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的反思-王亚敏
农村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的反思
肥西农兴中学
王亚敏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以审美为核心”,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学科综合”等新的教育理念。音乐教育的重心正从单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播,转向注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形成,以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把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
原大纲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强调按音乐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新《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明确指出: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它淡化了传统教育中那种单一的知识传递过程,强调音乐课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学生和小学生正处富于想象的年龄,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是我们音乐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爱迪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感情,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只有当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时,在他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不怕困难地学习音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励,使创新意识得到很好的激发。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为目的的基本素质教育。通过审美实践,纯洁和丰富情感、美化心灵、完善人格,是美育的基本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努力揭示音乐要素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主动提问,这些方式都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古今中外的音乐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各时期的著名音乐家及其音乐作品以及各民族、民间的优秀音乐作品浩瀚无垠。这给我们的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他们通过作品中所表现的赞美和歌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同一部音乐作品,识谱的人可以欣赏;不识谱的人也可以欣赏;本国的人可以欣赏;外国的人也可以欣赏。它可以超越种族、语言、信仰的界限,与人类的心灵发生碰撞,产生共鸣。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感知音乐中的情感,从而去激发他热爱音乐的情境。
二、把“过程与方法”设为课程目标之一。
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学过程与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从教学过程讲是“重结论,轻过程”,从学习角度将是“重学会、学好,轻会学、好学”。而新《课标》站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角度,明确指出:音乐教育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音乐本质来看,他具有愉悦性特点。人们通过听觉产生一种“审美情趣判断”。他是审美经验积淀的心理反映,是一种美感的享受。因此人们需要音乐,他是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变“要他学”为“他要学”,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因此音乐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音乐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参与音乐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愉悦,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
1、体验:
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2、模仿: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探究:
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并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很好地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性。
4、合作:
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及参与性。
5、综合:
我们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艺术领域之间的综合如文学、美术、影视、戏曲、曲艺等姐妹艺术的新观念,新成果,将音乐与姐妹艺术中相关的内容,手段进行有机的融合。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第二篇:高一音乐教学设计-王亚敏
高一音乐教学设计
肥西农兴中学音体美组
王亚敏
[课 题]高中音乐鉴赏《丝竹相和》 [教学内容] 1. “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乐种介绍
2.赏析《中花六板》、《娱乐升平》
[教材分析]本堂课的江南丝竹《中花六板》与广东音乐《娱乐升平》同属于丝竹音乐,江南丝竹音乐风格以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有时也表现得较为粗犷。其乐曲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键朗的欢乐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广东音乐则节奏清晰、旋律流畅活跃,常以装饰音群构成习惯音型,因而形成一种轻快活泼、细腻缠绵、艳郁华丽、流畅动听的休闲餐饮运营风格。
本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让学生聆听感受与体验丝竹音乐的地方风格,帮助学生认识两种音乐风格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提高学生对丝竹音乐的内涵及艺术价值的认识和理解,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聆听民间丝竹音乐,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中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之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他们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认识两种音乐的情绪和音乐风格,知道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掌握江南丝竹乐队及广东音乐的编制知识及主奏乐器音色的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江南丝竹乐《紫竹调》音乐,营造气氛。
二、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认识二胡和高胡,辨别其音色特点。
中国休闲餐饮运营网:今天上课,我们先来认识两样乐器--二胡和高胡。
听辨乐器录音:二胡和高胡的音色,音色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二胡----悠扬抒情,高胡---清脆明亮,有力,音调高于二胡。
2.听辨《中花六板》《娱乐升平》音乐片断: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中花六板》----二胡为主奏乐器 《娱乐升平》---高胡为主奏乐器
2)说出两首作品里一些其它乐器的名称?--扬琴 琵琶 笛子 箫等乐器
3)课前播放的音乐和这两首乐曲,属于我国哪个区域:东北江南 中原 或中国休闲餐饮运营网地区?
学生回答:江南地区/南方
教师小结:这些乐器中有弦乐器,也有竹制的吹管乐器,所以通称为“丝竹中国休闲餐饮运营”,丝与竹是古老八大乐器的两种,在晋时就有“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的文字流传。
4)呈示课题:丝竹相和。
新课导入:
“丝竹”这个名称,源于我国传统的休闲分类方法,它泛指民族管弦乐器。丝竹乐器有很多的的组合,就象我们前面听到的两段音乐片断,不同的组合下音乐会餐饮运营出不同的情绪和风格特点,就好比江南餐饮音乐和广东音乐,同属于丝竹乐种,却有着不同的情绪风格和地域特征。
(一)、江南丝竹 1.江南丝竹简介:
教师:广义上说,是指包括以南的所有丝竹乐,1958年,江南中国休闲餐饮运营网有有了特定的含义,即专指流传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的民间器乐合奏曲。乐曲曲目大多来自民是乐曲或古典乐曲,有些则由其它器乐曲衍化而来。著名的八大名曲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欢乐歌》、《云庆》、《慢六板》、《花三六》、《四合如意》。获得国内外高度评价的《春江花月夜》,亦属于江南丝竹。
2.视频观看、听赏《中花六板》 1)思考提问: 乐曲情绪和使用功能(喜庆、活泼、追求幸福、乐观向上)
音乐风格特征(优美抒情、清新悠扬、庄重典雅,婉转流畅,具江南色彩。)
2)出示乐队编制图,讨论交流:使用的乐器及主奏乐器(二胡、笛、箫、琵琶演奏主旋律,笙、扬琴支持烘托,小三弦打点添线)
教师小结: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以民族管弦乐器为主,辅之以轻型的打击乐器(增添乐曲欢乐的气息)。乐队编制可大可小,大者十数人,小者至两人,一丝(二胡)一竹(笛子)
3)探究:引导学生唱一唱《老六板》的旋律,再与《中花六板》的旋律做比较,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结: 《中花六板》是《老六板》的放慢加花,主干音不变,将母曲的音调节奏,逐层成倍加以扩充,而速度由一拍放慢至四拍,旋律一次又一次地加花,这是传统民族器乐创作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旋律发展手法。
4)观看教材配套的音像资料介绍:江南音乐的地域特征及文化特征
讨论归纳:音乐风格的形成与江南的历史、文化、景致、地理环境直接相关,乐曲内容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欢乐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音乐以加花、纤细、轻盈、小型、灵活为其典型风格特征。
(二)、广东音乐 1.广东音乐简介:
教师:属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它的前身是奥剧的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的小曲。20世纪初发展为独立的乐种。广东音乐的发展与一批专业的创作者有关。其中,严老烈、何柳堂、吕文成。丘鹤俦等影响较大。1926年,吕文成改进了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广东音乐的乐曲,一部分是源于古曲或民间乐曲的改编,另一部分则是作曲家的创作。通常,乐曲都比较矮小精悍。
2.视频观看、听赏《娱乐升平》 思考:
1)音乐的情绪怎样?你有何感受?(情绪欢快活泼、热情开朗、富有朝气,具有一种乐观向上的色彩。2)比较《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两首作品的色彩与风格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中花六板》—悠扬抒情、典雅 《娱乐升平》---热情开朗,华丽
3)思考:主奏乐器的音色特点及其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讨论归纳:主奏乐器是高胡、扬琴。高胡的音色高亢清脆明亮,刚劲有力,使用作品节奏更清晰,旋律悠扬悦耳活跃。
4)比较音响与课本上乐谱的区别:
讨论归纳:广东音乐,原谱比较简单,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进行了再创作,主要有:对旋律的加花和装饰音,以及滑音的配合,使用音乐更华丽与细腻。
5)观看教材配套的音像资料介绍:广东音乐的地域特征及文化特征
讨论归纳:广东音乐的风格与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形成了一种轻快活泼、细腻缠绵、艳郁华丽、流畅动听的音乐风格。为表现广东音乐的这处地域特征,在音乐的表现手法上,使用高胡和扬琴作为主奏乐器,在创作手法上则以旋律的加花和装饰音,以及滑音的配合来突出这种风格。
三、课堂反馈:
聆听三首乐曲片断,分辨是江南丝竹还是广东音乐?
三段音乐分别是:《步步高》《欢乐歌》《月儿高》
四.总结:
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具有多种民族性格及地方风格,而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正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两颗夺目的璀璨明珠。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们民族音乐在表现方式上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和突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融入一些新的元素,给作品增添了活力,更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
五.课后作业:
探究:什么叫“新民乐”?新在哪里?你喜欢当今流行的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吗?为什么?
二O一一年一月十日
第三篇:农村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太村中学王海平
在太村中学,我担任该校初一音乐课。通过这两年的实际接触和实践,这里谈谈我对这里音乐教育了解、调查的情况。
首先,农村中学整体教育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教育事业放在先行地位大力推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办学条件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然而,目前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仍很明显,如教育经费不足,教师整体素质偏低,高中和大学的入学率低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学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亟需采取适当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农村中学虽然近几年文盲、半文盲人口数有所下降,在全省但不能忽视职业预备教育,有的放矢地做好各项教育工作,提高整体民族素质,适应西部大开发的要求。
第一,农村乡镇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基本没有音乐教师,有的话也是非专业,只是会唱几首歌曲,或者简单的音乐爱好者。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也仅限于会唱歌如此简单。对音符,乐器,节奏等没有任何概念。根本没有机会去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美。以我所在学校为例,在我来之前,只有一名音乐教师,音乐课一般上自习。学生对音乐很感兴趣,但是没有机会对音乐进行更好的学习。
第二,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现状。县城对音乐课相对重视,学校都有音乐教师,可以接受基本音乐教育,并且有更多机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美。音乐教育得到很好的普及。县城音乐教育相对健全,乡镇缺乏音乐教育,没有音乐教师,缺乏对音乐的重视。城乡之间差距较大。
第三,但是目前,县政府积极争取项目,筹措资金,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从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对于教育支出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成为教育改革首要的任
务,新增教育支出向农村教育倾斜。教育经费的快速增长,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在改革开放三十的时间里,真正实现了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一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加强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管理与质量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作保证。一是严格执行《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从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政府职责、行政职责等方面明确任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二是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三是着力提高教学研究的水平。坚持把教学研究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来抓,重点围绕优化教学结构、提炼教学经验,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活动,积极探索推广符合实际、提高质量的教学新模式、新手段、新路子。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狠抓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不动摇,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促入学、保巩固工作,全面实现“三个所有”。一是进一步加大新《义务教育法》宣传和执法力度;二是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三是通过国家“两免一补”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政策的实施,彻底解决贫困家庭学生求学难问题;四是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增强学校的学生的吸引力;五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普九”目标。六是关注弱势群体,解决城乡贫困学生、农村留守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子女享受教育的权利,使进城务工子女享受与当地居民子女同等的教育待遇。
第四,综上所述,音乐教育虽然存在城乡差距,但音乐教育已得到重视,相信不久的将来,音乐教育城乡差距会逐渐缩小,音乐教育会得到很好普及。
第四篇:调查报告_关于农村中学音乐教育
调查报告
调查课题:双凤坳中学音乐教育与状况调查
一、调查目的关注农村中学的音乐教育状况,了解在农村中学在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xx省xx市xx县xx镇xxx中学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方式是问卷调查。
四、调查时间:xxxx年xx月xx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学校的基本情况、教师的水平、学生情况和音乐教育过程当中设施设备、教学内容等。问卷共提出了18个问题。以下为问题填写情况:
学校名称:xx省xx市xx县xx镇xxx中学
联系电话:xxxxxxxx
学校类别:初中
性质:公立
地域:乡镇
是否重点学校:普通
学生人数:1132教学班级:18
1.音乐是否进课表:是
2.每周开课节数:
13.音乐课按照课表开课情况:正常
4.学校有专职音乐教师1人,兼职教师0人,专职教师专科学历0人,本科学历1人,本科学历以上人数1人,专科学历一下0人,初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0人,高级职称0人,35岁一下青年教师1人,中老年教师0人,毕业于音乐院校0人,毕业于综合类院校音乐院系1人,毕业于其他院校0人,毕业于音乐教育方向1人,毕业于非音乐教育方向0人。
5.使用音乐教材情况: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本年份(2003),简谱版,教材适用。
6.没有适用乡土教材。乡土教材作为补充教材。
7.学生对教材的态度:兴趣浓厚。
8.学生对教材之外的通俗音乐或流行音乐的态度:全部感兴趣
9.教师认为通俗音乐或流行音乐是否应该进课堂:是,应该适量进入。
10.京剧是否已经进课堂:否
11.学校音乐教学设施设备情况:音乐教师0间,面积0平方米,多媒体或电教设备1套,练功房0间,面积0平方米,钢琴0台,各种乐器0件,各种打击乐器0件,教学磁带0盘,录像带0盘,CD 0盘,VCD(DVD)0盘,音乐图书0册。
12.教师使用教学课件情况:很少。教师制作课件情况:很少。
13.关于音乐课程改革:新课改方案基本可行。执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是设施设备不足。
六、调查结果
本人就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
从学校的规模来看,作为农村中学条件还是数一数二的,说明国家在建设乡村学校(特别是本校)方面投入了很多资金。体、音、美课程也作为正式课程走进同学们的身边。学校有一名音乐老师,是毕业于黄冈师范的支教老师,学校有规范的音乐课本,只是教材资源缺乏,全校只有一套课本,班级轮流观看。这本教材虽然是简谱音乐,但是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接受过音乐理论知识的教育,导致学唱简谱歌曲也有很大的难度,只能停留在老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的阶段。学校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音乐教室,学生上课一般都是在教室进行。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高涨,已学歌曲大多是七、八十年代的歌曲。学生对流行歌曲特别向往,想要学习。
音乐课程新改革的新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新课程下教材的编写遵守了教育性原则、学生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音乐新课改认为,音乐教学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当今国际教育比较有影响的教学法有瑞士的《达尔克洛兹体态律动》、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日本的《铃木教学法》。‘达尔克洛兹体态律动教学法’与基本音乐课大致相同,只是不以讲授为主,而是听音乐,用动作表现音乐。一开始就强调“音乐是动的艺术”,音乐进行必须
反映其断、连等典型特征,动作应有乐感。如;“走”的练习;一般从教速度开始,让全班学生按规定速度走路或摇摆,然后加上喜、怒、悲、惧等感情,速度不能改变。还要探索不同的方向感,如向前、向后、向右等。探索紧张和放松的感觉,想象在水中,泥沙中划动臂和脚等。探索不同的走路方式,如并跳、跑跳等,启发学生想象。
音乐新课改的先进学习方法,首先以激发兴趣为主,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寻找兴趣,调动兴趣。2.针对特点,丰富教法。3.鼓励激励,引发兴趣。然后实施开放性教学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放式教学主要分为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活动的开放,教学评价的开放三个方面。教学内容应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我对音乐新课改的看法:
新课程改革是从2000年开始的,首先从基础教育(小学和初中)开始,同时对开设学科课程和各个学科的标准做了具体规定。我觉得相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不管是什么教学方法,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应该跟随老师的思维一起活动。老师不能满足于“授之以鱼”,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授之以渔”。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的感知能力有限,老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新一代的老师要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当中去,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获得成就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很多老师只注重音乐的外在价值,没有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内在价值,以及潜在的学生各种能力的开发。新的音乐教学方式,我觉得,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型课堂将对音乐教育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学生愿意学,然后通过各种感知去主动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的能力。把音乐教学看成是外在和内在的共同塑造。
关于课程的设计,首先要以学生为基准,既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又能立足于学科学习,这就需要老师的协调、整合。优选教学方法,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良好处理师生关系。处理好每一个环节,学生自然能在愉悦中接受老师的教课方案,同时提升自己。
第五篇:王敏 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小学二年级 《草》《宿新市徐公店》)
作者单位:铁岭市清河区聂家满族乡学校 作者姓名:王敏
教案背景:
《古诗两首》是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春天为主题的。
本课是由《草》和《宿新市徐公店》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绝句,诗句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其中《草》情景交融,重在咏物抒怀,是就荣枯生发,极力表现草的顽强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动静结合,人与景辉映成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学中要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诵中生情,吟中入境,充分感受古诗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文化积淀。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这两首古诗也不太陌生,教师要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优势,引导自读自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翻开课本,轻轻地读,发现这是一篇极美的文章,充满了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读着读着,我感觉到自己就是那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的孩子,会有一种跃跃欲试、按捺不住的惊喜。我想,教材的编写意图不仅是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更是要激励学生在春天的大课堂里主动学习,去发现、去探索、去想象。
怎奈,今年的春天似乎来得很迟。昨日,对面的山上居然还出现积雪。否则,和孩子们一起倘徉在春天的校园里,一边观赏,一边吟诵着“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该是何等的惬意啊。
沉思之后,我决定把《古诗两首》的教学分为两大块:第一,用好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孩子们从记忆的仓库里提取春的印象,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语言的美。第二、超越教材。开展一系列有关春天的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并在实践中积累、提高。
教学课题:
《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五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分别是《1找春天》、《2古诗两首》、《3笋芽儿》、《4小鹿的玫瑰花》、《5春的消息》,《语文园地一》。其中《春的消息》是略读课文。
本组教材围绕春天来编排设计,不仅引导学生去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点,去探索春天的奥秘。
《找春天》一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小姑娘,她害羞,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美丽,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活泼,娴熟地弹奏着动人的音符,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
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诗,内容和观察的角度不同,但都能看出作者用心发现的特点。《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看到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动静结合,绕有情趣。
《笋芽儿》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她的束缚力以及她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让孩子在童话故事中领悟到在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自己也能体验到幸福和快乐的思想,正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教学方法:
1、朗读训练
古诗大多节奏鲜明,韵律优美,朗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要通过示范点拨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停顿、抑扬变化,可以配合着音乐、动作让学生反复练习朗读,读出古诗的味道,感受古诗特有的美。
2、想象说话
低年级选学的古诗多为五绝、七绝,语言精炼,浅显易懂,对于诗句的意思只要大概理解,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意即可。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常用的古诗学习方法(运用工具书、借助图画、逐字理解后连词成句等等)之外,还可以抓住诗句中的留白创设情境,开展想象说话训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积累的语言描述想象出的画面,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例如本课中,“离离原上草”一句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春天草原上的美景,身处草原可以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触到什么,自己会有怎样的感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可以让学生想象小草面对熊熊的火焰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春风看到重生的小草又会说些什么?
3、写话练习
优秀的古诗往往诗中有画、诗中有文,给学生进行扩写、改写、续写等练习提供了很好的题材。低年级学生大都比较喜欢写想象出来的内容,教师适当地提示、指导能帮助孩子打开思路,在写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与古人对话的乐趣。
以上的活动可以根据每首诗的内容、特点灵活安排,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学魅力的同时,也能提示现代汉语的运用水平。古诗教学一定要明确教学的目标,不能以背出诗句、说出诗意为主要目的,尽量避免串讲死记的教学方式,使古诗学习充满乐趣。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板书课题)先来学习《草》。对话平台 自学
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 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
(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自主品读的基础上交流学习所得和所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合作意识。】 朗读
1、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在充分地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背诵
1、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表演背诵,既训练了形义较难的字,又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利于培养语感,积累语言。】
1、填空。
离离,一岁一。野火,春风。篱落疏疏一径深。飞入无处寻
2、按要求分类。
未 追 店 枯 徐 烧 荣 菜 宿
独体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书写
1、学习书写“枯、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回顾
背诵古诗〈草〉。自学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
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介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朗读
1、自由读: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读: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高兴、喜悦)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失望)。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展开联想,丰富语言积累,进一步体会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3、竞赛读: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比赛。
4、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诗歌语言凝练,富于韵律感。多种形式的朗读,利于学生体会诗人情感,培养语感。】 背诵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拓展
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给学生提供“二度创作”的题材,不仅拓展延伸了文本,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棵奇葩,教师要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培养课外积累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写字
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宿——宝盖不宜太宽。评价
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
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学会评价,在互相学习、借鉴、欣赏中共同进步。】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离离:草木长的得很茂盛的样子。枯:枯萎。尽:完、全。宿:投宿
篱落:稀稀落落的样子。径:小路 寻:寻找
教学反思:40分钟学习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反思这节课觉得对古诗教学有这样设想:
一、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草》和《宿新市徐公店》相比,第一首易学好懂。于是我把第一首诗作为教学重点,又抓住第一首诗中的后两句为重难点来突破。因此,增大了这节课的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
二、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学时间充分。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
三、创设情景,以读为本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师的配乐范读,投影打出的画面,录像片中真实的茫茫草原,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配画加上动作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重视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教案设计资源:
相传《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的一首应考习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一定要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阅读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