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县基层女性干部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时间:2019-05-13 18:0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兴安县基层女性干部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兴安县基层女性干部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第一篇:兴安县基层女性干部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兴安县基层女性干部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女性参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当前,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既有新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县女干部的思想、工作上存在哪些问题?笔者通过采取走访、座谈等方式,就我县基层女干部相关问题开展了专题调查。

一、基层女干部的现状

从整体情况看,全县女干部充分发挥女性优势,爱岗敬业,严谨务实、廉洁自律,树立了女干部的良好形象:一是善学习,勤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女干部,面对竞争她们更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她们能更认真地审视自身素质,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文化水平,优化知识结构。二是善服务,勤工作,务实高效。通过走访、座谈,各级领导、社会各界都普遍反映,我县女干部是一支干实事、求实效、有敬业精神的群体,她们都有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的良好愿望和实际行动,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善于为领导排忧解难,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三是重家庭,讲奉献,追求家庭事业双丰收。调查问卷显示,有90人认为女性应和男性一样同时承担社会和家庭双重角色;80%的基层女干部认为自己与丈夫是事业上志同道合、感情上情投意合。她们肩上肩负着事业与家庭双重担子,既为事业倾注全力,又甘于为家庭作出牺牲。

二、基层女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县基层女干部队伍虽然素质不断提高,能力不断增强,但仍存在着竞争意识不强、在编人数少、晋升机会少、正职人数少等问题,与女性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程度不相适应。从调查中可以看到,目前基层女干部所处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以及女干部的自身素质,都存在影响基层女干部成长的不利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传统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许多人感叹“女干部难上,女领导难当”。一是反映在晋升速度上。调查中基层女干部认为同等条件下女同志比男同志晋升慢。二是反映在培养的力度上。在女干部的地位不高,女干部基本都是一身兼多职,如计生专干、妇联主席等,但大都没有编,没正式身份,政治地位上不去,经济待遇也上不去。由于单位给予女干部参与管理的机会少、给予学习的机会少,导致基层女干部的知识结构单一,懂经济、善管理的不多。三是反映在组织重视程度上。普遍认为女干部在基层当配角的多,任主职的少;虚职的多,实职的少;工作经历较为单一的多,独立开展工作的机会少,这直接影响到基层女干部各种能力的全面锻炼。四是反映在培养选拔和交流力度上。对女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视野不宽,造成女干部交流很难,流动少。有的女干部一干就是十几年原地不动,而男干部干3-5年就可解决身份或提拔,没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没有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仍存在性别歧视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女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女干部群体真正实现双重角色的和谐统一存有一定难度。对基层女干部来说,双重角色造成的思想、心理上的压力和矛盾往往比一般女性更大。她们普遍对自身双重角色抱有较高的期望值,既想成就事业,又想当好妻子、母亲,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她们有的往往一周才能回家一次,对家庭,对孩子的照顾十分有限,心中往往充满愧疚感,普遍感到思想压力过重,心理负担超载。在县城工作的女性不愿下乡锻炼,而乡镇女干部90%都希望自己能进城,最起码也能调到一个离家近的乡镇工作。这就给组织出了难题,又要将女干部放到基层去锻炼,给重担挑,又担心其家庭正常生活受到影响。

三、加强基层女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1、健康心智,提升素质,树立基层,特别乡镇女干部良好社会形象。基层女干部一是要克服畏难心理,确立主体意识。女干部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首先应有紧迫感,要树立主体意识,提高从政的主动性,用良好的健康心理状态,去适应社会,迎接挑战。二是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在信息爆炸和知识加速的今天,女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科学、现代科技和法律知识,不断提升政策水平、业务水平以及工作中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能力。三是要注重实践锻炼,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女干部应抓住实践中的各种机遇,正视前进中的种种困难,勇于承担重任。在实践中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不断提高统揽全局的能力、宏观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靠自己的真才实学,靠突出的工作实绩,改变社会对女干部的偏见,赢得社会的尊重和群众的信任。

2、加强学习,提升能力,为优秀基层女干部开辟快速成长的通道。要采取多种形式抓好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学习和乡镇业务培训,采取岗前培训、岗上培训;集中学习、集中培训;送出去学习、送出去培训等办法拓宽女干部的视野,不断提高基层女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增强执行党在新农村建设中各项方针、政策的能力和水平。

3、加强培养,保驾护航,让基层女干部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各基层在非领导职务晋升、评优等活动中,要本着适当向基层女干部倾斜的原则进行。在工作中,要有意识、有重点地对她们进行培养锻炼,给她们参与决策的机会,提高组织协调管理能力。要加大对基层女干部的交流力度,要创造机会,积极组织轮岗交流,通过多岗位、多层次、多领域的锻炼,丰富基层女干部的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多为年轻女干部提供锻炼机会,推荐提拔年轻有能力的女干部走上基层领导岗位,使她们在工作中逐步走向成熟,让更多的基层女干部参与管理,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锻炼成长。

4、提高待遇,关心爱护,调动基层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方面对基层女干部的一些实际困难,主管部门要想其所想,帮其所需,解其所难,如夫妻都在乡镇工作,为解决其子女上学问题,根据双方工作情况,经协调,可将一方进行调整,帮助解决子女读书难的问题,让其感受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另一方面对基层女干部应享有的房改政策,以及交通、通信、办公、住房条件等生活方面给予关照。

第二篇:基层行政复议工作现状及对策

基层行政复议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行政复议制度是由《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确立的一项行政争议救济途径。相比于行政诉讼制度,行政复议具有程序简便、迅速、成本低等优点,未来行政复议应成为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但眼下,行政复议制度的运行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行政复议工作现状入手,力求找出全国基层行政复议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对行政复议机构今后的工作重点及《行政复议法》的修订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现状及问题

(一)行政复议案件偏少。2013年,通辽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69件,受理62件,不予受理的7件。其中,通辽市政府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53件,经审查受理48件,不予受理的5件;各旗县市区政府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共16件,受理14件,不予受理的2件。可以明显看出,通辽市市各级复议机构审理的行政复议案件数量偏少。这种案件偏少的现象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通病。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各级行政机关注重依法行政,保证了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可行无瑕疵;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大多数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复议制度知之甚少,仅仅是因为行政机关在具体行政行为的文书中告知了其享有申请复议的权利才选择启动行政复议程序;还有很多行政相对人担心在复议程序中出现‚官官相护‛的现象,认为进行行政复议无法有效保护自己的权益,并考虑优先通过信访等途径解决自己的问题,‚信访不信法‛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我市的各级政府及其行政复议机构对《行政复议法》的宣传力度不够,没能使这部法律家喻户晓,也没能使行政相对人优先选择行政复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力量偏弱,行政复议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在我市范围内,除通辽市人民政府设立了行政复议科外,我市下辖各旗县市区均由本级政府法制办作为复议机构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各旗县市区甚至市政府的法制办均不是独立的政府工作部门,仅仅是政府办公厅对外挂法制办牌子,开展工作十分不便。在工作人员的配备上也明显不足,该问题在旗县一级表现更加明显,个别旗县法制办仅有一名工作人员,达不到《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办案要求。

(三)开展行政复议工作的必要条件不完备,影响行政复议作用的发挥。在行政复议经费的保障方面,尽管《行政复议法》规定了列入财政预算,但通辽市市政府及绝大多数的旗县市区政府均未将复议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之中,复议机构的复议经费由本级政府办公厅(室)统一管理。在行政复议办案条件方面,市本级及各旗县市区政府的复议机构均没有专门的案件听证室、审理室及专用办案车辆。

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行政复议案件案源。虽然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和素养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扭转基层行政复议案件偏少的现象也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基层各级人民政府应坚持不懈地搞好《行政复议法》的宣传工作,利用好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手段,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行政复议法》,特别是加大在旗县层级的宣传力度,开展行政复议法下乡,进社区等的活动,解决群众‚不知行政复议、不会行政复议、不敢行政复议‛的问题,扭转行政复议案件案源偏少的局面,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化解行政争议、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强化基层政府法制机构建设。根据《行政复议法》及《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行政复议机构承担着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重要工作职责。各级政府对此要认识到位,依法设立法制办公室,并在法制机构内设置行政复议机构,专门负责行政复议工作。

(三)加强业务指导。提高基层行政复议机构的工作能力,离不开上下级之间的业务指导和沟通交流,因此建议上级加大基层各级行政复议机构的支持力度,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开展业务交流活动,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同时建议通过定期组织复议人员培训、学习、交流、调研等方式,提高行政复议办案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水平,保证复议案件的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三、对《行政复议法》的修改建议

现行的《行政复议法》已实施了14年。行政复议制度作为化解行政纠纷的一个主要法定渠道,凭借其简便、快捷的优势,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在这14年中我国社会形势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争议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现行的《行政复议法》及其统领的行政复议制度在某些方面已经无法满足行政复议工作的现实需要。为此提出以下修改意见:

(一)增加复议机构的独立性,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现行《行政复议法》所规定的行政复议机构均为各级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 隶属于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与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具有或多或少的行政隶属关系。特别是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是县级以上各级政府的工作部门,而行政相对人又选择向其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的案件中,这种上下级隶属性更加明显。这种不独立,决定了复议机构在裁决行政纠纷过程中有时难以保证处理结果的公正。没有相对统一和独立的行政复议机构,既不利于公正进行行政复议,也不利于精简机构。因此,建议在修订《行政复议法》的过程中,考虑增加行政复议机构的独立性,取消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作为行政复议机关的资格,有效避免行政复议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条条管辖所引起的部门保护弊端。(二)正式确立行政复议听证制度,增加行政相对人的参与程度。《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不进行言词辩论,只在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复议机构认为必要时,复议机构可以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这种制度设计没有体现裁决争议行为应当具有的两方对抗、居中裁决的基本程序构造。同时,书面审理方式也使行政相对人无法深入介入到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于是自然而然地发产生了对复议程序的不信任感。另外,由于复议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听证程序,争议双方基本上没有当面举证质证的机会,在一些重大复杂的案件中,很可能出现复议机构的偏听偏信现象,最终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因此,建议在修订《行政复议法》过程中明确规定听证制度,这样有利于复议机关查明案情,减少错案的发生,进而提高行政效率。同时,听证也更能体现和贯彻公开、公正和公平原则,使相对人能积极参与到复议的审理过程中来。

(三)完善复议前置案件的相关规定,统一救济途径。现行《行政复议法》对自然资源使用权或所有权确定了颇有特色的的救济方式。该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即行政复议前置的情形。该制度设计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由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依法确认的,该权利的起始与纠纷的解决最终不可能游离于行政程序之外,其本质属于行政法律关系。但2003年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就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有关问题的批复》((法释[2003]5号),下称《批复》)颁布,内容是:‚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经行政复议后,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对涉及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其他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不适用《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自《批复》以后,针对何谓‚确认‛的含义,2005年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行政机关颁发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的行为是否属于确认行政行为问题的答复》(([2005]行他字第4号),下称《答复》)称:‚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3]5号批复中的‘确认’,是指当事人对自然资源的权属发生争议后,行政机关对争议的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所作的确权决定。有关土地等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初始登记,属于行政许可性质,不应包括在行政确认范畴之内。据此,行政机关颁发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书的行为不属于复议前置的情形‛。依据上述《答复》及《批复》精神,包括通辽市在内的国内大部分地区的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均直接受理对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初始登记不服的行政争议,但由于在职权及专业性方面存在局限,人民法院审理上述案件时仅能对初始登记行为是否符合程序进行审查,如撤销初始登记,也仅能责令原登记机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直接审理上述案件,排除复议前置程序,看似是方便了行政相对人维护自身权利,减少诉累,但实际上却更增加了程序的繁琐程度。因此建议在修订《行政复议法》的过程中,考虑将复议前置的规定更加细化,统一救济途径,减少程序上的反复,节约司法及行政资源。

(四)理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间的衔接障碍,保障行政相对人复议权及诉权的行使。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复议申请人的主体资格与行政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在规定上并不统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规定了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农村土地承包人及使用权人、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大会及董事会等主体在一定条件下有权以自己名义提起行政诉讼。但在《行政复议法》中,对申请主体规定得较为笼统,没有明确规定复议机构能否参照行政诉讼方面的规定受理上述主体提出的申请,这不利于复议机构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其次针对复议机构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申请人能否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法》也没有做出全面具体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我市各级行政复议机构的做法是对于法律明确规定复议前置的案件,当作出‚不予受理决定‛时,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九条之规定,告知申请人有权针对该决定提起行政诉讼。但对于非复议前置的案件,则不告知申请人诉权,申请人不能对‚不予受理决定‛提起诉讼,只能对其不服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这种做法虽然符合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但是在法律层面缺乏明确的支持。因此建议在修订《行政复议法》过程中,细化复议程序与诉讼程序之间的衔接规则,避免当事人在程序衔接过程中产生无所适从感。

(五)正式确立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制度,有效发挥调解、和解优势。调解、和解制度作为化解利益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的特有有效方式在我国的纠纷解决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但在行政法领域,学界对在行政争议解决过程中能否适用调解、和解制度持有不同观点。在行政诉讼立法当中,对调解结案是作禁止性规定的,我国《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相比较来说,现行的《行政复议法》虽未明确禁止,但对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能否适用调解、和解也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在行政复议实践过程中,我市各级行政复议机构经常采用调解的工作方法,争取促成争议双方的和解,这不仅是创新行政复议办案方式的需要,也是妥善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但这种做法缺乏法律层面的支持,仅能从《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这一行政法规的中寻求制度支撑。因此建议在修订《行政复议法》过程中,充分考虑调解、和解手段在化解行政争议方面的作用,正式确立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制度。

第三篇: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

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作者:黄忆刚 发布时间:2009-02-17 17:11:21 点击:91 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 ——以湖南省沅陵县为例 沅陵县委常委、统战部长 黄忆钢

为了解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我在沅陵县妇联及调查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协助下,于

2007年3月至4月,在沅陵县开展了抽样调查工作,深入探讨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总结经验,为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意见。

1 调研区域基本情况湖南省沅陵县位于湖南西北部,沅水中下游,素有湘西门户之称。总面积5852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52万人,占总人口的80%;全县共有劳动力35.5万人,其中女劳动力15.98万人,占总劳动力的45 %;少数民族人口近37万人,占总人口的56%。

沅陵县从1994年开始被国家明确为“八.七”扶贫攻坚重点县,也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7年,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1595元,有贫困人口12.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9.5%。

2 调研实施情况沅陵县版图面积大,交通又十分落后,考虑到县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笔者分类选取了样本点:一是处于全县最高水平的县城所在镇沅陵镇农村女性;二是319国道边乡镇马底驿乡,代表沅陵农村女性劳动力素质中等水平的地方;三是该县边远的贫困乡,也是少数民族乡火场土家族乡,代表该县农村女性劳动力素质较低的水平;四是在该县其他乡镇再专题抽样调查部分农村女性人力资源情况。一共发放农户调查问卷200份(含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200份),专题发放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问卷100份。

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家庭调查问卷共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家庭基本情况;二是家庭对教育的评价;三是家庭获得收入的方式、方法。关于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共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个人基本情况;二是个人主要经历;三是从事职业、收入来源及生活方式调查。

在此次调查中,共发放农户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42份(其中包含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132份),发放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3份。

3 农户调查问卷情况3.1 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在收回的有效问卷142份中,户主年龄以30岁至49岁为多,有93人,占65.5%;文化程度以初中为最多,有80人,占56.3%;高中居其次,33人,占23.2%。为独生子女家庭户的52户,占36.6%,有两个子女的有40户,占28.2%;有三个以上小孩的户数不多,仅12户,占8.5%。家庭劳动力以夫妇二人为主的有84户,占59.2%。这些农户家庭收入也不尽相同,见表1。

表1 沅陵县农户家庭年收入情况统计表 单位:元,户

年 货 币 收 入

户 数

比例%

2000以下

17

12

2000-4999

36

25.4

5000-7999

26

18.3

8000-10000

27

19

10000-29999

32

22.5

30000以

4

2.8

3.2 农民对教育的看法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沅陵县农民对教育的支出在其家庭支出中比例很小,为此,我们专门把他们对教育的看法评价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沅陵县农民对教育的看法调查表 单位:户

子女教育程度期望值

子女受教育的评价

子女受教育的目的

程度

户数

比例

评价

户数

比例

目的

户数

比例

大学

78

55%

有用但用处不大

28

19.7%

尽义务

57

40.1%

高中

57

40.1%

为子女能

出人头地

31

21.8%

初中

6

4.2%

很有用

113

79.6%

无所谓

1

4.2%

无用

1

0.7%

更多收入

26

18.3%

3.3 农民对阻碍家庭致富原因的看法沅陵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作为贫困县的农民,对发家致富难的原因寻求是什么,为此,我专门进行了比较调查。调查结论见表3。

表3 沅陵县农民对阻碍家庭致富原因的调查统计表 单位:户

原 因

户数

比例

缺 少 资 金

48

33.8%

缺 少 技 术

54

38%

子女受教育负担太重

6

4.2%

土 地 太 少

9

6.3%

缺 少 文 化

7

4.9%

交 通 闭 塞

9

6.3%

其 他

9

6.3%

4 农村女性劳动力个人资料问卷分析4.1 受访农村女性劳动力个人基本情况在被调查的225人中,少数民族128人,占56.9%;婚姻状况,已婚210人,未婚15人。沅陵县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基本情况见调查表4。

表4 沅陵县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基本情况调查表 单位:名

年龄结构

知识结构

年 龄 段

人数

比例%

文 化 程 度

人数

比例%

18-20岁

6

2.7

文盲半文盲

9

4

21-30岁

55

24.4

1-3年教育

12

5.3

31-40岁

94

41.8

4-6年教育

45

20

41-50岁

46

20.4

7-8年教育

50

22.2

51-60岁

21

9.3

完成9年义务教育

59

26.2

60岁以上

3

10-11年教育

11

4.9

高中毕业

28

12.4

12年以上

11

4.9

4.2 女性参与技术培训和外出务工的情况在225名受访女性调查中得知,共有53人表示参加过各类技术培训,其中参加技术培训的人有38人外出务工。现将参加技术培训和外出务工农村女性的情况调查以表格形式表现出来。

表5 沅陵县农村女性参与技术培训情况调查表 单位:名

项 目

人数

比例%

参加过技术培训

53

23.6

参与政府部门组织

27

51

参与企业组织

12

22.6

自己寻找培训

3

5.7

其他方式参与

11

20.8

参加时间

5天以下

8

15.1

5-10天

19

35.8

11-30天

11

20.8

30天以上

15

28.3

培训开支

没有开支

11

20.8

100元以内

11

20.8

100-300元

13

24.5

300元以上

18

34

关于外出务工情况:在受访的225名女性中,有87人占38.7%有过外出务工经历。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受访者表示,外出务工她们更多的愿意找老乡介绍或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单独外出毫无目的的情况不多。同时,她们也表示,个人的素质决定了外出务工从事的职业和收入。现将87名外出务工农村女性情况调查作一汇总。见表6:

表6 沅陵县外出务工农村女性情况调查表 单位:名

务 工 情 况

人数

比例%

有外出务工经历

87

38.7

参加过各类技术培训

38

43.8

务工地点

出省务工

74

85.1

省内务工

13

14.9

寻找工作所花费时间

0天

5

5.7

1天

4

4.6

2-10天

31

35.6

11-20天

29

33.3

20天以上

18

20.8

外出务工收入

400-800元

50

57.5

801-1000元

19

57.5

1000元以上

18

20.7

从事职业

制造业

43

49.4

销售

32

36.8

其他职业

12

13.8

务工职务

普通工人

63

72.4

班组长及其他

18

20.7

管理层人员

6

6.9

5 调查结论通过调查看出,湖南省沅陵县作为贫困地区,其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地位提高的同时,也反映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还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需要各级各部门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教育因素——导致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先天不足。首先是贫困地区农村女性自身素质状况偏低,而低层次的教育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她们自身认识不到教育的重要性,让贫困地区众多女性走不出低层次教育——低收入——低层次教育的循环往复。其次是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影响很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作为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农村女性是首当其冲的受益者,反之亦然。

二是经济因素——导致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不足。作为贫困地区政府的财政,只能够在保工资、保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还有剩余资金都投入到民生关注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中去。而其中对教育的投入,主要是保障义务制教育所需经费,对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经费投入,大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若上级财政没有专项资金支持此项工作,人力资源开发只能依靠社会力量和人力资源自身,而这些力量,和政府这种强有力的推手相比,显得微不足道。现阶段,贫困地区各级政府还不能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更加充分的物质保障基础。

三是政治因素——导致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能力不足。女性参与权力是女性人权的重要内容,但是我国女性参政的比例较小,参与权力的层次低,直接影响到女性人力资源从自身生存和发展出发对社会资源支配权限的实现。

四是社会因素——导致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动力不足。在贫困地区,“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等传统思想依然存在,农村女性大部分缺乏成就动机、竞争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同时,社会上对女性的成就期望值不高,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更缺乏社会上、心理上的动力,出现中国的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人力资源分布不均,结构性矛盾突出。

五是法律因素——导致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保障不足。从美、日、韩等国人力资源开发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其人力资源的开发用法律来促进、保障它的实施和推进。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保障有些滞后和缺失,在人力资源开发上还需要通过超前的法律给于促进和保障。

6 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开发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个组织能办好的事情,需要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重视才能取得实质性效果。为此,建议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

一是政府加大投入来规范。作为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这一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政治全面发展的工作,在现阶段,只有各级政府将其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在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才能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才能对此项工作有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各级应按照分类指导、按实际所需、分层次培训和以实践为中心的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原则来规范,明确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农林、卫生、科技、信息等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为工作主体,形成联席会议制度,促使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格局下有大发展。

二是建立健全法律来保障。在法治社会下,用法律来保障需要全社会引起高度重视的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手段,要建立健全以下几种法律法规:第一种是关于全民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等方面的法律。我国在国民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可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在关于终身教育、男女平等教育、科技振兴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第二种是关于完善男女平等相关国策方面的法律法规。西方国家已有将家务劳动有偿化作为基本国策的先例,还有关于男女同工不同酬、就业歧视等多方面存在的男女实际不平等问题,应以法律完善。第三是增设相关部门来确保法律实施。德国承认家务劳动的价值并支付报酬,还成立“汉堡经济法庭”来管理此类案件。在我国建议在法院效仿德国建立专门法庭,来管理男女平等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

三是优化社会环境来促进。首先是在全国要营造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氛围。形成政府重视、部门主导、企业支持、行业行动的全社会关注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氛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强宣传引导力度、强化各项措施、明确开发目标,促使全社会积极参与这一利国利民的事业。其次是加大女性参政议政的力度。女性参政议政力度的加大,第一要从数量上逐步提升;第二要从层次予以提升;第三要从内涵上赋予更多;第四要从外向度上着力。以女性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来加大女性对社会资源支配权限的实现,增强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向引导、政策支持力度。

四是突出农村女性特点来设计。在我国农村,男女不平等、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一定程度占据主导地位,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分工,让众多农村女性难以跨出冲出家庭重要角色的一步。同时,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也不能忽视。针对贫困地区农村女性的特点,我们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如照顾生理周期的用工形式、可以兼顾家庭的开发方式都可以探索和扩大。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否则,操之过急,方式、方法不当,如伤害了她们参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则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五是第三部门充分介入来完善。20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发生了范围广泛的“第三部门”运动,政府退出了很多微观领域,把大量的公共服务交由第三部门来提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各国纷纷向第三部门转移社会服务领域的事权。这些非营利组织的兴起,在政府部门和营利性组织之间发挥着协调、辅助和补充功能。在我国现阶段,对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这一系统工程,也存在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的不协调现象,而第三部门等非营利组织在吸纳善款、扶贫济困、招募志愿者等方面有独特优势,更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实质性、强化性发展。对这一领域,交由第三部门来做,可以弥补、完善市场和政府的不足。

六是强化自我开发意识来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最大的原动力就是自我开发意识的增强,我们要广大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从“要她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需要全社会行动来唤起这支庞大的力量:首先是不断提高女性文化素质,增强进取意识。在贫困地区农村女性义务制教育完成的基础上,分类别、分层次的通过学校或其他培训机构,进一步完善提高她们的学习能力,成为学习型、技能型、职业型的各类人才,增强她们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意识。其次是破除各类陈规陋习,增强自信意识。不要让传统的旧思维、旧观念束缚住贫困地区农村女性的头脑,让她们真正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不断成为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农村新女性。

第四篇: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为了做好第四季度的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我们对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真查找了存在问题,谋划了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

1、农村两委班子换届不够彻底。第八届村委会换届于今年1月份正式启动以来,全县共有XX个村产生村委班子,占总数的XX%,另有XX个村已换届但选举产生不足3人。农村党支部换届自4月份全面展开,全县共完成XXX个村,占XX%。在未换届的XX个村之中,X个村没有两委班子,村内“无人干事”,X个村班子长期不健全,分工不明确。

2、后进村治理尚需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后进村支部班子建设任务艰巨,XXXXXXXXX没有两委班子,XX班子不健全。二是部分遗留问题解决不彻底,一些村班子难发挥作用,战斗力有待增强。三是存在台上台下和两委干部之间矛盾,XXX两委关系不协调、XXXX台上台下矛盾没有得到扭转。

3、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是“双带型”、“三强型”农村党支部书记比例不高,农村干部发展经济、带头创业意识不强。二是工作目标不明确,主动谋事干事氛围不浓。少数干部上任后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三是少数村依然存在“人难选”问题,培养优秀农村干部周期长,农村落后面貌改善缓慢。

4、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不容乐观。一是发展党员工作不能保持连续性。全县两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共XX个,占农村党支部总数的30.7%;其中2-5年未发展党员的村XX个,5-10年未发展党员的村X个,10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XX个。二是党员作用发挥不到位,缺少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三是党员教育工作相对落后,党员组织生活内容单

一、缺乏灵活性和吸引力。15、部分村村级活动阵地不健全。一是无村级活动阵地的村比重大,全县XX个村没有办公地点和党员活动阵地。二是XX个村阵地陈旧简陋,修缮管理不到位,现已不能使用,“三个阵地”作用无法发挥。三是阵地建设水平低,利用率低。少数村硬件标准不达标,阵地使用率低,没有必要的宣传设备和办公桌椅。

二、原因分析

1、乡镇党委重视程度不够。一是缺少经常抓、反复抓的主动性。对党建工作缺少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不健全,一些组织满足于现有成绩或是安于现状,上边不要求的就不去抓,要求得少的就少抓,造成了发展党员等基础工作欠账。二是存在求稳怕乱思想,开展工作畏首畏尾。落实工作不能一抓到底,怕触及深层次矛盾,面对问题绕道而行。

2、工作方式方法落后。一是组织发动、宣传引导不到位。存在“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对上级政策宣传不到位,对党员群众组织发动不到位,落实工作不细不实,出现工作落实上的脱节。二是缺少有效的活动载体。活动内容与方式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能给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一个良好平台。

3、干部执政水平不高。一是农村干部重选配,轻培养。乡镇对新任干部日常培训力度不够,针对性不强。二是缺少开展工作的外部环境和良好氛围,农村干部存在后顾之忧,主动干事意识不强。三是缺少监督约束机制。还存在个别违法施政、为政不廉的现象,在党员群众中产生不良反映。

4、党建工作投入不足。一是专职队伍建设力度不够。一些基层组织认为党建工作无关大局,对党建专职队伍建设力度不够。二是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存在“无钱干事”问题,党建工作标准不高,特色不明显。

三、工作对策及下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解决存在问题,做好第四季度基层党建工作。

1、做好村级换届后续工作。一是抓好换届扫尾工作。条件成熟、有合适人选的要在10月底前完成选举任务;通过选举不能产生班子的,要通过选派挂职、联合组建等方式组建产生新班子。二是理顺台上台下关系。对村内各项工作进行交接,明确两委干部各自职责,与落选干部开展好谈心活动,在村“三会”、种养协会为其安排适当工作,理顺台上台下干部关系。三是落实任期目标管理制度。制发专项意见,借鉴试点经验,指导基层制定好为期三年的目标,成立专门机构,完善监督运行机制,定期分析目标运行情况,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监督管理。

2、抓好后进党支部集中治理整顿。一是开展好百日攻坚活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抓好后进村整顿任务的落实,确保今年后进村如期转化。二是继续实行四级联动机制,加大帮扶转化力度。形成县、乡、村、部门四级工作合力,从资金、项目、信息等多个方面开展帮扶工作,促进村内各项工作落实。三是实行集中会诊,分类施治。协调组织、纪检、政法等相关部门,对全县后进村久拖未决的问题进行集中会诊,集中解决农村历史遗留问题,消除个别村长期无人干事的现象。

3、抓好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抓好农村两委干部的培训。指导各乡镇搞好新任两委干部教育培训,组织重点村支部书记到典型示范村参观学习,完成省市两级轮训任务,开展好大专班集中教学工作。二是抓好农村后备干部的选育管用。组织一次农村后备干部业务考试,对后备干部工作职责、工作进展、培养情况进行公示,指导好现任、后备干部“结对帮带”活动。

4、抓好农村党员的发展和教育管理。一是抓好党员发展,彻底解决2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的问题。通过宣传引导、挂帐督办、倒排预警、定期调度等办法,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年底前全部消

除2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现象。二是深化党员先锋工程,开展好设岗定责和亲情联动活动,细化活动内容,搞好春节期间的送温暖活动。三是抓好党员的教育。送实用技术下乡进村,分批次推进农村党员电教工作。从县级党费中拨出专项资金,为20个示范村配备电教设备,规范乡村两级电教网点工作职能。

5、推进村级阵地建设年活动。一是加大督导检查考核力度,把阵地建设作为年终党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乡村党组织对阵地建设的重视程度。二是采取“县级党费拨一点、包村部门帮一点、乡村组织筹一点”的办法,于10月底前解决XX个村无办公场所问题,推出一批新的典型。三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对XX个村的陈旧、简陋两室进行整修和内容更新,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和电教器材,促进基层日常工作规范化。

第五篇:乡镇联村干部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

乡镇联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直接面对群众和服务群众,他们的服务水平、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党和人民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如何通过加强乡镇联村干部队伍建设,使工作作风在一线得到转变,工作责任在一线得到落实,具体问题在一线得到解决,干部能力在一线得到提高,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区加强了对乡镇干部及联村干部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制定出台了乡镇干部驻村联户制度、“村民考乡官”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和管理措施。很多乡镇实行了对联村干部的月末考核、季度考核;有的乡镇建立了联村工作督查组,定期对联村干部驻村工作进行明查暗访;有的在村级建立了“===”便民服务站,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大多数联村干部除配合乡镇中心工作和自己线上工作外,把主要精力放到所联系村工作中去,主动进村入户,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真正地融入了群众,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特别是在重点工程、重点实事、矛盾纠纷调处等方面,联村干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我区乡镇联村干部队伍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乡镇联村干部的作风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

(一)联村干部整体力量薄弱。由于各乡镇行政村数量与干部配备的不平衡,致使联村干部在力量安排上形成较大的反差。据统计,全区各乡镇共有联村干部===人,其中一人联系=个村的===人,占总人数的==.=%;联系两个村的有===人,占==%;联系=至=个村的==人,占=.=%。由两个人共同联系一个村的有==人,占总人数的=.=%。不联村的乡镇干部===人,与联村干部的比例为=:=.=,其中党政班子成员==人,党政办工作人员==人,===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人,会计核算中心==人,有关部门借用==人,其他为计生、土管、财政、企办等各线人员及开发区(园区)工作人员。

(二)联村干部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现有的联村干部中,==岁到==岁的达==%,联村干部高龄化的问题较明显。在文化结构上,大学本科学历的仅占=%,专科学历的占==%,中专学历的占==%,高中及以下的占==%。联村干部的专业结构不合理,真正懂专业尤其是懂农业科技、经济管理的干部偏少,有其他专业特长的干部也很少。

(三)一些联村干部工作作风不实。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不深入,下村时间少。一部分联村干部把本应下村工作为主变成“坐班制”,平时多数时间待在乡镇机关,联村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村里有要求时也等村干部找上门来,很多时候是乡镇布置了工作任务,或是村里出了事,才到联系村去一下。即使下村了,也只是向村书记或村主任作个交代,很少接触群众。某乡镇一位村主任反映,联村干部新调整已有=个多月,而联系该村的干部只见到一次,连姓名都不知道,联村干部来的很少,来了也只和村书记一人接触。二是服务意识不强,为民办事不够。少数干部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下村往往是“身下心不下”,深入基层真正倾听群众呼声较少,关心群众疾苦不够,作用仅仅停留在传传话、送送信、填填表上,充其量只是个“通信员”、“联络员”。少数村反映,联村干部“走在有权人家,吃在有钱人家,难得走进普通群众家”。有个村的村民为吃水问题向联村干部反映了几次,要求乡镇督促村两委抓好集资和管道修理工作,但每次都得不到解决。三是发展意识淡薄,促进农民增收不力。一些联村干部联村工作仅停留在一些事务性工作上,对如何促进村民增收,如何推动村级经济发展等很少考虑。在调研中,很多群众反映对科技干部、科技特派员非常欢迎,但现在的联村干部懂得农技知识的很少,即使群众有需求,也不会主动去做联系科技人员等穿针引线工作,使群众非常失望。如某农户由于技术问题,绿化苗木在移栽过程中不能成活,而联村干部看见了却无动于衷,以“该农户是外地来的”为由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四是组织建设不重视,制度执行不到位。少数联村干部对村班子的要求往往停留在“能完成布置的任务、不出大事”上,而对书记主任不团结、党员不发展、后备干部不培养、村务财务不公开、村民代表不开会等问题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例如,区里、镇里强调了多次的财务公开问题,有的联村干部照样不予过问,在=月下旬的一次村务公开情况检查中,某村在====年==月公布的内容都还没有更换。五是综治*未尽责,矛盾纠纷调处不及时。联村干部处在农村第一线,本应在化解矛盾、促进农村稳定工作中起到“急先锋作用”和“缓冲作用”,使一些矛盾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但是,由于联村干部主观上原因,要么信息掌握不灵、汇报不及时,要么回避矛盾、一推了之,而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造成矛盾不断激化升级。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引发上述问题的原因,从客观上看,由于受机构改革、编制控制、园区开发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主观因素是问题存在的主要方面:

一是部分乡镇对联村干部队伍管理有所放松。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以后,特别是在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大量的重点工程建设牵涉了乡镇很大的工作精力,有的乡镇因此削弱了联村干部的工作力量,放松了对联村工作的要求,甚至使驻村联户制度形同虚设。

二是对联村干部的工作要求不明确。乡镇对联村干部下村后到底“做什么”“怎么做”不

够明确,联村干部有哪些职权,该承担哪些职责没有设定,造成联村干部认为只要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就算做好了联村工作。一些乡镇就没有把村级组织建设、村务财务公开、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落实到联村干部工作职责中去。

三是对联村干部工作考核不到位。有的乡镇考核工作缺乏必要的“刚性”,往往定性多、定量少,以干部之间民主测评为依据,而不是以实绩论英雄。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主测评的人为因素不断增强,人际关系的作用日益明显,测评结果的“群众公认度”越来越低,最终导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有的借口各村大小不同、工作基础不同、联村干部线上工作量不同,联村工作难考核为由,没有认真进行考核。对“村民考乡官”制度,个别乡镇也只是应付工作检查,组织几次书面考试或简单的现场考核走过场,起不到奖勤罚懒、促进工作的作用。

四是联村干部的流转机制不健全。由于联村干部大都是乡镇一般干部,异地交流较少,在同一乡镇工作长了,一些干部就滋长了惰性,不注重创新,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减退;形成了惯性,工作方法固定僵化,习惯于按照老办法解决问题;产生了弹性,或碍于面子或亲疏有别,导致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干部队伍缺乏生机活力。

三、对策建议

在新形势下,联村干部要做好联村工作,必须按照省、市委提出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明确职责,强化管理,努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确保联村工作落到实处,着重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明确工作职责,解决“干什么”的问题。

联村干部从职责上来讲,就是要当好“六大员”,即当好农村实情的调查员,党委政府政策的宣传员,农村矛盾的调解员,为农民谋利益的办事员,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监督员和村级组织建设的督导员。概括起来,要求做到“引导、监督、协调、帮助”八个字。一是引导。及时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涉及“三农”的法律法规,传达上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会议精神,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二是监督。监督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项民主制度的执行,监督和规范村务、财务和党务公开等各项制度的执行;督促创业承诺项目和实事的确定、公开、组织实施,促进村干部依法办事、按章办事。三是协调。了解和掌握农民生产生活状况和农村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农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社情民意。协调好村级组织之间的关系,增强村级班子的合力,摸清村里的不稳定因素,协调好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化解村级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四是帮助。帮助村两委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培育农民收入的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接受有关规划、土地、征地后基本养老保险以及建房等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咨询,为村民提供服务。协助乡镇、村党组织选拔培养好村级后备干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明确工作制度,解决“怎么干”的问题。

要使联村干部真正与所驻村“同呼吸、共命运”,体现党委、政府的“民本”意图,必须建立健全驻村工作日制度、《民情日记》管理制度、联户帮扶制度等一系列相应的工作制度,从而改变以往存在的“联村不联户,联村不联心”的状况。

一要保证足够的驻村时间。在驻村时间上,除乡镇中心工作需要和线上重要工作安排外,其余工作日原则上都要驻村。应区别平原乡镇与山区乡镇,行政村多的乡镇和行政村少的乡镇,近郊乡镇和边远乡镇的实际,确定切合实际的驻村时间。对一人或多人联系一个行政村的,要每周不少于=天时间开展驻村工作;对一人联系多个行政村或线上工作任务比较重的,要统筹安排驻村时间,确保每月不少于=天的驻村时间。联村干部在规定时间驻村的同时,还要做到“五必到”:即村召开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等重要会议必到,村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必到,乡镇安排重要工作必到,村举行重要活动必到,村干部要求解决重要问题必到,确保特殊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二要提高驻村工作的针对性。一是“坐诊”。实行驻村工作日现场办公,以村两委会为主体,协助村两委为村民解疑释难,宣传政策,接待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并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二是“出诊”。村干部每周要基本保证走访农户的户数,每年要基本走遍联系村的所有农户。通过走访农户,广泛听取村民反映的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制定解决方案提供依据。三是“会诊”。用晚上等容易召集的时间,召开村两委会,共同商议,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要增强驻村工作的有效性。要通过建立帮扶联户制度和深化民情日记制度,力所能及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驻村工作的实际效果。在帮扶联户方面,一是要明确帮扶对象,把农村党员干部户、致富户和特困户作为走访的重点对象;二是要明确帮扶职责,把为群众服务的相关职责具体化,并建立联系户、重点户帮扶台帐,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在深化民情日记方面,要加强督查和指导,真正体现一个“实”字,使其成为联村干部“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帮百家富、聚百家心、办百家事”有效载体,确保民情日记制度不流于形式。

(三)强化考核监督,解决“如何坚持”的问题。

一是要建立联村干部监督制度。各乡镇、管理处都要建立有效的联村干部督查制度,设立联村干部监督考核记录,安排专人对联村干部下村情况进行督查。要推行联村干部佩证上岗和去向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要在各村设立驻村工作指导员办公室,公开联村干部的工作职责、去向安排及联系电话、照片等,便于群众进行监督。

二是要建立联村

工作例会制度。以乡镇或管理处为单位,定期(每周或每月)召开汇报会,由联村干部汇报所联系村的各项工作及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执行情况,由乡镇领导进行点评,并根据汇报进行督查。

三是要完善联村工作考核制度。要制定出硬性的考核内容,以“村民考乡官”为重点,从村民代表、镇干部和镇领导三个层面加强对联村干部的考核。联村干部每年定期在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党员会上进行述职,由村民进行无记名投票评议。同时,乡镇对联村干部要从村级创业承诺、村务财务党务公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级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捆绑式考核,以提高联村干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是要探索建立一般干部交流和培训机制。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乡镇一般干部的流转机制,对长期在同一乡镇、地域工作的联村干部实行异地交流。要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定期组织联村干部集中“充电”,按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对乡镇干部的本质要求,进行知识技能培训,帮助乡镇干部全面理解掌握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新政策、新法规,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的新技术、新知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新方法、新经验。

下载兴安县基层女性干部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兴安县基层女性干部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层国库目前的工作现状及对策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中央银行经理国库,既有历史渊源(1905年,清政府成立户部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办理国库)又有法......

    基层农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基层农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1) 2010年12月15日 9点27分来源:中国农村金融研究杂志作者:金妍琳相关标签:农行 零售业务 现状对策分析[下一页] 第 [1] [2] [3] 页 银......

    浅议基层农发行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议基层农发行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 农发行正定县支行 张华平档案是依据、是资源、是财富,是历史的见证,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一个单位的档案是对其经营管理过程的客观......

    乡镇基层干部队伍现状及对策

    乡镇基层干部队伍现状及对策 乡镇基层机构承担着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广大农村群众等多种功能。自改革开放以来,乡镇政府由过去收钱、征粮的任务......

    青海女性受教育程度现状及对策论文

    摘 要:女性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是影响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目前青海女性受教育程度不容乐观,存在很多问题。在对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关键词:青......

    “检调对接”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检调对接”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为把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正确引导民生诉求、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贯穿于检察工作的全过程,我院制定了《关于建立“检调对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意......

    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的分析

    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的分析 王村口中心成技校—周建友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推动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国农村发......

    乡镇联村干部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5篇

    乡镇联村干部工作现状及对策 浦江县 张智强 乡镇联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直接面对群众和服务群众,他们的服务水平、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党和人民政府在群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