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和作文的关系
科学和作文的关系
我们清楚地知道科学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方便,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每一个生活当今时代的人,都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深刻影响。现在的小学生在不断创新的科技氛围中,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且乐于动手操作。小学科学课程涉及的内容包括: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和宇宙。科学课程的学习主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应该充分提供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机会,创设丰富的探究情景,让学生深入其中,像科学家一样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动手实验,细心观察,认真记录,不断探究,得出自己对问题的解决方案,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记录探究过程中的各种现象、数据、问题、思考、困惑、对策、感受,收集实验数据,也是探究的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写作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式,儿童作文是科学课学习的一种方式。科学和作文的关系十分密切。
1、科学探究让学生有写不完的素材:
打开科学书,我们发现科学上研究的对象正是小学生作文的描写对象。科学课的一大内容是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小学生的写景、状物就是着眼田野树林、山川湖泊、花草树木、臭鱼鸟兽。我们以教科版《科学》第八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为例,单元目标主要研究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研究动物的卵,其中花的专题研究,要求学生测量花的大小,记录校园里有哪些花,数一数每一种花的花瓣数,专题研究花的萼片、雄蕊、雌蕊、颜色等,写出简单的观察报告,在班上汇报。整个探究过程无疑都是最好的作文素材。可以写人,班上的小科学家,她是如何完成这次的研究专题了,她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研究精神和专研态度;可以写事,一次研究活动,如实记录整个研究过程。或者课堂上汇报的情况,精彩的内容;当然,描写多姿多彩的花,对深入研究了花的同学更容易,从花的各部分情况,到花的颜色、形态、香味、变化,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有很多的内容要写,而每一个细致的记录,都促进学生对花了解的加深。
2、科学观察让学生火眼金睛 科学探究是离不开观察的。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科学始于好奇,发现始于观察。科学观察包括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感知和描述。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观察首先要注意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东到西,从近及远,从整体到部分,从头到尾、由表及里,依循一定的空间顺序,从不同的角度有步骤的观察研究的对象,获得完整清晰地观察印象。其次要学会观察的方法,认真观察和研究观察对象,找出其同类事物之间的异同,并分析其间的关系,学会求同找异法。学会解剖观察法,把被观察的对象的各种特性、各个方面或各个组成部分,逐一分解开来,加以观察。
3、探究交流让学生更会表达
学生在进行观察过程中,都有表达的欲望,他们迫切需要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告诉别人,这是孩子好奇好胜的天性决定的。因此,作为科学老师,应该及时地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满足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需求。在《种子的发芽》一课中,学生亲手培育种子,观察豆子的发芽过程,任务布置后,学生非常兴奋,回家都动手做起实验来,第二天,学生就开始找老师汇报自己的实验情况,询问应当注意的问题。他们的描述非常真切。为了进步获得实验数据,让同学感受到实验的快乐,科学老师要求同学每天同一时间给拍摄豆子的成长照片,制作豆子成长的演示文稿,举办豆子成长报告会,培养对观察对象进行描述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充分地锻炼,只要稍加整理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第一天绿豆放到了一团浸着水的“棉花水床”上,棉花吸足了水,软软的,躺下去,再加上温暖的阳光,舒服极了。第二天,我的外衣裂开了,伸出一点小小的苗。第三天绿豆的外衣裂缝越来越大,苗伸进棉花里去了,此时,一束温暖的阳光照射过来。”显然,这个描述已经很有文学味道。
4、作文让学生更好掌握科学概念
概念是具有共同的关键属性的一类对象、事件、情境或性质。学生掌握一个科学概念,实质上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当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并认真记录探究过程,思考现象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出科学概念的提出及了解概念的内涵,在文中进行简要的说明,学生只有理解了新概念,并把它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学生才能明白无误的理解现象和新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掌握新概念。比如学习《食盐在水里溶解了》,学生观察了一系列的溶解现象,学生动手实验了解食盐在水中的变化,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以及过滤食盐水。通过观察理解溶解的概念: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过程是慢慢扩散的,溶解后是均匀分布在水中的,无法用过滤的方法再提取物质。学生实验并认真观察后,把这一学习过程写出来,从看到的现象上升为本质,用自己的语言阐明“溶解”的含义,学生进一步复习了学习内容,当然也更好的掌握了“溶解”的内涵。
5、作文有助于梳理学习知识
作文是思维不断整理、提升的过程,是思维条理化、清晰化的过程。当我们确定写作的内容,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所写内容的前因后果、发展情况、相关细节、甚至意义,我们要对写作的内容作必要的筛选、整理,以便更条理、更具有新颖性、可读性。当我们要把科学探究的内容形成文字,上课的情景呈现在脑海中,非常庞杂,甚至模糊,我们要记录的东西有哪些,我们一一列明,再想想所列的这些事情,哪些比较有价值,哪些需要重点体会,哪些只需简单了解,观察的现象和科学的结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科学概念有什么样的内涵,我们必须重新整理、筛选,使其条理化、清晰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一篇规矩的科学作文。否则,思路阻塞、条理凌乱,泛泛而写,糟蹋文字。因此,写作的过程也是复习整理的过程,是一种精细的复述过程,帮助我们用语言重新阐述学习要点,回顾学习内容,明确学习重点,提出学习问题,总结和反思课程学习的重要材料和技巧,以便获得新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意义。
6、作文促进教师有效教学:
科学作文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盒平台。当学生完成科学作文,语文老师关注的是文章的语言、结构,科学老师可以从文章的内容中看出学生学习的情况,包括上课听讲的效果、实验认真的态度、观察方法和技巧的特点、相关概念掌握的情况,甚至对科学课的兴趣、看法,对老师的建议要求等,如果再细致分析,我们还可以了解到来自不同成长和学习背景的学生,他们原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各不相同,其学习的特点、方法、策略、进度也是不一样的,老师从学生的文章中得到一手信息,对下一步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要点,需要强化,对学习中的疑惑,需要重点澄清,相关的学习策略需要引导,观察能力的训练要有的放矢。
7、作文架设了科学和生活的桥梁
科学是一门解释生活现象的学科。科学课堂应该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去品味自然科学,教师往往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学生提供接触生活、感受生活、深入生活的机会,达到科学教学生活化、生活情境科学化、生活实践科学化的融合。正因为如此,科学课堂为学生作文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探究。同时,学生对生活的观察、积累、探究,又总是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观察天气,风、云、雨,它们怎样形成的,怎么变化的,观察植物、动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可以说正是科学教育让学生观察得更细致了,对事物了解得更深入,对生活的把握透彻,所有写起文章,更容易,表达内容很具体。而学生的写作,又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生活中的奥秘,了解生活现象所包含的科学道理,促使学生更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挖掘其蕴含的科学道理。
第二篇:科学哲学宗教的关系
科学哲学宗教的关系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说:“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人类对于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确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
许多人相信,中世纪基督教敌视科学——那时称为自然哲学——并阻碍了科学的进步。纵观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这一历史时期,我们可以发现,中世纪的神学家对学习自然哲学并不怀有敌意,而是持包容态度。如若不然,科学革命就不会也不可能发生。通过《科学与宗教: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400B.C-A.D.1550)》,读者将会知道,今天的科学文化在多大程度上是植根于中世纪的宗教思想家的头脑之中的。《科学与宗教: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400B.C-A.D.1550)》全面论述了中世纪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并且为学者或一般读者提供了许多资料。
从对伽利略的审判到当年在学校中讲授进化论所引发的争论,再到当代关于干细胞研究的整个历史过程中,科学与宗教在许多方面相互联系着。许多人相信科学与宗教总是互相冲突,但是《科学与宗教: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400B.C-A.D.1550)》表明情况并非如此。对于科学与宗教持续至今的(肯定的和否定的)相互影响的复杂形式,将为学者与普通读者提供一个合理的和可接受的总体看法。
爱因斯坦的圣经》的杂感
《圣经》,产生并逐步完善于上千年前,它本是亚伯拉罕诸教(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等)的宗教经典,由旧约与新约组成。旧约是犹太教的经书,新约是耶稣基督及其使徒的言行和故事的纪录。
《爱因斯坦的圣经》是在上世纪末由数位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联手写就。它以类似《圣经》的风格来表述现今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最佳理解,并进而追寻宇宙和人类的历史。同样,它也包括“旧约”和“新约”两部分。旧约讲述了宇宙演化的历史、地球的诞生和生命的起源;新约则以大科学家为主线阐述了现代科学(主要是物理学)的概貌。书中诗歌与散文交错排列,格律、韵脚和推论相互融合,笔触生动幽默而又不失严谨,让读者在不经意间就能领会自然科学中最深奥的概念。
通读全书后,感想颇杂,但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点。
一.科学与宗教
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宗教与科学同根同源,都是追求对宇宙和人生的大彻大悟,只不过侧重点不同。
宗教是在道德层面上规范人类的行为,它的许多教义已根植于现代民主社会的律法之中。其中对西方世界影响最大的当属《圣经》中的《摩西十诫》,传说是上帝之手在西奈山的峭壁上刻就的,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二部成文法律:
第一条:“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第二条:“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戒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第三条:“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第四条:“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于安息日,定为圣日。”
第五条:“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
第六条:“不可杀人。”
第七条:“不可奸淫。”
第八条:“不可偷盗。”
第九条:“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第十条:“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科学是在自然层面上指导人们的实践。与道德标准的传承不同,它随着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的增强而不断发展。《爱因斯坦的圣经》一书中给出了科学的十诫,它被全世界的科技工作者奉为金科玉律:
第一条:你只可信仰一个且唯一的自然之律,宇宙之律。甚至在它处于支离状态下,你也应遵守它的原理。
第二条:你应服从引力,因为你应在时空的自然构造中沿着一定的曲率移动。此种弯曲运动将构成引力。
第三条:你应服从电磁力。如果你是一个电荷,你将被与自己相同的电荷所排斥,被与你相反的电荷所吸引。磁力将是电力与电荷运动的结果。
第四条:你不可杀死电荷。所以你既不能摧毁也不能创造电荷。
第五条:你应服从弱力和强力,它们统治核世界和亚核世界。
第六条:你不可偷窃能量、动量或角动量。所以你应使它们守恒。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动量在三个空间方向的任一方向上都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只能单纯地在你、你的同行和你的邻居中间变换。角动量,是物体的旋转和亚原子微粒的转动,它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只能在你、你的同行和你的邻居中间传递。
第七条:你不能以超光速旅行。无论你是在运动还是在静止,光速都是不变的。
第八条:你可将物质变成能量,能量变成物质。所以你可将能量看作物质,将物质看作能量。物质将被转换成光速的平方级那么多的能量。
第九条:你应服从量子力学的原理。你不会知道微观状态是粒子还是波,因为微观状态有时像粒子有时像波。这样的状态将由量子波动方程来确定。你不会同时无限精确地知道物体的位置和动量。所以你将凭不确定性和或然性前行。
第十条:如果你是半整数自旋,你就是费米子,服从泡利不相容原理,你不会占据你兄弟的状态。如果你是整数自旋,你就是玻色子,你将与你的同行形成完美的对称。
宗教与科学就像油和醋,简单混合无法相容。但若是用来“做菜”,则两者缺一不可。这也是此前引用的爱因斯坦的名言的本意。曾几何时,宗教的保守与偏激迫害了尼古拉•哥白尼、安德烈•维萨里等科学家,延缓了天体物理、人体解剖等学科的形成,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然而现在,科学的飞速发展将宗教远远抛开。当核能、电子通讯、基因遗传等高新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工业污染、温室效应以及层出不穷的各式病毒等问题也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们不知不觉地陷入了精神与道德的荒原。当人类不再相信存在比其更强大的力量时,他们就会放弃对大自然的敬畏,从而踏上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所以,为了创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宗教与科学需相互倚重,共同发展。
二.科学与想象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我们在宇宙中所担当的卑微角色以及我们极其有限的体能与智力,使得我们难以发现所有的科学规律。人类注定只能在有限的范围以有限的方式了解自然。想象是在外界现实刺激的影响下,在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知识有限,而想象力则是无穷。科学理论之间的沟壑,只能以想象来填充,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古人对种种自然现象的近乎神话般的解释,诸如后羿射日、天狗食月等均已被正统的科学理论所取代。然而,当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两者时,常常会发现一些极为有趣的巧合。
譬如现今科学界公认的创世理论——宇宙大爆炸理论,是1927年由比利时牧师、天体物理学家乔治斯•勒梅特提出的。后经伽莫夫等科学家的发展,已逐步趋于完善。其主要内容如下:
大爆炸开始于150-200亿年前的一个具有极小体积、极高密度和温度的奇点。
大爆炸后10-43秒宇宙时空从量子背景中出现。
大爆炸后10-35秒同一场分解为强力、电弱力和引力。
大爆炸后10-5秒10万亿度,质子和中子形成。
大爆炸后0.01秒1000亿度,光子、电子、中微子为主,质子中子仅占10亿分之一,热平衡态,体系急剧膨胀,温度和密度不断下降。
大爆炸后0.1秒后 300亿度,中子质子比从1.0下降到0.61。
大爆炸后1秒后 100亿度,中微子向外逃逸,正负电子湮没反应出现,核力尚不足束缚中子和质子。
大爆炸后13.8秒后 30亿度,氘、氦类稳定原子核(化学元素)形成。
大爆炸后35分钟后 3亿度,核过程停止,尚不能形成中性原子。
大爆炸后30万年后 3000度,化学结合作用使中性原子形成,宇宙主要成分为气态物质,并逐步在自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密度较高的气体云块,直至恒星和恒星系统。
现今的天文观测表明,宇宙仍在加速膨胀,一年中的伸长量约为十亿分之五。
关于神化中的创世理论,西方有上帝,而我们中国有盘古。据《太平御览》记载:“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厚,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可见,这与大爆炸理论中的“宇宙开始于奇点并不断膨胀演化”一说极为相似,真是个有趣的巧合。
无独有偶,儒家经典《周易》也对宇宙的创始作了一番解释。据《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表面上看,这是在讲述八卦的产生;而本质上,它反映了古人对宇宙形成的认识。其中太极指宇宙初始时的混沌状态;两仪指阴阳,代表天地;四象指少阴、老阴、少阳、老阳;代表天地之间的四季和四个方向;八卦指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分别有天、泽、火、雷、风、水、山、地等八种基本象征意义,并进而表示宇宙间的万物。
至此,我们不妨也写一本“爱因斯坦的《易经》”,仿照科学十诫的创意来对上面四句话作出现代的阐释:
太极指宇宙大爆炸初始时的奇点,具有极高的密度和温度。两仪指大爆炸后对等产生的正、反两类基本粒子,它们间存在四种相互作用(四象)——引力作用、电磁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并在其支配下演化为现今的宇宙万物。此外,四象也可阐述为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四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和等离子态。纹丝合缝,这又是个有趣的巧合。
三.科学的特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邓小平
科学——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的且无法从根本上证明的假设。实践是检验其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此处包含有两方面的含义:
1.任何符合实践的理论,无论其表述如何“荒谬”或“匪夷所思”,都是科学。
前面已经说过,我们在宇宙中所担当的卑微角色使得我们只能在有限的范围以有限的方式了解自然。理论的正确与否,不应以人们的“常识”来评判。很久以前,人们曾依据“常识”断定地球是平的;牛顿曾依据“常识”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互无关联的;爱因斯坦也曾依据“常识”认为宇宙是静态的,并在他的方程中引入了宇宙常数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常识”在科学面前土崩瓦解。虽然时空相互关联,宇宙加速膨胀等观点听起来令人无法接受,但它们已为许许多多的实验观测所验证,是完完全全的科学理论。
相比之下,基于阴阳转化、五行生克的周易预测理论的命运就悲惨得多。如今社会上的一些人,未经调查研究就对周易预测嗤之以鼻,指责其为迷信邪说。试问,他们是如何断定人类无法预知未来的,是凭借“常识”吗?诚然,其中有些也找人预测过,但得出与实际不符的结果,进而认为周易预测是骗人的。其实这就好像医生给病人看病,诊治的水平有高有低,但人们并不能因为低水平的误诊而否认医学。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一定有其合理的内涵,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妄加推断。
2.任何理论都有其时代和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随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加强,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提高。或早或晚,总会出现一些现有理论所无法解释的新现象,这便是科学发展的契机。譬如,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零结果促使了狭义相对论的产生,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十分有力的证据。虽然今天的科学家们按照两个基本的理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来描述宇宙,但在处理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时仍采用17世纪建立的牛顿力学——作为广义相对论的低速近似和量子力学的宏观近似,它应用起来十分简便。这就是适用范围的问题。
一个世纪前,人们通常将科学与宗教之关系理解为水与火的冲突,将科学的历史进程理解为科学不断对宗教发起挑战并战而胜之的历史。在这种见解下,达伯(J.W.Darper)于1875年出版的《科学与宗教之冲突史》,详细论述了自古希腊以来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冲突史。他认为,无论在哪个时代,也无论是在哪种文明中,科学与宗教在宇宙论、方法论、真理观等重大问题上,均存在着普遍的对立;科学的发展历程就是科学的观念不断战胜宗教观念的历程
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冲突,其实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面,科学虽然迈进,但却未能解答宇宙与人生的众多问题。许多科学界的巨人也曾认为宇宙的背后,一定有一位全智的神。而当他们研究科学问题的时候,这些问题时常会激起他们的宗教感情,承认宗教的价值。按照怀特海的说法,这种观念对西方科学家来说,是一种本能的信念
回首整个20世纪,我们可以发现,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进化论与创世论之间的冲突。
在20世纪的美国,进化论与创世论之间爆发过三次重大的冲突。这三场冲突在世界范围激起了巨大的反响,引起了法律、科学、教育、大众文化、传播媒介、政府等的广泛重视与讨论,对人类社会与文化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这三场论战分别是:(1)20世纪20年代的“猴子审判”案件。在这一案件中,创世论战胜了进化论,使进化论丧失了在美国某些公立中学的传授地位;(2)20世纪80年代的公立中学“平等对待进化论与创世科学”的法案。在这场论战中进化论战胜了创世论;(3)20世纪8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如今的“智慧设计理论与进化论”之争,这场论战至今还未定局。
智能设计论—宇宙中的许多现象不能用创造论的偶然说去解释,在进化过程的背后有一位具有超高级智能的设计者存在。
一点肤浅的哲学知识容易使人相信无神论,深邃的哲学却使人转向宗教------培根
宗教是被压迫灵魂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是没有精神处境的精神。宗教批判摘去了那些装饰在锁链上的那些虚幻的花朵,但并不是要人们依旧承受这些没有任何兴趣没有任何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们,去摘取真实的花朵。-----马克思
宗教是人类心灵的拐杖----弗洛伊德
莫顿命题---清教无意之中刺激了新科学的兴起。莫顿认为,科学获得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牢固基础以前,它需要合法化的外界来源。当时的清教就是因科学的功利价值而赏识和支持科学的。由于请教精神特质与科学具有内在的相容性、一致性和亲和性,从而为新科学的兴起提供了一个内在的动力,结果促进了英国科学制度的制度化。请教的精神特质,莫顿将之概括为七点,1对功利主义不加掩饰的强调2对世俗的兴趣3相信世界本质的科学理解是表明自然的伟大创作者的荣耀4挑战各种权威的权利以及责任5强烈的反传统主义倾向6彻底的经验主义7崇尚理性
1冲突模型
《科学与宗教的对抗史》—瑞帕 《基督教王国中的科学和神学战争史》---怀特 伽利略1633年在罗马受审,359年后得到平反 2互补模型
自然和圣经被认为是上帝的两大杰作
3基础模型
克隆技术与宗教伦理
科学为何胜利
1人类是现实的、功利的
2科学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一次性利益,如对基因疾病的控制 3科学已被公众信任
第三篇:科学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是什么?是人类用来改造世界,发展社会阶段的一种手段。科学让我们有了车,有了房,有了电,一切自然不能“自我”形成,而必须通过人类某种手段形成的东西,都是人类的科学技术。
自然又是什么?自然是一棵树,一束花,一片云,以及我们脚下所踩的大地。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同理,那么人类发明的科学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科学离不开自然,科学是顺承着自然规律发展,从而进步改造自然规律。比如车得轱辘是圆的,自然规律是圆的转的快,要比方形更适合转动,人类运用了这一自然规律,发明了车,车得轱辘就是圆的而不是方的。
自然为科学提供环境。任意一种科学可以说都要借助于自然。科学实验也好,生活用品也罢,都要从自然中寻找材料,甚至于寻找灵感。木材,木炭,石头,铁矿,一切的一切,都是从自然中取到的。
可是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人类又在用科学破坏着自然。
我们可以把科学与自然的关系分成三个阶段:依靠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其中依靠自然,比如原始社会要钻木取火,借助洞穴居住。改造自然,比如开垦荒地,变废为宝等。而征服自然,是由于人类的野心。由于是地球上唯一的高智商动物,人类长期处于食物链顶端,由于科学技术的运用以及对工具的依赖性,已经使人们忘却了自然的威力,自然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让我们有了电,这是自然不能给予的,但是电厂长期的废水废气排放,已经造成了水、空气的污染,影响了自然环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泰晤士河的污染,废水横流;工厂的废气排放加重了伦敦上空的大气层,使伦敦成为名副其实的“雾都”。人们就在糟糕的环境中生活,发展,却全然不知,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征服自然。
自然的威力是一切科学技术不能比拟的,科学技术可以让我们用数十年的时间发展一个民族,发展一个社会,发展一个城市,但是自然却能让这一切在顷刻间毁灭。玛雅文明、巴比伦文明,以及许许多多在历史长河中曾辉煌一时,称霸一世的文明,终究都败在了自然的手里。
有人会问,自然到底是什么?难道就只是生物、植物,那么简单?自然并不神秘,只是由于我们身在其中,不能自知。自然就是发展,就是时间的流逝就是各种微生物的组成。
由最早的单细胞海底生物,到现今的多物种并存,神秘的大自然孕育着无数生命,它给了人类,也给了其他生物生活的空间。给了人类科学的启迪。
而科学呢?科学无数次的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什么?科学技术。生产关系是什么?是社会文明。这一切看似都与自然无关,自然就像一个看客,远远地用望远镜对我们的发展进行观望,时不时的提醒一下,时不时的打击一下,而我们好像全无自知。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类畏惧着自然,认为自然是神,而随着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这一学科的产生,自然的真相也在一步步揭露。自然与科学的关系也由此改变,彼此相依
自然科学含括了许多领域的研究,自然科学通常试著解释世界是依照自然程序而运作,而非经由神性的方式。自然科学一词也是用来定位“科学”,是遵守科学方法的一个学科。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科学可以说是对自然的延续,顺承,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科学正在帮助我们一层一层的揭开自然那神秘的面纱。
相对于自然科学而产生的社会科学,则是以人类社会为对象的科学,它阐述着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互相渗透,相互联系的趋势日益加强。
看似两门本应彼此不相干的科学,却在发展中慢慢的相互渗透,彼此促进。这也印证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大自然中最简单的蒸汽原理,却能让牛顿发明出改良的蒸汽机,促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秦始皇开创封建王朝之时,谁又能料到这一制度居然在中国延续千年之久。
我们一定可以再创造出千千万万个科技发明,可以诞生下一个,乃至很多的科学家,但是我们始终无法走出自然,走出规律,也不能改变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更迭。
这就是客观规律,我们只能运用而无法改变。我们或许可以在社会中约定俗成一些不同的规定,规则,可没办法用我们骄傲的“科技”去征服自然。
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正受到我们所谓科技的反噬。所谓:自然界创造科技,而科技却又反作用与自然界。科技可以促进自然界的繁荣,比如促进植物生长等;反之,也可以破坏自然界平衡。你用或不用,科技就在哪里,不来不去。科技本无好坏,只看谁去运用。大自然既然是孕育万物之始,就也是人类的“母亲”,辛辛苦苦的为了我们的未来而提供着许许多多的资源,可人类居然还忍心继续破坏着自然。
黄土原来是森林草原,秦始皇时候建设宫殿,大量砍伐树木,后来那也是各朝代与少数民族的战场,环境植被进一步破坏,加上土质疏松,暴雨集中,人们为了生产不合理开荒,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千沟万壑,黄土漫天。这就是我们从自然中取材的合理性吗?
自然是伟大的,科技是年轻的。21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达的时代,我们不应该一味的利用自然去改善自己的生活,去发展所谓的科技,我们更需要的是思考,思考什么?思考22、23、24乃至更远更远的世纪。当现在这一辈人离去,子孙后代们还能看到自然吗?可能他们可以借助科技生活的更幸福,生活的更省力,可是也可能再也看不到美丽的天空,广阔的草原,深蓝的海水。
21世纪承上启下,承20世纪战争疮痍之恢复,启日后千百年之幸福。历史的创造者不是爱因斯坦,不是希特勒,不是伟人,而是一个个普通人。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任何一个人的决定都会对自然产生影响,或好或坏。
摆正对自然的态度,摆正运用科技的态度,不仅仅是对自然的呵护,更是对人类未来的决策。摆正态度远比创造科技更值得人们去深思。
大自然诞生人类,说明它是尊重人类的行为,相反人类更应该尊重大自然。从表面看人是父母所生,事实上是大自然有了人的光子信息,人体胚胎才能吸收来自大自然的这个光子信息,将胚胎长大成人,是父母所生,同时又是大自然完成对胚胎暗物质的激发。大自然有脊椎动物45336种,其中鸟类1244种,鱼类3862种。现有300 余万种昆虫,已经确认的种类仅100 余万种。大自然是天然资源,人与大自然应该互相尊重,保持珍惜和爱惜心态,适度使用自然,不让大自然遭破坏,使生活环境美好、自然资源无耗尽,就像是母子一样亲密、和谐!
《国富论》曾说,人无不自私,可能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人对大自然的反噬才如此的剧烈。可换个角度讲,爱护大自然,依靠大自然,大自然才能为我们提供资源,提供生存的环境,就从我们人最“自私”的角度讲,有什么能比活着更重要呢?如果有一天,连生存,就连活着都成为一种奢望,一个遥不可及的梦,那么科技又有什么用呢?科技又要谁来做?可能我们更希望人类能够长久生存在地球,而对自然的反噬,一定要减小,再回归到最初的状态。
天地万物周而复始,循环罔替。我们从惧怕到依赖到改造再到征服,一路走来千百年已过,现在我们有了要与自然共和谐的意识,可能这就是周而复始的开始,我们再不久的将来,就会和自然和谐共处,再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科技之光闪耀而自然光芒不减,万物和谐,共处地球。
用科技改造自然,用科技爱护自然。用心接近自然,用心融入自然。愿我们的子孙后代,在千百年以后看到的不是满目疮痍。愿雄鹰还能翱翔在蔚蓝的天空,愿骏马依然可以奔腾在无边的草原,愿海豚依然可以唱响在美丽的海洋。
愿我们的科技能伴随着自然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融入。
第四篇:浅析依法治税和科学治税的关系
浅析依法治税和科学治税的关系
组织收入是税务部门的天职,近年来我局能够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局党组提出的“凝心聚力,平安和谐,求真务实,科学发展”十六字工作思路和“两个关口前移”的工作要求,认真抓好了我市的税费收入工作,实现了年均近20%的增长速度,去年税费收入更是达到了近28亿元的新台阶。云浮作为山区市,仍属后发地区,要实现在高起点高平台上取得新发展,组织收入的压力将明显增大,特别是新的征管模式实施以来,如何推进依法治税、科学治税,成为各级地税部门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为破解这个难题,更好地促进我市地税科学发展,市局王毅局长多次要求大家深入理解科学治税和依法治税的关系,积极探索我局组织收入工作实现全面协调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下面是笔者的一些肤浅认识,供学习讨论。
一、把握科学治税的内在要求,切实做到统筹兼顾 科学治税,其中要义就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入地推进税收文化、依法治税、信息管税、税源管理、税务稽查等多方面的税收工作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税务机关要实现科学治税就必须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找准
着力点,科学安排税收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幸福云浮作出应有的贡献。
科学治税在各项具体工作中要做到统筹兼顾,应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组织收入与涵养税源的关系。既增强坚持依法征税,为地方政府行政提供财力支撑的财政意识,研究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的措施,为我市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提供充足的财力支持,又要树立充分利用税收政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发展意识,探索放水养鱼,养鸡下蛋,涵养税源,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业规模税收,使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科学方法。二是正确处理依法治税与软环境建设的关系。依法治税打击偷税漏税和大力清缴欠税,创造公平公正的税收法制环境和经济环境是软环境建设的目标。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处理好依法治税同软环境建设的关系,要把强化依法治税的法治意识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意识结合起来,要把依法治税的举措同加强税收软环境建设的制度措施结合起来,使企业在公平公正的税收法制环境下有序竞争,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正确处理严格税收管理与文明服务的关系。既要改变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又要克服讲服务、轻管理的现象。树立管理与服务并重的执法理念,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
此外,税务机关要做到科学治税,把握税收软环境建设的正确方向,还要在税收实践中注意克服“四种倾向”。一是克服因强调服务,就放松管理的倾向,做到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不能因严格税收管理,容易引发矛盾,就放弃管理;不能因为强调服务,就淡化管理、甚至是放纵管理。既要保护纳税人的合法利益,营造和谐的税收软环境,又要严厉打击偷税漏税行为。二是克服因强调办事效率,而忽视质量的倾向。不能因为强调办事效率,就忽视办事质量。不仅要在态度上热情,效率上快捷,还要在效果上让纳税人满意。三是克服因强调创新,而不注重实效的倾向。不搞急功近利,昙花一现,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做到务实创新,扎实有效。紧紧围绕有利于税收征管,更好地服务纳税人这个根本目标搞创新。四是克服因强调当前效绩,而不顾长远发展的倾向,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需要。胡锦涛同志针对处理好眼前和长远的关系时指出,要着眼未来发展建设长效机制,追求长期效果,坚决防止急功近利,寅吃卯粮的短期行为。税收指标是税务机关的效绩指标,不能为了完成或增加效绩指标,超出法定税负,不顾企业的纳税能力强行征收,伤了企业长期发展的后劲。
二、把握依法治税的内涵,为科学治税提供源动力 依法治税,是指通过税收法制建设,使征税主体依法征税,纳税主体依法纳税,从而达到税收法治的状态。依法治税作为依法治国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概念包含着以下丰富的内涵:一是明确了依法治税与依法治国之间的部分与整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依法治税只有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并作为依法治国整体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工程,在与其他包括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等诸方面在内的法治子系统工程相互有机联系、互相促进的过程中才能切实开展并深入进行。二是突出了依法治税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即税收法制建设。税收法制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包括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以及法律监督等在内的统一体,其内容亦极其广泛和丰富。但需要指出的是,正如“法制”非“法治”一样,“税收法制”也不同于“税收法治”。三是指出了依法治税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征税主体依法征税,纳税主体依法纳税”和根本目标——“税收法治”。根本目标包含基本目标,但不限于此,还包括良好的税收法制建设等。四是将“征税主体依法征税”置于“纳税主体依法纳税”之前,突破了二者的传统排序,表明了依法治税的重点在于前者。其实早在1989年,就有学者提出“税收工作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国家向人民(包括企业)征税,一方面是人民向国家纳税。要把法治原则贯彻到这两方面,就是国家要依法征税,人民要依法纳税。只强调一方面是不全面的。所以,我们过去片面强调“人民依法纳税”是有偏误的,从依法治国的实质即依法治权和依法治吏来看,依法治税首先也应当是指“征税主体必须依法征税”。五是表明了依法
治税和税收法治二者间的关系: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前者是过程,后者是状态。当然不管是手段和目的,或是过程和状态,本身都是在不断的变化运动中的,都是随着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都表明了法治理念在部门法中的深入贯彻和体现。可见,依法治税工作更侧重于手段,属依法治国整体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工程,同时也属税收领域中科学治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工程,做好依法治税工作将为科学治税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动力:一是加强宏观税收政策调研,推动新型税收立法体制的建立,规范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当前落实到我局就是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入调研,积极献言,在规范性文件制订时积极引入听证会等多种民主参政议政方式,推动税收规范性文件出台走向科学规范化。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首先,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定期法制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其次按照注重综合素质、提升执法能力、创新培训方式、实施全员培训、促进终身学习的要求,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培训工作格局,培养大批法律、经济、税收和计算机复合人才;再次,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制工作机构,充实专门法律人才,充分发挥各级地税法制机构在依法治税工作中的职能作用。三是强化税法宣传,优化税收工作环境。不断创新宣传的形式,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动,切实增强宣传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要建立健全普法工作制度,推进法治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不断增强全民依法纳税意识,优化税收工作环境。四是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全面推行执法责任制。充分发挥执法监督机制内在的自我纠错、自我完善的作用,建立完善对税收执法行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日常监督机制。
第五篇: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工业工程系 物流工程专业 胡宏杰 2013210507
摘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宗教与科学表面上一直处于完全的对立状态,同时人们普遍认为这种对立植根于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的对立。但宗教与科学都是人类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它们具有让人类获得幸福的共同目标取向,在表面的对立状态下,两者具有错综复杂的促进或者阻碍关系。本文首先阐述宗教与科学的表面对立,然后分析二者的隐性内在推动关系,为更好地处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宗教 科学 本质对立关系 互相推动关系
一、宗教与科学的本质对立关系
宗教与科学在本质上是对立的,二者的对立可以从以下方面说明:
1、宗教与科学的世界观不同:宗教是对超自然对象的信仰与崇拜, 科学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对象。
2、宗教与科学具有不同的认识方法:科学的认识方法是经验与理性的结合, 宗教的认识方法则是反经验、反理性的信仰主义;宗教要求忠诚而科学要求怀疑。
3、宗教给人带来内心宁静的同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科学带来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却经常给人带来烦躁、抑郁等情绪。
从人类社会进程来看,宗教似乎一直在禁锢科学的发展,而科学则一直试图挣脱宗教的束缚,并不断给宗教领域带来冲击。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人类认知能力的限制,对于众多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人来采用了想象等方法,同时在人类解释宇宙起源以及人类起源的思考过程中构思出众多神话,而所构造出的这些超自然现象最终慢慢发展成了宗教。从各大的宗教对人类起源的解释来看,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超自然现象;伊斯兰教同样把《圣经旧约》作为其宗教经典之一,在人类起源方面与基督教有类似的看法;而佛教对起源的解释并不局限于人类甚至扩展到了对大千世界起源的解释:佛教认为“缘起性空”,这更是一种超自然现象,同时佛教中的“涅槃”“六道轮回”均为超自然现象。同时,重要的是在各大宗教中,对于这些超自然现象的信仰与崇拜是宗教信仰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正因为于此,“日心说”以及“生物进化论”才会对宗教世界造成如此剧烈的冲击。
而科学具有与宗教完全相反的看法。科学不认同任何超自然的对象,同时,科学把对超自然现象的信仰与崇拜当做是迷信。科学研究的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同时,科学家们努力探求的是自然界所遵循的客观规律,而对于超自然现象的崇拜,他们多数持反对态度。但是由于人类历史上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以及宗教对于科学的禁锢,科学很难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科学依然在努力发展,主要表现在天文学领域。
科学与宗教的这种关系, 普遍存在于东方和西方的历史中, 而在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西欧, 表现得尤为明显, 也更加尖锐。以哥伯尼太阳中心说为开端的近代实验科学,是科学的本质的真正体现, 是近代科学与宗教世界观彻底决裂的第一次宣告。唯其如此, 传统的宗教神学对之作出了激烈的反应。宗教与科学本质上的对立被历史所掩盖的那种朦胧状态从此结束, 它们的本质从此都越来越充分地展现于历史进程之中, 走上了公开冲突的道路。[1]
宗教相信超自然的力量,并相信上帝或者神灵等创造并主宰了自然界,当然佛教支持缘
起性空的观点也是对于超自然现象的崇拜。在基督教中,人们认为上帝是全知全善全美的,上帝创造了如此精细的自然界与人类,同时,由于对上帝完美的崇拜,托勒密也认为星体的运行轨迹都是圆形的,因为上帝是完美的,而圆形也被认为是完美的形状。但是,科学却秉承与宗教相反的观点,科学反对以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自然界,科学强调科学实证,强调客观,而并不一定追求客观世界的完美。正因为这些原因,当哥白尼的“日心说”对基督教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基督教也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来阻碍天文学的发展,这是双方本质矛盾的第一次突出表现。而“生物进化论”无疑对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更大的冲击,如果说日心说只是从侧面冲击了基督教的教义、侵犯了上帝的权威性,那么生物进化论则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基督教的根基——直接向“上帝造人”的宗教教义提出挑战,为此伦敦主教曾与赫胥黎进行过激烈辩论。
对超自然力量的肯定与否定, 决定了宗教与科学二者在本质上的对立。宗教对超自然力量的肯定与科学对它的否定, 都是不可改变的, 因为这种改变意味着自身的本质规定性的丧失。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 宗教与科学的对立是不可调和的。[2]
宗教与科学的另一个对立反映在认识方法上。宗教的认识方法是反对经验与理性的信仰主义,而科学的认识方法是经验与理性的结合,强调怀疑与逻辑而反对信仰。
科学如要认识自然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就必须在经验与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推理与分析,通过逻辑思考分析得到事物的本质或者规律。通过对事物本质与自然规律的认识,我们可以完全令自然现象重现。科学的认识方法是经验与理性,科学实验与逻辑推理的结合。与之相反,宗教会用一些超自然现象解释客观世界。宗教的认识方法不强调实验、理性与逻辑推理,它主要依靠的是信仰、履行宗教形式、反复参悟宗教教义来认识客观世界,最终实现心灵满足。对于宗教中的超自然现象,人类无法去证明是与伪,更无法通过感官与知觉去感受,也无法通过科学实验来使这类超自然现场重现。二者在认识方法上的不同导致,宗教与科学将在本质对立的起点上分道扬镳,越去越远。
宗教与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同。宗教可以给人带来心灵上的宁静,同时也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科学带来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却经常给人带来烦躁、抑郁等情绪。
宗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表现在人们在参加宗教活动、履行宗教仪式时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表现在宗教思维与科学思维的不一致。由于宗教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信仰与崇拜, 妨碍人们对自然力的原因和规律进行探索。而且由于宗教的权威性,宗教在历史上曾迫害了大量的科学家,并阻碍科学发现的推广与应用。
科学的发展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迅速的科学进步以及激烈的社会竞争往往容易使人心情抑郁失落。科学一方面在改善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也从心理角度降低了人类幸福感提升。
二、宗教与科学的相互推动关系
从本质上看,宗教扣科学在世界观与方法论方面存在本质矛盾:宗教神学奉质上是以信仰超自然力量为核心的信仰主义体系,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归结于神的意志或者某种难以捉摸的规律;而科学则反对宗教神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主张去探寻事物的本质与宇宙的客观规律,相信最终一定可以用科学来解释宇宙的现象以及其诞生、发展。上文已经论证,如果科学沿着这一道路走下去,那么,宗教与科学之间就会存在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鸿沟,并
且这个鸿沟将会越来越深。但是,宗教与科学的本质对立,只是就学科之间的关系而作的形式逻辑判断,并非对人所作的价值判断。世界上有很多科学家都具有坚定的宗教信仰,他们既皈依与上帝有具有坚定的科学精神。我们意识到:人是决定宗教价值和科学价值的主体和关键,形式上的冲突并不影响人们同时接受两种世界观与方法论,这是因为一方面宗教与科学存在隐性的内在推动关系,另一方面宗教与哲学分别满足了人类不同的诉求。无话是宗教还是科学,都是人类的“自我设计”,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发现宗教和科学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人的客观需要的两种相互补充的文化力量。[3]
1、宗教与科学的起源与目的一致性
宗教与科学的本质对立,只是就学科之间的关系而作的形式逻辑判断,并非对人所作的价值判断。要知道在人类社会之初,宗教与科学具有相同的作用——共同解释自然界。宗教与科学的互补使人类在形式上实现了对自然界的完整解释。决定宗教价值与科学价值的主题是人。费尔巴哈曾说过,是人类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同理我们也可认知到是人类发明了科学而不是科学发明了人。我们赞同科学的本质是对自然界本质以及客观规律的解释,但是我们无可否认科学同样属于人类的意识范畴,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我们难以将二者中的之一孤立起来,当我们试图单用一种手段来解释自然界时,我们就会发现它的无力,并会要求另外一种手段的解释。
科学的发展,是以探寻自然界的本质与规律为基本目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人类谋利。但我们也应意识到,宗教的发展也并不是为了损害人类的利益,它同样具有为人类谋利的最终目标,基督教试图拯救人类的苦难,佛教则教导人们无我的思想,让人们放下执着,放下生活的枷锁;而伊斯兰教也教导人们心地干净、相互帮助并富有同情心。宗教与科学的共同目的正是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为人类谋利。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自然科学发展缓慢,人类饱受自然界灾害以及恶劣生存环境的带来的痛苦,自然科学的发展毫无疑问给人类提供了驾驭自然界的武器。自然科学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自然科学快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征服了自然界,却也面临着自然界的惩罚。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伦敦大雾以及我国最近的雾霾毫无疑是这个问题的典型体现。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让人类产生了征服大自然的想法,但是人类征服的最终结果却带来了环境恶化、道德问题、伦理问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结果看似是科学带来的,但是科学本身并无善恶,科学本身也并无力量。是人在滥用科学,并造成了如上的后果。科学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的心里失衡,而宗教则教导人类对自然界心存畏惧,这种源自信仰的强大力量使人类取得了人与自然界的平衡,同时也抹平了人类心灵的空虚,让人类的心理取得了平衡。人类不能没有科学,但是就目前来看,科学并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尼采在19世纪曾经借疯子之口发出“上帝死了”的惊呼,可是,才不到一个世纪,人们又不得不将上帝找回来,人们需要上帝的“复活”。[4] 在社会功能方面,宗教与科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宗教与科学的隐性相互推动关系
通过以上的论证,我们可以清晰意识到宗教与科学在起源上的一致性以及最终目的上的趋同性。但是宗教与科学的相互联系并不止步于此。在二者的发展过程中,宗教与科学共同培养了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并推动了彼此的发展。
人类对于上帝以及宇宙的印象不可能仅仅停留在文字上,宗教的发展极大地激发了人类 的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文艺复兴运动中,众多才思敏捷的艺术家的出现以及卓越的宗教主题的艺术创作是最好的例证。科学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的抽象与分析能力,宗教的发展毫无疑问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科研能力。而反过来,科学的发展一方面增强了这种抽象能力与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则为人类了解、信仰宗教提供了更好的手段。例如,达芬奇通过对解剖学的研究才培养了扎实的绘画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更多人以更轻松的方式接触并信仰宗教。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无处不在。比如说人们看到了彩虹,有的人会想:上帝创造了颜色斑斓的阳光,并将它洒向大地。这当然是一种艺术性以及宗教性的想法,但是这种想法却可能会促进科学家的思考,并最终得到真理;而有的人会想:彩虹是空气中的小水滴折射阳光后的结果。这是科学性的想法,但是这种想法却可能令文学家写出更美丽的诗篇。
3、宗教与科学的相互推进作用
爱因斯坦在晚年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科学没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没有科学,是盲目的。”
人所共知,在科技发达的国家并不缺乏宗教,根据1977年的民意调查报告,美国92%的民众具有宗教信仰,而前苏联也具有数千万人信仰宗教。[4] 在这些国家,宗教的发展似乎并没有阻碍科技进步,相反,他们对科技进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宗教信仰使科学家对人生充满自信与希望,这推动科学家能够安心将精力奉献于科研工作;同时宗教能够消除人内心的焦虑,并且教人以真诚、善良、尊重自然的美好品德,这一方面有助于推动科研工作,另一方面保证了人类将科研成果用于正当的事业,避免科学的进步带来自然界以及人类的灾难。另外,如上文所述,宗教的发展有助于培养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这种能力对于科研工作至关重要。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的科学成果,尤其是心理学方面的成果,都是受到宗教思想的启发取得的。
在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过程中,爱因斯坦一直拒绝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原则,因为他坚信宇宙是上帝创造的,人的理性不可能超越上帝所设置的秩序。哥白尼的日心说曾给基督教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是哥白尼本来却是一个基督教教徒,他能够发现日心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宗教信仰。哥白尼在研究行星运动时,一直沿用托勒密的学说,但是后来他发现托勒密的理论存在问题——星体的运行轨迹是椭圆而并不是圆。但是上帝是全知全善全美的,怎么可能会创造出椭圆这样不完美的运行轨迹呢?正是这样的怀疑推动哥白尼继续研究,最终得出日心说的结论。
近代科学曾给宗教带来很大的冲击,但是我们看到在当代宗教的发展依然如火如荼。为什么呢?一方面,科学的发展让人类愈加认识到宗教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宗教的发展,也就是说科学也推动宗教发展。例如,进化论曾给基督教带来巨大冲击,但是其最终结局并不是其中一方战胜了另外一方,在双方的争论与对抗当中,基督教采取了温和改革的态度。他们接受了进化论、转而或进行圣经史迹的考证工作, 或重新讨论基督教
思想的前提, 或重新考察宗教经验。这又促进了神学发展和宗教研究。进化论对神学和宗教研究的实质性影响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强调神的内在性;强调宗教经验的重要性;基督教显示出抛弃自然神学的强烈倾向;对宗教的自然主义解释蓬勃兴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科学发展可以推动宗教改革,使宗教更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并给人类更大的心灵慰藉。[5]
三、总结
自近代以来,科学使人类具备了巨大的智慧和力量,这种智慧和力量使人类成为地球上几乎可以为所欲为的生物,但是,人类即使步入了科学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宗教也没有因此而消失,反而有了“复苏”和“升温”的迹象,这种情况说明了宗教与科学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6]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科学与技术,用科学与技术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复兴。同时,我国也是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我们能够发现很多科学家甚至院士在取得重要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具有坚定的宗教信仰,这种信仰能够让他们内心平静地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我们尊重科学,但是我们绝不能搞“唯科学主义”,尊重科学而完全排斥宗教。历史已经证明,近代实证主义那种取消宗教的企图是行不通的。马克思主义相信宗教的消亡,但更重视宗教的自身消亡,因为宗教消亡的条件是人类的彻底解放和宗教反映的最终消失。[3]
同时,在结合当前中国的现实情况,儒学也发挥了类似宗教的作用。要完全处理好当前情况下宗教与科学的关系,除了把握好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平衡关系,我们也要注意发挥儒学在教育人民,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
References:
[1].宗教与科学.[2].本世纪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几个特点.[3].宗教与科学的本质对立及其功能关系.[4].论迷信_宗教和科学.[5].科学与宗教.[6].宗教与自然科学的相互对立和相互渗透_试论自然科学对宗教的批判与继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