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史读后感
读《科学史》有感
13秋英语1班 汪海媚
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探索人类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探索科学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近几百年来的各种科学发现和发明是那么激动人心:我们发现了隐藏在电流计指针摆动中和蝴蝶翅膀的花纹中的自然界的秘密;我们发现了令人伤感的热耗散说;我们理解了生命为何到处尽量繁殖,以致超出给养的限度;我们也悲哀地发现生存竞争的自利性与道德律的背反;我们惊异于光速不变原理以及震动整个物理学界的E=mc2公式„„自伽利略时代以来科学的方法确已攻占了一个又一个阵地。从力学到物理学,从物理学到生物学再到心理学,科学都能渐渐地适应其不熟悉的领域。研究好像永无止境。然而,知识之球越大,则其与未知界接触之面也越大„„牛顿认为空间是无边际的,今天看来空间却似乎是有止境的,由于散处的物质的存在而呈现弯曲。光如向外继续行进数亿年,可能重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丹皮尔认为科学是对自然现象的理性研究,是心灵就世界所绘的图画,但图画只是图画,科学无法反映世界的形而上学本质,因此,他反对用理性形而上学来统一科学认识的企图。丹皮尔认为科学认识有它固有的局限,它不足以反映存在极其整体,因此还需哲学,宗教的补充,但他又反对把科学归并在它们之下,他坚持它们各自的用处,这就决定了丹皮尔对认识的统一性持一种实用主义态度。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包括一切有系统的知识,不仅指自然科学,而且还包括语言学,历史,哲学,狭义的科学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科学,丹皮尔持狭义的科学观,他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有条理的知识,是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关系的理性研究。
丹皮尔认为,就研究的对象而言,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现象,非自然现象,超自然现象不是科学研究的范围。美学,伦理学,哲学,宗教各有其研究范围,虽然对光的波长与颜色的关系的光学分析,有助于人们对美得理解,但是,光学的研究始终无法代替美学的研究,不只美学如此,其他学科也如此。就研究的方法而言,科学是对自然现象的理性研究,非理性主义的方法在科学研究的门径之外。固然,其他学科不排斥对他对象的理性研究,但理性的研究的确是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与科学相比,哲学和宗教的研究就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丹皮尔把认识划分为科学,美学,伦理学,哲学,宗教等诸多板块,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阐明认识的统一性科学和哲学有各自的界限和范围,科学研究不问事物的形而上学基础,而哲学对形而上学的探讨也无助于科学的研究。实际上,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和哲学的分家史。尽管,在科学的发展中,也有一些科学家热衷于回答“什么是生命,什么是进化”的等形而上学问题,但总的说来,科学探讨的不是这类问题,而且,此类研究也不是科学研究的主流。
《科学史》是一部科学史著作,也是一部哲学著作。作为科学家,作者在其中阐述了他关于认识论一系列哲学思考。
2016年5月6日
第二篇:《科学史》读后感
《科学史》读后感
2006年我们浙江新课程全面实行。其中,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问题。面对这样的要求,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成为首要议程之一。只是在学习科学史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科学史很不了解,对我们中国的科学文明知之甚少,对物理学科的自然科学史和物理学史的发展很迷糊。更不必谈科学史的思想,以及科学史对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积极作用了。
世界著名科学史家乔治萨顿所言,科学史是一门具有特殊研究对象的历史科学,是唯一能确切反应出人类进步的历史,是客观真理发现的历史,人的心智逐步征服自然的历史,描述漫长而无止境的为思想自由,为思想免于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而斗争的历史。并且科学史既研究科学发展本身的逻辑规律,也研究科学发展与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我的体会是:
1、科学史教导我们在科学教学中注重科学史实和包含的深层精神。
物理教学中,要注重科学史的介绍,但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而是将科学发现置身于当时的文化、政治、社会发展背景,介绍同时期哲学思想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情况等。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受到苹果落地的启发诸如此类的故事,而只字不提科学家科学发现的艰辛过程,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会使学生误解科学的发现是偶然的,是靠运气的。又如,伽利略发现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理本身的重量无关,不是通过比萨斜塔实验得到的,而是提出与亚里士多德理论矛盾的逻辑思维和理想化的斜面实验得到的,要注意历史地真实性。所以教学中要好好地思考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史观,注重事实和精神。
2、不必因为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来质疑科学史是人类进步史。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科学史并非真正纯粹的“人类进步史”。看古代天文学发展,被运用于巫术、人间祸福预测、宗教等。现代高科技如核武器、生化武器、病毒等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化学药品的制造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一部人类科学史成了其它物种的毁灭史等等。但是,我不认为科学史不是纯粹的进步史。首先,作为一门现代学科,科学史记载人类进步的遗产。其次,作为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进步历史,科学史是科学的历史。人类发现一种科学现象或理论,最纯粹的目的是解决当时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古代巫术,原始目的是治病。诺贝尔发明炸药,是为了开发隧道等,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是逻辑实验发展的顶峰表现,是对物理学大厦和天文学的缔造。至于后来,炸药被用于战争,相对论被用于核武器的研发,那是科学与人类政治的结合,该划入人类社会学,不该质疑科学史的纯粹进步性。核能源成为现代重要的能源,极大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进程,这才属于科学史。
3、要大力提倡学习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史。
中国古代科学史,记载了许多卓越的思想。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很遗憾,对自己祖先知之甚少。像科学史中的天文学,是祖先最杰出的成就之一。盘古开天地神话中,就包含了古人的宇宙观,它与而今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有很多相似的思想。都认为天地之前,没有时间、空间,宇宙都在不断膨胀之中。汉代就形成了完整的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宇宙理论。先秦就“精气”说,汉代的“元气”说,到宋代的“太虚既气”说,道出朴素的物质起源。而气、阴阳、五行构成了中国科学三大范式。所有这些,是我现在才接触的知识,实在是自己的耻辱。可是,我们的近邻日本,早将我们祖先的遗产很好地运用于各个方面,并不断地普及。像很多日本动画片,包含了很多中国古人的优秀思想,如中国四象——东之青龙,南之朱雀,西之白虎,北之玄武;阴阳八卦与节气、五行方阵、太虚空等等。越是深入,我越是羞愧和不安,作为炎黄子孙,竟然不知其中内涵,将来又怎能传承文化、继往开来!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还极大地表现在建筑、水利工程、桥梁、冶金术、医学、农学、算术等等众多领域。学习古
代科学,对提高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的使命感有积极的作用。作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生,我提倡学习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史。
4、整理出近代物理史的发展脉络,对近代物理的发展有了整体的认识。
教师专业发展对教师的技能要求之一就是拥有广博的物理学史知识。学习了这门课,最直接的意义就是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及领悟到现代物理学的思维方法——理性、批判、实验的方法。拥有了系统的物理学史知识,就可以在教学中游刃有余,能古今中外横向和纵向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考察,对科学家研究方法的改变进步会感到突然,学生也能从多角度了解科学的发展。
虽然对科学史的意义和学科的脉络,还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但是,继续深入学习科学史,已成为我的目标。
第三篇:西方科学史
第一章 学习科学史的意义
在当代,学习理科的同学也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学习科学史有什么意义?在我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为什么要了解科学史?这确实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今天,不大可能有人问科学有什么用了。科学的用处随处可见。事实上,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处细节几乎都由科学来规定和支撑。蔬菜瓜果的栽培方式是科学的,食品的烹制方式是科学的,面料纺织和服装加工都运用的是现代科学的工艺。我们的教室里,塞满了电灯、电脑、投影仪、音响、饮水机等等现代科学的产品。你们家的楼房,是带电梯的混凝土钢架高层建筑„„我们享受着科技文明的成果,谁也不会怀疑科学的用处。相反,当代中国人已经充分意识到科技对于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的决定性意义。
约400年前,科学的用处远未像今天这样变得明显,但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这是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从巨大的吊车、起重机,到牵引长龙似的列车的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动机,再到一瞬间毁灭一个城市的原子武器和载人登上月球的航天器,近代自然科学已经一步步向世人显示了这句名言的真理性。不过,培根还有另外一段关于知识的名言值得引用: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这位在近代科学的创建时期为新时代高声呐喊的英国哲人,这位未来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同样说了一句对我们这门课而言很重要的话:“读史使人明智。”在科学已经无孔不入的渗透在人类生活各个层面的今天,我们不再对我们身边的科学表现出惊奇,我们已经对科学无动于衷,而恰恰在此时,我们需要回顾科学的历史,只有看清了历史,才能对科学的未来有展望和把握。
1.科学史有助于增加理科学习的趣味性
尽管到20世纪科学史才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称为一门学科,但科学史的研究却一直为 人重视,确实,学习科学史可以增加自然科学学习的趣味性。
我们在儿时谁没有听过几个科学家的传奇故事?阿基米德在浴盆里顿悟到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之后,赤身裸体跑到街道上大喊“尤里卡,尤里卡”(我发现了);伽利略为了证明自由落体定律,把一个木球和一个同样大小的铁球从比萨铁塔上扔下,结果是同时着地的,成功反驳了亚里斯多德派哲学家认为重者先落的理论;牛顿在一个炎热的午间躺在一棵苹果树下思考行星运动的规律,结果一个熟透了的苹果掉下来打中了他,使他茅塞顿开,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在他外祖母家度假,有一天他偶然发现烧水壶的壶盖被正在沸腾的开水所掀动,结果他发明了蒸汽机„„
这类科学传奇故事确实诱发了儿童对神奇的科学世界的向往。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能够诱发儿童热爱科学、向往科学事业的传奇故事,对于正规的理科课程学习并不见得有多大帮助。倒是相反,某些以讹传讹的传奇故事对于深入理解科学理论还是有害的。再说,传奇故事往往过于强调科学发现的偶然性、机遇性,使人们容易忽略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极端艰苦性。
除了传奇之外,科学史所能告诉人们的科学思想的逻辑行程和历史行程,对学习科学理论肯定是有益的。当我们开始学习物理时,我们为那些与常识极为格格不入的观念而烦恼,这时候,如果我们了解一下这些物理学观念逐步建立的历史,接受这些观念就变得容易多了。科学家们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古怪”地思考问题,他们建立“古怪的”科学概念的过程极好理解且引人入胜。
以“运动”为例。物体为什么会运动呢?(问题抛给学生)
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运动有两种,一种是天然运动,另一种是受迫运动。轻的东西有“轻性”,如气、火,它们天然地向上走;重的东西有“重性”,如水、土,天然地向下跑。这些都是天然运动,是由它们的本性决定的。世间万物都向往它们各自的天然位置,在“各归其所”的的倾向支配下,它们自动的、出自本性的向上或向下运动。如果轻的东西向下运动,重的东西向上运动,那就不是出自本性的天然运动,而是受迫运动。物体到达了自己的天然位置之后,不再有运动的倾向了,如果它这时候还有运动,那也是受迫运动。受迫运动依赖于外力,外力一旦消失,受迫运动也就停止了。
亚里斯多德关于运动的这些观念很符合常识。比如,从其天然运动理论可以得出重的东西下落得快,而轻的东西下落得慢的结论,而这是得到经验证实的。玻璃弹子当然比羽毛下落得快。又比如,由其受迫运动理论可以得出,一个静止的物体如果没有外力的推动就不会运动,推力越大运动越快,如果外力撤销,物体就会重新回到静止状态。这个说法也有经验依据,比如教室里一张桌子就是的。亚里斯多德运动理论,受到常识的支持,但近代物理学首先就要挑战这个理论。“运动”观念上的变革首先是伽利略做出的。
伽利略从一个逻辑推理开始批评亚里斯多德的理论。(有同学知道吗)
他设想一个重物(如铁球)与一个轻物(如纸团)同时下落。按亚里斯多德的理论,当然是铁球落得快,纸团落得慢。现在,伽利略设想把重物与轻物绑在一起下落会发生什么情况。一方面,绑在一起的两个物体构成了一个新的更重的物体,因此,它的速度应该比原来的铁球还快,因为它比铁球更重;但另一方面,两个不同下落速度的物体绑在一起,快的物体必然被慢的物体拖住而不在那么快,同时,慢的物体也被快的物体所带动比从前更快一些,这样,绑在一起的两个物体最终会达到一个平衡速度,这个速度比原来的铁球速度小,但比原来纸团速度大。从同一个理论前提出发,可以推出两个相互不一致的结论,伽利略据此推测理论前提有问题,也就是说,亚里斯多德关于落体速度与其重量有关的说法值得怀疑。从逻辑上讲,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途径是:下落速度与重量无关,所有物体的下落速度都相同。
当然,科学的进步并不完全是逻辑推理取得的。伽利略这位真正的近代科学之父,近代实验科学精神的创造者,并未满足于逻辑推理,而是继续做了斜面实验。他发现,落体的速度越来越快,是一种匀加速运动,而且加速度与重量无关。他还发现,斜面越陡,加速度越大,斜面越平,则加速度越小。在极限情况下,斜面垂直,则相当于自由下落,所有物体的加速度都是一样的。当斜面完全水平时,加速度为零,这时一个运动物体就应该是沿直线永远运动下去。斜面实验表明,物体运动的保持。这是一个重大的观念更新。
伽利略没有办法直接对落体运动进行精确观测,因为自由落体加速度太大,当时准确的计时装置还未出现,只要想一想,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时是用自己的脉搏计时的,就可以知道当时科学仪器何等缺乏。斜面可以使物体下落得加速度减小,因而可以对其进行比较准确的观测。在此基础上,伽利略最终用“思想实验”由斜面的情形推到自由落体和水平运动的情形。在伽利略的手稿中谈到了从塔上做的实验,但许多人猜想是在著名的比萨斜塔上。这种猜想不无道理,因为记载这些实验的手稿就是在比萨城写下的。值得注意的是,伽利略的实验报告并没有说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完全同时落地,而是重物先于轻物“几乎同时落地”,其差别没有它们之间的重量差那么大。我们知道这是因为空气阻力造成的。
追究科学史的用处,使我们有必要在“知道”和“理解”之间作出区别。为了掌握一门科学知识,我们大多不是从阅读这门学科的历史开始,相反,我们从记住一大堆陌生的符号、公式、定律开始,相反,我们从记住一大堆陌生的符号、公式、定律开始,然后在教师和课本的示范下,反复做各种情形下的练习题,直至能把这些陌生的公式,定律灵活运用到处理各种情况,我们才算掌握了这些知识。但我们真的理解这些知识吗?那可不一定,理解这些规律的含义又是另外一码事。(举例子)
2.科学史有助于理解科学的批判性和统一性
也许是文化传统的关系
第四篇:读《科学史》有感
读《科学史》有感
13通信1班 张扬雪
我第一次把这本书捧在手心上唯一的感觉是这本书好沉重。但听完田教授对这本书的介绍,一种不由自主的敬仰萦绕在心中。
《科学史》,这本书既凸显了理性思维,又不令人文关怀,在完美的阐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时代的主题的同时,也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道主义的色彩,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科学史佳作。在人类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科学和技术始终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推动了人类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发展,也见证了人类文明的之盛衰落。乔治萨顿说过,科学的历史虽然只是人类历史的一小部分,但却是本质的一部分,是唯一能够解释人类社会的进步的那一部分。可以这么说,因为有了科学,所以人类才有可能获得今天的一切。科学成为一种独立的,占据主导地位的精神范型,是从希腊开始的,两千多年前希腊人所创造的光辉夺目的文化成就,为现代文明奠定了基础。希腊是科学精神的发源地。
从公元前500年左右开始希腊人出现了才智卓越的哲学家,他们是许多学科的鼻祖,著名的有自天然哲学家泰勒斯,阿纳克西曼德、阿纳克西来尼,赫拉克利特等,有人文哲学家罗泰哥拉,苏格拉底等,有体系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有天文学家西怕可思、托勒密等、有数学家欧几里德刁潘都等,有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有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和盖伦,有生物学家特奥菲啦死特,有地理学家西塔斯和埃拉脱色尼。这些天才人物许多不仅在一个领域工作,而且在许多领域均有建树。像亚里士多德几乎在每个领域都发表了卓越的见解,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拜课全书式学者。
科学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传播着,蔓延着散发着文明的光辉。即便是在欧洲自然科学处于沙漠状态的时期,也有阿拉伯人由建立的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阿拉伯帝国脱衣而出。他们继承了希腊人的科学遗产,在公元8世纪把西方科学带进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遗憾的是阿拉伯科学的辉煌时期也只延续到了12世纪。然而,正所谓“西方不亮东方亮”,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持续上升到了17世纪。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后,对近代科学的诞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中国人对近代世界科学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19世纪经常被誉为科学的世纪。这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科学都推到了又一个高峰,位人类开创近代文明史做出了不替代的贡献。而20 世纪则把近代科学推到了一个转折点,科学技术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成为了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核威胁,环境危机,生态危机,能源危机以及文化危机等全球性的问题不断的出现,使人们重新认识自然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带来的一切成果,更是开始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概念作为了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五千年的历程,五千年的辉煌与辛酸,不可否认,自然科学的进步的确给世界带来了很多的改变,也给人类的进步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在发展自然科学的同时,我们应该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试想,如果科学的每一步发展都以危及人类的生存根基未代价,那么这样的发展还会有意义吗?
学生签名: 提交时间:2016年6月
第五篇:高中生物科学史
高中生物科学史
P11必修11665年,英国虎克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他即使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P1019世纪30年代,德国 植物学家施来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内内容容自自己己背背P111858年,德国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他的名言:所以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P6519世纪末欧文顿膜是由脂质组成的。P6520世纪,两位荷兰科学家实验材料:红细胞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P661959年,罗伯特森电镜下结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P671970年,科学家方法;荧光标记法结论: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P62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 P81美国萨姆纳从富含脲酶的刀豆提取脲酶证明:脲酶是蛋白质。P8220世纪80年代,美国 切赫和奥特曼发现结论: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功能。P1011771年,英国 普利斯特利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P101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结论: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P1011845年,德国梅耶结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P1021864年,德国 植物萨克斯 实验:叶片一半照光,一半遮光。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淀粉。P1021939年,美国鲁宾和卡门方法:同位素示踪法实验: 一组标记H218O,另一组标C18O2,证明: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来自于水。P10220世纪40年代,美国卡尔文方法:同位素标记法(标记14
CO2)证明: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C的途径: 14144 C1C6(卡尔文循环)P1001880年,美国恩格尔曼实验:水绵和好氧细菌暗反应过程 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P101865年,孟德尔澳国人实验:豌豆杂交实验 方法: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P书无摩尔根实验:果蝇杂交实验提出:遗传的第三大定律: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P121909年,丹麦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名“基因”。并提出表现型基因型的概念P27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方法:类比推理法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P28美国摩尔根方法:假说—演绎法实验:白眼雄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实验摩尔根第一个把一个特定的基因(控制眼色基因)和一条特定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后又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P421928年,英国格里菲斯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方法:对照结论:杀死的S菌具有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使R菌转化为有毒 的S菌。P431944年美国艾弗里及其同事 方法:把DNA 蛋白质 多糖等分开单独地直接的观察各自的作用。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P44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P47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P 33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第1个发现了色盲症,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P110法国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学说和获得性遗传P11119世纪英国达尔文《物种起源》为划时代的著作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 P8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P8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P9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机制。高中生物科学史 高中生物科学史
P11必修11665年,英国虎克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他即使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P1019世纪30年代,德国 植物学家施来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内内容容自自己己背背P111858年,德国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他的名言:所以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P6519世纪末欧文顿膜是由脂质组成的。P6520世纪,两位荷兰科学家实验材料:红细胞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P661959年,罗伯特森电镜下结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P671970年,科学家方法;荧光标记法结论: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P62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 P81美国萨姆纳从富含脲酶的刀豆提取脲酶证明:脲酶是蛋白质。P8220世纪80年代,美国 切赫和奥特曼发现结论: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功能。P1011771年,英国 普利斯特利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P101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结论: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P1011845年,德国梅耶结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P1021864年,德国 植物萨克斯 实验:叶片一半照光,一半遮光。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淀粉。
P1021939年,美国鲁宾和卡门方法:同位素示踪法实验: 一组标记H218O,另一组标C18O2,证明: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来自于水。
P10220世纪40年代,美国卡尔文方法:同位素标记法(标记14CO2)
证明: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C的途径: 1414 C1 4C6(卡尔文循环)
P1001880年,美国恩格尔曼实验:水绵和好氧细菌暗反应过程
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P101865年,孟德尔澳国人实验:豌豆杂交实验 方法:假说—演绎法
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P书无摩尔根实验:果蝇杂交实验提出:遗传的第三大定律: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P121909年,丹麦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名“基因”。并提出表现型基因型的概念P27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方法:类比推理法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P28美国摩尔根方法:假说—演绎法实验:白眼雄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实验
摩尔根第一个把一个特定的基因(控制眼色基因)和一条特定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后又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P421928年,英国格里菲斯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方法:对照
结论:杀死的S菌具有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使R菌转化为有毒 的S菌。
P431944年美国艾弗里及其同事 方法:把DNA 蛋白质 多糖等分开单独地直接的观察各自的作
用。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P44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P47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P 33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
第1个发现了色盲症,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P110法国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学说和获得性遗传P11119世纪英国达尔文《物种起源》为划时代的著作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 P8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P8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P9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