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果未来青岛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程国有:如果未来青岛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历史潮流,对外开放是我基本国策,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未来10-2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至少是现在的2-3倍,单靠北京、上海、香港(广州、深圳)三大区域的国际机场显然不能满足需要,合理布局就是在三大区域中间沿海区域再布局国际机场,最终形成均衡分布的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综合对外开放、沿海均衡发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等需要,笔者认为将青岛定位面向中日韩、厦门定位面向台海地区,与香港、上海、北京、天津地位齐平的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青岛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意义
(—)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
对外开放是我国基本国策和世界经济一体要求。中国需要继续推进经济国际化发展。201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已经达到4万亿美元,GDP总量63.6万亿元。未来10-2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至少是现在的2-3倍,即超过8-12万亿美元,GDP总量达到100-200万亿元,中国的国际化水平将比现在大大提高。而目前北京天津一带的国际机场、上海一带的国际机场、香港广州深圳一带的国际机场都已经非常饱和。
如果要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国际化进程,必然需要增加新的国际化机场和国际港口航运。而从地理位置角度看,在上述国际机场之间再增加国际化机场也就势在必行,青岛、厦门正是最佳的选择点。事实上,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研究建设成都、青岛、厦门三个新的国际机场已经表明国家这一战略意图。青岛是面向中日韩的区域性国际门户枢纽机场,厦门是面向台海的国际门户枢纽机场。
(二)中国沿海均衡发展的需要。
区域平衡发展是我国当前基本政策取向。均衡布局国际化城市是推进经济国际化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已经由不平衡发展战略转向区域平衡发展战略,中国沿海已经有香港(广州、深圳)、上海、天津(北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分布区域,从均衡布局国际化大都市角度,在它们之间的地理中点附近选择适合的城市做为未来国际化大都市,其最佳城市只能是青岛和厦门。如果未来青岛、厦门都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则中国沿海就呈现均衡发展的格局,完全符合当前我国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要求。
(三)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我国正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推进海陆统筹发展。加大沿海地区发展面临新的转型选择。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这就表明,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表明我国经济已经由主要关注陆地经济,开始扩展到关注海洋经济。
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GDP平均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全球3%-4%),表明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青岛、厦门是中国沿海两个特殊意义的两个重要海洋城市,青岛是面向中日韩的地理中心城市,厦门在未来台湾统一过程中和统一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关于青岛发展成为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议
(—)青岛定位:面向中日韩的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
青岛定位:辐射环渤海、辐射长三角、辐射沿黄流域,黄海岸边与香港、上海、北京、天津地位齐平的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
1、国际支撑:面向中日韩的国际城市。首先,青岛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中心位置,拥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其次,青岛拥有中国北方优良的港口,是中国北方最适合建设世界级港口的城市。再次,国家十二五规划青岛建设面向中日韩的区域性门户枢纽机场,青岛是面向中日韩的国际化城市。
2、以港兴市:世界级航运与贸易中心。山东半岛南岸沿海永不淤积,青岛拥有中国北方最适合建设世界级港口的自然优势。青岛的绝对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体现在:外海永不淤积的自然禀赋优势,具备中国北方最适合建设世界级大港、滨海旅游、高端海水养殖的绝对优势。根据地球物理学原理,我论证青岛是中国北方沿海最适合建设世界级大港的地方。
青岛完全可以体现发挥这一绝对优势,定位世界级航运与贸易中心。即使条件不具备也可以先定位太平洋西岸国际航运与贸易中心。这一定位符合青岛的绝对自然资源禀赋优势,与港口物流对应的海洋交通运输业是中国海洋产业第二大产业。青岛正在充分体现沿海适合建世界级大港的绝对优势,加快董家口等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优化港口布局,确立世界级航运与贸易中心地位。
3、海洋科技:国家海洋科学与产业城。青岛拥有中国最多海洋科研机构、中国最多海洋科技人才、中国最大海洋科研基地、中国最大海洋教育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应当充分体现发挥这些先天绝对优势,加快推动海洋科研成果产业化,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定位国家海洋科学与产业城。这一定位既体现青岛的绝对海洋科技优势,又体现青岛海洋绝对自然禀赋优势。这一定位既涵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的定位,又涵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的定位。
4、国防支撑:国家海洋国防科技城市。青岛在中国海洋国防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守卫北京天津的海洋国防门户、保卫海洋领土重要基地。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需要建设强大海洋国防的时候,青岛的独特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国家海洋国防战略中可以而且应当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未来五年每年国防军费将在8000-10000亿元,其中三分之一军费开支用于海军。青岛拥有制造业的强大基础,应抓住这一机遇,利用海洋科技教育优势,大力发展海洋国防军工产业,打造中国海洋国防科技城。
(二)厦门定位:面向台海地区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
厦门定位:辐射珠三角、辐射长三角、辐射湘赣、辐射台海两岸,东海岸边与香港、上海、北京、天津地位齐平的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
1、国际支撑:台湾海峡国际枢纽城市。厦门地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台湾地区和祖国大陆的结合部,邻近港澳,发挥着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前沿平台和纽带。厦门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厦门作为台湾海峡国际枢纽城市,对于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2、滨海旅游:滨海特色休闲旅游城市。厦门应当突出“海峡旅游”品牌,加快重大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完善旅游会展服务体系,重点发展滨海旅游、文化旅游、对台旅游、高端旅游,提高旅游会展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打造海峡西岸文化休闲旅游中心。
3、港口支撑:台湾海峡国际航运城市。重点发展口岸物流、第三方物流、城际配送物流,大力拓展中转业务和内陆腹地,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和全国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形成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的新格局,打造两岸海运枢纽和区域性物流中心。
重点拓展中转业务和内陆腹地,一是加大航线拓展力度,重点拓展台湾经厦门中转的国际航线,争取国际航商将更多的中转货物转移到厦门港,做大国际中转业务。二是建设赣州、长沙、龙岩等“陆地港”,拓展海铁联运业务,将厦门港腹地从闽粤赣十三市延伸至中西部地区,打造便捷的东南出海通道,实现区域物流联动发展。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城际配送物流,完善物流载体平台建设。
三、关于青岛定位发展成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的共同政策
(—)交通先行
1、打造国际航运枢纽。青岛要打造太平洋西岸国际航运中心或世界级航运与贸易中心。厦门要打造台海国际航运与贸易中心。
2、打造国际航空枢纽。青岛是辐射环渤海、辐射长三角、辐射沿黄流域,面向中日韩的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厦门是辐射珠三角、辐射长三角、辐射台海两岸,东南沿海的区域性国际航运枢纽。
3、打造铁路交通枢纽。规划建设以青岛为起点辐射环渤海、长三角、沿黄流域的若干条集装箱铁路专线和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规划建设以厦门为起点辐射珠三角、长三角、湘赣区域的若干条集装箱铁路专线和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4、打造高速公路枢纽。规划建设形成以青岛和厦门为节点的高速公路网络体系。
(二)行政独立
1、成立胶东省或青岛直辖。包括青岛、日照、烟台、威海。
2、成立岭南省或厦门直辖。包括厦门、彰州、泉州、金门。这样,中国沿海就可以形成香港(广州、深圳)、厦门(漳州、泉州、金门)、上海、青岛(日照、烟台、威海)、天津(北京)等均衡分布的特大型国际化大都市格局。
(三)经济特色
1、滨海旅游。滨海旅游是中国海洋产业第一大产业。青岛和厦门拥有独特的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滨海文化旅游业是国家战略需要。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六中全会及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2、航运贸易。海洋交通运输业是中国海洋产业第二大产业。青岛是中国北方最适合建设世界级港口的地方,厦门拥有比较好的港口资源。当今世界35个国际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中,有31个是依靠港口发展起来的。因此,围绕港口形成的航运与贸易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绝对优势。
3、海洋渔业。现代海洋渔业是中国海洋产业第三大产业。青岛和厦门海洋具有淤积少、污染相对较少的特点,具有适合高端海水养殖和发展远洋渔业的条件和基础。
4、装备制造。装备制造业是中国后工业化阶段的重点产业,其中海洋装备制造业中的造船业是中国海洋产业第五大产业。青岛和厦门都拥有适合建设港口和造船的海洋资源,也具有一定的装备制造业基础条件和经济实力。
(四)政策优惠
1、金融政策。鼓励发展蓝色金融,如海洋租赁、船舶租赁、海洋保险、离岸金融、贸易金融。
2、财政优惠。对海洋科技、海洋粮食、海洋新兴产业、海洋基础研究、海洋教育、海洋运输、海洋高端装备等事关国家战略和长期发展的领域给予支持。
3、体制创新。创新体制机制,鼓励新领域实施大部制改革和管理,成立特殊的金融高端产权交易市场,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科技研发。
4、人才教育。发展海洋教育机构、鼓励人力资本参股入股、实施以成果奖励为主的研究机制。
第二篇:西安历史国际化大都市
西安西安,古称“长安”,常住人口约900万,加之流动人口共1300万。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当今的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亚洲最大的铁路客运站“西安北客站”将是未来中国铁路的核心枢纽。2009年国家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西安被列为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第三“国际化大都市”。并且是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城市。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抗日的事件。称为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于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重要的作用。
建国以来的西安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建国后,西安曾是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所在地(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已撤销),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辖市:1954年改为省辖市,现为副省级城市。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西安已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的城市服务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辐射北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科技、教育、旅游、商贸中心。
国际化大都市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将承担伟大复兴使命近年来,西安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重振汉唐雄风”,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就要以史为鉴,树立高瞻远瞩的眼光,树立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先进的制度为保证,在全球化格局中重新审视和制定城市的发展定位。国务院把经济区的核心和龙头城市西安的战略定位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站在新的战略高度上,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必将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要重点突破、有序推进,到“十二五”末,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打下坚实的基础。到2020年,西安要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雏形;到2030年,西安要建成有特色的专业性国际化大都市;到2050年,西安要建成在全球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化大都市;到22世纪初,将西安全面建设成为高度发达、高度文明,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
第三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国际化大都市
发展战略
北京市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之
一、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北方经济中心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其常住人口接近2000万,居中国第二。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叫做“蓟”。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对于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国际化大都市这双重身份的北京,如何合理规划成为了摆在规划师面前最现实的问题。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化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化的关系的理念是在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提出来的。它的提出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 ,也是不同国度在迈向发达社会时的共同经历。如果回顾一下历史 ,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经历了一个由个体到整体、由局部到全局、由个别国家立法到国际立法的过程。这一过程 ,实际上是伴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步展开的。历史上 ,对文物建筑的保护 ,欧洲固然可追溯到较远的年代 ,中国也不乏其例。北京地区的晋寺隋塔能遗存到现在 ,就是最好的说明。而且 ,元大都初建时 ,还留下了为了使金代的大庆寿寺即双塔庆寿寺不受影响 ,南城墙略向南弯曲的佳话。然而 ,这些客观上对文物的保护 ,毕竟还是出于宗教政策的考虑或其他别的原因 ,而并非源于历史建筑保护理念的本身。正因为如此 ,在改朝换代之际 ,出于政治的考虑 ,往往又酿成了对文物的浩劫。世界上最早产生的保护历史建筑的立法 ,人们一般认为是在法国。1 83 0年 ,法国任命了首位历史建筑监察官 , 1 840年 ,成立了历史建筑管理局 ,开始对历史建筑进行登录保护;1 91 3年 ,制定了《历史纪念物法》。这些举措说明了保护历史建筑已开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它源于人们对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认识 ,是在“保护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 ,同时有了国家立法的支持。至于中国对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 ,可追溯到 1 92 9年中国营造学社的成立。93 3年 ,国际现代化建筑协会第四次会议在雅典召开 ,通过了《雅典宪章》 ,这是有关历史建筑保护的第一个国际性文件。尽管《雅典宪章》迟至 1 954年才由欧洲议会审议公布 ,但是它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推动作用及其对保护理念的传播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关于“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的论述 ,已把对个体建筑物的保护 ,扩展为对其周围环境的保护 ,明确指出“在所有可能条件下 ,将所有干路避免穿行古建区”。当然 ,这里提到的“地区”与后来出现的“历史地段”、“历史街区”的概念是有区别的 ,因为它依然是以历史建筑为依托的 ,中心是保护具有文物价值的建筑。1 96 4年 5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威尼斯召开了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 ,通过了《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简称《威尼斯宪章》)。这个宪章被认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因为它不仅第一次将文物建筑保护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原则以国际性准则的形式确定下来;而且 ,明确提出 :历史建筑保护“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 ,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 ,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显然 ,“保护理念”在这个宪章中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 ,即从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发展到对独特文明的保护 ,而其中的核心则是对人文环境的保护。976年 1 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 ,通过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它明确地提出了历史地区的概念 ,这个概念已不再仅仅指围绕著名建筑的地区 ,而包括历史街区、历史城镇、老村落等。继《内罗毕建议》之后 , 1 987年 1 0月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了《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简称《华盛顿宪章》)。它开宗明义地指出 :“本宪章涉及的历史地区 ,不论大小 ,其中包括城市、城镇以及历史中心或居住区、及其自然、人工的环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它把历史城市、城镇放在了首位。这个宪章的重要意义 ,还在于它把历史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 ,以国际性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这些国际文件的产生 ,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关于历史文化保护理念的不断深化 ,另一方面也是对城市现代化实践的总结。事实说明 ,凡是历史城市 ,特别是那些文化名城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如何解决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问题 ,而且都几乎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然而 ,经济愈发展、社会愈前进 ,便愈要保护历史文化 ,却是一条共同的规律。
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都曾经历了一个“城市更新”或者称作“城市中心的再开发”运动。由于大规模更新改造计划缺少弹性和选择性 ,尤其是开发公司受经济利益的驱动 ,以高容积率、高出房率为主要追求目标 ,结果不但未能取得预期的结果 ,反而使许多历史性城市受到了破坏。更有甚者 ,城市更新的后期还出现了第一次城市危机。1 973年 ,尼克松政府不得不宣布结束城市更新计划 ,而代之以“住房与社区发展计划”同样的 ,英国在战后重建中也经历了一个推土机时代,但在 2 0世纪 70年代 ,也进行了调整。他们在城市规化中 ,很少再用旧城改造、改建更新等概念 ,而采用整修和再生等概念。这些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 ,充分说明了对历史性城区采取怎样的规划政策 ,绝非仅关系到历史文化保护的问题 ,它们同样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荷兰著名的城市莱顿 ,也是一个说明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生动实例。1 6世纪后半叶 ,这座城市因荷兰第一所大学在这里的建立以及纺织业的兴盛而迅速繁荣起来。1 7世纪 ,迎来了城市发展的黄金时代。
当时的市中心 ,不但居住着富有的纺织业巨头 ,荟聚着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著名科学家 ,还涌现出了不少的艺术大师 ,著名的伦勃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因而 ,当时建起了不少的雄伟宅第。1 9世纪 ,在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 ,莱顿建起了不少的工厂 ,其中甚至还有一个钢铁厂。由此引起的工人住宅的大量增加 ,使老城区拥挤不堪 ,已无复昔日的典雅景观。2 0世纪初期 ,政府曾制定法规 ,规定了住宅的最低标准 ,以改善城市的面貌 ,但收效不大。二次大战后 ,在城市更新中 ,莱顿计划建成一座大城市。市中心留作办公区和企业区。为了改善通往市中心的交通 ,一些运河被填 ,很多街区也被夷为平地。然而 ,建设大城市的计划 ,终因资金的短缺 ,未能实现。更令人痛心的是 ,市中心的很大一部分老街区被无法挽回地破坏了。2 0世纪 70年代初 ,莱顿市政厅重新制定了恢复城市中心区历史风貌的规划 ,使城市发展走上了正确的途径。他们迈出的重要一步是 ,宣布市中心为保护区 ,历史特色的破坏终于被制止了。这一雄心勃勃规划的实施 ,得到了政府财政预算的支持。从 1 975年始 ,莱顿开始整修 ,历史风貌在市中心的许多地方都被恢复了 ,这座城市再度展现了她昔日的辉煌。通过与居民的协商 ,许多住宅也都进行了整修。今天 ,位于荷兰心脏地区的莱顿 ,与首都阿姆斯特丹以及政治、行政中心的海牙 ,一起发挥着国际都市的作用 ,特别是教育、文化功能尤为显著。无论到达这里的外国留学人员还是一般旅游者 ,都会被这座洋溢着浓郁欧洲风情的古色古香的城市所倾倒。莱顿几经周折走上的城市现代化成功之路 ,同样说明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性。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探讨国际都市或称为全球性城市的概念时 ,学者们除了强调它们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战略地位、金融、专业服务、创新等功能外 ,特别注重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鲁迅的名言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同样可作为我们用以衡量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可以说 ,历史文化贫乏的城市是很难迈向世界的。正因如此 ,凡是堪称国际化的大都市 ,无不把文化发展战略放在重要的地位。例如 ,作为美国第一大城市同时也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纽约 ,近3 0年来城市政策的制定 ,就日加倾向空间和社会发展的文化战略 ,十分重视塑造文化都城的形象。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尤具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能否走向世界的问题 ,也与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紧密相连。城市是文化的载体。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充分地体现在城市的千姿百态上。保护城市特色 ,特别是它的人文历史风貌 ,实为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核心。可是 ,当今的世界却恰恰面临着城市特色的危机。
前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长帕金森曾这样讲过 :“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危机 ,我们的城市正在趋向同一个模样”。这种趋势是自近代开始的。由于海路交通的发现和发展 ,生活在地球上各个不同地区的民族 ,开始逐渐摆脱孤立发展的状况;随着不同文化体系的相遇、冲突和交流 ,不同国度城市文化的进程也受到了域外文化的影响。特别是 2 0世纪初 ,在欧洲和北美发生的建筑大变革 ,“把建筑业从手工业变成现代化大工业”。在“房屋是居住的机器”这样的口号下 ,建筑已被当做现代大工业的产品。钢铁、水泥和玻璃书写了建筑中工业革命的光辉历史。应该说 ,这是人类社会取得的划时代的进步。然而 ,正像工业化在推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现代建筑业构筑了发达社会的基础 ,但也引发了城市特色的危机。这或许正是人们所说的“现代化的陷井”。现代建筑业为城市文明的发展开创了新纪元 ,同时 ,也使城市化成为可能;而且 ,只要具有创新精神 ,现代建筑业同样是能够展现民族特色的。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但另一方面 ,也正因为新的建筑年代的开始 ,传统的城市文明就弥足珍贵。它们成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和人类社会的共同遗产 ,历史文化保护在国际化大都市发展中的地位 ,也更加凸现。972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提出了“建立一个依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 ,共同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肯定了属于全人类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存在。为了有效地履行这个公约 ,在随后制定的《操作指南》中 ,又对“世界文化遗产”作了具体的界定 ,其中的大部分条文都与历史文化名城有关。例如 ,“代表人类创造才能的杰作” ,“展示某一时期内或在世界某一文化圈内人类价值准则”的“建筑学”、“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 ,“一种能说明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或多个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建筑群、技术整体或园林景观的杰出范例” ,“代表一种或多种文化的传统人居环境或土地利用模式的杰出实例”等。这些条文充分说明了 ,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念 ,已被上升到保护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高度。人们开始认识到 ,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它们都面临着可能“一旦失去而不复再有”的危险。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50 0 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孕育了中国别具一格的城市文明。北京是中国古代都城文化的集大成者 ,同时也是东方城市文明的辉煌代表。她具有 3 0 0 0余年的建城史、80 0多年的建都史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 ,从未中断过发展。
从历史的久远和连续性来看 ,都是世界上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很难比拟的。这种独特的、丰富的东方文化内涵 ,使北京对人类城市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并使这座名城具有了普遍的意义 ,这是北京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中的坚实的文化基础。在论述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时 ,人们都喜欢引用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一句名言 ,他称城市是“一部用石头写成的历史”。其实 ,北京不但是一部历史 ,也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她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 ,几乎涉及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从传统的儒家学说到佛、道的文化观 ,从五行理论到堪舆之术 ,从天文到地理 ,从文学丹青到百工技艺 ,各类语汇、各种智慧 ,都尽情地融入那气象万千的建筑中。
首先 ,元大都所始创的北京城市格局 ,从原则上 ,基本上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都城建设思想(也有学者认为她主要是“吸取了宋汴京和金中都的布局形态”而建成的。但最重要的是 ,这座规模恢宏的都城 ,是按照规划建立起来的。在确定了全城平面布局中心的基础上 ,整齐地规划了城市的道路街巷。明、清时期 ,进一步完善发展了元大都的平面格局 ,使整座城市“以建筑、道路等文化符号有机地构成中轴观念”的特色更加突出 ,也最完美地演绎了中国传统的都城营建思想。北京的整体营造手法及其蕴涵的深邃的文化与美学理念 ,博得了国际学术大师的赞誉。丹麦学者拉斯马森认为 :“北京城乃是世界的奇观之一 ,它的布局匀称而明朗 ,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 ,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美国建筑学家培根称 :“在地球表面上 ,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 ,可能就是北京了” ,并认为她的设计“为今天的城市提供了最丰富的思想宝库”。
犹如城市格局 ,北京的主要建筑和建筑群也都包蕴着一定的文化理念 ,并具有
深刻的象征意义。综合了我国历代宫殿之长的明清紫禁城所体现的封建政治伦理 ,自不待言。那些著名的坛庙 ,则用建筑符号和语汇注解着《周易》、《礼记》等古代经典 ,表达着古人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例如 ,乾隆年间大规模整修了的天坛 ,虽然是为了满足拓展祭坛的现实需要 ,但却严格地遵循着《周易》卦爻的寓意 ,突出了圜丘建筑中数的象征意义。当时确定圜丘上、中、下三层的直径分别为九丈、十五丈和二十一丈。根据《周易》的说法 ,一、三、五、七、九等奇数为天数。
九、十五和二十一可分解为一乘以九、三乘以五和三乘以七 ,这些数字不但均为天数 ,而且作为阳数之极的九在上 ,五在中间 ,也符合天数的次序。更巧妙的是 ,三层直径相加为四十五 ,又与《周易》的乾卦九五相合 ,此卦为“飞龙在天 ,利见大人” ,象征着人君。此外 ,圜丘三层 ,每层四周皆立栏板 ,三层共立栏板三百六十块 “以应周天之度”, ,象征着昼夜运行 3 6 0度或一周年约 3 6 0天之数。为了表达“天人合一”的思想 ,圜丘无屋宇覆盖 ,而直面苍穹 ,营造了一种“天垂示于人、人拥入于天”的文化境界。其周围 ,则视野开阔 ,更显得庄严肃穆、大气磅礴。再就北京的居民和园林建筑而言 ,也无不显示了东方文化的独有意蕴 ,而与西方文化迥然不同。北京的居民建筑 ,以四合院为最基本的型制。这种形式的建筑 ,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的古老传统。有的学者认为“合院式的布局 ,严格来说并非一种建筑设计” ,而是一种生活的“结果”。也就是说 ,它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 ,气候条件下 ,人们所选择的一种最佳居住方式。但是 ,如何使用 ,怎样布局和装饰 ,却取决于文化的理念 ,从而形成了四合院的文化内涵。北京的园林也是一种特色建筑。有的学者认为园林与房屋是分不开的 ,“房屋加上园林才是完整的建筑”。因此 ,“较小型的房屋附设庭院 ,大型的园林附设房屋”。
这样的说法颇有见地。因为 ,四合院本身就包括有庭院 ,庭院常有山石点缀 ,并植有槐树、海棠、枣树、藤萝一类的树木 ,这难道不就是小型的园林嘛!明清北京居住建筑 ,大至王府、会馆、小至民宅 ,其实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四合院 ,只不过数量有多寡、规模有大小而已。四合院除了有礼制等级的差别外 ,就其建筑的文化内涵而言 ,可概括为 :“儒家思想落实在严谨规整的合院式建筑布局里 ,老庄强调的生命则弥漫在园林中”。至于建筑风格 ,北京所代表的东方建筑 ,主要是向平面展开 ,形成错落有致的群体。而西方建筑则是高空发展 ,形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结果是 ,前者体现了流动的时空感 ,而后者却只有空间感。不妨说 ,西方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东方的建筑是“流动的音乐”。
总之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对北京来说 ,不仅只是意味着古都格局和建筑的保护 ,更具有保护悠久传统文化的意义 ,关系到城市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也是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一项重要战略。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 ,有关人文环境的保护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例如 , 1 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内罗毕建议》 ,专门就历史环境问题进行了归纳 ,提出了五个共同观点 ,即认为 :历史环境是人类日常生活环境的一部分、是过去存在的表现、能将文化、宗教、社会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最准确如实地传给后人 ,因而 ,保护、保存历史环境与现代生活的统一 ,是城市规划、国土开发方面的基本要素。这些理念的提出 ,表明了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了。城市建筑与环境是分不开的。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 :“城市形成环境” ,“时时都在向人们传递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历史的保护就是要使这些历史文化内涵延续 ,并且让子孙后代知道先民的生活习俗及奋斗经历。历史建筑和历史景观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的存在使城市的发展具有连贯性 ,使民众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层的认识和理解”。
事实证明 ,建筑和环境 ,在培育民族精神方面 ,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替代的。特别是都城 ,具有巨大的民族凝聚力。那些具有悠久历史的街区 ,古老的建筑 ,往往能像钟声一样 ,唤起心灵深处的乡情和回忆 ,找到文化的根。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席、国际著名规划专家刘太格曾这样说 :“四合院是我们侨居国外的人对北京最向往的”。“它的生活环境是好得不得了的”。“尤其在春天、秋天的时候 ,院子里的阳光明媚 ,那个居住环境太美了”。他的体验 ,何尝不是那些飘泊海外的北京人乃至所有的华侨共同的心声呢。
总之 ,建筑与环境(或者用建筑学的术语称作“场所精神”),是有生命力的 ,这种生命力 ,深深地蕴含在它们所传达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精神中。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将促进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弘扬。这同样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
[ 1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 [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 0 0 1.[ 2 ]阮仪三 ,王景慧 ,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 1 999.[ 3]R.deMooij:AViewofLeiden ,Leiden ,July 1 989.[ 4]SharonZukin :“Culturalstrategiesandurbanidenti
ties :RemakingpublicspaceinNewYork” ,Citiesin
transformation transformationincities,Avebury 1 997.[5]陈志华.北窗杂记———建筑学术随笔 [C].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99.[6]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 [M].第四卷.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 0 0 1.[7]刘太格畅谈北京古城保护 [N].国际地产参考.2 0 0 20 9.[8]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 [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 0 0 1
第四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
最近公布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是古都北京提出的第一部最为完整的名城保护规划。它对首都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 ,将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并将为实现北京市“十五规划”的宏伟目标 ,创造有利条件。笔者拟从三个方面 ,论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中的地位。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化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现代化的关系的理念是在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提出来的。它的提出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 ,也是不同国度在迈向发达社会时的共同经历。如果回顾一下历史 ,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经历了一个由个体到整体、由局部到全局、由个别国家立法到国际立法的过程。这一过程 ,实际上是伴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步展开的。历史上 ,对文物建筑的保护 ,欧洲固然可追溯到较远的年代 ,中国也不乏其例。北京地区的晋寺隋塔能遗存到现在 ,就是最好的说明。而且 ,元大都初建时 ,还留下了为了使金代的大庆寿寺即双塔庆寿寺不受影响 ,南城墙略向南弯曲的佳话。然而 ,这些客观上对文物的保护 ,毕竟还是出于宗教政策的考虑或其他别的原因 ,而并非源于历史建筑保护理念的本身。正因为如此 ,在改朝换代之际 ,出于政治的考虑 ,往往又酿成了对文物的浩劫。
世界上最早产生的保护历史建筑的立法 ,人们一般认为是在法国。1 83 0年 ,法国任命了首位历史建筑监察官 , 1 840年 ,成立了历史建筑管理局 ,开始对历史建筑进行登录保护;1 91 3年 ,制定了《历史纪念物法》[1 ](P1 37)。这些举措说明了保护历史建筑已开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它源于人们对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认识 ,是在“保护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 ,同时有了国家立法的支持。至于中国对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 ,可追溯到 1 92 9年中国营造学社的成立。93 3年 ,国际现代化建筑协会第四次会议在雅典召开 ,通过了《雅典宪章》 ,这是有关历史建筑保护的第一个国际性文件。尽管《雅典宪章》迟至 1 954年才由欧洲议会审议公布 ,但是它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推动作用及其对保护理念的传播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关于“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的论述 ,已把对个体建筑物的保护 ,扩展为对其周围环境的保护 ,明确指出“在所有可能条件下 ,将所有干路避免穿行古建区”[2 ](P2)。当然 ,这里提到的“地区”与后来出现的“历史地段”、“历史街区”的概念是有区别的 ,因为它依然是以历史建筑为依托的 ,中心是保护具有文物价值的建筑。1 96 4年 5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威尼斯召开了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 ,通过了《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简称《威尼斯宪章》)。这个宪章被认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因为它不仅第一次将文物建筑保护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原则以国际性准则的形式确定下来;而且 ,明确提出 :历史建筑保护“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 ,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 ,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2 ](P3)。显然 ,“保护理念”在这个宪章中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 ,即从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发展到对独特文明的保护 ,而其中的核心则是对人文环境的保护。976年 1 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 ,通过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它明确地提出了历史地区的概念 ,这个概念已不再仅仅指围绕著名建筑的地区 ,而包括历史街区、历史城镇、老村落等。继《内罗毕建议》之后 , 1 987年 1 0月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了《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简称《华盛顿宪章》)。它开宗明义地指出 :“本宪章涉及的历史地区 ,不论大小 ,其中包括城市、城镇以及历史中心或居住区、及其自然、人工的环境”[2 ](P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它把历史城市、城镇放在了首位。这个宪章的重要意义 ,还在于它把历史城市、历史地段的保护 ,以国际性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这些国际文件的产生 ,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关于历史文化保护理念的不断深化 ,另一方面也是对城市现代化实践的总结。事实说明 ,凡是历史城市 ,特别是那些文化名城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如何解决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问题 ,而且都几乎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然而 ,经济愈发展、社会愈前进 ,便愈要保护历史文化 ,却是一条共同的规律。
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都曾经历了一个“城市更新”或者称作“城市中心的再开发”运动。由于大规模更新改造计划缺少弹性和选择性 ,尤其是开发公司受经济利益的驱动 ,以高容积率、高出房率为主要追求目标 ,结果不但未能取得预期的结果 ,反而使许多历史性城市受到了破坏。更有甚者 ,城市更新的后期还出现了第一次城市危机。1 973年 ,尼克松政府不得不宣布结束城市更新计划 ,而代之以“住房与社区发展计划”[1 ](P93)。同样的 ,英国在战后重建中也经历了一个推土机时代(AgeoftheBulldozer),但在 2 0世纪 70年代 ,也进行了调整。他们在城市规化中 ,很少再用旧城改造(Reconstruction)、改建更新(Renovation)等概念 ,而采用整修(Refur bishment)和再生(Regeneration)等概念[1 ](P93)。这些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 ,充分说明了对历史性城区采取怎样的规划政策 ,绝非仅关系到历史文化保护的问题 ,它们同样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荷兰著名的城市莱顿 ,也是一个说明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生动实例。1 6世纪后半叶 ,这座城市因荷兰第一所大学在这里的建立以及纺织业的兴盛而迅速繁荣起来。1 7世纪 ,迎来了城市发展的黄金时代。
当时的市中心 ,不但居住着富有的纺织业巨头 ,荟聚着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著名科学家 ,还涌现出了不少的艺术大师 ,著名的伦勃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因而 ,当时建起了不少的雄伟宅第。1 9世纪 ,在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 ,莱顿建起了不少的工厂 ,其中甚至还有一个钢铁厂。由此引起的工人住宅的大量增加 ,使老城区拥挤不堪 ,已无复昔日的典雅景观。2 0世纪初期 ,政府曾制定法规 ,规定了住宅的最低标准 ,以改善城市的面貌 ,但收效不大。二次大战后 ,在城市更新中 ,莱顿计划建成一座大城市。市中心留作办公区和企业区。为了改善通往市中心的交通 ,一些运河被填 ,很多街区也被夷为平地。然而 ,建设大城市的计划 ,终因资金的短缺 ,未能实现。更令人痛心的是 ,市中心的很大一部分老街区被无法挽回地破坏了。2 0世纪 70年代初 ,莱顿市政厅重新制定了恢复城市中心区历史风貌的规划 ,使城市发展走上了正确的途径。他们迈出的重要一步是 ,宣布市中心为保护区 ,历史特色的破坏终于被制止了。这一雄心勃勃规划的实施 ,得到了政府财政预算的支持。从 1 975年始 ,莱顿开始整修 ,历史风貌在市中心的许多地方都被恢复了 ,这座城市再度展现了她昔日的辉煌。通过与居民的协商 ,许多住宅也都进行了整修[3]。今天 ,位于荷兰心脏地区的莱顿 ,与首都阿姆斯特丹以及政治、行政中心的海牙 ,一起发挥着国际都市的作用 ,特别是教育、文化功能尤为显著。无论到达这里的外国留学人员还是一般旅游者 ,都会被这座洋溢着浓郁欧洲风情的古色古香的城市所倾倒。莱顿几经周折走上的城市现代化成功之路 ,同样说明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性。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探讨国际都市或称为全球性城市的概念时 ,学者们除了强调它们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战略地位、金融、专业服务、创新等功能外 ,特别注重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鲁迅的名言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同样可作为我们用以衡量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可以说 ,历史文化贫乏的城市是很难迈向世界的。正因如此 ,凡是堪称国际化的大都市 ,无不把文化发展战略放在重要的地位。例如 ,作为美国第一大城市同时也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纽约 ,近3 0年来城市政策的制定 ,就日加倾向空间和社会发展的文化战略 ,十分重视塑造文化都城的形象[4](P2 0 5)。
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尤具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能否走向世界的问题 ,也与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紧密相连。城市是文化的载体。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充分地体现在城市的千姿百态上。保护城市特色 ,特别是它的人文历史风貌 ,实为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核心。可是 ,当今的世界却恰恰面临着城市特色的危机。前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长帕金森曾这样讲过 :“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危机 ,我们的城市正在趋向同一个模样”[1 ](P6 2)。这种趋势是自近代开始的。由于海路交通的发现和发展 ,生活在地球上各个不同地区的民族 ,开始逐渐摆脱孤立发展的状况;随着不同文化体系的相遇、冲突和交流 ,不同国度城市文化的进程也受到了域外文化的影响。特别是 2 0世纪初 ,在欧洲和北美发生的建筑大变革 ,“把建筑业从手工业变成现代化大工业”。在“房屋是居住的机器”这样的口号下 ,建筑已被当做现代大工业的产品。钢铁、水泥和玻璃书写了建筑中工业革命的光辉历史[5](P343)。应该说 ,这是人类社会取得的划时代的进步。然而 ,正像工业化在推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现代建筑业构筑了发达社会的基础 ,但也引发了城市特色的危机。这或许正是人们所说的“现代化的陷井”。现代建筑业为城市文明的发展开创了新纪元 ,同时 ,也使城市化成为可能;而且 ,只要具有创新精神 ,现代建筑业同样是能够展现民族特色的。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但另一方面 ,也正因为新的建筑年代的开始 ,传统的城市文明就弥足珍贵。它们成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和人类社会的共同遗产 ,历史文化保护在国际化大都市发展中的地位 ,也更加凸现。972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提出了“建立一个依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 ,共同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肯定了属于全人类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存在。为了有效地履行这个公约 ,在随后制定的《操作指南》中 ,又对“世界文化遗产”作了具体的界定 ,其中的大部分条文都与历史文化名城有关。例如 ,“代表人类创造才能的杰作” ,“展示某一时期内或在世界某一文化圈内人类价值准则”的“建筑学”、“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 ,“一种能说明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或多个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建筑群、技术整体或园林景观的杰出范例” ,“代表一种或多种文化的传统人居环境或土地利用模式的杰出实例”等[1 ](P2 39)。这些条文充分说明了 ,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念 ,已被上升到保护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高度。人们开始认识到 ,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发展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它们都面临着可能“一旦失去而不复再有”的危险。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50 0 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孕育了中国别具一格的城市文明。北京是中国古代都城文化的集大成者 ,同时也是东方城市文明的辉煌代表。她具有 3 0 0 0余年的建城史、80 0多年的建都史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 ,从未中断过发展。从历史的久远和连续性来看 ,都是世界上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很难比拟的。这种独特的、丰富的东方文化内涵 ,使北京对人类城市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并使这座名城具有了普遍的意义 ,这是北京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中的坚实的文化基础。在论述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时 ,人们都喜欢引用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一句名言 ,他称城市是“一部用石头写成的历史”。其实 ,北京不但是一部历史 ,也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她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 ,几乎涉及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从传统的儒家学说到佛、道的文化观 ,从五行理论到堪舆之术 ,从天文到地理 ,从文学丹青到百工技艺 ,各类语汇、各种智慧 ,都尽情地融入那气象万千的建筑中。
首先 ,元大都所始创的北京城市格局 ,从原则上 ,基本上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都城建设思想(也有学者认为她主要是“吸取了宋汴京和金中都的布局形态”而建成的[6 ](P1 7))。但最重要的是 ,这座规模恢宏的都城 ,是按照规划建立起来的。在确定了全城平面布局中心的基础上 ,整齐地规划了城市的道路街巷。明、清时期 ,进一步完善发展了元大都的平面格局 ,使整座城市“以建筑、道路等文化符号有机地构成中轴观念”的特色更加突出 ,也最完美地演绎了中国传统的都城营建思想。北京的整体营造手法及其蕴涵的深邃的文化与美学理念 ,博得了国际学术大师的赞誉。丹麦学者拉斯马森认为 :“北京城乃是世界的奇观之一 ,它的布局匀称而明朗 ,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 ,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美国建筑学家培根称 :“在地球表面上 ,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 ,可能就是北京了” ,并认为她的设计“为今天的城市提供了最丰富的思想宝库”[7]。犹如城市格局 ,北京的主要建筑和建筑群也都包蕴着一定的文化理念 ,并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综合了我国历代宫殿之长的明清紫禁城所体现的封建政治伦理 ,自不待言。那些著名的坛庙 ,则用建筑符号和语汇注解着《周易》、《礼记》等古代经典 ,表达着古人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例如 ,乾隆年间大规模整修了的天坛 ,虽然是为了满足拓展祭坛的现实需要 ,但却严格地遵循着《周易》卦爻的寓意 ,突出了圜丘建筑中数的象征意义。当时确定圜丘上、中、下三层的直径分别为九丈、十五丈和二十一丈。根据《周易》的说法 ,一、三、五、七、九等奇数为天数。
九、十五和二十一可分解为一乘以九、三乘以五和三乘以七 ,这些数字不但均为天数 ,而且作为阳数之极的九在上 ,五在中间 ,也符合天数的次序。更巧妙的是 ,三层直径相加为四十五 ,又与《周易》的乾卦九五相合 ,此卦为“飞龙在天 ,利见大人” ,象征着人君。此外 ,圜丘三层 ,每层四周皆立栏板 ,三层共立栏板三百六十块 ,“以应周天之度” ,象征着昼夜运行 3 6 0度或一周年约 3 6 0天之数。为了表达“天人合一”的思想 ,圜丘无屋宇覆盖 ,而直面苍穹 ,营造了一种“天垂示于人、人拥入于天”的文化境界。其周围 ,则视野开阔 ,更显得庄严肃穆、大气磅礴。再就北京的居民和园林建筑而言 ,也无不显示了东方文化的独有意蕴 ,而与西方文化迥然不同。北京的居民建筑 ,以四合院为最基本的型制。这种形式的建筑 ,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的古老传统。有的学者认为“合院式的布局 ,严格来说并非一种建筑设计” ,而是一种生活的“结果”[8](P1 42)。也就是说 ,它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 ,气候条件下 ,人们所选择的一种最佳居住方式。但是 ,如何使用 ,怎样布局和装饰 ,却取决于文化的理念 ,从而形成了四合院的文化内涵。北京的园林也是一种特色建筑。有的学者认为园林与房屋是分不开的 ,“房屋加上园林才是完整的建筑”。因此 ,“较小型的房屋附设庭院 ,大型的园林附设房屋”[8](P1 6 1)。这样的说法颇有见地。因为 ,四合院本身就包括有庭院 ,庭院常有山石点缀 ,并植有槐树、海棠、枣树、藤萝一类的树木 ,这难道不就是小型的园林嘛!明清北京居住建筑 ,大至王府、会馆、小至民宅 ,其实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四合院 ,只不过数量有多寡、规模有大小而已。四合院除了有礼制等级的差别外 ,就其建筑的文化内涵而言 ,可概括为 :“儒家思想落实在严谨规整的合院式建筑布局里 ,老庄强调的生命则弥漫在园林中”[8](P1 6 1)。至于建筑风格 ,北京所代表的东方建筑 ,主要是向平面展开 ,形成错落有致的群体。而西方建筑则是高空发展 ,形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结果是 ,前者体现了流动的时空感 ,而后者却只有空间感。不妨说 ,西方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东方的建筑是“流动的音乐”。
总之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对北京来说 ,不仅只是意味着古都格局和建筑的保护 ,更具有保护悠久传统文化的意义 ,关系到城市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也是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一项重要战略。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 ,有关人文环境的保护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例如 , 1 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内罗毕建议》 ,专门就历史环境问题进行了归纳 ,提出了五个共同观点 ,即认为 :历史环境是人类日常生活环境的一部分、是过去存在的表现、能将文化、宗教、社会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最准确如实地传给后人 ,因而 ,保护、保存历史环境与现代生活的统一 ,是城市规划、国土开发方面的基本要素[2 ](P4)。这些理念的提出 ,表明了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了。城市建筑与环境是分不开的。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 :“城市形成环境” ,“时时都在向人们传递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历史的保护就是要使这些历史文化内涵延续 ,并且让子孙后代知道先民的生活习俗及奋斗经历。历史建筑和历史景观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的存在使城市的发展具有连贯性 ,使民众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层的认识和理解”[1 ]。事实证明 ,建筑和环境 ,在培育民族精神方面 ,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替代的。特别是都城 ,具有巨大的民族凝聚力。那些具有悠久历史的街区 ,古老的建筑 ,往往能像钟声一样 ,唤起心灵深处的乡情和回忆 ,找到文化的根。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席、国际著名规划专家刘太格曾这样说 :“四合院是我们侨居国外的人对北京最向往的”。“它的生活环境是好得不得了的”。“尤其在春天、秋天的时候 ,院子里的阳光明媚 ,那个居住环境太美了”。他的体验 ,何尝不是那些飘泊海外的北京人乃至所有的华侨共同的心声呢。总之 ,建筑与环境(或者用建筑学的术语称作“场所精神”),是有生命力的 ,这种生命力 ,深深地蕴含在它们所传达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精神中。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将促进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弘扬。这同样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 [ 1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 [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 0 0 1.[ 2 ]阮仪三 ,王景慧 ,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 1 999.[ 3]R.deMooij:AViewofLeiden ,Leiden ,July 1 989.[ 4]SharonZukin :“Culturalstrategiesandurbanidenti
ties :RemakingpublicspaceinNewYork” ,Citiesin
transformation transformationincities,Avebury 1 997.[5]陈志华.北窗杂记———建筑学术随笔 [C].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99.[6]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 [M].第四卷.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 0 0 1.[7]刘太格畅谈北京古城保护 [N].国际地产参考.2 0 0 20 9.[8]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 [M].上海0 0 1.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 :
第五篇:韩学键强调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
韩学键书记强调要奋力推进大庆现代化国
际化建设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韩学键率市第一组学习考察团圆满结束赴陕黔川三省五市的学习考察,于6月7日在成都驻地召开总结会。韩学键强调,跳出大庆看大庆、站在高处看大庆、分析对比看大庆,全国各地正掀起新一轮竞相发展的浪潮,大庆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要理性把握各地发展战略的新趋势新变化,虚心学习各地加快发展的实践经验,以敢想、敢闯、敢干、敢冒的劲头,奋力推进大庆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
7天时间,韩学键一行辗转万余公里,前往陕西西安、杨凌,贵州贵阳、遵义,四川成都,深入城市规划展馆、园区企业、基层社区、职能部门,围绕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产业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创新、城乡统筹共进、文化发展繁荣、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学习考察。总结会上,沈宏宇、于洪涛、韩冰、赵明江、任贵生、李忠革、颜祥森和考察团全体成员,结合实际畅谈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大家纷纷表示,各地发展变化令人倍感震撼,思路举措令人深受启发,既开拓了视野、解放了思想、丰富了思路,更学到了经验、武装了头脑、增强了信心。
韩学键在讲话中指出,战略理念的高与低、思维视野的宽与广,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方发展速度的快与慢、发
展质量的好与坏。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我们看到,各地发展战略开始呈现出了新变化,主要表现在:更加注重加速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更加注重发展以新兴产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更加注重以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为重点的环境建设;更加注重以创新创造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更加注重以人才、资本、土地等为重点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这些新变化给大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出了新挑战、新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以动应变、主动作为。要加速经济转型升级,构筑具有大庆特色、符合大庆实际的高科技、低碳化、开放性产业体系,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道路交通网络,推进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综合配套。要加强城市科学管理,着力创建文明城、卫生城、环保模范城、生态园林城,提高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数字化水平,深化行政管理、市场管理、经济管理、法律管理、人文管理和社会管理。要全面提升市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突出人性化服务、网格化管理和信息化手段,建立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社会管理格局。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充分释放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
韩学键强调,敢想体现的是创意,敢闯体现的是精神,敢干体现的是魄力,敢冒体现的是自信。面对建设现代化国
际化城市的重任,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解放思想,树立和提高与时俱进的思维、理念、视野、标准、能力,奋发有为,更好地引导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干事创业。要站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度,科学谋划大庆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各项工作,尤其是重大事项和重要决策要充分发扬民主,广纳各方意见,集中全民智慧,主动接受监督,调动激发社会各界、全体市民建设大庆发展大庆的积极性。要进一步提高执行落实能力,突出课题化设计、项目化管理、工程化推进、台账化督查、绩效化考核,注重“治庸促为、治懒促勤、治散促严,治假促真、治浮促实、治蛮促和、治私促公、治奢促俭、治贪促廉”,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