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房地产新政策对我省建材行业的影响
国家房地产新政策对我省建材行业的影响
今年以来,国家在房地产调控方面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9月底,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等多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包括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首套房统一首付三成、售房个税减免优惠取消、房企停牌中介遭查、公租房建设运营将获六项税收优惠等多项房地产新政策。
每一次政策的调整,房地产业上下游产业链都不可避免地随之调整。作为房地产下游的建材业来说,房产市场的冷暖都会直接影响到建材产品的整体需求以及销量,所以国家此番调控房产市场的大动作,将成为建材业未来发展的“晴雨表”。建材行业与其上下游产业的议价能力均较弱。今年以来煤电油运等价格高位运行,直接增加了建材行业的成本压力;而房地产市场的回落,有可能影响建材产品的需求,对建材行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现在很多开发商都放慢了开工的进度,等待政策更加明朗。由于开发商不能捂盘,唯一能采用的办法是放慢施工的进度。那么水泥、玻璃等建材行业也受到房地产业调整的波及。在2009年的经济“V”形反转中,房地产行业扮演着重要角色,拉动了钢铁、水泥、煤炭、电力、有色金属等整个产业链经济的快速复苏;然而在2010年4月中旬以来的地产调控新政空前重压下,房地产就成了上述行业逆转的加速器。
水泥产量增速与房地产投资增速的波动基本同步,平板玻璃产量增速变化与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变化也基本同步,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水泥产量增速、平板玻璃产量增速与用于建筑安装工程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间具有基本相同的周期变化。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建材产品的需求。而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从长期来说对陶瓷卫浴行业影响不大,短期来说影响会比较大。因为该行业跟房地产是息息相关的,只要消费者保持观望或者暂时持币待购、等待降价,都将对陶瓷等建材产品产生显而易见的影响,未来几年房地产行业的变化一定会对陶瓷卫浴行业起到加速推动洗牌的作用。
就我省目前情况来看,一方面亚运会的举办,加大了广州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使得我省建材市场需求量仍保持增长,水泥价格仍然保持高位;另一方面,虽然目前我省房地产投资上涨较快,但是由于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导致我省建材行业的发展前景的不是十分明朗,自5月份以来,我省部分陶瓷企业的库存增加,发货量有所减少。
第二篇:房地产新政策
2010房产新政
政策一:国十一条
出台时间:2010年1月10日
部门:国务院办公厅
1月10日,国务院出台国十一条,严格二套房贷款管理,首付不得低于40%%,加大房地产贷款窗口指导。紧接着1月2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申报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申报住宅用地的,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占住宅用地的比例不得低于70%%。2月20日,银监会正式发布《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打击炒房者和投机行为。两会期间房价再成关键词
3月9日,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其中,提出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土地收入管理使用办法,抑制土地价格过快上涨。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3月10日,国土资源部再次出台了19条土地调控新政,即《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开发商竞买保证金最少两成、1月内付清地价50%%、囤地开发商将被冻结等19条内容。
政策二:新国四条
出台时间:2010年4月14日
部门:国务院
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新国四条”出台,拉开了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序幕。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并要求,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另外,对购买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
政策三:新国十条
出台时间:2010年4月17日
部门:国务院
仅过三天,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提出了新“国十条”。通知指出,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
5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
政策四:国36条
出台时间:2010年5月7日
部门:国务院
5月7日,国务院再度发文放开民间投资,被各界称为“新36条”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民营资本的广泛关注。新36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六大领域: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电力、电信、石油天然气等),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其中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参与棚户区改造,这些可以转移原先投入在房地产市场部分资本的方向,改变投资渠道,有效地控制投机性购房导致的过高房价。民间资本在找不到很好出口的背景下,这次出台的《意见》对民间资本是一个非常好的引导,有助于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1房产新政
(一)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
(二)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各地要通过新建、改建、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逐步扩大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下转A2版)
(上接A1版)加强保障性住房管理,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把建制镇纳入住房保障工作范围。努力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
(三)调整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调整个人转让住房营业税政策,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加强对土地增值税征管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对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稽查。加大应用房地产价格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的试点和推广力度,坚决堵塞税收漏洞。严格执行个人转让房地产所得税征收政策。各地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为依法征税提供基础。
(四)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可根据当地人民政府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和政策要求,在国家统一信贷政策的基础上,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利率。加强对商业银行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五)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各地要增加土地有效供应,落实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的要求。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今年的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总量原则上不得低于前2年年均实际供应量。大力推广以“限房价、竞地价”方式供应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加强对企业土地市场准入资格和资金来源的审查,参加土地竞买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说明资金来源并提供相应证明。对擅自改变保障性住房用地性质的,坚决纠正,严肃查处。对已供房地产用地,超过两年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进行开工建设的,及时收回土地使用权,并处以闲置一年以上罚款。依法查处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行为。
(六)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原则上对已有1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
售房。
(七)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约谈问责机制。未如期确定并公布本地区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新建住房价格上涨幅度超过控制目标或没有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向国务院作出报告,有关部门根据规定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对于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不到位,房地产相关税收征管不力,以及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等问题,也纳入约谈问责范围。
(八)坚持和强化舆论引导。对各地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居民从国情出发理性消费。对制造、散布虚假消息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第三篇:国家退耕还林新政策对生态经济圈带来的影响及对策
关于国家退耕还林新政策对**县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县发展和改革局
2008.4.2
5根据自治区发改委《关于对大六盘生态经济圈2006-2007年建设情况进行验收和开展相关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县高度重视,组织工作人员,深入项目区认真开展调查,并召开会议,听取了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项目区退耕还林完成情况
(一)基本情况
大六盘生态经济圈林业生态工程**县项目区位于**县东北部月亮山区,涉及新营、火石寨、白崖、沙沟、偏城等5乡和月亮山、扫竹岭、大寨山、刘家山头4个国营林场,总面积120万亩,2007年底项目区总人口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94万人,项目区有劳动力4.8万人,现有耕地面积44.27万亩,其中坡度%26gt;25度的耕地2.72万亩,坡度15-25度的39.04万亩,坡度%26lt;15度的2.51万亩。粮食总产量为6.56万吨,其中小麦0.31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4.7%;秋杂粮产量为0.21万吨,占3.2%,马铃薯折合6.04万吨。项目区共有退耕农户1664户,退耕人口6506人。据调查统计,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868元,其中退耕还林补助48元,占总收入的2.6%,种植业收入820元,占43.9%,养殖业收入272元,占14.6%,劳务收入640元,占34.2%,其它收入88元,占4.7%,项目区有贫困人口5823人。
(二)规划任务完成情况
2006-2010年项目区总体规划完成退耕造林4.2万亩。2006年自治区预安排建设任务3万亩,我县按此面积进行规划设计并组织实施,当年由于国家计划指标缩减,最后将3万亩建设任务调整为2.7万亩并下达投资计划,自治区林业局验收确认合格面积为3万亩,其中0.3万亩为超计划实施面积,待国家有新的退耕指标后方可安排粮款兑现及造林补助费用。2007年自治区预安排退耕任务1.2万亩,我县按照自治区下达任务进行了规划设计,并组织实施,完成退耕还林1.04万亩,其中大六盘项目区0.28万亩,西部重点供水工程等水源涵养林区0.76万亩。2006-2007年实际完成退耕还林面积4.04万亩,实际确认面积2.7万亩,涉及新营、火石寨、沙沟3乡12村1664户6506人,退耕户人均退耕4.2亩,两年共兑现退耕补助资金864万元,退耕农户年人均退耕还林补助收入664元;项目区人均退耕还林补助收入48元。
(三)退耕还林产生的效益
项目区有林地面积1.03万亩,森林覆盖率6.8%,退耕还林补助占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35.5%,通过退耕还林的实施,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坚强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产业结构构成中,农业占36.9%,工业13.5%,服务业占49.6%。项目区有组织输出2.24万人,据调查推算,劳务收入达5722万元,人均劳务收入640余元。
(四)后续产业发展状况
项目区目前主要有马铃薯、草畜和劳务三大产业,马铃薯种植面积9.3万亩,种植多年生牧草13.5万亩,大家畜饲养量2.76万头,其中牛饲养量2.24万头;羊只饲养量4.87万只。
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调整后对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带来的影响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是已完成退耕还林粮款无法兑现。2006-2007年自治区预安排退耕面积4.2万亩,我县实际完成4.04万亩,而自治区确认面积3万亩,粮款及造林补助兑现面积仅为2.7万亩,另有1.34万亩退耕还林地粮款未能兑现,造成部分群众上访,若不能及时兑现,将来可能导致复耕。
二是项目区插花田无法实施退耕还林。涵养林核心区共有零星插花田1.5万亩,若不实施退耕还林,一方面对将来林区管护造成一定困难,另一方面影响林区完整性及整体效益的发挥。建议自治区对退耕区涉及的农户安排一定的移民指标,实施县外生态移民。移民迁出后,将插花田纳入荒山造林计划。
三是退耕还林政策调整后,原规划建设任务无法完成。根据大六盘生态经济圈2006-2007年实施方案总体批复,我县计划实施退耕还林4.2万亩,目前实际完成4.04万亩,基本完成了近期规划建设任务。但是2015年远期目标无法实施。通过退耕还林实现荒山连片造林目标无法实现。
四是退耕农户补助资金减少,对森林资源管护带来一定影响,可能出现毁林复耕现象。建议自治区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向大六盘生态经济圈项目区倾斜安排,重点实施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马铃薯、草畜、经济林和劳务输出等接续产业,提高退耕农户的收入,同时安排一定数量的管护资金,有效巩固建设成果。
五是补植补
造资金无法落实。由于我县干旱少雨,自然灾害频繁,加之兔、鼠危害严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需要多次补植才能达到合格标准,但国家未安排补植补造专项资金。建议自治区安排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时,加大补植补造资金比例。
三、确保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目标任务落实的政策措施
1.关于大六盘生态建设的目标任务如何调整,使之与退耕还林的新政策更好地结合大六盘生态经济圈是一项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由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变化对其规划建设内容作必要调整已势在必行。但由于林业生态工程效益的实现需要足够的面积和造林连片性、完整性,因此在调整大六盘生态建设的目标任务时,应把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与大六盘生态经济圈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把全区总体目标调整和各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保持足够的面积以保证生态建设工程整体效益的发挥。
同时,加大荒山造林面积。荒山造林虽有立地条件差、林木成活率低和树种经济效益小的缺点,但更有不占耕地、不需兑现补助粮款、没有复耕后顾之忧和建成后持续发挥生态效益的优点。我县大六盘生态经济圈项目区荒山造林实施以来,在改善区域气候条件、涵养水源等方面已经发挥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因此,在退耕还林面积调整的同时,建议加大荒山造林面积,以弥补退耕还林面积减少后大六盘生态经济圈造林面积偏小和连片性差等影响生态效益正常发挥的不足。
2.关于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目标任务调整后,相应的政策保障措施如何落实,六盘山水源涵养林建设成果如何巩固
大六盘生态经济圈林业生态工程实施以来,我县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9.54万亩,其中荒山造林4万亩,退耕造林4.04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落实政策保障措施,巩固水源涵养林建设成果,重点和难点都在退耕还林。经过对退耕还林实施情况、存在困难和退耕农户的普遍愿望的分析情况看,要切实巩固水源涵养林建设成果,应有两个基本保障:一是后续资金有保障。退耕还林实施后,由于面积大,造林地多分布在山大沟深地带,加之自然灾害及鼠害、免害等对林木造成的破坏,后期管理任务艰巨,封育管护、抚育管理、补栽补造及后续产业培育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必须有充分的资金保障。二是退耕农户的生活有保障。耕地是农户赖以生产生活的主要依靠,保证农民退耕后基本生活有出路、生活水平不下降,是防止退耕造林复耕并发挥农民积极性加强管护的基本前提,必须采取切实措施逐步提高退耕农户的生产生活水平。
必须抓好五个方面的重点措施:一是切实抓好管护。我县退耕造林面积大,管护任务重,一部分农民常年外出打工,依靠农户自我管理的办法已经行不通。因此,今后,我县根据每个乡、每个村、甚至每个组的不同情况,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探索采取管护费用统一预留、管护人员统一聘用等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创新管护体制,强化护林员管护责任,提高管护效益。二是切实抓好补栽补造。坚持国家投资与调动农民积极性相结合的办法,加大对林木补植补造的投入,加强对缺苗林地的补植补造,提高林木保存率。三是切实抓好后续产业培育。坚持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与加快培育退耕造林经济效益相结合,以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大科技投入和扶持引导力度,加快发展马铃薯、草畜等本乡、本村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提高亩均产出水平,加快引导农民劳动力转移务工,实现退耕农户耕地减少而收益不减,劳动减少而收入增加,生态效益和农民生活得到兼顾。四是尽力实施移民搬迁。对一些退耕后达不到基本口粮田标准的农户,培育后续产业实现增收的难度大,实施移民搬迁是唯一有效的途径,今后,我县在积极引导农民通过外出打工到外地定居生活的同时,建议自治区尽力安排一些异地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对缺地少地的农户进行搬迁,以便加强对退耕还林的后期管理。五是切实加强宣传教育。根据对一些农户的调查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对退耕还林持赞成态度,但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信心不足,对以后生产生活的顾虑较大,对能不能防止复耕持观望态度。这种思想认识对退耕还林后期管理和成果巩固有极大影响。因此,我县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宣传教育,让群众进一步增强对实施退耕还林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建议自治区出台有力措施,严格预防退耕还林管护不到位和复耕,通过政府的坚决措施统一退耕农户的认识,增强退耕农户的信心,形成共识和转化成积极行动。
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工程建设
(一)2008-2015年规划建设规模及内容
1、全县退耕区建设规模及内容
计划完成基本口粮田31.66万亩。新建平峰镇平峰、苏堡乡河滩等4个移民安置区,共安置移民322户1657人。农村能源工程计划建户用沼气池1万座,被动式太阳房200座,太阳能热水器1600座,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炉1040台。接续产业计划发展设施农业4.66万亩,其中日光温室0.66万亩,大中型拱棚4万亩;马铃薯种植80万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8万亩;发展肉牛养殖9.29万头,圈舍改造39万平方米;发展庭院接杏4万亩,山杏高接换头20万亩;培训退耕农户4.97万人(次);补植补造26.5万亩。
2、大六盘生态经济圈项目区建设规模及内容
规划完成基本口粮田9.5万亩,生态移民工程计划新建新营乡大窑滩和大沙河2个移民安置区,共安置移民103户445人。农村能源工程计划建沼气池3100座,被动式太阳房56座,太阳能热水器430座,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炉300台。接续产业计划发展大中型拱棚0.5万亩;马铃薯种植12万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2.5万亩;大家畜饲养量3.3万头,其中牛饲养量3万头;羊饲养量5.5万只。发展庭院经济林1.1万亩,山杏高接换头1.6万亩,培训退耕农户1.1万人(次),补植补造2.34万亩。
(二)保障措施
1.完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退耕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建议自治区制定出台确保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的相关政策。二是对退耕区的全退户,在继续享受退耕还林优惠政策的同时,要鼓励他们向小城镇转移从事二、三产业;同时,建议自治区统筹安排移民指标对部分全退户实施易地搬迁。三是按照“自愿、合法、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退耕区土地股份制合作、租赁经营等土地流转形式,引导退耕区土地经营权合法合理流转,为设施农业、马铃薯等接续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土地保障,也为全退户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提供土地资源。四是制定出台《**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与管理考核办法》,将项目建设和管理纳入对县直相关部门(单位)、各乡(镇)考核的内容之一进行考核。
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要切实加强领导。我县拟成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和组织项目实施工作,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实施办公室,项目管理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具体负责总体规划的编制、建设计划的申报、建设任务和投资计划的转发下达、项目检查监督等工作。项目实施办公室分别设在各项目建设单位,具体负责各个子项目阶段性建设方案的编制、组织实施等工作。
3.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营造良好的工程建设氛围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国家、自治区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行的一系列惠民济民政策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工程建设氛围,使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做到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统一。
4.整合项目资金,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涉及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接续产业和补植补造等多方面建设内容。因此,在管好用好专项资金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支农投资渠道,以退耕区为重点,按照“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将旱作基本农田、农村沼气等自治区现有投资渠道的项目安排到退耕区,整合项目,统筹资金,共同促进退耕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5.强化科技支撑,推动接续产业发展
一是根据退耕区马铃薯等优势主导产业特点,按照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求,设立区域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优化人员结构,保证推广经费,增强服务能力。二是培育和发展一批以受益农户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协会组织,建立“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三是坚持农、科、教相结合,加强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推广部门之间的协作,大力开展马铃薯、草畜、特色种植、设施农业、山杏高接换头等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及研究,着力解决退耕还林接续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四是在大力开展退耕农户实用技能培训的同时,不断加大对退耕区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为接续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地科技支撑。
6.加快市场培育,搞活农副产品流通
要立足于区、内外市场,按照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绿色外向型主导产业的建设目标,切实抓好马铃薯产业发展、设施农业、庭院接杏、梨等接续产业市场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通畅;同时,培育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帮助农民搞活流通。
第四篇:2012年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新政策
房地产市场被行政降温和欧债危机的双重影响之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面临严峻的考验,迫使政府不得不开始修改和完善调控政策,放缓一些激进的做法。这些新变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
第一,被人们视为降房价的最有力的武器,征收房地产税的试点城市不会扩大。据悉,2012年,国家税务总局不会着力扩大房产税试点城市,而是全力推动“应用房地产评税技术核定交易环节计税价格”工作。根据财政部、国税总局的要求,自2012年7月1日起,将在全国推行应用房地产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上海市财政局1月18日公布的2011年上海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显示,2011年上海房产税达22.1亿元,完成预算的110.5%。而在现实层面,由于应税面窄、税率过低,目前征收房产税对降低房价的影响微乎其微,对改善地方财政收入也收效不大。因为房产税本身它只是作为地方政府的收入手段,但是从上海、重庆这两个地方的试点情况来看,收入也不理想,任何税这个调节作用都要从收入的角度来体现,如果钱收不上来的话,调节也体现不出来。有的说收到了,收的范围比较大,只是交多交少不一样,这种调节的作用才能体现出来。其实,在对于房产税作用的大讨论之中,调控房价的一方早已渐渐落了下峰,即使未来房产税进一步推进,更大程度上也是基于优化地方财政的考虑。
第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速度回归理性。今年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数量从当初确定的1000万套减为700套。在2011年全年开工指标的落实工程中,部分地方出现以圈占施工围挡、开挖基坑的方式注水保障房开工率的问题,住建部此后出台了以“1/3完成基坑混凝土浇筑、1/3出正负零(地面)、1/3主体结构封顶”的考核标准,根据住建部的统计,2011年能够竣工投入使用的保障性住房约为300万套左右。年全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总量基本确定在700万套,对2012年内竣工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总量目标,确定为400万套。而这一指标,也将随着陆续与地方签订工作责任书的进度,而有所浮动。
第三,各地的金融机构开始将首套房的贷款利率回归到了基准利率。全国多地首套房信贷利率悄然出现了变化。在北京、广东、上海、湖北等地,原先高企的首套房贷利率开始回归基准点,部分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甚至再次推出了首套房的信贷优惠政策。去年那种排队等待银行按揭的景象几乎绝迹,房贷似乎真的松动了。
第四,国家允许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公租房项目。在1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正式披露,允许地方试点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房,其中北京、上海已获批准。与“小产权房”不同,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设的公租房,规定不能出售给个人,产权仍然为农村集体组织所有。这使得试点并未触及到法律和制度的“红线”。如果试点运行顺利,未来很有可能成为解决公租房盈利模式的重要渠道。
事实上,早在2010年底,北京市政府就已经批准了在集体土地建租赁房的试点方案。目前已有5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建设租赁住房1万多套。按照北京市的试点要求,集体土地上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对建设主体、用地性质、用地方式都将严格界定,必须依法办理审批手续。除北京、上海外,试点范围未来可能继续扩大。按照徐绍史的表态,“对于商品住房价格较高、建设用地紧缺的直辖市和少数省会城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并报国土部批准后,可以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这一说法与此前的口径略有变化。
与2011年5月国土部下发《关于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相比,国土部最新表态中,试点城市范围增加了“少数省会城市”。一些外来人口较多、房价压力大的热点城市未来很可能加入试点行列。据了解,国土部门近期还有望专门下发文件,对此类试点予以进一步规范约束。集体土地建设公租房的试点一旦铺开,将有可能为解决公租房的盈利问题提供有益的探索。在我国现有的5种保障房类型中,廉租房、公租房等租赁型住房因投资回报周期长、利润率低而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成为保障房建设中主要的资金压力来源。建设租赁房的集体土地多属于 “城中村”或位于城乡结合部,基建等配套设施相对完善,土地成本偏低甚至零成本,这可以节省下不少成本。【更多最新房产新闻关注楼盘网】 第五,北京、上海等城市纷纷提高了普通商品房的标准。北京、上海、武汉等多个城市对普通住房标准进行调整。调整后,普通住房范围扩大,这意味着有更多居民能够享受购买普通商品房的优惠。此次下调后,上海市将普通住房门槛设定为:内环线以内标准为330万元/套以下,内外环之间为200万元/套以下,外环以外为160万元/套以下,较2008年的标准分别提高85万元、60万元、62万元。北京的新标准则继续按照房屋区位设定,其中,标准最高的四环内北部地区达到38880元/㎡,最低的六环外地区达到了17280元/㎡。北京市过去的标准是以总价区分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旧的标准下,六环路内的住宅购房面积一旦超过90㎡,基本都会被列入非普通住宅范畴。
第五篇:2010年房地产新政策
1 0房地产新政策
一、契税政策从201 0年1月1日--2010年1 2月31日止,日期认定:商品房以合同备案日期为准;二手房以登记受理日期为准。如下: 1、90平方以下普通住房:契税2% 2、90平方-144平方普通住房:契税3% 3、144平方以上高档住房:契税:5.5%
二、出售普通住房的营业税、个税交纳方式:(日期认定:与之前执行的依据时间一样):
商品房以契税完税日期或证载时间为准;二手房以房改房契约或证载时间为准。
1、未满五年的:营业税:差额的5.55%;或全额的5.55% 个税:差额的30%或全额的2%
2、满五年的:营业税:无;个税(不是唯一一套住房的):总额的3%或 差额的40%个税
3、满五年以上,且是唯一一套住房的:无营业税、个税:总额的2%或差额的30%
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国发(2010)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印发后,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近期部分城市房价、地价又出现过快上涨势头,投机性购房再度活跃,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为进一步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职责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住房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加大了居民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难度,增加了金融风险,不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房价过快上涨的危害性,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采取坚决的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二)建立考核问责机制。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住房城乡建设部、监察部等部门要对省级人民政府的相关工作进行考核,加强监督检查,建立约谈、巡查和问责制度。
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要追究责任。
(三)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 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 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应大幅度提高,具体由商业银行根据风险管理 原则自主确定。人民银行、银监会要指导和监督商业银行严格住房消费贷款管理。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抓紧制定第二套住房的认定标准。
要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
对境外机构和个人购房,严格按有关政策执行。
(四)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财政部、税务总局要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税务部门要严格按照税法和有关政策规定,认真做好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工作,对定价过高、涨幅过快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重点清算和稽查。
三、增加住房有效供给
(五)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国土资源部要指导督促各地及时制定并公布以住房为主的房地产供地计划,并切实予以落实。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增加居住用地的供应总量。要依法加快处置闲置房地产用地,对收回的闲置土地,要优先安排用于普通住房建设。在坚持和完善土她招拍挂制度的同时,探索“综合评标”、“一次竞价”、“双向竞价”等出让方式,抑制居住用地出让价格非理性上涨。
(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各地要尽快编制和公布住房建设规划,明确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数量和比例。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快对普通商品住房的规划、开工建设和预销售审批,尽快形成有效供应。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并优先保证供应。城乡规划、房地产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将住房销售价位、套数、套型面积、保障性住房配建比例以及开竣工时间、违约处罚条款等纳入土地出让合同,确保中小套型住房供应结构比例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到位。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地区,要大幅度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供应。
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七)确保完成2010年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的工作任务。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要尽快下达计划及中央补助资金。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落实工作责任。地方人民政府要切实落实土地供应、资金投入和税费优惠等政策,确保完成计划任务。按照政府组织、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投入,中央以适当方式给予资金支持。国有房地产企业应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2010-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包括各类棚户区建设、政策性住房建设),并在2010年7月底前向全社会公布。
五、加强市场监管
(八)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她和融资的监管。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大专项整治和清理力度,严格依法查处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并限制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新购置土地。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参与土地竞拍和开发建设过程中,其股东不得违规对其提供借款、转贷、担保或其他相关融资便利。严禁非房地产主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参与商业性土地开发和房地产经营业务。国有资产和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大查处力度。商业银行要加强对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银行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
(九)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对取得预售许可或者办理现房销售备案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并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对已发放预售许可证的商品住房项目进行清理,对存在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加大曝光和处罚力度,问题严重的要取消经营资格,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规范发展租赁市场。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行为进行一次检查,及时纠正和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检查处理结果要于201 0年6月底之前报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抽查,确保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十)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各地要及时向社会公布住房建设计划和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建设。统计部门要研究发布能够反映不同区位、不同类型住房价格变动的信息。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通知精神.加快制定、调整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解读工作。新闻媒体要加强正面引导,大力宣传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果,引导居民住房理性消费,形成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舆论氛围。
国务院
=O-O年四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