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体育小班化教学下学生体质变化的研究
高中体育小班化教学下学生体质变化的研究
建邺高级中学
滕媛媛
摘要:本文在本校实行体育小班化选项教学背景下,从肺活量水平、速度灵巧、柔韧力量、耐力这几方面进行学生体质变化的研究。分析学生体质变化在体育小班化选项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的体质与特长得到发展,以便更好地完成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培养目标。关键词:小班化
学生体质
变化
前言:2006年9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对外公布。结果显示: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与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根据美联社刊发的《2005年上半年东亚统计年鉴》结果显示,中国18岁青少年平均身高已经低于韩国、日本,仅据第三位。青少年体质的持续下降,也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近一年多来,可以说是学校体育有史以来最受重视的时期,2006年12月26日,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局联合召了开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2007年4月29日上午,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仪式正式启动,并要求全国在校大、中、小学生从上午10:00至11:00集中锻炼一小时;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1、研究现状
造成中小学体质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方面,通常是学生正常体育活动时间被挤占,缺乏经常的体育锻炼,课业负担过重,学生休息不足,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不高,缺乏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方法和习惯,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匮乏,学生饮食结构不合理,体育锻炼制度保障缺位等。但由于青少年活动的时间、空间主要在学校,所以学校在文化学习与参与体育锻炼、一般性体育活动与针对性的强身健体的现状及其矛盾,是我们分析学生体质下降的基本点。以上诸多原因中
首先,经常体育活动和有效体育锻炼不足是学生体质下降的直接原因。保持经常体育活动的习惯是增强体质的必要条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学生每天要保证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但有调查显示,只有18%的学生能达到此标准。体育课不是被其它所谓“主课”所占用,就是由于上课人数太多(一个班超过五十人,甚至两个班合起来上),缺少对学生兴趣、特长的考虑,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缺少针对性、实效性,兼顾不到每位学生,使学生得不到有效的体育锻炼。
其次,课业负担过重,学生正常体育活动时间被挤占是根本原因。60%以上的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即使在双休日学生还要参加学校或社会上办的各种辅导班、补习班。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主要来自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升学压力下,致使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休息与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这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
第三,体育场地、设施、器材严重不足是物质条件制约性原因。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中学达到国家规定的配备最低水平的只有14.1%。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不足的原因主要是体育经费不足,投入少,学校体育活动场地狭窄,无发展空间。按现状我们改变不了根本原因和制约性原因,那只有改变直接原因来提高学生的体质了,就是在每节体育课上让学生能得到有效锻炼。我们学校实施的小班化选项教学后正好可以改变学生体育锻炼不足。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建邺高级中学07届高三年级学生和09届高三年级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测验法
对学生的肺活量、速度灵巧、柔韧力量、耐力水平进行检测。2.2.2 数理统计法
调查所得的数据采用了EXCEL和SPSS进行了分析。2.2.3 文献资料法
依据研究的需要,查阅了与此项研究相关的内容,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前人的研究成果。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小班化选项教学的现状分析
虽然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很多,但仅从体育教学的角度来说,提高身体素质是促进身体健康最主要的手段,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此外,“尽管身体健康不一定身体素质好,但身体素质好一定身体健康”;科学研究和体育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提高与增强体质是成正比的。因此,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重要体现。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身体练习的最直接的目标就是提高身体素质,它是体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细细反思,在体育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现身体健康的目标,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目前,选项教学是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的范式,而选项教学中的小班化教学对于高中体育教学更具优势,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措施之一。小班化教学是在学生数量控制在30人以下的教学单位中面向学生个体,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密度、强度、效度等以及师生间互动关系会得到增强和增加。小班化教学的目的就是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强化积极的人际互动;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个性化的教学,促使人人成功。
3.2 小班化选项教学后学生体质的变化
我校自07年开始实行小班化选项教学后,学生不但增加了学习体育的兴趣,尤其是女生,而且也增强了他们的体质。下面我从肺活量水平、速度灵巧、柔韧力量、耐力这几方面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前后对比,来反映我校近两年来搞小班化选项教学后的效果。
根据我校每年上报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成绩,得到以下测量数据统计表:
男
身高(cm)体重(kg)
肺活量/体重指数(ml/kg)
172.6±5.2 61.2±8.0 60.8±6.7
07届高三
女 161.2±4.9 50.9±5.8 50.4±6.0
男 172.7±5.4 62.1±8.8 62.9±7.3*
09届高三
女 161.7±5.2 51.8±6.3 53.5±6.8** 立定跳远(cm)坐位体前屈(cm)1000米(s)800米(s)
235±4.2 6.3±3.4 245.5±17.5
163±5.2 10.3±3.8
236±5.0 8.9±3.6** 244.8±17.0
167±5.5** 12.6±3.5*
245.2±15.9
244.1±18.8
“*” 为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为p<0.01表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两届学生在身高体重上没有显著差异;肺活量体重指数上男生有显著性差异,女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在进行小班化教学后学生的呼吸机能明显变强;立定跳远男生没有显著差异,女生有非常显著差异,一般是男生动的多,女生坐的多,小班化教学后,教师时刻关注到每位学生,让女生由坐变站,练习密度的增加让女生都能“跳起来”了;坐位体前屈男生有非常显著差异,女生有显著性差异,柔韧性是男生的弱项,但不代表他们没有潜力,只是练习的机会少了而已,在进行小班化教学后,练习强度的增加让女生的柔韧性更上一层楼,同时让男生充分的发挥了他们的潜力;耐力水平方面男女生都没有显著性差异。
综合所述,我校学生在我校经历小班化选项教学改革后,身体素质的各方面或多或少都有所变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不及格率大大减少,优秀率这两年来一直在不断增加。08-09学年,高一达标率达到100%,高二是99.1%,高三是98.6%(见附件)。
4、结论与建议
从我校实行小班化选项体育教学来看,我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学生人数的变少,学习的空间变大,教师关注力的增加,练习的密度、强度、效度等以及师生间互动关系得到增强和增加,让学生多参与,多练习,多总结,多提高,使得学生的体质得到更好的发展。体育课最主要目的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第二,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小班化选项教学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个性化的教学,促使人人成功。第三,对学生兴趣、特长的考虑。我们在进行小班化的同时也进行了选项教学,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甚至是特长。例如我们学校有体育特长生、跆拳道俱乐部和健美操俱乐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课的魅力,在无形之中得到身体素质的锻炼与提高。
建议:第一,把全国学生体质测试的项目纳入到小班化选项教学的内容中,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体质;第二,对小班化选项教学的的方法、手段进行不断挖掘与创新,例如我校现在对球类选项课运用的积分教学及健美操课的分级目标与多元评价,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曲宗湖,顾渊源.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人民体育出版社.[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3]国家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国家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5]刘海元.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原因及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08(1):67-71.[6]张国胜.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EB/OL].http://www.xiexiebang.com.[7]吴旭东.中学生体能下降主要成因分析及对策.体育世界(学术),2008(8)[8]张文.小班化体育教学初探.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2)
第二篇:《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学“三自”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学“三自”教学的研究》
课
题
综
述
一、问题的提出-----高中体育“三自”教学的概念 <一>、体育教学改革是继承与改革并存
2001年秋季开学,我国中小学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中小学将贯彻执行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其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与旧大纲有本质的区别。伴随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新大纲的实施,新的教学观念、模式、方法必将逐步形成并替代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模式、方法。
新的教学观念、方法、模式并不是对过去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要继承适合并适宜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形势需要的部分,特别是继承适应当前体育教育教学的优秀和先进的部分,在此基础上发展、开拓、创新,构建立足于素质教育和富有时代特征的体育教学模式,发挥体育教学独特的功能,达到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二>、新的课程标准从教学目标体现以下四个特点:
1、开放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要放开,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编教学内容,使他们感受体育的乐趣,以彻底杜绝那种把学生赶上操场、轰上跑道、逼上器械的现象,使体育教学丰富多彩、体现特色。
2、对教学内容时数比重的放开政策:在科学合理和开足体育课的情况下,把教学内容安排的更加灵活,给学校、教师和学生以更大的自主权。
3、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随着观念的开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概念从单纯的生理范畴扩展到心理、精神、社会的多重内涵。学校体育教学能够把传授体育知识、基本技能与心理健康结合起来,就能发挥其特殊的作用,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
4、更加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体育与健康的成绩考核要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重视综合素质的考查与评价。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际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以及是否刻苦锻炼和学习方法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评价体系体现出科学和灵活。<三>、“三自教学”的概念
在九五教科研中“三主”教学的研究很多,从体育教学的角度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与运动能力为主线。和其他科目稍有不同,但是指导思想是统一的。
目前新大纲教学目标提出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和锻炼中,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掌握一项或几项运动技能,积极参加团队活动和比赛;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能够应用已学过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自主设计锻炼计划,自我调控、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
高中体育课内容调整最大,大纲规定必修内容占40%,选修内容占60%,选修内容比旧大纲提高了30-40个百分点。由于课程内容的变化,对教学模式就提出了新的要求。选修内容的提高就是要让学生有自主选择、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权利,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要想实现“三自”的目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与运动能力为主线的“三主”教学原则必然是教学实践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教学实践手段
由此我们提出解决占体育课60%比重的选修课教学模式就以学生自主选择、自我锻炼、自我评价,发挥学生主动性与主体参与意识为方式,以学生最终能够达到自主设计锻炼计划,自我调控、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的终身体育意识为教学目标的“三自”教学模式。现
在提出的“三自”教学与三主教学并不矛盾,是体育课程的改革从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继承了“三主”教学的部分思想。
二、本课题研究理论依据和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大环境下,如何改变过去体育教学重技术、重技能、重考核的误区,首先应当从素质教育的高度确立体育的价值取向,以全面育人为出发点,面向未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从心理学和人才的角度重新认识学校体育的重要意义。
本课题研究目的旨在开发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使得体育教学能够把传授体育知识、基本技能与心理健康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终生体育、全面育人的目的。通过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感受体育的乐趣,彻底杜绝那种把学生赶上操场、轰上跑道、逼上器械的现象,使体育教学丰富多彩、体现特色。
体育教学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改变体育教学那种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知识与情意并重的人格教育。改变那种“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的强制教育。使得体育课能够吸引学生,能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毛泽东认为“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自觉不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也是学校体育终身化和开放化的最终归宿。
新大纲规定的60%选修课教学,无论是从教学手段还是从学生适应教材内容上,都是学校体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的具体体现。选修内容比例的提高,就是要让学生有自主选择、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权利,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因此,体育教学必须改变那种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育体、育心要结合。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知识与情意并重的人格教育。彻底改变那种“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的强制教育。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2、新大纲对教学内容的开放,表明在新时期体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编教学内容,使他们感受体育的乐趣,以彻底杜绝那种把学生赶上操场、轰上跑道、逼上器械的现象,使体育教学丰富多彩、体现特色。
其关键是如何改变体育教学重技术、重技能、重考核的误区,首先应当从素质教育的高度确立体育的价值取向,以全面育人为出发点,面向未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从心理学和人才观的角度重新认识学校体育的重要意义。
体育教学内容单
一、乏味是当前体育教学的主要结症。在一些学校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被《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项目和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内容所左右。年年都要用大部分的时间进行重复练习,反复测验;练了测,测了练,繁锁的操作,枯燥的练习充塞着体育课堂,更有甚者,从初一开始就围绕体育考试项目进行三年强化训练。在这种环境里学生关注的是考分,身心受到的是摧残,本来是生动、活泼、学生所喜爱的学科,变成了学生厌烦和生畏的课堂。《达标》、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本意是为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增强体制裁,提高体育地位,为育人服务的,结果执行起来即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在应试教育驱使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对体育不会有好感情的,更不能产生兴趣,终生体育,全面育人将成一句空话。
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应从素质教育出发,首先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同时也要顾及到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他们的个性。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有时代气息,又要有代表性,要符合学校的客观条件。
有许多健康效果好,娱乐价值高,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锻炼形式应纳入教材。教材内容重复,难度大,复杂,效果性差的应予以精减。民族性教材为学生所欢迎,世界上其它民族创造的手段,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更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应有选择的加以引进与吸收;使学生学到更多更好的体育文化。
3、新大纲在评价方面强调体育与健康的成绩考核要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重视综合素质的考查与评价。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际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以及是否刻苦锻炼和学习方法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学校体育是基础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基础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不能把专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搬到普通学校体育学科中来。但在部分地区、少数学校,把体育课变成训练课也是存在的。如果对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教育用少数尖子才能达到的技术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学生必然失去对体育的兴趣与信心,弄得大多数学生见了体育就望而生畏。
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这既是学校体育的根本方向,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求的面向全体学生,是指具有不同体育基础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现状的研究,认真贯彻因材施教,加强引导区别对待,提高教学效果,改进评价方法。
4、回顾学校体育的教学实践,基本经历了三个时期。一个时期是单纯的追求技术教学,强调的是体育基础知识技能和技术教学,注重的是传授;另一个时期是追求体质教学,强调的是课堂运动负荷、运动密度、注重实践;第三个时期应是改革教学时期,这一阶段已持续很长时间,改来改去基本是方法手段的变化,这种从一个片面转向另一个片面的作法制约了能力的培养、心理品质的教育和个性的发展。
新大纲要求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随着观念的开放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概念从单纯的生理范畴扩展到心理、精神、社会的多重内涵。学校体育教学能够把传授体育知识、基本技能与心理健康结合起来,就能发挥其特殊的作用,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
体育不仅是素质的重要教学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其他素质的提高具有特殊作用。学校体育应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首要目标,这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特征,但首要目标并不是唯一的目标,我们应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在体育教学这个系统里,它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学生个性和特长、生理、心理以及场地、器材等。各种要素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都影响着其它要素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教学的改革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的观点出发,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不能把各要素割裂开来,孤立的动作,要努力在融合、渗透中看综合效益。
5、学校体育不能只停留在健身、竞技等活动上,需要培养学生生存能力,进行生存意识教育。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可以发展独立生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学校应着重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培养他们锻炼身体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如何选择体育60%选修课教学内容: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实际情况,既符合大纲要求又切合学生实际,兼顾学生兴趣与爱好,能发扬学生个性,达到教材吸引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
教学内容包括大纲规定内容与校本教材内容,以及学生自主选择锻炼内容三个方面。选择方法包括教师依据大纲及学校体育设施实际选择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体育课学习内容、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三个方面。
2、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体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教材的不同、学生体质的不同、教学目标的不同,教学组织必然不同。教学中不仅注重技术的传授,更应该重视给学生灌输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掌握锻炼方法,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这里面包括教与学的同步进行的教学与学习模式、教与学不同步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三个方面。
3、考核办法: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诊断性和终结性评价、学生对自己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达到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评价效果。评价的目的不是诊断学生掌握了多少技术、达到了多高的运动水平,而是对学生锻炼价值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投入到教材内容、学习更多的锻炼方法,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目标。
四、本课题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手段
1、依据新大纲的精神确定总课题与研究方向。
2、依据总课题确定具体子课题研究。
3、依据子课题确定研究原则、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4、依据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群体实施多种教学实践。
5、调查统计与研究。
6、总结研究成果,进行教学再实践矫正研究成果。
7、结论与建议。
五、资料来源
1、《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21世纪体育课程标准
2、《教育研究》
3、《中国学校体育》
4、《体育教学》
5、试析日本学校体育改革及其启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6、中国学校体育50年发展概要
7、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育思想
8、论个性发展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9、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10、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
11、浅谈体育课中的情感环境
12、浅析体育教学中健康人格的培养
13、浅析体育在育人中的作用
14、浅谈体育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2003、7
第三篇:谈“小班化”体育教学
谈“小班化”体育教学
塔集镇中心小学
徐蓉
谈到体育教学,清华大学体育教研部张威副主任说过这样一句话:“体育首先要让人感到身心愉快,但是简单把学校体育变成达标课,就丧失了其应有的休闲、娱乐成分,就容易导致学生害怕上体育课。”在现实体育教学中,据调查了解的很多学校里,特别是中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究其原因,责任在我们体育教学传统,太格式化、太僵化。随着现代教育改革,当前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非常活跃,在此推动下,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验性研究,“小班化”体育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一、“小班化”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教育过程的重心由教师为主体转向学生为主体。“小班化”体育教学,学生人数减少,学生在教学空间所占的分额大大增加。主要表现在对教学资源,活动空间等的个体成倍增长。学生获得了比以往更多,更直接、更快速的人与物质世界接触交流角色置换的机会。
二、“小班化”体育教学的四大优势 1.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通过多种形式的分组,自己的爱好和运动技术的水平由学生自己选择练习的内容、具体练习的方法,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了终身体育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在六年级的“一根绳子带来的快乐”这节课上,我发给每位学生一根绳子,学生就问我:“老师,今天我们安排跳短绳吗?”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把学生分成四组,让各小组讨论“怎样用一根绳子来上好这节体育课”。学生们小组讨论绳子的玩法,然后我让每组学生自己选择一种进行示范(两组之间不能重复)。第一组学生将短绳结成长绳来玩;有集体跳,8字跳等;第二组学生选择将短绳当作一条蛇,一个学生握住绳子的一头边跑边晃动,其他学生想方设法去踩绳头;第三组则由很多学生布成一张平行的铁丝网,让一个学生在网下灵巧地钻过去,甚至匍匐前进;第四组则把绳子折成一个团,然后进行类似垒球的投掷。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相互总结经验,共同学习提高。这堂课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己互相学习,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且还有很多创新的想法。
2.有利于进行个别化、个性化的指导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经常会采用分组教学法,学生少,分组教学不言而喻,效果非常明显。例如,在以往的跳短绳教学中,先让学生自由练习,观察他们的熟悉程度,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分组教学。第一组为熟练组,这一组的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双脚跳绳的动作要领,并能以此创新;第二组为基本熟练组,这一组学生双脚跳绳的动作基本掌握;第三组为学习组,这组学生手脚不协调,不能掌握双脚跳绳的动作。针对这三种不同的情况,可以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熟练组的同学,除掌握双脚跳绳外,还应熟练掌握双脚交换跳绳的方法;基本熟练组的同学,除熟练掌握双脚跳绳的方法外,还应学会双脚交换跳绳的方法;学习组的学生,要求掌握双脚跳绳的方法。因为小班化教学,学生少,所以在对三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后,就可以采用“同步教,异步学”的方法进行轻松教学了。
3.有利于增强课的练习密度
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课程,体育课需要一定的运动量和练习密度。但是就一个学校来说,运动场地及器材总是有限的。“小班化”体育课堂中,由于学生人数的减少,大大增加了练习密度,包括个体练习的时间,练习的次数,同样运动量也能上去,这会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更好、更多的锻炼。就拿七年级的“踩高翘”这节课来讲吧。我校只有高翘25付,大班时学生最多两人一付,现在小班呢?就能达到每人一付。这样,学生练习次数多了,密度加大,对于该动作的学习起到了巩固性的作用,便于学生能更快地掌握技术动作。
4.有利于开展好室内体育教学
江南水乡,下雨也经常。“小班化”体育教学让体育课基本上不再受天气的影响,体育课的教学也更正常有序。记得去年9月,天下着滂沱大雨,我就带七年级学生在教室里上课。我先让他们把课桌椅排在教室靠墙的位置上,然后让学生在教室的中间站好,嘿,真像一个小操场。接着我出示了电脑课件——听声音做动作。学生在哗哗哗的水声中劈波斩浪,有自由泳的,有蛙泳的,甚至连“狗刨式”也用上了;学生听到“汪汪汪”的叫声,都学着狗的模样,在地上叫着,跳着;听到“哒哒哒”的枪声,有的开枪扫射,有的躲闪倒地„„这些在大班体育教学中都不可能实现。
三、“小班化”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关注自身成长 1.教师首先要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
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要充分利用体育课的特点,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授之以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学生相互间的合作交流交际的人文环境,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增进友情;创建各种制度,逼着学生去锻炼能力、培养能力。
2.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教好书的基本条件,教师要敬业爱岗。体育教师是很辛苦的,但是如果你喜欢这个学科,你就会觉得体育学科充满了挑战性,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充满了只有你自己才能感觉到的快乐。要教好体育课,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胜任的。责任心在体育教学中至关重要,学生的个体差异需要教师个别辅导督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跟上健康的步伐,教师要尽心尽责地教学辅导,总是会有收获的。有了责任心,就会有情感投入,对学生投入关爱的情感,犹如注入了催化剂,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锻炼,学生就会愉快地学习生活着。
3.教师要具有过硬的技能技术和丰富的知识面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自身的价值。教师要有过硬的基本技能和技术,这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必备条件,精确的讲解、准确的示范,学生从直观上模仿,从理论上消化吸收课的知识点。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学习与练习,完善自己教学的形与言。
4.教师要善于总结,注重教学反思
作为体育教师,课前大量的准备工作,课堂上汗水渗透操场,辛苦的程度是其他学科无法与之攀比的,不能敷衍自己的劳动,要尊重自己的劳动,要善于总结得失,成功与失败之处要总结到位,写好教学反思,将经历提炼成经验,不要干了许多的工作,却留不下一点回忆,要学会赏识自己,记录自己经历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小班化”体育教学实施要求
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直观性强,见效快,师生的双边活动“教”与“学”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地运用情感的功能,就能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1.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我国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指出:“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在“小班化”体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不仅容易交流认知,而且也容易交流情感;不仅容易交流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也容易交流师生人际间的情感。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教师,无一不与学生有着良好的关系。事实上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关心爱护他们,产生共同的思想感情。这样教师才能取信于学生,享有较高的威信,使学生乐意服从他的指挥,接受他的教育。而师生人际间的情感也会通过迁移功能影响学生对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情感态度。我国古代教学名著《学记》中“亲其师,信其道”之说,便深刻提示了这一道理。而小班化师生情感交流更易将爱心融入。
2.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参与学习的乐趣
尽量采用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例如创设情境、引人入胜,实物演习,利于理解,音乐渲染,强化气氛,把游戏引入课堂,活泼有趣,使学生在笑声中得到知识,得到健康。
3.积极与学生交流,及时理解学生的体会
让学生及时体验到成功与进步的乐趣,并积极进行表扬和鼓励,用成功的快感去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班化”体育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教育资源的优化,缓解了大班教学中的许多矛盾。但是它只是提供了一种前提基础,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加以改变,也还是“穿新鞋走老路”,那30人的班级和60人的班级又有什么区别呢?那只是资源的浪费。在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如何加强学习,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真正发挥出小班化体育教学的优势,是最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让爱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第四篇:新课标下的高中体育教学
新课标下的高中体育教学
摘要:随着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中很多旧观念制约着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新大纲不相适应。要想使学校体育向纵深发展,符合新大纲的要求,就必须转变旧思想和旧观念,对体育教学进行全面改革。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教学;改革
随着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中很多旧观念制约着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新大纲不相适应。要想使学校体育向纵深发展,符合新大纲的要求,就必须转变旧思想和旧观念。
一、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1.体育教学内容的转变
随着体育教育的发展,单纯的竞技教学和身体素质内容,已不适应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体育教学的内容覆盖着体质、生理、心理、道德、人口、经济、哲学、美学、健康等学科。
(1)技术技能教学内容
传统体育教学中技术、技能的内容以田径、体操和三大球为主,学习时不分性别、年龄、体质状况、技术基础全班统一,忽视了学生个人的特点,兴趣和各方面的差异,不利于学习。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兴趣、体质等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解决了教学中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难题。
(2)理论教学内容
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理论课的教学。现代体育教学中要重视理论课的教学,增加理论课在教学中的比重。学生通过对营养与健康、养生与保健的学习,增强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通过对我国传统项目史、奥运渊源等体育史的学习,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使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更强烈;通过动作技术原理、项目规则的学习,促进体育实践教学的效果。
2.体育教学组织的转变
传统体育教学忽视教学的效果,重视教学的过程,“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步曲是多年的教学组织模式。铁的纪律,整齐的队形是课堂组织好的典范,学生在这种“死”教学环境条件下心理处于压抑状态,他们只能机械地从事与自己毫无兴趣的活动,学生的个性被抹杀。教学组织形式单
一、呆板是学生爱体育却害怕上体育课的主要原因。体育课成了学生的一种沉重负担,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现代体育教学的组织必须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快乐的教学氛围。从知、情、意、行入手,重过程的参与、重个性的解放,重师生关系的和谐、重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使课堂教学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3.体育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封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只关心教什么、不关心怎么教,课堂气氛显得过于沉闷、呆板,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他们认为“严师出高徒”,对课堂上学生的一些“出轨”行为严厉批评,甚至体罚,这样加深了学生的消极情绪,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进提高。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同时合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4.教师角色理念的转变
体育教师传统上是体育教学中的领导者,往往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现代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角色,不再是领导者,而是引导者,帮助和引导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要由“学适应教”转变到“教适应学”;要把主动性还给学生,把体育课当成是给学生提供充分锻炼、发展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课堂的主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内在的体育需求创设一系列和谐、民主、宽松的体育学习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体育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会学、乐学、善学,从而保证学生达到发挥和发展的最佳效果。
二、正确处理好体育教学中技术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
1.通过体育理论知识传授,教会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
体育教材是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资料体育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教材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基础。重点应指导学生了解体育教材的知识结构,让他们知道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指导他们边阅读、边思考、边比划、边练习。使学生对体育实践内容有一个粗略的印象体育教科书中的插图和图示有完整动作图、分解动作图、辅助练习图、练习方法图、游戏方法图、战术配合图及卫生保健知识图等。它们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有效资料,教师应指导学生看懂体育教学资料中的插图和与图示的内容动作顺序、动作路线及技术要求等,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
2.针对体育课的不同类型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体育课通常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而从体育课的特点和课时分布来看,大部分为实践课。从教学内容来分可分为:新授课和复习综合课。总之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不同类型的课型,而不同类型的课的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时必须以课的类型为依据,才能做到有效指导。在新授课中教师的“教”的比重稍大于学生的学,在综合复习课时则要更注重学生的学,此时学生的学法将形成学生的体育学习习惯和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新授课学习时,在泛化和分化阶段,教师利用一定条件,对某些错误动作加以限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动作学习的泛化和分化阶段,教师自身要加强正确方法的学习,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动作示范,并利用一定量的辅助手段进行学法指导,促使学生正确学会动作。在复习综合课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运用示范和点拨法,引导学生学法的迁移和运用,促使学生会学。
第五篇: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反思
蒋永义 叶世荣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体育课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也开始逐渐凸显。对学习负担较重、学习压力巨大的高中生来说,体育课是缓解他们压力、保证他们体质的重要课程。然而,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体育课堂仍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却忽略了学生“学”的重要性。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必须要深入贯彻新课改的要求,践行新课改的主张。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教学反思
一、转变思想,实施“健康体育”
所谓的转变思想,一方面指的是转变体育课不重要的思想,另一方面则主要指的是转变体育课教学思想。高中体育课一直以来走的都是一条机械化的道路,即围绕竞技项目组织教学,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在僵化的体育课堂上,学生的兴趣很难被激发,参与性很难提高。因此,必须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要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健康体育。既要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也要尊重学生作为课堂主角的地位,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体育课。把运动技能教学和学生的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愉悦地掌握运动技能,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二、调换位置,构建生本课堂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处于高高在上的教育者、领导者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陪衬。这种教学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新课改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实则就是主张教师和学生要适当地调换位置。要由学生适应教学到教学适应学生转变,要构建生本课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要对体育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必要的整合处理,对于选修课中不适合学生学习的部分,一些高难度体育技能部分,要调整难度,对复杂的技术动作进行改造,对选修课则采取分层教学或自愿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发挥其主动权和自主权。同时,要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等开发出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体育项目,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三、创新形式,打造多彩课堂
人们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体育课如果陷入机械重复的模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因此,必须要创新体育课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多姿多彩。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体育课教学,适当地把体育课阵地转回课堂,利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一些全民健身视频,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播放一些竞技体育视频,如,奥运会、世界杯等,提高学生对竞技体育的认识。可以采用比赛形式让体育课充满竞技性,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等。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必须要进行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体育课在趣味中开始,在快乐中结束。
参考文献:
[1]李鹏程。试论提高高中体育课教学效果的方法[J]。华章,2012(10)。
[2]唐玉玲。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初探[J]。考试:教研版,2012(5)。
(作者单位蒋永义: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叶世荣: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