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美好的情感,让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一双认识、欣赏并发现“数学美”的慧眼!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在素质教育和高效课堂改革蓬勃开展的今天,社会对学校充满了期望,学生对教师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初中数学教育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第三篇: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马坝初中
何良文
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提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为了更好地落实和贯彻新《数学课程标准》精神,为了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为了有效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就必须进行改革和探索。目前,课堂教学的改革正呈蓬勃发展的势态,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在教改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就本人的实践和体会,谈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的看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满堂问”代替“满堂灌”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那么将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具体表现为: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提问随意性大,问题无层次性、争对性,没有抓住重点。一句话,缺乏精心安排。一节课从开始到下课满堂问,忽视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启发式教学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再发现过程。显然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有效手段,但两者不是等同的。提问不一定都有启发作用,启发性原则是否得到贯彻,不是看形式上的提问,而是要看学生的心智活动是否达到顿悟。
2、“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
教师对重点、难点内容不进行深入分析讲解,不结合学生实际,照本宣科;课堂上一味让学生模仿练习,且练习的题目无针对性、概括性、层次性;重复题型多次出现,学生机械套用公式、定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知识前后之间联系不清楚。例如,忽略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学生练习时套用公式;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之间的关系没有讲清楚,学生练习时套用公理。究其原因,是教师钻研教材不深,讲解不透,交待不清。何谓“精讲”?那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作适当地讲解。何谓“精练”?那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提高能力为目的,以科学、艺术的训练措施为手段,做典型而又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精讲精练的要点是内容精要、方法精巧、语言精练、难度适当、多少适量,决不是少讲少练。
3、依赖《教师教学用书》,忽略“备”课
在教学中,不认真钻研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教材,不认真分析学生实际,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依赖《教师教学用书》,忽略“备”课,从而导致了课堂教学脱离教学实际,使教学无针对性。事实上,《教师教学用书》与“备”课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视之。《教学用书》是用来帮助教师分析教材难点、把握教材的深度,提供处理教材的方法的,是指导性参考用书。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理论水平、学生实际情况来精心设计教案,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具体落实到每节课。《教学用书》是教学的宏观指导,备课教案是教学的微观落实,只有把宏观指导与微观落实统一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4、重视教法改革而忽视学法指导
教师在教学中,勇于改进教法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改进教法的同时却忽视了学法的指导,使教学效果不能长时间巩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提高不快。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学法指导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而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是一个正在研究的课题,目前大家形成的共识是:学法指导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处理。如在复习课中结合内容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复习方法:对比小结法、口诀概括法、回忆再现法。在培养学生智力过程中,教给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方法;教给学生观察数式和图形特点;教给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对比、概括等思维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图示记忆、列表记忆、归纳记忆、例证记忆的方法等。总之,学法指导重在提高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
5、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思维结果的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过分偏重于数学知识的工具性,偏重于整理性的论证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而忽视了它在发展思维方面的智力价值,从而削弱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忽视探索性非论证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培养。在解题过程中,过分强调“框题型、对套路”,企图强化思维定势,其结果是使学生陷入思路呆板、单一状态。要改变这些教学现象,教师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要认真研究概念的概括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和解题方法的思考过程。
二、认真学习,加强研究,勇于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
法,法无定法,师法不拘囿,教改有路凭探索!
学无止境,镜有佳镜,生境要活跃,学海无涯任遨游!
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略。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是走正确理解课堂教学改革的保障。因此,教师务必要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钻研数学教学法、数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上,要以“人有我新,人新我深”的进取思想为指导;在教学艺术上,要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在教学改革上,要认真研究,结合实际走“用中求实,仿中创新,先死后活再提高”的逐步发展的路子。把学习、教学、科研融为一体,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克服教学改革中的盲目性。
2、更新观念,增强新的意识,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
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只有彻底摒弃陈腐僵化的教学思想,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探索教学问题,才能使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生命力。第一,要更新教学观念。(1)过程暴露观点:数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发现的过程,把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的道理及曲折寻找解题途径等,准确、鲜明、深刻地展示给学生;(2)反馈矫正观念:没有反馈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是脱离实际的教学。第二,要增强新的教学意识。(1)《数学课程标准》意识:在教学中应严格按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教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内容的范围要求;二是知识点的层次要求。目前教学中超内容范围的较少,而超知识层次要求的较多。(2)目标体系意识:义务教育每节课都有认识目标,目标制定要具体化,目标实现程度要清楚,便于测量、评价。(3)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真正体现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里的参与主要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特别是学有困难的学生参与教学.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教学改革的迅速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素质教育,也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篇:xlokxn新_课程课堂教学初中数学议案
、|
!_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新课程课堂教学——初中数学》
第二次作业
1、通过《新课程课堂教学——初中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你认为备好一堂课的关键是什么?结合案例谈谈你的看法,并列举你在备课中存在的最突出的若干困惑和问题?
答:教学是一门艺术。不管你是个人备课还是集体备课,都必须经过周密思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细致地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有的教师上课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语言不准确,都是备课不过关造成的。那到底怎么备好数学课呢?我认为首先必须从下面三方面下手。
一、要备好教材
(一)认真钻研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评价一堂课,应该首先看这堂课目的定得是否合适,为完成目的所采取的教学措施是否得当,教学目的完成情况如何。这就是说,一个数学老师备课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的,再考虑为完成教学目的应采取哪些措施。要明确教学目的,就必须学习并钻研教学大纲。
我们现行的数学教材很多知识都是呈螺旋性展示的,一个知识点分解几个学段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了解每个学段所要达到的目标。如《统计》在老教材中,是在三年级才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统计图要到六年级才学,而新教材更注重数学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习统计了,一年级上学期就初步渗透象形统计图,一下学习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了,二上学习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二下学习复式统计表及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三下是学习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及平均数,到了四上就横向和纵向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了。你看,一个内容就分了这么多学段,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它在每一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要非常清楚,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再比如《小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有这个内容,四年级也有这个内容。但三年级它要求的只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初步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对小数的意义也只是初步渗透,而不要求概括。要到四年级才抽象出小数的意义。所有我们必须对教学目标有了清楚的认识,才能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措施。
(二)从整体出发,系统分析和研究教材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数学老师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 的原则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排体系,掌握“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部分知识的相互关联,吃透重点、难点和关键,精心设计教案。如果在教学中备一节,教一节,不了解这一节在整体中的地位与其它章节的联系,就很难谈上吃透教材和融会贯通。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深刻,要深刻领会编者意图。能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
怎样领会编者的意图呢?主要是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呢?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呢?结语为什么这样引出呢?比如:前段时间我们学校搞了一个集体备课的课堂展示比赛,二年级一位老师上《对称图形》,她先是创设情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再进行对折验证,然后让学生根据观察总结得出:把一个图形对折,两侧完全重合的图形是对称图形。书上只是给出了几副对称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初步体会这样子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学做一些简单的对称图形,先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进一步说明这样剪出的图形是对称的。编者的意图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来初步体会感受对称图形的特点,对折后两侧完全重合,并不要对对称图形下定义。这位老师就是没有认真领会编者的意图,而人为地拔高了教学目标。
(三)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一节数学课,不管你是用传统的眼光,还是用新的教学理念去评价,有没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没有达到教学目标,都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不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备课时,一定要注意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课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
所谓难点,就是数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比如:我教学六年级的《轴对称图形》中,许多学生对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经常弄错,说成是四条对称轴,我觉得这是个难点,我们老师就应该抓住疑点,可以通过让学生折一折,明白长方形角对角对折后必须剪下来,经过旋转才能完全重合,而轴对称图形是要求对折就两侧完全重合,所以长方形只有两条对称轴。抓住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突破难点。
(四)创造性使用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和本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创造性使用教材其实就是对教材的灵活运用。指的是教师结合本地区、本校和本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比如:今年四月份王慧老师代表江西参加华东六省一市的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的好成绩,这节课之所以能获得这么好的成绩,除了上课老师本人的素质高外,很大程度也取决于这节课在设计上的创新。《1000以内数的认识》本来是两个课时的内容,第一个课时只是通过多种方法的数数,感受1000以内的数,培养学生的数感,第二课时才学习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法。我们当
时觉得这样分配课时,第一课时内容稍单薄,就把两个课时的内容合并成一个课时完成,把数的组成及读写法全部贯穿在数数的过程中,先各个组数小棒突破一百几十几的组成及读写,再把各组的小棒合起来接下去数,通过199数到200这个转弯来突破数数中的难点,接着数201到210突破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法等难点,接着问题来了:如果这样一根一根数下去太慢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脑筋就动起来了,这个说十根十根的数,那个说一百一百的数,好,就按你的方法数,310、410,一直到910,1000,整堂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显得一气呵成。所以一上完课,下面很多听课的老师跑上来下载我们的课件。我认为这可以说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个典型课例。
不过,创造性使用教材必需注意几点:
1.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教学目的,违背学科教学规律,这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和基础。2.必须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有些课为了活跃课堂,设计各种花花草草的环节,而没有真正去领会教学的内涵,没弄明白他到底要教的是什么,这是我们数学课堂最不能容忍的。
二、要好备教学程序
(一)、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过程。在备课时,我们要根据这一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灵活安排各个环节的先后次序及主次地位。比如刚才说到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在设计上就非常的巧妙。
(二)、启发学生思维,精心设计问题
启发思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而数学的思维来自问题。所以,在备课时,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有意识地设臵一些困惑的问题,微妙的问题,疑难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设计成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比如上星期四市级学科带头人上的观摩课《圆的认识》,先创设情景观察生活中汽车、火车、自行车的车轮,老师就设臵了几个问题:车轮为什么都是圆的呢?车轴又为什么都安装在圆的中心位臵呢?这一个个的问题大大的诱发了学生的探索的欲望,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奥秘?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设计问题要注意精心设计启发设问的语句,尽量做到语言精练准确,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三)、恰当选择教学方法
几年来,许多老师明确地认识到我国小学数学的在教学目的转变,由过去的重结果为重教学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做了相应的改革,一改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注意采用富启发性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具体实际,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以使所采用的方法发挥最大的效益。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每种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都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局限性,所以我们不能简
单地只采用这种或那种教学方法,有些方法在某一具体情境中是最优的方法,在另一情境中未必也最优;反之,在一种情况下是低效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况下却可能很有成效。比如:我们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可以用探究观察法,让学生通过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曾经学过的长方形,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它们的面积也相等,从而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是长乘宽,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就是底乘高。而在教学《约数倍数》时,你让学生再怎么探究也探究不出什么是约数倍数。
所以,我们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深思熟虑,选择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以便充分提高教学效率。
(四)、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形成训练
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整体结构的两根强有力的支柱。数学基础知识立在明处而数学思想方法则藏在暗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能抓一根丢一根。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用两根支柱的思想支配,理清知识结构和思想方法体系。尤其要把数学思想方法像数学知识一样,归纳到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分析中去,弄清每一章节主要体现什么数学思想和运用什么数学方法。并深刻挖掘这些思想方法所起的功能和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是通过教学过程教给学生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规律的揭示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等等,都体现某种数学思想,并受其指导。如果忽视这些过程就意味着失去向学生传授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因此,在备课时,要重视这些教学过程的设计,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促使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形成。比如:刚才说到的各种面积公式的推导,不是简单地通过实验观察说明每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是要注意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用图形进行割补、拼、摆,既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然后根据操作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让他们主动探索所研究的图形与已学过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而找出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不是把公式直接告诉学生,而且在推导过程中渗透数学中的变换思想,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这些推导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数学思维培养、数学方法训练、数学思想的渗透。
(五)精心设计练习
一节数学课一般至少要有15分钟的练习时间。因此备课一定要精心设计练习,要克服把教材练习原样搬上教案。练习应该是课堂的延伸,教师要根据需要自行补充体现练习的层次性、思考性、针对性。
三、要备好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里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
例如,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备课时设计适当的问题提问适当的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
还有我们在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问题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处在学生的位臵上,预计他们会出现什么情况,再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六年级
一位老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她先让学生找蝴蝶的另一半说明两侧完全重合。然后每个组发一些图片,其中有轴对称图形,也有不是轴对称图形的,让学生分分类。按照老师的预计,学生肯定是分两类,一类是两侧完全重合的轴对称图形,另一类不能完全重合。结果一上课,你猜学生怎么分,这个组说我们按颜色来分,那个组说我们按有生命和没有生命来分,等等,各种各样的分法,老师一下子就懵了,不知怎么引下去了。这就是对学生情况考虑不足的结果。
备课时,还可以考虑如何有意识地结合每次教学,解决一两个学生的问题,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一次解决一两个问题,一个学期下来也就能解决不少问题。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密切师生关系都有很大的好处。
另外,应该注意学生在学习上的爱好、特长,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建议和反映。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合理意见,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切合学生的需要。
总之,每一节课都是我们老师智慧的结晶,是老师自身业务素养的体现,我们必须广泛地学习,认真地钻研,积极地实践,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认真改进和完善自己采用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运用数学方法的水平,才能备出适合自己教学的高质量的课
2、请根据你的教学经验,谈谈在设计学生作业方面,你有哪些高招或做法或建议?又有什么困惑?
答:学生常常把作业视为沉重的负担,这与作业缺少情趣,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忽视活学活用有关。数学课作业设计若能切合学生的见闻、理解、情感、思维,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学生就会以更主动的姿态投入到作业中。数学课作业的形式一般有:
游戏类作业:游戏是激发兴趣的最好载体。游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设计游戏类作业要考虑与所学习的数学内容有关系,此类作业主要用于低中年级。
创作类作业:数学创作可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增强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可以是数学设计、数学小论文、数学故事等不同形式。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身边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发现的数学规律、解题中的新方法、某些运算法则、公式的新的推导方法、对某个知识点产生的疑问等及时记录分析,定期(一周)互相作一次交流,互相评价。如《千克、克》一课可让学生写关于重量的数学小故事,说说生活中碰到的有趣的事,或者是重量单位的小知识的收集整理。从而养成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类作业:数学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整体素质,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如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就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帮助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资料,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设计作业。然后,让学生交流。让学生学会在众多的条件、信息中选出需要来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性作业: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通过观察、考察、尝试等活动,可加强社会认知,提升社会参与意识,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这类作业可结合某一教学单元某个研究专题进行,根据具体内容,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多人合作的形式。如《年、月、日》课后请同学根据课上学
到的知识,做一个你需要的年历。在学习了比例尺知识后,结合学校校园建设的实际,让学生利用几天时间,分小组测量、计算,用合适的比例尺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学生在这样的经历活动中,要观察、测量、绘图、检查,此时,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探究性作业:探究性的作业,可以培养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系列学习内容后,围绕学习中心,从内容、认知、技能、数学思想、思考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整理“探究课题”。如分数的意义部分,“分数与小数的联系”,我们经常会用找对应关系的方法解决某些数学问题,你能说说吗?学生能从分数应用题,按比例应用题,正、反比例应用题,甚至加减法、乘除法关系等方面体现数学类比的思维。又如,转化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阶段的教材中多有体现,让学生有目的的归纳、总结,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这不正是一个课题研究吗?稍加整理,便是一篇精彩的数学小论文了。
当然,数学作业的设计除以上情形外,还有很多的类型,如准备性作业、资料搜集、延伸阅读、现场考察、参观访问、社区数学活动等。同时,这些类型的作业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彼此包蕴的。只有善于布臵课外作业,才能使课内、课外融为一个整体,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3、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与实施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新课程课堂教学——初中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并结合你亲身的教学实践,请你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学生资源的?并结合实例说说你是如何开发和利用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
答:现代教育观认为:只有让学生自己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同时得到发展,而牵着学生走,压着学生学,则学生只能获得知识而很难形成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应当是在教师引导下的积极思考而不是在教师指令下的默默接受,即教学过程不只是教师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教学不再是单纯的“预设”操作,而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创造过程。
一、开发生成性资源的策略
1、学习环境的动态构建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环境必须是民主、平等、宽容的,在这种课堂中,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能够自主学习、探索、创造、发现、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真正在动态中生成。
①平等对话。教师必须率先转换自己的角色意识,要从“课堂的主宰者”变为“学生平等的对话者”。
②积极评价。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2、学习内容的动态组合
在数学教学中广敛信息,促使学习内容在动态中生成。①活用生活资源
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教材上的数学问题与生活的联系,用生活中的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
②捕捉差异资源
学生之间会因为差异而形成冲突,但是如果引导得好,学生则可以共享差异,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
③综合学科资源 引入其他学科知识,“包装”数学知识,这种夹心式制作不仅让学生感觉新鲜,而且能使学生品尝到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融合后的“美味”,切实感受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3、认识结构的动态建构
学习方式的转变,最根本的是要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获得,实验让学生去操作……“做”数学正是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的积极举措。
二、引导生成性信息的策略
1、借导
“引导”必须对课堂生命力的流动不断地予以强化,促其前行,教师就要充分借用即时即境的各种条件,为“学”所用,化难为易,化深为浅。这种借用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引导、强化作用。
2、暗导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有一些学生对某一问题坚持了一种不够正确的看法,而产生偏执的态度或理解障碍,这时候,教师的引导就要避开“障碍物”,从学生容易理解或乐于接收的地方入手,利用含蓄的间接的语言、情景等手段,随机引导到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上去。
3、反导
反导是一种威力性的引导方法,它与正面鼓励、正面引导相反,为了阻断学生某种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通过“归谬”法强化它的不合理,以达到正确引导的目的。
4、诱导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有疑惑是很正常的。如果教师把正确答案直接奉送给学生,便会影响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如若不加任何引导,让他们“盲人骑瞎马”乱闯,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而且浪费了师生精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予以诱导。
说明:请将作业答案用word文档以附件的形式上交。论也十分激烈。景区主管部门、经营权受让者以及各界学者都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见足经济学的有关基本原理,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经济学理论、、产权内涵及经营权实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现代产权理论、现
代企业理论和规制经济学理身的特点,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比较与鉴别相统一,从风景名胜区产品特性解,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本文立社会各界对此争论,结合旅游业自近年来,我国旅游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而
第五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心得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心得
为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感悟生命真谛的驿站,切实体现新课程改革“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我校通过深入的学习研究,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方案,凤庆县课堂教学改革资料汇编,临沧市第一中学二·六·二课堂教学模式临沧市民族中学531自主·启智·高效课堂模式等课堂改革实施方案,并于2011年7月决定移植嫁接各教学模式经验,同年8月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了为期12天的学习、培训、研究活动,并在9月至12月进行了课堂实地考察和课堂模式实践课。至今新课程改革已有整整一年了,透过新课改,我们从教材,教法到对待学生,都有了新的认识。
一、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构建新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多年来在传统初中教学中教学沟通的形式是单一的,主要以教师、讲台为中心。教师怎样讲,学生就怎样记,在师生活动上,强调教师起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有丝毫的怀疑,更不用说还敢提出质疑了,这种关系渗透着教师的权威。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由过去的灌输式转变为以学生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导学式。适当的拓展课程资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标准已揭示出教学活动的本质。教不再是目的,而是一种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去探索,最终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获取知识。怎样才能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1、要敢于放下教师的架子,亲近学生,注重同学生的沟通,改变已往的一言堂模式
重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师生间平等的交往,通过师生间民主的对话,让学生从教师那里体会到平等与自由,民主与尊重,信任与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显;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空间,有了更多的发言权,更能够自主进行学习,而不再象以前一样被动的学习,能变被动为主动。
1.2教师在教学中要改进评价方法,多用激励性语言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教学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建立信心。”任何课堂评价的目的都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评价中既要重视学生得出的结论,又要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既要肯定学生在评定回答中的个性化优点,同时又要恰当的指出学生的不足,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严禁责骂学生,倡导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利用教师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1.3客观认真分析学生现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十个手指都不是一样齐,更何况面对一个班几十个不同的个体,优生、中等生和差生各占一定的比例,而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上普遍存在关注优生,忽略差生的现象,面对新课改,笔者花了很大的决心和时间将这样的观念抛弃。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他们的要求可适当放低一些,题的难度浅一些,可布置少量或不易出错的作业,形成良性循环,尽量发挥他们的闪光点。课后教师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查询数学资料、史料拓宽视野;节假日鼓励较近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中等生一起到优生家中合作学习、互补学习,及时解答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出题进行练习。尽量让他们从取得的一点成功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注重教学形式的改变,重视数学活动
几十年来传统的教学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在教师这样的讲授下,传统教学课堂上很少有数学活动,基本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就结束新课,留给学生的是大量的习题练习与巩固。而今,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从学习的过程中去获取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在活动中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应当注重教学形式的改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设计并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用适当的点拔去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找出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担心为此浪费了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要知道学生亲身体验过比你口授要记得更牢,也许你做100道题都没有他亲自去研究取得的效果好。
课中随时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课后及时进行反思,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课堂,一直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从不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有趣,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一味地怨学生,甚至是批评学生,从不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笔者深深体会到老师的反思很重要,能使你提高教学的能力。每一节课后,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哪些是有益于学生的、做得好的,哪些是对学生不利的,教学中的优缺点都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以后扬长避短,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在这种反思中更加圆满。课堂上还要经常对学生察言观色,为什么这里没能引起学生的吸引力,要作思考,并及时纠正改进。比如在应用题的解答和几何题的分析上,尽可能的尊重学生的理解方法,学生谈出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再进行综合。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保证他们在学习数学时有所发现,有所思考。
进入新课程改革的这几年,也是笔者教学思路和方法发生蜕变的一个过程,希望学生能从数学课堂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和活力,能够获取成功的喜悦,使大家在这种宽松氛围下积极快乐的学习,获得不同的发展。这样,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所以,只要学生对数学的体验是幸福而自信的,这就是所有教学工作者所要追求的目标!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真正实现高效课堂以下是我就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一些心得。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创设富有兴趣的故事情景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点燃探索的欲望,自然而然就会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轴对称”时,我是这样导入的,首先提出几何引言中的问题四:“要在河边修建水泵站,分别向张村、李庄送水,水泵站修在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同学们对这一早已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积极思考,互相商讨并尝试解决。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这一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顺利地引入了新课。通过这样引入,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又如,在讲相似三角形一章前,老师可这样问:“你能够用一杆直尺,不爬树测树高吗?不过河测河宽吗?只要我们认真学好相似三角形这一章,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到。”这样,容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要改变以例题、讲解、示范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开放、宽容的态度,以期待、信任的眼光引导学生投入到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自主探究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例如在进行《几何》中垂径定理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1、让学生动手。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要求学生自己画一个圆,然后任画一条直径,再作这条直径的垂线。并把画好以后的图形剪下来,再把图形沿着所画的直径对折。
2、思考讨论:①、圆是一个什么图形?有几条对称轴?②、从对折后的图形中你发现有相等的线段和弧吗?并把你发现的结果写下来。③、画图时,知道什么条件?你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
3、检查学生动手讨论的结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结果回答问题)
4、让学生总结出垂径定理的内容。教师再作简要的补充强调。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认真讨论,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很容易的掌握了垂径定理。这样,通过自学让学生感知教学内容,逐步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强化教学效率。
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而且对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巩固练习要遵循以下几点:(1)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2)练习要及时,使学生对当堂所获得信息反复循环,实现记忆层次的转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3)练习要有层次性。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教师要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以及学生的认知的有序性选择练习题,做到由易到难、以简驭繁,既有坡度又有跨度;二是教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即要使中下生“吃得消”,又要使优秀生“吃得饱”(4)练习要多样化,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选编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编多变、多解题等等。同时,练习时教师应习中要有反馈,教师要根据当堂练习的反馈及时给与激励性的评价,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予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