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市农民市民化与文明城镇建设的调查
对××市农民市民化与文明城镇建设的调查
对××市农民市民化与文明城镇建设的调查2007-02-10 16:50:0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城镇人口比重的较大幅度提高。”处于××××的××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精神,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设具有××万城镇人口现代化山水园林大城市的重大战略,把农民市民化和文明城镇建设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措施。
一、关于农民市民化与文明城镇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农民市民化与文明城镇建设
所谓农民市民化,指的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让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由分散的乡村向城市转移,进入城市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及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文明城镇建设,主要是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创造优美环境、维护优良秩序、提供优质服务、丰富文化生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努力提高市民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打造先进城(镇)市文化的过程。
(二)农民市民化与文明城镇建设是辩证统一的
文明城镇包含两个要件:即优美的城市环境和文明的生活秩序。优美的城市环境是文明城镇的物质基础,又需要良好的城市意识和文明素质与之协调。城镇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农民市民化。
根据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规律,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大量农民“洗脚进城”了,可精神上却并未脱贫,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仍保留着落后的传统习俗。因此,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对推动文明城镇建设至关重要。农民进城后,面对全新的生产生活环境,要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必然会自觉改变诸如乱吐口痰、乱丢垃圾等很多不良习惯,所以较高的城镇文明程度也能加速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促进进城农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农民市民化与文明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情况分析
××市幅员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辖××个镇、×个街道办事处。该市的城镇化进程从—某年经历了萌芽、起步、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城镇化水平从年的提高到某年的,城镇人口达××万人。而农民市民化主要集中在某年
这一阶段。在推进农民市民化和文明城镇建设的进程中,××市确立了“由过去限制农民进城转向主动引导农民进城和由过去主要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出路转变为优化城乡社会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人的素质”的战略思想。
(一)发展现状及做法
⒈以环境建设为基础
规划前导。××市确定的城镇化目标是:本世纪前年,城镇化率以年均的速度增长。到今年城镇化率达到;到年达到;到年达到,主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市城乡全面实现小康。
目前,该市已经完成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了“一心、两极、四点”带动一般镇发展的城镇发展格局;完成了个镇的城镇规划修编以及个镇的城镇风貌设计和个片区的近期建设性详细规划;开展了土地利用规划、商贸流通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工作的超前性为××广大农民进城镇后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可靠保证。目前××有国家级
试点镇个、××市级试点镇个、××市中心镇个,农民新村也适度发展。
建设奠基。××距××主城×公里,已有个国家级内河深水港口,××、××铁路交汇境内多公里。公路通车里程多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公里,基本形成了××最大的区域性“一纵、一横、两循环”的公路网络,城区道路也初步形成了“三纵”、“五横”的网络。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交通总体规划》和《××××的规划》,引进××市高投司等企业投资对多条主骨架公路进行改造。以××、××滨江路防洪堤工程建设为龙头,改变城市景观,推进和完善大城市功能。完成了××市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新增日处理污水和生活垃圾能力分别为万吨和吨。
先后引进××、××等知名商家,完善了××建材市场等专业市场配套功能,连锁经营深入到镇街,形成了物流配送和连锁经营的商贸流通网络体系。体育场、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阵
地建设大力推进,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了阵地育人功能。城镇基础设施实现了合理功能分区和配套完善。
产业支撑。为了引导农民进城,××市坚持“土地向业主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出台了工业强市等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不断加快农民进城镇的步伐。目前该市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家,规模企业完成总产值也从年的亿元提高到某年的亿元,工业总产值也已突破亿元。某年,该市新引进项目个,引资亿元,形成了以机械、建材为主的产业群、延长了产业链。大力发展业主制农业,建成以花椒、柑橘、青果、苎麻等为主的一大批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基地。采取开办职业培训班、加大内外劳务输出力度、发放小额贷款鼓励进城农民自谋职业等措施,解决了
农民进城后的安稳致富问题,没有进城的农民也看到了希望,累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万人,流转土地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比××市平均水平高出元。失地农民就地转移成为企业工人已达数千人,他们的平均年收入在元以上。大力实施“商贸旅游活市”战略,完成了《主城区商务区的规划》和《专业市场的规划》,形成了“一个中心”和“三个次中心”的格局,促进了城镇三产业的迅猛发展。该市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从年的万人增加到某年的万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从年的亿元提高到某年的亿元。以××风景名胜区等为主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规划建设为重点,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经济得到蓬勃发展。
体制保障。××市搭建了以城市建设开发投资公司为龙头、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等为辅助的城镇建设投融资平台,吸收更多民间资本进入,盘活了城镇土地资源和存量资产。构建政府信用体系,仅某年就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的政府信用贷款亿元。改革户籍制度,进城农民只要在城镇购房就可以转户口,孩子就近入学并和城里孩子享受相同待遇。××在就业市场化机制、社会保障等方面也进行了大胆探索。扶持包括进城农民在内的个体私营业主,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进城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形成多元化的就业格局;进城农民可以保留其原有承包地;对进城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政府实行补贴,提高其职业技能;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让农民享受到初级卫生保健,解决了因病返(致)贫等问题;农民进城后无生活来源可以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强大的产业支撑、宽松的政策环境,解决了进城农民生产生活的后顾之忧,因此××农民进城的步伐越来越快,改变了过去政府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农民进城的局面。如今,农民已经意识到他们想生活得更好的个
人愿望不但能够实现,而且城乡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
⒉以城市管理为主线
结合市情,××市发布了涉及个人行为规范、市容市貌管理、生活垃圾处理、户外广告等七个行政规章。充实调整环卫监察、城管监察、食品卫生等监督队伍,配备多名义务城管员,设立了“红领巾卫生监督岗”,形成了较完善的城建、城管、卫生执法体系。
推行“两道合一”的清扫保洁制度,整治裸露垃圾,强化公厕以及卫生死角的监管力度;加强窗口行业的容貌卫生管理,推行垃圾袋装化;开展“交通法规进万家”宣传教育活动,实施“畅通工程”;大力整治集贸市场;统一规划,规范户外广告;以××路为重点,安置景观灯,着力展示××独具特色的依山傍水的灯饰景观线;积极探索建立公众参与城市发展的策略和机制。
⒊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着眼点
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把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作为农民市民化和文明城镇建设的着眼点。
随着中国加入,国外对农产品设置的“绿色”壁垒越来越高,××市把大力推进无公害蔬菜基地和优质粮食基地建设作为政府保障市民生命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体系,为市民的身体健康打造“绿色通道”,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理念。
通过在公共地带和小区内建设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努力为进城农民和市民搭建文化娱乐的平台,先后建成了人民广场、体育馆、图书馆、电影院、阅报栏等一大批文化娱乐设施。如今,城市老居民和新进城的农民,均可以在广场、小区内散步、打腰鼓、跳交谊舞,累了还可以进洗脚城、请盲人按摩……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层面、不同年龄结构市民的文化需求。
通过有目的地举行街头宣传、清扫卫生死角等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开展
公民道德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娱乐方式。“××××”周末文化广场的综合文艺节目,露天电影专场,书画、楹联、摄影作品展览、比赛,“三下乡”等活动的开展,吸引了市民广泛参与,为打造××先进的城市文化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加快了农民市民化的进程。
餐饮、美容保健行业的快速发展,家政、职介等中介机构的不断增多,为城市居民和进城农民新的生活需求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既为进城农民带来大量就业岗位,也为促进进城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可能。钟点工、保姆已逐渐成为进城农民家庭的重要成员,农民进城后开始享受到与城里人完全相同的生活滋味。该市仅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就从年的不足人增长到某年的人。
(二)目前农民市民化和文明城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⒈统筹意识不够。××市在推动农民市民化和文明城镇建设方面作了较为科学的规划,但是部分镇(街)在具体
实施上存在急于上马、准备不足等问题。一是盲目铺开,罗列项目多,针对实际的规划确定、资金运作、矛盾问题、对策措施研究少;二是定位不准,造成产业结构趋同;三是建设存在随意性,表现在总规和建设性详规实施随意性大,一届政府一套规划;城镇风貌雷同;建设过程中注重了修房造街,忽略了系统运筹,基础设施薄弱;四是城建资本运作不够,未能形成招商引资的良好局面。
⒉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由于财税体制等问题,该市多数镇(街)仍属“吃饭财政”,可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较少,基础设施完善难,城镇发展后劲不足,难以进行招商引资。同时,多数镇(街)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商贸发展缓慢,提供的就业岗位少,造成部分进镇农民在城镇当农民。
⒊人才缺乏,体制不完善。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相当缺乏,加之现有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配置不平衡以及交叉使用等原因,制约
了农民市民化与文明城镇建设的进程。
⒋重建设轻管理。当前,一些镇(街)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舍得花大力气投入,但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停留在一般水平,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
⒌农民进城面临多种障碍,农民与市民不对等。
乱吐乱扔、横穿公路乃至偶尔出现的小偷小摸等现象,市民认为皆进城农民所为,因此进城农民得不到认同和尊重,有时还受到误解和歧视,造成了农民进城速度缓慢;户籍制度、农村的土地政策、城市的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还需要不断完善,需要建立更为有效的促进机制;缺乏有效的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劳动力盲目流动,实现异地转移难;由于农民的整体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不高,进城后就业竞争力较低,多数从事脏、苦、累、险等工种,使得整体收入偏低。
三、推进××农民市民化与文明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如何实现农民市民化,怎样加快文明城镇建设,涉及到政策、体制、管理制度的改革与调整,也涉及到经济发展、政府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站在战略高度,统筹规划,整体联动,开拓创新,方能在文明城镇建设过程中加快实现农民市民化。
(一)统一认识是关键
人们对农民市民化和文明城镇建设的认识需要走出种种误区。对农民抱有偏见,不公正地责难农民的进城行为,这种认识和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农村和城市,农民与市民本来根本不存在鸿沟。城市原来是由农民创造的,城市的市民原本都是由农民转化而来的。一部城市发展史,就是农民创造史,农民演变市民史。××每年上万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一方面固然为了挣钱,为了使生活过得更美好;另一方面也是农民向往城市文明,是向先进文化学习的表现,是他们求进步,求发展的表现。广大进城农民 的智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也能成为文明城镇建设的推动力量。近年来××城市建设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无数高楼的拔起,广场的扩展,××路的延伸,农民工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数十万农民工出大力、流大汗,就没有××这座城市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没有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只看到进城农民占用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面,而看不到他们对城市贡献的一面,这是不公正的。至于有的人认为农民进城抢了城里失业下岗人员饭碗的认识同样缺乏根据。在加快文明城镇建设中实现农民市民化,可促进建筑业和城市服务产业的大发展,农民向城市转移,不仅不会过多的挤占就业岗位,而且会带动劳动就业岗位的增加。
(二)发展经济和加快建设是基础
经济建设是环境现代化建设的物质保证,环境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动力。建设三个文明,首要是物质文明,当物质文明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就更加迫切。而经济的快速发
展,需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像××一样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只要农民进城有了就业机会,能够安稳致富,能够享受到好于农村的物质生活,城市就能吸引更多的农民。只有加速发展地方经济、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才能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与大量农民进城镇相适应。
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更重要的是它具有非常强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功能;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增加消费、扩大内需的作用,更应该重视其对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贡献。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也解决了农民进城而带来的“城市病”问题。为此,××要在文明城镇建设中,进一步完善包括住房、水、电、气、路、通讯等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投资问题上,可考虑让国有资本、民间资
本、外资共同参与,实现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基础设施经营机制问题上,运用市场化的方式完成,探索基础设施经营机制创新。
农民市民化不仅是农民由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不只是居住环境的改善和物质生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城市意识的树立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民市民化需要接受先进城市文化的熏陶,文化阵地作为城市文化的有效载体,建设是基础。因此,像文化广场、电影院、大众体育场馆等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必须满足大量农民进城镇的文化需求,社区文化建设更要丰富和发展。
(三)制度改革是保障
当前,××农民进城镇的藩篱正在被逐步拆除,城乡二元结构在不久的将来也将不复存在。农民只要在城镇有固定住所、有稳定收入就能够办理常住证,成为城镇居民。但是由于一些政府官员和城市居民心中存在城市仍然是“城里人的城市”这种思维,导致农民进城镇后
在就业、劳动保障、医疗等各方面享受不到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要消除这些障碍,就应该建立统一的、流动的户籍制度以及城乡一体化的就业、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本身文化素质不高、就业信息缺乏以及农民进城镇后重新回到农村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民进城镇提供可靠保障。
要在保持转移农民原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前提下,赋予基层更多的灵活性,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发展用地的矛盾,确保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不受影响,为城镇扩容创造条件,为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创造空间。与此同时,要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创造条件,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创造机会。推行土地股份制,农民以土地折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或股份制农业企业。或允许土地转让,允许农民将年的土地承包权一次性有偿转让第三者或村委会使用,受让人同转让方的农户
达成协议付转让费。还可以实行土地置换的办法,即政府建立土地置换公司,进城农民可以将农村承包土地使用权与城市住房基地按照:或:或:等具体情况置换。
农民要变市民,进城农民不仅应有就业的平等权,而且还应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尽快享受与城市市民统一的福利待遇。在开放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条件下,加强失业保险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建立城市包括下岗职工和进城农民在内的就业困难群体扶助体系和制度。从××目前的实际出发,一是可以尝试为进城农民工建立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其相对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与医疗保险所要缴纳的保险费金额较低,单位和个人均能承受。二是应吸收进城就业时间较长(年以上)的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单位与个人,缴纳的数额与缴纳的办法可等同于城市职工,按有关规定按时征缴。三是为已进城落户并将承包土地一次性转让的农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享
受城市职工待遇。
另外,还应该建立鼓励进城农民自主创业和外出农民返乡创业的相关政策制度,为农民创业提供更多的优惠。
(四)管理服务是手段
推进农民市民化,建设文明城镇,需要的周期长,涉及的范围广。要真正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目标,既要切实加强对农民进城工作的统一管理,又要想方设法为进城农民提供良好服务,实现管理与服务的统一,方能使农民市民化与文明城镇建设规范、有序,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
近期内,××市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一是根据文明城镇建设的现有规模和发展目标,以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承受能力,对吸纳农民进城落户变市民的数量、分年度实施计划的时间表作出具体规划。同时将进城农民的住房、公有设施包括其子女上学等问题,纳入城市总体建设规划,从长计议,统筹考虑。二是积极
做好对进城农民的培训工作。政府要把进城农民的培训工作作为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措施。农民进城前,着重培训其对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内容,提高进城农民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农民进城后,主要培训其各类职业技术,包括必要的岗位技能和生产安全培训等。此外,还要通过先进的城市文化熏陶,丰富市民生活,潜移默化影响进城农民。如,继续开展好“××××”周末文化广场活动、电影晚会及评选双文明户、文明市民、五好家庭户等道德评议活动,以活动凝聚人心,促进市民素质的提高,坚持阵地建设与活动开展同创共进,真正实现农民市民化。因此,营造良好的城市社会氛围是农民市民化与文明城镇建设的催化剂。
第二篇:城乡结合部农民市民化调查
城乡结合部农民市民化调查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过去以从事农业生产、在农村居住和持有农村户口为特征的单一传统农民正在逐渐分化为不同农民群体,他们在户籍、就业、居住、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差异不断扩大,利益诉求高度分化。
部分近郊农民为何在城却不转户
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体系是和相应户籍捆绑在一起的,导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户籍含金量差别明显。从对已实施户籍改革的重庆市转户农民情况分析,农民转户取向既受自身经济条件、乡土情结影响,也与对更高水平社会保障、教育资源等的追求有关,农民选择性进城倾向明显。
记者采访发现,城乡结合部农民选择性进城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城乡利益关系正发生深刻调整。城镇户口附着的福利和公共服务含金量相对弱化,而农村户口含金量在增加,这导致农民转户选择更加理性和现实。在地处重庆主城区的沙坪坝、九龙坡、江北等地一些近郊农村,农民转户意愿要明显低于其他地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集体经济发达,农民甚至可以比城镇居民更高的福利待遇。
在九龙坡区华严镇共和村,自1985年创办村集体企业以来,经过近30年积累,村集体资产超过1500万元,有的村民家庭年均分红收入超过3000元,村里五保户、军烈属、老党员每年还能从村集体获得1000元生活补贴。村干部们说,村集体经济发达,并且有收益分配,农民是不愿意退出集体成员权,来换取一纸城镇户口的。通常这些地区已融入城市圈,农民不但有稳定非农就业,还有来自村社集体收益分红,谁愿转户呢?
在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一面是不少农民不愿转户,另一面是不少已转户的群众还想把户口迁回农村。在东部某大城市近郊农村,记者先后走访了10多个想要非转农的群众,这些人主要是原户籍在农村的大学生、征地农转非和进城务工经商并转户人员。李学鹏(化名)以前户籍在农村,2005年外出读大专时,将户口迁往学校所在地。李学鹏说:我们农村学生读大学或中专,要把户口迁出去。现在家里土地越来越值钱,征地拆迁量很大。而政府征地时,自己已不能与同村农民享受相同待遇,一分钱补偿没有。
第三篇:农民市民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农民市民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摘 要]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发展提高农民市民化意愿、满足农民市民化诉求。农民市民化是农民扩展自由、拓展选择集以提高可行能力的重要途径。农民市民化为释放农村土地资源,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创造条件。农民市民化的规模和速度需要与经济发展速度和政府财政承担能力相适应,农民群体分化速度要适应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民群体分化的动态均衡。因而,在农民群体分化的过程中,要逐步实现公共基础设施的城乡一体化以及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化分享。农民市民化和农民职业化是农民获得发展以实现农民现代化的重要契机,所以应注重实现农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互动。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8)01-0071-07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提出我国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与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1]。党的十八大强调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三化”并进与“四化”同步是城乡一体化、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新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3]。为解决经济新时代的“三农”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和农业,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着眼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才能最终推动国家现代化[4]。在“二元经济”转型时期,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农民群体分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以此为契机推动农民?F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并进时期,这一时期需要破解的难点就是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加快农民群体分化促进农民市民化。农村人口逐步转化为城镇市民,城镇化因之扩展,农村人口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人地矛盾可得以缓解,农业经营逐步从分散经营走向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条件。农民市民化还为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持续推进提供动能,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加快农业“三区、三园、一体”建设,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供支持。农民市民化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并走出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也将具有重要作用,这需要政府积极推动制度变革以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城镇化进程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人口集中
中国的改革肇始于农村,而后在全国展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连年递增,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但随之而来的卖粮难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少数有知识具有资金支持的新生代农民开启了走向城镇的旅程。外出打工的农民回乡后给农村生活带来了新的理念,主导农村的生活潮流,激发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先行者的示范效应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逐步扩大,城镇人口集中度不断提高。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规模逐步降低,城镇人口以及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农村人口79014万人,由于受户籍制度的制约,1978―1995年农村人口一直呈现增长趋势,到1995年,农村人口为85947万人,依然存在“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现象。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245万人增加到1995年的35174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17.92%提升至1995年的29.04%。而后由于户籍制度改革以及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1995年以后,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逐步提高,农村人口逐年减少,从1996年的85085万人减少至2016年的58973万人。城镇人口在这一时期不断集中,从1996年的37304万人增加至2016年的79298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6年的30.48%上升至2016年的57.35%(见图1)。
(二)城镇人口集中提升了城镇就业能力和城镇规模
城镇人口集中降低了企业搜寻成本,推动了产业集聚,更利于生产要素在产业园区的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产业集聚促进社会分工和外溢效应的扩散,刺激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社会就业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就业人口呈现增加趋势,从1978年的30638万人增加到1997年的49039万人;1998年以后,农村就业人口逐年降低,从1998年的49021万人减少至2016年的36175万人。城镇就业人口逐年增加,从1978年的9514万人增加到1997年的20781万人,城镇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从23.69%增加至29.76%;从1998年始,城镇就业人口快速增加,从21616万人增加至2016年的41428万人,城镇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从30.60%增加至53.38%(见图2)。
城镇人口集中会深化社会分工,同时,推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也随之逐步降低。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的绝对量呈现增加趋势,从1978年的28318万人增加到1991年的38685万人。1992―1997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数量呈降低趋势,从38349万人减少至34730万人;1998―2002年,又呈增加之势,从34838万人增加至36640万人。但在2003年以后,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快速减少,从2003年的36204万人降至2016年的21496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在波动中呈现快速降低趋势,从1978年的70.53%降低至2016年的27.70%(见图3)。
在人口集中的过程中,大城市不断扩张,行政区划不断调整,布局得到优化,如广州市2000年把花都市、番禺市“撤市设区”转为广州市的两个新区,以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2005年把荔湾、芳村合并为荔湾区,越秀、东山并为越秀区;而后在从化、增城撤市设区的基础上,为优化配置行政资源,把黄埔、萝岗两区合并为黄埔区。长沙市2011年把望城县“撤县设区”转为长沙市的一个新区,把浏阳的永安、洞阳、北盛、蕉溪四个乡镇纳入长沙城市总体规划。重庆市城区范围不断扩展,2015年潼南县、荣昌县撤县设区,2016年梁平县、武隆县、开县撤县设区,部分乡镇进行了调整,以便更好地整合资源。2015年上海市把闸北区、静安区合并为静安区。2017年4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在河北省保定市境内设立“雄安新区”,分流北京市高度密集的人口。为了适应城镇化发展,各省市都在不断优化区域布局和行政规划。
三、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民群体分化和农民市民化
(一)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民群体分化
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城镇规模扩张,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民群体分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从农民到农民工、从农民工到市民两个阶段,现已处于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关节点[5]。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初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少,转移的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但随着外出打工农民回乡的言传身教,他(她)们的言谈举止都在诉说城镇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对他(她)们产生的影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期,由于受示范效应的影响以及城乡差距的推拉作用,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迅速扩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演变。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农忙季节,农业劳动力出现季节性短缺,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则在农忙季节返乡经营农业,忙完农活后再返城,形成了“候鸟”式打工模式。但随着打工工资和交通费用的提高以及农业经营比较利益偏低,农忙时节回乡务农的机会成本上升,使农民工在农忙季节不再返乡。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因之发生变迁,从农忙季节农户之间互助或雇佣帮工经营农业到农村土地抛荒。随着农村转移劳动力规模继续扩大,农村土地抛荒也从季节性抛荒到常年抛荒,从贫瘠土地抛荒蔓延到肥沃土地抛荒。农村土地抛荒客观上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在此背景下,政府积极支持和引导土地流转模式创新,推动了土地流转,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生产经营方式激变,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推动城镇化发展,还会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相对应,农民从经营传统农业的身份的农民转变为经营现代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农民需要具备经营现代农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激发点,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城镇化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民群体分化,农民群体分化要解决的是农民群体中谁是农民,依然经营农业以实现农民职业化,谁将成为城镇市民寻求城镇就业以实现农民市民化[6]。农民群体分化是农民的自由得到扩展、选择集随之扩大的表现,也是农民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民自由迁徙、自由选择职业的体现,可以推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释放,推动社会分工深化和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则会进一步推动人的发展。农民市民化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真正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农民职业化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通过农民群体分化逐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见图4)。
(二)城镇化发展推动农民市民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农民市民化提供平台,农民市民化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推力,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即农民市民化。中国的问题依然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让农民变成市民,即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民市民化是在城镇化进程中让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镇从事非农产业,其地位、身份、价值观念、生活理念以及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向城镇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7]。由“乡下人”变为“城里人”,由农民变为市民。这一重大经济社会现象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不仅顺应了现代社会结构变迁趋势,而且对整个国家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而深远的影响[8]。农民市民化是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发展农民的必由之路,是农民选择集得到扩展的体现,也是农民扩展自由以提高可行能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多地少,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无业可就的矛盾日益尖锐,在乡镇企业又不能大规模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在于向城镇转移变农民为市民,实现农民市民化,使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依靠城镇非农产业寻求就业机会。农民市民化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城镇化发展深化社会分工,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进而推动人的发展。人力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人的发展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新型城?化发展为农民市民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加了对农民市民化的需求,具有文化引领的城镇生产生活方式对广大农民工产生了巨大的引力,激活了农民的市民化意愿,只要主客观条件允许,就可极大地促进农民市民化规模。现阶段,由于城乡发展差距导致的农民低收入和较低的成本分担能力是制约农民市民化发展速度的客观因素;农民落后的生活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偏低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是阻碍农民市民化进程的主观原因[9]。特别是部分农民缺乏进取的思想,缺乏开放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律意识,难以真正融入城镇生活,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而要提高农民素质,必须借助于城镇化发展。政府应加大投入,废除歧视农民的政策和制度,改变歧视农民的行为和观念,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农民市民化进程。城镇是区域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重心,是现代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代表,农民市民化是广大农民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相对于农村社会而言,城市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具有诸多优越性,农民市民化需接受城市文明的洗礼和现代文明的熏陶,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法律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产生质的飞跃[10]。农民市民化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农民市民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职业化
(一)农民市民化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
城镇化发展提高农民市民化意愿,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国家统计局2010年在10个省进行了新生代农民工专项调查。新生代农民工数量达到8487万人,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58.4%。对“新生代农民工未来的打算”的调查结论显示:坚决不回农村的占8.1%;尽量留在城市,实在不行再回农村的占37.0%;挣够钱就回农村的占22.2%;一定会回农村的占11.2%;不好说的占21.5%[11]。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应该在50%以上。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自2008年以来,农民工总量一直呈扩大趋势,从2008年的22542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28171万人,增长了24.57%;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都呈增加之势,外出农民工从2008年的14041万人增加至2016年的16934万人,增长了17.08%,本地农民工除了2009年有所减少外,总体呈增加趋势,从2008年的8501万人增加至2016年的11237万人,增长了24.35%。2008―2010年,外出农民工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从62.3%增加至63.3%,随后缓慢下降,从2011年的62.8%降至2016年的60.1%;本地农民工从2008―2010年有所回落。2010以后,本地农民工所占比重稳步提高,从2010年的36.69%增加到2016年的39.89%(见图5)。城镇化发展、经济发展的加快以及农民市民化是本地农民工所占比重上升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工输入中西部地区的比重有所提高。中部地区输入的农民工占比从2008年的31.1%提高至2016年的32.9%,西部地区输入的农民工占比从2008年的25.3%上升到2016年的26.9%。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增长快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农民工增量占新增农民工的43.6%。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2016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整理,图6数据来源同。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本地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外出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
2008年由于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出现倒闭潮,农民工随之出现返乡潮。本地农民工增速在2011年达到最高点,为5.9%,而后逐年下降,2015年的增长率为2.7%,到了2016年又有所回升,为3.4%;农民工总量和外出农民工的增长率在2010年达到峰值,分别为5.4%和5.5%,而后一直呈降低趋势,到2016年分别为1.5%和1.3%,只是2016年的农民工总量增长率比2015年的1.3%有所回升(见图6)。
(二)农民市民化推动农民职业化进程
农民市民化影响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并使之逐步演化。随着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加快,政府要根据区域发展经济差距预估不同区域的农民市民化的速度和规模,全面统筹优化城镇规划布局,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实现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制定城镇发展规划,根据区域特点,评估城镇承载力,尤其是水资源、生态环境对人口的容纳力。交通、通讯、文体娱乐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都需要根据农民市民化进行规划设计,合理评估其对农民市民化的承载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农民市民化进程的顺利进行,避免在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进程中出现重复建设。若不能对未来的发展正确评估,不能制定适宜的发展规划,必将导致拆了建、建了拆的短期行为,浪费社会资源,为寻租提供发展空间,滋生社会腐败,败坏社会风气,进而阻滞农民市民化进程。
农民市民化的顺利推进为农民职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随着农民市民化的规模扩大,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力必然逐步减少,为提高人均耕地面积创造条件。但要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恋,须先弱化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让农村土地回归其应该承担且只应承担的生产要素功能。各级政府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担能力,逐步构建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体系,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分享的均等化,解除农民市民化的后顾之忧,确保农民市民化渠道畅通。在农民市民化后,市民化的农民要得到社会保障体系庇护,以强化他们对社会保障体系的信赖,逐步放弃对农村土地的依赖。政府可以耕地换社保或耕地换城镇优惠政策的方式,鼓励市民化的农民放弃耕地甚至住宅地。政府可为释放农村耕地和住宅地提供平台,以政府为主导,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提高土地流转效率,让耕地向种田能手或农业龙头企业流转,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避免“去农化”行为发生。农村土地流转可促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变革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逐步以机械化作业代替手工耕耘,以现代农业替代传统农业,农业经营主体从传统农民逐步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生产经营要面对区域市场、全国市场甚至世界市场,需要应对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新型职业农民还需要了解国家的农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因而需要应对政策风险;农业生产还受土质、温度、阳光、雨水、霜雪、冰雹等自然条件以及气候的影响。有的地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甚至靠天吃饭,农民还要面临自然风险。新型职业农民为适应现代农业的先进耕作方式,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知识素养。在农民市民化进程中还要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承载能力以及城镇发展规划的农民市民化能够促进农村土地释放,经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农民从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新型职业农民的诞生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经营主体(见图7)。
五、农民职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农民职业化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城?化发展推动农民群体分化,在加快农民市民化的同时促进农民职业化,进而加快从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的进程。农民市民化是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扩大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农民投入土地的劳动和资金受土地收益递减规律制约,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收益效应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12]。因而,需通过农民市民化减少农民,促进农民职业化来提高劳动的边际产量,进而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迁。在我国农业已从供给约束型产业转变为需求约束型产业的背景下,农民很难在小块土地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迁和扩大农业规模收益,需依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实行农民市民化,使农业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减少农户和自然村数量,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13]。创新农村土地市场流转机制,通过土地入股、信托、租赁、转换、转包、招标等方式加快土地流转。乡镇政府主动整合土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农村土地资源向种植、养殖专业户、农业龙头企业或农业专业合作社集中,增加农业劳动力人均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使用量。职业农民能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活动,采用现代化的农业耕作方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凸显农业规模经营效果。
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逐步演化的过程中,农业生产经营条件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机械广泛使用。大中型拖拉机从1978年的55.74万台增加至2016年的645.35万台,2016年大中型拖拉机的使用量为1978年的11.58倍;小型拖拉机从1978年的137.3万台增加到2011年的1811.3万台。但从2012年开始,小型拖拉机出现小幅递减的趋势,从2012年的1797.2万台减少至2016年的1671.6万台,出现了用大型拖拉机替代小型拖拉机的趋势。农用排灌柴油机使用量稳步上升,从1978年的265.7万台增加到2016年的940.8万台,这一期间只有2013年出现了突变现象,使用量为1259.4万台(见图8)。出现这种突变现象的原因是2013年我国西南、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中西部、东北、华北、江淮、黄淮、江汉、江南以及华南北部等地出现较大面积的旱情[14]。
随着农民市民化进程加快,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加,从1978年的150104千公顷增加到2016年的166650千公顷;人均耕地面积随之提升;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1978年的4496.5万公顷增加到2016年的6714.1万公顷;农业机械动力使用逐步普及,农业机械总动力从1978年的11749.9万千瓦增加到2015年的111728.1万千瓦,为1978年的9.5倍,但2016年有所降低,为97245.6万千瓦(见图9)。
随着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在农业经营主体发生变化的同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从依靠手工和畜力的传统耕作方式,逐渐转变为依靠机械和电力的现代化耕作方式,极大地节约了劳动时间,让农民有了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其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知识渴求的欲望增加,知识存量增大,文化素养随之得以提高,实现农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互动。
(二)农民市民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互为依托
农民市民化是实现农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农民市民化又需依托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由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和城镇化拉动的农民市民化需要吻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工业化水平。一方面,如果仅仅为了追求城镇化规模而人为地逼农民上楼,则会出现严重的负面效应:一是城镇难以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进城农民处于失业状态,进而引发流民现象,甚至产生城镇贫民窟;二是难以为农民市民化提供社会保障,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政府财政负担能力,难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得到社会保障庇护的人口在遭遇突发事件后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因子;三是城镇基础设施难以承载转移过快的人口,给城镇的交通、水电供应以及生态环境带来巨大隐患,影响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如果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发展过慢,则会引发另一负面影响,尤其是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镇只是临时性就业,没有真正地实现农民市民化,会导致农民不愿放弃农村承包地,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的障碍,制约农业经营规模扩大,抑制农业现代化进程[15];二是农民市民化进程过慢,影响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难以实现真正意义的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农民市民化滞后影响现代农业发展进程进而制约农民生活观念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甚至可能扩大城乡差距加剧城乡矛盾引发城乡对立,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和谐社会构建背道而驰。因而需要设法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实际和政府财政承担能力,因地制宜制定城镇发展规划和农民市民化的阶段性实施战略,合理引导农民市民化进程。合宜的农民市民化规模可促进城镇社会分工和产业集聚,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适宜的农民市民化规模可以释放农村耕地和住宅地,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使用更多的机械设备,以资本替代劳动,可释放更多的农业劳动力,推动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市民化,促进农民市民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实现农民市民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短期均衡,进而实现农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互动。
(三)农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互动
农民市民化和农民职业化是同一事件的两面,共同推动农民素质提高和农民发展,是农民现代化的体现。农民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农民市民化和职业化,逐步实现农民的现代化。农民市民化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农民现代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在农业现代化从初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过程中,将进一步推动农民市民化和农民职业化,推动农民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进而推动农民现代化。实现农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互为?恿Γ?实现农民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互动,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J].科技信息,2006(2):21-22.陈学法.“三化”并进的核心:农民市民化[J].经济问题2013(10):4-8.张国坤.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上海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J].上海农村经济,2017(1):4-9.张梅.以科技进步为核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3(1):12-13.贺文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J].东方论坛,2016(6):55-63.贺文华.农民群体分化与农民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研究―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J].新疆农垦经济,2017(6):8-15.姜作培.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民市民化[J].现代经济探讨,2002(12):34-36.徐声东.农民市民化:一场蓄势待发的社会变革―加快农民市民化的政策思路[J].决策探索,2003(9):5-7.廖红丰,杜长乐.农民市民化趋势下增加农民收入新思路[J].新疆农垦经济,2005(5):7-11.廖红丰,刘建明.农民市民化与农民收入的增加[J].鄂州大学学报,2005(2):11-14.新生代农民工研究课题组.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EB/OL].[2012-04-20]http://iple.cass.cn/ldjjxzt/ldlscdt/201204/t20120420_1949027.shtml.廖红丰;刘建明.一个难转的弯:农民市民化[J].中国国情国力,2005(1):39-41.宋桂言.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的关系[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段海霞,王素萍,冯建英.2013年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J].干旱气象,2014(2):310-316.贺文华.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8):38-46.[责任编辑 张桂霞]
第四篇:浅析农民非农就业与农民市民化的关系
浅析农民非农就业与农民市民化的关系 摘要: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极大促进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但由于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性问题,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为了克服城乡差距,我国政府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主张,加大对农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农民走出农村到城市就业,或者从事非农行业,这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也正好随应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转变的大趋势,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农民非农就业必要性,提出了农民市民化应克服认同、身份、素质三大障碍,从教育培训、户籍制度、城镇化三个方面努力来实现。关键词:农民;非农就业;市民化;城镇化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把发展中国家经济划分两部分,一部分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代表,另一部分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代表,两者构成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框架,这就是所谓的“二元经济结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原因在于我国长期处在经济落后的阶段,同时地域广阔,资源禀赋不一样,再加上国家早期的重工抑农、城乡户籍等政策的影响,我国农村和城市呈现不同的面貌。大部分农村还是以传统的方式发展,而城市完全呈现以现代工业发展为主的形态,由于地域发展的水平不一致,对劳动力供需影响程度也不一样。城市工业需要大量劳动力,而农村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因而我国的“民工潮”现象实质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问题。当然城市的发展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全部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正如“拉美陷阱”典型代表巴西,该国在大力发展城市工业的同时促使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由于城市无法全面吸收这些劳动力导致了城市的稳定、就业、保障、环境等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也要注意吸收和转化问题。当前在这个特殊时期,如何处理好农民非农就业与农民市民化关系成为了重要论点。
一、农民非农就业的动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由于改革的侧重点不一样,城乡差距愈来愈明显,广大农民为了克服家庭的贫困和追求更好的生活,离开了世代耕作的土地到城市里从事非农产业工作。当代农民就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非农化就业取向,除受制度和政策的影响,最深层的还是经济原因,这里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
第一方面是农村对农民非农就业的推力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长和农村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所形成的逆向增减矛盾是农民非农就业的根本动力
从长远看,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会一直存在,并日趋严重,这是形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基础。一方面是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另一方面是农业劳动力供给的不断增加,人地矛盾的加剧,呈现出土地资源压迫人口、农业劳动力大量潜在失业的格局。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产生巨大的推力,迫使农业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农民非农就业成为了必然。
2.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形成了农民非农就业的直接驱动力
近几年,农业特别是种植业比较利益下降,投资成本高,获得收益低。有的地区农业甚至亏损,农民每年净收入几百元,而到发达地区打工每年最低也能收入几千元,如此巨大的反差,促使农业劳动力不得不在农业之外谋求出路。
3.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民非农就业的支撑力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方面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可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另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提供更多的农产品,满足非农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及原材料。
第二方面是城镇非农产业对农民非农就业的拉力
1.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日益扩大,是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镇非农产业的内在拉力
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间的城市与农村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均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就形成强劲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拉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和沿海地区靠地理和经济社会环境的优势以及前几年国家的优惠政策,经济发展很快,社会总产值和人均收入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在收入差距拉大的作用下必然会吸引一些农业劳动力跨行业、跨地区转移。除此之外,还有诸多非经济差异,如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各种农民享受不到的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等,这种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差别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2.城镇非农产业就业机会的增多,形成对农民非农就业的产业需求拉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大中城市的经济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客观上形成了对劳动力尤其是建筑队伍的大规模需求。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发展了一大批有活力的乡镇企业,这些乡镇企业在吸纳了当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也吸纳了大量的外来农业剩余劳动力。
3.城镇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对农民的吸引力
城镇不仅具有优越的生活条件、较高的收入、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设施,而且有更多的接受现代教育和在城市氛围中锻炼的机会。农村的农民外出见世面和追求新生活的欲望迎合着这种吸引力。农村中尤其是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口在自我意识的驱使下,除了有改变经济地位的强烈愿望外,还有提高社会地位的追求。这种强烈的心理动力是农业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
二、非农就业农民市民化的障碍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迅速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镇化进程的两倍。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仅为43%,落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加快城镇化是当务之急。虽然现实中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但其市民化效果并不良好,主要是由于三个方面的障碍:
1.认同的障碍
所谓认同指的是个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角色的肯定性确认,农民市民化本身即是一个身份转变,重新寻找认同团体的过程。从乡村社会到城市社会的过渡,农民市民化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也在这里。如果不能建立起新的认同团体,这种市民化过程必然带来相应的身份困扰和认同障碍。在对进城务工农民工那里可以了解到,他们十分羡慕城市人的知识、工作和交往生活,常将自己充满各种各样苦恼的生活不自觉地与城里人对比,但在市民化的过程中,他们所关心的主要是靠买房来获得附带的城市户口,或通过农地补偿变为城里人,以及期望子女能够考取大学进而毕业在城里工作,而事实上遗忘了如何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实现人格平等,要知道人格平等恰恰是城市社会团体意识的基础。
2.身份的障碍
我国社会结构的原则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以身份为标准,城市和乡村之间、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之间不平等的关系维系着社会秩序的稳定状态。有人说,中国社会在此意义上是一个身份社会,这话不无道理。应当说保障这个身份社会存续的力量主要源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框架和户口制度的长期存在。有很多学者一直对困扰农民问题的户籍制度进行反思,并明确提出户籍制度改革不宜缓行的主张。
3.素质的障碍
现代社会的特征集中表现为它是以工具和知识为主要运行手段的,一个人要想在当前社会生存或者生活的更好,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工具和专门化的知识就成为衡量他是否具备社会生存能力的基本指标。而农业社会和乡村生活所催生的却是守成的习惯,固化的传统已经成为集体无意识。显然从农民进入市民化行列的那一天起,天然的缺陷便制约着他们有机地融入城市生活,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里似乎难于摆脱落伍的命运。
三、着眼农民非农就业,促进农民市民化的思考
农民非农就业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然而让农民变成市民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全面构建农民非农就业的技能培训体系,强化农村的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当前农民非农就业的多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岗位,这与现代社会主要依靠知识和现代技能为生存之道相脱节,非农产业越来越需要高技能的人才,农民如果不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作为追求最大利益的“经济人”,农民他们必然在工作中进行了人力资本投资,但由于方方面面限制,他们自身对人力资本投资效果差和动力不足明显,因此需要国家政府来对农民人力资本进行大力投资,近年来我国强化了农村的基础教育,许多地方也基本构建了农民非农就业的技能培训体系,这无疑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第二,健全农民市民化体系,打破旧的户籍制度限制,减少非农就业成本,多方位有次序促进农民身份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是以户籍制度来划分城市和农村居民身份特征的,正是这种身份的制度限制了城市和农村人力资源快速流动,目前,我国非农就业农民大多数是“离乡不离土”的,也有一部分是“不离乡不离土”的,“离乡又离土”者非常少,这实际上增加了农民非农就业的成本,不利于非农就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保障的实施和社会稳定,因此我们要改变旧有的户籍制度,循序渐进促进有条件的农民变市民,减少非农就业的成本,提高效率。
第三,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为农民非农就业,实现市民化提供空间支持。众所周知,城市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摇篮,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一直起着巨大作用,而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现代化非农产业大多集中在城市,同样,作为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的纽带——乡镇也以非农产业居多,因此要想使非农就业的农民变成市民就要大力建设城市和乡镇,为农民市民化提供空间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德峰.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就业的非农化和居住的城镇化[J].新疆金融,2007,(1).[2]王恒.关于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的思考[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1).[3]许佩倩.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J].学海,2003,(5).
第五篇: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 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
区委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了全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现两个率先的决定,制定了我区力争两个率先的时间表,沿江街道作为全区的经济重镇,要在两个率先的征程中,争做企业创新的先行街道、xx北大门建设的示范街道、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特色街道,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 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沿江街道地处长江之滨,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以北1公里处,东邻长江,西与盘城镇接壤,南连泰山街道,北靠南京钢铁集团,总面积约30.9平方公里,人口约5万人,下辖五个村、二个居委会,农业人口8754人。辖区内有南京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京大学xx校区、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等大单位。104、宁连、宁扬公路在辖区内交汇而过,交通十分便捷。2002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5759万元,完成工商税收40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600元。新的xx区成立以后,区委、区政府把沿江街道作为江北主城区的一部分来建设。沿江街道为呼应新市区建设,在着力加大城市化建设的同时,也加快了农民市民化步伐,响亮地提出建设城市化的新沿江,培育市民化的沿江人,并在六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
一、以加速推进城市化建设为手段,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移步伐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市民转移是推进农民市民化的有效途径,而要农民脱离土地,洗脚进城的最快方法就是加快建设发展步伐,走征地带动之路。多年来,随着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大xx校区、南钢等大单位的建设发展,已经使一批农民通过征地带动转变成城市居民。随着江北新市区和沿江大开发速度的加快,沿江街道再一次成为开发的热土。截止到8月初,先后有浦东房地产征下大外江3500亩土地建设威尼斯水城;京新、复兴4500亩被苏宁公司摘牌,用于房地产开发,同时苏宁公司还拿下了航海仪器二厂以南的170亩和复兴七组复兴路以北的160亩土地;金飞成集团联通公司的160亩土地、农科所30亩土地均被摘牌。另外,浦江学院征地手续已完成,已进入拆迁补偿程序,这一系列的土地开发将一次性让4516名农业人口转移为城市市民。沿江街道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机遇,将街道行政中心迁至农业人口较为聚集的洲区,以推动洲区的发展,并对还未挂牌的土地,由街道拿出资金来进行土地储备,以尽快实现街道辖区内的农民在两年内全部转移为城市市民的目标。同时,积极推动房地产企业的早日开工建设,让离土离地的农民,尽快集中居住到设施完善、功能完备的小区中,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农民身份和生活方式市民化的真正转变。
二、构筑经济发展平台,增加农民转移为城市市民后的收入城市化建设,使农民逐步脱离土地,融入城市生活,离开土地后,如何增加他们的收入,沿江街道根据实际采取三种措施以增加他们的收入。一是高品位建设工业产业群,增加就业机会。沿江街道拥有市级重点乡镇工业园区的牌子,为充分利用好这一块牌子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街道按照一牌三点规划建设了三个产业分布区,即原街道工业园、新化工业园和冯墙工业园。在认真做好现有工业园美化、冯墙工业园金飞成四个项目建设的同时,重点开发新化4.3平方公里工业园区。目前,冯墙工业园已建成的金鼎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已解决三百多人的就业,原工业园区已解决200多人的就业,新化工业园计划解决1500人的就业。二是打造三产发展新平台,扩大就业面。三产经济一直是街道发展中的短腿,随着房地产开发的兴起,为街道三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人口的增加,将带来商业、物流、餐饮、娱乐休闲、物业管理等三产业,街道将利用行政中心搬迁至洲区之机,科学合理的规划街道三产的产业格局和布局,积极引导居民投入到三产发展中,增加收入,同时也彻底解决三产对街道贡献份额较小的问题,促成街道经济结构的转移,预计三产将带来3000个就业机会。三是鼓励居民参与投资。征地拆迁将给街道居民带来一大笔收入,同时多年来农民手中也有一笔积蓄,为了聚集民间资本,引导居民用手中的闲钱参与投资,以钱赚钱,街道将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在工业区的建设中,出台鼓励私人投资厂房、道路、水、电等设施建设的政策,增加居民收入中的投资性收入的比例。
三、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转居后的后顾之忧农转居后,作为城市居民的沿江人,也应享受同市民居民同样的待遇,尤其是社会保障须逐步到位,以解决农转居后沿江人的后顾之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工作汇报《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 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一是医疗保障。街道将逐步为农转居后的沿江人办理大额医疗保险,并加大本地卫生服务水平,杜绝因病致贫现象发生。二是养老保障。街道将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在劳动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规范街道企业和事业单位用工、养老保险办理工作,同时为鼓励企事业单位办理养老保险,街道将在政策上、资金外给予一定的扶持,以确保街道居民能够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上的养老保险待遇。三是劳动就业。在不断扩大就业面的基础上,街道将充分发挥街道劳动就业保障所和各居(社会)劳动就业保障站的作用。根据岗位的需要,对农转居后的劳动力实行就业前的培训,建立完善的劳动就业培训机构,以确保人人适应就业需求,增强就业能力。
四、加强基础教育,从源头抓起农民转变成居民,身份的转变是可以一夜之间完成的,而要让农民彻底转变小农意识,在思想上、行为上真正成为城市居民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此,沿江街道将以创建学习型街道、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为龙头,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以不断提高农转居后沿江人的素质。尤其是要从娃娃抓起,从在校学生抓起,立足源头,立足基础,落实到位。以学校、家庭为教育的主阵地,积极推动素质教育,引导孩子从小养成做文明市民的习惯,同时通过在家庭中开展教育,也带动每家人在思想、行为上的转变。与此同时,街道还将以社区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加大对孩子们的德育教育,从小培养高尚的道德修养,如开展敬老爱老、互帮互助、勤俭节约、尊重社会、尊重他人等教育实践活动。
五、深入开展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从多年的精神文明创建经验来看,开展文明创建是提高居民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沿江街道有着多年的精神文明创建经验,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街道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重点抓好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创建具有沿江特色的市民精神。市民精神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精髓。沿江街道在向城市化进军的同时,也要把创建具有沿江特色的市民精神活动作为提高士气、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的一个重要活动来抓,以此来促进街道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通过在全体居民中征集、讨论等多种形式,以确定符合沿江发展特色的市民精神,以此激发大家建设沿江、发展沿江的士气,实现沿江倍速发展的目标。二是以人为本,深入开展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在沿江街道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如五爱双评、文明户、文明窗口、文明学校、文明工商户等等,群团组织为做好这些创建还开展了绿色家庭、文化中心户、青年致富能手、双学双比等评比活动,使全街道的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形成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格局。随着街道城市化建设的加快,有些创建已不适应发展的需求,为此,在下一步的创建工作中,街道将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总结前面的创建经验和做法,对文明户、文明学校、文明窗口、文明工商户、文明企业等创建评比条件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开展符合发展需求的、富有时代精神的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
六、打造最佳人居环境,以优美的环境影响人人是优美环境的缔造者,优美的环境也同样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改变人的行为,沿江街道将借大开发之际,从亮化、绿化、美化入手,打造最佳人居环境,让沿江人生活在城市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氛围中。一是绿化、亮化。街道将科学规划建设好主干道、主要河流、主要街区和市民休闲区、居住区、商业区的绿化、亮化,同时规划建设两条百米宽的防护林,把大企业的污染彻底隔离,并建设一批市民绿化广场,鼓励企业进行花园式工厂建设,让沿江人生活在绿色中,让沿江的夜景亮起来。二是美化。借大开发之际,建设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住宅区,将分散居住的农民向集中居住转变,彻底改变沿江人散、乱、脏的居住环境。同时,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解决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处理排放难题,杜绝水质污染。建立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培育沿江人的卫生意识,保持街道的整洁,树立沿江人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新形象。通过这一系列的环境建设,让沿江人生活在一个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中,同时让整洁、优美的环境提高居民自觉爱护环境的意识,主动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所谓农民市民化就是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就是减少农民、降低农村人口比重、增加城市人口的过程,因而农民市民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城市化。沿江街道将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同时,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努力引导沿江人民身份由农民转向城市居民的同时,意识和个人行为也由小农意识转化为城市居民意识,形成和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人文环境,提升沿江的城市建设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