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大县乡经济财政蛋糕情况调研
做大县乡经济财政蛋糕情况调研
“>做大县乡经济财政蛋糕情况调研2007-02-02 21:54:38
根据市财政局安排,我们财政局对本县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做大县乡经济财政蛋糕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公共财政对县乡政府运转保障能力现状及分析
(一)、现状
1、公共财政仅能勉强维持县乡政府基本运转。今年我县预算收入58000万元,预算财力19000万元。个人工资部分安排14500万元;城市维护费、教育费附加等列收列支项目安排1800万元;科技三项费、计划生育等各项法定支出安排300万元,归还农村基金会贷款900万元、世界银行贷款400万元。
县级政府能够安排的公用经费只有1100万元,而要维持县乡政府的正常运转至少需要4000万元,缺口达2900万元,现有财力仅能勉强维持县乡政府的基本运转。
2、公用部分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在办公经费上,我们只能按照每人每年300元的标准予以安排,这远不能满足各单位的工作需求。一些单位如党史办、对台办、老龄委、县志办、团县委、县妇联等办公条件二十年不变,300元的人头办公费还是按编制核定,正常的办公经费无法保证,有的甚至连电话费也缴不起。
3、乡村两级债务沉重,有潜在风险。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再无收入来源,原有债务无力偿还。到2004年底,我县乡级债务5309万元,村级债务5344万元,乡村二级达1亿元以上,乡村债务风险已成为引发农村不稳定的一大因素。
(二)、分析
近年来,闻喜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进入经济强县行列,财政却陷入了“富县穷财政”的怪圈。其主要原因是中央、省、市集中财力比例过高,县级财力增长缓慢,转移支付资金甚少,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县级财政负担过重,形成了事实上的鞭打快牛政策,严重挫伤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埋下隐患。2005年,我县收入预算58000万元,比2004年预算5亿元增加8000万元,县级财力仅为19000万元,增加不到1000万元。作为全运城市仅次于河津的财政收入第二大县,至今我县的170元地方津贴仍无完全兑现,住房公积金、取暖费、省政府第二次出台的100元地方补贴等更是无从谈起,与我县经济强县、收入大县的地位形成极大反差,对此广大干部职工怨言不断,形成许多不安定因素。
二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和农村社会保障投入情况及分析
(一)财政投入资金情况
我县共有十三个乡镇,农业人口326431人。2004年共有农村五保户227人,享受低保3773人,342个村卫生室,489名乡村医生。
1、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情况:2004年我县积极筹措资金,投入资金万元,用于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其中:爱国卫生经费万元,用于沼气富民工程“一池三改”建设900座,投资18万元农发基金,向村卫生室工作人员投入8万元专项补助。
2、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情况:2000年对农村五保户投入资金48280元;2001年年投入48240元;2002年投入108240元,其中:五保户48240元,农村低保6万元;2003年投入163240元,其中:五保户53240元,农村低保11万;2004年投入380590元,其中:五保户54480元,农村低保326110元。2003年对农村医疗救助投入5万元,2004年投入10万元。
(二)情况分析
1、县级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投入增长缓慢。2000年至2004年平均投入增长率为10%,人均元,低于国家医疗水平,农村公共卫生经费要求县级财政应按每年每人元补助,全年应补助23万元,实际补助11万元。对乡村医疗卫生专干补助应给予每人每月60元的保障,需要25万元,实际县财政只安排每人每月20元,投入8万元。农村的厕改工作也因县财政困难只是在个别村试点进行。
2、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投入不到位。2004年农村低保3773人,应投入872220元,实际投入436100元,五保户227人,应投入454430元,实际投入9950元。农村医疗救助急需进行,但财力达不到。
三公共财政对县域义务教育保障能力现状
(一)现状
1、个人部分:2005年全县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共有教师3700余名,人头经费预算4000余万元。教师工资实行银
行代发,财政承诺每月25日到达个人账户。个人应得的收入不能按政策足额兑现有1省先后出台地方人均270元的津贴,我县只执行了100元。2全县教师住房公积金财政补贴没有到位。3取暖费,上级规定年均900元/人,我们仍执行元/人。
2、公用经费:2005年,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学生60989人。其中中学20564人,小学40425人。按晋财教[2004]91号文件规定,预算内拨付公用经费标准为农村中学142元/生,小学100元/生;县城中学225元/生,小学186元/生,有条件的地区还要做到逐年增长。我县学校公用经费2005年上级转移支付中学54元/生,小学44元/生。受财力限制,县财政只拨付了609890元公用经费(按生均10元),与省定标准相比差距甚大,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二)分析
义务教育保障能力极度脆弱。如上所述,由于县级财政捉襟见肘,对县乡
义务教育的保障能力极其有限。目前除了保障公教人员的基本工资以外,地方津贴、取暖费标准、住房公积金制度因财政困难不能完全兑现或难以推行。对于教育公用经费,除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的教育经费外,县财政只能按照每生10元的标准安排执行。
另外城区学校设施欠账多。根据县委、县政府“企业集中,农民进城”的发展战略,全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已达8万余人,上学子女有3千余人,县城与集镇的学校规模小,数量少,班容量大,按照有关规定,中小学的班容量最多不能超过45—50人。目前,县城内6所公办中小学,班容量均达百人,超过规定容量一倍之多,而县财政对改变此现状是有心无力。
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效
(一)县域经济发展对财政贡献分析
闻喜县自2001年实施“十五”计划以来,财政总收入由2001年的亿元,以
年增亿元的速度快速增长,2002年完成亿元,2003年完成亿元,2004年完成亿元,在全市13个县(市、区)中位居第二,跻身全省财政收入强县行列。
但我县的财政收入存在结构上的不合理,历年来我县的县级财力增幅很小:2001年亿元,2002年亿元,2003年亿元,2004年亿元,县级财力的增幅与财政总收入的增幅相比有很大差距。在县级财力中除去上级补助收入后,我县的县级收入更是增长缓慢。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这几年我县第二产业发展很快,有力地促进了财政总收入的增长,但来自第二产业的主要税源——增值税,其上解比例很大。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增值税中央集中75%,留给地方的25%又分别被省、市集中了%和8%,县级仅留%。上解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过大使我县财政收入步入“财政总收入增长快,可用财力增幅小”的怪圈。
(二)财政支持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及途径
1、财政困难是影响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而现行财政体制缺陷是造成县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应调整现行财政体制,提高县级财政收入占地方收入的比重,通过调整税种和税收分享比例,提高县财政在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对增值税的留成比例,建议地方留的25%中,县留15%,省、市留10%。增强县级政府对自有资金的控制能力。
2、上级应加大对经济强县的转移支付力度。现行财政体制已对收入悬殊的各县(市)的财力进行了调节。转移支付就应一视同仁,而近几年不是这样,即通过财政体制调节了高收入县(市)的财力,又通过转移支付进一步削弱了高收入县的财力。所以上级应加大对经济强县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对我县财政支持力度,以促使我县县域经济快速、协调地发展。
第二篇:加快发展经济,做大财政蛋糕调研
加快发展经济,做大财政蛋糕调研
闻喜县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做大县乡经济
财政蛋糕的调查
根据市财政局安排,我们财政局对本县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做大县乡经济财政蛋糕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公共财政对县乡政府运转保障能力现状及分析
(一)、现状
1、公共财政仅能勉强维持县乡政府基本运转。今年我县预算收入58000万元,预算财力19000万元。个人工资部分安排14500万元;城市维护费、教育费附加等列收列支项目安排1800万元;科技三项费、计划生育等各项法定支出安排300万元,归还农村基金会贷款900万元、世界银行贷款400万元。县级政府能够安排的公用经费只有1100万元,而要维持县乡政府的正常运转至少需要4000万元,缺口达2900万元,现有财力仅能勉强维持县乡政府的基本运转。
2、公用部分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在办公经费上,我们只能按照每人每年300元的标准予以安排,这远不能满足各单位的工作需求。一些单位如党史办、对台办、老龄委、县志办、团县委、县妇联等办公条件二十年不变,300元的人头办公费还是按编制核定,正常的办公经费无法保证,有的甚至连电话费也缴不起。
3、乡村两级债务沉重,有潜在风险。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再无收入来源,原有债务无力偿还。到2004年底,我县乡级债务5309万元,村级债务5344万元,乡村二级达1亿元以上,乡村债务风险已成为引发农村不稳定的一大因素。
(二)、分析
近年来,闻喜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进入经济强县行列,财政却陷入了“富县穷财政”的怪圈。其主要原因是中央、省、市集中财力比例过高,县级财力增长缓慢,转移支付资金甚少,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县级财政负担过重,形成了事实上的鞭打快牛政策,严重挫伤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埋下隐患。2005年,我县收入预算58000万元,比2004年预算5亿元增加8000万元,县级财力仅为19000万元,增加不到1000万元。作为全运城市仅次于河津的财政收入第二大县,至今我县的170元地方津贴仍无完全兑现,住房公积金、取暖费、省政府第二次出台的100元地方补贴等更是无从谈起,与我县经济强县、收入大县的地位形成极大反差,对此广大干部职工怨言不断,形成许多不安定因素。
二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和农村社会保障投入情况及分析
(一)财政投入资金情况
我县共有十三个乡镇,农业人口326431人。2004年共有农村五保户227人,享受低保3773人,342个村卫生室,489名乡村医生。
1、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情况:2004年我县积极筹措资金,投入资金28.8万元,用于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其中:爱国卫生经费2.8万元,用于沼气富民工程“一池三改”建设900座,投资18万元农发基金,向村卫生室工作人员投入8万元专项补助。
2、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情况:2000年对农村五保户投入资金48280元;2001年年投入48240元;2002年投入108240元,其中:五保户48240元,农村低保6万元;2003年投入163240元,其中:五保户53240元,农村低保11万;2004年投入380590元,其中:五保户54480元,农村低保326110元。2003年对农村医疗救助投入5万元,2004年投入10万元。
(二)情况分析
1、县级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投入增长缓慢。2000年至2004年平均投入增长率为10%,人均0.3元,低于国家医疗水平,农村公共卫生经费要求县级财政应按每年每人0.7元补助,全年应补助23万元,实际补助11万元。对乡村医疗卫生专干补助应给予每人每月60元的保障,需要25万元,实际县财政只安排每人每月20元,投入8万元。农村的厕改工作也因县财政困难只是在个别村试点进行。
2、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投入不到位。2004年农村低保3773人,应投入872220元,实际投入436100元,五保户227人,应投入454430元,实际投入399950元。农村医疗救助急需进行,但财力达不到。
三公共财政对县域义务教育保障能力现状
(一)现状
1、个人部分:2005年全县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共有教师3700余名,人头经费预算4000余万元。教师工资实行银行代发,财政承诺每月25日到达个人账户。个人应得的收入不能按政策足额兑现有1省先后出台地方人均270元的津贴,我县只执行了100元。2全县教师住房公积金财政补贴没有到位。3取暖费,上级规定年均900元/人,我们仍执行24.5元/人。
2、公用经费:2005年,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学生60989人。其中中学20564人,小学40425人。按晋财教[2004]91号文件规定,预算内拨付公用经费标准为农村中学142元/生,小学100元/生;县城中学225元/生,小学186元/生,有条件的地区还要做到逐年增长。我县学校公用经费2005年上级转移支付中学54元/生,小学44元/生。受财力限制,县财政只拨付了609890元公用经费(按生均10元),与省定标准相比差距甚大,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二)分析
义务教育保障能力极度脆弱。如上所述,由于县级财政捉襟见肘,对县乡义务教育的保障能力极其有限。目前除了保障公教人员的基本工资以外,地方津贴、取暖费标准、住房公积金制度因财政困难不能完全兑现或难以推行。对于教育公用经费,除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的教育经费外,县财政只能按照每生10元的标准安排执行。
另外城区学校设施欠账多。根据县委、县政府“企业集中,农民进城”的发展战略,全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已达8万余人,上学子女有3千余人,县城与集镇的学校规模小,数量少,班容量大,按照有关规定,中小学的班容量最多不能超过45—50人。目前,县城内6所公办中小学,班容量均达百人,超过规定容量一倍之多,而县财政对改变此现状是有心无力。
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效
(一)县域经济发展对财政贡献分析
闻喜县自2001年实施“十五”计划以来,财政总收入由2001年的1.71亿元,以年增亿元的速度快速增长,2002年完成2.65亿元,2003年完成4.24亿元,2004年完成5.27亿元,在全市13个县(市、区)中位居第二,跻身全省财政收入强县行列。
但我县的财政收入存在结构上的不合理,历年来我县的县级财力增幅很小:2001年1.48亿元,2002年1.83亿元,2003年2.25亿元,2004年2.77亿元,县级财力的增幅与财政总收入的增幅相比有很大差距。在县级财力中除去上级补助收入后,我县的县级收入更是增长缓慢。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这几年我县第二产业发展很快,有力地促进了财政总收入的增长,但来自第二产业的主要税源——增值税,其上解比例很大。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增值税中央集中75,留给地方的25又分别被省、市集中了8.75和8,县级仅留8.25。上解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过大使我县财政收入步入“财政总收入增长快,可用财力增幅小”的怪圈。
第三篇:加快发展经济,做大财政蛋糕调研
加快发展经济,做大财政蛋糕调研
加快发展经济,做大财政蛋糕调研
闻喜县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做大县乡经济
财政蛋糕的调查
根据市财政局安排,我们财政局对本县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做大县乡经济财政蛋糕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公共财政对县乡政府运转保障能力现状及分析 P>
(一)、现状
1、公共财政仅能勉强维持县乡政府基本运转。今年我县预算收入58000万元,预算财力19000万元。个人工资部分安排14500万元;城市维护费、教育费附加等列收列支项目安排1800万元;科技三项费、计划生育等各项法定
支出安排300万元,归还农村基金会贷款900万元、世界银行贷款400万元。县级政府能够安排的公用经费只有1100万元,而要维持县乡政府的正常运转至少需要4000万元,缺口达2900万元,现有财力仅能勉强维持县乡政府的基本运转。
2、公用部分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在办公经费上,我们只能按照每人每年300元的标准予以安排,这远不能满足各单位的工作需求。一些单位如党史办、对台办、老龄委、县志办、团县委、县妇联等办公条件二十年不变,300元的人头办公费还是按编制核定,正常的办公经费无法保证,有的甚至连电话费也缴不起。
3、乡村两级债务沉重,有潜在风险。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再无收入来源,原有债务无力偿还。到2004年底,我县乡级债务5309万元,村级债务5344万元,乡村二级达1亿元以上,乡村债务风险已成为引发农村不稳定的一
大因素。
(二)、分析
近年来,闻喜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进入经济强县行列,财政却陷入了“富县穷财政”的怪圈。其主要原因是中央、省、市集中财力比例过高,县级财力增长缓慢,转移支付资金甚少,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县级财政负担过重,形成了事实上的鞭打快牛政策,严重挫伤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埋下隐患。2005年,我县收入预算58000万元,比2004年预算5亿元增加8000万元,县级财力仅为19000万元,增加不到1000万元。作为全运城市仅次于河津的财政收入第二大县,至今我县的170元地方津贴仍无完全兑现,住房公积金、取暖费、省政府第二次出台的100元地方补贴等更是无从谈起,与我县经济强县、收入大县的地位形成极大反差,对此广大干部职工怨言不断,形成许多不安定因素。
二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和农村社
会保障投入情况及分析
(一)财政投入资金情况
我县共有十三个乡镇,农业人口326431人。2004年共有农村五保户227人,享受低保3773人,342个村卫生室,489名乡村医生。
1、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情况:2004年我县积极筹措资金,投入资金万元,用于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其中:爱国卫生经费万元,用于沼气富民工程“一池三改”建设900座,投资18万元农发基金,向村卫生室工作人员投入8万元专项补助。
2、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情况:2000年对农村五保户投入资金48280元;2001年年投入48240元;2002年投入108240元,其中:五保户48240元,农村低保6万元;2003年投入163240元,其中:五保户53240元,农村低保11万;2004年投入380590元,其中:五保户54480元,农村低保326110元。2003年对农村医疗救助投入5万元,2004年投入10
万元。
(二)情况分析
1、县级财政对农村公共卫生投入增长缓慢。2000年至2004年平均投入增长率为10%,人均元,低于国家医疗水平,农村公共卫生经费要求县级财政应按每年每人元补助,全年应补助23万元,实际补助11万元。对乡村医疗卫生专干补助应给予每人每月60元的保障,需要25万元,实际县财政只安排每人每月20元,投入8万元。农村的厕改工作也因县财政困难只是在个别村试点进行。
2、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投入不到位。2004年农村低保3773人,应投入872220元,实际投入436100元,五保户227人,应投入454430元,实际投入9950元。农村医疗救助急需进行,但财力达不到。
三公共财政对县域义务教育保障能力现状
(一)现状
1、个人部分:2005年全县中小学
义务教育阶段共有教师3700余名,人头经费预算4000余万元。教师工资实行银行代发,财政承诺每月25日到达个人账户。个人应得的收入不能按政策足额兑现有1省先后出台地方人均270元的津贴,我县只执行了100元。2全县教师住房公积金财政补贴没有到位。3取暖费,上级规定年均900元/人,我们仍执行元/人。
2、公用经费:2
加快发展经济,做大财政蛋糕调研
第四篇:2.2 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教学设计
鲁人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2.2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教学设计
山东省曹县:孙亚钟 【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的经济成分及基本经济制度,认识实行这种经济制度的必要性。2.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以及我国对待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3.知道我国的分配制度及坚持这一分配制度的意义。4.正确理解和把握共同富裕。
【重难点】 重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内容。难点:认识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必要性、正确理解共同富裕。【学习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分配制度,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缩小收入差距。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怎样完善和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分好蛋糕,实现共同富裕呢?本节课探讨这方面的话题。《做大“蛋糕”,分好“蛋糕”》 环节二:出示目标
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分享 活动一:自主预习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18—P21,完成下面的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双色笔圈点勾画,时间5分钟。
1、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着哪些经济成分?哪些属于公有制经济?哪些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2、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怎样?我国对待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是什么?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4、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坚持这一分配制度有什么意义?
5、如何认识共同富裕?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板块一: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活动二:你说我说
材料:李强一家五口人,他在朋友开的酒店当厨师,母亲在老家耕田,妻子开了个小书店,儿子是铁路工人,女儿在TCL合资厂当技术员。
1、从中大致可以反映我国有主要有哪些经济成分?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
2、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经济成分?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经济成分?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非仅有成分。
4、议一议:它们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谁所有
5、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怎样?我国对待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是什么?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关系国民经济的命脉。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的活力和创造力。活动三:讨论与交流
总书记在在看望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落实相关政策和建立新型政商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2)这一基本制度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3)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能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能增强各种经济成分的活力,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板块二: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1、我国现阶段人分配制度是什么?坚持这一分配制度的意义。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国的分配制度激发了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你知道我国存在哪些不同的收入分配方式? 工资、资金、福利、红利、租金,利息等。活动五:大家谈
总书记在十九报告中指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1、对共同富裕你是如何理解的?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是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2、如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2)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3)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4)打击取缔非法收入。
3、列举国家为让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举措(不少于三个)。说说国家采取这些举措有什么现实意义?
(1)对贫困地区的精确扶贫,提高国家扶贫标准。(2)增加个税起征点,调节过高收入。(3)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4)打击取缔非法收入。
这些举措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缩小差别,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节四:收获平台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好吗? 环节五:达标测试
1、小红的父母开了个小饭馆,两人既是老板又是服务员。他们诚信经营,生意红火。这个小饭馆的经济成分是()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外资经济 D.个体经济
2、大学生小刚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返乡创业,得到了当地创业就业优惠政策的扶持,他创办的有机种植基地初具规模并获得效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②大学生可以通过一切手段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③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④我国公民具备劳动能力时,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下列关于我国所有制经济理解正确的是()
①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③混合所有制经济都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④集体经济体现同步富裕的原则。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在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中,私营和私营控股企业有128家,比2007年增加了120家,占全部企业的25.6%.这表明()
①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②私营和私营控股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A 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以下关于公有制的认识正确的有()①公有制是我国社会
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公有制经济就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经济 ③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完全对立的④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A 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
6、大学毕业生小宁申请到国家资助大学生自主创业无息贷款后,创办了一个微型企业。像小宁创办的这种微型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舞台上,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 国家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B 微型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微型企业将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微型企业增强了国民经济的活力,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7、近年来,菏泽市深入实施精准扶贫:与爱心企业合作,电商进村扶贫,鼓励农民通过劳动改变现状等。这些举措()
①有利于逐步实现我市人民的共同富裕 ②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③能保证我市脱贫攻坚目标彻底实现 ④有利于解决我市民生问题,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A 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第五篇:昭苏县财政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做大切好财政“蛋糕”
昭苏县财政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做大切好财政“蛋糕”
×财政是地方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正确运用预算、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年,我县财政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万元,同比增长,增幅为历年以来的最高年份。但是,昭苏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还相对滞后,财政收入占的比重和人均财政收入两大指标均在全州后进行列,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十分尖锐,基层财政困难问题非常突出,财政改革与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
×年,昭苏县财政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突出一个中心、紧抓两个关键、加强三项重点、强化六项措施、推进七项改革”,以做大财政“蛋糕”,壮大财政实力为中心,以切好财政“蛋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重点,把发展作为兴财理财的第一要务,进一步推进财政改革和体制创新,为昭苏县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
×
一、支持全县经济加快发展,把财政“蛋糕”做大
×财政部门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在支持经济发展,培植壮大财源方面责任重大。一是要转变思路。突破单一财政资金投入模式,坚持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体制激励、优化环境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贴息、税收政策、转移支付等多种财税手段,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和银行投资。二是要转变方式。改革传统的减税让利、直接投入等财政支持经济的模式,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支持经济发展。实现“三个转变”:由财政直接投入向间接投入转变,由对单个企业的扶持向改善总体发展环境转变,由财政资金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整合财政性资金,包括跨类、跨部门资金的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三是要转变投向。着力抓好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工作,以扶持高新技术区、工业园区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突破口,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近年来出台的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和实施意见,积极运用财税政策,鼓励投资新建大中型工业企业,提升集约化开发建设水平;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稳定和减轻农业负担;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教育、卫生保障水平。
×
二、致力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把财政“蛋糕”切好
×从财政收支矛盾的角度来讲,增加财政收入是做大“蛋糕”,切好“蛋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也是做大“蛋糕”,切好“蛋糕”。一是推进改革。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加大综合财政预算改革的力度,统筹运用预算内外财力,合理配置政府财力资源;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尽可能将部门收支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单位;体现公开、公平和科学合理的要求,核定部门分类和支出定额标准,逐步建立、完善专项支出项目库;稳步开展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研究制定昭苏县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方案,在县本级选择个部门实行改革试点,逐步把集中收付转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轨道;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范围,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以执收执罚部门收支彻底脱钩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创新财政监督方式方法,不断强化财政监督机制。二是优化支出。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首先是保工资、保运转的钱;其次是关于全县稳定、发展、改革大局的重点支出,财力上要予以重点保障;再次是新增的财力,重点向“三农”倾斜,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倾斜,向扩大就业、完善社保体系倾斜;第三要进一步规范财政供给范围,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第四要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增强债务风险意识,加快建立政府债务预警机制和偿债风险基金。
×
三、加强财政部门自身建设,把干部队伍带好
×无论过去,还是将来,干部素质始终是我们事业兴旺发展的基础。财政系统必须在提倡团队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上争先。突出先进性,贴近财政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更新财政干部的生财、聚财、理财观念,提升财政干部的执政能力。突出和谐性,大力倡导和谐的理念,着眼于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建设结构科学的人才队伍,激发财政干部的潜能和活力,努力打造和谐相处、共谋发展、健康向上、竞争图强的和谐团队。突出联动性,财政部门进一步树立全局意识、整体意识,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增强全系统的凝聚力,扩大财政系统在支持促进“两个率先”中的影响及效果。同时,进一步搞好政务公开制度,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办事的透明度,保证令行禁止、政令畅通,提高依法从政、依法理财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