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验收办法

时间:2019-05-13 17:2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验收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验收办法》。

第一篇: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验收办法

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验收办法(试行)

[发布日期: 2009-05-13 ]

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验收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的验收工作,逐步使项目验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根据《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验收程序

1.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建成后,项目单位应及时进行总结。经自查自验合格后,向省水利(水电)厅(局)提出验收申请。

2.由省水利(水电)厅(局)会同省计委选派3名以上熟悉工程技术的人员和1名以上熟悉基建财务的人员联合组成验收专家组(其中部分人员可以从规划设计院、科研单位挑选),对提请验收的项目进行验收。验收结束后,将验收总结报告及其它有关资料送省水利(水电)厅(局)复审,签字盖章。

3.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水利部对通过省级验收的项目进行抽查。

二、验收依据

1.《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2.灌区续建配套改造规划及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的年度项目《实施方案》。

3.基本建设投资财务管理有关规定。4.有关技术规范、规程。

三、验收条件

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验收要具备如下条件:

1.项目建设单位按照上级批准下达的计划和要求,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2.工程建设项目经试运行或技术检测,工程质量达到了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3.项目规划、扩大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批复文件、有关图表、财务决算、工作总结、实验报告等文件资料齐全,符合建档要求。

四、验收资料

验收时,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

1.项目实施方案、可研报告、设计报告和图表等。

2.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水利(水电)厅(局),各级政府的有关文件、规定。

3.资金拨付文件、财务帐目、财务预算、决算报表、农民自筹资金帐目及投工投劳统计表、审计部门的审计报告,资金使用和管理的规章制度。

4.项目试运行报告、工程决算报告、竣工图纸、竣工报告和建设总结报告、工程照片及录像资料等。

5.项目所在灌区水费改革及转换机制具体措施落实情况。6.效益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7.定期上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的《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建设阶段考核表》。

五、验收内容

1.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机构是否健全,各方面负责人是否切实负起责任。2.项目是否按水利部农水司批复的建设内容和要求按期完成。

3.工程建设任务、效益面积是否全部完成。工程建设(包括工程的规划设计、材料、设备选购、施工、安装、运行管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了哪些在当地有推广意义的先进技术。

4.项目建设资金是否按批复计划执行;各级配套资金是否按规定的比例及时、足额到位;资金使用、管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有没有挪用、挤占等问题。5.项目建成后其效益指标能否达到《实施方案》中确定的标准。

6.项目建成后,是否建立健全了工程管理组织,制定了管护制度和运行管理办法。

7.项目所在灌区水费改革及转机建制情况。

六、验收方式

1.验收采取听取汇报、查阅文档、实地考察、征求基层干部群众意见、专家评议、综合评价等一系列具体环节来完成。验收组要在听取汇报和查阅文档的基础上,随机抽取部分子项目到现场实地考察,征求基层干部群众意见,请五名以上的受益群众填写《群众意见调查表》(附表9),并存入验收档案。

2.项目分“优良工程”、“合格工程”及“不合格工程”三个档次。按评分要求,由每个成员独立填写自己的《验收专家评分表》(附表10),相应各项取平均值填入《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验收证书》(附表7)。总分90分以上为“优良工程”,70—89分为“合格工程”,69分以下为“不合格工程”。验收小组要本着对国家负责的态度提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综合性评价意见,小组所有成员均在验收报告栏内签字(附表7)。

3.通过验收的项目,验收意见中应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缺点和不足。对未能通过验收的项目,应帮助查找原因,提出补救建议。限期改正,条件具备时重新组织验收。

七、验收总结

验收工作完成后,验收组写出验收工作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验收工作概况;项目建设任务和资金投入计划完成情况;项目和抽验的分项目的工程建设质量、数量和工程效益情况;项目建设的具体做法和经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等。

八、文件存档

1.项目实施方案、可研报告、设计报告和图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水利(水电)厅(局),各级政府的相关文件、规定;资金拨付文件、财务帐目、财务预算、决算报表、农民自筹资金帐目及投工投劳统计表、审计报告,资金使用和管理的规章制度;项目试运行报告、工程决算报告、竣工图纸、竣工报告和建设 总结报告等由建设单位存档。

2.验收工作总结报告、《验收证书》及《验收专家评分表》、《财务报告表》(附表11)、《群众意见调查表》、《验收组专家名单》(附表12)、工程施工照片及前后的对比照片、施工录像等由省水利(水电)厅(局)存档。

3.验收总结报告、《验收证书》、专家签名的专家组名单、有代表性的工程照片及录像带等报水利部农水司备案。

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验收评分说明

一、建设资金(25分)

1.地方配套资金额度(10分)

满足与中央下达资金1.5:1的配套比例,并且是专项用于续建配套的基建投资(10分);满足1.5:1的要求,但非专项用于续建配套的基建投资(8)分;不满足1.5:1的要求,但差额部分已在下年度基建投资计划中预安排(5分);不满足1.5:1的要求,差额部分也未作安排(0分)。2.资金到位时间(5分)

能按工程进度要求及时到位(5分);不能按工程进度及时到位,但对工程进度影响不大(3分);不能按工程进度及时到位,对工程进度影响较大(0分)。3.资金使用管理(10分)

资金使用、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做??资金拨付文件、财务帐目、财务预算及决算报表、审计报告等资料齐全(10分);资金使用、管理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但规章制度不健全(5分);资金使用管理混乱,资料不全(0分)。

二、技术文件(20分)1.项目立项文件(8分)

灌区总体规划、项目可研报告、初步设计、设计说明书、工程预算报告、批复文件等资料齐全,论证充分,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在当地有推广意义的先进技术(8分);有项目可研报告、初步设计、工程预算报告、批复文件,论证较充分,基本达到有关技术规范要求,采用的技术有一定先进性(4分);有项目可报告、初步设计、工程预算报告,无批复文件,论证不充分,不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未采用先进技术(0分)。2.项目建设文件(8分)

实施方案中工程项目建设地点明确、内容详实、技术可行、工程量准确、概预算精确,工程建设过程的施工、监理、财务资料齐全(8分);实施方案中工程项目建设地点明确、内容详实、技术可行、工程量欠准确、概预算欠精确,工程建设过程的施工、监理、财务资料较齐全(4分);实施方案中工程项目建设地点不明确、内容不详、工程量不准确、概预算不清,工程建设过程的施工、监理、财务资料不全(0分)。

3.竣工文件(4分)项目试运行报告、工程决算报告、竣工图纸、竣工报告齐全(4分);项目试运行报告、工程决算报告、竣工图纸、竣工报告较齐全(2分);项目试运行报告、工程决算报告、竣工图、竣工报告不齐全(0分)。

三、工程完成情况(30分)

严格按水利部农水司批复的内容施工建设,施工过程中能按《管理办法》要求及时填报阶段考核调查表,并保证项目建设任务按时完成,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工程照片、施工录像等工程进度资料齐全(30分);能按批复的内容施工建设,按《管理办法》要求填报阶段考核调查表,主要建设任务按时完成,工程质量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工程照片、施工录像等工程进度资料较齐全(15分);不能按批复的内容和工期进行施工,不按时填报阶段考核调查表,工程质量问题较多,工程照片、施工录像等工程进度资料不全(0分)。

四、建设与管理机构(5分)

领导重视,由主要负责人组成组织协调机构,有效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各方面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证工程建设保质保量按时完工,项目建成后,能及时建立健全工程管理组织,制定管护制度和运行管理办法(5分);领导重视,成立一般性工作机构,能协调各方面关系,保证资金足额到位,保证工程保质保量完工,项目建成后,能及时建立健全工程管理组织,制定管护制度和运行管理办法(3分);成立领导机构,但不能很好协调各方面关系,不能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不能保证工程保质保量完工,不能及时建立工程管理组织(0分)。

五、灌区改革(10分)

地方政府积极支持灌区改革,改革力度大,并已出台相关文件。水费成本计算合理,基本达到按成本计收。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在农民参与管理等方面有新突破。(10分);地方政府积极支持灌区改革,但改革力度不大。水费未达到按成本计收,但已出台有关政策促使水费按成本计收。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但没有新突破(6分);地方政府对灌区改革不积极,水费未达到按成本计收,管理体制改革没有措施(0分)

六、工程效益(10分)

工程建成后,输水能力显著提高,灌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增加灌溉面积、增加粮棉生产能力、节约用水达到批复的指标要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10分);工程建成后,输水能力提高不大,灌溉条件有所改善,增加灌溉面积、增加粮棉生产能力、节约用水没有达到批复的指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显著(2分)。

第二篇: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财务管理办法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财务管理办法(水财务[2012]38号)

2012年3月31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资金使用管理,保障项目资金安全,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发改投资[2007]1291号)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央投资补助安排的,列入全国规划内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以下简称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

第三条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应按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和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要求,明确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法人,并保障人员的相对稳定,建立职责明确的责任制度。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法人应按规定设置财务管理机构,配备合格的财务人员,项目法人财务管理机构负责人要具备相应职称和会计从业资格,财务人员必须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法人要重视和加强对项目财务人员的培训,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第四条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原则是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专款专用、专账核算。

第五条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法人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要求设置会计账簿,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保证其及时、准确、真实、完整。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六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财务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二)配合财政部门及时下达项目资金预算并拨付资金。

(三)多渠道筹集落实项目资金,对项目所需地方建设资金,应协商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督促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四)监督检查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

第七条 项目法人负责人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资金使用全过程负总责,对项目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项目法人应明确内部各相关专业管理机构和专业管理人员在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职责。项目法人对项目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和有关政策,研究制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正确归集项目建设成本和费用。

(三)筹集和申请资金,编报项目基本建设支出预算和政府采购预算等。

(四)按概(预)算控制使用资金,遵循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要求办理资金支付。

(五)按规定及时编报财务信息和竣工财务决算。

(六)组织项目实施、招投标、合同签订、项目验收、资产移交等工作。

(七)做好会计档案的归档管理。

第三章 资金使用管理

第八条 项目法人应当严格按照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实施方案,筹集资金,保障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资金。

第九条 项目法人应按《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开立基本建设存款专户。项目法人负责多个项目的,按规定只能开立一个基本建设存款账户。

项目法人不准多头开户;不准公款私存;不准出租出借银行账户;不准私设“小金库”;不准设账外账。

第十条 项目法人应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现金使用范围办理结算和支付,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除规定的可以使用现金范围外,其他支付应当通过开户银行进行转账结算。第十一条 项目法人应加强印鉴和票据管理。规范财务专用章等印鉴的制发、使用、改刻、废止及保管;实行印鉴分人保管,严格印鉴使用的授权、审批和登记制度。加强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发票等重要票证的管理,建立购买、领用、注销、保管等制度,明确管理人员及其责任。

第十二条 项目法人应建立严格的资金使用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对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明确经办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大额资金支付业务,应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

第十三条 项目法人应明确资金支付审批程序并严格遵照执行。要按照经办人审查、有关业务部门审核、财务部门审核、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员核准签字等程序办理,主要要求包括:

(一)经办人审查。经办人对支付凭证的合法性、手续的完备性和金额的真实性进行审查。

(二)业务部门审核。经办人审查无误后,送经办业务所涉及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审核;实行工程监理制的项目须先经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并盖章。

(三)财务部门审核。财务部门负责审核项目账户资金余额是否满足支付需求,累计结算款、预付工程款的扣回数、质量保证金累计数是否账面一致,本期支付数计算是否正确。

(四)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员核准签字负责。

第十四条 项目法人要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采购业务相关管理制度,依法进行采购。

第十五条 项目法人要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加强合同的订立、履行、保管等管理。项目财务部门应参与合同谈判,合同条款中涉及的合同价款、支付条件、结算方式、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内容,必须经财务部门审核同意。

要加强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合同中应明确规定预付工程款的数额、支付时限及抵扣方式,工程进度款、工程竣工价款的支付方式、数额及时限,工程质量保证(保修)金的数额、预扣方式及时限,变更、纠纷的处理以及与履行合同、支付价款相关的担保事项等。第十六条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必须符合《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的规定。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是指对建设工程的发承包合同价款进行约定和依据合同约定进行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工程竣工价款结算的活动,其主要要求包括:

(一)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预付款

包工包料工程的预付款原则上预付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的10%,不高于合同金额的30%。预付的工程款必须在合同中约定抵扣方式,并在工程进度款中进行抵扣。凡是没有签订合同或未按合同条款要求提交预付款保函(或保证金)或不具备施工条件的工程,项目法人不得预付工程款,不得以预付款为名转移资金。

(二)工程进度款结算支付应遵循的程序

1、承包人向项目法人提出支付工程进度款申请。按合同约定计算项目法人应扣回的预付款和扣留的质量保证金。

2、监理工程师审核。凡实行监理的工程项目,工程价款结算过程中涉及监理工程师签证事项,应按合同约定执行。

3、项目法人内部有关业务部门(工程技术管理部门、合同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审核。

4、单位负责人审批。

5、财务部门办理资金支付。工程款必须支付到合同约定的收款单位、收款账户和开户银行。

(三)工程竣工价款结算

工程完工后,项目法人和承包人应按照约定的合同价款及合同价款调整内容、工程质量情况、索赔事项等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工程竣工结算申请由承包人编制,经监理方审核后,由项目法人审查同意。结算价款的支付应遵循工程进度款结算支付审核程序。

第十七条 质量保证金的管理应按照《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保留不低于5%的质量保证(保修)金,待合同约定的质保期到期后清算,质保期内因承包人原因造成的缺陷,承包人应负责维修,并承担鉴定及维修费用。如承包人不维修也不承担费用,发包人可按合同约定扣除保证金,并由承包人承担违约责任。

第四章 成本控制和支出管理

第十八条 项目概(预)算是控制建设成本的重要依据。项目法人要严格执行项目概(预)算,不得突破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规模及建设标准。第十九条 项目法人要正确计算和归集成本费用,按建设成本的开支范围和界限,确保各项支出合法、真实。严格在概(预)算范围内支出,不得支付非法的收费、摊派等支出。项目法人应严格控制管理性费用支出,制定管理性支出的具体内容、开支标准并严格执行。第二十条 对符合竣工验收条件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若尚有少量未完工程投资及预留费用,可预计纳入竣工财务决算,按照有关规定,大中型项目应控制在概算投资的3%以内,小型项目应控制在概算投资的5%以内,并将详细情况提交竣工验收委员会确认。项目未完工程投资和预留费用应严格按规定控制使用。

第五章 财务报告和资产交付管理

第二十一条 项目法人必须及时、准确和完整的报送项目财务报告,以真实反映项目财务状况、建设进展情况和资金流动信息。财务报告包括月报、季报、年报、竣工财务决算报告以及其他临时性报告。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法人应按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单位要求及时报送有关财务报告。第二十二条 财务报告应由编制人员签字盖章,财务负责人、单位负责人审核、签字、盖章,并加盖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应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二十三条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法人应及时编报竣工财务决算,主要要求有:

(一)按照《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SL19-2008)的要求,及时、准确、完整编制竣工财务决算。

(二)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完成后,项目法人应将竣工财务决算提交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审查、审计。

(三)项目竣工验收时,应将竣工财务决算报告提交竣工验收委员会审查,并按验收审查意见进行修改。

(四)项目竣工验收后,将按竣工验收委员会验收意见调整后的竣工财务决算按管理权限报送审批。

第二十四条 项目法人要按会计档案保管的要求,及时将财务报告整理归档并妥善保存,防止损坏和丢失。

第二十五条 项目法人应建立资产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对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环节作出规定,明确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以及有关人员的资产管理职责。第二十六条 工程验收后,项目法人要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将形成的资产移交给接收单位。确保项目形成的资产及时入账,防止资产流失。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资金监管制度,组织开展督导、审计、稽查和专项检查等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限期整改。第二十八条 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财务机构设置和财务人员配备情况。

(二)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

(三)银行账户管理和使用情况。

(四)建设资金到位及管理情况。

(五)概预算执行及成本控制情况。

(六)合同、采购管理及履行情况。

(七)建设工程价款结算管理及支付情况。

(八)资产管理情况。

(九)审计、检查、稽查的整改落实情况。

(十)其他需要检查的事项。

第二十九条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关单位要及时整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职责,促进落实整改;对违反《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有关规定的,提交有关部门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条 项目法人要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审计、检查、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水利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关 闭 窗 口

第三篇: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2010-01-0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促进灌区良性运行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国家从中央水利建设投资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以节水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建设。为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大型灌区是指设计灌溉面积30万亩以上的灌区。必须具有相应资质规划设计单位所做的前期工作、主管部门的审批文件和健全的组织机构。

第二章 建设内容和目标

第三条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渠首工程、干支渠(流量在1立方米每秒以上)及其建筑物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支渠以下渠道及建筑物由地方安排投资建设。

第四条 项目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改善和适度扩大有效灌溉面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第三章 前期工作

第五条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按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管理。

第六条 按照经批准的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总体规划,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31号令)的有关要求,灌区管理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分期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级水利厅(局)提出审查意见后,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审)

第七条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包括改革管理体制、转换经营机制、加快水价改革等促使灌区良性运行内容。

第四章 项目申报和审批

第八条 灌区管理单位按照管理权限逐级申报项目,由省级发展改革委、水利厅(局)共同审查后,于每年7月底前联合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报送下一项目和投资申请计划。

第九条 各省级发展改革委、水利厅(局)申报项目时应提交经审批的以下文件和材料:

1.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规划;

2.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建设和改革进展情况调查表(附后);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

4.省级有关部门落实地方建设资金的承诺文件;

5.国家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 水利部汇总审核各省上报的项目建议计划后,提出全国项目建议计划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各省和水利部的建议计划对任务进行综合平衡后,商水利部下达项目建设投资计划。

第五章 资金管理

第十一条 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地方和灌区多渠道筹集,其中中央与地方的安排比例为:东部地区1:2,中部地区1:1,西部地区1:0.5。(省级比例)

第十二条 要建立健全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批准的工程建设内容、规模和标准使用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

第六章 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灌区管理单位在已批复的分期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根据中央下达的项目计划投资,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报省级水利厅(局)会同省级(由水利厅审查)发展改革委审批后组织实施。单项工程设计要达到施工图的深度。

第十四条 灌区管理单位在已批复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报省级水利厅(局)审批后组织实施。单项工程设计要达到施工图的深度。

第十五条 项目建设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招标投标制。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把质量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监督机制,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确保工程质量和按期完工。

第十六条 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要严格按国家的有关技术标准执行,依靠科技进步,因地制宜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加强管理,努力创造优质工程。

第十七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省级发展改革委、水利厅(局)要加强对项目的检查监督,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将组织有关专家检查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资金管理使用、合同执行情况等,对违反规定和存在的问题要限期改正,逾期不改将追究当事人、责任人和有关单位的责任。

第七章 项目验收

第十八条 项目完成后,项目责任主体应根据有关规定的要求及时进行自验,并向省级发展改革委、水利厅(局)提出验收申请。省级水利厅(局)会同省级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全面验收。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组织有关专家对通过验收的项目进行抽查。

第十九条 项目验收总结报告等资料要及时报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备案。

第八章 建后管护

第二十条 项目竣工验收后,必须及时办理交接手续,明确管理主体,制定管理措施,保证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第二十一条 灌区要积极进行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尽快建立起良性运行机制。

第二十二条 项目完工后新增加的灌溉面积,要列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依法进行保护。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水利部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

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水利论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4392 更新时间:2006-7-12

前言

建国以来,淮阴市共兴建了2×104hm2~6.67×104hm2的大型灌区12个,各大型灌区自建立以来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情、工情的变化,农业生产要求的提高,灌区工程在长期运行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1)工程老化失修,灌溉效益衰减。全市大型灌区平均配套率只有50%~70%,总体工程老化率达80%以上,渠系水的利用系数只有0.4~0.5,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35~0.45。(2)工程不能适应水情、工情、农情的不断变化。灌区水源由原来单一的淮水变成江水淮水并用,随着向北调水增多,用水矛盾逐渐突出,原有工程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要求。(3)管理粗放,经营水平低,用水浪费严重。(4)渠道渗漏严重,部分渠道布局不合理。大型灌区内渠道断面大,输出水线路长,沿途渗漏损失严重。(5)排涝工程不配套,排涝动力不够等等。因此,对淮阴市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显得非常必要。2 指导思想和治理原则的确定

根据淮阴市大型灌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对此次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编制的具体要求,确定了本次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治理原则为:“坚持以节水增效为中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两高一优‟农业为目标,为实现现代化农业创造基础条件;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旱、涝、碱、渍综合治理;以水价改革为突破口,推行灌区运行、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实现灌区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3 水资源的平衡分析 3.1 代表年的确定

代表年的确定必须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选定不同的年份作为分析工作的水平年。根据淮阴市大型灌区现有的降雨、水情等资料情况,选用长系列年法与代表年法相结合较为适宜。在选择系列年时,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全部选择超过30年的水情雨情资料进行分析。3.2 过境水可利用量的确定

在对水资源过境水可利用量进行分析时,由于过境水是淮阴市大型灌区的主要灌溉水资源,各种保证率(50%、75%、95%)下的水资源量及可利用水量,一方面受到渠首引水能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取水许可证》中取水量的约束,因此我们采用:当引水能力大于取水许可量时,过境水可利用量为取水许可量;当引水能力小于取水许可量时,过境水可利用量为实际可引水量;同时结合考虑江苏省水利厅分配给省内各灌区不同保证率下的水资源过境水量,最后得出各灌区过境水可利用总量。3.3 供需平衡分析的确定

在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过程中,按照江苏省近期农田水利建设八条标准,农田灌溉设计保证率不得低于75%,因此淮阴市大型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也应在75%以上。由于长期以来工程老化,效益衰减,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不断下降,全市大灌区实际灌溉保证率多在70%以下,其中渠南灌区实际灌溉保证率仅为55%,根据水利部对淮阴市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规划的审查意见和淮阴市的实际情况,本次规划的灌溉保证率以75%作为基本设计标准。在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过程中,进行了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的重新设计和调整,选定作物布局最佳方案,基本控制在设计灌溉保证率的情况下,灌区水资源供需达到平衡。当水量满足和富余的情况时,也相应提高了一些灌区的设计标准,如渠南灌区在2015年设计灌溉保证率便提高到80%。4 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工程的规划 4.1 渠系调整与渠道工程设计

淮阴市各大型灌区在多年建设过程中,一些渠道布置未尽合理,各干渠沿线直挂斗、农渠很多,管理困难,抢水、漏水、跑水现象严重。淮涟灌区内支渠仅55.2km,但斗渠高达813km,斗渠直挂现象在灌区上游十分严重。同时,部分灌区在干渠上建造多处节制闸工程导致了水头损失大,灌溉定额增大,自流面积减少。为此,本次灌区续建改造规划,原则上按照干支渠续灌、斗农渠轮灌标准,在对现有灌区渠道工程复核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渠道设计。淮涟灌区在总干渠线路不变的前提下对干支渠按续灌进行设计的要求,对所辖4条干渠分别进行了调整合并,其中一干渠废除了一干桃园南18km的渠段,从二干渠光明闸上引出一条支渠向西建渡槽穿过民便河,向一干渠桃园以北渠段供水;四干渠规划将原东西四干渠调整为四干渠,原南北四干渠调整为新四干渠的支渠;在原一、二、三、四等4条干渠沿线的直挂斗渠彻底进行合并,兴建18条贴干支渠进行灌溉。洪金灌区原有洪金南北干渠、中北干渠,大的渠系基本合理,本次规划对所有干支渠断面按续灌进行重新设计,撤并干渠沿线直斗、直农渠道,理顺灌排体系。原南北干渠上支渠和直挂斗农渠有200多条,大水高峰期抢水、跑水、漏水现象十分严重,本次规划调整为54条支渠进行控制。4.2 排水工程设计

按照淮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江苏省水利总体发展规划要求,淮阴市大型灌区排涝标准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取10年,设计暴雨历时取3d,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要求,旱作物1~3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3d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稻区1~3d暴雨,3~5d排至耐淹水深。在计算排涝模数时,淮涟、涟东、涟西、竹络坝等灌区直接采用了江苏省水利设计院于1998年编制的《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淮阴市的排涝模数,洪金、周桥、渠南等灌区的排涝模数,采用《江苏省暴雨图集》推荐的总入流槽蓄法公式计算: q△t-Q△t=±△S(水量平衡方程)(1)Q=KS

(线性槽蓄方程)(2)公式(1)中:

q—河道入流流量,m3/s; Q—河道出流流,m3/s; △t—时间段,h;

△S—河道蓄量变化,m3; 公式(2)中: Q—河道流量,m3/s; K—河道槽蓄参数,s-1; S—槽蓄量,m3。

按照计算出的排涝模数,在对灌区内骨干排涝河道进行重新复核的基础上,划分合理的排涝分片和排涝动力,规划出排涝骨干河道疏浚整治规划和排水工程的建设规模。5 节水工程措施的选择

节水灌溉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具有节水20%~50%,增产10%~30%,节地1%~5%,省工20%~30%的优点,同时还具有节能效益。

从淮阴市目前大型灌区现状来看,一方面是过境水量减少;另一方面是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各灌区的农田灌溉基本上都是土渠输水,渠道断面大,输水线路长,占用农田多,渠系水利用系数低,节水改造任务艰巨。全市各大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见下表: 本次节水工程规划主要从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入手: 5.1 工程措施

由于淮阴市各大型灌区主要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旱作物及其它经济作物为辅,土质主要有沙土、沙壤土、粘土,因此,主要选择了以下几种节水工程措施:

1.干支渠混凝土防渗。按照规范要求,大型灌区渠道防渗率不应低于40%,大型灌区应优先对骨干渠道进行防渗,灌区干渠、支渠采用混凝土衬砌后可大大增加渠系水利用系数,增加自流灌溉面积,改善灌区灌溉条件,减少渠道渗漏水量,是我市大型灌区节水改造规划中普遍推广采用的节水工程措施,渠道断面形式主要为:总干渠、干渠渠道主要采用梯形断面,并采用弧形坡角设计,支渠以下渠道主要采用“U”型断面进行设计。

2.斗农渠混凝土防渗。在沙土及沙壤土区(即淮涟、竹络坝、涟西、涟东等灌区)的斗农渠,水量渗漏严重,采取混凝土防渗处理,断面形式主要为U型。

3.喷灌、滴灌。喷灌、滴灌技术在输水、灌水、作物吸收水等灌水环节都有节水增产、提高作物品质的作用,也具有特别强的适应性,缺点是一次性投资大。淮阴市固定式喷灌系统的投资为20 220元/hm2,半固定式喷灌系统投资为11 775元/hm2,蔬菜大棚滴渗系统投资为2 2425元/hm2。本次规划发展喷灌面积28 927hm2,微灌工程4 100hm2。4.管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具有占地少、适用性强、管理方便、使用年限长、渗漏和蒸发损失小等优点,缺点是投资较高,施工技术要求也高。根据典型设计,管灌投资为14 175元/hm2,本次规划发展管道灌溉4 066.7hm2。5.2 技术措施

淮阴市近年来主要在水稻区推广应用了水稻浅湿调控灌溉和水稻旱育秧两种节水灌溉技术措施。

1.水稻浅湿调控灌溉技术。主要是控制田间灌溉水层和土壤含水量对水稻进行灌溉。从田间土壤含水量下限(饱和含水量的80%左右)开始灌溉,每次灌溉至田面以上水层高约10mm,这样可以大量减少田间深层渗漏和棵间蒸发量,并能充分利用降水资源。采用该技术灌溉定额比常规灌溉定额可节省水30%以上。

2.水稻旱育秧技术。水稻小秧采用旱育技术,可大量减少秧田用水,并为抛秧和浅水活棵打下基础。6 灌区改革

本次大型灌区规划的目标是要把大型灌区建成能够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灌区。然而长期以来,淮阴市各大型灌区推行的仍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灌区改革工作也是本次灌区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灌区改革关键在于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和水价改革。6.1 管理体制改革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重点研究2种改革方案:

1.灌区机构设置参照国内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典型经验,本着精干、高效、实用的原则,建立“供水公司+用水协会+用水农户”的新型灌溉管理模式。采用这种体制改革模式的有涟东灌区、竹络坝灌区、淮涟灌区、涟西灌区等。

2.“管理委员会+管理所+用水者协会+用户”模式。设立三级管理机构,见“管理模式图”。采用此模式进行规划的有洪金灌区、周桥灌区、渠南灌区等。6.2 水价改革

在水价分析测算方面按照国家“水利产业政策”规定,商品水的水价由“供水成本+利润”构成。实施步骤主要采取三步走,第一步按照上级文件按公顷计收,直接收到农户,提高水费实收率;第二步按供水完全成本按公顷计收,收到农户;第三步以“供水成本+适当利润”确定水价,按方计量收费。计划用3~4年的时间来完成水价改革任务。7 环境影响的评价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实施后,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有减轻旱涝灾害,提高了灌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灌区沿总干渠(沟)、干渠(沟)、支渠(沟)布置主林带,沿斗、农渠(沟)布置副林带,林网建设完成后,对防风固土、涵养水分,调节农田小气候有着十分重要作用。田间工程配套后,致使田间养分、农药的流失量大为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也随之减轻,可有效 地防止潜水过度蒸发,阻止盐分在土壤表面积累。而且随着田间工程的配套完善及骨干工程的建设,可改善农村生产和交通条件,美化农村自然景观,为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打下基础,从而可促进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作者单位:淮阴市水利局

第五篇: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结评价有关指标解释一

附件2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总结评估

有关指标解释

一、灌区基本情况

1、设计灌溉面积是指灌区水土资源在设计保证率下灌排工程所能控制的灌溉面积。

2、有效灌溉面积指在灌区现有工程、水源等条件下最大能灌溉的面积。

3、实际灌溉面积指灌区每年实际灌溉的面积。

4、骨干灌排渠道指斗渠(沟)以上(设计流量≥1m3/s)灌溉排水渠道。

5、工程完好率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的工程数量占总体工程数量的百分比。

6、灌区工程配套率指实际建设完成的灌排工程设施数量与设计总数之百分比。

7、田间工程配套率指已建并达到设计功能的非骨干灌排渠道及建筑物占田间设计灌排渠道及建筑物数量的百分比。

8、可供灌溉水量指在设计灌溉保证率的条件下水源工程可供给农业灌溉的水量。

9、灌溉需水量指在设计灌溉保证率条件下有效灌溉面积上作物的毛灌溉需水量。

10、复种指数指一年内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

二、效益指标

1、改善农田灌溉面积指自1998至今通过骨干工程的改造,其控制范围内灌溉条件得到改善、灌溉保证率得到提高的灌溉面积。

2、新增(恢复)农田灌溉面积指原来没有灌溉条件或因设施老损、水源条件变化等原因不能灌溉的面积,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措施达到一定灌溉保证率的灌区设计灌溉面积。

3、新增年节水能力指有效灌溉面积上基本满足作物需水条件下渠首引水量的减少值。

4、粮食单产指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上,平均每亩耕地全年所生产的粮食数量。计算公式为:粮食单产=全年粮食总产量÷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计算过程中,按有关规定计算粮食总产量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5、新增粮食生产能力指自1998年以来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后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上种植同类作物条件下新增的粮食产量。

6、亩均灌溉用水量指灌区年平均毛灌溉用水量(渠首计量引入的灌溉水量)与灌区年平均实际灌溉面积比值。可按近3年的平均值计算。

7、渠系水利用系数指末级固定渠道输出水量之和与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若未计算到末级固定渠道请注明计算到哪一级渠道。

8、灌溉水利用系数指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渠 3 首引入灌区的灌溉总用水量的比值。

三、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及用水管理指标

1、“两费”应落实数指根据有关文件确定并经地方政府批复的数额,已落实数指当年实际落实的数额。

2、财政拨款落实率指已落实经费中财政拨款数占应落实经费中核定财政拨款数的百分比。

3、成本水价是指灌区根据物价、水利部门有关规定核算的供水成本;执行水价是指灌区征收水费的实际价格。

4、农业水费实收率指年实收农业水费占年应收农业水费的百分比。

下载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验收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项目验收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