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徐闻县2012年初中数学科教师教学能力大比武教案 (角尾中学)
题目:七年级下册P73例1(专题:三角形)
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方向。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多少度?
AC北北EDB
一、题目分析:
1.题目背景:
本题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三角形》P73例题1,属于三角形内角和应用中的求角问题,是本章节中比较难理解的一道题。
2、原题分析,挖掘隐含条件:
本题是已知B、C在A点的方位角,C点在B点处的方位角。要求的是三点以组成的∠ACB的度数。
隐含条件是在两个给定点的方位角可求得∠CAB,又由DA∥BE可知∠DAB+∠ABE=1800,从而求得∠CBA,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ACB。
3、学情分析:
在本题之前,经过第一学段以及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已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又在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中了解了基本的几何符合,理解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掌握了一些最简单的说理方法。这为学生在本节中合作探究新知奠定了有力的基础。在三角形中,已知两角可求第三角,或已知各角之间的关系求各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来求各角的问题最关键的是找准两角或已知各角之间的关系。而学生往往不容易找到一些复杂的方位角图形表示及角的数量关系,从而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产生恐惧心理,无从下手。为此,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设法开展有效的教学,既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又能因势利导,让学生高效的掌握知识。
4、难点与关键:
本题的难点是正确理解方位角,如何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求解,找到对应的角与已知角的关系式,还有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关键是如何求得∠CAB与∠CBA,我们可以结合示意图加深对题意的理解,同时为了解题的需要适当的添加辅助线结合示意图进行分析。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求有关的量。
5、中考链接:本节的内容在中考中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方位角与三角形结合。分析其中角的关系,求有关角、边的问题。如2011年的湛江中考题第24题,进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确理解方位角,懂得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相关的计算。(2)通过添加辅助线解题,增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和合乎情理地表达问题的能力。
(2)通过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2)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初步体会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题目的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方位角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结合运用。
【难点:】如何找出已知条件与未知的关系,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求解。
四、解题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回顾及基本练习: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在一个三角形中,∠1=35° ∠2=45°则∠3=_______.、在△ABC中,∠A=1200,∠B=∠C。则∠C=_______.2、表示方向的角叫做_______.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OD的方向是北偏东60° B.OC的方向是南偏东60°
C.OB的方向是西南方向
D.OA的方向是北偏西30°
3、平行线的性质
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4、如图,AB∥EF,∠1=120°,∠CDB=∠E=_______°
∠ADE=∠E=_______°∠BDE+∠E=_______°
(二)探索引例: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方向。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多少度?
分析并求解本题:
本题中明显可知DA∥BE、∠DAB=800、∠DAC=500、∠CBE=400的,从而可知∠DAC=300,∠DAB+∠EBA=1800,可得∠CBA=600,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ACB。
解法1 :∠CAB=∠DAB-∠DAC=80°-50°=30°
因为AD∥BE,所以∠DAB+∠AB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所以∠ABE=180°-∠BAD=180°-80° =100°,所以∠ABC=∠ABE-∠EBC=100°-40°=60°在△ABC中, ∠ACB=180°-∠ABC-∠ CAB=180°-60°-30°=90° 答: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90°
想一想:你还能想出其他解法?(引导学生添加辅助线解决问题)如图:
C北北EDBA 2
北 D E C
北
注意:在这里,为了证明或解题的需要,N
B M ∟ 1
40°
在原来的图形上添加的线叫做辅助线。在平面几何里,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
50°
A 解法2: 解:过点C画MN⊥AD分别交AD、BE于点M、N 在△AMC中 ∠AMC=90°, ∠MAC= 50° ∴∠1=180 °-90°-50° = 40°.∵ AD∥BE ∴ ∠AMC+ ∠BNC =180 ° ∴ ∠BNC =90° 同理得 ∠2 = 50° ∴ ∠ACB = 180 °∠2=180 °-40°-50° = 90° 答: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90度.想一想:你能想出一个更简捷的方法来求∠C的度数吗?
解法3: 如图,过点C作CF平行于AD.则AD∥CF∥BE.由AD∥CF可得,∠ACF=∠DAC=500.由BE∥CF可得,∠BCF=∠CBE= 40°.所以∠ACB=∠ACF+∠BCF= 50°+40°=90 答: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90度.想一想:你还能想出其他什么方法?老师给予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学习。如图:
0
北北DACFEB 3
议一议:对于这类题的解题关键与方法是什么?
(1)关键是正确理解方位角,利用数形结合,找出角之间的关系。(2)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求解。(3)适当添加辅助线结合示意图进行分析。(4)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变式练习:(检验一下自己吧!)
1、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方向,B岛在C岛的南偏东60°方向上。从B岛看A、C两岛的视角∠ABC是多少度?
2、如图,一艘轮船在A处看见巡逻艇C在其北偏东50°的方向上,此时一艘客船在B处看见巡逻艇C在其北偏东20°的方向上,一艘轮船的A处在一艘客船的B处的北偏西45°的方向上,求出巡逻艇C到A处和B处的直线夹角∠ACB的度数。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有什么收获?主要讲了些什么知识?
第二篇:徐闻县2012年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大比武的赛后反思(角尾中学)
初中数学科教师教学能力大比武教学反思
2012年 4月20日,我很荣幸参加了这次的初中数学科教师教学能力大比武教学比赛活动,第一次参加这种规模的公开课,虽很紧张,但收获颇多。很感谢我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科组的积极配合、指导,使我顺利的完成了这次的比赛。
本课是一堂数学解题教学课。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是对三角形的内角和与方位角相结合应用研究的有关类型题的解题方法的学习。在课堂中,首先让学生小练回顾有关的知识点,接着引入引例学习,然后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初步体会思维的多向性。最后进行变式巩固训练,完成了教学任务。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感觉不错: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2、我从学生熟悉的知识点入手,学生较易进入状态,消除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引起学习的兴趣。
3、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注意知识点内在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渗透,数学解题有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综合作用。
4、和学生一起寻找解题方法与进行多种解法的探讨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求知,而不是传统地被动接受,利用一题多解,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数学问题,对比不同解题方法的优劣,并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培养。
5、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适当、动感性好,能够很好的把问题变得形象化。
另外,本课也有诸多的遗憾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不够精炼,感化力不强。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好,小结部分过于仓促。同时欠缺对“学困生”的关注,我也没能用更好的语言激发他们。
2、由于时间分配的不合理,不能为更多的同学提供表达的机会。特别是对于回答问题的学生没能及时给予鼓励,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完美。
3、由于自己本身比较缺乏这种的锻炼机会,自信心不足,故比较紧张,心理压力比较大。
4、由于学校的实际情况,本校没有多媒体教学平台,故对课件操作的灵活性、熟练性不够。
不管自己上课怎样,经过了这次教学能力的大比武比赛,我觉得首先是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其次是对于课题备课能力、课件制作能力有所提升,最后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对比,从中发现自己的很多缺点。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的应变能力、引导学生解题的能力等有待于提高。通过这次的教学能力大比武,使我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上的缺陷,我将会加倍努力积累教学经验,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追求更大的进步。
2012-4-22
第三篇:初中思品教师教学大比武心得体会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心得体会
桃映中学:杨富昌
2012年4月18日到20日,我参加全县范围的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大比武”活动,在活动中聆听不同年级、不同老师的课,收获良多。首先感谢县教研室金盛老师和我校领导对我的关注和培养,为我提供宝贵的学习的平台,让我有了一个难得的学习与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机会。
在短短3天我认真聆听了全县各个学校优秀教师们的精彩执课程。教师们一堂堂精彩的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那些优秀的教师们的课时,我才发现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重温校园生活片段,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课堂语言简洁,准确,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我想这一点对于教一年级的是受益匪浅的,用鼓励的语言激孩子们,因此,我在我们班也创立了一套鼓励的话语:“棒棒棒,你真棒!继续努力会更棒。”小孩子们对此很喜欢也很受用。但是以后应该注意单调枯燥的机械语言,做到声情俱茂。
三、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
几位教师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有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
四、这些课教育学生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素质教育之首,教育学生做真人。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我将会和我的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2012年4月20日
第四篇:徐闻县2012年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大比武的赛后反思(徐闻县第一中学)
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2)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优点
1、复习引入时能够结合反比例函数图象,使学生对性质从数到形的认识,突出本节课重点。
2、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在引例的探究中,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求解,对比不同解题方法,从而使学生发现结合函数图象解题不容易出错,体会数形结合法解题的优点。
3、遵循学生认识规律,设计时题目由易到难。从两个点在图象的同一支上到在图象上的任意两点,培养学生灵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二、存在不足
1、由于讲课比赛过程中比较紧张,所以在讲完例4以后没有及时对例题进行变式探究。
2、备课中设计当堂检测题时,用数形结合法解题的题目稍少些,使学生只是体会但练得不够。
总之,通过参加这次讲课比赛,本人感觉收获很多。更希望经过这一节课写教学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能做到每节课都记下优点和不足。
第五篇:徐闻县2012年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大比武的赛后反思(下桥中学)
三角形的内角和应用教学反思
我上完这节课后,总是能感受到学生思考的气息,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记录学生灵动的智慧和敏锐的思考力。
对于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学生有前面认识角的基础。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我的教学思路是:回顾练习—范例点击—归纳范例解法—变式练习—课堂检测。
1、回顾练习,让学生三角形的内角和和方位角的知识。
2、范例点击,提高认识。
我上课中,我注意知识点内在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渗透,数学解题有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综合作用。和学生一起寻找解题方法与进行多种解法的探讨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求知,而不是传统地被动接受,利用一题多解,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数学问题,对比不同解题方法的优劣,并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培养。
3、归纳范例解法。
4、变式练习。
让学生熟悉各种题的简便解法。
5、课堂检测。
同时,我在上课时,我也聆听着学生提出的问题,看着他们把问题存在问题银行里,满脸洋溢着的快乐和幸
福,我想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结论,更重要的是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对数学的一种热爱。
最想倾诉的几个问题
教师教给学生的,学生不一定能听得懂。但是让学生及时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并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思路,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个再思考的过程,教师能从中感受到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感受。
在整理案例的时候,我试图从两方面去体现这一点。一方面是让学生不停地提出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不断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又提出新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对话中体现出学生自己的思路和经验,这一点体现得还不够,我的笔不能把学生的交流充分表达出来,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我得心感体会有以下:
A、与传统的例题教学相比,本堂课我觉得没有机械的“照本宣科”,整堂课符合新课程、新理念,注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B、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让学生唱主角,避免老师一言堂,为学生构建真诚,自由,和谐的交流环境.C、多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多向别人学习.取人之长,克己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