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政涛——教育常识
李政涛:教育常识
——暑期读书报告
詹保胜 2013-8-27 教育常识是什么?
教育常识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
基本:教育常识是所有教育者及其教育活动的本源,是教师安身立命的基础。简单:既是表述方式的清晰和简练,也是具有可操作性至少具有可转化性的。教育难,难就在回到常识。全书内容简介
一、人性常识:教育常识的根源;
二、理想常识:为幸福生活而教育;
三、学生常识:教育最需要的常识;
四、教师常识:有尊严和快乐的创造者;
五、教学常识:既是技术也是艺术;
六、过程常识:懂过程才是懂教育;
七、内容常识:创造性选择解读活化。
一、人性常识:教育常识的根源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纪伯伦 1.1 教育常识的根源是人性常识
人性:人的本性,即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 ——德国·第斯多惠
对教育最透彻的理解,往往浸润着对人生最通透的感悟。教育所解决的是生命生长的难题。1.2、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人都有其命定的独特,都是不可替代的宇宙存在,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生命。
教师的职责就是不知疲倦地发现、珍视每个永不重复的生命,并通过教育的方式成全或造就他们的独一无二。
人的独一无二,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1.3、人始终是未完成的
人是充满了可能性的动物,他/她从不会把自己的发展固着于某一点,而是不断向各种可能性敞开。
人有了可能性,就有了可塑性,教育才有了可能。
1.4、儿童的生长需要自有节律
儿童的需要是生长的需要,是人性的一部分,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内在力量。教育的作用在于将这种需要变成促进人类成长和发展的健康力量。教育的任务是发现、满足并提升孩子的生长需要。没有成熟的东西,过早暴露于阳光之下,会晒死的。
二、理想常识:为幸福生活而教育 教育要为学生一生的幸福生活奠基。好奇心——求知欲的开端 乐趣——求知乐趣远胜于分数
方法——用最恰当的方法学习运用创新 能力——将方法变成综合性的能力 习惯——教育其实就是习惯的培养 2.1 教育不是雕刻,是唤醒 雕刻出的学生没有自己的灵魂
将学生的灵魂视为 “种子”,教师为之创造合适的条件,赋予其内在生长力,然后耐心唤醒他,使之长出本应属于自己的模样。
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雅斯贝尔斯 2.2、以生长的眼光看学生 生长即生命的生成与发展
生长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归宿。
生长本身就具有价值,而且是教育的最高价值。
教育的本义即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2.3
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教育 因材施教
适合每个孩子的方法都是量身定做的。
针对每一个孩子的教育,都是一种教育创造。
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寻找适合的道路,并且帮助学生走出适合他的道路。2.4 创设宽大、审慎和温暖的教育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充满温情的教育浸润学生身心,绵延终身。
三、学生常识:教育最需要的常识 读透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 学生有什么? 还缺什么?
学生的困难是什么? 差异是什么?
3.1、学生是教育的目的 人与人的三种关系: 我与它(利用与被利用); 我与他(遥望,敬而远之); 我与你(相互玉成)。
孩童生命的健康成长,是所有教育活动的指向与归宿。
3.2、学生是种子,不是石头 怎么看决定怎么做。
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罗杰斯 耐心守候,等待花期。3.3、孩子的内心是一个宇宙 孩子=白纸?
孩子的内心存在一个宇宙,它有无限的广度与深度!尊重其独立性;
呵护并保持其本真面目; 沟通,衔接,转化与促生。
四、教师常识:有尊严和快乐的创造者
他们渐渐衰老,但是并不幸福,他们富有爱心但是自身却得不到爱,他们有需要却得不到满足,他们永远是把生命奉献给其他母亲孩子的陌生人,随着岁月的流失,他面露倦容,… … 将教育过程变成丰富自我、滋润自我、提升自我生命的过程,变成一个不断告别自我、创新自我的过程,4.1、教学相长
教育就是召唤与应答,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互召唤与相互应答的过程。我们有没有通过教育教学使自己的心灵越来越广阔与从容? 教学滋养学生,也滋养教师,师生在教学中相互滋养相互提升。
4.2、教师一句话,影响人一生 教育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
教师的语言具有促进生命生长的力量 教育即唤醒,唤醒的途径即教师的语言
教师说出的一句话,能够伴随学生一生,影响、塑造和改变学生一生,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
4.3、学会享受教学
以享受的心态与眼光对待教学 享受每一堂用心对待的好课 享受学生的每一点点进步 享受学生的生长快乐 享受自己所获的滋养
享受教学中每一个值得感动的瞬间 4.4、做现实的教育理想主义者
教育是一个由理想牵引的事业,它们都是面向未来的。理想的特质是超越,先于并高于现实。如何让理想更实在? 如何让现实更美好?
五、教学常识:既是技术也是艺术
教是为了不教
5.1、让教学充满生长的气息
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挑战点 帮助学生突破哪些障碍?——突破点
怎样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提升点 如何实现共生长?——共生点 5.2、把教法变成学法
教学即转化,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怎么自主学习。
怎么办?备课既要备教法更要备学法,教者要作出示范,要有现身说法。5.3、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时间还给学生——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把空间还给学生——打破教堂式的格局
把权力还给学生:提问权,质疑权,评价权,工具权,总结权。5.4、以结构的方式教学
结构是不同构件之间的有机结合。
教学结构是“教”与“学”的两大结构的整体相互转化。知识结构,方法结构,教的过程结构
谢谢大家!
第二篇:李政涛教育常识读后感2篇
篇一:李政涛教育常识读后感
暑假里,义乌初中英语工作室的尹老师发给我们李政涛的所着的《教育常识》,说实话,起初第一眼瞟到书名的感觉是有点不屑,心想又是一本灌输理论的空洞之作。但当我翻来目录,读了序言,却有种让人很想读下去的欲望。
因为“序言”中告诉我:之所以倡导教育常识,是因为那些遍布世界的令人心痛的教育,几乎都与对常识的遗忘、对常识的违背和扭曲有着或明或暗的关联。例如,不少教师总是津津乐道于教导学生认真读书,好好学习,但自己却不爱读书,不会学习,丧失了自我教育的欲望和能力。反思自己,不正是“不少老师”中的一个吗?
怀着反思教育常识的紧迫感,我认真读完了这本书,就像作者说的:“我期待的读者,是能够在思考、质疑、实践中完成自我建构的读者。理想的阅读,不是‘六经注我’,而是‘我注六经’。”我抱着这样的态度,尽情地品味作者的智慧。
下面对本书的感悟,略谈一二:
1、本书的编排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全书分为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和教学常识等7章。从各章标题来看,该书的论述体现了一个从大到小、从学理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过程。该书语言具有散文的风格,每章分为数节,每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论述。作者或从一个日常用语的释义开始,或从一个日常故事的讲述入手,娓娓道来,引领我们进入他要描绘的世界。但是在这个世界里,他似乎又是一个隐者,需要思考的依旧是我们,是我们用自己的生活注释他的文字,而不是他的文字注释我们的生活。该书所讨论的,多是严肃的话题,但是并不显得生硬,反而因为散文化的语言,使它在严肃中透着轻灵。
2、在“教育过程常识”这一章节中,作者认为是教育即转化,教育的过程是转化的过程,这一观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在文前提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觉得自己讲的很清楚了,但学生还是不明白。在教师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知识和道理,在学生那里却是一片复杂的混沌。这与简单、浮光掠影式的备课有直接关系。备课备什么?作为一个有着十几二十几年教龄的中年教师而言,课程基本结构和课型把握一般不会有问题,而是我们是否在课堂上使教学“成为复杂的思考工作,成为获取知识的活动”了呢?是否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嫁接点和新知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十分明确的理解、感觉到和看到那“不懂的地方”,并且激发其探究的热情?且经历了探究的过程?
3、在“教育内容常识”这一章节中,作者认为解读教材需要三种眼光:成人眼光,教师眼光,学生眼光。反思自己今后的教学,要多运用“学生的眼光”来解读教材。正如书中所说的:这是站在学生角度,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的思考---,为此,教师需要设想:如果“我”是学生,初次遇到这样的教学内容,“我”是否有兴趣?“我”为什么要学这个内容,给“我”几个理由。“我”理解这些知识的鱼塘困难和障碍在哪里?“我”该如何学习,把这些书本中的知识、老师教的知识转化为“我”的知识?联系初中的英语教学:不妨做好以下四点:首先用学生的视角捕捉语言;其次用学生的感受体验情感;再次用学生的眼光链接生活;最后用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
总之,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这本书带着严肃、认真和尊重的态度,引领我们找回和确立常识、倾听和理解常识、再思并创造新的常识。对常识的遵循和坚守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基本素养和道德底线。
篇二:李政涛教育常识读后感
“教育常识”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而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这本书带着严肃、认真和尊重的态度,引领我们找回和确立常识、倾听和理解常识、再思并创造新的常识。对常识的遵循和坚守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基本素养和道德底线。
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使我想到这样一个故事:当有人问罗丹是怎样从粗陋的岩石中雕刻出的世界上着名的雕塑“巴尔扎克”时,罗丹说,他一直在岩石中,我不是从岩石中雕刻而是把他从岩石中唤醒了。教育的本质如此,管理的本质亦如此。管理有的时候需要规范,有的时候需要雕刻,但管理是发挥人的潜质的事业,人的潜质到底如何连人自己都不清楚,一旦被唤醒将是不可估量的力量。因此,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信任、理解与尊重,管理在于发现,在于倾听,更在于唤醒。在学校这样一个人群聚集的地方,人是主体,我们每天看到的只是人的行动,每个人都似乎在静静地走着,安分地工作着,实际上每个人都头脑所思所想都是不同的,每个人工作的目的也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利益追求更是不同,也许我们雕刻出的规则能够管得住行为。
唤醒的过程就是如此,不是要求别人做什么,而是我知道我应该主动去做什么,只有这样做就能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体验到自己的潜力、体验到生命的活力与无限种的发展可能。
我们需要给学生一定的规矩,但是我们更应给学生的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去体验学习中的成功,这种成功感,成就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树立信心,发现自我价值,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很好的激发。
第三篇:读李政涛《教育常识》有感(一)
读《教育常识》有感
(一)2014年春的一个周末,我打电话给屯溪路小学的张玉彪老师,他是我在屯小时指导我教学的的导师,非常感激张老师。张老师告诉我华东师大的著名教授李政涛周末来屯小做演讲。我高兴极了,早早去了会场,听了李教授的报告后我意犹未尽,满心的期待还能多聆听一些教学的指导,会后李教授赠予学校《教育常识》一书,张老师送给我阅读,叮嘱我好好读一读。当我翻来目录,读了序言,立刻有了很想读下去的欲望。
怀着反思教育常识的迫切心理,我认真读了这本书,就像作者说的:“我期待的读者,是能够在思考、质疑、实践中完成自我建构的读者。”全书七个部分七个主题,依次为“人性常识、教育理想、教育过程、教育内容、学生常识、教师常识和教学常识”等七个专题。
从各章标题来看,该书的论述体现了从学理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过程,其内容也是把高深的理论化为实践的细节,是一本高效课堂的实践手册,更多的是操作的指导,而不是空泛的理论的。
“教育常识”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而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教育常识》带着严肃、认真和尊重的态度,引领我们找回和确立常识、倾听和理解常识、再思并创造新的常识。对常识的遵循和坚守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基本素养和道德底线。
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给也我留下深刻印象: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教育的本质如此,管理的本质亦如此。管理有的时候需要规范,有的时候需要雕刻,但管理是发挥人的潜质的事业,人的潜质到底如何连人自己都不清楚,一旦被唤醒将是不可估量的力。
《教育常识》是一本“接地气”的教育指导书,是年轻教师修练基本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指导用书,如果说“一位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中有所提高,找到可行的策略,或者一位教师要实现从一般转变为优秀教师的蜕变”,《教育常识》最适合不过了,只要有心,“总能从作者的视角和思想中捕捉到与自己教育教学现状和观念聚焦的部分”,从而激起新的认识、思考、灵感或者发现。让我们去进一步印证那些自己理解了的教育常识,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乃至于教育理念。
读了这本书,深切感受到李教授的每一个观点都是高度概括了教育的本质,从深层挖掘分析了教育教学的规律,对阐述的每一点都有深刻的体会。
于是我试着“让我们的数学课慢下来”。给孩子足够的思考交流的时间,把说的机会让给孩子们,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久而久之孩子们树立了强大的自信心,增强了对数学课的极大的乐趣。可见,课堂需要停顿的地方很多,今后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停顿和等待。
对我们而言,教育常识的获得,不仅需要发现和学习,更需要应用和创生,唯有如此,教育常识才会扎根于内心之中,变成自我存在的根基。
第四篇:听李政涛报告反思
听李政涛报告反思
2011年7月4日,华东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李政涛教授来威海做了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长气息”的专题报告。下面就所听报告浅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聆听李教授的报告第一印象是他有独特新鲜的报告方式。那就是没有现成的演示文稿,而是一边讲授一边在在空白的文档上直接打出课题、关键词、核心问题等等。这种方式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他手脑并用,讲授从容,理论观点多由大量教育案例和教育故事支撑进行解析,这一切都显示了一个务实的有水平不空谈的专家的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淳朴善良的性情,温暖幽默的谈吐。让人由衷地对他产生一种敬重。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也能时时刻刻引领着学生走在语文的天地里,幸福地徜徉肆恣不愿走出来?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是否也能学生一种清新跃动灵性的灵魂感召,使他们学会感恩感动,学会体验感悟?从对李教授报告的印象里我明白了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一定要为学生而务实付出,工作中的措施方法一定得有一定的观点理念指引,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求实,做一个也能感染温暖学生、带动同化学生、启迪提升学生的老师。
二、李教授的报告中解读了让课堂生长的气息的方式,他从有效教学切入主题,指出了有效教学不要姿势注重技巧经验方法,而是要有对教学对有效教学的敏感,做到五个“实”,三大框架的有效益有效果有效率,还要有全效广效远效深效强效速效奇效,这一切都要围绕要教学生什么怎样教以及要教到的程度。尤其李教授从具体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说课等教学细节结合信手拈来的一些具体生动详实的课例来谈,深入浅出,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报告与我们的平日教学的联系。至今很多细节,似乎还在我海中回放,忍不住咀嚼回味着。
反思:在李教授的理性的分析,鲜明的观点,严谨的思路中我明白了“让语文课堂充满生长气息”说白了是要上成家常的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素养形成的发展课。李教授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公开课相当于宴会大餐,而家常课则是家常菜,宴会大餐我们偶而吃一顿还行,吃多了就会生病,还是吃家常菜的好。公开课虽最能锤人,但家常课最养人。家常课是最真实的课,虽有缺撼,但有发展的空间。这些话很有道理。因为教师这一职业特点决定我们每天都是要不重复地对待学生对待教学,所以在学生的成长同时我们也在成长,我们在成长的同时学生也在成长,那么课堂就有生长的气息了。所以今后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注重有效,我们评判的标准要变,就是也要关注学生走出课堂和走进课堂在知识、技能、方法、能力、习惯上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那么这就是比较理想的课堂,是师生共同生长的课堂,是充满生长气息的。
其次,我们的教学一定要适合学生成长的内心需要,我们教师一定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反思。要知道学生的需要,我们就要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研究,做一个有思想有方法的善于反思的教师。因为方法思想对我们的教学十分重要。我们要在教学中让我们的方法活在思想的土壤中,让我们语文教师的灵魂和语文素养促进孩子的成长。
最后我想借用李教授送给我们一句话“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结束我暑期培训的体会。我坚信,未来的教学路上,有这样的思想引领,我会每天都努力着,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着生长的气息,对身为教师的自己这样栽培自己。
学习·反思·成长
比起启程时的兴奋与期待,归途更多的是沉静与思考。十几天的学习感悟颇多,但是苦于文采不好,难以下笔,尤其是看着身边的优秀教师一个个出口成章,早已成文,很是痛苦、纠结。“写,改变你的生命属性。”这是鞠玉萍教授在讲座中引用窦桂梅的一句话,今天我想用这句话来表达我此时的心情,我想从“写”开始,改变自己,虽然写的不好,但对我来说这应该算是一种突破,这或许是我成长的开始。
半个月的华师之行,很苦很累,但很充实。我以朝圣的心态来到教育的最前沿华东师大,在心中除了激动之外,还充满了感激之情,感激领导给我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有机会聆听到各位顶尖级教授的讲座,现场学习顶尖级的教育智慧,也让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到了差距,给日益倦怠的职业状态和日益枯竭的职业潜能重新注入了活力。现记录下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要更新思维框架,把握教育规律
吴亚萍教授是当代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的得力弟子,吴教授致力于中小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有着丰富的一线指导的经验,她强调有效教学应该是有深度的教学,应该是基于学生需要的教学。吴教授还用全新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就备课与教学设计的改革给出了全新的诠释,作了精彩的演讲,指明了今后的教学发展之路。
吴教授强调,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抛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活动;要善于搜集学生活动中放射出来的资源,用于推进课堂教学;要多关注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给学生“练”的机会,“做”的机会,让学生在切实的“做”的过程,形成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活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吴教授的讲座中“资源开发、重心下移、长程设计、教结构、用结构、三放三收、整体进入”等等这些对我们来说有些陌生的词语频频出现,让我们对课堂教学变革的策略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教材知识的内容组织策略:长程两段的策略。关于“长程”一词,吴亚萍教授在讲座中多次提到:“知识间内在联系的长程眼光”、“教学内容规划的长程设计”等,这种策略的教学结构,主要采用发现的方式,让学生从现实的问题出发,充分的体验发现和建构,逐渐形成知识结构和学习的方法与步骤结构。这一阶段的教学时间可以适度放慢。其运用结构:主要让学生运用这一结构,主动的学习和拓展与结构类似的相关知识。由于学生已经能够掌握和灵活运用结构进行主动学习,这一阶段的教学的时间适合以加速的方式进行。按照长程教学设计理念,要整体把握知识结构、方法结构、过程结构,才可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关于整体感悟的策略,她提出在教学中要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逻辑进行。对于融合渗透的策略,以融合渗透的意识“用”教材,就是为了融合条状与块状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过有主有从的有机渗透,使学生形成灵活判断与主动选择的意识与能力。这种融合已经摆脱了知识点的束缚,并且超越了知识结构教学的框架,在更大的一个知识整体的范围内,实现局部知识与整体的、内在的结构的沟通。
吴教授说一流的教师是教思维方法,如果教师的思维跟不上,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发生改变,如果教师个人内在的认识框架不打破,课堂教学的转型就难以进一步进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新每个个体的内在思维框架,彻底把握教育规律,追求育人的境界。
二、课堂要抓“实”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曾经说过:“课堂,呈现的应该不仅仅是‘鲜花’,还应该有花开的声音,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是学生生命里‘拔节’的声音。当初读这句话时,还甚不解其意,总觉得矫作些。但在有幸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关于课堂有效教学的讲座后,再回想起这句话,不禁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李政涛先生是叶澜教授的学生,他强调课堂教学要抓住一个关键字:“实”,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1、“扎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于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锻炼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2、“充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看效率的高低。效率高的课,才称得上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丰实”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4、“平实”——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5、“真实”——做到了以上几点,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未经过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有缺憾,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
李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语言诙谐幽默富有激情,旁征博引,妙语联珠,四个半小时的讲座如和风阵阵,拂散陈腐乏味的迷雾团团,他用理性的分析方法为我们阐述了“什么是有效教学?” 应该建立怎样的“有效教学观”?让我理解了什么是“实效”,明白了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让课堂有生长感等问题。李政涛教授提到在充满生长律动的课堂上,学习气氛不一定热烈,但要深沉,学生不能在文字中浮光掠影,要在思索中前行;不是在言说别人的思想,一定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看一看,能感受到躬身前行的姿态,听一听,能体悟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三、常照镜子勤反思
在历史上李世民堪称爱照镜子的一代明君,他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用三面镜子成就了他的一代明君,作为一个教师,一个期望成长的教师,更应拥有几面不可或缺的镜子。
一是照镜子找差距。这次学习有幸与济源的诸多优秀教师同行,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压力、是惭愧。在一行的队伍中,有我们的领导团队教研室的领导及成员,有身边的楷模宋森、王晓琳,有能说会写的李冬梅、杨征,有认真专研的李继红、李珍霞„„可是我既不善表达更不善写作,虽有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但留下的仅仅是碎片式的记忆。与这样的团队同行,其压力不言而喻,再加上华师大众多专家的精湛理论和人格魅力更让人佩服,听课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丁老师的责任,吴尊民教授的激情,周斌教授的风趣幽默,李正涛教授的坦率与真诚,吴亚萍对教学研究的执着与追求„„面对这些,让我惭愧,又催我奋进。有压力就有动力,于是不自觉就有了追赶的意识,学习的动力。
二是照镜子明得失。王建军教授讲到教师的专业知识时,多次强调常照一照镜子,把自己的课录下来,反复看,研究着看,就一定会有所思,有所想,就会有所改进。王教授说:我们不缺标准,缺的是一面镜子,一面实践的镜子。录像课正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面镜子,今后我一定为自己的成长创造更多的镜子,从镜子中品味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自己的不足、总结自己的经验,以获得自我反思与认可,让自己在反思中成长。
长者的叮咛,智者的点拨,学者的教诲,让我在这段学习、收获的日子里突然明白了许多,虽然培训暂告段落,但反思还在继续,学习没有停止。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他们的那种精神、那些理念和方法会时刻警示着我要多一份追求、多一点勤奋、多一些反思。在这期间,每一个讲座,都在我心中激起许多的火花,我不希望这些火花湮灭在回来后繁琐的教学中,即使不可能把所有的理念、知识、方法都通通领会,但专家教授们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执着追求的不懈精神我都牢记在心!
最后,我想说,短暂的华师大培训虽然结束,但它已成为我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阅历,成为我人生路上的一笔财富,洗礼和升华着我的教学思想,指点和引导着我的教育教学实践。教育之路漫漫长远,因为有这次学习的收获,我相信我和我的同事们一定会充满信心地上下求索!我更相信,这次培训一定能带领我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第五篇:听李政涛报告反思
听李政涛报告反思
2011年7月4日,华东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李政涛教授来威海做了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长气息”的专题报告。下面就所听报告浅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聆听李教授的报告第一印象是他有独特新鲜的报告方式。那就是没有现成的演示文稿,而是一边讲授一边在在空白的文档上直接打出课题、关键词、核心问题等等。这种方式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他手脑并用,讲授从容,理论观点多由大量教育案例和教育故事支撑进行解析,这一切都显示了一个务实的有水平不空谈的专家的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淳朴善良的性情,温暖幽默的谈吐。让人由衷地对他产生一种敬重。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也能时时刻刻引领着学生走在语文的天地里,幸福地徜徉肆恣不愿走出来?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是否也能学生一种清新跃动灵性的灵魂感召,使他们学会感恩感动,学会体验感悟?从对李教授报告的印象里我明白了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一定要为学生而务实付出,工作中的措施方法一定得有一定的观点理念指引,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求实,做一个也能感染温暖学生、带动同化学生、启迪提升学生的老师。
二、李教授的报告中解读了让课堂生长的气息的方式,他从有效教学切入主题,指出了有效教学不要姿势注重技巧经验方法,而是要有对教学对有效教学的敏感,做到五个“实”,三大框架的有效益有效果有效率,还要有全效广效远效深效强效速效奇效,这一切都要围绕要教学生什么怎样教以及要教到的程度。尤其李教授从具体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说课等教学细节结合信手拈来的一些具体生动详实的课例来谈,深入浅出,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报告与我们的平日教学的联系。至今很多细节,似乎还在我海中回放,忍不住咀嚼回味着。
反思:在李教授的理性的分析,鲜明的观点,严谨的思路中我明白了“让语文课堂充满生长气息”说白了是要上成家常的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素养形成的发展课。李教授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公开课相当于宴会大餐,而家常课则是家常菜,宴会大餐我们偶而吃一顿还行,吃多了就会生病,还是吃家常菜的好。公开课虽最能锤人,但家常课最养人。家常课是最真实的课,虽有缺撼,但有发展的空间。这些话很有道理。因为教师这一职业特点决定我们每天都是要不重复地对待学生对待教学,所以在学生的成长同时我们也在成长,我们在成长的同时学生也在成长,那么课堂就有生长的气息了。所以今后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注重有效,我们评判的标准要变,就是也要关注学生走出课堂和走进课堂在知识、技能、方法、能力、习惯上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那么这就是比较理想的课堂,是师生共同生长的课堂,是充满生长气息的。
其次,我们的教学一定要适合学生成长的内心需要,我们教师一定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反思。要知道学生的需要,我们就要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思考,不断地研究,做一个有思想有方法的善于反思的教师。因为方法思想对我们的教学十分重要。我们要在教学中让我们的方法活在思想的土壤中,让我们语文教师的灵魂和语文素养促进孩子的成长。
最后我想借用李教授送给我们一句话“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结束我暑期培训的体会。我坚信,未来的教学路上,有这样的思想引领,我会每天都努力着,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着生长的气息,对身为教师的自己这样栽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