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
试论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模式及创新 ——刘清荣 程文燕 康亮
[摘要]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在这一新的历史机遇期,为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有必要对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分析扶贫开发主要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扶贫工作的新思路。
[关键词]扶贫;历程;模式;创新
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仍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世界性问题。建国60多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贫困仍是阻碍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10年)》,这是继“八七计划”之后又一个指导全国扶贫开发的纲领性文件,对21世纪初的扶贫战略作出全面描述,明确提出了今后十年扶贫开发的奋斗目标、基本方针、重点对象以及主要政策措施。以此为标志,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下一步是继续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的出台,进一步肯定了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的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二、我国扶贫开发的主要模式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指出,把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作为新的政策目标,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事业的深入发展。我国扶贫开发的政策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和社会保障相结合,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外部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以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社会扶贫、搬迁扶贫、科技扶贫等为主要模式的中国式扶贫。
(一)整村推进
为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 } 2010年)》提出的目标,国务院扶贫办总结了各地实践经验,以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为切入点,在全国范围全面开展了“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工作,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战略进入“整村推进”的新阶段
“整村推进”是以村级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开发与发展并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在建设内容上以发展经济和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为中心,力求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教育、文化、卫生和社区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在资金投入和扶持量上,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村级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基础,充分调动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使各方面的扶贫资金相互配套、形成合力,集中投向贫困村需要建设的项目,达到“集小钱办大事”的目的。
1.整村推进模式的优势
(1)集中有限资源,解决重点问题
过去由于扶贫资源有限且分散,往往形成不了合力,解决不了贫困村的突出问题。整村推进模式将各方面的资源统筹使用,集中投入,可以有重点地分期、分批解决贫困村最突出的问题,也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扶贫资金分散的问题,从而提高扶贫资源的使用效率。
(2)强调民主参与“扶真贫”
整村推进在实施过程中更加强调贫困人口参与的重要险,充分尊重贫困群众对整个扶贫过程的知情权、选择权、决策权、监督权和管理权,通过村民大会,民主确定扶贫收益人口,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真正贫困的农户得帮助,使得扶贫工作能够更加准确地瞄准贫困户。
(3)贫困农户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高
整村推进以村级扶贫规划为切入点,坚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发动贫困农户参与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监督等全过程,实现贫困农户选择、实施、管理项目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贫困农户自主脱贫、自我发展的能力,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实践证明,通过参与式的村级规划制定和实施,能够极大地提高扶贫对象的积极性,项目选择也更加符合贫困农户的发展需求,项目更具有针对性,落实也更加容易.2.整村推进模式存在的问题
(1)门槛设置过高
无论是基础设施项目还是产业开发项目,除政府的整村推进项目资金投入外,还需要农户自筹一大部分资金,而这大大超过绝对贫困人口的承受能力,较高的参与门槛使得应该得到扶持的低收入农户被排斥在项目之外。
(2)无力解决区域性的贫困问题
整村推进模式对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本生产和生活问题有着积极作用,是改善贫困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种有效方式,但由于资金和项目总体规模小,不能解决农村扶贫的全部或主要问题。
(3)资金投入与贫困程度不同步
由于投入的扶贫资金有限,实际工作中资金“投放难、回收更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出于对资金使用效率和回收率的考虑,比较容易偏向将资金投放到那些并不一定最贫困但却
能够解决资金使用、回收以及配套问题的农户,不能保证最贫困的人口得到最大的帮扶。
(二)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是新时期我国农村开发式扶贫的主要模式之一。产业扶贫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产品为原料,以加工或销售企业为龙头,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通过拳头产品带动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联系千家万户,从整体上解决贫困农户的温饱。
1.产业扶贫模式的优势
(1)实现政府、企业和农户共赢
政府、龙头企业和农户结成责任和利益紧密相连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公司带动、基地带动、合作组织带动、优势产业带动和乡村旅游等产业扶贫手段,企业利用农户的力量在较短的时期内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农户的生产经营风险降低,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水平得到提升。这样企业的利润能得到保证,农户的收入也更加稳定,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农户的主体作用。
(2)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迅速发展,贫困农户收入明显增加
在产业扶持下,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区域特色经济布局初显轮廓,以特色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扶贫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辐射、带动能力增强,扶贫产业链条延伸,参与主导产业经营的农户不断增多,主导产业产品的商品率不断提高,贫困农户的收入明显增加。例如江西省广昌县以白莲种植、加工和销售为扶贫主导产业,2011年白莲种植面积己达8万亩,产值3.4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白莲生产和集散基地,莲农实现收入1800元,带动农户1万余人,人均增收420元,其中贫困农户3000多人。
2.产业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趋同
目前我国大多数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和传统产业相似,很多农村主导产业仍是传统农业,并且结构雷同,特色性不强。往往出现一个地区开发出一个具有经济效益的扶贫产业,相邻近地区相继发展同一产业,这就容易导致农产品的供大于求,不仅贫困户收入没有增加,反而会打消他们参与产业化扶贫的积极性。
(2)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容易偏离扶贫目标
由于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在遭遇市场或自然风险时,企业的利益与农户的利益发生冲突,企业出于趋利性,容易不顾扶贫目标和规划,将农户独自抛向市场的洪流,使农户利益受损,从而对产业扶贫失去信心。
(3)追求效益短平快,造成环境污染
贫困地区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开发时,为追求短期高效益,易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掠夺式开发扶贫,把带有环境污染的开发项目作为当地支柱产业来培育,结果导致土地荒漠、水源污染、森林植被严重破坏等。贫困现状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反而使得脱贫致富的道路更加艰难。
(三)搬迁式扶贫
搬迁式扶贫模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它是对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地区的贫困农民实施移民搬迁、异地开发而开辟的移民扶贫新途径。其特征是实现人地分离,让人离开己不再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区,另辟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居住、发展。
目前,我国搬迁式扶贫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政府组织移民在他处选址安置,即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迁出移民选择经济发展条件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善,生态环境较优美的地方建房安置,让搬迁户住得下、能发展、不返贫;二是插户移民,即由贫困户自行投靠亲友、分散安置,政府给予一定补助;三是分阶段搬迁,即采取搬迁初期两头有家的形式,待移民点得到开发,生产、生活基本稳定后再实现整体搬迁。
1.搬迁式扶贫模式的优势
(1>摆脱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脱贫致富
由于我国的贫困人口大多生活在贫困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运输条件落后,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实施搬迁发展,可以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由于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移民搬迁的贫困农户对这一扶贫模式的满意度通常较高。
(2)搬迁后就业增收的平台更广阔
通过搬迁,搬迁农户的商品意识、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各级政府对搬迁农户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积极引导他们从事二、三产业,使他们尽快适应城镇生活。搬迁后的农民就业机会显著增加,增收渠道大大拓宽,为促进贫困农户收入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3)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移民搬迁进城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城镇居住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结构优化,带动了城镇繁荣和经济发展;同时移民户享有城镇居民同等的卫生、社保、教育等待遇,提高了移民群众生活质量,转变了农民增收方式,使得移民搬迁扶贫和统筹城乡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2.搬迁式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
(1)搬迁扶贫投入巨大,显效缓慢
移民搬迁需国家投入巨资,牵涉人口众多,任务艰巨;搬迁工作跨度大、周期长,一般是一年建设、两年定居、三年配套、四年巩固、五年步入发展;移民搬迁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移民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需要较长适应期。
(2)各类配套资金到位难度大,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
投入易地扶贫搬迁的资金,以国家易地扶贫专项资金为主体,同时还有来自省、地、县财政以及扶贫办、电力、交通、水利等部门的配套资金,这些资金在使用的进度安排上,存在滞后性,而且其上级主管部门规定不一,大部分地区往往在国家专项资金下达后较长时间才到位,使工程不能按时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由于贫困地区财政十分困难,地方配套及自筹资金到位率低,从而影响项目进度。
(3)容易出现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
移民搬迁工作重点集中在移民安置地的建设,而基层组织建设、社区管理、思想法治教育、科技培训和生产服务指导等方面的工作还很薄弱,与贫困户急待改变贫困面貌的愿望还不相适应。部分群众因家底薄、基础差、缺乏生产经验,适应能力弱,导致生产水平依然很低,思想易出现不稳定。
(四)社会扶贫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政府始终注重发扬这一优良传统,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共同推进减贫事业发展。社会扶贫是由中央政府倡导、各级政府率先垂范、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一种扶贫模式。实践证明,在坚持政府主导扶贫的前提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是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有效举措。
1.社会扶贫模式的优势
(1)参与帮扶的群体巨大
从中央、地方政府到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再到民间帮扶,社会扶贫充分调动了各界力量与资源,从政策、思想、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加快推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带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2)扶贫形式多样
社会扶贫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智力支边、希望工程、光彩事业、文化扶贫、扶贫拉力计划、春蓄计划、博爱工程、幸福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入户工程、双学双比、巾帼扶贫等,这些扶贫济困活动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3)扶贫资源来源广泛
既有国家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又有各种渠道募集争取来的本土资源,还有从海外渠道引进的资源,包括国际和国外慈善组织提供的资源援助;既有有形的资金和物资投入,也有无形的科技、信息的支持等。
2.社会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
(1)对帮扶的认识不清
很多单位在帮扶过程中,只是简单的给贫困农户送点钱、送点物,即认为完成了本单位的帮扶工作。殊不知扶贫是个广泛的概念,钱和物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帮扶,使贫困户的思想观念、自身素质以及市场适应能力有所提高。
(2)缺少具体明确的目标
社会扶贫的总体目标通常是非常明确的,但是具体到各帮扶单位、部门及党员干部个人,则缺少明确的、可操作的目标,有的甚至只是笼统的原则话。这使得帮扶单位和个人在开展工作时只是凭借自身的热情,同时大部分帮扶单位的工作人员都是身兼数职,扶贫只是各项工作的附属,只兼职不负责,使得扶贫效果不理想。
三、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创新
由于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较为突出,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扶贫开发工作。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对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且也提出了多项综合性政策举措,更创新发展了扶贫开发理论、丰富了扶贫开发内涵。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正面临着不断适应新形势、拓展新思路、采取新措施、获得新成效的艰巨任务,应不断创新和发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一)理念创新
1.将“以贫困者为本”作为扶贫工作的核心价值观
“以贫困者为本”是一切扶贫活动以贫困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帮助贫困者脱贫致富为目的和尺度,而不是政绩、指标、效益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扶贫工作的不断创新,扶贫事业才能加快发展,取得实效。
只有将“以贫困者为本”作为扶贫工作的核心理念,才能使扶贫的目标明确、方式科学、效果巩固。这就要求我们在扶贫工作中充分肯定贫困者反贫困的主体作用,把扶贫项目当作一种手段和载体而不是目标,要坚决摒弃传统扶贫中把项目作为目的,而把人当作手段和工具的落后做法,在扶贫中满足贫困者的需要,增强贫困者的自我发展能力,全方面的提升贫困者的素质,实现贫困者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2.将提高贫困者素质作为扶贫的战略要素农民素质较低、观念落后、发展能力差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扶贫开发工作要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解决人的观念和素质问题。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措施,也是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因此,必须把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作为扶贫开发的战略要素来抓,切实加强基础教育,普遍提高贫困人口受教育的程度;实行农科教结合,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发展,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短期培训,增强农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防止返贫现象的产生。
3.将市场机制作为撬动扶贫工作的杠杆
运用市场机制撬动扶贫开发,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解决了贫困户的依赖性。对那些有劳动能力而一味等靠要,以政府救济、慰问为生的贫困户,通过市场经济意识的灌输,达到扶志扶本的目的,提高贫困户脱贫的主动性,调动其自食其力的积极性;其次,从扶贫理念来说,解决了帮扶者和受帮扶者在扶贫开发中的社会地位平等问题。帮扶者不是施舍者,而受帮扶者也不是被施舍者,双方在这一社会活动中按照市场的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实现了经济利益的双赢;最后,保证了社会扶贫资金注入的可持续性。企业和个人在扶贫过程中如能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就可以带来扶贫的可持续性,反之,则往往导致短期行为和随机性,使得社会扶贫资金难以持续地注入。
运用市场机制撬动扶贫,是扶贫观念的重要创新,是从根本上帮助贫困人口“造血”,而不仅仅是给他们“输血”,是“授人以渔”的科学扶贫模式。
(二)机制创新
1.完善扶贫目标瞄准机制
严格界定、及时调整扶贫对象,确保扶贫资源准确、适度、高效投入和扶贫开发政策惠及真贫。为提高扶贫目标的瞄准度,应扩大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的范围,加强动态管理,即时调整评定指标和认定资格,并通过随机抽查、基层调查、标准量化细化等方式,尽可能减少贫困信息的不对称情况。
2.建立扶贫项目选择机制
走出政府掌握项目选择权的误区,充分发挥贫困农户和扶贫龙头企业的主体功能,建立依靠市场机制,遵从市场选择,企业掌舵,政府和贫困户搭船的项目选择机制,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侧重体现在监督、保障扶贫效益惠及真贫上
3.形成扶贫资源管理机制
扶贫资金的分部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有关部门的扶贫积极性,但同时也是我国扶贫资源缺乏凝聚力、扶贫效益不理想的制度根源之一。为整合扶贫资源,提高扶贫效益,必须建立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并通过简化环节,划转职能,协调项目等途径,突破部门各自为政、分割管理的利益壁垒。
4.构建长效扶贫机制
要实现稳定脱贫,必须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农村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产业化扶贫机制,强化产业支撑。继续推进龙头企业培育,在扶贫项目的安排上,既要坚持到村到户,又要注重打造区域扶贫产业带,形成小项目、大群体的发展格局,提高区域产业的集群竞争力。对于特殊类型的贫困地区应进行连片开发,合力攻坚,以片区为单位制定综合发展规划,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支持力度。二是完善人力资本开发机制,强化人力支撑。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保障贫困者公平的受教育权利,并完善劳动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发展新型合作医疗和其他社会事业,全力提升贫困人口的基本素质。
(三)模式创新
1.由政府一元化救济式扶贫模式转变为主体多元化模式
一方面,对于扶贫项目、资金等可实行市场化运作,比如有些扶贫项目采用给予优惠政策、招投标等方式进行;另一方面,应积极扶持NGO组织扶贫,扶贫工作应以民为主,官助民办为主要方式。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政府扶贫部门在扶贫过程中的寻租腐败行为,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又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改善扶贫对象的瞄准率和提高扶贫开发的效率
2.经济增长型扶贫模式向公共服务型扶贫模式转变
要由以经济开发为主转向以社会公共服务投入为主,由支持工业发展转向重点支持农村种养殖业发展。克服单纯的利益驱动和短视行为,矫正贫困地区的资源短视症,处理好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进贫困地区的生态综合化建设。加强农民的技能培养,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发挥贫困人口自身的能动性,才能真正脱贫.3.综合式扶贫模式
不同的贫困地区致贫原因不同,同一个地区的贫困农户所面临的贫困问题也不尽相同,单一的扶贫模式往往不能使扶贫效应最大化,因此我们可以融合几种不同的扶贫模式,综合运用,以取得扶贫效应的最大化。例如:异地扶贫开发+产业扶贫+以工代l}扶贫、公司+农户+科技扶贫、人本式扶贫+教育扶贫等,从而实现扶贫模式的优化组合,弥补各自的不足和缺漏之处,实现扶贫范围的延伸。(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第二篇: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程
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历程
张昭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文章通过回顾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提出了物业管理行业进一步发展完善的若干对策,以期引起业界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共同促进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繁荣。
关键字:发展历程 物业管理 我国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程与现状
物业管理的发展实际上是与我们国家的房改和住房商品化密切相关的,在其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81年3月深圳市国内第一家物业公司成至1994年3月,以房管所向物业公司转型为主题的发展,是我国物业管理的起步、探索阶段,其特点是房管所式的管理。第二阶段:从1994年至1999年,这是我国物业管理开始进入规范化大发展阶段。其特点:一是物业管理立法明显加快;二是物业管理队伍迅速壮大,到1998年底全国物业管理企业12000余家,从业人员近200万。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是我国物业管理法制化和市场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其重要标志是《物业管理条例》的出台。截止目前,按不完全统计数据,我国物业管理企业总数超过3万家,从业人员有300多万,城镇物业管理覆盖率可以达到50%左右,在一些大城市,像北京、上海、深圳都能达到70%甚至80%、90%。而其 物业管理类型也增多,涉及各个领域,约11大类。所以说物业管理所创造的增加值在一些大城市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逐渐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新兴行业[1]。2 我国物业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物业管理虽然在短短的30年来发展较快,但暴露出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2.1物业管理立法滞后,理论体系不健全
物业管理在我国是新兴行业,国家与地方各级的法律和法规都欠完善,开发商、业主、物业管理企业之间的权力、义务、责任的界定还不够明确。一方面,物业管理企业缺乏约束,服务层次不到位;另一方面,物业管理单位的法律地位得不到保障,管理难收成效。因此,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已成为物业管理发展的一个很重要问题。
2.2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物业管理兴起于南方经济发达城市,到目前为止,仍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城市、大城市开展早、发展快,在北方经济不发达地区、内陆城市和中小城市发展缓慢。总体来说,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在物业管理方面的差距相当大,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在于减少各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2.3物业管理收费不规范
目前,物业管理表现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是:一是收费的难度上。少数业主宁可住在较差的环境中,出了问题自己解决,也不愿交管理费。另外,部分企业服务不到位,引起业主不满,也使得收费困难。二是收费行为不规范。国家早就颁发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将收费作了明确规定,但是各地物价主管部门没有严格实施,当地的收费标准又不见出台,服务收费没有做到有章可循,由此使物业管理主体双方产生了后续的不良连锁反应。
2.4物业管理企业规模小,难以发挥综合优势
现在物业管理企业数量急剧增多,但管理规模小、物业分散,相对管理成本高,经济效益低,部分企业出现严重亏损等问题。同时,物业管理的业务范围窄,经费来源匮乏,加之从业人员素质参差,服务不规范,专业性不强,企业运作透明度不够。这些都制约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和自我发 1
展。
2.5物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并缺乏专业人才
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并缺乏专业人才。虽然从2006年对其专业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但部分企业没具体实施。从业人员来源于各行各业,加上部分物管企业缺乏严格的专业训练,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降低了行业的公信力,损害了行业的形象,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已经成为物业管理行业的当务之急。
2.6业主的素质有待提高
作为物业的主人———业主,其应该是积极参与物业管理的,但是目前很多业主放弃物业管理自主权,对成立业主大会参与物业管理的事情漠不关心。业主委员会行为也不规范,违反招投标的行为比比皆是。业主拒交物业管理费现象突出。这些都不利于物业管理的正常顺利发展。3 采取的对策
3.1政府积极管理和引导,行业协会完全发挥协调作用
政府作为重要的职能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和引导。尤其是在新修订的《物业管理条例》之后,主要是应加大宣传力度,使业主对条例有更多的了解;二是尽快建立相关的制度,完善物业管理的法制体系。另外,行业协会也应完全发挥其应有的协调作用,多办一些宣传活动和一些咨询活动,提高业主的自我管理意识,保障行业的迅速健康有序发展。
3.2提高业主的物管意识
许多业主物业知识缺乏,因此,行业主管部门、物管企业、新闻媒体应当加大宣传力度相互配合,提高业主的物管意识,使物业管理的发展得到社会的支持。这样才能增强业主和物管企业之间的沟通、信任,才能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
3.3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目前,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市场竞争机制还未真正形成。由于传统管理机制和观念的存在,使业主得不到对物管企业的选择权,物管企业缺乏提高服务质量的压力。要想解决这一问题,要想取得高水准的优质的物业管理,需建立和完善招投标的竞争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迫使各企业不断提高自己,促进物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和行业的良性发展。
3.4专业化管理
物业管理的发展,有赖于物业管理的专业化,而物业管理的专业化又依赖于物业管理的市场化。通过市场化,企业会由原来的小而全、大而全,变成有特色的专业公司。通过专业公司专业人员的专业化服务,企业生产效率会提高,服务水平会提高,人员会随之精简,工资支出会节省、管理成本会下降,随之服务价格也会下降。从根本上解决收费难的问题,并且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3.5智能化、信息化管理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已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服务的一个核心竞争力量。在沿海城市、大城市一些实力较强、有远见的物业公司已成熟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先进管理理念融入日常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打造了自己的服务品牌,实现了规模化、节约化经营模式,把竞争对手远远抛到后面,抢占了市场先机。因此其已成为当前物业管理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筹码。
3.6物业管理企业或公司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物业管理的规模化是其成功的必要条件。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深入发展,逐步形成的物业管理市场则要求物业管理企业既要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又要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作为企业来讲,其有效途径主要是扩大管理面积,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对于整个物业管理行业讲,仅有数量上的发展也已经不能说明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物业管理企业要适应现代化物业的管理要求,转变管理经营观念,由简单维护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维护型、知识
密集型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物业管理的水平与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的科技进
步同步。可以预见,面对现代化的物业,一个仍然停留在传统管理技术、管理方式的物业,不可能适应现代化物业的管理要求,物业管理行业必须面对挑战,提高物业管理的技术含量。近年来,大量的物业管理企业着眼于市场化、规模化发展。规模化的实现由多种途径,可以依靠增 加市场竞争力来扩大业务规模,也可以依靠企业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来达到扩大规模的目的,从而实现在市场、采购、人才、协作等方面的规模效益。在物业管理这种管理密集型行业中,鱼吃小鱼或饿死小鱼的市场竞争规律不会失效。只有专业化和规模化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企业,才有可能在物业管理行业的竞争中走在前面。
3.7培养适应现代化物业管理发展的新型综合性人才
物业管理不同于其他行业,对员工道德素质的要求要高于专业素质。所以在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个人素质方面的培训。物业管理要求从业人员在电脑操作应用、文字表达、沟通、协调各种关系、处理突发情况及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应变和处理能力。物业管理面临的挑战和竞争有一半甚至更大程度上是体现在人才团队的竞争上。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但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化管理思想观念的人才,还要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独立学习、创新精神等方面综合提高物业管理人才的总体素质,树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观念。
3.8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任何一个物业公司都要树立“以人为本,业主至上”的服务宗旨。物业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就是以人(主要是指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和广大业主)为中心的管理,在物业管理中把管理物业、住区的日常事务与管理人结合起来,以管人为主。通过“抓人心、促人和、共发展”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开发人的精神资源,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物业管理经营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释放,凝聚起人们的主人翁力量,从而在整个物业管理工作中有足够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实现物业区的安全、文明、升值的最终目的。
物业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业主、用户服务。对物业是管理,对业主和使用者则是服务。管理好物业,其目的就是为物业所有者或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以人为本,进一步增强物业管理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这是物业管理企业继续生存发展的基础。物业管理的终极管理目的是调动住区内的居民及管理者工作者的生活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物业管理的关系来看,人在物业管理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不同的角色却以对方的活动作为自己活动的前提,所以首要的管理是处理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管理。
物业管理要立足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以人的需求和生活舒适作为环境规划的首要因素,强调人性、自然和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
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正处于向成熟迈进的关键阶段。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会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物业和环境建设中来。面对现代化的物业,一个仍然停留在传统管理技术、管理手段的物业管理企业,不可能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化物业的管理服务要求。作为物业管理行业来说,关注这方面的科技进步和发展应用态势,对于及时提高管理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度以及促进整个行业的进步都十分重要。
挑战和机遇时刻并存。虽然我们仅有不足30年的发展历程,新世纪国内物业管理行业面临的挑战也不止是这几个方面,但无论面对何种挑战,我们都应坦然面对,积极应战[2]。4 结语
虽然物业管理存在着上述问题,但因为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现在的物业管理充满了更新的更强的生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全国各方面的不断努力,我们相信物业管理行业必将进入满意的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有序世界[1]。
参考文献
[1] 张瑞敏 吕晓娟 参考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F62.9].市场论坛,2008,05
[2] 刘继平参考我国物业管理发展规划探析 [F293.33] 内蒙古财经学报,20097,(5)
第三篇: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程
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程
任彬
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遇到许多机遇,面对更多的挑战。
关键词:物业管理 历史 问题 趋势(宁夏大学医院环境学院宁夏银川西夏区贺兰西路498号750021)摘要:我国物业管理从旧中国开始萌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蒜素发展,逐渐开始追赶世界的脚步,发展过
物业管理是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延续和完善,是现在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非常流行并得到蓬勃发展,被人们视为现代化诚实的朝阳企业。我国物业管理是在住房制度改革带来房屋产权格局变化,房地产综合开发带来大规模住宅小区建设,从而推动房屋管理体制变革的大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史
1.1我国物业管理诞生发展
19世纪中叶到上世纪20年代,旧中国房地产业诞生。在这个时期,上海、天津、武汉、广州、沈阳、哈尔滨等城市建造了许多八九层,甚至10层以上的建筑。在当时,已经出现了代理租赁、清洁卫生和保安服务等专业性的经营公司,这是我国物业管理的萌芽时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开始逐步实行市场经济。现代化的物业管理才从香港引入。1988年伴随着深圳住房制度改革,房管制度的革新也陆续展开,此后的十几年内深圳的物业管理迅速发展,从小到大,从涉外商品房到普通商品房,由传统的房管式逐步发展为专业化、企业化和一体化招投标的三化一体的物业管理模式。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物业管理行业也日趋成熟,物业管理越来越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
1.2我国物业管理发展的特点
国内物业管理从产生初期的感性、无序,到迅猛发展的中期,再到平稳和理性的后期,走过了风风雨雨30年发展历程。目前,中国的物业管理市场已经日渐成熟。国内物业管理从产生初期的感性、无序,到迅猛发展的中期,再到平稳和理性的后期,走过了风风雨雨30年发展历程。目前,中国的物业管理市场已经日渐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物业管理法规更加完善,政府监管日趋规范;经过不断的行业重组,物业管理企业实力增强,市场化行为更加理性规范;专业技术重组使得物业管理的专业技术服务基本实现专业化、社会化;业主维权行为趋于理性;业主委员会的运行逐步规范并开始纳入政府监管范围。[1]
2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滞后于物业管理发展水平
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物业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队伍在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与物业管理的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非专业人员做物业管理成为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奇怪现象之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分流人员、传统房管局(所)的转型人员等在一定程度上依旧充斥着物业管理市场,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低,服务不到位。《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第 33 条规定: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但实际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中取得物业管理员职业资格的人数并不多,具备高级管理资格(如物业管理企业经理、部门经理、“三总师”等)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这种人才不足的局面,已经严重影响了物业管理行业向高水平发展。
2.2业主的物业知识缺乏
一方面,舆论宣传缺乏明确的政策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某些媒体为了吸引观众、读者,缺乏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肆意扩大物业管理中的矛盾报道,或者受企业恩惠为企业摇旗呐
喊。热衷于典型事件的吵作,而缺乏对社会、对企业、对业主的理性引导和宣传,甚至缺乏公正而深刻的思考。
2.3物业管理收费难是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羁绊
《条例》中规定业主的义务之一是按时交纳物业服务费用。在物业管理中也应该贯彻“谁享用,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以形成物业管理资金的源泉。但是,传统的福利住房消费观念还有相当的惯性,服务标准与收费标准不符等现象时有出现,许多物业公司收费范围和价格透明度低,有的公司收取物业费后,一些维修工作仍需要缴费,而物业公司提交的物业收费预算、决算等财务报告也存在问题,收费难问题依然困扰着各物业管理企业,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使物业管理主体双方产生了后续的不良连锁反应,也遏制了物业管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2.4物业管理企业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
据资料显示,1997 年底我国约有物业管理企业 7 000 家,至 2003 年底达 2 万余家,增长速度极快。建设部 2003 年颁布的一级资质物业管理企业只有 78 家。尽管物业管理企业数量较多,但市场份额普遍较小,经营管理水平更是参差不齐,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相互模仿严重,既不利于自身发展,也不利于抵御港澳台地区及外国同行的“入侵”。
2.5物业管理法制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从福利分房转向个人购房,随之而来产生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但由于我国的相关法律体系尚未出台,近两年引发多起群体纠纷。虽然 2003 年国务院出台了《物业管理条例》,相关部门又陆续颁布了《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和《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等行政规章,但现有的物业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剥夺业主选择权、强迫业主接受有资质(甚至没有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管理模式,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区管理”课题组对北京 70 个居民小区的调查结果显示,住房质量引起严重纠纷的小区占 22.8%,与物业管理公司发生严重纠纷的小区占 80%,随意修改规划的小区占 34.2%,产生肢体冲突与暴力冲突的占 37%,在所有这些纠纷中因公用财产被严重侵占的占 60%,这充分说明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着弊端。
2.6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从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实践看,南方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城市和大城市物业管理开展比较早、发展快;北方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内陆城市和中小城市相对较慢。深圳市是全国物业管理发展较好的城市,在建设部公布全国第一批 40 家物业管理资质一级企业中深圳占了 18 家;全市有 146家住宅区获得“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小区”称号,占全国的 1/7.据不完全统计,2002 年底全国实施物业管理的覆盖面已占物业总量的 38%,经济发达城市已达 50%以上,这说明,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在物业管理方面的差距相当大。[2]
3我国物业管理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我国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物业服务伴随着房地产的发展也在不断寻求突破。市场的需求正交汇于一点,那就是物业管理将不仅仅局限于安防、绿化、维修等产业链的末端服务,还要求物业服务企业能给客户提供更多的对物业资产管理方面的有效支持。
物业管理升级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物业管理专业化,最根本的目标其实在于降低管理成本并使物业保值增值,这也正是对物业进行资产管理的价值所在。
资产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特指证券市场范围的资产管理业务,在此不赘。广义上则是指资产管理人接受资产委托人的委托,依照委托人的意愿或请求,对委托资产进行管理运作,以实现特定目标的行为。这种特定目标可能是资产保值、增值,也可能是其他目标。对不动产的物业管理,即住宅区、写字楼及其他楼盘的业主委托专业机构管理,是最
典型的资产管理。
将物业管理上升为资产管理,不仅能使拥有的物业资产保值增值,更能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使其成为一种新的资本,增强资产的流动性,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况且物业服务企业进行资产管理具有一定优势。
鉴于中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物业管理作为其后续产业,必将随之不断成熟。成熟的物业管理市场,是由成熟的房地产市场、成熟的开发商、成熟的客户(业主)以及成熟的物业服务企业来共同实现的。资产管理作为物业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还需要各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21世纪,是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由发展、完善到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物业管理行业将要进入一个市场竞争激烈、管理趋于完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的时期。对物业管理行业而言,面临质量理念和品牌理念的角逐、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格局的形成、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消费观念的更新等问题,要求物业管理企业从服务观念到服务方式,从经营理念到市场定位,各方面都要作出相应的变革,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回顾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30年历程
[2] 汤宜林 我国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四篇:我国工伤保险发展历程
我国工伤保险发展历程
在我国,立法始于50年代初。此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的改变,工伤保险制度经历了逐步发展和改革的过程。大致可分为首次立法及其适用时期(20世纪50—80年代)、改革探索时期(20世纪90年代)和重大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以来)等三个阶段。
(一)首次立法及其适用时期(20世纪50—80年代)
1951年2月,政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条例》(于1953年1月重新修订)。这部劳动保险综合法规对各项劳动保险待遇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将工伤保险列在各项保险项目之首。该条例对于工伤保险的制度构成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例如:在保险费的征缴方面确立了雇主责任原则; 在工伤保险待遇给付方式方面,确立了劳动保险基金与雇主分担责任的原则 在工伤待遇方面,包括了医疗和康复待遇、伤残待遇和死亡待遇三大部分,并确立了收入保障与就业保障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当时工伤保险的实施范围主要是国营、公私合营、私营及合作社经营的厂、矿,以及铁路、运输、邮电、工矿、交通事业和国营建筑公司等;实施对象包括了上述企业职工、学徒工、临时工和试用人员。
1953年1月,劳动部制定了《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其中对工伤保险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同期还颁布了全国总工会制定的有关管理章程、卫生部制定的职业病名单和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规章。此后,国务院及劳动部、卫生部等主管部门又多次就我国工伤保险的实施做了补充规定。1957年2 月卫生部颁布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职工健康比较严重的14种职业病纳入工伤范围,享受因工伤残和死亡的相关待遇。1978 年5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对退休、退职工伤人员的待遇做了调整。1987年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职业病划分为职业中毒、尘肺、物理因素职业病、职业传染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疾病等9大类,共99种。
《劳动保险条例》是在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制定的一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行政法规。自该条例规定并实施工伤保险制度以来,对于保障企业工伤职工权益、安定社会和促进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一制度也存在诸多不足或较大的缺陷,诸如:工伤认定范围过窄且不规范,待遇标准偏低而不符合基本保障和补偿的要求,伤残等级鉴定缺乏统一标准和鉴定机构不健全,缺乏工伤补偿与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的有机结合等等。
自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已经平稳运行了15年的体系受到政治冲击而崩溃。工伤保险制度也进入了非正常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负责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管理的中华全国总工会被停止活动,社会保险体系在中央政府宏观
管理层面上出现“真空”;“文革”的发生,打破了企业正常的缴费机制,原有的社会保险制度无法正常运转。1969年2月,财政部发出《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要求“国营企业一律停业提取劳动保险金,企业的退休职工、长期病号工资和其他劳保开支在营业外列支。”其后果是,包括工伤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行为及其责任衰变为企业行为和责任。
此后,虽然《劳动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仍然是企业处理工伤问题的法律依据,但由于劳动保险基金被取消,工伤保险费用在企业之间的少量调剂也不复存在,使得我国的工伤保障险机制丧失了其应有的社会性和互济性功能,在某种意义上从社会共济制度蜕变为雇主责任制度。工伤者的医疗待遇、经济补偿待遇和工资待遇全部由企业负担。企业的工伤风险难以分散,抵御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
(二)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探索时期(20世纪90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在经济结构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经济体制、劳动工资、用人制度、生活费水平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工伤补偿制度覆盖范围窄、缺乏社会互济和分散风险功能、工伤认定标准模糊、缺乏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的有效手段、不利于劳动力合理流动等的弊端也日益显露,难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社会化的工伤保险制度已势在必行。
•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政府开始进行工伤保险制度改革。
• 1990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改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
• 1991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提出“努力改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
2.《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实施
进入90年代,我国逐步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过前十年的改革,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已经或者正在发生重大的改变。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建立与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立法的迫切任务便提上了议事日程。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了“要努力改革工伤保险制度”的任务。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框架,其中包括“普遍建立企业工伤保险制度”的目标。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把工伤保险制度作为五项社会保险之一规定下来,并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这些都是改革工伤保险制度的法律依据和政策依据。
1996年8月,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劳动部发布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同年3月,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
残程度鉴定》(GB/T 16180—1996)。标志着对多年沿用的旧的工伤保险制度开始了一次全面的改革。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在我国首次把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和工伤补偿三项工伤保险的任务结合起来,明确了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主要任务:其一,实行社会统筹,变“企业保险”为社会保险,分散工伤事故风险,使企业处于平等竞争的地位。其二,扩大实施范围,突破“全民执行、集体参照”的局限,把工伤保险覆盖面扩大到各类企业及全体职工。其三,规范待遇项目和标准,使工伤处理有所遵循,维护有关各方当事人的权益,减少工伤争议。其四,实行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工伤预防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实行行业差别费率和企业浮动费率。这些工伤保险改革的重要突破,为工伤保险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在施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立法层次较低。《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作为部门规章,其强制力较弱,缺乏全面推行工伤保险制度的权威。主要表现是:各地方开展工伤保险的进度先后不一,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参差不齐,天津、上海和西藏尚未实行社会统筹,对非国有企业约束力不强;近几年职工参保人数基本上在4300万左右徘徊,参保率未达到城镇职工的50%。
其次是制度不规范。全国仅海南省和广东省由地方人大立法,颁布了工伤保险地方法规,[25] 其他地区多以政府部门的规定或规章实施;不少省份仅是原文照转,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管理的问题:一是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不到位,甚至工伤保险无专人管理;二是认定程序不健全,工伤非工伤界定不严格,各地掌握的标准不统一,工伤争议较多,处理难度大;三是分散风险的社会化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一些应该由统筹基金开支的保险项目仍由企业负担;四是差别费率不规范。
第三,覆盖面仍然过窄。覆盖范围仍主要集中在国有和集体企业,绝大多数地区工伤保险不包含乡镇企业。而城镇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大多数没有参加保险。一些高风险的行业或大型企业没有纳入社会统筹。在未参加工伤保险基金社会统筹的企业中,大部分国有企业仍在继续执行劳动保险制度规定的工伤待遇。非国有企业的职工则缺乏必要的保障,对工伤职工只支付极低补偿金的现象仍大量存在。特别是在外资、私营、乡镇企业,职工缺乏劳动保护、订立“生死合同”的现象屡见不鲜。
第四,基金统筹层次过低。全国各地方普遍实行以市县为单位的基金统筹,调剂力度小,抗风险能力弱。一方面,由于产业分布不均衡,一些高风险度行业(如采矿、化工等)企业集中的市县费率过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更大范围的资金调剂,各市都想留有足够的资金以防备大事故后的补偿,一些地区因而将某些必要的待遇排除在保险项目之外,造成工伤保险基金结余过高。
第五,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机制没有完全形成。有些地区没有按照不同行业特征和事故发生的管理确定差别费率,而是简单地按国有、集体、其他类型企业或工业、商业等类型确定不同费率,浮动费率也没有真正浮动起来。目前各
地实行的工伤保险制度的主要功能仍停留在经济补偿和分散风险上,工伤补偿与工伤预防相结合的机制还未充分发挥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工伤保险制度改革探索,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工伤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三)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重大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
1.我国职业安全与卫生保障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早期的工伤保险制度是针对工人赔偿而建立的。然而,事后的赔偿无法改变和消除损害的事实,无法遏制职业伤害事件的蔓延,也无力改变因失能而导致受伤害者及其家庭在社会生活中日益边缘化的结局。现代工伤保险的功能已不仅仅限于对工伤者给予赔偿,而是把它与工伤预防和全面康复结合起来。职业卫生与安全保障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发展与进步程度的标志。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为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加快了职业伤害保障方面的立法步伐,发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在安全生产方面,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1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 年)、《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以及铁路运输、民用航空等特定领域安全生产方面的条例。在职业病防治方面,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以及《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第一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病目录》等一系列行政规章和标准(2001—2002年)。在《职业病目录》中,我国法定职业病由原来的9类 99种增加到10类115种。我国职业安全与卫生保障法律框架已初步形成。经过长期发展,职业伤害保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立法最为普遍、发展最为完善的社会保险险种,形成了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若干通行原则,主要有:雇主责任原则,无过错赔偿原则,赔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科学鉴定标准和因工原则。其中“雇主责任原则”可谓职业伤害保险的立法渊源和理论基石。在雇主责任原则下,职业伤害保险呈现不同于一般的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即雇主承担全部缴费和赔偿的义务,受雇者享有获得完全赔偿的权利。
2.《工伤保险条例》的制定
2001年9月,劳动保障部根据国务院的立法计划,起草了《工伤保险条例(送审稿)》呈送国务院。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组织下,条例送审稿先后征求了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经贸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等30多个中央单位以及北京、上海、广东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意见,多次听取企业、医疗机构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经过数十次协调和讨论,形成了《工伤保险条例(草案)》。国务院领导也多次听取起草工作情况汇报。2003年4月,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工伤保险条例》,并以国务院令第375号发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还制定发布了《工伤保险条例》的若干配套规章或政策文件,各地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2010年12月12日,国务院颁发586号令,对《工伤保险条例》若干条目进行了修改,并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工伤保险条例修改,体现了对劳动者保护倾斜的立法理念,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能够得到及时、充分的补救措施,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健康权利,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工伤保险条例》是在总结我国建立劳动保护法律制度几十年以来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贯彻《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若干年来的经验的基础上,从经济结构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变动的现实状况出发,参照有关国际法和国际通行准则,制定的一部规范职业伤害保险关系的行政法规。《工伤保险条例》提高了工伤保险的立法层次,增强了强制力和约束力;扩大了适用范围,将境内各类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纳入其中;把以往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明确了用人单位和职工的责任,科学地规范了相关的标准和工作程序。《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是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工伤保险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对于保障职工权益、促进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经过长期发展,职业伤害保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立法最为普遍、发展最为完善的社会保险险种,形成了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若干通行原则,主要有:雇主责任原则,无过错赔偿原则,赔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科学鉴定标准和因工原则。其中“雇主责任原则”可谓职业伤害保险的立法渊源和理论基石。在雇主责任原则下,职业伤害保险呈现不同于一般的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即雇主承担全部缴费和赔偿的义务,受雇者享有获得完全赔偿的权利。
《工伤保险条例》。首先,国家强制雇主为劳动者提供职业伤害赔偿。其次,工伤保险适用于所有雇主和受雇者,表明职业伤害的预防和救济是各类雇主的普遍义务。第三,国家以社会保险方式,强制雇主之间建立“分散风险、互偿损失”的风险分散机制和共济机制,保障劳动者应当获得的赔偿不受用人单位支付能力的限制,不因用人单位亏损、破产、解散和存续形态的变更而减少或中断。第四,雇主单方缴费,体现了雇主单方责任原则,以及雇主的直接责任和完全责任。第五,雇主对职业伤害事件不仅承担过错责任而且承担无过错责任(如因职工的疏忽而发生的伤害、在途事故等),体现了无过错原则及雇主的绝对责任。第六,当工伤认定有争议时,雇主负有举证责任,体现了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在我国,一个以《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和《工伤保险条例》为主体,以国家法律制裁的强制力为后盾,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在内的,事前预防、事中保护、事后补偿相辅相成的职业安全与卫生保障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其中,安全生产法律规范侧重于生产活动中事故伤害的事前预防和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法律规范侧重于生产过程中职业病特殊危害的预防和劳动保护,工伤保险法律规范针对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遭受事故和职业病伤害的事实为劳动者提供事后的补偿。三个方面互为补充、互相衔接、相辅相成,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五篇:我国手枪发展历程
题目:中国手枪发展
1、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手枪的发展历程(2)了解世界前十性能最佳手枪(3)熟练掌握QSG92
2、教学重点:
讲解我国手枪发展历程,介绍世界前十性能最佳手枪,详解QSG92手枪
3、教学难点:
详解QSG92手枪
4、教具、教学素材准备:
黑板、投影仪、PPT课件、手枪模型等
5、教学方法:
讲解为主,利用投影仪和黑板辅助讲解;视频穿插辅助讲解;限制时间小组讨论
6、教学时数: 两学时
7、教学过程: 7.1、引入:
泱泱中国,四大古老的发明让全世界的人惊叹不已。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以及火药的发明对时代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近现代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最古老而有力的依据。其中最伟大的发明——火药,可以说是近现代手枪发明的基础与前提,没有了火药,枪的出现是不可能的。也许在近代史中我们的发明被列强使用之后成了叩开我国大门的石头,并且因此我们的历史留下了种种的屈辱。但是随着华夏民族的醒来,很多很多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随着我们的火药为他们提供的制造枪炮的基础,我们的枪炮也在不断的出现,甚至有超越之势。
那么今天我们就对我国的手枪发展进行学习。7.2、教学内容:
当代国产手枪的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4年的发展历程,国产手枪走出了一条从仿制到自行设计、自行研制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产手枪系列,在世界手枪的发展行列中拥有了一席之地。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国手枪发展呈现勃勃生机;高科技浪潮,又推动着中国手枪向世界高水平迈进。7.2.1仿制——掀开国产手枪的序幕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还没有像样的手枪制造工业,我军装备的手枪主要是战争年代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或是战争中土法上马制造的,属于“万国牌”。手枪口径繁杂,样式各异,陈旧不堪,性能落后。这些手枪现在均已成为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和中国民兵装备陈列馆中的馆藏陈列品。
在50年代吃初期,兵工战线在简陋的生产条件下,以仿制为主,开始了国产手枪的发展历程。1951年,首先对苏联的7.62mmTT30/33式托卡列夫手枪进行了测绘,并成功的进行了仿制,被命名为1951年式7.62mm手枪。随后,该枪装备我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仿制工作开始走上了正轨。从苏联引进了有关产品图纸及技术资料,聘请苏联专家,并通过培训技术人员、调整生产线、补充与检测设备、改造工艺装置开始了产品试制工作。1954年,在51式7.62mm手枪基础上,成功的生产定型了1954年式7.62mm手枪。该枪虽然是仿制品,但对原枪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使新产品的性能更加完善。这是我军在新中国成立后列装的第一种手枪。它的列装,宣告了人民解放军装备“万国牌”手枪的落后状况一去不复返,为新中国手枪发展史册写下了光辉的序篇。
此后,我国又相续仿制了苏联的IIM 9mm马卡洛夫手枪、1926式26mm信号手枪及5.6mm小口径运动手枪等。其中,仿苏IIM 9mm马卡洛夫手枪和1926年式26mm信号手枪分别被命名为1959年式9mm手枪、1957年式26mm信号手枪。
7.2.2 自行设计——奏响国产手枪发展的凯歌
50年代对苏制手枪的仿制为自行研制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既使技术人员积累了手枪的设计经验,也使手枪的生产条件大为改观。进入60年代,兵工战线积极相应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号召,自行设计和研制了64式7.62mm手枪及64式7.62mm手枪弹,67式7.62mm微声手枪及67式7.62mm微声手枪弹。这是我国第一种完全国产化的军用手枪和微声特种手枪,具有历史意义。它们的问世,标志着国产手枪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64式7.62mm手枪 64式手枪于1960年开始研制,1964年设计定型,主要配备中、高级军官及公安干警,用于自卫和杀伤近距离内的敌人和犯罪分子。该枪发射64式7.62mm手枪弹,在50m内射击效果比较理想,在400m距离上仍有杀伤威力。初速为300~320m/s,枪口动能为230J,全枪长155mm,全枪质量0.6kg,弹匣容弹量7发,战斗射速30发/分。自动方式采用自由枪机式,闭锁方式为惯性闭锁,采用联动发射机构,设有空仓挂机、弹匣回闩和弹膛有弹指示等机构,保险机构有手动保险、到位保险、自动保险和射击保险。该枪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机构齐全、携带方便、使用安全等特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单兵自卫武器。
67式7.62mm微声手枪 67式微声手枪作为一种特殊用途手枪,主要装备侦察人员及其他特工人员,用于执行特种战斗任务。该枪于1956年开始研制,1967年设计定型。该枪发射67式7.62mm微声手枪弹,初速为230~250m/s,枪口动能为138J,有效射程为30m。全枪长226mm,全枪质量(含空弹匣)1.05kg,弹匣容弹量为9发,自动方式采用枪机旋转(非自动)与惯性闭锁(半自动)两种,保险机构采用手动保险和自动保险。特别是消声装置采用了与枪管整体配合式,结构比较紧凑,体积较小,并使其外形得到了有效控制。消声原理采用阻性消声和屏蔽消声,具有比较好的消声效果。实际使用表明:枪口噪音较小,且具有微烟、微光等特性。该枪结构紧凑、外形尺寸较小、携带方便、射击精度较好、操作简单,是侦察人员及其他特业人员不可多得的一支特种手枪。
7.2.3创新——迎接21世纪的挑战
70年代以来,国产手枪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科研与设计水平不断提高,设备与工艺不断改进与完善,制造与生产能力不断加强,为国产手枪的推陈出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期间,先后有77式7.62mm手枪和80式7.62mm战斗手枪通过设计定型。其中,77式手枪是我国继64式手枪之后研制成功的又一支国产化手枪,在结构设计上有所创新,是目前我国比较先进的一支军用手枪,并列装部队使用。它的推出,表明中国手枪的发展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77式7.62mm手枪 77式手枪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研制,1977年设计定型,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研制的第二种手枪,主要配备高级军官、武警、公安干警及其他特业人员。由于体积小,质量轻,更适合隐蔽携带,执行特殊战斗任务。该枪发射64式7.62mm手枪弹,有效射程50m,初速318m/s,枪口动能242J,全枪长149mm,全枪质量0.5kg,弹匣容弹量7发,战斗射速30发/分。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惯性闭锁,击针平移式击发机构,保险机构有手动保险和到位保险。其独特之处在于设计了一种单手装填机构,这在国外各种手枪中还尚无先例,利用该机构可实现单手装填枪弹或单手排除瞎火弹,提高了手枪射击的及时性和可靠性。由于该枪设计独特、外形美观大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单手装填射击,因此深受部队的青睐,同时也引起国外同行的注目。
80式7.62mm战斗手枪 80式战斗手枪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研制的第一种战斗手枪。这是一种既可以单发又可以连发的全自动武器,国外一般称其为冲锋手枪。该枪的设计思想是拟为部队基层军官及特种专业士兵设计一种体积较小、质量较轻、威力较大、既能自卫又能突击战斗的单兵自卫武器,其性能不亚于7.63mm毛瑟手枪,拟取代54式手枪。1970年开始研制,1980年设计定型,历经10年。它配有两种可卸式枪托:一种是枪套枪托;一种是匕首枪托。装上枪托后可实施抵肩连发射击,有效射程可达150m,从而提高了手枪的战斗性能。该枪发射51式7.62mm手枪弹,初速470m/s,枪口动能617J,全枪长302mm(不含枪托),全枪质量1.37kg(含20发空弹匣),可选配10发、20发两种弹匣,战斗射速60发/分。自动方式采用枪管短后坐式,闭锁方式为卡铁摆动式,发射方式为单发或连发。该枪虽然没有列装部队,但是它以独到的设计、较好的性能弥补了我国在这一产品上的空白,为手枪系列化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尝试。7.2.4其他手枪
70年代后,我国在发展国产军用手枪的同时,还积极研制和生产其他种类的手枪,用以不同的目的和配备不同的人员。如84式7.62mm微型手枪、91式7.62mm4管匕首手枪及运动手枪等。84式7.62mm微型手枪是我国自行设计与研制的一种手枪,专门配备于各种警卫、保卫人员,用于对付在狭小空间或近距离内出现的单个有生目标,并对周围设施不会造成破坏,如在飞机上实施反劫机行动。
91式7.62mm4管匕首手枪是我国于90年代设计和研制的为侦察兵使用的特种自卫武器。它既是匕首又是手枪,既能在与敌人格斗中用匕首杀伤敌人,又能出其不意的发射64式7.62mm手枪弹杀伤50m以内的有生目标,达到以奇致胜的作战效果。
在50年代期间,我国运动手枪基本上是仿苏产品。进入60年代,我国开始自行设计、研制运动手枪。到70年代末,我国已形成了国产化运动手枪系列。如庆华牌SS01型5.6mm速射运动手枪、MS01型5.6mm慢射运动手枪、ZS01型7.62mm转轮运动手枪、BS01型5.6mm标准运动手枪、PS-01型5.6mm普及型运动手枪、西湖牌I型5.6mm慢射运动手枪。我国运动健儿在世界大赛上使用国产运动手枪多次获得射击比赛的金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从80年代开始,我国为适应民用枪外贸的需求,大量开发、生产、出口民用枪支,民用手枪就是出口大项之一。我国不仅仿制生产了国际知名的勃朗宁9mm手枪、0.45英寸M1911A1式自动手枪、CZ75式手枪和P226式9mm手枪等,还自行开发了54式手枪和77式手枪系列。
80至90年代,世界范围内高科技浪潮的兴起,使世界手枪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新结构、新原理、新材料及新工艺等不断得到应用,涌现了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手枪,我国的5.8mm及9mm92式手枪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们深信,在不远的将来,国产手枪一定会全面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7.2.5世界前十最佳性能手枪
1意大利伯莱塔92F型手枪 2奥地利格洛克17型
3手枪美国柯尔特M2000型手枪 4德国P229型手枪 5中国QSG92式手枪 6德国HKP7型手枪 7美国鲁格P85式手枪 8美国M1911A1式手枪 9捷克CZ83型手枪 10前苏联托卡列夫手枪
很是让人可喜可贺的是,我国的QSG92式手枪在此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可谓是为我国的手枪发展在国际上添上了有力的一笔。7.2.6 QSG92式手枪 国产手枪的发展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如今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最具说服力的当属1998年定型的国产QSG92式手枪,该枪发射国产DAP9毫米手枪弹,也可发射巴拉贝鲁姆弹,全枪长199毫米,全枪质量0.76千克,枪管长111毫米,采用15发双排双进弹匣供弹,有效射程50米。
特点:一是枪弹侵彻力好。通过与世界名弹9毫米巴拉贝鲁姆弹进行对比试验表明:50米距离发射国产DAP9毫米手枪弹,在穿透1.3毫米厚的232钢板后仍能击穿50毫米厚的松木板,而使用巴拉贝鲁姆弹在同样条件下则不能有效穿透1.3毫米厚的232钢板。二是结构设计优化。采用全塑料握把和组件化结构,具有弹性的发射机支架,可吸收后坐能量,降低了后坐力,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
QSZ92式半自动手枪系统(一般简称为92式手枪)共有两种不同口径的型号,研制这两种口径的手枪系统是由军方使用部门提出的,从1987年开始论证,1994年正式立项,交给工业部门研制。1998年完成了9mm手枪及其枪弹的设计定型,2000年5.8mm手枪及其枪弹完成设计定型。
口径:9毫米 全长:190毫米 枪宽:35毫米 枪高:135毫米 全重:0.76千克 枪管长:111毫米 瞄准基线长:152毫米 初速:350米/秒 射程:50米
枪弹:DAP92式手枪弹 9*19毫米 弹匣容量:15发 全枪寿命:大于3000发 7.3、小结:
今天我们利用两个学时的时间对我国手枪的发展史、世界前十性能最佳的手枪以及我国目前最先进、性能最佳的QSG92式手枪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切实达到最初的我们学习目的。同时,这里鼓励大家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能够利用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对我国各种武器的发展历程有所了解,使得自己的武器装备素养能够有所提高。
8、教学后记:(课后总结和反思:教师平心静气从教和学等多方面来审视自己原来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必然会有新的认识和体会,将之记录下来;将原来所设想的与教学实际脱节的方面,以及具体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记录下来,在以后的备课和授课中就会做到有的放矢,并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