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建同志在全县推进平安建设

时间:2019-05-13 16:0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海建同志在全县推进平安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海建同志在全县推进平安建设》。

第一篇:张海建同志在全县推进平安建设

张海建同志在全县推进平安建设、提升“两率一度”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是继7月6日召开的全县信访维稳工作会议、8月15日召开的全县重点信访案件工作汇报会议之后,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又一次事关和谐稳定的重要会议。会议主要目的是传达贯彻昨天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推进平安建设、提高‘两率一度’”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广泛动员全县各级、各个方面和广大干部群众,深入推进平安岐山建设工作,着力提升“两率一度”,继续巩固和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为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突破、跨越发展,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平安是百姓之幸,稳定是社稷之福。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尤其是政法综治维稳部门,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大局,深入推进“平安岐山”创建活动,全面落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有力维护了全县的和谐稳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些成绩是在形势复杂、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取得的,凝聚了在座各位同志和基层干部的心血与汗水。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长期以来在政法、综治、信访、维稳一线,默默无闻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刚才,维强同志通报了我县上半年“两率”测评情况;维章同志对当前全县综治维稳工作和平安岐山建设,以及“两率一度”大提升活动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蔡家坡镇、县公安局等五个镇和部门作了很好的发言。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学习和领会,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推进平安岐山建设、提升“两率一度”工作,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居安思危,在思想认识上要有新提升

清醒认识形势,准确把握大势,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大的背景看,目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今年是政治年,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维稳形势依然严峻。在目前发展中,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利益摩擦不断增多,群众追求公平正义的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愿更加强烈。我们处于一个矛盾触点增多、燃点降低的时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从我县情况看,目前我县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但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虽然刑事案件逐年下降,但刑事案件发生率仍然较高;虽然群体性事件总量呈减少趋势,但一些敏感问题的处理难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前段时间,受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影响,敏感时段明显增多,维稳压力明显加大,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显得异常艰巨而复杂。从实际工作看,一些镇、部门措施和责任落得还不够实,平安岐山建设不平衡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在去年全市公众安全感测评中,我县8个镇的社会治安满意率掉到全市的后30位,个别镇已经连续两年处于后10位,工作起色不大;一些镇、部门解决突出问题工作的力度不够,措施不力,致使来县去市上访的批次居高不下;一些基层组织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不强;有的干部法治观念不强、群众观念淡薄,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对群众的合理诉求推诿扯皮,各项工作落实不到位,甚至有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社会管理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平安岐山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社会稳定形势的复杂性、做好维稳工作的艰巨性,我们务必做到思想上特别清醒、政治上特别坚定,准备上特别充分、反应上特别灵敏,措施上特别有力,真正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县委部署要求上来,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全力做好维稳综治信访等各方面工作,切实做到“五个坚决防止”:坚决防止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坚决防止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赴省进京上访活动和重大个人极端事件、坚决防止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不给中省市添乱、不给岐山抹黑。

社会平安和谐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事关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做好当前和党的十八大期间信访维稳工作,是今年压倒一切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平安建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把平安岐山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统一思想,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强力推动,确保我县和各镇的公众安全感持续提升,确保县域持续和谐稳定。

二、突出重点,强力落实,在平安建设上要有新提升

平安建设涉及方方面面,点多面广,工作量很大。全县各级要紧紧围绕“两率一度”(平安建设知晓率,社会治安满意率和政法队伍满意度)大提升的目标,科学谋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使各镇的社会治安满意率不能排到全市的后30位,全县“两率一度”排名能够明显前移。

一要着力营造氛围。平安建设知晓率是反映综治工作力度和群众参与度的重要指标。从今年开始,省上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纳入调查测评的对象,并大幅提升了平安建设知晓率在年度综治考核中的比重。各镇要采取逐个见面的办法,全面过细地做好辖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的宣传工作,面对面地征求意见、倾听建议,改进工作,达成共识。抓好企业、村组、社区等基层部门,尤其是一些偏远农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每一户都要见面,坚决消灭宣传的死角,力求平安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公检法司等相关部门参与,近期召集“两代表一委员”,对全县平安建设情况进行通报。公检法司等部门要送法下乡,进一步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增强效果,把服务群众的举措告诉群众;教育部门要开展平安创建小手拉大手和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各部门、各单位要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要给大家讲清楚测评对岐山的重要性,一个好测评结果,能使岐山对外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能为我们的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县电视台要开辟专栏,宣传创建平安的实效,大力营造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

二要织密防控网络。织就覆盖全县的一张防控“大网”,是保持大局持续稳定的基础。要强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百日攻坚会战,进一步加快组建专业的巡逻队、巡防大队、保安队伍和群防群治队伍,广泛深入开展社区巡逻、邻里守望、看楼护院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形成警民携手共保平安的良好局面。要大力加强视频监控体系建设,对于县上下达的“三警三防进农村”“小探头”工程等建设任务,涉及到的镇、部门务必按时落实到位。加强重点区域、要害部门、重要目标的安全防范措施,尤其把各类重大活动、人员密集场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设施部位安全防范工作,要做深、做细、做扎实,确保万无一失。公安机关要将全部巡防力量投放到主要路段、繁华地段、重点时段,加大对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和易发案区域的流动巡逻,切实提高见警率、管事率。

三要深化严打整治。实践证明,深入开展“严打”斗争,是降低刑事发案率、维护社会治安的有力举措。政法机关要把“打得稳、打得准、打得狠、打得及时”的方针,落实到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从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问题抓起,重拳打击“两抢一盗”、黑恶势力犯罪、涉枪涉爆犯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暴力犯罪活动,以严打保平安,以平安促满意。要继续加大重点区域的整治力度,加强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繁华街区、校园及车站周边等复杂地区的清理和整顿,最大限度地挤压违法犯罪的空间,努力降低和减少可防性案件的发生。当前,对县上确定的重点整治的区域、部位,涉及到的镇和部门要进一步细化整治方案和工作措施,明确包抓领导,及时妥善解决,确保不留后遗症,以成效取信于民。

四要肃清非法集资。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是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这几年,非法集资问题在全市出现多发高发的势头,并向多领域和职业化发展,受害者人数众多,引发了一些集体上访事件。我县个别镇、单位和群众参与其中,深受其害,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稳定。全县各级要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问题作为深化平安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的重点工作来抓,积极稳妥处置好非法集资的有关问题。要教育群众自觉不参与非法集资,保护好群众切身利益。

五要狠抓矛盾化解。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利益矛盾是矛盾中的主要矛盾。统筹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是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的关键。全县各级要围绕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涉法涉诉等重点领域,深入排查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可能导致采取极端方式表达诉求的问题、可能引发媒体炒作的问题。对排查出的矛盾和问题,要明确责任,合力攻坚,做到“有理的解决到位、无理的教育稳控到位、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要加大对进京非正常访、赴省集体访治理力度,对无理缠访、闹访和采取极端方式上访的坚决依法处理,把在当前和党的十八大期间不发生一起进京上访,作为一项政治纪律、工作纪律来落实。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多到偏远的村组、多到群众家里、多到问题较多的地方去,了解群众疾苦,听取基层呼声,尽一切可能,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以真诚赢民心、以真情促和谐。

六要加强基层建设。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大多数发生在基层,最终要靠基层来解决。各级干部要善于做好群众工作,牢固树立固本强基的理念,把更多的精力和人力、财力、物力投放在强化镇村、社区等基层组织建设和各项基础性工作上来,使基层组织真正成为综治维稳的“第一道防线”,把矛盾化解在村镇,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要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工作模式,探索治安管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三位一体”、互联互通的新路子,不断夯实社会和谐的根基。要加强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组织和引导群众的能力,使基层干部成为平安建设的信息员、战斗员,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三、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在形成合力上要有新提升

全县各级务必按照“全民动员、全面参与”的工作思路,高点研究谋划,上下齐抓共管,多措并举推进,确保活动开展的有声势、有成效。

一要夯实领导责任。各镇党委书记、镇长要切实履行平安建设的第一责任,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着力抓好活动的部署、决策和指挥;分管领导要认真履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做好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其他班子成员也要按照“一岗双责”要求,高度重视,积极配合,认真抓好份内工作,确保事有人管、层层落实。同时,要把工作保障作为考量领导重视与否的重要依据,凡财力保障不到位,影响活动成效,导致“两率一度”测评结果下滑的,要通报批评。

二要全面部署安排。省上11月上旬全面开展公众安全感调查测评,市上将同步进行测评。现在是10月中旬,留给全县各级落实的时间很紧张。今天会后,各镇要立即召开会议动员、部署,严格按照省上测评标准和县上《实施方案》,按照三个阶段的工作内容,突出重点,细化措施,确保做好工作。尤其是去年省市测评排名靠后的有关镇和县级政法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学习借鉴好的做法,切实查缺补漏,加大整改力度。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综治委各成员单位和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围绕这一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扎实做好相关的工作,为平安建设贡献力量。

三要严格督导奖惩。下一步,县综治委将组织力量对各镇、各部门和各单位,就这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工作不力、问题较多的镇、部门和单位,县上将进行重点督导;对今年再次“两率一度”下滑较大、影响全县考核位次的镇和政法部门,将依据有关考核奖惩办法,进行警示提醒、黄牌警告,直至实施“一票否决”;对重视力度不够、活动开展效果不好的县级部门,在年终综治考核时要降等,属市级、县级平安单位的,坚决按相关的程序,撤销平安单位称号;对问题严重、影响全县大局的,严肃追究相关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各镇也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检查督导、跟踪问效和末端落实方面,确保活动有始有终,取得实效。

同志们,一年一度的省市公众安全感调查测评在即,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再添措施,再鼓干劲,坚决打赢这场硬仗,努力开创平安岐山建设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二篇:王振华同志在交通系统信访稳定及平安建设

王振华同志在交通系统信访稳定及平安建设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受县委、县政府委托参加交通系统信访稳定及平安建设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落实市、县信访稳定及平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交通系统信访稳定及平安建设工作重点,下面我结合交通系统的实际,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

信访稳定工作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县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主线,以建设平安交通、继续争创县、市综治工作先进为目标,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进一步深化平安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着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社会信访稳定防控体系工作,全系统各单位要增强做好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及平安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明确工作重点

1、认真落实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四制”工作,各单位要与内部单位、科室、及楼庭院逢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预防为主,打防结合。

2、加强治安机构建设、配齐配强综治人员,明确职责任务,7、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单位各部门能主动把平安建设活动与本单位的工作实效、工作特点、职能职责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平安建设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各单位能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格治安防范和治安管理。

总之,根据市、县信访稳定及平安建设会议精神,切实把我们交通系统的信访稳定及平安工作做得扎实有效,为交通系统的平安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篇:张安顺同志在市委五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坚定信心 抢抓机遇 推动通化科学发展加快振兴

——张安顺同志在市委五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

(2008年12月2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报告今年工作,对明年工作提出意见,研究讨论我市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首先,我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报告工作。

即将过去的一年,是通化发展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今年我国大事多、突发性困难多和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多的复杂局面,市委常委会紧密团结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努力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千方百计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继续保持了通化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各级领导班子驾驭全局的执政能力和推进科学发展的工作水平。

一年来,我们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实现了通化振兴发展的阶段性新跨越。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6亿元,比上年增长21%;实现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46.5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2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0.7%、30.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0亿元,比上年增长42.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亿元,比上年增长2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0亿元,比上年增长52.1%。与2005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工业总量和效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三倍。通化的经济总量、发展后劲和综合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正在呈现城市经济快速做强、县域经济加快突破、园区经济群起争先的良好局面。今年,各县(市、区)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将全部超过3亿元,达到了新的阶段水平。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一年来,我们集中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实现了投资拉动的新突破。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42项,投资增速居全省前列。40万吨硅钢、20万吨雪花啤酒、3000公斤基因重组人胰岛素等一大批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大项目,即将形成全市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通化经济开发区建设取得较大突破。下大力气谋划包装后续项目,储备亿元以上新项目620项,总投资额2720多亿元。申请国家和省科技支撑项目82项。抓住国家扩大投资的机遇,迅速启动向国家争取项目和资金专项工作,初步争取项目资金3.47亿元,占全省的13%。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组织开展了系列经贸交流活动。在第四届“东博会”上,共签约34个大项目,投资总额达130.5亿元。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80亿元。

一年来,我们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兴市,实现了重点产业建设全面加快的新格局。加快推进产业规模化,坚持做大做强冶金、医药、食品三大支柱产业,集中打造冶金、医药、食品、能源四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全面推进冶金及关联产业、医药、农产品加工、人参、葡萄酒、能源、旅游、商贸流通、房地产、文化十大产业快速发展。冶金产业形成600万吨钢生产能力,支持和推动了通钢装备大型化改造;新上冶金关联产业项目100余项,完成投资50亿元。医药产业集群优势和品牌效应继续提升,我市被评为“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被命名为“中国医药城”。食品产业的系列化、品牌化开发取得新进展,我市葡萄酒、人参、果仁、食用酒精、鹅鸭肥肝等产业在国内占重要地位。能源产业大项目建设蓄势突破,商贸流通、房地产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旅游、文化产业呈现出新活力。在工业领域,通过狠抓重点企业运行、推进技术改造和新项目投产达效、发展规模企业群体和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努力把通钢限产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继续保持了提速增效良好势头。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10户,产值超亿元企业发展到55户。在服务业领域,重点围绕加快提升旅游和商贸流通水平,推进了一批大项目建设,欧亚通化购物中心建成开业,义乌国际商贸城、北京恒坤家居博览中心、龙湾会馆、中东新天地购物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围绕各项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全民创业。继续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预计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5亿元,比上年增长58%;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和对财政贡献率超过60%。

一年来,我们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实现了投资、创业、人居环境的新提升。加快推进交通快速化,通沈高速公路(通化段)建成通车,结束了通化境内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迈出了打造区域外围“两小时经济圈”的第一步;通丹、营松、梅沈高速公路和通丹铁路开工建设,通集、通长高速公路和通化机场前期工作有效推进。与丹东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依托公铁交通大动脉合力建设通丹经济带,打造东北东部开发开放先导区,协议在通化建设陆港,使通化由“内陆地区”变成“沿海地区”。按照建设宜居山水城市的目标,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实施了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二道河改造、滨江东路改造、倚江园建设、玉皇山公园改造、供水供热供气设施改造等10项重点工程;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继续推进,启动了全省首个国家级健康住宅试点工程,江南新区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力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严格规范审批、收费、检查、处罚等行政执法行为,新政务大厅投入使用,投资创业的服务环境明显改善。

一年来,我们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新进展。深入实施县域突破战略,着力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全省县域综合发展指数最新排序中,5县(市)全面升位,其中梅河口市升至第三位,辉南、柳河两县分别晋升5位。县(市)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推进,一批较大项目投产达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取得新突破,9户企业进入全省农业产业化30户重点企业行列,万通药业、阜康公司、卓越公司上榜全国第四批重点龙头企业。预计今年5县(市)生产总值增幅均接近或超过30%,投资增幅均超过60%。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基本结束。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提升城镇化建设、新村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水平,共投入资金17.1亿元,实施新农村建设各类项目2000多项,试点村镇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镇村环境进一步改善。全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领域各项建设,实现了构建和谐的新进步。市人大、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进全局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统一战线工作有效开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社科联、侨联、工商联、残联、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和老干部局、老龄委、关工委在共建和谐、共促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依法治市,司法、行政执法、普法工作有效推进。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平安建设,构建了县、乡、村“N+1”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扫黑除恶、同“法轮功”等邪教斗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继续开展“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年”活动,组织开展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营造了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兴通化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双支”、“五边建设”,取得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体育、广播电视、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等事业健康发展,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我市体育健儿在全国冬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文艺团体参加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为通化赢得了荣誉。坚持把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确定重点办好的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计划。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100元,比上年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80元,比上年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5.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3万人。养老、失业保险实现了保费征缴、发放、基金积累各超10亿元目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1万,城乡低保等七项社会救助进一步提高水平,新农合参合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完成省下达的廉租房建设任务,新建廉租房6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农村泥草房改造任务。农村公路建设在“村村通”基础上继续推进,通屯率提高到70%。认真抓好市场供应和平抑物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回落。强化了安全生产管理、市场监管和疫病防控,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积极开展了支援汶川抗震救灾及灾后援建工作。开展县(市、区)委书记、局长大接访活动,一大批涉法涉诉、重信重访遗留问题得到集中有效解决,实现了奥运会期间非正常进京访零指标。

一年来,我们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实现了全市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新提高。市委常委会认真抓好自身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精心组织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加速通化振兴”大讨论活动,达到了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创新工作、增添干劲的预期目的。继续开展“和谐班子”创建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团结和谐、合力干事的良好局面。认真开展科学规范市、县(市、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有效推进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开展“党员创业帮带工程”,有效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加快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加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开展“牢记宗旨、执政为民、关注民生”主题教育,有效解决了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纠治了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化了反腐倡廉建设。

总结成绩的同时,市委常委会还认为,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是经济总量小,重点产业规模不大,财政实力不强,经济发展缺少大项目拉动、大企业带动和重大基础设施的强有力支撑;扩大就业、社会保障、居民增收压力较大,尤其是加快提高农民收入任务艰巨而紧迫。面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繁重任务,我们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现象依然存在,个别干部为政不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讨论的意见,就明年工作提出意见。

2009年,是通化振兴发展极为关键的一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继续加深,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我市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作为支柱产业的冶金产业开始进入低速发展周期,并波及相关产业,已经对全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严峻挑战,预期经济增幅将有一定回落。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央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一系列“保增长”措施。可以说,我市经济发展所处的逆境前所未有,面临的投资扩张机遇也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科学把握形势,充分估计困难,坚定发展信心,沉着冷静应对各种不利因素,焕发斗志、抢抓机遇,逆势求进、好中求快,努力在宏观经济形势严峻的特殊时期,保持重点企业、重点产业稳健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通化科学发展、加快振兴打下更加稳健的基础,为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打下后发跨越的基础,为超前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确保到2012年实现GDP1000亿元,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考虑,明年全市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走产业规模化、交通快速化、人居生态化发展路子,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强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兴市,强力推进以十大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强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开发开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强力推进民生改善,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为把通化建设成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社会和谐、文化兴盛、生态优美的吉林省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国北方宜居山水城市而奋斗。

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力争增长20%,财政收入力争保持平稳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强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

抓住国家扩大投资的机遇,举全力“抓投资、保增长、调结构、促扩张”。要以谋划储备的747个投资项目为基本盘子,以钢铁、能源、生物基地、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民生、社会事业、旅游业、服务业“八大板块”和铁路、公路、机场、水利、城市基础设施“五大工程”为重点,全方位开展项目申报和争取工作,争取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投资计划。15个重大项目推进组要开足马力、只争朝夕,组织和带动全市打一场争取项目、争取资金的攻坚战。要集中突破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瓶颈”,确保项目早立项、快开工,如期投产达效。全年要开工和续建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25项,其中必保开工10亿元级项目10项、5亿元级项目9项和亿元级项目150项以上。要加快建设华能公司投资30亿元的煤矸石电厂、香港长盈集团投资10亿元的镁合金及焦炭项目、上海东方物产集团投资16亿元的长白山药谷物流中心、总投资11亿元的通化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总投资5.2亿元的修正人参产业园、总投资近10亿元的中东新天地购物中心、总投资22亿元的义乌国际商贸城、总投资17亿元的通丹铁路、总投资17.7亿元的梅沈高速公路、总投资20亿元的营松高速公路、总投资30亿元的通丹高速公路等大项目。要专门建立10亿元级、5亿元级大项目推进组制度,实行市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切实做到领导包保到位、部门服务到位、投资主体和建设主体落实到位。与此同时,切实加强对国家投资项目的监管。

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抓住“南资北移”的机遇,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变“冬闲”为“冬忙”,坚持不懈到发达地区开展招商引资。继续大力开展小分队叩门招商、委托招商、会展招商和以商招商,跟踪跨国公司驻中国机构和国内500强、行业100强企业投资动向,以超常举措“攀高结贵”。精心组织参加“东博会”及其他经贸交流活动。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要有选择地主攻一些重点地区,力争多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龙头项目,带动产业向我市接续转移,争取尽快建设以南方发达地区冠名的产业园区,形成招商带动效应。要注重培育招商精神,把招商精神培育成通化艰苦创业的核心精神。

要进一步优化投资创业服务环境。坚持“一如、三优、三全”服务理念,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真正做到视投资者如亲人,有手足之情,有善待之心,有包容之量,尽一切努力提供优先、优质、优惠服务,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服务,树立起通化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形象。

二、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兴市,强力推进以十大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建设通化现代产业体系,要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兴市,按照建设现代农业、打造新型工业、提升服务业的要求,做大做强“三大支柱”,集中打造“四大集群”,全面推进“十大产业”快速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要协同建设辉发河流域优质大米产业带,注重发展转化玉米,强化发展精品畜牧业和山区林特产业。打造新型工业,要坚持把投资拉动与产业升级相结合,把做强大企业与发展规模企业群相结合,把招商引资与推动现有企业产能释放相结合。提升服务业,要围绕培育和引导消费热点,加快推进一批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计划。

产业建设要统筹推进、突出重点,集中打造龙头、加快壮大集群。冶金产业要紧紧围绕建设吉林省冶金产业基地,加快向精特化调整,向制品化延伸。全力支持和帮助通钢克服困难,继续推进装备大型化改造和1000万吨钢产能建设,加快发展汽车用钢;把发展冶金关联产业提到战略高度,努力提高钢材就地转化率和制品化率,加快形成通钢与地方相互依托、互为拉动的发展格局。医药产业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中药及生物药产业基地,突出打好“中国医药城”和“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两个品牌,一方面要继续壮大产业集群规模,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一批生物药产业化,开展中药生物技术集成创新,推进中药现代化,以发展生物药业带动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食品产业要紧紧围绕建设长白山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加快发展葡萄酒、食用酒精、畜禽产品加工、人参、果仁、保健食品等富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继续推进系列化、品牌化开发。能源产业要在资源勘探上加快进展,大力推进油页岩、煤炭以及水资源开发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旅游产业要围绕建设区域性观光、休闲、度假中心,加快打造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龙湾火山口湖群世界地质公园、鸭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三个国际级品牌,推进产业化开发,向特色化、精品化迈进。商贸流通产业要着眼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东北东部重要物流通道,建设区域性购物中心和专业化物流中心。房地产业要着眼于建设宜居山水城市,坚持人性化、规范化开发和管理,着力引进大财团组团开发,提升开发建筑和物业管理理念;全面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文化产业要突出发展传媒、发行、演艺业,推动英语辅导报社上市。

三、加强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开发开放

全面建设开放通道。大力推进通丹、梅沈、营松、通集、通长高速公路和通丹铁路建设,掀起交通大动脉建设新高潮。加紧完成通化机场前期工作,力争明年开工建设。加快建设集安至白山鸭绿江旅游公路。围绕建设通丹经济带、打造东北东部开发开放先导区,加快推进与丹东市的务实合作,合力建设通丹高速公路和铁路,为建设通化陆港创造条件。抢抓农村公路建设新机遇,完善和提升农村路网。

加快城市开发建设。围绕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和宜居山水城市、通边达海前沿门户城市的建设定位,突出沿江两岸建设这条轴线,继续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提升江西、完善江东、开发江南、建设江北。继续抓好棚户区改造、污水处理厂建设、二道河改造、道路桥梁升级改造、供水供热供气设施改造、绿化美化亮化整体改造等重点工程,棚户区改造要向周边拓展,沿江两岸建设要锦上添花,周山、沟河治理要突出涵养生态。要把江打造成景观带,把河改造成休闲长廊,把沟建设成生态家园,精心规划设计和逐步改造江桥、河桥、沟桥,让江、河、沟、桥成为通化的美景。继续扎实开展国家级卫生城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垄断行业、公用事业以及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其它行业和领域的放开,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拓展投资、创业空间。继续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强化政策落实,研究制定更加开明、开放的全民创业政策;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功能,全面提高创业项目推介、融资担保、人才培训等服务水平,扶持个体群众创业,培育和发展民营企业。

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根本要求,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用城镇化理念建设农村,用现代化观念武装农民,加快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加快提升城镇化建设、新村建设、公共事业建设水平,加快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坚持工业立县、产业兴县,推进县域工业化。要深入实施县域突破战略,继续保持在全省县域发展中争先进位的势头。注重围绕通化“钢铁城”、“医药城”建设,发展冶金关联产业和医药产业;积极推进各类能源矿产的勘探开发,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推进大项目建设;发挥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125户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全面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食品生产基地。加快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推进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发展。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突出发展基地农业,主推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提高技术集成、农机装备、水利设施配套和社会化服务水平。要整合开发县域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

坚持以县城及其它中心镇建设为龙头,推进农村城镇化。要紧密结合开放通道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城市为中心、县城为支撑、中心镇为节点、交通主干道为纽带的区域城镇化建设格局。加快提升县级城市、县城建设水平,按照小城市规划标准建设区域中心镇。突出规划特色、产业特点、建筑风格以及文化、生态保护,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大镇、旅游名镇、民族集镇。全市重点规划建设10个以上特色镇,并赋予县级管理权限。进一步加快推进新村建设。完成泥草房改造任务。

坚持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出发点,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要围绕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加快农村内部改革和城市涉农方面的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山庄经济”等规模经营。要坚持农民主体,广开增收渠道,重点抓好农民政策性增收、劳务增收、结构调整增收,保障农民财产性收入。在全面落实好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基础上,制定全市支农政策。依据政策规定,放开城市农民落户限制,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同时,保障转移就业稳定的农民工家庭的土地流转收益。要加快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金融、科技、人才、信息等支农服务;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建设等公共事业,有计划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尽可能降低农民生产生活成本,以减支促增收。

五、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强力推进民生改善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要注重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好民生实事,注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提升公共事业服务。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公共财政建设水平,把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随着财力增长,逐步提高工资收入水平。提升促进就业能力,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安置、岗位开发、创业资金扶持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巩固“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成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全面开展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扩面攻坚活动,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开展农村独女户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加强各类保险基金及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增强救助能力,实现城乡低保动态全覆盖,应保尽保、应救必助。继续抓好廉租房建设,扩大廉租补贴范围。提升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重点加强薄弱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舍、师资建设,落实农村、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继续大力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加快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积极支持通化师范学院发展,创造条件使学院在地方发展中更好发挥作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在办好县级以上医院的同时,加快完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继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文化事业发展活力,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市图书馆、档案馆和高句丽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市体育健身中心建设。进一步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妇女、青年、儿童和老龄事业发展,加强老干部工作,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全市要继续围绕就业、增收、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涉及群众利益诸方面,精心安排和实施改善民生的实事。

加强社会管理服务。坚持把社会管理重心放到基层,重点加强乡镇、村屯和城市社区管理,完善管理服务网络。认真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加强信访工作,健全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机制,继续开展县(市、区)委书记和局长大接访活动,突出解决信访遗留问题。坚持不懈强化社会安全管理,全面加强矿山、消防、交通、水源、食品药品安全和重大疫病、环境污染防控等工作,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按照“抓创建、保稳定、促和谐”的总体要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通化建设,注重抓源头、抓苗头、抓基层、抓基础,强化基层综治工作中心职能作用,完善城乡防控一体化功能,突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保持打击犯罪高压态势,努力建设让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政法队伍。

发展民主政治和法治。进一步健全市委民主化决策机制,完善人大、政协工作机制和制度,支持人大、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和政协委员民主监督权利。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真诚合作,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侨务政策,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服务水平。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开展维权服务。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扎实开展普法,积极开展法律援助。

建设通化精神文明。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按照全面振兴通化的要求,培育城市精神,融铸通化市魂,树立城市形象。要精心设计载体,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公民精神,树立城市开放包容、创新创业的和谐发展形象,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双拥”、“双支”和“五边建设”,继续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与此同时,注重挖掘以高句丽文化、满族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提升以人参文化、果酒文化、中药文化、松花砚文化为代表的产业文化,弘扬以抗联精神为代表的革命传统文化,注重培育文艺家群体,努力把通化建设成长白山地域文化中心。

六、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从明年3月开始,要在全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市各级党委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统一思想、应对挑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契机,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达到预期目的。要坚持以县(局)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通化发展振兴的正确思路、有效措施和实际本领。

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党的组织建设。坚持从坚定理想信念、推进思想解放、落实民主集中制、践行党的宗旨等重大方面,抓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按照改善结构、提升功能、总体稳定的要求,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牢牢把握正确的用人导向,以开展科学规范市、县(市、区)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为载体,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把有德才、有业绩、有口碑的干部选拔和调整到重要岗位。积极为年轻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以及后备干部创造机会、提供舞台。依托市委党校,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抓好包括党政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提升功能、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全面加强农村、街道、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提高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水平;继续扎实开展“党员创业帮带工程”活动。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全面落实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和选树更多党员先进典型。

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坚持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重点,推进全市党的作风建设。要继续推进思想解放,围绕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坚持逆势求进、负重前行,不为任何困难所惧;增强机遇意识,以科学的态度、比拼的精神、超常的举措去赢得发展主动权。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好科学发展观理论,加强政策研究,注重改善知识结构,着力提高能抓大事的思维能力、敢做新事的创造能力、肯干实事的操作能力、会办难事的协调能力、善处急事的应变能力。要扎实推进机关作风转变,大力提倡雷厉风行抓工作、只争朝夕抓落实的良好作风。各级党委要全面抓好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

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相结合,不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注重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要大力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加强市委重要决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整治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问题,深挖背后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要加大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以及处于重要岗位、承担重大任务干部的监督,加强对腐败易发生领域的监管,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各级党委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要坚持“一岗双责”,抓好廉洁自律和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更加自觉地把工作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去部署、去开展,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纪检监察工作的各个方面。同志们,做好明年工作,推动通化科学发展、加快振兴,是全市人民的期待。我们面前有困难、有挑战,更有机遇。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奋发努力、奋然前行!

第四篇:张长征同志在社区“创先争优”暨

张长征同志在社区“创先争优”暨 党员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部署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5月26日)

发布时间:2010-10-26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社区“创先争优”暨党员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部署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市、区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全面部署我社区“创先争优”活动。这次活动历时三年,十分重要,期间将迎来建党90周年和党的十八大召开,也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阶段。从社区实际看,通过这个活动,要进一步振奋全体党员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凝聚各族群众建设和谐社区的力量。下面,我根据社区党委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学习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广泛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对于开展这次“创先争优”活动,中央和市委、区委高度重视,已相继召开专题会议做出安排部署。我们要切实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上级部署要求上来。

第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拓展学习实践成果、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需要。

为期一年的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应当看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任务,一些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深刻,一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仍有待解决,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尚需继续完善,抓好整改落实的任务还很艰巨,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次“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延展和深入,无论是总体要求、活动主题、主要内容还是争创目标,都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来展开,必将对深入学习和长期实践科学发展观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增强党组织战斗力、激发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需要。

各支部、党小组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五个好”和“五带头”为目标,(一是领导班子好。二是党员队伍好。三是工作机制好。四是工作业绩好。五是群众反映好。)(一是带头学习提高。二是带头争创佳绩。三是带头服务群众。四是带头遵纪守法。五是带头弘扬正气。)统筹推进党的建设经常性工作,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党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第三,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

目前,区委、区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国际化、现代化、精品化”的发展理念、“三带、两线、九点”的空间发展布局、“历史文化风貌与现代文明生活协调统一的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发展定位以及“创造城市美好生活”的发展目标。我们将围绕全区发展整体思路,突出特色与优势,把首创精神、民族特色、精品意识融入到创新党建、发展经济、建设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中,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抓发展、求发展的热情,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二、立足实际,把握重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整个“创先争优”活动是围绕迎接建党90周年、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两个重大节点展开的。中央明确提出:“要充分借鉴和运用学习实践活动成功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党组织要结合实际,统筹兼顾,把握好阶段性重点,确保活动扎实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真正做到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科学发展持续上水平,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

(一)突出“创先争优”活动的争创主题。根据街道实际,工委确定了“践行科学发展,服务保障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和谐”的争创主题。社区党委也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制定的“科技走进生活,服务社区居民”的实践载体的基础上确定了“创先争优凝聚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共建美好家园”的争创主题。坚持从实际出发,明确“创先争优”的实践重点,建“五个好”班子、发挥党员“五带头”作用,使活动内容紧扣工作大局。要找准开展活动的着力点,确定出符合实际的活动主题,使目标看得见、工作能落实、党员好参加。我们社区将以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为主题,每个党支部都要有明确具体的争创主题,以便于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明确“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要求。根据方案,本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推动科学发展,就是要继续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方案做出承诺而尚未完成的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就是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主动排查矛盾纠纷,营造崇尚先进、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服务人民群众,就是要规范社区服务站工作,加强一站式办公质量与效率,为群众提供政策、信息、技术、法律等各方面服务,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党员服务和带动群众,群众相信和支持党员,进一步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基层组织,就是要通过实施“三级联创”和创新项目制,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选好配强支部和党小组的带头人,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贯穿于“创先争优”活动的全过程,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三)丰富“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内容。社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就是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发展、服务群众中切实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群众满意的工作机构。在党员中开展“五带头”,就是为了不断优化党的组织细胞,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争当群众贴心人和主心骨,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决把党组织要求和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开展“五个好”创建和“五带头”活动,要结合自身实际,提出明确具体、特色鲜明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条件。

(四)突出“创先争优”活动每一阶段的重点。按照街道《实施方案》的要求,第一阶段要广泛开展动员部署,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明确领导责任,细化工作任务,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推动“创先争优”活动迅速展开。第二阶段全面开展创建活动,要围绕主题,抓住载体,突出特色,树立品牌和亮点。各支部、党小组和党员都要对照先进典型和工作标准,查找差距与不足,同时还要组织开展日前各支部、党小组推荐上来的“群众满意的好党员”事迹宣讲、集中学习等活动,使“五个好”党组织和“五带头”党员比例大幅提升。第三阶段围绕向党的十八大献礼,集中展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搞好活动总结,进行考核评议,建立起“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效机制。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社区党委专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各支部书记要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确保活动不走过场,同时注重在工作中总结、推广在服务群众、民族团结、民生建设等方面涌现出的先进典型。

一是广大党员要立足岗位争优秀,防止形式主义倾向,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资源,为完成好中心任务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要把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贯穿始终。要广泛宣传和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民族工作实效推动社区和谐稳定。通过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营造民族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三是要把服务群众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自觉践行党的宗旨,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主动关注群众疾苦,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做实事。关心弱势群体生活,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同志们,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党员群众要积极参与。我们一定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为把牛街东里社区建设的民族团结和谐美满提供强大动力和组织保证。

第五篇:张务锋同志在全市民生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张务锋同志在全市民生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2011-11-14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沂蒙革命老区参照执行国家中部地区有关政策的新形势下,我市作为全省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城市,隆重召开这次民生建设大会,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全市民生事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可以说有基础和传统、有成就和经验、有机遇和挑战,也有责任和压力。对民生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前段时间开展了深入调研,多次召开工作调度会和市民恳谈会,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都进行了认真研究,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思路和重点;制定了《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见》。刚才,我们先后观看了民生工作专题片;蒙阴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城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兰山区卫生局、莒南县政务大厅、沂南县大庄镇、市园林局7个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大会介绍了经验,另有29个单位作了书面交流;杜德昌常务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与有关部门签订了民生建设责任书;张少军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就加强民生建设作了重要讲话。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领会这次大会精神、特别是张少军书记的讲话要求,用心抓好落实。下面,我代表市政府,讲三个问题。

一、“大临沂、新临沂”建设成效显著,全市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满意度幸福感、和谐度安全感都明显增强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力成就事业。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民生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倾注真情实感,投入“真金白银”,一届接着一届干,求真务实抓落实,在人均财力不足全省平均水平四成的情况下,六成以上的财力花在民生上,有力推动了民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是,居民收入增加,群众富裕度明显增强。1996年,临沂率先在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中实现了整体脱贫;2000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小康;2004年,生产总值实现了总量过千亿、人均过万元的双突破;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破万元大关;2010年,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地方财政收入是2005年的2.4倍。目前,全市百万、千万富翁不再稀奇,“万元户”逐渐成为时代的记忆,贫穷落后的形象彻底颠覆,沂蒙大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局面。在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临沂市民幸福感位列全国第二位。

二是,保障体系完善,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各类保险扩面提标。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七年年均增长14%以上,“取暖费”补贴标准由每人每年24元提高到1100元;各县区、开发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部纳入国家试点,提前一年半实现了全覆盖。社会救助水平提高。城乡低收入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十一五”期间累计发放低保金9.5亿元,保障140.6万人;残疾人和福利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慈善资金达到3.2亿元,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就业形势持续稳定。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9.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7.8万人,“双零”家庭实现动态消零,城镇失业率连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累计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1708个,新建校舍200多万平方米,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高中教育普及率达90%;职业院校在校生达9万多人,温家宝总理对我市创新发展职业教育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临沂大学获批挂牌,沂蒙人民实现了多年夙愿。医疗改革逐步深化。182个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平均降幅超过40%;新农合参合人数和参合率始终保持全省首位;先看病、后交费新型就诊模式成功破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先后建成经济适用房507万平方米,新建农村住房45万户,改造农村危房5万户,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27平方米和32平方米,今年作为山东省唯一地级市代表,参加了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会议。社会保持和谐稳定。95%以上村居实现了无刑事案件、无生产安全事故和治安灾害事故、无群体性上访的“三无”目标,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到97.5%,2010年我市被评为“中国全面小康最具安全感城市”。在8月16日举行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启动仪式上,莒南县大店镇的农民群众激动地说:“种地不纳税、上学不交费、看病不太贵、养老不用愁,感谢共产党、遇到好社会”。

三是,公共服务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增强。民生支出连年实现新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财政民生投入累计达453亿元,年均增长32%;其中,2010年达13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58.4%,比“十五”末翻了近两番;预计今年民生支出16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0.4%,比全省高出9.4个百分点。城乡基础设施取得新突破。现代滨水生态城市特色日趋鲜明,城区蓄水面积48.5平方公里,沂河湿地成为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曾说:“临沂不是江南、胜似江南,不是苏杭、好像苏杭”;省委姜异康书记说“临沂不仅是山东而且是全国革命老区的一张名片”;姜大明省长讲“临沂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县城、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加快对接,全市99%的行政村通了硬化路,414万群众吃上自来水,20户以上的自然村全部通上有线电视,水库除险加固、农村沼气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交通、水利、电力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青兰高速、东平铁路、新客运总站、临沂飞机场一期改造提升、刘家道口水利枢纽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沂沭河防洪能力由20年提高到50年一遇。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新亮点。重点河流提前一年达到省政府“稳定恢复鱼类生长”的要求,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规模为全国地级市平均水平的6倍,代表山东省迎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国家考核获得第一名。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82%的行政村实现“五化”达标,气上楼、水治污、环卫保洁市场化物业化“三上”工程加快实施,走出了一条“环境绿色生态、产业特色高效、乡村生态文明”的新农村建设之路。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刘伟同志认为“临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经验,在山东新农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文化体育事业得到新发展。在全省率先推行文化体制改革,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钢结构文化广场、全省最高的广播电视发射塔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电影《沂蒙六姐妹》、电视剧《沂蒙》、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等作品获得国家级大奖,沂蒙精神、红色文化闻名全国。首创并成功举办了全国红色运动会,成为世界上连续举办国际赛艇和滑水两大赛事的唯一城市,规划建设了全省最大的百里滨河健身长廊,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

四是,城市形象提升,群众自豪感明显增强。诸多“临沂品牌”推向全省、全国。“联审联批”和“代办服务”全面推行,审批提速超过88%,我市荣登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政府效率单项奖榜首;发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做法,被中央农工办上报党中央和国务院并刊发全国;农村社区“大村庄制”创建经验,被国家民政部誉为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范例;供销系统“一网两平台”建设被称为“莒南模式、临沂现象、山东经验”;“行风热线”、“马上就办”栏目架通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成为全国政务和纠风品牌;用群众工作理念统揽信访工作和破解基层信访工作难题“五个一”的做法在全国推广;基层人社所“小平台、大事业”、新农合农民住院“一卡通”、北城新区“解四忧”和谐拆迁改造等做法,被全省推广。一批“国字号”荣誉扮靓临沂。“十一五”期间,我市先后创建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中国城乡建设范例城市、中国宜居生态城市、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获得了中国书法名城、中国地热名城、中国市场名城、中国物流之都、中国板材之都等荣誉称号。今年,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顺利通过全国爱卫办综合评审,进入公示环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得到国家考核组的好评;全国供销合作社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建设现场会、第十一届全国“村长”论坛,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城市规划、公路管理等现场经验交流会先后在我市召开。目前,临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影响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大,已成为投资的热土、创业的高地、生活的乐园。正如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讲得那样:“临沂是一个想来的人向往的地方,没来过的人想不到的地方,停留过的人不想离开的地方,离开的人还想再来的地方!”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执政之基、发展之需、和谐之本。多年来的实践,使我们对民生建设有了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第一,必须带着感情和责任抓民生。临沂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承担着全省九分之一的民生建设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十分必要和迫切。一是,要求高。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10月视察临沂时,向全国发出了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号召,让人民群众生活得幸福安全,更有尊严。姜异康书记在最近召开的省委九届十三次全会上强调,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姜大明省长一再要求,用财政的钱做好保民生的工作、用市场和社会的钱办好促发展的事情。中央和省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表明,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各级担负的硬任务,是讲政治、讲党性的现实检验。二是,责任重。去年中央党校在临沂举办全国革命老区跨越发展高层论坛,形成了两点广泛共识:革命老区不应该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应当科学发展、走向现代文明;老区人民在战争年代作出了巨大牺牲奉献,改革建设时期理应享受国家和省里的优惠政策,理应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如果民生工作做不好,不仅有负上级的期望和重托,更愧对老百姓的期盼和信任。各级党委、政府在民生建设上应当全心全意,决不能“半心半意”,更不能“三心二意”。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抓民生、促和谐、保平安,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三是,机遇好。国务院批准我市参照执行国家中部地区有关政策,这是热切期盼、来之不易的大政策、好政策,蕴含着现实生产力和较高含金量。我们要抓住重大历史机遇,放大政策效应,挖掘各方潜力,千方百计为老区人民谋福祉,全力打造全国革命老区科学发展示范区。

第二,必须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夯实民生事业基础。经济实力是改善民生的现实基础,没有强大的财力支撑,落实民生政策只能是“纸上谈兵”,人民群众的幸福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消费、拉动内需,进而推动经济发展。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市县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建设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美好家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亟需加快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大家知道,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四三二一”总体思路,全力打出“组合拳”,围绕10个方面上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达到1310个,投资20亿元以上的14个;各县区提报的明年的项目,总投资可望达到2300亿元,并且大多是“四新一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是近年来数量最多也是质量最好的。从前10个月的情况看,县域经济增势强劲,主要指标全线走高,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双50”企业效益明显提升。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非常关心和支持。在最近的省委全委会上,姜异康书记指出,要抢抓老区优惠政策的机遇,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内生动力,更好地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姜大明省长在省委研究室《关于临沂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上批示:“看了临沂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很振奋。”当前,市县乡三级换届正在积极稳妥地进行。我们要把换届激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用在加快科学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做到换届、发展、民生“三不误”。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争先进位,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否则,就会贻误时机,被动落后。

第三,必须坚持共建共享、共享共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民生事业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充分考虑各方面条件和可承受能力,不乱许愿,不吊胃口,坚持积极作为、量力而行、多干少说、说到办到。要区分轻重缓急,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对有条件办的事项,快办办好;对上级规定办的事项,按要求办到位;对需分期实施的事项,创造条件积极落实;对暂时办不到的事项,做过细的宣传解释和思想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更高的标准和更大的力度,加快建设全市人民的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民生建设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富民、惠民、为民、安民为主题,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突破口,重点向广大农村、农民和低收入特困群体倾斜,加大民生投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行有所畅,把临沂建设成为民富民安、宜居宜业、公平公正、和谐和睦的幸福家园。

按照“发展为要、民生为本,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公平正义、均衡普惠,积极作为、量力而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市委、市政府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十二五”期间全面抓好的“十项民生大事”,从现在起到2013年底,重点抓好的“二十件民生实事”,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能够更大限度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些将办的大事和实事一经公布就等于向全市人民立下了军令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定信心、全力落实、保质保量完成,决不能有半点马虎,更不能有半点虚假。在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拓宽增收渠道,让城乡居民更加富裕。要进一步强化“抓科学发展促民生改善”的理念,紧扣主题主线,多方促进群众增收。争取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3万元和1万元。一要发展绿色经济带民富。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和居民消费升级的新形势下,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对实现县域经济“三年翻一番、五年大跨越”的目标至关重要。蒙阴县通过发展生态农业,近五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增幅居全市各县第一。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千方百计招大引强、上好项目,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植优势主导产业,为民生改善奠定坚实基础。二要促进就业创业保民富。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我市作为人力资源大市、民营经济大市,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民富的潜力很大。近年来,各级人社部门和创促会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取得了“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的良好效果。要制定和完善更具导向性、操作性的鼓励扶持创业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业活力、增加就业岗位,创建创业型城市。特别要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作为重点,优化就业服务,最大限度地使无业者就业、就业者乐业、有志者创业。争取到2015年,建设3处市级大学生创业平台,每个县区至少建立1处集培训、服务、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创业服务中心;每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三要培训转移助民富。统筹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大力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和转移培训工程”、“金蓝领”计划,推进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和企业技师工作站建设,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不断增强群众致富能力。“十二五”期间,培养高技能人才12.3万人,争取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6万人。四要调节分配促民富。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建立低收入居民生活补贴与低收入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联动机制,搞好产业化扶贫和互助资金试点,实施雨露计划和科技扶贫,帮助困难地区、困难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康;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依法维护就业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一线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控制垄断行业过高收入,严厉打击非法收入,维护社会公平。

(二)强化社会保障,解除后顾之忧。社会保障是群众的“安全网”,是解除百姓后顾之忧的长远保证。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着力构筑覆盖城乡居民的“三大”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健全社会保险体系。深入总结新农保试点经验,扎实细致地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工作,最大限度地让群众从中受益;依法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规范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落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加快实现异地就医结算和建立参保地委托就医地管理协作机制;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努力将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纳入相应保险范围。争取到2015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率达到98%,工伤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突破200万人。二是,健全社会救助体系。“锦上添花”固然好、“雪中送炭”更重要。要完善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自然灾害灾民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社会互助、优惠政策为补充,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配套的救助格局,努力让生活困难群众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争取到“十二五”末,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大病医疗救助水平市级达到2万元、县级不低于1万元;每个县区建成1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和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三是,健全住房保障体系。要以解决城市困难群体住房问题为目标,优先发展公共租赁、经济适用、廉租住房,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以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为目标,加大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优化住房结构;以改善农村群众住房条件为目标,加快实施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到2015年,城镇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基本解决,实现住房保障覆盖城区总人口20%的目标;新建农村住房50万户。

(三)推进城美乡美,建设宜居家园。要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平台,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加快打造宜居城市。一要加快“四点对接”促城乡统筹。大力实施中心城区带动战略,抓新城带老城,抓水城带商城,搞好北城新区二期和涑河片区建设,加快兰山区西部新城和镇山风景区开发,推进罗庄区“一城五基地”和河东区“五区托一城”规划建设,做大城市规模,做强城市功能,建设鲁南苏北区域中心城市,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积极推广费县经验,促进县城做大做强、做精做美,使之成为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重要节点。集中力量抓好优先发展重点镇,尽快形成一批县域经济文化次中心。实施“乡村文明行动”,采取“一部四办”联动的做法,唱好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社区建设功能配套-环境整治“三上工程”-创建生态文明“四步曲”,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努力让农民享受和市民一样的生活。近年来,沂南县大庄镇围绕“让群众住得顺心、放心、舒心、安心”,打造群众满意新型社区的做法效果很好,各乡镇要积极借鉴。二要加快滨河两岸开发促生态优化。我市河流众多、水资源相对丰富,建设滨水生态城市的条件得天独厚。市园林局(滨河景区管委会办公室)要按照“以河为轴、两岸开发”的总体思路,以举办山东省第四届园博会为契机,精心组织实施清水、景观、湿地、林荫和亮化、彩化“五大”工程,着力打造“清水绕城、碧波荡漾”的亲水空间,建设“水绿一体”的城市大花园、大客厅。2012年,要争取完成绿地改造面积1100公顷,修复和保护湿地面积1000公顷,水质稳定达到3类以上。各县区和林业、水利等相关部门都要把重点河流两侧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积极实施湿地修复和保护,加大水上保洁和沿岸绿化美化力度,切实保护好“一澈清水”,努力把河流两岸建设成生态绿色长廊、居民休闲健身长廊,争取我市早日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三要加快综合整治促面貌改观。在中心城区,集中整治主要道路、重点街区“露头丑”,加强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全面推广环卫保洁机械化,规范餐厨废弃物和建筑垃圾处置运输,进一步改善环境面貌。201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要比2011年提高10%以上。争取到2015年,主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和高压冲洗率达到70%;餐厨废弃物收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建筑渣土密闭化、规范化运输率达到90%以上。在广大乡村,加快道路硬化、植树绿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村居亮化“五化”工程建设,实施农村社区“气上楼”、“水治污”、环卫保洁市场化物业化“三上”工程,建设生态文明乡村。2012年,所有县区要实现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一县一场、一镇一站”的目标,完成村居(社区)生活垃圾收集站点建设任务,乡村“五化”工程建设全面达标。四要加快完善交通网络促畅通出行。搞好绕城高速、环城快速公路和四河交界口隧道规划建设,全面打通主要道路断头路,扩大交通容量;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立票价补贴机制,引导市民乘坐公交车;增建、扩建公共停车场(位),减少占道停车;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进一步形成贯通城乡的交通运输网络。2012年,改造国省道干线公路670公里、农村公路1500公里,新增城区公共停车位9000个、国有公交车100辆,完成临沂机场扩建二期工程。到2015年,有效解决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各县区均有1个二级以上客运站和农村物流分拨中心,各乡镇均有1个四级以上客运站和物流站。

(四)发展社会事业,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坚持把社会事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一是,大办全民受益的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整合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确保到2013年全面完成新建和维修加固校舍310万平方米的任务,基本解决农村中小学生喝热水、吃热饭、冬季取暖和厕所治污等问题,基本解决城区中小学校“大班额”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内涵发展高中段教育,争取到2015年,所有普通高中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改进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统筹发展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争取到2015年,市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11年。二是,大办全民覆盖的卫生。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医疗服务网络,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城镇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全面推行兰山区“先诊疗、后付费”的新型就诊模式,加快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12年,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不低于70%,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到所有纳入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对低保、“五保”对象推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封顶线由3000元提高到8000元。到2015年,每个县区至少有1家医院达到标准化,每个乡镇和社区至少有1所规范化卫生院和社会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覆盖所有行政村。三是,大办全民共享的文化。完善以市级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为龙头,县区“两馆一中心”为骨干,乡镇综合文化站为枢纽,农村基础文化设施为重点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架构;继续举办书圣文化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等重要节会,广泛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文化活动,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精神需求。2012年,在全市20户以下自然村中新增直播卫星广播电视用户1.1万户,新建公共电子阅览室2000个,组织电影下乡10万场。“十二五”期间,完成兵学城二期工程和临沂大剧院建设,所有行政村建成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实现城乡广播电视全覆盖,每个县区至少新建一所城镇数字影院。四是,大办全民参与的体育。加快城乡体育设施建设,提高公共健身服务能力。到2014年,完成市民健身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北城新区体育中心,三区九县全部建成体育场、游泳馆、体育馆“一场两馆”,90%以上的行政村和95%以上的城市社区拥有1处以上的体育健身设施。同时,抓好滨河百里健身长廊建设和管理,在公园、绿地配建相应体育设施,逐步实现公园体育化、体育园林化;开发建设豪华游艇、快艇、水上观光项目,积极组织大型水上赛事,打造水上运动之城。

(五)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和谐发展。“为政之道,在于安民”。要正确把握社会运行规律,有效协调关系、规范行为、化解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使人民群众生命有保障、生存有尊严、生活有希望。一要确保生产经营安全。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坚决不要带血的GDP和企业利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先进县区、“安全标准化企业”、“安全社区”等创建活动,强化交通运输、危险物品、矿山、建筑、消防、森林防火等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和安全监管,提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二要确保社会治安安全。坚持打防并举、重心下移,扎实开展“社会治安基础建设年”、“打黑恶、反盗抢”、“打四黑除四害”等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保障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健全四级调解组织,规范信访秩序,着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增强对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能力;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试点,探索社会服务保障、矛盾纠纷大调解、治安防控、重点特殊人员服务管理、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等综合改革,确保我市群众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三要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加快沂蒙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理顺职责分工,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各环节相衔接、从城市到农村各领域全覆盖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十二五”期间,要在全市创建10个示范片区、100条示范街和1000家示范店;动员食品生产和餐饮服务企业,学习金锣肉制品、盛能乳业和临沂惠民早餐加强质量管理的做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四要确保饮用水质安全。制定水源地生态补偿政策,加快实施岸堤水库环境保护规划,加强水源地保护应急处置能力建设;逐步关停供水管网覆盖内的自备井,加快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2012年和2013年,完成714眼山丘找水打井任务,解决87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水质不安全问题;完成1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17个极度缺水村共11600多人的搬迁任务;2015年,全市城镇供水能力要达到每年5亿立方米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五要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强化节地节能节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开发矿产资源,防止地质灾害;搞好水、大气、噪声、固体废物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同时,加大植树造林、水系绿化、荒山绿化、退耕还林和保护森林力度,增加城市公园和绿地。争取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9%。总之,通过上述努力,让广大市民喝干净水,吸新鲜空气,吃放心食品,生活在优美环境里。

三、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用心着力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谋民利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为民担当、风雨可渡、大业可成。能否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现实检验。各级各部门务必把民生建设当作头等大事,科学作为聚民力,完善机制增活力,严明责任加压力,努力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取信于民。

要从民所愿、科学决策。保障和改善民生,贵在群众满意。老百姓的感情最朴实、最淳厚,对民生的感受也最具体、最直接;对世情冷暖感受最深刻,对政令得失也最有发言权。要坚持问政、问需、问计于民。要持续开展“民生大走访”活动,常到基层、深入一线,听老百姓的“心里话”,看老百姓的“身边事”,算老百姓的“生活帐”,及时把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继续办好行风热线、马上就办栏目,保持书记、市长公开电话全天候畅通,及时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确保民情渠道畅达无阻断。要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都要及时进行公示、听证,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努力使决策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民情民意。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群众投入真情,把百姓的“难事”当成政府“要事”,把百姓的“关注点”作为工作“着力点”,把百姓的“所想所盼”作为各级“所干所办”。同时,要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便民服务网络,推行“联审联批”、服务承诺、限时办结,提高行政效能,切实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服务群众,业绩上赢得群众。这方面,莒南县做得很好,全县12处乡镇全部建成了为民服务中心,并把公共服务网络已延伸到村,在全省打造了为民服务品牌。

要集中财力,加大投入。公共财政是“民生财政”,聚好财、用好财、管好财,决定民生工作的成败。要积极主动“争”。要总结推广市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争取城乡新型养老保险政策的成功做法,抓住我市享受中部地区优惠政策的机遇,打好“老区”牌,尽可能多地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和转移支付补助,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全力以赴“保”。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持在60%以上,上级要求地方配套的财政资金能够及时、足额到位。要引导多方“筹”。市场的钱可以做促发展的事,也能办惠民生的事。近年来,我市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如北城新区通过市场化运作融资,建设了市文化艺术中心和中小学校等民生设施,效果很好,值得总结推广。要在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多元化民生投入机制,鼓励支持社会各类资金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民生领域,推动公共服务投资模式多样化,全面营造社会各界投资民生、援助民生、服务民生的浓厚氛围。要严格程序“管”。财政、民政、劳动、卫生等部门,要完善资金管理使用办法,严格发放程序,确保专款专用,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对发放或补助到人的项目,要推广惠民直达工程,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要加强对民生资金运行的跟踪问效和监督检查,严禁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弄虚作假、冒领截留等行为发生,违者严惩不贷。

要协调联动,落实到位。为民以真、惠民以实。要强化领导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把民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动自觉地抓紧、抓实、抓好。凡是确定的政策和为民实事,不论困难有多大,都要想方设法克服,切实做到规定的内容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覆盖的范围只能扩大不能缩小,保障的标准只能提高不能降低。要强化责任抓落实。严格执行目标责任制,细化目标、分解任务,确保民生工作件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民生大事和实事,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是实施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同志是直接责任人。任何单位都不能拖后腿,任何环节都不能出问题。要强化协调抓落实。建立完善民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季度要主持召开一次会议,调度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协调推进民生工作。对涉及多个部门的民生工作,主管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揽总作用,主动担责、积极协调,其他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同时,要加强对民生工作和先进典型的宣传,使之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使民生成效深入人心、温暖人心。教育引导广大市民牢固树立“美丽临沂我的家”的理念,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在共建中共享、共享中共建,努力营造全社会共解民忧、共促和谐、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要全程监督,严格考核。把更多的民生指标列入重点考核内容,把评价权和监督权交给群众,切实增强各级各部门抓民生的压力和动力。一方面,要通过黄牌警告、现场督办、面上通报等方式,全面加强民生政策执行情况的日常调度和监督检查。对群众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问题,采取月督办、季调度、半年通报、全年考评的方式,全程跟踪问效;对工作松懈、落后的单位,实行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确保按序时进度推进。要深化政府信息公开,让广大群众了解民生政策,监督为民事项实施;持续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把评判权交给群众,以此推进民生工作,保证惠民政策落实。另一方面,从今年起,市委、市政府将对民生工作成效显著的县区和部门予以表彰奖励;对民生政策落实不到位、重点民生工程未完成的县区,群众行风评议处于后三名的市直部门,对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同志进行诫勉谈话;对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认真解决并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努力形成以群众满意度、社会和谐度衡量民生工作成效的鲜明导向。

“天大地大、民生最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德政工程,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希望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加快把临沂打造成市民的幸福之家、温馨之城、和谐之地,向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下载张海建同志在全县推进平安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海建同志在全县推进平安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