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末有个左宗棠》之感想(大全)

时间:2019-05-13 01:4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清末有个左宗棠》之感想(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清末有个左宗棠》之感想(大全)》。

第一篇:读《清末有个左宗棠》之感想(大全)

读《清末有个左宗棠》之感想

19世纪的全球,崛起与衰落、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与政治是国际局势的基本主题。在这一主题的孕育下,一批代表各自地域文化性格的人物脱颖而出。这一时期享誉世界的政治名人,欧洲有法国的拿破仑、德国的俾斯麦、奥地利的梅特涅、俄罗斯的亚历山大二世。而在亚洲,有东邻日本的伊藤博文和中国的左宗棠。世纪之交的2000年,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全世界40位智慧名人,其中3位中国人榜上有名:第一位是毛泽东,第二位是成吉思汗,第三位就是左宗棠。

左宗棠何许人也?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卒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的左宗棠,字季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县人。晚清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等职,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左宗棠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既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先驱,更是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与曾国藩、胡林翼和彭玉麟并列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读罢潜心研究湘军及湖湘文化二十余年的王纪卿先生的力作《清末有个左宗棠》一书,左宗棠抵御外侮、尽忠报国,披肝沥胆、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栩栩如生,经常激荡着我的心灵。纵观左公一生,出身寒门而求仕不得,屡试屡败而直至中年,也许天降英才而终为大器晚成者,乃左公之一生坎坷之见证也。左公一生,与其精神乃浩瀚长存,与其为人乃中表于世。探究左公波澜壮阔的一生,其在能力、志向、个性、品格等许多方面,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与我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关于做人。“忠君爱国,礼贤勤民”,是我对左公为人的概括。左宗棠自幼聪颖,20岁便中举,后因三试不第,遂绝意进士,隐居柳庄,潜心专研各类经世致用之学,并自喻“今亮”。新婚之夜,左宗棠就在新房自写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气壮山河的宣言,是对自己的勉励,也是其一生的写照。1849年,民族英雄林则徐途经长沙,指名要见隐逸在老家读书的左宗棠。林则徐一见37岁的左宗棠,混沌的眼睛顿时一亮。他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政治、军事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给左宗棠,为日后平定新疆叛乱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林公深情的嘱托:“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临别,林则徐还写了一副对联相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林则徐身染重病来自知来日不多时,命次子聪彝代写遗书,向咸丰皇帝一再推荐左宗棠为“绝世奇才”、“非凡之才”。左宗棠的名字自此引起了京城的注意。1852年(咸丰二年),太平军进攻长沙。湖南巡抚张亮基知道左宗 棠的军事才能,派专使请出40岁的左宗棠镇守长沙。左公为抵抗太平军多所筹划,与太平军初战长沙城下,太平天国西王肖朝贵战死;再战湘潭,太平军主力被击破。声名大振的左宗棠,率部从江西打到浙江,次年攻下了汤溪、龙游、兰溪,占领金华,攻克了义乌、诸暨。为评定太平天国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1875 年,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满怀忧愤,以“塞防论”反李鸿章的“海防论”,力主收复新疆、以固塞防。清政府采纳其意,授钦差大臣,组建西征军。西征途中,左公鼓励军民屯田垦地,发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植树种粮,体恤民情,所植杨柳被称为“左公柳”,至今犹存。在经过艰难备战后,1876年西征军一举收复北疆重镇乌鲁木齐,平定新疆北路阿古柏叛乱。1878年,西征军肃清和阗之敌,取得完全胜利,收复新疆除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领土。1879年,在中俄伊犁交涉中,积极备战,主张“先之以议论”,“决之于战阵”。一年后,左宗棠坐阵新疆哈密,抬棺备战,命令三路大军挺进伊犁,对俄军形成军事威慑,为曾纪泽对俄的外交活动提供了坚強的后盾,最终推翻了原先已由清使崇厚与俄方拟定的约章。1881年初,中俄正式签定《伊犁条约》,俄国撤出伊犁。从此,中国收回了对伊犁地区和特克斯河上游两岸领土的主权,粉碎了英俄裂解新疆的企图,160余万平方公里国土重回祖国怀抱,这是晚清历史上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左宗棠为维护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作出了杰出贡献,当之无愧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潘祖荫向咸丰帝的奏疏中评价:“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就是对其齐国平天下之能力和水平的最好评价。同为官场朋友的李鸿章,也敬佩左公为人:“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第二,关于事业。“清廉为官,公私尽忠”,这是我对左公事业上的评价。所谓廉洁,不贪为廉,拒贿为洁,不贪污受贿就是廉洁。左公为官三十余载,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督办新疆军务的钦差大臣等要职,手握重权,要想发财易如反掌。然而一生没有贪污一个铜板,也没有收受一个铜板,其清廉之举,让人敬佩。据《清史稿》载:“左‘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左公一贯廉政,克己奉公,连养廉金也常用于公益事业。兰州黄河铁桥通行百余年,但鲜有人知,建这座桥花费的38万两银子来自左宗棠“茶马使饷银”和“养廉银”的个人积蓄。在左的带领下,刘典、刘锦棠、张曜、金顺等西征军的将领们个个为官清廉。刘典住处 “环堵萧然,一如寒素”,完全不像一个大官的居所。后来病死军中,全家老幼无以为养,左宗棠痛悼不已,从自己的廉俸中拿出六千两银子为刘典治丧并安顿其家人。在封建社会,“千里做官只为财”的断论似乎于左公没有丝毫的腐蚀。左公与晚清巨富胡雪岩交往颇深,左宗棠在东南用兵顺利,又在西北连战连捷,在财政上得益于胡雪岩支持。胡雪岩为 其筹措粮饷,左任命胡为军中总理粮台,还保荐他为候补道,后来更奏请皇帝,给胡加授布政使衔,赏穿黄马褂,胡雪岩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两人可谓典型的官商合作。有人向朝廷告发他们官商勾结,结党营私。当袁宝恒作为钦差大臣专门去查办左宗棠的军饷的时候,却没有发现任何的贪污贿赂的劣迹,也没有任何中饱私囊的举动,反倒查出了一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左宗棠。慈禧太后非常高兴,随即对满朝文武下了一道口谕:30年不准参奏左宗棠。

第三,关于持家。“忙碌于世,耕读教子”,是我对左公持家的印象。耕读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积累起来的重要的文化内涵,耕者乃可以解饥也,读者乃可以长智也。左宗棠共有4个儿子,名为孝威、孝宽、孝勋、孝同。他得子较晚,大儿子孝威出生时,左宗棠已经35岁。儿子7岁时,左公离家到长沙当幕僚,此后戎马生涯,东征闽浙,西征新疆,纵横跌宕,戎马人生,与家人聚少离多,甚至一连6年都不能与家人见面,最难能可贵的是左公一生坚持耕读。他对子女的教诲主要是靠书信,在信中他教导儿子要自食其力,靠耕读持家,靠志气存人。1866年(同治五年),左宗棠四子均已长大成人。左宗棠为左氏家塾写下一联:“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他本人的表率作用,对子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时人们称赞说:“左公立身不苟,家教甚严。入门虽三尺之童,见客均彬彬有礼。虽盛暑,男女无袒褐者。烟赌诸具,不使入门,虽两世官致通显,又值风俗竞尚繁华,谨守荆布之素,从未沾染习气。” 左氏一族,在清末乱世出了不少治国能臣,而后代良医辈出,清白家风令后世称道。

位卑未敢忘忧国。第一次赴京会试,二十二岁的左宗棠就打量祖国西北、关注新疆,以诗明志。左宗棠从一个司令部的参谋做起,在万锋箭矢间逐步成为叱咤风云的统帅;以其雄才伟略和坚决抵御外辱的不朽功勋拜将封侯,以他全部的生命之火塑造了传统文人的精神典范,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的国家、民族和人民更需要英雄精神品格的净化。让我们在伟人的精神鼓舞下,学做小事,做好小事。

第二篇:读《紧迫感》之感想

读《紧迫感》之感想

《紧迫感》,由哈佛商学院百年思想领袖、全球管理大师、举世闻名的领导力专家、影响中国商界的领导变革之父——约翰·科特所著,读完后对我触动很大,有必要写些读后的自我理解和感想,在日后的工作当中不时地鞭策自己。

全球经济剧变,企业面临危机,变革成为解决危机的关键问题。如何在危机中发现机遇,成功变革自救呢?我看到,企业的各种变革措施纷纷出台,持续改进,企业再造,从外包策略、缩小规模,甚至裁员并购,都是变革所采取的方式。但是到目前为止,在企业界变革失败的机率远远超过了成功的机率,为什么?是因为他们虽然看到了危机,设计了出路,迈开了步伐,却缺乏在多变形势下的核心生存力——紧迫感!

正如作者说的,紧迫感是多变经济形势下的核心生存力!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要存续发展,每一个员工都要具有高度的紧迫感,它帮助企业化危机为机遇,使每一个人变被动为主动,在紧迫感的驱动下,人们不做任务,只做结果;不执于对错得失,只致力于实质问题的解决;不去解释事情为什么是那样,也不会抱怨事情应该怎样,只会肩负起独立的百分百责任!这样,就能重新架构严峻的现实,发现新的价值点,并以百折不挠的决心和韧性,化危机为机会,变得更强大。

但在实际工作中,我认为要围绕以下两点开展工作,让员工逐步从意识形态到实际工作中切身地感受到紧迫感,才能真正发挥出他们的潜力,创造无穷的价值。

第一,要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居危思危”。虽然身处困境,但不要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闯乱撞,盲目地、毫无头绪地开展工作,因为把时间浪费在一连串没有必要的行动上,将变得越来越经不住挫折,所以越是在危机中越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和思维的积极热情,要“预见问题、运用战略、选对方法”,“派人走出去、把人请进来”,听取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员工的看法,团结员工思想,树立目标,集思广益,不可一意孤行,刚愎自用,一旦订下目标,就要有一种现在就干、去争取胜利的不由自主的决心,当这种决心开始影响行为——即采取灵活、迅速的行动,全力以赴解决重大问题,不断提出必要的新建议或者就别人的建议进行合作,排除困难去实现更加宏伟的目标,努力做到每天都有所进展,随时取消意义不大的活动,以便把时间都用在刀刃上,对员工管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其自豪感与兴奋感和经济收入一样节节上升,才能渡过难关,并让公司能够一直保持高度的紧迫感,成为一架高性能的机器,效益好上加好,公司不断地发展,给员工的回报超出预料,若是形成这样一个局面,相信绝大多数员工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去憧憬并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

第二,要在成功中预见危机,“居安思危”。我们现在身处的市场环境,竞争不断加剧、技术突飞猛进、全球化持续深入,创新需求越来越旺盛„„一切的一切都在加快变化的速度,不仅把新的机遇抛向我们,同时也把危险“附赠”给我们!那些对现状感到满意的人将把自己置于一个越来越危险的境地,因此,要在成功之后杜绝“自满情绪”的产生,因为自满是无意识的情绪,而非心态,其根本原因是觉得有老本可吃,没有了“紧迫感”,甚至出现出了虚假的“紧迫感”!缺乏“紧迫感”表现得比较明显、单一,实践中有许多方法可以解决,而虚假的“紧迫感”是感建立在焦虑、恼怒之上,但看上去往往充满活力,现实中,虚假紧迫感的例子不胜枚举,俯拾身边的例子我们就会发现,凌乱的办公桌后是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但是效率并不高,每天员工很晚才下班,不仅耗费了员工的精力更耗费了组织的资源,这是公司的繁荣景象吗?很值得商榷!实践表明,真正紧迫感的建立与组织文化的构建、组织流程的建设和优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我们不现在就行动起来的话,在不久的未来它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可能导致更为槽糕的后果!所以,我认为不要向大家隐瞒不利的信息,传递信息更要常换常新,不要一个会议接着一个会议,去制造大量的书面文件,快速地在原地打转,全无目的地绕圈圈,要用外因促内因,缩小外部现实与内部人员所见、所感之间的距离,刻意让员工看到自己的紧迫行为,天天充满紧迫感,催生新的紧迫感,恰如其分地利用危机,并在其之中发现机遇并重重回击“NoNo族”,将之行为公开,产生社会压力使其离间行为无效,杜绝在忙碌得热火朝天时却抓不住重点的“虚假紧迫感”形为,杜绝“形式主义现象”!

公司需要创新,但真正难以做到的不是一次、二次创新,而是持续的创新!未来变化速度必将加快,“紧迫感”是确保公司平稳运行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我们要做的,是真正地把紧迫感融入企业文化!我们所处的产业、技术、市场环境不断的变化,在这个变化的世界里,需要在危机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在成功中发现潜在的危机,要将“紧迫感增强,成功来到;紧迫感下降,麻烦进门”的理念植入到员工的潜意识里面去,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准备现在就行动起来,争取胜利,才有能力为自己、为公司、为其生存的社会创造不同寻常的价值!

第三篇:读《干法》之感想

读《干法》之感想

公司发的书,我心想唐总能看上,既然那么大老板都推荐,那必然是有可取之处的。说实话,以前看书的时候从不在意前言和序的,但是在阴差阳错的看完这本书的前言和序之后,我打算花心思去仔细研读这本书。稻盛和夫通过几十年的醉心工作想让浮夸的年轻人记住一句话: “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就是把工作当成一种修行,能修成什么样的“果”,那真是要看个人了。

过年值班的时候开始看的第一遍,愚昧的感觉他所写的拼命工作,甚至只有遁入空门的人才能做到。但我合上书静静体会后,想到这本书想让读者学会的,仅仅是一种心态,积极的心态,健康的心态,可以改变命运扭转人生的心态。

我一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实习生,涉世未深,如何在一本记载几十年心路历程的书中寻找出路?也只有一字一句的细细品味,与现实慢慢结合。到现在,书里写到稻盛和夫和他所在的公司面对困难和逆境的时候表现出的“弹力”使我敬佩不已。我感觉如果我能领悟这本书的一小部分,那对于我的未来也是有很大的助力的。所以,我还是得继续学习,争取能达到“顿悟”!就像我们的公司自主研发新品——醍酒

在此也提一下我从《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提炼的一句话:

醍酒,如甘露入心,醍醐灌顶也。

第四篇:读课程标准之感想

读课程标准之感想

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想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宗旨是很必要的,我们必须由以师为主转为以生为本,一个好的教育的开始必须从改变理念开始,因为它是支撑。数学课与其他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作为数学老师,上课时也应体现数学性。今天我就从以下几个具体的方面来讲讲自己的一些浅薄见解。

首先我想谈的是有关低段数学课堂中的儿童化语言。低年级学生,爱说好动,天真无邪,注意力不集中,约束能力差。上课时常会玩一会儿学一会儿。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每到这时教师就会视这些为学生的缺点,强制听课,加以约束。上课不专心听讲,就会被老师批评,家长责备。如果学生上课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一堂课下来不仅是孩子,连教师自己都觉得又苦又累,长此以往,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学习,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了后进生,因此产生厌学情绪。初教一年级,一切都很陌生,在新授课方面,我也在不断反思,思考到底该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要让学生学得好,首先要解决他们喜欢学的问题。所以首先得从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课堂上采用儿童化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众所周知,数学中的计算教学是最枯燥的,因为它过于公式化、定义化,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入学时间早,年龄小,这样给教学更增添了难度。这时在教学中创设儿童化的情境,引导他们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让他们感兴趣,必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每一堂新课我都会做好准备,备好课做好课件。新授课我让孩子们走进数学王国,走进孩子们喜欢的喜乐会,小小超市,果园······用智慧老人给我们的神奇钥匙,去开启一扇扇智慧大门。在这一过程中,充满童真的语言把孩子们吸引住,也看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孩子们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练习有课内的和课外的,因为我觉得课内的练习多以巩固性的,而适当地选择一些课外的拓展性练习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很是重要。我选择好的练习形式,使每个学生在课内都有练习的机会。例如:开火车、摘果子、接力、送信、小动物找家、夺红旗、找朋友、看谁算的又对又快等形式,这些练习具有游戏性,学生感兴趣,也给每个同学参与的机会,同时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创设新颖的练习形式,多以闯关游园形式让孩子参与其中,激起他们的求知欲,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对于教师用语要贴近孩子,不要讲些令孩子困惑的高深语言,这样反而会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语言应即简洁有效且又富有童趣。

第二块我想谈谈课堂小结的必要性。心理学关于“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研究证实:人们要记住在排列顺序中居首位或末位的记忆对象所花费的劳动量,比记住在排列顺序居中的记忆对象所花的劳动量约少一倍。所以,有经验的老师总是把重点的知识放在授课的前、后两个位置。根据这个理论,一堂课最后做个小结,可以突出重点,而且无知识进行干扰,小结的内容容易巩固,这就发挥了近因效应。听了很多节师父的课,每节课师父都会让学生来小结,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回忆,同时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了培训。因此我在课上也要求学生做课堂小结,这样可以帮助我知

道孩子们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比较欠缺的。能力是靠培养的,多次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会好起来。第三个我想谈的是有关课堂质疑的必要性。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质疑在求学乃至生活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没有质疑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而质疑性思维能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努力去解决问题。从而可以在成长中成功。所以我们教师尤其应该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进行问题的质疑。

我认为这样的质疑教育应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每节课(至少是新课)留出五分钟,留给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提问,比如他对哪个环节不清楚,有疑问;或者对所学内容有疑点的地方。通过在课堂中的提问,不仅可以引起学生们的思考,而且也是对本节课的完善,但面对孩子们的质疑,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智慧。对于学生提出的比较棘手的问题你的反应要快,但不失分寸,要让学生对你的解释欣然接受,而不是一知半解,这样会适得其反。

二、在课堂中针对某位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进行质疑,这无疑也可以培养思考意识和问题意识。并通过这种质疑方式对新旧知识进行联系,以达到一个巩固复习及拓展的效果,这也是我在课堂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质疑,你会发现其实学生提的问题并不比你的差,相反有时我会惊讶于他们提出的问题,很精炼。比如当一位学生列好算式后,学生提问你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你是怎么算的······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而我会选择让列算的孩子继续来解释,这样既可以知道他是否真的掌握了,也可以多让学生讲,有

时学生自己的解释更易于理解。在我上组内交流课(比较多少)时,课上就有学生提出了一个十分有价值的问题(到底是相差多少的时候用多得多、少得多;什么时候用多一些、少一些?)我当时让学生自己来说,后又说得看具体情况,其实这是很难解释,但也可以用举例的方法,让学生具体感知一下,因为对于低端学生来说具体形象的事物更易于接受。我相信“质疑意识的培养”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会行之有效,我会坚持实施的。

上次听校长说有一种课堂叫做“高挑战,低威胁”,这是一种课堂的境界,我们做教师的怎不想达到这样的教育境界,而这种境界需要的是我们不断地阅读学生,研究学生,只有对学生最为全面的了解才能真正设计属于学生们的优质课堂,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有所成。

以上是我自己的一些粗浅见解,如有不妥之处,尽情指正。

第五篇:读《老人与海》之感想

读《老人与海》之感想

第一次品读海明威的作品,或许是因为我不怎么喜欢国外的作品,或许是我读书读得太少。不过这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精神的伟大,生命的硬度,超越极限!

小说想揭示的哲理,我想,可以用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

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么?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我和你奉陪到死”——这个硬汉面对挑战如是说。暗喻他自身的英雄主义所在,还有他趋向坚韧的力量。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极限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这个骨头里面留有几百块弹片的硬汉作家,告诉我们怎么去面对生老病死,告诉我们的心该有多宽——如海一般。

老人是孤独的,他是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的旅人,但是他又是不孤独的,因为他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强。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并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不妨将鲨鱼看作打击,吃掉你的成功和幸福,但正如那孩子所说的:"它没有打败你,它没有,真的。”。。。

下载读《清末有个左宗棠》之感想(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清末有个左宗棠》之感想(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快乐工作》之感想

    读《快乐工作》之感想 审计室:覃礼强 我抽空读完了《快乐工作》一书后,认识到了快乐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我们当然是要学习凡于从平凡小事做起的工作态度,树立像亿万富翁般快乐工作......

    读《聚焦课堂教学》之感想(范文模版)

    读《聚焦课堂教学》之感想 丰塘中学卢玉琦 学校文化之源在于课堂,教师成长的沃土在课堂,学生发展空间在课堂,所以聚焦课堂,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我们教研员......

    读园冶之感想

    读《园冶》之感想摘要:《园冶》实际上是总结中国园林营建经验而诞生的中国造园史上唯一 的一部造园专著,其独特的精神内蕴与审美意趣在世界园林艺术王国中独树一帜,至今仍闪耀......

    读企业战略之感想(合集5篇)

    读企业战略之感想 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靠的是战略;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壮大发展,靠的是战略;能够在相对的长时间内持续成功,靠的也是战略。战略是一切优秀企业成功最根......

    读《云边有个小卖部》有感

    寻自己所爱,爱自己所爱。——读《云边有个小卖部》有感“我相信生命是有光的,我希望在未熄灭前能够照亮你一点,这就是我能做的,我爱你,你要记得我。”——前言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有个县委书记

    有个县委书记,在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公安局长等的陪同下,一起就餐,在上菜前等待的时间里,为了活跃气氛,书记提议:大家都是文化人,不防大家都造造句子,句子中必须含有“尖尖”“圆圆......

    清末中国音乐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音乐教育改革之比较

    清末中国音乐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日本音乐教育改革之比 较摘要:清末中国与日本明治时期均属于两国社会及教育变革之关键期,然则其音乐教育通过向西方学习的变革后,结果却大相径......

    读云边有个小卖部有感(大全5篇)

    读云边有个小卖部有感15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云边有个小卖部有感,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