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识与技能融入到审美体验活动中的教学尝试
知识与技能融入到审美体验活动中的教学尝试
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对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在以审美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下,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依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到学习知识与审美体验的融合渗透,才能实现学生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如何在教学中做到学习知识与审美体验的融合渗透,并处理好音乐审美和双基教学的关系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番探索与尝试。关键词:
知识与技能、审美体验、教学尝试
一、我对“审美体验”的理解
奥尔夫认为:人对音乐的最基本的感受体验的获得不是依靠外在的知识灌输、技术训练,而是要通过他们的亲身参与,自发地,自然地获得。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音乐中来,让学生亲身去参与、去实践、去体验、去感受,在这样的过程中去感悟音乐的美。由此可见,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把音乐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将自已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地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形成强烈而浓郁的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在教学中,要以美的歌声、琴声、语言、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并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同学们心灵上播下纯洁美好的种子,引导并帮助学生积累审美经验,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观念。如我在教学《梁祝》一课时引用了一首贴近学生生活、深受学生喜爱且动听耐唱的歌曲《两只蝴蝶》来导入,在学唱歌曲《化蝶》之前请学生观看化蝶情景动画(该动画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先给学生一个美的感受,然后请学生来谈观后感,没想到该动画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吸引力,当时有一个女同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回答是:“我对他们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对他们的结局却十分满意,他们终于成双成对,翩翩起舞有情人终成眷属”,该生的回答蕴含了她自身的审美体验,流露出了她心中的美好祝愿。这个场景使她的心灵萌发美的种子,美丽的情景收获了一个美丽的回答,试想假如没有观看这样一个美的情景,是很难收到如此好的审美功效的。
二、我对“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服务于音乐审美教育”的理解
新课标强调音乐审美体验,淡化双基教学,但淡化不是不要双基,淡化的是教育过程中那种赤裸裸的知识传递过程。前段时间参加“书圣大学堂”音乐教学主题研讨活动,有幸聆听了宋曼蕾老师执教的《非洲歌舞音乐》一课,宋曼蕾老师为我们诠释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同音乐审美是不矛盾的,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音乐审美。她指出,音乐知识——必须通过音响材料、自身的体验才能真正地理解与获得,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典型的音像材料,设计一些体验的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方式与角度直接参与到音乐当中,更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课中的音乐知识,从而掌握音乐学习的方法。确实,在任何音乐教育中,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表现的各种要素,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然而,知识技能的学习只是为了达到音乐教育目的所采取的一种手段,而非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它真正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人。中小学音乐教育更是如此,由于受传统教育体系的影响,音乐教学很容易产生与音乐审美相悖的现象。诸如从乐谱和音符入手的识谱训练,从时值出发的节奏训练,着眼于音程、和弦的听觉训练等等。这种理性的、枯燥的机械操练,不可能使学生产生审美体验,学生厌烦这类学习是必然的,正确的途径应该是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把知识与技能放在丰富生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音乐知识,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美。因此,音乐课的教学应是以审美教育为主,音乐知识技能教学为辅的教学。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要服务于音乐审美教育。
三、在音乐审美体验中渗透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
基础教育的任何一门课程,都有系统的知识技能体系。因此,对于音乐教育来 说,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这既是人的整体素质中的音乐素质的一种需要,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不过,目前的问题是:一要改变音乐课中那种单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倾向,二要改变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操作中,要避免单纯追求知识与技能,应注重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与途径,注重学生的的情感态度与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和音乐经验,要将繁难的的知识技能融入在丰富的、生动的、具体的音乐活动中,同情感、态度、兴趣、智慧等因素紧密结合,并通过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方式和过程来完成。在音乐审美体验中渗透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还要求音乐教师需要细致分析新教材中的知识暗线,如用形象生动的图形谱暗示旋律的高低与音值的长短;用游戏的方式将繁难的知识技能内化在活动之中;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以自主教育的方式自然而自然地使学生接触、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等等。这样在音乐审美体验的同时,学生也就轻松愉快、自觉自愿地学习了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在体验活动中加深了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此时,知识技能并非被“淡化”、“舍弃”或“割裂”,而是在一种人文的情怀下,以一条既符合音乐审美特性、又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技能暗线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我们当前音乐教育和教学所应关注的探索与改革方向。
四、主体参与是实施审美教育和知识技能教学的钥匙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学生只有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对音乐的体验,掌握真正的音乐文化。确实,无论是审美教育还是知识技能教学都需要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来完成,而音乐实践活动又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的相互交流,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能否给学生以审美的愉悦,学生能否在这种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的共鸣甚至人格的升华?这是衡量一堂音乐课成败的主要标准。为此,我认为主动参与是开启审美教育和知识技能教学大门的钥匙。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就难有真正的音乐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享受音乐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表现力,换句话说,也就是帮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表演、创作、判断音乐作品中的艺术美感,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投入音乐实践活动,并给学生提供一方自由的舞台,同时要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 实践活动,反过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是怎样探索发现音乐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力的,从而进一步发展、提高自己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还要求教师尽量地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包括音乐鉴赏活动、音乐表现活动、音乐创作活动等,同时将有关的音乐基本文化知识内容融进音乐活动之中,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自己亲身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时,才能对音乐知识技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音乐欣赏与创造,才会成为可能,才能真正打开音乐审美和知识技能教学的大门。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在实施新教材的今天,如何处理音乐审美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要不断思考的问题,相信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和音乐工作者们对如何处理音乐审美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会有更多更好的见解,音乐是一门高雅的艺术,而教学是一门高难的艺术,教学无痕,音乐永怛,让我们一起在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中共同前行。为音乐教育的美好明天共同奋斗吧!参考文献:
1、李雅芬:《音乐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思考》,《中国音乐教育》2004、2
2、《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3、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学科教学评价》
第二篇:漫谈歌唱教学中的审美体验
漫谈歌唱教学中的审美体验:歌唱点燃情感之火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曾说:“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艺术。”音乐教育也不应局限于课堂上对音乐本身的欣赏,而应该把这种欣赏和体验扩展到无限的社会生活中去。
歌唱之为艺术,其源在于抒情
人类的感情是塑造艺术的灵魂。歌唱艺术是情感的艺术,站在更高的审美角度来理解和表现人类所共有的情感体验,以声音的变化为手段,传承美、传递情,最终唤起听众的情感共鸣,这正是歌唱艺术的真正意义。
歌唱艺术的突出特点,就是长于抒发感情。当人们需要表达强烈的感情时,便需要借歌唱以抒发,《礼记·乐记》中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目前,在关于歌唱的起源学说中,最具说服力的是哲学家托雷佛朗卡提出的感情抒发说。他认为,歌声起源于原始人类感情激动时的一种呼啸声。他们快乐时欢呼、悲痛时哀啼、惊恐时狂号……由此而逐渐发展为一种能表达自己感情的方式——歌唱。实际情况也确实印证着感情抒发说。在非洲传统文化中,歌唱是在人生每个成长阶段的纪念仪式中表达各种情感需要的重要环节。
关于歌唱的起源,语言延伸(扩张)说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诗·大序》中精道地概括了《礼记·乐记》中对“歌”的说法,并作了阐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这段话明确了,歌唱是言语表达情感时必要的扩充和升级形式。著名学者斯顿伏认为,歌唱艺术的诞生,是由于原始社会中,人与站在远处的同伴高声讲话的结果。英国哲学家史彼塞尔在《音乐的起源与功能》中,也谈到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不足时,乃逐渐扩大表情范围,把语言扩展为歌唱。实际上,这与“感情抒发说”的本质相一致,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歌唱艺术是对人类感情的直接表达。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的命题,向我们揭示了“劳动”创造了歌唱艺术。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开始从事集体劳动时就已产生了劳动号子,它是民歌的一种主要体裁。数千年来,劳动号子陪伴着劳动大众,创造了人类改造、战胜自然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同时,它又是在人与自然的相互结合和相互碰撞中,最早产生的精神之葩、艺术之花。
在我国,流淌在四川省境内的长江中上游水段为“川江”,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视川江航道为畏途。在木船航运时代,江上木船的动力主要来自船工的身体。船工们大多是通过“吆号子”来表达劳动的心情,或与同伴交流沟通,特别是抒发劳动时的紧张与疲惫,慨叹胸中的压抑与愁苦,回味苦中作乐的甜蜜爱情。川江号子的音乐特点是一领众和,领、和声部的交接因劳动条件而异。
情真方能意切,雅乐自心而生
人类的情感,是多彩、丰富的。而无论是哪一种情感都要受到社会环境与历史条件的限定,都要受到情感审美表现与情感审美价值标准的制约。歌唱艺术之美作为生活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本身就存在着应该撷取哪一类表现内容,表达什么样思想感情,采取哪一种审美态度等问题。成功的艺术作品往往在体现大众理想、社会生活、时代精神时,无处不在地渗透着作者的心灵感受,倾注着他们的爱憎情感。
歌唱艺术涵盖了歌唱技能和情感表现两个方面。歌声中的情感表现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流露,情感表现要力求审美的真实性。因此,歌唱者在追求纯美音色的同时更需要注重音乐中情感的把握,也就是说歌唱要有真情实感。所谓“真情实感”就是要从作品中寻找情感基调,表现出内在的喜、怒、哀、乐。抛弃所有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的东西,使歌唱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其轻重缓急、深入浅出的准确程度,能与音乐作品中存在的具象相互对应。歌唱强调真情实感,以现实生活为情感依据,进行艺术加工创造,以求刻画和塑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达到艺术表现的至高境界。只有深层次地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好歌唱的表现分寸,使歌声永远充满真实的情感,才能使作品表现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点燃听众内心的情感火花,唤起共鸣。
拓展心灵空间,深化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的所有形式,都是以生活为依据的,歌唱艺术也不例外。艺术作品要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歌唱者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知识;同时还要丰富和加强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尽可能地学习和接触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和不同风格、体裁的艺术作品,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提高艺术感知和想象能力,以便更为准确地将作品特定的情感和风格表现出来。
此外,歌唱者的情感不只是来源于对作品表面的理解,渗透在声乐作品中的情感体验、意境领会都离不开想象力的作用,想象是贯穿在音乐表现过程中的要素。在歌唱技巧的研习中,想象起着深化表现的重要作用,能帮助演唱者理解发声的生理机能及心理活动,找到正确的发声状态。如果演唱者在歌唱之前缺乏对美好声音的想象,就很难创造出美妙的歌声。
对于初学声乐的人来说,想象比语言的讲述在感情的理解和把握上更有价值。歌唱实际上是一个心理创作过程。一般情况下,思想上的声音形象总是指挥并协调着发声器官的肌肉活动,通过想象形式的内在听觉,总是不自觉地预先支配着发声、呼吸、咬字与吐字。要正确处理一个音,歌唱者必须首先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想象,因此在思想上形成一种准确的声音形象对歌唱是极其重要的。想象还是进入角色和情境的桥梁,歌唱艺术如同其他表演艺术一样,从阅读作品、熟悉角色开始,就需要借助想象的翅膀,将生活升华为艺术。想象是演唱者头脑中,将原有表象打造成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不仅仅依靠声音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情感上精心雕琢,通过想象把自己置身于歌曲意境和人物心理之中,体会作品需要表达的感情。
抒发感情是人类内心思维的文化特征,在音乐教育中要随时注意保持音乐与情感的联系。歌唱艺术是情感抒发的高度体验,是人类感情最直接、最真切、最完美的表达。
第三篇:谈朗读教学中的审美体验
谈朗读教学中的审美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主阵地。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朗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心通其情,意会其理,把文本语言转化为更能表达情意的有声语言。朗读成了感受美、体验美的有效途径。现在语文教学中流行的说法叫“语文味”,提倡要有情感激荡于课堂,要有美感震撼于课堂,而朗读正是语文细酌如“味”之佳法。
一、朗读领略音乐美。中学语文课本中编排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它们一般句式整齐、平仄相配、节奏鲜明、句末押韵,犹如高山流水。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古诗所具有的音乐美,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美学感染力和学习热情。另外,我们的教材中,有着许多表达不同情感的课文,有激情万丈的诗歌;有细腻柔情的散文;有感人至深的小故事等等。这些文章或急切或舒缓,有着起承转合的律动的特点,文中所蕴涵的情感都要通过朗读来表现。有喜有乐的要读得节奏明快,语调高昂;有哀有愁的,朗读就要缓慢低沉。《安塞腰鼓》这篇散文因其独特的句式特点而极具音乐美。大量的排比句、比喻句、对比句、叠词句使安塞腰鼓充满了力量之美,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而只有通过恰当的朗读,学生才能直观体味到汉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独特魅力,感受到文章的音韵美。
二、朗读品味语言美。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是诗文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一句也不能随便对付……把它的滋味辨出来。”认真揣摩文字表达,深刻领悟语言内蕴,是培养语感,实施美育的最基本的方法。学生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美,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例如朱自清的《春》,一幅“春风图”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又是通过触觉、嗅觉、听觉表现出来的。这一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需要深情的朗读才能在学生眼前凸现出来。执教时,指导学生朗读,让他们不仅要注意停顿、速度、节奏,更要注意语调、语气。如“母亲的手”“抚摸”要语重而情深,让人觉得温煦而舒坦;又如 “泥土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酝酿”读重音,给人以嗅觉上的美感;还有“清脆”“宛转”“应和”“嘹亮”读重音,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这样的朗读让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正确把握语言文字的真髓,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分享作者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之美。
三、朗读感知形象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直观地反映生活,文学作品则是以抽象的文字为手段,构成一种表象和想象的形象。是阅读者的再创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文章语言的绘声绘色、穷形尽相的特点,从而在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课文所描绘的形象、画面,生动地再现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人物的心境,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分角色来朗读童话《皇帝的新装》,感知文章通过想象、夸张等手法来塑造的人物形象,讽刺皇帝和大臣们虚伪的、丑恶的嘴脸,教育学生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敢于说真话,也体会到了文章的滑稽美。再如,朱自清《春》中,春雨图:“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牛毛”,从数量和质地上写出了春雨之稠、之柔;“花针”,从情韵和观感上写出了春雨之亮、之美;“细丝”从长度和形态上写出了春雨之细、之绵!原本寻常的春雨,在作者多角度、多视角的描绘下,显得是那样的千姿百态,妙趣横生!通过反复诵读,定能把这些没有生命力的文字读得有味、有色、有声、有形、有神、有情。
四、朗读再现情感美。“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朗读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接触并体会各种情感经验,以丰富他们的内心感情世界,启迪他们的心智,使他们形成良好个性、健全人格。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艺术形象总是经过作者的情感过滤加工,渗透着作者浓烈的“情”的,或激昂,或悲壮,或直抒,或含蓄……情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主宰。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文中的情感,激起感情上的浪花,并把这种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让学生在“美读”中受到心灵的触动。
所谓“美读”,就是要把作者的情感在朗读中充分展示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散步》抒发的是浓浓亲情,是欢愉温馨的。朗读的基调应当是舒缓深沉;《山中访友》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着喜悦和希望,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质朴。《天上的街市》整个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宁谧、自在、清新的,朗读时要把握好节奏读出感情来,做到字字含情、句句含情。《紫藤罗瀑布》文笔细腻,感觉入微,应该用一种亲切、庄重、平稳的语调娓娓道来,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这款款深情,唯有用心领悟、潜心朗读,方能体味其妙。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进行与作者的心灵交融,才能产生鲜明而强烈的美感,形成审美情感的共鸣。
五、朗读体验意境美。意境是文章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韵味。从一朵花,一棵树,或者夏夜的天空,或者汹涌的海潮,这些表层的物境情境入手,进入作品的深层,并由此获得自己的领悟。在朗诵中抓住表象,展开联想和想象才能体会到文字深处的意境。《紫藤罗瀑布》从紫藤罗的由盛到衰再到盛的经历,想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道出“珍惜生命,关注社会”,为社会多作贡献,释放人生价值的哲理。作者对每一个形象的选择,都是为了服从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都蕴含着一定的含义。这些形象也就是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鸟”“土地”“河流”“黎明”;余光中《乡愁》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在反复朗诵中才能进入文本的佳境,才能理解这些 “意象”是化身为什么意境,才能使学生体会生命的律动,鉴赏出内容的意境美。
六、朗读尝试创造美。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可让学生在朗读中根据文字描述进行语言表达,在朗读中由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转化,而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创造美的境界。因此,朗读成了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桥梁,朗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创造美。《金色花》以一个小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妈妈的嬉戏,体现了对妈妈最挚朴的关心。在深情地朗读中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嬉戏在枝头。“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让学生把握用什么语调去读――调皮、快乐;“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不响,”表现了母亲的焦急,孩子的天真;“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则包含了母亲的爱怜与责怪。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展现的画面进行想象、补充、增添,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使学生在脑海中浮现出具体的场景情境,形成新的意境,并体验作者融汇在具体的形象画面中的思想感情,与之共鸣。这是其他学科的任何教学手法所无法比拟的。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的作用不可忽视,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很大帮助。在朗读中让学生轻松学习,在朗读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朗读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项艺术。“读”领风骚,让语文课堂在美的氛围中展开,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展开。让优美流畅的文字,让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思想占据学生的精神空间,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作者单位:黄骅市常郭中学)
第四篇: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王兰兰
语文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由于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发挥语文教学德育功能时,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渗透品德教育
作者每写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创作动机,或阐明某种观点,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说明某个道理,不过这些内容不是像画家和演员那样直接用形象表现出来的,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因此,我们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接受品德教育,必须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从引导学生“读文”入手,进而达到“悟道”的目的,决不能在知识讲完以后,来一段“课后语”,另搞一套政治说教。换句话说,语文教学渗透德育,要做到水乳交融,而不是油水分离。如《雷雨》中对“周朴园”这个人物的塑造,使同学们对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进而使学生们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有了一份明确的领悟。
二、准确地把握住教材的德育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能否进行成功的思想教育,首先取决于对教材德育因素把握的准确与否,这包括三个方面:
1、结合教材特点要准确。中学语文教材编选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其思想教育的不同侧重点,教师应该从教材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的品质教育,切忌牵强附会,无限上纲。如有的课文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笔者认为,就应借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有的课文赞颂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就教育学生继承、发扬革命传统;有的课文描写旧社会人民的悲惨命运,就借此教育学生热爱新中国……
2、把握教材德育内容要准确。教材是我们教学的凭借,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通过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准确地把握德育内容。如讲述《药》,如果只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表达的是鲁迅先生对以华老栓为代表的当时旧中国底层老百姓的愚昧,就没有把握准确课文的德育内容;如果进而启发学生,作品通过对华老栓等人的刻画是为了唤醒广大民众的觉醒意识,这样,课文的德育内容就把握得比较准确了。
3、引导学生的认识要准确。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仍处于较为表面、简单的水平,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学习中准确地受到思想教育。例如学习《项链》一文时,学生往往提出“玛蒂尔德为什么在丢失项链后没有逃跑呢?”这时就需要加以指导,引导学生认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把学生从认识的偏差中拉回来,即可以在加深认识中受到教育。
三、让学生在情感参与中受到品德教育
语文教学的品德教育要以情动人,激发学生情感是影响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一种强大动力。因此,要求教师在讲课中要有良好的情感参与,讲解中或褒或贬、或抑或扬,充满激情,使人感悟,令人振奋,从而博得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在入情入境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如笔者在教学《荷花淀》一文时,让学生们用充满感情的语调去仔细揣摩以水生嫂为代表的解放区劳动妇女的对话,再通过对她们各人所特有的性格分析,让学生们充分领悟到解放区的军民那种坚韧、顽强、乐观的思想境界,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使同学们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个颠簸不破的道理,进而激发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
根据语文课的特点,还要注意让学生在口诵心悟中受到教育,好的朗诵对学生有强烈的感染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诵读、思考、感悟,这可能会收到比单纯讲解更好的效果。例如《雨中等泰山》,通过朗读,泰山的雄、奇、险,便会浮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文章的优美词句中感受到泰山的雄伟风姿,从而能够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把语文课上的品德教育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能力,但这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的良好品德体现在生活实践中,使他们逐步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新人。所以。除了激发学生情感、动之以情以外,还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对学生导之以行。如学习了《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后,笔者引导学生奋发学习建设四化的本领;学习了《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教育学生认识构建”和谐班级“的重要性;学习了《游褒禅山记》,则让学生明白“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催进学生追求“真”的良好品格。把这些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身体力行,从而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效果是显著的。
第五篇:情感体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情感体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惠州一中 张小梅
【关键词】情感体验 角色扮演 课本历史剧 群体角色体验
到目前为止,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在广东已经开展六年多了。在这六年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所倡导的多元性、发展性的学业评价理念已经普遍为教师理解和接受。但是,学生的学习观念、方式并没有明显改变。去年笔者曾对本校初
一、初二学生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对学生而言,历史学习更多的仍是为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效,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通过调查发现:影视、网络媒体等是学生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历史学习方式,这说明具体、形象和富有情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最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兴趣。经过几年课改尝试,笔者认为情感体验教学不失为一种符合学生心理要求、切实可行而又颇见成效的好方法。
本文就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初中历史课堂引入“情感体验教学”的尝试。第一阶段:单纯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
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不仅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且还希望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以引起师生的关注和激励,角色扮演为他们提供了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舞台。角色扮演是根据有关教学内容,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收集、阅读材料,分配角色演练,而后在课堂上由学生担纲历史角色来展示有关历史人物的活动过程,从而达到体验和感受历史,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
在具体实践中,笔者采用以下三个步骤进行角色扮演:第一,了解学生的初始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确立角色扮演的对象和具体内容;第二,提供相关人物资料,帮助学生分析历史人物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世界,使其体验和感受所承担的角色;第三,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认识。由于笔者在2004年的《角色扮演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一文中具体论述了其主要做法和实例,在此不再详述。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能力,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儿童自己用思想做实验,自己在活动中直接接触各种事实,这样才可能在心灵上获得种种深刻的印象,从而取得有用的经验。角色扮演的形式,正是通过“由做事而学习”,使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从而改变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的特征。但在上述第一阶段单纯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教师在操作。从选择学生角色和确定扮演对象,了解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分析人物个性体征,甚至搜集、整理相关人物资料等几乎都是教师一人操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资料和角色,故而他们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感受是单薄的,看似“热闹”的场面也是比较肤浅的。如何真正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使他们更加主动而深入、准确地理解和感受历史的全貌?在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后,笔者带领学生进入第二阶段的尝试。第二阶段:课本历史剧的编辑和演绎
历史知识是有系统、有结构、有层次的整体,由于学生扮演的历史人物,往往是局部的、片段的,因而常使学生的认识局限在个体或局部。为使学生形成对历史史实的完整认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在第二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编辑和演绎课本剧。其基本思路是: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以“活动促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在主动体验和感受历史的过程中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从而促进和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其主要过程有五步:
第一: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喜好,学生自主选择历史剧本和自己喜欢的角色,组成表演组。在教材的每一单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取一课作为剧本的蓝本,并由学生自主选择扮演的角色;第二:资料组的学生课下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信息,并对其作进一步的联想、思考、推断和验证,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提供给表演组成员;第三:编辑组成员编辑和修改历史剧本、制作课件、准备道具;第四:通过课堂阅读和探究,资料组成员和表演组成员之间的分析交流,体验和感受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第五:导演组组织演绎者排练剧本到最后的正式演出。第六:反思组成员总结反思整个过程的成败得失。
这一阶段事实上把学生分配成五组:表演组、资料组、编辑组、导演组和反思组。学生参加哪一组活动或者每一组的具体活动的时间、内容,完全由学生综合各种因素后自己决定,教师只负责落实每组活动的结果、协调各组之间的进度、解决学生遇到的又实在不能不能解决的问题。
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主要有两点不同。一它是通过完整的课本历史剧的编辑和演绎,使学生在创设的特定历史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整个历史场景,建构比 较完整的、系统的、有层次的而不是单纯的角色扮演而感知的局部的、零碎的历史知识和情感体验;另外,整个过程都是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并解决问题,这就使学生由被动依赖和接受学习转向相对独立,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形式的转变,从而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过程从一个阶段推向另一个阶段。
比如在学习“商鞅变法”内容时,组织学生编演短剧,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秦孝公”、“甘龙”、“杜挚”、“商鞅”……这些由学生扮演的这些“历史人物”穿越时空的隧道汇聚在教室里,进行一场激烈的舌战。再现了二千多年前“廷议”的场景。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和课堂剧的演绎,使学生从中认识历史人物秦孝公和商鞅,感受到了变法的重要性。体验秦孝公的知人善任,商鞅的决心和胆识,感悟改革、变法之路自古以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荆棘和艰难,进而增强对今日改革开放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在场的师生对这段历史有了最直观最深切的体会,师生共同参与,一起走进历史,感受和体验历史,创造性的实现了主动学习,主动建构历史的全过程。七年级的学生具有表现欲、好胜心强、大胆热情、长于感性思维等年龄和心理特点,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比较适合在初一阶段大量展开。对于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考过度的八年级学生,则比较适用具有一定创造性和挑战性的课本历史剧演绎的方法。但二者也有不足之处,前者所习得的往往是局部的、片段的知识和经验,而后者则需要学生在课外搜集资料、编写剧本、排练演出,花去学生较多的时间,而表演者的表演水平又直接影响到体验的效果。此外,两者最大的不足则在于:只有少数的表演者能深入地体验和感悟历史,大部分学生仍是旁观者,不能自觉而主动地融入课堂。怎样让更多甚至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学习的情感体验呢? 第三阶段:群体角色体验
初三学生的思维大多已过度到理性思维,他们没有时间也不再满足于活跃和热闹的各种表演,他们更适用较为简便的、操作性强的、人人都能参与的群体角色体验的教学方式。群体角色体验不同于单纯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也不是课本历史剧,不需要学生上台表演历史角色和历史剧本。它是借助语言、文字、音乐、歌曲、图画等媒介创设适合学生认知结构、积极开展历史想象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创设的历史情境中通过联想、探究、思考、推断和验证等自主活动,体验和感受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中找问题、觅方法、得结论,形成历史概念,从 而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以具体课例说明之。
加拿大相当于我们高一年级历史教材中有这样一个角色体验的活动:如果你是这次战役的一个战士,从他的角度来写一首诗描写这次战役;还可以画一系列图片来表现这场战役;请想象:在这次战役中,这个角色经历过什么;如果这个战士最后战死,你是战士的父母亲、兄弟姐妹或是妻子,请你为你的最爱的死写一首诗。
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首先以这个战士的身份进行描述,描述的过程,很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生动的情境,同时也是学生融入角色的过程,由此学生也就开始了情感的体验;接着,用图片来表现战役的场面,使学生更深入地融入所创设的情境中。最后,角色转换,以战士的父母亲,兄弟姐妹,或是妻子,为自己的最爱的死写一首诗,而诗是情感凝聚的语言,画是最具直观冲击力的视觉语言,这是两种在情感教育方面最有力的工具,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一个普通士兵的战争经历及其家人失去亲人的体验,来表现战争给普通人家带来的苦难。这个活动,通篇没有任何的说教,但所有教育的目的,都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得到了贯彻。
再如很多教师用过的一个例子:在《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同身受地理解独立战争的根本原因,教师在课前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张小纸片(大小相当于A4纸的四分之一)。在进行课前复习测试时,教师规定不能用原有的测试本,必须用教师提供的一元钱一张的小纸片。学生议论纷纷,有惊异、有不满、有气愤。这时教师特别强调:如果不使用小纸片测试,在课业评价里本次测试成绩将以零分计算!出人意料的是,课室的嘈杂声反倒逐渐减弱了,到最后竟没有一点声音,但“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师明显感觉对立、对抗、愤怒的情绪在教室里扩散,历史老师的高大形象此时大打折扣了。但教师丝毫没有让步,继续强调测试规则,这时几个听话的学生开始走上来买小纸片了。在教师“零分”的 “威胁”下,又有一些学生“就范”了。当大多数学生手上都拿到小纸片的时候,教师郑重其实地宣布:今后每节历史课大家都必须使用这种小纸片测试,否则课业评价成绩以零分计算,请备好零钱。“不!”、“抗议!”、“暴利!”、“投诉!”、“欺压!”“下课!”……酝酿多时的愤怒终于爆发了!学生的情绪非常激动,整个课室一片沸腾。看到这一场景,教师一改严厉冷漠的面孔露出胜利的笑容,对着一张张愤怒又惊锷的面孔轻轻说了句:“这就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根本原因。” 这个例子中,教师没有特殊准备,没有出示资料,没有小组讨论,没有制作课件,唯一的 “道具”就是小纸片。教师就是利用这张小纸片引导学生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的进入了角色状态,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和知识传输的过程,达成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充分而巧妙地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群体角色体验法不但简单易行效率高,而且它更利于调动大多数人甚至所有人的积极性,在创设的特定历史情境中,集体中所有成员不约而同地一起联想、探究、推断,群体感受和体验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完成有意义的主动建构。
角色扮演—课本历史剧—群体角色扮演,这是笔者在情感体验教学中尝试的几个形式。它们所适合的年龄阶段虽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和递进关系不是绝对的,三种教学法可以根据具体学情穿插适用。但无论使用哪种教学法,其目的都是试图使学生以“当事者”的身份动手实践、亲自体会,从而形成历史知识的有意义建构。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生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重视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并利用情境、协作、会话交流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情感体验的教学正是体现了这种教学理念,它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讲授——被动接受”的课堂模式,学生不再是被动静听、静思的知识接受者,也不是机械地接受课本提供的现成结论,而是呈现出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建构及师生共同研究、探寻规律的主体活动,是值得尝试和进一步探究的有效教学模式。
附参考书目:
1、刘军主编《历史教学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
2、赵亚夫主编《历史学习方略》,高等教育出版社。
3、关文信主编《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