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工作规范(试行)

时间:2019-05-13 18:3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工作规范(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工作规范(试行)》。

第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工作规范(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工作规范(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海事水上巡航管理工作,提高海事现场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维护水上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保障船舶、设施和人命、财产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海事系统使用海事执法船(以下简称“执法船”)开展的水上巡航工作,使用飞行器开展水上巡航的有关工作规范另行制定。

第二章 职责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以下简称“中国海事局”)负责统一管理全国海事系统水上巡航工作,负责大型执法船统一调度,负责制定大型执法船年度海区巡航计划(以下简称“海区巡航计划”)。

大型执法船是指80米级以上执法船。

第四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指定巡航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水上巡航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主要职责包括:

(一)制定辖区巡航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指挥、调度执法船。

(三)为执法人员备齐执法资料和执法取证器材,包括各类执法文书、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摄像、照相、录音设备等。

(四)组织开展执法人员和执法船船员业务培训。

(五)组织制定执法船各种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训练和演练。

(六)加强岸基值班,保持与执法船的有效联系。

(七)做好巡航工作记录的填写、统计、总结及报送工作。

(八)对辖区巡航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估。

第三章 巡航内容

第五条 执法人员在巡航过程中,开展以下巡视检查:

(一)巡查、监督船舶遵守有关航道、航路、船舶定线制、避碰规则、船舶引航、交通管制等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和要求的情况;巡视船舶锚泊秩序。

(二)巡查通航水域是否存在碍航漂浮物、沉船、沉物;巡查水上冰情;巡查航道状况;巡查水上建筑物安全标志;巡查是否存在非法碍航水上养殖、捕捞、采砂、施工作业和水上活动。

(三)巡查水域是否有污染物;巡查船舶、设施是否有违法排放污染物情形。

(四)巡查助(导)航标志、设施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影响航标正常效能的设施、建筑物、植物或其它障碍物。

(五)巡视船舶是否遵守船舶载运、拖带、明火作业等有关安全管理规定。

(六)巡视水上水下施工、水上过驳作业是否存在违反有关安全和防污染规定的行为。

(七)巡视外国籍船舶是否存在侵犯我国主权和海洋权益的行为。

(八)根据协查通告,核查过往船舶。

(九)监听水上无线电通信秩序,监督船舶是否遵守水上无线电通信有关规定。

(十)核查海岸电台、AIS、VTS等系统工作效能。第六条 执行海区巡航任务时,执法人员应核查附近船舶AIS信息是否准确、完整,并对附近船舶、设施进行询问检查。询问包括:船名、船旗国(船籍港)、总吨、船长、始发港、目的港、装载货物、是否发现海面有污染现象等。

第七条 执法人员根据需要组织实施护航和水上交通管制(包括限航、禁航);在VTS覆盖区,应与VTS相互配合,维护水上通航秩序。

第八条 巡航过程中,执法人员如发现第五条相关的违法行为,应及时制止、纠正,并进行调查取证。

第九条 巡航过程中,执法人员如接报或发现船舶、设施、人员遇险,在不严重威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积极组织、参与水上抢险、搜救,并维护现场通航秩序,同时还应根据应急预案,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现场情况。

第十条 巡航过程中,执法人员应根据需要对外发布有关航行安全和极端危险天气预警信息。

第四章 工作要求

第十一条 为提高辖区巡航针对性,各级海事管理机构要掌握辖区基本通航环境状况,做好以下信息、资料收集:

(一)船舶航行、停泊、作业安全和防污染管理有关公约、法律、法规。

(二)码头、系泊点、装卸站、船闸、船坞、渡口、锚地、油气平台、沉船、沉物等。

(三)事故多发区、通航密集区。

(四)助(导)航设备、设施。

(五)水上捕捞区、养殖区、渔船活动情况。

(六)重点跟踪和协查船舶。

(七)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审批信息。

(八)水文气象、航道信息。

(九)气象、海况、潮汐信息。

(十)重点船舶进出港作业计划和动态。

(十一)其他相关信息。

第十二条 执法人员在巡航过程中应文明执法,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一)巡航执法时,每艘执法船上持有执法证的执法人员应不少于2名。根据执行任务的具体情况,应安排足够执法人员和专业人员,以保证实施连续、有效巡航检查。执行跨辖区巡航执法时,应安排拟巡水域当地执法人员参加。

(二)执法人员检查时应着装整齐,向被检查者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并表明目的,检查过程中应使用规范、专业用语,检查记录上至少应有2名执法人员签名。

(三)执法人员应能熟练使用录像、照相、录音等设备进行取证。

(四)除有明确证据证明在航船舶有违法行为且如不对其立即制止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情况外,不得登临检查在航船舶。

(五)检查时不得危及船舶、人员和货物的安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未经船方同意检查人员不得擅自操纵船舶设备。

第十三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结合现有巡航力量、监管设施和辖区水域情况,科学制定巡航计划,合理安排巡航船舶、巡航水域、巡航时间和频度,加强对重点水域、重点时段、重点船舶的监管。在天气、海况许可的情况下,港区重点水域的重点时段应安排执法船连续不间断巡航。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还应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及专项工作部署,确定辖区重点水域和时段,安排执法船巡航和值守。

第十四条 中国海事局于每年12月25日前印发下年度的全国海区巡航计划。相关单位在执行海区巡航计划所确定的巡航任务前,应制定巡航方案,并于开航5个工作日之前报中国海事局备案。

第十五条 各省级海事管理机构于每年12月5日前制定辖区下年度巡航计划,并报中国海事局备案。计划中应核定不同水域、不同类型执法船每年在航小时数(指离开基地码头、海事趸船的实际巡航、值守时间)。

第十六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执法船和人员安全。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做好执法船的维修、保养和管理,为执法船配备足额适任船员,为执法船配备拟巡航水域的航海图书资料及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相关设备,保障执法船适航。

第十七条 执法船应制定应对搁浅、失控、溢油、进水、人员落水、消防、救生等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程序,大型执法船还应制定防海盗和防外界干扰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和演练。

第十八条 巡航过程中,执法船上乘员不应超过船上救生设备核定人数。执法人员及船员应按规范穿戴好工作服、帽、鞋,并熟悉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规程,自觉遵守有关安全规定。

第十九条 巡航过程中,岸基与执法船之间应保持有效的通信联系。在执行海区巡航任务时,岸基与执法船之间应定时交换信息。

第二十条 执法船应每天定时抄收气象预报,了解天气及海况。当气象条件可能影响执法船航行安全时,船长应协商巡航执法人员,根据气象条件对巡航计划及巡航路线等进行相应调整,并及时上报巡航主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 执法人员应妥善处置巡航时发生的涉外突发事件,切实维护我国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保障执法船和人员安全。

如发现外国籍船舶在我国管辖水域内施工作业、勘探、测量,执法人员应核实是否得到我国主管机关批准,如果未经批准,应责令其停止作业,并进行调查取证,如遇阻挠或不配合调查,应立即向中国海事局总值班室报告。

如发现外国军舰、公务船、航空器在我国管辖水域活动,应做好记录和取证。

如遇外国军舰、公务船、航空器干扰我巡航执法行动,应立即向中国海事局总值班室报告,与对方舰船保持安全距离,并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在确保船舶和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与对方展开周旋和斗争,避免过激行为,慎防事态扩大。

第二十二条 当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籍商船在我国管辖水域(专属经济区、毗连区、领海、内水)涉嫌违反有关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污染公约、法律、法规并逃逸时,按《外国籍商船违法逃逸应急处置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加强执法人员和执法船船员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执法和水上救助水平和能力。

大型执法船所属单位应制定随船人员培训计划和方案,充分发挥大型执法船作为流动培训基地的作用,组织随船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

第五章 督查和评估

第二十四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对辖区巡航工作开展经常性督查,督查内容包括:

(一)巡航计划执行情况。

(二)相关巡航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三)执法和处理过程是否文明、公正、规范。

(四)辖区重点水域、重点时段巡航、值守情况。

(五)夜间巡航开展情况。

(六)是否存在巡航检查不作为现象。

(七)台账记录是否规范、完整。

(八)报表统计是否准确、上报是否及时。

第二十五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每半年对辖区巡航工作进行一次评估,评估应结合督查内容,以及辖区通航环境、通航秩序、事故四项指标等方面,评估巡航效果,查找工作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第六章 工作记录和报告

第二十六条 执法人员应对巡视、登轮检查情况做好工作记录,对在巡航过程中发生、发现的重大违法事件、船舶污染事故、船舶交通事故、严重影响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等的情况,应及时形成专题报告,视情逐级上报。

第二十七条 各省级海事管理机构应于每月5日前及次年1月15日前按要求填报月度和年度《巡航工作统计表》(海通航05表)。

第二十八条 各省级海事管理机构应于每年12月25日前将年度巡航工作总结报中国海事局。内容应包括:

(一)巡航计划制定、完成情况。

(二)巡航工作督查和评估情况。

(三)巡航工作取得的成效。

(四)巡航过程中发现和处理的重大违法事件。

(五)开展的重大巡航活动。

(六)巡航工作好的经验、做法。

(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八)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第二十九条 相关单位应在完成海区巡航计划所确定的任务后7个工作日内将巡航报告报中国海事局。

第三十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巡航工作台帐,包括:巡航管理规定和工作制度、执法船资料、辖区通航环境资料、巡航计划、巡航工作记录、巡航声像资料、培训和演练记录、督查报告、评估报告、工作总结等。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规范由中国海事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规范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海通航字﹝2001﹞113号)和《关于印发〈加强海上辖区巡航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海通航﹝2004﹞269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海事局 水上巡航工作实施细则 (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海事局 水上巡航工作实施细则

(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域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加大水上巡航执法力度,规范巡航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管理办法》(试行),结合广西辖区水域特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广西各级海事机构的巡航工作均应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管理办法》(试行)和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海事局负责管理和组织广西海事系统的巡航工作。各分支海事局(以下简称各局)和各海事处负责本辖区巡航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二章 巡航工作的基本标准和原则

第四条 广西辖区巡航分为两种三类

(一)两种:

海上巡航:指沿海管辖水域的巡航; 内河巡航:指内河管辖水域的巡航。

(二)三类:

港区巡航:指港界线以内的进出港航道、码头、港内锚地、港池及其他通航水域的巡航;

辖区巡航:指港界线以外某直属局辖区或海事行政管理水域的巡航; 跨辖区巡航:指涉及两个以上直属局辖区或海事行政管理水域的巡航。第五条 广西海事局水上巡航工作遵循全面覆盖、突出重点、科学计划、合理安排,注重实效,水域巡航与港口、码头的客渡船现场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原则。第六条 执行巡航任务的船舶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对违反海事行政管理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

第七条 各局(河池局除外)对局本部所在港口港区(包括锚地、进出航道)巡航每周不少于3次。

第八条 各局、海事处对辖区干线海域或水域的日常巡航每月不少于1次。第九条 除进行正常的巡航检查外,漓江桂林至阳朔航段、重点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区、事故多发航段等重点水域,以及危险品船锚地和干线的码头、客圩渡口水域的专项的巡航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

第十条 广西海事局依据巡航工作开展情况,每半年对各局巡航工作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第三章 巡航工作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第十一条 巡航工作的基本任务:依照国际公约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等对国家管辖水域进行航行安全和防污染监视、行政执法、抢险救助;维护国家权益,维护通航秩序,保护通航环境,保障船舶、设施和人命财产的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第十二条 巡航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监督执行有关水道、航道、港池、锚地等水域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的情况,维护交通管制区、交通密集区、捕捞作业区、桥区、坝区、油区、事故多发区等水域正常的通航秩序,保障重点船舶的航行安全;

(二)监视水域环境,制止和纠正船舶对水域污染的违法行为,对巡航中发现的船舶污染水域事故进行初步调查,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三)巡视检查船舶航行、停泊、作业状况;

(四)巡视检查码头、港外系泊点、装卸站、船闸及渡口等靠泊设施的安全状况;

(五)制止影响通航安全的捕捞、水上养殖、挖砂、水上娱乐活动等;

(六)监督检查水上过驳、水上水下施工、海上平台及其他水上设施的作业情况,核查有关航行警(通)告的执行情况;

(七)检查航标、水上建筑物安全标志的使用状态,纠正危害航标安全和损害航标工作效能的行为;

(八)巡视水域内存在有碍航行安全的漂流物、碍航物,及时上报本局并采取应急措施;

(九)对巡航中发现的水上交通事故及时报告,必要时做应急处理;

(十)对航经辖区水域的特种船舶及规定要求护航的船舶进行护航;

(十一)根据协查通告,核查过往船舶;

(十二)根据上级机关的指示或当巡航中获得遇险信息时,参加抢险、搜救任务,根据搜救中心的指定,担任搜救中心的搜救现场协调人;

(十三)按要求观察、记录交通密集区的船舶通过情况,跟踪了解通过该区域船舶状况,调查巡航水域不同季节渔船、定置渔具、养殖区分布情况;

(十四)其他与巡航工作相关的内容。

第四章 巡航计划、报告和总结

第十三条 巡航工作计划

(一)广西海事局负责编制广西辖区的、季度等巡航计划并监督实施,负责《巡航工作计划》和《季度辖区巡航计划报表》分别于12月5日、每季度开始5日前报中国海事局;

(二)各局应根据广西海事局的要求,结合本局的实际编制本辖区和港区巡航和季度计划,并于每年11月20日前将次《巡航工作计划》和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0日前,将下一季度《季度辖区巡航计划报表》(见附表一)报广西海事局;

(三)各海事处应根据上级主管机关的要求,结合本处的实际编制本辖区和港区巡航和季度、月度计划,并按其上级主管机关的要求及时上报。第十四条 巡航工作报告

(一)巡航执法人员应在本次巡航结束后及时填写《巡航工作记录》(见附表二),并递交巡航主管部门;

(二)《巡航工作记录》中“巡航纪要”栏应简要填写本次巡航完成的工作任务、参加巡航人员等有关情况;

(三)在巡航中发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进行辖区巡航的,应写出《巡航报告》及时递交巡航主管部门;

(四)在巡航工作中遇下列情况,各处、局应以巡航工作简报或情况报告的形式及时逐级上报至广西海事局:

1、重大违法、违章事件,船舶污染事故,船舶交通事故;

2、发现上级机关要求协查的嫌疑船舶;

3、严重影响通航环境、通航秩序的情况;

4、巡航船舶参与的有关搜救、清污的行动。第十五条 巡航工作统计

(一)巡航工作应依据《巡航工作记录》汇总统计;

(二)各局应于每月25日前将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的港区和辖区巡航工作情况分别填写《内河港区巡航工作统计表》、《内河辖区巡航工作统计表》(见附表

三、附表四),《沿海港区巡航工作统计表》、《沿海海区巡航工作统计表》(见附表

五、附表六)报广西海事局;

(三)各局应将每的港区和辖区的巡航工作情况分别汇总统计填写上述相应的巡航报表,于每年12月28日前报广西海事局

(四)广西海事局应将上述的月报、年报的巡航统计表汇总并分别于每月5日前和元月5日前报中国海事局。第十六条 巡航工作总结

(一)各局应在每年12月28日前将本局现役巡航船舶资料和状况上报广西海事局;

(二)各局、处应对本单位巡航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各分支海事局并于12月28日前将总结报广西海事局;

(三)广西海事局应将上述2项分别汇总并分别于元月5日和15日前报中国海事局;

(四)各级海事机构应建立完善巡航工作档案,妥善保存巡航工作记录、巡航工作统计表及巡航过程中收集的各种声像资料、通航环境调查资料和各类巡航文书。

第五章 巡航部门及人员

第十七条 巡航主管部门为各级海事机构通航管理部门。巡航船舶由通航管理部门管理。第十八条 应按下列标准配备满足日常巡航需要的专职巡航人员:

巡航人员由巡航执法人员和巡航船船员组成。港区、辖区巡航,巡航执法人员每船应不少于2人;跨辖区巡航,巡航执法人员每船应不少于4人。巡航船舶应配备保证船舶适航的船员。具有巡航船船员任职资格的巡航执法人员可兼任船员,持有行政执法证的船员亦可兼任巡航执法人员。第十九条 巡航人员的职责

(一)执行国家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及防止船舶污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完成巡航任务及上级下达的其他任务;

(二)在巡航过程中发现海事行政违法行为,应及时制止、纠正、取证,按相关程序作出海事行政处罚;对重大违法行为,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行政强制措施。巡航结束后将书面报告及相关材料报送有关职能部门;

(三)完成辖区、跨辖区巡航报告,如实填写《巡航工作记录》。

第二十条 巡航工作实行领导随船制。各局分管领导每年至少随船带队巡航2次,各通航管理科及海事处领导每季度至少随船带队巡航1次。

第二十一条 应指定专人负责填报巡航工作统计表、巡航工作计划及巡航工作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

第二十二条 各局应建立、完善巡航人员的培训机制。巡航人员应接受搜救、抢险、清污等应急反应训练;巡航执法人员应接受专业英语、航海、搜救等专业知识和巡航技术培训。

第六章 巡航船舶的部署和调度

第二十三条 各局的监督艇均作为巡航船舶,应按巡航计划定期巡航。目前尚未配备巡航船舶的海事处,其所需使用的巡航船舶由其主管局统筹解决。

对巡航船舶不及的码头、渡口、库区等区域的巡航,可辅以海事巡察车代替,以保证巡航任务的完成。第二十四条 巡航船舶部署

各局在港区巡航水域内应根据管辖水域的具体情况安排巡航船舶值班,每天应有一艘巡航船舶保持24小时值班。第二十五条 巡航船舶调度

巡航船舶由各局通航管理科严格按照巡航计划调度。其他业务工作使用巡航船舶的,应报通航管理科领导批准。

跨辖区巡航船舶由广西海事局通航管理处统一调度。

第七章 巡航保障

第二十六条 各局应建立完善巡航工作的后勤保障系统,保证值班巡航船舶能够做到及时出航。港区值班巡航船舶应在接到任务后能迅速完成出航前准备;辖区、跨辖区值班巡航船舶应在接到任务后30分钟内完成出航前准备。第二十七条 各局应建立和完善巡航船舶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巡航船舶的维修保养,保证巡航船舶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二十八条 巡航船舶在每次出航前应保证船舶标志、国旗、局旗完好、清晰、整洁,保持巡航船舶良好的外观形象,并始终保持参加巡航的船舶达到正常的续航能力。

第二十九条 巡航值班船艇无论停泊还是航行,每天应定时抄收气象预报,了解天气及海况。当气象条件可能影响巡航船舶的航行安全时,船长应协商巡航执法人员,根据气象条件对巡航计划及巡航路线等进行相应调整,并及时上报巡航主管部门。

第三十条 巡航船舶及设备发生的海损事故和机损事故,应及时在航海日志或轮机日志上做好记录,立即报巡航主管部门,并于巡航结束后24小时内按规定递交书面报告。

第三十一条 巡航船舶应配备巡航水域的航海图书、资料及保障巡航船舶安全的相关设备。

第三十二条 巡航船舶应根据本船条件和航行水域情况与主管局、处保持有效的通信联系,并定时报告发现的问题、船位、船况、海况。

第三十三条 应建立巡航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制度,保障巡航相关信息的传递畅通。

第三十四条 为保障巡航船舶和巡航人员的安全,各巡航船舶应建立巡航应急措施,包括船舶的损害、碰撞、搁浅、触礁、失控、溢油、清污、进水、弃船、人员落水、重伤、遇海盗、消防救生、艇筏操作等应急反应程序,并应每月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应急演习。

第三十五条 巡航船舶应根据巡航区域或巡航船舶等级配备通信设备、医疗急救用具、救生用具、照像摄像器材等巡航用品和有关法律文书。

第三十六条 各局应将巡航所需各项保障费用(包括巡航船舶的燃油费用、维修保养费用、巡航设备耗材费用、巡航人员生活补助等)纳入本局事业经费中统一安排。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实施细则由广西海事局负责解释。第三十八条 对海事处的具体事项要求,各局可另行作出相应的规定。第三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海通航〔2010〕58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工作规范(试行)

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海通航〔2010〕58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海事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海事局,各直属海事局:

为规范海事水上巡航管理工作,提高海事现场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维护水上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保障船舶、设施和人命、财产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工作规范(试行)》,请各单位遵照执行。本规范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海通航字﹝2001﹞113号)和《关于印发〈加强海上辖区巡航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海通航﹝2004﹞269号)同时废止。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五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工作规范(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海事水上巡航管理工作,提高海事现场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维护水上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保障船舶、设施和人命、财产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海事系统使用海事执法船(以下简称“执法船”)开展的水上巡航工作,使用飞行器开展水上巡航的有关工作规范另行制定。

第二章 职责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以下简称“中国海事局”)负责统一管理全国海事系统水上巡航工作,负责大型执法船统一调度,负责制定大型执法船海区巡航计划(以下简称“海区巡航计划”)。

大型执法船是指80米级以上执法船。

第四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指定巡航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水上巡航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主要职责包括:

(一)制定辖区巡航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指挥、调度执法船。

(三)为执法人员备齐执法资料和执法取证器材,包括各类执法文书、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摄像、照相、录音设备等。

(四)组织开展执法人员和执法船船员业务培训。

(五)组织制定执法船各种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训练和演练。

(六)加强岸基值班,保持与执法船的有效联系。

(七)做好巡航工作记录的填写、统计、总结及报送工作。

(八)对辖区巡航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估。

第三章 巡航内容

第五条 执法人员在巡航过程中,开展以下巡视检查:

(一)巡查、监督船舶遵守有关航道、航路、船舶定线制、避碰规则、船舶引航、交通管制等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和要求的情况;巡视船舶锚泊秩序。

(二)巡查通航水域是否存在碍航漂浮物、沉船、沉物;巡查水上冰情;巡查航道状况;巡查水上建筑物安全标志;巡查是否存在非法碍航水上养殖、捕捞、采砂、施工作业和水上活动。

(三)巡查水域是否有污染物;巡查船舶、设施是否有

违法排放污染物情形。

(四)巡查助(导)航标志、设施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影响航标正常效能的设施、建筑物、植物或其它障碍物。

(五)巡视船舶是否遵守船舶载运、拖带、明火作业等有关安全管理规定。

(六)巡视水上水下施工、水上过驳作业是否存在违反有关安全和防污染规定的行为。

(七)巡视外国籍船舶是否存在侵犯我国主权和海洋权益的行为。

(八)根据协查通告,核查过往船舶。

(九)监听水上无线电通信秩序,监督船舶是否遵守水上无线电通信有关规定。

(十)核查海岸电台、AIS、VTS等系统工作效能。第六条 执行海区巡航任务时,执法人员应核查附近船舶AIS信息是否准确、完整,并对附近船舶、设施进行询问检查。询问包括:船名、船旗国(船籍港)、总吨、船长、始发港、目的港、装载货物、是否发现海面有污染现象等。

第七条 执法人员根据需要组织实施护航和水上交通管制(包括限航、禁航);在VTS覆盖区,应与VTS相互配合,维护水上通航秩序。

第八条 巡航过程中,执法人员如发现第五条相关的违法行为,应及时制止、纠正,并进行调查取证。

第九条 巡航过程中,执法人员如接报或发现船舶、设施、人员遇险,在不严重威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积极组织、参与水上抢险、搜救,并维护现场通航秩序,同时还应根据应急预案,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现场情况。

第十条 巡航过程中,执法人员应根据需要对外发布有关航行安全和极端危险天气预警信息。

第四章 工作要求

第十一条 为提高辖区巡航针对性,各级海事管理机构要掌握辖区基本通航环境状况,做好以下信息、资料收集:

(一)船舶航行、停泊、作业安全和防污染管理有关公约、法律、法规。

(二)码头、系泊点、装卸站、船闸、船坞、渡口、锚地、油气平台、沉船、沉物等。

(三)事故多发区、通航密集区。

(四)助(导)航设备、设施。

(五)水上捕捞区、养殖区、渔船活动情况。

(六)重点跟踪和协查船舶。

(七)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审批信息。

(八)水文气象、航道信息。

(九)气象、海况、潮汐信息。

(十)重点船舶进出港作业计划和动态。

(十一)其他相关信息。

第十二条 执法人员在巡航过程中应文明执法,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一)巡航执法时,每艘执法船上持有执法证的执法人员应不少于2名。根据执行任务的具体情况,应安排足够执法人员和专业人员,以保证实施连续、有效巡航检查。执行跨辖区巡航执法时,应安排拟巡水域当地执法人员参加。

(二)执法人员检查时应着装整齐,向被检查者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并表明目的,检查过程中应使用规范、专业用语,检查记录上至少应有2名执法人员签名。

(三)执法人员应能熟练使用录像、照相、录音等设备进行取证。

(四)除有明确证据证明在航船舶有违法行为且如不对其立即制止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情况外,不得登临检查在航船舶。

(五)检查时不得危及船舶、人员和货物的安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未经船方同意检查人员不得擅自操纵船舶设备。

第十三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结合现有巡航力量、监管设施和辖区水域情况,科学制定巡航计划,合理安排巡航船舶、巡航水域、巡航时间和频度,加强对重点水域、重点时段、重点船舶的监管。在天气、海况许可的情况下,港区

重点水域的重点时段应安排执法船连续不间断巡航。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还应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及专项工作部署,确定辖区重点水域和时段,安排执法船巡航和值守。

第十四条 中国海事局于每年12月25日前印发下的全国海区巡航计划。相关单位在执行海区巡航计划所确定的巡航任务前,应制定巡航方案,并于开航5个工作日之前报中国海事局备案。

第十五条 各省级海事管理机构于每年12月5日前制定辖区下巡航计划,并报中国海事局备案。计划中应核定不同水域、不同类型执法船每年在航小时数(指离开基地码头、海事趸船的实际巡航、值守时间)。

第十六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执法船和人员安全。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做好执法船的维修、保养和管理,为执法船配备足额适任船员,为执法船配备拟巡航水域的航海图书资料及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相关设备,保障执法船适航。

第十七条 执法船应制定应对搁浅、失控、溢油、进水、人员落水、消防、救生等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程序,大型执法船还应制定防海盗和防外界干扰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和演练。

第十八条 巡航过程中,执法船上乘员不应超过船上救生设备核定人数。执法人员及船员应按规范穿戴好工作服、帽、鞋,并熟悉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规程,自觉遵守有关安全规定。

第十九条 巡航过程中,岸基与执法船之间应保持有效的通信联系。在执行海区巡航任务时,岸基与执法船之间应定时交换信息。

第二十条 执法船应每天定时抄收气象预报,了解天气及海况。当气象条件可能影响执法船航行安全时,船长应协商巡航执法人员,根据气象条件对巡航计划及巡航路线等进行相应调整,并及时上报巡航主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 执法人员应妥善处置巡航时发生的涉外突发事件,切实维护我国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保障执法船和人员安全。

如发现外国籍船舶在我国管辖水域内施工作业、勘探、测量,执法人员应核实是否得到我国主管机关批准,如果未经批准,应责令其停止作业,并进行调查取证,如遇阻挠或不配合调查,应立即向中国海事局总值班室报告。

如发现外国军舰、公务船、航空器在我国管辖水域活动,应做好记录和取证。

如遇外国军舰、公务船、航空器干扰我巡航执法行动,应立即向中国海事局总值班室报告,与对方舰船保持安全距离,并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在确保船舶和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与对方展开周旋和斗争,避免过激行为,慎

防事态扩大。

第二十二条 当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籍商船在我国管辖水域(专属经济区、毗连区、领海、内水)涉嫌违反有关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污染公约、法律、法规并逃逸时,按《外国籍商船违法逃逸应急处置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加强执法人员和执法船船员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执法和水上救助水平和能力。

大型执法船所属单位应制定随船人员培训计划和方案,充分发挥大型执法船作为流动培训基地的作用,组织随船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

第五章 督查和评估

第二十四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对辖区巡航工作开展经常性督查,督查内容包括:

(一)巡航计划执行情况。

(二)相关巡航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三)执法和处理过程是否文明、公正、规范。

(四)辖区重点水域、重点时段巡航、值守情况。

(五)夜间巡航开展情况。

(六)是否存在巡航检查不作为现象。

(七)台账记录是否规范、完整。

(八)报表统计是否准确、上报是否及时。

第二十五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每半年对辖区巡航工作进行一次评估,评估应结合督查内容,以及辖区通航环境、通航秩序、事故四项指标等方面,评估巡航效果,查找工作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第六章 工作记录和报告

第二十六条 执法人员应对巡视、登轮检查情况做好工作记录,对在巡航过程中发生、发现的重大违法事件、船舶污染事故、船舶交通事故、严重影响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等的情况,应及时形成专题报告,视情逐级上报。

第二十七条 各省级海事管理机构应于每月5日前及次年1月15日前按要求填报月度和《巡航工作统计表》(海通航05表)。

第二十八条 各省级海事管理机构应于每年12月25日前将巡航工作总结报中国海事局。内容应包括:

(一)巡航计划制定、完成情况。

(二)巡航工作督查和评估情况。

(三)巡航工作取得的成效。

(四)巡航过程中发现和处理的重大违法事件。

(五)开展的重大巡航活动。

(六)巡航工作好的经验、做法。

(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八)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第二十九条 相关单位应在完成海区巡航计划所确定的任务后7个工作日内将巡航报告报中国海事局。

第三十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巡航工作台帐,包括:巡航管理规定和工作制度、执法船资料、辖区通航环境资料、巡航计划、巡航工作记录、巡航声像资料、培训和演练记录、督查报告、评估报告、工作总结等。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规范由中国海事局负责解释。第三十二条 本规范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海通航字﹝2001﹞113号)和《关于印发〈加强海上辖区巡航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海通航﹝2004﹞269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04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巡航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巡航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巡航管理工作,维护良好通航秩序,保障人命财产安全和防止水域污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江苏海事局管辖区域内与巡航工作有关的活动适用于本办法。

第三条 江苏海事局统一负责全局的巡航管理工作。局属分支、直属派出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巡航工作的具体实施。

承担通航管区职责的分支、直属派出机构(以下简称“通航管区责任单位”)负责通航管区巡航工作的组织、协调。

第四条

巡航工作分为水上巡航、陆域巡查和空中巡航。其中,水上巡航又分为:全辖区巡航、通航管区巡航和区段巡航。

第二章 计划、任务与内容

第五条

江苏海事局每年12月5日前编制完成次《江苏海事局巡航计划》,下达局属分支、直属派出机构并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备案。

第六条 局属分支、直属派出机构应当根据《江苏海事局巡航计划》编制本单位下一巡航计划和月度巡航计划。通航管区责任单位还应当在巡航计划中明确通航管区巡航的内容。

、月度巡航计划应分别于本年12月25日和每月25日前报送江苏海事局。第七条

巡航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依照国际公约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对管辖区域进行航行安全和防污染监视,纠正和查处违法行为,开展人命搜寻救助,维护国家权益,维护通航秩序,保护通航环境,防止水域污染。

第八条 巡航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水上巡航是海事管理机构依据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对我国管辖水域通航安全状况实施动态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主要内容为:

1、宣传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提供法律法规、航行安全知识及信息咨询,发放安全管理宣传材料。

2、巡视水域通航环境情况。检查助航标志、警示标志、专用标志情况;航道变迁及碍航物情况;捕鱼及采砂碍航情况;水上设施对通航安全影响情况。

3、巡视检查船舶航行秩序情况。包括船舶遵守定线制情况;船舶航行中的信号显示;国旗、引航旗悬挂;甚高频守听;VTS动态报告;追越或横越;超载运输;穿越禁航区;在禁止掉头作业区掉头等情况。

4、巡视检查船舶的锚泊、停泊秩序情况。包括锚泊位置情况;信号显示情况;船员值班情况;锚泊船之间的安全间距情况;锚地中船舶非法穿越航行情况;锚泊船非法排污和抛扔垃圾情况。

5、巡视检查靠泊秩序情况。包括码头、泊位、水上服务区、临时作业点的靠泊、作业情况;超长、超宽、多帮、超等级船舶靠泊情况;核查特种船舶靠离泊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6、巡视检查水工作业区的作业情况。包括检查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单位和船舶的施工作业许可证;作业区域及施工作业船舶的信号显示;作业船舶的超载运输情况;施工作业船舶的船员配备以及施工船舶及过往船舶执行航行通(警)告等情况。

7、对本单位审批的许可报备项目进行现场核查。

8、核查船舶的适航状况、证书情况,核查船员持证和适任情况。

9、监视水域环境,制止和纠正船舶对水域的污染行为,对发现的船舶污染水域事故进行初步调查,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

10、维护所辖水域内交通管制区、交通密集区、施工作业区、桥区、油区、过江电缆区、事故多发区等重点水域的正常通航秩序。

11、根据接受的协查通告,对过往船舶进行核查。

12、根据船舶请求或实际工作需要实施交通组织、疏导交通和进行现场护航。

13、对巡视检查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纠正和查处。

14、按照“就近救援、快速反应”的原则,对水上突发事件及时进行处置。

(二)陆域巡查是根据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沿陆域对管辖码头及近岸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巡查,其主要内容为:

1、宣传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提供法律、法规和安全信息咨询,发放水上安全管理宣传材料。

2、巡视检查辖区码头船舶靠泊秩序、作业情况,排查安全隐患。

3、检查码头及停泊船舶的港内作业是否经过审批或备案,是否在核定的范围内作业,是否按规定显示信号,安全措施是否有效落实。

4、核查码头靠泊船舶的适航状况、船员适任情况。

5、检查码头靠泊船舶是否按规定显示信号,是否按规定留足值班人员。

6、监视码头前沿水域环境,制止和纠正船舶对水域的污染行为,对发现的船舶污染水域事故进行初步调查,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

7、对本单位审批的许可报备项目进行现场核查。

8、根据接受的协查通知,对码头靠泊船舶进行核查。

9、检查汽渡船是否按规定装载,对靠离泊作业危险品船、大型船舶(队)和特种船舶按规定落实监护措施。

10、检查近岸施工作业审批和许可情况。是否在核定区域内作业,作业船舶是否为核定船舶;是否按规定显示信号。

11、按联动执法的要求进行现场检查,纠正船舶的违法行为,对不服从管理的船舶实施登轮检查和现场执法。

12、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纠正和查处。

(三)空中巡航是指根据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法规,利用飞机对江苏海事局管辖区域进行空中巡视检查和收集信息,其主要内容为:

1、巡视检查水域内船舶遵守定线制航行情况,船舶执行报告制情况,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区、交通密集区水域的船舶航行秩序情况。

2、巡视检查水域内船舶锚泊秩序情况。

3、巡视检查水上过驳、船舶倾废或排污、水域污染事故以及航路、航标等情况。

4、空中督察各分支、直属派出机构现场执法管理情况。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九条 局属分支、直属派出机构应按照制定的巡航计划,合理安排车、船、飞机以及执法人员,执行水上巡航、陆域巡查和空中巡航任务,及时完成交通组织、现场护航、联动执法、应急处置等工作。

第十条 全辖区巡航由江苏海事局组织实施,各分支、直属派出机构应予以配合。全辖区巡航时,执法人员不少于3人。巡航频次每年不少于4次,一年内巡航水域应覆盖江苏海事局管辖沿海及长江水域。

第十一条 通航管区巡航由通航管区责任单位组织实施。在开展通航管区巡航前,通航管区责任单位应当制定巡航方案并通报相关区段巡航责任单位。区段巡航责任单位应当根据通航管区巡航方案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第十二条 通航管区责任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要求组织通航管区巡航:

(一)每月至少组织2次通航管区巡航,一个月内巡航范围应覆盖全部通航管区水域;

(二)每次参加巡航的执法人员不少于3名,其中至少有1名为巡航管理部门负责人;

(三)通航管区责任单位的分管领导每月至少参加1次通航管区巡航。

第十三条 区段巡航由巡航区段责任单位组织实施,巡航区段责任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的、月度巡航计划,分解落实巡航任务,编制周、日巡航计划,明确巡航船艇、巡航执法人员、巡航时间、巡航水域和巡航任务。

第十四条 巡航区段责任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要求组织实施区段巡航:

(一)随艇执法人员每艇不少于2名,每班不少于1人,且每天至少有1名巡航管理部门负责人参加现场巡航;

(二)分管局(处)领导每周至少参加1次现场巡航;

(三)执行白天水上巡航救助任务的海巡艇,每艇每天巡航不少于2次,每天累计巡航时间不少于4小时;

(四)执行夜间水上巡航救助任务的海巡艇,每艇每天巡航不少于1次,每天累计巡航时间不少于3小时;

(五)执行重点水域驻守巡航的海巡艇,每艇每天不少于2次,每天累计巡航时间不少于8小时。

第十五条 陆域巡查工作由局属分支、直属派出机构所属的海事处或办事处具体实施。相关海事处或办事处应根据管辖区域内码头、近岸施工作业的实际状况,安排车辆和落实人员实施现场巡查。

陆域巡查中,每次不少于2名执法人员,海事处或办事处负责人每周参加陆域巡查不少于2次。巡查频次每日不少于1次,每周巡查区域应覆盖管辖码头、近岸施工作业区域。

第十六条 空中巡航工作由江苏海事局组织,江苏海事局可指定分支、直属派出机构具体实施。被指定的分支、直属派出机构应根据江苏海事局的要求,制定空中巡航方案,并落实参与空中巡航的飞机和人员。巡航结束后10日内,被指定的分支、直属派出机构应形成书面巡航报告报江苏海事局。

空中巡航中,每架次不少于2名执法人员,巡航频次每年不少于1次。

第十七条 局属分支、直属派出机构应根据本辖区应急待命点设置情况,科学合理地部署海巡艇和安排执法人员。每个应急待命点应至少安排一艘海巡艇处于应急待命状态。

第十八条 在辖区发生恶劣天气、大型水上施工作业、影响航行的水上交通事故、水上大型群众性活动等情形,需要采取交通管制或交通组织措施时,巡航船艇和人员应按照江苏海事局或分支、直属派出机构制定的交通管制方案实施交通管制或交通组织。

第十九条 巡航过程中发现或接报水上事故或险情,应按就近就快的原则立即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助行动。事故或险情发生地非本单位管辖水域的,在采取应急救助行动的同时,应立即报本单位指挥中心并通报管辖水域的分支、直属派出机构的指挥中心。在管辖水域分支、直属派出机构的海巡艇和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做好移交和协助救援工作。

第二十条 按照江苏海事局或分支、直属派出机构提供的特种船舶护航申请计划,负责现场护航的海巡艇应随时了解特种船舶的动态,及时为特种船舶提供现场护航服务。

第二十一条

各分支、直属派出机构应加强联动执法工作,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本辖区内各相关单位之间以及相邻分支、直属派出机构之间的联动执法机制,消除巡航执法盲区,提高巡航执法效能。

第二十二条 巡航执法人员在巡航过程中,应按时、如实填写巡航记录,对巡航发现的违法行为应及时予以纠正和查处。发现事故或险情的,在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同时,应按规定报告。

第二十三条 巡航工作开始前及结束后,巡航人员应按规定进行动态报告。

第四章 评估与总结

第二十四条 局属分支、直属派出机构应建立水上巡航工作分析评估制度,每季度至少要召开一次评估分析会,水上巡航工作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辖区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情况,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辖区发生的水上事故险情和应急处置情况;

(三)巡航执法信息流转及联动执法情况;

(四)上一次评估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五)巡航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存在的不足;

(六)下阶段巡航工作应解决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七)其它需重点评估的内容。

水上巡航工作分析评估后应形成内部评估分析报告。每半、的水上巡航工作评估报告应报江苏海事局。

第二十五条 江苏海事局每年1月15日前对上一全局巡航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形成总结报告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

局属分支、直属派出机构应于每月5日前向江苏海事局报送“月度巡航报告”,每年12月30日前报送“巡航工作总结”。通航管区责任单位还应当在报告或总结中包含管区巡航的内容。

第二十六条 江苏海事局每月5日前填报上月《海(港、辖)区巡航工作统计表》;每季度次月10日前填报上季度《海事巡航工作统计分析表》;次年元月15日前填报上一《海(港、辖)区巡航工作统计表》。

局属分支、直属派出机构应落实专人负责巡航数据的统计与报送工作,每月28日前填报本月《海(港)区巡航工作统计表》,每季度次月2日前填报上季度《海事巡航工作统计分析表》,12月31日前填报《海(港)区巡航工作统计表》。

第二十七条 局属分支、直属派出机构应建立健全巡航工作台帐管理制度,收集和整理各种文书、资料并及时归档。

第五章 后勤保障

第二十八条 局属分支、直属派出机构应建立健全巡航保障制度。

(一)要建立健全船艇、车辆的“管用养修”制度,保证巡航船(艇)和车辆处于适航可用状态;

(二)要配备足够的巡航执法人员,并为巡航人员提供必要的交通、食宿和安全防护等保障;

(三)要建立巡航业务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对巡航执法的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巡航救助工作的应急反应能力;

(四)要制定完善巡航船艇的各类应急预案,并每月组织船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演习。

第二十九条 局属分支、直属派出机构应根据管辖区域巡航的实际情况为巡航船艇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应急救生器材、照相录像(音)器材、航海图书资料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文书。

第六章 督 查

第三十条 江苏海事局及所属分支、直属派出机构应当制定督查计划,对巡航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执法动态督查。督查的内容应包含以下项目

(一)巡航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二)巡航任务的落实情况;

(三)巡航工作的统计分析、评估和总结情况;

(四)各类巡航工作制度和后勤保障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情况;

(五)其他与巡航工作有关的情况。

第三十一条

督查结束后,应及时编制督查通报,指出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整改要求,并督促相关单位或部门进行整改。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通航管区、巡航区段的范围和责任单位由局另行发文规定。第三十三条 局属分支、直属派出机构应对巡航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并纳入综合考核体系。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江苏海事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2001年6月26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水上巡航实施办法(试行)》(苏海法规〔2001〕216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水上防风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水上防风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辖区水上交通秩序,确保台风、季风期船舶、水上设施及人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辖区水域内航行、停泊和作业的船舶、设施及其所有人、经营人和代理人及相关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及各直属海事局(处)是实施本规定的主管机关(以下简称主管机关)。

第四条 在受到台风威胁或袭击时,船舶必须服从主管机关的统一指挥,港航单位在港的大型拖轮应服从主管机关或搜救中心调用,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工作。

第五条 船舶、设施及其所有人、经营人和代理人及相关单位和人员在台风季节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贯彻“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的方针,成立防台领导小组,建立防台值班制度,制订防台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强防台知识教育,组织抢救力量,做好后勤保障;

(二)应每天按时收听气象预告,并经常检查防台措施的落实情况;

(三)检查船舶主机、辅机、舵设备、锚设备、系泊设备及舱盖、水密门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四)检查码头结构、趸船锚链以及撑档、搁墩链条等属具是否完好正常。对油码头、水上油库、过驳平台应从严检查;

(五)检查系船浮筒锚链、圆环、卸扣以及带缆用的琵琶头是否牢固、正常;

(六)检查船厂修造的船舶和拆船厂的废钢船是否稳固,防止发生倾倒、沉没事故。

第六条 气象部门发布热带风暴或台风消息,风暴24小时到达辖区,风力增至6级时,进入二级防台:

(一)检查、落实港内船舶、设施的防风措施;

(二)拆修的机器和动力设备尽快恢复,确保主、辅机正常运转;

(三)在码头和锚地作业的船舶,港调和船方应按具体情况,从有利防台出发,注意掌握对大型船舶实行抢装不抢卸、对小型船舶实行抢卸不抢装的原则,并应按风情区别轻、重、缓、急决定何时停止作业和驶往避风锚地,确保船舶和设施安全;

(四)根据台风 的位置、移动方向和速度,船舶自行采取正确防风措施,抗风能力小于6级的船舶(队)应及早选择安全地段避风。

第七条 气象部门发布热带风暴或台风警报,风暴12小时到达辖区,风力增至7级时,进入一级防台:

(一)风力增至7级以上,小型船舶(队)停止航行,进入夹江、河口、港池避风。禁止小型船舶(队)出闸入江;

(二)客、汽渡应选择抗风力强的渡轮渡运,当风力超过本船抗风能力时一律停止渡运;

(三)未经主管机关同意,不得检修主机、辅机和动力设备;

(四)各单位防台领导小组进入岗位,轮流值班,掌握台风位置和方向,向所属船舶通报,及时处理防台中出现的问题,指挥船舶防风抗台;

(五)引航员昼夜待命,所有外轮应按规定通过代理申请引航员上船,并随船值守。其它大型船舶必要时申请引航员登轮或大马力拖轮守护;

(六)靠泊码头的船舶,应加强防风措施,注意对缆绳的检查并及时调整,使所有系缆受力均衡,在船体与码头间要有足够的碰垫,注意风暴潮,系在浮筒上的船舶应及时加缆;

(七)凡装有危险货物的船舶,不得与他船混泊,应当日夜加强值班;

(八)主管机关应根据船舶的抗风等级,严格控制船舶出港,已签证的船舶,如抗风能力小

于警报风力,仍应禁止出港;

(九)由海进江避风的船舶应选择安全水域锚泊避风,并服从当地主管机关统一管理;

(十)锚泊抗台的船舶应让出主航道,抛锚时注意周围情况,保证有足够的回旋余地。港调应派抗风能力强、马力大的拖轮在驳船锚地附近留守;

(十一)风力超过8级时,除担任巡逻、抢险或经主管机关特许的船舶可以航行外,其他船舶一律停航;

(十二)所有船舶应做好应急准备,主机备妥待用,按各自岗位加强值班,分头巡视全船四周、检查舱底,以便发现意外时,立即进行抢修或施救;

(十三)电台、VHF要有专人值守,保证良好的通讯秩序。

(十四)港区岸吊、浮吊应放下吊杆,并采取有效的紧固措施。

第八条 台风、季风警报解除后,船舶必须听从指挥,有秩序地驶离避风锚地。

第九条 本规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规定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2002年日江苏海事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水上防风管理规定(试行)》同时废止。

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工作规范(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工作规范(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工作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工作程序 1 目的 为规范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

    水上安全巡航工作制度(推荐阅读)

    水上安全巡航工作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杭甬运河宁波段水上巡查管理工作明确巡航检查工作要求及时发现、制止、查处各类违法行为维护正常水上通航环境和秩序保障航道安全......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事法规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事法规 制定工作程序规定》修订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法规制定工作程序规定》(海法规„2002‟204号)(以下简称《规定》)自2002年5月1日生效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海事局(合集5篇)

    海上安全与搜救简报 2008年第17期 (总第19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海事局 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 内容提要 2008年10月10日 1.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分别授予......

    工作规范试行

    河北省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村级工作规范(试行) 第一条 村(居)人口计生工作在村(居)党支部领导下实行群众自治。全面推行“两委领导负总责、协会承做当骨干、依法建章立规矩、群众......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加强港外锚地规划工作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加强港外锚地规划工作的通知海通航[2010]534号各直属海事局: 近年来,随着港口和航运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出我国港口的船舶数量逐年增加,港外锚地容量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通航安全评估管理办法(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通航安全评估管理办法 海通航[2007]629号 2007年11月27日 第一条 为使通航安全评估工作科学化、规范、程序化,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水上活动对通航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通航安全评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通航安全 评估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使通航安全评估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水上活动对通航安全的影响,维护通航秩序,保护通航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