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数学复习课(华应龙)
《六年级数学复习课》教学案例
华应龙
公开教学选择上复习课?这是我绝对不会做的,更确切地说——是不敢做!原因很简单:第一,复习巩固旧知识,学生觉得无味;第二,以练习为主,讲练结合,形式单一,缺乏新意;第三,复习课主要针对学生存在的典型错例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后面那么多老师听课,一旦学生暴露的都是问题,不知该如何有效地调控课堂。
不久前的一节公开教学观摩课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固执、可笑的想法,这是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的一堂六年级数学复习课。
这堂课既没有生动鲜亮的多媒体课件,也没有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全课的展开就围绕着一张综合测试题:
1.请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在试卷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
2.脱式计算:1.25×32×0.25。
3.解方程:6.8+3.2x=26。
4.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
5.带着小狗的小明和小兵同时分别从相距12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行55米,小兵每分钟行65米,小狗每分钟跑240米,小明的小狗遇到小兵后立即返回向小明这边跑,遇到小明后再向小兵那边跑。当小明和小兵相遇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6.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这样的测试有意思吗?那就笑在心里,等待5分钟的到来,好吗?
7.小红的房间长4米,宽3.2米,她爸爸准备把南墙刷上彩漆,这面墙上窗户的面积是2.8平方米。算一算,小红爸爸至少需要买多少千克彩漆?(每平方米大约用彩漆0.4千克)
“你在耍我们!”
【精彩回放】上课伊始,老师宣布进行一次5分钟比赛。随着一声口令,全班伏案疾书,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完成这张试卷的同学请举手!”老师满脸期待。学生一脸沮丧,面面相觑。“一个都没完成?”看得出,老师心有不甘。沉默片刻,一个愤愤不平的声音传来:“老师,你在耍我们!”此言一出,满堂哗然!老师一脸迷惑:“我怎么耍你们了?”“你看,第6题„„”随着他的提醒,大家将目光聚焦于试卷的一处——“6.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
学生们恍然大悟,忍不住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老师连忙追问道:“真是我耍了你们?”这一追问引发了学生的自我反省:
“不是,因为第1题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而我连名字都没写!”
“我把名字习惯性地写在了右上角了!”
“如果我们按要求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的话,我们当然能看清第6题的要求。”
【且听且思】我们总习惯于在学生做练习时反复提醒:先审题,再下笔。然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提醒得到的依然是学生的我行我素,拿题即做,结果仍然是屡说屡错,屡错屡说。于是我们便常常心生抱怨:怎么老师的话到了学生那里就成了耳边风?这份试卷的特殊价值就在于不经意间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自我反思,实实在在地体会到认读提示语是多么重要。这种体验远比老师在学生做题前反复叮咛要有效、要深刻,它绝非只是学生停留在表面、承诺在口头的应答。
“我们又上当了!”
【精彩回放】“既然大家觉得这张试卷很有意思,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请把其中的第4题、第5题和第7题做完,时间为6分钟。”„„开始交流了,一位矮个男孩首当其冲:“第4题的算式是300-60×4”,其余学生纷纷颔首点头。老师并未急于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另一位眉头紧锁的女孩,他注意到刚才这位女孩曾迟疑地举了一下手。“我觉得应该是60×4”,她吞吞吐吐地回答道。“奇怪!一般来说,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方法,现在怎么会有两个不同的答案呢?”老师一脸惊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渐渐地,举手的人多了:“我们又上当了,问题是‘离甲地多少米?’”
“300-60×4求的是‘离乙地多少米?’”
“求‘离甲地多少米?’实际上是求‘已经行了多少米?’”
“这好比要我们去某个地方,地址都没听清就撒腿便跑,结果南辕北辙。”老师适时点评:“错得好,说得更好!只要我们有收获、有长进,那么刚才的错误就有了价值!”
在交流第5题的感想时,很多学生觉得:“题目太长,理解题意比较费劲。”“是啊,题目的确很长!”老师启发大家:“你们觉得这道题绕来绕去关键在哪?”“小狗在不停地、来回地跑。”学生的回答一针见血。“既然如此,那该怎么解答呢?”老师顺水推舟。“应该用55+65=120(米),1200÷120=10(分),10×240=2400(米),理由是„„”听了他的分析,老师点头赞同,随后又问:“还有不同意见吗?”“有!应该再用2400×2=4800(米)”一位瘦瘦的男孩坚定地说。见大家不明所以,他继续补充道:“题目上说‘带着小狗的小明和小兵’,问题是‘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可以理解为求一只小狗跑的路程,也可以理解为求两只小狗跑的路程。”这样的解释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而且很显然,老师并未预设到这种“生成”,他激动地询问了这位学生的名字,然后大声承认:“我原以为刘梁丰同学错了,所以才让他交流,事实上他是完全正确的,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
【且听且思】也许应该感谢那位眉头紧锁的女孩,是她的迟疑使得课堂在那一刻峰回路转;也许还应感谢那位瘦瘦的男孩,是他的坚定使得课堂在那一刻精彩纷呈„„学生们的思考让教学有了生成的空间。但再深入仔细地想想,仅仅有了生成就足够了吗?如果华应龙老师缺少智慧独到的眼光,缺乏“让差错显露出可贵”的思想,那么即便是面对再多的生成也会熟视无睹!试想,若不是华老师的关注细节———发现了女孩的迟疑;若不是习惯于“倾听不同的声音”——给了男孩表达的机会,也许上述这些有价值的生成都将被悄无声息地淹没在我们的声音中,一种以“权威者”的身份妄加评判的声音。
“这题没有答案!”
【精彩回放】第7题的交流非常热烈。第一位学生说:“用4×3.2=12.8(平方米),12.8+2.8=15.6(平方米),15.6×0.4=6.24(千克)。”“错了,错了!”话音刚落,教室里便传来此起彼伏的否定声。老师连忙摆手:“别说‘错了’,说不定有对的道理呢?应该说‘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另一位学生回答道:“粉刷墙壁时要把窗户的面积去掉,所以应该用12.8-2.8=10(平方米),10×0.4=4(千克)。”他的分析有条有理,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同。正当大家的观点趋于一致时,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我认为这两个答案都不对。因为要求南墙的粉刷面积必须知道长和高,而题目中并没有告诉我们高是多少,所以这道题目没有答案!”没有答案?大家满脸震惊,而后再次恍然。老师也深有感触地说:“我很佩服这位同学,一是佩服他发现了这个大家容易忽视的环节,二是佩服他能在大家的声音特别高、特别一致时,有勇气站起来表明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条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船上装了75头牛、45头羊,问这条船上的船长年龄多大?”学生哄堂大笑。
【且听且思】“这题没有答案!”初闻此言,满心震惊!平心而论,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已习惯于出有答案的题目,学生也已习惯于解有答案的题目。正是因为习惯于这种定式,所以当学生绕了一大圈发现题目本无答案时,才会在震惊中领会出题者的深意。
一颗数学思维的种子,不管我们是有心还是无意,只要播进了学生的心田,它就会以别人难以感知的方式存活、生长起来,而且,它的果实会成倍地膨胀。透过习以为常的现象,我们是否该再次认真思考——何为“数学思想”?何为“有用的数学”?我想华老师的这堂课已作了绝妙的诠释。让我们为这简约而精彩的复习课叫好!
第二篇:华应龙老师数学复习课《审题》课堂实录
华应龙老师数学复习课《审题》课堂实录
2007年10月27日上午,华应龙老师在湖北省教育学院老礼堂给前来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湖北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的老师们上了一节颇具数学味的数学课。听了这节课,我深刻体会到数学课就是数学课,它和语文课是有本质区别的:数学课不仅是传递数学知识,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不能启发学生思维,教给学生思考方法的数学课应该是不成功的数学课。下面是根据自己的记忆整理的华老师上的《审题》课堂实录:
一、热身起跑
师:口算下面10题。比一比谁能全部做对!
(学生练习。3分钟后,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己判断)
师:刚才10个口算题全对的请举手。
师饶有兴趣地数着:哦,不错,20位同学全对。真棒!全对的同学有没有经验告诉大家?做错的同学是不是有疑问要请教呢?请前后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几分钟后,组织全班交流)
师:交流后,自己有没有收获?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我最大的收获是锻炼了自己口算的能力。
师:真棒!还有特别的吗?(学生思考,无人举手)刚才大家说了有收获,但是这个收获呢,却一时无法表达出来,或者说自己还不想表达,没关系。(学生和听课的老师笑)
师:其实不管做对还是做错,我想都有自己的收获!不急,等一会再表达。
二、跌入陷阱
刚才做10道口算题,我班有20位同学全对。还没有做对的,接下来要好好表现了。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份练习卷,5分钟内,看哪些同学能圆满地解答这些题。
(师提醒学生,为了公平起见,拿到试卷后,先不要看,等一会一起看试卷,师分发试卷,几分钟后,学生开始答卷)
附:综合测试
1、请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在试卷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 2.脱式计算:1.25×32×0.25 3.解方程:6.8+3.2X=26 4.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
5.带着小狗的小明和小兵同时分别从相距12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行55米,小兵每分钟行65米,小狗每分钟跑240米。小明的小狗遇到小兵后立即返回向小明这边跑,遇到小明后再向小兵这边跑„„当小明和小兵相遇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6.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这样的测试有意思吗?那就笑在心里,等待5分钟的到来,好吗?
7.小红的房间长4米,宽3.2米。她爸爸准备把南内墙刷上彩漆,这面墙上窗户的面积是2.8平方米。算一算,小红爸爸至少需要买多少千克彩漆?(每平方米大约用彩漆0.4千克。)
师:时间已经过去一半了,快,快!
(此时,屏幕上出现了第六题,听课老师看后纷纷窃笑,估计很多学生要上当了。师善意地提醒:独立思考,真好;独立做,不看别人的,做得很好)
师:时间到!现在我了解一下,把这张试卷做完的请举手!(只有几人举手)没有做好的同学谈谈你的感受。生1(怒气冲冲):华老师,你耍我们。
师:我哪里耍你呢,为什么这样说?
生2(语气坚决):看了第6题,就觉得你在耍我们。“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这样的测试有意思吗?那就笑在心里,等待5分钟的到来,好吗?”
师惊奇地说:哦,我真在耍你们吗?
生3(非常冷静):我认为华老师并没有在耍我们,因为试卷第一题是:“请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在试卷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这就已经告诉我们要把试卷读完,如果认真读完试卷,应该可以看到第六题。
师(惊喜):这个小老乡真好,善解人意,真是我的知音。我有没有耍你们?我开始不是说明白了吗?拿到试卷第一件做什么事情?
生:“请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在试卷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
师:刚才我发现了,有的同学做了第一件事情,还有的同学名字也没有写,赶紧去做题了。刚才要求大家除了写名字,还要求做什么?
生:还要认真读题。
师(感叹):你看,老师提醒你了,你没有读完,这能怪我吗?
(很多学生低头,自责状)
师:你说能不能在4-5分钟内把试卷做好?
生:能。
师:这份特殊的试卷是可以的,用4-5分钟看完,再写上名字。不过,平时的试卷是来不及完成的。是吧?说说现在你有什么收获?
生:以后解决问题时,先审题,再好好做。
三、走出迷雾
师:那好,现在请大家完成第4、5、7三题,时间为6分钟。
(生独立解答。稍后进行第4题的反馈)生1:300-4×60=60(千米)
师:还有别的答案吗?
生2:60×4=240(千米)
师怀疑地说:啊,还有不同的答案?认同第一个答案的请举手!同意第二个答案的呢?(生举手表决)
师:哎,怎么这题有两个不同的答案呢。平时一直说有不同的解题方法,怎么出现不同的答案呢。
(生都低着头思考)
师:那你们究竟同意哪一个?同意第一个答案的请举手。
(很多学生改变了自己的选择)
师:为什么改变自己的想法了?
生3:因为“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就是说,求4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师:是这样的意思吗?那么,会画线段图吗?把问题标在哪里呢?
(学生独立画线段图)
师:搁笔。刚才有人画好了,有的在头脑里画了图。画出图以后,是不是不会错了,看好问题求什么?
生(齐答):求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
师:我们一开始以为求什么了?
生4:以为是离乙地多少千米?
师:刚才做这一题,最关键是把题目认真读完。当你看完题后,把图画出来,问题就解决了。
(学生不好意思笑了)
师:这道题简单吗?简单为什么还有错呢?
(生集体交流自己的收获)师:第5题已经做出答案的请举手。(全班只有几个人做好)那么多人没有答案,老师就好奇地想:没有答案一定是碰到难处了,那就请你来说说。如果把自己碰到的难处说出来,那就是水平。(无人响应)是不是题目看不懂啊?这题目特别长,能不能看清楚这个题目讲什么事情,哪里看不明白?
(一生举手)
师:你第一个勇敢地举手,请你说。
生:“小明的小狗遇到小兵后立即返回向小明这边跑,遇到小明后再向小兵这边跑„„”
师:接着是省略号,什么意思?(生解释)题目意思明白了,那现在会做了吗?
生1:我是这样做的: 55+65=120(米)1200÷120=10(分)240×10=2400(米)
师:跟他一样答案的举手。(很多学生举手)除了这个答案,还有什么答案?
生2:还用55+65=120(米)1200÷120=10(分)240×10=2400(米)2400×2=4800(米)
师:很好,刚才别人都同意这个答案,你还有答案。究竟哪个答案对呢?(师指着板书)我们先来看:55+65=120(米)——求的是什么(是指速度和)?1200÷120=10(分)是指什么(相遇的时间)?为什么用10×240?
生1:小狗用的时间就是10分钟,再用速度乘时间,就是小狗走的路程。
师:抓住问题来想,这题想明白了。那么,这两个答案究竟哪个对呢?我很好奇,这位同学为什么还要用2400乘以2呢?
生2:我以为小兵也带了一条狗。
师哈哈大笑:对,对,对,原来他以为小兵也带了一条狗,一共两条狗了。这就又提醒我们了,以后看题目时„„
生齐说:看清楚,仔细读。
师:很好,这题确实可以这样理解,“带着小狗的小明和小兵”。有可能两人都带小狗,也可以理解为小明带着一条狗。两只狗,就走了4800米。我还真的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这可不是华老师有意设计的。
师:现在请大家说说最后一题,谁来汇报?
生1:4×3.2=12.8(平方米)12.8+2.8=15.6(平方米)15.6×0.4=6.24(千克)
(其他同学笑了,看出来第二步好像不对)
师:哦,别说人家错了,还有不同想法就大声说出来。
生2:4×3.2=12.8(平方米)12.8-2.8=10(平方米)10×0.4=4(千克)
师:好!孩子,还有不同答案吗?很好!哪个答案对呢?
生:第二个答案对!
师:第一个与第二个不同在哪里?看得出来,这也是一个本领。
生3:他们解题中的第二步不同:上面是加,下面是减。
师:对,区别就在这里。那究竟应该是加上2.8还是减2.8,减还是加呢?
生4:应该是减,因为窗户上不要涂漆,应该用减法。
师:说得真逗!窗户上不要涂油漆,所以要用减法。那这题应该选哪个结果呢? 生:应该选第二个。
师(故意放慢速度):第二个答案是对的?
生5(很自信):我认为这两个答案都不对!因为题目里“小红的房间长4米,宽3.2米。要求南墙刷上彩漆。”这样就必须知道房间的高,而题目里没有告诉我们,所以我认为这两个答案都是错的!
(发言精彩,全班学生主动鼓掌)
师微笑着说:佩服,真佩服!我有两层佩服;一是发现刚才大家做试卷时,他只做了第一题,后面没有做,我猜他在认真审题了;二是发现在大家声音这么高,意见这么集中的时候,他有勇气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是很不容易的。掌声!请大家为他鼓掌!
四、交流收获
师:上完这节课,现在你有什么收获?
生1:审题时看清楚题目,不能盲目下笔。
生2:看题目的时候,看清楚条件与问题,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
师(板书:审题):那怎么审题呢?
生3:仔细读条件,看清楚条件与问题是不是相干。
生4:做应用题时,看问题最后求什么?就像刚才第4题,实际上仔细看了,就明白了。
师: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窃窃私语)
师:从刚才的练习可以看出,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读题,不能想当然,不能根据已有的经验,盲目判断,经验有时候也会害了我们。
师:老师自己编了一首儿歌,出示儿歌。审题
审题不误答题工,勿勿答题希望空,量量关系要读懂,读完三遍再起动。生:谈感受。下课
http://eblog.cersp.com/userlog28/203736/archives/2008/1104461.shtml
第三篇:数学 复习卷(华应龙审题)
数学 复习卷
(1)请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在试卷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
(2)脱式计算:1.25×32×0.2
5(3)解方程:6.8+3.2X=26
(4)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
(5)带着小狗的小明和小兵同时分别从相距12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行55米,小兵每分钟行65米,小狗每分钟跑240米。小明的小狗遇到小兵后立即返回向小明这边跑,遇到小明后再向小兵这边跑……当小明和小兵相遇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6)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这样的测试有意思吗?那就笑在心里,等待5分钟的到来,好吗?
(7)小红的房间长4米,宽3.2米。她爸爸准备把南内墙刷上彩漆,这面墙上窗户的面积是2.8平方米。算一算,小红爸爸至少需要买多少千克彩漆?(每平方米大约用彩漆0.4千克。)
第四篇:华应龙六年级数学试卷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2004年毕业考试数学试卷
一、填空。
1.十八亿三千零四万零九十,写作(),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取近似值是
()。
2.5.07吨=()千克,2.8升=()毫升。
3.5/9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再加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是1。
4.在6/7,0.8,83%和0.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5.我校共有学生a人。第六届艺术节中,上台演出的学生占4/7,上台演出的学生有()人。
6.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7.用3个棱长为2分米的立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8.把2∶2/3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9.从1、2、3、4、5、6、7、8、9、10这十个自然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组成的比例是()。
10.2004年6月8日“金星凌日”是从13∶12开始,到19∶19结束。这一“百年不遇的罕见天象”从开始到结束共经过()时。
11.我们学过+、-、×、÷这四种运算。现在规定“*”是一种新的运算。A*B表示2A-B。如:4*3=4×2-3=5。那么9*6=()。
12.从3点到3点半,钟面上的分针转过了()度,时针转过了()度。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如果a×b=0,那么()。
① a=0② b=0③ a、b都为0④ a、b中一定有一个为0
2.1、3、7都是21的()。
① 质因数② 公约数③ 奇数④ 约数
3.两根同样8米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3/8,从第二根上截去3/8米。余下部分
()。
① 无法比较 ② 第一根长 ③ 第二根长 ④ 长度相等
4.雅典2004奥运火炬在北京传递所走的路线如图所示(图略)。根据这幅地图估计(比例尺为1∶280000)火炬传递从人民大会堂东门到颐和园走过的路程大约是()。① 5500米② 328千米③ 55千米④ 6千米
三、简便计算。
57.5-4.25-15.75125×325/7×16.31-5/7×2.31四、脱式计算。
6760÷13+17×25 4.82-5.2÷0.8×0.6
5/6-3/4÷3/10 35÷7/8×1-2/7
五、解方程。
3.2x-4×3=52 x∶1.2=3∶
4六、画图。
请在方格中先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再画一个和它面积相等的梯形。(图略)
七、应用问题。
1.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700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400万人。计划招生人数是报名人数的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2.火车的速度是110千米/时,飞机的速度比火车速度的8倍少20千米/时。求飞机的速度。
3.(图略)
4.张大爷把5000元存入银行,存期1年(一年期年利率是1.98%)。按国家规定,所得的利息应缴纳20%的利息税。到期后,张大爷实际所得利息是多少元?
5.下图是2003年世界最大原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耗国统计图。(单位:百万吨)
(1)我国是世界原油生产第()大国,石油消耗第()大国。2003年,我国需要进口石油()百万吨。
(2)美国是世界石油消耗第()大国。2003年,美国石油消耗量大致相当于
()等几个国家的原油产量。
6.有关牙膏的数学问题。
(1)小红去买牙膏。同一品牌两种规格牙膏的售价情况如下:120克的,每支9元;160克的,每支11.2元。她买哪种规格的牙膏比较合算呢?为什么?
(2)牙膏出口处直径为5mm,小红每次刷牙都出1cm长的牙膏。这样,一支牙膏可用36次。该品牌牙膏推出的新包装只是将出口处直径改为6mm,小红还是按习惯每次挤出1cm
长的牙膏。这样,这一支牙膏只能用多少次?计算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本卷提供者:华应龙。)
第五篇:华应龙我就是数学读后感
华应龙我就是数学读后感
“我就是数学”,这句话很有分量,写这样的书名需要一定的底气。我欣赏作者,工作26年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学习、研究、总结、提升,用数学的眼睛来关注生活,用先进的思想观照课堂,用智慧的实践演绎精彩的人生。
捧读《我就是数学》,我仿佛坐在华老师的课堂里,听他娓娓道来:
“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这是作者的真切感悟。农民种的庄稼长得不好,从来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土是不是松得适宜,肥是不是施得及时,有没有及时浇水和除虫。因为他知道庄稼始终是无辜的。我们应像农民那样,经常追问自己:学生上课为什么不专心,作业为何总是出错„„多么朴实而又感人的心声!
是的,华老师一直用农民种地的精神鞭策自己,用积极的偷懒敞亮教学生活。他让我们在熟悉的课堂里看到了另类的风景。
让我们一起听听:
“脑袋磕破后的笑声”,一个数学老师遇到脑袋磕破后,如何化尴尬的事件为有趣的教学资源。而“思维决定视野”一文,作者向我们诠释了《角的度量》新课导入的来龙去脉,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作者竟几次三番修改,冥思苦想求证,不凡的经历,让我们了解到一个特级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孜孜以求,这正印证了爱因斯坦的那句话:“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不仅仅取决于你的肉眼,还要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思维,思维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
还有,作者在执教《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学生会发出“华老师,你误导”的课堂感言,如果没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怎敢如此“放肆”„„透过这些课例,不难发现,好课就是一道芬芳、幽远的茶。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作者花费了多少精力,浸润了多少心血!
让我们一起看看:
课堂上,面对学生回答提问、习题演算、解决问题的出错,很多教师总是责问学生,甚至批评学生,作者却说要“善待差错”“感谢差错”。他告诉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出现的问题,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要冷静地分析、恰当地评价、灵活地纠正。华老师对于差错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保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还把“阳光心态”传染给了我们,相信“课堂因融错而精彩!”会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同。
即便“擦黑板”这样的小事,作者也有另类的解读——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温课”,显示了对学生的尊重,同时显现出教师的一种精神,一种气势,它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可惜,很多教师平时没有修炼这样的人生课。课堂上仅仅传授了知识,忽视了教学生如何做人„„学习这些案例,我感觉也在自行修炼。
让我们一起想想:
“人皆可以为尧舜吗?”为什么作者会对曾经执教《圆的认识》时,一位女孩的声音“您这不是打击我们成绩好的人吗?”记忆犹新?是什么力量使作者在一年以后与小女孩取得联系,重新思考教育为何,教育何为?作者为何感动于那个声音,感谢那个质疑?
《我就是数学》全书共分六部分:即“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和“生活感悟”。其中,既有华老师的教,()也有他对别人执教的课的评价,既有日常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一些为师的感悟。读完全书,我感觉仿佛每个章节的背后都蕴藏了无穷的玄妙,让人怀着更为真切的敬畏之心,希望走近作者、走进课堂。我以为他的成功不仅源于他对数学的一种执着的坚守,更来自他对课堂的一种悉心的守望——他的“不抛弃、不放弃,要扬弃”的精神!即便上了多次的教学内容,再次执教时,华老师仍会提出“从来如此,便对吗?”“究竟怎么读分数?”等一些问题。华老师用自身的不懈努力,使人惊醒:人师,教育人的追求!好课,不在小技巧,而在大情怀!
他,“为数学而来”——
他是一位“学者”。
他喜欢静心读书,喜欢数学,喜欢研究数学,“教是因为需要教”“教育要给孩子留下什么?”“有容乃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只是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他早把阅读看作一种高贵至美的人生境界。
他又是一位“行者”。
他喜欢走进课堂,《蹲下来和孩子对话》,告诉孩子《人皆可以为尧舜》,他时刻提醒我们《教学,从擦黑板开始》,不妨《听听自己的课如何》,他说《现在的课堂会飞》,应该《像苏格拉底那样“退”或者“进”》,《好课,要舍得“浪费时间》„„每次的公开课经历,都是一次精神的成长,是一种高峰体验。只是因为他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躬行实践。精彩是实力的自然表达!
他更是一位“智者”。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他让我们顿悟:“道,非常道,明,非常明!”同样的《那一声“谢谢”里》,他总能分辨得出,是否是《学生投师所好》!当《遭遇“节外生枝”》时,作者的从容和淡定,练达和智慧,并非是一朝一夕所形成。《教学有路曲为径》,原来《老师们都没有注意到》,《一节课·一碗米》,《篮球,我的导师》,又让我们感受一种人生的况味,真是定能生慧。他的智慧来自理论的引领,书本的启迪,实践的历练,写作的顿悟,反思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