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内容体系构建

时间:2019-05-13 02:5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内容体系构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内容体系构建》。

第一篇: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内容体系构建

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内容体系构建

摘要:基于“以传统学科体系构建为中心培养出来的高职青年教师需要经过学习、转型方能转变为打破学科体系、行动导向的适应高职教学特色的优秀教师”判断,本文展开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培训需求的问卷调查;进而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借鉴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构建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内容体系,以期为青年教师培训服务。

关键词:行动导向;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064-04

近十多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数量高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亦发文强调要适当控制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提高教学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从中国期刊网检索结果来看,高职教师研究一直是热点。以“高职教师”并含“发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按题名精确检索,截至2012年12月,共检索出142篇文章。剔除无关文献,可以发现: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从教师学历层次提升、中专升格转型、企业人才引进等方面来谈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然而,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大量新建和教师队伍的扩大,高职教师队伍构成有了新的变化,来自普通高校、具备硕士或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已经占据了较大比例。

这一变化在提高高职教师素质的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从培养目标来看,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研究性人才,以学科体系构建和知识创新为重心;而在打破学科体系、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行动导向的高职教育中,接受传统研究型、学科型教育的青年教师需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转变为优秀的高职教师。如何促进青年教师的这种转变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如何将新理念、新模式带到教学过程中去,成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发展的新挑战。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拟在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培训需求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借鉴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构建高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内容体系,进而据此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帮助学科型教师尽快向行动导向的高职教师转变。

高职青年教师培训内容体系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一)问卷设计与发放

基于研究目标,笔者设计了“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培训需求的调查问卷”。为保证调查问卷的内容效度,本研究对问卷初稿进行了小范围试测和评议。笔者根据调查目标用户的特征,选取本校5位工作年限在6年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试测和个别访谈;根据试测与访谈中的问题,对问卷中文字表述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进行了修改,以求得对所要征询问题获得统一的认识。同时,笔者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对该问卷设计进行了评议;根据评议意见,着重修改了问卷应该包含的内容。

修正后的问卷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青年教师对高职与高职教学的认识,对高职教师应该具备能力以及自身胜任情况的认识,希望学习哪些教学方法。

问卷发放:本研究选取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等10所高职院校工作年限不超过6年的青年教师,随机发放问卷共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有效率93%。

数据处理:问卷输入、分析使用的统计软件包是SPSS16.0版本。

(二)数据分析

在被调查者中,男性有62位,占56%;女性50位,占44%;其中来自企业的占12%,高校毕业即来高职工作的88%,占到大多数;这与实际情况也是相吻合的。即使近年高职教育强调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然而不论是从存量来看,还是从增量来看,毕业后直接来高职院校工作的教师仍然占绝大多数。受调查的青年教师中从教“1~3年”的占56%,“4~6年”的占44%,表明被调查者符合本研究的目标定位。

100%的被调查者认为:“对高职教育既属于高等教育类型,与普通本科教育并列;也属于职业教育类型,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96%的被调查者认为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差异大,差异主要表现在:高职教育比本科教育更加强调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占78%)和动手能力培养(占33%);高职教学是实践导向,本科教学是学科导向,主要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占33%);高职教育对理论理解与掌握要求较低(占22%)。

由于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间显著的差异,其教学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100%的受调查者认为高职“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要求高”、“知识更新快,需要教师常下企业了解最新发展与技术应用”;2/3的被调查者认为“高职学生只喜欢学习对就业直接有用的技能,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高职学生理解力稍差,动手能力强”。

问卷除了按百分比调查“青年教师对高职教学特点”的认识,还按重要程度对“高职教学特点”进行排序,排在首位的占4分,次位占3分,第三位占2分,第四位占1分。计算方法是:得分=4x+3y+2z+h(x为首位人数,y为次位人数,z为第三位人数,h为第四位人数);得分率=得分/总分=得分/(4+3+2+1)×112。

具体调查数据及统计如表1所示。

从各项的得分率来看,青年教师对“高职教学特点”的认识上具有较大差异。他们认为:同为高职教学特点,“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要求高”、“知识更新快,需要教师常下企业了解最新发展与技术应用”的表现更为显著;尽管从百分比上看,66%的青年教师认为存在“高职学生理解力稍差,动手能力强”现象,然而并不显著,只占据了11.16%的得分。

面对高职教育的特点,100%的被调查者觉得高职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具备企业实际工作经验”、“较强的技术演示与技术表达能力”,认为高职教师需要“比本科教育教师更强的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的也有78%。从权重来看,实践教学能力是高职教师的首要要求,企业工作经验和技术演示能力占据次席,同等重要。(见表2)

针对高职教师应该具备能力,89%被调查者认为自身首先是在“企业工作经验”与“高职教学方法”上需要提升,其他依次是“高职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占77%)、“专业最新动态的了解”(占56%)。其中,从重要程度来看,“企业工作经验”权重最高,“高职教学方法”也占据了重要地位。(见表3)

具体到教学方法上,被调查者希望学习的教学法分别是“案例教学法”(占89%)、“项目教学法”(占78%)、“引导文教学法”与“角色扮演教学法”(均占56%)。其中,“项目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是最受青年教师重视的教学法。(见表4)

培训是一种快速提高某一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式。相对于以往的培训,被调查者希望新的培训能够“有具体的应用案例支撑,培训内容接地气”(占89%),讲授内容“操作性比较强,可以直接拿来用(占66%)。

从百分比来看,影响培训学习的阻碍主要有:“培训时间不灵活”(占89%)、“合适的培训少”(占89%)、“日常教学任务较重”(占78%)、“领导不支持,没有经费支持”(占66%)。然而,与想象不同的是,从重要程度排序来看,本次调查显示:高职青年教师参加培训的首要阻碍在于“合适的培训少”,领导与经费的因素仅占11.11%。(见表5)

行动导向的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内容体系构建

“行动导向”译自德语“Handlungsorientierung”,英语国家称之为“Action Oriented”。自20世纪80年代起,“行动导向”成为德国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教学改革的主流。1998年德国联邦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通过并发布“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确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法在职业学校教育改革中的基础地位。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以及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行动导向教学通过学习者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学习行动的过程,有利于学习者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一般有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等教学形式。行动导向教学法自引入中国以来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应用。同时,从受调查者希望学习的教学法可以看出,它们都属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范畴。因此,本文借鉴行动导向教学法构建高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内容体系。

根据“高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法,笔者构建的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培训的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培训的内容体系包括“走进高职”、“政策法规”、“教学方法”、“名家讲座”、“高职研究”、“精品资源”、“他山之石”等内容。

其中,“走进高职”首先介绍什么是高职,它在国民教育序列中处于什么位置,高职教育的起源、发展历程、当前现状等。“政策法规”介绍国内外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与地方关于高职的管理文件、发展规划等。“教学方法”是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内容体系的重点,它主要围绕行动导向教学法,特别是问卷中青年教师最希望学习的案例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详细介绍每种方法的应用场合、典型案例,以及要求学习者自己去试一试,实际应用该方法开展教学。“名家讲座”主要包括教学名家和行业专家的授课或讲座视频,该部分内容为满足青年教师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弥补企业工作经验不足而设置。“高职研究”主要介绍高职的研究机构,学术杂志,行业学会、协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知名专家,以及国家立项过的高职研究课题与科研项目等。通过这些资源的聚合可以让来自不同专业的青年教师快速了解高职研究领域,为未来自己独立开展高职研究打下基础。“精品资源”用来聚合高职的精品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网络视频公开课等,其与“名家讲座”有异曲同工的效果。“他山之石”主要包括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专业建设方案等,用以拓展高职青年教师的思路与眼界,为将来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基于“以传统学科体系构建为中心培养出来的高职青年教师需要经过学习、转型方能转变为打破学科体系、行动导向的适应高职教学特色的优秀教师”判断,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走进高职”、“政策法规”、“教学方法”、“名家讲座”、“高职研究”、“精品资源”、“他山之石”在内的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内容体系。然而目前,该体系仅存在于理论层面,因此为真正推动高职青年教师转型,培养适应高职教学特色的教师,下一步工作将是应用该培训内容体系,开展实际的高职青年教师培训。

参考文献:

[1]张成林,陈振中,杨翠.美国新教师入职教育对我国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61-64.[2]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12-21.[3]申小军,靖桥.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17):47-48.[4]姜大源.职业教育:培训与教育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7):1-2.[5]陈永芳,颜明忠.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8):53-56.[6]王德华.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微观考证[J].职业技术教育,2010(29):92-95.[7]韩茂源.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释义及实践解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146-148.(责任编辑:谢良才)

第二篇:浅谈“以就业为导向”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导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恂.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制度改革、“双师型”师资建设、“双证”式学生培养、创业教育的开展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就业教育”。高职教育应由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切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针,并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以社会需求为结合点。科学设置专业

专业既是学校进行教学的基本单元和载体.又是社会需求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地位.主要取决于它的专业特色和社会对其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一是要按照面向社会.适应市场服务企业的原则.主动适应就业市场人才需求变化设置专业这种变化主要是指人才市场对各种职业素质的从业者的需求数量和发展趋势.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确定开设社会急需的新专业.改造甚至取消就业形势不好的老专业.使新老专业相辅相成,合理搭配。二是要按照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演变的影响及时开发新的专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日新月异。敏锐地捕捉职业种类和内涵的变化趋势.适度超前地开发新专业,同样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因此.专业设置应采取宽窄结合.以宽为主的原则.横向上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纵向上延伸专业内涵.扩大专业服务范围。这样既体现了职业岗位的需求.也体现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专业设置在体现方向的灵活性、适应性的同时,又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相对稳定性.使保证教学质量和开发新专业的辩证关系得以正确处理三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自身的特色和行业优势对有行业优势,校企结合紧密的急需人才专业积极开设.对社会需要且学校有长期办学特色的专业应保持稳定专业设置切不可“一哄而上”和“一哄而下”.否则就难以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高等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四是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体、可操作的,而不是抽象的专业培养目标必须明确指向某一职业群.使受教育者不但具有在某个岗位就业的竞争力,而且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在某一职业群中就业、转岗、晋升的基础。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合理设计课程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是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在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1.学校应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行业企业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主要形式有:一是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让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开发和设计课程,发挥行业、企业在课程开发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二是学校与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订单培养”.“量身订制”培养方案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2.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分析开发课程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出发点.分析职业基本能力要求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明确职业岗位的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经过职业能力分析.形成能力标准.再将能力标准转化为课程。由于课程目标瞄准某种职业。落实到具体岗位,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就能清晰体现就业方向使课程目标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既可以缩短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也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创造了条件。

3.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高职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要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际、实用,突出实践性。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使培养的学生既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又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以职业岗位要求为标准。改革教学制度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应根据地区、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尤其是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要求,推行以就业为导向的灵活、多样、开放的教学制度。这种灵活、多样、开放的教学制度,其主要核心表现在推行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和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等几个方面。

1.推行“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在高职院校很难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任务。根据企业职业岗位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推行“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是高职教学制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一环。“工学结合”的弹性学制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学年制教学管理的情况下,采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形式,分阶段完成学业,给学生以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为就业创造条件,从而形成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另一方面,逐步实行学分制,或在学年制的基础上引进学分制的一些灵活机制,如选修制、辅修制、双专业等.鼓励学生在完成必修学分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辅修其他课程,从而整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创造条件。使学习基础好、学习主动性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早成才、早就业。

2.实行开放性的教学方式高职教学应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过程,其教学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书本上的概念和结论,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条件。如提供各种学习参考资料,网络课件,应用软件,实训场所和实训设备等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索和思考,并在探索和思考中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对学生的考核不能拘泥于单一试卷的评价方式.而更应注重在实际工作情景中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一线职业岗位人员以职业岗位的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突出位置.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高职教学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更新知识和技能。改变教师只管教,学生只能听的注入式教学法积极推广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使学生从单纯的课堂学习环境转入灵活多样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氛围,可采用与职业岗位要求贴近的“项目驱动法”、“任务导入法”、“教学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四、以产学结合为立足点.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有一支政治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教师队伍相配套。必须以产学结合作为立足点.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应注意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走专兼结合之路.使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既有专职教师.又有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通过校企合作,从生产管理第一线有实践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中;I进优秀师资和聘请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指导实习、实训通过具有生产管理实践的专家把企业、行业的最新的技术,最新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带到学校。带进课堂,使学生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感受企业的文化,从中接受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应加强对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要求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师既要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技能。通过定期到行业、企业的生产第一线学习培训,顶岗实践,科技服务等形式,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高素质的教师一工程师f技师1复合式的“双师型”教师。即使是文化基础理论课教师,也应走向社会,了解企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五、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实行“双证制”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就业教育,其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能获得从事某个职业的实际技能和知识,成为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所谓“双证制”是指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完成专业学历教育获得毕业文凭的同时,通过与其专业相衔接的国家就业准入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使学生毕业后既可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又可提高就业的适应性高职院校要实行真正意义的双证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有机地衔接在一起,以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设计课程内容和考核标准。把握专业的核心技能,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2.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建立与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资格认证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营造仿真式的实践教学氛围.使之既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资格考核的通过率.又能确保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3.鼓励学生获得证书的多种类多层次。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职业和工种,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发生变化.单一的职业技能不能适应社会变化的发展的需要因此,学生在获得与本专业衔接的国家职业技能证书的基础上.还应鼓励学生获得“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等通用证书和其他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使学生能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就业能力。

六、以转变就业观念为目的。开展创业教育

所谓创业教育,就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独立在某种职业岗位上开展工作的教育创业教育的实质是在于让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转变“等机会”“靠推荐”的消极观念,树立“愿创‘敢创”“会创”的就业意识。通过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品质的熏陶.创业能力的训练,创业心理的培育,为学生创业与就业奠定基础高职学生从一进校起就应接受系统的创业、就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与素质.增强创业意识,转变择业观念.为他们自主创业,岗位立业奠定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创业教育的核心应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对学生毕业后创业立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三是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和素质。创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必须发挥创业教育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

第三篇:浅谈高职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浅谈高职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要:本文提出了高职实训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分别对各要素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给予高职实训体系构建的院校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高职;实训教学;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方面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有着大量需求,而另一方面高职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却很低,这种现象表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脱节。高职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而实训教学是实现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形成办学特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使学生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与适应能力的实用性人才的主要手段,构建完善科学的高职实训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职业技能。因此,关于如何构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系统工程的原理,教学系统应该具有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功能,才能使整个系统有序、有效地运转,从而实现系统的目标。结合实训教学的特点,可把实训教学体系分为由实训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条件、管理和评价等五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1.目标体系

实训教学目标是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知识、技能、和态度),制定的本专业总体教学目标的集合体,是实训教学结束时应达到的状态。在整个实训教学体系中,目标体系是核心,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内容体系、条件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的结构,在实训教学体系中起驱动作用。

2.内容体系

实训教学内容包括实训课程的开发、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它是实训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和实习等环节,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实验教学、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由于实践教学着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实用性、应用性、针对性;通常采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训练法和顶岗实习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性,重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3.条件体系

实训教学体系中的条件体系包括“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设施,它们是实践教学的支撑条件。职业院校首先应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即教师型和技师型,这是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的特色所在,既要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又要有技师的实践技能,使专业课教师技能化、实习指导教师理论化,以利于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场所,职业院校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到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中。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分为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两种。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开展的重要场所,其建设不仅要体现职业性、仿真性,还要注意它的先进性、开放性和可持续发展,要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在功能方面,实践教学基地必须具备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研发、生产及新技术推广等多项功能。校外实训基地是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成立的,对学生进行职业岗位实践训练,其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技术技能,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4.管理体系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管理,包括管理机构、实践教学基地和人员等的硬件管理和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等的软件管理。硬件管理包括管理机构、基地建设和人员管理三个方面,通常采用学院统一管理与各系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软件管理包括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文件、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实践教学各项考核标准、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

5.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课内知识教学评价、技能和态度的评价、假期拓展学习评价和岗位实习评价。它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及其成果做出的价值判断,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控制、协调和保证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轨迹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在实训教学评价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于对结果的评定,还要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价。例如,在评价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同时还要看其操作过程中的品质,如劳动态度、工艺步骤、安全操作等。

以上实践教学体系是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以形成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践教学系统。

参考文献:

[1]金桂兰,庄克新.浅析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学体系建设[J].职教论坛.[2]杜利.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八要素及其陀螺模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6(4).[3]王平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概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3).

第四篇: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对策

摘 要:实践教学必须服务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人才的实用性和技能性,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既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高职教育作为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受到相关各方的关注。高职教育发展时间不长,至今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专业教学模式。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向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而实践教学正是摆脱高等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它通过提供现实与仿真的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和独立探索问题的能力,进而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所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意义在于:

第一,对学生而言,不仅能够使其更深刻、更具体地掌握管理学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全面提升学生解决问题、人际交往以及协同工作的能力,弥补其工作经验不足的缺陷,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职场竞争力。

第二 ,对教师而言,实践教学的研究能够优化管理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铺设一条教与学、学与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路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促使教师走出课堂,了解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提高自身素养。

第三 ,对专业本身而言,高职学院专业应由理论知识和实务技术两大模块构成的应用性学科,专业性质要求突出实践教学。加强专业实践教学可以积累有价值的实证数据和资料,改善目前教学中联系实际情况不够、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体系、实用性较差等缺陷,推动“舶来”的专业理论本土化。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路径

(一)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在课程改革中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职业岗位需求调查,确认岗位所需求的相关科学知识体系及技能结构,从“必须”、“够用” 着手,开发出核心必修课程,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设置课程内容和实训环节,确保教材、教师、课程、实习实训与生产实践保持零距离。在具体实践中,根据岗位需求对各课程进行模块化设置,共设置四大模块:公共 基础知识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素质能力;专业基础模块,旨在培养学生专业基本知识;专业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学生专业岗位需求技能;专业拓展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课程模块强调能力本位,为教学的实践性、技能性提供了链接的平台,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课程设置方面的保障。

(二)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理论与

实践融合,校企、校台(电视台、电台)

双赢。

一是推行 “前堂后台” 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实行前厂后店的做法,校

内电视台与省级电视台合作,共同策

划、制作节目,让教师和学生联合担

任编导、主持人、制片人。

二是推行 “项目教学” 改革。播音

主持专业将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

干技能单元,每个技能单元为一个教

学项目,每个项目按广播频率、电视

频道的方式进行模拟。在项目教学

中,教师和学生担当广播制作人、电

视制片人,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专业

技能。

三是推行 “工学交替” 和 “订单

式” 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用人企业

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

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与用

人企业整体置换教学模块的方式,实

行联合办学,企业参与教学计划修订

和教学考核,企业为优秀学生提供奖

学金,学生可以到企业见习上课,也

可以在企业边工作、边学习,毕业后

参与企业考核,合格毕业生直接为企

业录用。该模式将传统的“校内教

学—— —实习—— —就业” 的方式改变为

“订单—— —校内教学—— —企业实训

(或校内模拟实训)—— —校内或企业

教学—— —企业就业” 的方式,实现了

学校与用人单位的紧密合作,从根本

上解决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也有助于从根本上改进人才培养与使用衔接不畅的现象。

(三)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基础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依托学

校公共实验室和校内实践基地完成,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公共基础实验课

程和公共基础实践课程。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依托专

业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和专业课

程。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包括依托校内

专业实验室和依托校外实习基地的认知实习、专业实习课程。专业课程

实践可以结合案例教学、课程设计、学期论文等,根据专业特点和条件灵

活设置,也可以穿插到平时的课程教

学中进行,充分体现其专业特色。

模拟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

中引入模拟公司的形式。所谓 “模拟

公司”,是指人为创造的工作任务和

经营活动的仿真模拟环境。学生在其

中可经历全部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各

环节之间的联系,根据产品和服务项

目的不同定位,进行营销、财务、贸易

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模拟中可以

按照现实经营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

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综合实践教

学,是产学研做合一的教学形式,包

括仿真模拟、ERP综合实验、综合课

程设计、综合节目制作、毕业设计与

毕业论文等,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系统的问题。如利用校内外

电台、电视台、大型综合演播厅,将新

闻、播音、电视节目制作、编导、表演、灯光、音响、工程技术、动漫、人物形

象设计、传媒策划等专业的教师和学

生按专业电视台、专题电视节目制作的要求,进行分类、分组,共同制作电

视节目。从前期策划到中期拍摄,再

到后期编辑制作,直至合成播出。这

是一个综合性、实战性、多层次的创

作训练体系,是一个多专业协作、资

源共享、真实有效的校园微型社会生

产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使教师和学生获得与真实社会经济活动相近或 相同的实践效果。

(四)建立实践教学模块考核标

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之一,实践教学的成功是

高职教育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

键。而构建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完善

实践技能考核模块,是实现实践教学

目标的重要保证。

在教学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

材施教、因人施教,改革考试考核办

法,将理论与实践考核按1∶1的比例

配置,制定三类质量标准的实践教学

考核体系。一是国家级标准的考核体

系,以工科、文科和管理类为主,列出

12个模块50种专业证书供学生选考。

二是广播影视行业标准的考核体系,以新闻、播音、动画广告、制作、编导、音像为主,列出13个模块60种专业证

书供学生选考。三是建立传媒类学院

级标准考核体系,根据每个专业技能

模块的要求,设置技能模块等级标

准,制定技能模块等级考核方案,颁

发学院技能模块考核达标证书。如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编辑员、摄像员等 技能等级,经模块教学考核合格后,由学院颁发制作员证、编辑员证、摄

像员证,学生拿到 “三员” 证书后,申

请参加国家劳动技能鉴定中心或国

家广电总局的摄影师、编辑与记者资

格证书考试。

三、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保

(一)建设 “双师型” 的教师队伍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是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实践教学就成为无源之

水,无本之木。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

是立足于内部挖潜和培养,出台优惠

政策,鼓励教师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学位、学识; 二是对教师引进严格把关,引人引智,重在引技能,优先引进

或聘用具有社会实践经验和行业从

业经验的专门人才,要在实践动手方

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并通过聘用兼职

教师,引进客座教授、客座专家等方

式,使每一个专业都确保有一支实践

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从而促进实践

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建立配套完善的实习实训

基地

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构建实

践教学体系的物质基础,是实现理论

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物质保障。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一要有规划,按公共基础实验室、学

科专业实验室、综合训练实验室的要

求合理规划;在实训基地建设上,以

行业为主,以专业为主,以省会经济

圈为主。二要突出重点,突出示范专

业,突出薄弱学科,突出社会需求量

大的专业,突出新开的专业。三要满

足教学、超前教学,既不降低标准也

不盲目攀高,部分设备要与企业行业

同步接轨。四要加强管理,合理使用,提高利用率、完好率和共享率,为实 践教学、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贺善侃.实践主体论 [M ].北京: 学林

出版社,2001.(2)巴士光.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型人

才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7).(3)吴万敏.校内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

与探索 [Z].全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2000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一等

奖,2000.四、从宏观上体现因材施教应采取的对策

为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育才观念 ,培养具有基础

实、发展潜力大、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和应用 人才 ,应以能力为本位 ,以“ 应用 ” 为主旨 ,以模块为要素 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具体对策有:.教师方面的对策

(1)建设一支既具有扎实理论技术基础 ,又具有实际

作能力和经验的“ 双师型 ” 师资队伍。(2)建立专业核心 程的“ 双教师制 ” ,聘请涵盖各专业核心专业课程的来自 业管理部门和企业运营管理第一线人员组成的客座教师

伍 ,建立专业核心课程“ 双教师制 ”。2.教学内容方面的对策

(1)加强与同行兄弟院校和企业、管理部门的横向教

协作关系 ,编写内容简洁实用、组织科学合理的教材和典 教学案例 ,并加强理论教学中的模拟教学。(2)成立由企 和相关部门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

员会 ,每年定期召开专业顾问委员会会议 ,确立、调整、修 专业人才所需的理论和知识、技能和能力 ,调整修订专业 学计划、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与社会相联系方面的对策

(1)加强与企业及有关部门共建稳定、规范的校外实

基地 ,使学生能够在全真的环境中进行阶段性教学实习就业前的顶岗实习,为管理类专业的技能训练提供一个 好的平台。(2)不定期走访主要用人单位(包括企事业、关单位),了解行业的技术、经济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情况 , 得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意见 ,以便及时、有针对性地 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第五篇:关于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www.xiexiebang.com 关于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论文关键词】 会计 实践教学体系 模式

【论文摘要】 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最重要主体教学之一,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结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高职建设的成功经验,本文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层面、三项保障、四个统一和五个环节”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模式。

实践教学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最重要主体教学之一,是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就业的接口,是学生养成良好会计职业道德、严谨作风和提高职业素质的重要平台。它的成功与否是直接关系会计专业教育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结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我院”)申办和建设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成功经验,本文对构建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相关研究。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是由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它能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笔者认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概括为5部分内容:即一个目标、两个层面、三项保障、四个统一和五个环节。一、一个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正确定位的依据,也是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作为能对社会经济管理的发展产生实际作用的会计专业,社会对其人员要求的基本标准是具有会计手工和电算化的双重操作能力,具有会计和会计电算化职业资格证书。在此基础上,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能适应社

www.xiexiebang.com 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两个层面

(一)校内实训

作为会计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内实训室通过实时安排,在指导老师带领下通过校内会计模拟实训,比如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审核和传递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实现人机并行,进行财务分析和以学生所做会计业务为基础实现学生之间相互审计等多项实践内容,可以有效缩短会计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培养学生对所学会计理论及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提高其相应的专业技能,为将来顺利完成校外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并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二)校外实践

根据实践教学计划,可以安排学生在第六学期到校外进行实践,通过参加校外各个实习基地会计专业岗位实习、会计专业毕业实习、会计制度设计、企业会计岗位主要业务流程设计和调查研究等多个实践环节,了解企业的经济活动,掌握真实的会计业务,熟练运用各种会计处理、分析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相互交融为一体,并在完成任务的活动过程中将二者自然、和谐地结合起来。同时,在此过程中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三、三项保障

为保证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高效性,根据实践教学规律及其特点,必须强化3个方面的建设:

(一)实训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最重要实施者,教师水平的高低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实践教学专业技能的确定、计划的安排、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或选取、教学过程的组织等都离不开教师。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实训教师队伍培养模式,不断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具备初、中、高级人员的合理师资结构的“双师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显得尤其重要。

www.xiexiebang.com

(二)实训教材

实训教材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物质保证,它是实践教学内容的承载主体,也是施行实践性教学的重要依据。实训教材的选取应将职业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放在首位,根据实践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涵盖本专业各项核心技能的基本内容,实现层次性、整体性和有效性的和谐统一,以满足会计实践教学的需要。

(三)实训教学条件

实训教学条件具体是指在实践教学运行过程中,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把实践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活动与职能合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它是决定实践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实训教学条件建设,应从职业性、整体性、开放性、先进性和服务性等方面提高建设层次,实现实训教学效益最大化。四、四个统一

(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会计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制定与组织,都是从专业培养要求、岗位能力、职业素质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的。因此,一方面,会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必须相互结合和渗透,实践教学应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要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孤立、形式化地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或只片面强调会计理论教学的倾向;另一方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必须统一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础理论教学达到“必须、够用”,实践教学达到“必须、实用”。

(二)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统一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过程实质上是在传授专业知识,加强实践能力训练的同时,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结合在一起,教书与育人融为一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应反映企业的实际需要,在满足基本技能培养的前提下,重点突出会计实务处理、会计软件应用、审计、财务分析等核心技能的训练。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加强对学生在为人处世、团队协助、会计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三)硬件和软件相统一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然涉及到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统一,实

www.xiexiebang.com 践教学体系不仅需要有硬件的物质支撑,而且更需要软件的充实。硬件建设相对简单一些,其建设应在满足客观需要的前提下重点突出特色;软件建设则是难点和重点,其核心是体系的文化内涵建设。例如,我院在进行实训硬件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了企业会计岗位的设置、按会计工作流程组织教学、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过程的结合、校企合作等先进文化内涵建设。可以想象,只有好看的教学硬件而没有内涵先进的“软件”,只能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四)课内和课外相统一

课内实训和课外实践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内实训是实践教学主体,课外实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课内各种会计实训同时,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加大课外实践的分量。如,通过成立会计兴趣小组、举办会计竞赛等多种模式,积极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空间,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分析、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五、五个环节

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应以会计职业活动整合实践教学内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和会计规范为标准,重点突出核心技能,体现“五个环节”。即课堂实训、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5个环节的内容体系。

(一)课堂实训

课堂实训是指在进行理论课学习的同时边讲边练、当场指导的实训,其设置是按照“必须、够用、实用”和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重点围绕会计基本应用能力、财务软件应用能力和财务分析应用能力等课程,有计划地设置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商业会计、审计、财务软件应用、财务管理等课堂实训课程。通过课堂模拟学习,巩固知识,培养具体的操作技能。

(二)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是学生从事会计职业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属专业共性技能,主要包括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企事业单位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等基本技能训练,强化会计专业学生对基本技能熟练应用和掌握。

www.xiexiebang.com

(三)专业技能实训

专业技能是会计从业者在会计工作中应具备的技能,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根据学生就业的岗位需求而设计的专业技能,属于专业方向性技能。例如,可在教学中安排商业会计模拟、纳税申报、审计、财务软件等1—3周不等的专业技能实训,实现从实训模拟到实际应用的过渡。

(四)专业综合实训

专业综合实训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素质以及专业后续发展能力而将几门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所进行的实训,它属于专业拓展性技能实训,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的能力。例如,融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知识为一体的企业会计实训,集会计实务和电算化为一体的人机并行实训等,通过一整套会计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在实际会计职业岗位中的会计处理、操作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培养职业综合应用能力和素质。

(五)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最能体现“工学结合”、“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等教育特色,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和熟练专业技能”人才的最好方式。学生带着毕业设计任务进行校外顶岗实习,提供真实情境下的技能演练机会,实现技能运用的“零距离”。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如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等),有助于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可使他们熟悉工作环境,及早融入企业。

总之,构建一个完善、有效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完成必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助于实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断促进会计专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S].1996.[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S].1999.[3] 曲洪山.加强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与管理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25).[4] 郑春龙.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www.xiexiebang.com

[5] 石红.信息化视角下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4).

下载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内容体系构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内容体系构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会计专业系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职会计专业系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摘 要: 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 使得实践教学工作流于形式, 学生实践能力难以得到......

    浅谈行动导向教学(精选5篇)

    浅谈行动导向教学 摘要:行动导向教学在世界各地被普遍地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它通过“知行并进”的教育手段,不仅丰富了教育方式,还有利于提高职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水平,......

    行动导向教学之我见

    行动导向教学之我见 谢远辉张丽新 我院于本学期在自动化系和电子工程系部分班级采用了行动导向法教学。一个学期的教学转眼即将过去,作为行动导向法的教学老师,下面我们谈谈......

    行动导向教学学习心得

    行动导向教学学习心得 一, 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学习行动导向教学: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本位(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

    行动导向教学反思

    行动导向教学反思 经过几年来行动教学的教学实践,我对职业教育理论的理解逐渐深入,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行动导向教学法”培训总结

    “行动”中学习,“总结”中提高 ——“行动导向教学法”培训班习得体会 在学校的组织下,参加了由顺德区举办网上培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听了专家的介绍和针对性的培训,使我......

    行动导向法培训心得

    走近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2013年6月16日至23日,我有幸参加了郑州市教育局组织的中职文化课骨干教师的培训,本次培训在广州技术师范学院举行,主要是学习一种目前世界上非常......

    行动导向培训总结[合集五篇]

    行动导向教学法实践总结 王谊 2017年11月26日至12月6日,我参加了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的培训。这两个周末的培训,让我的教育理念得到新的提升,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习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