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8-再不要谈文色变-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时间:2019-05-13 02:0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548-再不要谈文色变-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548-再不要谈文色变-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第一篇:548-再不要谈文色变-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作文难成顽疾

作文难学,作文教学难有成绩已经成为教学的顽疾。从小学开始至大学毕业,我们的学校和老师用了整整十六年的时间来教学生作文,但是许多大学毕业生写的文章错字连篇,文句不通。1978年3月,中国语言学大家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指出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

他不无感慨地说;“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作文难成顽疾 1988年国家教委委托华东师范大学组织实施的“1987年全国初中三年级语文教学抽样调查”取得的1000多万个数据显示,大多数被测学生的成绩处于中下水平,阅读、写作不及格的有近60%。阅读、写作、听力、说话与朗读四项测试,每项的总平均分均在及格以下。作文难成顽疾 1991年,江苏省某市教研室对小学毕业班语文状况作了一次小范围抽样调查,结果也不能令人满意。调查发现作文病句平均每人4.16个,2500个常用字的回生率高达29.10%。作文难成顽疾 1996年,以重视人文教育而备受称道的华中理工大学,对全校新生进行了首次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在这次稍稍高于中学语文水平程度的测试中,全校所有的95级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新生,达到及格线最多的是本科生,也仅有60%,最少的是博士生,只有30%的人达到了及格线。作文难成顽疾 1997年北师大对一年级新生进行了语文入学检测,原计划得分在80分以上的(满分100),可以免修大学语文,不料一千多名新生中,能达到这一标准的仅有六七人,无奈之下,学校决定,全部都要修大学语文。作文难成顽疾 2004年全国初中语文教学抽样调查,也反映出:从学生作文的强项与弱项而言“作文内容弱于表达” “学生一般都能表达一定的意见,但内容却每每单薄空泛,这是很普遍的现象”。而在“表达方面,条理层次弱于语句。” 很多学生和老师“谈文色变”。怎样使学生和老师摆脱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写作困境,而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呢? 作文教学实效性差原因探究――教材

1.语文定位以阅读为核心,所以教材序列是一篇篇课文。2.长期受阅读教学重“读”轻“写”的思维惯性的影响,“写”的训练常常被忽略。3.教材中的作文题材主要是回忆性作文。这类作文内容难,要求选材新,立意新。所以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帮助学生解决作文内容的问题。作文教学实效性差原因探究――教师

1.作文起步阶段没教好,使学生产生畏惧作文的心理 作文教学实效性差原因探究――学生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今日之小学生生活单一。在家什么活儿都不沾边,在学校是大熊猫,在安全的帽子底下哪儿都不能去,什么活动都难搞。因此,写作时没有素材。今日之小学生观察能力弱。作文时,学生常常觉得没什么可写,其实并非如此,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就是他们自己的的生活,但是学生大多不会自觉地观察,留意每天的生活,他们即使看到可写的东西,也不会引起注意。举例《写实作文教学三步曲》

三、作文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 不论何种文体的作品,都由这样四个要素组成:主题、素材、结构和语言。

三、作文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 1.语言表达要美一点 “心,根也。言,苗也。”(1)文从字顺(2)具体生动(3)表情达意 案例 《甜》

三、作文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 2.文章构思要巧妙一点 3.观察视角要独特一点(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4.情感表达要真挚一点(以我手写我心抒我情)

四、怎样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性

(一)直指作文教学目标 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直指作文教学目标 整体性方面:(1)突出习作的情感态度,让学生“乐于动笔”、“不拘形式”,重视“感情真实”,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2)注重作文内容的要求: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写具体”上下功夫。(3)作文要“有一定的条理”,做到“语句通顺”。阶段性方面:(1)低段培养兴趣,注重写话训练;(2)中段继续培养兴趣,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注重段的训练,内容要具体;(3)高段要求能写“文”,要求会审题,作文要“有条理”,“围绕中心”,“重点突出。如何直指《课程标准》中作文教学目标? 以最认真的态度研究本年级、本课的一般习作要求的训练点是什么,本班本课必须和可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的目标是什么,需按调整的是什么,确定本次40分钟课堂习作教学和目标(底线的、最佳的目标)。3.现实中作文教学教学目标的偏差 《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是明确的,但是,老师在教学当中随意拔高教学目标的现象比较普遍。

(二)找准训练的支点 段的训练几个点 专题训练

1、人物专题训练

①外貌描写 ②语言描写 ③动作描写

2、环境专题描写

3、开头专题训练

4、结尾专题训练

5、想象专题训练 巧用文本

1、激发想象,巧补空白

2、模仿文段,活学活用

3、文言翻译,扩充语段

4、展开想象,连词成段 案例 《写好人物的对话》 案例 扩写《狮子和大象》 扩写《狮子与大象》

狮子想击倒它的强大对手大象,可是,它害怕大象的鼻子,一直不敢动手。终于,它想出了一条诡计。狮子与大象又相遇了。狮子的一番话使大象相信长鼻子损害了自己伟大的形象而立即截断了它。这时,狮子才露出了凶恶面目,向大象扑去。大象失去了威力,成为了狮子的美餐。

(三)探索可行的作文指导方法 1.情动而辞发――激学生写作热情 王崧舟老师说:“作文课就是要让孩子们寻找到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找到这种难以抑制的感觉,要让他们感到有话想说。情动于衷而辞发,孩子们的作文才能够做到下笔如流水。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深刻的体验。” 案例 王崧舟《亲情测试》 《长与短》 《小雨点旅行记》

2.制造噱头――为学生提供观察对象

有教师曾经做过这样一项调查,“当你见到一个作文题目时,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80%以上的同学说不知道写什么。可见,一篇作文难住大多数学生的不是怎么写,而是写什么的问题。不知道写什么,就是学生缺乏观察能力的表现。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 张化万《摔鸡蛋的学问》 《戳不破的蛋壳》

小学生观察的特点:(1)观察随意性强。(2)观察时走马观花,不去认真细致地观察。写出来的文章不形象,也不具体。(3)观察时见大不见小,对于观察到的事物记叙过于笼统,不易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能突出主题的闪光点找不出来,给读者一个浮光掠影的印象。教学中要注意

第一,观察要培养兴趣 第二,观察要明确目的 第三,观察要抓住重点 第四,观察要确定顺序 第五,观察要捕捉细节 第六,观察要结合想象 第七,观察要有独特的视角 2.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提高表达能力

在制造噱头,为学生提供可供观察得点时,要注意,一个是指导到学生学会观察,另一个教师就是在特定的场景中指导学生学会表达。孙双金教学录像 《甜》

3.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有些学生只会描述,不会思索事件背后的意义,作文里面出现比较可笑的情节,比如:一个学生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其中有这样一段: 转眼间,已经上了二年级了,那年的暑假,爸爸和十几个人一起偷渡出国,原以为只是坐飞机那么简单的事,其实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过了一个月左右,爸爸才抵达美国。我疑惑不解:为什么要这么久?我问爸爸,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的心。他说,他最先到达的是泰国,不能露面,也就无法去买食物,只能靠先前带来的浓缩能量饼充饥,生活苦不堪言。过了不久,他们来到了古巴,眼看能量饼所剩无几了,五、六个人想要放弃了,在队友的鼓励下,有些人冒险去超市买食物,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尝到了甜头,顺利到达了美国。训练学生写情境作文时,教师指导不能停留于让学生描述活动的浅层次上,更是应该让学生思考哪一个情境,哪一个片段是他最感受最深的,在这次活动中自己的独特感受是什么。4.自改八查

作文――作品――精品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 《课程标准》对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将修改的步骤提前――写前修改 写前修改主要是修改作文提纲,修改作文腹稿。(2)改自读始 学生作文写好后,可先让他们大声朗读,看看文章的结构布局是否合理,有没有拗口的词句。让学生轻声读,边读边推敲、揣摩。最后,再次让学生放声有感情地朗读。(3)自改八查 一查错别字,二查语句是否通顺 三查标点是否正确 四查卷面是否整洁 五查内容是否具体 六查有无真情实感 七查详略是否得当 八查是否有条理。(4)统一修改符号

“增”,即增加字、词、句、段。“删”,即删去多余的部分。“调”,即调换词句章节的位置。“换”,即把用得不适当的词句换掉。除了用书本上的一些规范符号外,还可补充一些学生易懂的修改符号,如“――――”表示句子有毛病、“„„”表示好词句等。(5)对学生的自改进行评改

“这句话改得妙,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 “这个结尾改后比原来好多了,你听讲评时真专心!” * * 再不要“谈文色变” ――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陈 铭 作文难成顽疾 1995年有人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作调查,从小学生习作抽样中发现: 同一作文题目,65%学生的习作题材相同,21%的习作内容与已出版的优秀作文基本无异。上述数据凸显的是整个语文教育的问题,而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为严重。从本质上说,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的现象,掌握语言的规律,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进而培植民族精神和提升个人的文化品位。

二、不得不探寻的原因 教材 教师 学生 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小学低年级就比较重视作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即在拼写正确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把单词组成句子,把几个句子连成话,始终将表达能力放在首位。真实的学生习作 读低年级的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作文。上作文课的时候,老师就站在讲台上说。他说一句,我们就写一句。只要字写得好,还可以得高分。于是,我就认为作文就是听老师讲自己记录而已,不需要动脑筋。到了三年级,老师教作文的方法变了,要我们自己动脑筋写。以前写作文全是依赖老师,这可怎么办?从此,作文就像一块千斤巨石,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于是,作文成了我最讨厌的学习内容。作文教学实效性差原因探究――教师 4.教学指导不力,没有找准训练的支点,作 文训练的方法。无法根据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 指导方法不当、形式单一,学生的能力无法提高 例:贾志敏指导作文方法――听、说、读、写结合 范例引路

3.在一节作文课中目标把握不准,或目标模 糊或随意拔高。例:

1、《猫》的片段描写

2、各年段写人的要求 特点、联想、想象 动词串串烧 语言对对碰 引用名言警句 修辞的运用 改变人称写 „„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

id=“loadingAD”>

class=“ad_box”>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

第二篇:谈如何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

谈如何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

宜川中学

胡瑞英

通过这几年的高三化学教学,我发现,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是听着都懂,但一说就错,一做不会。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怎样才能事半功倍?作为教师,应通过设计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让其积极思考,活跃思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通过教学中的一些实例,对此作些初步的探讨。

一、通过明确范围,提高概念的掌握水平

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概念是教学的基础,但在实践中,在概念的使用范围上,学生经常忽略前提而得出错误概念,还不知错在何处。

例:还有些学生对于勒沙特列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不完整,对勒沙特列平衡移动原理的适用对象未搞明白。比如,2004上海高考题24题第(4)小题,要求判断附图中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加了催化剂、缩小容器体积、降低温度、增加SO3的物质的量四种情形中的一种或几种,很多同学漏选了催化剂选项。

对此,教师可设计两个情景:一,对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有何影响?二,对还未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有何影响?对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对还未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平衡继续朝正反应方向移动,其实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是不影响的,若不看前提,学生可能会误解为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深化。例如:当生成物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变化先增大后减小,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那么生成物的含量最高点是达到平衡点,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应该看后半段。最后可以得出结论:勒沙特列平衡移动原理的适用对象是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从而让学生做到对象明确,审题清楚,不做无用功。

二、通过比较辨析,区分易混淆的概念

经常对易混淆概念进行辨析和整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在有序的结构中去提取明晰的概念,思维必然是迅速而准确的。

例如:针对学生对平衡移动和平衡常数K变化的关系混淆,可设计以下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逐步深化对这两个概念之间联系和差别的认识。

(1)由 温度 变化引起的平衡向 正反应 移动,K增大;(2)由 温度 变化引起的平衡向 逆反应 移动,K减小;(3)由压强、浓度变化而引起的平衡移动,K不变;(4)K值越大,表示 正反应进行的越完全。平衡向右移动,K值 可能增大可能不变 ;(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可能增大可能不变”)

(5)温度升高,K值 可能增大可能减小。(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可能增大可能减小”)

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K只与温度有关,只有温度变化引起的平衡正向移动,K值才增大。

还有其它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可以简短归纳总结为:中和≠中性,酸性溶液≠酸溶液,电离≠电解,电解质≠导电,强电解质≠导电性强,金属键≠金属活泼性,分子稳定≠熔沸点高,平衡右移≠转化率高,平衡右移≠K增大,温度升高≠平衡右移等等。

组织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辨析,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结论,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对知识点的准确掌握,做到思路清晰,思维敏捷,从而在解题时既快又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归纳总结的好习惯。

三、通过观点比较,帮助分清是与非

教学不是简单地教学生记住结论,而是要引导学生追根究底,学会思考,学会辨别、分析、证明和判断观点的正确性。让学生在经历不同观点辨析比较的同时,活跃和激发思维,学会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例如:对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移动的学习,可以设计如下:对HAc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Ac≒H+ + Ac-,加入NaAc后平衡移动情况,甲认为Ac-浓度增大,平衡左移,碱性增强是平衡左移的结果,乙认为Ac-水解出的OH-中和H+,[H+]减小,平衡右移,碱性增强是Ac-水解的结果。对此,可让学生来判断哪种观点正确,又如何通过设计实验来证明?

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得到统一的结论,甲的观点是准确的,关键是抓住主要因素。加入NaAc后,[Ac-]的增大远远大于Ac-水解出的[OH-],主要考虑Ac-本身的影响,若加入的物质原平衡体系中没有,才考虑加入的物质反应后的成分的影响。最后可在原平衡体系中加入酚酞,将加入的NaAc改成中性的NH4Ac,若甲的观点正确,则考虑的是Ac-的作用,同样平衡左移,碱性增强,溶液红色加深;若乙的观点正确,则考虑NH4Ac中性,平衡不移动,碱性不变,溶液红色不加深。

在此基础上,可以将题目中的HAc改成NH3•H2O,存在电离平衡NH3•H2O≒NH4+ + OH-,加入NH4Cl后平衡又是如何移动的?如何证明?通过举一反三来灵活迁移,巩固学生思维的正确性。

在此基础上,可以再让学生思考,当将0.2molCO2通入0.3molNaOH溶液中,HCO3-和CO32-的浓度谁大?在分析中,首先明确能反应的先反应,得到等物质的量的HCO3-和CO32-。在溶液中存在的水解和电离等影响离子浓度的反应中,CO32-第一步水解 > CO32-第二步水解 = HCO3-的水解 > HCO3-的电离,其中 CO32-第一步水解程度最大,是主要因素。根据主要因素CO32-+ H2O≒HCO3-+ OH-,学生可以得到结论:CO32-的浓度减小,HCO3-的 浓度增大,[HCO3-]> [CO32-]。

因此,当体系中有多种因素同时需要考虑时,抓住主要因素,就可以做到主次分明,结果立现。

四、通过自我设计,实现融会贯通

除了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设计方案,也可提示或者引导学生设计方案来证明结论,这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提高思维的缜密性。

例如:在学习酯化反应时,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反应机理,指导学生设计了下列问题:(1)CH3COOH和 C2H518OH酯化反应时,18O会在哪个产物中?(2)CH3C18OOH和 C2H5OH酯化反应时,18O会在哪个产物中?

学生自行讨论得出,根据酸脱羟基醇脱氢,(1)题18O会在酯CH3CO18OC2H5产物中,(2)题18O会在酯CH3C18OOC2H5产物中。显然,第(2)题的结论不正确,主要问题出于学生对羧酸的共振结构没有概念。为此,通过教师说明当CH3C18OOH电离出CH3C18OO-时,CH3C18OO-≒CH3CO18O-,可以加深学生的认识,从而得出(3)题

O会在酯CH3C18OOC2H5和H218O中的正确结论。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犯合理性的错误,当告知第(2)题的结论不正确时,让学生感到好奇,急切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时,乘势引入新的知识——羧酸的共振结构,然后让学生在新的前提下再作新的思考。

此外,还可以在复习元素金属性比较和元素的非金属性比较的知识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金属性Fe>Cu,Na>Al,非金属性Cl>S。在复习了弱电解质的知识后可设计实验证明醋酸是弱酸。通过对方案的自行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实现对已学知识点的灵活应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组织、引导和激励的作用,通过设计问题、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篇: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例谈(模版)

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例谈

● 袁敬丰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它却常常因单调、机械、容易出错,不为老师学生所青睐。新课程对计算教学有什么要求?如何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这是许多数学老师一直在探索的课题。近日,笔者在区人民路小学课堂调研,随机听了陈佳华老师的一节三年级数学课《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很受启发。现撷取几个片断与同行共赏。

片断一

师:(指着)我们先来估一估这道题商是几位数?

生:商是三位数。

师:很好!那商大约是多少呢?

生:一百多。

师:比一百多得多,还是比一百多一些?

生:多一些。

师:真不简单。

评析:数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程倡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途径。如何使数感的培养落到实处呢?本课中,陈老师让学生在算之前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当学生估出商是几位数后,陈老师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层次,而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让学生继续估,学生越估越准。估,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估,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片断二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试一试的第一题。

1、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题目略)

师:逐题提问学生每题商是几位数,再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同时指名两名同学板演。

师:大家来看一看,这两位同学做得对吗?

生:第1题一看就知道做错了,商应是三位数,而他商是两位数。

师:(亲切地面对做错的同学)知道错的原因了吧?

生:我没有先估后算。

师:估算有什么好处?

生1:估算是大约的验算。

生2:估算可以帮我们检查做得对不对。

评析:不少教师在处理这一题时方式往往比较简单:直接把题目要求一读,让学生去完成。而学生由于没有估算的习惯,常常不估就算。而陈老师分两步走,旨在使学生养成先估后算的习惯。

片断三

师:(指着黑板上的题目)同学们想一想,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哪一位不够商1时,该怎么办呢?

生1:就在那一位上写“0”。

生2:就在那一位上商“0”。

师:(现场板书)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写“0”。

生:个个目不转睛,盯着黑板,有的还随着板书一字一字地轻声读。

评析: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优化,现场板书不知从何时就消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贴结语,或多媒体展示,然后再让学生齐读两遍。与现场板书比起来,时间是省了,但效果相去甚远。现场板书,学生人人聚精会神,板书字字入心,此时无声胜有声。

片断四

师:(指着黑板上班级三位学生的不同板演)

大家讨论一下,三位同学做得对吗?

生1:都对。

生2:第一个同学做得对,二、三两位同学错了。

生3:商都是120嘛,哪儿错了?

生4:书写格式不对。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这两位同学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吗?

评析:对于计算题的评析,许多教师习惯报一下正确得数,然后叫做错的自己订正,这种只关注结果不管计算过程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还常常掩盖了许多精彩的课堂生成,使老师无法了解学情,学生也因此失去了宝贵的思维碰撞和反思纠错的时机。

简单,是一门艺术,简单,是一种美。陈老师的课看似简简单单,但细细品味却真实、朴实、扎实、有效。这应是当前课堂教学所应追求的方向。

(袁敬丰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教研室)

第四篇:提高中学政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提高中学政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教学的有效性,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让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具体的教学行为。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学校教育的有效性越来越被广泛关注,这成为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如何提高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从以下途径对此做一探讨。

一、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1.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共同体

只有达成相互的信息交流,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互动,保证教学的顺利完成。沟通是一门教学艺术,良好的沟通,既是教学的核心和条件,也是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在新课改中首次提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如果师生缺乏沟通,教师和学生就会站在对立面,思想不能达成一致,有距离和隔阂,师生关系不融洽。因此,“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无效的教学。有效的教学过程,是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关系。在师生之间融洽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中,大家共同成长,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增强了凝聚力,居于主动的地位,提高了教育活动的效果与效率。

2.有效的沟通要从教师做起

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善于倾听。有的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习惯自己说了算,自己讲很多,教育学生要如何做,而不愿倾听学生的心声。这导致了沟通的片面性,教师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仅凭个人的经验去评价学生,形成对学生的偏见;学生被教师的说教所压制,没有了说话的欲望,师生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教师不能掌握学情,学生是否学会了,又掌握了多少等。因此,有经验的教师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发言的权利,善于倾听。比如,通过微表情(点头、微笑、做出胜利的手势等)让知道在关注他的发言;对学生的错误,不要用嘲讽的言语,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要给予正确的解释、指导,并鼓励学生。(2)和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身架,不再用俯视的眼光去说教学生,要民主、平等、友好地与学生交往,不再是教育者,而是他们的良师益友,学会用爱心去接纳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这样学生会被教师的真诚所打动,进而信赖教师,愿意和教师沟通。

二、把握学习的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应用的策略,是取得学习效果的保证。传统的应试教育下的学习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这种学习方式谈不上技巧可言,是死读书和读死书,学生感到学习枯燥、学习吃力,这种学习是一种无效的学习。

1.夯实基础知识

在考试中,多考验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来自教材,高于课本,常要求学生有创新发挥能力。而学生的这些能力是以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前提的,基础是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根本,夯实基础知识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收益学习方法。因此,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练掌握,正确认知,深刻理解;学生要查漏补缺,找出自己学习的弱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巩固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在基础知识的立足点之上,灵活运用,以不变应万变。

2.关注时政热点

思想政治是一门综合性、时事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政治考试也离不开时政话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对时政学习的敏锐度。其一,学生要明确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对于热点专题,学生们不仅要知道相关背景材料的来龙去脉、发展过程,要明白它为什么是应关注的重点。同时,还要清楚该背景材料与课本中《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一个时政热点往往涉及多个领域,学生们在复习时一定要紧扣考点和课本,要与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相一致,不能超出现有的考点要求,宜宽不宜深。其二,学会应用。关注重大现实热点问题,往往是从某一具体问题入手。因此,学生们在复习专题时切忌仅从宏观上粗放地学,而应结合考点,尽可能从多个具体的知识点入手,即要坚持“大材小用”,而切忌泛泛而谈。这不仅提高了复习效率,更重要的是从多角度、多层次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是零散的,学生不要孤立地去学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利于很好的记忆、理解和把握。学生要把知识串起来,形成联系的整体,会发现知识之间前后的联系、纵向联系、横向联系,这样,在脑海中形成总体的架构,做到“把厚书读薄”。比如,学生要学会看目录、单元序言,对知识形成整体的认知,通过找寻框题与框题之间、课与课之间、主题与主题之间的内在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梳理,使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后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三、教师科学的有效教学观

首先,关注学生的发展,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我们培养的是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人才,在学校教育中要让学生树立素质与能力的观念。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观,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去重组课堂教学,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含三观:一是发展的人才观。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创造发展的潜能,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都可以成才。二是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本领,让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要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三是科学的教学观。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指导、帮助和启发学生,而不是主宰学生,包办学生的学习。

其次,关注教学效益。教学效益不是教师教的内容多,学生学得知识就多,在于学生是否真正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教学效益不是教师化最少的时间来教授知识,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体现了学校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有效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应试教学方式,是以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的。教学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开展,要兼顾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我们教师常常在作文教学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文难,难作文是师生一个共同的话题,那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呢?

一、首先应该做到“三开放”,即思想开放、内容开放、形式开放。

1、思想开放。教师要冲破传统作文教学的桎梏,肃清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把作文教学的着眼点放在人才素质培养上来。要让学生懂得文章是表现生活、再现生活,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可以弘扬真善美,也可以抨击假恶丑。

2、内容开放。习作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写出他的眼睛里的世界和跃动着的童心。

3、形式开放。不拘泥于每周两节的作文课,把作文训练延伸到课间、课外、校内、校外、家庭等活动中,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采取课内作文、课外练笔,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召开演讲会、读书报告会,编辑小报等多种训练形式,多渠道全方位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其次是随文学习、读写结合;小学3-6年级语文共有三百多篇课文,每篇课文都是学生作文学习的范例,作文教学与训练共有六十多次次,分解到四个学年八个学期来完成,每次训练都有一个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写作技能。如果能这样,学生在小学阶段通过64次训练,就能掌握64个写作的基本方法,再加上学生自己的积累,其写作水平就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教无定法,但教必有法。我们不仅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应该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小学的作文教学更应该用一定的方法来指导自己备、教、改、评的全过程。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这样一套指导方法。第一步以本为据,总结写作方法。课本是范本,每次作文指导,细心的老师不难从课文中寻找出切合学生实际的写作方法,作为科学依据,文本结合让学生效仿训练。第二步出示“下水”范文,进一步印证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明白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并不难,很容易掌握。第三步,点拔指导,让学生明确应用这种写作技能最容易出现的几种毛病,进一步加深印象,进而掌握这种写作方法。第四步,当堂作文,强调学生实际运用新的写作方法,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抄袭他人习作的现象。第五步,习作改评,紧扣指导重点,凡能正确运用新的写作方法作文的学生,尽可能给予满分鼓励。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不一定科学,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教学实际,总结出既合学生实际,又有个性特点的教学规律来指导作文的实际教学。

第三是扩大阅读、注重积淀。古诗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因为精练的语言,协调得押韵美,还因为它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从内容和材料上分有叙事的,写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说理的„„从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夸张写实„„分门别类,各具特色,不尽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首诗歌就是一篇文章的大概。因此系统地进行古诗词名句训练,就是接触积累各种写作素材,学习掌握多样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可见一斑。句子是文章的单位,仔细揣摩古诗词名句的写作规律和技巧,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对学生的习作行文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四是写下水文,体验学生写作的甘苦。

在学生看来,教科书是专家、名家的文章,太神秘,且高不可攀。如果教师能运用新授的写作方法写1~2篇下水文给学生以示范,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定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感到运用新的写作技巧其实并不难。因此教师写下水文不但可以释除学生的神秘心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也可以使教师体验写作的甘苦。还能使教师经常地练练笔,给学生以勤动笔的示范,还可以了解到学生习作实际,作文的重点、难点在哪里,学生最容易犯毛病的地方又在哪里。这样就能在备课与指导时更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突破。所以笔者提倡,凡指导学生作文,教师必写1~2篇具有示范性的“下水”文。

第五是批改作文紧扣重点,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

尊重学生的意愿,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讲求实效,是鼓励学生积极习作的有效途径。

批改学生作文是老师最感困惑的事情,最容易形成两个“极端”,要么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面面俱到,教师实在感到力不从心,也难做到;要么只阅不批,只阅不改,写上批阅日期了事,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笔者以为,批改作文必须紧扣指导重点进行。每次作文训练都有一个训练点,翻开学生作文,便可一目了然。对运用得法的学生,老师尽可在“眉批”栏中用简短的语言予以肯定和赞许,在“尾批”处予以总结性褒扬,在评定等级与分数时尽可能往高处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行”、“我能”!至于对运用不得法的作文大可不必求全责怪,因为训练目标比较单一,一般学生稍加提示,便会明白,因而,只须予以巧妙的点拨与鼓励,便可矫正习作的问题。至于综合性的错误,如错别字、典型病句等可用少量时间集中加以解决。

六:及时反馈评讲,让学生再生写作冲动。农民种地有“三分种,七分管”之说,指导学生作文也应该是“三分导,七分评”,有效地评讲作文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1、评讲必须及时。讲评是反馈的一种重要形式,必须讲究其时效性,学生作文后一般2~3天、最多4~5天就必须反馈评讲,不能欠拖不评,拖久了就会模糊学生对训练重点的印象,冲淡学生写作兴趣,进而阻碍学生急切获取新的写作知识的欲望。

2、评讲准备必须充分。评讲的目标必须明确,评讲的方法必须不断创新,评讲的程序必须清楚,评讲的材料必须详实(讲评原始材料必须源于作文批改记载)。

3、评讲必须紧扣重点。训练什么,评讲什么,必须有针对性,不能胡子头发一把抓,正反例证也必须来源于学生习作,通过对此评讲,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新授的写作方法。

小学作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必须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必须引起每个管理者与执教者的高度重视。笔者坚信,只要我们主动地去探究,不断地去实践,认真地去反思,就不难从中总结出带规律性的有效的作文教学法则来。

下载548-再不要谈文色变-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word格式文档
下载548-再不要谈文色变-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也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含五篇)

    也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数学教学已经不是传统上的“教师教,学生学”这种刻板的知识的传授方式,它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能力,所以如何......

    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5篇]

    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众所周知,要学会一种语言,词汇是关键,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语言大厦的砖和瓦。一定的词汇量是听、说、读、写等......

    应用变式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五篇)

    应用变式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 东莞 蔡瑞卿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合理的变式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

    语文教学论文:《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四个要”》

    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四个要”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良井镇中心小学曾红斌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课堂教学的出现是学校教育产生的重要标志,我国原始......

    提高作文教学效率途径之思考

    提高作文教学效率途径之思考 贾湖中学 贺春虎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文章,更重在使学生养成积累运用语言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运用......

    利用网络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利用网络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江苏省宿迁中学 陆永春 利用网络资源和电脑音像等多媒体工具进行语文作文教学的模式,人们常称之为网络作文教学。这种教学弥补了传统......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大埔县虎山中学 庄丽梅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这一系统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

    试谈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与思考

    试谈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与思考宝飞小学:雷宇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