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杨慧琴(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01:4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书感悟-杨慧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书感悟-杨慧琴》。

第一篇:读书感悟-杨慧琴

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

清水九年制学校 杨慧琴

假期再次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它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再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需要,译者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外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有一百条,统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它让我明白了原来学生这样教.会存在那些不足,那样教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读后我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我为大师给我指引教学方向心中激动万分,同时,为自己过去的想法而惭愧。

第一个感受:爱学生 我曾经为自己选择了教师行业迷茫过,也为我第一次当班主任泄气过,还为丢了学生想放弃教师这一职业。并面对几十个有着不同思想的孩子时,烦心的事就接踵而至。今儿张三和李四打架,明儿王五不写作业,后天家长说某某学生打了他的孩子……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没有一天消停过。渐渐地刚毕业时的雄心壮志渐渐隐退,我甚至也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当我阅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霍姆林斯基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他的文章中使我懂得了: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精神世界。世界上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我们教师就是要做到使这个幼小的人的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东西不受到压抑、伤害和扼杀。因此,每一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缺点,甚至不良的嗜好。如果对这些弱点仔细地观察和思索,不仅用脑子,而且心灵去认识它们,那就会发现这些弱点是无关紧要的,是每个孩子年龄阶段所表现出应有的特征时,你会为自己生气、愤怒和加以惩罚的行为感到可笑。我们要理解儿童的行为,懂得儿童是一个经常在变化着的人。教师的心胸要宽广,做到把自己的心分给每一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参与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懂得这些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带着这种对孩子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去,前途不再迷茫,师生关系会比以前更融洽。

第二感受:尊重每位学生的特异性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高瞻远瞩,很明智地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又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学生内心的财富。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正如文中提到的语文老师尼娜彼特罗芙娜的学生米哈伊尔一样。尽管米哈伊尔在平时上课中让尼娜彼特罗芙娜气得脸色发白、双手颤抖,但当这个“两分生”——米哈伊尔很潇洒地为她修理好电视机后,尼娜彼特罗芙娜感到非常的难受,甚至是久久地坐着,哭着……尼娜彼特罗芙娜深深地感到自责:我们做教师的人,怎么会没有发觉,在我们认为无可救药的懒汉和毫无希望的“两分生”身上,在他们的心灵和双手里,还蕴藏着天才呢…… 这一事例不禁促发我深思:既然是在学校的“两分生”,还能很快成为一个技术很高的电视机修理工,我们在今后的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中是否应该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其实,在我们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总会遇到这样类的学生。如我班的陈瑶同学,在学习上我用尽各种办法,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很是懊恼,但是那次的运动会,我差点丢了她,却让我感受发生了改变,我觉得她不是那么讨厌,相反,我每天看见她有一中亲切感,不是她有何变化。而是我要尊重孩子的差异,同时也发现他的优点,她是我班最会扫地的学生,学习上她没有什么造就,但她将来准会是个优秀的保洁员。还有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李珊,她现在本来读初中,就因刚转到我们学校时成绩太差,本该读六年级,给她留在四年级,在这后来的三年学习,她成绩没有多大改观。同家长交谈,家长说:一个读数题我亲自叫了十遍,让她重读,她还是不会,没办法。但是,她在家很会做家务事,不要小看,她可是的家里的能手。还有王望,成绩也是很不理想,我听俞老师说,王望自己会砌房子,他家的院墙和厨房都是他自己砌的,我很是大吃一惊。如果用分数衡量他,他肯定要被淘汰,我们可能埋没了一个无师自通的建筑师。与此同时,苏霍姆林斯基在本文中也旗帜鲜明地指出:如果教师和学校舆论唯一地根据分数来给一个人做出好的或者坏的结论,那他就不会努力去当一个好人。因为上课、掌握知识、分数——这只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个局部,只是许多领域的一个领域。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无法单纯用纸笔工具准确地测量出来。传统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单项测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以此对学生做出或优或劣的判定。考试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试结果——分数也并不能代表学生全部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地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第三点:多读书 我经常对家人说,当老师的我很忙,没有时间干家务活。对朋友说,当老师很累,没有意思。确实没有老师不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的,天天是上课、改作业、备课辅导、谈话 开会理论学习等等,连一分钟空闲的时间都没有。这里面除了没有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而觉得时间不够用外,整天被迫着去做这些事,心累,恐怕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简单的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没有主动去做。教师的任务比较繁重,时间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流淌,就看自己能不能把握得住了。谈到如何解决时间这个问题,苏霍姆林斯基举了这么一个例子: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届公开课,区培训班的学员和区教育局的指导员都来听课。课上的非常出色,听课的老师和指导员本来打算记一些记录,可是他们听的入了迷,竟然连记录都忘记了,就像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这是多么令人惊叹啊!课后有一位教师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这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我只用了大约15分钟。”一辈子都在备课,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确实,做教师的每天必须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我想:这也就是许许多多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的根源。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大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是啊!我们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读了这些,我茅塞顿开,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很多,就是与现实的紧密联系,问题意识,忧患意识流淌于字里行间,而一个个社会现实中实际生动的事例,则支撑起了这种问题意识,使全书鲜活,充实,激起你对现实的关注,激起你对现实的思考,并在这种关注思考中,令你得以专注地读下去。同行们,读书吧,书中自有黄金屋。

第二篇:杨慧读书笔记之二:

杨慧读书笔记之二:

彰显“口语”魅力 优化“交际”策略

经过一段时间的读书思考,越来越意识到口语交际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口语交际课是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听、说训练基础的新课型,然而,目前很多语文老师并没有给予口语交际教学应有的重视。只因为考卷上很少会对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考核,所以很少有老师会像准备阅读教学课那样去精心备好口语交际课,甚至有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或为多让学生练习掌握课文知识而挤课、占课。一时间,口语交际课似乎成了鸡肋,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那么,口语交际课到底有没有必要上呢?答案是肯定的。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良好的说话能力既对人的交际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在当下的小学生中,说话不简洁、不规范、词不达意,缺乏条理性、严密性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有义务重视学生的口头能力,并通过教学策略的优化不断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的语言散发应有的迷人魅力。

一、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更敢说

在下课的时候,我们总能听到学生们唧唧喳喳地讲个不停,个个都能说会道,侃侃而谈。然而一到课堂上,他们就显得安静了许多,尤其在口语交际课上,即使教师想尽办法启发学生“动”起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学生也总不是那么积极,尤其是遇到有难度的话题练习时,几乎没人愿意主动参与。究其原因,是因为一直以来,学生们都习惯了课堂上“听”和“跟着说”的学习状态,他们不适应自己唱主角,主动把自己的话与老师共享,更不适应围绕一个话题和那么多人一起讨论甚至是争论。与此同时,学生们平时的交流都很随性,一旦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围绕某个中心内容有条理地说一段话,他们就显得有点手足无措,他们会因为怕错,怕被嘲笑而不敢说、不愿说。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在自己的言谈举止过程中体现出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和尊重,使学生在课上感受到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把舞台还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口语交际的课堂大舞台是他们自己的,是轻松自主的,老师只是他们口语练习的一个伙伴,而非裁判,使他们不再因为有压力而不敢讲。

其次,教师应在训练过程中创设一种友好、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的影响力。如果一个学生在练习时,其它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嘲笑他,那么学生是不可能顺利完成口语交际练习的,最后可能连原有的勇气都会消失。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回答好问题、说好话,鼓励他们不怕讲错,敢于参加到集体的训练活动中来。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

同时,教师还要留意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把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训练内容留给他们。例如简单的介绍,朗读等,这样的训练能让这类学生比较容易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更有利于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

二、明确练习目标,让能力更全面

口语交际重在“交际”,它是由听众和说话者参与的互动过程,而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因此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也就是说,既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因而在口语交际训练时,我们首先要注重训练的全面性,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口语交际与口头作文教学等同起来,而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意识,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应变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堂上重视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帮助他们学会仔细倾听,提高听的质量,并教他们学会根据听到的内容提出问题,做出评价,或与说话者进行交流,促进“听”与“说”的有效互动。

其次,教师要注意口语交际练习的全面性。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有“焦点”可争,我们常常能看到教师精心设计下的热热闹闹的口语交际课堂,学生们似乎都有事做,都有话可讲。但是,仔细数数课堂上唱主角的并没有多少学生,学生参与面并不广,大多数学生都只是观众,甚至是冷眼旁观者。这样的练习,并不是全体学生的真正的语言实践,得到锻炼的只有寥寥几个人。

另外,教师还要关注练习题的实效性。在课堂上,当学生争着发言,抢着交流的时候,教师要能冷静地想一想,此时学生表达的内容是否紧密围绕了话题中心?他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否符合年段学习要求?与他之前的能力相比是否有所提高?只有关注了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在热闹的练习过程中,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拓宽训练途径,让交际更有效

凡是有人际交往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这是由母语学习的广泛性决定的。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所以口语交际训练的天地是广阔的,训练途径也是多样的。

1、开展口语交际专题训练

为了加强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苏教版教材在每册书的各个单元均安排了富有层次的口语交际练习内容,通过专题训练,使学生能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的口语表达技能。这种专题训练一是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二是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在这样的逐层推进练习中,学生们的交际面会更广泛,语言交际技能和素质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渗透于阅读课堂教学全过程

(1)、在课堂练习中进行训练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最好的练兵场。尤其是语文课。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有训练的意识,把口语交际训练融入到阅读课和作文课中去,进行各种形式的口语训练,但是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所以课堂教学中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朗读、回答法

多读可以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同时熟悉课文的遣词造句,习惯正规的语句用法,从而将书面语和口语有机地结合起来。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语速、语调、句读等方面进行指导,尤其不能让学生读破句。《黄鹤楼送别》一文有这样一句话:“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在朗读课文时,有学生提出不理解文中的“意不去”,仔细看过课文之后,才发现是学生的句读出了问题,他们把“都/有意/不去触动”念成了“都有/意不去/触动”。可见,敏锐的语感和正确的朗读能力不

但是正确理解教材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口语基础的重要环节。

复述法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复述的文章都是已经学过的内容,学生对它们很熟悉,因而学生说起来会比较容易。同时,复述要求学生理解、记忆复述对象中的一些词语和语句,并能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这个过程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语法知识,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系统连贯的说话能力。复述的对象可以是课文内容,也可以是其他同学的回答。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又可以采用详细复述、简要复述、摘要复述等不同的形式。如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嫦娥奔月》等故事性课文,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简要复述,只要把大致的结构内容复述出来即可。而《小镇的早晨》这类描述性文章,则要求学生能详细复述,把课文每一部分详细阐述的内容都复述出来,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文,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内化和表达能力。

讨论法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组织,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讨论过程中来,并能始终参与其中。讨论的内容可以是由教师提出的有争议的问题,大家就这个问题分别说出各自不同的看法,也可以是学生对教师、教材或是其他同学回答的内容提出反驳的意见,赞同或是反对这一反驳意见的同学都可以站出来讲一讲自己的观点。

(2)、重视语言表达方法的指导

在以上所有这些训练形式中,教师都要严格把关,要帮助学生把话讲清楚、说明白,对学生表达过程中出现的语病要及时进行纠正指导。在很多优秀的语文课例中,执教者往往都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引导和矫正,使之与课堂主要教学目标水乳交融:

要求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样?” 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习提出看法——“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学生的回答。”

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信心,强化口语技能的训练——“别着急,吸一口气,再慢慢说。”“你讲得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

3、联系实际进行随机练习

⑴、紧扣生活随机训练

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给口语交际的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师要能用心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用语言进行恰当的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积极的发展和提高。如《小烦恼热线》一课中所用到的烦恼题,就可以从学生的日记或话题中进行挑选;再如,班里转进来一个学生,可以引导大家试着说说欢迎辞;结合班队课组织开展“该不该打电脑游戏”的讨论„„

⑵、利用活动随机训练

喜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可以抓住学校、班级开展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这种不着痕迹的练习,往往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如笔者在带领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课的“玩出精彩世界”专题研究时,组织开展了一次轮滑的比赛。这是男孩子的强项,他们一个个溜得飞快,惹得女生羡慕不已,当问到她们羡慕什么时,她们说:“瞧他们溜得那么快,就像离弦的箭一样,真让人羡慕!”“看看他们的动作,这么娴熟,我们女生是可望不可及了!”“„„”虽然这节并

不是语文课,但是偶尔的几个问题,简单的几句话仍然可以使学生的口语得到训练,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语文老师要能把平时的活动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找准机会让孩子们练一练,说一说,哪怕是牺牲一些语文课的时间,也能使学生受益匪浅。

口语交际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认识,不断探究,在日常的教学中一点一滴地积累。只要大家对它加倍重视,有效优化口语教学的策略,构建激发兴趣——全体参与——创设情境——质疑问难——适时引导——反复实践的模式,寓“说”于妙趣横生的互动交际活动中,学生们就一定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感受交流的快乐,彰显语言之美。

第三篇:续聘工作总结刘慧琴

续聘工作总结

莲花台小学:刘慧琴

在任职期间,本人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把“三个代表”具体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当中,服从大局,听从指挥,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恪敬职守、工作兢兢业业、勇于奉献、任劳任怨、尽职尽责、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关心学生,遵守国家政策法规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本学年担任二﹑四年级班主任职,担任语文、思品学科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当中,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一直坚持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当中,坚持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只是起到引领者的作用。以教材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把技能训练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组织教学,在加强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加强业务学习,经常上网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吸取别人的良好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之上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教学中积极恰当地运用教具和现代化教学设施,耐心细致地帮助差生,不歧视他们,再差生的转变中下了很大功夫: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找到他们与优生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学会自我评价、帮助他们克服智力被动的倾向;帮助他们克服在学习中的不良习惯,逐步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充分利用他们的闪光点与学科特点有机结合,教给他们正确的思维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当前素质教育和课改的要求,重视教法改革,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寓教于乐,课堂气氛活跃。

在教育教学当中遵守国家对小学生思想品质素质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满腔热诚地爱护学生、全面关心学生,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和养成教育,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树榜样,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

总之,在工作中我认真踏实,一丝不苟,讲质量,求效率,用自己的坚韧与执着,用自己的敬业与奉献不断诠释着新时期的教师精神,不断书写着自己事业的壮丽篇章。

第四篇:目标管理-杨琴惠

目标管理心得

首先,从人生的角度来看一下目标管理。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暗淡无光的,没有努力的方向,没有奋斗的动力。你不知道你要去哪里,更不知道如何去,那么哪个方向对你来说,都没有太大的意义。正如我在课程上强调的,人生没有目标,就等于在梦游!并且,没有目标的人,将会成为别人实现目标的一种工具!

其次,从工作的角度来看一下目标管理。有目标的工作往往意味着有压力,意味着你必须努力去工作。可能有人会不太喜欢有目标的工作,但是却没有想到,没有目标的工作是不会被重视的。加薪、晋升?有难度,最后就只能混日子了。根据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的话,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由此得知,所有的工作都应该有目标,只不过有时候没有刻意地去强调某些岗位的目标而已。

杨琴惠

2013.12.23

第五篇:关于读书书琴

关于读书

文/书琴

为什么要读书,这在过去并不是个问题。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又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虽然有些庸俗意味,但读书被当成求生之道,其重要性自然无可替代。当然,也有从其他方面立论的,比如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过,杜甫认为“诗是吾家事”,读书是为做诗,其重要性便并不亚于“黄金屋”、“颜如玉”了。其次,也有从一般意义劝人读书的,如“开卷有益”。由此看来,读书一事,在古人心目中,的确是至高无上的。

可是,在这个空前多元化与信息化的年代,许多原本已成定论的思想观念都受到了质疑和批判。比如读书的重要性,比如读什么样的书等等。

对于社会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我接触甚少,亦无法用准确的言辞来对目前所处的社会做个判断或描述。有人称之为读图时代,有人称之为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人称之为文化垃圾、文化泡沫泛滥的时代,想必各有所据。可唯独没有人称之为读书时代,或许有人认为随着数字信息化的进程,对于经典的文本阅读已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在古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不读书,便会蒙昧无所知。而如今,人们时刻生活在各类信息的包围之中,电视、网络、无线电波、广告招贴等等,时时袭击着人们的视听。人们的忙碌纷乱中生存,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中穿梭,甚至没有驻足的片刻,好在如影随形的信息资源和无孔不入的文化快餐亦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于是,读书作为一种简朴而古老的生活方式,离现代人的生活便越来越远了。

不可否认,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确会让人觉得局促。可是,这并非意味着我们可以离开书本而生活。因为,随着社会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频繁,书籍作为人类知识与智慧最重要的载体,就会越发显得重要。在现代化程度比我们高得多的西欧、北美,随处可见一卷在手,宁静阅读的人。我有个英国的朋友,她第一次到我家做客,带来的礼物便是一本英文版的读物。

读书不仅可以获得知识,它更是一种驱走浮躁,使自己沉静下来的最好方式。读别人的思想,观照自己的立身行事,那是一种发自心灵的对话,能疏瀹五脏,澡雪精神。一本书读完,便是完成一次自我更新,是一次思想体操训练的结束。

可是,也有人说,现在处处充斥着文化泡沫,读某些作品,无异于对生命的浪费。虽然古人云“开卷有益”,但不可否认当前文化泡沫与文化垃圾大量存在的客观事实。这与读书并非从根本上对立,因为,各个学科都有公认的经典与权威,迷信权威固然不对,虚无态度,主观臆测更是错误。只有通过阅读,在阅读中对比与甄别,才能登堂入室,把握各学科的根本特点与发展前沿,才能找到进一步深入阅读的门径。

除了各学科的经典之外,有没有各行各业共同的经典?我认为有。那就是反映全民族文明与智慧的著作,即那些民族性的经典。比如古代,士大夫都读“四书五经”,那不仅是他们仕途的敲门砖,也是自己“修齐治平”人生道路的指针。宋代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或许是文人们的杜撰,但那些承载着民族文明和智慧的经典是不容否定的。因为它们反映了

我们民族文明的历史,是全民族思想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可以设想,如果传统经典深入人心,人人都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境界充满向往,早些日子的网络“木子美”、方兴未艾的所谓“身体写作”等等便不复存在,更不必“道德家”们视为洪水猛兽而口诛笔伐之了。诚然,那些传统经典离我们时代久远,不可避免的带有某些与当今社会格格不入的东西,且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又使人们必然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经典自身的话语能力已非常微弱,有许多经典被肢解、歪曲和误读。因此,我们更应当以沉着的态度,摒弃思想的浮躁与行动的泡沫,对传统经典存真复原。通过阅读,更全面的认识民族文化传统,在阅读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质和文化涵养。

书中没有“黄金屋”,也没有“颜如玉”。但我喜欢在宁静的午后和万籁俱寂的子夜,一卷在手,读古人书,与古贤交谈。那种感觉,离“黄金屋”与“颜如玉”又仿佛很近,很近;而心,亦很静很静„„.

下载读书感悟-杨慧琴(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书感悟-杨慧琴(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杨感悟

    班主任感悟 一寸光阴一寸金,转眼间在众合育人已经三个月了,当班主任已经一个月有余,班主任的工作是千头万绪,他面对的是几十颗纯真、无暇的心灵,面对的是几十颗复杂多变的内心世......

    《我们的共同理想》李慧琴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案例 李慧琴 教学设想 本节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讲比较抽象,因而提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运用具体事例、表格、故事等形式使同学们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

    最美家庭之林慧琴

    新发村最美家庭 ——孝亲敬老之家先进事迹材料 俗话说: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在新发镇新发村,提起村民林慧琴一家,那是人人羡慕的幸福之家,全家共6口人,上有两位老人,还有一双儿......

    杨国琴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实施方案 长春市九台区第八中学 杨国琴 2017年3月12日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自主学习能力,是在常规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不......

    禁毒教育心得体会—杨琴

    禁毒教育心得体会 2012级电子(5)班 杨琴 指导教师:邰邦权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我知道什么是毒品,毒品对我们人类的危害,引起我们青少年吸毒的可能原因,以及预防吸毒的方法。 目前,日......

    杨忠慧教学工作计划

    2017年度高二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杨忠慧 新的学期我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落实教学进度,以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

    支教心得杨慧君

    支教心得 短短的十天就这样结束了,心里说不出什么感觉,总之,这种感觉是不舒服的,我不会用什么华丽的语言去描述内心的感受,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文笔很差,但此刻确确实实想写点东西来......

    杨慧玲 师德学习心得

    师德学习总结 本人通过认真学习学校颁发的有关师德学习材料,认识到了师德师风直接关系到育人的质量和素质。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