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与阅读

时间:2019-05-13 12:0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作文与阅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作文与阅读》。

第一篇:作文与阅读

作文与阅读“平分天下”

小学语文教学中,最让教师一筹莫展的还是作文教学,教师怕讲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本来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但实质上是重阅读,轻写作,教学中绝大多数课时用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课时少得可怜。既然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河山”,那么作文教学就应该与阅读教学“平分天下”,真正做到“读写并重”。

一、大胆调整课堂教学时间,保证“读写并重”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那么,首先日常教学就应该大幅度压缩阅读教学时间,加大作文教学时间,在教学时间上保证“读写并重”;让小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写下来。如今,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尤其是近两年微课的大量涌现,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海量的信息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领悟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我们经常看到的阅读教学,课堂上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感情、写作技巧语言特色等,明明已经心领神会,呼之欲出,但老师就是压着不让学生说出来,还要反复朗读体会,交流讨论,汇报展示。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觉得索然寡味,没有收获。如果把这些低效的甚至浪费的时间节省下来,用于作文教学,让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修辞、选材、结构等写作的知识,进行片段练习或说说习作的选材、构思等,相信学生一定会积极投入,反复琢磨。这样既加深了对文章特色的理解,又学习实践了知识的应用,所以阅读教学的确能部分让位于作文教学,在教学时间上真正做到“读写并重”。

二、依据讲读课文的特征制定作文训练计划,使“读写紧密结合”

教材的编写者用心良苦,选入课本的文章既要具备正确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又要在写作方法上各具特色、各有精妙。希望通过阅读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掌握多种多样的写作方式方法。日常的教学,关于写作只完成了理解学习,没有进行应用练习,没有切实掌握形成写作能力。就好比厨师只看菜谱,不练习炒菜一样,最终也不过是“纸上谈兵”,成不了一流的厨师。所以,要将现在的课堂再深入一步,在学生理解学习文章的修辞手法、写作特色的基础上,趁热打铁设计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练习使用某种写作手法,逐步形成较强的作文能力。例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主题是遗迹,三篇讲读课文分别是《长城赞》《索桥的故事》《我站在铁索桥上》。其思想内容的教育价值毋庸赘言,三篇文章形式各异,《长城赞》是对联,《索桥的故事》是散文,《我站在铁索桥上》是诗歌,要学生学习掌握的写作方面的知识分别是对仗、记叙、联想抒情。如果教师课前设计好相应的作文练习,课文学习完了,让学生编写一个对联,或者老师准备几个上联,学生对出下联。至于联想抒情只不过就是面对某一事物,而想到和感受到的东西,把这些如实地记录下了就是联想抒情。这样不仅巩固了文章的知识点,学生还小试牛刀锻炼了写作,写作不再高不可攀,写作不再神秘可怕。

其实阅读教学中关于“怎么写的”部分就是最好、最具体的作文指导,只是长期以来“读写分离”,等学生作文时学习过的写作方法已经淡忘,不知运用。现在只要在课堂上一边学习一边运用,学习了比喻,就用比喻写句子,学习了总分式结构,就列出总分式的结构提纲,学习了围绕中心选材,就说说文章的中心和要选择的材料。真正做到“读写结合”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三、作文训练由课外转向课内,切实落实“读写并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在语文中的重要位置。长期以来大家公认,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既然是重点就应该放在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上解决、既然是难点就应该放在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上去突破。可是,现实正好相反,于是作文教学这个重难点在传统的教学中,作文几乎都是课外完成。每学期完成八篇作文,训练容量小,方式单一,几乎没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的片段训练。虽然也要求写日记、周记,但老师不批阅,学生不重视,大多应付、抄袭,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微乎其微。因此要想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把作文训练由课外转向课内。让学生运用刚刚学习到的方法、技巧练习写作。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给学生有效的练习机会;让老师当堂指导,当堂点评;让学生当下明白练笔得失,让学生当下改正练笔失误。久而久之,不仅能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还发展了学生智力、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一线教师要大胆改革,大幅度的调整课堂结构,切实做到“读写并重”。

第二篇:作文与细节

“作文与细节”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亲情,并能学写一个生动的生活细节来表现至爱亲情。

2、领会“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真谛,并能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印发《牵着妈妈过马路》一文,布置阅读思考,初步感悟细节描写中的真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早就听说我们班的学生聪明伶俐,善于学习,今天老师也想领略大家的学习风采。这么多老师在听课,大家紧张吗?(不紧张?紧张?)其实你的眼神、动作告诉了我。紧张的时候你会怎么表现?哦,有的同学习惯推推眼镜,摸摸鼻子;有的同学心怦怦的跳,声音发颤;有的抓抓耳朵,挠挠头,搓搓手背,挤挤眉。这一个个细微的神情,一个个细小的动作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作文中的生活细节。

缓解紧张的情绪其实有许多方法,如:闭目养神啦,屏住呼吸呀,欣赏音乐呀,喊出口号哇,来,响亮地喊出咱们的学习口号:享受写作,快乐自我!

二、出示目标,明确要求

1、中考在即,作文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考作文,请同学们把目光聚焦在大屏幕上,我们先来看一下中考作文的四类评分标准。(出示课件)

2、红体字都显示了作文要有真情实感。然而结合我们的写作实际,老师发现我们许多同学在作文的情感表达上还存在如下问题:

(1)感情平淡乏味。(2)感情虚假失真。(3)感情矫揉造作。(4)感情消极低沉。

3、为什么会出现感情缺失这种现象呢?主要原因是作文中缺少必要的细节描写。今天这堂课,老师就试图引领大家,走出我们在作文情感表达上的困惑和误区,尝试着为真情实感的表达寻找一个突破口——学写一个生动的生活细节。(出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为真情实感的表达寻找一个突破口——学写一个生动的生活细节)

三、说话训练,感知细节 那么什么是生活细节? 所谓生活细节即生活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一句温暖人心的话,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一个怦然心动的瞬间,一个细微的举止行动„„)课件提供示例:

当我冬夜苦读时,母亲为我送来热腾腾的奶茶,这是一个爱的细节; 当我不小心犯错时,父亲的手掌愤怒举起又轻轻落下,这是一个爱的细节; 当我____________时,老师(同学、父母„„)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细节

请同学们仿说你曾经留心过的生活细节。

四、赏析美文,感悟细节

这么多看似普通的细节,却带给了我们生命中许多的感动。而有感动就有美文,如果我们把刚才所关注的爱的细节写进我们的作文,那么我们的文章也一定会充满真挚感人的力量。接下来请大家看手中的材料,我们共同欣赏这一篇感人至深的美文——《牵着妈妈过马路》,大家带着材料上的问题听读美文:文中哪些细节描写打动了你?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来谈打动你的理由。请咱们班朗读最棒的同学为我们朗读,大家推荐一下![学生配乐朗读《牵着妈妈过马路》,其他同学品味写细节的地方。]

1、下面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两个精美的细节上:

文段

1、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文段

2、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2、同学们,一次牵手的动作,一个简单而又真实的生活细节,却处处洋溢着亲情的温暖,它深深震撼了我们读者的心灵,无论是我们眼前定格的两双手,还是我们同学讨论的那么多动人的画面,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因细节描写而表达出来的亲情的魅力。下面让我们走进八年级学过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们一起来看这段经典文字,请大家思考:同样的材料,不同的片段,为什么修改稿读起来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 名人说细节——细节虽小,却意义重大,所以著名记者穆青留下了这样一段感言: 有时候,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齐读)怎样用真实的细节表达真情?

1、从“小”处入手——(留心观察,关注细节)

2、从“动情”处入手——(选取典型,打动人心)

3、从“细”处入手——(凸现情境,细腻描写)

五、链接生活,抒写细节

半命题作文:同学们,你们与父母及其他亲人、同学朝夕相处了许多年,在你们生活中肯定有许多精彩感人的细节:一个背影,一次牵手,一句叮嘱,一则短信,一个手势,一个电话,一次流泪„„这些无不蕴含着深深的爱意和浓浓的亲情,请你打开记忆闸门,以“难忘___________”为题写一个细节,150字左右。

1、老师展示下水作文

2、学生作文

3、评点习作,展示习作。

六、课堂小结,回味细节

留住生活美的瞬间,记录我们虽真的感动!(课件)

七、教师寄语,布置作业

在生活中留心细节,在作文中流露真情。(多媒体展示)

第三篇:作文与生活

作文与生活

安徽省东至县张溪镇高湖小学 汪后强

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可以说,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就应从“生活”入手,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努力实践“学生为本,兴趣为重,生活为实,实践为主”的作文教学新理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处处是作文”。

案例一 观察生活。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积累·运用五》习作训练“写一个你熟悉的场景”。

1、走进“菜市场”。

星期六跟妈妈到菜市场买菜,参观菜市场,用照相机拍下或用笔记下你感兴趣的场面。

2、闲话”菜市场“。

说说你到菜市场去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在菜市场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3、精彩镜头回放。

(1)大屏幕投影显示学生拍摄的菜市场精彩画面,请拍摄的同学说说自己拍摄的是什么,为什么对这个画面感兴趣。

(2)选择最感兴趣的一幅或几幅画面说一说;也可以说说自己印象中最深的一幕。

(3)交流点评.

4、自选内容写作。

围绕此次到菜市场的参观实践活动,自定目标,自拟题目,选择最感兴趣的场面写下来。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要渗透学生的生活,使作文教学返朴归真,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此例中,有了到菜市场实地参观实践的生活经历,学生便有了最真的心灵体验,最自由的表达空间,学生的情绪更愉悦,语言更生动,思维更灵活,就能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作文中,我们看到的便是妙趣横生的童言稚语,听到的便是学生真切的内心感悟„„

案例二 体验生活。

我们来看一个课外作文教学案例。

1、创设情境,唤起情感。

(1)播放独生子小明在家依赖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校独来独往,不愿劳动的录像资料。

(2)师:看了录像,你有什么感受?

(3)学生畅谈感受。

2、主动实践,亲身体验。

(1)分组讨论:我们该如何做?从哪些方面去做?

(2)设计活动形式,汇报交流并分类。

①爱心类活动:定期到敬老院或孤寡老人家为他们服务,送去温暖。

②宣传类活动: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宣传党的政策,宣传文明新风,宣传科学知识等。

③环保类活动:搞环保调查,进行环保知识宣讲,植树护绿,清除环境垃圾,废品回收,环境监督等。

④生产类活动:到田地、工厂车间等地方进行生产服务活动。

(3)自主选择,自由结合。学生根据所讨论的内容,自主选择活动类别,相应组成各个小队,商量并确定活动形式,并在小组内明确具体分工。

(4)多元活动,真心体验。

3、成果汇报,交流收获。

(1)举行活动成果大汇展,评比“最佳合作小队”“最有创意小队”“最有特色小队”„„激发学生表达热情,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快乐,在实践中提高自我。

(2)召开新闻发布会。

请教师、家长共同参加,各小队推荐一名代表汇报本小队的活动情况和收获。

4、自主拟题,个性表达。

从众多的活动中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详写,其它次要内容可简写或不写。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力求个性化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把教学内容指向生活,面向生活,联系生活,理解生活,表达生活,注重让学生亲历生活,获得体验,将生活的素材转化为习作的内容,作文就不再是“无米之炊”,学生便会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尽情写作,激情满怀,童心焕发,自鸣天籁。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引发出一些自感自悟,使人文素养得到熏陶,良好个性得以形成,人格魅力不断升华„„

案例三 感受生活。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习作训练“写写对春天的新发现、新体会”。

1、激发情感,切入课题。

2、观察春景,汇报交流。

3、拓宽视角,开阔思路。

刚才同学们都交流了自己所观察到的春天,请大家联系生活,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感受。(生思考,小组讨论)

课堂交流:

生1:春天是植树的季节,我想起了我们班上周自发地组织起来植树的情景。

生2:我想起了伊拉克的春天。2003年的春天,伊拉克笼罩在浓浓的硝烟中,子弹横飞,建筑被毁,无辜的孩子被炸伤。

生3:我想起了舅舅家的那块农田。春天本该禾苗茁壮、农民喜悦的季节,可是在舅舅的田地里,只有几棵稀疏发黄的小苗,不知是浇灌了被污染的河水,还是被商家坑害,种下了不能发芽的种子。

生4:我想到春天是万物生长、充满生机的季节,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这些“小苗”应该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练好本领,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生5:我想起了“非典”肆虐的春天。春天是人们享受自然景色的最佳季节,可是2003年的春天带给人们的是太多的恐惧,人们不敢集会,不敢到公共场所,连上街都戴着口罩。

„„

4、创意新奇,刻画春天。

不同的感受展现不一样的春天。教师引导学生在描写景物的同时,诉说自己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写出真情实感。

感受作为认知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提高写作的一个新的起点。文章是在对生活的感受中孕育而成的。有生活感受,才能写出文章;有独特的生活感受,写出的文章才有个性;感受得越深刻,表达得也就越深刻。《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目标中强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此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观察春景的基础上,联系生活,拓宽视野,生发出各种不同的感受,并找到一个能激发自己兴奋点的话题,深入思考,仔细分析,体悟启迪,捕捉文思,抓住事物内涵,提取出人所未见的新感受、新精神。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可能变成妙文佳作,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产生共鸣。

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作文与生活天然联系在一起,作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学生而言,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是作文唯一的源头活水,生活中处处有作文,作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第四篇:作文与虚构

作文与虚构

有人说学生作文必须真实,理由是如果搞虚的会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弄虚作假,长大怎么得了。也有人说作文应该进行编造,否则就会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受到压抑,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总之,大家各有各的说法。

其实,对于那些刚刚开始学习写作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写得真实是可以的。而对于稍大点的孩子,不一定要求他们的作文绝对真实,要允许进行适当的虚构。只要能表现出真情实感,就不必拘泥于“事实”。通过作文,让他们逐渐掌握虚构的本领,努力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

说起虚构,难免要牵涉到写作中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所谓生活真实,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倘若作文时只按生活原样描摹,文章必然会平平淡淡,甚至于连桌子在左边、床在右边这样的小事都是依原样记录,写出来的作文只能是死水一潭,毫无灵气。日久天长,作者的写作水平也不会得到提高。

艺术真实则要求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鲁迅先生曾说过,他小说中的人物都是拼凑起来的角色。德国一位作家也说过:“文学应该比我们眼见到的世界更完备,更集中,而且具备预定的目的和更深刻的用心。从不折不扣的意义上说,文学艺术是人生的花朵。”意思是说,怎么能把人物表现得充分就怎么写,只要文章有需要就可以这样写。笔者曾编过一本台湾小学生作文选,惊诧地发现,那里的孩子写起作文来无拘无束,让人感叹。在一篇《假如我是整容大王》的作文中,小作者写道:“如果有那么一天,我要把鹤的脑袋换给狐狸,这样狐狸就不能骗小动物了。我还要把鹤的腿换给蚯蚓,因为蚯蚓成天呆在泥土里,好伤心。有了那双长腿,它们就能看外面世界的精彩了„„”还有一篇《发刑》:把理发比做上刑台,大师傅手里拿的是“刑具”,一个劲地在“我”的头上玩“减法”,玩过了,还要让“我”受“水刑”“烘刑”。所有刑法都用过后,“我”忽然感觉到舒服极了,对着镜子一照,里面竟是一个帅气的小小男子汉,那就是“我”呀!想象力在这里得到极大的发挥,这就是艺术真实。

虚构无疑要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虚构是真情实感的升华,是高尚的思考,是一种对美的追求。一首小孩子写的儿歌,说海边的椰子像姑娘一样站在海风中,举着手臂,像是想采摘天上的月亮。如果没有想象力,是不可能升华到这一步的。曾读过这样一篇小孩写的散文,有一句话至今难忘:“奶奶,我打着雨伞走进森林,会不会变成蘑菇?”下雨天,一个小小的孩子,打着一把大大的雨伞,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森林里的蘑菇。多么美妙的意境。这样的想象正是源自生活。笔者从事写作多年,无论是写小说散文还是童话,几乎没有一篇是从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生活中照搬过来的,大多是让生活素材在头脑里产生“化学变化”,不断进行想象与合成,直到感觉满意才动笔写出来。

我们总要求文章要写得生动、鲜明,而生动和鲜明是靠想象力支撑的,只有丰富的想象才能调动孩子们的“灵感”,让想象在孩子们的心中开出美丽的花朵,让他们的思维闪现新的亮点。

一位作家曾说过:“做人要老实,写作要狡猾。”这里所说的狡猾,不是贬义的那种狡猾,指的是写文章的手法要机智聪慧。文章总是平淡无奇,别人就没有兴趣看了。

第五篇:作文与多媒体

谈新形势下媒体设备与作文教学的结合

赵丽琼

文山州砚山县平远第一中学

【摘要】新课改下,媒体设备的引入,给作文教学注入了活水,作文课可以一改过去的死沉气氛,为课堂上的学生插上一双双想象的翅膀,助其在作文的蓝天中翱翔。多媒体与作文教学的结合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写作欲望;培养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分享学习成果,提高鉴赏能力,实现优化教学。

【关键词】作文教学 媒体的运用 需要和手段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语文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然而作文的教与学“高投入、低收效”的现象长期困扰着师生。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偏重于让学生背精美文段,甚至是范文,从而达到对词句、结构形式等应用能力的熟练掌握,以便学生能快速套用成文,不可否认这种教法短期应试的效果不错,但是它忽略了一个重点:学生写作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发现、感知、体验、想象、思考等多种心理活动。在传统的注入式、公式化作文教学模式下,学生完全被动化,机械化,以致作文内容单调、空泛,写作格式刻板,作文脸谱化,最终导致学生对作文失去灵感,甚至产生厌烦。作文中没有学生主体的发挥的过程, 更谈不上创作。

近年来,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走入了课堂,它的出现为作文课堂灌入了一泓清泉,为作文课堂注入鲜活的力量,给孩子们插上了一双双翅膀,助他们在作文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一、新形势下,作文教学离不开多媒体的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作文课上,老师可借助多种媒体,把声像、图文、情境与看、思、写等结合起来,组成了一个立体化的教学形式,生动具体的传播材料,打破了教室四十分钟只听或只 想的模式,营造了一个全新的作文教学空间。此外,形象可感的课件设计,也大大开发了学生思维的潜能,增进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多媒体的运用是学生能真正作文的基础。

多媒体的引入如一泓清泉,为学生学习写作注入了新的生命。

(一)、它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增强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开发潜能的原动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模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获得的信息80%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1%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而多媒体教学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知,并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相生的教学情景,调动了学生各方面的感觉,从而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发散思维和空间想象,最终达到引发写作欲望的目的,为学生的写作带来了冲动和灵感。

(二)、它能开发学生作文的想象力,提高作文水平。

想象是人们对已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创造、产生新形象的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作为主观性极强的写作更是离不开想象力。如果缺少了想象力,文章就流于空洞,乏味。所以,培养想象力是写好作文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对于当代的中学生来说,他们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如果在作文教学中,单凭老师口头讲述,就希望他们能写出行文流畅、想象丰富的作文,是十分困难的。但如果在作文课堂中,能有效的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提供与写作有关的形、光、声、色等感性材料,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直观,那么作文教学就变为直观,再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和联想就不是难事。

如在“感恩”的话题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多媒体演示,从种子的萌芽——花开——花谢——叶落归根——落叶与根的情意——感恩与回报;在“团结”话题教学实践中,我制作了一个动态的幻灯片,从一滴水——小溪——大海——汇聚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在“民族精神”的话题教学中,我先演示了黄河天上来的景观,并配上声乐,再播放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几组具代表性的画面,后又播放了中华民族在灾难面 前表现出的种种精神,最后还展现了当代中国已是东方强国的各典型事件。几次的教学,我感受到学生在画外音的引导下,产生情感上的触动,浮想联翩,此时,再让他们动笔,下边就再不会发出哀怨声。

(三)、它是展示学习作品,促进交流的平台。

作文是一种文学创作,更是思想感情交流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的作文讲评多用教师“朗读式”,由老师或由同学读出同学中写得好的作品,至多是把范文印出来,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费时费力”“左耳进右耳出”的缺点,收效甚微。

英国大文豪肖纳说过:“我手里有一个苹果,你手里也有一个苹果,我们两人互换一下,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交流思想则不一样,我把我的思想交流给你,你把你的思想交流给我,那么我们两人同时掌握了两种思想。”,作文需要我们思想的交流,而使用多媒体设备就能实现习作分享,也使被分享者的写作热情得到激励,更由于阅读的方便性,使更多的作文得以传阅,扩大了交流的范围。这样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每次分享,他们都能列出一些具体问题和改进意见。如指出习作中某开头对表现主题不利,某些观点太绝对,某些事例不典型,某些形象不突出,某些词语需再斟酌,有时还能提出修改的建议。久而久之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了,作文兴趣也增强了。此外,学生习作的分享的范围不仅在学校,教师还可以推荐他们发布到网上,延伸到社会,当他们发现自己的习作还可以拥有校外读者的时,无疑他们的写作热情会大大被激发他们的,自然作文也就从平时的应付变为主动。

三、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更是教师“教”的工具和手段。多媒体引入课堂,使教师的作文课不再枯燥,讲评起来不再吃力。

(一)、它的运用丰富了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

在作文教授课上,师生最大的难题是学生的作文言之无物。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捉襟见袖,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在使作文课堂生动精彩。因为多媒体直观的感受,庞大的容量,多渠道的信息,能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其灵感,从而能顺利地解决了学生下笔“空”“大”的问题,为他们打开多向思维的通道。这与传统的仅靠老师讲故事、读报纸,或者布置学生摘抄等手法相比,效果是明显的。

(二)、它的运用实现了分层教学,彰显了学生的个性。

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作为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多媒体教学满足了分层教学的需要。

1、可以实现教学目标分层化

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对其写作要求作不同的处理。如高中人教版《必修一》其中一个作文训练的主题是:“写事要有点波澜”。我在课件制作时设计了四个写作目标:①、根据看到的画面展开想象,写出开头有悬念的情节;②、根据看到的画面展开想象,写出开头有悬念、结尾出乎意外的情节;③、根据看到的画面展开想象,写出开头有悬念、结尾出乎意外、中间有张有弛的情节; ④、根据看到的画面展开想象,写出开头有悬念、结尾出乎意外、中间有张有弛并且合情合理的情节。显然,这四个目标的难度是逐步递进的。然后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基础选择一个自己认为能达到的目标,完成后,再把各层次的优秀作品拿出来用多媒体展示,在展示中学生就能清楚的看到怎样可以让自己的作品更上一层楼。而且基础较差的学生经过努力,达到或超过了自行确立的学习目标时,他就获得了成功感,增强了自信心。

2、可以实现训练方式多样化

学生自身的写作技能有差异,如果统一要求学生限时训练,那么一部分学生会越来越跟不上。因此,教师可设计多种训练方式。如课堂内只写一个片段或两人合作写同个片段,互评互补后整合成一个片段。又如议论文中,基础较差的同学,教师可以为其列提纲,然后引导学生补充。写作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改变学生写作死沉、困难的场面,使创作过程变成一个愉悦的过程。

3、可以实现作文讲评有效化。

在评价时,我还把各级作文具代表性的一两篇匿名的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讨论,指出写得好的地方,也指出存在问题的地方,然后进行集体修改。这样,他们既欣赏了优秀作文,又懂得了写作的技巧。接着还让他们反观自己的作文,然后思考如何修正和提高。这样一来,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既让老师自由多样的教学,又保持了学生创作的激情。

(三)、它的运用使教师的作文评改更高效。

俄罗斯文学家陀斯妥耶夫斯基说:“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有能力删除自己的东西,他就前程远大。”要想改好一篇作文,肯定要花大力气,而如今如果利用电教媒体网络,作文的批改修订就更直观、便捷了。如可选一篇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将其投影到大屏幕上,集体阅读,逐句修改,让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适 时加以点拨,并让同学上台直接修改;改完后,其他同学作补充修改,并阐述修改的理由;逐句修改好后,全班齐读。这时,我能看到参与修改的同学读得特别起劲,因为他们体验到了一种成就感。实践结果表明,这种做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减轻了教师评改作文的压力,也从根本上提高了作文的水平。

新的时代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植根于现实,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的跨越发展。媒体的运用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既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大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让我们一起利用好媒体设备,在广阔的教学领空上飞翔!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1年8月 孙英君

2、《谈作文教学与网络的整合》(《新课程(上)》)2011年3期 梁柳芳

3、《信息技术融入作文教学研究点滴谈》 2012年3月 杜江

4、《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2011年8月惠光亚

5、王维政《语文教育激趣七法》,载于《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第8期。

下载作文与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作文与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活与作文

    浅谈生活与作文 泌阳县双庙街乡中心学校 学生:李红英 在作文学习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每当老师师布置作文时,作为学生的我们就眼睛盯着天花板,长叹着,无话可写。即使强迫......

    阅读与作文汇总[范文模版]

    【精选】阅读与作文汇总四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

    【推荐】阅读与作文合集(范文大全)

    【推荐】阅读与作文合集七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

    阅读与作文合集[合集]

    【精选】阅读与作文合集九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一般作文......

    作文与运思

    作文与运思 一般人作文往往不先将 全部想好,上句未写成时,不知下句是什么,上段未写成时,不知下段是什么;到写得无可再写时,就自然终止。这种习惯养成时,“不假思索”而任笔写下去,写......

    阅读与作文合集[范文模版]

    【精选】阅读与作文合集十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写起......

    【精品】阅读与作文汇总范文合集

    【精品】阅读与作文汇总9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阅读与作文9篇,希......

    日记与作文

    做 冷 冻 三年级四班王克圣 在我的脚上长了三个像鱼眼那样的小疮,虽然不很疼,但是已经几个月了,于是,今天爷爷、爸爸要带我去山大医院看看。 到了皮肤科,我们走进了2号诊室,一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