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材料 全乡农牧业集约化

时间:2019-05-13 18:4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汇报材料 全乡农牧业集约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汇报材料 全乡农牧业集约化》。

第一篇:汇报材料 全乡农牧业集约化

泉吉乡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工作

汇 报 材 料

中共泉吉乡委 泉吉乡人民政府

2010年11月3日

各位领导:

根据安排,下面我就泉吉乡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工作进展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全乡概况:泉吉乡辖6个行政村(其中1个农业村),19个农牧业生产合作社(其中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农牧户1303户,5227人,劳动力2560人,今年劳动力输转986人,务工收入达471.81万元。总面积1448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185.9万亩,其中冬春草场84.4万亩,夏秋草场101.5万亩。农作物耕地2188亩,退耕还林草1892亩。全乡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经营各类牲畜18.9万头(只、匹),其中马0.34万匹,牛2.8万头,羊15.76万只。农牧民人均收入达5095.83元(其中牧民人均收入达5498.54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736.09元)。

全乡建设暖棚541幢,覆盖率为41.5%;贮草棚18幢,覆盖率为2%;草场围栏90.24万亩,覆盖率为48.5%;药浴池2座,覆盖率为33%。建成水利管道4条,全长92.6公里,供水点50处,土井225眼。大电网通村覆盖率为100%,农牧户通电1077户,户通电率为95.14%。建成村级砂路6条,全长121.7公里,1

建成村级硬化道路13.7公里。

集约化经营概况: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共组建股份制联合经营小组65个、230户(其中5户种公羊集中管理户),894人,劳动力459人,整合草场161821亩,牲畜26896只,其中马89匹,牛3154头(其中适龄母牛1432头,牛犊1424头,驮牛298头),羊23653只(其中适龄母羊18906只,后备母羊4747只,适龄母羊比例达79.9%),暖棚106幢、13190平方米,集中管理种公羊765只。各村专业合作社整合272户牧民17.15万亩草场建立牛羊育肥基地5处,群众参与率达38.53%。各联合经营小组由入股户自主选定经营负责人、监督人,组织劳动力进行集中生产,入股户剩余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或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年终根据盈利状况按股份分红。组建了《年乃索麻村舍布齐畜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扎苏合村美陇劳务输出专业合作社》《宁夏村畜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切吉村夏宗帐篷藏服营销专业合作社》,《冶合茂村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新泉村绿源集约化经营专业合作社》等10个专业合作社,二、主要做法

1、以更新思想观念,探索了农牧业发展新路子。通过以政策引导宣传和对比算账分析两种形式广泛宣传集约化经营理念、效益分析、劳动力转移、生态保护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内容,使群众掌握了集约化经营的理念,群众逐步从“小而全”经营模式的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整合重组生产资料,大力调整畜群结构,2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探索了适于自身发展的路子,发展思路趋于开阔和清晰,市场意识、规模意识、创业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已深入人心,群众思想观念得到进一步转变,参与积极性极大提高。

2、以建章立制,深入推进了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我们因村制宜,以市场为导向,以生产资料整合为核心,以草场合理流转为途径,以畜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以专业合作组织带动为依托,以组建生产经营联合体为形式,充分动员群众,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符合泉吉实际、符合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对65个联户经营小组结合各组实际,从联户名、家庭基本情况、以草定畜、集约化经营模式、经营户的确定和受益分配等方面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泉吉乡农牧业集约化经营《综合服务队管理制度》、《母畜管理制度》、《种公羊管理办法》、《专业合作社管理制度》、《草场利用制度》、《放牧员协议》、《宁夏村畜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畜产品集中营销管理制度》、《乡党政领导责任制度》、《工作制度》、《奖罚制度》、《科技培训制度》、《泉吉乡农村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流转管理办法》等,通过各项工作制度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促进了全乡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又好又快发展。

3、以整合各项支农资金为举措,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乡党委、政府为稳步推进集约化经营工作,在实施每一项涉农项目时,尽可能考虑与集约化经营配套使用,为集约化经营村项目 3 的实施铺平了道路。今年各两委会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衔接和协调,积极争取贷款支持,年内争取到财政融资担保贷款234万元专项扶持集约化经营。投资73.83万元建设暖棚31幢,其中国家投资42.83万元,群众自筹31万元。投资0.7万元维修村级道路14公里,投资475万元新建村级道路62公里(其中整合项目资金220万元,省“一事一议”将补资金18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25万元,筹资筹劳50万元)。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188户,建筑面积11280平方米,总投资864.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64万元,群众自筹300.8万元),其中乡镇集中建设124户、7440平方米,315国道沿线建设9户、540平方米;鸟岛集中建设43户、2850平方米,环湖西路沿线建设12户,720平方米。新建土井45眼,总投资46.5万元(国家投资28.5万元,群众自筹18万元)。实施退牧还草1.3万亩,种植优质饲草料燕麦300亩,种草1万亩;草原灭蝗18万亩,总投资52.4万元;灭毒杂草21.95万亩,总投资221.15万元。灭鼠46.52万亩,总投资271万元;沙化治理1.95万亩,总投资107.25万元;黑土滩治理1.05万亩,总投资105万元。

4、以大力扶持发展种畜专业户,优化了种群结构。为了提高种畜质量,防止近亲交配,优化种畜结构,缩短适龄母羊的生产周期,由乡兽医站专业人员对参加集约化经营牧户原有种公羊进行了鉴定筛选,对筛选出的765只优质种公羊已全部统一饲养管理,由种公羊专业户利用专用草场组群放牧,实行“四统一”管 4

理,即统一饲养、统一配种、统一防疫、统一轮换。同时,完善了《种公羊管理办法》,同种公羊放牧员签定了放牧协议,进一步完善了管理机制,畜群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5、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了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宁夏村畜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积极调整畜群结构,实行牲畜种群重组,组建专群分群移牧,畜牧业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初步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和分工,传统的分户经营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逐步向市场化、集约化、规模化转变,今年加工糌粑套装850盒,出售600盒,每盒售价98元,每盒增收48元,共增收2.88万元,人均增收72.2元;加工桑料6000袋,出售4500袋,每袋售价13元,每盒增收7元,共增收3.15万元,人均增收78.9元,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增加了群众收入。

6、以激活畜牧业生产要素,提升了整体效益。2010年全乡竞拍出售大白毛116吨、拍卖价7.5元/公斤,竞拍收入达87万元,比零散销售价6.8元/公斤高出0.7元/公斤,增收8.12万元,人均增收15.5元。建立草场牛羊育肥基地5个,整合草场17.15万亩,其中切吉村3.7万亩、年乃索麻3.5万亩、扎苏合2.75万亩、冶合茂村3万亩、宁夏村4.2万亩,集中育肥出售成年牛2495头,牛犊690头,淘汰羊42331只(其中羔羊25039只),销售收入达2169.785万元。今年在年乃索麻村投资4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6万元,群众自筹20万元)新建20幢暖棚建成牛羊育肥集中出售点2处,共育肥出售羊2.4万只,育肥纯收入达189.6万 5

元。新泉村暖棚育肥出售羊4520只,育肥纯收入达40.68万元。规模优势初显成效。

7、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了生产力自由流动。集约化经营初步改变了传统的单家独户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一部分劳动力从畜牧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洗脚进城、务工经商,走出牧场、勇创市场,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通过劳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劳动力自由流动等多种措施,参加集约化经营的459名劳动力实现了增收,其中:157人被65个联合经营小组返聘,收入达113.42万元;70人参加综合服务队,进行集中剪毛、畜疫防治、维修乡村道路、修建网围栏、搞项目建设等,收入达80.05万元;54人在鸟岛和乡镇游牧民定居集中点打工,务工收入达48.6万元;4人在经营运输业,收入达4.7万元;4户8人在鸟岛、乡镇经营餐饮业,年收入达7.4万元;3户6人在鸟岛经营牧家乐,年收入达5.2万元;4人在铁路沿线打工,年收入达3.6万元;4人在宁夏村加工糌粑套装,年收入达3.44万元;152人由乡政府、和各村专业合作社协调外出务工,年收入达115.6万元,年内参加集约化经营的459名劳动力务工收入达382.01万元,人均务工收入达8322.7元,部分务工人员在务工地已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物质基础,子女已经随迁就读,基本实现了向非农产业转移。

8、以缓解畜草矛盾,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调整畜群结构、提高草场产出效益,以草定畜、核减草场超载牲畜、发展草原育肥等方式,草场载畜由原 6

来的平均4.1亩/羊单位提高到现在的平均5亩/羊单位,草畜矛盾得到进一步缓解,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发展生态畜牧业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群众保护生态的意识极大提高,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9、以培育主导产业,加速了新型牧民培育步伐。依托自身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在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上实现新突破,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主导产业逐步形成。通过采取种公羊集中管理、以草定畜等措施,把畜牧业发展的着眼点放在羔羊产业、育肥产业上,产业化思路日益清晰。顺应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一批懂科学、善经营、有文化、会管理的新型牧民脱颖而出,成为新形势下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示范和代表,为推进集约化经营奠定了人力基础。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集约化经营进一步转变了生产经营方式,逐步形成了合理的产业区域布局、科学的生产经营模式、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推进了畜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和改善。

经济效益:2010年60户集约化经营户总收入达999.58万元,总支出达379.56万元,共收益620.02万元,户均收益2.7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7159.64元, 2009年牧区人均收入为5498.54元,与上年相比,集约化经营户2010年人均增收1661.1元,增收 7

30.21%;2010年未参加集约化经营牧户人均纯收入为6158.36元,集约化经营户比未参加集约化经营牧户增收1001.28元,增收16.26%。

生态效益:通过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调整畜群结构、提高草场产出效益,以草定畜、核减草场超载牲畜、发展草原育肥等方式,草畜矛盾得到进一步缓解,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草场载畜由原来的平均4.1亩/羊单位核定为平均5亩/羊单位,在发展生态畜牧业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生态环境大为改观,群众保护生态的意识极大提高,生态效益明显,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与现代生态农牧业生产的发展需求还有很大的差别;冬春草场没有实现划区轮牧,夏秋草场没有围栏;饲草料基地建设仍然比较落后,尤其是饲草料加工、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保障功能有限。

2、牧民群众居住分散,流通不畅,畜产品流通成本高;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畜产品供需脱节;产业结构层次仍然较低,第三产业还很脆弱,三产带动牧民增收的作用发挥不突出;畜牧业生产技术落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3、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集约化经营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难度大,缺乏主导后续产业,拓宽外出务工渠道增收群众收入已成为难点问题。

4、专业合作组织、养畜能人的带动能力不强,受资金、规模、实力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现有的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养畜能人整体数量少、经济实力较弱,自身处于初始发展阶段。

5、种公羊集中管理上困难多,目前,由于缺乏购买种公羊资金,在种公羊集中管理上无法实现商业化运作,无购买后备种公羊资金,支付放牧员工资、租赁种公羊放牧草场等方面困难大。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培养经纪能人。引导群众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兴办专业合作组织,帮助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规范经营,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提高效益。积极试点推广“党支部+专业合作社+牧户”等多种组织形式,大力培养农牧业经营能手和劳务输出经纪人,为群众在贷款、项目资金和产品推介等方面搞好服务,推动全乡农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发展订单销售,提高母畜比例。大力发展订单销售羔羊、羊毛和牛羊肉等优势畜产品,积极同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逐步扩大订单种类和规模。积极开展优势畜产品的集中竞拍,扩大集中竞拍畜产品种类和规模,稳定和拓宽销售渠道,培育“公司﹢专业合作社﹢牧户”的产供销模式,减少流通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集中竞拍向订单畜牧业发展,实现增产增收。通过以草定畜,加大非生产畜的集中育肥出售力度,在现有母畜比例的基础上,每年以20%的比例发展后备 9

母畜,逐年提高母畜存栏数,力争将母畜比例提高到91%以上。

(三)加强种公羊管理,优化种群结构。进一步优化种群结构,大力扶持发展种畜专业户,通过优良种畜的专业化生产和商业化运作,积极尝试开展种畜的有偿服务,从而保证优良种畜的高效利用,以此带动牲畜整体生产性能的提高。巩固和提高藏系羊体纯复壮的成效,积极引进、繁育、改良种畜品种,缩短周期,加快推广,使优良种畜与母畜比例达到1:30。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种公羊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饲养、统一配种、有尝使用,逐步建立藏系种公羊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当家品种的优势,提高牲畜的个体生产性能和母畜比例,逐步完善高效运作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种畜专业户的作用。

(四)强化服务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畜牧业生产综合服务队的职能作用。加强畜牧业综合服务队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专业技能,加强扶持力度,提高技术装备。加快建立以技术指导、生产服务、市场信息、政策咨询、劳务信息、经济分析等为主的乡村两级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制度建设,转变服务观念,建立激励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为集约化经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以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创业能力和增收能力。

(五)发展生态畜牧业,推动可持续发展。严格实行以草定畜,完善草场管理制度,积极科学地组织好牲畜转场,尽量减少 10

冬春草场的采食,有效保护天然草场。加强羔羊专业化生产和牛羊育肥贩运,加大非生产畜的出售力度,减轻草场压力。加大草地围栏、分隔围栏建设力度,采取划区轮牧、草场补种、毒杂草灭治、鼠虫害防治等措施,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高草地产出能力,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六)以优势品牌,发展畜产品加工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开发特优畜产品,逐步扩建加工厂房,购置机械装备,培养技术能人,扩大营销市场,发展品牌效益。大力发展酥油、曲拉、炒面包装和全羔羊肉包装等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宁夏特色的畜产品精品名牌,增加群众三产收入,努力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变。

(七)拓宽投融资渠道,为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提供资金保障 逐步建立健全以国家投入为导向,信贷投入为依托,集体和农牧民投入为主体,吸收社会资金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加强整合各渠道投入农牧业的项目资金,继续捆绑使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衔接和协调,积极争取贷款支持,依托贴息贷款等,专项扶持集约化经营,逐年解决突出问题和重点问题。

第二篇:农牧业生产汇报材料

类乌齐县农牧工作汇报材料

(2011年5月12日)

尊敬的辛盛鹏副厅长及各位领导:

今天,辛副厅长率领各位领导莅临我县,开展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工作,在此,我谨代表县四大班子及全县4.6万干部群众对各位领导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谢意。下面,我就全县农牧工作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类乌齐县基本情况

类乌齐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昌都地区北部,幅员面积614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县城所在地桑多镇热扎卡海拔3840米,县地处国道317线和214线交汇处,距昌都105公里,距拉萨947公里,距成都1400公里。全县辖8乡2镇,82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7413人(其中农牧民44163人,7871户)。属以牧为主的半农半牧县,年平均气温在2.6℃。格曲河、紫曲河、吉曲河三大水系流经全县各乡镇,年平均流量为23亿立方米。全县总耕地面积

4.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3.6万亩,元根播种面积0.7万亩,蔬菜0.13万亩。2010年末牲畜存栏23万头(只、匹),牦牛15万头,可利用草场总面积497万亩,全县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220万亩。

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2010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54030万元,是1978年的152倍;财政收入完成1365万元,是1978年的56倍;固定资产投入11000万元,是1978年的976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249元,是1978年的8.6倍。“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发展速度年均增长17%,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4%。

三、农牧业生产情况

(一)种植业工作

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因此,我县立足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同时,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2011年3月初我县派农机具维修专业人员下乡进行农机维修,维修农机具共计415台;4月中旬,春播工作全面铺开,完成机耕

1.3万亩,机播1.3万亩,我县完成春季粮食播种3.6万亩,蔬菜0.13万亩,中低产田改造0.3万亩,化肥使用量247吨,针对我县部分乡镇青稞良种退化问题,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筹集资金,从昌都采购了2万斤青稞良种(藏青320、喜拉19号)良种覆盖率84%,保证了春耕春播的顺利进展。

4月2日举办了首期以农业防雹为重点内容的培训;4月10日至15日举办了虫草采集管理方面的培训;7月份至10月份将进行后3期,培训内容主要是: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化肥施用技术、除草剂正确使用方法、常见农机具维修、普遍蔬菜栽培、牦牛育肥等,7月份实施“安居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石砌、木桨、绘画等。培训方式主要是派专人到各乡镇进行集中讲解与现场示范相结合,师资力量主要是聘请地区农牧局专业人员与我县技术骨干一道进行。我县认真抓好农牧区劳动力输出,多渠道、多方面增加群众收入。一年来积极为剩余劳动力想办法、找路子,为他们联系施工单位,共输出劳动力10200人次,收入达1244万元。

(二)畜牧业工作

2010年末牲畜存栏23万头(只、匹),牲畜综合出栏率达到了30%,其中牦牛出栏4.9万头,上市3000头,新生仔畜成活率达到96%,成畜死亡率控制在1.8%以内,总增率达到28%,肉产量5064吨,绵羊毛产量21吨,山羊绒产量1.6公斤,奶产量8100吨。

防抗灾工作情况:落实防抗灾饲草料贮备工作,要求农牧户按照大牲畜100斤/头,小牲畜60斤/只的标准贮备饲草料,确保牲畜安全越冬;五是加大兽防员培训力度,具体由县畜牧技术推广站负责培训,提高兽防接生幼畜技术,从而加大牲畜初生成活率。历年来,我县对防抗灾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专门防抗灾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我县防抗灾工作应急预案,细化救灾措施,做到防抗灾思想,组织、物资、资金,措施“五落实”,严格易灾区和易灾期的督查和报告制度,着重强调农牧、发改、财政、民政、粮食、卫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并要求各乡镇检查农牧业抗灾物资储备情况,特别是饲料储存、燃料储存,牲畜暖棚维修等工作。去年,我县共发放防雹火箭弹800发,三级高炮弹300发,为了提高防雹人员的素质,我县在地区人影办的支持下,于4月2日举办了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培训,参训人员18人,为今年有力防止冰雹袭击提供技术基础。动物疫病防治:动物防疫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县畜牧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县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我县在搞好常规疫病防治的基础上,把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五号病、禽流感之类的重大疫情,我县更是高度重视,设立了重大疫

情防控应急预案,成立了动物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严格执行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和动物检疫、监测制度,高度重视动物免疫苗注射工作,按照“精心组织、综合治理、群防群控、全面免疫”的方针,严格实行“五个强制,三个统一,六个不漏”,今年春季,我县的免疫注射工作已于3月26日全面展开,4月10日全面结束。

四、下一步打算

(一)认真抓好出栏工作、统计工作以及防抗灾工作,以及各类疫病的防治工作,确保牲畜出栏率达到30%,总增率达到30%,成畜死亡率控制在1.2%之内,新生仔畜成活率达到98%以上。认真搞好饲草料的储备工作,切实抓好防抗灾工作。切实抓好春秋两季“W”号病疫苗的注射工作,确保注射密度达到100%。

(二)进一步加大农牧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农牧民科技培训达到2300人(次)以上,努力提高农牧民的劳动技能。

(三)切实抓好农牧业项目的实施及管理工作,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类乌齐县同地区一道,各项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六个成效明显”。即:经济发展成效明显,民生改善成效明显,社会事业成效明显,维稳工作成效明显,党建工作成效明显,援藏工作成效明显;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庆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县将围绕“稳定立县、牧业富县、矿业强县、三产活县、党建促县、援藏助县”的思路,按照“一点三线”的布局(以县城为中心,沿214、317国道向昌都、那曲、玉树三线方向拓展),提升农牧业,壮大矿产业,发展民族手工业,做好特色民族旅游业,把类乌齐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昌都后花园”和“西藏小瑞士”,打造成为昌都地区“靠西朝东、接轨东南”发展战略的重要“交通驿站”、优质牦牛的“牧业之源”、工业发展的“矿业大县”、有识之士的“创业之城”、干部成长的“历练之都”。2011年争取实现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的目标。

第三篇:集约化总结

2011 92

皇城乡人民政府

关于上报《2011畜牧业集约化经营工

作总结》的报告

县农牧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现将我乡《2011畜牧业集约化经营工作总结》随文报上,妥否,请审示。

附件:1.2011年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提质扩面情况统计表;

2.皇城乡2011年集约化经营情况统计表; 3.东滩村、北山村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

二〇一一年十月三十日

--1--

皇城乡2011畜牧业集约化经营工作总结

2011年,我乡畜牧业集约化经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以集约化经营扩面、增效、提质为主线,创新工作方法,狠抓措施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现根据县农牧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门农办发(2011)第22号】文件要求,就我乡集约化经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集约化经营现状

全乡辖四村一场,现有牧户411户1923人;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77万亩,饲草地7360亩;存栏各类牲畜81506头只匹。截止目前,全乡现有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5个,行政村参与集约化经营率为100%,参与牧户352户、参与率达到85.6%,牲畜、草场整合率分别为81%、76.3%。其中:

东滩村:参与生态畜牧业集约化经营小组13个、参与牧户114户479人、牧户参与率100%;共整合各类牲畜2.34万头只、整合率为100%;整合草场16.07万亩、整合率为100%;整合饲草料地2980亩整合率为100%。

北山村:参与生态畜牧业集约化经营小组11个、参与牧户79户316人、牧户参与率72%;共整合各类牲畜1.27万头只、整合率为80%;整合草场15.33万亩、整合率为70%。

马营村:参与生态畜牧业集约化经营小组7个、参与牧户70户280人、牧户参与率74%;共整合各类牲畜1.4万头

--2--

只、整合率为71%;整合草场13.1万亩、整合率为70%。

西滩村:参与生态畜牧业集约化经营小组10个、参与牧户89户401人、牧户参与率86.4%;共整合各类牲畜1.6万头只、整合率为70%;整合草场14.3万亩、整合率为92%。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大宣传引导,在提高牧户畜牧业集约化经营认识上再下功夫。为使畜牧业集约化经营工作进一步深入到户,我乡在全面总结上年集约化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助中央、省委一号宣讲和村两委换届选举等有利时机,采取以会代训、召开党员会和群众会、对比划帐等形式,继续加大对省、州、县在集约化经营方面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的宣传力度,做到了集约化经营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召开党员会16次,群众会8次。

(二)狠抓示范带动,在提高牧户畜牧业集约化经营参与上再下功夫。我乡在鼓励原有29个集约化经营小组大胆走牲畜折价入股、草场土地计价流转、劳力专业分工、生产指标量化考核、用工按劳取酬、利润以股分红,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主要内容的股份制经营路子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集约化经营能人,发挥其引领作用,带动了周边牧户参与集约化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年,共发展集约化经营能人45人,144户牧户加入了集约化经营行列,资源集约化、资产股份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协作化、营销市场化的股份制经营格局已形成。

(三)强化措施落实,在转变畜牧业集约化经营方式上

--3--

再下功夫。一是大力发展草产业。我乡坚持把草业作为畜牧业集约化经营的重中之重,确立了“增草→增畜→增收”的发展思路,教育引导群众扩大种草面积,加强种植优质高产饲草料、储备桔杆草等工作,并利用距浩门农场、门源种马场较近的有利优势,鼓励牧户储备桔杆草,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场压力。今年全乡种草面积达7052亩,种植优质高产饲草5388亩,共产青干草736万公斤,储备桔杆草40万公斤;二是大力发展舍饲半舍饲畜牧业。我乡紧紧抓住暖棚覆盖率高、群众科学养畜意识强的实际,将发展舍饲畜牧业与乡领导联村、乡兽医站技术人员包村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对养殖大户发展舍饲畜牧业进行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有力推动了舍饲半舍饲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共协调乡信用社发放牛羊育肥贷款900万元,发展规模以上舍饲育肥户35户(其中规模达到500头只以上的13户,200—500头只的22户),累计育肥贩运销售牲畜55530头只,实现销售收入达5900万元;三是大力支持土地租赁经营。为壮大舍饲育肥户的养殖规模,我乡鼓励育肥户将零星、分散的土地以租赁的形式集中起来,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有效补充饲草料短缺的问题。目前,全乡舍饲育肥户共租赁土地308亩,年可增加鲜草30余万公斤,可解决1500个羊单位的育肥用草;四是大力提高畜群良种化程度。我乡把加快畜种改良和本土品种选育作为发展集约化经营的突破口,加大种畜鉴定、淘汰和引进力度,牲畜个体的生产性能不断提高。今年,先后引进野血牦牛种公牛60头、高山细毛羊600只(其

--4--

中种公羊200只),落实牛改1200头、绵改3.3万只,畜群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五是统筹劳力合理分工。我乡在加大对闲置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同时,指导各村对闲置劳动力进行合理化分工,及时解决了务工问题。如,东滩村根据群众意愿、特长和各组实际,将220名劳力进行了专业化分工,其中从事草场放牧的104人,舍饲养殖和育肥贩运的 45 人,土地种植的8人,从畜牧业生产中脱离从事其他行业的63人;六是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在严格进行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采取股份分红与劳力工资相结合的办法,确定了放牧员、舍饲养殖人员、土地经营者等的用工报酬,年终扣除生产成本和提取10%的发展基金后按所持股份比例一次性分红,提高了务工劳力工作的积极性。

(四)筑牢合作组织,在提升畜牧业集约化经营服务水平上再下功夫。今年,我乡在上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政策、资金支持下,按照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对四村专业合作社生产合作社进行从新命名登记,修订完善了合作社章程、财务管理、盈余分配等制度,并通过省、州、县整合项目捆绑资金的支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实体创办力度,专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集约化经营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年内,在合作社的牵头下,组织竞价出售羊毛83吨,每公斤比零散出售平均高出7元。组织竞价出售羔羊2.1万只,每只出售价格比零散出售高25元。仅此两项,销售收入共计1185.4万元,比上年增加109.7万元,人均增收507元。另外,东

--5--

滩村结合畜牧业生产需要,先后组建成立了农机服务队和机械剪毛服务队,先后对全村2980亩饲草料地进行了统一耕种收割,对全村2.1万只羊进行了集中剪毛,共为牧户节省费用85420元(亩均收费比雇佣其他的农机优惠4元、每只羊比人工剪毛节省费用3.5元)、人均节省费用178.4元,服务队员人均创收5000元,从而实现合作社与牧户的“双赢”。

(五)重视劳务输转,在促进牧民多渠道增收上再下功夫。为拓宽增收渠道,增加牧民的非牧收入,今年,我乡结合劳动力实际,多措并举,实现了多渠道的增收目的,为集约化经营提质增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利用岗什卡雪峰、永安城古迹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鼓励和引导牧户从事旅游业增加收入;二是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鼓励和引导牧户从事运输业增加收入;三是利用兰新铁路施工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与建设方沟通,解决闲置劳动力务工问题。年内,共转移劳动力181人,其中:开办牧家乐2处9人,从事运输业13户20人,在兰新铁路皇城施工段务工59人,从事商贸服务30人,长期外出务工63人。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打算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落实,我乡的集约化经营实现了扩面、增效、提质的目标,取得了实质性成效,但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畜牧业集约化经营发展之路仍处于探索阶段,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各类基础设施依然薄弱,--6--

制约着集约化经营的发展;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仍然较低等等,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改之。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畜牧业集约化经营稳步发展。首先,转变村两委成员思想观念,继续采取学习考察、经验交流等形式,让村两委成员全面把握畜牧业集约化经营的精神实质、核心工作和关键环节,准确领会县、乡党委、政府的部署和意图,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深入到村社群众当中调查了解村情民意,在充分尊重牧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挖掘本村畜牧业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潜力,努力在畜牧业集约化经营中创典型、迈新步、求实效、促发展。其次,转变牧民群众思想观念,通过政策宣传、实地观摩、对比算帐、座谈分析等方式,加大宣传教育引导,让牧民群众明白畜牧业集约化经营之路是一条大发展、促增收、得实惠、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从而激发更多牧民群众自觉发展农牧业集约化经营的积极性。

二是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畜牧业集约化经营装备水平。继续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以提高畜牧业抗灾避灾能力、投入产出能力为目标,通过完善设施、改善条件,不断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集中精力抓好高产优质饲草料种植、暖棚建设及水利等对全村经济发展具有较大推动作用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畜牧业集约化经营的新形

--7--

势和新要求,结合农机具补贴项目和支农资金补贴,引导和鼓励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购置各种农机具,合理配置畜牧业生产中种植、收割、加工、贮运等机械,推进畜牧业全程机械化作业。

三是创新畜牧业经营形式,完善畜牧业集约化经营水平。一是加快专业化生产。推动畜牧业集约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经营水平必须进行专业化生产,依托合作社等村级组织,继续以租赁经营、股份制经营等方式,促进牛羊育肥等专业化生产进程,提高牧民收入;二是加快畜产品基地建设。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思路,重点培育专业村和一批专业户,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东滩村饲草料基地、全省细毛羊养殖基地建设等优势,努力打造优势品牌,形成特色基地;三是不断创新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继续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推动畜牧业经济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营销市场化,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实现牧业稳步增效、牧民持续增收。下半年全力做好羔羊的统一竞拍、统一销售和牛羊育肥贩运等工作。

四是强化科技服务水平,提高农牧业集约化经营科技含量。一是引进、选育推广畜种改良。通过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加快良种更新步伐,积极稳妥地引进推广品质优良、适应市场需求的牲畜新品种,全面提高畜产品的优质率;二是推广应用新型畜牧业实用技术。以畜疫防治、秸秆酶处理、牛羊

--8--

育肥等新技术为重点,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应用水平,为畜牧业集约化经营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建立健全村级社会化服务体系。西滩、马营、北山三村要认真借鉴东滩村组建合作社农机服务队、机械剪毛队的成功经验,加大对养殖大户、技能型牧民的技能培训和整合力度,组建符合本村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推进集约化经营奠定了人力基础。

五是拓宽投融资渠道,为畜牧业集约化经营提供投入保障。一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衔接和协调,争取贷款支持。加强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建立完善信用体系,扩大牧民小额信用贷款和牧户联保贷款,努力实现金融机构与牧民关系的良性发展;二要扩大牧民自筹资金。鼓励牧民群众以入股等多种形式自筹资金,以多种形式投入参与畜牧业集约化经营。

主题词:农牧区工作

集约化经营

总结

抄 送:县委、县政府各办公室,县政府周副县长,档。皇城乡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11月1日印发

共印5份

--9--

第四篇:市领导调研农牧业生产汇报材料

市领导调研农牧业生产汇报材料

2012年工作总体思路:以区、州、市十二五规划为总体要求,以民生建设年、作风建设年为抓手,大力发扬“极力争取、争创一流”的宁边路精神,努力改善社会民生,提升特色旅游业,发展绿色果蔬业,实施棚户区改造、绿色果蔬富民、弱势群体关爱、数字化服务、文化育民五大工程,全力打造文化、绿色、美食、数字、和谐宁边路街道。农业经济遵循“控制规模、适度发展、规范提升”的原则,控制生猪养殖业规模,适度发展奶牛养殖业,提升奶牛、蔬菜、菇类种养殖业的水平,加大科技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力度,提升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始终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放在首位。下面我代表宁边路街道办事处就农牧业生产工作情况做以下六个方面的汇报。

一、市委1号文件落实情况

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结合番茄育苗订单和秋延晚蔬菜种植,力争2012年完成“万元棚”250座以上实现“万元棚”经济总收入600万元以上。

大力加强托牛所(海昊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力度,通过“回租”、“购买”、“投资”的方式,力争奶牛存栏达到450头以上。加大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将动物防疫工作列入年初考核细则进行考核,确保防疫密度达到100%。

力争完成2公里u型渠道建设,更新2眼机井,新增节水加压滴灌1200亩。

结合一号文件精神,引导农民在设施农业方面购置卷帘机16台,热风炉1台,绵被16棚。

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重点完成完成一个生猪养殖合作社和一个林业合作社的建设,年内将辖区合作社进行整合,成立合作联社,争取在年内完成“昌宁”品牌的商标登记注册工作,并进行无公害认证。

制定宁边路街道农业旅游发展规划,利用地缘优势发展2个农业观光采摘园和3个星级农家乐,并对发展星级农家乐和农业观光采摘园制定奖励补贴办法,力促观光农业发展,规范统一度假村牌匾菜单。

引导农民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通过发展农业观光采摘园、星级农家乐、发展育苗业和辖区二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通过自主创业贷款、妇女小额创业贷款、青年创业贷款、大学生创业贷款等鼓励农民实现自主创业,就地就近转移,通过培训培养新型农民。

二、2012年农牧业生产计划

一是稳粮,巩固葡萄苗、加工番茄育苗产业基础,进一步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二是尝试建立蘑菇种植示范基地,扩大蘑菇种植面积,增加品种和蘑菇种植科技含量,通过宣传促进销售推广工作;冬小麦530亩、玉米播种预计达到1000亩左右,力争

压缩棉花面积到500亩左右,发展陆地蔬菜200亩,大棚蔬菜442.5亩。抓好畜牧业生产和动物防疫工作,畜牧业收入实现3100万元,农民增收中来自畜牧业的400元,畜牧业产值在大农业所占比例达到35%以上,饲养总量达到4.04万头只,牲畜出栏量3.14万头只,育肥牛0.24万头只,商品猪出栏2.5万头只,家禽出栏85万羽,年末存栏0.9万头只,肉类总产量3000吨,禽蛋产量146吨,鲜奶和绵羊毛5800吨和7吨,特种养殖3万头只,冷配改良牛450头,免疫率达到100%。

三、农牧业工作亮点

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带动育苗产业、蔬菜产业、名品杂粮等农产品资源整合,创立“昌宁”特色品牌,开发出一批高档次、市场前景好的拳头产品。依托北京路北延道路项目及城中村改造项目,配合昌吉市整体规划,大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为抓手,鼓励创建农村度假村、采摘园、实现“城中有田、田中有城”。通过观光农庄等拉动宁边路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做强蔬菜产业,利用已建好的295座标准蔬菜大棚(占地442.5亩、种植户106户),实现蔬菜、育加工番茄和葡萄苗、菜苗达到257座,食用菌达到42座,花卉10座。通过发展反季节蔬菜、特色蔬菜、绿色蔬菜、花卉、食用菌等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东上庄一村以114.6座标棚为基础,通过引导农民将生产与定单挂钩,实现葡萄苗、加工番茄育苗规模化种植和秋延后

蔬菜种植轮换倒茬,争取设施农业订单率达到75%以上;通过各种渠道预约种植加工番茄苗要实现80座标准棚,种植葡萄育苗预约要达到15座,种植食用菌要达到10座。东上庄二村以73.4座标棚为基础,实现加工番茄育苗30座,育葡萄苗15座,同时以21座食用菌大棚为主,扩大特色种植。北门村以30座标棚和北园村以77座标棚为基础向大棚蔬菜、育苗、花卉发展,同时扩大陆地蔬菜种植。

力争2012年完成“万元棚”250座以上,实现“万元棚”经济总收入600万元以上,纯收入达到250万元以上。

四、农牧业人均增收摸底情况及增收保障措施

落实科技兴农措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今年预计农村经济总收入8698万元,增加1000万元,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收入9269元,同比增长1000元,增幅预计可以达到12.1%。大农业收入3030万元、增加90万元,同比增长3.1%,畜牧业收入1810万元,农民增收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达到400元,所占比例35%以上,林业收入220万元,二产收入2983万元,三产收入2551万元。

保障措施:

一是保障基础农作物种植面积,通过农超结合、配送方式,实现瓜果、蔬菜种植品牌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二是推广亩均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经济作物,目前宁边路

街道共有各种苗木近600亩,杨、槐、榆、白蜡等30多个树种,通过成立林木育苗专业合作社,提高知名度,增加经济效益。

三是成立农业产业化合作社,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模式,申请创立“昌宁”商标,开发出一批区域特色浓、市场前景好的品牌产品,提升农产品价值,带动辖区更多农民实现就业,积极鼓励农业合作联社进入周边市场、本地市场和超市,争取在超市设立一到两个农产品专柜,从而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五、春耕备耕

准备农家肥600立方米,化肥85吨,其中氮肥58吨,磷肥27吨,农用地膜10.4吨,玉米种子3.5吨,棉花种子10.4吨,农民自酬春耕资金195万,今年春耕贷款资金已经到位289万元。各村维修机井13眼,计划更新机井2眼,维修保养高压线路10公里,维修各类渠道5公里,做到了随时发生旱情,随时可以打开机井实现供水。各类作物播前准备已到位。温室生产正常开展,目前共有160棚番茄苗、10棚菜苗、8棚各种花卉。

六、防洪抗旱工作

通过维修机井、渠道,更新2眼机井,新增节水加压滴管1200亩,基本做到了随时发生旱情,随时可以打开机井实现供水。

第五篇:财务集约化管理

(二)财务集约化管理

1、加强预算管理

健全制度体系,夯实管理基础。修订《预算管理办法》和《现金预算管理办法》,制订《资金审批报销管理规定》、《预算外支出管理办法》等。

深化月度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将公司各项支出全部纳入现金预算管理,加强预算与实际收支的差异分析,有效促进项目预算与现金预算的有机结合,提升预算对资金流动的管控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

建立预算会审制度,提升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行性。明确预算会审流程;建立配网及成本费用会审标准;以规范性文件将公司预算会审流程、标准及内容等制度化。

2、强化成本管控

探索建立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提升成本管控能力。开展管理性费用支出分析、10千伏及以下配网项目的成本分析、35千伏及以上电网项目的成本分析,建立相应的标准成本库。

完善成本管理制度,高效完成成本结算进度。修订《成本管理办法》;制订《财务管理考核办法》;完善生产、营销等各系统成本项目实施、结算管理办法;按照市公司成本管理要求,抓好贯彻落实。

深化标准成本管理,实现规范有序引导需求。实行预算会审制度,确保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准确性,加快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的沟通融合,深入一线开展基层单位业务需求调

研,征求基层单位业务需求建议,确保取得祥实、准确的第一手预算支撑材料。

正确处理好工程“管好与管活”的关系,做到动态管理,实现可控在控。围绕“工程造价、各项消耗指标、可控管理费用、非生产性支出明显降低”的目标要求,推行“项目动态储备”与“资金集中安排”相结合的支出安排方式,优化资金投向。

3、提升固定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

完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定期对存量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完成账、卡、物的清理核对以及核心资产的价值管理细化工作,做到资产卡片与资产实物的对应一致。

健全固定资产保险及报废制度。制订固定资产保险制度和固定资产报废财务制度,完善逾龄资产、报废拆除资产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和各责任主体间的协同机制。

探索引入固定资产动态管理技术。严把固定资产购建关口,强化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引入条形码、射频等技术,建立设备、资产的动态连接,探索设备、资产实时互联、信息双向流动的方式。

4、提高会计核算业务工作效率

建立营销电费与财务电费核算信息化通道。探索建立营销电费与财务核算的关联业务协同处理,建立营销电费信息到财务账务的实时自动传递,提升信息传递质量和效率。

加大工作协调与督导力度。从2011年预算编制开始,针对各部门在工单填报、固定资产卡片创建、外维服务确认等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加大与前端业务部门的协调与督导,确保各项业务满足会计核算要求。

夯实会计核算基础。按照“六统一”要求,细化完善会计科目体系,组织财务人员认真学习国网公司会计核算办法,及时掌握相关业务的核算模式,确保会计核算工作扎实规范。

下载汇报材料 全乡农牧业集约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汇报材料 全乡农牧业集约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农牧业工作总结

    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牧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1号文件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及市委二届八次全委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思路和 “项目建设、示......

    农牧业公司管理制度范本

    内蒙古隆承农牧业有限公(章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___等___方(人)共同出资,设立___有限公司,并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 公司名称和住所......

    2018农牧业半年工作总结

    一、2018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一是深入实施“3361”工程。实施种植业标准化示范基地21.5万亩,落实优势粮油作物绿色提质增效技术推广目标任务4......

    十三五规划(农牧业)

    金塔县农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2020) 金塔县农牧局 “十三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

    农牧业宣传发言稿(推荐)

    农牧业宣传发言稿 篇一:农牧业产业化会议讲话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打造呼伦贝尔绿色品牌,全面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呼伦贝尔市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2008年2月5日)同志们:这次全市农......

    春季农牧业情况汇报

    **乡农牧业工作情况汇报简要汇报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情况 今年,我乡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任务**亩,涉及*村*社*户,确定*亩以上示范点*处,*亩以上示范点*处。......

    农牧业产业化探讨[5篇范文]

    农牧业产业化探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和必由之路。发展县域经济就要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一......

    集约化猪场人工授精技术

    根据我国南方猪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国产输精工具与试剂,经12个猪场试验,人工授精受胎率达到或超过了当地本交配种的水平,纯种母猪情期受胎率达到80%以上,杂交母猪情期受胎率达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