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浙江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若干思考--例子
关于浙江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若干思考
(外国语学院
杨洁慧
英语096)
摘要:浙江是人口老龄化最突出的省份之一, 而老龄化现象在农村中尤为明显。《浙江省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显示,浙江省老年人口总量将继续呈逐渐增长态势,2010年60岁及以上老人约占总人口的17%,2020年上升到21%,2044年将达到41%。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迁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会更严峻。因此,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必将是社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老龄化,农村,现状,影响,应对
一、浙江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促使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又使得人口平均寿命不断提高。同时,随着浙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迅速,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迁移和落户到城镇,农村考出的大中专学生毕业后也大都在城镇落户就业,而这些家庭中的老年人口大多滞留在农村,成为加剧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因素。浙江农村人口老龄化有以下特点:
1.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浙江省农村的老年人口增长较快,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省65岁及以上的农村常住老年人口为254.4万人,占农村常住人口的10.6%,到2006年达到了270.7万人,占12.5%,年均增长10.4‰,并且55~64岁人口占农村人口的11.2%,达到了241.6万,这些人口如今已步入老龄人口行列。
2.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巨大的城乡差距使得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使城乡之间的老龄化状况出现了逆转。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人口老龄化开始明显快于城镇,而且城乡差距逐年拉大。1990年浙江省农村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农村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9%,城镇相应的比重为6.6%,两者仅相差0.3个百分点;2000年农村的比率为10.6%,城镇为7.2%,两者差距扩大到了3.4个百分点;到了2006年,农村的比率更是达到了12.5%,城镇为8.9%,差距进一步扩大到3.6个百分点。
3.农村“空巢老人”增多,独身老人比重高。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伴随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和家庭小型化趋势的到来,农村“空巢老人”逐年增多,空巢化程度加剧。2000年浙江农村空巢率为36.6%。到2006年,这一比率达到了59.1%,其中独身老人比重达到了36.8%,高于同期城镇独身老人33.0%的水平。日前,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10年浙江省城乡老年人口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家庭空巢率为59.56%,呈现出较快增长趋势。
二、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长期以来,农村养老保障主要依赖于家庭养老。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加大了养老的需求,农村的养老压力持续加。日趋严重的农村老龄化问题,必将对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提出严峻挑战。
1.老年人口的高龄化降低了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农村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低素质决定了农村老年人口大部分都是体力劳动者,年龄对他们的自我养老能力影响很大。随着老年人口中高龄人群比重的增加,降低了老龄人口的自我养老能力,同时也降低老龄人口自理能力。大部分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身体健康仅占23.4%。农村老年人口高龄化和健康状况的下降,无疑加重了农村养老的负担和压力。
2.农村家庭的小型化弱化了家庭养老的功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农村家庭的子女数也大大下降,导致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的比例上升。2000年,浙江农村三人及以下户占家庭户的比重为63.8%,2006年这一比重增加到69.2%。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核心化,使过去一般是多对夫妇供养一对老人变成现在一对夫妇供养两对及两对以上老人,无论财力上还是精力上,都让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
3.“空巢老人”的增多,独身老人比重上升,加大了农村养老的社会化需求。农村“空巢老人”不断增多,使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失去优势。传统的家庭养老不仅由子女为老人提供经济保障,更重要的是生活照顾和精神抚慰。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后,虽然也履行了在经济上供养父母的义务,但考虑到进城农民的自身经济状况,供养的程度是有限的,而且无法给予老人必要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同时,农村老人尤其是高龄人口中独身老人,由于缺少了“老来伴”,没有在生活上相互照应、在情感上相互慰藉的对象,使得养老更加困难。农村“空巢老人”和独身老人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缺少传统家庭养老的基础,必然对社会化养老提出迫切需求。
三、如何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孟子所描述的理想社会的一幕,也是中国几千年来被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切实解决广大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无疑更是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必须在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基础上,针对日益严峻的农村老龄化趋势,基于现实国情,按照中央提出的“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逐步完善”的基本思路,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分级推进,构建新型的多元化农村养老制度。
1.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当前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当前在经济和生活上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帮助的农村老年人口在逐年增加。因而,逐步由传统的家庭养老过渡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并举,再过渡到社会养老,这将是农村养老的一大趋势,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要顺利实现这一过渡,政府的参与程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同时必须要解决好两大问题。
2.分类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尽早筹划未来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社会保险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稳定器,要真正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必须依托于建立切合我国农村实际的现实可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因人制宜,针对不同身份的农村劳动力,根据其经济社会属性和负担能力的不同,分层次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在制度设计时,既要考虑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本身的特殊性,也要考虑农村养老社会保险与城镇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在未来接轨的问题。
3.大力发展农村“家政型”养老服务机构,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居家养老”模式,满足“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构建和谐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除了要解决由于生活需要而产生的经济方面的需求外(尽管这是目前问题的关键),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对于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随着农村“空巢老人”的逐渐增多,子女对老人的生活照顾、医疗保健及精神照料方面都存在诸多不便,对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显得尤为迫切。但是,受农村条件的限制,目前在农村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尚存在三大不同于城市的制约因素:一是受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老人不愿意离开家到敬老院去养老,而子女送父母去敬老院等间接养老方式也可能会受到不尽孝道的谴责;二是农村卫生保健服务机构以及菜场、自来水、煤气等生活设施的不完善,使得农村老人的生活更加不方便,有钱也难以买到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三是由于农村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主要是老人和小孩,缺少足够的提供养老服务的劳动力。
第二篇: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
中国的难题: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唐
钧
前不久,《经济》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世界性难题,10年后谁来为中国两亿民工养老》,这篇报道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但至今仍然被中国社会和中国政府忽略的大问题。虽然为农民呼吁“国民待遇”和社会保障已经成为近年来学界和媒体的热门话题之一,今年两会期间代表们又就此提出了不少议案。但是,决策者对此似乎没有给出积极的回应。其实,如果对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将会在农村导致怎样的社会后果进行充分估量的话,想必决策者也会惊出一身冷汗来。
一.“超级老龄化”将使中国农村前景黯淡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迈进了“老龄化”的门槛,自此,老年保障问题成为政府及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但是,有一种认识上的偏差正在误导我们,这就是,20多年来,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对包括老龄化问题在内的人口研究的影响,使我们对“人口自然增长”的关注远甚于“人口机械变动”。
2003年末,去日本讲学,到四国岛的农村地区走了一趟。访问中,惊悉当地人口老龄化已经到了30—40%的地步。这就是人口机械变动——年青人都到东京等大都市“务工经商”去了——所造成的“超级老龄化”的社会后果。从日本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明天,因为日本也曾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其实,2000年“五普”的数据已经告诉我们,因为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以当时的“常住人口”(不是“户籍人口”)计算,中国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了城市,前者是7.35%,后者是6.30%。
这个数据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很多大城市,以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计算的老龄化程度已经到了20%上下,按国际经验,早就该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社会问题,但是这种情况却并没有出现。
2003年,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55万,占总户籍人口的18.98%;预计到2005年,上海老年人口的比例会在20%上下,即5个人中有1个老人;到了202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约33%,即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上海市计生委的官员忧虑道:“不考虑人口流动的因素,上海将变成一个‘白发城市’”。
至少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忧虑恐怕是多余的,也有可能永远不会变成现实。因为“人口流动的因素”是不能“不考虑”的。在上海市的户籍人口出现负增长以来,机械变动实际上已经成为对这个特大城市影响最大的人口变数。2003年,在1752万常住居民中,户籍人口是1354万人,而外来人口是398万人,占总人口的23%。虽说这个“外来的”社会群体所占比重还不到四分之一,但基本上都是青壮年劳动力,就是这将近400万的外来人口为本来有可能“垂垂老矣”的城市注进了青春的活力。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广东省的情况更可以乐观。前不久,广东省的媒体自豪地宣称,广东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在11000万常住人口中,户籍人口7900万,而外来人口3100万,占28%。正因为这个原因,五普时,广东省的老龄化居然还没有达标。深圳市则更不用说了,将近600万常住人口中,有400多万是外来人口,所占的比重差不多是70—80%。
从这个意义上说,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以其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天然的区位优势,“老龄化问题”有可能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在源源不断的外来青壮年劳动力的支持下,凭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足以对“辖区内”的“户籍人口”提供充分的养老保障。且不说地方政府会对此倍加关注(可以想见,在上海市计生委官员忧虑的背后,一定会有相应的政策作为回应),就是由市场提供的服务也可以解决一大块问题。
讲上海、广东的优势,是为了衬托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农民养老问题的严重性:首先,当外来人口进入老年期时,因为没有为他们提供任何制度性的经济福利保障,他们的收入就会成为问题;其次,这个社会群体的下一代,进城讨生活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到现在这一代“外来人口”进入老年期时,如果回乡养老,子女在身边的概率可以说极低,他们的生活照料和亲情抚慰更成问题;其三,上述问题其实所有的农民(不管他进城不进城)都会遭遇到;其四,迄今为止,他们的问题的严重性还没有进入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政策视野。对于中央政府而言,现在“城市职工”的养老问题还是一团乱麻;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他们的职责规定了他们只需对“户籍人口”负责。外来人口的“劳动力”是他们需要的,但仅此而已,当外来人口的青春和汗水被榨取一空之后,他们养老的问题却没有人愿意负责任——可能说得严重些,但现行政策的结果必然如此。没有全局观的城市发展可能使农村和农民跌入“超级老龄化”的泥淖,这意味着对具有“农民身份”的人的再一次社会剥夺,同时也完成了对这个社会群体社会剥夺的终身化。
总而言之,如果外来人口不能在他们为之献身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得到相应的合理回报,如果他们在劳动力被榨取一空后就不得不回到他们在中西部农村的家中度过凄凉的晚年,如果他们的子女仍然需要外出打工挣钱养家从而再度进入上述的轮回之中,那么,未来“超级老龄化”的农村和农民的社会生态依然是前景黯淡。
二.
第三篇: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查问卷
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调查问卷
1.您的年龄()
A 30岁以下B 30-59岁C 60-80岁D 80岁以上
2.您的婚姻状况()
A 已婚B 未婚C离异
3.您的居住方式()
A 和父母同住B 和子女同住C和配偶同住D 独住
4.您对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了解多少?()
A.一点也不了解B.了解较少
C.基本了解D.非常了解
5.您或您家老人是否参加了当地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障()
A.参加了B.没有参加了
C.不知道有养老保障D.知道但不愿参加
6.您对当地的养老和医保体系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
C.有些地方满意,有些地方不满意D.非常不满意
7.当地政府是否为老年人修建了文娱活动场所或提供了锻炼健身设施(A.有,且非常健全B.有,设施不完善
C.没有D.没听说过这回事
8.在当地有没有企业或社会相关组织投资老年人事业?()
A.有,非常多B.有,但比较少C.没有D.不清楚
9.本地是否有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机构?()
A.有,服务得很周到B.有,但服务不周到度
C.没有D.没听说
10.您是否与老人居住在一起?()
A.是,住在同一套房子B.是,住在同一个村
C.不是,一个在农村一个城市D.不是,老人住在养老院
11.您或您家老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解决?()
A.诉诸各类媒体B.找法律仲裁机构解决)
C.采取暴力手段D.不解决,忍气吞声
12.您觉得对于老年人来说物质需求重要还是精神需求重要?()
A.精神需求B.物质需求
C.二者都需要D.不知道,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13.假如你在外地,当逢年过节您怎样表达对老人的孝敬之情?
A.回家看望老人,且给老人购买各种礼物B.邮寄礼物给老人
C.给老人打电话问候D.不闻不问,不管他
14.每一年,您给老人多少零花钱?
A.500-1000元B.1000元~2500元C.2500~5000元D.5000元以上
15.关于进一步发展人员老龄化现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您认为哪些是行之有效且适合本地(多选)()
A.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B.倡导老年人大力消费
C.政府加大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补贴D.加大培养服务老年人的专业人才 E.让“年轻”老人照顾高龄老人F.利用机器人解决老龄人口护理问题
16.如下“六个老有”中,您最关注的是()
A 老有所养B老有所学C老有所乐D 老有所为E 老有所医F 老有所教
17.您认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A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
B加强孝道文化宣传和教育,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
C加大老年产业开发,扩大老年消费,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特殊要求
D健全和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法规
E促进养老服务社会化
19.您的老年生活方式是()
A参加老年大学B参加社区文体活动
C当志愿者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D参加社会再就业E休闲F其他方式
20.您对农村可持续发展最关注的问题是:
A 能源节约B 生态环境保护
C 水资源污染控制D 科技创新
22.对于目前的农村生活状态,您最不满意的一方面是:
A 生活环境B 交通环境
C 住宿环境D 公共安全环境E 自然环境
23.您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关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可多选):
A 报纸B 杂志C 广告D 电视
E 网络F 朋友/家人G 课堂H 其他,请注明
24.您理想中的农业应该:
A 绿色生产B 科技至上
C 贴近生活,以人为本D 促进农村升级发展
25.您认为以下哪些领域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最相关?(最多可选3项)
A 建筑施工B 医疗健康与保健C 食品
D 个人护理E 水处理F 电子产品和娱乐业
G 农业H 油漆涂料I 鞋材J 其他,请注明
26.你认为该如何正确地做到农村可持续发展?(请回答)
谢谢您的合作,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第四篇: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现实思考
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现实思考
【内容摘要】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既农村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对农民增收,激活农村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制约农民市民化的因素,并对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村人口 城市化 农村劳动力
我国经济改革以来的一、二十年间,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就业,并因此带动了乡镇企业高速度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城市化的发展,但这种替代终究是有限度的。农村人口城市化规律是不可阻挡的,限制城市化是积累矛盾,加剧矛盾,而不是解决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与城市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现代化进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剩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取得史无前例的进展,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进程仍然十分缓慢,这两者之间表现出极其明显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的后果,集中反映在最近几年前者速度大幅度回落,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及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明显趋缓。这就要求必须因势利导地解决这种不协调问题,并使之相互促进,以开创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阶段。
一、当前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在广大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急剧减少。以南方某乡为例,全乡仅有劳动力8000余人,而全乡现目前劳动力转移4500人以上,占全乡劳动力总量的56%以上,有的社在春节前农民杀过年猪,居然还找不到拉猪的人;剩下的劳动力大多是“次品”,像有疾病、文化素质低和其它有劳动能力缺陷的人等。
2、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导致因地荒芜,无人耕种,粮食生产产量不稳定,留在现农村的劳动力中,青壮年少,文盲(半文盲)多,无技术、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弱等。目前在农村据初步估计,除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地外,大约摞荒的耕地在10—15%,做“应付田”在30—40%以上。农业新技术推广步缓慢,使粮食产量整体呈下滑趋势。
3、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现代农业步伐缓慢。涌向城镇的劳动力,大多是青壮年,有文化,有一定的劳动生产技能,有经营管理能力和有经济头脑的人。而在农村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正需要像上述外出涌向城镇的人,致使一直喊了多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业主少、农业开发的经理、董事长更少,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开发步伐就更缓慢。
4、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更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大量青年劳动力外出,真正种地来寻求经济发展路子的人少了,结构调整步子不大,传统农业和种养殖方式占很大比例,农村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收困难留在家的有劳动力“缺陷”的劳动力,有的连基本生活也很困难,求学、看病、生老死葬得不到充分的社会保障,导致了新的贫困族产生,有的还诱发犯罪等。
5、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宏伟蓝图的实现。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能、有知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则这些新农民却向城镇转移了,从而延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在城镇的主要问题
1、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增加了城市本已处于“饱和状态”的就业压力,就
业、再就业矛盾越来越尖锐,问题越来越突出。据估计,每年毕业的应届博士生、硕士生、大、中专学生、高职和技校学生有2000万以上,加之全国累计失业人员达数千万人。就业压力越大,这样“僧多粥少”的现实问题不可能在近期内解决。
2、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社会保障压力增大。如住房、医疗卫生、上学、餐饮、日常工作品的供给等矛盾突出,给本已“饱和”的城市增大了容量,处于临界状态,还随时可能引发“爆炸”。
3、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不利于建设现代文明新型环保城市。现代的新型城市大多是卫生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人居环境范例城市等,这都要求环境优雅,生态文明,不出现乱张贴、乱倾倒生活垃圾和不随地吐痰现象等。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大多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和争做“文明市民”的熏陶,带有农村的不讲文明举止,不讲卫生、不讲“形象设计”,给国际大都市、现代化城市、新型城镇的文明、生态秩序井然、规范整洁不产生出和谐和共振现象。
4、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不利于维护好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进城中的农民文化素质与城里人相比,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法规知识少,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什么是守法,什么是违法,有的无事可做,无岗可争,就去参与赌博、寻畔滋事、打架斗殴、形成什么“帮派”甚至参与到黑社会中去,有的卖淫嫖娼、拐卖妇女儿童、盗窃、抢劫、行骗等,有的进城农村劳动力已成为一个城市的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二、解决当前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对策
要有效地解决我国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就必须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关系。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现代化进程不可缺少的原动力,也是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可缺少的原动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这是产业结构变迁引起就业区域结构变迁的结果,也是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我国的工农业产值结构已由建国初期的3:7转移为7.5:2.5,而城乡人口结构乃为3.6:6.4,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造近年来来,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剩余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也正是市场化因素不断强化的结果。然而,在依靠市场机制和农村工业化力量来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城市化滞后的矛盾又日益突出出来。
(一)进城农民应选择小城镇还是大中城市
关于我国城市化与城镇化问题,国内外学术界都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但是,对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关系问题,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这就很难对我国农民进城的方式和条件作出正确的回答。我们认为,城镇化不等于城市化,甚至不是城市化的主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特定条件下城市化战略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发展小城镇是城乡二元体制下被迫作出的选择,而不是最佳的选择。确立这样的一种观点,才能正确认识我国农民进城的方式和条件。换句话说,我国农民进城的方式和条件的特殊性,在相当程度上是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与此相联系发展小城镇战略联系在一起。在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被破除的背景下,大中城市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同农村问题的解决无关。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提出发展小城镇战略时,又总是同解决农村问题联系在一起。我国现阶段农民进城方式和条件,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在城乡分离或城乡分割体制尚未消除的背景下,人们往往把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区分为两个不同类型的社区。与此相适应,在农民进城上,也可以划分为进大中城市和进小城镇这两种方式。当城市化还没有基本实现的情况下,必然是进大中城市和进小城镇并重(目前两者人口各占一半),而且在一定时期内,进小城镇的人数还会比进大中城市的人数多得多。当城市化演变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城镇化就会逐渐被城市化所代替。届时,农民进城的方式,主要表现为进入大中城市,或进入大中城市的人数远远超过小城镇。
我国小城镇的战略地位,是源于农村工业化是在城市化严重滞后的背景下运行的。农业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是采取“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方式。剩余农业劳动力就地向乡镇企业转移,比起旧体制下农民没有选择职业的自由、缺乏必要的劳动力流动机制,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这种初级形态的劳动力市场,毕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在就业空间上的封闭性和分散性。封闭性指的是面向农村,就地转移。分散性指的是92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分布在村落,向小城镇集中的不及8。应当这样看,即小城镇建设对带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将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国目前仍然有大量分布过散、缺乏规模效益的乡镇企业,迫切需要改善布局和基础设施条件。但由于企业自身和外界条件的限制,它们大多数还很难向大中城市集中,而小城镇的进入门坎则要低得多。但是,和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的集聚效益差,二、三产业发展规模小、档次低,对投资的吸引力和对劳动力的容纳能力很有限,不应对它在城市化中的作用寄予过高的期望。我国小城镇的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总数已突破60000个,但每个城镇平均人口(指非农业人口)只有2000人左右,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载体的初衷始终未能达到。大中城市可以吸收大量的乡村劳动力和其他资源,可以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为了扩大小城镇的规模,提升小城镇的档次,客观上要求小城镇建设必须同大中城市的布局和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与大中城市一定距离内和交通干线附近形成小城镇群带,可以有效利用大中城市对周围地区的扩散和带动效益,并减轻其膨胀压力。事实上,目前有些小城镇所表现出来的规模和效益,有相当部分来自邻近大中城市发展的可能性。应当认识到,农民进入小城镇,是在传统的城乡分割制度安排下的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今后我国新增就业岗位,将有很大一部分集中于第三产业,如果绝大部分人口集中于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严重受阻。我国城市化已经演变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小城镇数量扩张已经基本完成,今后发展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建设质量上。还应当指出的是,我国经济增长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往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发展起来的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市场已经相对饱和,在乡镇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升级、资产重组和产业转移,小城镇是无法满足这一结构重组要求的。大中城市不但比较容易提供乡镇企业进行调整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信息、人力资源、市场条件等,而且还将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统计资料表明,我国100万-200万人口的城市,劳动力在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高达45,而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其比重仅占23。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在继续为小城镇发展(扩大规模、提高档次)提供必要条件的同时,把城市化政策的重心,从消极限制向积极鼓励发展大中城市。与此相联系,农民进城的方式将越来越由集中小城镇转向集中大中城市。
与农民进城方式相联系,在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上,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二元市场,即进城农民的就业市场与城市居民的就业市场同时存在。从相对意义上,这两类市场是相互分割,相互独立的。由于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养老制度等方面的差别,转移到城市的农民还不可能享有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权利和就业条件,还无法同城市居民一样进入同等待遇的职业领域并获得制度性工资。在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上,进城农民所从事的多为城市劳动者不去竞争的岗位,并领取比城市居民相对低得多的劳动报酬,相对少得多的社会福利。这种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就业限制和歧视,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完全消除。至于城市中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产业领域,农民进入的机会也很少。这种制度上的市场结构差异,目前起着缓解进城农民工对城市居民就业的冲击力的作用。与此相联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其就业性质一般是属于非正规就业。所谓非正规就业,指的是广泛存在于非正规部门和正规部门有别于传统典型的就业形式。它包括非公有部门里的各种就业门类,和正规部门里的短期临时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劳务派遣就业、包生产或服务项目的外部工人等。相对于传统的国有、集体单位的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稳定性较弱,流动性较强,加上非正规部门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要被城市居民所普遍接受,还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适应性过程,使得这种就业岗位大都留给进城的农民。
(二)解决农民进城的制度性与结构性障碍
农民进城的条件,首先取决于城市门槛的高低。要形成有利于农民进城的条件,就必须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1980年国务院作出“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方针,其中的一个考虑,就是农民进入小城镇的门槛相对比较低。从理论上说,要把一个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大约需要三种基本投入:(1)生产资本投入,为创造一个就业岗位所需要的资本投入;(2)生活资本投入,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属在城市安家和生活所需要的资本投入;(3)基础设施投入,就是生产与生活所必需的水、电、路、汽等基础设施。这三种基本投入大中小城市的差别不是很大。但是,根据我国的国情,越是中心城市,政府的补贴越高,大中城市建设的制度性成本所占比重很大,而小城镇则近乎等于零。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城市居民所享受的而农民又享受不到的社会福利(或国家财政补贴),大城市最多,中等城市次之,小城镇最少。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创造有利于农民进城的条件,尤其是进大中城市的条件,就必须消除附着在城乡户籍上的各种待遇差别(包括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养老制度等),实现城乡一体化。由此可见,为了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就必须从根本上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建设是由政府负担的,城市居民的高福利、高保障是由政府负担的。受政府财政资金的限制,政府很难把对城镇居民的义务扩大到农民身上。因为农民的大规模进城,意味着政府财政支出的扩大。为了缓解这种矛盾,政府所作出的反应,自然是限制农民进城,即阻碍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因势利导地促进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逐步实现城镇建设市场化,使城镇化建设从以往政府主导型转变为市场诱导型,即不依赖于国家投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诱导先富起来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多渠道筹措城镇建设资金,解决城镇发展中的人口集聚、经济发展和建设资金三大问题,使城镇化步入快车道。
当前我国农村城市化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难点,就是传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严重地滞后于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这就必须逐步改革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变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为统一的居民身份证一元户籍制度。其具体内容是: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如实地反映公民的职业和身份状况的本来面目,实现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只有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才有可能为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和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以往那种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它从制度上堵塞了农村人口城市化途径,抑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自由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要使这种转移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政府一方面要为增强这部分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还要为这部分劳动者的生存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服务机制。这一机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包括养老、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包括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在内的就业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和就业服务体系严重滞后的现象,已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劳动力市场功能的发挥,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这是我国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现实的情况是,绝大部分农民尚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已经进城的农民享受不到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在住房、医疗、教育、劳动就业、养老等方面,身份没有变化的农民只能自己承担高额费用,导致在许多已经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出现进城农民又回到农村“人口回流”现象。
三、农村人口城市化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城市工业化的要求
城市工业化及其带动的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会以更多的资本、更好的条件和更高的文明、更多的岗位去吸纳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把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拉到城市,这是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引起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剩余农产品的增长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引起的农业技术进步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得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凸显必要。农业现代化把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推到城市。
(三)扩内需,保增长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储蓄大国,2009年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农村消费需求提升将对“扩大内需”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千方百计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农民工的收入来源,外出务工收入是当前农村居民的一个主要收入来源,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对增加农民收入,扩内需保增长具有现实意义。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农村人口城市化规律是不可阻挡的,限制城市化会积累矛盾,加剧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与城市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现代化进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进程仍然十分缓慢,这两者之间表现出极其明显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的后果,集中反映在最近几年前者速度大幅度回落,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及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明显趋缓。这就要求必须因势利导地解决这种不协调问题,并使之相互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为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推进城镇建设,提升城镇化水平指明了方向,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推进城市化和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对乡村城市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以寻求新的解决良方。
【参考文献】
1许经勇:《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了望》周刊记者:《中国城市化提速》,了望周刊,2002年(29)。黄钢:《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周旬:《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利用理论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周万生:《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第五篇:应对平利县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
应对平利县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
作者:柳忠平
为全面掌握平利县农村人口老龄化状况,进一步总结经验,寻求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策,近期,我们对全县农村人口老龄化情况开展了专题调查。
一、基本情况与发展趋势
平利县辖9镇3乡,190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7万,全县有60岁以上老年人3.1万,占总人口的13.5%,其中,农村有60岁以上老年人2.6万,占农村人口的13.2%,占全县老龄人口的87.1%。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老龄化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60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地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显然,平利县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其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特征:
1、老龄人口所占比例高。老龄人口比例已占全县人口的13.4%,且每年以2%左右的速度递增,预计2014年全县老年人口将达到4.5万人,老龄化率将近20%。
2、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不同步,未富先老现象突出。平利县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安康市(12.3%)的水平,但该县在经济发展上却处于全市中上游水平,人口收入水平较低,贫困人口较多。
3、老龄人口高龄化明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该县人口平均寿命达到73.05岁,且呈逐年延长趋势。全县90岁以上高龄老人519人,百岁老人2人。
近年来,平利县以创建省级老龄工作先进县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依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日益浓厚。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主任,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副主任,19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老龄工作委员会,12个乡镇成立了老龄委,194个(村)居委会成立了老年协会。二是狠抓老年维权。县级由司法机构牵头成立了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各乡镇成立了基层老年人法律维权服务站,全方位地无偿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宣传、咨询和援助等方面的服务。三是落实各项政策。将8625名农村贫困老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及时足额发放90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保健津贴;将农村五保对象、老复员军人、农村老年低保对象全部纳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民政部门统一缴纳,对五保对象的医疗费用实行兜底;农村老年人普遍和儿女签订了《赡养协议书》,落实养老责任。四是完善服务设施。一方面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全县已建成县中心敬老院1所,区域性敬老院2所,乡镇中心敬老院14所,村级五保集中供养点38个,集中供养五保2616人,集中供养率达到了73%。另一方面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全县已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3个,设有阅览室、老年活动室、娱乐室及室外健身活动器材等为老服务设施。五是弘扬先进典型。积极开展敬老模范乡镇(单位)、敬老模范村、孝亲敬老之星等评造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氛围。
二、农村老龄化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赡养老人的比重上升,家庭负担重。一对夫妇赡养四位老人的现象比较突出。
2、人口老龄化所需要的公共服务不断在增长,政府用于老年人的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负担加重。
3、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影响公共资源的供给,老年设施、老年服务、老年福利、老年优待等资源显得供不应求。
4、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不足,对新农村建设带来一定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批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老年人成为农村的主力军。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和农村人口老龄化挑战已交织在一起,使“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出现复杂化的新特点,也使农村“留守老人”不堪重负。同时,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常年不回家或有赡养能力不履行义务,将留守老人、儿童推向社会、推向政府,给农村老龄化问题带来新的矛盾。
三、几点建议
(一)健全养老保障体系,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一是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农村贫困老人全部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确保其基本生活。提高高龄老人生活保健津贴标准,对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助。二是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四位一体的养老机制,使养老保障覆盖全社会,实现老有所养。三是全面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制度,适当提高老年人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实现病有所医。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制定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老龄事业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坚持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与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有机结合,逐步实施老年服务项目,大力建设农村养老服务机构,逐步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为丰富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搭建平台,着力创造温馨和谐的养老环境。
(三)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以居家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机构养老为补充,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采取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多渠道筹资,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投资开发老年服务设施和老年服务业,大力发展家政照料、老年人互助、医疗保健、护理康复、精神慰藉等服务项目,实行有偿、低偿或无偿服务。同时,要加强老年生活产品的组织生产,建立老年生活产品的专供市场,不断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四)发展老年文化事业,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探索发展农村老年人文化事业的新思路、新方法,将老年文化事业纳入全民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在政策上加强引导和鼓励,建立健全适应老年人多元化需求的教育体系。切实加强老年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开展老年人文体活动与农民生产、生活相结合,与增收致富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全面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