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期心得体会徐惠清
中期小课题汇报交流心得体会
徐惠清
2014年12月我参加了奇台县教科局组织的小课题交流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课题研讨活动。而以往的我对于课题研究也是很迷惑。之前听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坚持做教育教学研究的话,那么,教师的劳动就会成为一种乐趣,天天上课就不会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教师就会很幸福!有时我们的生活中也许就恰恰少了一点“研究”和“琢磨”的过程吧!今天通过研讨活动,我好象更加深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通过课题研究,看到同行展示这么多的课题成果,才意识到自己平常也在用这些方法,只是我们缺乏系统的整理。使我意识到自己今后一定要注重方法积累和整理,做个有心人。使自己的教学实践上升理论水平。
对于课题研究本人主要承担课题研讨课。通过准备研讨课、上研讨课的这个过程我收获很大,个人教学能力、教师素养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学理念也开始渗透。使自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与学生配合更加默契。很好地做到教学相长。从而让平时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上升到理论水平。我会继续做好后期的课题工作。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本节课教学方式主要以导学案为主,利用导学案设置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组讨论,小组汇报解决相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又锻炼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虽然本节课涉及的生物技术,在现有实验条件下无法完成,但是借助多媒体来展示图片和播放视频,也可以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魅力。另外,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展开教学活动,在围绕一系列问题的小组讨论中,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获取到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知识。这样“变教为诱,变学为思”,彻底改变了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教学效率更高,使学生主体本身得到全面发展。
第二篇:清明节徐千惠
清明节徐千惠
“清明时节雨份份,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牧之手的《清明》。每年的这个时节,大家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诗,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
4月4日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因为在春季,清明节都是在雨中度过的。清明和雨在我心中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但今年的清明节似乎非常冷清,在北京陪读的妈妈回老家了,就连雨也没有下,我感到十分寂寞,使我不禁想起了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往年,我与我的家人都会去扫墓,这也是我们那儿的一种风俗。在我的老家温州,每年清明都会下雨。但那雨很小,就算滴在身上也没有什么感觉。大家都会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在山路上。由于天,下雨的原因,山路便很滑。走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不然一不留神,就会摔一个跟头。大概走了2个小时的路,才能到达我们祖先的墓地,这时我们一家老小都会很忙碌,有的去摆供品,有的去点香烛......爷爷奶奶念念有词,烧着“纸钱,房子,衣服之类的东西。”拜祭后便下山了。下山后,我们还会有一个风俗就是吃清明酒,也就是叫全家人来吃顿饭,这才算是过完这个清明节。
听爷爷说,早在三十年前,清明节真是“路上行人欲断魂”大家哭着上山,之后又哭着下山,这正是清明节那天,纷纷细雨会如期而至,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
时代在变,三十年后的今天,没有人是一路哭着去扫墓了,而是借清明节祭祖这件事,全家游山玩水。听爸爸说,今年我们家祭祖讲科学了,买来一束鲜花,摆在先人坟前来表达我们的心愿,也不烧纸钱,可环保了。
尽孝道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大家记住:“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
第三篇:徐瑞清教学反思
《保护土壤》一课的教学反思
“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该口号深刻地反映出在科学课的学习中,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做的重要性。而小学科学担负着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任。因此,小学科学教学必须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以探究为目的的探究性学习中,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探究程序进行活动,通过整理、分析探究的数据和结果,找到原因并应用探究获取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结合《保护土壤》一课,谈谈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
1、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有结构的材料。同时,材料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保障。贴近学生的有结构的丰富的探究材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生从不同角度设计多种探究方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保护土壤》开课伊始,展示多媒体视频资料,给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交流搜集的图文资料,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体会土壤与人类息息相关,理解保护土壤势在必行。
2、创设有趣的实验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实验是学习科学知识,完成探究过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验情景就是准备多种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操作并验证假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情景。实验情景的创设应突出科学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在《保护土壤》一课中,针对“为什么会造成水土流失?”的问题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对比实验方案,验证假设,分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不仅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大,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及动手操作能力。
3、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学科学是让学生学习观察、推理、实验等诸种科学研究能力的过程,它的中心环节就是探究;是让学生探究自己发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观察、描述,作出解释,并加以检验,最后把自己的看法与感受传达给别人的一系列活动。心理学研究也指出,探究的欲望是推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内部动因。这就是说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激发,就会对探究活动感兴趣,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创设有趣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保护土壤》一课中,让学生围绕保护土壤提出个人的见解,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启发他们从多方面提出保护土壤的措施和方法,让学生大胆猜想,从中挑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并付诸行动。在活动中,注意给学生营造平等、和谐、互相尊重的气氛,既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又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探究性学习只是一种教学模式,并不是所有的课程、所有的时候、所有的情况下都可以用这种模式。也不能理解为学生动手做就是探究学习。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做,但更强调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因此,作为一名科学课教师一定要抓住时机、创设机会锻炼、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关于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问题有很多的专家和教师都发表了自己观点和看法,我只是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一点认识。
第四篇:徐惠华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八年级《启蒙运动》教学设计
西延安中学 徐惠华
【内容主旨】
以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以其个人的社会经历、睿智思考和坚定意志,倡导理性,启迪民智,批判封建思想和宗教迷信,为近代社会的政治、思想变革及发展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
1.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及影响;知道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代表作;理解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好了舆论宣传和思想准备。
2.学会从基于史实的历史故事中发掘历史信息,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影响;理解油画等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写实反映历史的价值,更能折射特定时代的社会思潮。
3.认同个人价值取决于他的智慧、意志和社会贡献的历史观点;培养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的精神。【重点难点】
重点: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主张。难点:启蒙运动的背景。【教学过程】
环节1: 以先贤祠引出伏尔泰与卢梭,以两人为何能入先贤祠引出18世纪的法国社会。
设计意图:开宗明义以人物切入,设疑激趣,过渡到交代法国启蒙运动的背景。环节2:循序出示《法国等级制度示意图》、路易十四画像以及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一组材料,交代法国启蒙运动在社会及其阶级层面上的背景。
设计意图:从典型材料中归纳提取历史信息,形成关于法国启蒙运动背景的大致印象。
环节3:讲问结合重点介绍伏尔泰的事迹,包括讲述“为卡拉斯辩护”的小故事,出示先贤祠中伏尔泰的棺木图片并作介绍。
设计意图:以历史故事解读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并呼应导入,进一步说明伏尔泰影响之大。
环节4:出示《波斯人信札》中的一封信、《论法的精神》中的一段材料以及《三权分立》示意图,通过“孟德斯鸠为什么要借波斯人之口来揭露国王对臣民的欺骗和愚弄”、“‘分权’能达到什么目的”等问题,形成对孟德斯鸠思想主张的概要认识。
设计意图:以原始材料的解读及示意图的分析为切口,提升对于不同史料证史价值与功能的认识。
环节5:以《百科全书》中的插图等材料,讲问结合,解读狄德罗等百科全书派的思想主张。
设计意图:既是补充启蒙运动在科学技术进步层面上的背景,又是引导学生知晓如何从名著插图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环节6:以故事带出卢梭生平,出示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两段材料,分析概括卢梭的思想主张。
设计意图:历史故事与史料并用,侧重分析与概括思想方法的传达。
环节7:以“火把”的象征意义为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点出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设计意图:设计“以文带史”式的总括性讨论,既是回顾整堂课学习的基本内容,又自然引出启蒙思想的影响力,也带出关于图像象征意义证史方式的思想思想方法。
环节8:归纳“启蒙”的含义,点出课题,结束全课。
设计意图:以概括归纳方式完成全课学习内容的小结,凸显启蒙的深切内涵,自然点题。
第五篇:徐惠惠公开课17《长城》
长 城
徐惠惠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虽然现在我们还不能亲自登上长城,但是通过本课我们可以先了解和初步感受长城,为以后更好的感受长城做好准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长城。
(二)整体读课文,初步感知
1、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长城?
2、请几位同学接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倾听,想一想,每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三)逐段讲解,感受长城的魅力
1、第一自然段
(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比喻修辞)(2)“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长城就是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那是一种怎样的形态?所以作者把弯弯曲曲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比作(一条长龙)(3)齐读第一段,读出龙的气魄。
(4)欣赏了远处的长城,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从远处欣赏了长城的壮美雄姿,现在让我们走近长城,走近它的一砖一石。
2、第二自然段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高大坚固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面对这样的设计,你想说点什么?
过渡: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欣赏了长城的雄伟壮丽,领略了它的精心设计。此时此刻当作者站在长城之上,踏着平整的石砖,摸着巨大的条石。他想到的又是什么?
3、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3段,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2)品读体验:
为什么“很自然地想起”?
①“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表示极多,无数。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才”说明长城的建成是非常不易的。(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凝结的是什么?(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②为什么说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这万里长城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没有„„没有„„”有的只是什么?(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
“一步一步”“陡峭”八达岭有多高? 相当于300层楼高!
一块巨石就有两三千斤重,这巨石压在了一双双肩膀上,这是怎样的肩膀?怎样的手?
“数不清”“两三千金重”(没有现代化的工具,人们怎样把巨石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想象当时劳动的画面和劳动人民的辛苦劳动)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4.第四自然段
为什么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总结,回顾整篇课文
(五)再读课文,感受长城的雄伟气魄,增强民族自豪感。
布置作业: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面对长城你们一定有自己的思考,把它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1)形态
像条长龙
长城
(2)构造
(伟大的奇迹)
(3)联想
高大坚固
气魄雄伟
血汗、智慧凝结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