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
两个老先生和两个禅师
很多年前,华东师大的施蛰存老先生招考研究生时出了一道题目:“唐诗是什么?”这是一个大有意味的问题。唐诗只是风花雪月么?只是文学遗产么?只是语言艺术么?当然是的,可是我们又总觉得不够。原来,唐 诗与中国文化内心深处的梦境一脉相通。
很多年前,华东师大的施蛰存老先生招考研究生时出了一道题目:“什么是唐诗?”这是一个大有意味的问题。唐诗是一个美好的词语。我们提起唐诗,就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唐诗只是风花雪月么?只是文学遗产么?只是语言艺术么?当然是的,可是我们又总觉得不够。我们仅从风花雪月去看唐诗,或许表明,我们的人生可能太功利了。我们仅从语言艺术和文学遗产去看唐诗,我们又可能把唐诗看得太专业了。唐诗还可不 可以指向一些更远更大的东西? 我知道,唐代有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丝绸之路,以长安为中心,西至罗马,东至东京,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有世界主义的文化精神:国力极强盛,版图辽阔,经济发达,文化既大胆拿来,又讲送去主义,元气淋漓,色彩瑰丽;有继承创新的文化精神:秦汉帝国的文化格局,南北朝职官、府兵、刑律等等融为一炉。在教科书上,似乎只有这些才是唐诗的文化精神。不是说这些不重要,然而谈到唐诗的文化精神,就只能是“遥想汉唐多少宏放”,我觉得这似乎是一个成见。今天我们都不从这些大地方讲起,诗歌毕竟是关于心灵的事情,我们从唐诗的心灵世界讲起。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而是心灵 性才更是唐诗幽深处的文化精神。
诗是什么呢?马一浮先生有四句话说得好:诗其实就是人的生命“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后来叶嘉莹教授说,这是关于诗的最精彩的一句定义了。诗就是人心的苏醒,是离我们心灵本身最近的事情,是从平庸、浮华与困顿中,醒过来见到自己的真身。我们为什么说仅仅从风花雪月、语言艺术、文学遗产、汉唐气象等来读唐诗,总觉得不够呢,那就是 隔了一层,没有醒过来跟自己的真身相见。这似乎有点玄了。但是我这里姑且将它作一个比喻:人生有很多幻身、化身,诗是这当中那个比较有力量、自己也比较爱之惜之的那个自我,而且是直觉的美好。我又想起古代有两个禅师有一天讨论问题。第一个禅师说了一大套关于天地宇宙是什么的道理。轮到第二个禅师时,他忽然看到池子里边有一株荷花开了,就 说了一句:“时人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我读唐诗,似懂非懂、似问似答之间,正是“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因为读诗是与新鲜的感性的经验接触,多读诗,就是多与新鲜的感性的经验相接触、相释放,就像看花。也因为读诗读到会心,又恍然好像古人是我们的梦中人,我 们是古人的前世今身。
我只举一个小例子,我十五岁离开家去当工人的时候,心里只是想家呀,沛然莫之能御。有一天读一首 小小的唐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我忽然就觉得,那个大风大雪中,快要回到家中的夜归人,就是我自己的背影啊,心里一下子有说不出的温暖与感动。为什么唐诗会这样呢,我想这是因为唐诗表达了我们古今相通的人性,而且是用永远新鲜的感性的经验来表达。所以唐诗一方面是永恒的人性,另一方面又永远是感性的、新鲜的。而这个古今相通的人性,恰恰正是中国文化内心深处的梦。我想我们中国文化做梦做得最深最美的地方,就是古今相通的人性精 神。永远的风花雪月,背后是永远的人性世界。具体而言,唐诗中所表现的中国文化的人性精神,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谈?我先把结论写在下面,然后再 来一个一个证明。尽气、尽才的精神,尽心、尽情的精神。
人生要尽气尽才,永不舍弃
唐诗里头有一个主要的声音,是说人在这个世界里要善待自己,要不负此生,不虚此生。以诗仙李白为例,他一生集书生、侠客、神仙、道士、公子、顽童、流浪汉、酒徒、诗人于一身,如果说别人尽十分气、十分才, 即是尽气尽才,李白就是尽二十分、三十分。
《尚书》有一句老话:人为万物之灵。这包括以下几个意思:
一、人是宇宙的善意的创造。
二、生命是生来美好、高贵、不可贬抑的。
三、人在世的意义,正是善待生命的美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不负此生、不 虚此生。
四、无论如何艰难困顿,人生永不舍弃。为什么讲唐诗要讲到这里呢?我们说唐诗里头有一个主要的声音,是说人在这个世界里要善待自己,要不负此生,不虚此生。以诗仙李白为例子。李白,我常常想,中国文化中有李白这个词语,真是一个美妙的亮点。如果说别人尽十分气、十分才,即是尽气尽才的生命,而李白是尽二十分、三十分。李白一生,集书生、侠客、神仙、道士、公子、顽童、流浪汉、酒徒、诗人于一身, 超量付出了才与气。尽才尽气的表现,现代人的说法说是自由。自由有两种。一是积极自由,即充分实现自己生命的美好。二是消极自由,即不受外来力量的束缚。积极自由在李白身上,好像有光有热要燃烧,有不能自已的生命力。李白的消极自由表现在鄙弃权贵、笑傲王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中国知识人中,最能自尊自爱、最不受拘限的一个典型。李白,几乎成为真 正的文人自爱的一个美好的理想。
杜甫是一个厚字,结实扎根在地上。他最后死在回中原的船上,伏在船上写诗说:“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中国唐代诗学的两座主峰,一个是天的精神,一个是大地的精神,真实做人、积极用世,不管他们有没有建立了什么功业,他们的生命是活得有声有色、有光有热。他们对于他们的时代、社会,是尽心、尽气、尽才的,他们并没有从他们的时代得到什么,但是他们的时代 却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伟大。
唐代第二线的大诗人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都是做人做事有担当、有作为的。韩愈一生最精彩的是谏佛骨,苏东坡说他是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在举世滔滔的佞佛大潮中,障百川而东之,挽狂澜于既倒。柳宗元一生最突出的是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被贬谪的后半生不屈身降志,又做出了影响深远的政绩。白居易最亮点的是领导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让诗歌文学发生社会良心的作用,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文学。李商隐与杜牧都是博学多识、才华盖世的士人,不仅仅是诗人。正是他们压抑的才华得不到实现,才成全了他们美丽的诗歌,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诗歌,正是他们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证明。所以我们可以说,唐代的第一流的诗人,个个都是要拿出自己生命的美好,要做一点 事情,都是想要让自己的才智充分得到表现的。
有关唐诗学的一些关键词,譬如盛唐气象、兴寄风骨、诗赋取士、诗史精神、歌诗合为事而作、讽谏诗等,都指向刚健有为、向社会负责、以天下有道的关怀,做到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时代精神。这些关键词,正可 以简明有力地代表唐诗的基本精神。
大家会问:你说的是盛唐精神,那么晚唐呢?不是都有点气脉衰败了吗?如果是跟盛唐比,晚唐是不够尽气了。但是不要忘记,晚唐诗人使尽才的生命精神突出出来了。到了晚唐,好诗才成为一种可以使人终身赴之、类似于宗教信仰一样的美好追求。王建说“惟有好诗名字出,倍教少年损心神”;白居易说“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所以,从初盛唐尽气的生命到中晚唐尽才尽情的生命精神,其实仍然是善待生命、高扬人性美好,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文化精神的表现。如果没有中国文化的这个人性亮色的底子,就不会有唐诗的这种表现。所以,我认为唐诗背后有一个秘密,有一种很深的精神气质,就是尽气尽才的精神,就是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时代集体意识。
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
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我们要让我们的民族在千年长途的风霜满面中有少年精神,在朝九晚五的风尘仆仆中 有做梦的机会,那么,就让我们的下一代多读唐诗吧!现在我们来读读那些千年传诵的名句吧。我们看诗人动不动就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动不动就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动不动就说“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我们发现 唐诗的世界大得很,力量充沛得很,精神豪迈得很。初盛唐的人要是失恋了,痛苦了,说的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就会哂然一笑,心情好起来了。要是暂时经过苦难,重新克服了困境,就会说:“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会对前途重新有希望。诗人要是曾经受大挫折,后来又东山再起,拨云见雾,就会说:“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又重来!”心里充满自豪的感情。诗人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了,他就会有这样的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人看不惯有些小人得势,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是唐诗中骂人最厉害的一句话,骂得 很有力量,以历史作尺度,眼界十分开阔。
唐诗是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振作生命的活气的。说到不少唐诗,真的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心花怒放的感觉。这也是我们喜欢唐诗的一个原因。所以,叶嘉莹教授接着马一浮先生的话说,诗歌 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不死的心灵。
唐诗中常常提到大江大河、高山平原,因为唐诗主要是中国北方文化发展到极盛时期的诗,所以要写就写高山大河,所以宋词多半是小桥流水,唐诗多半是高山大河。中国文学写高山大河写得最好的作品,我敢说至今没有超过唐诗的。比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豪情雄壮,比如“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比如“白日依山尽”“大漠孤烟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比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力量充沛得很,生命强健得很。长江、黄河、高山、大川、太阳、月亮,唐诗就是想来一个惊天动地,就是想贯通宇宙生命之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个风烟,大气得不得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天姥连天向天横”,这个“上青天”、“向天横”都是直上直下将人的生命与宇宙生命相贯通。盛唐诗人、宰相张说大书诗人王湾的诗于政事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正是代表唐人的审美意识:天地之大美、自然之伟观———黎明、春天、新年,一齐来到人间,使人间成为美好的存在。“生”字、“入”字,热情奔放,是生命化的大 自然。天行健,生命刚健、积极有为,迎向清新与博大。
有些看起来很平常、很安静的诗,也有一种有天有地、贯通宇宙的元气之美。比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 起时”,那个“水穷处”,通往那个“云起时”,都是宇宙生生不息的气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青未了”三个字,不正是生生不息的春色天边无际地流淌么?有一个诗人有一天晚上突然睡不着觉了,找不到原因,只觉得身子很暖和,原来经过了一个冬天,地气开始回暖了,于是他写诗说“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你们看,诗人的生命节奏,感通着宇宙的生命节奏。老杜有一句诗:“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后代的诗人特别喜欢。那是安史之乱后黑暗的唐朝社会,一个无月的黑夜,诗人忧心如焚,彻夜不眠,忽然,窗外那黑黝黝的山嘴里,一下子吐出了一轮晶莹的明月,楼外的水池,月色之中,也波光粼粼,明亮起来了,诗人的心境,也由忧苦而惊喜,而充满了对天意的默默的感动。杜甫有一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里的文字,小孩子都懂得,平凡得不得了,但是读起来舒服极了,通透极了,有一种生命与宇宙透气的感觉。杜甫还有一首绝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一种生意盎然之美,一种随处生春之美,读久了就觉得生命很亮 丽,很新鲜活泼有力。
有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是有些感伤的诗,实际上骨子里生命的力量依然充沛得很。比如柳宗元的《寒江独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么,是不是宇宙就死掉了呢?没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越是雪大风寒,越是千山万径,越显得那个钓鱼的渔翁,生命力十分强健。又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听起来诗人好感伤呀,怜香惜玉的一个样子,但你没有读懂。你想一下诗人半夜里被风雨声惊醒,但清晨又是一个好天气,又是一个春光明媚,他也又是一个好心情,躺在被窝里,听叽叽喳喳鸟儿窗前啼叫,阳光透过窗格儿满满地洒进来,好不开心!那些风风雨雨,雨雨风风,总会过去,而人类社会,宇宙自然,正是这样,在风风雨雨中,花开花落中,永恒地往前生长,往前发展,任何东西也阻挡不了生命的生长。小小的一首唐诗,一共才不过二十个字,说的竟然是这样有益于人生、有益于生命的道理,敞开的竟然是这样一个无限的世界,你能说唐诗不是一个不死的心灵么?唐诗难道不正是这样表达了中国文化青春少年的梦么?唐诗是早晨,是少年,不是下午茶。下午茶的精神是反省的、沉思的、分析式的,要不停想问题的,而早晨是不提问题的,不分析的,不反省的,早晨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清新的样子,是神采飞扬。我们要让我们的民族在千年长途的风霜满面中有少年精神,在朝九晚五的风尘仆仆中有做 梦的机会,那么,就让我们的下一代多读唐诗吧!
唐诗中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即科举、尚贤、纳谏。“进士致身卿相为社会心理群趋之鹄的”,这跟科举考试有很大的关系,即汉魏以来中国古代知识人的地位大幅度上升有很大的关系,跟全社 会崇尚诗歌、崇尚人文、崇尚美有很大的关系,跟唐代的国力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象。只有这样的时代,才会有尽气的精神突出表现,只有社会上有一种尽理尽心的气象,文学上才会有尽才尽气的 表现。
我们今天似乎特别缺少英雄主义了,特别缺少提澌生命的真实力量了。这跟我们对人性的看法有关。现代以来,科学主义将人性不当回事。科学的傲慢,加上消费主义的物化浪潮,人性这个东西,要么是零散化;要么是空洞化;要么是幽暗化了;要么游戏化。这些问题很大,但我们对于现代思想的反思与怀疑,也成为读 唐诗的一个背景,使我们懂得珍惜,懂得引申发扬。
人心与人心的照面
白居易说:“以心感人人心归。”是说只要人与人之间心心相通,就是天下富有人心的世界。李白说:“明月直入,无心可猜。”是说人心与人心相通,就像明月那样 明白、纯朴,没有一点杂质。唐诗正是表达了这个梦。
依中国文化的古老观念,人心与人心不是隔绝不通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也。无邪就是诚,就是人性与人性的照面。孔子说“兴于诗”,就是以诗歌来开发人性人心的根本。孔子主张的仁,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尽心尽情的精神,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人性与人性的照面。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基石,也成为 中国文化千年来的一个精神祈向。我观看唐代的音乐俑、舞蹈俑,有一个感觉,他们都非常投入、非常用心。表情动态,简简单单,却有一种各自入神的空气,好像大家都忘记了自己,沉浸在当下的音乐心情之中。这表明,唐人对于艺术的创造、对于诗歌的生活,有一种宗教式的虔敬,这就是对自己生命 创造的尽心。
白居易的诗歌说:“以心感人人心归。”是说只要人与人之间心心相通,就是天下富有人心的世界。李白的诗歌说:“明月直入,无心可猜。”是说人心与人心相通,就像明月那样明白、纯朴,没有一点杂质。唐诗正是表 达了这个梦。
以友情为例,中国文化非常重友情。友情是朋友之间尽心尽情的表现,不以理为原则,也不受其他外在的 因素左右。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是表达朋友之情的唐诗名篇,非常质朴。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饮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河,世事两茫 茫。
我每次读这首诗,都觉得这里头的感情,就像好酒一样,味长而美。古人评这首诗:“语语从肺腑流出”。用 我们今天的话来说,真是写得掏心掏肺的。第一句“人生不相见”五个字,朴素得不得了,像聊天拉家常,又厚实得不得了。在茫茫宇宙背景中,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聚散,太不容易了。“今夕”两句,如歌如叹,又随意又深情。“少壮”四句,全是老友重逢的普通人情。“惊呼”两字,写得神情活现,一片童真,一点都没有主客的隔阂。“昔别”四句,场面气氛非常真切,我们今天读来,就像我们的老同学的子女,在叫我们一声伯伯叔叔的时候,我们忽然就感觉到了生命的流逝,人生的短暂。“怡然”这两个字,何等的真诚,何等的古道!老辈与小辈之间,再也没有客气。接下来就是酒浆、春韭、黄粱饭,就是比 十觞还要浓、穿过万水千山的情义。再看杜甫的另一首写乱世回家的小诗: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嘘唏。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 寐。
诗人杜甫从千里之外的豺狼世界,终于逃脱出来,终于到家了,那黄昏的晚霞、村头的日脚,柴门的喜鹊,都充满了真切动人的人性世界回归的意味。妻子见到亲人,又是惊叹,又是伤心落泪。更重要的是,左邻四舍,也都爬满了墙头,一起感叹唏嘘,一起伤心落泪,共 同分享此时此刻人伦的歆幸。
这首诗最后两句:“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把夫妻的相聚之美妙,写得胜过神仙的遇合。我再没有看到诗歌里写夫妻相聚写得比这更好的了。这里不仅有诗人对女性的在情在义,不仅有对于在艰难人生挣扎中尝尽苦味的女性的体贴,而且写出了苦尽之后的夫 妇间相濡以沫的温馨。
唐诗是天才情种必读书
唐诗一提起女性,就有一种多情多义,就有一种温馨体贴。唐诗绝不是大男子主义,也绝不是轻薄浪子。常常有一种多情多义的心灵,常存一种对女性的同情爱慕关心思念的心灵,就是富于人性优美的心灵。唐诗 就是这样充满着人情味。
再以唐诗写女性为例。唐诗一提起女性,就有一种多情多义,就有一种温馨体贴。唐诗绝不是大男子主义,也绝不是轻薄浪子。女性与山水,乃是千年来中国诗人在专制制度下舒展精神自由的两大乐土!而唐诗的骨子里是尊重女性的。大家都知道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那其实是最无奈的自嘲:“才人不得见重于时之意,读来但见其傲兀不平之志”。杜牧尽管是风流倜傥的才人,也曾经与一位女子深宵话别,难分难舍,写下“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样深情的诗句,这哪里是后代的浮艳轻佻之作能比得上的!写闺妇的诗我最喜欢王昌龄的名篇:“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将夫婿觅封侯。”写少妇的怀春,替女性唱出情感饥渴与心灵苦闷的心声。我们想一想:如果不是唐诗善于站在女性的立场上说话,哪里会将女性的基本幸福,看得比封侯还要重要?金昌绪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当她刚与梦中的辽西男人相会,就被一阵黄莺的叫声吵醒。思妇的心思情绪,当下可感。古人称这样的诗歌,真是一片神行。诗人的心,思妇的心,远方辽西男人的心,都连在一起,唐诗就是这样一个心心相通的世界。还有一首七绝,记不清是哪一位诗人写的了。“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枝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因何入得来?”在一个春天的清晨,忽然庭前梅花开花了。白玉堂的那个少女看在心里,又是惊喜又是感动,问了一个很痴呆气很女孩子气的问题:我女儿家的门一道一道关得好好的,你这个春色究竟是从哪里进来的?这少女怀春之心,诗人写之何其美好。这里共同精彩的是唐诗对于女性的心理竟如此体贴入微!所以这首诗听起来好像已经不是一位男性诗人写的,而仿佛是一位女子在那里自言自语。李白的名篇《玉阶怨》也是如此,“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一个女子深夜难眠,站在户外看月亮看了好久,一直到寒露侵身,回到屋里还是睡不着,还是隔着水晶帘望月,那一副眼神,真是写活了,有好多好多的心情意思,都在那玲珑望秋月的眼神里面。唐诗对于女性的同情、关切、体贴、理解,也都由这一眼神写活了。我们今天一读到这首诗,就会分明感觉到这个女性的心情,甚至她的神情动态,一千多年过去了,印象依然如此新鲜,这真是很奇怪的事情。所以说唐诗是不死的心灵,是永远的不麻木,永远的感动,永远的人心与 人心的相通。
唐诗写女性的名篇多得说不完。我们再回到杜甫,对远在长安月夜中的妻子的思念:“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青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你看他对妻子独自寂寞的设身处地的同情,对美丽的妻子在月光中独自寂寞忧伤的想像,都是那样的温情美好。“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贫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表达诗人对一个可怜的无依无靠的隔壁老妇人的同情心、平等心、尊重心,以及在艰难人生中温厚的人情美。我们看李白是那样一个有公子气、飞扬跋扈的诗人,但是他在安徽时住在一个老太婆家里:“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千金散尽的诗人一下子变得那样迟疑、那样小心翼翼,全失平时的豪气。在艰苦的农家面前,诗人是完全平等的,他的 心就像月光那样的清朗温情。
李商隐的那些神秘的无题诗,中间总有美丽而多情的女子面影在晃动。李商隐写给妻子的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总有一种唱叹生情、一种低回反复、一种绻缱缠绵。总之,诗人无限温情的心,流注于亲人的心,超越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白居易 的《琵琶行》里,琵琶女为什么要有两次演奏呢?一次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次是“凄凄不似向前声”。为什么第二次结束的时候是“满座重闻皆掩泣”?因为第一次演奏是技术的、技巧的;而第二次则是心灵的,是白居易作词、琵琶女演奏,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情感交流。《长恨歌》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君王掩面看救不得”,“宛转蛾眉马前死”,呈示了一幅对比强烈的画面;一边是代表战争、代表权力、代表无情的历史的一头高大的骏马,而另一边是代表美、代表感性、代表柔情与弱者的蛾眉。我们会想到那个“江州司马春衫湿”的诗人,真的是一个大情种。而唐诗,正是属于情种的诗,毫无疑问,唐诗是天才情种必读书,常常有一种多情多义的心灵,常存一种对女性的同情爱慕关心思念的心灵,就是富于人性优美的心灵。中国文化中说大地的气质是女性气质,大地之气温暖地润泽万物,唐诗就是这样充满着阴阳交感的人情味,杨玉环虽然死了,唐明皇虽然死了,白乐天虽然也死了,但是那种宛转蛾眉的美却没有死,天长地久的绵绵长恨没有死,永远感动着后代,超越了战争与暴力,也超越了历史与政治。永远的痴男怨 女的性情天地,就是生生不息的不死的心灵。
打开唐诗奥秘的钥匙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奇迹。诗人张若虚仅以一首作品,跻身于文学大家的行列。闻一多称“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都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这首名诗隐藏着一个大的秘密,谁破译了这个秘密,谁 就掌握了打开唐诗奥秘的钥匙。
在现代社会中保留一点唐诗精神,不是风花雪月,不是语言艺术,而是回到唐人的梦,回到可以通而不隔的心,从爱女性、爱小孩、爱老人、爱孤苦无告者做起,人人都关心他人,人人都有意去点点滴滴地营造仁义 社会开始做起。
所以,结论是:尽才尽气、尽心尽情,正是唐诗整幅的特点。现在,有没有一首诗歌,可以把我上面所说的两个特点集中结合在一起,让我们读了它,就直观地理解到唐诗的美好呢?如果让我找一首,那就是《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奇迹。晚清的王闿运就感叹:“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诗人张若虚仅以一首作品,跻身于文学大家的行列,这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是相当罕见的。更重要的是这首诗解说的困难。闻一多称“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都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这首名诗隐藏着一个大的秘密,谁破译了这个秘 密,谁就掌握了打开唐诗奥秘的钥匙。
全诗由九首七言绝句组成(每四句一换韵);九首可分为上四首、下五首两个部分;春、江、花、月、夜五字中,月字最重要。天上的月与人间的月,正是划分上下两部分的依据;第一部分:宇宙中的月亮。月代表着永恒超越的美;第二部分:人心中的月亮。月代表着永恒 普遍的爱;秘密:表面上看,全诗通过月亮的流行,将上下两部分组成一有机联系的整体,但是深层的精神内容,却是一种类似诗化的信仰:人心与自然的一幅大和 谐,人性与宇宙本性的相互成全。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海天地的宇宙图式)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沙白看不见。(无限透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有限宇宙无限)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永恒的美、永恒的爱美之心)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思妇代表爱心)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月光从女子心波流出)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爱心)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珍惜有限人生)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爱心的无 限辐射)(《春江花月夜》)
上半部分,那一波一波歌唱般的旋律与长卷般的春江月夜图,不仅呈现了月光的灵性、透明、美丽,更表现了春江月夜之美的神秘、永恒、无限。可是,我们面对那样的美,是几乎有些失望了。她几乎是那样的一种遥远仙界的事物,几乎是一种令人绝望的美丽。因为人生是多么有限、有缺点呀!然而戏剧性的转折发生了,下半部分开始,月光不再是那样空灵了,月光对人间有了流连顾念,月光从思妇的心波里脉脉流出:同样的万千情意、同样的纯洁无玷。尤其是诗的结尾,春尽、月沉,当黑夜与无边的海雾来临,在夜的深处,依然有月光如眸,向着迢迢远方之路凝眺,依然有月色脉脉,摇曳于江边树影中不胜温情,表达千古如斯的希望,与永不放弃的等待。这一份希望与不放弃,正是一种诗化的信仰表达。这一信仰的核心,即是人生虽有限却可以无限的哲思与爱心。其实闻一多早就极有识见地指出:“这首诗有强烈的宇宙意识,有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不仅是“少年式的憧憬”,更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精神在盛唐来临之际焕发出来的年轻的生命光华,是诗歌传统、儒家经典信念、佛家色空意境和民间文化集为一身,借诗人张若虚 之手弹出的一声妙响。唐诗是“以山水为教堂,以文字为智珠”。由此诗可以看出,珍视人间的美好,成全宇宙的大美,礼赞生命,礼赞自然,尽气尽才的精神,也是尽心尽情的精神,同时,心气与才情,又有着超越的根据,人心与自然同一美好、同一无限、同一充满无限美好的希望。这正是唐 诗中跃动的人文精神。
摘自:《新华文摘》2004年22期 作者:胡晓明
第二篇:围棋与中国文化精神
围棋天地
琴、棋、书、画是中国四大古老的文化艺术。其中的“棋”指的就是围棋,而围棋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深深的一笔!
我爱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的古代文化,而围棋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国文化,我也深爱着它。故而,这一学期的文化选修课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中国文化》,而何云波老师也没有令我失们望,带领着我们聆听了美妙的棋声流水,自由而愉悦地徜徉在围棋的天地之中,多么的惬意啊!
何云波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围棋课,一节足以让每个学生记住他的课。他给我们讲围棋实质上就是生存空间的争夺。而何老师给我们讲围棋的时候,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关于围棋的“气”的说法。他讲到围棋是有生命的,有“气”才可以活着,有“两口气”才可以永远生存。对于人生的很多方面,也需要有“两口气”才会更加的长久。比如人生有了家庭和事业,才有意义;我们生存也必须掌握两种以上的技术或知识,才能长久在社会上发展下去。对于企业来说,也不能只有单一的产品或服务。
在上何云波老师的课之前,我对围棋几乎一无所知。课后经过多方了解,自己最近闲暇时也玩了几次,对围棋也不是那么不了解了。据我所知,围棋起源于中国,是最神奇,最深奥的棋类活动。围棋棋子之间的关系远比其它棋有要复杂得多,用到的思维也高深得多。与其它棋类相比,围棋的形式可谓简单到了无以附加的程度。其它的棋,比如象棋有各个不同种类的棋子:将车马象仕炮,这些不同的棋子都有不同的地位、性能和作用。你来我往,攻防交替,对搏时的硝烟弥漫、刀光剑影,有如在战场上拼杀一般。而围棋,棋子只有黑白之分,再无其他区别。棋盘上除条条坪道,绝对找不到界河宫殿大本营之类的布局。但围棋的深沉魅力是其它任何棋所无法相比的:优美的棋形,雄浑的模样、广阔深远的大局观、行云流水般的行棋步调,展示了无限的美,开拓了无穷无尽的形象思维空间。
围棋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哲理。更讲究顺乎自然,舒畅纯朴,在黑与白的天地之中寻求和谐之道,以一种十分生动鲜明的形式表达了阴阳划一之机理,体现和谐之美与和谐之境界。而黑白二色,则是象征了世界阴阳两全,正反相衬,动静结合,循环相依。两种力量的抗衡,瞬息万变的态势,相持转换,此消彼长。生动揭示了善恶美丑的纵横交错,表现出世间正确与错误、光明与黑暗间的相互依存而又相互斗争;宇宙万物之世代交替、生生不息的规律。弈理深处示天地之象,窥人事之险阻。观棋如花参差,似星满地,天空闪耀,江海沧桑;世态之翻复,物情之幻化;显忧乐之境,祸福之机,变化莫测,顷刻各殊。一弈之间,天地之理无不备焉。这其中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涵养境界;考验着人的意志,培养起坚韧的信念。是宁静超出、神情飘渺风采的体味,又是对人的世界观、宇宙观、道德观的表现。作为艺术,围棋让人深深感受到它无尽的美;作为哲学,围棋让人从中悟出许多人生真谛。观其得失,古今略备。所以,常下棋金恩锻炼思维,愉悦身心,还可以陶冶情操,洗涤心灵。
一代棋圣吴清源说过“21世纪围棋是全体的、重视整体的围棋,不注重局部的得失”,这应该是围棋的精华了。围棋最核心的智慧就是大局观,人生其实也需要大局观。对弈中,弈者为了获得最终胜利,经过审视全局,处处以整体棋局形势向有利于己方方向发展为出发点,而选择落子,而不在乎某处的得失,这就是大局观了。其实,做人也一样,小的方面可以放错误,但大的方向一定要把握好,千万不能迷失了自己。而在当今社会中,把握住大局才能让你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至于顾此失彼,最终一无所得。
中华大地,悠悠五千年的历史,从古至今,延绵不断,如黄河长江水一般滔滔不绝,奔流不息。而围棋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国文化,已深深地植入了每一个中华儿女人的心中。然而,现在的中国自己国家的文化被其他国家“抢”去的情况难道还少吗?我们都知道围棋起源于中国,但我们要牢记围棋文化千万别衰落于中国。
围棋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为世人所注目、所公认、所叹服。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好好地学习下围棋,并继承和发扬围棋中所带给我们的哲理,思考方式以及文化精神„„让中国的围棋之风刮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世界都听到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的声音。
第三篇:中国文化精神与文化发展
今天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熙国教授给我们讲中国文化精神和文化发展。他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文化的本质与内涵、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文化的使命以及如何建设和发展当代文化。
他谈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识别码、是身份证,是一民族区别于另一民族的标志;文化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也是人与人的区别。学界通常把文化理解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的总和,既包括物质文明成果,也包括精神文明成果。文明不等于文化,文明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文化的本质是思想。思想对象化在器物中便成为器物文化;思想对象化在人们行为中便体现为行为文化;思想对象化在制度中就体现为制度文化。然而器物、行为、制度等只是文化的载体,而它们本身不是文化。文化具有四大功能: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中国文化的精神主要体现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热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精神。时代精神是对时代任务和要求的反映。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不同时代的精神汇成了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源自中国的文化精神。中国文化精神具体表现为:自强不息精神(爱国敬业)、厚德载物精神(文明和谐)、以人为本精神(自由平等)、天人合一精神(公正法制)、明道正义精神(富强民主)、诚信友善精神(诚信友善)。
中国文化的使命简而言之为:明德知道(幸福人生的前提)、化性成道(幸福人生的路径)、外王行道(幸福人生的实现)。
有文化自强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才能如何建设和发展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当代的文化制得大家思考。孙老师指出,任何文化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和要求应运而生。因此孙老师进一步谈到:时代实践和生活实践是哲学和文化创新和发展之本;马克思主义是文化创新之魂;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之体;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之具。
作为学生,作为青年,作为建设祖国的主力军,我们如何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建设和发展好中国文化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在生活中,面对外国文化的冲击,如韩国的泡沫电视剧、日本的动漫、美国重要节日在中国的盛行等等,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批判性的思维。这些看似娱乐性的活动其实在慢慢影响我们中国文化。例如现在很多人都会过圣诞节,而对中国传统节日不再重视,这不能不说是对我们中国文化的冲击。在学习中,我们要放下偏见,努力学习外来好的知识、经验。有句话如是说,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文化只是强大自己文化,但是绝不能放弃自己本土优秀的传统的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如此,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保持警惕与清醒,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若人人如此,建设中国文化才不是一句空话、大话,会收到实效。
第四篇:中国文化之精神
中国文化之精神 [林语堂]
(一九三二年春在牛津大学和平会演讲稿)
此篇原为对英人演讲,类多恭维东方文明之语。兹译成中文发表,保身之道即莫善于此,博国人之欢心。又当以此为上策,然一执笔,又有无限感想油然而生。
(一)东方文明,余素抨击最烈,至今仍主张非根本改革国民懦弱委顿之根性,优柔寡断之风度,敷衍逶迤之哲学,而易以西方励进奋斗之精神不可。然一到国外,不期然引起心理作用,昔之抨击者一变而为宣传者。宛然以我国之荣辱为个人之荣辱,处处愿为此东亚病夫作辩护,几沦为通常外交随员,事后思之,不觉一笑。
(二)东方文明、东方艺术、东方哲学,本有极优异之点,故欧洲学者,竟有对中国文化引起浪漫的崇拜,而于中国美术尤甚。普通学者,于玩摩中国书画古玩之余,对于画中人物爱好之诚,或与欧西学者之思恋古代希腊文明同等。余在伦敦参观Eumorphopulus私人收藏的中国瓷器,见一座定窑观音,亦神为之荡。中国之观音与西洋之玛丽亚(圣母),同为一种宗教艺术之中心对象,同为一民族艺术想象力之结晶,然平心而论,观音姿势之妍丽,褶纹之飘逸,态度之安详,神情之娴雅,色泽之可爱,私人认为在西洋最名贵的玛丽亚之上。吾知吾若生为欧人,对中国画中人物,亦必发生思恋。然一返国,则又起异样感触,始知东方美人,固一麻子也,远视固体态苗条,近睹则百孔千疮,此又一回国感想也。
(三)中国今日政治经济工业学术,无一不落人后,而举国正如醉如痴,连年战乱,不恤民艰,强邻外侮之际,且不能释然私怨,岂非亡国之征?正因一般民众与官僚,缺乏彻底改过革命之决心,党国要人,或者正开口浮屠,闭口孔孟,思想不清之国粹家,又从而附和之,正如富家之纨 NFDA4 子弟,不思所以发挥光大祖宗企业,徒日数家珍以夸人。吾于此时,复作颂扬东方文明之语,岂非对读者下麻醉剂,为亡国者助声势乎?中国国民,固有优处,弱点亦多。若和平忍耐诸美德,本为东方精神所寄托,然今日环境不同,试问和平忍耐,足以救国乎,抑适足以为亡国之祸根乎?国人若不深省,中夜思过,换和平为抵抗,易忍耐为奋斗,而坐听国粹家之催眠,终必昏聩不省,寿终正寝。愿读者对中国文化之弱点着想,毋徒以东方文明之继述者自负。中国始可有为。
我未开讲之先,要先声明演讲之目的,并非自命为东方文明之教士,希望使牛津学者变为中国文化之信徒。惟有西方教士才有这种胆量,这种雄心。胆量与雄心,固非中国人之特长。必欲执一己之道,使异族同化,于情理上,殊欠通达,依中国观点而论,情理欠通达,即系未受教育。所以鄙人此讲依旧是中国人冷淡的风光本色,绝对没有教士的热诚,既没有野心救诸位的灵魂,也没有战舰大炮将诸位击到天堂去。诸位听完此篇所讲中国文化之精神后,就能明了此冷淡与缺乏热诚之原因。
我认为我们还有更高尚的目的,就是以研究态度,明了中国人心理及传统文化之精要。卡来尔有名言说:“凡伟大之艺术品,初见时必令人不十分舒适。”依卡氏的标准而论,则中国之“伟大”固无疑义。我们所讲某人伟大,即等于说我们对于某人根本不能明了,宛如黑人听教士讲道,越不懂,越赞叹教士之鸿博。中国文化,盲从赞颂者有之,一味诋毁者有之,事实上却大家看他如一闷葫芦,莫名其妙。因为中国文化数千年之发展,几与西方完全隔绝,无论小大精粗,多与西方背道而驰。所以西人之视中国如哑谜,并不足奇,但是私见以为必欲不懂始称为伟大,则与其使中国被称为伟大,莫如使中国得外方之谅察。
我认为,如果我们了解中国文化之精神,中国并不难懂。一方面,我们不能发觉支那崇拜者梦中所见的美满境地,一方面也不至于发觉,如上海洋商所相信中华民族只是土匪流氓,对于他们运输入口的西方文化与沙丁鱼之功德,不知感激涕零。此两种论调,都是起因于没有清楚的认识。实际上,我们要发觉中华民族为最近人情之民族,中国哲学为最近人情之哲学,中国人民,固有他的伟大,也有他的弱点,丝毫没有邈远玄虚难懂之处。中华民族之特征,在于执中,不在于偏倚,在于近人之常情,不在于玄虚的理想。中华民族,颇似女性,脚踏实地,善谋自存,好讲情理,而恶极端理论,凡事只凭天机本能,糊涂了事。凡此种种,与英国民性相同。西塞罗曾说,理论一贯者乃小人之美德。中英民族都是伟大的,理论一贯与否,与之无涉。所以理论一贯之民族早已灭亡,中国却能糊涂过了四千年的历史,英国民族果能保存其著名“糊涂渡过难关”(“Somehow muddle through”)之本领,将来亦有四千年光耀历史无疑。中英民族性之根本相同,容后再讲。此刻所要指明者,只是说中国文化,本是以人情为前提的文化,并没有难懂之处。
倘使我们一检查中华民族,可发现以下优劣之点。在劣的方面,我们可以举出:政治之贪污,社会纪律之缺乏,科学工业之落后,思想与生活方面留存极幼稚野蛮的痕迹,缺乏团体组织团体治事的本领,好敷衍不彻底之根性等。在优的方面,我们可以举出历史的悠久绵长,文化的一统,美术的发达(尤其是诗词、书画、建筑、瓷器),种族上生机之强壮、耐劳、幽默、聪明,对女士之尊敬,热烈的爱好山水及一切自然景物,家庭上之亲谊,及对人生目的比较确切的认识。在中立的方面,我们可以举出守旧性、容忍性、和平主义及实际主义。此四者本来都是健康的特征,但是守旧易致落后,容忍则易于妥协,和平主义或者是起源于体魄上的懒于奋斗,实际主义则凡事缺乏理想,缺乏热诚。统观上述,可见中华民族特征的性格大多属于阴的、静的、消极的,适宜一种和平坚忍的文化,而不适宜于进取外展的文化。此种民性,可以“老成温厚”四字包括起来。
在这些丛杂的民族性及文化特征之下,我们将何以发现此文化之精神,可以贯穿一切,助我们了解此民族性之来源及文化精英所寄托?我想最简便的解释在于中国的人文主义,因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此人文主义的精神。
人文主义(Humanism)含义不少,讲解不一。但是中国的人文主义(鄙人先立此新名词)却有很明确的含义。第一要责,就是对于人生目的与真义有公正的认识。第二,吾人的行为要纯然以此目的为指归。第三,达此目的之方法,在于明理,即所谓事理通达,心气和平(spirit of human reasonableness),即儒家中庸之道,又可称为“庸见的崇拜”(“religion of commonsense”)。
中国的人文主义者,自信对于人生真义问题已得解决。自中国人的眼光看来,人生的真义,不在于死后来世,因此基督教所谓此生所以待毙,中国人不能了解;也不在于涅 NFDD3,因为这太玄虚;也不在建树勋业,因为这太浮泛;也不在于“为进步而进步”,因为这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人生真义这个问题,久为西洋哲学宗教家的悬案,中国人以只求实际的头脑,却解决得十分明畅。其答案就是在于享受淳朴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快乐(如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等),及在于五伦的和睦。“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或是“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村”。这样淡朴的快乐,自中国人看来,不仅是代表含有诗意之片刻心境,乃为人生追求幸福之目标。得达此境,一切泰然。这种人生理想并非如何高尚(参照罗斯福所谓“殚精竭虑的一生”),也不能满足哲学家玄虚的追求,但是却来得十分实在。愚见这是一种异常简单的理想,因其异常简单,所以非中国人的实事求是的头脑想不出来,而且有时使我们惊诧,这样简单的答案,西洋人何以想不出来。鄙见中国与欧洲不同,即欧人多发明可享乐之事物,却较少有消受享乐的能力,而中国人在单纯的环境中,较有消受享乐之能力与决心。
此为中国文化之一大秘诀。因为中国人能明知足常乐的道理,又有今朝有酒今朝醉,处处想偷闲行乐的决心,所以中国人生活求安而不求进,既得目前可行之乐,即不复追求似有似无疑实疑虚之功名事业。所以中国的文化主静,与西人勇往直前跃跃欲试之精神大相径庭。主静者,其流弊在于颓丧潦倒。然兢兢业业熙熙攘攘者,其病在于常患失眠。人生究竟几多日,何事果值得失眠乎?诗人所谓“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髯”。伍廷芳使美时,有美人对伍氏叙述某条铁道建成时,由费城到纽约可省下一分钟,言下甚为得意,伍氏淡然问他:“但是此一分钟省下来时,作何用处?”美人瞠目不能答复。伍氏答语最能表示中国人文主义之论点。因为人文主义处处要问明你的目的何在,何所为而然?这样的发问,常会发人深省的。譬如英人每讲户外运动以求身体舒适(Keeping fit),英国有名的滑稽周报《Punch》却要发问“舒适做什么用?”(fit for what?)(原双关语意为“配做什么用?”)依我所知这个问题此刻还没回答,且要得到圆满的回答,也要有待时日。厌世家曾经问过,假使我们都知道所干的事是为什么,世上还有人肯去干事吗?譬如我们好讲妇女解放自由,而从未一问,自由去做甚?中国的老先生坐在炉旁大椅上要不敬地回答,自由去婚嫁。这种人文主义冷静的态度,每易煞人风景,减少女权运动者之热诚。同样的,我们每每提倡普及教育,平民识字,而未曾疑问,所谓教育普及者,是否要替《逐日邮报》及《Beaverbrook》的报纸多制造几个读者?自然这种冷静的态度,易趋于守旧,但是中西文化精神不同之情形,确是如此。
其次,所谓人文主义者,原可与宗教相对而言。人文主义既认定人生目的在于今世的安福,则对于一切不相干问题一概毅然置之不理。宗教之信条也,玄学的推敲,都摈弃不谈,因为视为不足谈。故中国哲学始终限于行为的伦理问题,鬼神之事,若有若无,简直不值得研究,形而上学的哑谜,更是不屑过问。孔子早有未知生焉知死之名言,诚以生之未能,遑论及死。我此次居留纽约,曾有牛津毕业之一位教师质问我,谓最近天文学说推测,经过几百万年之后太阳渐减,地球上生物必歼灭无遗,如此岂非使我们益发感到灵魂不朽之重要;我告诉他,老实说我个人一点也不着急。如果地球能再存在五十万年,我个人已经十分满足。人类生活若能再生存五十万年,已经尽够我们享用,其余都是形而上学无谓的烦恼。况且一人的灵魂也可以生存五十万年,尚且不肯甘休,未免夜郎自大。所以牛津毕业生之焦虑,实足代表日耳曼族的心性,犹如个人之置五十万年外事物于不顾,亦足代表中国人的心性。所以我们可以断言,中国人不会做好的基督徒,要做基督徒便应入教友派(Quakers),因为教友派的道理,纯以身体力行为出发点,一切教条虚文,尽行废除,如废洗礼,废教士制等。佛教之渐行中国,结果最大的影响,还是宋儒修身的 理学。
人文主义的发端,在于明理。所谓明理,非仅指理论之理,乃情理之理,以情与理相调和。情理二字与理论不同,情理是容忍的、执中的、凭常识的、论实际的,与英文commonsense含义与作用极近。理论是求彻底的、趋极端的、凭专家学识的、尚理想的。讲情理者,其归结就是中庸之道。此庸字虽解为“不易”,实则与commonsense之common原义相同。中庸之道,实则庸人之道,学者专家所失,庸人每得之。执理论者必趋一端,而离实际,庸人则不然,凭直觉以断事之是非。事理本是连续的、整个的,一经逻辑家之分析,乃成片断的,分甲乙丙丁等方面,而事理之是非已失其固有之面目。惟庸人综观一切而下以评判,虽不中,已去实际不远。
中庸之道既以明理为发端,所以绝对没有玄学色彩,不像西洋基督教把整个道学以一般神话为基础(按《创世记》第一章记始祖亚当吃苹果犯罪,以致人类于万劫不复,故有耶稣钉十字架赎罪之必要。假使亚当当日不吃苹果,人类即不堕落,人类无罪,赎之谓何,耶稣降世,可一切推翻,是全部耶稣教义基础,系于一个苹果之有无。保罗神学之理论基础如此,不亦危乎?)。人文主义的理想在于养成通达事理之人士。凡事以近情近理为目的,故贵中和而恶偏倚,恶执一,恶狡猾,恶极端理论。罗素曾言:“中国人于美术上力求细腻,于生活上力求近情。”(“In art they aim at being exquisite,and in life at being reasonable.”见《论东西文明之比较》一文)在英文,所谓to be reasonable即等于“毋苛求”、“毋迫人太甚”。对人说“你也得近情些”,即说“勿为己甚”。所以近情,即承认人之常情,每多弱点,推己及人,则凡事宽恕、容忍,而易趋于妥洽。妥洽就是中庸。尧训舜“允执其中”,孟子曰“汤执中”,《礼记》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用白话解释就是这边听听,那边听听,结果打个对折,如此则一切一贯的理论都谈不到。譬如父亲要送儿子入大学,不知牛津好,还是剑桥好,结果送他到伯明翰。所以儿子由伦敦出发,车开出来,不肯东转剑桥,也不肯西转牛津,便只好一直向北坐到伯明翰。那条伯明翰的路,便是中庸之大道。虽然讲学不如牛津与剑桥,却可免伤牛津剑桥双方的好感。明这条中庸主义的作用,就可以明中国历年来政治及一切改革的历史。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评以再思可矣,也正是这个中和的意思,再三思维,便要想入非非。可见中国人,连用脑都不肯过度。故如西洋作家,每喜立一说,而以此一说解释一切事实。例如亨利第八之娶西班牙加特琳公主,Froude说全出于政治作用,Bishop Creighton偏说全出于色欲的动机。实则依庸人评判,打个对折,两种动机都有,大概较符实际。又如犯人行凶,西方学者,倡遗传论者,则谓都是先天不足;倡环境论者,又谓一切都是后天不足。在我们庸人的眼光,打个对折,岂非简简单单先天后天责任各负一半?中国学者则少有此种极端的论调。如Picasso(毕加索)拿Cézanne(塞尚)一句本来有理的话,说一切物体都是三角形、圆锥形、立方体所拼成,而把这句话推至极端,创造立体画一派,在中国人是万不会有的。因为这样推类至尽,便是欠庸见(commonsense)。
因为中国人主张中庸,所以恶趋极端,因为恶趋极端,所以不信一切机械式的法律制度。凡是制度,都是机械的、不徇私的、不讲情的,一徇私讲情,则不成其为制度。但是这种铁面无私的制度与中国人的脾气,最不相合。所以历史上,法治在中国是失败的。法治学说,中国古已有之,但是总得不到民众的欢迎。商鞅变法,蓄怨寡恩,而卒车裂身殉。秦始皇用李斯学说,造出一种严明的法治,得行于羌夷势力的秦国,军事政制,纪纲整饬,秦以富强,但是到了秦强而有天下,要把这法治制度行于中国百姓,便于二三十年中全盘失败。万里长城,非始皇的法令筑不起来,但是长城虽筑起来,却已种下他亡国的祸苗了。这些都是中国人恶法治、法治在中国失败的明证,因为绳法不能徇情,徇情则无以立法。所以儒家倡尚贤之道,而易以人治,人治则情理并用,恩法兼施,有经有权,凡事可以“通融”、“接洽”、“讨情”、“敷衍”,虽然远不及西洋的法治制度,但是因为这种人治,适宜于好放任自由个人主义的中华民族,而合于中国人文主义的理论,所以二千年来一直沿用下来,至于今日,这种通融、接洽、讨情、敷衍,还是实行法治的最大障碍。
但是这种人文主义虽然使中国不能演出西方式的法治制度,在另一方面却产出一种比较和平容忍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之下,个性发展比较自由,而西方文化的硬性发展与武力侵略,比较受中和的道理所抑制。这种文化是和平的,因为理性的发达与好勇斗狠是不相容的。好讲理的人,即不好诉诸武力,凡事趋于妥协,其弊在怯。中国互相纷争时,每以“不讲理”责对方,盖默认凡受教育之人都应讲理。虽然有时请讲理者是因为拳头小之故。英国公学,学生就有决斗的习惯,胜者得意,负者以后只好谦让一点,俨然承认强权即公理,此中国人所最难了解者。即决斗之后,中外亦有不同,西人总是来得干脆,行其素来彻底主义;中国人却不然,因为理性过于发达,打败的军人,不但不枭首示众,反由胜者由国库中支出十万元买头等舱位将败者放洋游历,并给以相当名目,不是调查卫生,便是考察教育,此为欧西各国所必无的事。所以如此者,正因理性发达之军人深知天道好还,世事沧桑,胜者欲留后日合作的地步。败者亦自忍辱负重,预做游历归来亲善携手的打算,若此的事理通达,若此的心气和平,固世界绝无仅有也。所以少知书识字的中国人,认为凡锋芒太露,或对敌方“不留余地”者为欠涵养,谓之不祥。所以凡尔赛条约,依中国士人的眼光看来便是欠涵养。法人今日之所以坐卧不安时做噩梦者,正因定凡尔赛条约时没有中国人的明理之故。
但是我必须指出,中国人的讲理性,与希腊人之“温和明达”(“sweetness and light”)及西方任何民族不同。中国人之理性,并没有那么神化,只是庸见之崇拜(religion of common sense)而已。自然曾参之中庸与亚里士多德之中庸,立旨大同小异。但是希腊的思想风格与西欧的思想风格极相类似,而中国的思想却与希腊的思想大不相同。希腊人的思想是逻辑的、分析的,中国人的思想是直觉的、组合的。庸见之崇拜,与逻辑理论极不相容,其直觉思想,颇与玄性近似。直觉向来称为女人的专利,是否因为女性短于理论,不得而知。女性直觉是否可靠,也是疑问,不然何以还有多数老年的从前贵妇还在蒙地卡罗赌场上摸摸袋里一二法郎,碰碰造化?但是中国人思想与女性,尚有其他相同之点。女人善谋自存,中国人亦然。女人实际主义,中国人亦然。女人有论人不论事的逻辑,中国人亦然。比方有一位虫鱼学教授,由女人介绍起来,不是虫鱼学教授,却是从前我在纽约时死在印度的哈利逊上校的外甥。同样的中国的推事头脑中的法律,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法制,而是行之于某黄上校或某部郭军长的未决的疑问。所以遇见法律不幸与黄上校冲突时总是法律吃亏。女人见法律与她的夫婿冲突时,也是多半叫法律吃亏。
在欧洲各国中,我认为英国与中国民性最近,如相信庸见,讲求实际等。但是英国人比中国人相信系统制度,兼且在制度上有特殊的成绩,如英国的银行制度、保险制度、邮务制度,甚至香槟跑马的制度。若爱尔兰的大香槟,不用叫中国人去检勘票号(count the counterfoils),就是奖金都送给他,也检不出来。至于政治社会上,英国人向来的确是以超逸逻辑,凭恃庸见,只求实际著名。相传英人能在空中踏一条虹,安然度过。譬如剜肉医疮式补缀集成的英人杰作——英国的宪法——谁也不敢不佩服,谁都承认它只是捉襟见肘顾前不顾后的补缀工作,但是实际上,它能保障英人的生命自由,并且使英人享受比法国美国较实在的民治。我们既在此地,我也可以顺便提醒诸位,牛津大学是一种不近情理的凑集组合历史演变下来的东西,但是同时我们不能不承认它是世界最完善最理想的学府之一。但是在此地,我们已经看出中英民性的不同,因为必有相当的制度组织,这种的伟大创设才能在几百年中继续演化出来。中国却缺乏这种对制度组织的相信。我深信中国人若能从英人学点制度的信仰与组织的能力,而英人若从华人学点及时行乐的决心与赏玩山水的雅趣,两方都可获益不浅。
第五篇:楼宇烈:禅宗与中国文化精神
禅宗与中国文化精神
楼宇烈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为什么能和中国本土文化很好融合,并产生出极有生命力的宗派——禅宗呢?
要弄清这一问题,先必须讲清楚禅宗的精神。而要讲清楚禅宗的精神,又必须交待清楚禅宗和禅的关系。
禅是印度古代宗教中相当普遍的修行方法,不是佛教独有的,佛教只不过继承发展了这一方法。佛教有很多修行法门,常称“八万四千法门”,禅修是最普通、最重要的修行法门之一。禅常称定,要求修者保持头脑的专
一、清净、安宁,通过这种专一可以发生智慧,故又称“静虑”、“思维修”。修禅者在安静的意识状态下,发挥想象,思考人生的根本问题,对各种现象的本质进行观照,后来还发展为对西方极乐世界、净土的观想。禅最后要达到一种认识现象本质的智慧,佛教称这种智慧为般若,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是平等的、无分别的智慧。这种智慧在不同宗派里,有不同的说法,有的强调觉,有的强调悟。总之,是通过定来发慧,禅或定只是达到慧的方法、途径、工具,不过也是不可缺少的。佛教之根本可概括为戒、定、慧三学。首先要守戒,在此基础上坐禅、入定,最后达到慧,即正确认识到现象世界是平等的、无差别的,因缘和合所成的,是假象、幻象,没有独立自性。
佛教各宗派都重视禅修,但各派之间对禅修的认识却不同。禅宗强调的,不是一般的禅,是最上乘禅。慧能在《坛经》中把禅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小乘禅是“见闻转诵”,只知道念经,生吞活剥,不能很好地理解经文的意义。中乘禅是“悟法解义”,能领悟佛法,把握佛法的意义,不过也只是对佛教表面意义的一种了解。大乘禅是“依法修行”,能按照正法进行修行,很多大乘禅师都是这样做的。最上乘禅则是“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最上乘禅实质上是一种对佛教根本精神的全面把握,“万法尽通,万法具备”就是说明这一点。再说“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般修行求解脱的人,大多以分别见设想有一个彼岸、菩提、涅盘在那儿,因此就想求得菩提、涅盘,到彼岸去。但是大乘般若经和《维摩诘经》等经认为,一切法的实相都是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空即色,非色非空,强调不离烦恼而得菩提,不离生死而得涅盘,要在烦恼里求得菩提,在生死中证得涅盘。“一无所得”是指求菩提没有得到菩提,求涅盘没有得到涅盘,一切无所著。我们可以看出,慧能所标榜的最上乘禅和前三种禅相比,已有很大的改变。慧能的弟子神会进一步发挥了最上乘禅的思想。《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载:(有人)问(神会)曰:大乘、最上乘有何差别?(神会)答曰:言大乘者,如菩萨行檀波罗密,观三事体空,乃至六波罗密,亦复如是,故名大乘。最上乘者,但见本自性空寂,即知三事本来自性空,更不复起观,乃至六度亦然,是名最上乘。这是对慧能最上乘思想的较准确把握。
大乘禅要观,最上乘禅连观也不要。大乘禅要观察分析:某个东西依赖各种条件,条件一旦不存在,它就不存在。最上乘禅则直接去把握:一切本来自性空寂。慧能有一位师兄叫神秀,他修的就是大乘禅,他写的得法偈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认为神秀对禅的根本精神没有真正彻底把握,误把尘埃和清净看成两物,没有达到不二境界,是一种起心看净,不是最上乘禅。他自己的得法偈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敦煌本《坛经》)或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见宗宝本《坛经》,这一偈讲“本来无一物”对空表达得更彻底、明白了。)慧能这里认为,清净和尘埃是两个相对的东西,不是绝对分别的,它们是二而不二的关系。这是最上乘禅的主张。《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载:崇远法师问(神会):云何为空?若道有空,还同质碍;若说无空,即何所归依?(神会)答曰:只为未见性,是以说空,若观本性,空亦不有,如此见者,是名归依。这个道理,还可用一个比方再加以说明。比如,我们说一件衣服脏,这是相对干净来讲的。如果把脏东西洗掉,此时干净也就无从说起了。神会说:“我心本空寂,不觉妄念起;若觉妄念者,觉妄自俱灭。”(《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这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总之,禅宗把大乘佛教的自性空、本性空思想发展到了极致,强调对空的本性的自我体悟,因此他们不拘泥于具体的禅的外在形式,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禅作为佛教其他宗派及印度很多宗教的重要修行方法,非常强调形式。禅宗着重强调领会禅的根本精神(诸法皆空,一切现象自性本空)从注重禅的践履形式的追求过渡到对禅的根本精神的把握。永嘉玄觉据此提出: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正是从这种根本精神,禅宗发展出其他的丰富内涵:禅是智慧的象征,禅是心性的把握,禅是生命的安顿,禅是自我的超越。禅宗的禅破除了对外在一切神圣权威的迷信,追求对自我本性的根本认识,是对自我能动性的最大发挥,是对自我面目的真正把握。《景德传灯录》载有一千七百多则禅师悟禅公案,这些公案强调,要参悟自性空的道理,要充分调动自我的能动性,要自性自度,觉悟的历程是谁也代替不了的。这里讲一个故事。有一位禅师名道谦,他的师父让他去远地送一封信,他不想去,哭着对他的朋友宗元说:“我一生参禅,殊无得力处。今又途路奔波,如何得相应去? ”宗元劝他说:“途中可替底事,我尽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须自家支当。”道谦问哪五件事,宗元说:“著衣吃饭,屙屎**,驮个死尸路上行”。道谦言下大悟,不觉手舞足蹈。(《五灯会元》卷二十)这个故事就是说明,自性还得自己艰苦切实地自己去度,别人是代替不了的。元代明本禅师说:“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这里再讲一个俱胝断指的故事。有人问俱胝禅师什么是禅,禅师常举一指头回答别人。他有一个小弟子,当别人问他佛法大意时,就模仿他的老师,也出一指示人。俱胝禅师听说此事,于是一日袖中藏好一把刀,召来该弟子,问他说:“闻你会佛法,是否?”弟子说道:“是。”师问:“如何是佛?”弟子竖起指头,师以刀断其指,弟子叫唤跑出。师叫弟子回来,弟子回头。俱胝师问:“如何是佛?”弟子再举手,不见指头,豁然大悟。(《五灯会元》卷四)这个故事看起来有些残酷,不过它说明了一个道理,不能用模仿代替自我觉悟,每个人的道都要自己体会出来。
现在回到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合这一主题上来。禅宗对禅的理解(如上述),对佛教的宗教性有很大的超越。大乘佛教的发展有两个路向,一个路向就是把佛神化。原始佛教只承认一位佛,即释迦牟尼,并且佛主要是一位导师形象。后来大乘佛教主张十方有无数的佛,而且诸佛都被神化了。佛教的许多理念也具形化了,如智慧具形为文殊菩萨,大慈具形为观音菩萨,大愿具形为地藏菩萨,大行具形为普贤菩萨等。西方极乐世界也由一种理想发展为一种非常具体的净土,净土经对那里的环境和人都作了非常具体而美妙的描写。大乘佛教还有另一走向,即把原始佛教空的思想充分发展。原始佛教兴起时就反对婆罗门教的有神论。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通过对四谛、十二因缘道理的认识,以及通过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的修行,达到涅盘寂静的境界。大乘佛教有空有两系(通俗地说),空系(般若和中观)主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法实相是毕竟空,诸法自性本来空寂,领悟及此,就证得实相涅盘。大乘有系主要是瑜伽行派,要求信仰者,通过缘起的道理,领会到,一切唯识所起,都是八识的显现,本质上无我无法,我法皆空。还要领会三性学说:以依他起性为核心,不把虚幻的妄想当成实有的,去除遍计所执性;认识到诸法皆缘起而生,诸法皆空,从而达到圆成实性。空有二系目的皆是一样,都是要证空,只不过方法不同,空系用的实相理论,有系用的是缘起理论。佛教本来有这两种路向,禅宗把空这一路向发展到了极致。因此,禅宗主张直接把握世界的实相,对事物本质要有透彻的了解,从而自我把握,自我解脱,自我主宰。这样,一方面就破除了对权威、对神的崇拜、迷信和依赖,另一方面也破除了对一种形式化的净土的执著。因此,禅宗主张自作主宰,自性自度,又主张心净土净,唯心净土。
禅宗向自我的回归,对宗教是某种程度的超越,走上了人文化的道路,这就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人文精神吻合了。禅宗能在中国获得成功发展,此为主要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不管是儒还是道,都富有人文精神,既不为神役,也不为物役。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人文精神,在西方两度被重视。一次是在启蒙运动时期,当时伏尔泰、狄德罗等都推崇儒家的人本道德,并据此来批判神本主义。第二是在本世纪,如海德格尔等发现西方文明在摆脱神本主义以后,又过分地被技术、知性、物所统治,因此他们又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摆脱物役的文化资源。不为神役不为物役的禅因此也就格外地受重视。在未来的现代和传统的整合中,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机遇很大。附:部分提问的解答。
问:请介绍一下入定的基本方法。
答:最基本的方法是数息观。其他的方法有很多,可参考智者大师的《童蒙止观》和《摩诃止观》,这两本书介绍的禅定方法很全面。我个人感觉自然放松最好,让脑子完完全全休息。这也是需要磨炼才能做到的,开始往往想放松,想休息也不行,昏昏沉沉的杂念去不了。
问:禅宗和儒家的人文精神有何区别?
答:儒家在伦常中,禅宗跳出伦常外。儒家从肯定现实出发,对现实部分进 行否定,最后还要建构一个肯定的秩序。佛教和禅宗则从否定出发,认为现实虚幻,然后又部分地肯定现实,并以假名施设来救度众生,但最后仍要破除掉对一切事物的执著,达到真正的证悟。可以这么说,儒家和西方的很多哲学的思维方式是从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佛教和禅宗的思维方式却相反,这是很有特色的,是人类思维的另一半。对这两种思维方式,我们不要肯定这个就否定那个,而是要强调它们的互补性。
问:老庄哲学的道,和禅宗的自性状态好象是一回事,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答:各种人文学说的最高理想状态都是对现象自我的超越,这是相同的。但各种学说达到超越的方式和道路却不相同。我认为,这条条道路都通真理,通过哲学、宗教、艺术、道德修养等都能超越自我。基督教有一种向外超越的倾向,主张启示真理、原罪、救赎等。禅宗则是向内超越,要求自己认识自己是怎么回事。有些基督教信仰者不太能相信自我超越的可能性,不太能体会“尽心、知性、知天”和自性自度等境界。今天我们学习禅宗的超越自我的态度,就是就做到悲智双运,自觉觉人,自度度人。河北省柏林寺生活禅夏令营把从悲智双运的精神发展出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作为标帜,这两句话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只有觉悟人生,才能奉献人生。只有奉献人生,才能觉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