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发展 构建生态水平新农1
科学发展上水平构建生态新农村
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2012年4月16日)
各位领导: 下午好!
我汇报的题目是:科学发展上水平,构建生态新农村。
一、戴庄村概况
戴庄村位于天王镇最南端,由原戴庄、白沙、南庄三个村合并而成,是远近闻名的有机农业村。全村总面积10.4平方公理,耕地面积7312亩,村域内有15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875户农户,总人口2889人。近年来,我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走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实现了富民强村、和谐发展的目标。连续多年被镇江、句容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2007年荣获江苏省“文明达标村”; 2007年12月荣获镇江市“绿色村镇”称号;2011年被江苏省农委命名为镇江市首家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12620元,村级可用资金达到150万元,率先实现了小康核心指标,农村生活条件继续朝着小康富裕迈进。
二、生态村建设情况
(一)创建思路
以新农村建设这主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
— 1 — 围绕镇党委、政府的工作目标,按照建设“生态、宜居、富民、活力”新天王要求,把生态建设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统一起来;与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突出“六清一建、三清一绿”为主要载体,注重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努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打造富裕和谐新农村。
(二)创建的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2010年,我镇创建国家级生态镇通过考核验收后,戴庄村在创建江苏省生态村的基础上,提出了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的工作目标。在市环保局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村始终把国家级生态村创建作为村两委会的重点工作来抓。一是搭建班子,落实责任。把国家级生态村创建工作定为目前的“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的环保负责人员,全面负责生态村创建及环保检查等具体工作。二是全面规划,健全制度。根据本村特点,把全村的各项建设与生态建设统一起来规划,工业区、民房、公共基础设施等都纳入了生态建设具体规划。并建立健全了环保各项制度。三是统一思想,合力创建。我们召开了党员、组长及代表参加的不同层次的动员部署大会,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同时加大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生态村建设具体
— 2 — 要求的宣传,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
二是突出高效农业,促进生态建设。在创建过程中,我们着眼于让农民富裕起来,把生态建设与有机农业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有机农业带动生态建设的作用。根据整体规划,我村已于2006年成立了全省首家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同时,我村对工业区企业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要求进区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重的项目坚决予以否决。在严把准入关的同时,我们配合环保部门,对工业园区内工业企业加强监督监察,并有效地进行集中监督。在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销、实现农民富”这一宗旨,不断加快富民强村进程。我村在2008年底农民人均收入已超过小康线,集体经济年收入更是达到100万元,给生态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财力保障。
三是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环境面貌。近年来,我村根据镇党委、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加快镇村联动”的发展要求,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共投入资金430万元,对白沙自然村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投入100多万元完成了村级水泥道路建设;投入100余万元新建了集健身、休闲为一体的白沙村民文体广场;投入40余万元用于绿化工程建设,村主干道绿化率达100%、村庄绿化
— 3 — 率达37.6%,添置路灯 10盏。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投入5万余元在公共场所建立公厕1座,建立环保垃圾箱18座,公共卫生状况明显改观。为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我村对全村生活污水处理进行了规划,先后投入资金30多万元,在白沙自然村实施了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工程,已于去年竣工。
四是加强全面联动,共创生态文明。为使全民参与创建,提高整体创建效果,我们把生态村建设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操作中。通过精神文明宣传教育,提高了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科学发展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等。通过在“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评比活动中提出生态村创建具体要求,使改水、改厕等文明生活方式深入千家万户,使农民改变了杂物乱堆乱放的落后生活方式,改变了陈规陋习,取而代之的是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三、创建成绩和效果
目前,我村创建生态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通过生态村的创建,推动了我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和村民素质的全面提升。我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了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科学发展意识和环保意识,引导村民珍惜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繁荣了农村生态文化。二是通过生态村的创建,我村的环境更加洁净。过去农村“脏、乱、差”现象明显改善,建立健全了
— 4 — 卫生保洁员队伍,切实做到长效管理,一个清新优雅宜居宜业的新戴庄呈现在人们眼前。三是通过生态村的创建,我村的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了省级生态村的要求。其中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为100%,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100%,有机产品基地占农田面积为96.3%,秸杆综合利用率为100%,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清洁能源普及率99.4%,生活污水处理率在工程完成后也将逐步达标。
四、下一步打算
创建生态村使我村加快了推进小康生活的步伐,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我村将再接再厉,继续探索创建的形式和方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在省级生态村及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的基础上,依托国家4A级茅山风景区和省级九龙山风景区的综合旅游资源,突出戴庄村的有机农业乡村生态游。以“亲近大自然,好吃、安全的有机食品,纯朴、清静的自然风光”为主题,以“小时候的味道又回来了!”为广告语,建设句容瓦屋山有机农业公园。与一般的乡村旅游搞差别竞争、形成特色,打造江苏省旅游新亮点,争取早日创成更高水平的国家级生态村。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第二篇:新农合保障水平提高
新农合保障水平提高、群众看病不再难
“十一五”期间,我州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前完成任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农村地区,全州共有339.35万人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我州农民参合率提前三年达95%以上,累计共筹资127049.60万元,共有979.12人次农民因病得到补助,补助总额为89212.24万元,新农合保障水平逐年提高。
2004年,凯里市率先在我州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当年参合率仅为32.41%,人均筹资仅为40元,报销比例为45%,年报销封顶线2000元。平均每一住院人次补助费为413.50元。2005年新农合试点扩大到三穗县,2006年扩大到麻江县、镇远县、岑巩县,2007年全州各县市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启动实施以来,各县市认真总结前阶段经验,适时调整新农合补助政策,建立和完善新农合各项管理制度,努力提高保障水平,筹资总额和报销比例逐年提高,报销范围逐步扩大。至2010年全州参合率达97.5%,新农合人均筹资从原来40元提高到人均140元,报销比例最高达80%,年报销封顶线高达6万元。现次均住院补偿达694.32元。“十一五”期间,累计有44254名农村孕产妇得到免费住院分娩,有10580名因患白内障致残者得到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重返田间地头。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第三篇:践行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践行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农村”是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有关会议精神的重要任务,也是力促地方经济发展,构建“五型农村”的首要职责。按照创建“全国生态市”、“和谐农村”的要求,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时不我待、奋起超越。必须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解放思想、创新实践;必须始终坚持结合农村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切实提高“和谐农村”创建水准。必须进一步坚定了“践行科学发展观、打造‘和谐农村’”的信念及“有为有位”的信心和决心。必须树立“四种意识”,构建“和谐农村”。
一是树立“争先创优”意识,构建“活力”农村。坚持将上级的要求、农村的追求、群众的需求作为和谐农村创建工作的突破口,农村领导班子必须高度统一思想,深化创建理念,立足农村实际,狠抓措施落实。主要是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制定好我们短、中、长期“和谐农村”创建目标,在规划制定、创建方案、实施措施等方面,统筹兼顾,注重实效。既考虑实现目标及创建过程的统一,又考虑有针对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特别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抓创建的新理念,树立农村与驻农村干部共创共建的新举措。如,深化“农村与驻农村干部联抓联创制”、“楼院与居民联户共建制”、“骨干与群众联手共促制”等等。通过优化农村综合管理手段,营造“千家万户抓创建”氛围,夯实“共创共建”
基础,激活“和谐农村”创建活力,彰显“和谐农村”特色。
二是树立“有为有位”意识,构建“五型”农村。坚持将“和谐农村”的创建,与当前创建“全国生态市”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创建“平安型农村”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创建“绿色农村”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创建“省级和谐农村”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在农村党建、农村环境、农村平安、农村民生、农村管理、农村文明等方面出新招、亮实招、促实效。特别是,要根据农村各项工作增多、外来人口比较密集,管理难度相对增加等特点,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加大“人性化管理”、“亲情化管理”的力度,使他们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为和谐农村建设多作贡献。
三是树立“和睦亲善”意识,构建“人文”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好农村领导班子一班人的作用,坚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身体力行科学发展观,率先垂范“和谐农村”创建,凝心聚力凸显人格魅力。充分调动好农村党员骨干、积极分子的创建积极性,躬身实践、深入调研、体察民情、善解民意、为民务实、树好形象。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好农村志愿者队伍、“农村文化娱乐阵地”等作用,切实抓好居民之间的和睦相处教育、农村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结对帮扶”教育等。通过优化创建活动载体,量化创建活动考核,展示创建活动成效,进一步完善“人际和睦”的“联系链”,凸显农村居民道德新风尚。
四是树立“不断创新”意识,构建“和谐”农村。始终坚持创新、求实、进取、高效的创建理念,找准“和谐农村”创建的结合点,提升“民生工程”的渗透力,将为民做好事、办实事贯穿于“和谐农村”创
建的始终,将发挥农村功能、整合农村资源、优化农村管理贯穿于农村发展的始终。就书院平农村而言,必须充分发挥好“地域型农村”的潜在活力,切实加强对农村工作的科学管理,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时,进一步深化“生态农村”创建等活动,在创建内容、方法举措、运作机制等方面,下苦功、创新路、出实效。通过上级的关心指导、驻农村干部大力支持、农村上下的共同努力,将“和谐农村”创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四篇: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泰州”再创辉煌
——在泰州市妇女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年3月7日)
唐 龙 珍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泰州市妇女联合会第二届执行委员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市妇女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来,泰州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五年来,全市妇女高扬‚四自‛风帆,投身创业实践,在泰州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上施展才华,贡献力量。各级妇联组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 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圆满完成了第二次妇代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妇女儿童事业呈现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围绕富民强市,组织妇女参与发展作出新贡献 五年来,全市妇女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成为推动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面向市场大胆创业。各级妇联高举创业大旗,搭建创业平台,通过大手笔推进、零距离服务、团队化管理,掀起‚创业富民‛热潮。五年来,各级妇联举办创业培训班1426期,40多万城乡妇女掌握1-2门致富新技术;妇联系统的130名特邀信息员、63个巾帼劳务中介组织为城乡妇女提供全天候服务。广大妇女自主创事业、下岗创新业、返乡创家业,全市涌现女企业家558名,致富女能手2273名,‚妇‛字号社区家政服务品牌和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796名村镇级妇女干部拥有致富项目和实体,带动10多万妇女致富。为保持‚十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8%的发展态势作出了积极贡献。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广大妇女探索工作新方法、寻求发展新思路、力求生活新色彩,积极参与‚五城同创‛、‚平安泰州‛、‚学习型城市‛等创建活动。热心奉献的132支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在扶贫济困、抗洪救灾、拥军优属等活动中挥洒汗水、贡 献才智。活跃在城乡的124支巾帼健身队积极推动全民健身。197所优秀家长学校成为育人的重要载体,7000多名家教志愿者帮助98.68%的家长树立科学家教观。526名‚贤内助‛筑起家庭助廉的牢固防线。全市文明家庭创建活动面达到95%以上,为泰州顺利通过‚创模‛、‚创卫‛验收增光添彩。
敢于超越争先创优。广大妇女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投身‚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农村妇女‚人人学、家家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城镇女职工岗位建功、岗位奉献、岗位成才,争做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排头兵。知识女性刻苦攻关,在科教兴市中大显身手。政法战线女干警忠于职守,在打造平安泰州中树立榜样。新市民妇女融入泰州城、争做文明人。民主党派妇女建言献策,心系群众。五年来,广大妇女争当岗位创优、行业创优的排头兵,1328个巾帼示范岗展示了当代女性争创一流的时代风采。全市表彰女科技带头人100名,市级以上‚三八‛红旗手94名,两赛先进个人和集体695个。
二、全面履行职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取得新成效 各级妇联认真履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职责,形成了维权手段法律化、维权网络社会化、维权重点基层化、维权工作规范化的工作新格局。不断强化源头维权。各地认真贯彻省、市妇女工作会议精神,协助政府抓好妇女儿童规划的制定、实施和目标分解。广大妇女的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参政议政的层次和水平明显提高,女干部队伍不断优化壮大。目前,全市共有女干部3.26万人,占干部总数的34.32%,比2000年提高了5.35个百分点,各级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的比例为27.43%、19.96%,分别提高了2.62、1.82个百分点,为谋求男女平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极实施职能维权。各级妇联积极探索社会化维权工作格局,创立了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妇女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和社区维权服务站等救助机构,积极参与打拐、禁赌、禁毒、帮教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月、三八维权周、妇女议事日等活动,妇女自主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全市共接待妇女来信来访2万多人次,结案率达98%以上。40多名妇联干部被聘请为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涉及妇女维权案件325起;全市建巾帼维权投诉站、点775个,形成群众团体和司法部门共同维权的有效机制。市妇联成立情感爱心俱乐部,开通‚爱心热线‛,维权更加温馨、贴心。
持续推进实事维权。各级妇联通过1+1结对资助、社会妈妈扶助、春蕾资金援助等形式实施‚春蕾计划‛,兴办春蕾班47个,帮助万余名贫困儿童重返校园。12564户贫困家庭通过滚动 扶贫,脱贫致富;165支巾帼志愿者、‚三八‛助耕队,为帮扶困难群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妇联开展‚情暖万家‛主题活动,先后帮扶10户特困家庭脱贫,资助3名贫困女大学生入学,扶持38名女性启动创业,使妇女姐妹心有所归,情有所依。
三、积极寻求突破,妇联组织自身建设迈出新步伐 各级妇女组织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狠抓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妇女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组织网络迅速拓展。按照党建带妇建的原则,进一步健全乡镇、村级妇女组织,形成一支‚带头创业致富,带领妇女致富‛的基层妇女干部队伍;加快建立社区妇联组织、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妇委会及新经济领域妇女组织;因地制宜组建知识女性、各界精英、下岗女工等12支巾帼团队,聚合社会力量,荟萃妇女智慧,形成全面开放、纵横交错的工作网络。
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大力弘扬‚视团结为生命,以创新为灵魂‛的妇联精神,切实加强妇女工作机制创新和作风建设,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构建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注重将丰富的群众实践和妇女工作经验上升到理性高度,形成一批有影响的理论成果;注重发挥妇女代表和妇联常、执委联系妇女群众的重要作用;市、市(区)妇联实现了信息的互连互通,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泰州妇女网获得全国妇联系统地市级优秀网站。妇女事业日益壮大。妇女儿童事业蓬勃发展,各级妇联管理的实体在改革中不断壮大,成为服务妇女儿童的重要基地和窗口。市妇联艰苦创业,建成总规模18000平方米、总投入近3000万元的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实现了艺术幼儿园、欢乐亲子园、芬芳巾帼园三园一体的运营模式,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亲子、托幼、儿教,创业、就业、中介,培训、教育、指导三条服务链,并通过项目引进、市场运作、规范管理,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经济、社会效益双赢。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
——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妇女组织才能充满战斗力。各级妇联只有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妇女运动实践,才能使党密切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更畅通、纽带更牢固、支柱更坚实。
——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妇女工作才能增强凝聚力。各级妇联只有以服务发展为本、服务基层为根、服务妇女为源,强化服务意识,坚持服务先行,才能把妇女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只有始终坚持前瞻思维,妇女活动才能释放号召力。各级妇联只有以改革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体现妇女特色的活动,才能促进妇女工作理论创新、观念创新、组织创新、机制 创新,形成资源共享、载体共用、优势互补、工作互动的新格局。
——只有始终坚持艰苦创业,妇女事业才能永葆生命力。各级妇联只有营造以效果论成败、以作为求地位的工作氛围,形成精诚团结干事业、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团队精神,才能促进干部思想境界的提高、组织能力的提升和工作效能的提速。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市妇女运动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上级妇联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离不开全市新老妇女工作者和广大妇女的无私奉献和团结拼搏。在此,我代表全市广大妇女,向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朋友和广大妇女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妇女运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少数地方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妇女整体素质与时代发展要求仍有差距,妇女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妇女发展的法律、政策保护体系和社会保障体制急需继续完善,妇女参政程度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妇联组织的工作能力、运作机制、服务手段也需要进一步创新。
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带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带着250万泰州妇女的热切期盼,我们正迈进全新的五年。这五年是泰州跨越发展的黄金期,也是泰州妇女运动全面推进的机遇期,广大妇女使命重大,妇女事业天地广阔。今后五年我市妇女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妇女儿童发展环境得到全面优化,妇女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地位得到充分尊重;性别平等、和谐发展的意识在全社会日益深入人心;妇女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
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全市各级妇女组织的不懈奋斗。今后五年我市妇女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情系民生,心系发展,树立新目标,抢抓新机遇,探索新举措,谋求新突破,团结带领全市妇女积极投身‚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泰州‛的伟大实践,推动泰州妇女运动再创新辉煌。
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全市妇女的共同参与。今后五年我市城乡妇女的光荣使命是: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奋斗目标,弘扬‚四自‛和‚三创‛精神,用崇高的理想激 励自己,用美好的情操陶冶自己,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做有能力、有活力、有魅力的新女性,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以新的作风、新的形象、新的发展成果,展现无愧于时代的巾帼风采!
一、投身发展大潮,建设城乡繁荣、生活富裕的小康泰州 各级妇联要把‚率先发展”作为奋斗的动力,在建设全面小康泰州的进程中做优工作品牌。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创佳绩。各地要按照‚建设新农村、创造新生活‛的要求,拓展服务网络、强化科技培训、实施致富项目、创新扶贫模式、加大转移力度,着力提高农村妇女参与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新农村巾帼示范基地的引领、带动和激励作用,大力培育聚集各方资源、彰显地方特色、发挥妇女主体作用、体现新农村特征的示范点。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和家庭明辨荣辱、崇尚美德、和睦家庭、团结邻里,努力在‚生产发展‛中创佳绩,在‚生活宽裕‛中建新业、在‚乡风文明‛中作贡献、在‚村容整洁‛中显身手、在‚管理民主‛中有作为,争当‚树立新观念、掌握新本领、倡扬新风尚、创造新生活‛的新农民。
为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建功立业。各地要组织动员妇女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新型 工业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引导妇女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企业的发展、社会的需求、祖国的繁荣紧密结合起来,立志创事业、创大业、创伟业;充分发挥女企业家典型引路、事迹感召、成功激励的精神效应,激发妇女的创新热情、创造活力和创业潜能。要进一步唱响‚岗位在行动〃建功‘十一五’‛主题,引导妇女积极投身‚巾帼建功‛活动,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作风、精湛的技能,促进我市工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为加快泰州全面达小康竭诚奉献。各级妇联要遵循“重心下移、互动联动、抓点带面、统筹推进”的工作原则,探索城乡、区域妇女工作整体推进的运行机制,使之在内容上相互渗透、方式上相互借鉴、效果上相互促进,形成妇女工作城乡互动、统筹发展的规模优势和集聚效应。要坚持发展维权齐抓、宣传培训结合、文明和谐共建,努力搭建城乡妇女横向联系的交流平台、对口帮扶的服务平台、转移就业的发展平台,通过联手合作、信息传递、示范引导、融合互动,不断提高广大妇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使妇女成为自主创新的生力军,为加快我市全面达小康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弘扬先进文化,共创知荣明耻、传承美德的和谐社会 营造团结互助、诚信友爱、公正民主、安定有序的和谐环境,需要人人参与。各级妇联要不断放大‚家‛字磁场效应,立足家庭和谐,带动社区和谐,推动社会和谐。
以女性的文明进步带动人际的和谐相处。各级妇联要努力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妇女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女职工的岗位技能、农家女的致富本领、新市民的文明程度、女青年的责任意识、下岗女工的创业能力、女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知识女性的创新水平,举社会之力,助妇女成才。要引导妇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做弘扬时代精神的先行者、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者、社会文明新风的传播者、民主与法制精神的捍卫者,用自身良好的素质影响家庭和社会,在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中发挥独特作用。
以科学的教养方式促进家庭的和谐发展。各地要进一步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思想,抓宣传扩大影响、抓试点总结经验、抓示范引领带动、抓特色创新品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作用。要结合当前形势和要求,从儿童特点和需求出发,以培植伙伴友情、培养长幼亲情、培育社会真情为重点,运用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活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推进‚双合格‛活动和小公民道德建设行动。要用尊重儿童、呵护儿童、引导儿 童、快乐儿童的理念,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形成为儿童当表率、做好事、办实事的良好风尚。
以丰富的创建活动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各地要有机组合各类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在载体上抓融合、在资源上抓整合、在工作上抓联合,着力推进和谐家庭建设,不断扩大品牌效应。要紧紧围绕“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广泛开展生动活泼、各具特色的家庭道德实践活动,努力打造家庭美德建设的精品,促进各类特色家庭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成为引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范和旗帜。要充分尊重家庭的主体地位和意愿,调动和发挥广大家庭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千家万户共创美好家庭幸福生活,共享和谐社会建设成果。
三、增强国策意识,营造男女平等、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竭诚为妇女儿童服务是妇联的重要职责。各地要从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加大‚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力度,使关心妇女儿童发展、支持妇女儿童事业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开辟女性参政的广阔政治舞台。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妇女发展规划中有关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规定,主动协助 组织人事部门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密切关注换届选举、机构调整、选送深造、竞争上岗等机遇,加快建立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女性人才队伍;要抓住决策前的建议环节、决策中的参与环节、决策后的监督环节,推动妇联干部的选拔使用和合理流动。要积极宣传‚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和优秀妇女的先进事迹,营造有利于女性人才健康成长的舆论环境,保障妇女在宏观决策、资源配置、社会保障等方面平等分享社会资源。
创造儿童成长的健康育人环境。各级妇联要多做聚人心、暖童心、宽民心的工作,进一步关注城乡儿童生存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围绕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和专项检查,拿出对策和方案,积极反映并呼吁,促进各项保护措施落到实处,为流动家庭、空巢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儿童送温暖、献爱心。要加大‚春蕾计划‛实施力度,重点关注高中阶段和职业技术学校的贫困女生,通过建档立册,牵线搭桥,完善救助措施,扩大救助范围;加强毕业班贫困生实用技术培训,提升救助层次,使关心女孩、爱护儿童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提供妇女权益的有效保障机制。各级妇联要立足化解矛盾,促进稳定,不断完善以妇女维权热线和妇联信访窗口为主的咨 询投诉网络,以维权联席会成员单位为主体的司法保护网络,以法律援助中心为依托的法律救助网络,以预防犯罪、禁赌、禁毒等自治组织为基础的妇女帮教网络,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舆论监督网络,切实为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要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妇女主动学法,自觉守法,成为自主维权的主体。要真情关爱农村妇女,真挚对待新市民妇女,真心帮助面临困难的弱势妇女,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全面加强妇联组织建设
实现妇女工作的跨越发展,关键是加强妇联组织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各级妇联要团结进取,合力谋事,联手成事,努力实现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同步,妇女工作与妇女群众需求合拍,妇联影响与社会认同共鸣。
建立全方位妇女组织体系。各地要根据‚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的要求,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方位覆盖的妇女组织网络,大力培育和发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各类妇女团体,同时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农村妇女组织的巩固上,放在社区妇女组织职能的完善上,放在机关妇 委会作用的发挥上,放在团体会员工作的活跃上,放在新经济领域和新市民妇女工作载体的构建上,不断延伸工作手臂、拓展活动空间,形成全方位、开放式的妇女组织体系。要加强与团体会员、巾帼团队、妇女代表、妇联执委的密切联系,依靠精英妇女,联系优秀妇女,带动基层妇女,增强团结、凝聚、服务功能,使妇联真正成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建设高素质妇联干部队伍。各地要围绕能力建设,大力开展培训学习活动,努力提高妇联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驾驭全局、公共协调、务实创新、整合资源、表达和维护妇女权益、开发和凝聚妇女人才等综合能力,争取并协助党委组织部门吸纳领导管理型、专家学者型、创业带动型人才到妇联工作,把妇联建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群众团体。要真情关怀基层妇女干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尽力帮助她们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她们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本领。各级妇联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努力使领导班子成为政治立场坚定、工作作风扎实、创新欲望强烈的优秀团体。
打造服务型群团工作平台。增强群众工作能力是提升妇联工作质量的关键。各级妇联要不断拓展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广泛开展以人民陪审员、法律援助、维权代言人等为形式的实 质性服务,以联谊组织、非营利性社团、巾帼团队等为依托的指导性服务,以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心理咨询、婚姻介绍等为内容的中介性服务,建立与妇女广泛联系、平等沟通、共同参与的工作平台。要构建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采取项目化运作、社会化推进、规模化发展、企业化管理的运作模式,把妇联实体建成硬件完善、软件超常的服务品牌,开辟‚服务妇女、服务儿童、服务社会‛的更新更广领域,使妇女事业在党和政府以及妇女群众的双满意中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
各位代表、同志们,泰州市妇女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揭开了我市妇女运动的新篇章。新的五年,新的追求,新的希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妇女励精图治,同心同德,为把泰州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科学发展体会(新)
通过深入系统的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使我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结合实际,对照自身在解放思想和统计调查工作中的情况,制定了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具体措施,以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目的。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二阶段的工作安排,总结前段时间学习的点滴体会,同时认真查找自己存在的不足,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以利于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
一、学习体会
1、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一名统计调查干部就要努力以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基准,不断创新,在促进统计调查工作提高的基础上,服务基层,服务科学发展,坚持为党委政府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信息资料,为商洛突破发展做贡献。
2、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索中发现的又一真理,是在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后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方针,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我国正处在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名党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能好高骛远,片面地同发达资本主义在客观方面去对比,不加分析地去认同,要切实结合我国在历 史发展过程中是始终在辩证地结合,客观地分析,科学地发展上有所突破。
3、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具体化的最新成 果,也是我们党几代领导核心集体智慧的结晶。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站在了 历史的高度提出的中国怎样发展、如何发展的指导理论,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得民心、顺民意。社会主义不光是中国已各国家,但只有 中国才能真正可以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抗衡,才真正可以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相角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学习不主动,自觉性不高。往往以工作忙为借口,不能自觉主动抽时间静下心来学习,利用工作空闲和业余时间学习也比较少。经常是上级要求学什么就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的多学,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少学,常常是需要什么学什么,急用什么学什么,碰到材料才找依据、查资料。主要表现在理论学习不深入、不系统、不透彻,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只是从表面上学习,没有从更深层次上去学习、去研究、去理解、去感悟、去运用、去指导工作。
二是宗旨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对工作落实的力度不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不够,有时有畏难情绪;工作中有急躁情绪,对待调查对象的态度还不够热情,说话的方式还不够婉转。
三是工作被动应付多,主动超前意识较差。工作中经常是处于奉命行事,落实任务,领导安排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不能做到超前思考、提前预测、及时准备。尤其是遇到工作多、时间紧、任务重时,疲于应付,导致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创新性不够。
四是调查水平、调查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参加工作时间较短,工作经验还比较欠缺,调查水平和调查方法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要求,亟待提高。
三、整改措施
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决心加强学习,拓宽思路,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理念引导和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提高学习能力上下功夫,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提高工作能力上下功夫,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在提高工作落实能力上下功夫,进一步明确抓落实的标准、重点和程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本职,拓展统计调查服务领域,改进统计调查服务方式,不断提高统计调查服务水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密切关注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情况,及时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各级领导提供准确、全面、真实的统计调查资料,加强统计调查数据的诠释,使统计调查成果惠及全社会。
3、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多深入基层、农户,多反映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