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由分层教学到分组教学的实践

时间:2019-05-13 01:0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课堂由分层教学到分组教学的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课堂由分层教学到分组教学的实践》。

第一篇:信息技术课堂由分层教学到分组教学的实践

信息技术课堂由分层教学到分组教学的实践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地随之改变。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以全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几年来,我从国办普通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实践,从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类教授的分层教学,到将各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以构建积极创新、和谐生动的课堂,逐步改变了教学模式,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键词]:分层教学

分组教学

评价标准

一、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及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国办普通校的七年级学生来自于各类不同层次的小学,由于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情况和家庭电脑普及程度的不同,学生在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与计算机技能的操作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我将学生大体分为三类,不同类型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第一类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一无所知,属于完全的信息技术盲,他们在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的同时,也有可能会因不适应学习节奏而感觉学习困难,导致对该课程的学习缺乏自信;第二类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文字输入能力,但热忠于电脑游戏,对于其它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不感兴趣,导 致在在课堂上难以专注学习;第三类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有所了解,对各种操作技能都有一定基础,学习兴趣高,接受能力强,打字速度快,自主学习潜力较强,但这一类学生中存在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根本不需要再进行学习的情况,在课堂中容易出现“开小差”现象。

对于这三类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我们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解决因个体差异而给课堂教学带来的问题,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分层教学的尝试

根据以上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分析,我将学生分为三层:基础层、普通层、提高层,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任务驱动和评价标准。

1、基础层。这一层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注重大量的基础训练,使学生对课堂知识更好的吸收,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标准采用“点评价”方式,作品评价以是否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点为重要标准,每落实一个知识点、每进步一点都给予肯定,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普通层。这一层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的同时,注重潜能的开发,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能力。任务驱动要求在完成基础练习的同时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具备灵活应用的能力。对普通层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其积极向上,确立更高的学习目标,作品评价以是否能够在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增加灵活多变的创新意识为标准。

3、提高层。这一层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创新,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任务驱动要求学生在训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完成作品。对提高层学生采用“全面性” 评价标准,从作品的整体思想设计,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到创新意识和作品实用性给予全面性的评价,使这类学生可以更上一层楼。

例如:在信息技术教材电子板报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尝试用分层教学。基础层,要求学生了解电子板报的设计思路和基本布局,掌握最基本的word软件操作。布置的任务是要求学生根据老师上课所演示的操作,完成单元练习中固定电子板报的版面,巩固基础知识点。普通层,学生在完成固定电子板报版面的同时,鼓励学生精益求精,灵活掌握版面设计,协调色彩搭配、改变插入的图片和艺术字大小布局等,增强学习灵活性。提高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内容丰富的素材库,要求这一层的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确定任务,设计版面,挑选素材,制作作品,并给出“全面性” 评价标准,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造力。

这种分层式教学,教师为不同层次学生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置任务驱动,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并 对他们进行分层辅导,做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效的进行学习,增强了对课堂教学知识点的落实。

三、分组教学的实践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教育课程,我也希望在令学生掌握该课程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能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团队协作精神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我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在单元作品的制作中进行了分组教学的实践。

1、分组情况:我校每个教学班学生人数在30人左右,我将各班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平均分配,每个班分为6—7个组,每组由4—5名同学组成,包含不同层次的同学,并设立小组长。

2、任务驱动:结合社会时事、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和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各小组自主确立题目,创作作品。

3、制作要求:主题积极向上,每个同学都要参与制作过程,并在作品完成时写出制作感受,并发布到电子档案袋中与其他同学共享。

4、评价标准:从主题的确定、版面布局、色彩搭配、图片的处理、自创图形图片的效果,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做到高标准、全面性。

例如:在演示文稿的学习中,我进行了分组教学的实践。以七年六班为例,该班级共29人,根据学生的层次分为6组,每 组学生都选定了一个主题,分别是:“北京奥运,我的骄傲”、“落实规范,争做文明学生”、“动漫天地”、“爱护环境从我做起”、“航天知识”、“小说世界”、“塞翁失马”。每组同学由组长带领,围绕主题并根据组员所长分配任务,包括搜集素材、设计版面、调整图片、文字输入、动画设计等任务,再利用网络教室的功能将每个同学完成的内容进行组合加工,每组同学共同完成一个演示文稿作品。作品完成后通过电子档案袋进行发布,由老师和全体同学根据评价体系的标准进行评分,其中“北京奥运,我的骄傲”内容丰富、布局合理、链接到位,被评为最佳作品,“塞翁失马”设计生动,动画制作丰富,对学生有较强的实用性,也得到很高的评价。学生在单元学习后所写的感受中,很多同学都发表了通过演示文稿的制作自己得到的各种收获,充分体现了这种分组竞争的教学模式优势所在,既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又能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施展所长,确立自信,发现不足,使课堂教学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四、分层教学与分组教学的关系及实践效果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将同一个班级内的学生按学习基础与动手能力分成不同类型,对学生分层要求,异步施教。而分组教学是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进行分组教学,来通过全面的、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分层教学是分组教学的基础,分 组教学则是分层教学的延伸。

在分层教学中由老师布置任务,每一个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都要完成一个作品,能达到一定的教学质量。而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教学,教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落实与提高不仅仅是通过教师教授获得,还能够借助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互相帮助等方式更广意的获得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了学生间的合作及通过探讨共同发现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由分层教学到分组教学的实践,使学生在落实知识的基础上,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促使学生自愿开动脑筋,学习知识,熟练技能,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这种教学方式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如何能在不增加工作量的同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继续探讨的课题。[参考文献]

1、《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探讨》

2、《信息技术教学的三层台阶》

第二篇:由参与式教学到高效课堂

由参与式教学到高效课堂

对参与式教学的认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经过10年的课程改革,现在走进我们的课堂,与以前相比,差异不大,仍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由满堂灌变为满堂问;仍有很多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下面埋头睡觉的现象,仍存在课堂效率低下,教师身心疲惫,学生精神萎靡,教学负担过重的现象。教学质量因此很难提高,优秀率和合格率提升更是困难。

面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作为课程改革核心环节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还不够理想。今年教研教培中心提出优化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我们通过全面调研、考察学习、充分酝酿,下决心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形成了《上桥中心学校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深化教学方式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引领课堂,改革课堂,其核心就是参与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实践和运用。

这项改革不是搞“一阵风”,而是持之以恒的教育活动,是一个不断研究、实践、总结、提高的过程,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的改革与创新。我们要构建的高效课堂必须通过参与式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品德与智能素质、身心素质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我们构建的不是“杜郎口模式”,也不是“永威模式”,当然,他们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参与式教学的做法和经验需要通过过大教师在实践中总结提炼。

那么参与式教学究竟是怎样的呢?第一,参与式教学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课堂上学生是愉快的,会经常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会被他人充分尊重,平等对话,平等相处;学生是幸福的,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学生是有活力的,充满蓬勃朝气。总之,参与式教学要让学生焕发生命的活力。第二,参与式教学是由新的教学观念生成的。以往总是关注教师的教,一切行为都围绕教师的教而设定。比如:教案的设计主要考虑教师怎么教,教材怎么教;教研活动主要是研究教师教的方法;课堂往往被人们的理解为讲课等。新的教学观念要变教案为学案,变教研为学研,变讲堂为学堂,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等。第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应该是学生自学、互学、群学和自评、互评、的过程,第四,参与式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参与式教学并不是停留在对知识简单的掌握的低层次要求上,而是追求在知识掌握基础上的智力、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生成。在此基础上,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第五,参与式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先进的教学手段与学科教学整合落实到参与式教学中。

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参与式教学由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但并不表明教师的作用削弱了,反而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除了需要更加熟悉教材、课堂之外,还要更加熟悉学生,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要更好地发挥引导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二是参与式教学的最终落脚只是提高教育质量,除了使学生全面生成智力、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外,还要提高教学成绩。课堂教学的改革成败往往在于是否坚持,构建高效课堂是一个持续的课题,我们不仅要把参与式教学持续的研究、实践下去,而且要使这项研究常规化,实践的目标是使参与式教学成为课堂常态,使每个学科的每节课都成为高效课堂。

第三篇:分层教学·分组合作·构建高效课堂

实施分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山东省金乡县第二中学

王瑞兰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所谓分层教学,是以班级集体教学为主,小组教学,个别辅导互相兼顾的教学形式,是因材施教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分层教学通过全班学生按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分几个层次,然后根据各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授课内容和目标进行教学。实施分层教学,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重要的是优化师生关系;使课堂中有一个师生真诚友好的学习环境,民主的教风与学风,使学生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心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望。分层是对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的分层,不是人格的分层,要向后进生表明分层教学的目的在于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开拓,使他们心理平衡,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

1、按认知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组

如何分层,是分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本课题组成员在每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使用一套难易适中的题目对所教班级进行测验,并深入调查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倾向,认知能力,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可行性”;然后结合学生意愿,让学生根据自

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应属的类别;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核定,把特征相近的学生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助教组。A组是基础稍差,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组是基础一般,成绩中等的学生,C组是基础好,反应快,成绩拔尖有能力帮助老师辅导B、C组同学的学生。A、B、C三组学生的比例依次为2:6:2,同时强调,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情况更改组别,这样A组学生也就不会有什么自卑感了,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随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最终达到A组逐步解体,B、C组不断扩大的目标。

2、课堂教学分层

分层授课是进行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在同一堂课里将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室上课,因此课堂教学如何分层便是一个问题。以高三第一轮复习课《基本不等式》为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在给全班学生复习了基本不等式后,我便给学生讲解基本不等式的解题策略,然后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这时,我们对不同小组的同学提出了如下不同的要求。

能力 要A组

1、形成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2、能完成一

B组

1、形成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2、能完成一

C组

1、形成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2、能完成一些综 2

求 些较简单的应用 些综合题目 合题目

3、能举一反三,融类贯通,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1、掌握均值不等式 学习

2、利用均值

1、掌握均值不等式

2、利用均值

1、掌握均值不等

2、利用均值不等不等式求简单最不等式求简单最式求简单最值及条件

值及条件最值

最值

3、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

题型一利用

A组的例1再

B组的例1,例2再加上

题型三,实际应用

例3:某公司一年目值 标

均值不等式求最加上 值

题型二,求条例1:(1)已件最值 知x<45,求函数内容

例2:对正数y=4x-2+4x-51的x、y,若购买某种货物400吨,最大值;

x+2y+xy=30,求xy每次都购买x吨运费

为4万元/次,一年的总存储费用为4x万元,要使一年的总运(2)已知x、的取值范围。y均为正数,且x1+y9=1,求x+y 的最小值 费与总存储费用之和最小,则x应是多少?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对各组同学的具体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根据自己的基础掌握不同的内容,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3、课堂辅导分层

在课堂辅导方面我们采用了让学生之间相互辅导的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办法是:我们对C组同学辅导,C组的同学对B组的同学进行辅导,B组的同学对A组的同学进行辅导,这种“兵教兵”的辅导方式,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同时给学生讲清楚自己会做题还不表示你真正弄懂了一道题,你讲解后别人能听懂才说明你自己真正懂了。另外,你们都是老师的助手,你们之间的相互辅导增进了友谊,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为自己的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给学生讲明了这样的道理,学生都很乐于接受这种辅导方式。

4、课后作业分层

作业结合大纲要求和按各层次学生的情况配置,作业要适量,将基础题,中档题,较难题分别配给A、B、C3组学生做,并鼓励学生跨层作业,从解题中体会成功的乐趣。作业分层,还可避免抄袭作业等消极现象,真正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达到人人动手,个个用脑的目的。

5、教学评价分层

为了了解学生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达标情况,就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由于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不同,故达标的要求应有差别,测验以因材施教,因人施考为原则。不同层次的学生考不同的题目,使A、B、C3个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取得好成绩,从而激发他们学好数学并向纵深发展的兴趣。命题时可将一份试题分为Ⅰ卷,Ⅱ卷和附加卷三部分。Ⅰ卷为基础题,让学生全部完成,Ⅱ卷为层次卷,要求学生按层次完成,附加卷为综合应用题,让B组的学生选做和C组的学生全做,附加卷作为奖励另外加分,命题时也可同卷同考不同目标。如A组学生要求达到80分以上,B组学生达到100分以上,C组学生达到120分以上。批改时为了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采用“模糊”的教学方法,对别具一格或有创新思维的答卷,即使做错了也适当给分表示鼓励。为了激励学生不断向上,每次对单元测验成绩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表扬。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对尚未达标的学生,要帮助其找差距,找原因,树信心,切莫在班中点名批评,伤其自尊,另外,经过一段时间后,要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和平时表现,进行合理的调整。把好的学生往上推,使其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把明显变差的学生适当降级,并做好思想工作,实施补救措施,使其重燃希望之光。

实施分层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三亚市第三中学

王秋梅

[内容摘要] 课堂分层教学主要体现在:分类建组、分类目标、因

材施教、发展性评价和作业分层,教学着眼于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把个体差异看做是资源来开发,使教学指向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关键词] 了解差异 分类建组 分类目标 因材施教 高效课堂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个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其实质就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随着新课程研究推广工作的不断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努力进行个性化分层教学的研究、尝试,针对五、六十名不同基础、不同能力和不同个性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着眼于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把个体差异看做是资源来开发,使教学指向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由此可见,实施分层教学,不仅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使“分层”教学在语文教学上顺利实施,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呢?

一、了解差异,分类建组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

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学生的差异,了解学生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进行精心分层,实施语文教学,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而让学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个性。

教师通过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方式,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言技能、学习习惯、文化素养、言谈举止”等六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换而言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收集学生的阅读表现,与家长交换意见等方式来了解研究学生的阅读能力,把握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上课表现、作业情况、考试状况、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学习习惯及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将学生大致划为上中下三个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的层次,并按相应的规则要求自己,教师要不断激励和帮助学生,使其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针对差异,分类目标

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和认知能力,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提出各层次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达到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目标,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时,针对下层的学生所要达到的 7

教学目标就是掌握一些重要实词;对于中层的学生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不仅要掌握一些重要实词,还要积累一些常用虚词;而上层的学生在完成以上二者教学目标完成的基础上,还要通过一些语句的理解来探讨理解本次战役以少胜多的原因。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着眼差异,设计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使他们变“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求”,对下层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具体引导,逐步完成;对中层,老师要用提示的方法,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对上层,则启发点拨,独立完成。

教师应引导各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或印象深刻的内容(即学习内容分层)进行研读,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力、思维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同种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因此,学生独立学习时,教师应鼓励各层次的学生灵活地采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擅长的学习方法和适宜的表现方法(即学习方法分层)去开展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 8

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分层检测评价也是分层施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评价,有助于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新课堂呼唤“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评价,以评价促发展,是语文课堂评价的目的,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实现课堂评价由重视“知识”到关注“人”的转变,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塑造。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十分重要,不仅能起到导航作用,而且能使每一个学生从评价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课堂教学提倡因材施教,以求取得最佳效果,评价也是如此,我们要求全体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每个人都得到发展。但学生的基础是有差异的,学习语文的进程也会有差别的,这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不能用同一根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以不同起点为标准的相应评价,这样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保持他们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的自信心。老师的评价不仅仅着眼于某个学生的层面上,还要以发展的观点,充分挖掘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以激励方法给学生以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内在学习动机。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比如对中下层的学生主要

以鼓励肯定为主,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对上层的学生以激励竞争为主,调动他们学习竞争意识和学习创造力。以分层标准来进行分层评价,这样能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积极因素,促进智商和情商的协调发展。

五、作业分层,唤起热情

如果说课堂教学给了学生一对驿动的翅膀,那么精心设计的分层作业就是给了他们一片用以翱翔的天空。我们在设计作业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改变以往命令性、强制性的作业为具有选择性和自主性的个性化分层作业,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完成分层作业的过程中都有收获。其中“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梯进设计就是一种很好的分层作业设计方法。基础题(适合下层潜能生):完成作业布置任务的下限目标;提高题(适合中层中等生):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运用技能的熟练程度;拓展题(上层优等生):注重引导学生利用作业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这样的分层作业,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主动冲关,做到“下有保底上不封顶”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不断张扬。

在《曹刿论战》一文学习后,结合课堂学习效果,给中下层学生的课后作业就是一张小试卷,内容为重要字词解释和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上层学生的课后作业除此之外,是课外查找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两个战例来,并试着分析它们的异同点。小试卷对于上层的学生来说相对简单,如果单纯统一作业,那么只能满足中下层学生的需

要。而这个拓展作业正好能满足上层学生学习能力强的一个特点,同时可以帮助他们从一些相同事物中找出规律的东西来,提高他们的自主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样的分层设计作业面向了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既可以保证一部分学生的基本发展,又可以使另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能力得到发展,交流收获时又可以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从而让分层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特长、张扬个性的平台。

有教无类,分层创建和谐教育 ;春风化雨,个性打造高效课堂。通过实施分层教学,给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目标、布置不同的任务,“避其短,扬其长”,给学生多创造展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努力后都能产生满足感,觉得学习是幸福的,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深根

《新课程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年4月

2.霞惠贤 《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

2003年10月

3.祝海霞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促进学困生的发展》

4..张莉莉

卢慕稚

《新课程与评价改革》

教育科学出版

2003年2月

[原创]如何有效实施分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都有较大的变化,许多内容难度大、方法新、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要求较高。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接受能力不同等特点,如何让优等生 “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又应如何做好分层教学呢?

一、深入了解学生,合理分清层次

教师首先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两个方面的因素,根据班级学生的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等因素,对全班学生进行分层,同时教师要以动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来观察学生,随时注意学生的发展变化,进步了的学生,就要及时对分层的情况进行调整,以便于他们能更好地发展。

二、优化教学环节,认真组织课堂分层教学

1、备课内容分层

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对各层次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哪些内容对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

作了解的,这些都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2、分层设计课堂提问

为了保证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机会均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思考,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有意识地把它分成几个层次,其中基础性问题(以复习类、基本类的问题为主)面向C组学生;中档及以上难度问题则面向B组A组学生,这样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司其问,各有所得。

3、设计分层练习和作业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和综合性练习,原则是都会的不布置,太难的不布置,目的是既能够巩固所学新的知识点,又要有所提高,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通俗点就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习题综合与技巧分三个层次。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分层次选编基础巩固性练习,拓展延伸性练习,综合运用性练习,对低、中层学生要求紧扣课本,低层学生能完成课本上大部分基础巩固性练习,鼓励选做书中章节习题,此时需多鼓励低层次的同学在做完必做作业后,也尽量去做些选做作业。中层学生能完成书上全部基础巩固性练习,和书中章节习题,选做拓展延伸性练习,高层学生另外增加综合运用性练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这样配制练习,有利于低层学 13

生巩固基础,中层学生略有提高,高层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作业应该多层次设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题型应由易到难成阶梯形。C组做基础性作业;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A组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分层次对学生评价

教师应准确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通过评价,在班级中形成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如对C层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唤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B层的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层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已。总之通过对作业评价,课堂学习评价,测试后评价等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积极因素,促进智商和情商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大面积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正如一位德国教育家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我认为教学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富创

造性的部分。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C层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B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B、C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对于A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对A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

同时由于分层的不固定,学生分层可上可下,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勇向前”的可喜局面。在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发觉到了诸多的不足,如:分层评价方面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不能实现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分层,虽然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提问、课后辅导、作业等方面,我们注意到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但对考试的最终评价上没有太大的改变,老师的心目中还是主要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这种评价方式对C组的同学的自信心、学习兴趣打

击较大,因为他们总是尝不到成功的喜悦,但是由于中考的压力,很难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这个复杂的双边活动中,学生是属于决定地位的主体,谁赢得了学生,谁就赢得了教育。而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更好发挥它的作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分层教学 ——高效课堂的最佳支点

新的教育观念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强调学生素质的形成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完成的。因此,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提高,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所以我认为面向了全体提高的教学方法才是高效的课堂。分层教学是高效课堂的最佳支点。

何谓“分层教学”?我对语文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的理解是“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化的学习需求”,根据大纲和教材要求,在一个班内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检测,从而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速度,获取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信息。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设定和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在充分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实现 16

因材施教,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因势利导;合理利用和开展课程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使教学成为教师启发和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及能力的活动过程。

当然,要做好“分层教学”。需满足各个环节的要求,这是搞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关键,它必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并落到实处。

备课要分出层次。在依据标准、吃透教材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教法,重点考虑排除差生的学习障碍,提出对优生的高层次要求,设计分层练习。设计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要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让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小学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即听、说、谈、写的训练,而每一课又有每一课的具体要求,有每一课的训练点,制定教学目标就要从大纲、教材出发,从各层次学生可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去考虑达纲目标才恰、全面、具体,体现了层次性。又比如,学习《林海》为例,本文可设计如下高中低不同层次的目标——高层次:

1、能理顺第三自然段的句子间的关系并能背诵;

2、能根据课文进行合理想像并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大兴安岭图。中层次——

1、学会16个生字及词语,读音准确,会写能默,并理解词义;

2、能用“盛气凌人”、“兴国安邦”造句;

3、能正确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低层次

——

1、基本学会16个生字及词语、读音准确能写会默,并理解词义;

2、能理解“温柔、综合利用”;

3、能仿照例句用“盛气凌人”、“兴国安邦”造句;

4、能读懂第三自然段中每句话的意思。

讲课分层进行。依据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接受能力,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使他们在各自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分为:分层设疑──看书自学──尝试练习──教师分类指导──归纳小结──分层作业。上课时,分层提出思考问题、启发思维,引导大家看书学习,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层钻研、尝试练习。与此同时,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分类指导,宏观指导是针对全体学生或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或面向学生逐个进行启发指导;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对本节课进行归纳小结,强化学习重点,强化学生训练,进行分层练习。按此结构组织教学,正确处理“优、中、差”三者关系,做到有同有异、有分有合、分合有致。如果在课堂教学进行“探究”时,教师可在课堂学习中,要借助课文的语言情景,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局面,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动态组合中,给各种类型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各自发展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议、演等各种活动中学习语言,积淀语感,陶冶情操,培养个性。师生在互教互学的过程中,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生命活动发展的天地。

作业分层练习。课堂作业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练习,一般布置基础题,全体学生必须当堂做。对差生应该强化练习,优生感到“吃

不饱”时,适当补充一些综合运用题。课外作业亦分类要求,差生做基本练习题,中等生多做几道自选题,优生还可多做课外钻研题,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课外学习指导中,要善于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开发语文课程的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设计有阶梯、有弹性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特长,选择练习的方式和合作的伙伴。(1)制订作业量的分层要求。例如巩固生字词的抄写作业,对平时记忆生字较快的学生要求抄写一到两遍;对平时默写错误较多的学生则适当多写几遍。(2)做好作业难度的分层设计。例如《桂林山水》一课的课后作业,我布置了如下几项作业:朗读课文,弄清桂林山水的特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全文;能根据课文进行合理的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画下来。(3)提倡自主选择作业。每个学生都有不同方面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指向。这样,每个同学都很乐意地去完成作业。另外,在布置学生写周作文这项作业时,我也注意分层处理。首先针对A层和B层中不会写作文的同学,采取坡度辅导作业。开始,布置的作业是阅读别人的好作文(如优秀作文选、或一些优秀生的作文);然后,布置摘抄好的文章或优美词句;最后,学着自己写文章。这样的训练对于低层的学生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使他们有一个由不会写到会写的学习过程。既激发了写作的兴趣,又提高了写作的水平。其次,对于C层中写得好的学生则布置他们积极收集好的素材,在写完自己的作文后,辅导低层的同学,教他们如何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之后,还组织学生们进行交流阅读,互相取长补短。因此,教师应有

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促使语文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课内课外分类指导。这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生品质的指导,都要因人因组而异。辅导时,对差生力求坚持面批面改,对优生加强检查督促和提示。

考核分类检测。每学期可进行两次全校性的全面考核,对优生用“三好”标准去评价和考核,而对差生的要求不能过高,只要他们在思想、品质和学习等某一方面有进步,就可以评为“进步学生。

在研究中评价的指标由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手段以质性评定取低和统整量化评定,评价的功能由注重甄别转向注重发展,注重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在注重对结果进行评价的同时更注重对过程的评价。评价时采用分层评价形式:教师评价时要为高层学生指明方向,为中层学生提供进步的阶梯,把更多的关注送给低层学生,对他们实行“三多三优”原则。即多指导、多鼓励、多练习;优先发言、优先板演、优先面批。

总之,分层教学是在没有增加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促使人人成功的新型教学策略,能较大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明显提高,这是非常可贵的!但愿在这一个高效课堂的支点上,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改善农村教育,从而促进农村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第四篇: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分组教学探究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分组教学探究

作者:欧阳清 单位:万载县第二中学

邮编:336100 联系电话:***

众所周知,学生之间的信息意识、知识水平、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与实际操作能力,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这已经成为所有信息技术教师的共同课题。在此,我认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教学法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模式。学生间的差异并不一定就是劣势,如果能正确的引导应用,反而可以成为一种优势,利用分组学习模式,达到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

一、分组教学的利与弊

分组学习并没有固定的“公式”,只要教学过程中学生间知识交流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分组教学是小班教学的主要形式。在分组学习时,要形成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提倡在合作中竞争,即变个人竞争为小组竞争。为了达到集体优胜的目的,每个成员都要动手动脑,积极参加讨论,为本组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这样既给学生机会和权利又赋予了他们义务和责任,并能激发起学生的表达欲望。

但是分组教学也显示了它的不足:那就是对于学习不是积极主动的那部分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这些学生可能不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加之这些学生自身所存在的惰性,能力的差别、智力的差异等就会不自觉地加大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

二、分组教学课堂实施与应用

1.有效分组,合理布局

合理布局首先是小组的划分要合理,包括小组内要注意学生能力的互补、小组间要注意能力的平衡,才能有利于小组内分享合作、小组间竞争的开展。因此,我们的做法是在分组前分发调查表,提前做好学情分析,充分掌握班级学生现有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为了便于在分组分享教学中落实竞争机制,促进全体学生的公平竞争和发展,教师要对学生在每个小组中的水平有个明确的定位,在分组前我们既要尊重自愿原则,但同时也要兼顾均衡、男女混编适当调整原则。国内外研究证实,一个学习小组的人数以三到七人为宜,因为小组的规模大些,组内可能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和其他信息的量也就相当大些。考虑到目前学校基本上以大班教学为主,学生人数都在50左右,如果小组数太多,则教师上课比较难于兼顾,小组数太少,每组人数就相应多,分享机会与效果都会受影响。同时考虑到电脑房格局的特点,我们采取6人一组形式(见表一),每小组可以由上、中、下三种层次的学生合理组成,由组内学生集体为自己小组创作好的名字,如“精灵队”“旋风队”……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这样不仅便于管理,还有利于形成小组的凝聚力。

在这一基础上,还需要在各小组建立管理机构,为课堂管理走向学生小组自律打下组织基础。我们的做法是每小组设两名组长,组长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首先他们应当是本学科的学习骨干和积极分子,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其次,具有初步的组织能力;再次,愿意对学习相对薄弱的同学提供帮助。同时选择小组长时应避免采用教师指定的方式,应当真正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在选择之前,教师可以公布挑选组长的标准。由于有自愿建组作前提,公举组长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选出的组长较易成为实际活动的核心。在此基础选出两名组长,正组长主负责组织开展分享学习活动,副组长主负责管理纪律与奖惩和考评。有了这一管理机构后,教师要及时组织组长分别进行培训,让他们尽快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方法,为分组分享教学的课堂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保障。另外,组长的培养是一项贯穿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工作,教师有必要根据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对组长进行跟进的培训。而且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多,教师不可能顾全到每一个学生的操作,这样不仅老师是应接不暇,而且学生也不能很好的锻炼。如果我们事先就对几个小组长进行培训,在进行实验之前的组长会议上就组织小组长参与实验的准备,让他们弄清楚实验的原理、步骤,以及实验中可能出现问题及应对措施。那样在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实验时,小组长就可以充当“组内小老师”的作用了,他们可以先给组员做一次演示实验,然后指导组员完成实验。

2.互助学习,快乐分享

分组分享的课堂是把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分组分享活动,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围绕这些分组分享活动目的进行的分享互动过程,借助分享活动,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中去。备好课是一堂课成功的重要基础。作为分组分享教学法的备课,除常规备课原则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这就是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使教学内容便于学生通过分享去学习,更便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在备课中教师尤其应当注重分享点选择与表达,教学中分享点的选择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分享点选择正确了,才能开展有效的分享活动,才能让分享顺利进行下去。例如:我们在讲授Word插入图片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结合前几节的内容,选择分享点:(1)、插入图片需要用到菜单栏的中的哪条命令,找找小组内进行操作,然后交流。通过这个活动,先独立思考,再由组长组织在小组内分享,既复习了旧知,强化Word窗口的构成,同时也为下面新知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在这课中同学们还有哪些知识不清楚,或者感觉掌握的不是很扎实,小组内交流。”这一环节,组内的讨论分享有效的总结归纳了本课的知识点,既提高了学习氛围,又能实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还能真正准确地暴露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组内的互帮互助,实际上就是再次的学习提高过程。

在分组分享学习当中,包括分配角色以及依教学目标进行学习与讨论。角色分配主要分为支持工作角色与学习工作角色二项,支持工作角色宜平均且轮流分担,学习工作角色则应是每位成员在每次的讨论中都必须参与。同时,小组必须向教师及其他小组汇报小组活动成果,并且可以针对学习情形及活动结果,讨论在小组合作的历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心得体会,以及如何改进和提高。

3.合适评价、积极进步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它发挥着激励、规范、引导等一系列作用。评价的过程也是个管理的过程,在分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合作互助精神,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高质按时地完成小组任务,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学有所获。(1)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需要改变传统的“以师为上、以书为上”的评价方式。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尊重学生,就应当给予学生自主评价的权利。因此在每章学习结束、或每个小组合作关系结束、又或是每个学期教学结束时,我都会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自评个人学习情况、互评小组合作情况、互评小组学习成果,评定教师教学情况等活动,让学生在评价中自我反省、认识自我,不断提升合作技巧。同时通过学生评教师,也让我有了更多的自我反思,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2)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多种评价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分组活动。口头评价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尤其当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时,教师在教室里走动,观察学生学习的情况,可针对学生的表现提供及时的口头反馈;除了关注学生课堂表现,分组教学还要重视对小组合作成果的书面评价,切不可将学生小组的成果作业放置一边,因为无论是采用评语还是等级评定的方式,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劳动成果的尊重与重视,激励学生持续不断地追求进步。

总之,在这种分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导航者。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人,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者和“任务”互动,他们的整体水平大大提高。既培养了积极的学习习惯、学习情感,还培养了学习者的责任心、协作精神及创新品质,为他们提供了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第五篇:初中分组分层教学总结

初中英语分层分类教学总结

XXXXX

2014.9

初中英语分层分类教学总结

XXXXX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的基础,也要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英语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要在教学中承认这种差异,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提出: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而分组分层全面推进教学法恰是符合这一理论的教学方法。

我的分组有两种形式:一是把全班按成绩的差异分成八个小组,按平均分排序,每考一次算一次。主要功能是:在课堂上引进竞争机制,变课堂为赛场,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课后小组组长要负起责任来,对“学困生”给予及时的帮助,充分利用课上和课余时间手把手教,这样不仅培养了一些小老师,也给自己减轻了负担,无形中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品质和团队精神。二是按座位就近同桌或前后桌分成不固定组,主要是讨论课堂上老师随时提出的问题,人少没有闲说的机会,同桌没讨论会再问前后桌,顾及脸面,自然就动脑思考了,避免了几个学生团团坐,小组讨论成了优等生的“一言堂”,学困生坐冷板凳,无形中成了陪衬,开小差现象没有了。只有这样,合作才不至于流于形式,讨论才能扎实、高效、有序地进行。

“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小组内按成绩分为a、b、c、d、e层,由高到低,目的是培养更多的小老师。课堂教学中,先面 向全体学生,进行以复习旧知识为目的基础练习,然后分层教学和练习,每个层次的教学与练习交替进行。通常可先给a层次的学生布置较高层次的练习,让其自学、自我练习、相互校对。此时,可对b层次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指导;对于c层次则应侧重于个别指导、纠错。当b、c层次练习时,则可对a层次适当点拨、引导,以拓宽思路,然后对b、c两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反馈。

课堂上做练习时,先做完的由老师批,若全对马上查看小组内c、d层次的同学会不会,若会本人马上往下做,若有不会的马上帮助;(但这样做教室内的人知道在学习,可教室外的人会认为课堂乱遭遭的,顾虑重重)课下实行承包制b帮助d、c帮助e,a既负责监督又负责b、c同学存在的困难给予帮助或把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这样每节课我都做到面批面改,学生互批互学,每一节课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按层次布置作业,按每次成绩的升降等级。具体地说,按层次布置作业就是a层做较难的练习,b层做较灵活的练习,c层做较容易的练习,d层做最基础的练习,从而改善成绩优秀的同学“吃不饱”,成绩差的同学“吃不消”的局面。a、b、c、d层的学生不是一成不变,进步了可以从d层升为c层、b层,退步了也会从a层降为b、c层甚至d层,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潜力,从而更加努力,更有信心往前追。(学生的作业优非常多)

在评价过程中按层奖励或惩罚,先以小组为单位,平均成绩进步的奖励,否则惩罚;个人奖以5分为一个层次,自己与自己比只要有进步就奖,否则就惩罚。“要制定短期目标,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达到了,信心就有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的,像上次我们的月考,题不是很难,但不认真也不可能达到优秀等级,一些从来没考过优秀等级的同学这次达到了,非常开心,家长说孩子高兴坏了,学习劲头上来了。实际上我们考试的目的并不是把学生考倒,而是督促学习的一种手段罢了。

如何全面推进?每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我和小组长的及时检查,能在最快的时间得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反馈中有个别学生没有顺利通过,我和小组长马上给予帮助或课下找些题进行巩固练习。组长为了留住“宝座”主动找组长研究或找老师请教,组员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暗地学,每个小组成员感受到他们同在“一条船”上,荣辱与共,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共同协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各尽其才。使学生之间做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实践分组分层教学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

程度差的学生,因为学习目标定得较低,学习过程中又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帮助,因此,以往那种在课堂上听不懂,没事干的“陪读”的现象少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能积极参与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了,对学习的要求也提高了,课堂上也“吃得饱”了。同时由于学生分层可上可下,增强了学习的竞争性,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勇向前”的可喜局面。

2.学生的心理个性得到良性发展

分层教学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让不同 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学得“痛快”(先痛苦后快乐),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时,分层的不固定,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促进了教学的互动,有利于建立民主的、平等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形成互帮互学、携手共进的团体精神。

3.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半年来,分组分层全面推进教学的积极开展,学生的成绩在不同程度的进步,因为学生不会觉得自己一点都不会做。即使个别一点都不会的同学,选择题也要选上。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为本小组争回一些分数,提高平均成绩,而各组组长同学更要拿高分,才能把本小组成绩提高,尖子生冒出来,大多优秀生迈大步,后进生不落伍,优秀率明显增大,低分率缩了水,平均分自然提上来了。

4.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由于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同,课堂上出现了许多小老师,像过去一个问题老师讲一遍又一遍现象少了,时间省下来,课堂练的机会多了,自己动脑动手的实践内容多了,变式训练,拓展思维的设置,培养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向45分钟要成绩,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分组分层教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内在的需求,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老师个别辅导减少了,(老师备课的时间充足了,研究的时间多了)不会的同学都找自己的帮扶对 象。分组分层教学弥补小部分学生做演员,大部分学生做观众的不足,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在不同目标的指引下,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分享其中的喜悦。正符合新课程中英语教育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英语;人人都获得必要的英语;不同的人在英语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下载信息技术课堂由分层教学到分组教学的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课堂由分层教学到分组教学的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数学基础分组分层教学专题

    浅谈数学基础分组分层教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抽象程度高,有严密系统性的科学,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的今天,应当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

    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

    分层、分组、合作教学模式 一、概述和概念 针对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逐年增加的状况,我们进行了“分层、分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所谓分层分......

    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共5则)

    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教师手中拿同一本教材要给知识基础不同的学生授课,必然存在“......

    信息技术课堂中分层教学的一点建议

    信息技术课堂中分层教学的一点建议 目前,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的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学生存在较大的学习基础的差异。......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推荐5篇)

    《欣赏与规划MTV》教学反思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的提出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面对学生的差异性,这......

    课堂分组教学”工作总结[★]

    北陶希望小学“课堂分组教学”工作总结 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我校全面实行了分组教学。分组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单一、被......

    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探索与实践

    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探索与实践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或小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在课堂教......

    初探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

    初探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 ,对电脑很感兴趣,学习自觉,理解接受能力强,潜力较大,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中层学生为中等生,电脑基础较好,理解接受能力较好,但在学习上只求过得去,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