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研组活动指导意见
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指导意见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工作基层组织,是教学指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为全面提高初中部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我们应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组织、指导等各项功能。同时,学校对各教研组提出宏观的指导意见。
一、教研组活动内容
可以写教学论文、组织听评课、集体备课、观看优秀的完整的教学视频、组织交流研讨会、研讨学困生的转化措施等。各教研组也可以自由组织一些活动。比如:
语文教研组可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汉字书写比赛、读书活动、作文(或小作文)比赛。
英语教研组可开展小作文比赛、口语交流会、情景剧编排、单词书写赛或者是听力方面的活动。
数学教研组可开展全体数学老师或者学生参与的多种形式的教研教改活动。理化生教研组可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制作水杯琴、水瓶琴、甩纸炮)、自由探讨小实验(以课本上的为主)、查阅资料获取新知、趣味小论文等。以及物理、化学、生物老师或者学生参与的多种形式的教研教改活动。
政史地教研组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组织有实际意义的活动。探讨如何发挥政治课德育功能,增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解决学生自己面临的问题。组织政治、历史、地理老师或者学生参与的多种形式的教研教改活动。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研组活动要求
(一)听评课
1、课前充分备课,对如何讲,如何突破重难点,以及知识点的处理方法上都要考虑到便于学生接受、理解、掌握等。
2、一人讲授,全组人员参加听课。
3、课后有教研组组长组织评课,并有书面材料记录,及时上报教务处。
(二)集体备课
1、由组长选择课题,原则是处理不好把控的、较难的章节内容。
2、集中讨论本节课的授课方式、重难点的突破方法、以及在讲授本节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3、教研组组长记录讨论的焦点问题及解决办法,授课教师总结授课效果和教学反思。
(三)观看教学视频
1、选择优秀的、典型的教学视频,确保影像清晰,播放过程流畅。
2、观看后,认真组织讨论,充分交流,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吸取精华,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写出心得体会,并以文字材料上报教务处。
(四)其他活动(包括组织的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
要有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活动过程的安排,实际效果,活动影像资料,活动总结等。以上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文字材料,教研组长负责整理,并以书面形式上报教务处。
2014年9月
第二篇:教学活动指导意见浅谈
根据教育局第二届“有效教学与教学管理创新”活动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望全体教师遵照执行。
一、各校要确定一名教学尖子教师承担教育局下发的有效教学和教学管理创新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讲解任务,要在村校长的带领下深入细致地学习该标准,要把该标准做为今年课堂教学工作的指南。
二、全体教师要针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逐条的进行对号入座,找寻差距,以利于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全体教师要围绕有效教学在课堂教学上注重三个方面:一是注重教学方法是否有效,二是注重活动设计是否有效,三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有效。
四、六个提倡:提倡学生多说,教师少说;提倡多鼓励,少批评;提倡多让学自学自悟,少一些教师的讲解分析;提倡即重结果,更重过程。提倡重学法指导;提倡节节清。
五、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要关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要关注合作意识的培养。
六、课堂教学即要重视学生的发展,也要重视教师的自我提升。
七、要做好学案设计,备学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学法指导。尤其要切合实际的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
八、做好三本作业的管理,自主作业本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尽量不要搞一刀切,对于学习好的学生要让学生自主选择作公文有约采编业,对于学困生要布置难度稍低一些的作业。改错本对于高年级的同学要严加要求
而对低年级的学生要偿试使用,使其养成良好习惯。积累本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尤其是积累本教师要经常在班内举行交流会,要让学生懂得不是只把好词佳句写下来就了事了,而是要会用。
九、关于作业批改。质性为主,量性为辅。提倡使用互动式的作业批改方式。提倡使用人文性的批改方式,教师可以在这个方面加大探讨力度。
十、教师要加强课后的反思,反思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意见,再课设想等。
十一、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新生成的问题,这些新生成的问题往往是学生最具价值的问题。
十二、提倡教师写教学日记或教学叙事。
第三篇:中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指导意见(小编推荐)
中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指导意见
中学数学教研组(以下简称“教研组”)是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带领本校数学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承担学校赋予的部分教学管理职能的教师群体组织,在加强师德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中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促进教研组建设,明确教研组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为教研组提供工作参照,使教研组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根据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有关精神,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特制定《中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一、中学数学教研组工作的指导方针
1.把数学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要地位。有好的数学教师,才有好的数学教育。教研组应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数学教师队伍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提高全校数学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数学教学能力搭建平台。要努力提高教研组成员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到: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把育人为本作为教研组工作的根本要求。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研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使教研组成员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思想,尊重数学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数学学习条件,促进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研组工作的强大动力。教研组要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改进教研活动方法,改进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促进教师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强大动力。
4.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研组工作的核心任务。破除以应试为导向的数学教学质量观,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作为衡量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建立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引导全组教师把精力放在研究课标、教材内容和学生数学学习规律、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上来,鼓励教师创造既符合数学教学规律,又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教学模式。
5.把建设科学、规范、有效的教研组工作机制作为主要目标。教研组工作要适应中学数学教育和学校工作的发展需要,围绕学校整体工作,针对数学教学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开展研究,切实解决数学教学中的各种现实问题,要不断完善工作制度,规范教研活动组织方式,优化教研工作方法。
二、中学数学教研组工作的职责与任务
(一)教学常规管理
教研组要根据学校的部署和安排,认真地做好以下各项常规管理工作:
6.组织全校数学教师制定教学计划。
7.督促和检查日常数学教学工作。
8.组织教研组的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
9.组织开展全校性的数学课外活动。
10.组织期中、期末数学试卷的命制、评卷、分析和评价工作。
11.组织期中、期末的教学总结工作。
12.落实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教研组的教学档案整理工作。
(二)教育教学研究
13.组织制定教研组教科研计划。
14.带领全校数学教师从本校实际出发,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过程、有反思的数学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
15.组织教师参加校际和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
16.组织教师申报各级各类数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开展课题引领下的学校教科研活动。
(三)教学资源建设
17.组织教师编制适合本校学生学情的数学校本教学材料,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教具和学具,丰富学校数学教学资源库。
18.组织教师构建数学教学网络平台,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信息化资源。
19.组织开发以数学研究性学习、数学应用以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等为目标的校本课程。
20.组织和利用社会资源,聘请校外专家和辅导员,通过专题报告、讲座、社会实践等形式,拓展学生数学及其应用的视野。
(四)教研组团队建设
21.协助学校制订学校数学教师队伍建设计划,重点是青年教师培养规划和骨干教师梯队建设规划。
22.组织教师开展数学教育理论学习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提高教师的数学教育理论水平、教科研能力和课堂实践能力。
23.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师业务评价和考核标准,协助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完成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与考核。
24.协助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建立数学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
三、中学数学教研组的工作机制与方法
(一)教学常规管理
25.工作计划。每学年(期)初,协助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完成备课组人员组织与分工。组织制定备课组活动计划。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要周密安排教研组与备课组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和主题。备课组内教学进度、教学用书基本保持一致,以确保各类教研活动顺利开展。
26.常规检查。协助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执行、备课情况与教学设计、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命题与成绩分析、课外辅导、数学特长生培养和数学困难生辅导、学生评教反馈、听课评课,以及参加教研活动情况等。每学期初、期中与期末各检查一次。
27.质量监控。通过抽查学生作业、日常听评课和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性评价。按照学校的部署,在教学行政法规对考试考查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每学期组织全校性检测考试。视必要与可能,组织章节、单元或模块的教学质量检测。要及时组织试卷评阅、质量分析和教学反馈等工作,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具体建议。
28.总结考核。每学年(期)结束前,协助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完成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和考核。教研组要在教师自我总结的基础上,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参加教研活动情况、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等做出客观评价,教研组与备课组要对本学年(期)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
29.档案管理。协助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建立教师个人业务档案,收录发表的论文、各类评比获奖证书、学生评教情况和教育科研成果等。分年级将备课资料、考试试卷及评价、学生成绩分析报告等整理汇集、妥善保管。
(二)课堂教学研究
30.核心任务。课堂教学研究的核心任务是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研究学法。教研组要带领全组教师研读和解析教材,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研究,为不同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要积极研究和改进教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需要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要积极研究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使评价为改进教学服务的理念得到落实。
31.集体备课。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应建立在教师独立备课的基础上,以研究教学中的典型问题、疑难问题、教学素材的合理选取等为重点。每次集体备课活动都要事先安排好课题、内容和主讲人。所有老师都应事先做好发言准备,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案。
32.听课评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听课、互听互评、即时研讨等日常教学研讨活动,使课堂教学研究常态化。教研组要建立听课评课记录本,作为教研活动档案保存。每位老师要有听课记录,并要提出思考与建议,评课要实事求是,以研究教学问题为目的,达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的效果。每学期每位老师相互听课不少于8节,完成听、评课心得不少于2篇(次)。
33.观摩交流。每学年(期)要根据组内教师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与需求,安排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等教学观摩与交流活动。每位教师每学年原则上应开一节研究课,教龄3年(含)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年要上两节汇报课。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要上一节示范课。每次活动都要及时组织座谈和评议,教研组要做好活动记录,确保活动成效。
34.教学质量评价。教研组要以“评价为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目标,组织全组老师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习评价研究。要从本校数学教学实际出发,从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过程安排和教学目标检测等方面制定标准,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教研组要抓好学业水平检测、校本课程和实践课程学习的评价工作。数学学业水平检测要把好命题关与评讲关,命题要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思想方法,适当关注能力考查,要认真区分学业水平检测与高、中考对试题难度和能力的不同要求;评讲重点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改进学习。对校本课程、实践课程的学习评价,在关注数学知识、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学习兴趣、态度的评价。
35.课题研究。教研组要从本校数学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围绕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各级教科研管理部门规划的研究课题。每个备课组都要根据教学和教师发展的需要,确定三年教科研计划,每学期(年)要有研究重点。规模较大的学校,至少要有一项上级主管部门规划的课题。要做好课题管理工作,保证课题研究切实有效。
(三)教学资源建设
36.校本资源。组织教师编写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资源,例如:编写符合国家数学课程教材要求的、体现本校实际的教学讲义和学生数学学习材料;开发典型教学案例;制作教学课件和教具、学具;开发和编写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水平、反映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能根据学生实际,精选、改编、自编学生作业和测验试卷;开设满足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数学选修课;等等。
37.社会资源。教研组要努力挖掘和组织社会资源,有计划地聘请专家做专
题报告、讲座或开设选修课程等,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因地制宜地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应用于实践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
38.数字化资源。积极建设学校的数学教学、学习和教科研网络资源体系,开发、采集和储备包括电子教材、课件、教学设计、学生学习用书、数学题库等在内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促进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研究、为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
(四)教研组团队建设
39.发展规划。在教师个人制定专业成长发展计划的基础上,教研组要制定本组教师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努力把教研组建设成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团队。
40.职责分工。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明确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课题组长等人员的职责与分工,理顺工作关系,增强团结合作意识。教研组长要适时召开备课组长、课题组长碰头会(每月不少于1次),统一认识,形成合力。
41.青年教师培养。对教龄不满3年的青年教师,要选派优秀骨干教师担任其指导老师,在教学基本规范(如教案编写规范、教学媒体使用规范、教学语言规范、板书规范等)、教学基本功(如教材分析处理能力、课堂语言调控能力、例习题选配与讲解能力、师生互动交流能力等)等方面进行定向指导和培养,实现“一年入门,三年过关,五年胜任”的目标。每学年(期)末要对培养工作认真进行总结,向教研组和学校领导汇报。
通过各种类型的教学观摩、评比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岗位练兵、研讨交流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研讨中得到提高。
42.骨干教师梯队建设。要在分析组内教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的培养计划,为培养对象创造适宜的成长环境和工作条件。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教研组建设、青年教师培养中的作用。通过成立名师工作室或骨干教师沙龙,发挥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切实提高教研组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引导培养对象潜心教学和研究,鼓励他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促使他们早日成为教学名师。
43.继续教育。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远程教育、在职研修、脱产学习等各类学习培训活动,主动完成继续教育、岗位研修等学习任务。教研组订阅国内主要中学数学学术期刊不少于3种,鼓励教师个人订阅中学数学教学杂志(每人不少于1种)。每位教师每年要力争阅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以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四、保障机制
44.校级领导中应有专人分管数学教研组工作,经常听取教研组工作汇报,主动解决教研组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坚持参加数学教研组会议,不定期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督促教研组、备课组按计划开展工作。要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教研组开展的工作,以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5.学校每学年(期)应拨出专项资金,支持数学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活动,积极鼓励教研组外出学习、交流,邀请专家来校讲学。学校要保证教师拥有必要的信息化办公条件,为教研组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供经费保障。
46.学校要鼓励和支持优秀数学教师参加特级教师、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
等学术荣誉申报评选活动。要确保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与外出交流学习和各类评比活动的优先权。
47.学校要建立有利于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促进教研组建设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对教学成绩突出、教研成果丰硕、学术影响力大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给予表彰。
五、教研组长任职办法
48.教研组长是全校数学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是沟通学校领导与本组教师之间联系的桥梁。作为全校数学教师教学和教研工作的牵头人,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团结协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具有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较强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至少要有一个教学循环(初中7-9年级,高中1-3年级)的教学经历,是本组公认的教学骨干。
49.教研组长由学校领导提名并经学校行政会研究决定,或由教研组全体教师民主选举产生。备课组长由教研组长提名,或由备课组全体教师民主选举产生。
50.每学年(期)末,学校要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履职和业绩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应计算工作量,并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任期一般为3年(初中7-9年级,高中1-3年级),可以连选连任。
第四篇:农村创先争优活动指导意见
中共南城县委农村工作部
关于在全县乡镇、村党组织和党员中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意见
根据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印发 <关于在乡镇、村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城创先字[2010]1号)文件要求,结合农村基层实际,现就在全县乡镇、村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把握指导思想
在全县乡镇、村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按照“党组织争先进、党员干部作表率、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整合、提升、深化、创新经常性党建工作,激励全县乡镇、村党组织和党员在实现南城“做大总量、提质增效、进位赶超、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推动中心工作、完成重点任务的动力和保证。
二、明确目标要求
要按照中央提出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活动目标,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乡镇、村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目标要求和内容。
1、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重点,推动科学发展。各乡镇、村党组织要因地制宜确定发展路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要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相对富裕的乡镇、村,要以全面建设小康乡村为目标;经济发展落后的乡镇、村,要以加快发展、脱贫致富为目标;产业发展有特色的乡镇、村,要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为目标。乡镇、村党员要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创业致富本领,带头推进科学发展。
2、以加强平安建设为主线,促进社会和谐。乡镇、村党组织要积极倡导文明的乡风民俗,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定期排查矛盾纠纷制度,着力解决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乡镇、村党员要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善于疏导群众情绪,把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尤其是矛盾多、维护稳定任务重的乡镇、村,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切实加大平安建设、创建和谐文明村镇的工作力度。
3、以增强服务功能为核心,服务人民群众。每个乡镇、村都要加强便民惠民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农事村办、一站式服务、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制度和做法,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乡镇、村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树立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紧扣中央和各级惠民政策的贯彻执行,千方百计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实用的服务。
4、以提高整体水平为目的,加强基层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
省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3”文件,积极开展“农村三级联创”活动,不断增强乡镇、村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先进乡镇、村党组织要进一步提高标准,努力实现更高层次的“五个好”;中间状态的乡镇、村党组织要进一步巩固提高,努力建设成为先进党组织;后进乡镇、村党组织要进一步抓好整顿建设,努力实现转化提升。
三、创新活动载体
要按照党员好参加、群众好评价的原则,注重分类指导,创新活动载体,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在农村基层全面推开、党员干部广泛参与、农民群众普遍认可、比学赶超风气浓厚。
1、在乡镇、村党组织中开展“新农村先锋党组织”活动。乡镇、村党组织要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切实抓好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一村一品”工程、加快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清洁工程、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等“三农”重点工作,积极创造优秀业绩,推进本地科学发展,在全县乡镇、村党组织中形成学先进、当先锋、促发展的良好格局。
2、在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驻村入户、结对帮带”活动。各乡镇都要排查梳理,理出需要帮扶的重点村、户,针对性地派出相应的党员去结对帮扶。每个乡镇机关党员干部都要驻村指导,并与困难户结对帮扶。
3、在乡镇站所党员中开展“一线服务”活动。各部门在农村乡镇的站所党员干部要进村入户,采取走访、谈心、帮扶等方式加强与群众的经常性联系,面对面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服务
需求,充分发挥站所职能优势和自身专业优势,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服务。
4、在村级干部党员中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活动。将村级干部党员按照就近便民的原则分片分组,划分党员责任区。每名村级干部党员对责任区域群众提出的申请,要负责受理和全程代办各项政务事务。
5、在致富能力强的青壮年农民党员中开展“三培两带”活动。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党员,要尽可能带领更多的党员群众共同发展,具备条件的要发展农业龙头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尚未致富的农民党员,要选准致富产业和项目,尽快脱贫成为致富带头人,增强带领群众共同发展能力。
6、在无职农民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坚持因事设岗、因岗定人、责任到人,围绕农村中心工作和阶段性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臵不同岗位,明确具体职责和任务,为无职农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规范、稳定的平台。
7、在农村流动党员中开展“双向带动”活动。动员和鼓励农村在外务工经商的党员积极提供就业信息,传授就业经验,带动本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动员和鼓励他们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牵线搭桥引进项目或带头返乡创业,带动城市资金、人才回家乡创业发展。
8、在大学生“村官”党员中开展“创业富民”活动。引导他们争当创业能手,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带动全体大学生“村官”在干事创业中成长成才,把大学生“村官”培养成为发展致富的带头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
9、深入推进“党群共建”活动。在乡镇、村创先争优活动中要坚持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妇建,通过党员带群众、党内带党外,营造比学习、比工作、比贡献的良好风气,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四、规范方法步骤
根据全县创先争优活动总体部署,乡镇、村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将围绕迎接建党90周年、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两个重大节点展开。各地要制定切实有效的计划和措施,规范方法步骤,扎实推进乡镇、村创先争优活动。
1、公开承诺。要按照五个好、五带头的目标要求,对照身边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争创目标。乡镇、村党组织要把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目标任务和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重大事项作为公开承诺的内容,把党组织的届期目标和计划亮出来,把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亮出来;广大党员要紧扣所在党支部承诺,围绕村组实际事务和身边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作出承诺,把群众期盼解决、自己通过努力又能办好的事情办好。党组织和党员承诺事项要主动对应群众关切的热点、重点事项,并向党员群众公开。
2、积极践诺。对公开承诺的事项,乡镇、村党组织和党员要逐一抓好落实,认真履行承诺。要健全公开承诺事项限期践诺、核实销号和量化考评制度,保证党组织和党员把承诺落实到行动上,承诺事项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着落。要建立创先争优活动台帐制度,对开展、参加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事项和成效进行登记备案。
3、领导点评。乡(镇)、村党员领导干部要通过参加组织生活会、调研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方式,分别对村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进行点评,党支部书记对党员进行点评。点评要实事求是肯定成绩,指出存在问题,研究制定改进措施,每半年至少点评1次。
4、群众评议。组织党员、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履行承诺、创先争优的情况进行评议,村党支部书记每年年底向乡镇党委和本村党员以及村民代表述职并接受评议。要抓好“四议两公开”的推广普及,完善基层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工作事项让群众知情、工作内容让群众参与、工作过程让群众监督、工作成果让群众评判的工作机制。群众评议满意度较低的,要深入分析原因,努力整改提高。
5、评选表彰。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考核,适时评选表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做到活动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有表彰。要以完成中心任务、做好本职工作、创造一流业绩、赢得群众公认为依据,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党员、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五、夯实组织基础
要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全面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实现创先争优活动目标任务打牢基础、创造条件。
1、抓好乡镇党委建设。大力加强乡镇党委自身建设和乡镇干
部作风建设,推动乡镇机关工作重点下移,促使乡镇干部改进工作作风,紧密联系群众,真诚服务群众,树立良好形象。着力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特别是涉农项目资金使用、公务接待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2、抓好“一定三有”的全面落实。加大督查力度,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一定三有”政策,重点是完善岗位目标管理、实绩考核、述职等制度,把“一定”落到实处。
3、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建设。完善活动场所和远程教育接收站点管理制度,坚持“一室多用”,发挥综合效能。
4、抓好后进村整顿建设。建立健全排查后进村党组织制度,采取乡(镇)领导干部分包、乡(镇)机关部门驻村指导、乡(镇)干部到村任职等措施,集中开展整顿建设,确保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整改转化一批、巩固提高一批。
5、抓好党员教育管理服务。认真落实党员培训五年规划,突出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技能培育。对不同类型的农村党员,提出不同的要求,提升党员管理服务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六、加强组织领导
抓好乡镇、村创先争优活动,关键在乡(镇),重点在村(居)委会。各乡(镇)、村党组织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抓紧抓实,务求实效。
1、切实加强领导。为加强对全县乡镇、村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督查和指导,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立了全县农村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小组,由县委农工部具体负责。
2、明确工作责任。在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全县农村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小组负责对乡镇、村创先争优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乡(镇)党委要加强具体指导,乡(镇)党委书记要亲自抓,乡(镇)党政班子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在村建立联系点。乡镇党委既要抓好自身争创活动,又要加强对乡镇站所、村级争创活动的领导和指导,确保每一个支部都行动起来,每一名党员都参与进来。
3、强化督查指导。要建立健全督查指导制度,加强对乡镇、村创先争优活动的调度、调研、检查和指导。要鼓励基层从实际出发,确定合理的目标、鲜明的主题、有效的载体,采取灵活多样、务实管用的各种办法推进活动。要及时发现和推广基层的创新创造,用基层经验指导基层实践。
4、广泛宣传发动。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和政策要求,宣传基层的先进典型和新鲜经验,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社会风气和舆论氛围。要探索切合农村实际、易于农民接受的宣传途径,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办法,增强宣传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要认真落实党的惠民利民政策,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力求每年都办成几件群众普遍期待的实事好事,在改善民生中吸引群众、带动群众。
2010年10月17日
第五篇: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意见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意见
历经园本课程的建立和完善,目前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和以前相比,在活动设计、活动策略等方面表现出多元化、多通道等特征。然而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培养幼儿音乐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在:
1.幼儿聆听音乐留于形式。Flash的制作和音乐相匹配的动画软件的运用,活动中幼儿目不转睛,全神贯注,音乐倒成了一个背景,大有喧宾夺主之感。使幼儿的注意力往往只专注于画面所带来的视觉享受,不是来自于对音乐本身的体验和感悟,忽视了幼儿专注地倾听音乐习惯的培养。
2.弱化审美体验。音乐欣赏中教师十分关注幼儿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几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都少不了有“这段音乐是抒情还是欢快”?“表述的是小猫还是大灰狼?”等等模式化的问题。弱化了幼儿对音乐本身应该产生的审美体验,忽略了幼儿对音乐的融入、迷恋和感动,而这些是幼儿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实际上,幼儿音乐教育的重点不在于教给孩子多少音乐知识,而在于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多少音乐感受;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儿能够倾听、理解、表演和创造音乐。这里更强调幼儿自身的参与和感受,并使他们从中体会到音乐的魅力和内涵。而培养音乐能力重要的是用更多的时间引导幼儿聆听音乐。
一、幼儿音乐能力
音的高低、音色、长短和强弱是构成幼儿音乐能力的基础。幼儿园音乐能力的培养应该紧扣音乐的四个性质和特点。
(一)小班
一般不能用语言较好地表达对作品的感受,他们常用的创造性表现手段往往就是身体动作,即尽量用自己想出来的、与他人不同的动作来表现音乐。到小班末期,能学会借助于想象、联想来理解性质鲜明的音乐情绪,产生一定的共鸣;但对于乐曲基本表现手段的感受和理解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音色、节奏、旋律的的差别常常不能很好区别。
(二)中班
一般能欣赏内容较为广泛、性质风格多样的音乐作品,如舞曲、进行曲、摇篮曲等。初步感受乐曲的结构(ABA),能基本理解音乐表达的情绪情感,并由此产生一定的联想、想象。能借助于歌词及生活经验、音乐经验基本理解音乐所表达的音乐形象。但对于较为复杂的、没有标题的纯器乐曲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基本上能用较自由、多样的手段对音乐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并在表现过程中努力追求表现的独特性、创造性。
(三)大班
能从对音乐的粗略区别进入比较细致的区分,而且能感受、辨别较为复杂的器乐曲的结构、音色及情绪风格上的细微差别。同时,他们能够对音乐形象鲜明的同类音乐作品进行分类和归类,并且用语言表达音乐感受的能力也增强了。另外,能清楚辨别、理解音乐作品速度、力度、音色、节奏等表现手段变化的过程中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创造性表现的形式丰富多样,有身体动作、嗓音动作、语言表达等。
二、引导幼儿乐于聆听
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音乐聆听习惯的培养,乐于倾听、善于倾听生活中美妙的声
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为音乐欣赏活动奠定生活的基础,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生活中的声音让幼儿倾听、表现。*倾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倾听日常活动的声音 *倾听人体发出来的声音
*倾听歌曲、乐曲中的不同模拟音响
(一)小班
小班的幼儿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常常会被周围有趣的声音吸引住。例如:飞机隆隆声、下雨的哗哗声。教师对于幼儿这一特点,立足于让他们倾听生活中而且是他们感兴趣的声音。通过一段时间,幼儿会收集到许多有趣的声音:打雷的轰隆声、妈妈切菜的嚓嚓声、喝水的咕噜声、小鸭的嘎嘎声等等。教师在这时候要注意将幼儿收集的这些声音进行适当的归纳,例如属于动物的叫声归为一类;属于大自然的声音归为一类;属于日常活动的声音归为一类。让幼儿对声音的归属进一步明确,根据自己的兴趣再去收集他们的声音门类,激发其倾听、欣赏的欲望。
声音之所以美妙是音乐蕴涵其中的节奏,因此在幼儿收集美妙的声音到一定的阶段时,教师要注意将节奏与声音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幼儿收集鸭子的叫声是嘎嘎嘎,教师就可以结合节奏图谱让幼儿学习一拍一下的节奏,进而再让幼儿想想他们收集的声音中还有哪些是这种节奏,引导幼儿发现小猫叫也是一拍一下,这样让幼儿结合生活中的声音掌握节奏,不仅可以使幼儿掌握基本的节奏,还可以初步培养幼儿感受欣赏音乐中节奏的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尝试用肢体语言、乐器表现这些节奏,进行对这些节奏的简单表征活动。
(二)中班
中大班在倾听生活中有节奏的声音的基础上,教师可激发其用适合的乐器进行表征活动。不仅只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表现声音就可以了,而是要根据乐器的音响效果贴近生活中的这种声音。例如:青蛙叫,教师就要引导幼儿去找找“什么样的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像青蛙叫呢”?经过一番筛选幼儿发现响板、双响筒的声音很像青蛙叫,于是就在这两种乐器上贴上青蛙的标记。教师可用这样的方法将所有的乐器进行这样的归类,这样乐器不仅是作为一种伴奏的工具,也是儿童表征生活中声音的道具。这是中班幼儿表现生活化声音的重点。
(三)大班
到了大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一个故事配上乐器,使故事表演生动化。例如:森林里举行音乐会了,听谁来了,教师出示一个动物让幼儿用乐器伴奏,增加故事的生动性,有效地利用乐器的声响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声音、节奏的美妙。
三、通过活动让幼儿获得音乐的基本体验
下面三则案例的设计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幼儿建立听音乐的习惯,很多体验必须靠倾听来完成,并将这种习惯内化为一种能力。
案例
(一)小班《小鸡》
老师:“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小鸡的音乐,讲的是咱们班小鸡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孩子们听说音乐里讲的是自己班的小鸡,都格外兴奋。
听完一遍后,教师说:“是不是说咱们班小鸡的事呢?”我们再听一遍,听听咱们班的小鸡在干什么呢?这一次孩子们边听边做啄米、喝水、展翅等动作。
接下来,老师分乐句进一步让幼儿边听边模仿小鸡的动作,几遍音乐后有些孩子开始注意到动作与音乐的协调,当模仿小鸡喝水的动作时,为了合上悠长的旋律,努力地做喝水状。
案例
(二)中班《音乐中的强弱》
1.大鼓。老师敲鼓,请幼儿仔细倾听鼓的声音,并用走路来表达对鼓声的理解。开始老师的鼓声可以比较平稳,一拍一下,当幼儿适应并用恰当的动作表现出来后,老师在敲鼓中加入明显的强弱变化。
2.大鼓与串铃。首先,老师请幼儿听听串铃的声音,请幼儿在原地用肢体动作表达对串铃声音的感受,然后大鼓和串铃交替演奏,让幼儿尝试用肢体表达。
3.将幼儿分成两组用肢体动作将自己的想像表演出来,体验大鼓和串铃的力度变化和音色变化(表演后可请幼儿简单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想象)。4.让幼儿拿串铃和大鼓表演,指挥其他幼儿体验。
案例
(三)中班音乐欣赏《动物狂欢节》”
1.请幼儿欣赏《动物狂欢节》中的三个音乐片段,感受音乐中强与弱的交替,以及力度不同所带来的情绪变化。
2.分段听音乐,鼓励幼儿运用《大鼓》中获得的力度经验,大胆用肢体语言表达对现在音乐的理解(用动作、表情的模仿所感受到的不同动物形象)。3.幼儿分组,并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或表演对音乐的理解。
四、审美体验的几点要求
首先是生理动作优美而不僵硬。匈牙利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儿童对音乐的反应必须有大肌肉的反应,没有此,是不完善的。教师要帮助幼儿用肌肉的运动、肌肉的涨落来领悟音乐的轻快缓急、张弛有序,在音乐和肌肉运动的和谐契合中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美的享受。音乐或是轻柔浪漫的,或是铿锵激昂的,或是悲伤沉重的,但音乐绝对不是僵硬的,动作只有和音乐相融相合才能更好地表达音乐。
其次是语言优美而不平白。音乐是诗性化的,而诗性化的音乐只有配以诗性化的语言才能使音乐得到升华。平白的语言只能降低音乐的美和神秘,使孩子的心灵变得麻木、呆板。目前,幼儿园的音乐欣赏似乎过于追求理性,以至于将音乐中所蕴涵的五彩世界无情地“祛魅”,孩子被迫用“客观”的语言描述主观的感受,用僵硬的理性代替鲜活、灵动的感性体验。在这样的“祛魅”中,艺术原本的、“附魅”了的神人、想像、蒙胧被压至一隅,诗性化的语言变成了客观直白的简单描述。
再次是想像丰富而不贫乏。成人不要把孩子们天真大胆的想像引导到千人一面上来,过多地在意儿童想像的合理性。成人要“以儿童为师”。当然,以儿童为师,不是要抹杀儿童的不成熟性,从而把儿童当成“神话”,当成“宗教”,这样必然会物极必反。
最后是情感丰富细腻而不无动于衷。审美的体验常常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色彩的,当孩子们融入音乐,进人音乐,成为音乐中的一部分的时候,她所能领悟到的音乐的美和情感的震撼便会自然生成。而有一些音乐欣赏过程中,幼儿的情感体验往往过于肤浅,仿佛“蜻蜓点水,一触即飞”,流于表面和形式,没有实质的内涵。有时甚至就是一种无动于衷,看起来活动过程热热闹闹,而其实孩子们的情绪体验都处于浮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