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域推进教师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区域推进教师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本文根据象山区教育主管部门推进教师培训的定位、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展开分析,对区域内推进教师培训进行思考,采取“名校长工程”培训、“名师工程”培训和“青蓝工程”培训等途径提高区域内教师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教师培训 区域推进 名校长工程 名师工程 青蓝工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A-0027-02
象山区是桂林市的老城区,教育实行县区管理近20年以来,因原有的摊子大、底子薄,导致各类学校发展层次不一。我们深知,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促进辖区教育均衡发展,才能整体提升辖区教育教学质量。在20022005年以及20052009年间,我区先后开展了第一轮骨干教师、“名师工程”培训项目,所采取的一系列培训措施,为辖区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留下许多思考:如何让培训人员的受益面更大?如何让培训的层次更清晰?如何让培训的效益更大化?目前,辖区教师队伍中名师、骨干教师等领军人物占比太少,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等参差不齐,职业倦怠现象较为普遍,习惯于按照传统的方法和惯性思维开展工作等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因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这一客观现实导致了“强校不强,弱校很弱”的现状,依然是制约区域内实现均衡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与新时期、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
通过专题调研,我们从区域层面上整体设计了我区“十三五”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和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规划,确定了教师培训“梯次人才培养工程”,开展一系列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设计的教师培训规划体现了“四新”目标:即按照“区域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推进、创新品牌模式”的培训新思路;构建由我区教育局主管,整合局人事股、区教研室、教师发展中心、电教站和中小学校等资源共同参与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新体系;创新“1+1+n”的双导师培训新模式;以56年为周期,全体教师为对象,专业发展为重点,探索教师培训新机制。围绕“四新”目标,探索“梯次人才培养工程”,即名校长、名师、骨干教师和新教师培训。
一、系列教??培训的做法和举措
第一,开展“名校长工程”培训工程。2015年,我区教育局和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举行了名校长培训签约仪式,开始了依托具有优质教师培训资质的江浙沪名校实施“名校长工程”培训。近三年来,我们认真遴选培训对象,组织校长们从吴越文化的苏州到岭南文化的广州,从江南名校到岭南名校,围绕校长“思想力”“领导力”“凝聚力”设计了培训课程,采取“专题讲座+案例解析+实地考察+深度对话+跟踪诊断”等主题实战型研修模式展开培训。
第二,开展“名师工程”培训工程。坚持“向外借力,向内聚力,精准发力,实处着力,内整外联”的宗旨组织培训。一是“向外借力、向内聚力”请好培训的专家。2015年启动了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专家分别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最美教师、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学校校长薛法根和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原副局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朱乐平。有知名专家领衔的同时,也向内挖掘优秀教师潜力,成立了以辖区内名师命名的“广西特级教师李敏先模工作室”“桂林市学科带头人蒙艳先模工作室”“广西优秀班主任李彩虹先模工作室”等7个工作室。二是“精准发力”选好培训学员。每个工作室的学员遴选,按照“自愿参加―学校推荐―教研室初审―考试选拔―谈话面试”的程序,把一批有事业心、有教学专长、有共同研究意向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出来,参与工作室的研训学习。三是“实处着力”设计好培训课程。学科培训的课程主要以领衔专家研究的方向作为培训的课程。以小学语文为例,薛法根校长以研究“组块教学”见长,我们就以薛法根的组块教学理念下的语文能力训练为研究内容,围绕“以建构以语文能力发展为主线的课程单元”,导师将学员分组进行建构识写能力、朗读能力、概括能力等八个课程单元研究。四是“内整外联”抓好培训的管理。本区名师工作室的培训模式是“1+1+n”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模式确保了在专家集中培训后,本区域内的导师及时跟进落实。
第三,开展“青蓝工程”培训工程。2012年以来,我区通过公招、特岗等方式招录了大量的新教师,新教师培训主要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健全完善制度。制订了“新教师三年适岗培训方案”“公招教师试用期业务能力考核方案”“特岗教师服务期满考核方案”系列文件,按照方案对新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以及试用期满业务能力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转正定职和入编的依据。二是搭建活动载体。从2014年开始,我区组织开展一年一届的“师徒结对”学科教学技能比赛活动,师徒同台展示帮扶的效果。三是集中技能培训。对新教师集中开展普通话、书法、信息技术培训,督促新教师自觉学习,磨练内功强化素质的提高。四是跟岗带教培训。让新教师跟着身边的名师学习,新教师走进辖区内其他学校优秀教师的日常工作,从课堂到课外,从教材到学生,从教学到育人,每学期一期,每期两周的跟岗学习。
二、系列教师培训的特色和成效
已经开展了近3年的教师培训,我们既借鉴了其他地区的经验,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区域教师培训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1.出体制,组建“教研训”一体化的教师培训机构。机制建设更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性。在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机制方面,我们成立了“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立足于区域实际,充分协调、利用各职能部门、各学校资源,发挥导向、计划、组织、管理、指导、评估、激励等功能,全面实施区域教师培训的总体部署和落实。从区域行政层面上突破目前教研室等同于教师培训机构的现状,组建独立、专门的“教师发展中心”,统筹资源,推进区域培训工作,解决了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及培训存在的无规划、无体制、无模式的“三无”现状。
2.出规划,整体设计,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序列。2014年我区教育局经过全面调研,按照“区域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推进、创新品牌模式”的思路,整体考虑并制订区域性教师培训的实施方案,方案的制订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紧密结合区域实际,进一步学习借鉴教育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决定从2015至2020年,实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梯次培训。计划用6年时间,重点培养一批名校长和名师,建立起我区中小学骨干教师群体和梯队。让区域内的教师培训能有序、协调、生动、活泼地发展,让每一名教师能在发展序列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和努力的目标,形成教师培训更长的“培训链”。
3.出模式,“双导师”制,形成教师培训联动效应。我区各个培训项目均按照“1+1+n”的模式,组成不同学科或不同层次的教师学习团队。“1+1+n”中的两个“1”即双导师,“n”即培训学习的教师成员数,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及目标,“双导师”的领衔人是不一样的。如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工作室”这个培训项目里,两个“1”是指“一个全国知名特级教师”加上“一个学科教研员”;在“草根名师跟岗带教”培训项目里,则是“一个教研员”加上“一个一线优秀教师”。总之,“双导师”让有限的教育专家资源通过学科教研员、优秀教师层层领悟,持续跟进,不断共享,全面辐射区域,从而实现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4.出团队,向内聚力,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根据培训项目的不同,每个项目约由2545名学员构成。在培训中,根据学习情况,分成58人的学习小组,学科同质、水平异质组合,目的是培养各学员学会合作、分享,懂得“抱团发展”的重要性,促进教师之间打破校际之间的距离,促进共同学习、共同修炼、共同提高。此外,借助全??知名特级教师、身边优秀教师所在学校的资源优势,让学员能接触更多外地的、身边的优秀教师,借鉴他们的经验,在更高的视野上审视自身的专业发展。
5.出人才,专题研训,形成教师知识能力结构。我区各个学习团队的教师,有的已是骨干教师,有的是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还有的是刚走上工作岗位未满5年的新教师。面对不同类型的教师,选择确定培训的专题是关键。我区的培训专题是根据领衔专家研究领域的专长,并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形成,逐步培养不同类型教师构建现有发展期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同时,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区教研室主动为学员搭建各种实践历练的舞台,优先推选参加竞赛和科研活动,完成带教或送教帮扶任务,让学员的能力不断增强,专业水平得到发展,并形成自身的风格。
6.出成果,立足课堂,促进区域学校均衡发展。近3年来,我区各级培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有2人入选自治区基础教育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对象,3人入选桂林市“名校长”培养对象;有1人成为自治区“深蓝工程”培养对象,3人被评为桂林市学科带头人、8人荣获市级教学能手称号,32人被评为市级青年骨干教师。这批优秀校长、名师都是我区各教师培训项目中的成员。此外,学员中担任教学班参加市级、区级统一检测,成绩大部分排在城区前列或位居学校年级前茅;申报“十三五”科研课题,工作室学员立项课题的比例约占我区所有立项课题的60%,学员在科研领域中起到了良好的引领、辐射作用。
三、教师培训的思考
作为一个区域教育的教研部门,我们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且行且思,尽管系列教师培训取得不少成绩,但是还有很多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一是我们的名师工作室还没有能够做到全覆盖:从学科方面看,艺术、体育、科学、心理健康等工作室尚未建立;二是边远薄弱学校推荐工作室学员有难度,符合条件的学员人数少,且优秀教师不稳定;三是工学矛盾的问题,一线教师工作任务繁重,集中学习时间太长则影响日常工作,学习研讨时间短则效果不佳。部分骨干教师还存在如何处理好参加市级培训和本级培训之间的关系,这些矛盾或不足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针对这些应该改进的地方,我们进行了一定的思考。下一阶段我们将充分挖掘潜力,加强综合学科、薄弱学科教师培训,教师培训要充分考虑学科平衡;充分吸纳“草根”名师、各级优秀教师领衔学科培训,以加强本级教师培训的指导与管理,协调好各级各部门培训之间的关系;通过多种激励手段,调动领衔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期盼着教师队伍建设继续立足区域发展的实际,坚持教师培训的正确方向,不断反思与改进,为提升教师职业生涯质量而继续前行,让每一名教师在常态的课堂里享受生命的滋味!
(责编 林 剑)
第二篇:区域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区域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常言道:海阔天作岸,山高人为峰。近几年XX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教育质量的稳步攀升、名优教师的不断涌现、学校内涵的持续深化,在全市各区引起了强烈反响。我们认真思考其背后的原因,除了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教育系统的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之外。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名优骨干教师培养,挖掘和激发名师潜能,也为XX教育持续发展找到了新的着力点。今天我代表XX教育局和大家分享我区的名师工作室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应时而生:名师工作室的成立背景
成立名师工作室是基于区域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热望超乎我们的想象,尤其像XX这样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区域。三年前,由于区域特点和历史原因,我区名优骨干教师数量不多,有影响力的特级教师和市学科带头人与在座的一些兄弟区县相差甚远。我们对名师倍加珍惜和呵护,成立区、校两级名师工作室可以更好的发挥名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成立名师工作室是基于教育均衡的需要。XX区地域狭长,东、中、西地域跨度大,教育发展和各校师资配备均衡度不够。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幅度跟不上区域教育的快速发展,此情形下,通过建立不同区域和层级的名师工作室,以名师为龙头促进各教育共同体和各学科名优骨干教师的快速成长,实现区域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
成立名师工作室是基于内涵提升的需要。名优教师拥有的教育资源丰富,开展教育研究活动的平台较高,对教育的认识和审视的层次也更高。我区通过实施的三名计划和511工程、全力打造了一批名优教师,成立名师工作室可以帮助名师扩大影响力,深化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发展。办有品质的教育、有内涵的教育,实现XX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转变。
二、顺势作为: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机制
健全组织,制度督进。为将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健全组织网络和各项制度,指向工作室的创生发展。我区成立了名师工作领导小组,区教育局徐观林局长和教育工委王守云书记任组长;设立了区级名师工作站,发展中心校长也就是我任站长,全面负责、协调各名师工作室的建设、管理和考核工作;区教育局配备专项资金用于工作室工作开展,其中特级教师主持的区级名师工作室为每年万元,其他教师主持的区级名师工作室为万元。我区先后出台了《XX区名优骨干教师发展规划》、《XX区名师工作室章程》(宁栖教字〔2014〕5号)、《XX区名师工作室考核管理办法》和《XX区名师工作室及名师考核实施细致》等文件,让工作室的建设和活动开展有章可循。
定位明确,分层推进。我区名师工作室工作开展较早,从2010发展至今,已经有3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9个区级名师工作室,15个校级名师工作室,覆盖全区中小幼和职教共计21个学科,对于不同层级的名师工作室我们提出了立足本校、服务全区、影响省市三个层级的建设目标。我区对工作室工作开展的定位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骨干培养的基地,培训和指导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是工作室的一项重要职责。二是教学示范的窗口,工作室要发挥名师的教学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特色、教学品牌,在区内学科教学改革和实践中起引领和示范作用。三是科研兴教的引擎,工作室要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有实用研究成果,致力于营造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学术氛围,成为本地区学科教育研究的发动机。四是教育改革的阵地,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品牌影响力,为学校和区域的教育教学改革谏言献策,把工作室建设成为区域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和阵地。
协力齐心,人文跟进。各家名师工作室,能结合整个区域、教育共同体、自己学校和各个学科的特点,科学制定工作室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合理安排工作室的各项研修和展示工作。区名师工作站除了日常的工作推进和管理以外,还安排专题调研和指导,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服务名师工作室开展工作;开展名师工作室联合研修活动,协调名师工作室集体送教送培和支教活动,上下同心,共同发挥区域名师工作室的整体效能。区名师工作站还建立了名师工作室工作的专题网站,名师工作室工作的qq群、微信群,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及时开展名师工作室工作的交流和分享;开展名师工作室之间的拉手联盟活动,放大名师工作室的作用;组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外出学习和交流,扩大区域名师工作室的效应。每学期,我们均要召开名师工作室工作专题研讨会,交流研讨名师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
三、优胜劣汰:名师工作室的管理考核 我区每学年都对名师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同时又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对名师工作室进行重新认定,考核优秀的教育局进行奖励,考核不合格的予以淘汰。考核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主题报告。主持人就名师工作室所开展的主要工作、承办的特色活动;自己和工作室成员教育、教学、科研以及个人发展中取得的显著成绩、突出成果;及工作中遇到的困惑等进行主题汇报。
二是问卷调查。对工作室成员以及工作室主持人所在学校的其他教师进行问卷。了解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教育教学及工作情况,包括教育教学的效果、工作量;名师工作室活动开展情况;校内外作用发挥、区域示范引领情况;以及学校教师对名师工作室的满意度、认可度、影响力等进行调查。
三是访谈交流。听取学校老师、领导对工作室工作情况的补充介绍,包括对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建议和意见等。
四是查阅资料。考核小组依据名师工作室考核要求,对照评估考核的细则,查阅工作室工作的相关过程材料:包括活动开展情况、科研课题研究、教师培训培养、获奖表彰情况,以及工作室经费使用情况台账等。
五是及时反馈。考核小组根据以上四个环节的考核情况,结合平时对各家名师工作室的工作调研、视导、检查以及网络宣传报道等方面的信息反馈,对名师工作室做出一个综合评价。
四、各美其美: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成效
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每一所名师工作室,明确工作使命和责任担当,结合我们的区情、校情和学科特点,有目的地制定工作室工作计划和教师培训培养计划;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级各类专题研训和展示活动,较好地发挥名师及工作室在教育教学、教师培养、教育教学研究、区域示范引领、共同体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在区域内产生较大影响,得到学校领导、老师的充分肯定。
骨干队伍建设进一步加速。名师工作室根据工作室及成员的发展现状,科学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推进计划,初步建立起工作室的骨干培养机制和考核机制。通过积极组织各种学习培训、竞赛展示、外出访学、研讨交流等活动,为青年教师发展创造机会、搭建平台。提高了工作室成员的业务素养和专业能力,促进了工作室成员及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
几年来,我们依托名师工作室培养特级教师 人,市学科带头人 人,市优秀青年教师 人。据不完全统计,各工作室成员在教育教学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3项,市级奖项60项;获得省级以上荣誉表彰17项,市级荣誉表彰23项,等。
名优特色品牌进一步彰显。经不断实践,我区名师工作室开展的“主题学习”、“智动体育”、“灵动数学”、“简约语文”、“主题案例研究”、“巫婆讲故事”、“好玩数学”、“灵动语文”、“金陵慧语文”、“诗意线条”等项目,在特色创新与品牌建设已初见成效,有的在省、市、区,乃至全国都产生较大影响力,成为XX教育的一张张靓丽名片。
几年来我区一直倡导,把名师工作室建设成为有品牌重品质的教育学术团体。为此,我们将继续努力,优化名师工作室的职能定位,完善对工作室的服务指导、过程管理和评估考核。借助我区在互联网+教育方面的优势,发挥信息技术支持下名师工作室的机制创新,平台搭建和运行保障的研究。借助网络让名师工作室的受众更多、覆盖的地域更广、效果的影响更大。同时我们将关注名师工作室的内涵和文化建设,以名师工作室的品牌和品质,为XX教育发展注入原动力。
以上汇报,不成熟之处,敬请批评。谢谢!
第三篇: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探索
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探索主讲:孙忠义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
前言“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简称“阳光体育”,其目的是通过开展“阳光体育”,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08 年5月8日“迎奥运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在张家港市召开,国务委员刘延东亲临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教育部长周济等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出席了这次会议。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现将我市开展“阳光体育”的实践与思考撰写成文并就区域推进“阳光体育”的问题发表笔者的观点,旨在抛砖引玉。
一、确立一个思想建立三项机制意识是行动的先导。确立正确的思想,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开展“阳光体育”才不是纸上谈兵。
1.确立一个思想牢固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校长的“体育意识”决定了一所学校“阳光体育”的成败,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则决定了一所学校“阳光体育”质量的优劣。
2.建立三项机制(1)导向机制(2)投入机制(3)保障机制
二、抓好三项工作推进三个评价
1.抓好三项工作(1)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3)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载体活动
2.推进三个评价(1)学校层面(2)教师层面(3)学生层面
三、探索“333”模式构建长效机制“大课间”是“阳光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每天锻炼一小时能否落实,在现行中小学课程设置下,关键取决于“大课间”的开展.笔者所谓的“333”大课间模式,就是在三个结合、三个衔接、三个延伸三个方面努力探索,积极构建“阳光体育”的长效机制,“阳光体育”的开展才能长久不衰。
1.三个结合(1)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结合。大课间项目开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以及季节、地域等特点,鼓励学校提供活动菜单,让学生打破班级局限,自主选择活动项目;(2)与比赛项目相结合。突出竞技性,激发学生活动激情,同时,通过比赛,提高运动水平,发现体育后备人才,组建各种班级体育“兴趣小组”或“代表队”开展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组建校“田径队”、“篮球队”、“艺术团”等,坚持常年活动并逐步形成校本特色;(3)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将大课间活动纳入课程计划,围绕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挖掘每一个活动项目所蕴涵的教育功能和体育精神,并以此形成本校体育特色,提炼学校精神,升华为学校文化。
2.三个衔接(1)与体育艺术“2+1”项目相衔接。各校结合实际选择适当的项目对学生进行“2+1 项目”的培训与指导,在确保活动“四落实”(时间、地点、器材、人员)的基础上,组建各种班级体育、艺术、科技“兴趣小组”或“代表队”开展活动,(2)与《标准》测试相衔接。在确保100% 学校、100% 学生参加测
试的前提下,利用大课间,进行有关《标准》测试项目的强化训练;(3)与体育课相衔接。完成体育课未完成的任务,作为体育课的补充。
3.三个延伸(1)由阳光大课间向阴雨天(室内)大课间延伸针对由于天气原因影响“大课间活动”质量的事实,要求学校设计出阴雨天“大课间活动”方案,开展适合阴雨天活动的项目(包括自编室内操、室内校园集体舞、室内小游戏等),拓宽活动空间,消灭活动死角,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活动时间;(2)由校内大课间活动向校外大课间活动延伸在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活动一小时的前提下,制订切实可行措施,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社区体育资源,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尤其在双休日和寒暑假,更要指导并请家长监督,同时要求学校体育场馆定时向学生开放,以满足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需要。(3)由大课间活动向课外文体活动延伸严格执行苏州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项规定,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还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小学每天下午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社会实践和团队班会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区域推进“阳光体育”不能就体育而体育,近年来我市的学校体育工作实现了创建体育特色、弘扬体育精神、熔铸体育文化的三级提升。1.创建体育特色,就是将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与创建特色学校结合起来。2.弘扬体育精神,就是将体育锻炼中体现出的顽强拼搏、勇争一流的体育精神迁移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3.熔铸体育文化,就是将体育锻炼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机地融合起来,从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来统一安排学校的体育工作,将体育精神有机融入学校各项活动中去。谢谢大家!
“软硬兼施”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6月29日,全国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的推进会在西安举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巩固和发展已有成果,抓紧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向新的更高水平迈进。(7月8日《中国青年报》)
众所周知,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兴衰。然而,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以及整个社会对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偏颇,形成了“唯考分论”、“以分数论英雄”的社会大环境,造成了许多学校或家长们对学生或子女的培养更加注
重于智力的开发,而对身体素质只是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忽视体育锻炼。这不,据2005年开展的第五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的比例迅速上升,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2006年9月公布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也显示: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率有所上升。另外,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
值得高兴的是,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已引起中央高度重视。为尽快扭转这种不良倾向,切实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还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三年来,各地积极创造条件以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不落空。正如袁贵仁部长所说,经过3年的努力,每天锻炼一小时正在成为众多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但与此同时,学校体育卫生事业依然整体薄弱,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实践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矛盾。
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如何让“每天锻炼一小时”不会沦为一句空话呢?笔者认为:必须“软硬兼施”,否则就可能是事倍功半。
“软”就是要改革当前中小学教育评价体制,促进各校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笔者认为,有的地方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把体育与健康纳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并把体育考试成绩计入升学总分、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对中小学校校长的绩效考核内容之一的做法值得借鉴。难怪河南省教育厅蒋笃运厅长深有感触地说:“实践表明,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体育考试不失为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能体质的一剂良药。”笔者也认为,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各校要把体育课写进中小学校课程表中,还有利于引导老师和家长,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课间广播体操、课外篮球、乒乓球等体育锻炼可有可无的观念”,真正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在中小学校园里成为许多学生的自觉行动。
“硬”就是要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健身器材的投入。据调查95%中小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特别是女生),其主要原因是上体育课没有什么器材,老是跑、跳、徒手等练习,学习内容单一,枯燥无味,从而使大多数学生害怕上体育课,厌学体育,逐渐对体育活动失去兴趣。农村学校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教育经费不足,特别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设备投入更少。大多数农村学校除了
有一定数量的田径器材外,体操、武术、球类等器材严重欠缺,学校操场也多数是煤渣、泥土场地,而且面积偏小,很难容纳全校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如遇风雨造成场地积水,一连几天都不能上体育课。因此,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显得尤其重要。
总之,只有“软硬兼施”,多措并举,才能引导学校把学生身体发育、健康放到教育的首位,才能确保《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得以实施,才能让“阳光体育”在校园内掀起运动的热潮,从而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趋势。
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系列报道之二——小场地也能让孩子们玩得痛快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保证中小学生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在我国一些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面积较小学校落实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面临人多场地小的实际,如何克服困难、开展一小时体育锻炼?许多学校和地区在创新思路、开拓进取中努力挖潜,他们用实践证明,小场地也能做出大学问。
现状
天津市和平区万全道小学是位于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劝业场附近的一所学校,学校仅有一片不规则的空地,经过整修后成了学生上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场地。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32个教学班。据校领导介绍,按照天津市的有关规定,每所学校的生均建筑面积起码要达到5.4%。“我们学校的生均建筑面积只有3%左右,如此算下来生均体育活动面积更低,远远达不到国家最低标准的要求。”该校领导面对现状,显得十分无奈。
北京五中分校是一所纯初中校,没有室内体育场地,操场面积仅为2350平米。现有初中三个年级,3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00人,每个学生平均只有1.5平方米的运动场地。记者采访该校时发现,该校学生想要一起出操都不可能,只能错时分开活动。
像天津市和平区万全道小学、北京五中分校一样,学校仅有很小场地的状况在很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比比皆是,而一些二三线城市也大量存在。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中央教科所体卫艺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城市学校基本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标准的不足45%。以地市以上重点学校为例,有300米以上田径场地的仅占30%左右,有三个以上篮球场的仅占42%。如果以生均运动场地计算,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标准的学校比例更低。
实践
位于北京市王府井商圈的北京市灯市口小学共有学生共有1400名,40个教学班,学校每天开设的体育课多达十八九节。原来学校只有两片篮球场、一个羽毛球场地,学生上体育课和开展体育活动都十分困难。近些年,该校利用教学大楼在楼顶部建造了一个风雨操场,学生们上体育课、开展课外活动和冬季长跑等都可以
在这里进行,缓解了场地不足的矛盾。在“向上”发展的同时,该校还就地“挖洞”十几米,建起了一个两层的地下体育馆,一层为球类馆,有篮球馆、羽毛球馆和乒乓球馆,学生们在这里既可以打乒乓球、羽毛球,也可以玩篮球、手球等;体育馆的另一层则是形体训练房,学校利用该馆对学生进行体操练习和形体训练,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该校体育教师商凤西自豪地说,“我校现有的地面、地下、楼上立体的体育运动设施,不仅满足了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需求,还丰富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内容。立体化的体育场地让我们由原来的场地不足变为了场地高质量、高标准,也让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生机勃勃,学生的体质逐步得到增强。”
作为上海面积最小的区,卢湾区有不少弄堂学校,校园面积堪称“袖珍”,“最小的学校从头跑到尾也只有六七十米。”该区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蒋平芳这样形容道。
为了克服场地带来的不便,卢湾区的许多学校在形式和方法上创新思路,采用蛇形、椭圆形等跑法,节省了活动空间;同时各校都开发了跳绳、传递火炬、传送篮球、弄堂游戏等项目校本课程,每所学校的活动内容都达到了十几种以上,小型多样、因地制宜的活动激发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天津市和平区万全道小学以班级为单位,利用阳光体育活动时间进行队列练习。练习时,每名学生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少,而紧凑的节奏、锻炼的强度一点不亚于其他运动,学生们情绪高涨、乐此不疲。该校副校长赵岩认为,有个大场地固然好,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与小场地现实并不矛盾,大小场地都可以有所作为,关键看大家是否重视。
重庆市广益中学背倚南山,场地十分狭窄,学生体育活动成了问题。不能在学校里开展体育活动,何不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锻炼身体吗?校长章显林和他的同事们想到做到,在充分利用周边地形地貌设置学生健身场所的基础上,该校精心组织和策划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一系列体育活动。每次活动前,学校都要强调有关安全的重要性、讲授相关知识,并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反复演习,确保万无一失后才允许出外活动。
对策
中央教科所体卫艺中心主任吴键指出,超重和肥胖的与青少年运动不足有直接关系,运动空间不足往往还会导致学生情绪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发现,儿童的攻击行为80%发生在室内,尤其是狭小的空间里。调查显示,我国幼儿园人均空间面积0.3平方米,而美国儿童的人均空间面积为2.3平方米。
解决当前城市学校运动场地不足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我国的多数城市学校,建校之初很少考虑学生运动场地问题,场地基础差,难以改造。但现在许多新建校,仍然没有对运动场地大小的硬性规定。在日本,为确保学生的运动,文部省明确规定,中小学校的规划和建设中,运动场地不得少于校园实际用地的50%。建议制定城市学校建筑运动场地大小的国家标准和法规,明确规定,学生运动场地在学校总的用地中所占比例不得少于40%。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规定:“运动场应同时容纳全体学生做操之用。中学每学生不宜小于3.3平方米,小学每学生不宜小于2.3平方米”。事实上,这个规定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建议严格执行国家生均运动场地面积的规定,使运动场地标准应成为遏制超大规模学校发展的依据之一,全面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借鉴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经验,注意开发老城区学校地下、屋顶、自然地势等空间资源,打破对运动场地就非篮球场、排球场不可的狭隘认识,最大限度扩大学校运动面积。建议将扩大运动场地纳入到城市建设和学校改建规划中。
我国学校体育场馆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学校的体育场地资源还不足以保证所有学生的运动需要;另一方面社会体育资源如体育部门的体育场馆不能向学校完全开放。建议建立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公共体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实现校与校之间,学校与社会场馆之间统一协调的共享活动,让每个孩子最大程度的享受教育体育的资源。
第四篇:幼儿计算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步步高点读机:http://
一、幼儿计算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
社会经济、科技的高度发展,对人才素质有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培养开拓性的人才,而个体的这种主动发展需从小开始;在传统幼儿教育中,幼儿却往往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在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常常缺乏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我园在本学年抓住这一薄弱环节,以此内容确定了研究课题,以“计算区域中投放材料与幼儿能力发展”为课题研究重点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新“纲要”对数学教育明确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儿童获得数学知识,不是从客体本身直接获得的,而是通过摆弄她们和内在组织自己的动作得到的,是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同时新《纲要》也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位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形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我园教师为幼儿创设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使幼儿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入。
研究目标:
1、通过计算区域活动,激发幼儿主动发现、探索、操作的兴趣及愉快的情感,综合地运用多种感官,在做做、玩玩、说说、看看中积极主动探索,求得新知,开发潜能,培养自信,锻炼意志。
2、通过开展计算区域活动,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并萌发幼儿粗浅的合作意识,促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促进幼儿计算能力的发展,3、提高教师的观察、评价、反思能力。
研究时间:
第一阶段(2003.5-2003.7)准备阶段,主要为理论学习,搜集有关资料,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03.9-2004.6)研究阶段。将研究的课题方案具体细化,由实验成员组织实施,并不断修改完善研究方案,收集积累各项资料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第三阶段(2004.7-2004.9)结题总结阶段。总结实验工作,撰写实验报告。
二、幼儿计算区域活动的教学实践
区角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探索活动形式,是我们为幼儿创设的具有教育性,兴趣性,探索性,创造性,操作性和自由的,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通过摆弄物体,自由操作,观察和实验而认识物体的特征和物体之间的关系,解释事物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形成智慧,发展个性,社会性和自信心,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如何在计算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主动
活动,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用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表现出来,使幼儿能随机的感知数学、走进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园就幼儿园计算区角中材料的投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下面运用实际案例,谈谈我们的思考和观点:
1、活动前的精心设计
(1)教师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提供趣味性、可操作性、多功能性的材料。举例
1、小班的区域活动时间:孩子们分散地在各个活动区域操作。祺祺小朋友来到了他喜欢的“天线宝宝”旁边,他在最旁边的盒子了拿出一个圆形,看了一眼,然后迅速地投入相应圆形的“天线宝宝”的肚子里,自言自语:“圆形的,放„拉拉‟肚子里!”
举例
2、阳阳小朋友走到“钓鱼池”边,顺手拿起钓鱼竿,在“水池”里钓鱼,不一会,他说“我钓到鱼了!”他看了看鱼的号码,对旁边的涛涛说:“涛涛,我钓到了一号鱼。你钓到了几号
鱼?”涛涛回答到:“我钓了4号鱼和2号鱼,一共2条!我们比赛谁钓的多,好吗?” 材料是否有趣、可变、可操作与幼儿能否主动参与操作有很大影响,教师在活动前要精心设计,提供有趣的、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材料,如:中班教师自制的“小蝌蚪找妈妈计算棋”把枯燥的加减计算结合在有趣的、熟悉的故事情节中,小朋友很乐意接受,而且也非常乐意尝试。大班孩子很喜欢“扑克游戏”,扑克可以按“黑桃、红心、黑梅、红方”分类,也可以按数字进行顺数排和倒数排,还可以进行加减运算。
2、活动中的有效指导
(1)教师围绕同一教育目标,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提供适宜的不同层次的材料 所谓层次性是根据个体差异,把应掌握的内容分解成不同层次,并配有不同层次的材料,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能够有兴趣地进行动手操作、深入探索,有效地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幼儿的发展存在阶段性,不同年龄的幼儿因个体差异造成在学习、动作和心理发展等发展状况有很大差别,又由于每个孩子的遗传、教育和环境的不同,孩子的需求也不同。区域活动要适合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教师必须从本班幼儿的知识基础和实际能力出发来决定活动角的教育内容,从而有效地提供材料、进行指导,下面以我园大班计算区域活动“10以内的加减”为例:
第一层次:投保龄球
玩法:用皮球滚击保龄球,记录倒下的保龄球数和未倒下的保龄球数,目的是熟练掌握10的组成。
第二层次:盖印章
玩法:根据盒子里抽出的题卡,如“2+5=”,在纸条上盖上2个和5个印章,计算出“2+5=7”,并记录下算式。
目的是练习10以内的加减
第五篇:牵手STEM 遇见精彩――区域推进幼儿园STEM课程实践思考
牵手STEM 遇见精彩――区域推进幼儿园STEM课程实践
思考
STEM教育作为跨学科综合活动的新兴教育模式,与当前上海市二期课改倡导“以幼儿发展为本”构建整合、开放为特点的课程内容的理念不谋而合,都强调凸显以活动、体验为特点的课程,关注幼儿经历,关注其终身发展。同时STEM作为引进的课程,它强调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学习与现实的联系,注重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从中获得多领域的相关知识、经验与能力。可见,STEM课程是深化二期课改实施的一个途径,牵手STEM,把STEM课程融入幼儿园基础性课程与特色课程,依托新支点,助力区域学前教育新一轮的内涵发展。
要实践STEM教育,我们将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STEM是什么,如何理解STEM课程,为什么幼儿园也要做STEM课程,又该怎样实践;又比如,幼儿园原有的课程框架、课程实施因STEM如何思考,幼儿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专业技能因STEM如何弥补,幼儿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深度学习又因STEM会发生哪些变化等。上海市奉贤区39所幼儿园的39名STEM种子教师肩负了创新实践、示范辐射的责任,经历了近1年的STEM课程培训与教学实践,我们有做法、有思考、有收获、有惊喜。
借助项目,整体推进STEM教育
STEM教育源于美国,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教育的统称。为加快推进奉贤区幼儿园STEM课程建设与开发实践,我们确定了区域STEM项目,开展STEM师资调研、课程培训、实践活动观摩研讨等活动;创建STEM微信平台;组建了一支由多学科组成的STEM教研团队――区STEM课程研究组,一支推进幼儿园STEM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教师团队――区幼教STEM课程核心组,以及各幼儿园组建的STEM研究实践小组,共同参与了STEM项目/课程培训及进课堂教学实践研讨活动。截至目前,团队设计STEM方案付诸实践研磨的有“环保时装秀”“小书包”“垃圾桶”“动感小车”“橡皮泥”等10多个,切切实实地让STEM教育在区域内生根发芽。
注重实践,探索STEM课程园本化实施
在实施STEM课程过程中不能简单照搬,我们要求结合幼儿园条件有选择地使用和借鉴,幼儿园教师通过创造性的做法,把握课程实施的适宜、适切、适合,力求实现STEM课程园本化、本土化发展。
在实践STEM课程时需把握的几个要点
整体性在落实STEM课程时要落实整体性的思想,它是一种综合教育,需要教师具有融合、整体性的视野设计和实施STEM课程的方案。
生活性 STEM课程一定要联系幼儿现实生活,强调把知识还原于丰富的现实生活,并结合生活中有趣、挑战的问题构建一定的情景。?L试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不需要很高的成本,让幼儿体验真实的生活,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获得社会性的成长。
问题性 实践STEM课程的整个过程其实是一个科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出现问题、不断修正、不断假设的过程,幼儿通过很多次的小组合作、交流表达,在这样的过程中尝试、探索,解决问题。
实践性 STEM课程方案的实践、经历源于生活中的问题。讨论制订计划前的构想、决策,制订计划,付诸实际地设计,分享、总结、改进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时间上教师可以安排在1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比如游戏、个别化学习等;空间上安排在教室的一角、一区或者活动室等;形式上可以是幼儿的一个低结构活动、一块版面、一本日志、一个榜单等。
实例:解放路幼儿园大(1)班幼儿为了完成新年泡泡秀演出,方丹老师和幼儿共同设计了“新年泡泡秀”。
步骤1:提出问题。泡泡哪里来?需要哪些材料制作泡泡?用什么工具吹泡泡?吹出怎样的泡泡?怎样表演泡泡秀?
(帮助幼儿思考相关泡泡的问题,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步骤2:讨论决策。共同计划新年泡泡秀演出,用不同工具吹出各种大小的泡泡。
(通过主动、自我鼓励地设定每一环节实施的议题,增加信心,并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完成任务。)
步骤3:制订计划。创意设计,需要吹出怎样的泡泡。
(提倡个性化和创造力。)
步骤4:计划实施。开展一系列活动。
制作泡泡水:让孩子们研究什么液体可以吹出泡泡,孩子们通过尝试发现洗洁精、沐浴露加水可以吹出泡泡来,孩子们找到了泡泡液的来源。
制作吹泡泡工具:给孩子提供大量材料,有吸管、绳子、铅丝、网等,孩子们通过探索尝试,找到了适用的吹泡泡工具。
吹出特别的泡泡:孩子们通过各种尝试发现最大的、持续时间最长的、最多的泡泡。
新年泡泡秀:孩子们用之前的泡泡液、吹泡泡工具,吹出自己独特的泡泡,并且在班级迎新年活动中表演。
(强调领域间的融合和整合:保证制作泡泡液的成功,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制作?做完泡泡液后能吹出泡泡吗?这些都是技术的思想,之后还可以迁移到橡皮泥、风筝、车等,实际上就是跨学科的整合。)
步骤5:分享改进。教师将这些图纸展示在教室的墙面上,并且与幼儿一起分享泡泡秀活动中的经验,并将每组的泡泡秀造型展示在环境中。
(了解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学会设计、测试、再设计,最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以载体推动STEM的实践探索
在STEM课程实施之初,我们发现STEM课程强调过程性,但并没有提出明确的主题核心经验,教师和幼儿容易沉浸在实施过程中的“为做而做”的误区,过分关注完成课程实施的几个环节步骤。对此教师应该清楚知道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获得哪些核心经验,如何很好地落实;知道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如果园本课程、主题课程、区域特色课程等与STEM课程有机结合的话,我们可以借鉴什么、调整什么、对教育教学可以迁移什么。特别是对核心经验的思考,要知道如何使STEM课程更贴切幼儿、幼儿园,以及一个区域的教育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