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保险工作建议和设想[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19:5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保险工作建议和设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保险工作建议和设想》。

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保险工作建议和设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保险工作建议和设想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明光支公司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举措,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生活的重大决策。身处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的遂昌县,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期通过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农民在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下,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实现“十一五”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情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属各部门认真落实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坚持以“城乡一体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题,以村镇规划建设和环境整治为抓手,以培育新型农民为关键,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县新农村建设进展良好,主要表现在:一是营造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从“规划立村、产业扶村、聚迁活村、科教兴村、生态建村”等工作重点入手,营造了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展开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康庄工程快速推进。全年完成投资1.25亿元,通村公路路基拓宽338.2公里,硬化231.6公里。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稳步推进。实施了大柘、北界、金竹、云峰、王村口等乡镇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833万元。下山脱贫和乌溪江库区异地脱贫工程进展顺利。共安置下山移民661户,2684人。总投资达1.2亿元。农村沼气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全县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1330户。三是 “十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进展有序。全年累计实现转移就业技能培训5848人,实现向非农产业转移5120人。四是 “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稳步推进。全年建成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2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3个,环境整治村34个,全县成片推进村庄整治的乡镇1个。五是农村社会保障及救助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推进,2006年有17.54万农民参保,参合率为91.95%。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年共发放低保金230万元。集中供养工作稳步开展。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共入住敬老院385人,入院率达95.1%。开展了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工作。

但是,通过一年的实践,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深,留于搞形象工程,对如何授人以渔的研究不够;同时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较重。二是农村生产、生活水平较低。三是村级经济薄弱。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五是村庄规划滞后。

居民最低

二、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问题

1、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漫长的建设过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锲而不舍地推进,不断加快农村发展。

2、注重与国家、省、市新农村建设政策相对接。认真研究、积极对接新农村建设和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要注重与省里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扶持政策和项目的对接,用足、用好、用活上级扶持政策。

3、注重对农村环境的科学规划。要统盘考虑城镇建设和农村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科学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改变农村面貌需要进行村庄建设和环境治理,但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就是村庄建设。村庄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要防止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

4、注重考虑农民的自身意愿和当地可承受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尊重实际、尊重农民意愿、关心农民疾苦、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注意帮助落后村、贫困村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农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

5、注重从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入手。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引导广大农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自己的家园。

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我县新农村建设重点建议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是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促进农民增收,必须立足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使农业收入更加稳定、更加高效。一是要发展特色主导产业。要围绕竹业、茶业两大主导产业和高山蔬菜、花卉苗木、菊米、烤薯等优势农业,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推进特色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二是要壮大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农业,有利于化解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难题,对农业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要支持企业在农村建立生产、加工基地,与农民开展联合经营,培育若干贸工农一体化、公司化运作、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生产协同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三是要搞活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大对农产品品牌整合和名牌农产品开发力度,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营销体系,支持茶叶等农产品批发专业市场建设。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加强农产品信息网建设,积极培育农村营销队伍,发展订单农业,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建立高效畅通的农产品销售通道,提高农产品销售率,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

2、加强村级经济建设,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壮大了,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村级基层组织才有底气,各项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我县390个行政村中有243个行政村都是集体经济“空壳村”,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尤为重要。一是要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提高村级组织管理水平,村级班子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要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作用。二是要有效利用资源。充分利用村级资源优势,做好资源经营工作,走资源开发增收的路子。本着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林则林,对集体房屋、土地等各种资源,采取统一经营、租赁经营、转让拍卖、参与小水电开发、流转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三是加强新农村建设项目对接及包装工作,紧紧抓住我县被列入国家综合开发项目区的机遇,做好项目对接及包装工作,积极争取上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四是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促进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后劲,提高村级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继续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实实在在为农民办一些实事。按照优化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的要求,加快完善村镇规划。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继续实施“康庄工程”、分阶段搞好公路改建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千万农民饮用水”、“土地整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下山移民”等工程,积极争取国家、省里对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

4、努力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水平,着力增强科技、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农民了解新政策、新知识,使农民有一技之长,一证在手,让农村后备劳动力普遍接受良好的职业技能教育,使转移就业的青年农民成为掌握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使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年农民成为适应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专业农民。增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就业致富能力,实现农民向二、三产业的有序流动。

5、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继续抓好农村生活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慈善救助、农村住房保险、“五保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廉租房建设、助学券、计划生育奖扶等,不断完善保障制度,提高农村群众保障水平,使农村群众同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6、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建设。积极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户籍管理、乡镇财政体制、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等综合配套改革,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制度,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把中央近年来出台的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政策对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效力。

第二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它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面貌的根本措施,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举措,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是我县爬坡过坎,走出拐点,迅速转型,全面提升的重要时期,新农

村建设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县这样一个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搞新农村建设,我认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基本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坚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统一;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结合实际,突出特色,不搞齐步走;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要解决问题,发挥优势,转变劣势,稳步推进这么几个原则。

一、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多,但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

2、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由于多年来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加之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渠道变窄,这一矛盾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村镇建设杂乱无章,人居环境条件恶劣。各乡镇基本没有进行科学的建设规划,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农户住宅大部分是普通砖瓦房,还有的是年久的土坯房,安全系数不高。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村巷卫生很差,人畜杂居,人畜混居,秩序很乱,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

3、劳动力素质低下。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常常有造假行骗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这种状况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4、思想观念落后,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还比较差。对一些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的公益事业,如修路、植树、救灾、抢险等也是斤斤计较,很不情愿,不给好处,就不干,还有些农民的职业道德观念也很淡薄,如在一些乡村农民在往外出售的棉花内渗沙子和其它杂质。给牛羊肉注水,给蔬菜乱打药等等。而且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正在逐步淡化,赌博、非法宗教、铺张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特别是在传统习俗和传统生活习惯方面,婚丧消费中的相互攀比,大操大办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有的乡镇男女订婚彩礼都在万元以上,结婚时更是全家举债,大摆酒席,奢侈浪费严重,致使一些刚刚富裕起来的家庭,又因昂贵的结婚费用而导致再次返贫,还有一些乡镇封建迷信活动有所蔓延,宗教狂热、赌博的恶习也死灰复燃,特别是到了冬季不少农民整天沉迷于赌桌之中,根本没有心思从事生产劳动,有的甚至引发了家庭矛盾,还来了很大的社会隐患。

5、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一是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度还不高,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药品价格反映强烈,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二是科技文化投入不足,教育负担加重。尽管近年来县农村居民科技和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总体来看,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三是社会保障难以保证。由于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大部分没有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6、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彻底打破,土地、资金等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地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7、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现状与新形势新

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党员干部“双带”作用发挥不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强;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核心。

二、几点思考和建议

针对县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统

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通过增加新农村建设财政支出,以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以农业持续增效、农民大幅增收为核心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把解决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状况,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把培养新型农民、构建和谐新农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抓手;把深化改革、解决影响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真正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抓细抓实,抓出成效,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造福全县16万农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具体措施和建议:

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客观分析县三农工作的现状,实现农业增收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草”三元结构的转变,完善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努力做到由以农业增收为主转变为非农增收为主,注重农民收入多元化,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坚持“退粮还经”战略,引导农民继续强化种植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抓好以葡萄为主的林果产业,大力发展以设施栽培为主的瓜菜产业;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行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的生产模式,使农民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二是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按照市场需求和加工转化的要求,坚持“合理布局、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思路,以产、加、销相互衔接的高效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为支撑,扩大特色农作物种植,采取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按照“招商引资新建一批,改革改造巩固一批,创造条件培育一批”的思路,重点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支农支牧龙头企业培育,引进、培育、发展壮大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强化各类专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加强农副产品的商标注册和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域保护认证工作,打造特色品牌,提高知名度,力争把“老桑”“军彩”“绿珍珠”等农产品培育成区内外知名品牌,以品牌化战略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种植业水平。县财政要逐年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大力实施“科技人才下农村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鼓励科技人员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依靠科技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积极开展以设施农业栽培、葡萄鲜食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民技术培训,快速提高全县农民设施农业的种植水平。从县情来看,投入多管理好的葡萄一亩地可以收入6000-8000元,而投入少管理差的只好到1000-2000元差距太大。四是发展庭院经济,拓宽增收渠道。争取每户在房前屋后空地上建一个大棚,种植蔬菜果木等,解决自身吃菜问题。同事在养殖业上做文章,每户养羊、养牛、养鸡,发展家庭养殖种,扩大增收。五是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力度。大力实施“农民变工人”工程,努力为农民在城镇就业创造条件,让农民最终实现向城市居民的根本转变。各乡(镇)要依靠政策引导,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推进农村劳动力由季节性向经常性、由自发性向有组织、由体能型向技能型、由农业向非农业、由农村向城镇、由打工向自主创业的战略性转移,到“十一五”末,力争完成2000名农民变成工人的任务。县如果有50农民进城,平均一月工资500元,一年可以收入6000元。城郊三乡镇也要加大农民变居民工作力度,促进农村人口向非农业转移。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大非农增收的比重,实现农民增收的多元化。要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鼓励和引导他们离乡创业、离乡生财,实现“输出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标。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尽快改变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状况,是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按照总体规划,切实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一是加快建设以节水为主的节约型社会。要以水权改革为重点,对全县水资源进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实行政策节水,工程节水、市场化节水、园艺节水并举措施,利用政策和市场价格杠杆,实现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水务一体化管理,合理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实施土地零开发,打井零控制,压缩高耗水、低产出的种植业规模,鼓励农民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耐旱农业,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以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为着力点,大力推广滴灌、低压管道、膜下灌等高效节水技术。二是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组织实施好中低产田的改造及其配套设施和绿化工程建设。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建立长效的管养机制。全力做好以二塘水库建设为重点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地前期准备工作。继续抓好坎尔其引水工程、柯柯亚-坎尔其大渠联网等在建重点项目建设,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组织实施好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四期、防沙治沙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葡萄、石榴、红枣、杏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建设,不断加强绿洲内部和外围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巩固和完善绿洲生态屏障。县环保局要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继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切实保护和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四是加大乡村道路建设。以县城-鲁克沁镇道路以及自治区乡村公路等项目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力度,引导农民积极投工投劳,开展农村医疗卫生、文化生活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配套设施建设,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五是突出抓好村庄环境整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沟渠涝坝、院落畜圈的整治,开展农村沼气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改变村庄脏乱差状况。逐步实现村庄的硬化、亮化、美化。每户农民住宅应该是十分地房屋,院内有一架葡萄,留有5分地建大棚,屋后有3分地的养殖地,可以养殖20只羊,2头牛,还可以种植20棵果树,样子可以统一设计,从现在起没有规划的村不能盖房子,要求通电、通路、通水、通有线电视。要继续加大以农村为重点的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引导农民加快住房改造,建设农民新居。同时,鼓励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民居民宅,美观实用,节约土地,大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

3、培养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将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县建设新农村,抓好教育是基础。要大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的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要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注意调动和保护长期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二是加大县委党校、就业培训中心、农广校、农科所、科协等各单位培训资源整合力度,建立职业培训中心,强化农牧民技术培训。要依靠各级培训力量,开展宣讲教育、职业教育、阵地教育、骨干培训强化对农牧民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素质教育,培养“五型”(学习型、技能型、守法型、创业型、文明型)农民,重点突出民族团结、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群众的致富技能和本领。

4、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深化农村改革,是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制保障。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要在切实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不受侵犯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全面推行农户“贷款证”制度,加大小额贷款的支农力度,积极为农民申办小额贷款提供信用担保,解决农民发展生产和创业致富过程中资金不足问题。三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着力抓好乡镇机构改革,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推进国营牧场管理体制改革。

5、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教育农村群众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诚信乡(镇)、村、户”等的创建活动。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像农民运动会、农民文艺节目汇演、麦西来甫等各项比赛活动,开展三下乡、六进村等活动,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社会氛围。办好农民图书馆、文化馆、老年活动室等,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农民道德文化水平。三是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农村“低保”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和贫困大学生入学等社会救助体系。继续大力开展联乡驻村入户“一帮一”活动和救助弱势群体帮扶工作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注重培养“双带双强”型的村级干部,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充分调动乡镇党委、村干部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工作中的积极性。通过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目标责任制,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季度通报、半年初评、年终考核,每年年底由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县直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考核,并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促进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三是切实把开展农村基层组织“三级联创”活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把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与提高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结合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四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以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活动。认真贯彻《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搞好村务、财务“三公开”,积极推行村民理财小组制度和村民民主日活动,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真正实现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6、坚持试点先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加强领导,积极探索,切实把这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

一是建议县认真安排部署,成立机构,加强领导,培训一批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重点在科级干部选拔,要在每个自然村培训一名科级干部,确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落实好。二是通过典型示范有序推进,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盲目攀比,不搞形象工程。县农村各乡镇条件不同,发展差异很大,新农村建设不能是一个模式,要立足区域发展的实际,做好乡村建设规划。根据各级乡镇和村的实际情况和基础逐步推进,分布实施条件好的可以快一些,基础不好的可以慢一些,不能急于求成。从今年开始,在全县选择2-3个条件基础好的乡镇(村)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先行试点。三是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推广。试点成功后,各乡(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乡村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的在全县范围内逐步推开,确保建一个成一个,不断巩固建设成果,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效。

第三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它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面貌的根本措施,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举措,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是我县爬坡过坎,走出拐点,迅速转型,全面提升的重要时期,新农村建设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县这样一个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搞新农村建设,我认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基本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坚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统一;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结合实际,突出特色,不搞齐步走;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要解决问题,发挥优势,转变劣势,稳步推进这么几个原则。

一、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多,但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

2、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由于多年来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加之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渠道变窄,这一矛盾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村镇建设杂乱无章,人居环境条件恶劣。各乡镇基本没有进行科学的建设规划,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农户住宅大部分是普通砖瓦房,还有的是年久的土坯房,安全系数不高。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村巷卫生很差,人畜杂居,人畜混居,秩序很乱,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

3、劳动力素质低下。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常常有造假行骗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这种状况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4、思想观念落后,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还比较差。对一些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的公益事业,如修路、植树、救灾、抢险等也是斤斤计较,很不情愿,不给好处,就不干,还有些农民的职业道德观念也很淡薄,如在一些乡村农民在往外出售的棉花内渗沙子和其它杂质。给牛羊肉注水,给蔬菜乱打药等等。而且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正在逐步淡化,赌博、非法宗教、铺张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特别是在传统习俗和传统生活习惯方面,婚丧消费中的相互攀比,大操大办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有的乡镇男女订婚彩礼都在万元以上,结婚时更是全家举债,大摆酒席,奢侈浪费严重,致使一些刚刚富裕起来的家庭,又因昂贵的结婚费用而导致再次返贫,还有一些乡镇封建迷信活动有所蔓延,宗教狂热、赌博的恶习也死灰复燃,特别是到了冬季不少农民整天沉迷于赌桌之中,根本没有心思从事生产劳动,有的甚至引发了家庭矛盾,还来了很大的社会隐患。

5、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一是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度还不高,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药品价格反映强烈,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二是科技文化投入不足,教育负担加重。尽管近年来县农村居民科技和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总体来看,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三是社会保障难以保证。由于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大部分没有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6、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彻底打破,土地、资金等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地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7、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党员干部“双带”作用发挥不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强;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核心。

二、几点思考和建议

针对县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通过增加新农村建设财政支出,以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以农业持续增效、农民大幅增收为核心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把解决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状况,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把培养新型农民、构建和谐新农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抓手;把深化改革、解决影响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真正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抓细抓实,抓出成效,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造福全县16万农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具体措施和建议:

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客观分析县三农工作的现状,实现农业增收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草”三元结构的转变,完善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努力做到由以农业增收为主转变为非农增收为主,注重农民收入多元化,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坚持“退粮还经”战略,引导农民继续强化种植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抓好以葡萄为主的林果产业,大力发展以设施栽培为主的瓜菜产业;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行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的生产模式,使农民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二是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按照市场需求和加工转化的要求,坚持“合理布局、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思路,以产、加、销相互衔接的高效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为支撑,扩大特色农作物种植,采取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按照“招商引资新建一批,改革改造巩固一批,创造条件培育一批”的思路,重点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支农支牧龙头企业培育,引进、培育、发展壮大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强化各类专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加强农副产品的商标注册和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域保护认证工作,打造特色品牌,提高知名度,力争把“老桑”“军彩”“绿珍珠”等农产品培育成区内外知名品牌,以品牌化战略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种植业水平。县财政要逐年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大力实施“科技人才下农村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鼓励科技人员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依靠科技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积极开展以设施农业栽培、葡萄鲜食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民技术培训,快速提高全县农民设施农业的种植水平。从县情来看,投入多管理好的葡萄一亩地可以收入6000-8000元,而投入少管理差的只好到1000-2000元差距太大。四是发展庭院经济,拓宽增收渠道。争取每户在房前屋后空地上建一个大棚,种植蔬菜果木等,解决自身吃菜问题。同事在养殖业上做文章,每户养羊、养牛、养鸡,发展家庭养殖种,扩大增收。五是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力度。大力实施“农民变工人”工程,努力为农民在城镇就业创造条件,让农民最终实现向城市居民的根本转变。各乡(镇)要依靠政策引导,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推进农村劳动力由季节性向经常性、由自发性向有组织、由体能型向技能型、由农业向非农业、由农村向城镇、由打工向自主创业的战略性转移,到“十一五”末,力争完成2000名农民变成工人的任务。县如果有50农民进城,平均一月工资500元,一年可以收入6000元。城郊三乡镇也要加大农

第四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它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面貌的根本措施,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举措,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是我县爬坡过坎,走出拐点,迅速转型,全面提升的重要时期,新农村建设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县这样一个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搞新农村建设,我认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基本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坚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统一;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结合实际,突出特色,不搞齐步走;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要解决问题,发挥优势,转变劣势,稳步推进这么几个原则。

一、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多,但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

2、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由于多年来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加之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渠道变窄,这一矛盾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村镇建设杂乱无章,人居环境条件恶劣。各乡镇基本没有进行科学的建设规划,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农户住宅大部分是普通砖瓦房,还有的是年久的土坯房,安全系数不高。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村巷卫生很差,人畜杂居,人畜混居,秩序很乱,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

3、劳动力素质低下。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常常有造假行骗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这种状况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4、思想观念落后,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还比较差。对一些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的公益事业,如修路、植树、救灾、抢险等也是斤斤计较,很不情愿,不给好处,就不干,还有些农民的职业道德观念也很淡薄,如在一些乡村农民在往外出售的棉花内渗沙子和其它杂质。给牛羊肉注水,给蔬菜乱打药等等。而且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正在逐步淡化,赌博、非法宗教、铺张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特别是在传统习俗和传统生活习惯方面,婚丧消费中的相互攀比,大操大办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有的乡镇男女订婚彩礼都在万元以上,结婚时更是全家举债,大摆酒席,奢侈浪费严重,致使一些刚刚富裕起来的家庭,又因昂贵的结婚费用而导致再次返贫,还有一些乡镇封建迷信活动有所蔓延,宗教狂热、赌博的恶习也死灰复燃,特别是到了冬季不少农民整天沉迷于赌桌之中,根本没有心思从事生产劳动,有的甚至引发了家庭矛盾,还来了很大的社会隐患。

5、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一是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度还不高,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药品价格反映强烈,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二是科技文化投入不足,教育负担加重。尽管近年来县农村居民科技和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总体来看,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三是社会保障难以保证。由于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大部分没有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6、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彻底打破,土地、资金等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地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7、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党员干部“双带”作用发挥不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强;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核心。

二、几点思考和建议

针对县在新

农村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通过增加新农村建设财政支出,以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以农业持续增效、农民大幅增收为核心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把解决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状况,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把培养新型农民、构建和谐新农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抓手;把深化改革、解决影响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真正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抓细抓实,抓出成效,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造福全县16万农民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具体措施和建议:

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客观分析县三农工作的现状,实现农业增收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草”三元结构的转变,完善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机制,努力做到由以农业增收为主转变为非农增收为主,注重农民收入多元化,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坚持“退粮还经”战略,引导农民继续强化种植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抓好以葡萄为主的林果产业,大力发展以设施栽培为主的瓜菜产业;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使农民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二是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按照市场需求和加工转化的要求,坚持“合理布局、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思路,以产、加、销相互衔接的高效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为支撑,扩大特色农作物种植,采取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按照“招商引资新建一批,改革改造巩固一批,创造条件培育一批”的思路,重点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支农支牧龙头企业培育,引进、培育、发展壮大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强化各类专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加强农副产品的商标注册和特色农产品原产地域保护认证工作,打造特色品牌,提高知名度,力争把“老桑”“军彩”“绿珍珠”等农产品培育成区内外知名品牌,以品牌化战略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三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种植业水平。县财政要逐年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大力实施“科技人才下农村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鼓励科技人员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依靠科技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积极开展以设施农业栽培、葡萄鲜食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民技术培训,快速提高全县农民设施农业的种植水平。从县情来看,投入多管理好的葡萄一亩地可以收入6000-8000元,而投入少管理差的只好到1000-2000元差距太大。四是发展庭院经济,拓宽增收渠道。争取每户在房前屋后空地上建一个大棚,种植蔬菜果木等,解决自身吃菜问题。同事在养殖业上做文章,每户养羊、养牛、养鸡,发展家庭养殖种,扩大增收。五是继续加大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力度。大力实施“农民变工人”工程,努力为农民在城镇就业创造条件,让农民最终实现向城市居民的根本转变。各乡(镇)要依靠政策引导,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推进农村劳动力由季节性向经常性、由自发性向有组织、由体能型向技能型、由农业向非农业、由农村向城镇、由打工向自主创业的战略性转移,到“十一五”末,力争完成2000名农民变成工人的任务。县如果有50%农民进城,平均一月工资500元,一年可以收入6000元。城郊三乡镇也要加大农民变居民工作力度,促进农村人口向非农业转移。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大非农增收的比重,实现农民增收的多元化。要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鼓励和引导他们离乡创业、离乡生财,实现“输出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标。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尽快改变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状况,是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按照总体规划,切实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一是加快建设以节水为主的节约型社会。要以水权改革为重点,对全县水资源进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实行政策节水,工程节水、市场化节水、园艺节水并举措施,利用政策和市场价格杠杆,实现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水务一体化管理,合理配置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实施土地零开发,打井零控制,压缩高耗水、低产出的种植业规模,鼓励农民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耐旱农业,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以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为着力点,大力推广滴灌、低压管道、膜下灌等高效节水技术。二是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组织实施好中低产田的改造及其配套设施和绿化工程建设。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建立长效的管养机制。全力做好以二塘水库建设为重点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地前期准备工作。继续抓好坎尔其引水工程、柯柯亚-坎尔其大渠联网等在建重点项目建设,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继续组织实施好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四期、防沙治沙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葡萄、石榴、红枣

工程,必须要加强领导,积极探索,切实把这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

一是建议县认真安排部署,成立机构,加强领导,培训一批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重点在科级干部选拔,要在每个自然村培训一名科级干部,确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落实好。二是通过典型示范有序推进,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盲目攀比,不搞形象工程。县农村各乡镇条件不同,发展差异很大,新农村建设不能是一个模式,要立足区域发展的实际,做好乡村建设规划。根据各级乡镇和村的实际情况和基础逐步推进,分布实施条件好的可以快一些,基础不好的可以慢一些,不能急于求成。从今年开始,在全县选择2-3个条件基础好的乡镇(村)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先行试点。三是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推广。试点成功后,各乡(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乡村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的在全县范围内逐步推开,确保建一个成一个,不断巩固建设成果,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效。

第五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和思考(1)2007-04-17 15:3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它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面貌的根本措施,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举措,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是我县爬坡过坎,走出拐点,迅速转型,全面提升的重要时期,新农村建设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县这样一个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搞新农村建设,我认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基本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坚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统一;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结合实际,突出特色,不搞齐步走;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要解决问题,发挥优势,转变劣势,稳步推进这么几个原则。

一、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农民收入虽然逐年增多,但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为突出的矛盾。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

2、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由于多年来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加之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渠道变窄,这一矛盾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村镇建设杂乱无章,人居环境条件恶劣。各乡镇基本没有进行科学的建设规划,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农户住宅大部分是普通砖瓦房,还有的是年久的土坯房,安全系数不高。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村巷卫生很差,人畜杂居,人畜混居,秩序很乱,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

3、劳动力素质低下。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常常有造假行骗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这种状况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4、思想观念落后,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还比较差。对一些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的公益事业,如修路、植树、救灾、抢险等也是斤斤计较,很不情愿,不给好处,就不干,还有些农民的职业道德观念也很淡薄,如在一些乡村农民在往外出售的棉花内渗沙子和其它杂质。给牛羊肉注水,给蔬菜乱打药等等。而且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正在逐步淡化,赌博、非法宗教、铺张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特别是在传统习俗和传统生活习惯方面,婚丧消费中的相互攀比,大操大办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有的乡镇男女订婚彩礼都在万元以上,结婚时更是全家举债,大摆酒席,奢侈浪费严重,致使一些刚刚富裕起来的家庭,又因昂贵的结婚费用而导致再次返贫,还有一些乡镇封建迷信活动有所蔓延,宗教狂热、赌博的恶习也死灰复燃,特别是到了冬季不少农民整天沉迷于赌桌之中,根本没有心思从事生产劳动,有的甚至引发了家庭矛盾,还来了很大的社会隐患。

5、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一是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度还不高,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药品价格反映强烈,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二是科技文化投入不足,教育负担加重。尽管近年来县农村居民科技和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总体来看,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三是社会保障难以保证。由于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大部分没有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6、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仍未彻底打破,土地、资金等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地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7、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党员干部“双带”作用发挥不好,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强;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成为领导农村发展的核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历史任务,正在变化和发展中的中国农村,再次成了整个社会关注的新热点。政法综治工作在这一热潮中必须做到拓展视野,创新思路,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农村平安创建为目标,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努力开创政法综治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驾护航。

一、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拓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方针,全面、科学地概括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内涵,勾勒出了一幅令人向往的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更加突出位置,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农村的小康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保障农民的权利,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创建和谐农村,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了政法综治工作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政法机关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保护人民利益、创建社会秩序的主要职能机关,在发挥法律保障与法律服务作用的同时,必须增

加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功能,担负起维护稳定和捍卫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重任。

二、认清形势,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政法综治工作的新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突出的特点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富足,每一个方面都与政法综治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正处于“十一五”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局时期,这既是经济体制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期、加快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的高发期、社会问题的复杂期。当前农村基层出现了一些不利于稳定的因素和影响平安建设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农村土地问题。农村土地问题是近年来农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造成农村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主要有几方面:

1、征用地补偿标准低,截留或移用土地补偿款现象突出。

2、征地程序透明度不高。

3、非法使用土地问题突出。

4、征地后对失地农民安置手段单一。二是农村集体经济问题。三是社会治安问题。四是基层组织建设及干部作风方面问题。五是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从近年泉州实际情况看,虽然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呈下降趋势,群众满意率不断上升,但影响农村发展的不安定、不和谐因素依然存在,抢劫、抢夺、入室盗窃等侵财性犯罪案件仍居高不下;破坏农田基本设施、销售假冒农用物资等案件仍然存在,因山林地界、拆迁改造和民间矛盾纠纷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阻碍了和谐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政法机关要深刻认识当前政法综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政法综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一是要提升对政法工作的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政法综治工作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认识。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看,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在城乡之间,贫富之间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就不会有全国的和谐稳定;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只有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

二是要拓展政法工作的视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把政法综治工作的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稳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新形势下的政法综治工作任务和职能有新的思考、新的认识,自觉地把政法综治工作置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这个总要求中来思考和谋划,把促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政法综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要创新政法工作的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新”。政法机关必须团结“新农村”这一核心,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将工作重心向农村倾斜,向一线倾斜。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广大农民群众参与进

来,坚持专群结构、依靠群众、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将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宏伟目标上来。

四是要提高政法工作的能力。为了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政法机关必须增强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分析判断复杂形势、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整合社会资源、进行社会管理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疏导群众的工作能力。提高“四个能力”是政法综治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政法综治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

三、发挥职能,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政法机关的根本职能是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要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实践,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把切入点放在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上,把着力点放在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享受法律保护上,把落脚点放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上,全面发挥维护国家安全、化解矛盾纠纷、打击预防犯罪、管理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服务改革发展的职能,紧紧围绕农村平安创建工作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着力解决农村各类不和谐、不稳定问题,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心平气顺、安居乐业。稳定的社会秩序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石。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并不是一个没有矛盾、问题的社会,而一个能够及时化解纠纷、缓解矛盾、疏导情绪、理顺心气,确保矛盾不积累、不膨胀、不激化的社会。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加快的特殊时期,农村滋生矛盾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对农村常见的矛盾纠纷,政法综治部门要注意研究其规律、特点,切实增强预见性、前瞻性,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对农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和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努力把握好维护群众利益与维护社会稳定的结合点,做到既有效地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又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切实维护好农村社会治安、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集中整治突出治安问题,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感。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一个和谐稳定社会的基本构成要件。从当前农村治安状况看,农村的违法犯罪问题既有与城市违法犯罪问题的共同特征,又有农村自身的特点。影响农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入室盗窃、抢劫、抢夺、地方流氓恶势力、制假贩假等侵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政法综治部门对这些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问题,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严厉打击、集中整治,切实把农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高发的势头压下来,确保刑事犯罪案件发案不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和震荡,始终保持农村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激发农村社会的创造活力。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法制意识和民主诉求不断增强,对政法工作最集中、最强烈的愿望越来越倾向于要求政法机关公平地对待各类主体,公正、高效、文明地裁判和执行,在司法活动中体现社会主义法律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政法机关要深入地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强化对公民和社会的保护与服务意识,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政法工作的职能。不但要通过打击犯罪、加强治安管理来维护好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受理群众求助、提高司法效率、及时调节经济社会关系、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充分发挥政法工作的保护与服务职能。树立起“执法为民”、“以人为本”、“执法平等”和“执法最佳效益”的理念,努力做到依法打击与依法保护并重、办案数量与办案质量并重、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并重、坚持实体法与程序法并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并重。自觉地把政法综治工作纳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中去思考,纳入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推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使农村基层各项工作纳入到法治化管理的轨道。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始终离不开法制的有力保障。法制宣传教育是实现和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律培训,有效保障农村各项活动依法有序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各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事件的发展。要结合当前“五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增强农民群众依法办事的意识。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行政执法队伍,建立符合实际的农村行政执法体制,保证农村执法工作的顺利实施。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法制建设,全面提升村级事务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协调发展,用法治来保证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重、责任大、要求高,政法机关必须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执法公正、一心为民”的方针,不断加强和改进政法综治工作,深化农村平安建设,共同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未来。

下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保险工作建议和设想[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保险工作建议和设想[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若干问题的建...

    浙江林学院2009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出现若干问题的建议 ×× (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2008级,交通082,200802120130)摘要:目前,各地建设新农村的群众积极......

    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设想

    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设想 相全昀 新农村建设如果站上一个很高的层次,应该是组织化,社区化,节约化,环保化和文明化.但是,要达到五化的目标,任务就十分的艰巨,所以应该逐步发展.......

    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摘要:为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各地都在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新农村发展的瓶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对外语系团总支工作的建议和设想

    对外语系团总支工作的建议和设想 团总支作为一个在党组织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组织,是培养各类人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组织的忠实助手,更是一个服务青年学生的广阔平台。在外语系......

    关于省委《决定》修改建议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情况汇报

    文章标题:关于省委《决定》修改建议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情况汇报×××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最近,我县人口计生一条线对省委《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

    关于省委《决定》修改建议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的情况汇报(5篇)

    文章标题:关于省委《决定》修改建议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人口计生的情况汇报×××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最近,我县人口计生一条线对省委《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决定》进行认......

    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保险问题

    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保险问题 摘要:农业保险作为一种专业化、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机制,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搞活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

    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同广大群众最接近、最密切,农村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