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评价实效 促进学生发展
提高评价实效 促进学生发展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发展性评价应开展多元性评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结合语文新课标和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多元性评价进行了探究,力求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关键词:新课程;发展性评价;多元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实施以后,我本着“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理念,借自己担任班主任、语文教师的契机,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学生中开展了综合素质评价尝试。我力求把评价与考试改革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此充分发挥评价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功能,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一、评价方法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我本着“加强平时、分项考核、综合评定”的原则,努力建立“学习行为记录+学习档案资料+星级+评语”的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1.课堂学习行为评价
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建立学生学习记录卡。新
课程强调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间的进步状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展示学习过程的机会,并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做出准确的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启发性的评价语言,从正面加以引导。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自评和相互评价,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和欣赏别人,学会找到自己的不足,学会向同学提建议等,引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参与活动的情况等进行认真观察,和学生一起对学习行为做好记录与评价。学生学习记录卡是教师用于系统观察记录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评价工具,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工具。通过记录卡,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有针对地性地辅导学生学习,学生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2.语文学习档案评价
在教学中,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建立学生语文学习档案,是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的一种评价方式。语文学习档案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由师生共同维护。档案可以是资料袋,也可以是一个个记录本、积累本等。档案的内容,可以是学生成长记录,也可以是实践活动成果,还可以是语文学习记录。由于各学段语文学习的重点不同,低年级可侧重于课外识字的记录,以激励学生主动在生活中识字;中高年级可侧重于课外阅读和
习作的记录,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落实课标中规定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就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去展示他们语文学习历程中的点点滴滴。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对学习档案进行评估,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学习档案,让学生借助学习档案,不断反思自己的学生历程,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3.星级评定+描述性评语
在教学中,要注意定量定性相结合,建立语文学习报告单。为了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每学期语文学习的情况,我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学期“语文学习报告单”。报告单既包括以等级评价为主的综合性评价表格,还包括以语言描述为主的评语栏。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性评价由“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期末测试”等方面组成,采用星级评定的方式。评语栏中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和家长参与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语言描述以激励、启发为主。“语文学习报告单”采用“星级评定+描述性评语”,是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的一种评价方式。它能实现评价由“绝对量化”到“模糊评价”的转换,较好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评价方式能使学生、教师、家长清楚地获悉学生在语文各方面的学习水平,从而为学生更准确地认识自己、家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提供依据,并据此制订下阶段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和策略。
二、语文测试亲近学生,展示学生学习成果 1.丰富考题内容,激发测试兴趣
三年级时,我设计了以“语文画廊”为主题的试卷,卷首提示“图画是你创造和想象的源泉”,然后是“读文配画”和“读画配文”;最后是“阅读推荐”,文前加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提供一篇短文后设计“同学们读了这篇短文有哪些收获呢?请你自己设计制作一张阅读这篇短文的收获积累卡”。四年级时我以“语文读报亭”为主题,卷首加“读书读报能够帮你游向广阔无际的知识海洋”,接下来是“老师特爱读报,希望你也喜欢。下面是我为你选的剪报卡片,请你认真阅读和思考,然后试试自己的语文本领怎么样?”设计几项填空由学生完成,并提供一段经典片段,文后提出“你读懂了什么?哪里读不懂,写出一个最想弄懂的问题,你打算怎样解决?”这样的命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参加测试的兴趣。2.改变考试形式,享受考试乐趣
口试,一直是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因为它不好操作。我作了一些尝试,就是用不同形式的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背的测试。
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我开展“记忆之星背诵擂台赛”活动。要求:下要保底(每学期20篇),上不封顶(多多益善),分层达标。步骤是:(1)先根据学生的实际划分出三个不同层面,并确定每个层面的要求,然后由学生去找适合自
己的层面,做充分准备;(2)由各层面比赛产生擂主;(3)打擂(给两至三周准备时间);(4)升级打擂(指超出自己所在层面,向高一级挑战)。同学们跃跃欲试,互不相让,不仅背得正确、流利,而且还有表情、动作,他们背诵的积极性非常高,效果显著。自开展这项活动以来,有97%的学生超量完成了背诵篇目,背得最多的半学期达百余篇(包括自然段和古诗),类似这样的单项考查还有“朗读擂台赛”“讲故事擂台赛”等。这样的考试形式,学生心理上没有压力,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他们在快乐中进行一次次尝试,一次次体验,就会获得一次次的成功。3.成立考评小组,评价重在激励
传统的考试都是学生答题老师评分,在统一的标准答案下有许多学生个性特征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我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在每一次考试前都成立考评小组,整个测试完全由学生自己评价。考评小组对学生的考评结果用不同标志表示不同等级,不设不及格等级。如果5名评委中有3名或3名以上评委举同样标志,即可定为某一级别。为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又特设“最佳标志”及“进步标志”,凡获得最佳标志的学生可作为下一次活动评委的候选人,凡获得进步标志的可得到全班同学每人送给他的一句话。这样的测试缩小了后进面,使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增加自信,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毫无顾忌地参加测试,享受测试带来的快乐。
三、全面实施多元评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多元评价的一大特点。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参
与的积极性呢?我觉得作为班主任和语文任课老师,首先要想办法巧妙地向学生介绍“语文学习档案袋”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于是,我请班级中一位喜爱朗读的学生家长介绍该同学的朗读情况。在该同学朗读新文章的过程中,家长在不同阶段分别为他做了录音“今天是×月×日,从今天开始,我练习朗读××文章。”然后是断断续续,不连贯的朗读声。接着是“今天是×月×日,是我练习朗读的第×天。”接下来,大家听到的是已经连贯的、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是该同学即将参加朗诵比赛的前一天录的:“明天是学校的艺术节闭幕式,我将在全校老师和同学前朗诵这篇文章。”这时,该同学读出的文章生动、流畅,已经十分娴熟。这是一组体现学生努力程度和进步水平的录音内容,我提供给学生欣赏,班级中的每位学生都被深深吸引和感动了,从而激发学生自己的表现欲望!
每次孩子们表现好的时候,我就会给学生加星表示鼓励,学生则要将其写入当月的“送给自己的话”一栏中,并要写清楚为何而得,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家长签字。看看学生张××的一篇成长记录:“星期四,老师在批我们的预习卡,她表扬我们预习卡写得既工整又正确,我高兴地得到了两颗红星,同学们都在向我表示祝贺呢!”在学生张××自己写的话下面有她妈妈的一段话:“孩子妈妈也向你表示祝贺!你每次作业都写得那么工整,妈妈看到你的作业本真为你感到骄傲,努力吧,你会做得更出色!”
当学生有了参与的积极性后,还要及时对学生的参与进行指导。
如:指导学生选择将什么作品放入档案袋;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如观后感、读后感;对自己档案袋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评价和反省;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和进步。
语文评价改革改变了评价方法,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自在地阅读,无拘无束地交流,争先恐后地表达,学生的学习行为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的情感由“厌学”转向“乐学”。阅读在学生心中不再枯燥,语文课成了学生的期待,他们向往语文课了。评价改革使师生的身心彻底地放松了,老师态度的变化悄悄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学生们收获着健康发展的喜悦,品尝着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所带来的成功。
第二篇:促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实效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促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实效
促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实效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贯彻下,应该进一步促进初中音乐教学的改革,全面优化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大幅度提高教学实效。为此,音乐教师应成为科学的课程决策者,要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进行开放式教学评价,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改革 Abstract: under the new course standard of implement, should further promote the reform of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teaching, comprehensive teaching concept,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an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significantly.Therefore, music teachers should become a scientific curriculum policy makers, should actively change the way of teaching, open teaching evaluation,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music,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Music;Teaching;The reform.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在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贯彻下,初中音乐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还远远达不到比较理想的程度。因此,应该进一步促进初中音乐教学的改革,全面优化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大幅度提高教学实效,切是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此,音乐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做科学的课程决策者
传统音乐课程致使教师成了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这样较多的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和教师个人知识的展示。现在的新课程中本来就有的那些不确性,比如:允许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元价值取向的表现;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较大的创造的空间,得分点大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大减少和淡化,得分点不在起支配作用,教师要费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教材内容;不使用统一规格或评价标准,提倡个别化教育;可以增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可以增加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可支配因素等。这样以来,教师就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主体而存在,教学具有了多样性,生成性,它要求教师成为课程和教材的决策者,从而为教师根据条件和需要创造新内容,创造新形式,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生命价值留下了广阔空间。
二、要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
1、从课内到课外。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比如:在初一第二单元的《走进大自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在大自然中找音乐中表现内容、也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汇表现自己生活中的音乐。
2、从本学科到跨学科。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便都成为,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三、要进行开放性教学评价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采用让学生唱一首课本上的歌曲来给学生进行评价,有的教师甚至凭主观臆断和对学生大体的印象给学生打分。这样做会让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唱几首歌,不必学其它知识,学习音乐的兴趣会越来越低,甚至引起学生反感,教师也不能得到正确的教学效果及信息反馈,对提高教学质量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克服这种弊端,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采用了平时积累法:即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中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态度作为重要成绩给予记载,期末再加上特长展示评价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表演以综合评价,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高,平时的音乐课也能保证他们的学习兴趣,效果比较显著。
四、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教师要不局限于课本,把课堂设计成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如“小小音乐会”活动可以使学生尽情发挥歌唱水平及表演能力,融歌曲、器乐、舞蹈于一体,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最喜爱的一首歌的小讨论”学生可以说出自己喜欢的歌曲、为什么喜欢,好在哪里等,在讨论中提高了音乐的欣赏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还有象“实话实说”的欣赏活动,学生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对音乐的感受,给学生提供发表、评价、感受的机会,形式新颖,学生放松,参与积极;“设计MTV”活动,学生们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设计自己的MTV,有的还能利用节假日,把电影剪辑、图片、画面结合起来,兴趣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老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加入到学生的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等活动中,引导他们去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地去动,去唱,去跳,真正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真正做到以人的发展为本。
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个性、自信心,把音乐放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信地在他人面前表演,这似乎和音乐没有联系,但它体现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培养21世纪人才所应具备的一种品质。例如:在七年级音乐课《阳关三叠》情景剧教学中,设置为一人扮演诗人、一人扮演诗人的朋友、一人吹萧、一人扮演酒保、一人或几人伴舞,模仿诗人和朋友在阳关话别的情景,在教室前面表演。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又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还可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中,因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以音乐为工具和手段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总之,音乐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进一步促进音乐教学的改革,切实落实新课程标准,继续深化素质教育,以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参考文献:
[1]吴斌,金亚文.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基本精神和主要特点[J].中国音乐教育,2002(1): 11-13.[2]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4页?
------------最新【精品】范文
第三篇:提高教研实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提高教研实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广西田林县平塘中学舒朝国
【摘要】教师的教研实效和专业化发展是息息相关、不可偏废的。目前,提高我国的教研实效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形势严峻、问题复杂、任务艰巨、道路曲长,我们必须从教师、学校、政府、观念、措施、体制、机制等多方入手,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地进行刀斩乱麻、脱胎换骨式的深改革、大清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研实效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从而才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以更加崭新而矫健的身姿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关键词】教师教研实效专业化发展提高
当今时代,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是一个国际竞争显著激烈、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优先发展学校教育更显重要,我们只有把学校教育这一基业真正落实到提升综合国力的核心地位上来,全面实效地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国民的综合素质,才能有效地为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但是,学校教育是有别于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等其他教育形式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有一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化教育。这种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专业化的教育,它直接受到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影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是指教师在教育终极价值目标的引导下,主动通过行动研究、教学反思等教研形式,不断地追求自身的专业成长,从而达到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讲到的教研就是指有关教育教学的研究,这种研究具有自主性、持续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特征,它的最终目的是要使教师成为一种知识型、学习型、反思型和专家型的教师,其范围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的研究、专业技能的研究和专业情感的养成和升华,它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相辅相存、相互牵制而又共同发展。一方面,教研会受到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教研又会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一种有效的教研机制,必定会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相反,一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研机制,也必定会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致命的甚至是负面的影响。我们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研促教、与时具进,才能有效地加快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步伐,扎实得力地推动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向前迈进。
目前,在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当中,特别是在很多的中小学当中,学校的教研是相当的低效而让人担忧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相当的薄弱而让人深省的,“泡沫化教育、空转式教师”就是对我国目前很多学校教师教研和专业化发展的真实写照,至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管理观念上的。首先:从许多地方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如各地县、市教育局)来说,他们的工作重点在于抓安全、抓收费、抓升学率、抓控辍保学、抓各种督察工作。我认为这些工作都很重要、都必不可少,但我同时也认为,作为专门的教育行政主管单位,如果不知道或忽略了对教师教研及其专业化发展的培养和提高,这在根本上就是对教育这一职业的敷衍和失职,教育靠什么生存?靠的是质量,而质量又来源于谁? 来源于教师,没有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哪有高质量的教育,我们天天高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升学率,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地去关注过老师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呢?又有谁真正的把对老师的提高当作像是对学生的提高那样去看待或关注这个问题呢?我们对老师的发展做过正确的引导和激励吗?老实的说是很少或没有的,我们有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注重的不是教育工作
.1.本身的质量,而注重的是教育工作所带来的含“金”量,为了提高这个含“金”量,他们可以不择手段、黑白颠倒、以假乱真,与其说他们是在进行教育管理,还不如说他们是在大搞教育创收,对于这一点,本人感受颇深:在2005年暑假期间,某县教科局举行了一次大型的赛课竞聘活动,每人参赛费100元,当时引来了100多名德才兼备的教师参与其中,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各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遗憾的是,在这100多名竞聘者中最终没有一名被录用,录用的全是一些没有参赛的、与领导有着亲情或权钱关系的教师,后来,有些参赛教师弄不明白去究竟,当时局长的一席话让大家目瞪口呆,局长如是说:“老师们,你们很有能力,你们越有能力,就越需要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磨练„”我们的乡村教育就越需要你们,请你们回去好好干,努力创造条件···”这一席话足以让他们牢记一辈子,他们这才知道他们干得再好再累也没用,他们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金钱和关系,他们只能认命,继续回去过自己和尚撞钟的清闲生活;据了解,该县十几年来的教师流动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的,最后把一大批不学无术的教师塞到县城各个学校,最终导致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直线下滑,甚至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倒数,领导的教训是这样的:今后本县城的初、高中学校一律不准招用乡村中学的教师,因为以往的事实“惨痛”地证明:凡是从乡村学校录用的老师都是无能为力的、低素质的;这一结论可要命,它足足把该县的教育教学拖累了十几年。结果,他们每年只能走出去、请进来,可是教育质量逐年下滑,越抓越见鬼。至今一大批乡村教师只能十几年、几十年地在乡下过着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的无奈生活。我真为这样的教育管理和用人现状感到极度的无望和憎恶,这不能不说是该县教育事业的一大悲哀。
其次:在现实的学校管理中,很多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虽然几乎是全程跟踪的、禁闭式的,但它完全是一种机械呆板、繁琐低效的,更有甚者是缺乏人性化管理的,这样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失人本原则的,它从根本上忽视了教师教研和专业化发展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对教师专业情感的培养和再生,使得大量的教师纷纷改行辞职、积劳成疾、干而不为、为而无信。例如,在我校原有的30名教职工当中,现已有3名改行或辞职,一名因劳成疾而休假,现又有5名参加了本年(2009年)的公务员考试,像这样的教育,实在是让我们深感担忧和发人深省!据本人对某县50多所中小学校的间接摸底和了解,得知一个有着20多万人口的大县,每年能向市重点高中输出的学生数竟然只有20来人,这还不如其它县市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升学率,像这样的教育教学,我们能不为之汗颜吗?我们有些学校领导,他们并不是不去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是压根底就不知道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去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他们只懂得让教师们被动的服从、机械的管理,至于什么是网络教研、校本教研,什么是校际交流,什么是教师们的自主创新,老师们一概无知。有的领导不分青红皂白地去实行“关圈养猪”式的坐班制教研,整天让老师们呆在办公室里进行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完全把老师们的专业发展和个性成长跟外部的世界和网络的发展孤立起来,难道这就是我们所主张的人性化管理和专业化摇篮吗?井还是那口井,蛙还是那些蛙,唯一不同的就是这些旱井之蛙怎么也长不大,我们要不要搞坐班制教研、怎样搞坐班制教研,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千万不能死搬硬套地搞一刀切,我们必须摸清实情、顺乎民意、权衡利弊、谨而慎之,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它是不是真正有利于教师的自主教研和专业发展;否则,这样的教研模式只能吃力不讨好、冤做杨白劳。还有些领导,他们简单地把学校
.2.教研跟千篇一律的教案抄写和不求实效的公开课听评等同起来,把教师变成一台台整天忙于上课和抄写教案的机器,一辈子的教师、一悲子的教案,写了丢、丢了写,写了一辈没进展、写了再改再用是偷懒,偷懒惹麻烦、麻烦大了丢饭碗!但事实上谁都知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远远不只是教师的教案化发展,作为教师,要求写教案本来是一件绝对正确的事情,但任何事情总要有个度,这个度应本着必要性的原则,真正好的教案不在多,而在精,在于它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我们应该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做得很多事情都可以是正确的,但不一定都是有意义的,如果一件事情没有必要、没有意义,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使在那些更有必要、更有意义的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上来呢?教研实效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它绝不是一个单凭一味地抄写教案或肤浅地听评几节公开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千万不要犯舍本逐末、一叶障目的错误,我们应该为教师的成长腾出更多的自主空间、开拓出更多的发展渠道、搭建起更广阔的发展平台,这才是我们教师教研和专业化发展所必需的。此外,我们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特别是乡村中小学校,他们的学校管理是松散混乱的,学校教研是瘫痪无常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无动于衷的,对于这些名存实亡的学校,我们应该对它们进行有必要的重组或合并,优化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研能力,使它们朝着一个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第三:在我们教师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为了片面地追求高分和升学率,他们只知道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而不注意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他们只懂得对学生负责,不懂得对自己负责;他们蛮干、拼干和死干,一个个像只懂耕地不懂吃草的老牛,他们似乎永远也弄不清这样的道理——为什么我们的工作油去了灯不亮?老师,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由于你本身的油质不好,即使你加了再多的油,灯同样不亮;另一种是因为你的油已经渐渐耗尽,但你却不知道或不情愿为自己加油,灯当然就越来越暗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得不偿失、本末倒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连教师自身的发展都得不到落实和保证,又从何谈起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呢?与此相反的是,我们有些教师因为种种原因影响了他们对教师教研和专业化发展的重视,有的缺乏目标,他们认为教书不是为了育人而是为了谋生;有的觉得教学任务繁重,挤不出时间学习、总结和反思;有的认为教书守贫还不如挣点外快来得实惠;有的抱怨条件恶劣,缺乏网络信息;有的认为缺乏公平和激励,干好干坏一个样;有的认为教育工作没意思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影响教师教研和专业化发展难以提高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通过上述对我国学校教研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我们深深地感到时间的紧迫、责任的重大和任务的艰巨。我们要想大力提高教师的教研实效,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就得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统揽全局、把握关键,并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多方配合、长期努力,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教育现存的不良局面。
首先,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说,教育行政管理是教师教研和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提高教研实效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充满希望而又布满荆棘的“阵痛”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必须为教师的自主教研和专业化发展搭建起一种“激励、引领和竞争”相并存的教育管理 和保障机制。在这个机制当中,激励是推动教师进行自主教研和专业化发展的内
.3.在动力,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教师的教研和专业化发展就会失去自觉能动性,他们的责任心和事业感就如同瓮中死水,难起波澜。领导,请你不要动不动就把激励当成是别人向你进行的索取,更不要误认为是别人在想你进行的讨钱或要命,你急什么?这本来就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真理,它与一个人的素质没有必然的联系,激励犹如鲜花,有花之树自然蜂拥而至,无花之树当然就难见生息。我们完全可以说,一位不懂激励的领导,肯定也是一位不懂管理的领导、是一位抓不住人心的领导;况且,激励的方式各有千秋,而不是千篇一律,如果你真的不懂得怎样去进行激励,那我可以说你真的不懂得怎样去进行管理。激励是动力,引导还是航灯;没有引导或引导不当,我们的激励和努力就会偏离方向、就会难达目的或事与愿违;在引导上,我们应当注重自主能动性的调动、注重方法论的指导、注重引领效度的提高,要确保引领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延续性,要广开教师教研和专业化发展的渠道;除了鼓励教师自主学习、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外,我们还可以聘请专家指导、开展网络教研、加强地区交流与合作等。例如,在2009年4月初,百色市田林县教育局与广西教育学院联合举办了一项主题为“院县联合促均衡,研训一体求发展”的骨干教师培训,这项培训为该县建设一支具有扎实教学功底、较高理论水平、高尚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教学艺术型、专家型、骨干型的教师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引领和榜样示范的作用,它必将有效地促进该县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大力地提高该县的教育教学效率和教学管理水平,从而有力地推动全县的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这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许多老师会后反映,该项培训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信心之窗,使他们前所未有地感到了学习的兴奋和震撼,让他们受益匪浅。此外,我们还应该知道:有了激励和引导,还必须有竞争的推动;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竞争,这个社会就很难进步;竞争是动力的再生,是效率的加速器,它如同机械的齿轮,竞争越激烈,转速就越快;当下,我们应该很好地把党的绩效工资政策与其它激励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大对教师自主教研和专业化发展的引导力度,实行“能者上、贫者让、庸者下”的竞争策略,大力地把我国的教师教研和专业化发展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其次,从学校的管理方面来说,学校管理是教师教研和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是主阵地、是练兵场;我始终认为,中国教育的病根不在于什么体制和观念的问题,而在于教师的动力问题,解决了教师的动力问题,一切的自主创新、一切的艰难险阻、一切的体制观念都可以得到妥善地解决,它们并不是真正的决定因素,关键是看我们能否真正地意识到这些因素,并且有动力、有决心地去解决这些因素;因为,教育在本质上是人为的教育,教育的主体和对象都是人;作为学校,我们的管理一定要坚持人本管理的原则,充分地激发、精心地维系、不断地再生教师教研和专业化发展的主动积极性即动力,一位成功的校长或一种成功的办学管理机制,它一定会把调动教师的主动积极性尽可能地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一方面它能促使教师们去进行自主管理、自我追求和自我发展;另一方面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们的主动积极性去积极地参与学校的管理、规划和发展,这完全是一举多得的事情,而且会使我们的学校管理和教师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否则,我们不但不能调动教师的主动积极性,反而会压制或破坏原有的动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虽然在管理上下了九牛二虎之力但也很难收到成效的原因;说实话,正如我们前文所做的分析那样,我们现行的很多政府、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措施都是主观、片面、强制和不切实际的,有的甚至是扭曲变相的;这对教师的主动积极
.4.性来说无异于是取水救火,越浇越糟、越管越瘫;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作为学校领导,我们必须把上级主管部门的宏观激励政策与本校实际相结合起来,充分地调动教师们的主动积极性,使他们想要干、自觉干、抢着干、想着点子去干好,这哪里有做不好的工作?谁说激励不是管理、不是艺术?谁说激励就是拜金主义?我们的一声鼓励是激励、一点安慰是激励、一份信任是激励、一点支持是激励、甚至连一个善意的微笑都是激励,激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有的领导整天拿着上方宝剑,扳着面孔做人、威逼吓令地管人,更有甚者是挖空心思地争名夺利、勾心斗角、欺上瞒下、拉帮结派、耗子扛枪窝里横,我真为有这样的领导而感到伤心;我们不难发现,在全国上下的很多各级各类学校当中,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根本就不是引领关系,而是对立关系,像这样的上下级关系,教师们哪来的工作激情和敬业精神?哪来的自主教研和专业发展?我可以直言不讳地说,我们教育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引领关系的失败,我们必须理顺摆正这种关系,否则我们再多的投入、再多的努力也只能化为泡影;在我们调动好教师的主动积极性之后,接下来就是看我们怎样去引领,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引领不完全等同于学校的引领,上级的引领只是一种宏观的导向,而学校的引领则是对这种导向的具体细化和落实创新,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引导不当,我们不但做不好工作,而且还会挫伤教师们的主动积极性;我们应当确立起一种专业领导、专业管理的思想,把学校管理作为自己的本职专业,努力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有现代教育和管理的意识和理念、具备以教育管理知识为核心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有学校管理的专业能力、智慧和艺术等,学校领导是学校教师中的教师,他们的良好素质和能力一定会带动教师自主教研和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在具体的引领方面,我们千万不能把教师当成是实施命令的机器,而要把他们当成是自主发展的人;同时,我们对教育发展的理解不要片面地认为只是学生的发展,而不知道“教师的发展应优先于学生的发展、二者发展同等重要”的道理;如果我们放弃了教师的发展而去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发展,那么学生的发展最终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在发展渠道的管理方面,我们一定要走对外开放之路来强我自力更生之本,在走出去请进来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自主校本教研和专业发展,我们可以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皆在促进教师教研和专业化发展为主的校务委员会,加强民主和监督,让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管理、改革和发展的主人;我们也可以跟一些具有领头作用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机构或具有榜样示范作用的中小学校建立起合作关系,让老师们在合作研究的实践中实现教师的自主学习、自我完善和发展;此外,学校要不断地强化教师的自主意识、反思意识和自我评价意识,要注重对教师自主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教师最基本的专业活动形式,我们要引导教师将专业发展的探究根植于课堂教学,这样,自主提升才有活水的源头。最后,我们要改进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方式,这无论是对教师工作的考查、考核还是对教师的评价、评定,我们都应本着有利于激发教师的自主积极性、有利于教研实效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我们应该把评价当成是一种激励、导向和调控的手段,而不应该是一种变相的惩诫;首先,在考评的内容和标准上要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要能反映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试验、教学创新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师生关系等引入考评的内容;其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努力使考评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5.更新观念;最后,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要防止片面和绝对,要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成果,考评要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有利于教师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第三:从教师的自身角度看,教师是有效教研和专业化发展的根本,我们应该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的“激励、引领和竞争”机制下,首先要认真不断地反思差距和不足:我们可以反思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反思自己与上级要求的差距,反思自己与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差距,反思自己与社会发展和要求的差距,还可以反思自己过去和现在的差距、校与校的差距、管理与管理的差距、国与国的差距等。当然,这些差距的反思应该是围绕着教师的教研和专业化发展来进行;我们只有先知道这些差距,才能有效地去缩小这些差距;同时,我们还要深省不足,包括自身的不足、管理的不足、他人的不足、以及教育法律法规、社会制度、社会现象的不足等。当然,这些不足的反思也应该是围绕着教师教研和专业化发展来进行的。我们只有先知道这些不足,才能知道怎样去克服这些不足。我们反思差距与不足,就会产生缩小差距和克服不足的力量和勇气、就会打开解决问题的大门或入口,我们做起事来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其次,我们要根据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努力去探究缩小差距和克服不足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使自身的教研能力和专业化发展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这既是我们进行反思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实现教研实效提高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另一方面要狠抓专业技能的提高;在提高专业技能方面,我们既要注重方法技巧的研究,也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技能性转化,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位学习型、反思型和研究型的专业化人民教师;最后,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清楚,一位学习型、反思型和研究型的教师的形成与这位教师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敬业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我们每位教师都是人类社会文化成果的传递者、是一代新人的培育者,我们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除了要教好功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外,我们还要关心学生的健康、参与学校的管理等等,这种工作的性质和使命已经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具备这样的素质和精神,如果没有这样的素质和精神,我们的自主教研和专业化发展就会失去支撑和效力,我们的各种激励、引领和竞争机制就会失去它们存在的意义,整个教育事业就会变成一潭死水,停滞不前。
总之,教师的教研实效和专业化发展是息息相关、不可偏废的。目前,提高我国的教研实效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形势严峻、问题复杂、任务艰巨、道路曲长,我们必须从教师、学校、政府、观念、措施、体制、机制等多方入手,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地进行刀斩乱麻、脱胎换骨式的深改革、大清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研实效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从而才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以更加崭新而矫健的身姿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参考文献
1.2.3.4.5.宋书文 梁全进.1996.现代教育学 [M] 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Luyun.2009.院县联合促均衡,研训一体求发展 广西基础教育研究网。陈卫.2005.教育管理: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支持 教师发展研究。郭志明 申心刚.2008.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漳州教育网。思想者.2009.教师拒绝专业成长的理由 广西基础教育研究网。
.6.
第四篇: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大庆市澳龙学校 芦娟
一、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的成长
成长即学会生存-----学会获取信息,学会实施行动,学会研究和解决问题,学会更新自己,学会体验感情,学会合作,学会审美。
二、课程标准对评价的建议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1.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2.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3.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4.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5.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6.注意3一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特殊性 7.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8.各级别的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
三、小学英语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小学英语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各项改革和探索。虽然小学英语课堂评价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参与生生评价的机会是很少的。2.学生从来都不知道自已拥有评价老师的权利。3.教师评价用语机械单一,学生逐渐感到乏味厌烦。
小学生刚接触英语,学习兴趣特别高,即使老师常用相同的口头表扬话语进行评价,也觉得是丰富多彩。但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他们不能从老师这种公式化的表扬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4.教师的评价只是在敷衍,更不用说是充满感情。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离不开教师充满情感的评价用语。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入情感,做到情深意长,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感情上的满足。部分学生提到,教师在评价时,眼睛甚至没有看着学生。也有学生认为教师的评价只是在敷衍,更不用说是充满感情 5.课堂评价用语是否有公正性。6.课堂评价用语是否有层次性。
例如:英语课堂上,在操练句型阶段,教师要求同桌两人进行对话表演,然后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前两位学生是看着书本进行表演,表演完后,教师说“Very good”。接下来一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对话表演,且明显比前一组表演的好,但老师还是说“Very good”。课后,大多数学生认为老师的表扬没什么价值,从老师的表扬中不能感受到自己的表演是与众不同的。7.课堂评价手段运用的是否合理
物质奖励是大多数英语老师都在广泛使用的一种评价手段在中段运用得最多。大部分高段老师认为,当学生升到高段后,再用小贴纸奖励学生,他们会觉得太幼稚。而大部分低、中段教师认为通过引入物质奖励机制,课堂教学的气氛活跃了,学生爱举手发言了,敢说话了,学困生也渐渐敢举手回答问题了。
(1)评价手段脱离教学内容
例如:一节英语课上,学完了ear,nose,eye,face等身体部位单词后,如果学生已经对ear单词非常熟悉了,那么教师就奖励他zoom的贴纸。在另外一节英课上,学完了hamburger,hotdog,chicken等食物单词后,如果学生基本掌握了hotdog这个单词,教师也同样奖励他zoom的贴纸。
(2)过度依赖物质奖励
渐渐的学生对小贴纸这种奖励制度“没感觉”,有的学生甚至是觉得“不公平,没什么兴趣”。德西效应认为,当一个人对活动充满兴趣时,给他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他对活动本身的吸引力。由此可见,物质奖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喜欢上英语课,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慎用物质奖励,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的内在兴趣才是学习的内驱力。
(3)过度运用物质奖励
在一节英语教研课上,学生每做出一个反应,教师就评价“Very good”。学生每次对话或表演,教师就奖励其一张贴纸。学生的情绪显然被奖品激活,个个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但因为机会和奖品数量有限,不可能每人都如愿,所以学生的情绪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雀跃,有叹息,有得意,有沮丧,也有无动于衷„„
由此可见,教师过度地运用奖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降低了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小学阶段是认知风格、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形成的关键时期,这种把正常的学习活动与奖励挂钩的做法,会使课堂教学蒙上了一层功利的色彩,使学生形成趋利的学习动机。
四、对产生上述现状的原因分析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课堂评价存在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从以下五方面来进行论述。
1.传统课堂评价观念的影响
传统的课堂评价是由教师独揽,学生没有评价的主动权,只是被动的评价客体。新课标下的课堂评价则主张让学生成为评价的积极参与者。传统课堂评价总是用所谓的客观尺度来衡量具有个体差异的人,这种评价直接造成了对学生个性的忽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都是一样的,这样使学生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存在。
2.来自于学校领导的压力
教师是课堂评价的直接实施者,他们最想改革课堂评价,从而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听领导的指示,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领导往往更重视教学成绩的评比。而领导的指向性则导致许多教师课堂评价的功利性很强,教师在评价中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评价改进与激励的功能。
3.课堂评价与班级学生人数之间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在我市大多数班级人数都在四十左右,有的甚至在五十到六十左右。这种大班教学给教师们的课堂评价带来了很多客观上的限制。我们都了解在新课标下,评价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人数太多,无法顾及到所有的学生让他们参与评价,否则会导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4.教师缺乏对相关评价理论的学习
建构主义评价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从宏观上为课堂评价指明了方向。但是我们大部分教师对这些理论了解甚少,究其原因,一方面学校没有组织相关评价理论的培训。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不够重视对这些理论的学习。普遍认为,进入工作岗位后,就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学习这些理论的知识,缺乏对这些评价理论的学习。
五、针对现状提出的几点建议
针对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英语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部分的相关理论和我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增强学生的评价意识
英语新课标重视学生自我评价,明确指出“实施评价,应注重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1)提供学生评价的机会,让学生能评。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前提。在这种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敢说,才敢评价。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评价机会。多请几位学生发言,就多为学生提供一次评价的机会。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教学中或听课中会发现这样的一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或读完一篇课文后,其他学生小手如林,站起来评价时却总是喜欢指出别人的不足,这都是盯着别人短处评价的声音。我们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告诉他们首先要发现别人的优点,对别人的付出给予肯定,然后再根据不足提出建议。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进而受到鼓舞,去做得更好。
(2)激发学生评价的兴趣,让学生爱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学生的评价兴趣,使学生乐于评价。学生评价能力的强弱,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这些差异,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显示出他们的评价能力,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保持对评价的浓厚兴趣。
(3)启导学生评价的方法,让学生会评。我们经常会在教学中或听课中发现这样的一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或做完一件事情后,其他学生小手如林,站起来评价时却总是喜欢指出别人的不足,这都是盯着别人短处评价的声音。我们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告诉他们首先要发现别人的优点,对别人的付出给予肯定,然后再根据不足提出建议。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进而受到鼓舞,去做得更好。
2.运用艺术化的课堂评价用语
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教师的课堂评价用语如何做到艺术化?将其概括为以下方面:
(1)评价用语要灵活丰富。小学生天生喜欢新奇的东西,易被其吸引。教师应用丰富的评价用语来评价学生,例如“Good job!You are clever!Great!Good boy!Smart girl!How nice!Excellent!”等,而不应局限于一两句机械的表扬语。教师也可将评价语和体态语有机结合。通过表情、语调、手势等态势语,如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这些无声的评价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评价用语要有层次性。分层评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喜悦。教师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标准的评价语。例如,对某个问题,学生回答得比较完整,教师可用“Very Good!”、“Great”等赞美的语言;学生回答得很完整,教师可用“Excellent!”、“Wonderful!”等赞美的语言。学生答得不是很好,教师不宜急着表扬,更不应该忙着否定,教师可说:“Think it again.”或“Try again”等。(3)评价用语要有情感。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用语应该是发自内心深处,只有发自肺腑的表扬和鼓励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教师也要学会倾听,从学生的回答中给予真切的评价。
3.合理利用物质奖励
(1)物质奖励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采用不同的奖励形式,如教授动物的单词时,教师可以自制一些画有动物的小贴纸。总之,物质奖励形式要灵活多变,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有新鲜感!
(2)教师要适度地运用物质奖励。教师应根据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和课堂任务的难易程度,分层次进行评价,如读单词之类较简单的任务,教师只需口头评价学生。对描述事物或表演等要求较高的任务,教师表扬的力度应大些,除了口头赞扬外还可增加其它形式的物质奖励。
二、学科作业评价
作业是学生每日学习活动必须完成的功课,作业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试着这样做:教师批改作业不光注重作业的对错,要有针对性的给学生的作业写上评语,发挥它在学生学业进步中的促进、调控及导向功能。同时可以让家长配合教师督促、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并签字,还要求家长在孩子的家庭作业本上写上孩子在家里的主要表现和学习情况,以此架起校内外沟通的桥梁。有助于家长、教师的情感交流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对作业展开自评、小组互评,取长补短,养成认真作业的良好习惯。教师还可以把全班学生的作业装订成册,在每期的家长会上传阅,请家长和孩子共同评价,评出优秀作业。
三、学科笔试评价
笔试虽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手段,但依然是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而且学生和家长都很在乎分数,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在分数上做“文章”,使分数成为激励学生发展的一种凭借,可以让分数带着老师的慈爱之心、仁爱之怀、关爱之情走向学生。
1、适当降低试题难度
有的老师喜欢出难题,考到学生后,自己也很生气,却没想到学生受的打击更大,不仅付出的努力白费了,还要承受老师的训斥,同学的嘲笑,家长的责罚。更可怕的是学生会对自己丧失信心,因此老师在设计平常练习时可以全面些,灵活些,但在编写单元试卷时,一定要体谅学生的难处与苦处,怀着“君子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之善念,适当降低考题的难度,让大部分学生在正常的学习状态下就能取得高分,获得成功。这样,不仅使学生增强自信,而且也让他们感受到,只要我付出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从而激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愿望。
2、采取二(多)次测试的方法
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各不相同,达到学习目标的时间和程度也不相同,教师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在评价过程中,不仅关注结果,更需要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应给予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以促进学生的转变与发展。当学生对自己某次测验的结果不满意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申请,自行选择考试的时间,重新作答与第一次相似但不同的试卷,也可以在批改考卷之后,讲评考卷之前,允许学生对做错的题目自我分析,写下错误的原因,改对了老师可以把扣掉的分数按一定的比例加上去,甚至在讲评考卷之后,如果学生能针对错题,编一道或几道类似的题目,并解答正确了,还可以给他加分。这种评价方式,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好的学生拔尖,更能使“学困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尝到成功的喜悦,激起新的学习动力,又培养了他们精益求精、永不服输、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品质。
3、勤与学生“书面交谈”
我们都知道激励最能使人的潜力发展到极限。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的成绩旁多写一些“Come on!”“Great!”“Wonderful!”等鼓励性的批注或建设性的建议,与学生进行“书面谈话”,对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肯定。这样当学生拿到考卷时,看到的就不只是“冰冷”的分数与“无情”的勾叉了,而是能深深体会到老师对他的赞赏与期望,使他看到自己积极的一面与努力的方向,满怀信心地走向成功。也许就是这些简单的批注,就能在师生的心灵间架起爱的桥梁,能使原本天赋一般的学生走向辉煌。
4、巧妙的给学生送分
有人说老师“一身粉笔灰,两袖清风”——很穷,但对学生来说,老师很富有,老师拥有数不清的分数!那我们为什么不慷慨地送一些给学生呢?有一位我发现一名学生在看着考卷上的89分,很失望地说:“咳!怎么又没有到90分。“我的心灵为之一动,第二次考试时便不露痕迹地少扣了他3分,使他的成绩长到91分,他看到成绩时欢呼雀跃的高兴劲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确实是“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从那以后,这名学生的英语成绩很少低于90分了。由此可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当然了,这种方法更适合于中高年级的学生。
5、向学生“泄露”考试题
老师应改变观念,面向学生的未来,建立一种健康的考试文化:考试同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应决定学生终生,要把平常的单元测试当作学生学习的一个过程,一种方式。那么,考前向学生“泄露”考题未尝不可。当然,这不是“临时抱佛脚”也不是让学生背答案,更不是作弊。而是抓住了学生普遍追求高分的心理,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高效、成功的学习;教师可以先找出试卷里的难题,特别是估计到多数学生会出错的题目,“改头换面”后穿插在涵盖在本单元主要内容的复习题里,并明确告诉学生,会考到其中的题目,学生一定会特别认真、特别投入地练习,会刨根问底地理解解题思路与方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发展了思路,又获取了高分,增强了信心,我想,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以上是我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和做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思考和借鉴。谢谢大家!
第五篇:重视评价艺术 促进学生发展
重视评价艺术 促进学生发展
传统的数学教学质量的评价,往往仅靠一张试卷就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出判断,这种“一锤定音”的评价方法,伤害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偏离了素质教育发展的轨道和21世纪对人发展的要求。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迫切需要转变现有的评价观念,探讨科学的评价方法,以使评价真正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过程评价实现评价多元化
平时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评价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把过程性评价纳入到质量评价体系之中,使之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强化日常评价。只有加强了平日的评价,才能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保证学生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为学生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综合考评: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作业的质量、动手操作能力、课堂反应情况以及单元过关成绩等方面来评价学生平时学习效果,并且及时记载(每个单元记载一次)把这几项成绩作为综合考查的主要依据,结合期终考试成绩,对学生成绩作出恰当的、比较科学、合理、全面的综合评价,实现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延迟评价体现人文情怀
每次测验,缴卷时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你等一会,我还有一题没做完;老师先收他们的,等会.........面对这种情况有的老师会大声呵斥:早去哪的!和人一起做的.........接着一把夺过学生的试卷。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存在差异,应该允许一小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达到目标,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延迟评价的方法。对于在缴卷时少数学生没有完成迫切要求迟缴的情况,教师要做客观的评价:是不是有的学生在考试时没有抓紧时间;是不是有的学生思维、书写缓慢.........对于第一种情况,教师在延迟收卷后,就要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让他明确考试是一种要求在规定时间完成的一项艰巨的学习任务,提醒这样的学生下次要进入考试状态;对于第二种情况,教师可适当延长他们的考试时间,让他们觉得满意了再收卷。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不满意。可以提出申请,重新学习后,再解答,教师可以就学生第二次答卷给予评价。这种“延迟评价”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了学生的纵向发展,对于学困生,这种“延迟评价”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三、自我评价,促进主体发展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分析,是一种自我监督的行为,是自我教育的开始,这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师可在课始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课未由学生自己对照目标检查学习情况,也可组织学生自己命题或相互命题进行自我评估,批改后,写几句话表达自己成功或失误的经验教训;教学中经常开展小组讨论,同学之间相互发表各自见解、互相评议、互相促进;指导高年级学生相互阅卷,从中学会分析判断,提高自鉴能力。
四、实施“双因素”评价,让学生体面地学习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灵活多样,不搞一刀切。因为一刀切的评价方法,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会使学生,特别是“差生”丧失自信,不求进取。因此,在评价时,教师要依据心理学动机理论原理,对学生实施“双因素”评价法,即对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两个因素同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标准对于正确的可评为“优”,对于有错误,但在正确率、解题方法、书写等方面比上次有进步的尽管认知因素评不上优,而情感因素可评为优,这样不但对学生认知情况给予了反馈,还对学生努力程度给予了肯定,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和进取心。另外,教师在数学作业或试卷批改时除了用“√”“╳”来判断正误外,还可把评语引入批改中,恰当的评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方法太好了、可要仔细呀!”“解得巧,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即使少数同学作业或考试质量不高,也应尽量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准行!”“你的进步很明显”“看到你的进步老师十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语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对于“差生”的课堂练习,也可采用分步骤评价法,有一处对就用“√”,因为过多的“╳”容易使他们获得自卑和逆反情绪。
五、改变考题内容和形式,走近愉悦考试
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往的数学教学评价以考试为核心,重点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技能的熟练程度。评价方式单
一、刻板,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加以改进。
(1)试卷内容。一张试卷既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的学习由单纯的模仿、记忆转变成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建立起“数学模型”,学会“做数学”。设置选做题也是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面对自我评价的考题前有选择权利,也让不同的学生展示出自己不同的学习状态,体现个性化学习。比如:6道体现不同层次的考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4道,另外2道也可以做,做对可以给学生附加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这一理念得到体现,让学生有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
(2)试题形式。试题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是文字式的、可以是图画式的、可以是表格式的、也可以是情景式的,以及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一个问题等等。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感觉、新的刺激,从而让学生在一种比较愉悦的状态下进行考试。
(3)增加考卷的人文性。考卷上除了丰富多彩的题型外,还要把刻板的题目要求换成“亲近学生、充满情感”的语言。如计算题的要求是“争当优秀会计师”,把判断题换成“火眼金睛,我来当名小法官”,图形题的要求是“动手又动脑,我会更聪明”等等,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被这种激励的语言包围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还须在试卷上印有诸如“友情提醒,别忘了检查哟!”、“相信自己是最棒”、“加油,成功在向你招手”,在附加题处写上“想试试自己聪明吗?那就挑战一下自己吧!”通过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语言,扫除了原来考卷“一本正经”面孔,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激活了学生思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轰轰烈烈的实施阶段,作为在课程改革中起杠杆作用的教学质量评价已引起各地教育科研部门的高度重视,作为一线教师,更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更新评价观念,尽快树立科学的评价观,让评价更自然、更得当、更有效,让评价真正能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