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有感
读《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有感
这本书是一本从新课程实施的角度,讨论教师教学应当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理念的培训教材。本书从课程实施这一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切入,进而分析了作为新课程实施基本途径的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即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关系;教学对课程的建设与开发的能动和作用;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的实施途径;促进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交融策略;通过知识技能学习促进学生发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一书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围绕新课程实施“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这一核心问题,采取“理性诠释、案例剖析”的表述方式,阐释了教学活动中的几对基本关系——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知识技能与整体素质、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深入研究了新课程实施中应当怎样重新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变革教学的观念与方式。我对单元5“通过知识技能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主题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部分内容感触最深。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21世纪对我国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的迫切需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而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协接受者。”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和主体作用,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引导他们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意识,谈一些初浅的认识。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乐学精神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举这种特殊的心理倾向在人们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有利保障。
1、创设情境,唤起兴趣
古人说:“学志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兴趣。
2、以动促思,培养兴趣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的思维在低年级是以具体象思维为主,到中高年级才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
我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察、操作,在摆一摆、拼一拉、画一画、折一拆、量一量的实际操作中,手脑并用,以动促思,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取措施,保持兴趣
小学生的学生兴趣,一般容易激发起来,但却很难于保持。针对学生兴趣不稳定、不持久的特点,我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力保持学生的兴趣,使兴趣的定向和动力作用贯穿于学生认知的全过程。
二、学生会学,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1、引导学生猜想,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猜想是一种有飞跃性的创造思维,引导学生猜想,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猜想的表现,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缔造性是非常有益的。
2、一题多解多变,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开拓性、创造性,教师就应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诱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教师要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利于激发求知欲,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重要方式。
3、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周围到处有数学。学习教学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这知识去探索新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为他们搭设一个生活的“舞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不断地创造自己。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从而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创新。
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一课时,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课始,便以“小卖部”为基本活动情境,让学生上台买货,在讨价还价中,在买卖双方的对话中,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紧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开展买卖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了明确的分工及要求:扮演顾客者必需口头编应用题,并用今天所学的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而扮演售货员者必须根据顾客购买商的情况,正确填写发票。整堂课都融入活动之中,学生在活动的开展中,再口编并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再填写发票的思考中,不仅仅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创设了一个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活动舞台,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总之,在创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让学生真正的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有所创见,有所创造。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从而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二篇:《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学习心得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学习心得
联强小学:莫峰
一本从新课程实施的角度,讨论教师教学应当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理念的培训教材。本书从课程实施这一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切入,进而分析了作为新课程实施基本途径的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即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关系;教学对课程的建设与开发的能动和作用;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的实施途径;促进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交融策略;通过知识技能学习促进学生发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一书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围绕新课程实施“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这一核心问题,采取“理性诠释、案例剖析”的表述方式,阐释了教学活动中的几对基本关系——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知识技能与整体素质、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深入研究了新课程实施中应当怎样重新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变革教学的观念与方式。
我对单元5“通过知识技能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主题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部分内容感触最深。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21世纪对我国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的迫切需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而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协接受者。”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和主体作用,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引导他们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意识,谈一些初浅的认识。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乐学精神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举这种特殊的心理倾向在人们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有利保障。
1、创设情境,唤起兴趣
古人说:“学志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兴趣。
2、以动促思,培养兴趣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的思维在低年级是以具体象思维为主,到中高年级才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
我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察、操作,在摆一摆、拼一拉、画一画、折一拆、量一量的实际操作中,手脑并用,以动促思,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取措施,保持兴趣
小学生的学生兴趣,一般容易激发起来,但却很难于保持。针对学生兴趣不稳定、不持久的特点,我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力保持学生的兴趣,使兴趣的定向和动力作用贯穿于学生认知的全过程。
二、学生会学,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1、引导学生猜想,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猜想是一种有飞跃性的创造思维,引导学生猜想,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猜想的表现,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缔造性是非常有益的。
2、一题多解多变,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开拓性、创造性,教师就应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诱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教师要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利于激发求知欲,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重要方式。
3、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周围到处有数学。学习教学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这知识去探索新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为他们搭设一个生活的“舞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不断地创造自己。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从而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创新。
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一课时,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课始,便以“小卖部”为基本活动情境,让学生上台买货,在讨价还价中,在买卖双方的对话中,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紧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开展买卖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了明确的分工及要求:扮演顾客者必需口头编应用题,并用今天所学的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而扮演售货员者必须根据顾客购买商的情况,正确填写发票。整堂课都融入活动之中,学生在活动的开展中,再口编并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再填写发票的思考中,不仅仅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创设了一个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活动舞台,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总之,在创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让学生真正的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有所创见,有所创造。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从而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的一点体会
通过对《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一书的学习,使我深刻体会到了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本书深刻地阐释了课程改革是创新和继承并存的过程,课程理念的创新来自实践,是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理念的深化。通过学习使我对师生关系的交往、互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此,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一点体会:
一、要尊重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学习观、教学观和发展观。各种新观念正在日益深刻地影响着幼儿教育的教与学,特别是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学习中的所处的地位等方面对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严重挑战。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允许他们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法去构建知识的体系。另外,还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上的个别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例如:在学生产生不同意见时,我们可以说:能让老师发表一下意见吗?你还想说点什么吗?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同时,我们可以说:欢迎老师加入你们的行列吗?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学习。既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又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同时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要地位平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古至今教师所扮演的单纯的教师角色。可观行《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理念的提出,大大改变了以往存在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的被动学习局面,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转变。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的指导下,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我时刻注意自己角色的转换,尽量做到从原来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从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从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产生愉悦的求知欲望。
三、要以人为本
学生是人,更是处于发展、成长中的人,更是秉性各异、千姿百态的人。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不仅仅是要把学生当人看,更要承认学生的发展性,尤其是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性、阶段不平衡性和侧面不平衡性。只有承认这种个体差异性和发展中的不平衡性,对学生的要求才有可能更切实际。虽然教育毕竟是有共同目标的,但对待每个学生却不能整齐划一地要求,这好比园丁对待花草树木,总体上肯定是要让它们都茁壮、茂盛,但绝不是要它们都参天,或者都芬芳,’而是个性化地要求、个性化地培育,最终才有了姹紫嫣红的丰富之美和勃勃生机。
四、思维要开放活跃
有了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和对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我们的课堂才有可能真正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才会有活跃的氛围,才能实现从“用学生配教材”,到“用教材教学生”,再到“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和一切可能的资源帮助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飞跃。让每位学生都能被认为是一株别有韵致的花草、一个他人不可比拟和替代的生命世界,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关爱和帮助,生命的姿彩都能得到展示,鲜活的个性都能得到张扬,创新的思维都能得到培养,使教育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更加生机盎然。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精心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要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通过各种“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使我明白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多角度的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的兴趣
第三篇:《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 心得体会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
奎香中学 胡潇
教学改革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是对课程改革的呼应。在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先是主导因素;课程先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另一方面,教学又对课程建设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概括说来,课程与教学是相互作用,有机整合的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在我们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所以,“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需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和教学各有各的分工: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先验”地规定了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教师“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提前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踏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教师只是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学生只是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而教学则成为被统治的一方,课程与教学走向二元对立,二者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发生关系。这种“制度”安排的课程与教学关系,使预定的课程内容具有权威性和控制教师的作用,而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就被规定和限制在狭小的操作层面上,这很容易造成教师能动作用的弱化和主体性的锐减,而课程被凝固和封闭以后,又必然使自身的生机与活力丧失殆尽。
缺少自己专业自主所需的必要自由度。所以,教学缺乏生命活力,教师教得痛苦。
另一方面,学生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他们的生活体验和学习情感没有被课程所关注,在“课程进度”和应试取向驱动下,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拼命适应“课程要求”,不想学、不愿意学的内容,学了没有感觉的内容,都得学,学得痛苦。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
这就意味着,课程在本质上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一刀切的内容,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自身的解读,这就会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
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即课程有机构成部分,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是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学生同样是课程的有机构成,同样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学生与教师应共同参与课程开发。
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这意味着课程观的大革命。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范畴,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这是从课程层面上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第四篇:读《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之心得
适应课改 转变观念
—— 读《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之心得
赵艳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神州大地蓬勃发展。这两年,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以及本人的努力下,无形中学习、渗透了不少关于新课改的理念,对于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读完《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一书后,更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获益匪浅。该书全面阐述了面对新课改,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应对的各种方法和策略。然而让我感受最深的并非是该书教我们如何实施新课程,而是对观念转变的阐述。下面就我读完该书后,谈些点滴体会:
一直以来,我们老师的教学主要靠的是《教学参考书》、《教案》,布置作业是靠A、B册。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与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有关。在这升学考试的指挥棒下,我们不得不迫使学生死读这些书。虽说今天正是实施课程改革之时,可应试教育的势头却有增无减,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老师的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被扼杀了。那么面对新课程,我们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呢?通过细读此书,使我深刻认识到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才是关键。
一、教师应该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教育功底
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教育基本功,这是我们教师最起码的素质要求。教育部副部长在《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一书的序言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是学科知识方面的专家,又应该是学科教学方面的专家。所以我们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努力提升自己专业化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二、教师要转变观念
新课程的落实与实施,靠的是教师,而观念的转变才是落实与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需转变观念。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以及挖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个性。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更应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教师要转变角色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授给学生知识已并非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引导学生自主去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与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辅导者、合作者。教师要学会不断地更新知识,成为学术探索的典范,合作教学的引导者,成为学生智育、情感等方面的促进者。
(二)课程观的转变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我们教师缺乏了从事教学研究的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这种意识扼杀了师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要积极参与课程的建设和开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这是一个不变的真理。
(三)转变教学行为
过去我们的教学是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什么,学什么;在师生关系方面:我们大部分教师体罚、辱骂学生、不善于赞赏学生;面对新课改,以上我们存在的这些教学行为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需转变教学观念。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是:对待学生:强调尊重、赞赏学生;对待教学:强调帮助、引导学生;对待自我:强调反思;对待同事:强调合作。
(四)、转变教学方法
过去我们多采取传授的方法,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倡导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倡导参与式的教学理念;倡导发现式的教学法方法。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想适应课改的要求,就必需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改变观念。面对新课改,观念的改变是关键。
第五篇: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学习心得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此次《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专题学习,我觉得自己在教育思想和理念上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更加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可以说,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新课程、新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广大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通过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反思,觉得自己在以下两个方面还存在不足。一是在如何走进新课程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清楚。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教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而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变化是深刻的,具体将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之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考验。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不言而喻。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场攻坚战。我们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努力学习,迎头赶上,才能顺应历史的发展。二是在建立新型的学生观上还存在着一些偏差。表现在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现有的学习动力、能力、能够达到的学习目标等诸多方面,在研究方法上不是十分到位,缺乏有效的研究途径和切入点。这主要跟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不够有关,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思想指导,教学中因循守旧,不注意向同行学习,一直没有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加强两方面的学习。一是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加强同这方面研究有特长的教师之间的交往,努力改正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