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根据阅读是对话的认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如何定位

时间:2019-05-13 01:18: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题二:根据阅读是对话的认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如何定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题二:根据阅读是对话的认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如何定位》。

第一篇:专题二:根据阅读是对话的认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如何定位

专题二:根据阅读是对话的认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如何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课标对于阅读教学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的过程,在对话的场景中,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对话的基础是平等,对话的有效途径是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对话是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心灵的相约,是相互信赖氛围中的精神交融,也是教学相长情境下的师生之间的切磋和探讨。阅读教学的对话涉及四对关系。1.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借助文本和学生展开积极的对话,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然后老师和学生之间把自己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所得到的一些感想、体验进行交流,这就是一种对话。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个就是平等的交流,就是老师和学生都是读者,学生是读者的一部分,老师是读者的一部分,读者与读者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第二个就是在对话中,老师是首席的对话者。为什么这么提呢?因为老师的阅读先于学生,而且老师的阅历,老师的知识积累,应该说比学生要好一些,学生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遇到一些障碍,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把自己得到的感想、体验和学生进行交流,然后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是一个首席。

要和学生进行更好的交流和对话,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设计好一个非常有效的对话的情境,在这个对话的情境中间展开师生的对话。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老师设计了一个情境,就是我们如何理解作者所流露出来的花语,花透露出一种什么样的语言。在这样一种情景中学生和老师一起走进文本,去感悟花语的含义,这个对话就展开得非常顺畅。第二,老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得体会,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受。在教学中经常发生这种情况,有时候老师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得对,老师觉得很高兴,就请学生继续说下去,有时候学生说错了,或者说的跟老师原来预设的不一样,老师就马上制止学生,不让他说下去。这种态度我觉得是不对的,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和理解,与老师对文本的体验和理解可能是不一样的。如果老师耐心地听学生讲完,然后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体会学生话中的意思,这样的氛围会更好,效果也会更好。所以,要搞好对话,老师必须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学生一起来探讨。第三,老师要创设一种很好的氛围。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很和谐的,老师很和谐、很委婉、很亲切地跟学生在一起交流,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学生就会把自己想说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2.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往往被很多老师忽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同伴之间的互助有时候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是阅读教学中最有生命活力的过程。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相互讨论、相互争辩、相互激励、相互分享等活动最能激发他们思想的火花,是最有教育价值的活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也是以文本为媒介而进行的。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的见解或提出自己的疑问,可以评价别人的意见或与别人进行争辩。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学生处于一个学习共同体中,互通有无,联手合作,共享成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与合作。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努力地创造学生相互之间平等对话的和谐范围。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老师们用得比较多的方法是小组探讨。但是小组讨论的时候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要设计好话题,然后尽可能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处在这样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中,互相启发,互相引导,互相促进,互相鼓励。这样的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氛围,能使学生之间的对话进行得更有效。3.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多重对话关系中的核心,归根结底,阅读教学要落实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中。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敞开自己的心扉,将自身的体验和理解融注到文本的表达之中,进入文本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文本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融通。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甘于寂寞”,要有一种意识,就是要把时间、把阅读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亲近文本,老师不要越俎代庖,不要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教师特别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去圈去批去画。一位老师在教学《夜莺之歌》一课时,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感悟、去做批画。教师让学生围绕着“小夜莺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的话题,让学生在文中画出关键词语、关键句子,在课文旁边做批注。实践证明,学生们通过阅读完全能够从文本中、从关键词句中,感受到小夜莺的勇敢、机智和爱国品格。通过这样的阅读,教师也认识到千万不要小看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甘于寂寞”,但“甘于寂寞”不等于完全的袖手旁观,完全的不闻不问。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也需要教师适度的点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的过程不是自然发生的,需要借助文本的词句、借助文本精彩的段落来进行。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文章的重要的词句来理解,达到理解文本和文本对话的目的。

初读课文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初读课文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因为文本是先于阅读而存在的一种凝固的物质形态,这种物质形态只是一些线性排列、静止不动的文字符号。阅读主体必须积极主动地去辨认这些文字符号,再按语义单位对它们进行分割组合并用发音器官顺畅地读出来,这才是初步完成了阅读。在精读阶段,必须要设法激活文本的全部话语因子,让它们代表作者与学生对话,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着力引导学生站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采用读、背、说、写、画、演、做等形式实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

4.学生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

教科书的结构,课文的选择,课后的设练,无不体现着教科书编者的眼力和智慧。一篇文章为什么放在这儿,而不放在那儿,一篇文章为什么这样改,单元的组合、课文之间的联系、文章的导读提示,课后练习的编写等,这些无不渗透着教科书编者的思想。一篇文章在没有进入教学之前,只是一个单纯的文学作品,一旦选入教科书,它就会增加了教学价值。教科书的编者在选了这篇文章时更重视的是它的教学价值。教科书编选的目的是让学生扩大阅读范围,能够从前后课文获取相关信息,把握单元主题,关注导读提示和课后习题等,使语文学习更有针对性,能够更好地把课文的范例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学生与文本对话实际上就是学生和作者之间的一种对话。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实现和作者的心与心的交流。刚开始引导学生做这件事的时候,教师要有更多耐心,从点滴做起,让学生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学会关注单元主题、前后课文的联系、导读提示、课后习题等方面的因素,切实地与教科书编者进行有效对话,不断提高对话的质量和阅读的效果。

对话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阅读过程是“三颗心一起跳动”。所谓“三颗心”,一个是文本作者那一颗心,因为文学作品也好,一般的文章也好,都有作者的思想观念、观点和感情的显现。再一个是教师的一颗心,教师为了教学需要钻研文本,他也有一个跟文本对话的过程。最后是学生的一颗心,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阅读的对话过程。阅读过程的最好境界,就是文本作者和我们师生的“三颗心一起跳动”。西方有一句名言:阅读是什么呢,阅读是在你中发现我。这个你可以是教科书,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习共同体里面的其他的同学。

第二篇: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对话教学[定稿]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对话教学

所属市县:驻马店市确山县 工作单位:确山县实验小学 姓

名: 代占丽

箱:153790351@qq.com 联系电话:***

浅谈语文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对话教学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语文课堂教学已成为新课程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呢?如何让他们积极发动思维,大胆表现自我,求同存异,畅所欲言呢?师生关系或者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可否认,教师永远是课堂的主导,教师采用什么方式引发学生表达自我至关重要,这涉及到意识和技巧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成了很多中小学语文老师在新课改过程中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此,我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初浅地谈谈如何实现在语文课堂中的师生平等对话教学。

关键词:平等对话 和谐相处 交流互动 自我超越

教师完全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从头讲到尾,学生则完全扮演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这当然是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相违背的。语文课更容易出现教师自己滔滔不绝分析课文的情况,更应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在课堂上少说话,这主要是为了适应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性质。

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对文本的内容主旨和写作方法提出自己的认识和分析;语文教学是说与写的双面结合,不能说就不能写,不能写也就说不好;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即生活,学习语文也就是学习怎样去生活,怎样在生活中建全人格,磨练性格。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呢?如何让他们积极发动思维,大胆表现自我,求同存异,畅所欲言呢?师生关系或者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可否认,教师永远是课堂上的主导,教师采用什么方式引发学生表达自我至关重要,这涉及到意识和技巧等方面的问题。

平等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它是新课程的热点与亮点问题,在改善教学方式上发挥着特殊作用。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呢?

一、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谐相处的课堂

对话教育认为,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有一位专家作了这样的形象比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就像抛球与接球的过程一样。第一,抛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体;第二,抛球者与接球者之间是平等的、合作的;第三,抛球接球双方都认真对待对方;第四,抛球和接球是可以连续的。可见,没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达到真正和谐。教师没有对话意识,与学生就难以和谐相处。为此,教师应该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我们认为要实现对话教学,教师要学会倾听。老师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

2、做一个友好的伙伴。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要与学生友好相处,这样孩子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师生之间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和孩子们成了合作的伙伴。这样,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

3、做一个出色的主持。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做“节目主持人”,说具体一点,要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多地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现他们的思想。在多向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的课堂

“平等对话”离不开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交往中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最能激发创新。为此,在学生“平等对话”中提倡以下交流互动方式:

1、互相讨论。要让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学生之间的合作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如上《落花生》一课时,以“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辩论:“现代社会,你想做苹果那样的人,还是做花生那样的人?”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花生组、苹果组,实话实说,旁征博引,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如花生组:“花生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而苹果外表美,可内心不美。”“华罗庚、童第周出生在一贫如洗的家庭,但他们出国留学后还是回到祖国工作,无私奉献,他们是落花生的代表人物。”苹果组:“我们苹果有水分,不但外表美,内心也美,而花生一点水分也没有。”“华罗庚、童第周不表现自己,哪里有人发现他们?总统不表现自己,能当上总统吗?”“我们各有各的长处,花生内在美,苹果外在美,合在一起不是两全齐美吗?”这是多么精彩的一段对话。

2、共同体验。语文教学,应当是一次次生命的对话,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如《第一场雪》采用虚拟“雪后小记者采访”生活情境的教学,以小记者采访为经,以广大学生扮演各类人物角色为纬,双线互动,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主要步骤:

①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三名小记者从教室外走进。一位记者:“老师您好,我是来自南方的一名小记者,听说你们这昨天刚下过一场雪,专程赶来采访,行吗?②记者采访,品味意境

采访主题一:这场雪来得快吗? 采访主题二:这场雪下得大吗? 采访主题三:这场雪下得实吗? 采访主题四:这场雪下得好吗? 采访主题五:亲眼看到这么大、这么美、这么好的雪,你心中还联想到什么? 学生通过模仿各种角色对这5个问题的回答,完成了对课文情境的体验。

三、师生与教材“平等对话”:自我超越的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是对教材、教参上的知识进行系统地讲授,而忽略了对师生“自我效能感”以及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成败归因的分析。为此,教师既要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从而实现教师与教材的平等对话,并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超越。

1、让学生融入教材情境。为了不断地让学生对教材有新鲜感,教师应树立由“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向“教师导着学生走进教材”的观念转变,运用多种方法,巧妙地激发学生对教材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发挥学生自己学习语文的巨大潜能,提高阅读的效果和效率。

2、让学生发现教材的疑点。“惟书、惟上、惟权威”是传统教学对人思想和精神的禁锢。创新教学、现代课程理念提倡的是“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只惟实”。因此,在探究教材中,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质问、敢于批判。

3、让学生探究教材的特点。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课堂应该是孩子们自我学习和能动探究的教育场所,所以,应该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探究他们认为有趣的知识。自主探究,重在信任每个学生的主体阅读能力,尊重学生阅读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鸟的天堂》一课中,学生在自我探究大榕树的美丽时,有一个学生观察文中插图后说:“远看大榕树,它就像一只大熊在河边喝水,太美了。”大家仔细一看,插图上的大榕树果真像一只大熊,学生那独特的想像和理解真令人折服。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情景,创建民主氛围,实现师生平等对话教学,可以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关系更为真诚,可以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春成,《新课标语文教育随笔》,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12),第一版。(2):戴宝云,《新课标小学语文实教学90法》,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3),第二版。

(3):李争平,丁志鹏,《小学新课标资源库语文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9),第一版。

(4):钱建芬,对话与语文课堂教学【J】,文教资料,2007,(26):118-120.

第三篇:认识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认识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摘要】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是师生双方的互动交流。对话教学包括四个方面: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对话欲望;提高对话能力;鼓励创新,提升对话价值。对话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升华。对话作为一种认识方式,它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从而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对话教学对话欲望 对话能力 对话价值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更好地把对话教学引向语文课堂?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要进行有效的对话,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对话情境,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教师要做忠实听众,学生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补充他人的发言,才能将蕴藏心中的疑问、想法毫无保留的向老师、同伴倾诉。总之,要让学生心情舒畅,无拘无束的投入到对话中。在学习《七律 长征》时,由于现在的小学生历史知识贫乏,生活环境优越,学生体会不到当时长征的困难,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让他们有话可说,上课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了《长征组歌》的一系列的歌曲,同时播放长征的影视,学生立刻被怔住了。此时,我提出让他们评说红军。学生在了解了具体的历史后,感觉有话要说,纷纷举手发言,表现相当踊跃。对他们的表现我又大加赞赏,夸他们头脑灵活。他们一改往日的“沉闷”,纷纷发表对红军的看法。

二、创设情境,激发对话欲望

有情感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学生只有情感融入其中,与文本产生共鸣,才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对话欲望,实现文本思想的碰撞、灵感的引发和火花的绽放。《最后的葬礼》以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警醒世人。可学生对于赛特凯

达斯瀑布并不熟悉,对于它的变化没有真正目睹。怎样缩小学生与文本的差距?怎样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怎样让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产生对话欲望?我在上这一篇课文时,首先展示了赛特凯达斯瀑布的录像资料,惋惜之情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再由图片进入文本,通过抒情性语句的朗读感染,学生发出了“救救瀑布,„„”的急切呼吁。良好的情感铺垫,更激发了学生的对话欲望。为了激发每个学生的对话欲望,我用了想说就说的上课方式,此时的学生妙语连珠、字字含情、句句愤慨。情感的渲染激发了学生的对话欲望,我们的课堂一改往日的沉默。

三、提高学生的对话水平

教师既是课堂对话的参与者,更应该是对话的推动者。在课堂的瞬息万变中,教师要进行引导,不动声色中对学生对话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指导,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对话能力。

1、在质疑中提高对话能力。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难点,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质疑,然后通过对话展示自已的独到见解,解决疑难。这样不仅突破了重难点,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理解,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了与文本对话的能力。

2、在拓展中提高对话能力。

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审美情趣、性格、学识等的不同,获得的阅读感受与审美关注就不同,误读与停留在问题表面是难免的。教师要认真倾听,善于抓住学生对话中个性化思维主张和火花思维灵感,在保护学生对话激情的前提下,从不同的层面加以引导,拓展课堂深度,让对话向深层次推进。

3、在合作中提高对话能力。

合作与对话密不可分。生生在合作中往往会产生奇异的火花,作为教师要抓好、抓实这一环节,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碰到问题与分歧,既要尊重对方,又要彼此争论,提炼出更有价值的观点。

四、鼓励创新,提升对话价值。

对话教学的最终是要让学生实现知识与应用的对话。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实践与创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拓展对话的内涵,从而提升对话的价值。在学习《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小组编课本剧,课堂上进行分组表演。学生积极性高,在表演中,学生能紧紧抓住文本语言,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服饰、语言,表现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为人。既加深了对课堂分析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又从中融入了自己的新的情感体验,对话的内涵得以拓展,对话的价值得以提升。

对话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提出新颖的观点,打开思路,从而有助于打破思维定势,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坚持对话,不断探索,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参考文献:

1、郭思乐,感悟学习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2(2).2、刘儒德,基于问题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l.教育研究,2002(2).3、华卜泉,王明宾。构建活动课程评价的协同自评模式[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2)

4、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

5、高伟,课程文本:不断扩展着的“隐喻”[J].全球教育展望

第四篇: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对话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对话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确立新的阅读教学过程观,即变“传话”教学为“对话”教学。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教学,包含着 “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两层意思。“阅读对话”是讲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之间的对话过程,其形式主要有“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教学对话”,是讲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其形式主要有“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对话教学呢?通过近年的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对话的前提。

在对话式的阅读教学中,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生态氛围,这是实施有效对话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对话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享有平等参与对话的机会,不能使二小部分学习好的学生成为对话的“主角”,绝大部分学生沦落为对话的“听众”。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发现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对话的热情,让他们从对话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从而促进他们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

2.师生共同走进文本,是进行有效对话教学的基础。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一般是围绕文本中的话题或由文本生成出来的相关话题来展开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并形成各自的想法和认识。试想,如果自己对文本的内容一无所知,那么,你拿什么和学生“对话”呢?因此,师生共同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是进行有效对话教学的基础。阅读教学的实践证明,师生双方与文本的契合程度越深,师生之间的对话水平就会越高,越有效。

教师和文本的对话,就是要钻研好教材,只有把教材钻研好了,才具备与学生对话的“底气”。教师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最重要的途径有两条:一是读,二是想。读,是指反复朗读教材,读出教材中的精妙之处,读出自己独到的发现,想,就是要想一想: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可能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帮助学生解决这些疑难问题的有效策略有哪些?从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不把主要心思放在认真读书、钻研教材上,而是粗略地读几遍课文,就开始匆忙地写教案了。这样做,既不能提高对话教学的效率,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学生与文本对话时,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好,除了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外,还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只有通过熟读课文,有了自己的感悟和见解,才具备与同学、老师进行对话的“底气”。然而,从目前阅读课的课堂教学现状来看,相当一部分的语文教师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左一个讨论,右一个交流,挤掉了学生宝贵的个体阅读的时间,结果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常常出现啼笑皆非的谬误,甚至出现一篇课文教完,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怪现象。这怎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呢?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与文本对话架起“桥梁”。学生阅读文本,不仅仅是单方面地吸收文本所负载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与文本展开心灵的对话。因为阅读的过程就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既包括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也包括与文本中的人物、事件、景象等方面内容的对话。然而,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生活的经验还不够丰富,文化的积淀还不足,认知的能力还不强,因此,他们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靠自身的努力不能排除的阅读障碍,如果这些阅读的障碍不能得到及时的排除,学生对阅读将会产生畏难的情绪,久而久之,他们对阅读将会失去自信心。为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架设沟通文本的“桥梁”。例如: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向学生介绍有关文体阅读的基本知识。如阅读小说,可以抓住线索和环境理解人物形象;阅读散文,可抓住作品中感人的意境和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科技作品,可抓住作品中所反映的科技内容,体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可抓住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领会作者思想感情倾向,等等。

3.抓生成性教学;是进行有效对话教学的关键。

传统的阅读教学的重要特性就是“预定性”,问题及问题的结论都是教师预先设定的。而对话式的阅读教学的重要特性是“生成性”,对话的话题及问题的结论主要靠对话过程中生成。阅读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教师在课前备课中能够完全预见的,因此,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围绕某一话题进行对话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欣赏学生的“真情告白”。与此同时,教师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组织学生展开思维的碰撞,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提高对话教学的质量,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第五篇:师生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定位论文

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中重要的一类,是一种动态的关系,每一个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表现。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现今条件下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我国目前的师生关系。

我国目前的师生关系仍然是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主从型师生关系,大体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师生之间的关系疏散。

当今学校组织中,一位语文教师担任一个班甚至好几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每班的人数大都在60以上。教育形态日益趋向科学化与企业化,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密切联系。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学媒介的广泛应用,远程教学的日益发展,为师生关系趋向疏散提供了可能性。语文教师肩负着诸如批改作文等这样工作量很大的任务,这种情况下师生直接交流的时间就更少。有些语文教师如果不热爱教育事业,那他与学生的关系就更可想而知了。

2、师生的关系趋于单向。

人际关系的类别很多,一个人与他人的接触,有些仅止于独特的一面,有些则必须广泛涉及多方面的关系。前者如推销员与顾客的关系,后者如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当前我国的教育比较注重教育的“选择”功能,强调学生应学一技之长,教师对学生的教导偏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较忽略人格的陶冶,分科教学后,师生关系进一步单一。语文教师虽然可以通过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但在中国目前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许多语文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只偏重了知识的传授。

3、教学评价过于客观。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要考查学生的成绩,包括认知(学业)及人格(操行)两方面的表现。现代社会,教育实施逐渐制度化与标准化,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不得不排除个人情感因素,客观评价教学效果。用分数来评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人格的评定则主要看是否符合制度化的要求,如校规。语文教师也是如此,这就导致学生觉得教师缺乏人情味。

4、师道观念趋于现实

传统师道观念认为教师应具有完美的人格以表率群伦,有渊博的知识能启迪学生,要有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以献身教育工作为终生的追求。而现在,很大一部分语文教师已经不具备这种思想了。

二、时代需要新型的师生关系。

目前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进行,要求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特点,老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性关系。语文科要达到教文育人完成其基础工具性的任务,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必须改变主从型的师生关系。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要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语文教学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语文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语文教师要爱学生,理智地同情、关怀、了解与辅导学生。要在实际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通过查看档案,开家长会,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做相应的记录。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知道学生原有的阅读水平,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预习、讨论、总结,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就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活动了解学生的作文心理实际,调查内容包括题材来源方面的、题目方面的、文章体裁方面的、思想情感方面的、习惯态度方面的、词语使用方面的等等。只有教师了解学生的作文心理实际才能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将心中已有的生活积蓄用文字的形式很好地表达出来。同样,学生也应该对教师有基本的了解,体谅教师,相信大部分老师做事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好。如果学生认识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优秀品格、丰富常识、强烈的责任感及对他们深深的爱,学生就会自然地亲近老师,学习上也会比较自觉。当然这样的前提是教师本身具备那些优秀的品格。这种情况下师生关系就会比较融恰。

2、目前每个班大都在60、70人,一个语文教师往往要带两个班,每年可能还要换班,要同每个同学进行密切的交往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抓住需要重点培养的学生,加强对他们的指导与联系。可以通过批改学生的周记等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把握。批评和表扬学生要分场合,注意言词。

3、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平等的,教师要认识到,他与学生的关系不仅止于知识的授受,而且包括人格的影响,不但要言教,而且要身教。优秀的语文教师深知身教重于言教的意义。如于漪、钱梦龙、宁鸿彬等语文特级教师都是具有非凡人格魅力的教师。目前的教育改革,非常注重师生“交互主体的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求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老师引导,师生共同生成答案。

下载专题二:根据阅读是对话的认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如何定位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题二:根据阅读是对话的认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如何定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铁路等级是根据铁路线在铁路网中的作用

    铁路等级是根据铁路线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客货运量,以及最大轴重和列车速度等条件,对铁路划定的级别。 铁路等级是铁路的基本标准。设计铁路时,首先要确定铁路等级......

    在几何图形认识的教学中

    在几何图形认识的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南溪镇莲花小学 邓尚瑜 几何学科逻辑性强,概念严密,历来是教学的难点,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和......

    浅谈在 Photoshop教学中的认识

    浅谈在PhotoShop教学中的认识 论文撰写: 123团中学 陈然 浅谈在PhotoShop教学中的认识 论文撰写: 123团中学 陈然 【摘 要】PhotoShop是迄今为止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图像处理软......

    重新定位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

    重新定位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传统的地理教学大纲中,习惯于采用“使学生„„”、“提高学生„„”的语言形式,表明地理教师是主体,而学生是客体。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对话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对话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火车头 (永靖县川城学校 张静) 农村初级中学中,英语教学是个顽疾。随着教材的改革,农村英语教学面临着极大地困惑。新教材容量大而课时少,农村学生学习......

    关于对话教学在政治课中运用的几点思考

    关于对话教学在政治课中运用的几点思考 目前,“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人类社会正逐渐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作为时代精神的回话,教育领域也正孕育着全新的“对话”。......

    如何很好的在课堂中进行对话教学

    如何很好的在课堂中进行对话教学 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英语,已经积累了一些简单的英语句子,到了高年级学生要用英语写作,为了能给学生打好扎实的写作基础,我们要在四年级就开......

    浅谈师生互动式教学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浅谈师生互动式教学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互动式教学是上海市北京东路小学从1984年开始开展的“乐能创”教育教学改革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乐能创”教学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