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好交通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做好交通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免费文秘网免
费公文网
做好交通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调查与思考2010-06-29 18:21:41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做好交通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做好交通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调查与思考(2)本文作者:天天乐 免费文秘网原创投稿
(X交通局纪委)交通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命脉,近年来,XX交通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成绩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一些腐败分子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利用交通建设工程项目多,投资规模大等优势,以权谋私,收受贿赂,肆意侵吞国家集
体钱财,既阻挠了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又严重损害了交通部门的形象。如前几年我系统被区检察院查办的贪污贿赂案件中,全部涉及交通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因此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交通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主要特点
1、涉案人员多为一线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工程现场管理。从以前发生的交通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来看,涉案人员主要负责工程计量、规范施工、工程进度等现场管理工作,这些工作把关得严与宽、紧与松、规范与否,既与施工单位有着利益关系,又与一线管理人员能否从中获得不法利益有关,而某些管理人员也容易在利益驱动下,与施工单位串通一气,实施“双赢”行为,使得这些案发都与交通项目建设存在着直接因果的关系,每一件犯罪事实都与工程利益密切相关。
2、涉案人员多为业务骨干,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这批人长期在交通工程建
设领域工作,都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具有娴熟的业务技能,工作上具有难以替代性,这一方面助长了其自大性,另一方面也使其作案手段更趋技术化,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如犯罪嫌疑人刘某某在某隧道工程中,发现设计的土石方方量比实际要多出来6000方左右,按每方元计算有10万元,这种工程量审核上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非专业人员难以发现,按理应在施工后的决算中予以调整。犯罪嫌疑人刘某某却伙同另一犯罪嫌疑人郑某某,瞒天过海,串通工程承建人,将该款占为己有。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贪心,导致了技术关口的失守,到最后的领导审核时,其实已是例行公事,难以发现此类问题了,国家的财产就这样流入了个人的口袋。
3、多为智能性犯罪,具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事实上,在检察院侦查此案前,有关部门也有所察觉,并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犯罪嫌疑人得知风声,立即进行了串供,订立了攻守同盟,导致调查
无功而返。而且,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意识不仅表现在案发后的串供,在平时作案时也已有所考虑,犯罪嫌疑人翁某在剖析时讲的一句话就透出这种意味:我也经常在考虑,如何把我们的行为合法化。这个合法化,其实就是如何钻法律的空子,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披上一件貌似合法的外衣。
4、多为窝案、串案,形成了一个腐败的小环境。发生的案件中,既有2人共同作案的,也有4人共同作案的,表现在上下级之间、业务关联岗位之间联手作案、互相包庇、互惠互利,结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共同体,甚至更大范围的“犯罪网络”。在这里,腐败成了一种氛围,在这种环境中,你另类,就会为小团体所排斥,成为别人心目中的怪胎。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有一犯罪嫌疑人在与其他人共同参与管理公路建设中成为贪污共犯,而在其后单独管理某工程中,却没有这方面经济问题,办案人员问其原因,那人说:我是不想拿那
些钱的,但大家在一起,我不拿,就好象有些特别,不合群。
5、多为贪财挥霍型案件,对金钱的占有欲望较强。这些人收入不高,却生活奢侈,大多有赌博劣习。由于私欲膨胀,他们不仅在材料采购、工程量计算中作手脚,还伸手向工程承包人索要,以满足自己挥霍之需。这些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如犯罪嫌疑人刘某某、翁某某以借为名向他人索要了2万元,两人马上各买了只价值1万多元的帝舵名表。对金钱的强烈占有欲还表现在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勾心斗角,相互瞒骗上,如犯罪嫌疑人刘某某明明通过多核土方量从承包人处取得了8万元,却告知另一犯罪嫌疑人郑某某只拿来6万元,自己从中多占了2万元。
二、犯罪原因
1、不高的薪水收入和公路建设企业、承包商丰厚的利润收入之间形成的鲜明对比。目前,受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国家工作人员的收入
普遍不高,作为交通部门一线管理人员,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在工程的管理中又很清楚一个工程能赚多少钱,而自己辛辛苦苦干一辈子的工资收入还不及自己管理的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利润,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导致这些人心理失衡,再加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腐蚀,私欲膨胀,产生“不捞白不捞,不要白不要”等错误思想认识,极易把手中权力当作生财工具,走上违法违纪、乃至职务犯罪的道路。
2、原项目投资体制以及交通建设组织形式上的问题。客观上还缺少一套完整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项目体制。公路建设组织形式落后,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与政企不分,其本质就是“政企不分,官商一体”。有关部门既是建设者,又是管理者,项目实际是在一个半封闭的系统内运作。如案件中交通局下属的XXX工程有限公司,名义上是由XX区公路段(属国有事业单位)出资90%和XX交通工程
第二篇:做好交通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调查与思考(共)
本文作者:天天乐 好范文原创投稿
(X交通局纪委)
交通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命脉,近年来,XX交通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成绩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一些腐败分子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利用交通建设工程项目多,投资规模大等优势,以权谋私,收受贿赂,肆意侵吞国家集体钱财,既阻挠了交通事业的健康发
展,又严重损害了交通部门的形象。如前几年我系统被区检察院查办的贪污贿赂案件中,全部涉及交通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因此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交通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主要特点
1、涉案人员多为一线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工程现场管理。从以前发生的交通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来看,涉案人员主要负责工程计量、规范施工、工程进度等现场管理工作,这些工作把关得严与宽、紧与松、规范与否,既与施工单位有着利益关系,又与一线管理人员能否从中获得不法利益有关,而某些管理人员也容易在利益驱动下,与施工单位串通一气,实施“双赢”行为,使得这些案发都与交通项目建设存在着直接因果的关系,每一件犯罪事实都与工程利益密切相关。
2、涉案人员多为业务骨干,具有一定的专业特长。这批人长期在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工作,都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具有娴熟的业务技能,工作上具有难以替代性,这一方面助长了其自大性,另一方面也使其作案手段更趋技术化,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如犯罪嫌疑人刘某某在某隧道工程中,发现设计的土石方方量比实际要多出来6000方左右,按每方16.5元计算有10万元,这种工程量审核上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非专业人员难以发现,按理应在施工后的决算中予以调整。犯罪嫌疑人刘某某却伙同另一犯罪嫌疑人郑某某,瞒天过海,串通工程承建人,将该款占为己有。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贪心,导致了技术关口的失守,到最后的领导审核时,其实已是例行公事,难以发现此类问题了,国家的财产就这样流入了个人的口袋。
3、多为智能性犯罪,具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事实上,在检察院侦查此案前,有关部门也有所察觉,并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犯罪嫌疑人得知风声,立即进行了串供,订立了攻守同盟,导致调查无功而返。而且,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意识不仅表现在案发后的串供,在平时作案时也已有所考虑,犯罪嫌疑人翁某在剖析时讲的一句话就透出这种意味:我也经常在考虑,如何把我们的行为合法化。这个合法化,其实就是如何钻法律的空子,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披上一件貌似合法的外衣。
4、多为窝案、串案,形成了一个腐败的小环境。发生的案件中,既有2人共同作案的,也有4人共同作案的,表现在上下级之间、业务关联岗位之间联手作案、互相包庇、互惠互利,结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共同体,甚至更大范围的“犯罪网络”。在这里,腐败成了一种氛围,在这种环境中,你另类,就会为小团体所排斥,成为别人心目中的怪胎。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有一犯罪嫌疑人在与其他人共同参与管理公路建设中成为贪污共犯,而在其后单独管理某工程中,却没有这方面经济问题,办案人员问其原因,那人说:我是不想拿那些钱的,但大家在一起,我不拿,就好象有些特别,不合群。
5、多为贪财挥霍型案件,对金钱的占有欲望较强。这些人收入不高,却生活奢侈,大多有赌博劣习。由于私欲膨胀,他们不仅在材料采购、工程量计算中作手脚,还伸手向工程承包人索要,以满足自己挥霍之需。这些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如犯罪嫌疑人刘某某、翁某某以借为名向他人索要了2万元,两人马上各买了只价值1万多元的帝舵名表。对金钱的强烈占有欲还表现在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勾心斗角,相互瞒骗上,如犯罪嫌疑人刘某某明明通过多核土方量从承包人处取得了8万元,却告知另一犯罪嫌疑人郑某某只拿来6万元,自己从中多占了2万元。
二、犯罪原因
1、不高的薪水收入和公路建设企业、承包商丰厚的利润收入之间形成的鲜明对比。目前,受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国家工作人员的收入普遍不高,作为交通部门一线管理人员,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在工程的管理中又很清楚一个工程能赚多少钱,而自己辛辛苦苦干一辈子的工资收入还不及自己管理的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利润,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导致这些人心理失衡,再加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腐蚀,私欲膨胀,产生“不捞白不捞,不要白不要”等错误思想认识,极易把手中权力当作生财工具,走上违法违纪、乃至职务犯罪的道路。
2、原项目投资体制以及交通建设组织形式上的问题。客观上还缺少一套完整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项目体制。公路建设组织形式落后,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与政企不分,其本质就是“政企不分,官商一体”。有关部门既是建设者,又是管理者,项目实际是在一个半封闭的系统内运作。如案件中交通局下属的XXX工程有限公司,名义上是由XX区公路段(属国有事业单位)出资90%和XX交通工程
公司(系非国有企业)实物出资10%共同组成。实际上XX交通工程公司的出资纯粹是为成立公司用,而实际上并未使用其实物设备,也未参与管理。只是因为公司成立需要二家出资方,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组建的,事实上成立该公司主要是用于解决公路段施工运作问题,在一段时期,公路段和宇通公司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而在施工管理上,交通工程项目交于承建商承建,无论是否再次分包,工程质量及进度都由局工程科管理。
3、群体性共同犯罪严重破坏了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相关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作用,使内部管理防范制度失效,监督手段形同虚设。从某种调查情况来看,有些案件的发生并不能简单的归咎于管理制度不健全,操作流程不规范,从监督看,应该说交通系统内部还是有其一整套监督管理制度的,由区交通局对工程业务、资金拨付进行管理,对有关人员进行监督管理,但上级部门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程序上审核,实际上无法时时刻刻盯住它。由于在工程现场管理中,项目经理、现场管理人员相互勾结,使整个管理处于事实上的无监督状态。如犯罪嫌疑人翁某某、刘某某、张某某、俞某某就是这样轻而易举地在一年半时间内,在螺北线、塔螺线、大乌线、大螺线公路建设中,采用虚报冒领的方法,相互勾结共10次骗取公款,共计240000元。这些情况说明,对这些环节的程序制定、权力制约和监督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规范甚至有缺失之处,只要有关人员私欲膨胀,职务犯罪就可能随时发生。
三、预防对策
交通工程建设是交通部门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大工程有之,上万元的小修小补工程则是“家常便饭”。随着普陀交通基础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交通系统的一些要害部门、重要岗位,已成为职务犯罪的易发岗位,因而发生案件是难免的,但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和对待。从前年我系统发生几起案件来看,虽然与国内其他地区发生的交通系统腐败案件相比,级别不高,数额也不是特别巨大,但问题绝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近年来,在区检察院和区纪委监察局的指导下,我局认真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此项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既要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加大震慑力,又要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制约,并利用已建立起来的建筑市场廉洁准入制和行贿档案查询制度,严密防范有行贿记录和不良行为的工程建筑队进入交通建设市场,净化市场环境,从根本上保证“工程优质、干部优秀”。具体地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1、要加大廉政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交通系统内部预防职务犯罪的氛围。尤其是重要岗位工作人员、领导干部,面对交通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态势,更应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慎独”和“畏权”意识。宣传教育要立足实效,形成制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法制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既要注意运用正面教材,更要注重运用反面教材。从主观上分析,有一部分人虽没有职务犯罪,并不是他不想职务犯罪,而是不敢为或不能为职务犯罪,这一部分人可以称之为不稳定人员,其思想随意性很大,犯罪的可能性也很大。对这一部分我们应更注重运用反面教材教育,从中吸取教训,改变他们的思想,使他们由不敢为、不能为职务犯罪转向不想为职务犯罪,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筑牢预防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
2、在公路建设的组织形式上,要坚决改变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建设项目管理形式,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增强人员素质,提高工程资质,扩大投资效益,强化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推进事业单位和直属企业改制,培育发展社会化的服务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引入竞争机制,由社会化的服务公司按照法律规定完成公路建设的各种协调、服务工作,政府权力逐渐退出,而主要从政策指导,法制保障等方面提供服务和帮助。努力消除公路建设各环节的人为因素,积极推动交通建设体制改革,逐步实现项目、资金、市场相分离,工程建设业主单位与施工、监理单位各负其责,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公路建设中的作用,特别是对工程每个环节形成权责统一的管理制度,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3、推进体制创新,改革陈旧的落后的管理和协作模式。大力推进新的体制和机制,改革陈旧的落后的管理和协作模式对工程建设、预防各种腐败问题的发生意义重大。在交通建设各个环节尤其是关键环节、易发多发职务犯罪的环节,加大检查监督力度,规范招投标和建设程序,引入科学管理技术手段,既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避免暗箱操作等诱发腐败问题的发生。重点要抓好制度完善和落实工作,特别是工程设计变更、工程计量、资金拨付等方面,一定要加强权力的制约。同时要坚持打防并举,努力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坚持依法从重从严的方针。加大查处交通系统工程,建设领域的职务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充分发挥党纪法律的震慑作用,坚持惩治与预防并重,扎实有效地开展重点岗位人员廉政专项教育和预防职务违纪违法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交通工程建设领域有效的预防机制,遏制职务犯罪,树立交通勤廉形象,确保交通建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2008年12月17日
第三篇: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座谈会
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关于我县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我代表县发改委做以下发言。
一、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现状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强工兴城”战略的初步实施,基础实施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也呈突发态势,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政风党风和社会风气,并滋生了严重的腐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呈现出大案要案突出,主要领导干部腐败案件时有发生,贿赂案件呈上升趋势,涉案金额巨大、串案、窝案有所增加等特点。我县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索贿受贿; 二是一些部门违法违规决策上马项目和出让土地;
三是一些招标人和投标人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转包和违法分包; 四是一些招标代理机构违规操作,有的专家评标不公正;
五是一些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违规征地拆迁、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生态环境和安全责任不落实;
六是存在违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现象,“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豆腐渣”工程时有发生。
上述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破坏我县市场经济秩序,妨碍科学发展和我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二、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
我县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权钱交易现象突出,以权谋私、以权谋利时有发生;
二是涉案人员分布广,层次多,呈现窝案、串案的趋势;
三是涉案环节多,设计规划、评估审批、招标投标、建设施工、资金拨付、竣工验收、结算审计等各个环节都是犯罪分子的目标,其中招投标环节更是职务
犯罪的重灾区;
四是犯罪手段多样化、隐蔽化、间接化。
三、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
我县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道德教育缺失。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理想信念动摇,法制观念淡漠,特权思想严重,容易受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侵蚀,放松了对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价值观扭曲,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了一己之私,不惜以身试法,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是管理监督手段缺少。发生在工程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大多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老百姓形象的描述为:“上级监督太远,下级监督太软,同级监督太少。”指出了目前在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缺少有效管理监督手段的现实。
三是体制机制约束缺位。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弊端开始显现。在工程建设领域集中表现为对于一些行政执法部门硬性的法制约束缺失。例如在一些工程项目中,存在有些部门即是投资者,又是建设者,还是验收者的现象。这为职务犯罪打开了方便之门。
四是舆论导向宣传缺乏。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社会利益日趋多元化,同时,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文化的腐蚀,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产生异化。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工程建设领域形成了种种“潜规则”,人们把收受回扣、吃卡拿要、返还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当做商业惯例。一切向钱看,在巨大利润的诱惑面前,行贿者络绎不绝,不惜采用各种手段拉拢腐蚀国家干部;受贿者心安理得,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弄钱。
四、县发改委关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具体做法
县发改委充分认识到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采取措施,加大治理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保证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一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总书记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县发改委以强化教育为切入点,筑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思想防线,努力做到“三个强化”,强化廉政主题教育,强化案例教育,强化领导干部教育。在全委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教育氛围,提高了全委领导干部预防职务犯罪的责任意识。
二是以重点环节为突破口,深化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专项治理。随着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迅猛发展,县发改委及时调整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重点,找准工作的突破点,努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针对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项目(资金)的争取、投资计划下达等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工作,从改革体制、机制、制度入手,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通过建立责任追究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规范审批行为,使全委各项行
政审批业务法定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有效克服办事随意性和有效扼制“自由裁量权”。近几年来,县发改委没有发生职务犯罪的案件或职务犯罪举报。
三是预防关口前移。县发改委为了有效防止职务犯罪,积极主动的把关口从事后惩处、事中监管,前移到事前预防。通过紧密查找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点,联系岗位实际,认真查看流程是否规范、防范制度是否健全、制度执行是否到位,积极整改流程不规范、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县发改委领导班子通过对各股室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定期督查通报、限时整改等方式,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长效化、日常化。
五、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几点建议
为了有效遏制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多发易发的趋势,县发改委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增强做好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预防工程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既是当前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也是发改、审计、财政、监察等各有关部门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促进经济增长,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和配合,切实采取措施,加大清理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推动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确保工程建设项目高效、安全、廉洁运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进一步改进措施,扎实做好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要突出特色,落实责任,完善工作机制。
三是严把“廉政准入”的关口。在建筑企业、中介机构和职业人员等部门(机构)或人员中,实行并推广“廉政准入”的资格审查制度。建议由县发改委牵头,会同财政、规划、建设、国土、环保、纪检等部门成立廉政资格审查联合小组,编制企业、机构、人员廉政记录档案,对于行贿的建筑企业和项目经理,可降低其企业廉政信用资质,视情节严重程度采取暂停其在本县一定年限的投标权、承建工程权,情节严重的企业或个人驱逐出我县建筑市场。对于那些技术水平低、管理差、质量次、有违法违规记录的建筑企业和个人实行淘汰制度。
四是建立建筑工程交易中心,规范投标行为。建筑工程交易中心是从事建设工程交易的固定场所。预防职务犯罪要充分利用交易中心的信息公开、集中服务、程序透明功能,掌握进场交易的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情况,促进有关部门加强对招投标的全程监督与管理,建立响应的配套制度,对招标、编标、审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加强监督。积极推进在建筑工程招标工程中实行透明标底方式。尽可能缩短审标、评标等中间环节。
五是进一步健全工程建设领域各项制度。保证工程建设规范有序。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要注重对工程建设内部的各个环节进行制度预防,进一步加强完善行之有效的档案查询制度和法制宣传教育制度,坚持“关口前移”的预防对策。
六是进一步加大查办和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力度。打击职务犯罪本身也是一种预防,是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的一种特殊预防措施。同时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的方针,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不断完善建立“教育、监督、管理、打击”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工作线路,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和发改、审计、财政、监察、建设部门的职能作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综合采取政治、经济、教育、纪律、法律等手段,遏制和减少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发生。结合办案,深入分析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和预防对策,针对管理上、制度上、机制上存在的漏洞和缺陷,通过检察建议,推动、完善、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做到查处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
虽然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难度大、任务重,但是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齐抓共管、积极配合下,这项工作必将取得辉煌的胜利。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建设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各类工程建设项目规模和范围日趋扩展,工程建设相关领域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违规腐败问题,由于其过程往往涉及政府多家单位和多个管理部门,资金投入量大,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有的甚至日渐升级演化为一种行业性“潜规则”。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相继出台了很多规范、采取了一系列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但是,由于建设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工程建设领域涉及面广,这一领域仍然时时受贿犯罪的重灾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结合最高人民检察院近几年查办的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案件情况,抓住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产生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分析,从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现状、特点,成因以及预防对策等几方面方面进行探讨。
一、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现状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历史数据显示,2007年、2008年两年间,商业贿赂犯罪立案查办的9374件10043人,其中受贿7250件,占查办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案件立案数的77.3%;行贿1879件,占20%。此外,还有单位受贿61件,对单位行贿22件,单位行贿92件,介绍贿赂70件。
这些案件主要发生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单位所属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等领域。据统计,发生在这几个领域的案件7
990件,占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案件总数的85.24%。其中,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999件,单位所属工程建设2881件,土地出让1110件,房地产开发1000件。
另外,统计数字显示,09年1至9月,广东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工程建设领域类违纪违法案件158件166人,其中厅级干部3件3人,县处级干部34件34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18人,其中厅级干部1人,县处级干部28人;全省检察机关共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291件涉及307人,涉案金额8177.56万元,其中涉及处级领导干部28人,厅级领导干部2人。
再结合近两年来新闻曝光的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的具体个案,当前工程建设领域已成为职务犯罪高发的重点领域。从各种统计数据看,当前工程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仍呈高发态势,大案要案时有发生,而且案件涉及的犯罪金额也比较大。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群众利益。
二、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特点
1、涉案人员行政级别高,多为建设单位领导及管理人员。工程建设领域涵盖众多部门和人员,一旦发生权钱交易行为,手握实权的“一把手”领导及评标、评审专家、工程师、工程交易中心人员等均可能涉案。据统计数字显示,09年1至9月,全省检察机关共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291件涉及307人,涉案金额8177.56万元,其中涉及处级领导干部28人,厅级领导干部2人。
2、犯罪手段多样。主要有:直接权钱交易,利用各种名义直接送钱送物,拉拢收买相关人员;规避招标、虚假招标、串标围标;变
更设计、虚设施工项目增加工程量,提高工程造价,骗取建设单位工程款等各种犯罪方式贯穿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
3、窝案、串案现象明显,涉及范围广泛。工程建设涉及招投标、工程增减、检查验收,款项拨付等多个环节,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涉及管理部门众多,且部分职能交叉,程序复杂,手续繁琐,为使每个环节畅通无阻,承建方往往不择手段行贿所涉环节的关键人员,从而形成窝案、串案,相关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的现象。
4、重要环节的频发性。工程建设覆盖面宽,涉及的部门、环节较多,资金周转数额及伸缩空间大,客观上为各种违规腐败行为提供了条件和机会。而贪污、受贿主要在招投标、资金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工程预算变更四大环节。
三、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原因
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本应是技术、质量、信誉的竞争,却变成了贿赂的竞争,造成了工程建设领域贿赂之风盛行,成为人人皆知的“潜规则”。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工程建设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当前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工程建设市场供过于求。各建筑企业、工程队为求发展生存,争夺工程建设项目,各显神通,使出浑身解数,抢占市场。这导致了一些利欲熏心,抵不住诱惑的领导趁着自己手中有权,充分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攫取钱财,创造“灰色”收入。
2、机制不健全。尽管国家早已出台了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法
律法规,但现行法规体系仍存在不配套、不细致、不完善和不严谨的问题,尤其是在具体落实的各个环节上缺乏一套完整的操作程序,不能有效防止人为因素。按现行职能分工,工程建设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管理,但实际上是根据其投资性质和行业类别分部门来管理的,各行业、各部门又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分别制定一些部门规章。由于各行业规章往往尺度不一,执法的力度和水平也有差别,缺乏协调统一,难免会给不法行为留下空子。另外,建设市场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也影响了对工程建设的管理监督,管理方式不规范,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暗箱操作的状况依然存在。
3、法律规定存在疏漏。现有机制下缺少对招投标弄虚作假、非法分包转包等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机制和有效制裁手段,违法的成本和风险过低,执法不严、惩治不力,一些不法企业和个人可以有恃无恐地钻相关制度漏洞,为腐败行为创造了一种有利可图、有机可乘的扭曲的激励机制。另外,侦察人员出于打击职务犯罪的需要,往往注重对受贿人的打击而轻视对行贿人责任的追究。对行贿人而言,违法成本远低于通过行贿获得的利益,在追逐商业利益最大化等诸多诱因下,他们依然肆无忌惮。
四、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防范对策
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损害了相关单位甚至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有的案件还给国家工程建设带来了无法挽回的资产损失。这些惨痛的教训充分说明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刻不容缓,鉴于其严重态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彻底铲除产生腐败的土
壤和条件,从根本上遏制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
1、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⑴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理顺和整合政府审批职能,尽量压缩行政审批事项,同时应完善政务公开制度,简化和规范审批事项办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以解决目前工程建设审批环节过多、暗箱操作、效率低下等问题。⑵改革现行招投标管理体制,强化对工程建设市场的统一有效监管。进一步强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职能,完善招投标运行机制,确保招投标各环节“阳光操作”。
2、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⑴在办理工程建设领域中的职务犯罪案件中,严厉查处有关人员利用招投标受贿索贿,突出打击利用行贿等手段进行不正当竞标的单位和人员。坚持“从严治吏”的原则,不断强化侦查手段和技能,提高案件的侦破率,使有罪者获刑,打消腐败份子的侥幸心理,发挥刑法惩治职务犯罪的特殊预防作用。⑵要严肃查处行贿犯罪份子,加大打击行贿犯罪的力度,从法律的角度追究其刑事责任。⑶实行举报奖励制度,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揭露犯罪。
3、规范企业行为,实行廉政准入制度。所有进入建设市场从事建设工程承包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接受廉政资格审查,对于那些有行贿劣迹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取消一定时间的投标资格,限制其进入建设市场参与工程建设承包活动,堵住贿赂源头,防止不正当竞争手段扰乱工程建设市场,维护和促进建设市场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是预防犯罪的重要
措施,包括对企业的财务、资质及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
4、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教育。加强对领导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使他们进一步明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自觉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贯彻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根基,顶得住诱惑,不做金钱的俘虏。
预防工程领域的职务犯罪工作是预防人员在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的一项重点预防工作。只有认真贯彻中央的“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从职务犯罪产生的内因和外因找准突破口和把握切入点,多措并举,建立健全与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铲除职务犯罪滋生蔓延的土壤,才能使其“主观上不想犯罪、客观上不能犯罪、监督上不让犯罪”,有效地遏制这类犯罪的发生。
第五篇:如何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思考
如何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以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职务犯罪预防,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预防是前提。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干部,其核心是使干部懂得如何正确运用手中权力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风廉政建设是关系党的生命的战略工程,是持之以恒的长期工程,是综合治理的复杂工程,是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必须摆在高处、建在远处、抓在深处、落在实处,从有效预防上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抓好职务犯罪的预防,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学习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预防职务犯罪,扩大宣传,强化教育是关键。只有通过常念“廉政经”,常敲“警示钟”,常打“预防针”,努力减少外来的腐蚀性,增强内在的“免疫力”,才能使广大干部职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树立起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一要坚持法规学习,要坚持部门法规及相邻法规的学习,熟悉药品监督管理业务,掌握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增强行政执法能力。
药品监督执法人员工不仅要学习药品管理法及实施条例,还要学习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执法中不越权,不失职。二要开展廉政文化学习教育。开展廉政文化教育,就是要在反腐败工作中营造一种反腐倡廉的公众文化氛围,形成一种“廉荣腐耻”的社会舆论压力,形成一种尊重和景仰廉洁从政的良好风尚,最终,从思想道德层面缩小和清除腐败现象赖以滋生的空间。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是从源头治腐的重要举措。积极开展廉政文化教育,使药品监督工作人员切实感受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一种健康有益的文化追求,能够抵制各种诱惑,经受各种考验,真正做到唾弃贪图享乐、追求奢靡的不良臆念,真正做到在钱物面前不伸手,在美色面前不动心,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三要大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物必自腐后生虫”职务犯罪案件的发生,首先来源于执法人员本身价值观念的质变。一个执法人员要想实施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等犯罪任何看似严密的监督的机制和严惩措施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要对执法人员进行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执法人的自律意识。自律是最好的自我防腐剂,也是预防渎职犯罪的根本措施,每个执法人员要严于律已,清心寡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切不可轻小节,而忘乎所以,所谓小洞不堵,大洞受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每个人犯罪都是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每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在执法中,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不越权不失职,树立爱民意识,全心全意为服务对象服务,做依法行政的楷模。四要开展好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药品监督管理系统成立以来,广大药品监督管理干部职工,艰苦创业,顽强拼博,一年一个新台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作出了较大贡献,药监事业得到较快发展,药监系统在艰苦的环境里得到了锻炼,干部素质得到了提高。实践证明,艰苦创业是药监局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之后,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面对新的考验与挑战,决不能盲目自满,绝不能乐而忘忧,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忘记了艰苦创业,就会使奢靡之风侵害这支队伍,使腐败现象得以滋生和蔓延,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从而失去战斗力;通过开展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在思想真正给干部职工打“预防针”,教育干部职工不忘艰苦奋斗的创业史,牢记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从而倍加珍惜荣誉,从而振作精神,顽强拼博,为药品监督管理事业全面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二、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用权行为
一个法治国家,追求的是法律至上;一个高效有序的单位,也应当以规章制度为开展工作的标尺,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做到令行禁止,使制度成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的生命力之所在。在规范用权行为,应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各个环节的责任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认真分析单位的工作流程、权力分配和制约情况,可能存在的薄弱
环节,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程序及责任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监督制约有力、责任落实到人。规章制度的制定完善仅仅只是预防职务犯罪发生的前提和基础,制度一经制订,必须坚决执行,一旦违背,无论是何结果都必须追究,树立工作规章、管理制度在干部、职工心目中的权威地位。使制度真正成为遏制职务犯罪的道德防线。二要结合工作实际,规范用权行为。教育不是万能的,预防职务犯罪每个单位、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管理特点和规律。
结合本系统特点,主要应抓好以下三大重点:一是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许可的过程中,是否有收受申请方给予的现金、有价证券等不正当利益的行为;二是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人员是否有插手、干预药品企业经营或者投资入股药品研究、生产、经营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三是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等行使监督权力过程中,是否有收受药械工商企业及相关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行为。针对使用行政权力可能出现暗箱操作的关键环节,可作出允许的和不允许的切实规定。如实行行政许可受理、审核、审批分离,行政执法调查、处罚分离的制度,在内部设置相应的制约监督、相互协调促进的工作环节和工作程序,规范用权行为。
三、加强监督制约,防犯违法案件发生
实践证明,职务犯罪的本质是对权力的滥用和误用,要想消除对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最根本的,也是最可靠的就是对权力加
强监督制约。不受监督制约的权力容易滋生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真理。作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药品监督执法人员的监督制约:一是对于管理过程中过度集中的权力,要采取分权原则,从而加强相互之间的监督和制约。“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过度集中的权力是滋生腐败、滋生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肥沃土壤;过度集中的权力是导致武断专横、滥用职权、权责不分、管理混乱的根源。根据历史和实践的经验,适度而又合理的分权,可以在权力和权力之间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有效地减少权力失控的状况,从而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加强管理,利用严密的管理制度来约束、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特别是要对行政许可、财务收支、工程建设等进行经常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方面。二是建立和健全监督体系。实践证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廉洁和恪尽职守,只靠个人品格作保证是脆弱的。坚实和可靠的,应当是对国家权力的运作,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活动有一套完备、有效的监督制度。建立和健全监督体系,一是认真开展内部监督工作,对群众举报和社会传言提供的线索必须调查,一旦查实坚决处理,不能手软。特别注意“要枪打出头鸟”,发挥其震慑、警示、教育作用,使一些即使意志薄弱都“有心也无胆”不敢越雷池一步。二是认真开展外部监督,如新闻监督,社会监督。即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新闻舆论工具,把有关人员违法犯罪的“丑闻”,向社会曝光。通过政务公开尽力
扩大职务行为的透明度,如对行政执法程序、行政许可审批程序、GSP认证工作纪律等在政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方便人民群众的监督,使人民群众的监督进一步发挥作用。这无疑是对滥用职权或者利用职权进行其他违法犯罪的一种有力遏制。这也可以使那些潜在的犯罪人,加强戒心,不敢肆无忌惮地实施职务犯罪。总之,预防职务犯罪不仅需要单位的教育,完善的制度和对权力的监督,更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时刻牢记江泽民同志关于自重、自醒、自警、自励的要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自觉防微杜渐,恪尽职守,奉公守法,才能远离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