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时间:2019-05-13 16:5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实施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第一篇: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队伍建设,增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我省高校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高等教育强校工程的推进意见》,继续实施“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简称“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为做好选拔支持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重点选拔和支持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较大发展潜力,已取得显著成绩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获本计划支持后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可申请本计划持续支持。

第三条 “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每年评审一次。评审工作坚持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科学评价,动态管理。

第四条 省教育厅科技处负责“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第二章 支持范围与申报条件

第五条 本计划的支持范围为人事关系在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教学第一线的全职人员。按照“限额申报、专家评审、项目牵引、择优支持”的办法,今后五年,每年对20名左右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给予项目资助。

第六条 申请人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宽广的学术视野、较高的学术造诣、创新性学术思想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合作精神;有为山西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奉献的精神。

(二)在科学研究方面已取得高水平的成果;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计划支持的研究开发工作;具有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三)申请人年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学科不超过40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不超过45周岁(申请当年1月1日),具有博士学位。申请持续支持者,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学科不超过45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不超过50周岁(申请当年1月1日)。

(四)除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教育部项目。

(2)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类学科的申请人,发表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以本人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其中被SCI收录3篇以上;或被SCI收录1篇以上、且至少主持1项省部级科技项目。

(3)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申请人,发表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1篇以上论文;或被SSCI、AHCI收录1篇以上论文;或在国内一级学科主学报上发表2篇以上论文;或在国内一级学科主学报上发表1篇以上论文、被CSSCI收录3篇以上论文(均以本人为第一作者),且至少主持1项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项目。(4)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前8名,二等奖前3名;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3名,三等奖第1名;获省部级一、二等奖第1名。

(5)至少主持1项省部级项目,并获省部级奖(其中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

(6)获发明专利授权,并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累计为学校创造纯收入100万元以上。

申报材料中的数据为近五年,涉及的项目立项、发表论文、奖励成果、专利授权等均以我省高校为第一单位。

第三章 申报与评审

第七条 “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实行限额申报。省教育厅核定申报名额。由高等学校进行遴选推荐,并将《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申请书》、《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申请人一览表》以及学校对上一年度入选者的经费配套文件和推荐函一并上报省教育厅。

第八条 申请人所在高等学校要认真履行资格审查和质量把关的责任。凡在申报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侵犯知识产权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个人三年申报资格。

第九条 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采取听取汇报、实地考察、通讯评议或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专家组在评审的基础上提出建议支持名单。

第十条 省教育厅对专家组提出的建议支持名单进行审核,公示无异议后确定获资助人员的名单。

第四章 实施与管理

第十一条 “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对入选者的实施周期为三年。资助额度:教育厅和所在高校向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类学科的入选者各提供10万元资助经费,向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入选者各提供5万元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并下拨。未及时足额落实资助经费的高校,省教育厅不受理申报下一年度的本计划。

第十二条 获资助人员所在高校应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对资助经费单独建帐,专款专用,由获资助人员按要求统一支配,其他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克扣或挪用。

第十三条 获资助人员应按年度填写《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年度进展报告》,于下一年度3月底前,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上报省教育厅。

第十四条

获资助人员应按照《申请书》的内容与要求开展研究工作,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部以上重大项目,力争取得高水平、有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为提升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做出贡献。

第十五条 资助期限结束后三个月内,获资助人员应填写《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研究工作总结报告》、《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经费决算表》,并附相关材料,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审核后上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考核小组,采取适当方式进行验收。

第十六条 获资助人员发表、出版与本资助有关的论文、著作、学术报告以及申报成果奖励等,均应标注“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资助”(英文为Supported by Program for the Top Young Academic Leaders of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of Shanxi,英文缩写为“TYAL”)字样。软件、数据库、专利授权以及鉴定证书等相关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和转移,按国家有关法规执行。

第十七条 获资助者因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履行职责时,所在高校应及时向省教育厅提交调整的书面报告,经审查后省教育厅决定是否继续实施。

第十八条 高等学校应制定并实施本校的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对获资助者的跟踪管理,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大力支持其科研、开发和教学工作。

第十九条 省教育厅优先推荐受资助者申请国家部委、省有关部门的人才计划,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省教育厅2004年印发的《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遴选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二篇: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整合优质资源,培育和建设一批优秀创新群体,凝聚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开发人才队伍,为我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高等教育强校工程的推进意见》,继续实施“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以下简称“团队支持计划”)。为做好选拔支持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团队支持计划”支持以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为基础,以高层次领军人才为核心,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竞争有力的研究群体,逐步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优秀创新团队。

第三条 “团队支持计划”每年评审一次。评审工作坚持合理规划,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科学评价,动态管理。

第四条 省教育厅科技处负责“团队支持计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第二章 支持范围与申报条件

第五条 本计划的支持范围为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的创新团队。今后五年,每年遴选资助两个左右优秀创新团队。已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和教育厅资助的团队不再列入本计划的支持范围。

第六条 申报优秀创新团队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团队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自然形成的学术群体,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有3~4个相对稳定、相互关联的研究方向,各方向的带头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主持国家级项目(在研);承担的课题与研究方向一致。已入选本计划支持的团队研究方向的带头人不得作为新申请团队研究方向的带头人。

(二)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研究方向属于国家和我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主要研究领域和重点研究课题。主要从事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对我省发展“八大产业”、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等具有推动作用、能产生良好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应用研究,所从事的研究具有明确的自主知识产权目标和标志性创新成果计划,有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三)具有可依托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以国家或省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包括省部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教育部、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重点研究开发基地为依托;所在学科点为博士学位授权点。

(四)具有知名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的团队带头人。团队带头人应为人事关系在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的科研教学第一线全职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申请当年1月1日),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宽广的学术视野、较高的学术造诣、创新性学术思想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两院院士,或教育部社科委委员。

(2)国家重点学科首席学科带头人,国家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包括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席带头人。

(3)主持国家“973”(不含子课题)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或“863”重点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或“863”重大项目(前2名);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第1名。

(5)科技成果获发明专利授权,并通过转化和产业化累计为学校创造纯收入200万元以上。

(6)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前3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前3名)。

(7)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第1名。

(五)具有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团队整体学术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中具有明显优势。团队成员人数一般在10—15人之间,其中至少有8名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平均年龄不超过45周岁。团队成员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计划支持的研究开发工作。

(六)具有承担重大项目、取得重大成果的能力。团队成员(不含团队带头人)在研国家级科研项目在3项以上,且省、部级科研项目在6项以上。实际到位项目经费,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团队累计在300万元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类团队累计在100万元以上。有一定数量的高水平论文、专利授权和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

(七)具有与国内外同行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以学校为主持单位,至少组织了1次具有一定规模的全国或国际学术研讨会,每年选派2名以上研究人员到国内外高水平的科研院所进行学术交流,主要成员每年赴国外或省外参加5人次以上学术活动。

申报材料中的数据为近五年,涉及的项目立项、发表论文、奖励成果、专利授权等均以我省高校为第一单位。

第三章 申报与评审

第七条 “团队支持计划”由高等学校进行遴选推荐,并将《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申请书》、《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申请团队一览表》以及学校对上一入选团队的经费配套文件和推荐函一并上报省教育厅。

第八条 申请团队所在高等学校要认真履行资格审查和质量把关的责任。凡在申报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侵犯知识产权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团队三年申报资格。

第九条 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采取听取汇报、实地考察、通讯评议或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专家组在评审的基础上提出建议支持名单。

第十条 省教育厅对专家组提出的建议支持名单进行审核,公示无异议后确定获资助团队的名单。

第四章 实施与管理

第十一条 “团队支持计划”对入选团队的实施周期为3年。资助额度:教育厅和所在高校对入选团队各提供50万元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并下拨。未及时足额落实资助经费的高校,省教育厅不受理申报下一的本计划。

第十二条 获资助团队所在高校应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对资助经费单独建帐,专款专用,由获资助团队按要求统一支配,其他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克扣或挪用。

第十三条 获资助团队应按由团队带头人填写《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进展报告》,于下一3月底前,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上报省教育厅。

第十四条 受资助团队应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资助期内应至少组织1次全国或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资助经费的预算中,用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经费不得低于总经费的20%。

第十五条 资助期限结束后三个月内,获资助团队带头人应填写《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研究工作总结报告》、《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资助经费决算表》,并附相关材料,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审核后上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考核小组,采取适当方式重点对团队带头人的作用、研究队伍创新能力、人才队伍情况以及研究成果的水平与创新性等进行验收。

第十六条 获资助团队成员发表、出版与本资助有关的论文、著作、学术报告以及申报成果奖励等,均应标注“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英文为Supported by Program for the To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s of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of Shanxi,英文缩写为“TSTIT”)字样。软件、数据库、专利授权以及鉴定证书等相关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和转移,按国家有关法规执行。

第十七条 受资助团队带头人因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履行职责时,所在高校应及时向省教育厅提交调整的书面报告,经审查后省教育厅决定是否继续实施。

第十八条 高等学校应制定并实施本校的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加强对获资助团队的跟踪管理,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大力支持其开展科研、开发和教学工作。

第十九条 省教育厅优先推荐入选本计划的团队竞争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创新研究群体”及国家其它部委的优秀创新团队。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省教育厅2004年印发的《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遴选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三篇: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科教兴晋”、“人才强省”战略,培养、吸引和持续支持一批高素质、高层次的科研领军人才,提升我省高等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形成合理的科技人才梯队,构筑人才高地,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高等教育强校工程的推进意见》,继续实施“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简称“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为做好选拔支持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选拔和持续支持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较强创新能力,处于学科发展前沿,有望实现重大突破的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获本计划支持后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可申请本计划持续支持。

第三条 “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每年评审一次。评审工作坚持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科学评价,动态管理。

第四条 省教育厅科技处负责“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第二章 支持范围与申报条件

第五条 本计划的支持范围为人事关系在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教学第一线的全职人员。按照“专家评审、项目牵引、择优支持”的办法,今后五年,每年对10名左右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给予项目资助。第六条 申请人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宽广的学术视野、较高的学术造诣、创新性学术思想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合作精神;有为山西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奉献的精神。

(二)在科学研究方面已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高水平成果。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计划支持的研究开发工作,具有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三)申请人年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学科不超过50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不超过55周岁(申请当年1月1日)。

(四)申请持续支持者,年龄不超过55周岁(申请当年1月1日)。

(五)除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重点学科首席学科带头人,国家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包括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席带头人。

(2)主持国家“973”(不含子课题)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或“863”重点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或“863”重大项目(前2名);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前3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前3名)。

(3)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其中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1篇以上论文(以本人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被SSCI收录,或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1篇以上,并在一级学科主学报发表2篇以上(以本人为第一作者)。

(4)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第1名。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第1名。

(5)科技成果获发明专利授权,并通过转化和产业化累计为学校创造纯收入200万元以上。

申报材料中的数据为近五年,其中,已入选本支持计划的申请人,材料中的数据从入选后算起。涉及的项目立项、发表论文、奖励成果、专利授权等均以我省高校为第一单位。

第三章 申报与评审

第七条 “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由高等学校进行遴选推荐,并将《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书》、《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人一览表》以及学校对上一入选者的经费配套文件和推荐函一并上报省教育厅。

第八条 申请人所在高等学校要认真履行资格审查和质量把关的责任。凡在申报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侵犯知识产权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个人三年申报资格。

第九条 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采取听取汇报、实地考察、通讯评议或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专家组在评审的基础上提出建议支持名单。

第十条 省教育厅对专家组提出的建议支持名单进行审核,公示无异议后确定获资助人员的名单。

第四章 实施与管理

第十一条 “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对入选者的实施周期为三年。资助额度:教育厅和所在高校向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类学科的入选者各提供20万元资助经费,向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入选者各提供10万元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并下拨。未及时足额落实资助经费的高校,省教育厅不受理申报下一的本支持计划。

第十二条 获资助人员所在高校应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对资助经费单独建帐,专款专用,由获资助人员按要求统一支配,其他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克扣或挪用。

第十三条 获资助人员应按填写《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进展报告》,于下一3月底前,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上报省教育厅。

第十四条

获资助人员应按照《申请书》的内容与要求开展研究工作,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部以上重大项目,力争取得高水平、有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为提升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做出贡献。

第十五条 资助期限结束后三个月内,获资助人员应填写《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研究工作总结报告》、《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资助经费决算表》,并附相关材料,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审核后上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组织专家,采取适当方式进行验收。第十六条 获资助人员发表、出版与本资助有关的论文、著作、学术报告以及申报成果奖励等,均应标注“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英文为Supported by Program for the Top Young and Middle-aged Innovative Talents of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of Shanxi,英文缩写为“TYMIT”)字样,软件、数据库、专利授权以及鉴定证书等相关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和转移,按国家有关法规执行。

第十七条 获资助者因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履行职责时,所在高校应及时向省教育厅提交调整的书面报告,经审查后省教育厅决定是否继续实施。

第十八条 高等学校应制定并实施本校的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对获资助者的跟踪管理,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大力支持其科研、开发和教学工作。

第十九条 省教育厅优先推荐受资助者申请国家部委、省有关部门的人才计划,承担国家、省部和企业重大项目;优先支持其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省教育厅2004年印发的《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遴选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四篇: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科教兴晋”、“人才强省”战略,培养、吸引和持续支持一批高素质、高层次的科研领军人才,提升我省高等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形成合理的科技人才梯队,构筑人才高地,根据《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提升工程的要求,特制定“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第二条“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选拔和持续支持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较强创新能力,处于学科发展前沿,有望实现重大突破的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获本计划支持后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可申请本计划持续支持。

第三条“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每年评审一次。评审工作坚持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科学评价,动态管理。

第四条省教育厅科技处负责“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第二章支持范围与申报条件

第五条本计划的支持范围为人事关系在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教学第一线的全职人员。按照“专家评审、项目牵引、择优支持”的办法给予项目资助。

第六条申请人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宽广的学术视野、较高的学术造诣、创新性学术思想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合作精神;有为山西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奉献的精神。

(二)在科学研究方面已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高水平成果。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计划支持的研究开发工作,具有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学科的申请人年龄不超过45周岁,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不超过50周岁(申请当年1月1日)。

(四)申请持续支持者,年龄不超过55周岁(申请当年1月1日)。

(五)除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重点学科首席学科带头人,国家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包括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席带头人。

(2)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973”计划研究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或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前2名);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或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等。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前2名);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等。

(3)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其中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发表1篇以上论文(以本人为第一作者或通

讯作者);论文被SSCI收录,或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1篇以上,并在学科门类主学报发表2篇以上(以本人为第一作者)。

(4)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第1名。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其中一等奖前2名,二等奖第1名。

(5)科技成果获发明专利授权,并通过转化和产业化累计为学校创造纯收入500万元以上。

申报材料中的数据为近五年,其中,已入选本支持计划的申请人,材料中的数据从入选后算起。涉及的项目立项、发表论文、奖励成果、专利授权等均以申报高校为第一单位。

第三章申报与评审

第七条“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由高等学校进行遴选推荐,并将《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书》、《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人一览表》以及学校对上一入选者的经费配套文件和推荐函一并上报省教育厅。

第八条申请人所在高等学校要认真履行资格审查和质量把关的责任。凡在申报中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申报资格。

第九条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采取听取汇报、实地考察、通讯评议或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专家组在评审的基础上提出建议支持名单。

第十条省教育厅对专家组提出的建议支持名单进行审核,公示无异议后确定获资助人员的名单。

第四章实施与管理

第十一条“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对入选者的实施周期为三年。资助额度:教育厅和所在高校向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类学科的入选者各提供20万元资助经费,向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入选者各提供10万元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并下拨。未及时足额落实资助经费的高校,省教育厅不受理申报下一的本支持计划。

第十二条获资助人员所在高校应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对资助经费单独建帐,专款专用,由获资助人员按要求统一支配,其他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克扣或挪用。

第十三条获资助人员应按填写《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进展报告》,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上报省教育厅。

第十四条获资助人员应按照《申请书》的内容与要求开展研究工作,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部以上重大项目,力争取得高水平、有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为提升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做出贡献。

第十五条资助期限结束后三个月内,获资助人员应填写《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研究工作总结报告》、《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资助经费决算表》,并附相关材料,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审核后上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组织专家,采取适当方式进行验收。

第十六条获资助人员发表、出版与本资助有关的论文、著作、学术报告以及申报成果奖励等,均应标注“山西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英文为Supported by Program for the Outstanding Innovative Teams of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of Shanxi,英文缩写为“OIT”)字样。软件、数据库、专利授权以及鉴定证书等相关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和转移,按国家有关法规执行。

第十七条获资助者因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履行职责时,所在高校应及时向省教育厅提交调整的书面报告,经审查后省教育厅决定是否继续实施。

第十八条高等学校应制定并实施本校的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对获资助者的跟踪管理,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大力支持其科研、开发和教学工作。

第十九条省教育厅优先推荐受资助者申请国家部委、省有关部门的人才计划,承担国家、省部和企业重大项目;优先支持其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省教育厅2008年印发的《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第五篇: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办法

附件3:

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办法为了贯彻落实《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提升工程,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我厅决定在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现就本项目提出如下实施办法。

一、目的与任务

通过项目实施,促进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得到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和就业创业的初步训练,形成优良的创新创业氛围和文化,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项目实施,以课题的形式资助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实地考察调研、创新性实验、创业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学习;鼓励高等学校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就为学生配备导师,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反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就业能力,探索建立大学生尽早参与创新创业的制度。

二、基本原则

1.兴趣驱动。参与项目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创业实践有浓厚兴趣;以兴趣驱动,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项目。

2.自主创新创业。参与项目的学生要自主设计方案、自主管理项目、自主完成项目。

3.重在过程。注重项目的实施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和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三、主要内容

1.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在导师的指导下,个人或小组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包括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方案、组织设备及材料、实施实验、考察调研、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撰写总结报告和科学论文等。②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组成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新技术、新产品或者产品服务,并进行市场调研、战略规划、财务分析等分析研究工作,撰写商业策划书,提交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的创业计划,并开展创业实践。

2.省教育厅每年评选400个左右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生以个人或团队向所在高等学校提出申请,高等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择优向省教育厅推荐。

四、申报条件

1.我省普通高等学校非毕业班的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

2.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基础。

3.项目以个人或团队进行申报,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学科专业交叉、年级交叉的团队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立项。

4.指导教师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或创业实践的扎实基础和较强的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五、学校工作

1.各高等学校要成立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校级组织协调机构,由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总体负责。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提供支撑条件,鼓励学生积极申报项目,并对取得显著成果的学生给予奖励。

2.各高等学校要为参与项目的学生配备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鼓励教学科研能力强、科技成果突出、有创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参加指导工作;鼓励青年教师在项目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与指导。要制定政策,认定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予以鼓励。

3.各高等学校要为参加项目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学分认定、选课、考试、成果认定等。

4.各高等学校的示范性实验中心、实践实训基地、开放性实验室和重点研究开发基地,要向参与项目的学生免费提供实验场地、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

5.各高等学校应给予项目配套经费支持,经费由学校统一管理,由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学校不得提取管理费,不得截留和挪用,指导教师不得使用学生的项目经费。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好经费。

6.各高等学校要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积极组织参与项目的学生参加各种与创新创业有关的会议、论坛和社会实践,组织项目学生俱乐部、创新创业计划网站,举办创新创业讲座,定期开展相关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有条件的学校,可创办学生创业园,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学校还应定期组织项目指导教师之间相互交流。

六、学生要求

1.参与项目的学生应在对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创业实践的浓厚兴趣驱动下,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踊跃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学生科技、技能、创业竞赛。

2.学生是项目的主体,参与项目的学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要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组织实施、独立撰写总结报告等。

3.项目的成果须标注“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否则不得作为本项目的成果进行验收。

下载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实施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实施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3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实施办法(精选5篇)

    附件2: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实施办法为了贯彻落实《山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提升工程,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加速培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力增强高等学校原始性创新能力,持续......

    中国科学院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实施办法

    附件2:中国科学院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青年科技人才是我院科技创新队伍中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培养和凝聚一大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营造青年人才脱颖而......

    2014年度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支持方向

    2014年度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支持方向本年度省基础研究计划分为9个领域,各领域支持研究方向如下: 1.数理科学领域 数理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是原始创新的先导和基础......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精选五篇)

    梅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43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答辩规则(合集)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实验系列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答辩规则 一、参加答辩人员范围 凡参加我省高等学校晋升(含转评)教授、副教授(含高讲过渡副教授)、高级实验师和全省实......

    四川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

    四川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 按照中央和省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为提升乡村教育水平,保障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从根本上阻止贫困......

    《在俄优秀毕业生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在俄优秀毕业生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为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各领域的合作,扩大国家公派赴俄留学规模,优化选派结构,提高选派层次,培养一批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