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肖临骏: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批判反思意识大全
中学教育是一个民族保持创新精神的基础环节之一。培养创新精神要求中学的各门课程都重视思维素质,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必须从教师做起。历史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应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与批判反思意识。尤其是批判反思意识,这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反思课程内容,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才能提高专业素养,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思维素质得到训练。
历史课程为什么要重视批判反思意识
什么是批判意识?为什么提倡批判反思意识?历史课程为什么要重视批判反思意识?柯林伍德强调教学“应学会如何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上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学会如何评价从这些不同角度得来结论的说服力,判断其论证过程的力度和弱点。而对要验证的各种信息,师生们最终应该能够分析、综合和评价”。这段表述为如何培养批判反思意识作了方向性的指导。我理解,柯林伍德提倡的学习过程,不在于掌握结论和证据,重在认识和判断各种角度的论证过程,从而做出自己的评价。这就是批判性思维。反思则是教师的基本功课。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为教师成长开列了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我觉得很有道理。在外行人看来,中学教学是一种重复性的劳动,因为教学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常教常新,否则一个教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只有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才能有追求、有改进。这样的反思对历史教师尤为重要。因为,历史学的特点一是搞清楚史实,二是如何解释、怎样结论。中学历史课程的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批判反思意识在历史课程中更为必要。这也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虽然在字面上没有明确提及历史批判性思维,或者批判反思意识,但是,从课程定性及其课程目标的要求看,实际存在着批判反思意识。第一,关于课程性质,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什么是历史意识?历史意识首先是重证据的意识,历史事实是在充分证据基础上认定的,“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批判意识就是要从证据反思“史实”,反思结论。第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不仅强调历史意识,而且提出“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增强历史洞察力”,“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追求真实、实事求是需要质疑精神,批判反思就是从质疑到求实的过程。第三,课程的三维目标注重探究学习,要求独立思考,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培养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这在实质上都离不开批判反思意识。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学习历史不再是单纯的对史实的了解与接受,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客观的历史意识与态度,即将外部的知识转化为个体内部的心理素养与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而批判反思则是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换言之,批判反思意识是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保证。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不竭之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从何而来?每个民族在成长发展的道路上都有经验可总结,都有教训可吸取。如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批判反思是一个重要的有效的途径。恩格斯曾说:“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其含义实际上就是对历史的批判反思。因此,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批判反思意识。
提升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必须提倡批判反思意识
批判反思意识在历史学科首先表现为“现有证据的基础上”的“多角度”思考。一般来说,中学教师不具备深入研究学术问题的条件。但是,中学教师应该对教科书中的结论及其证据有充分的了解,应该在此基础上,对支持结论的证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而不是盲从,更不能对学生进行灌输。在这样的多角度分析的过程中,对教科书的结论自然会产生新的判断,认识教科书结论是否具有说服力,认识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能够说服别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一定具有很强的批判反思意识,不唯书,敢于质疑,善于分析。
比如,我们就1957年反右派斗争是否有必要进行探究反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100页说反右派斗争“在当时是必要的”,只是“严重扩大化了”。教材提供的数据是“错划右派约五十四万人,约占原划右派总数的98%。”(教材第117页注1)公安部、统战部掌握的右派一共27人,只摘帽不改正的只有5人,为5个人错划54万人,牵连近千万人,这种证据逻辑讲得通吗?我想,论证反“右”斗争有无必要需要探讨几方面问题:
一、当时政治上是否存在一股比较强的反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势力;
二、所谓的“右派”言论都讲了些什么?
三、是不是“右派”主动向党进攻?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时期我们的失误主要来自‘左’的方面,而‘左’的事件从1957年就开始了。”“左”倾往往是将敌情看得过于严重,当年“右派”的典型言论,与后来中央主要领导人的言论有很多相似甚至一致之处。比如进行制度改革,扩大民主,加强法制。从反 “右”运动的发展来看,也不是所谓的“右派”主动攻击,而是动员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提意见,这叫“引蛇出洞”。教科书上的结论是有依据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即便是中央文件的结论,也有可能改变。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才是我们判别事物应有的态度。我觉得这样的教学与反思过程,比引导学生认定“反右斗争就是必要的”更有意义,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智慧的增长。
众所周知,很多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为什么要学历史?学生的答案通常是:“要考试。”学生学习历史是被动的。为什么喜欢历史而不喜欢历史课呢?因为历史课将历史变成了死记硬背的东西。没有批判反思氛围的课堂教学很少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历史事件的原因、性质和结论通常是教科书预设的,教学过程也就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但仔细想一想,背景、原因、性质、结论不都是后来人的总结吗?比如,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辛亥革命不成功,是其“阶级的局限性”。诸如此类的结论空而无味,用在其他事件上亦可。而我们应当从整个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寻求原因,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争鸣促进反思。这样的教学学生都比较主动、活跃,勇于探究,能够与教师形成真正有思想、有情感的课堂交流。
关于提升历史教学批判反思意识的思考
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如何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批判反思意识?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自我思想解放是前提
批判反思意识是对专家、权威或传统定论,甚至是对价值观进行挑战的一种思维。没有民主、宽容的和谐氛围,很难使批判反思意识得到张扬,更难实现自我思想的解放。自己还没有摆脱传统的窠臼,怎么可能理解和容忍他人的思想挑战?陈旭麓先生奉行一个观点“解放思想就意味着对自己实行民主”,可以理解为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独立的、有个性的人格的塑造过程。有独立人格、有个性的思想是批判反思意识产生的重要前提。解放思想就要实事求是,比如,原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的提法是:“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而新课标则只要求了解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原因,并不要求探讨萌芽产生的原因。尽管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曾有“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发展到资本主义”的论断,但是,决不能牵强附会。以前的研究是按照领袖的结论去寻找证据,现在则应判断其论证的过程。显然,仅仅以雇佣关系作为萌芽产生的依据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雇佣劳动在古代社会长期存在。批判反思以往的结论和论证过程,你还能向学生灌输“明清时期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吗?历史教师的思想自我解放是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
(二)加强专业素质是基础
什么是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一是历史学的专业修养,二是现代教育的思想意识。即使懂得批判反思意识的重要性,若没有学科的专业知识,也无从做起。专业修养与现代教育意识的结合才能创新教学。学科功底不好,理念再新也无济于事。怎样提升专业素质呢?根本在于学习,见多才能思广。学习就是读专业书籍,订阅专业杂志,养成阅读习惯。根据笔者对四川泸州和祝旭东对浙江绍兴的调查,历史教师拥有的专业杂志、书籍及其阅读量和阅读的价值取向,都普遍存在问题。一些教师,比如带毕业班的教师,他们对中学历史教材有相当强的驾驭能力,编制试题、讲解答案,驾轻就熟。但他们是从应考角度审视教材和历史知识,按常规和传统观念去组合排列教材知识和考试资料,在长期应试过程中,他们批判反思意识逐渐缺失退化。因此,这些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批判反思意识距离更远。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是多元的。在以分数论成败,以升学率考核学校、考评教师的社会环境下,思想的僵化在所难免。但也有教师具备批判性思维素质,这与独立的人格和个性的彰显、广泛阅读受到启迪、努力学习扩展视野、勤于思考经常质疑有重要关系。努力学习、拓宽眼界、加强专业素养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安身立命的前提,也是形成批判反思意识的重要基础。做一个有智慧、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教师,是每一个有目标有理想的教师的追求。国家进行课程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倡批判反思意识与教育改革的大目标是一致的。
(三)课堂教学是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聚焦课堂是学校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出的措施。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就极为重要。《历史教学》杂志征求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有思想、有创新,其用意我们中学教师应该理解。要创设批判反思意识的课堂设计,就要大胆质疑。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这是新旧教学观念的重大区别。教教材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奉教材为圣经。王春良教授曾说:“由于时代、政治,以及认识的局限性,历史著作或教科书写的某些不全是真实,有些则是虚假的,作为历史学者,一定要讲真话,寻求历史的真实,写真实的历史。”课改之前,批判反思意识普遍缺失。现在课改进程中,这种意识的强化程度也是有限的。中学教师如此,教材编写者的观念也略显陈旧。薛伟强把新课标的高中历史教材的三个版本加以研读,发现关于“抗日战争”部分的表述,新教材与新课标仍然存在着距离。课标要求“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也许意味着要调整“长期以来囿于国共斗争而出现的”扬共(产党)抑国(民党),扬后(敌后战场)贬正(正面战场)的论据不太充分的认识。但三种新课标教材都未能彻底摆脱以往的偏见,只是表述不同而已。比如人教版仍沿用了一些很值得推敲的说法,“中国共产党„„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人民版说“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这样就很难实现课标的要求。中学教师如果阅读了相关文章,如郭德宏先生的论文《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就会质疑教材,形成批判反思意识,从而重新设计教学。
课堂教学必须面对考试,高中教学中的批判反思意识必须关注于高考。“有教育就会有考试,考试是确定教育活动是否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如果批判反思脱离或忽视与考试的联系,学生们只会把这种批判反思看成是教师对教材与现实不满的一种怨气。西安某中学高三学生给历史教师的信中说:“现在中学的教育制度的状况迫使我们不得不服从。有时,您上课讲一些真理,我自己很喜欢听,但在高考必定会判成错误,我想建议老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与高考有悖的真理。”我们的学生这样世故,这是很悲哀的。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高考命题的发展倾向与批判反思意识并不是背道而驰。用史学研究的成果引导中学历史教学正是高考的特色,因此,提倡批判反思与高考并不矛盾,而且有前车之鉴。上引学生的话是由于缺乏高考研究造成的。教师应当理直气壮地告诉学生:求真求实也是高考命题的主导思想。《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一文认为:高考命题的主体人员是高校教师,他们必然会把平时的研究思路和成果,直接或间接体现出来,因此关注高考必须要重视学术研究的成果。这是有道理的。
(四)中学教师也要关注学术研究
“一纲一本”导致中学教师不关注学术研究,现在为什么要提倡了解史学研究成果?因为“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教学方式的转变对教师职业的要求更高了。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教师可以不必了解教学研究的高深课题,但是历史教师必须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术前沿问题,而且还要直面学生活跃的思想。中学历史教学的批判反思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立足于教师和学生力所能及的批判与思辨,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充实自己。但是,学术研究不是中学教师的职责,专业思想的源泉也不在于你自己去研究,而在于关注。中学教材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不是很快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高考并不采取等待的态度。在学术研究成果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表述发生矛盾时,高考按照学术标准命题。这就要求教学关注学术,用史学研究的成果引领中学教学,同时这也为形成批判反思提供了契机和条件。仅以中国近代史为例,目前有所谓“南桑(兵)北茅(海建)西南罗(志田)”之说,他们对近代史研究的成果都使人振奋;已故五四运动研究的海外专家周策纵研究视角和见解独特;李鸿章、孙中山、蒋介石„„也不是中学教科书描绘的形象。学术研究告诉我们,历史不是我们教科书讲的那么简单。中共党史研究学者韩钢的《中共历史研究的若干难点热点问题》的出版,使我们不得不对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思考。研究蒋介石日记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国史研究专家杨天石说:“„„档案最大的意义,应该是有助于建立一套新的中国近代史解释体系。”个中之意,可能若干年后会见分晓。
史学观念的更新也是很重要的。以罗荣渠为代表的现代化史观备受瞩目;以德国的斯宾格勒、英国汤因比为代表的文明史观受高度重视;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所表达的全球史观也被史学界认可。还有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等。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直接反映了这些历史观,而这些史学观念又是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本文开篇所引柯林伍德的话“学会如何评价从这些不同角度得来结论的说服力,判断其论证过程的力度和弱点”,正是批判反思意识要做的事情。因此,对学术研究了解得越多、越全面,你就会觉得在中学教学进行批判反思是完全必要的,大有用武之地。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史料教学
新课改中如何提高“史料教学”的有效性
江油中学党娅娟
高考改革要求历史教师必须要调整课堂教学,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高考改革的稳步前行,史料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史料教学高度重视,进一步提出了全面、明确而具体的建议和要求。“知识与能力”目标中明确提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明确提出,“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将“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这是《课标》不同于过去历史教学大纲的一个突出特点。现行人教社高中历史教材,与过去教材用比,最大的待点是增加了很多史料,随着高考命题改革逐步深入,由传统的“知识立意”为主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为主,试题的设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了学科能力的考查。纵观近几年高考的文科综合测试卷的命题,在立足于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一方面根据教材相关内容,设计出新的设问情境,以此来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另一方面,大量引进课外新材料,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再进行设问,以此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能力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高考题型特点逐渐淡化,问答题与材料解析题界限已基本消失,材料式选择题已成为命题的主导趋势,如2011年四川高考就有5道材料式选择题。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不再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现成的结论,就必须重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提高史料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史料分类法主要有两种:其一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之二分法(以下简称二分法),其二为实物、文献、口传之三分法。教学中的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图画型史料、数据型史料三大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史料,因为这些史料基本上都是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选取的,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示性,教师在备课中认真分析史料和思考题,在教学时指导学生阅读史料,认真回答思考,或者增添史料,对解决教材重点、难点内容具有事半功倍之效,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利用史料的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效率?
一、立足课本,充分利用教材中选取的史料
如今的高中历史教材也充分重视史料的作用,在现行《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及《世界近代现代史》中都引用了很多史料。这些历史资源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学生阅读障碍小,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应用好这部分史料。尤其是对带有思考题的史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结合课文内容,准确的回答思考题,但是这些思考题都是没有现成答案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分析史料,结合教材内容,精心推敲,预先做出简明扼要的答案,把史料、思考题有机融合进教案之中,以促进难点和重点内容突破,在教学中有目的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分析史料,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内容简明扼要回答思考题,充分发挥史料应有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比如讲到“九•一八”事变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四则史料,认清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并找出根本原因,这就为学生以后认识蒋介石在抗日时期政策的整体知识结构奠定了基础。1
利用教材引用的史料也可以把不同章节的重新组合。例如,可以把《八一宣言》《瓦窑堡会
议的决议》《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组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建构
框架,从而形成对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整体认识。同样,也可把蒋介石在“九•
一八”事变后的讲话、“七•七”事变后的庐山讲话与“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的自卫宣
言组合在一起,分析不同时期蒋介石态度的转变,并进行分析,总结其变化的原因。学生在这些史料的辨析中很容易理解当时历史的状况。这种对材料的重新组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
野,不仅提高了分析运用材料的水平,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二、精选史料,恰当应用
中外历史史料浩如烟海,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学生对史料的理解程度不同。教师必须
事先进行选择,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历史知识的储备情况,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选用那些最具典型性和启发性的史料作为素材,加以编辑和整理,有时甚至需
要提供一些特定的答案。《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参考资料和研究动态,这里面的材料与教材
内容的联系比较紧密,我们可以适当的选用。另外教材上也有许多相关的史料,教材作为最
主要的教学资源,它所引用的史料一般是为了说明书本阐述的某个观点,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是比较贴切的,教师要充分利用。比如必修一《罗马人的法律》中“十二铜表法”是本节的一重点内容,又比较抽象。在此,教师就可直接选用“资料卡片”有关“十二铜表法”的法
律条文的材料进行设问,让学生认识法律条文所涉及的内容,并直接对其进行评价。在具体的历史现象面前不难得到认识:法律在一定范围内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打击贵族的专横,又
同时表现了法律落后的一面。又如《世界近现代史》的第六章,说明苏东剧变的因素之一是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势力“和平演变”,并且在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进一步侵入原
苏联和东欧地区,以促成这些国家内部的演变,但教材中仅是几行文字和一段小字,不能充
分理解这些重点内容,所以教师可以补充史料:
材料一: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
不能有稳定的政治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
谨、贫穷和混乱。我们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
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
材料二:一项帮助东欧的无形的新马歇尔计划正在形成,在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启动了被战争
搞的疲惫不堪的西欧之后40多年,一个同样雄心勃勃的计划正在制定,以促进东欧的变革,——美国《世界箴言》(1991年4月)
材料三: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那样,今天的前苏联帝国几乎精疲力尽,同情心和
商业利益将在1992年促使西方向前苏联提供援助,但是我们目前不像1947年那样感觉到明
显的安全威胁,因此西方盟国今天大概不会像美国当年为现欧洲复苏而拿出那么多钱。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92年2月)
这样史料通过学生阅读,教师讲述,并设计思考题和答案,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西方
和平演变的目的,以及二战后的美国两次对欧洲进行大规模援助的异同点,拓展了教材深度
并使教学显得更生动精彩,促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在这一潜移默化过程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随之得以锻炼提高。
三、精心设问,培养能力对史料的理解和把握,通常要通过让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培养。教材中的史料,少部分配有思考题,大部分则没有。教师应围绕教学要求,精心设计出一些富有启发性、规
律性的问题,促使学生思维向新情境的纵深推进,在高一、二的上册历史教材中,没有带思
考题的史料达118处之多。教师或许对有思考题的史料比较重视,把它作为解答思考题的重要依据.但是对这些没有带思考题的史料只是简单地读一下。或者是轻易放过.这是不对的。因为任何一则史料都是编者精心选择,有意放入教材中,教师应该视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或者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史料.揭示其本质,或者新设置富有创造性的思考题,使学生思维向纵深推进,以更好地理解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如《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3页有一段史料是马克思评述中国三大发明的世界意义,进一步地说明和扩展教材内容.如果教师放过或只是叫学生读一下.是不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重要内容,所以可以设计这洋的思考题以及答案:(1)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是怎样传入欧洲的?(火药、罗盘针分别在元朝和南宋时期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印刷术15世纪经非洲传人欧洲。)(2)你怎样理解“火药把乌骑士阶层冻得粉碎”这句话?(新式火药武器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的力量。)(3)“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指的是什么?(罗盘针成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新航路的开辟后,欧洲国家开始了早期的扩张,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形成,)
(4)印刷术的欧传又有何作用?(有利于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和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5)马克思这段话从总体上论证了什么?(中国三大发明在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这样的提问和回答把中国史和世界史、史料和课文内容,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一起,对教材内容有了更进一步拓展。所以教师要更多思考推敲,对没有思考题史料也是十分重视,不轻易放过,分析史料,设计出精彩而又是切实的思考题,促进对历史教学和教学内容的丰富。
引入新材料,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近几年高考综合科目的历史试题,大量引入教材外的新材料、新信息,以此来考查学生新情境下提取信息、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重新整理新情境下历史线索、运用知识处理新问题的能力。试题涉及的知识运用层次逐年提高,不再拘泥于教材,而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经过长期积累的过程,只依靠考前的集中培训、突击,势必事倍功半,无法适应。为此,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材料,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例如,《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文化”的“佛教盛行”一节,可以利用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来创设新的情境,进而让学生分析“此诗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问题。
四、史料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在漫长的岁月里,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它是人民了解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来源。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辨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应遵循以下的原则和方法。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新教材引用的史料很多,一般地可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教师对史料的运用一要有所选择,二要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所选史料或所提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一段式还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无论是一题多问还是几题几问,问题之间要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角度应有所不同,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
2、适当补充,加深理解。在教学上,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是说,就只能完全局限于课本的史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和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针对性教师在选择史料时,为了使史料能更好地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服务,往往选择一些自己所需要的史料。
4、难度要适宜教材所提供的史料由于经过编者的筛选,一般来说难度和高中各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比较相适应。在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由于较多的引入课外史料,尤其需要注
意所引入课外史料难度的适宜性。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课外史料的难度主要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于史料本身的理解,即是否能读懂史料;其二是所给史料与自己已有历史知识的联系,即是否能理解史料。如果把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一般说来,非文字史料中的图表史料、实物史料学生容易读懂,文字史料中的现代中国史料也相对易懂。但并非所有文字史料学生都能读懂。例如涉及到世界史内容的史料,往往一些西方史家的文字史料学生比较难以读懂;如果学生古文功底不够扎实,涉及中国古代史的一些文字史料学生也难以读懂。这时教师就需要对所选择的文字史料加以适当的提示或解释,因为我们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利用这些文字史料为历史课堂教学服务。
5.形式要多样一般而言,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两大类,其中非文字史料又包括历史图表、文物图片和实物史料等。由于查找和使用的方便,目前高中历史教材所提供的史料以及大多数教师所选择的课外史料多以文字史料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非文字史料在课堂史料教学中可有可无。
选择史料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除了要合理结合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外,对于文字史料,也可以选择其不同种类。正规历史著作是我们文字史料选择的主要来源,此外,很多非正规历史著作也可以作为文字史料选择的来源,例如涉及中国古代史的古代文学家作品、涉及中国近现代史的毛泽东诗词和鲁迅小说,涉及近现代史的新闻时政等等,甚至是历史歌谣和对联也可以作为文字史料选择的来源。
6.数量要合理在进行课堂史料教学时,还存在着一个误区,那就是史料的数量越多越好:越多越能体现教师的水平,越多越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广为应用,使课堂教学中选择更多的史料成为了可能。那么一节课中史料是否真的越多越好?实则不然。由于课堂时间、教学目标和学生能力等因素的限制,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选择的史料数量不能过多。过多的史料只能起到每则史料学生都读到但不能真正理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目标完成的反作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所选择史料数量的多少至少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一是要注意教学的需要;而是要注意学生的掌握能力;三是要注意课堂时间的安排。
史料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而不是要学生去大量阅读史料和大量做材料解析题。通过分析一条条史料,使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重视史料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程度,提升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领悟历史学习方法,增强历史学科素养,形成正确的、高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三篇:肖临骏:浅议审美素质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美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审美素质包括审美观、审美认识、美感、审美情趣和能力等内容。历史教学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陶冶人们的情操,化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师人表率。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自然美、社会美、劳动美、人物美、艺术美、斗争美、科学美等的认识,培养学生掌握美的知识,发展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能力,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因此利用历史教学的美育功能,有目的地进行审美素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历史教学中的审美因子和历史美的特点
所谓审美因子,即在审美活动中能够激发主体美感的客体品性。历史教学中的审美因子指的是以文字、图片、实物和遗址及有关教育教学艺术等为客体的信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古老的神话传说、历史时期的关寨城垣、少数民族的羌笛胡笳、古代战争的车马烟尘、英雄豪杰的盖世之功、历史事件的波澜壮阔等等都可以在学生心灵中幻化成优美的诗歌,叠印出如梦如画的场景。审美视角深入历史的内心世界,可以给学生丰富的精神享受。历史知识包罗万象、浩若烟海,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因子。无论是文物、雕刻、工艺、绘画、诗词等形成所表现出来的历史外在可感形象美,还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典章制度所反映出来的历史本质、历史规律等形式的历史内在科学美、哲理美,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教育的客观基础。
历史美作为历史学科所具有的审美因子,具有以下特点:
1、历史美的真实性。历史学是以事实为训的科学,历史人物是真实、有血有肉的,历史事件是有根有据的。真实的历史所反映出来的真实美会增强美的感染力。
2、历史美的时距性。这是历史教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无论是纵向时间差,还是横向地域差,都能影响学生的审美认识,但是一旦通过审美教育消除了时距差,一幅幅连续的充满立体感和动感的历史画卷就会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3、历史美的层次性。这和历史本身的阶段性分不开,审美具有时代差异性。每个时期的人们有所追求,而每个时期的人们所追求的又不相同,这是历史美的层次性。
4、历史美的哲理性。美是“真”的表现形式,“真”是美的内容,哲理是通过美表现出来的。没有哲理的美是不存在的,历史的哲理美反映为先进的社会理想和历史本质、历史发展规律、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等等。
二、审美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历史知识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审美因素,教师要认真挖掘历史美,以强化历史教学的美育功能,对学生加强审美素质教育。
(一)以文学艺术的美去熏陶学生
历史知识中包含着大量文学艺术史的内容,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就真诚去追求美、创造美。前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斗争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精美绝伦的文学艺术珍品。历史教材中介绍了许多杰出的文学艺术成就,包括文学、绘画、音乐、书法、建筑、戏剧等门类,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素材。例如,战国的编钟、秦始皇陵兵马俑、云冈石窟、敦煌壁画等,教师在讲述时,不仅要指导学生从艺术角度去欣赏,更要学生将其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理解体会,以充分揭示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美学价值。例如讲述北宋《清明上河图》时,应引导学生欣赏画面上店铺林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繁华的景象,还要指出:创作该图的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得到很大发展的时期,该图所表现的都城东京的繁荣,集中反映了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盛况,使学生理解这幅图是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真实写照,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
(二)以人格精神的美去感染学生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在中外历史上,优秀的历史人物形象灿若群星。他们以其鲜明的个性,生动的事迹,反映出各自高尚的情操与品质,闪耀着心灵美的光辉。其中有为国捐躯的爱国志士、有舍生忘死的民族英雄、有大义凛然的革命先烈、有英勇无畏的共产党人、有为科学奋斗终身的伟大天才„„他们的高风亮节、优良品德、雄才大略和献身精神,对青年学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量。例如讲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先驱李大钊英勇就义,可引用他在绞刑架上发表的最后一次演说:“不能因为你们绞死我,就绞死了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将得到光荣的胜利。”这将对学生思想深处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和感染。
此外,许多历史人物的言论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等等。在学习上述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通过对这些丰满人物形象的积极感知,最易产生情感的激动乃至仿效的欲望,并进而产生与理智相统一的内心信念,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这对于陶冶学生美的心灵,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德具有重大作用。
(三)以生产劳动的美去塑造学生
马克思说过,我们从那些由于劳动而变得粗黑的脸上看到全部人类的美。美产生于劳动,劳动创造了美。作为历史中心内容之一的是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处处显示出活泼的生机、积极的创造。历史教材中的每一件工艺品,如造型雄奇的四羊方尊和司母戊方鼎,气势磅礴的秦朝兵马俑,绚丽动人的唐代花鸟纹绵,横亘于群山万岭的万里长城,美轮美奂的景德镇瓷器,贯通大江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截断巫山云雨的三峡工程等等都是劳动人民勤劳的双手所创造的美。例如在讲述秦朝万里长城时,不仅要讲述长城在军事上的防御功能,还要讲述长城的恢宏气势、雄伟壮丽,更要展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劳动、卓越才能和无穷智慧。通过上述历史知识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劳动创造美、人类不仅要欣赏美,更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去美化自然、环境、生活,并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和信念。
(四)以历史斗争的美去激发学生
周谷城先生说过,历史即斗争过程,美的源泉只能从斗争中来,没有斗争既不可能有美的源泉,更不可能有情感。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中学历史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大禹治水”、“陈胜吴广起义”、“郑和下西洋”、“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等一系列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场面,使人感受到一种永远向前的精神和蓬勃向上的活力,进而产生对历史斗争的美感。例如,毛泽东诗词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具有永久的魅力。在讲述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引用他的《七律·长征》来说明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之美,该诗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歌典范,既写出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又把红军为了实现北上抗日的革命理想而排除一切障碍,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发挥到极致,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可以称之为艺术精品。诗人没有刻意渲染战争的残酷与牺牲,而是集中笔力表现了长征取得胜利,实现了革命理想的喜悦和对于艰难困苦的蔑视。其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等诗句表现出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展示了波澜壮阔的长征时期的革命斗争的壮观美,反映了红军美的形象,是一种战斗的乐观的革命战士形象。因此,历史斗争中的形象具有美的特性,能唤起学生美的喜悦感情。
(五)以科学形式的美去教育学生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忠于历史,秉笔直书,真实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严密的真实性与科学性,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科学美。查有梁先生指出,多样而统一,复杂而又单一,奇异而又和谐,抽象而直观等等,常常被认为是科学美的特征。历史知识具有具体性与规律性的结合、多样化与统一性的结合等特点,不同国家和民族历史的发展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各历史现象之间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因此历史知识具有科学美的特征。历史教学就是要通过大量的历史事实,阐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联系。在历史教学中,强调“史论结合”的原则,就是将本质的历史规律融合在具体可感的历史形象之中,作为一整体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既不单调乏味,又不杂乱无章,既丰富多彩,又程序井然,从中可以领略到科学形式的美,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第四篇:肖临骏:关于走班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思考
一“走班制”原则
1、全面发展、学有所长
走班课的设置本意是因材施教、真正发挥教师的优势和发展学生的长处。但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有时并不能真正适应教育改革需要,存在“把选修课当做必修课来上”等形式主义问题或从高一就已明确分文理这样的做法,完全违背了走班课设置的初衷。
2、学生学习的诉求
在现高考体制下,高一年级“文理不分”,本意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拓展知识面。第一学期进行的可能比较顺利,但第二学期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以我个人教学经验为例,在高一历史课堂中存在偏向文科的同学对于理科课程不够关注,偏向理科的同学对文科课程也是应付了事。或到了高二,学生在没有实践的前提下盲目跟风选择或凭感觉选择文理都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留下隐患。最终结果就是教师授课内容因考虑全体学生而使发挥备受限制,学生侧重点不明确、学习的深度广度不足。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学生有不同的兴趣诉求,他们更愿意听自己喜欢的内容,更希望在“走班制”上去发现自己到底更适合文或理。如果我们照顾到这些,学生们定会学好走班课,毕竟诉求才是最好的老师。二“走班制”在运用过程中的操作
结合区内高中教育现状和呼市一中现行走班制的做法,经过实践在传统班级体制的基础上有条件地推行“走班制”,具体方法如下:
1、教师分组
“走班制”的一大特点是教师固定、学生流动,因此我认为应根据教师的专长进行分组、讲授不同内容,教师在固定的时间内只讲授同一内容,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侧重有所不同。教师方可集中精力备课、讲课。
2、学生分类
结合学生兴趣喜好对其进行分类。具体操作中,可以考虑让学生自由选报某教师课程,然后组建本课时班级。
3、后勤保障
为了辅助“走班制”推行,学校应在教室和时间等方面进行调整。结合一中经验来看,教室方面,学校应安排专用多媒体教室用于“走班制”;时间方面,学校对不同科目进行统一安排,具体可考虑将某科目置于某天上午或下午的固定时间。为了课程的完整性,亦可考虑将传统课堂两节并一节。
三“走班制”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问题
走班制取消了传统行政班约束。虽然有任课教师、班长,但班级成员的临时性、随机性,以及班级存在的短暂性,引发了管理松散、课堂随意、学习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长此以往,对于自控能力尚不强的高中生来说,更容易引发各类问题。
2、观念问题
由于学生从未接触过分科教学,因此对于走班制这种新的教学策略需要适应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存在部分学生片面的将走班课和文理分科教学挂钩,将尝试作为真正的文理分科,而放弃其他学科的学习。结合一中走班制经验,这需要班主任教师及固定班级任课教师及时发现、把握学生心理状态,及时引导,正确对待走班制。
3、实施问题
因为每周一课时,时间较短,不能充分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点拖沓,作业不好收。
4、学生差异
总体而言,倾文学生数量少但水平层次跨度较大。不同的班级之间差异明显,甚至在个别班级内部学生水平也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对不同的班级要做到区别对待,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学情。对于不同的学生也要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到充分的关注与培养。
四对策
综合上述问题,提高走班制课程实效的现实不容乐观,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结合我校走班制的工作开展情况,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工作入手: 1.落实教师理论培训
提高教师对走班制的认识水平,增强走班课程的开发和开设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切实开展好走班课培训,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设讲座,对走班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2.备课组集体备课
为了走班制课程的高效性,备课组要制定有统筹安排的走班课程体系,做好课程的实施工作;走班学案由出本学案的老师编写,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走班学案质量和适应度。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大家充分讨论,把教学的深度、广度确定下来。这样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特点,在学案使用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原则是“同案不同用”,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循序渐进的规律,开好走班课。3.做好学生培训
培训指导秉持两个原则:一是“以生为主”原则,结合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强化学生“认识自己,设计未来”的意识,帮助学生“学会正确选择”;二是“科学合理”原则,指导老师建议一定要科学合理、符合教师和不同水平的学生,提高学生对走班制的认知度。结合我校已经实施的导师制和成长档案,更为合理地指导学生个性化课表的制定。
4、阶段性考察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在月考中或阶段性考察中,以达到落实知识、提高历史思维、学习能力为目的,从中发现解决问题并完善学案的设计及教学内容。
第五篇:肖临骏:浅析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在现行教育体制之下,对于学生的素质教学包含了很多方面内容,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其对其他各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也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体育教学主要是以体育运动的形式来进行的,但是我们不能将体育教学简单的理解为运动教学,体育不单单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其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也有非常非常积极地引导和促进作用,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努力帮助学生打造良好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积极的意识品质,从而为日后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打下坚实的生理与心理基础。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分析
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是密切联系而又互相制约的两个方面。身体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个人作为一个身心的统一结合体,其身体素质的好坏必然会对其心理健康情况造成影响,与此同时,体育锻炼本身也可以促进心理素质的锻炼和提升,具体来讲有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体育教学过程有助于情感培养
人的心境是一种持久、稳定且在一定时期范围内会对人的所有行为产生影响的情感体验。积极良好的心境对于人的各种行为举动具有增力的作用,比如在良好心境下完成了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也会让人感觉到兴奋和愉悦,心理层面也会得到满足,反之,消极心境情况下会让本来非常感兴趣的事物变得厌倦、烦躁甚至是索然无味。通过体育教学过程中参与各种体育锻炼,可以在人的肌体内产生十足的舒适感,让人忘却烦恼、尽情宣泄,在各种不同体育运动过程中体验各种技术动作的韵律感、节奏感、美感以及力量感,从而起到开阔心胸、陶冶情操、激发生活进取心和自信心的作用,培养学生形成开朗、乐观、豁达的良好心境,这样的氛围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当然也是肯定的。
(二)体育教学过程有助于锻炼意志
人的行为的果断性和自觉性是人的意志是否健康的一项重要标志。参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体育运动,不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同时也是一种对意志的积极考验。竞技运动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参与人员主动自觉的奔跑,勇于拼搏且锲而不舍的争取最终的胜利,这也充分体现了体育的精神,除了竞技性的体育运动教学之外,一些娱乐性的健身体育项目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作用,促进人的意志得到积极地锻炼和培养。
(三)体育教学过程有助于个性的培养
具备良好积极的个性始终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或者与所在团队进行合作努力获取最后的成功,即使是一点点微小的成功,整个获取成功的过程对于完善自我的个性也有着非常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就是为了能够战胜自我、获得胜利,所有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树立远大抱负和理想,促进行为、认识、思想等方面的相一致有着积极地作用。此外,通过体育教学过程还可以纠正一些消极的心理状态,比如自责、冲动、焦虑、害怕、依赖、害羞以及孤独等等,这些不同形式的心理障碍会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逐渐减轻或者消失。
三、做好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措施
(一)体育教学过程中设立成功体验环节,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
可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获得成功的机会,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增强对自己的自信心。倘若体育基础本来就比较差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又反复经历失败的感受,必然会对其自信心造成严重的损伤,不但会减少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甚至会其生活态度也会造成消极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长处,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如有些学生具备较好的跑步能力,而有些学生具备较好的跳远素质,作为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不同学生的不同特长情况,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展示自己的优势,以给学生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愉快轻松地氛围里完成学习,享受体育运动的快乐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的使自己的自信心得到增强。
(二)通过体育教学帮助学生调节、减缓日常心理压力
体育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接触是真实而又直接的,学生的态度、情绪、意志、能力、思想等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很快的表现出来,尤其是学习压力较大的高中学生,理论学习考试不理想、同学之间产生误会、学习过程中受到老师批评以及高考临近等等情况都会使很多高中学生在情绪上经受各种压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情绪不高、郁郁寡欢、垂头丧气,导致参与活动不积极,练习也不认真,对竞争的胜负结果麻木无所谓,缺乏应有的集体荣誉感,这种情况下体育老师如果简单地看表面情况武断的对学生进行批评,哪怕是学生被迫在表面上有所改观,但是实质上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会给部分学生造成更深的心理层面的伤害,所以,体育老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观察每一名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发掘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并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给予治疗,实践证明采用锻炼和运动的方式可以有效调节和减缓很多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促进沮丧、压抑、焦虑、忧郁、紧张等消极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和排解,帮助学生恢复舒畅的心情以及愉快轻松的情绪状态。
(三)体育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各种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都具有某种规律性,学生对某项运动技能从生疏到了解,再到熟练协调,最后达到自然准确运用,在生理层面主要体现为身体疲劳、肌肉酸痛,在逐渐恢复的过程,其在心理层面也相应的经历了兴奋、紧张、胆怯、怕累等过程,学生自己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或者缺乏耐心和屹立,造成部分人产生比较消极的心理障碍,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各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应对,比如激趣法中老师要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技能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有竞赛法,由于人的能力适应挑战性是人产生快乐并坚持活动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通过竞赛法可以让学生保持不懈的参与动力,再有表扬鼓励法,对部分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哪怕是非常微小的一点进步和成功都需要老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这是促进其逐渐接受并最终喜欢上体育运动的重要手段。诸如上述种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充分利用师生情感交流和课外活动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是在师生情感交流互动过程,比如充分利用师生小结以及学生与学生间小结的环节,老师可以对教学过程中某一问题,尤其是学生们的评价和看法不同的时候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过程来自己发现问题的正确答案,然后老师再用幽默和简短的的语言或者故事形式来引导学生,并辅之以真诚的期待性的目光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争取成功,这就是一种培养学生自力更生、积极进取精神的过程。再者可以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外体育活动实践性与趣味性并存,同时学生参与积极且易于接受,在形式、空间和时间等层面也不受课堂教学般的约束,这种情况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在积极的状态下完成各种活动,从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爱好,同时也使得心理情绪得到了愉悦和疏导。
四、结束语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项体育锻炼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同时通过体育教学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紧张的文化学习节奏得到适当的调节,全面提升全身各器官系统的运转机能,对于推动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有着非常特殊而重要的价值,所以一定要重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