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会计教师教与学的探讨(写写帮整理)
高校会计教师教与学的探讨
【摘要】会计高等教育的目标决定会计高等教育的行动,高校会计教师作为实践者,要为满足目标而服务。文章从会计教师教学方面要具备的素质,及会计教师自身学习方面展开探讨,试图从现实中为会计教师找到很好处理教与学的方法。【关键词】会计高等教育; 特点; 教学理念; 知识结构
Discussion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University accounting teachers Abstract: Accounting Higher Education Goals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accounting teachers as practitioners, the article from the accounting teachers to ha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pects of accounting teachers of their own, trying to find a real teacher for the accounting good dea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Key words: Accounting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teaching ideas;knowledge structure
会计高等教育是我国会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会计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会计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会计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会计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会计高等教育的特点有: 第一、知识传授的理论性和系统性。会计有严格的逻辑体系和方法,学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按部就班的学习,只有把前面的知识掌握好后,才能学习下一步知识,因此系统性很强,会计学生不光要学习会计自身的知识,还要学习掌握数字分析能力,文字处理能力等,学科专业理论性很强。第二、能力培养的全面性。这种培养是多层面,多角度,互动互补的,除了会计、财务等专业处理能力外,还包括如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业务学习能力的培养等。第三、要掌握初步从事会计工作和研究的能力,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要求学生达到一定水平,重视理论而实践能力差,或者没有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是不行的。
目标决定行动,因此作为会计高等教育的实践者,高校会计教师要围绕实现这一目标而行动。文章先从教师教的方面分析。
一、会计教师应具备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每一位会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会计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发展规律,把学生的成长、发展、成才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技能会计人才放在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树立学生主体性的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二、会计教师应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会计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
1、基础知识主要指胜任教学工作所需要具备的各方面的基本知识。会计教师尤其要注重掌握两方面的基础知识。一是现代教育技术和会计电算化知识,教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及网络技术。只有不断掌握最新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会计电算化知识,才能胜任不断变化的会计教学。二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只有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认真研究教育规律,才能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引入会计教学过程,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2、专业知识是指会计教师应具备的会计理论和实践知识。会计教师要有本专业的良好知识结构,不仅要拥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深刻地把握其中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相应的认知策略。同时,会计教师还要对税务、统计、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政、法律等相关知识有较多的了解,既要懂经济科学,还要了解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3、另外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成,国际间经济往来与经济合作急剧增强,外语将逐步成为会计人员的工具。大学会计教师必须精通一门以上的外语,并能在会计教学中尝试外文教学,为学生将来考国际会计证奠定基础。
三、会计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教师的知识结构并不等同于教师的能力结构,会计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既要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项课题去研究,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教学实践,认真总结和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也要积极参加会计方面的学术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会计学术前沿动态,对会计学某一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能将本专业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实现科研与教学的互动。
四、会计教师应具备过硬的专业实践技能。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会计教师不但具有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必须具备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和组织、指导实践的能力,有一定的会计实际工作经验,既能从事理论课教学,也能胜任实训课指导,是既具备教师素质又能胜任会计工作的“ 双师型”教师。
五、会计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会计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培养会计人才的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尤其是要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同时,会计教师要具有很强的法律意识和政策观念,诚信正直,严于律己,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和感召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不做假账。
现实情况在许多方面阻碍教师。首先是教师的教学量普遍偏重,因为高校扩招,不光高等学校,连职业学校会计专业都是比较吃香的专业,学生多,课时量重,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讲课上,很少有空闲时间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其次会计变化快,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法律不断变化,教师要想教好学生,必须不断学习,要不断充电,因此心理压力大。再次会计教师普遍实践能力差,很多教师没有从事过会计实践,具体做账程序和处理不太清楚,很难教导学生实践。会计电算化知识缺乏,不能很好应用会计电算法软件教学。另外会计教师学术研究能力不强,难以及时掌握会计学术动态。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效率不高等。
会计教师要满足上述教学方面的要求,必须正确奠定自身学习的基础,因此文章从会计教师学习的方面来展开探讨。
一、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且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更新、完善知识。因此在现实中教师要合理、有效的安排时间,在既完成教学工作量的同时,又不断提高、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现实中可以做到。
1、外出参加各种短期培训、学习。国家有关会计主管部门有针对性的对会计教师进行一些培训,如新会计准则的培训,高校骨干教师培训等。
2、积极参与提高学历的学习,抓住更多学习、深造的机会,如进行会计硕士、博士学习等,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和科研能力,完善知识结构。
3、参加校际间交流,开展会计专业教研活动,这样既可协助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又能提高教学水平,也是会计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
4、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每年坚持抽出一定的时间完成继续教育目标,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
5、在教学中实行专业课程轮换制,优化知识结构。方式如在不同的专业课教学中、不同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之间、或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之间、专业课教学和实训指导之间轮换,教师可以担任不同的课程,不断接纳和吸收新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改造、更新、优化。
二、会计教师应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现实中可以做到:
1、教师参加挂职锻炼。挂职锻炼是指“ 国家行政机关有计划的选派在职国家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职务,进行锻炼。国家公务员在挂职锻炼期间不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行政关系。”教师可以参照这种做法,暂时脱离教学岗位,到财务工作第一线接受实践工作的历练,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会计水平。
2、教师要积极与企业加强联系和合作,到企业担任会计顾问,利用自己的知识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在平时教学中既能引导学生实践练习,又增强讲课与现实中的联系性。
3、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成立会计产业基地——会计师事务所或会计服务公司等,让教师有和企业基层密切接触和交流的平台。
三、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经济的发展导致特殊财务业务不断出现,如信息知识,金融衍生品的计量等,并且还会出现其他未知的事项,高校会计教师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国际会计管理经验,结合实际,提高创新能力,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四、自觉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规范,加强自身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养成良好的教育教学行为习惯。
五、提高科研能力,会计教师要密切关注时事变化,了解本学科世界发展趋势及新观点,可通过参加课题,发表论文,或做访问学者等方式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总之,教师只有先打好自身的基础,在自身学习上下狠功夫,练好内功,才能满足教学方面的需要。学是教的基础,教反过来又促进学的提高,二者相互影响。应正确处理好二者。参考文献:
1、史治刚 高等学校会计教师素质培养初探[J] 《会计之友》2008(2):59-60
2、于广敏 宋红霞 高校会计教师继续教育之我见[J] 《中国校外教育》2005(4):68
3、宋京津 刘枃 高校会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探讨[J] 《会计之友》2009(12):76-77
4、孙长峰 高职会计教师知识更新与拓宽的路径分析[J] 《成人教育》2004(8):11-12
5、李端生 闫存岩 新经济条件下会计教师素质结构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4):20-21 作者简介:袁绪潘(1975-)女 湖北麻城人 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本文属于安徽省级教研课题:财务会计专业发展方向的研究对策(编号:20101096)的阶段性成果。
第二篇:浅谈高校双语会计专业教与学的一篇文献综述
浅谈高校双语会计专业教与学的一篇文献综述
某某某
(单位:某某
编号:某某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会计职业和执业的国际化成为一种趋势,高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也成为必然。对于高校会计专业,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双语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关键词】双语会计,教学改革,合作办学,高校
一、引言
2001年教育部明确规定,在高等学校各,专业开设一定比例双语课程之后,双语教学在我国各高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对促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会计教育的现实环境要求中国会计走向世界,会计教育也必然要走国际化道路。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双语教学是其中一个热点和必然发展趋势。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有必要引进国外幼稚的教育资源,与国外大学合作实施学位教育,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融入国内传统的教育模式。
二、正文
1、双语会计教学的重要性
1.1 会计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要求会计人才应具备一定的国际化思维,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具有进行国际会计文化交流的能力。高校的各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单词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代表的含义都是不同的。单纯的大学英语课程强调的是语言的学习,与专业知识联系甚少。很多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课程和英语都不错,但是对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却知之甚少。学生在以后实际工作中,如果遇到英语环境,很难应用专业知识。因此,有必要开设会计专业英语课程,使学生了解相关专业英语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会计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从2007年开始,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就将英语作为会计、审计和财务成本管理的附加题并计入总成绩,同时开设专业英语测试。为了迎合国际化会计的需要,我国已经逐渐提高了对会计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许多高校还专门开设国际会计、涉外会计等涉外型的会计专业和课程,目标是培养出具备国际相关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人才,同时具备熟练运用专业英语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
2、会计双语教学的目标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1会计双语教学的目标。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会计人才,有关双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日渐深入。笔者认为,在会计专业本科教育阶段开展会计双语教学,其目标必须与专业培养目标、双语教学目标相适应。会计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利用英语语言文化、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熟悉英语思维、求知、交流的习惯,熟练地用英语来解决会计实物中的实际问题。会计教育不是要让学生在刚刚从事会计职业时成为专业的会计工作者,而是要使学生具有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学习能力,要使其具备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大学期间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必然会使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获取会计专业知识的渠道增加、会计专业知识更新能力增强。
2.2自主学习及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主导自己的学习,是在学习目标、过程及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构建过程。(1)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只有独立、自主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信息,才能为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首要要素。随着会计学知识的迅速更新,掌握、积累的新知识数量越多、质量越高,越有利于自身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2)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培养探究式学习能力,才能真正确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成为真正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体系的关键。(3)学思结合能力的培养。要真正获得知识、提高素质、培养能力,既要学习也要思考。学习是要广泛吸收前人经验、获取知识、积累实践成果;思考要注重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没有思考的学习只能“占有” 知识与信息,而非主动“探求”知识,必须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的学思结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渗透至会计学课程的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在教学中明确这一目标,细化每一个环节的教学目的。
3、双语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3.1国际合作办学会计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3.1.1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各高校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大都存在这样的矛盾和问题:一方面允许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对出国或留在国内求学进行选择;另一方面又不顾学生的不同要求对所有学生一刀切,要求中方完全采用合作方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等。这样,对于选择一直在国内学习也就意味着其将来很可能在国内就业的学生来说,其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内容将不能完全满足其就业的实际需要。由于中西方会计体系及准则具有一定的差异,这样的矛盾在国际合作办学会计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尤其突出。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一般都是注重合作方的知识体系,直接沿用合作方的模版,因此也没有相应课程介绍国内专业知识,忽视了对我国会计专业的相关知识的介绍和学习。
3.1.2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与我国大学相比,国外大学具有更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灵活教学模式与先进教学理念。其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只是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课堂上,教师更多地是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开发其创造力和学习潜力。但由于长期以来国内的 “灌入式” 教与学的习惯,在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实践中真正完全采用国外教学模式的合作办学项目比较少,其中蕴含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教师的讲述在课堂上依然占有较大的比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即使老师采用案例教学,学生依然习惯性地等着老师给出答案,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3.1.3教材难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对于合作项目中确定不会出国的学生而言,单一的国外原版教材的学习难以满足其将来在国内就业及参加国内各种会计职业考试的需求,这样一部分学生就有强烈的补充中文会计知识的要求和愿望。但是目前国际合作办学会计专业课程的原版教材一般对国内的情况涉及很少或基本没有,因此学生对国内专业领域的情况了解甚少,国内专业学科知识匮乏。
3.1.4英文授课比例的确定过于简单。由于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情况及专业课程的难易程度,只是简单划一的确定每门课程英文授课的比例,这样授课过程中的语言障碍,可能导致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问题的发生,同时会影响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2国际合作办学会计专业双语教学完善的对策及建议。
3.2.1不断完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地与合作方共同本着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精神,与合作方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商,根据合作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及效果,通过实践总结出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取舍,拟定适当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3.2.2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及理念。合作办学项目中的教师必须明确其任务主要是引导、鼓励学生,工作重心应放在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包括教学工具的多样化和教学的互动化。在双语教学中除了传统教材、多媒体以外,还应该采用更多地使用视听工具、视频剪辑材料、网络材料、模拟实物等多种形式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原始材料,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3.2.3完善国际合作办学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要借鉴国际知名同类院校的经验,与国际接轨,但同时一定要结合本校的资源状况,有辨别、有参考、有借鉴的学习和引进。引进课程的模式应逐渐从单纯的完全复制式转向适当改造,在合作方模板的基础上结合双方各自的市场需求,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程度进行适当修订对其加以完善。并且要循序渐进,稳步实施。
3.2.4确定适当的班级规模。根据目前的教学实践以及会计专业的特点,可以在一、二年级涉及专业基础课阶段不分班。二年级之后结合学生的意愿及其具备的知识水平(要确定学生的实际外语水平,包括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还要明确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进行分班,分班时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每班人数的最高限额(最多不宜超过30人),采用小班授课的形式,不同班级在授课时采用不同比例的英文
3.2.5强化双语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国际合作项目双语教学教学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建立多指标评估内容,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状态,教学效果、教师教学能力、态度等。同时,应加强教学各环节的监控和督导,坚持经常性的检查和评估,对于不够完善的地方及时改进和提高,以保障双语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在会计学科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会计学本科课程全英语教学的发展空间得以释放,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新环境下,教学定位需要重新审视,并相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灵活的教学。值值得注意的是,基于中国与国际会计体系尚存差异的现实,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通过英语这个媒介,帮助学生构建坚实、正确的会计概念体系以及思维模式,作为学习和比较中外会计学科知识的基础。能准确定位差异和应对差异的会计学本科全英语教学,既可以保证传统学科知识和最新发展得以传授,也能肩负起与职业教育接轨的任务。参考文献:
[1]刘世慧《西方财务会计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财会通迅(学术版),2008(5)[2]龙文滨《会计学专业“双语”教学实践探索》,《广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 [3]梁水源《论会计专业英语课程教改方向》,会计之友,2006(9)[4]李成云《浅析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学习月刊,2007(2)[5]吴向阳《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教育与职业2006(24)
[6]何家凤《<管理会计>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12期 [7]田翠香《会计专业双语教学实施方法探讨》,《科技论坛》2007年第二期 [8]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实施方法探讨》,《中国大学教育》2007年第一期
[9]张月玲、韩沚清、华双莲、李芳《会计学专业本科生能力多层次培养探讨》,《财会通讯(综合)》2008年第10期
[10]代玉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1]朱靖《对提高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探讨》,会计之友,2009(2)[12]李少华《会计英语》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13]李成云《浅析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学习月刊,2007(2)[14]王雪玲、隋玉明、王静、包红芳《高校英语专业 + 会计学专业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绥化学院学报》,2009(4)
第三篇:试论高校日语泛读课的教与学
近年来,我国高校日语专业的规模得到迅速发展,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也在不断增多。而日语泛读,作为各个高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对日本社会、文化、经济、言语、科技、文学等方面文章的理解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社会文化知识。但在目前的日语教学中,有一种重精读课轻泛读课的倾向,把泛读课作为精读课的辅助课。因此,对泛读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手法都缺乏较完整的认识。基于这一状况,我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日语泛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日语泛读课教学地位提升的必要性
泛读是相对于精读而言的,精读在于精讲细练,而泛读在于广泛阅读。长期以来,精读在日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泛读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精读与泛读的学时比例基本上是4:1。由于传统的重精读轻泛读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对泛读课并不重视。可现实情况是,不论是日语能力测试还是日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乃至作为日常教学检测手段的期中、期末考试对阅读理解的要求都很高。所以,以大量阅读为目的的日语泛读课不论是对提高日语的整体水平还是为了应试都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有必要提高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为主要目的的日语泛读课在日语教学中的地位,以引起学生对泛读课的足够重视。
二、日语泛读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
1.泛读教材要适合学生的水平
前面提到过日语泛读课在于广泛的阅读。其目的在于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首先所选定的泛读教材应适合学生的水平,即难度要适中。
我翻阅了一下我国现行的日语泛读教材,认为普遍存在生词量过多、难度较大、篇幅过长的问题。现阶段,因为我国各个高校基本上是在第二学期开设日语泛读课程,此时学生的日语水平只是入门,词汇量较少,所学的语法也是最基础的。如果教材难度太大、生词量很多,学生在阅读时必须经常翻阅词典或者参考书,才能读懂,会使学生阅读兴趣下降,甚至失去阅读下去的信心。久而久之,不但达不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反而会使学生慢慢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同时,文章的篇幅太长,需要分几次课来读,学生容易读后忘前,失去兴趣。
2.泛读教材要符合学生的兴趣
一篇语言再美、知识性再强的文章如果不符合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会感到枯燥无味,不想读下去,加深理解与提高读速也就成了空话。泛读教材最好能满足以下几点要求:趣味性、可读性、时代感、实用性、灵活性,在题材上实现多样化。我认为《天生人语》是比较理想的泛读教学材料,内容包罗万象、短小精悍,引人入胜,贴近现实,语言鲜活。无所不包的内容和变化万千的题材不但加强了对语言的把握,而且传达了语言背后的思想、知识和文化。
三、日语泛读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阅读教学受传统的描写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一直把语言作为一个完整体系来教授。常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包括:生词、语法、教师通过句子分析来解释课文、问答和练习。这种传统的课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语法为纲,以句子的分析讲解为主,强调语法和翻译教学法的重要性,常常把阅读与翻译等同起来,采用对号入座的方法把日语的每一个词或句子都替换成汉语的词或句子。这种教学法只注重语言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句子,忽视篇章;只注重质量——精读分析,忽视数量,结果使学生的注意力大多放在语法、词汇与单句的分析、理解和翻译上,缺乏对整篇文章的综合理解。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把精读课和泛读课混为一谈,阅读输入量受到极大限制,丧失了开设泛读课程的目的。目前这样严重的问题并没有引起师生足够的重视。为了避免长期的恶性循环,改进泛读教学方法刻不容缓。
2.从开设泛读课的目的谈教学模式改革
高校开设日语泛读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从这一目的出发,我认为有必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重点集中在辨认词义、分析语法结构、意释难句等语言的表层结构方面的泛读课教学方法。为了改进阅读教学,把语篇分析法引入日语泛读教学切实可行。这种教学法强调阅读要跨出句子平面,走向篇章。语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使学生具有通览全篇的能力,注意力主要在“篇”而不在“句”,在文章的“意”而不在文章的语法点。即首先从文章的总体开始,然后研究段落,从而改变传统的先从单词开始,然后学习句子段落的教学顺序。语篇教学的方法就是以语篇分析为主,先从表达完整而确切的意义和思想内容的语段篇章的结构形式入手,再分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和相关意义及逻辑思维的连贯,使学生把握全文的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
运用语篇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推断和联想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拓宽思路,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层次上开动脑筋,努力从“无关”中悟出“有关”,从“无意义”中读出意义,从而使学生掌握不同题材文章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
四、结语
我通过对日语泛读课程的教授,切身感受到目前日语泛读教学中尚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注意和反思的地方。本文谈及了日语泛读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即日语泛读课地位提升的必要性、日语泛读课教材改革的必要性和日语泛读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忽视泛读课在日语教学中的地位就等同于忽视了一种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泛读教材题材单
一、枯燥无味,学生便无兴趣进行阅读;教材生词过多、语法生涩,学生便无法进行阅读。传统教学模式不改变,泛读课变成精读课,也就失去了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大亮.用语言学理论指导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J].外语界,1994,(1).[2]王晓.论日语泛读课的作用和教学方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3]钱兆明.训练阅读速度的几种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0,(4).[4]王枫林.阅读理解和语篇分析[J].外语界,1994,(1).
第四篇:高校《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探讨
高校《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会计信息系统现在作为高校会计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作为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的高校,更应该对本课程进行适合培养目标的相应的改革。本文就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教改的措施。
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许多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中国现有近2500所高等院校,改革完成后,将有1600-1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教学中,如何培养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教学改革是我们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事情。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课程性质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其实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跨学科的课程,它是融合了会计专业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是由会计电算化课程演变而来的,而现在的会计电算化已经转变为会计信息系统课程。
作为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我们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更应是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利用会计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各种不同的会计软件,使其不但能够用计算机来替代手工账务的核算,还能够通过财务软件的不同功能模块来实现对公司未来的预测和决策的技能,更适用于市场需求。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现状
对于现在各大高校会计专业在开设本门课程时基本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硬件和教材问题,另一个是教学方法问题。
现在很多高校没有配备计算机,纯属理论性授课。在使用的教材,还有现在的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各种会计信息系统的教材,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把信息系统当成了计算机类课程来编写教材,也就是只有理论介绍功能模块,业务流程设计,没有相应的配套的会计软件操作,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课程,对于目前的培养技能型人才,形成一定的障碍。
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首先,因为没有一个较好的教材作为课程指导书,教师难以将此课程进行系统的授课,或者由于学时问题,只重理论讲解,轻实际操作。另外,一般情况下,讲授本课程的教师都是会计教师,会计教师由于注重于会计专业知识,而计算机技能知识薄弱,如果出现计算机病毒中毒等突发事件,课程教师无法处理的局面。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改革建议措施
现今很多高校都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强化和改进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验和摸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措施:
(一)完善教学资源的建设
建立完善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硬件的配备应采用内存较大的计算机,为软件安装提供条件。应当全面和及时的了解市场上会计软件的最新成果,之后进行筛选和比较,建立一套完备的、适合本学校学生的、符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相关的教学设备资源;定期检查计算机、查杀病毒。
(二)改进教学内容
教师在讲授本门课程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接受知识的能力,循序渐进指导学生。让学生不但能够通过学习会计软件界面模块中进行流畅的操作,而且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会计知识来应用操作会计软件,知道怎么做还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且经过多次的实验,只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学生完全能够按照书上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将书上的实验完成,而且能吸收和总结实验。此时作为教师,我们没有必要利用更多的时间去讲解如何操作,只需要把经济业务安排下去,讲解经济业务在常规下是如何进行核算的,之后在操作的时候讲解一些重点难点易错的操作部分,节省更多时间给学生自己去操作。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1.课时安排上。根据本课程的性质,本门课程在实验环节上应该占的比重较大,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学生在做练习。但是做一遍练习是不够的,让学生一个实验案例做两遍。第一遍是熟悉过程,按照书上的操作步骤指导操作,第二遍是消化过程,当书上的步骤都弄明白了之后,学生可以主动思考如何做。哪一些实验内容应该哪些会计的模块来操作,比如录入销售发票,学生能找到销售管理系统中的销售发票模块进行操作,这样学生潜移默化主动思考操作思路并完成实验。
2.应该积极推广启发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通过合作培养其组间协作的精神,由于教师时间的限制,往往无法解决全部学生的问题,可以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如一个学生碰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另外一个学生能解决,可以相互讨论帮助解决难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当堂课的难题能及时得到解决,完成当次课的任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另外,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每组任务就是虚拟出一套公司的数据来,之后由小组成员自己虚构各种业务进行核算,最后要把自己的作品成果做成ppt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利用这种方法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是相当好的一个方法,你会看到很多学生都自主的在实验室进行操作。
3.利用实际操作软件成绩进行教学的制约
学生的主动学习是需要调动的,但很大一部分程度也是由成绩来制约的。学生既想学到知识,又想拿到好成绩。会计信息系统是个很特殊的课程,要经常在实验室上课,此时作为教师是看不到学生是不是认真听讲了会操作了。所以最好的查验方法是检查他们做出来的账套和实验操作熟练程度。4.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要和企业合作办学,向德国学习、瑞士学习,跟企业的生产一线学习,把研发中心放到学校,把学校的培养放到企业。以企业的需求为培养目标,让学生将所学实际操作技能应用于企业中,到企业实习。学生将实习后心得反馈于学校,学校做相应的教学调整,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四、结束语
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不断创新的学科课程。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模式、教育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进行改革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优秀人才,使得学生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基金项目:省质量工程2013经管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作者简介:郭婉儿(1984-),女,广东潮安人,专任教师,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第五篇:教学就是教与学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但一开始我就碰了钉子。在讲授第一课的时候,我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上了一堂自认为明白易懂而又不死板的课,认为教学效果如期理想,怎知小测出来才知道不如人意。后来听同学们反应,才知道我讲的口语大部分同学听不懂,而教学的部分内容同学们以前从来未 英语是语言。困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下班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
期中考和期末考是考察每位同学在本学期的学习成果,因此应该予以重视。考试前进行有系统的复习,考试后进行学科总结。从中段考试可以看出两个班的平均水平相当,八班的差生面相对较大。所以在中段考后的时间里,我把力量主要集中在两班的差生辅导上,特别是八班,以缩短差距。另外,还发现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够强,所以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轻松学,容易掌握。而期考结果证明,适当辅导差生对班的整体发展有很大帮助。接触过。从而可知,我在上课前根本没有了解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