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让我惊喜的作文改评课2

时间:2019-05-13 11:0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节让我惊喜的作文改评课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节让我惊喜的作文改评课2》。

第一篇:一节让我惊喜的作文改评课2

一节让我惊喜的作文改评课

今天又是作文互改互评的日子。

我一般采取以下的步骤来进行作文互改和互评。

第一:每组八人共有八组。先进行互改作文这一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组内换改作文,针对作文的优点对其语言、结构、立意逐一进行眉批和尾批。寻找优点是互改作文的重头戏,因为我认为即使某篇作文水平再怎么低下,也一定存在着闪光点,而初一的学生正是塑造人格、自尊的关键时期,过多的批评呵斥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所以互改作文时我抱定的原则是以鼓励为主,处处呵护他们的上进心。

第二:作文互改好之后,本组内的作文自由在组内流通,小组内的所有同学把本组作文统统看完之后进行激烈的讨论,然后选出本组内作文水平最好的同学。

第三:第二步完成之后,各组推选朗读能力较强的同学朗读本组推选出的最好作文。各组朗读完之后,再推选代表对这八篇作文进行逐一点评,最后确立全班写作水平最好的同学,给予荣誉鼓励。

这样的作文课即把老师从繁重而又无用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又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逐渐提高学生修改和写作文章的能力。学生的认知和审美水平一般不会出现什么差错,往往能准确无误地评价出谁的作文写得最好,谁的作文中存在什么问题。可是今天这节作文课却出现了重大失误,真的让我非常吃惊。

我们来看看第三组同学共同推选出的本组最好的一篇作文。题目是:有蚂蚁陪伴的日子。内容如下:

团结

蚂蚁是一种群体生活的昆虫,所以它们干什么都是一起出发。它们在一起时,可以杀死一只几米长的大蟒。有一次,我看见有一群蚂蚁正猛烈进攻着一只蜘蛛,蜘蛛网上到处都是蚂蚁,一开始蜘蛛并没有什么危险,但过了一会儿,随着蚂蚁数量的增加,这只蜘蛛终于不敌,而成了蚂蚁嘴上美味,还有一次,在电视节目上,我看到一群蚂蚁正疯狂地咬着一条大蟒,那条蟒蛇是急速得向前滑行,且时不时滚动躯体。在蟒蛇滚过的地方,到处都是蚂蚁的尸体,然而血拼的结果还是以蚂蚁的获胜而终。

不怕死

蚂蚁有一个特点:不怕死。它们可以为了食物付出一切。

有一次,我特意用树枝将一个浑身是刺的毛毛虫挑到了一个蚂蚁洞前。不一会儿,一只侦察蚁出洞了,它看见了这只毛毛虫。于是,它围着这只毛毛虫转了一圈就回去了。回洞后,它带出了一对蚂蚁,这时毛毛虫正在睡觉,蚂蚁们开始进攻了。它们先将毛毛虫包围,然后不约而同地往毛毛虫身上扑。毛毛虫惊醒了,它蜷曲着身体,不停地挣扎着。但它蜷曲的身体使它的侧面遭到了攻击。

蚂蚁越咬,毛毛虫越挣扎。最终,蚂蚁胜利了,毛毛虫死了,虽然蚂蚁获胜,但牺牲者也不少,然而仿佛蚂蚁没有死亡概念似的,为了达到目的,它们前仆后继,牺牲再多,也不退缩。

力量大

我曾看见一个运输蚁独自搬运一个大米粒走到洞里,我也看见过几只蚂蚁拖着一只蚱蜢走。总之,蚂蚁就是劲大。

我爱蚂蚁,爱他们的团结,爱它们的精神,爱它们的力量。

第三组除了作者本人没有发言外,其他同学都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好。一开始我不动声色,把这一组其余七位同学都喊了起来,让他们分别点评这位同学作文到底好在哪里?

甲认为这位同学观察细致,把蚂蚁群体攻击异物的情态描绘得比较逼真,比如第二部分,蚂蚁先试探然后进攻毛毛虫,这个过程对蚂蚁采用了拟人化的写法,显得生动活泼,引人遐想。

乙认为这位同学采用小标题的形式非常新颖,连续使用了三个小标题,从三个方面概括了蚂蚁为达到目标那种顽强的韧性,很让人佩服。

丙认为这位同学书写工整,字写得很漂亮,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他三位同学的点评我就不再一一写来了。

这如何是好,点评的还句句在理,这篇作文确实存在这些方面的优点。但是这些同学就是不考虑作文内容和标题之间的关系,而是就内容谈内容,一点不想一想审题方面的欠缺。该如何引导学生往这方面考虑呢?是由我直接说出这篇文章存在的缺点,还是把这个任务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不能以教师繁琐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自身的思考认知。要让他们来做课堂的主人,让他们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改教育的规律。才能逐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慢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因此我决定面带微笑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微笑着赞扬了这位同学的作文确实存在着本组其他同学所点评的优点,但是这篇作文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本组同学没有在意,其他组的同学能不能来点评这篇作文,继而为这位同学提出宝贵的修改建议呢?

我让其他组的同学来继续点评这位同学的作文,让他们自由评论,可以说优点,也可以说出不足的地方,这里说出的优点可以忽略不计,在我不停的引导之下,终于有同学起来大胆说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甲认为这位同学因为没有很好审题而导致题目和文章主要内容几乎没有牵扯,所以有跑题的嫌疑。题目中能揭示文眼的关键词是“陪伴”二字,因为有他相陪,所以我们才感到精神上的慰藉,心灵上的愉悦,因为有他作伴,所以我们才不致于感到精神上的寂寞,心灵上的绝望。而这位同学使用很多的笔墨来写蚂蚁的特点,唯独缺少描写蚂蚁带给自己的快乐,带给自己心灵上的震撼。如果光为了写蚂蚁,那不如写一篇说明文好了。可是这篇文章的题目明显暗示我们这是一篇带有浓烈抒情气息的记叙文。

乙认为小标题也存在问题,既然文章分为三个部分,那么每一部分的内容也应该紧密扣住小标题,可是从文章内容来看,所写的事情几乎没有什么侧重点,几乎都在突出蚂蚁集体作战的本领,至于蚂蚁怎样团结怎样不怕死怎样力量大作者几乎没有生动细致的描写。所以所写事情给人几乎雷同的感觉,感觉不大舒服。

丙认为文章三个部分笔墨分布不匀,第一部分语言粗糙,只是简单叙述蚂蚁杀死蜘蛛和大蟒蛇的粗略过程,第二部分还有生动的描写,也有点题的地方,但第三部分简直不像话,就是一两句话极为简单得告诉我们蚂蚁会搬运大米粒和蚱蜢。既没有详细生动的过程描写,也没有心灵上的感受,更谈不上扣住小标题的同时再扣住大标题。

-很多同学发言异常精辟,见解非常到位。我在赞叹之余,不忘还有一个重头戏,就是趁热打铁,让这些敢于发言的同学给这篇存在失误的作文进行修改。结果这些同学都提出了不少非常宝贵的修改意见。文章修改之后,果然立体生动同时又主旨鲜明起来。最后我又让那一组针对那篇作文再一次审视,结果这组同学 普遍赞同其他组同学的看法和见解,而写这篇作文的同学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其他同学提出的宝贵意见。教后反思:

一:教学过程是一个鲜活流动的过程,常常会碰到事先没有预设的问题,而这些没有预设到问题有时候不是无关紧要的内容,极有可能因它而牵一发动全身,从而生成一节极为精彩的课堂。所以教师要有充分的教学机智,时刻关注并把握这些带有灵感的预设,绝不能因它有可能妨碍教学进程而草率得把它放弃。只要教师机智地进行处理和引导,那么课堂“意外”就可以变成课堂教学的新契机,成为课堂教学的高潮或亮点。

二:教师的神态应该是微笑的、轻松地,评价语言应是幽默的,从而创设一种轻松的讨论氛围,这样便于学生自在地敞开心扉自由地说出自己哪怕是肤浅的甚至错误的感悟和体验。教师千万要注意在课堂上恰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当课堂中出现和你的教学思路不一致的时候,万不可粗暴地终止这异常宝贵的“不一致”。因为这令人意外的不一致有可能是本堂课最有价值的问题,最能体现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在这个时候,教师要巧妙得加以引导,真诚得和学生对话。让学生围绕不一致在课堂上进行独立的思考、激烈的讨论。然后引领学生从对不一致的模糊认识走向清晰,从单一走向厚实。

三:这节课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这节课让我突然明白了什么。也许是一种理智的成熟,也许是我心态上的成熟,也许是我教学生涯中最珍贵的成长过程。这节课很普通,但却让我感受到它的不平常。在这堂课上,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动心,有话可说,有感欲发。教学就是师生探究活动、心灵交流与撞击的过程。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很容易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其灵感在主动探究和积极发言、相互辩论中闪现出来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要及时捕捉学生独特的灵感,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必定会走进更加辉煌灿烂的天地。

第二篇:如何评析一节语文课评课

如何评析一节语文课评课(谢涛)听课是教育管理者检查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教师互相学习的一种手段;评课是评估一节课的优劣、相互磋商、经验交流、取长补短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方法的水平,踊跃参加听课、力求多学习一些别人的长处的教师大有人在,可是评课的现场,就显冷清,往往是少数人发言或只有管理者的一言堂。有发言者亦多为三言二言,只限于“教态好,有重点,课堂活跃„„”等套话。究其原因,是不知如何评课。尤其是语文课,听课者通过对执教教师在课堂上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观察,应对本节课作出客观的评价,这样既使执教者受到鼓励,得到提高,又能使听课者学到东西。下面就怎样分析评价一节语文课谈三点看法。

一、有无明确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的过程,包括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基本功训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主要指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目标是否明确,需要传授哪些知识,进行哪些语文基本功训练,每一项知识、训练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都要十分明确、具体。

例如对一节阅读课的评价,主要看读写训练是否落实,读写的训练目标是否集中、具体,是否能紧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根据内容来体会语文文字的作用,在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又不失渗透思想教育。下面是一位教师教授《珍贵的教科书》的片段。

“„„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不动,那棞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子下面,被血染红了。”

师:文中说指导员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指导员或者是受了重伤,昏迷不醒,或者是牺牲了。师:“完整无缺”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那棞书“被鲜血染红了”又说明了什么? 生:“完整无缺”在文中指那棞教科书一点儿没有损坏、散失;“被鲜血染红了”说明了指导员用自己的身体保护教科书,被敌机炸弹炸中,流了很多血。

师:这“一点没损失”和“流了很多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读这一部分,谈谈自己的感想。

生:在危险出现的一刹那,指导员首先想到的是那棞教科书,他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毅然用身体保护书,在他看来,书比他的生命更重要,赞扬了指导员的献身精神。

生:这些教科书是用指导员的鲜血和生命保护下来的,所以更显出它的珍贵。

评价一节阅读课,不单要看学生的回答漂亮不漂亮,对学生读得怎样,读得熟不熟,读得准不准,都要重视。另外还要看是否让学生在课堂上动动笔,练一练,以达到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和巩固的目的。如果有的老师做到了这一点,评课时一定要给予肯定。

二、教师是否做到了正确理解教材

教师对所教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是教好这一节课的基础。正确理解的内容主要包括:把握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词句的含义,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以及写法上的特点。这些能否正确理解,反映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语文能力。定准教学要求,找准重点和难点,这是教师钻研教材的基本功。对词、句的理解,是指要抓住重点词和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对语文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的理解,是指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观点。如《小马过河》这篇课文,它渗透了事物是相对的观点(松鼠认为很深的水,老牛却认为很浅);讲礼貌的观点(小马对长辈很有礼貌);关心他人的观点(松鼠怕小马淹死,极力阻止小马过河)等。但如果教师教学时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上述几个观点或其中的某个观点上,那就偏离了课文的中心。因为本课的中心集中表现在老马对小马说的话里:“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教师教一篇课文,要能根据课文的中心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中、低年级不要求学生概括中心思想,但教师却要明确中心,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体现中心的重点词和句。对课文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的理解,是指分清段落层次,明确写作特点。段落层次分得清,有利于指导学生分段和理请思路;写作特点明确,有利于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读学写。

三、是否能恰当的处理教材

恰如其分地处理教材是教好一节语文课的关键。处理教材,能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处理教材,主要指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以及据此设计的基本教学思路,处理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否合理地取舍教学内容。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要求学生掌握语法、修辞之类的知识,只要求部分地在实际中运用,如果教师根据文中的某些句子,向学生讲授主语、谓语、拟人、比喻等语法、修辞知识,显然违背了大纲的要求。又如教学大纲规定六年制三年级学生“能分析自然段,能归纳主要内容,”如果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这也不符合大纲要求。如此情况,均属对教材取舍的不合理。

2、能否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所谓语文课的重点、难点,一是指对突出课文中心起关键作用的和学生不易理解的课文本身内容;二是指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进行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过程中,选择一两项着重进行训练的内容。如《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怎样用脚来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课文按作者观察的顺序分为三段:第一段(1自然段)讲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第二段(2自然段)讲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第三段(3—5自然段)讲爬山虎脚的特点。从课文内容看,第三段具体讲爬山虎的脚的颜色、样子、怎样向上爬以及和墙的依赖关系,这一段应作为课文的重点;在语文基本功训练方面,可根据本组的“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把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才能做到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为重、难点,再通过细读课文重点段,做到理解文中的重点和训练的重点统一起来。

3、是否能从实际出发,即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出既符合教材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思路。首先,教学思路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设计的。其次,教学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学生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应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将其纳入教学中,使之更加适合教学需要。

语文课听评课反思

9月28至10月14日,我听了低年级组13位语文老师的课,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感触很深,受益匪浅。课堂最大的特点在于创设情境,寓学于乐,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

一、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陶冶学生的情操。

杜爱兰老师的课,课前通过《幸福歌》的音乐营造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学习拼音的枯燥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王丽娜老师的课以带学生去旅游来创设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旅游中结束课程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和蔼可亲,面带微笑,声音甜美,循循善诱,极具亲和力,女教师的母爱在课堂闪耀,学生不同程度地感到快乐,感到赏心悦意趣盎然,得到精神上的和谐。

二、努力贯彻新课程理念,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老师们都在努力尝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地位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经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形成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思想和个性,一切活动都应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这些方面作了许多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的注重指导学生巩固运用生字和识字方法;有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读喜欢的段落。有的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段落、语句、场面进行互动讨论,然后汇报展示。还有的老师将教学融入游戏之中,寓教于乐,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妥善完成了教学任务„„所有的这些,表明教师们开始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个性,力图帮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学生正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注重学习方式、方法的渗透与指导

听了这几位老师的课,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给我们的课堂带来的勃勃生机。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动口、动手、动脑,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素质,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

四、形式创新,课堂开放,寓教于乐

各位老师在教学形式上,突破了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把文本内容融入生活中不仅使文本内容富有时代气息,也为学生营造了真实具体、富有情趣的情境。在这种情景里,学生不但乐于表达,勇于表达,而且个性和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

这使我深深认识到,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天堂,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自我吧!只有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才能拥有一方明净的天空,只有这样新课标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只有这样新的教学理念才能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只有这样素质教育的春风才能吹绿祖国各地,我们才能用双手去托起明天的太阳,当然,这也为我以后的语文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我坚信,在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这股清泉一定会源源不断地奔涌而出!

在这一次的教研活动中,我对语文课堂的教学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注重在课前的备课中考虑学生,注重课堂的实效性。愿这样的活动多举办。

理想课堂,教师何为-——也谈谈语文课的评课标准(一)近来,听了不少老师的公开课,有名师宿将的示范课,也有普通教师的随堂课,颇受启发。特别是参加了县优质课评比的预选,虽然未能出线,但对教材的处理、课堂环节的问题的设计、课堂的调控和评价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体会,不禁也想谈谈对一堂好课的标准的粗浅理解和点滴感悟。

笔者以为,一堂好的语文课,从教师的角度,应该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明确而有效的目标。明确,就是每一堂课教师要知道自己要落实哪些目标,达到怎样的效果。并且要落实单元教学目标,符合分册教材目标,指向学段教学目标,甚至体现语文课程特点。这就需要教师要有鸟瞰的眼光,深入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根据学生的特点有步骤、有系统地细分目标,落实在每一堂课上。有效,就是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切实地解决几个问题。不能在一节课中想落实太多的目标,什么都想做到,多头出击,结果往往是蜻蜓点水,什么都没能落实,甚至导致课堂教学的杂乱无章。有些老师上课就不够务实,特别是在公开课上,往往罗列了许多的目标,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如有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就有6条之多:掌握多角度发散构思的内涵、本质特点、方法、好处;掌握多角度发散构思进行作文;加强思路的开阔性;加强认识事物的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感悟人生;情商的提高,体会写文章多角度的发散之美。目标多而庞杂,而且本身逻辑不清,表述多有歧义。试想:一节课45分钟,能完成这么多“大”目标吗?

二、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有创意地处理教材。教师要能深入地研读文本,挖掘文本的内涵,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和体验。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对文本进行有目的的处理:取舍、剪裁,突出重点、淡化枝节;或长文短教,或短文细教。用一种最适合的方式作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创意处理,实现教学目标。如张金红老师上《我的第一本书》,就通过默读、精读、朗读、配乐读、品读、齐读等方式的十次读书,把方法的演练、字词的落实、文章的理解、人生的感悟串联起来了,简洁而有效。再如夏军老师上《人,又少了一个》这篇文章,就用“文题填字法”来处理文章——“人,又___了一个”。通过学生的猜测、品读、分析、对比,指出填这一个字的理由及蕴涵的深刻意义,就用一种方法完成了文章内容的梳理、句子品读,内涵的挖掘,思路清晰,而又环环相扣,真是巧妙。

三、教学环节的安排、问题的设计能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体验”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关键词。累计出现15次,涉及体验的内容、形式方法和过程等各个方面。体验,已成为新一轮语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种导向,阅读教学的新航标。

但是,当今的阅读教学,重认知轻体验是普遍的现象。教师恨不能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一股脑儿塞给学生。这些概念知识不仅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且闭锁了学生的思路。由于知识本身未经主体大脑筛选、过滤与存储,很快就会遗忘,更谈不上知识的应用与创造。对于文本的阅读、理解,教师应创造条件,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进入文本,去体验其中的思想、意象或人物,说出属于自己的感受。

1、环节安排和问题设计要为研读文本作好情感铺垫,能把学生的相关情感与经验“唤醒”,使他们沉潜在作品的情境中,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实现物我交融。如我在上《春酒》这一课时,第一次是由一则住校生的日记导入,由于八年级的学生几乎没有离家住校的经历,所以上课一开始学生的情感未能调动起来,就不能较快地进入文本,后面的品文环节就相当地吃力。整节课就像一台老化的机器有气无力,只能勉强完成教学任务。教后进行了反思和调整,由民俗入手,先让学生欣赏过年时的风俗的一些图片(放鞭炮、贴对联、喝喜酒等),再谈谈自己类似的经历,以此导入。这样学生都有话可说,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后面的环节也就流畅了。

2、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人或事中蕴涵的语文现象,并巧妙地与上课内容相联系,也就是架起生活和语文的桥梁,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灌输式地把知识塞给学生,使学生发现原来自己的身边处处有语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温三中的林俐老师上《论语》十则时,学生朗读全文后 师:大家发现文章每一句都有什么特点? 生:都有“子曰”,“曾子曰”,还有“子贡曰”。师:那《论语》写的是什么? 生:是孔子说过的话?

师:都是孔子说的吗? 生:还有“子贡”、“曾子”等等。师:他们是谁呀? 生:孔子的弟子。

师:那《论语》是一本怎样的书? 生: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简单的问答,就介绍了《论语》的主要内容。可谓水到渠成,学生既长了知识,也在无形中培养了从现象中发现规律、特点的思维习惯。

四、善于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味汉语言的精妙。编入教材中的文章要么是名家的经典之作,要么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个性作品,总之都是运用祖国语言的典范。要深入把握汉语的精妙,最好的途径就是引导学生朗读、吟咏、品味。通过这个,体验汉语的音乐美感和语气、语调等细微的差别对文章主旨的表达的作用。优秀的语文老师要善于朗读指导,通过齐读、跟读、配乐读、分角色读、对比读、情读、唱读、演读等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从而将书面上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演绎成活鲜鲜的生活画面。这样,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就会尽可能地融为一体。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优美的意境会自然而然地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记得洪镇涛老师执教《最后一次讲演》时曾带领学生“捶桌子”读这篇文章。马鹏举先生在《教海弄潮》一书中,对“捶桌子”的效果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当天夜里,宜昌市政府文办主任走进了洪镇涛房间,他一进门主紧握洪的双手,激动地说:‘我就是当时西南联大的学生,闻一多先生的这次演讲,我去听了。您今天在课堂上,再现了当时的情景,你的课上得非常成功!’” 现代文要注重朗读,文言文就更要注重文章的品读,特别是文言文的语气词。通过细细地品读,体味词的韵味、节奏,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从而感受到文言文特有的魅力。而现在的文言文教学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串讲,把一篇文言文肢解成字词,翻译,主旨等方面的内容来教学,忽视了文言文作为文本的整体美感。多讲解,少吟咏,多分析,少感悟,致使文言文显得枯燥,甚至面目可憎。

林俐老师的做法也为文言文的品读作了一次很好的尝试。问:五则后均有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些词?

生:了,啊,呀„„

师:设想一下,假如你是孔子,你会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说这几句?你的理由?

通过学生的朗读,体验,较生动地再现了孔子说这些话的生活情景,使文本复活了,变得趣味盎然,学生也在一次次的“演读”中找到了与文本情感交流的“秘密通道”实现了与文本的情感交流与体验。

如何评价一节中学语文课

评课可以对教学工作起到检查、指导、督促、评估等作用,既能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较有层次的评课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它能在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一、指导思想

作为评课者,首先应明确中学语文课的最终目标。语文课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具有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授课教师,必须树立四个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二、评价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指对课的分析要以课堂真实情况为基础,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不带任何偏见,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

2.坦率诚恳的原则

坦率诚恳就是对课的长处一定要充分肯定,看准了问题一定明确提出来,不能含糊。当然评课者也要考虑教师的心理承受力。

3.兼顾整体的原则

通常在分析课时经常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只注意了一节课的整体分析,而忽略对局部的分析;一是脱离整体孤立地对局部进行评价。因此,评课者应该树立整体意识,把点和面,局部和整体结合起来。

4.激励性原则

评课者科学的艺术的评课能激发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积极性。

5.差异性原则

被评的教师情况不同,对课堂的要求不同,评课的侧重点也不同。

6.讲究方法的原则

要充分尊重讲课者的劳动,褒贬要得当,要主次分明。

三、评价内容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是否符合大纲要求,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语文知识、发展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如应该掌握的字词、语法知识等,有具体的要求,能力目标能结合本课文的特点提出明确要求,能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确定本课的思想情感目标;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语文教学大纲为指导,体现学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2.从教材处理上分析

首先看其传授的内容是否科学准确,特别是语文基础知识部分,教师不能带着疑问走上讲台。

其次要看是否重点突出。一篇文章可从许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但一节课,不可能完成数个重点,所以教师必须处理好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所教重点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其他相关的内容,需要教师适当兼顾,又不旁逸斜出。如要解决理清文章思路的问题,必须首先做到对全文的整体把握,而整体把握又非本节课的重点,这里就存在一个如何突出重点、保证重点突破的问题。

再看是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是母语语言课,不同于英语课,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必须清楚什么是学生的已知,什么是他们的未知,并且能很好地给他们新知。语文课的人文特点,又决定了它的情感因素,所以教师必须在处理教材时体现出思想情感的渗透。

3.从教学环节上分析

教学环节安排应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设计出来。语文课的教学环节,一是要看其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如学习现代诗歌,对于中学生来说,字面上的理解不成问题,因此通字词只能作为非重点出现。诗歌鉴赏作为本课的重点,又必须是在反复吟诵或朗诵的基础上进行。诵读成了本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鉴赏前后都要进行朗诵。二是要看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有一定的独创性,或是符合认知规律,或是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否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实际运作的效果。

4.从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分析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教师是否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是否注重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解决了识字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成为重点。

阅读包括对学生朗读、默读能力的培养,包括对文章理解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指导朗读时,需看是否注意从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感情等方面进行了培养。默读方面是否根据大纲对不同学段的要求,进行阅读速度方面的训练。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否从文义把握、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揣摩语言、领会写法等方面给学生以新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文章的能力。

写作能力方面,看教师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否在构思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写真话、抒真情。

5.教学特色与创新

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敢于把问题放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能抓住学生的思维脉络进行训练。重视学法指导,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加以及时的解决。鼓励学生的有创新意识的学习。

6.教学基本素质

(1)板书

好的板书,首先设计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另外,字迹工整美观,书写笔顺符合要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2)教态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庄重,富有感染力,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教师的表情也应有所不同,以打动学生,进入课文设定的氛围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以加适当的手势。

(3)语言

语文教师的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标准的普通话,精当简练;其次应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启发性。另外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的语调要注意抑扬顿挫,快慢适度,富于变化。

四、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评价包括: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三是有效地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评 课 十 忌

精彩的评课能另听者如醍醐灌顶,终身受益。反之,要么使听者一头雾水,要么使听者失去信心。本文拟从评课的目的、内容、方法、视角、原则、态度、身份、语言、对象、场合十个角度提出十大忌讳。

一忌羚羊挂角

羚羊夜眠,以角悬树,足不着地,无迹可寻。但是评课必须实实在在,无论是先肯定优点再指出缺点的评课,还是先抑后扬的评课,或是先评整体再评局部最后回到整体的评课,都应另听者有所收获,万不能让人产生“听与不听一个样”的想法。

二忌买椟还珠

郑人买椟,而还其珠,舍本逐末,取舍失当。有些评课听似头头是道,细究起来,却没有深入关键。切中肯綮。并不是不该强调音量高低、板书位置,只是若单单强调这些内容,而触及不到根本问题,听者便会感觉不能解渴。评者应既观察教师的表现,挖掘其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独到之处,又观察学生的表现,肯定其在课堂上的参与热情与学习效果,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

三忌胶柱鼓瑟

胶涩之柱,音调无换,拘泥成法,不知变通。有些评课如套公式,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从教学过程到教学方法,从教学效果到教师素养,看似面面俱到,实则蜻蜓点水,面面不到。如此“八股”,即使再苦口婆心,亦另听者产生抵触情绪。评课不应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点面结合、虚实相生、找出特点、一针见血。

四忌吹毛求疵

故意挑剔,寻找差错,鸡蛋里面挑出骨头。有的课确实平淡无奇,评者不应孔中窥人,把课说得一无是处,而应实事求是,从问题中捕捉闪光点。而有的课确实上出水平,评者不应横挑鼻子竖挑眼,似乎不找出几个问题来就不能显示自己的水平。

五忌盲人把烛

瞎子秉烛,又有何用?模棱两可,不痛不痒。百般客套、虚与委蛇的评课起不到任何作用,许是评者怕伤害了教者,但是如此“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溢美之词、叫好之声的评课,除了会给自己戴上一顶“好好先生”的帽子之外,又能给听者多少东西呢?评课应实事求是,无偏无党,立场鲜明,褒贬得当。

六忌泾渭分明

渭水清兮,泾水浊兮,泾入渭水,清浊不混。但是评者恰恰不能与教者“划清界线”。评者应换位思考,站在教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因此,评者要从服务教者、提高听者的目的出发,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设性意见。

七忌盛气凌人 威严傲慢,以势压人,居高临下,专横霸道。评课切忌如此。当评者或以仲裁者的身份示人,或以真理垄断者的面貌自居时,有如何能创设出和谐民主的评课氛围?一味地固执己见,不留余地,有怎会打动听者的心灵?评者应尊重教师的劳动,更尊重教师的人格,虚怀若谷,诚字为先,以理服人,理性地行使自己的发言权。

八佶屈聱牙

语言艰涩,不顺拗口,听者茫然,不知所云。有些评课者好用国外的理论和时髦的语言去套,本来意见倒是正确的,但是一用“话语套子”,反令不少听者没法接受。有些评课缺少逻辑,思维不清,语无伦次,让人听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些评课照本宣科,缺少现场感,失去了语言的感染力,当然也就影响了听者对评者意见的接受度。因此,评课应思路清晰,可根据提纲加以扩展,少生搬硬套时髦话语,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

九忌千人一面 无视教者,无视课型,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评课应因人而异。对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需放低标准,多加鼓励,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发展与将来;对骨干教师,需标准高些,要求严些,挖掘其教学特长,促使其拥有教学个性。评课还应因课而异,课型不同,教学形态自是有异,评课内容当要跟着变化。

十忌不分场合

大庭广众,顾及面子,某些问题,个别交流。评课应注意场合。若向领导反馈听课情况,务必把握分寸,点到为止。若是集中评课,应充分肯定优点,再用商量的口吻提出合理建议,关键是让听者从此课例中得到启示与提高。若是私下交谈,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把问题说得直接些,并鼓励教者敞开心扉,双方共同切磋

在新课标下如何评价一节中学语文课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文化修养、教育观点、师德和思想素质的综合表现。对其评价的目的在于,总结优秀的教学经验,诊断教学的不足,以便更有效的改进教学。同时它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开展教学研究、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那么,如何评价一节中学语文课呢?以往的评价标准是“以教论教”,即以看老师的教来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它注重的是老师的教,而忽略的是学生的学。新的评价标准是“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来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它注重的是学生的学。诸如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及学生参与程度、自主自觉学习程度等。新的评价标准也注重老师的教,但它注重的是老师的教学理念与思想、教学方法与手段及“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等。

1、看理念的更新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就是理念的不同。所以衡量一节语文课的首要标准是看它的教学理念。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贯穿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应视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并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以学论教”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观的核心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节课上,如果老师理念陈旧,传统教学,只关注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完成得怎样,而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那这样的课堂教学只能算是任务关注型教学,绝不是新理念的教学。

2、看目标的落实

落实“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是新课程标准对一节语文课的基本要求。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在的课是越来越花哨:配乐朗读、配画朗读、光碟、幻灯.....让人应接不暇。但听完课一回味,一节课热闹是热闹,但目标的落实却是即虚又浮的。课件(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落实教学目标,它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刻意地去追求课堂的所谓“丰富”而不管目标的落实,它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节注重形式的课。

看一节课不仅要看落实是否目标,还要看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课后反馈是否紧紧围绕、落实教学目标。此外还要看老师是否善于发现教学内容的创新点,培养学生的创斐意识和胝力;昏吆栙捎词文特点和学生学习规律,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并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此外,一节课里教师还应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教育因素,注重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过程的安排

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认识、掌握知识的过程。《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质疑、合作、探究、解疑、交流的过程。所以,看教学过程首先要要看教师是否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有效组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还要看老师是否起到组织者、引导者更多的是参与者的作用。其次要看教师是否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再次要看教师能否讲究一定的教学艺术,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时间安排科学、恰当。

4、看氛围的融洽

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总是把激活课堂、与学生平等对话和沟通放在首位。他们总是努力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力求与学生达成感情的交融,心灵的默契。他们总是鼓励学生去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探索、乐于交流与合作。教学中,当自己一呼不能百应时,他们会用自己的智慧或调侃、或煽情,适时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乐学、善学、学有成效。而一名蹩脚的语文老师总是把安静的课堂、学生对老师的诚惶诚恐放在首位。他们说“我讲课的一个特点是需要课堂安静,稍有一点动静,我的课绝对要讲遭。”。因此他们的课堂往往是一片沉闷、死寂,老师唱独角戏,学生是被动的看客。《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诸多能力,如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的能力、人生观、价值观等。这样试想:一节气氛沉闷、老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的语文课上,学生的诸多能力能得以培养?所以,积极向上、驰张有度的教学气氛是衡量一节课良莠的标尺。

5、看兴趣的激发

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学习”其实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如果一节课学生对老师的课毫无兴趣或是在老师的威压之下被迫学习,那教学效果绝对是甚微的。同样如果一名教师的课老是?生常谈、毫无新意,又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适时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我们老师们所希望的教学效果。

6、看信心的培养

看教师能否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心,是评价一节课的又一尺子。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一个人最先接触的莫过自己的母语了。为什么有“语文好学学不好”的怨声呢?应该说语文不仅好学而且也很容易能学好。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曾想过要为学生创造获取语文学习成功的机会吗?我们学生的每次学习是否在语文学习成功的喜悦中,信心百倍地投入其中的呢?谁都想在希望中“活”下去。调查得之,许多学生所以对语文学习丧失信心是因为从未尝到语文学习成功的体验。有的语言资质差的孩子对语文学习也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但与那些语言天分好的学生相比仍相差很远。加上老师总是垂青语言能力强的学生,回答问题、考高分、受表扬的总是他们。久而久之,就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诚然,君不见,观摩课上,回答问题往往不正是集中在几个孩子身上吗?

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老师只有为每一位学生交流意见、表现自我创造机会,让他们得以在老师、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价值,常常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滋味,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我们的教学才能有效果。

总之,评价一节课应该是多角度评价和重点评价相结合,即不能泛泛地去评价,也不能仅就某一方面去评价。评价一节课的标准是一定的,但评价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这有待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不断的摸索和总结。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一堂好课的标准

(1)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2)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也就是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迪。(4)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也就是平实的课。不管谁在听课,要做到心中只有学生。(5)一堂好课应该是真实的课。也就是有缺憾的课。2.一堂好课的基本表现

(1)一堂好课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2)一堂好课必须兼顾有差异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3)一堂好课必须体现思维的深度。

(4)一堂好课应促使学生知行结合,有所收获。3.用建构主义观点探讨一堂好课的标准:(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师生有效的互动性

(3)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实践性(4)学生真正的理解性

(5)预备学习材料的良好组织性(6)学生学习的反思性

4.?“好课”标准没有定论!

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即注边缘群体,实现和谐课堂,使每一上学生都得到发展的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何评价一节好的语文课

——读《探寻好课的标准》有感

近日,我认真拜读了《现代教学》(探寻好课的标准),文中谈到评价语文课的标准很多,如看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听、说、读、写的技巧能力;看语文课堂是否关注了人文精神,重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师是否根据学生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并做到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有机联系„„我读了受益匪浅。在我看来,评价一节好的语文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衡量教师是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首先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进行启发式教学,摒弃灌输式教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应以学生的学习成效来衡量。学生能否在语文学习中习得知识,练就能力,发挥潜力,具有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参与的,还是被逼无奈而为的,以及积极参与学习的时间的多少。怎样利用积极的学习时间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把有效的学习时间贯穿到具体目标的学习中去,是我们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也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的重要内容。好的语文课堂,我们应该感受到这样的境界——学生能主动与老师平等的对话,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交融。教学已不再是忠实的传递和接受的过程,师生的思想在与文本不断交往、不断对话中发生碰撞,创造的火花不断产生。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这种生成性,并与课堂预设有机融合,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获得全方位的满足和发展,在这样充满生机的课堂上,师生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

二、考察教师能否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创新。一要更新教育理念。只有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我们才可能自觉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应自觉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二我们教师要有个性,要有批判精神。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自己就应先在教学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即在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或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自身实际,在原朩基础上推陈出新,引导学生挖掘创新形成独到的见解。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衡量教师的创退力衈玐和孆生的创退怇衈现,可以根据下述问题来衡量:(1)教师提出了几个开放性问题?(2)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允许学生思考的平均时间是多少?教师否定学生的次数是多少?(3)学生的回答有创造性的人次是多少?(4)学生提问有创造性的人次是多少?(5)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是多少?(6)课堂教学中有多少时间用于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学习或研究?(7)课堂教学中有多少时间用于小组自由讨论?

三、考察教师是否重视学生高尚情操审美情趣的养成

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相统一的规律,决定语文课必须贯彻“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在让学生欣赏文词能力的同时,我们也要进行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审美情趣的养成。我们首先要明确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特点与要求,既要重文也要重道,应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寓道于文。要像润物的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认为,只要每位立志于在语文教育园地辛勤耕耘的同仁,能在课堂上紧紧把握以上标准,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定能上出一节节课堂内容丰富;气氛融洽、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愉悦,既锻炼学生思维又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注重人文教育的五彩纷呈的语文课。

第三篇:课改,让我飞得更高。

课改,让我飞得更高。

时光荏苒,不觉间与新课改相伴已有十年。回首十年来时路,其间曾有过迷茫,但未改变对新课改的期待;曾有过阵痛,但更多的是新课改中收获的欢乐。课改给我插上理想的翅膀,让我在语文教学的天空中飞的更高。

课改,让我懂得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永远忘不了2001年的那一天,经过精心准备,反复演练,我怀着紧张而又激动地心情踏上八年级一班的讲台,接受教研室领导的听课指导。导入新课,展示目标,简介作者,分析课文,我站在讲台上一气呵成,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布置完作业,下课铃恰好响起。“非常完美”,我难以掩饰内心的骄傲。开始评课了,“你的基本功很扎实,但你的课并不成功”,教研室领导的话如一盆冷水让我从头凉到了脚。“你的课属于典型的填鸭式,课堂毫无生机与活力,你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语文课堂怎样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师怎样更多的关注学生,如何关注呢?我苦苦思索着······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如强劲的东风吹拂了我的心田,让我懂得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教师真正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语文园地里都有自己的位置;让每一位学生都从语文课中得到生命的关怀,体味人生的价值。于是,我明白了清华附中特级教师赵谦翔开创的《东方时空》感悟课;读懂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的:“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有提高,学有创意,学有追求,就是我无限的快乐”;理解了杜郎口教改的真正内涵。

“以人为本”教学观念一旦确立,我的语文教学豁然开朗起来。课堂上师生的感性认识渐渐增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教师教得轻松、快乐。今年年初,县教研室领导来校调研高效课堂建设情况,我主动请缨执教《端午的鸭蛋》一课。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以我为主”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围绕端午的习俗高谈阔论,深刻体会到平凡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情趣。和谐的师生关系,充满活力的课堂,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看到这些,教研室领导舒心的笑了。

十年风雨兼程,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我的教育生活。展望课改路,挑战与机遇并存。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以课改为翼,在语文教学的天空中我要飞得更高!

第四篇:一节让我难忘的课作文250字

我上过许许多多的课,然而那一节课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一节课让我读懂了什么叫作敬业,那一节课让我终生难忘。

那是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正在上数学课正当老师给我们讲的正起劲的时,突然,老师的手机响了,电话里面说老师的女儿生病了,让老师赶快去看看。可是老师并没有去。下课时,我跑过去问老师说:老师您怎么不去看您的女儿呢?老师摸着我的头笑着说:不行呀,我不能耽误你们上课,我是一个老师,我要坚守自己的职责。我被老师的这种敬业的精神所感动,她向我们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平凡而伟大。她的精神影响着我,让我终生难忘。五年级:朱熙琳

第五篇:让我最难忘的一节心理课

反烟反毒,创造幸福

---让我最难忘的一节生理健康教育课

健康教育是事关我们每一个大学生的一门的非常重要的课程,在这半学期里,我们先后学习了关于禁烟禁毒的、关于常见的外科内科疾病和艾滋病的预防等方面的相关知识。通过这门课程,让我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更多的了解,懂得如何更好健康地生活。

在这几堂课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禁烟禁毒的教育,因为烟和毒的事离我很近,我对此感触颇深,下面是我对烟和毒的体会和身边事例的叙述。

首先,在课堂上,我了解到,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毒品就在全球范围内日趋泛滥,毒品走私也日益严重,吸毒的人越来越多,而这种现象在我们西南地区尤为严重,像我们广西就是一个有很多人吸毒的省份。而在我的身边就有吸毒的例子,我外婆家的两个表哥在几年前都先后染上了毒瘾,还有一个我的表姐夫也是在吸毒,看到他们这样我们心中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时据我所知在我们村,就有十几个人吸毒,他们大多数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别人的唆使下,染上了毒瘾,其中有的甚至已经结婚,而因为吸毒,也妻离子散,我们也不可想象他们以后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

在课堂上我更了解到,毒品的危害巨大,毒品会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对于这个,我也深有体会,我的表哥,当年和他一起玩耍时我们都是如此纯洁天真,而几年后,他已让上了毒瘾成行尸走肉,我真的为他感到悲伤。在外地打工,每次毒瘾犯上而又没有钱时,他就找到我爸妈,苦苦跪求得到几百块钱,然后又拿去给毒贩子。我爸妈都说不想给他钱,然而看他毒瘾犯上的可怜的样子,又只能给他钱,虽然都知道这样甚至会害了他,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他曾经进过戒毒所,然而出来后又染上了,我们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真的如课堂上老师所说,一朝吸毒,终生想毒,毒品危害之大,我们都应该远离毒品,反对毒品。在我们当地,因为吸毒的泛滥,社会很乱,我们晚上基本都不敢上街,因为吸毒的人太多,他们没钱了就会去做偷偷摸摸的事,像抢钱,打劫,偷盗之类的事是时有发生的。

然后是关于烟,虽然烟不如毒品危害巨大,但它的危害同样不可忽视。烟草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如一氧化碳,尼古丁,烟焦油等都是对人体有很大危害的,它们很容易导致各种癌症和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我的叔叔就是一个有二十多烟龄的吸烟受害者,然而很遗憾地说,他至今仍没有成功戒烟,但是烟瘾也确实也他的生活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几年前,他得了肺结核,本来已经好,戒了烟。然而之后他又吸烟了,导致了更严重的哮喘。因为吸烟这事,我婶也是经常和他吵架,然而他自己不从心底里想去戒烟,我们也只能空为他担心,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弱,所以他现在基本上干不了什么重活,可想而知,家庭的生活也因此过得更加清贫。而我最担心的是我的那三个弟弟,他们的爸爸这样一个情况,他们以后能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我知道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帮叔叔戒烟,让他能有一个好的身体,撑起一个家庭。

经过身边的这些实例,我更加真切地看到了毒和烟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因此,我们每一个都应该行动起来,反对烟毒,远离烟毒,建设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社会,为每个人创建幸福的家庭。

自动化类 1501 黄有华

学号:20153828

下载一节让我惊喜的作文改评课2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节让我惊喜的作文改评课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评课稿2(模版)

    首先感谢程老师奉献给我们的精彩的一课。这节课有我们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要求恰当,教学紧扣主题。 2、教态亲切、自然,具有......

    评课稿2

    俯拾细节,绽放精彩课堂 ---------------陈红影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郑品老师执教的八年级英语Unit 5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 的第一课时,感觉这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

    2我的课改生活

    我的课改生活 郑州三中八(1)班李子月 八年级上学期开始,我们学校在七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和八年级物理开展课堂模式教学改革,一转眼一年时间过去了。回顾我的课改生活,真是别有一番......

    我的课改心得体会 2

    我的课改心得体会马嘴小学:韦启新新课程改革似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课堂,使沉闷的课充满了活力。从学校开始课改至今,我们一路摸索。从在网上观看学习新的课改模式,到綦江考察学习......

    教师朗读让我惊喜作文[五篇模版]

    教师朗读让我惊喜作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怎么去写作......

    我对一节小学英语课的评课议课

    评课议课1 . 通过看课,请你谈谈本节课的优点、不足及改进建议。优点课前准备充分,活动形式多样,互动性强。能充分体现“三观”展示时能做到“情境化”,学生利用实物和图片,边说......

    课改体会2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改体会 今天,当一名中学教师是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因为中学教师的社会形象良好,经济收入稳定,我是一名从业15年的中学教师,我非常喜欢这一神圣和光荣......

    课改总结.2范文大全

    06-07学年沙芜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我校领导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引领全校教师在课改的舞台上扮演角色,在课改的浪潮中努力探索,不断实践,并结合校情制定了详细的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