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沪科八上数学知识点小结
第十二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平面内点的坐标特征
1、各象限内点P(a,b)的坐标特征:
第一象限:a>0,b>0;第二象限:a<0,b>0;第三象限:a<0,b<0;第四象限:a>0,b<0(说明:
一、三象限,横、纵坐标符号相同,即ab>0;
二、四象限,横、纵坐标符号相反即ab<0。)
2、坐标轴上点P(a,b)的坐标特征:
x轴上:a为任意实数,b=0;y轴上:b为任意实数,a=0;坐标原点:a=0,b=0(说明:若P(a,b)在坐标轴上,则ab=0;反之,若ab=0,则P(a,b)在坐标轴上。)
3、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P(a,b)的坐标特征:
一、三象限:a=b;
二、四象限:a=-b
二、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点P(a,b)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a,-b);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a,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a,-b)
三、点到坐标轴的距离
点P(x,y)到x轴距离为∣y∣,到y轴的距离为∣x∣
四、(1)横坐标相同的两点所在直线垂直于x轴,平行于y轴;
(2)纵坐标相同的两点所在直线垂直于y轴,平行于x轴。
五、点的平移坐标变化规律
坐标平面内,点P(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后的对应点为(x+a,y)或(x-a,y);点P(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后的对应点为(x,y+b)或(x,y-b)。
(说明:左右平移,横变纵不变,向右平移,横坐标增加,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小;上下平移,纵变横不变,向上平移,纵坐标增加,向下平移,纵坐标减小。简记为“右加左减,上加下减”)
第十三章 一次函数
一、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自变量以整式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2、自变量以分式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数;
3、自变量以偶次方根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即被开方数≥0)的数;
自变量以奇次方根形式出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4、自变量出现在零次幂或负整数次幂的底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底数不为0的数。(说明:(1)当一个函数解析式含有几种代数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各个代数式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公共部分;
(2)当函数解析式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函数时,自变量取值范围除应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外,还必须符合实际意义。)二、一次函数
1、一般形式:y=k x+b(k、b为常数,k≠0),当b=0时,y=k x(k≠0),此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第二篇:沪科版九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沪科版九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十八里中心中学学 卢亚娟
一、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进入初中已经两年了,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部分同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有些同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对于一些后进生简单的知识不能掌握,两极分化非常严重。有少部分的学生已经出现厌学情绪。学生的逆反心理逐渐显现,上课的难度在逐渐加大,课堂会出现混乱和沉寂的现象。这对九年级的老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用函数解决问题基本方法和思想,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别条件解决简单问题,会运用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数学能力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章节):
重点内容:二次函数,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
难点内容:二次函数的运用,相似三角形性质和运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 3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工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附:教学进度表 8月29日 9月2日 预备周 2 9月5日 9月9日 22.1-_22.2 9月12日 9月16日 22.3
49月19日 9月23日 22.3-22.4 9月26日 9月30日 22.5-22.5 10月3日 10月7日 国庆放假 7 10月10日 10月14日 22.6 10月17日 10月21日 章复习与测试
10月24日 10月28日 23.1 10月31日 11月4日 23.2
期中教学检查 11 11月7日 11月11日 23.3 12 11月14日 11月18日 23.4-23.5 11月21日 11月25日 章复习与测试 14 11月28日 12月2日 24.1-2 12月5日 12月9日 24.3
/ 3 12月12日 12月16日
24章复习与测试 17 12月19日 12月23日 期末复习18 12月26日 12月30日 期末复习19 1月2日 1月6日 期末复习1月9日 1月13日 期末考试 1月16日 1月20日
寒假开始
/ 3
第三篇:历史八上知识点
【考试说明】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联系乡土历史)
P3: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2.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结果
P4: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P5:1842年8月,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3.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识图:“焚烧后的圆明园”。P8: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4.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P10: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5.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结合乡土历史)
P12:左宗棠收复新疆。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6.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P16: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壮烈牺牲。7.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P22: 1900年,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个国家的侵略军向北京进犯。于1900年8月中旬攻入北京。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俄、英、美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8.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P5:条约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9.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P18: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10.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P22:条约规定:(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影响: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考试说明】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派的口号、代表人物;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P29-30(1)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2)口号和创办的主要企业: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有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等。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湖北织布官局、汉阳铁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等。
2(3)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4)船政学堂的内容要结合乡土历史。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北: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P35:1895年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P37: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政 治 经 济 军 事 教 育 影响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发展农工商业 训练新式陆海军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今 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戊戌维新在社会上
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3. 武昌起义。
P41: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起义第一枪。占领武昌城,取得首义胜利。
P42:此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4.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P40: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P43:1911年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发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法令,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P43:辛亥革命胜利意义:清朝的统治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崩溃,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结束。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6.陈独秀、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P45:在陈独秀的率先倡导下,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
P46: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考试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五四精神
P63:1919年初,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权益转给日本。举国震惊,五四爱国运动爆发。P63:5月4日,北京十余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举行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反帝爱国运动的重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北洋政府被迫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P65: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
P66: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次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
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3.南昌起义。
P75: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P76: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4.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P76—77:毛泽东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5.红军长征;长征精神 结合地图(北P79)、诗歌(北P78)了解长征,知道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甘肃会师,可根据自己体会,认识长征精神。
北: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P77—79: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后,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穿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P79: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P80: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考试说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共同点: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2.七七事变的史实,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突然进攻卢沟桥的中国守军,遭到中国军队奋起反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识图:“中国守军在卢沟桥上奋起抗战。北P91)
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P93: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
P94: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军民达30万人以上。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罪行之一。
4.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的史实
P97: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军队在台儿庄大败日军,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P98—99:1940年,彭德怀等指挥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5.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
P104: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6.西安事变的史实;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P88: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P8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考试说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重庆谈判的史实
P112: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反共内战的方针已经确定。
P113: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10月10日,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P120: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3.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P123: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
P124:辽沈战役后,解放东北全境。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P126: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我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P127:平津战役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1949年4月解放军分三路强渡长江。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考试说明】经济和社会生活
1.张謇兴办的实业
P32:状元实业家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创办大生纱厂。成为中华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2.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P55:剪去辫子做中华民国新国民。P56: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一律改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清末民初西服成为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考试说明】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詹天佑、侯德榜的成就 P33:詹天佑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P100: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被化工界命名为“侯氏制碱法”,从此中国的制碱化学工业跃居世界前列。
2.魏源、严复等的主要思想
P5: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到清朝战败求和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魏源是其中的杰出代表。P6: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 P36:严复译述《天演论》,认为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严复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他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3.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P50:维新变法期间,设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它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科举制度的废除
P51: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5.鲁迅、聂耳、冼星海的主要成就 P47:鲁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P87:人民音乐家聂耳代表作品是《义勇军进行曲》 P99:冼星海音乐作品《黄河大
第四篇:沪科版九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沪科版九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宣城市第十二中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九
年级
数学
科教学计划 执笔:高成林
组内成员:陈勇 陈俊鹏 董磊 葛良仪 刘福琴 李美兰谭建国
王小毛 朱娴敏 章新军
高成林
一、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进入初中已经两年了,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大部分同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有些同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对于一些后进生简单的知识不能掌握,两极分化非常严重。有少部分的学生已经出现厌学情绪。学生的逆反心理逐渐显现,上课的难度在逐渐加大,课堂会出现混乱和沉寂的现象。这对九年级的老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用函数解决问题基本方法和思想,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别条件解决简单问题,会运用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数学能力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章节):
重点内容:二次函数,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
/ 3
难点内容:二次函数的运用,相似三角形性质和运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成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工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宣城市第12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教研组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日期 主题班会和其它活动
实际进度 备
注 预备周 准备周,学生报名注册
8月29日 9月2日 预备周 1 9月5日 9月9日 22.1-_22.2 9月12日 9月16日 22.3
八年级教学开放周 3 9月19日 9月23日 22.3-22.4
兼教学视导 4 9月26日 9月30日 22.5-22.5
/ 3
8月30、31日报名 5 10月3日 10月7日 国庆放假 训
教师第一集中培6 10月10日 10月14日 22.6 10.3-10.4九年级联考 7 10月17日 10月21日 章复习与测试课时调节
九年级教学开放周兼 10月24日 10月28日 23.1
教学视导集中培训 9 10月31日 11月4日 23.2
期中教学检查 10 11月7日 11月11日 23.3 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 11 11月14日 11月18日 23.4-23.5
教师第二集中培训 12 11月21日 11月25日 章复习与测试课时调节
11.4-11.5九年级联考 11月28日 12月2日 待定
12月5日 12月9日 待定12月12日 12月16日 待定
三校开放周 16 12月19日 12月23日 期末复习17 12月26日 12月30日 期末复习18 1月2日 1月6日 期末复习
九年级联考
迎接期末各项工作
期末考试 19 1月9日 1月13日 期末考试 1月16日 1月20日
寒假开始
/ 3
第五篇:沪科版七年级上数学寒假作业测试
寒假作业测试2013.2.27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12的绝对值()
12A.-2
B.-
C.2
D.2、-1的相反数是()
A.-1
B.0
C.0.1
D.1
3、下列各组有理数的大小比较中,错误的是()A.--5517-
B.--3.C.-0.001<0
D.-(-0.2)>0 665
4、下列各数,是近似数的是()
A.七年级(1)班有48名学生
B.足球比赛开始时两队各上11名球员 C.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米
D.某市共有42所中学
5、下列四个解方程的过程,其中存在错误的是()①方程0.1y40.2y3的解为y1;
②方程9x43x2变形后得9x3x24; ③若7x3x,则x0;
④方程5x34的解一定是方程10x2的解.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若一元一次方程axb0(a0)的解是正数,则a、b的值应满足()A.a、b异号
B.b是正数
C.a、b同号
D.a、b都是正数
7、某超市进了一批商品,每件进价为a元,若要获利25%,则每件商品的零售价应为()A.25%a
B.(125%)a
C.(125%)a
D.a125%
8、经过任意三点中的每两点画直线,这样画出的直线最多只能有()A.1条
B.3条
C.1条或3条
D.无数条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9、单项式-3ab523的系数是________,次数是__________.10、已知等式4xy1,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为_______________.11、用度分秒表示42.34是_______________.12、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分别是a、b,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0
三、计算题(共24分)
13、(1)(6分)
(3)(6分)
14、(6分)先化简,再求值:
1222312x2xyxy,其中x2,y.32332x32x13163x4y1412(2)(6分)--3-636125x4y217(4)(6分)
12x79x26
四、解答题(共20分)
15、(7分)制药厂生产的某瓶装药品有两种盒式包装,5大盒和7小盒共装了190瓶;2大盒和9小盒共装了138瓶,每大盒与每小盒各可装多少瓶药品?
16、(7分)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3倍,求这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