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诗经》中的婚恋习俗
浅谈《诗经》中的婚恋习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全书主要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中叶的五百多年间的作品,《诗经》中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可以说它是一轴巨幅画卷,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事态人情、民族风习等等,都有形象的表现。总的来说,《诗经》中的诗歌可以分为祖先颂歌、农事诗、燕飨诗、政治抒情诗、战争诗、婚恋诗等。从各个方面全方位的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画片。这里,我着力于谈《诗经》中的婚恋诗,尝试从这些诗歌中探讨当时的婚恋习俗。
周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所谓:“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礼·媒氏》)在《 诗经》中有
许多男女恋情诗,而恋人之歌,多集于《国风》。风即指音乐曲调,国是地区、方城之意,“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风》取材于各地的民间歌曲,反映了当时各地的民俗风情。而男女恋情,人之天性,所以在《国风》中也颇多涉及。《毛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由内心的感发所产生,而爱情是人类最纯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诗歌来歌颂的。《
诗经》中的婚恋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这些诗在《大雅》和《颂》里一 首也没有,《小雅》里也很少,几乎全在《国风》里,是《诗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这些反映婚姻恋爱的诗篇数量多,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既有反映男女执著的相亲相爱、爱慕相思的,如《秦风。蒹葭》;也有反映女子出嫁,男子迎亲的热闹场面,如《召南。雀巢》;也有表现夫妻温情缱绻的幸福婚姻的,如《郑风。女曰鸡鸣》;也有表现婚姻不幸、妇女被弃的弃妇诗,如《卫风。氓》。
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美好追求,也是文学作品永远歌颂的主题,爱情是人类心灵上的需要,对爱情的追求也是人类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在人类从有意识起就在心灵上和行动孜孜以求的理想。说明在我国古代爱情便成为了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在周代,虽然婚姻不自由,但是恋爱却是自由的。青年男女敢于大胆追求爱情,追求自己的幸福,《诗经》里的这些恋歌,描述了男女之间的爱慕追求、约会私赠、戏谑逗乐、乃至爱情受阻和失恋的哀痛,接触到全部爱情生活、爱情心理。它们发自恋人的肺腑,既有大胆直率的表白,也有微妙婉曲的心理活动;或借纯真无邪的对话,描绘出一幅情人邀约的风俗画;或借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出心底恼人的绵绵情思。不同情性的恋人呈现出不同的异彩。
《诗经》中大多数婚恋诗体现的是平民一夫一妻制家庭的情愫。《郑风•出其东门》中的男子唱道:“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这名男子在东门外如云的游女中,只爱那位白衣青巾的女子。《邶风•击鼓》中的那位戍边思家的士兵低吟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 偕老。”他心中牵念不忘,发誓白头偕老、生死与共的人是他唯一的妻。这些诗歌从正面表现了普通百姓专一执着的爱情观。另一方面,那些著名的弃妇诗也反映
出了平民的道德观念和婚姻状况。《卫风•氓》中的女子被三心二意的丈夫休弃,她愤怒地斥责丈夫:“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我做妻子没差错,你的行为有二心。你这个人太放纵,三心二意没德行)、“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说得多诚恳,没想今日会变心),可见要求爱情的专一在当时已成为通行的道德观念,并往往以誓言来坚定这一信念。《邶风•谷风》中的女子与丈夫一起度过了贫困的日子,家庭富裕后,丈夫却另有新欢,而她被迫离开了家门:“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走在路上慢腾腾,脚步向前心不忍。不指望你送多远,可你只送我出门。)《小雅•我行其野》中女子的丈夫“不思旧姻,求尔新特”(不念结发妻子,却把新欢找寻)。那女子独自行走在返乡途中,无限凄凉却又强自宽解:“尔不我畜,复我邦家。”(你不好好待我,我就回我老家。)“尔不我畜,言归斯复。”(你不好好待我,我就回我娘家。)从这些诗中都可以看出她们的丈夫见新弃旧,身边不能二女并存的婚姻状况。
《诗经》中那些被历代统治阶级和经学家斥为“淫诗”的作品,实际上是一曲曲含泪带笑、歌泣相兼的风雅恋歌,它为我们展示了与当时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活生生的恋爱婚姻生活图景,对我们研究古代人类的生活史和民风习俗有着不可低估的史料价值和认识作用。《诗经》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反映了三千年前周代男女的婚恋习俗:从自由交往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相识相恋到嫁娶成婚,甚而变心离弃。情感的波澜、“六礼”的程序、妻媵妾并存的格局具有史的价值,爱情和婚恋习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东西有待我们我发现去探索。宛如一幅幅多姿多彩的风俗画卷展现在后人面前,让我们去欣赏、深思、珍藏。
第二篇:浅谈诗经中的婚恋诗
浅谈《诗经》中的婚恋诗
作者:
[摘要]《诗经》中的婚恋诗数量很多,约占全诗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些诗感情热烈纯真,文辞朴素清新,内容、形象各异,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婚恋生活的方方面面。《诗经》中的婚恋诗包括恋爱诗和婚姻诗。恋爱诗主要表现了青年男女从追求、约会到别后相思的恋爱过程和种种细腻微妙的心理情感。婚姻诗则主要表现了婚姻生活的幸与不幸。
[关键词] 《诗经》,恋爱诗,婚姻诗
爱情,是一种男女之间相互倾慕和渴求结为终生伴侣的极真诚或极强烈的情感。情诗,便是由爱情升华与凝聚而成的结晶;便是用爱情灌溉与培育出来的花朵。所以,爱情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诗经》中的婚恋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青年男女相爱相恋的恋爱诗,一类是表现婚后生活的婚姻诗。
一、恋爱诗
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它可以让人充满希望,忘却愁苦。因此,爱情的开始都应该是美丽、动人、并且曲折的,都经历了从追求到相约再到不见而相思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哪一段过程被忽视都会破坏它的完美。
(一)追求
说到追求,人们脑海里一定会想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话,而这句话就出自《诗经·周南·关雎》一诗,这是一首男子追求女子的诗歌,也是一首相思之歌,是美好的爱情颂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沙洲上,他见到她,至此,姑娘美丽的倩影一直在他的心湖荡漾,使他无法忘怀。夜漫漫,思绵绵,姑娘的身影如同那水中左右摇摆的荇菜,飘忽不定,更使他急不可耐。终于,他痴痴入梦,梦见自己弹着琴瑟向她表示友好和爱情,并在钟鼓中共结伉俪。君子、淑女,代表了中国人的爱情品位;河洲、雎鸠,则象征着东方人始终迷恋的飘香朦胧的情感意境。整首诗歌语言含蓄且内敛,情调始终是平静的,感情真挚而单纯,悠悠的欣喜与淡淡的哀伤,充斥全诗,也充斥着读者的心扉。
(二)相约
在《诗经》中表达男子对女子追求之意的诗歌颇多,如《秦风·蒹葭》和《周南·汉广》等,都向我们展示了男子追求心爱的女子时的不同心情和境况,虽然有时因为很多原因,那个“所谓伊人”永远都只能“在水一方”,但是也不乏有两情相悦,一拍即合的,如《邶风·静女》一诗,就向我们展现了一对恋爱中的男女幽会时的景况:
静女其姝,佚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首诗的语言平实、朴素,这是《诗经》中诗歌的普遍特色,因为在当时《诗经》中的诗歌都是以民间传诵的歌谣形式流传下来的,所以我们只要一读这首诗歌就可以清晰地明白它所表达的意思。《邶风·静女》一诗,将一个古代恋爱中的少女形象生动地跃于纸上,我们就像看见这样一个女孩真实地站在我们身边。所谓“静女”,就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但是,这样一位腼腆而内敛的姑娘,怎么会有故意将自己隐藏的这种调皮的举动呢?乍看,似乎是有些纳闷。但是,这又有什么值得纳闷的呢!纵使天性是这样子的,但在极兴奋的时候,这个年轻 的女子也会不自觉的将自己内心潜藏的一面显现出来。这是她不为人知的一面,却也是最人性最自然的一面。无论哪一种女孩都只是女孩而已,都会有自己渴望的爱情,希望得到所爱的人的呵护,在内心的深处都会有自己可爱调皮的一面,其实每一个女孩都是活泼的天使。此诗中的女孩更是深情、动人的,明明自己一早就去等候心仪的男子,可是看见他来了又调皮的故意躲起来,想看看男子的反应,看见男子因为见不到她而着急的样子,我想她的心里一定既感动又开心,因为男子的着急更体现出了他非常在乎这个女孩。
《邶风·静女》这首诗虽然是以男子的口吻来写的,但是全诗都没有从正面描写描写这个男子的形象。可就算这样,从诗句的细节我们仍可以知道男子对女子也是一往情深,对爱情抱有纯洁、美好的向往。例如他见不到女子便“搔首踟蹰”的急样,以及女子赠送了礼物给他——虽然只是一枚微不足道的红管草,可在他看来却是比珍珠都珍贵、美丽,因为这是他心爱的人送给他的。就算这样东西本身没有价值,但是因为送的人不一样,使这件东西的身价也非同凡响,因为它承载的是他心爱的女子的心意。
《诗经》中描写男女相爱约会的诗还有很多,如《召南·野有死麕》和《卫风·木瓜》等诗也形象地描绘出了当时男女幽会的境象。
(三)相思
有相聚就一定会有别离,特别是在男女恋爱的时候,每个人都想要时时刻刻在一起,但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又不能时刻在一起。相爱又不能相见,于是相思就成了爱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像《诗经》中《郑风·自矜》一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调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是一首女子唱的恋歌,是她盼望见到恋人的心情写照。“悠悠我心”,既表达了女子对恋人的思念,也包含了“久别”不见的埋怨:这悠悠之心,你能理解吗?从对情人看似抱怨的低喃,到对自己悠悠之心的描绘,再到“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感慨,每一字每一句都包含着无限的甜蜜。爱情真的是“纯粹的黄 金”,拥有它,就拥有了世界上最纯粹的快乐。这首诗歌和《诗经·王风·采葛》有异曲同工之妙,《王风·采葛》中的男子对思念的女子,也是一日不见如三月、如三秋、如三岁。这些诗歌都形象地将恋爱中的男女缠绵悱恻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四)失意
爱情的美丽与珍贵在于双方都是全心全意的付出,都是在全心全意的维护这段感情,自然也就希望自己的爱情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但不是所有的感情都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为终曲。总有那么一些,要经历新娘不是我的痛。就像《诗经》的《召南·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有很多人把这首诗看作是弃妇诗,但我宁愿相信它是一首女子失恋之后的诉歌。此诗每章的前三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其中第三、四句重出——男子的薄情集中表现在这一句,女子的痛苦不幸也根源于这一句,因而采取了反覆咏叹的形式。重出的这一句子中的关键字,各章不同。从一章的“以”,一转而为二章的“与”,再转而为三章的“过”,愈转愈深,男子如何薄情,曾经的女友又是如何痛苦不幸,都因了这一关键字的置换而得到一层深于一层的表现。全诗形式整齐,结构严谨,用字精审,笔法却极为自然,语言又十分浅近,达到了精工与自然、深入与浅出的完美结合,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水平。新郎娶亲了,新娘却不是我。这大概是我们女主人公现在正面临的尴尬处境吧。曾经深爱的人牵着别人的手踏入婚姻的殿堂,一切都那么美好,只有她是不美好的,心中的疼痛随着那吹吹打打的喜乐声更加剧烈。为什么,你不娶我?为什么,我们的感情是有始无终?后悔吧你!你以后肯定会后悔,因为你没有选择我。不过,就算你以后后悔,我也不会再理你了,你错过了就别想再重新拥有。典型的报复心理,也是典型的自欺欺人的心理。人家未必会后悔!
二、婚姻诗
几乎每一段感情的开始都是美丽、缠绵悱恻的,而当爱情步入婚姻的殿堂,热情的火焰渐渐冷却,爱情也渐渐开始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就像《安娜·卡列尼娜》里所说的“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一样,有些婚姻给人以隽永的温馨,而有些却向人们展现了它无情冷酷的一面。
(一)新婚
从恋爱跨入婚姻,诗爱情的延续,也是爱情的升华。两个相爱的人终于可以朝夕相处,不用再凄凄楚楚的想念,浓情蜜意的生活就此展开。《郑风·女曰鸡鸣》展现的就是新婚的幸福。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鴈。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这是一对夫妇的联句诗,诗歌采用对话的形式,诗中妻子说“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使我们彷佛看到了一对新婚夫妇情投意合、欢乐美好的家庭生活。原本花烛夫妻,慢慢在一粥一饭里建立起的平凡感情,虽不再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浓烈,却润物细无声地被一种亲情所替代。男女之间,一旦从兴高采烈的爱情步入小河淌水般的亲情氛围,彼此的感情则显得更加牢靠了。
(二)思念
思念是青色藤蔓上开出的白色的花,纵然纠葛看上去也清晰明艳,像天暗下来独自点亮的一盏烛火,像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忧伤而美。《诗经·周南·卷尔》就是一首思念之作: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寊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岗,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彼砠矣,我马褚矣。我仆陠矣,云何吁矣。
这是一首妻子怀恋远行丈夫的诗,同时也是《诗经》中一首别具一格的思妇诗。之所以说它别具一格,原因之一它不像《伯兮》那样直接倾诉自己“甘心疾首”的刻骨相思,虽然明明是妻子思念远行的丈夫,却大写丈夫如何思念自己;其二它不像《君子于役》那样通过黄昏暮色、牛羊下山等环境描绘和气氛渲染来表现自己的孤独和惆怅。《卷尔》一诗虽然是现实劳作中的思人之作,但却展开想象的翅膀来幻想丈夫的病马疲人之态和长吁短叹之声。伟大的莎士比亚曾慨叹过是人的这种神奇的想象,他说:“诗人的眼睛在神奇狂放的一转中,便能从天上看到地下,从地下看到天上。想象会把虚幻的事物用一种形式呈现出来,诗人的笔再使它具有如实的形象和名字。”这种神奇而狂放的一转在《卷尔》中的这位思妇的眼神里就有,于是长期以来思念不已的丈夫出现在高高的山岗上,似乎在向她诉说自己的行途之苦,在向她倾诉自己的思恋之深。这种通过神奇的想象,以丈夫思妻来曲写妻子思夫,不言妻子之苦而愈见其苦,不言妻子思念之深而愈见其深。不言而胜于言的表现手法,对后世许多诗人的思念之作都有影响,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周南·卷耳》一诗从头到尾都只是对妻子思绪的描写,虽然其间并没有从正面去描述夫妇之间相处的的融洽和深情,但是却从妇女的思绪中我们可以见出他们婚姻生活的和睦、幸福。首先,从丈夫远行后,妻子在家魂不守舍,只顾着思念丈夫,可见对丈夫的感情是非常之深。而后,我们对妇女所想的内容进行分析又可以看出丈夫对妻子的感情也是非常深厚的,这首诗歌用的是“思中思”的方法让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组并列的画面,第一幅就是妻子思念丈夫,第二幅就是出门在外的丈夫思念妻子的画面。尤其是对丈夫思念妻子的画面描写得十分生动,丈夫远行,跋山涉水,却在路途中不时想起自己的妻子,心里顿生伤悲,只好用酒来消愁,却还是忍不住自己的思念之情。这首诗用侧描的手法,将这对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并不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对事物的描述,而重在抒情,此诗这种别巨匠心的表达方法更是把所要表达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厚,凝重。
《诗经》中描写婚姻幸福美满的诗歌有许多,但大都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进行表达的,但是《郑风·女曰鸡鸣》一诗,却是通过夫妻对话的形式,直白的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乡野优美的晨景和一个恩爱和谐的小家庭以及夫妻间真挚的爱情。
(三)决裂
婚姻自然有幸福的与不幸的,有的婚姻,家庭和睦,其乐融融,而有的婚姻却只是恋爱的时候轻声细语,你哝我哝,婚后才知道遇人不淑,终日愁苦。《诗经》中的弃妇诗可以说是《诗经》中的经典之作,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对人性的刻画却非常深刻,无论是在人物形象的刻画或是在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手法上都颇具艺术特色。
《诗经》中最具特色的弃妇诗应当属《邶风·谷风》和《卫风·氓》两首。这两首诗都是通过被弃妇女的口吻,来表达对薄情男子的控诉。在诗歌中,妇女和男子的形象都显得非常生动、清晰。如果说,《谷风》中的女主人公在倾诉自己的遭遇时,更多地体现自己的委屈与不甘的话,《氓》更多地通过婚前婚后的鲜明对比来揭示前夫的“二三其德”。而同属弃妇诗的《遵大路》,里面的女子留给我们的只有心酸,被弃还要苦苦的哀求,是何等的卑微。相比之下,《卫风·氓》中被抛弃的妇女少了一份怨愤,多了一点理智的坚强,更值得我们的同情: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这首诗,篇幅较长,我们先对此诗的结构进行简略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整首诗的研究。此诗共分为六章,第一、二章写妇女回想当初与氓相爱幽会和结婚的快乐光景,第三章则是妇女告诫年轻女子,千万不要太沉迷于情人,否则必难以自拔,也提示男子的薄情,无论一个男子怎样倾情于一位女子都是能够说放就放得下的。第四、五章则是妇女诉说自己在几年婚姻生活中操劳家室,兢兢业业,起早贪黑地为了这个家,可见女子本身十分地贤良淑德。而丈夫却十分反复无常,前后不一,当妻子达到自己所有愿望时,便忘情负义,对妻子十分冷酷无情。这不禁引起人们对这位妇女的深切同情,和对氓的行为嗤之以鼻。在这两章中妇女的情感深入到恨,令人心头一紧。最后一章则是妇女的悔,后悔当初被“及尔偕老”的誓言和两小无猜的说说笑笑蒙蔽了双眼,自己辛苦的操持这个家,而氓却变心,把誓言全部忘在一边,给人以凄凄楚楚的感觉。特别是最后“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简单的两句话,宣告女主人公由往事的回忆进入到理性的抉择,女主人公遭受到如此严重的打击之后,既不向氓乞怜,也不消沉,而是在用事实和道理控诉之后,毅然与氓决裂,一刀两断。这充分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刚烈的性格。
在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的描写非常成功。尤其是氓这位男主角。从“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句诗,我们可以看出,氓这个人是一个擅用心机的人,他在爱情面前是一个爱耍小聪明,城府极深的人。他向女主角求婚的时候,并不是直接、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通过“抱布贸丝”来做掩饰。其次,氓又是一个性格暴躁的人,这点从“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这句话可以看出。虽然,诗中没有明确地提到氓生气、发怒的情况,但是我们从女子的话里可以看出:氓在女子拒绝他的求婚后非常愤怒,女子为了平息他的怒气,又马上说定下秋天为婚期。所以氓的性格特点也决定了女子将来被弃的命运,他的脾气暴躁、善用心机,先用“及尔偕老”的甜言蜜语哄骗女子,但当女子达不到他愿望的时候就露出了凶恶的一面。诗中的女子本来是一个懵懂、对爱情充满幻想的女孩,在经历了被氓的抛弃、被兄弟的嘲笑,那么多悲惨命运的降临,却依然没有磨灭她对生活的追求,虽然她因为在婚前没有看清楚对方的真实嘴脸,导致被弃的命运,但她不放弃生 8 活的希望,刚烈、坚强的性格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诗经》中的婚恋诗用它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向我们展示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男女之间感情的萌生、发展和结果。并通过对不同婚姻的描述,记录了人类真实、美好的情感,再现了远古的先人们对高尚婚姻爱情的赞颂和追求,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冷酷的一面。在《诗经》中爱情和婚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它更多的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因此,《诗经》是永恒的经典,是值得我们不断去研究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 王秀梅.诗经.中华书局,2006 [2] 安意如.思无邪.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3] 赵运仕.古代爱情诗精选点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第三篇:诗经中婚恋诗思想内容
浅析《诗经》中婚恋诗的思想内容
摘 要:我国最早的情诗汇集在
定比例的。《诗经》中写爱情婚姻问题的诗,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点内容;歌唱男女的相悦之情;抒发男女的漫漫相思;描述幽会的动人情景;体现追求爱情的反抗精神;以及嗟叹弃妇的不幸遭遇。简要概括为:爱河初涉;漫漫相思;甜蜜约会;为爱反抗。
一、《诗经》中的“爱河初涉”
《诗经》主要反映的是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当时原始性文化自由发展,人们的感情尚未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在追求爱情婚姻的追求上显得更加自由、热烈、浪漫。《诗经》中描写初恋的爱情诗,大都描写男女从互相爱慕慢慢发展到幽会以及互赠信物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表达出的感情是纯洁的,充满幻想的,甚至是无拘无束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制度的自由和人们朴素纯洁的爱情观。歌唱男女相悦之情的婚恋诗多表现出一种自由浪漫、热烈率真的追求,同时也不忘体现男女主人公细腻真挚的感情。比如《周南·关雎》和《邶风·静女》,这两首诗就分别体出了大胆浪漫和真挚细腻两个方面。
对爱情自由浪漫、热烈率真的追求男子见到好姑娘怦然心动,姑娘见到好男儿倾慕不已,这是最合乎自然、最合乎人性的感情冲动。
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将此类事分成两小类:一类是男对女的爱慕和追求,另一类是女对男的倾心和思念。先看
过好时光,到“迨其今兮”今天正是好时候,到“其谓之”我就等你一句话,只要你开口,我就跟你走,姑娘那迫切的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充分反映了古代人们追求爱情的自由,和男女平等的社会现象。
古代人们虽然物质生活困乏,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依然是丰富多彩的,表达感情的方式也不是如出一辙,不同于面所介绍的那种热烈真,《郑风·出其东门》就采用一种温文尔雅的方式来表现人们内心细腻真挚的情感。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窝思存。缟衣綦巾,聊我乐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窝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纯洁专注的爱情。诗中用“如云”、“如荼”写出了城外女子多且美的情形。这样简单的描写便让读者由云由荼产生联想,云和荼花使人想到女子的轻盈素雅,又充满活力。这首诗的妙处也就正在于诗人在对这些如云如荼的美丽女子的美中,表达出了男主人公的真挚情感:他爱的仅仅是那个人群中衣着素的姑娘。
二、《诗经》中的“漫漫相思”
(一)婚后思妇诗
秦观《鹊桥仙》中有句诗说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有情人之间无一不想着厮守终生,但是在当时社会由于戍边、劳役等原因,他们往往被迫两地分居,不能长相厮守,所以就有了长等待和无奈相思。《诗经》中有许多作品都真切地描绘出了情侣、夫妻之间难耐的相思之苦,有的表现妻子对在外服役的丈夫的思念,有的诉说戍边的将士对持家妻子的思念,有的是抒发女子对已故之人的沉痛哀思,还有表达男子思念亡妻的痛苦心情。下面主要以《王风·君子于役》、《唐风·葛生》为例来感受一下《诗经》所传达给我们 的那份深深的思念。
《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这首诗主要抒发了思妇盼望久役在外的丈夫回家的情,全诗采用触景生情的方法,选取了“鸡栖于埘”、“羊牛下来”、的场景触动思妇的深切思念和绵延惆怅。
这位思妇在忙完一天的农活之后,眺望暮色中的田野,一股股愁思自然涌上
心头,他为自己的丈担忧,鸡牛羊到晚还有个归宿,可是自己的丈夫此时此刻却还不知道漂泊在哪里,是否饱经严寒酷暑,是否能免于饥渴?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劳动妇女的一种很真实的感情,她惦记丈夫“苟无饥渴”,这种相思之情更多的是基于生活的困苦和无奈,这是无疑是一种深厚朴实的情感。“谁与独处”、“谁与独息”、“谁与独旦”表面是在描写亡人在这墓野之中独处无人陪伴,实际上也暗示出活着的人孤独无亲的凄凉。不难看出他们二人生前是多么的相亲相爱,互相依靠,以至于到妻子发出“归于其居”“归于其室”死后同穴的悲号。他们之间这样一种至死不渝的爱情,流芳千古,为人敬叹。
(二)情人幽会诗
情人约会见面,肯定是快乐无比的,二人都沉浸于一种你侬我侬的幸福感之中,《诗经》中涉及这方面的也有不少,看《诗经》中描写约会的欢快、幸福,得人们对于古代人民的热情浪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加深了我们对于古代人民那种自由真挚的向往。下面主要以《邶风·静女》、《郑风·溱洧》为例来感受古代年轻男女的恋爱热情。《邶风·静女》是地点在“城隅”的约会。笔者认为这大概是最纯真的情歌之一。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首诗以情人幽会时的小小场面抒写了男女青年相互爱恋的纯真情感。“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男子心爱的人儿一时还没有到来,他心情焦急以至于徘徊又不停地抓头,通过这一个动作,就将男子等待爱人的那种焦急之情写的活灵活现。待到女主人公来到,以彤管相赠,男子分外爱惜,“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礼物很平常,但送礼的人却是独一无二的爱恋。短短几句便将一对恋人约会时相互逗趣的情景跃然纸上,充满生活情趣。
整首诗采取对话体的方式表现出了这些青年男女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这种开朗、大方的性格更体现在姑娘身上。“女曰观乎?士曰既且”女子主动要求意中人去观赏河边的优美风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给我们呈现出了男女青年尽情游戏欢乐的美好场景。最后他们“赠之以芍药”互相表明心意。整首诗像是一首欢快的曲子,天真、朴实、热烈、浪漫,亲近自热显得格外清新。
三、《诗经》中的为爱反抗
(一)封建礼教的压抑
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礼教逐渐形成,它在规范人们言行举止的同时也束缚、干预、甚至扼杀了自由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然而,追求恋爱婚姻自由是相爱的人心中最美好的愿望,所以,相爱的男女往往进行大胆的反抗,以求得婚姻爱情的自由。《郑风·将中子》这样写道:“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祀。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这首诗主要表现的是女子迫于无奈拒绝和情人的约会,但是心里却依然保持着对爱人的忠贞和浓浓的情意。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这是一场母女之间的冲突,这位女子的恋爱遭到母亲的反对,她呼天唤地,面对母亲的权威,却也只能发出“母也天只!不谅人只!”的感叹,最终一切都无济于事,“之死矢靡慝”女子选择了以死相抗。这类诗歌反映的社会问题,是爱情同封建礼教、社会舆论之间的矛盾,往往情侣们的爱5 情障碍,不是恋人之间的感情纠葛,而是外来的社会压力,在潜移默化中把他们逼到了死角,为了心中对自由爱情的美好向往,他们选择了为爱抗争。《诗经》中的《国风》作为大多来自民间的歌唱,在更广阔的范围里展示了时人的生活和情感。男
女言情之作确实是《风》诗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诗经》里的民歌中占最多数的就属有关恋爱和婚姻的诗。“无郎无姐不成诗”,这情形自古至今别无二致。朱熹《诗集传序》道:“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它们有的是集体创作,你一言我一语,你一章我一节,即兴抒发,唱的是某个群体共同的声音;也有的是独自吟唱,却通过个体的具体遭遇,反映了某些普遍性的问题。
这批婚恋歌曲可谓是《风》诗中唱得最精彩动人的部分,有自由浪漫的纯真爱情,有矢志不渝的坚贞爱情,有寂寞难耐的相思之苦和求嫁心声,还有对意中人可望不可即的痛苦之情,更有封建礼数下的屈服与反抗。这些婚歌恋曲中的人物,他们是执著追求的苦恋者,是坚贞不二的钟情者,是刻骨铭心的相思者,是大胆热烈的求爱者,是哀怨忧郁的失恋者,是赢得爱情的自豪者,是伉俪情深的恩爱者,是敢于反抗的奋斗者。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意志信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风情画卷。
(二)古代爱情的束缚
从美丽的邂逅,到彼此相知,再到互相倾慕,最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个人人向往的美好的人生。但人生的戏剧之处就在于它不会让每个人都称心如意,这也是人生的美妙之处。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生与死,而是明明喜欢,却亲近不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女子采摘荇菜的倩影使男子“寤寐求之”、“寤寐思服”,令男子“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希望以“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思慕之情跃然纸上。(《周南·关雎》)“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江汉之隔,遥不可及,不免失意之至,但是男子仍怀有希望不想放弃,其惆怅深挚之情令人感叹。(《周南·汉广》)“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始终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可望而不可即,内心的焦灼之情,便可感同身受了。(《秦风·蒹葭》)暗恋是苦涩的,没有回报,只有自己默默地承受那份悸动,默默地去付出自己的所有。
区别于上述的苦恋者,那些大胆地表露心迹的求爱者,使我们体味到爱情的另一种味道。相较于前者后者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有爱就要大声说出来。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美好追求,对爱情的追求也是人类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自古至今,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了爱情的悲欢离合。而用文学方式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先民们的爱情生活与爱情体验始于《诗经》,在《诗经》里主要集中于《国风》部分,约占其一百六十篇的三分之一,多数为民间所作。《诗经》可以说是一轴巨幅画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气等等,当然关于婚恋爱情方面的诗是占有一定比例的。爱情是人类的一种很温馨、美好、伟大的感情,是一种复杂、纯洁、高尚的心灵交融。《诗经》中的婚恋诗是我国爱情文学的滥觞,对人类最为普遍的情感的描述与抒发触及人类灵魂的深处,为后人展现出古代人民多姿多彩的爱情婚姻生活。《诗经》中写爱情婚姻问题的诗,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点内容;歌唱男女的相悦之情;抒发男女的漫漫相思;描述幽会的动人情景;体现追求爱情的反抗精神;以及嗟叹弃妇的不幸遭遇。简要概括为:爱河初涉;漫漫相思;甜蜜约会;为爱反抗;悲伤怨
歌。
结语:
《诗经》可以说是一轴巨幅画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气等等,当然关于婚恋爱情方面的内容也是开创了中国古代爱情诗歌的先河,《诗经》中写爱情婚姻问题的诗,从歌唱男女的相悦之情,抒发男女的漫漫相思,描述幽会的动人情景,体现追求爱情的反抗精神以及嗟叹弃妇的不幸遭遇方面贡献卓越,总而言之,它是我国古代爱情诗里的瑰宝。
参考文献
[1]陈振衷.诗经全释[M].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2006:67-88
[2]裴薄言.诗经快读[J].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101-110[3]陈铁镔.诗经解说[J].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67-70[5]郭培忠,诗经快读[J]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89:56-78
[6]闻一多,风类诗钞[M],上海:古典出版社1956:75-97
第四篇:诗经中的婚恋文化
诗经中的婚恋文化
《诗经》有许多关于我国古代婚恋情况的诗歌,从男女初识、相恋、订婚、结亲、相思、生怨、到解除婚恋关系,我国古代的婚恋文化都能从诗经中窥见一斑。
我们都知道古代对于男女关系都十分严谨,男女双方一般自己做不得主,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一直到洞房花烛之时才第一眼见到对方容颜。而在《诗经》中,我们却能看到许多自由恋爱的案例。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女子对男子的爱恋,都可直接表达出来。如《关雎》中,男子的大方表白“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身姿绰约的淑女啊,我是多么地思慕于你,每夜辗转反侧,无法将你忘记。如此热切直白的爱恋虽有些不合礼法,却也是无比地浪漫动人。而将比起男子的表白,女子见到情郎,也是异常快乐,如《风雨》一篇。“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中关于男女幽会的诗篇不在少数,如《静女》一篇,男女约会,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不见,男子心慌,女子赠与男子彤管,男子便认为彤管甚美,男女之间的约会轻快鲜活,美好有趣。而《野有死麕》写男女幽会的兴奋与紧张。男子赞女子如美玉,女子嗔男子太急躁。男女之间的约会并不像我们所认为被禁止,而是分外风行。郑国有风俗,于三月上巳之辰,采兰水上,祓除不祥。《溱洧》写的就是在上巳节男女游历之乐,尤其是女方非常主动,邀请男子再去观赏。可见男女约会已成风俗,并不少见,并且女子也不总处于被动方面。
在《诗经》的时代,女子的出嫁也有一定的习俗要遵守。周礼中关于婚嫁习俗由此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婿执雁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雁,盖亲受之于父母也。降,出御妇车,而婿授绥,御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昏即为婚。《诗经》中的《氓》一篇便有这样的记载,“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可见媒妁之言是古代婚嫁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而婚期也是确定的。“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尔卜尔筮,可见当时人们在婚嫁之前十分重视上天的卦象,这是自古以来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同时,聘礼与嫁妆也是必不可少的。值得一提的还有《鹊巢》一诗,《鹊巢》写的是女子出嫁时的盛况,然而“雀占鸠巢”一词在现在看来是占了不该占的位置,为贬义,而在诗经中却是再正常不过的女子出嫁后入住夫家的含义。《诗经》中的不在少数,还有一篇写送妹妹出嫁的《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送妹出嫁,情真意切。在古代,长兄如父,女子在夫家遭受欺负也常与兄弟倾诉,如在《氓》一篇,“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得不到兄弟的帮助,女子便只能躬自悼矣。《燕燕》一篇中也可看出长兄对于妹妹婚姻的重视。
《诗经》中还有一类为数不少的弃妇诗,描写婚后女子生活的不如意,这些诗篇往往将婚姻生活的不如意归结于男子,而对女子多表示同情。也体现了同情弱小的人文情怀。最典型的便是《氓》这一篇,“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女子勤勤恳恳,男子却不断沾花惹草,对女子言语嘲讽,至于家庭暴力。幸好这女子倒也洒脱,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既然你已忘了当日誓言,那我们便算了罢。可见当时女子虽在婚姻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却也有决心,有勇气,有能力结束这段婚姻,这比此后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女子处于完全弱势毫无反抗能力已是好了许多。这类的弃妇诗有许多。《日月》一篇写的是弃妇的控诉,《新台》一篇写的是女子对婚姻不满。《江有汜》写的妇人遭弃的哀诉。
当然,相对于这些描写婚后悲惨生活的诗篇,《诗经》中也有许多写婚后夫妻幸福生活的诗篇。《女曰鸣》一篇描写情侣一段平淡而快乐的对话,“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君子阳阳》写夫妻快乐地歌舞。可见婚后,男女之间也有琴瑟和谐,举案齐眉,古人对于美好婚姻生活还是十分向往的。
在诗经的时代,女子亦是十分大胆的,《行露》写女子大胆反抗逼婚“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女子心意决绝,坚决拒嫁。即使让我吃官司,我也坚决不嫁你!,《大车》中女子表达想与心上人私奔,“岂不尔思?畏子不奔毂则异室,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有如皦日”。于此相对的是《蝃蝀》写女子应该正常出嫁,私情是受谴责的。可见那个时代虽然男女之事比较开放,但也不能容许太过大胆的举动。
诗经中的爱情是浪漫的,大胆的,你情我愿的,自然纯朴,不比后代的条条框框,各种束缚,也不比现代随意功利,古人们对于婚姻爱情是有着崇拜与向往之情的,而《诗经》中的婚恋之诗,有的欢欣,有的酸涩,从中,我们也领略了一番古人们爱情与婚姻。
BY呦呦鹿鸣
第五篇:浅析《诗经》婚恋诗
浅析《诗经》婚恋诗(2009.8.30)
摘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早期文学创作的优秀成果。《诗经》中的婚恋诗是我国爱情文字的源头,同时也是当时民俗风情的真实记录。本文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婚恋诗的细分类,取代表性篇章,对其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做出进一步分析。关键词:爱情 婚姻 起兴 艺术特色
《诗经》共计305篇,是古人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学遗产,它韵律和谐,优美质朴,内容丰富多彩,对当时社会各方面都有十分深刻的反映,同时以它独特的文学修养、文学表现方法和文学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影响了无数诗人作家。
有关恋爱婚姻的诗篇《诗经》105篇,是其中最具生命力、最为强烈的旋律。这些诗篇以其永恒的艺术魅力感染激动了几千年来的无数欣赏者。究其内容,可将此类诗篇分为两大类:情恋诗与婚姻诗。情恋诗主要表达男女恋爱期间的喜悦悲伤,而婚姻诗则主要表现夫妻婚姻生活的酸甜苦辣。
一、情恋诗
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美好追求,也是文学作品永远歌颂的主题。《诗经》中的情恋诗描述了男女之间的爱慕追求、约会私赠、欢谑逗乐乃至爱情受阻和失恋的哀痛,接触到全部爱情生活、爱情心理。它们发自恋人的肺腑,既有大胆直率的表白,也有微妙婉曲的心理活动;或借助纯 1 真无邪的对话,描绘出情人邀约的风俗画;或借助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出恼人的情思。1.表追求
表现青年男女互相爱慕追求的诗篇,表达对美好爱情和美满婚姻的向往,亦有对倾慕者由衷的称赞。
例如《诗经》首篇,《周南·关雎》,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从诗中的称谓和场面,结合时代背景可知主人公是社会上层人物。诗中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采摘荇菜的过程中,轻盈的身姿和娴熟的手法激起了贵族男子的强烈爱慕,致使他朝思慕想,辗转反侧,坐立不安。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气,而且写出了生动逼真的形象,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可谓“哀而不伤”。第四、五章想像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淫”。全诗以关雎起兴,一唱三叹,流露出融洽欢快的情感,散发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全诗从男方专注的情思着手,写如痴如醉、辗转无眠的相思和对婚礼盛况的无限憧憬。
此类诗篇中也不乏热烈率真之作。《召南·摽有梅》以梅成熟而落的过程暗示男子应该及时追求女子。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不妨先看看现代汉语译文:梅子纷纷落在地,树上剩下有七成。追求我的年轻人,切莫错过好时辰。梅子纷纷落在地,树上剩下有三成。追求我的年轻人,今天正是好时机。梅子纷纷落在地,提着竹筐来拾取。追求我的年轻人,赶快开口别迟疑。全诗分三章,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梅子渐尽喻芳华易逝,以递进的方式写女主人公日益急切的心情。女子呼唤追求者及时迎娶的直白,既是率真果敢个性的表现,也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反映了上古人民的淳朴民风。
2.言相思
此类诗篇着重批露心底的爱情,诗中描写的一切,都被主观情感所笼,无论是外界景物还是心上人的身影都若即若离、亦真亦幻,具有一种难以琢磨的格调。
《秦风·蒹葭》成功塑造了一位“情痴”形象,他热切追求心仪的姑娘,然而咫尺天涯,在无边无际的思念中神魂颠倒。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全诗三章,一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间是深秋清晨,地点是芦苇丛生的河边;
三、四两句点明他所思慕的姑娘在水一方,初显恋慕之情;
五、六两句写他逆流寻觅不得见;
七、八两句写顺水寻找,仍然可望不可及,使他心急如焚。
二、三两章重章见义,反复陈说,步步加深,扣人心弦,将小伙子思慕情人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此诗描摹苍凉冷寂的秋景衬 托失望焦灼的情怀,情景相生,强化了主题。诗中通过时空的变换写思念的深化,加之重章叠句的运用,使本诗一唱三叹,风神摇曳,委婉有致,具有音乐性,使意境优美化,情节生动化,实属表情达意精准到位的杰出抒情诗。
《陈风·月出》是我国最早的月下怀人诗。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全诗三章,三章之间同义反复,以第一章为例,“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译文:“月出银光洒满天啊,姑娘容颜多娇美啊”,这是“赋”的手法,将感觉直接写出来。但赋中有兴,“月出皎兮”同时用来兴起“佼人僚兮”,美丽的容貌和天上的月亮一样美丽光鲜。“舒窈纠兮”形容佳人在月下舒展身姿,体态婀娜。“劳心悄兮”表达浓烈的相思生出的煎熬。此诗生动的描写了佼月当空的夜色,呈现出空灵剔透的意境美,令人神往。对佼人情态的咏叹,风姿的描绘,神韵的探求,无不尽善尽美,而且句句压韵,增强了诗的音乐美。3.叙幽会
《诗经》中绝大部分作品为周王朝建立之后创作的。周人所崇尚的礼乐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承认爱情的合理性。因此在封建思想得以一统天下之前,人们曾沐浴在自由恋爱的阳光下。
《郑风·溱洧》就描写了郑国青年男女在上巳节欢会,其中一对青年男女终成情侣。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 乎?
洧之外,洵讠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讠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这是一幅永恒的春游图。通篇不见一个“春”字,却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艳阳高照,溱河洧河的河水冲破了冰雪的束缚奔腾流淌。祭祀祈福的日子终于来临,无数手持兰花的男女在河畔纵情玩耍。喧闹的人群里,略带羞怯的女子终于大胆相约,不知是有意推脱还是有些迟钝,男子不解风情地说自己“已经看过了”。女子没有放弃,任性地再相邀请。此处,笔锋一转,无数男女互赠芍药,游春定情。全诗通过环境描写、气氛渲染、人物对话及作者的叙述,生动再现了郑国青年游春相恋的欢乐情景,充分显示了民歌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表现民众的审美情趣。
《邶风·静女》以情人幽会的场面抒写了男女青年相互爱恋的纯真情感。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一个男子在城之一隅等待情人的到来,心爱的人却迟迟不到,致使他心情焦躁,张望徘徊。“搔首踟蹰”以细节描写再现了主人公的焦灼之情。心爱的人来了,以彤管和荑草相赠,他万分珍爱,不是礼物多特别,只因为是爱人所赠,流露出深厚的感情。此诗在艺术特色方面率真自然颇具喜剧色彩。创作者善于抓住刹那间真实的心理活动和显露于外的行动,用简洁清新的语言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给读者以,美的享受。4.抗礼法
相爱是甜蜜的,爱情出现挫折的时候却是无边的痛苦,心中的痛苦也需要发泄,于是《诗经》中就有了表达内心创伤和对礼法反抗的诗篇。
《召南·行露》即女子对已有妻室的男子强娶自己的行为的拒绝和斥责,即使男子诉讼相逼也不屈服。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 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 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诗中男子很可能是有权有势者,面对男子的横行无理,女子理直气壮,愤怒斥责,椐理争辩,表达了决不妥协的态度,显示出她捍卫尊严,反抗欺凌压迫的斗争精神和坚强不屈的刚毅性格。以不愿早上行路起兴,随后一连串的反问并以鼠雀相比,义正言辞,语锋犀利,宣泄心中愤懑的同时流露出去男子的厌恶。二 婚姻诗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细胞,婚姻是人类社会的纽带,先民更是十分重视婚姻问题。婚姻为主题的诗篇在《诗经》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广,或记叙婚嫁场面,或记录婚嫁祝辞,或描写夫妻恩爱,或表达分离之苦,甚至也有相当数量的弃妇诗,为我们提供了这一时期人们的婚姻观念以及某些风俗习惯,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1.贺新婚
此类作品描绘了隆重的迎亲仪式和婚庆典礼,甚至记录了赞美新人的颂歌祝辞,再现了热闹喜庆的场面。
《召南·鹊巢》是描写贵族姑娘出嫁的贺婚诗。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全诗三章,每章前两句以鹊巢鸠占起兴,比喻女子嫁到男方家中;每章后两句点出姑娘出嫁的事实,并极力渲染男方迎亲之盛况,显示了贵族婚嫁的礼仪与排场,表现了当时的民俗风情。诗中采用复沓叠咏的形式把婚礼的进程写得清清楚楚,文字简练生动。《周南·桃夭》是对出嫁女子的赞美、祝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花盛开的春天,万物复苏,正是婚嫁的季节。以桃花起兴,巧妙比况少女美貌的同时渲染出婚嫁的热烈气氛。且三章重迭,便于记诵,适合仪式上反复咏唱的需要,强化了艺术感染力。全诗旋律轻快,比兴营造的欢乐气氛相容,构成有花有人、有声有色的浓艳画面,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再现了当时的民间婚俗。2.讲生活
这类诗或反映夫妻恩爱家庭幸福,或表现婚姻家庭的种种不幸,也有徭役战争带来的相思之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当时人们的家庭生活。《齐风·鸡鸣》都以对话的形式结构全篇,构思新颖。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诗中当官的丈夫恋妻贪睡,不愿早朝,妻子规劝催促。全诗三章,首章,天色已明,妻子催促丈夫起床上朝,丈夫却不肯起床;第二章,妻子再次催促,丈夫仍然托辞不起;末章,妻子婉言规劝,希望丈夫以名声为 7 重,马上上朝。全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从侧面反映了士大夫阶级的生活。
《卫风·氓》是一首带有浓重叙事成分的抒情诗,以弃妇的口吻倾述从恋爱、结婚到受虐被弃的全过程,抒发了她内心的不平、哀伤、怨恨与反抗。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 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全诗通过人物音容笑貌的描写和内心活动的刻画,采用衬托和对比的艺术手法,成功塑造了弃妇与负心汉的形象。诗中弃妇性格由多情忍耐转为清醒刚强和果敢,是我国文学史上较早注意人物性格变化表现的诗篇。3.思归宁
家是生命的起点和摇篮,女子出嫁后对于生她养她的娘家,仍保持着深切的思念和依恋之情。特别是远嫁的女子,在她们的心灵深处,乡情始终不散,反映了人伦的天性。
《邶风·泉水》中卫国女子出嫁别国,思念故乡和亲人,想归宁而不得,只好用出 游来派遣心中的忧愁。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出宿于□,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辖,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以泉水流入淇水起兴,委婉道出自己归宁的念头。第二章回想出嫁之时与家人饮饯诀别的情景,归宁的念头更加强烈。第三章设想归宁途中的场景,更显思念之真切深沉。第四章思归不成,欲罢不能,只好驱车出游,宣泄心中的忧愁,但思卫地而伤情,愁更转愁。全诗叙事抒情,思绪起伏,深沉哀婉,以虚写实的手法极具艺术感染力。4.悼亡者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如泣如诉的悼亡诗 ,不仅仅感伤缠绵 ,更是充满血泪的哀歌。
《邶风·绿衣》便是一首沉痛的悼亡之作。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的第一、二章写睹物思人,不能释怀。“心之忧矣,曷维其己”的重复咏叹,极言思念之情,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四两章回忆亡妻的娴熟,表达感激之情。诗的感情纯真质朴自然,写出了未亡人对逝者连绵不尽的思念。
《诗经》中的婚恋诗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自然浑厚的艺术风格、和谐的韵律生动鲜活地记录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婚恋生活。从表追求到悼亡者,莫不坦率淳朴,感人肺腑。参考文献: 1.诗经解析 许志刚 2002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儒家经典-诗经 于夯(释注)2006 远方出版社 3.且听风吟-诗经与爱情 周穆 2008 百花文艺出版社
4.中国历代精品诗词赏析-诗经 张明辉 2006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