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传染病管理监督与持续改进[全文5篇]

时间:2019-05-13 18:2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年)传染病管理监督与持续改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年)传染病管理监督与持续改进》。

第一篇:(全年)传染病管理监督与持续改进

2015年传染病管理监督与持续改进

在医院两委班子的领导下,我科在工作上积极主动,围绕科室工作性质,围绕我院中心工作,遵循PDCA循环原理,通过质量管理计划的制定及组织实现的过程,实现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现总结如下:

一、传染病管理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控制传染病流行是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关键。2015年,我科共进行传染病报告监督检查12次,查门诊日志5928人,住院日志1856人,放射科登记本1705人,全年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061例。其中:手足口病575例、乙肝207例、肺结核98例、水痘49例、麻疹 25例、流腮23例、梅毒21例、丙肝15例、戊肝1例、未分型肝炎6例、尖锐湿疣8例、布病11例、淋病7例、AFP 6例、百日咳2例、登革热1例、结核性胸膜炎5例、风疹1例。

二、根据传染病流行动态,及时对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坚持新入院人员的传染病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工作,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完善。

三、在门诊设立预检分诊处,对就诊病人实行预检、分诊制度,并询问病人流行病学史,发现手足口病、发热和腹泻病人安排到手足口、发热及腹泻门诊就诊,为传染病的及时发现、诊治和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肠道门诊、手足口病门诊、发热门诊工作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到位,成立霍乱病救治小组,并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五、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做好传染病各项防控工作。

六、存在问题及不足

部分医生思想不重视。门诊日志登记不规范,住院科室传染病上报不及时,有迟报现象,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内容不详细。保健科工作人员监督不到位。

持续改进

公共卫生科制定完善了各项传染病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落实,定期督导、考核,根据日常督导发现的问题,进改进如下:

更加严格工作要求,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坚持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监督做好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监督肠道门诊、发热门诊,使其规范化。严格疫情报告制度,每日巡查住院科室和门诊,除按要求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外,并指导医生按时报告、规范报告,并在行政考核会上反馈各科室传染病登记、报告情况,并将漏报、迟报情况与可是绩效工资挂钩,避免传染病漏报、迟报、瞒报现象,要不断提高传染病的检出率、报告率和医疗救治水平,减少疾病传播,杜绝院内感染。积极配合防疫站做好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工作。做好肺结核的转诊工作。

目前,我科工作人员在医院领导下进一步总结经验,努力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为指导,以“两好一满意”活动为目标,树立强烈的 责任意识,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勤学多问,更新知识,不断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最大努力,最高标准做好本职工作,力争把公共卫生科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公共卫生科

2016年1月

第二篇:传染病持续改进管理方案

传染病持续改进管理方案

在医院班子的领导下,传染病管理部门积极主动,围绕科室工作性质,围绕我院中心工作,遵循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循环原理,通过质量管理计划的制定及组织实现的过程,实现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

一、严格工作要求,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坚持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督促好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督促肠道门诊、发热门诊,使其规范化。严格疫情报告制度,每日进行传染病监测,严格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传染病的登记,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现象,做好肺结核转诊工作。

二、根据传染病流行动态,及时对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坚持新入院人员的传染病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工作,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各规章制度完善。

三、在门诊设立预检分诊处,对就诊病人实行预检、分诊制度,并询问病人流行病学史,发现手足口病、发热和腹泻病人安排到手足口、发热及腹泻门诊就诊,为传染病的及时发现、诊治和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肠道门诊、手足口病门诊、发热门诊工作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到位,成立霍乱病救治小组,并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五、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做好传染病各项防控工作。存在问题及不足

六、坚决杜绝部分医生思想不重视。门诊日志登记不规范,住院科室传染病上报不及时,有迟报现象,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内容不详细。防保科工作人员督促不到位。

第三篇:医院传染病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考评标准

医院传染病管理质量与持续改进考评标准(附件6)分值13分 考核内容 分检查方法要点 值

一、传染病的管理与法规、制度的执行情

3查有关资料,检查法规、规章制度等的执行

考核要点一项达不判定结果

分 情况和传染病控制的预案及应急处理措施。到要求扣1分

二、疫情报告工作

三、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四、传染病科或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

1、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的法>>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操作规范、常规

2、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医源性感染。

5查阅疫情报告制度及有关的资料

1、有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按规定报告疫情工作。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院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2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

2查阅人员培训和考核的有关资料,随机抽临分 床医生、护士、医技人员3-5人考核传染病防

治知识。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不少于20学时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3按《传染病防治的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分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检查

考核一项达不到要求扣2分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不达标全扣分

考核要点一项达不到要求扣1分,无培训扣2分,培训学时不达要求扣1分、考核1人不及格扣1分,3人以上全扣分

考核要点一项达不

到要求扣1分

1、传染病科或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符合有关文件规定要求。

2、科室布局合理,设施、配置规范。如肠道门诊,发热门诊、传染病房等的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

第四篇: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

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设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二)设立输血科或血库,具备为临床提供24小时服务的能力,满足临床需要,无非法自采、自供血液行为。

(三)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根据临床用血需求制定合理的用血计划和安全储血量,确保抢救和急诊用血。根据供血单位血液预警信息,协调临床用血;开展对医务人员输血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开展自体血回输的临床应用,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科学用血。

(四)开展输血质量全程监控,制定、实施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五)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登记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执行输血前核对和相容性检测制度,做好血液入库、贮存和发放管理。

(六)输血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风险,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七)有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并组织实施。

(八)科主任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能用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与质量安全指标,开展室内质控,参加省级或国家级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定期评价质量,促进持续改进。

第五篇: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

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

4.18.1 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规范,完善临床用血的组织管理。4.18.1.1 依据输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输血管理文件。【C】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设输血科或血库。

责任科室:

1):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输血管理委员会、输血科。2):设输血科或血库:院办——文件。2.有临床输血管理组织和职能管理部门,履行对全院临床输血监管指导工作职能并有活动记录。

责任科室:

1):有临床输血管理组织和职能管理部门:院办——文件。

2):履行对全院临床输血监管指导工作职能并有活动记录:输血管理委员会、医务科。3.有组织全院性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制度的培训记录。

责任科室:科教科。

4.有“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

责任科室:输血管理委员会、医务科。【B】符合“C”,并

1.科室按照输血工作的相关管理要求,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并得到落实。

责任科室:临床各输血科室。

2.职能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追踪与改进成效评价,有记录。

责任科室:医务科。【A】符合“B”,并

1.输血科和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95%,并严格履职。

责任科室:输血科和临床医护人员。

2.有全院输血管理工作的定期总结、分析、反馈和持续改进输血工作的机制。

责任科室:输血科。4.18.1.2 医院有临床输血反应处理规范和应急用血预案、采集血标本等制度与流程,并遵循。【C】

1.有临床输血相关具体制度与规范:(1)有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

责任科室:医务科。(2)有应急用血预案。

责任科室:输血科。

(3)有用血申请流程,用血流程和输血管理流程。

责任科室:医务科、输血科、护理部。(4)有采集血标本的流程。

责任科室:护理部。2.有相关制度、流程的培训与教育,并有记录。

责任科室:医务科、输血科、护理部、科教科。【B】符合“C”,并

输血科和各临床科室(如各手术科室、急诊科等主要用血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共同落实输血管理相关制度。

责任科室:输血科和各临床科室 【A】符合“B”,并

职能部门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追踪,持续改进有成效。

责任科室:医务科。

4.18.2 具备为临床提供 24 小时服务的能力,满足临床工作需要,无非法自采、自供血液行为。4.18.2.1 输血科(血库)人员结构、房屋设施和仪器设备均符合规定要求。

责任科室:输血科。【C】

1.根据医院的功能任务设臵输血科(血库),与临床科室诊疗需求相称。

2.工作人员具备输血、检验、医疗、护理等专业知识,并接受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和考核。

3.工作人员无影响履行输血专业职责的疾病或者功能障碍。

4.房屋设臵远离污染源,靠近手术室和病区,采光明亮、空气流通,布局应符合卫生学要求,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分开,至少设臵入库前血液处置室、血液标本处理区、储血室、发血室、相容性检测实验室,有必要的消毒设施。

5.必备基本设备:2℃~6℃储血专用冰箱、-20℃以下储血浆专用低温冰箱、2℃~8℃试剂储存专用冰箱、2℃~8℃标本储存专用冰箱、血小板保存箱、专用血浆解冻箱(溶浆机)、血型血清学离心机、专用取血箱、恒温水浴箱、标本离心机、显微镜、计算机及信息管理系统等。

6.血液保存环境条件符合规定。【B】符合“C”,并

1.输血科(血库)负责人具有副主任职称以上资格,从事临床输血治疗工作五年以上,有丰富的输血相关临床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

2.建筑与设施符合《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业务区域与行政区域分开,用房面积达到相关要求。【A】符合“B”,并

输血科独立设臵,人员数量符合规定要求(人床比例为1:80~120或人与年发血量比1:1000U)。4.18.2.2 具备为临床提供 24 小时供血服务的能力,满足临床工作需要。【C】

1.与指定供血单位签订供血协议。

2.有血液库存量的管理要求,能24小时为临床提供供血服务。3.有应急保障(通信、人员、交通)。

4.无非法定渠道用血和自采、自供血的行为。5.有输血信息管理系统。【B】符合“C”,并 有急救用血的应急协调机制。【A】符合“B”,并

定期(至少每半年一次)评价临床医师对供血管理工作满意程度。

4.18.3 加强临床用血过程管理,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科学用血。4.18.3.1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用血合理。【C】

1.医院对输血适应证有严格管理规定,定期评价与分析用血趋势。

责任科室:医务科。

2.医务人员掌握输血适应证相关规定,用血合理。

责任科室:临床各输血科室。【B】符合“C”,并

职能部门会同输血科(血库)对各临床科室(如各手术科室、急诊科、血液科等主要用血部门)合理用血,落实输血适应证的规范要求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督促整改。

责任科室:医务科、输血科。【A】符合“B”,并

合理用血相关评价指标(如输血申请、用血适应证合格率、成分输血比例、自体输血率等)均达到相关标准。

责任科室:医务科、输血科、临床各输血科室。4.18.3.2 开展对临床医师输血知识的教育与培训,促进临床合理用血。

责任科室:医务科、科教科。【C】

1.为临床医师、护士提供输血知识的教育与培训,每年至少一次。

责任科室:医务科、科教科。

2.医院有规定将临床医师合理用血的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认定。

责任科室:医务科。【B】符合“C”,并

1.各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

责任科室:临床各输血科室。

2.临床科室将医师合理用血的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

责任科室:临床各输血科室。

3.输血科(血库)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

责任科室:输血科。【A】符合“B”,并

职能部门每季度对各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个人用血权限的认定。

责任科室:医务科。

4.18.4 开展血液全程管理,落实临床用血申请审核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执行输血前核对制度,做好血液入库、贮存和发放管理。4.18.4.1 有用血申报登记、血液入出库管理、血液核对、血液贮存的制度。【C】

1.有用血申报登记、血液入出库管理、血液核对、血液贮存及相容性检测的制度,服务项目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准。

(1)血液的出入库记录完整率为100%。(2)供、受血者血型复查率为100%。(3)血液有效期内使用率为100%。

(4)用血的申请单、发血单、输血记录格式规范、书写规范、信息记录完整。

(5)临床用全血或红细胞超过10U履行报批手续,需经输血科(血库)医师会诊,由科主任签名后报医务科批准(急诊用血除外)。

责任科室:医务科、输血科。

2.使用检测技术为核准可适用的检测技术。

责任科室:输血科。【B】符合“C”,并

科室能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检查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职能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并有改进措施。

责任科室:医务科、临床各输血科室。【A】符合“B”,并

职能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有改进成效。

责任科室:医务科。4.18.4.2 有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实施记录及时、规范,并保存。

【C】

1.有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实施记录及时、规范,且保存。

(1)凡遇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的患者,应告知患者,并建议筛选不规则抗体。

(2)按照要求规范开展输血前检验项目:血型(包括 RhD)交叉配血、输血感染性疾病免疫标志物等指标。

(3)交叉配血必须采用能检查不完全抗体的介质或实验方法。

(4)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献血血标本于2℃~6℃保存至少7天。

(5)输血前,两名医护人员再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各项内容,执行双人、双核对、签字制度。

责任科室:输血科、临床各输血科室。2.临床输血记录合格率和保存完整率为100%。

责任科室:临床各输血科室。【B】符合“C”,并

科室能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检查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责任科室:临床各输血科室。【A】符合“B”,并

职能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有改进成效。

责任科室:医务科。4.18.4.3 医院有紧急用血预案,并能得到落实。

【C】

1.医院有紧急用血预案,有具体保障措施。(1)有紧急用血的应对预案文件。(2)有关键设备故障的应急措施。

责任科室:输血管理委员会、医务科、输血科。2.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责任科室:输血管理委员会、医务科、输血科、各相关科室。【B】符合“C”,并

输血科(血库)能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检查落实情况,并有持续改进措施。

责任科室:输血科。【A】符合“B”,并

通过访谈(急诊科、手术室、产房等部门),证实紧急用血的执行情况(重点夜间、节假日),与医院规定的要求保持一致。

责任科室:急诊科、手术室、产房等部门、临床各输血科室。4.18.5 开展血液质量管理监控,制订、实施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输血传染疾病、输血不良反应、输注无效)的方案,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4.18.5.1 有血液贮存质量监测规范与信息反馈的制度。(★)【C】

1.有血液贮存质量监测规范与信息反馈的制度。(1)有计算机管理设施用于血液管理。

(2)有血液出入库的核对领发的登记制度,工作记录等资料保存完整(电子文档有安全备份)。

责任科室:输血科。

2.使用血液存放环境符合规定,有监测记录。

(1)不同血型的全血、成分血分型分层存放或在不同冰箱存放,标识明显。(2)储血冰箱有不间断的温度监测与记录。(3)血液保存温度和保存期符合要求。(4)贮血冰箱定期消毒,记录保存完整。

(5)贮血冰箱定期进行细菌监测,记录保存完整。

责任科室:输血科。3.输血器械符合国家标准,“三证”齐全。

责任科室:器械科。

4.血袋按规定保存、销毁,有记录。

责任科室:输血科。

5.一次性输血耗材进行无害化处理,有记录。

责任科室:输血科。【B】符合“C”,并

科室能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检查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责任科室:输血科、器械科。【A】符合“B”,并

职能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有改进成效。

责任科室:医务科。

4.18.5.2 对血库领出血液进行检查核对。(★)【C】

1.按照规定的流程检查从血库领出血液,做到准确无误。(1)按规定检查从血库领取的血液必须核对已和受血者作过交叉配血试验的血袋,并确认受血者是否正确。

(2)血液发出前,必须书面确认用于输血的血液,及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无误。

(3)血液发出前,还要检查全血和成分血是否发生溶血、是否有细菌污染迹象,以及其他肉眼可见的任何异常现象。

责任科室:输血科、临床各输血科室。

2.由输血科发血者和临床科室领血者共同按规定流程执行核对。

责任科室:输血科、临床各输血科室。【B】符合“C”,并

输血科与临床科室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检查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责任科室:输血科、临床各输血科室。【A】符合“B”,并

职能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有改进成效。

责任科室:医务科。4.18.5.3 有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C】

医院有输血前和输血期间的血液管理制度:

(1)医院要有明文规定流程确保患者在确认过程中、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的监测中的安全。

责任科室:医务科、护理部。

(2)输血前须准确核实受血者和所用血液,而且必须于输血前在患者的床旁进行,必须有记录。由两名工作人员来核对。

责任科室:护理部、临床各输血科室。(3)明确规定从发血到输血结束的最长时限。

(4)制定使用输血器和辅助设备(如血液复温和细胞过滤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

责任科室:输血科。

(5)若使用血液复温系统在温度超出允许范围时,要用报警来提醒使用者。

责任科室:医务科、输血科。

(6)明确规定只有法规明确可以加到血液中的药物或已有证据表明加到血液中是安全的、不会对血液成分造成不良影响的某种药物才可以加到血中,否则,一般只有0.9%的氯化钠可以加到血液或血液成分中。

责任科室:医务科。

(7)为患者输血的护士须经输血过程的全方位培训。

责任科室:护理部。

(8)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要全程监测患者,以及时发现输血不良反应的征兆,记录在病历中。

责任科室:临床各输血科室。

(9)输血操作者的姓名、输血时间、输用的血液成分类型和数量、监测患者的证据,以及任何输血不良反应都要记录在病历中。

责任科室:临床各输血科室。【B】符合“C”,并

科室能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检查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责任科室:临床各输血科室。【A】符合“B”,并

职能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有改进成效。职能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有改进成效。

责任科室:临床各输血科室。4.18.5.4 有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与实施情况记录。【C】

1.有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

(1)有落实控制输血感染方案的执行记录。(2)有报废血液处理的制度与流程,并记录。

(3)开展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制度和执行记录。(4)有输血感染疾病登记、报告等相关制度,登记记录规范、完整。(5)受血者输血前按照相关规定对经血液传播病原体的检查达100%。(6)对输血感染病例进行调查与处理,记录符合规定。

(7)当引起或可能已经引起输血传播性疾病时,要有通知血站并随访的制度与流程。还应说明是如何通知和随访输入了可能有传染性疾病血液的受血者。

责任科室:医务科、输血科、感控科、临床各输血科室。【B】符合“C”,并

科室能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检查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责任科室:临床各输血科室。【A】符合“B”,并

职能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有改进成效。

责任科室:医务科。4.18.5.5 有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预案,记录及时、规范。(★)【C】

1.有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预案,记录及时、规范。

(1)监测输血的医务人员经培训,能识别潜在的输血不良反应症状。(2)有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3)发生疑似输血反应时医务人员有章可循,并应立即向输血科和患者的主管医师报告。(4)一旦出现可能为速发型输血反应症状时(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立即停止输血,并调查其原因。要有调查时临床及时处理患者的规范。

(5)输血科应根据既定流程调查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确定是否发生了溶血性输血反应。立即查证:

1)患者和血袋标签确认输给患者的血是与患者进行过交叉配血的血。2)查看床旁和实验室所有记录,是否可能将患者或血源弄错。

3)肉眼观察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血清或血浆是否溶血。如果可能,该标本应和受血者输血前的标本进行比较。

4)用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标本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6)实验室应制定加做其他相关试验的要求,以及做相关试验的标准。(7)输血科主任负责解释上述试验结果并永久记录到受血者的临床病历中。

(8)当输血反应调查结果显示存在血液成分管理不当等系统问题时,输血科主任应积极参与解决。(9)输血后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应依法至少保存7天,以便出现输血反应时重新进行测试。(10)职能部门会同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评价结果的反馈率为100%。

责任科室:医务科、输血科、护理部、临床各输血科室。2.输血科(血库)应根据既定流程调查发生不良反应,有记录。

责任科室:输血科。

3.由输血科(血库)主任对相关人员进行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的再培训与教育。

责任科室:输血科。

4.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责任科室:输血科。【B】符合“C”,并

科室能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检查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有职能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后考核的记录。

责任科室:医务科、临床各输血科室。【A】符合“B”,并

职能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与缺陷追踪评价,有改进成效。

责任科室:医务科。

4.18.6 落实输血相容性检测的管理制度,做好相容性检测实验质量管理,确保输血安全。4.18.6.1 落实输血相容性检测的管理制度,做好相容性检测实验质量管理,确保输血安全。【C】

有输血相容性检测的管理制度与程序。

责任科室:输血科。【B】符合“C”,并

有相容性检测实验质量管理制度与程序。

责任科室:输血科。【A】符合“B”,并

相关人员均知晓本岗位职责,并由专人负责。

责任科室:输血科。4.18.6.2 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C】

建立和实施与检测项目相适应的室内质量控制流程,应包括:(1)质控品的技术规则定义。(2)质控品常规使用前的确认。(3)实施质控的频次。

(4)质控品检测数据的适当分析方法。(5)质控规则的选定。

(6)试验有效性判断的标准。

(7)失控的判定标准、调查分析、处理和记录。

责任科室:输血科。【B】符合“C”,并

1.参加本地区的室间质量评价机构组织的输血前相关血液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成绩合格。2.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应当按常规检测方法与常规检测标本同时进行,不得另选检测系统,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3.输血科对于室内失控项目和室间质量评价不合格的项目,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责任科室:输血科。【A】符合“B”,并

参加省级室间质量评价机构组织的输血前相关血液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成绩合格。

责任科室:输血科。

4.18.7 输血前向患者、家属或授权委托人告知输血的目的和风险,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4.18.7.1 准备输血的患者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C】

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有对准备输血的患者进行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能、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的相关规定。

责任科室:临床各输血科室。【B】符合“C”,并

医务人员熟悉并执行该规定。

责任科室:临床各输血科室。【A】符合“B”,并 该规定执行率100%。

责任科室:临床各输血科室。4.18.7.2 由医师向患者、家属或授权委托人充分说明使用血与血制品的必要性,使用的风险和利弊及可选择的其他办法。【C】

1.有相关规定要求医师向患者、近亲属或授权委托人充分说明使用血与血制品的必要性,使用的风险和利弊及可选择的其他办法,并记录在病历中。

(1)取得患者与法定代理人知情同意,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2)同意书中可明确同意输血次数。(3)《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入病历保存。

(4)无近亲属、授权委托人签字、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以患者最大利益原则决定输血治疗,并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责任科室:医务科、临床各输血科室。

2.医院对特殊情况下的紧急输血有相关规定与批准流程。

责任科室:医务科。【B】符合“C”,并

医务人员熟悉并执行该规定。

责任科室:临床各输血科室。【A】符合“B”,并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率100%

责任科室:临床各输血科室。

下载(全年)传染病管理监督与持续改进[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年)传染病管理监督与持续改进[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学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七、医学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4.17.1医学影像(包含,普通放射、CT、MRI、超声、核素成像等)部门设置、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服务项目满......

    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

    4.8.1 合理配置急诊资源,人力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 4.8.1.1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符合《......

    康复科管理与持续改进

    康复科管理与持续改进 1. 1.有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的康复指南/规范。3.康复医师对每个康复患者有明确诊断与功能评估并制订康复治疗计划。4.开展临床早期康复......

    医院传染病管理总结分析及持续改进措施

    2017年**市中医医院传染病管理 总结分析及持续改进措施 传染病管理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控制传染病流行是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关键。今年我院共网络直报传染病......

    传染病管理全年工作计划

    庞光卫生院 传染病管理全年工作计划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要求,我院在总结2011年全年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基础......

    重症医学管理与持续改进

    重症医学管理与持续改进 4.8.1 重症医学科室布局、设备设施、专业人员设置及医院感染控制符合《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

    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目录(大全)

    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目录 4.7.1实行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有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机制。 4.7.1.1. 1、有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相关制度与程序。 2、各位......

    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一、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审标准 评价要点 4.11.1 康复医学科的设臵应当符合《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能开展康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