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和创新乡镇社会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和创新乡镇社会管理的思考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乡镇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和稳定的关键,其职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2010年,凭祥市被确定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这对其所辖的乡镇该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崭新的课题。为此,笔者结合在乡镇工作的经验,谈谈加强乡镇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些思考。
乡镇社会管理的现状
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六中全会分别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然而,现行的乡镇社会管理格局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乡镇政府管理职能迷失。现在乡镇工作的基本定式是随着上级中心工作走,跟着上级下达的任务忙,围着上级考核的方向转,导致乡镇政府无心履行地方社会管理基本行政职能。
(二)行政老作为,服务老观念。社会变化了,面临的问题变化了,可是一些乡镇政府应对问题还是老方法、服务群众还是老观念。在社会管理方面,仍然习惯于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对于群众的需求和困难,缺少主动调查了解和上达。
(三)乡镇指导村委会乏力。实行村民自治后,一方面乡镇不能过多干预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另一方面乡镇对村委会的指导收效不大。原因在于:一是当前村民自治的水平低,机制极不完善,自治等于不治;二是村干部收入低,没有社会保障等,难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三是在乡镇指导村委会工作中,缺乏资金、物资和人力等资源的配套实施条件;四是乡镇干部培训学习时间少,指导水平不高,导致工作效率偏低。
(四)乡镇普通干部管理困难。一是乡镇干部普遍待遇偏低,工作缺乏积极性。二是干部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三是乡镇在人事上没有提拔任用权,普通干部很难有升迁的机会,导致思想不稳定,工作不安心,没有积极性,导致干部管理难。
(五)乡镇公益事业建设难办。一是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受益不均,无法建立统一的分摊标准,征收时难度较大。二是外出务工人员常年在外的资金收取难。三是部分农户因家境困难无法一次性交清而产生新的拖欠,造成兴办公益事业胎死腹中。
乡镇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转变职能,创造乡镇工作新机遇。当前农村形势正呈现出三个重大变化:一是过去以“取”为特征的农村分配关系已经逐渐向“予”转变;二是过去以“混”为特征的干群关系正在逐渐向“和”转变;三是过去以“补”为特征的城乡关系开始逐渐向“哺”转变。我们要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及时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夏石镇是全国第二批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区党政“一肩挑”试点镇。崇左市友谊关工业园区落户夏石镇,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明显。夏石镇只有解放思想,从改变服务方式、加强经济合作、转变政府职能中创造新机遇,才能实现优势优先、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二)正确定位、紧扣重点,谋求乡镇工作新突破。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处于国家权力和乡村社会的中间,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乡镇这级来实施完成。转变职能后,当前夏石镇工作的重点是紧紧围绕凭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镇化建设”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全力打造崇左市一流的工业发展洼地镇、现代农业窗口镇、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社会安定和谐镇、队伍建设形象镇。
(三)改革创新、科学施政,赢取乡镇工作新跨越。第一,改革乡镇政权运行新机制,走精简高效之路。要科学设置乡镇机构,采取乡镇党委和政府机构合并设置的办法,设置3至4个综合性办公室,包括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等,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第二,在队伍上致力激励约束,完善镇村干部管理新方式,走负重奋进之路。一是用改革与竞岗手段加压力。要按绩效定酬,打破“大锅饭”局面。二是用评分与保障手段强基层。积极探索农村“两委”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新模式,推行村干部工资保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三保”机制,解决基层干部后顾之忧。三是用考核与跟踪方法明目标。要制订完善《机关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办法》,让每名干部找准坐标,对号入座,定期组织班子成员、机关干部谈心活动,及时跟踪管理,掌握思想工作状况,让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四是用培训与锻炼方式优素质。加大对乡镇干部“充电”、“输血”力度,使之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五是用选拔与交流机制造平台。推行干部选拔“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交流模式。六是用问责与监督措施保本色。组织干部经常学习《问责办法》,在问责查处上做到“既打雷、又下雨”,加强乡镇干部的纪律监督、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
第三,在主体上全力创造优势,探索培育新型农民新办法,走全民创业之路。建设新农村和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农民是主体,也是内动力,只有提升农民素质,调动全民创业激情,才是抓住了乡镇工作的“牛鼻子”。为此,一要创造人文优势,增强农民的人格魅力。要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二是创造技能优势,增强农民的适应能力。采取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外出取经、典型观摩、现身讲述等途径,引导农民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三要创造产业优势,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培育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并把农民组织起来,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四要创造管理优势,增强农民的自治能力。尊重好、保护好、引导好、调动好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中增强参政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大局意识。
第四,在管理上倾力保障服务,开创农村社会事业新局面,走和谐发展之路。围绕关注民生,抓好以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低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建设,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居、困有所助。围绕倾听民意,抓好信访恳谈会和信访导访机制,实行“三变”:变堵为疏,变上访为下访,变日常管理为全程服务。围绕解决民忧,建立乡镇政务中心,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推行办点干部下村领办、代办、协办、督办制。围绕温暖民心,突出教育和谐,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推行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突出计生和谐,深入开展诚信计生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确保计划生育率。围绕促进民安,落实技防设施,创建安全文明乡镇。(作者系凭祥市夏石镇党委书记)
第二篇:关于加强和创新乡镇社会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和创新乡镇社会管理的思考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有关部门已将社会管理纳入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再次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矛盾凸显,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用30多年时间实现的快速发展,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用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时间走完的发展历程,西方国家在不同时期渐次出现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在我国相对短得多的时间里集中表现出来。动态调处社会矛盾,既是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也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正视这些矛盾,想办法、解难题、促和谐。
乡镇作为最基层的组织,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和稳定的关键。可以说,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其职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下面,结合在乡镇担任一把手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就如何转变乡创新乡镇社会管理作出如下思考:
一、当前乡镇社会管理的现状
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六中全会分别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然而,现行的乡镇社会管理格局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管理职能迷失。现在乡镇工作的基本定式是随着上级中心工作走,跟着上级下达的任务忙,围着上级考核的方向转,导致乡镇政府无心履行地方社会管理基本行政职能。
(二)服务观念老化。社会变化了,面临的问题变化了,可是一些乡镇政府应对问题还是老方法,服务群众还是老观念。在社会管理方面,仍然习惯于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对于群众的需求和困难,缺少主动调查了解。
(三)指导村委乏力。实行村民自治后,一方面乡镇不能过多干预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另一方面乡镇对村委会的指导收效不大。原因在于:一是当前村民自治的水平低,机制极不完善,自治等于不治;二是村干部收入低,没有社会保障等,难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三是在乡镇指导村委会工作中,缺乏资金、物资和人力等资源的配套实施条件;四是乡镇干部培训学习时间少,指导水平不高,导致工作效率偏低。
(四)干部管理困难。一是乡镇干部普遍待遇偏低,工作缺乏积极性。二是干部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三是乡镇在人事上没有提拔任用权,普通干部很难有升迁的机会,导致思想不稳定,工作不安心,没有积极性,导致干部管理难。
(五)公益建设难办。一是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受益不均,无法建立统一的分摊标准,征收时难度较大。二是外出务工人员常年在外的资金收取难。三是部分农户因家境困难无法一次性交清而产生新的拖欠,造成兴办公益事业胎死腹中。
二、乡镇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据中央精神和新形势的要求,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任务,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基层民主,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对基层各类社会组织的引导和管理,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一)抓项目建设,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项目建设是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后劲、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社会创新的前提。不论是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还是推进城市化;不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发展,都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乡镇应强化项目意识,形成“抓项目、促发展、增后劲”的浓厚氛围,把思想统一到“项目主导发展”的认识上来。一是抓好项目的落实。当前,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和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在建项目特别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的实施,实行重大项目领导联系责任制,切实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积极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合理较快增长。二是抓好项目库建设。要紧密结合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和产业振兴规划,根据乡镇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尽快准备一批好项目,并有针对性地抓紧包装、申报一批符合国债资金投向的新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三是抓好项目的投融资工作。目前,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按照“上争,外引,内聚”的思路,大力拓宽投融资渠道,切实盘活各种项目,并确保实施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以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四是实行科级以上干部担保贷款政策,重点扶持1-2户有发展思路、有一定经济实力、能带动群众致富的农户走企业路线,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养殖业。五是实施全民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结合乡镇实际情况,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创造良好的引资环境。
(二)抓保障服务,开创农村社会事业新局面
围绕关注民生,抓好以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低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建设,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居、困有所助。围绕倾听民意,建立一年一次大走访的工作机制,组织乡、村干部分点包干,入户走访,深入了解群众疾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围绕解决民忧,完善便民利民服务中心,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推行办点干部下村领办、代办、协办、督办制。围绕温暖民心,突出教育和谐,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推行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突出计生和谐,深入开展诚信计生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确保计划生育率。围绕促进民安,落实人防技防物防设施,创建安全文明乡镇。
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基地建设,以产业发展建立项目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营管理的建设,切实做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生产经营模式,组织实施“富民工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带领农民闯市场,引导农民创办各种专业化合作社,培育市场营销组织,强化生产、销售服务。
抓项目的规划、储备和申报工作,切实规范项目管理,完成好“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实施内容,着力推进和拓展“村庄整治”范围,整治好乡村环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着力实施“职业教育提升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规范建设高标准寄宿制小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室等服务网络,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结报工作,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新农保工作的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加强农家书屋、文化资源共享工程覆盖和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大力发展文体广电事业。加强对不在学、无职业、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青少年困难群体的有效帮扶;增强对鳏寡孤独老人、孤残流浪儿童和其他弱势群体在政策、物资上提供有效救助。加快建立覆盖全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农村特困人口低保制度,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等。做好民政优抚工作,推进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活动,解决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为孤老五保户、困难户、危房户排忧解难,逐步加大五保户集中供养力度,对低保户实行应保尽保,确保每个贫困户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三)抓理念创新,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创新工作理念,抓好“警民联调”机制,紧紧围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调处中心”,抓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纠纷调解,及时排查各种隐患性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创建治安信息预警机制,建立乡、村两级维稳信息网络,提高侦察手段的科技含量,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完善信息网络防控系控,开展好隐藏战线斗争工作,加强村综治维稳工作的治理。协调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加强厂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强化安全生产意识、责任意识,一起关注并主动参与到治安工作、安全生产工作中来,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工作理念”,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为重点,扎实推进“平安乡镇”建设。加强对困难农民工及子女救助、流浪未成年人员安臵帮扶。把握辖区周边治安安全隐患的排查,加强和促进学校、企业和娱乐场所的保安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闲散青少年的管理;建立流动人口协管队伍,加强对流动人口落脚点和活动场所的管理,重点打击流案犯罪,建立健全以巡防责任区为依托的社会面巡控网络;对于闲散青少年则以村级警务室为主,家庭和社会为辅,强化对该部分人群的教育、管理、培训和矫治工作,引导他们向可施展才华的方向发展。加强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移民扶持等工作,充分发挥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作用,整合各职能部门资源,按照谁主农牧民谁负责、将矛盾化解与推进工作捆邦考核,采取定期接访、领导约访、下村回访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对信访案件的预防、化解力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做好工作,力争实现“零上访”,信访结案率达进一步提高。
(四)抓职能转变,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
加强党内民主、人民民主、特别倡导基层民主建设,依法推进法治建设。充分利用“便民利民服务中心”这一平台,进一步规范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行为,抓好学习宣传培训工作,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自觉性。结合平安建设、和谐区域建设,把“转变服务职能,推进民主法治”作为重大宣讲主题,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的依法行政教育,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开展对村支“两委”干部的轮训工作,培养农 村兼职法制宣传干部,开展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法制教育工作,从而畅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的交流反馈渠道,建立健全报送工 作信息情况通报制度。
(五)抓活动载体,强力转变机关干部作风
以“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和基层组织建设年等活动为载体,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搞好服务,倡导处处都是软环境,人人都是引资者,着力整顿全乡乡村干部工作作风,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行乡党员干部 与村企、厂矿确定帮扶对象、结成帮扶对子、落实帮扶措施,切 实为他们办看得见的实事、解心头上的难事,倡导求真务实的作 风。全面加强干部作风暨“四型机关”(学习型、服务型、效能 型、廉洁型)建设。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活动,转 变机关工作作风。加强对“五个不准”(不准巧立名目乱收费、不准设臵障碍乱检查、不准违反规定乱处罚、不准假借名义乱摊 派、不淮“吃拿卡要”乱索取)的认识,提高创优发展环境,兑 现服务承诺,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着力整顿乡村干部 工作作风,对乡村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实行长期建档管理,对干部的实绩,实行不看一时的表现,也不以平时的主观印象评 价干部,在工作中全方位发现人,以实绩论英雄,把干部档案管 理作为考核和提拔的重要依据,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营 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六)抓举措创新,着力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诚信乡镇建设,大幅度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开展村级评选“文明村寨”“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公婆”等活动。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成立精神文明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负总责,宣传委员具体抓,各部门共同配合的工作机制,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与计生、综治、党建等工作同考核、同奖惩。抓好辖区环境卫生、市场秩序、违章建筑的整治,督促抓好乡村容貌的建设管理,抓好环境卫生、市场秩序、违章建筑的整治,打击假冒伪劣、欺行霸市、短斤少两等违纪违法行为,依托区位优势,结合“三创”和“整脏治乱”等工作,深入开展“与文明同行、满意在乡镇”“整脏治乱”的主题活动。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活动,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加强廉政监督,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推进依法行政、民主行政、文明行政水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倡导真善美,打击假丑恶,切实把文明程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不断完善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群众依靠群众,充分把握科技手段强化治安,筑牢群防群治底线,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尤其是要打击坑农害农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紧紧围绕加快乡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完善涉农资金投入和使用机制,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推进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和人均生产总值的增长。(鲁潘华)
第三篇:乡镇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模版)
乡镇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乡镇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和稳定的关键,其职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
解放思想、转变职能,创造乡镇工作新机遇
当前基层形势正呈现出三个重大变化:一是过去以“取”为特征的基层分配关系已经逐渐向“予”转变;二是过去以“混”为特征的干群关系正在逐渐向“和”转变;三是过去以“补”为特征的城乡关系开始逐渐向“哺”转变。我们将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及时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正确定位、紧扣重点,谋求乡镇工作新突破
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处于国家权力和乡村社会的中间,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乡镇这级来实施完成。转变职能后,当前工作的重点是紧紧围绕上级部门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新型乡镇。
改革创新、科学施政,赢取乡镇工作新跨越
一、在队伍上致力激励约束,完善基层干部管理新方式,走负重奋进之路。
一是用考评与目标管理加压力。建立健全机关干职工个人效能考评体系和政府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强化各部门协调配合意
识,提高干部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二是用评分与保障手段强基层。积极探索村、社区“两委”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新模式,推行村、社区干部工资保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三保”机制,解决基层干部后顾之忧。三是用培训与锻炼方式优素质。加大对乡镇干部“充电”、“输血”力度,使之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四是用选拔与交流机制造平台。推行干部选拔“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交流模式。五是用问责与监督措施保本色。组织干部经常学习《问责办法》,在问责查处上做到“既打雷、又下雨”,加强乡镇干部的纪律监督、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
二、在主体上全力创造优势,探索培育新型农民新办法,走全民创业之路。
建设新农村和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农民是主体,也是内动力,只有提升农民素质,调动全民创业激情,才是抓住了乡镇工作的“牛鼻子”。为此,一要创造人文优势,增强农民的人格魅力。要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二是创造技能优势,增强农民的适应能力。采取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外出取经、典型观摩、现身讲述等途径,引导农民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三要创造产业优势,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培育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并把农民组织起来,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四要创造管理优势,增
强农民的自治能力。尊重好、保护好、引导好、调动好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中增强参政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大局意识。
三、在管理上倾力保障服务,开创农村社会事业新局面,走和谐发展之路。
围绕关注民生,抓好以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低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建设,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居、困有所助。围绕倾听民意,建立一年一次大走访的工作机制,组织镇、村(社区)干部分点包干,入户走访,深入了解群众疾苦,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围绕解决民忧,建立乡镇政务中心,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推行办点干部下村领办、代办、协办、督办制。围绕温暖民心,突出教育和谐,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推行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突出计生和谐,深入开展诚信计生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确保计划生育率。围绕促进民安,落实人防技防物防设施,创建安全文明乡镇。
第四篇:关于加强和创新乡镇社会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
莲花办事处朱旭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乡镇办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和稳定的关键,其职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是个崭新的课题。结合工作的实际,谈谈加强乡镇办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些思考。
乡镇办社会管理的现状
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六中全会分别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然而,现行的乡镇办社会管理格局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乡镇办政府管理职能迷失。现在乡镇办工作的基本定式是随着上级中心工作走,跟着上级下达的任务忙,围着上级考核的方向转,导致乡镇办政府无心履行地方社会管理基本行政职能。
(二)行政老作为,服务老观念。社会变化了,面临的问题变化了,可是一些乡镇办政府应对问题还是老方法、服务群-1-
众还是老观念。在社会管理方面,仍然习惯于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对于群众的需求和困难,缺少主动调查了解和上达。
(三)乡镇办指导村委会乏力。实行村民自治后,一方面乡镇办不能过多干预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另一方面乡镇办对村委会的指导收效不大。原因在于:一是当前村民自治的水平低,机制极不完善,自治等于不治;二是村干部收入低,没有社会保障等,难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三是在乡镇办指导村委会工作中,缺乏资金、物资和人力等资源的配套实施条件;四是乡镇办干部培训学习时间少,指导水平不高,导致工作效率偏低。
(四)乡镇办普通干部管理困难。一是乡镇办干部普遍待遇偏低,工作缺乏积极性。二是干部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三是乡镇办在人事上没有提拔任用权,普通干部很难有升迁的机会,导致思想不稳定,工作不安心,没有积极性,导致干部管理难。
(五)乡镇办公益事业建设难办。一是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受益不均,无法建立统一的分摊标准,征收时难度较大。二是外出务工人员常年在外的资金收取难。三是部分农户因家境困难无法一次性交清而产生新的拖欠,造成兴办公益事业胎死腹中。
乡镇办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转变职能,创造乡镇办工作新机遇。当前农村形势正呈现出三个重大变化:一是过去以“取”为特征的农村分配关系已经逐渐向“予”转变;二是过去以“混”为特征的干群关系正在逐渐向“和”转变;三是过去以“补”为特征的城乡关系开始逐渐向“哺”转变。我们要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及时转变乡镇办政府职能,加强乡镇办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二)正确定位、紧扣重点,谋求乡镇办工作新突破。乡镇办政府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处于国家权力和乡村社会的中间,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乡镇这级来实施完成。转变职能后,当前莲花办事处工作的重点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镇化建设”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全力打造工业集聚发展、现代农业兴旺、社会安定和谐、队伍建设先进。
(三)改革创新、科学施政,赢取乡镇办工作新跨越。第一,改革乡镇办政权运行新机制,走精简高效之路。要科学设臵乡镇办机构,采取乡镇办党委和政府机构合并设臵的办法,设臵3至4个综合性办公室,包括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等,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第二,在队伍上致力激励约束,完善镇村干部管理新方式,走负重奋进之路。一是用改革与竞岗手段加压力。要按绩效定酬,打破“大锅饭”局面。二是用评分与保障手段强基层。积极探索农村“两委”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新模式,推行村
干部工资保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三保”机制,解决基层干部后顾之忧。三是用考核与跟踪方法明目标。要制订完善《机关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办法》,让每名干部找准坐标,对号入座,定期组织班子成员、机关干部谈心活动,及时跟踪管理,掌握思想工作状况,让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四是用培训与锻炼方式优素质。加大对乡镇办干部“充电”、“输血”力度,使之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五是用选拔与交流机制造平台。推行干部选拔“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交流模式。六是用问责与监督措施保本色。组织干部经常学习《问责办法》,在问责查处上做到“既打雷、又下雨”,加强乡镇办干部的纪律监督、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
第三,在主体上全力创造优势,探索培育新型农民新办法,走全民创业之路。建设新农村和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农民是主体,也是内动力,只有提升农民素质,调动全民创业激情,才是抓住了乡镇办工作的“牛鼻子”。为此,一要创造人文优势,增强农民的人格魅力。要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二是创造技能优势,增强农民的适应能力。采取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外出取经、典型观摩、现身讲述等途径,引导农民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三要创造产业优势,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培育一乡(镇办)一品、一村一品,并把农民组织起来,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四要创造管理优势,增强农民的自治能力。尊重好、保护好、引导好、调动好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中增强参政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大局意识。
第四,在管理上倾力保障服务,开创农村社会事业新局面,走和谐发展之路。围绕关注民生,抓好以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低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建设,促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居、困有所助。围绕倾听民意,抓好信访恳谈会和信访导访机制,实行“三变”:变堵为疏,变上访为下访,变日常管理为全程服务。围绕解决民忧,建立乡镇办便民服务中心,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推行办点干部下村领办、代办、协办、督办制。围绕温暖民心,突出教育和谐,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推行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突出计生和谐,深入开展诚信计生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确保计划生育率。围绕促进民安,落实技防设施,创建平安文明“莲花”。
第五篇:乡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经验材料
﹡﹡﹡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经验材料
今年以来,﹡﹡﹡乡积极精心谋划,扎实举措,紧紧围绕各时间节点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全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领导和部署,按照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立足乡情,把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贯穿于社会管理之中,有效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有力推动全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切实保障了社会大局稳定,为全乡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现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整合,着力搭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新平台
为更好地方便群众办事,﹡﹡﹡乡按照合理设置、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要求,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从民政、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农业、土管、村镇中心等职能部门中抽调业务精、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同志集中办公,各村也都成立了代理室,村干部兼任代理员,并建立了承办流程及工作例会,回访、奖惩等一系列制度,实行限期办结,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捷服务。今年还实施了东浦、郝路口、郑堂3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工作,创立了农村“一站式”服务体系,切实推进农村社会管理服务形式的转型创新。今年以来,乡村两级共为群众代理各类事件800多件,办结率100%,深受群众好评。利用乡文化站的资源优势,建立了农民科普、信
息资源共享、留守儿童之家等服务平台,为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掌握科技信息,解决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发挥应有作用;整合了综治、信访、司法、公安等部门创立了“四位一体”维稳调处“一站两会四中心”和来访接待室,为解决群众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服务保障。
二、倾心谋划,着力探索社会管理工作新机制
1、建立公众参与决策机制。凡是在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出台以及涉及民生的重大问题和事项,梁庄乡始终按照顺应民心抓发展、集中民智作决策的原则,建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重大决策咨询论证制度。通过安排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听证会和论证会,邀请在乡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党员、老干部以及群众代表参加,对重大决策作出评估、判断,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做到有明显风险的不出台,大多数群众不支持的项目不立项,大部分群众没有沟通协调到位的工程不开工,确保各项决策科学民主。
2、创新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今年由于梁庄乡建设征迁协调任务重,造成矛盾纠纷总量有所攀升,给全乡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为妥善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他们坚持把加强源头治理作为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努力使矛盾化解在起始阶段,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是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化解矛盾的前提。梁庄乡
在大发展、大建设的过程中,处理社会矛盾和群众问题时,首先是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坚决不做侵害群众利益的事。如在处理东方明珠征迁遗留问题时,因当时拆迁标准低,为不损害群众利益,乡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拿出了大量资金按照现行补偿标准兑现给老百姓,切实做到群众利益不受侵害,使而从源头上杜绝矛盾的滋生。二是以开展“大走访”为载体,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乡村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采取上门走访和带案下访等形式,不断拓宽联系群众渠道,认真解决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做到发现一件解决一件,尤其对一些久拖未决的信访积案,深入了解情况,力争做到查清问题、解决问题、落实措施,促进信访形势不断好转。三是构建了“三级联动”和“四位一体”矛盾纠纷调解新机制。“三级联动”是以村民组“三老”(老党员、老干部、老长辈),组成矛盾纠纷化解协会,再加上村级矛盾调解委员会、乡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形成矛盾排查调解的“三级联动”机制。各村在“三老”中推选出纠纷化解协会会长,作第一级联调负责人,协会其他成员主要负责宣传各项法律、法规,倾听社情民意,及时掌握矛盾纠纷动态,对协调处理未果的矛盾及时向村级调委会汇报。村调委会主任为二级联调负责人,负责全村各类矛盾的梳理和汇总,同时进一步做好各类矛盾的调解和化解工作,解决不了的及时向乡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汇报,乡维稳调处中心主任为三级联调负责人,负责全
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四位一体”就是在乡综治委领导下,由乡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派出所四部门人员组成的“四位一体”维稳调解中心,调解中心办公室主任由司法所所长担任,“四位一体”协调中心实行24小时轮班负责制,负责接待来电来访,处理解答相关问题。四是深入开展“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六进”活动。通过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和乡村干部大走访活动,及时了解社情民意,掌握各类信息和矛盾动态。同时坚持每月定期召开例会,将各类矛盾进行分类梳理,形成解决方案和意见,明确包案领导、责任单位,限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五是建立奖惩机制。制定印发了《梁庄乡综治维稳工作考核办法》,对村干部维稳信访工作实行包片负责,责任到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向乡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发生集体访和越级上访,并且没掌握信息的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3、创新社会服务机制。一是强化窗口行业服务机制。对乡域各类服务窗口行业按照“创建高绩效服务环境,做人民满意服务窗口”的目标,推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简化审批办理程序,减少工作环节,以最便捷的方式服务。同时,实行“公示制”和“告知承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服务行为,切实从根本上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二是强化各类人群的管理服务机制。结合乡文化站的有利条件建立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创建了情感疏导、文体
娱乐、科教信息等服务平台,定期举办各项活动,切实丰富留守儿童的生活,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平台保障。同时还完善了对流动人口规范管理,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安置、帮教,以及“法轮功”邪教组织活动的监控机制等。
三、关注实际,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新举措
近年来,﹡﹡﹡乡始终将关注民生,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一是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为切入口,在全县率先推行“户户通”、“组组通”建设,要求每个村每年至少完成1-2个自然村“组组通”任务,通过几年来实施,全乡“组组通”、“户户通”普及率已达60%以上。同时强化农村清洁、亮化、美化工程,创新管理模式,切实推动农村面貌根本改变。二是推行中小学生校车定点接送工程。切实解决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后,路远学生上学难问题。三是加强重点区域的整治。梁庄乡境内的三角区治安混乱问题,群众反映强烈。此项工作被县委列为我乡今年社会管理创新建设重点内容和任务,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梁庄乡拨出专项费用在三角区附近安装了12个摄像头并且增派了警力,还成立了16人的义务巡逻队在夜间不间断巡逻,目前取得了明显成效,深受群众好评。针对浦东路和梁庄至郑堂村道路面损毁严重问题,乡党委政府积极与县有关部门对接落实改造规划,目前两项升级改造工程已完成路基铺设,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五是切实解决困难弱势群众的生产生活。大力实施了民政救助、城乡低保、农村养老保险,以及就业援助、农业各项补贴等政策,切实提升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
在今后工作中,﹡﹡﹡乡把落实社会管理创新与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着眼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稳定,着力解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注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努力形成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推出一批在全乡有影响的创新成果、特色亮点和精品项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化管理创新,在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确保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项部署和任务要求落到实处,为建设富裕、秀美、和谐、幸福新梁庄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