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林森教学法培训笔记

时间:2019-05-13 02:27: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蔡林森教学法培训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蔡林森教学法培训笔记》。

第一篇:蔡林森教学法培训笔记

主要学习内容 1.学习时间:9月3日

第一讲:《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初步认识 2.学习时间:9月4日

第二讲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3.学习时间:9月5日

第三讲: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 4.学习时间:9月6日

第四讲: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及思想细节 5.学习时间:9月7日 学习形式:观看光盘

课题: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操作方法(一)包括:

一、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

三、自学指导;

四、先学四项内容。6.学习时间:9月8日 学习形式:观看光盘

课题: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操作方法(二)包括:

五、后教:

六、当堂训练两项内容。7.学习时间:9月14日

第六讲: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普遍推广 8.学习时间:9月15日

第七讲:教学案例之数学教学案例 学习形式:观看教学光盘

课题: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9.学习时间:9月16日

第八讲:教学案例之语文教学案例 学习形式:观看教学光盘

课题:初一语文《陈太丘与友期》

学习时间:9月3日

第一讲:《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初步认识

一、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本书包括:“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及思想细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操作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普遍推广五个章节。

二、什么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源于江苏洋思中学,是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 课堂教学结构,也是一种教学法。

2、环节: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

(一)、“先学”,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

(二)、“后教”,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

(三)、“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

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操作流程一般可分为: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六个环节。其中前3个环节为辅助环节(约一分钟左右),后三个环节为主要环节(约44分钟左右)。

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一般的操作方法示意如下:

说明:因学段、学科、课型不同,这一经典模式可作变通处、五、为什么要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因为这个教学模式能够解放学习力,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推广这个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要办好学校,教好每个学生。

六、开篇 成长历程。

一、吃苦是福

二、吃苦才能学会学习

三、吃苦才能当好教师

四、吃苦才能建成名校

五、吃苦才能终身幸福

学习时间:9月4日

第二讲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性能从四个主要方面体现出来。

现从四个主要方面简要地说明。

(一)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都大幅度提高了教学质量。为什么呢?

1、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能够解放学习力,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学们成了学习的主人,都有了责任感,都能像竞赛那样紧张地看书、练习、更正、讨论,最后又像竞赛那样当堂完成作业。

2、运用这种教学法,能够及时、准确反馈信息,当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学生读书后,进行检测,检测就暴露出了问题,以后通过后教(学生更正、讨论,教师有针对性地精讲),能当堂解决学生自学中暴露的问题。

3、能够达到“堂堂清”,学生不仅理解了知识,而且当堂完成作业,形成能力。否则,必然影响质量。

4、能够“培尖”、“补差”

5、学生当堂完成作业,便于教师下课后尽快地批改作业,准确地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更正,达到“日日清”。

6、“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学习,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最根本的法宝。

总之,灵活应用这种教学法,就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学得好,确保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二)能够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为什么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呢?(1)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学生课堂上紧张地看书、练习、更正、讨论,听师点拨,当堂完成作业,当堂达标。

(2)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在紧张学习的过程中,有机地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当堂完成作业,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让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休息时间,综上所述,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就是能够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能够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

为什么能够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呢?主要原因有两个:

1、课上能够紧张、高效的学习,当堂完成作业。、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从学生读书开始,即学生在课堂上先读书、思考,再完成检测练习,以后更正讨论,最后当堂完成作业。

就能够既不向课前延伸,又不把作业推到课后,进入良性循环,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普遍的推广价值。不论是小学、初中、高中,不论是沿海地区还是内地,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到处都可以应用。

学习时间:9月5日

第三讲: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形成

(一)起步阶段——当堂训练(初中阶段)(1982年-1991年)

(二)形成阶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初中阶段)(1992年-1999年)

(三)完善阶段——与新课程改革接轨(初中阶段)(1999年-2006年)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发展(高中、小学阶段)(2006年以后)

(一)小学走出新路(2007年以后)

(二)高中有所突破(2008年以后)

学习时间:9月6日

第四讲: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及思想细节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正确的理论基础。1、教学论基础

(1)体现学生主体原则(2)体现因材施教原则。(3)体现分层教学原则(4)体现循序渐进原则(5)体现反馈矫正原则。

2、哲学基础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教学工作必须遵循“实践第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

3、心理学基础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迁移规律”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运用。

二、思想细节

制订“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偏离学科方向。

2、不能降低要求。

3、不能拔高要求。

4、辩证看待目标多无化。学习时间:9月7日 学习形式:观看光盘

课题: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操作方法(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操作流程一般可分为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六个环节。其中前3个环节为辅助环节(约一分钟左右),后三个环节为主要环节(约44分钟左右),下面介绍各个环节的一般操作要领:

一、板书课题

三言两语引入板书课题,或直接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

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前,揭示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 地围绕目标探究性学习。

操作要领:

1.揭示教学目标的方式:可以通过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教师要口述一下,确保每个同学听得懂,记得住。

2.文化课揭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方面的,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气质、情感、教学艺术甚至教师的一举一动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的内容。

3.要从实际出发,准确地揭示学习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降低,也不拔高,该“会运用”的,就要求能当堂运用,形成能力,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目标不能搞偏,搞错,防止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常识课,把政治课上成语文课。

4.教学目标要具体,不能抽象,要简明扼要,不宜内容太多,要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

5.揭示目标的时间要适当,要让学生能够认真看懂,不要急于切换。

6.揭示目标时,教师要讲求艺术效果,注意情感投入,引导学生认真明确要求,教师不要节外生枝。

三、自学指导

揭示目标后,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自学指导一定要具体,要让学生明确4方面的内容: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方法、自学的时间、自学的要求(即自学后如何检测)。这样,自学就好比准备打仗,让学生立刻紧张地思维,提高自学效率。

操作要领:

1、自学内容。如果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为一次性自学;如果教材的内容多,可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讲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

2、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怎样好,就怎样。一般先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不宜边看边讨论。

3、自学的时间。时间不宜过长,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完成自学任务而不拖拖拉拉;又不能时间过短,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切不可走过场,因为,看书是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的前提,一定要讲究实效。

4、自学的要求:即告知学生如何检测。这样使自学变成了检测前的准备,使学生看书能够真正动脑紧张的思维。

5、教师要流露出关心、信任学生的情感。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愉快地自学,但语言要简洁,切不可讲闲话、做闲事。

四、先学。“先学”不是指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指导后,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有正确的自学方法后,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一)“先学”这个环节一般包括学生看书和检测自学效果两个小环节。1.看书。“看书”是指在“揭示目标”、“自学前的指导”两个辅助性环节后,学生按照自学指导认真地阅读课本、思考或动手操作,并准备参加检测。学生紧张地看书,代替教师传授课本知识。

操作要领:(1).学生看书时,教师不宜多走来走去,不能在黑板上写字,不能走出教室,不能东张西望,要形成学生专心读书、思考的紧张氛围,教师对认真学的同学表示满意的神情,对不够专心的后进生,可以说上一两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促使其高高兴兴地认真自学,但教师的话不宜多,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看书的时间也可以变动,如内容多学生没看完,时间可延长些;如学生全部看完了,可提前结束。

2.检测(检查读书的效果)

采用提问、板演、书面练习等手段检测,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操作要领:

(1)一般以书面练习为主。

(2)尽可能让后进生板演练习,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3)教师要巡视,收集学生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识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识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新知方面的”、“主要的”梳理、归类,为“后教”准备内容,这实际上是在修改课前写好的教案,进行第二次备课。

(4)学生板演练习时,教师不宜辅导后进生,因为这既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独立学习的习惯,也会影响全班学生独立思考、紧张练习的效果。

(二)“先学”这个环节有时分“看书”、“检测”两个小环节。

如语文、外语课上,一边指名读书,其他同学更正、讨论;有时提问,其他同学讨论(说出错的地方以及“为什么”)。

学习时间:9月8日 学习形式:观看光盘

课题: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操作方法(二)

五、后教

“后教”不是指教师教,而主要是指学生自学后“兵教兵”,通过更正、讨论,各抒己见,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学生与学生互动,最后教师与学生互动,也就是教师补充、更正、帮助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环节是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是“补差”;同时,尖子生通过帮助后进生纠正错误,教学相长,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增强能力,养成合作精神,又是“培尖”。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

(一)“后教”一般包括更正、讨论两个小环节。1.更正

更正是指点名让学生上讲台对做错的题进行改正,或者对屏幕上出现的错题进行改正。

操作要领:(1)练习后教师要问发现错误的请举手,这样既可以促使全体同学认真地找出错误,还可以了解学情。

(2)在举手的同学中,要请后进生先更正。

(3)要尽可能让较多的学生更正。后进生更正错了,或者没有改出错误,再依次让中等生、较好的学生、好学生更正,这样有利于促使每个学生都紧张地思维;绝不可先让好学生更正,或者一名后进生更正错了,就由教师讲。

(4)学生更正时,教师要耐心等待,不轻易表态。2.讨论

操作要领:(1)要尽可能让大家畅所欲言,必要时让大家争论,教师切不 可一人回答了,不管对否,就迫不及待滔滔不绝地讲,以免学生不动脑,讨论流于形式,课堂气氛不活跃。

(2)一类问题一类问题地讨论,便于归纳,避免重复。(3)教师该讲的要讲好,做到3个明确:

明确讲的内容。讲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内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或练习中的错误。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讲。若后进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老师就不要再讲了。若后进生做错了,引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讲清原因,引导更正、归纳。对个别学生可以个别课外补救。这样教师几乎成了哑巴,讲的内容就很少了,一般不超过五六分钟。

明确讲的方式。先“兵教兵”,后教师讲,一般先引导学生更正,尽可能让较多的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更正,再引导大家讨论,弄懂为什么。同学间可以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作出评价,一般予以更正、补充。

明确讲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并要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二)有时后教分“更正”、“讨论”两个小环节。

也就是将“更正”与“讨论”穿插进行,或者变更正边讨论,如语文,外语课上常通过提问帮助纠正并说明理由。

六、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是指当堂完成课堂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个学生是否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堂训练对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达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都是极为有利的。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

操作要领:

(1)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2)练习的内容是完成课本中的练习和习题,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要注意练习题要有代表性、适度和适量,确保能在下课之前完成,交作业本。

(3)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4)要注意矫正学生坐姿,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5)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教师不得辅导学生,不干扰学生,学生之间不讨论,确保学生聚精会神地做作业。教师如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不要随时指出,要留到课外辅导。

(6)学生课堂做作业时,如少数学生做的快,已完成了,教师可以先给他批改,还可以让他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以上6个环节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只有做到“先学”、“后教”,节约了时间,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有了能力,才能做到“当堂训练”,只有“当堂训练”才能促进学生在“先学后教”时学得紧张、高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教师运用时,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全过程都要指导学生自学,教师的“教”应该是在学生学了以后,针对发现的问题而进行的。但因学情不一样,科目不同,课型不同,年级不同等,教师必须灵活运用,作出相应改动,不要生搬硬套、模式化。

学习时间:9月14日

第六讲: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普遍推广

“四清”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什么叫“四清”

“四清”就是堂堂人人清、日日人人清、周周人人清、月月人人清。简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1、“堂堂清”:

就是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像考试一样紧张地学习,当堂能理解、记忆运用所学的知识,当堂能独立完成作业,力求不把问题留到课后。凡是当堂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独立完成课堂作业的学生,教师要记下这些学生的名字,作为“日日清”的重点对象。

【注意点】:

①堂堂清的要求要分层次。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要区别对待,这样才能使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基础差的学生吃得了。

②堂堂清的方法:理科可以是做题(达标题、练习题、单元过关题等),要求学生像考试竞赛那样来对待,独立完成、教师不辅导、学生不得抄袭。学生做题目时教师要认真巡视,尤其关注后进生的达标情况,若做错了教师要记住课后“开小灶”。文科可以做题目,也可以通过记忆、背等方式,分成小组来检查,由小组长负责,结果报告教师,教师抽查。

③教师要对课学时上已经完成的作业批改,以便了解情况,确定是否达到了堂堂清,为日日清做准备。

④抓好“堂堂清”应成为每个教师在每节课上的自学行动。

2、“日日清”:就是今日事今日毕。

“日日清”的内容——主要是所学的各学科的全部知识,该读的都会读,该背的都会背,该运用的都会运用,作业做错了的都更正。最少包括两点:第一,知识点一一过关(都会背),第二,能力过关,即看懂例题,会做习题,并能做类似的题目。这一点不可少,少了,“四清”就变成了死记硬背。

“日日清”的对象——是全体学生,重点是未达到“堂堂清”的学生。老师要特别关注最后几名学生,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日日清”的时间——是利用每天的自习和零散时间。

3、“周周清”:

就是普查本周所学的各科知识,知识点一一过关(都会背),能力一一过关(都会做,做得对,做错了要更正),学生人人过关。周周清不是周周出试卷考试,不考试、不阅卷、不搞疲劳战术,而是以课本为本,引导学生读书、练习、自背、自练、互背互查、老师抽查,以点带面,人人过关。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养成下功夫去读课本的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查的方法主要是口答。要学生把本周所学的各科知识全弄熟了,会读、会背、会用。

“周周清”产生的作用:

周周清是抓在教师手里的法宝,它可以产生巨大的作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抓好了周周清,又可以促进日日清和堂堂清,学生上课就会十分专注。周周清抓的是基础,面向全体学生,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在抓好周清的同时,也要注意抓好培尖。周周清把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清知识点和人人满分、人人过关上了,学生也就无心思、无时间去做违纪的事情了。所以说,抓好了周周清,可以带来好的学风,好的教风,好的班风和校风。

4、“月月清”:

是指月月调查知识质量,查漏补缺,形成知识体系和能力。“四清”的实质——就是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达到人人过关。“四清”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不是一部分学生。“四清”的重点——是后进生。“四清”的关键——是堂堂清。

“四清”管理——等于给学生的学习建了四道防线,通过这四道防线,让优秀生越学越好,让后进生能逐步赶上来,直至消失差生。

三、“四清”要明确责任人: 堂堂清——任课老师负责; 日日清——任课老师负责; 周周清——备课组长负责; 月月清——教导处、年级组负责。

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适时温故知新,巩固提高”。

学习时间:9月15日

第七讲:教学案例之数学教学案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6个环节,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教师运用时,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全过程都要指导学生自学。教师的“教”应该是在学生学了以后,针对发现的问题而进行的。但因学情不一样,科目不同,课型不同,年级不同等等,教师必须灵活运用,作出相应改动,不要生搬硬套、模式化。“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数学教学中的操作方法及课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一般采用一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即为如下6个环节: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中前3个环节为辅助环节,后3个环节为主要环节。全过程都是教学生学,都是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后再合作学习,最后当堂训练。应用时,课型不同,应有所变动。现举例如下。观看教学光盘

课题: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1.5.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

能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

二、自学指导 师: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不是靠老师讲,而是靠大家自学。为了使大家顺利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认真看屏幕(投影):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42练习下面至P43例3结束。1理解并记住混合运算的顺序;2认真看例3的格式和步骤,结合运算顺序思考每一步做了什么运算。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地完成与例题类似的检测题。

三、先学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看书。检测、板演:

出示检测题:P44:练习

分别让4名学生上堂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收集学生检测中出现的错误。

四、后教

(一)更正。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堂上板演的内容,如发现错误或有不同解法的同学请举手。(教师组织学生更正)

(二)讨论。1.评(1)(2)题。请大家看(1)(2)题:

1第一步进行什么运算?乘方运算(教师板书“先乘方”)乘方运算做得对不对?若对,为什么对?若错,为什么错?

2第二步做了什么运算?引导学生回答:乘除运算(教师板书“再乘除”)。乘除运算做得对不对?若对,为什么对?若错,为什么错?

3第三步做了什么运算?引导学生回答:加减运算(教师板书“最后加减”)。加减运算做得对不对?若对,为什么对?若错,为什么错?看每一步,同级运算的顺序是什么?(教师板书:同级运算)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从左到右进行。2.评(3)(4)题。(1)看第(3)小题:

1如有括号,怎样计算?(教师板书:如有括号)引导学生归纳(教师板书:先做括号内的运算)。

2括号内运算得对不对?若对,为什么对?若错,为什么错?(2)再看第(4)小题;1先做哪个括号内的运算?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括号内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教师板书: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2结果对吗? 若对,为什么对?若错,为什么错。3.小结:引导学生归纳。

五、当堂训练

必做题:课本:P47:3(1)(2)(3)(4)选做题:课本:P47:3(5)(6)学习时间:9月16日

第八讲:教学案例之语文教学案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语文教学的操作方法及课例 中学生已基本解决识字问题,并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他们来说,一般课文都能读,大致意思也能理解,他们也能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必定会受到学生欢迎,效果也会很明显。

不过,语文教学中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与数学等学科不同:数学常常是一次性的“先学后教”,最后当堂完成作业,程序简单,就那么几步;语文教学因为知识性的教学目标不是单一的,既有会读课文的要求,又有对文章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的理解、运用等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学中一般不能搞一次性的“先学后教”,常常要反复几次“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

语文课堂教学要从学生读书(自读或导读)开始,教师做到“四不”:不介绍时代背景(因为学生学过了历史,待学生读懂课文后,启发学生练习历史课上学到的知识讨论主题);不介绍作者;不解题(待学生读懂课文后,启发学生自己解题);不范读课文(把教师范读课文,改让学生自己读,技能发现问题,又能培养学生能力)。

观看光盘:

课题:初一语文《陈太丘与友期》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议讲并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板书课题)

二、初始目标

投影显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译讲并背诵课文

师:我相信:咱们班的学生一定可以顺利达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师:怎么实现目标呢?下面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谁读音准确,声音响亮,吐字清晰。XX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有读错的地方,请及时举手帮助纠正。

指名几位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指名正音。师板书生读错的字于黑板左侧,并及时表扬读音准确,声音响亮,吐字清晰的同学。学生可能读错的自由:不(fǒu),通“否”。

3、师:刚才,几个同学把全文轮读了一遍,声音很响亮,但把“不”(fǒu)读成了(bù)。下面大家把本文读一遍,看谁的声音最响亮。《陈太丘与友期》,开始!

学生自由读课文,鼓励质疑问难。

4、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译讲课文)

1、师:好!大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下面请大家依据自学指导准备练习译讲课文,比谁译讲得最好。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课文,边对照课下注释练习翻译,5分钟后比谁能解释重点词并能正确译讲。(若有不会的地方可同桌讨论或举手问老师。)

2、学生看书,准备译讲,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检测自学效果。

师:接下来,请大家按照译讲方法开始译讲课文。

出示译讲方法:一人译讲一句。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词,人名、地名、时间不比解释,最后翻译整个句子。

指名后进生先译讲,发现错误,请其他学生帮助更正;若还不对,师更正,并板书学生译讲错的词语。

指名译讲,如有错,引导其他同学更正,教师补充并板书。

4、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认真自学,能够译讲课文了,很好,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请大家看书,举手提问(师生帮助解难)。学生读书,质疑问难。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背诵课文)

师:读的很好!同学们已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正确译讲课文了,下面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课文。

学生自背,发现不熟的地方,反复读,准备抽背。全班齐背。指名背。

六、当堂训练

笔答题: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中的第4、5题。口答题: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课例二:初中语文教材:口 技(第1 课时)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口技》。(板题:口技)(过渡语)我们将如何学习这篇课文呢?请看:

二.投影显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文章。

2、能正确译讲并背诵第1 段。

(过渡语)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达成学习目标呢?好,下面开展自学竞赛。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一)师:首先,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比谁能读准字音,声音响亮,语速适中。XX 你先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读错的地方,请及时举手帮助纠正。

(二)学生轮流朗读,有错即停,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字。请其他同学更正。(若学生声音响亮,则表扬:好,声音响亮,请坐。若学生声音小,即停,说:“哪个同学能声音响亮,请举手?”若学生读书速度快,老师则范读一两句或说:“哪个同学能比他读得慢,请举手?”)

(三)师:下面,我们把这几个生字齐读两遍。

(四)学生齐读生字两遍。可能读错的字有:

少顷(qǐnɡ)絮絮(xùxù)中间(jiàn)曳(yè)许许(hǔhǔ)声 几(jī)欲先走

(五)学生听录音,可跟着录音小声读。

(过渡语:下面我们听录音,注意听语气、语速以及停顿。)(六)学生自由读一遍课文。

(过渡语:下面大家把课文自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七)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过渡语:下面大家把课文齐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译讲课文)。

(一)先学。

1、师:大家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指导准备译讲课文第1 段。请看:

2、投影出示: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练习翻译,5 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课文(如有不会的地方,可小组内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译讲方法: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词,最后连起来翻译整个句子。

3、学生自学,准备译讲;师巡视,了解学情。

(二)后教。

1、(过渡语)下面,请大家对照译讲方法译讲课文。

2、指名译讲:后进生先译讲,发现错误,请其他同学帮助更正;如还不对,老师更正,并分类板书学生译讲错的词语。

3、质疑问难。

(1)过渡语:同学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鼓励不懂的同学举手提出疑问,大家给予帮助。

五、当堂训练:

背诵课文第1 段。

(一)过渡语:同学们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正确译讲了,下面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课文第1 段。

(二)学生自背,发现不熟的地方,反复读,准备抽背。

(三)学生齐背第1 段。

(四)指名背。

第二篇:蔡林森教学法及其教育思想解读

蔡林森教学法及其教育思想解读

一.蔡林森·洋思·永威

(一)、蔡林森简介。蔡林森1942年10月出生,1960年月参加工作,1968年转成公办教师。1982—2006年24年连续担任洋思中学校长、扬州师范学院中文专科毕业。

曾获得扬州市十佳教师,江苏省中学特级、江苏省首届名校校长、“乡村教育家”全国十大明星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是建设新泰州功臣,两次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教育理想:教好每一个学生

办学理念:没有办不好的学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办学思想:尊重主体,面向全体 人生哲学:吃苦就是享福

(二)蔡林森与洋思中学

洋思中学曾是江苏省泰州市的一所乡村联办学校,只有初中部,教学设施三流,师资三流,1980年办学规模仅几个班200多名学生。蔡林森1982年任校长以来大力推行教书育人责任制,实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使洋思发生质的变化,如今的洋思在校生4000多人,固定资产近亿元,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名校之一,近十年来,前往洋思考察学习的外地教师多达60万人次。

有人说,洋思是一部书,从中我们可以读到教育的真谛,洋思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见我们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洋思是一个榜样,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育人的精神,洋思是一位兄长,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真诚热心的帮助,洋思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三)蔡林森和永威中学

2006年“超时服役”四年的他辞去洋思中学校长职务,同年受聘来到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时年66岁。

永威学校是一所集幼儿至高中的一所民办学校,由于管理松散、师资素质差,学生厌学,造成转学连连,2006年已临近倒闭。是蔡林森的“先学后教育,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和教书责任制挽救了永威,不到三年的时间,永威判若“两人”,学生成绩稳居当地一流,有的学生转学永威时两科成绩和不足半百,一年后却考上了重点高中,如此神奇,各地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到永威。如今这所学校已是沁阳市的校长和教师培训基地,是全国各地教师前往取经学习的目的地。

永威学校已成为河南省的教育品牌。

如果说在洋思蔡林森有家乡的地利人和,那么在永威就只有教育改革天时了,能够成就洋思发展永威不是偶然,是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发挥作用的必然。

那么这个“魔式”到底是何方“神圣”呢?

二.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介绍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示意图

辅助环节(一分钟左右):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 先学(十五分钟左右):读书、检测练习或提问—— 后教(十分钟左右):学生对学生的更正、教师和学生的讨论—— 当堂训练(二十分钟左右):完成作业

辅导环节三个,主要环节五个:先学环节二个,后教环节二个,当堂训练环节一个

(二)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操作要领说明 1.板书课题:三言两语,板书或者展示课题。

2.出示目标: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的揭示,目的是明确学习目的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操作要领:

·揭示目标的方式:中学及小学高年级用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小学低年级用口述并且确保每一个小学生听懂、记住。

·文化课揭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其它的情感、价值观由教师把握。

·目标的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不降低不拔高。

·目标要具体、简明一目了然。

·揭示目标后,教师不节外生枝,做闲事,说闲话,注意关注学生即可。

3.自学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时间,自学的方法,自学的要求(自学后如何检测)。操作要领: ·自学内容上要引导学生看教材中新知识部分,新旧知识衔接的地方重点看,如果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为一次性自学,内容多可分为几次自学,但每次都要明确内容。

·自学方法上一般要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不宜边看边讨论。·自学时间上不宜过长,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完成自学任务,不拖拉,但又不能太短,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不走过场。

·自学的要求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检测,使学生在看书时能够紧张地思维。

4.先学:在自学指导后,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完成检测练习。

(1)先学的第一环节是看书,由学生的紧张看书来代替老师传授课本知识。操作要领

·学生看书时教师不宜走来走去、不板书、不出教室、不东张西望,对认真学的表示满意的神情,不够专心的悄悄督促,话不能多,以免分散学习注意力。

·看书时间可适当调整

(2)检测是先学的第二环节,采用提问、板演、书面练习等方式进行检查自学效果。操作要领

·一般以书面练习为主

·尽可能让后进生板演练习,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问题。

·教师要巡视、收集错误并分类,分析新、旧知识的矛盾问题。

·教师不作任何辅导,让所有的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练习。

5.后教:后教不仅只是教师的教,而主要是指学生自学后的“兵教兵” 通过更正讨论各抒己见,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让学生互动,最后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就是教师补充、更正、帮助归纳、总结。

这一环节是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是补差,同时也是好生在帮助后进生纠正错误,教学相长,使好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增强能力的培尖过程,目的是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1)更正是后教的第一环节,指名让学生对做错的板演题进行更正。操作要领

·练习后教师要问发现错误的请举手。

·在举手的学生中,请后进生先更正。

·尽可能让较多的学生参与,从后进生到中等生再到好生。

·学生更正时,教师要耐心等待,不轻易表态。

(2)讨论后是后教的第二环节,其操作要领是:

·可以争论,但教师不要急回答,避免学生不动脑情况出现,要一类问题一类问题的讨论,便于归纳避免重复。

·在讨论过程中如学生说错了,就叫别的同学发言,对了要表示肯定,并做适当的板书。

·教师该讲的要讲好并做到三点:讲的内容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内容,或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疑难问题以及练习中的错误根源 ;学生自学后会的坚决不讲;讲的方式要明确是先“兵教兵”,后教师讲,先引导更正和讨论,弄懂为什么,最后教师作出评价,予以更正、补充,要明确教师不能就题讲题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找规律,并帮助学生归纳,还要引导学生预防运用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错误。

6.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后进行的当堂完成课堂作业的过程,其目的有二,检测每个学生是否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引导学生通过作业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要领

·课堂的作业时间不少于十五分钟

·完成课本中的练习和习题,且做的习题要有代表性,适度适量,确保下课前交作业。

·作业起点低、层次多,有必做也有选做,还可以有思考题。·要像考试一样独立完成,教师不得辅导,学生之间不讨论。

三.蔡林森教学法的形成过程

蔡林森对初二数学课进行的调查:课堂上教师什么都不讲,只维持课堂纪律,让学生看教材自学,然后把学生自学的例题和课本习题做考题当场考,班级平均成绩为70几分,同样的课同样基础的学生,教师先讲课,讲完就考,平均分为60几分,如果按先学后教的模式进行操作,同样的卷子学生的平均分为90几分。

蔡林森的观点或经验之谈:课堂上的知识80%是旧的知识,只有20%是新的属于学生看不懂的,在课外完成的作业,50%是应付或抄写的。

(一)1982年至1991年在初中实行当堂训练教学改革 —— 蔡林森教学法的起步阶段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在起步阶段是由当堂完成作业开始的,1982年蔡林森担任洋思中学校长后,做过一次抽查,就是考查学生做过的作业,结果一大半的学生不是不会做就是错。通过跟踪调查发现,课堂教学时间基本让老师给占满了,学生没有动手的时间,更没有时间做作业。各科的作业几乎清一色的排到课外,学生来不及做只好抄作业应付。

所以蔡林森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反假作业,安排时间做作业。要使作业不假,就要给学生时间做作业,那时间从哪里来?很自然的,只能靠各学科在自己的课堂上挤,只有让老师少讲或精讲,才能挤出做作业的时间。

口号:宁可少做也要真做而且尽量做对。

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只是完成了教学进度,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没有完成的,因为课堂听得多实践的少,必然会使学生思考的少,作业也无法完成,从而学债会越翻越多,恶性循环。所以,蔡林森第二步就是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书本上的练习和作业,宁可少学也要真学,只有保证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才有意义考虑完成教学进度,否则就是白教、假学。

在课堂完成作业的做法从1985年开始就得到了江苏泰兴市教育部门的肯定,称赞洋思中学开了当地课堂教学改革的先河,并把洋思的经验发表在《泰兴教育》上向全市推广。

(二)1992年至1999年在初中实行先学后教的教学改革——教学法的形成阶段

92年开始,洋思人开始了新一轮的教改探索和实践,他们遇到的问题是:第一,怎么才能保证教师少讲而不影响教学质量,甚至还要提高教学质量。第二,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这两个问题是保证课堂完成作业带来的相关思考,只有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当堂完成作业的意义才真正实现。

所以一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二要让好生发挥作用。只有长期坚持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少讲才能做到,学生的自学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实现良性循环;只有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的关键,才会有学生帮助学生学习的课堂实践,经过七年的实践和总结“先学后教”的模式形成,而且这里的先学不是课前而是课堂四十五分钟的先学,否则各科都在课前预习,那学生的课外时间又是问题了。在这几年的实践过程中,泰兴市、扬州市教育局、《江苏教育报》、《中国教育报》对洋思的教学改革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以洋思之路为题向教育界介绍和推广。

至此,以蔡林森为首的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基本形成;并在此基础上,洋思人还根据这一模式和教学思想的基本要求创造出各学科的教学操作方法。

(三)1999年后与新课程改革接轨—— 蔡林森教学法的完善发展阶段

从1999年开始,江苏省教委及其它教育专家分别对洋思的教学模式在理论层面和教育思想上进行总结,并结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其中参与关注蔡林森教学模式的有王增昌、郭振有、腾纯、王文湛、陶西平、顾明远等一大批知名教育专家和学者。“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并不断发展。

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思想解读

(一)改革要从课堂开始——对学校教学改革的认识

教学的支点是教师和学生—所以改革的重点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教学活动的场所是课堂— 所以改革的立足点是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提高教的效率学的效率是改革的必然追求。

(二)教是为了不教——对教师教的认识

在启蒙阶段或入门阶段,教师的教表现的非常具体,例如手把手教、一笔一划的写、一字一字的带读,以感性认知为主,此时的教是必要的,是学的前提,没有教很难进行学。

当儿童有一定的认字和识数能力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引导和学习指导,可以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部分自学后的点拔和讨论,此时教是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自己学习。

当知识有一定的积累,教师的角色是设计自学指导,把握学生的学习节奏,引导学生有序的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完成课堂练习,此时教师的教就是不教或少教。当课堂教学达到不教的境界时,青出于兰才胜于兰。所以不教才是教是手段,教是为了不教是目的。

(三)学是教的唯一标准——对学生学的认识

学习对人来说就是一种本能,从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模仿到独立思考,这是作为有思维能力的人的基本能力,所以要相信学生有自学能力,只不过能力有差异,只要坚持安排学生自学,学的潜能无可替代。教是为了学,只要学的任务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才能算完成,衡量教学好坏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学的效率。学生没有学好就等于教师没有教好,学是教的唯一标准。

学生的学中最重要是学会学习,有了自学能力,学生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和解放,不仅学业成绩可喜,而且终身受益。

(四)没有问题才是大问题——对课堂检测的认识

课堂教学通常有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实现通过理解运用完成,而运用过程就是课堂的检测练习的过程,没有检测就没有运用,没有具体运用就不可能发现问题。

检测的目的有二,形成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检测是后教的直接而根本的依据,以学促教是通过检测来完成的。

(五)只有主人才有积极性——对自主作用的认识

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是由学生的课堂地位所决定的,服从的被动的地位其主动性就差,学习的积极性就低,老师讲的多并不等于学生就学的多,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其主体地位突出,学习积极性才会高。

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紧密关联。个体的自主性是个体对自身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的学习追求,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独立地学习教材,把书本知识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其次自主性会使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并发挥自身的潜力去主动学习,这种自我支配和控制的发挥是由教师让学生自学的课堂设计中创造的。

(六)两极分化越大,教学价值越低——对教育公平的认识 课堂教学中好生更好,差生更差这是传统教学模式常见的现象,原因之一是课堂上差生没人管没人帮,更主要的是也没有时间和机会帮。如何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和发展,这是课堂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一定要让好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当堂帮助差生学习,在当小老师的过程中对知识产生融会贯通,促使自身基础更扎实,运用的能力提高。其二是在自学后,让差生要有充分暴露问题的机会(板书、提问优先),在课堂上及时纠正补差,通过兵教兵再通过教师引导和帮助使差生当堂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才对得起每个学生。否则课堂教学就是在制造半成品和次品甚至是废品,这对学生不负责任对家长和社会也是一种不负责任,这种教育是不公平的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从而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

(七)总是失败不可能有自信——对学困生的认识

学困生主要是没有自信心造成的,没有自信是学债引起的。读书是读出来的,不是听出来的,只在听课没有时间读书,那么作业不会做,没有空做这是很自然的,总是失败是一种打击,会让人丧失信心。所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照自学的指导和要求逐步的完成学习任务,完成课堂检测,每堂课小有成就,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当堂完成作业,没有学债做到日日清,自然就会使学习自信心逐步增强。自信是由许许多多的小成就凝聚而成的,有了自信心的不断加强,解决困难的勇气就会增强,这样还会有大面积的学困生吗?

(八)没有考分就没有素质——对知识和智力的认识

在大众思维中,追求分数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存在,没有分数的学生不可能是好生,所以哪里的升学率高,哪里的学校就大暴满。升学率本身没有错,关键是用什么方法追求升学率,从科学的角度看,素质和分数是统一的,分数是素质的外在表现,没有分数不可能有素质。

一个人掌握知识到促进其智力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智力的发展和掌握知识的多少有关,俗话说“无知则无能”就是这个道理,而且智力的发展和掌握知识的质量和方法以及运用知识的态度紧密相关。反过来掌握知识的快慢和好坏又是和人的智力有关,智力发展了,学习就轻松,成绩自然好,分数自然高。

所以我们反对应试型死读死记的不会变通的分数,我们肯定的是有自学能力所获得的分数,那才是真才实学。

(九)没有完成课堂任务的教学是不合格的教学——对无效教学的认识

课堂教学任务是由课堂教学目标确定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是由学的任务、教的任务、当堂完成作业组成的。每一个教学任务的实施,都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把课堂教学目标分解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三个环节中具体的加以落实才得以完成的。新课改要求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果一堂课只有教而没有学,那么这节课是残缺的,对学生而言教材的作用就得不到发挥,学的培养也少了机会。如果再把作业安排到课后完成,那么这节课就是低效的课,甚至是无效的课。试想每一科的教师都做这样的教学安排,那么课外就成了完成教学任务的主体,显然这样的教学是不负责任的教学,也是无效的教学。

(十)课业过重不可能全面发展——对身心健康的认识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面向全体,主动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是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身体的发展包含三个方面: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代谢、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身体素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主要二个方面:各种心理成分(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发展、知识能力以及审美和品德的发展。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前者是后者的自然基础,特别是大脑及其神经系统的发展状况直接制约着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后者的发展也制约着身体的正常发展。

身体的发展要有充分的睡眠和休息,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锻炼;心理的发展特别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挥,更要有时间作保证,需要良好的精力和体力来支撑。所以减轻课业负担,追求当堂完成作业是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一)信任生发动力——对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认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传道、授业、解惑”为中介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来实现,学生相对于教师总是知之在后,知之较少,修养水平较低,是需要引导和帮助的。而且教师是“闻道在先”“学术有专攻”的,是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所以对学生的身心起主导作用(只不过要以认识主体为前提)。我们在强调学生是主体地位的同时,绝对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在一所小学对学生的智慧潜能进行了“煞有介事”的测验,然后将所谓的好生名单交给有关教师。8个月后进行真正的检测,结果奇迹出现,名单上的所有“花朵”如期开放,成绩进步快,求知欲强性格活泼而开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只是因为教师受权威的暗示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信任而已。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可见,由于教师的地位和影响,只要教师肯给学生以关注和期望,给予充分的信任,学生的发展动力就会象火山爆发一样充满活力。

(十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启发式教学原则的认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偶,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论语》中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名言,愤是想求通而末通,悱是想说而不知道怎么说,隅是指角落,前两句的意思是:如果不经过思考而有所体会,想求通而不通,想表达而又说不出来,就不去开导和启发他。简单的说,就是没有思考就不开导,没有想法就不要启发,要让学生先积极思考,再适时启发。在课堂中的表现,愤和悱是读书和思考、讨论和交流、是检测练习的具体实践,离开具体的学习活动,思考交流和讨论就没有具体的学习载体,启发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十三)纠错的过程是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合作学习必须解决四个问题,一是合作的动力,没有共同点如何合作,所以要合作情景创设。一个人能够解决的合作就是做秀。二是合作的内容,有没有共同关心的问题。三是合作的方式,有序的有组织的交流,鼓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四是合作对象,会的教不会的,对的纠正错的并能说出为什么。

探究性学习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探究的内容:自学的内容和检测题;二是探究的方式:先自主后合作;三是探究的目的,自己解决问题和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由中下生先进行板演,由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并帮助纠错是蔡林森教学法课堂教学中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教学设计是发现自学中存在的问题,问题暴露后教师不是急着解决,而是组织学生有序的进行讨论,由学生进行分类解决,这个过程就是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究精神的有效途经。五.蔡林森教学法的价值追求

(一)尊重学习的认知规律,把握学习知识各阶段的功能作用 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其本质就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利用自身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的学习资源(内容),如教材、图书资源、教师的信息资源等进行加工与整合(分析、归纳),吸收和消化(感知和理解),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从教学过程分析,学生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点。

首先是学习动机的引发阶段。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学习过程的首要问题是激发学习动机,没有动机就没有动力,要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是贯穿整个学习的始终。让学生先明确学习目标,给学生提出自学思考,明确自学任务,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纠错,这些都是蔡林森教学法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做法。

其次是感知知识的阶段。书本知识对学生而言是间接经验,必须要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让学生形成对学习对象的知觉形象、正确的表象和想象,这是为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知识打基础,目的是促进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所以课堂上,蔡林森强调学生对课本的学习和感知,建立学习的感性认识。

其三是理解知识。引导学生把感知的材料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维加工,把事物和规律上升到理性认识。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一过程主要由教师利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方式来引导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理解,而蔡林森教学法则主要运用课堂的检测、练习的纠错更正和讨论,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于这种形式是在先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更有针对性,效率更高。其四是巩固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把知识和原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中,也是课堂教学重要阶段。只有将知识和原理记忆在大脑中,才能进一步地学习新的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蔡林森教学法的精妙不是强迫学生进行机械的记忆,也不是单调的重复促使学生记忆,而是通过目标要求,自学、指导、独立完成检测习题,通过讨论、更正、交流、互动、合作等具体的学习环节,使新知识和原理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不断的展现,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环节中不知不觉地记忆知识。

其五是运用知识,教学中当堂运用知识并通过运用而形成一定的技能,是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这也是蔡林森教学法区别其它教学法,追求课堂教学效果,减轻课外课业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的经典之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是孤立的强调或突出掌握知识的某一阶段,而是把五个阶段有机的、完整的统一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使其在相对独立中有机关联、有机渗透。

(二)坚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

根据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因材)来制定课堂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对不同类别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方法和要求,这是因材施教的本意。在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下,面对四十人左右的班级教学(而且一个课任教师一般是面对二个班级,有的甚至是三到四个班级),要在课堂上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几个方面的问题是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第一,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教师有时间开展分类教学吗?有机会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学吗?第二,要课后开展个别辅导既要辅导学困生,又要促进好生的提高,同时还要批改作业,开展教研备课活动等等,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吗?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是把教学的起点放在中下基础生的身上进行教学,还是把教学起点放在中上基础生的身上进行教学?哪种选择更容易开展教学并完成教学任务?哪种选择更好的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对于前二个问题,只要了解教育,只要实事求是的回答都不可能出错。按传统的教法先教后学,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实施因材施教的,如果把教再局限在教师身上,这一教学原则就更“原则”了—— 只能是一种理想了。

但是,洋思和永威的教学实践不仅存把因材施教作为教学原则,更多的时候还把其当作一种教学方法。他们承认有个体差异,但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要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即做到“人人清”,没有学债就可以杜绝差生。而且蔡林森认为,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更多的责任在老师(家庭教育有影响,但可以在校获得校正),因为他认为孩子一出生不是差生,在幼儿园也不会有差生,刚上小学时没有差生,为什么到了后来就成了差生?主要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关注到每个学生而且人为的分等,使学生形成了知识厌恶,慢慢的失去了学习兴趣,成了知识基础差生。

对于因材施教,洋思和永威的做法首先是对教学的认识给予更新,他们认为教可以是学生的自教—— 自我学习和思考,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的互教—— “兵教兵”中的有序讨论纠正错误,分析原因,说清为什么。其次是对教的时机和顺序进行调整,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其三是提高教的针对性提高教的效率,根据先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有组织的开展教的活动(先由兵教,不会的由教师教)。没有问题或只是极个别的问题,学生学会的问题,学生能够互教的问题教师坚决不教,课堂上只有教师施教的时间越少,因材施教的压力才越小,学生课堂知识掌握得越好,课后的个别辅导就越容易。其四是对因材的材进行课堂把握,这才是学情,学生学习的情况。在课堂上完成作业的意义不仅是减轻课后的课业负担,不仅是杜绝假作业,更重要的目的就是让教师能够及时地批改作业(不能当堂批改),通过作业发现问题,进而进行因材施教而且是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有精力的情况下再指导好生发展。

对于第三个问题,蔡林森的实践认为,把课堂教学的起点放在中下基础生的身上,只要“兵教兵”教学环节做到位,不仅可能帮助中下基础生掌握知识,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还可以促进中上基础学生的发展和提高。蔡林森认为,在课堂上对新知识每个学生都是初学者,只不过学的快慢的问题,基础差的学生容易出错,这是帮助差生纠正错误的机会,也是给基础好的学生帮助他人和思考为什么的机会。开展有序的“兵教兵”活动得益最多的是中上基础的学生,这符合古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的道理。

所以只有面向全体,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一种全新的境界良性互动的结果。

(三)顺应教育发展趋势,体现教育的共同追求

当今世界智力产业、知识产业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产业,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意味着人类正迈向一个全新的时代。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发展,体现人类的共同追求,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可用五化来归纳:教育终身化、教育民主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的信息化、教育的国际化。当今世界教育的共同追求可用六个学会来体现: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负责。

五化趋势、六会追求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蔡林森教学法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发展,这一教学模式的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先学的安排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进而实现终身学习,使学习成为人的生活的一个部分。二是通过紧张、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和思考,通过更正、讨论、交流来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三是重现认知能力,相对较弱的所谓“差生”的发展,把教学任务定位在全体发展的层面上,这是负责任的教育,也是促进教育公平,体现教育平民化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四是通过“兵教兵”教学活动安排和课堂教学“日日清”要求,来提高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所必备的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关心他人的品质和对自已负责,也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意识。所以,蔡林森教学法是符合教育发展要求,体现社会对教育期许的教学模式。

六.运用蔡林森教学法的三个基本要求

(一)思想要解放,观念要更新

先学后教少教或不教这些观念和做法与传统的教学教法,和传统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和社会对教育的一贯认识有着巨大的反差甚至是颠覆。对一般教师而言,特别是教龄十五年以上的教师,在课堂中先讲概念原理、再讲例题、学生跟着理解、模仿再做课堂练习,教教材完成教学进度早已轻车熟路,有的甚至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总结出一套较可行和成熟的教法,要从头开始谈何容易。对学生而言,听课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如果老师少教或不教 那还要老师干什么。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课堂学习习惯,对于教师的依赖要想一下改变,也是要动脑子、花精力,甚至在一段时期内,更多的是对正常的传统的教学秩序的“破坏”。家长和社会对少教或不教,有可能会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事,靠自学靠“兵教兵”那还要学校干什么?要老师干什么?对学校的管理者而言,也有担心这种改革模式可能会使差生放任自由,因为他们担心教师教的同时他们都在做小动作、睡觉,让他先学那不是对他们更是一种放任式的解放。而且这种放任可能还会影响到中上学生的学习,结果两头都末得。

凡此种种,在进行教学模式和探索时都要事先给予研究,不破不立是指对旧的模式和秩序进行改革,确立新的模式和秩序。如果探索者或改革者对新的模式和要建立的秩序末能胸有成竹,不了解改革的阻力来自哪方,用什么办法给予解决,那么不破不立的愿望就会成为支离破碎的惨局而不可收拾,其结果必然是把先进科学的可行和可操作的模式束之高阁。

所以,在运用蔡林森教学法时,一定要对学的观念、教的观念,对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重新的把握和认识,对现代的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及现代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要有清醒的认识,对教育如何适应现代化,教育自身如何加快观念现代化要有一个整体的思考和对策思路。在此基础上要多方和社会进行必要的交流和沟通,要分析为什么课堂上有学生睡觉做小动作,什么原因?家长要协助做什么事,分数和能力素质是什么关系?哪个更重要?我们准备怎么培养等等。通过宣传来取得社会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二)要因地制宜,求实、求变,不同科目不同运用

教无定法是一个普遍原理。蔡林森教学法在洋思和永威的实践和探索已有二十八个年头,在如此漫长的实践中,他们对不同的科目和不同的年段总结出了不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操作模式。原理一样但操作不同,有时对象不同模式还要做适时的调整,所以一切以学的好坏为标准,一切为学服务,实事求是,在求实基础上求变化、求适应、求发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操作方法

1.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操作思路 所有的小孩都喜欢自己学走路,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所以在小学运用这种教学法是非常符合发展特点,学生最喜欢这样上课。

但是小学六年的跨度很大,且年龄小知识少,因此低年级要多“扶”,让学生学着走,而高年级要多“放”,让学生多自主,具体而言就是:第一把教学法中的三大环节变成小学数学和常识课教学中的“四个一”的教学法,“看一看 做一做议一议 练一练”,第二把它变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个比 ”,即比读书、比认字、比写字、比默写、比说话、最后比堂完成作业。这里的每一个“比”都是一次“先学后教”。第三小学低年级的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和要求,教师要用儿童的语言进行口述,而且要让小学生听懂,记住并且感兴趣。第四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教材简单、内容少的特点,坚持小步教学,即先学一点、再教一点、再学一点、再教一点、逐步循环。第五要坚持实事求是地运用这种教学法,有的学科刚开始只得老师先读先教,但是只要学生学到了一点知识,就可以让他们由旧知识去学新知识,只要有的学生会了 就让会的学生去教不会的学生。

有兴趣的教师可根据《教学革命》一书中教学案例和小学学科教学操作方法,学习具体做法。

2.在中学各科教学中的操作思路

初中生已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但是初中学科门类多 学习负担变重,而且初中生自尊心更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所以希望有自由的发展空间。高中生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则更强,而且更善于独立思考,所以在初高中进行这种教学法效果是很理想的。也更具有知识和能力基础,要注意的要求是: 第一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要尊重、爱护、鼓励、赏识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第二既要坚持全过程引导学生自学,又要灵活运用操作方法。学生基础差或教学难度特别大时就多引导,反之就多给点自学时间。学生自学后不会的多,教师就多讲点,反之就少讲点。学生自学后没有不会的就不讲,科目不同、年级不同、课型不同,运用时要有所变化,一切从实际出发,但一定要坚持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自学,使学生自学成为一种习惯并养成能力。第三初中教师要熟悉小学教材,高中老师要熟悉初中教材。第四要注意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渗透,尽量为学生节省时间多自学。

中学各科教学中的操作方法及案例,有兴趣的可以具体阅读《教学革命》一书,并根据案例去实践。

(三)要相信有实践基础的经验模式,要有坚定的信念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编在分析总结“蔡林森教学法”的文章《解放“学习力”—— 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背后》(发表在《人民教育》2009年第21期)中有一段精彩的议论:“的确把孩子内在的向上发展的欲求激发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比如独立思考、动手试错、自我纠正等等)完全交还给孩子,把孩子扔到知识的海洋中让他自已去吸纳,去搏斗乃至去吃苦,一句话,就是给学生主动求知、自学与发展的自由,还会有教不好的学生吗?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洋思和永威的教学理念,也是蔡林森教学法实践的总结,相信每一个孩子,只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爱护,有关注和肯定小孩学走路学讲话时的那种态度-----那时没有人怀疑小孩,有的只是肯定和帮助-----每一个孩子都会得到发展和进步。

同样,教师对自身也要有信心,对正确的要能坚持,敢坚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那么毅力和信心就会结出香甜的果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第三篇:学习蔡林森

学习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体会

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先揭示课堂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通过检测,暴露出问题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时,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情灵活地进行。有时可集中学、集中教、集中练,有时可分散学、分散练,有时可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

我理解的“先学”,不单单是指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相关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重要的是教师的学前指导要到位,才能使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很快进入自学之门。自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读课本、看例题、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等。“后教”不是教师漫无边际、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在巡视过程中,要通过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板演、提问等形式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启发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然后通过学生讲解或相互交流,让已经学会的学生教不会的,促使学生相互帮助,达到会的更精,不会的变会的双赢目的。如果发现确实学生都不理解的再由教师做引导、讲解。“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当堂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在课堂上所学的重点和难点。坚决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激励学生独立快速地完成作业,如竞赛、考试等形式。当堂训练要达到准确检测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准确信息的目的。

通过把这种教学方法实际应用到教学中,我体会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优点:

1.使师生得到了解脱。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原来的讲授者变成了组织者,不但解放了学生,而且解放了老师,解决了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苦,老师满堂灌、学生不想学的问题。

2.学生自学能提高教学效率。以前我们总是惟恐学生学不会,就细讲、细讲、再细讲,重复了一遍又一遍,耽误了许多时间,效率当然谈不上。而让学生先自学,再检测,就促使学生不得不深入地动脑去学,仔细得自己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办法找到了,知识也学会了。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于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之后就要自己做出练习题,学生就有一种紧迫感,如果不努力看书自学就会落后,只有争先恐后的动脑学习。

4.有利于转化落后生,培养优等生,缩短差距。由于教师不讲,学生自学,教师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去了解落后生,针对个别情况个别辅导。而优等生本身知识就学得牢固,理解得深刻,再加上能给别人做讲解,做别人的老师,更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积极性,会更愿意努力学习,水平也就越来越高。

5.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下负担。课堂上学生由于自主学习,理解深刻,就能当堂完成作业,课下不需要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就能够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总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如果能够恰当的掌握、运用,不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还能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素质。

第四篇:蔡林森心得体会 文档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读后感

暑假里,我认真研读了蔡林森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后,感受颇深。在教学上,蔡林森校长创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在提出“明确学习目标;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当场批改”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这本书中,作者并不是用大道理来说话,而是用大量的事实和案例告诉我们:让学生走在教的前头,让学生先探索,先体验,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产生障碍,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把学生一开始就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成为“后教”的依据及重点。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科书上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们自己学习,在课堂之外学习”。因此,“先学后教”不仅是一个先后次序的问题,更是突显和落实教学核心的问题。无疑这是正确的,是科学的,是先进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其中蕴含的却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对课堂结构的每个步骤的操作,每个步骤要达到的目的,每个步骤所蕴含的意义及高效完成每个步骤应注意的事项,都熟透于心,时间把握得恰到好处。课堂上,教师们已经退居二线,教师就像“引桥”、“路标”一样将学生引向自学的“高速公路”。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主、自

律、自助、自动”的学习精神,它让学生获得的是能力,是习惯,是自信,是乐趣,是自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减负与提质并行的轨道。这种教学法唤醒每个学生的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能够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学习力量,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学们成了学习的主人,都有了责任感,都能像竞赛那样紧张地看书、练习、更正、讨论,最后又像竞赛那样当堂完成作业。这样课堂上有静有动,静中有动,学习效率就特别高。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能够达到堂堂清,能够“培尖”“补差”。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仅能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达到不教,还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了课堂的有效性,并做到了课前不预习,课后没作业的学生课业减负。

当然,不能生搬硬套地使用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总之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课型是动态的,学生的思维呈运动状,知识、技能和能力呈积极状。人人有练的机会,学得主动,学得轻松,两极分化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不光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多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让学生终身受益。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学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正确地把握教材,精心的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充分的相信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对教材中一些学生能看得懂的知识,不作过多反复累赘的讲解,采用让学生自学探讨、自行实践;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或难以理解的内容,则

围绕这些基础知识设计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甚至争论,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目的。变讲为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寻找规律;引导学生感悟理解知识,体会知识的逻辑和应用性;引导学生积累,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第五篇:学习蔡林森心得体会

学习蔡林森的心得体会

沭师附小 徐光

近日,我读了“蔡林森在永威”的报道,感到蔡先生是一位思想开阔,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教育家和改革家。在教学上,蔡林森校长创造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提出“明确学习目标;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学生汇报自学结果;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当场批改”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能唤醒每个学生的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能够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学习力量,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学们成了学习的主人,都有了责任感,都能像竞赛那样紧张地看书、练习、更正、讨论,最后又像竞赛那样当堂完成作业。这样课堂上有静有动,静中有动,学习效率就特别高。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反馈信息,能够达到堂堂清,能够“培尖”“补差”。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仅能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达到不教,还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了课堂的有效性,并做到了课前不预习,课后没作业的学生课业减负。我想我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尝试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在自己的课堂上。当然,决不能生搬硬套地使用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要正确地把握教材,精心的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打造最适合本班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于蔡林森校长,更让我感触深刻是他的勇于吃苦、善于吃苦、乐于吃苦的精神。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没能给子女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是留给了他们吃苦的精神,正是这份最大的精神财富,才使他们个个都取得了成就。

在以前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感到自己最缺乏的就是这种能吃苦的精神。以前在市实小时,分管教育的史校长也多次强调过要一线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把作业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等等。自问我当时做得还不错。可是和在洋思和永威任教的老师比起来,我觉得他们做得是那么好,由于他们是发自内心的爱学生,爱教育,所以他们的高效课堂是水到渠成的打造成功的。而我呢,却是因为每个星期校领导和骨干老师都会随堂听课,教委领导也会随时进校进班听课,有时一星期能被听两三节课,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来督促自己精心备课上课。记得有一个星期,我已经被卓校长听过一节课,教导主任听过一节课,所以周五的一节品社课,我没有认真地备课。可是在早上8点半的时候,年级主任张主任急匆匆地通知我:上午第三节课教委领导要听我的品社课。我是做梦也没想到,当时急得直冒冷汗。幸亏我的课件都是提前两个星期完成的,于是匆忙备了课去上,课堂效果还算理想。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能不把握好教材、把握好学生、把握好时间,兢兢业业地来上好每一节课呢?说实在,当时我的高效课堂是被“逼”出来的。

本学期调到沭师附小,原想工作节奏可以放缓一点了,谁想虽然没有那么多的领导来听课,但是这里的老师不管是年龄大的,还是年轻的,一个个都是那么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自觉地备课上课,精心地打造高效课堂。特别是听了学校骨干老师的几节课,我感到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科学而严谨,契合学生实际,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这些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不光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

方法,更多的的他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蔡林森校长离我很远,可是却好像又离我不远,因为我在沭师附小的领导和老师身上看到了他的影子,我为自己能成为附小人感到自豪。

是啊,我们确实应该向蔡先生学习,学习他的人格,学习他的理想,更要学习他吃苦耐劳的精神。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决心要在实践中靠自己吃苦教好学生,干好工作,当一名合格好教师。

下载蔡林森教学法培训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蔡林森教学法培训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蔡林森这样当校长

    蔡林森这样当校长 到过洋思,到过永威,写过蔡林森的文章,自以为对这位著名的教育家型的校长了解了,其实仅仅是皮毛。 不久前又到永威,在学校生活了三天,听了一些课,看了永威的老师怎......

    读蔡林森的(5篇材料)

    读蔡林森的《教学革命》的体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我真的学到了很多,这周我认真拜读了蔡林森校长的《教学革命》一书中的第三章,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

    蔡林森先学后教读后感范文

    蔡林森先学后教读后感 读完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材料,我深深地觉得,“教学革命”是蔡林森多年基层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之谈,凸显了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拳拳之心。 一、“......

    蔡林森报告会听后感(合集5篇)

    蔡林森校长先进事迹报告会听后感“蔡林森,一位享誉全国的基础教育领域的明星校长,在成功缔造出洋思经验,光荣退休之后,不远千里,从江苏来到河南,走进永威(沁阳市一所农村民办学校),在......

    蔡林森专家讲义(五篇范文)

    求实打假,才能高质轻负 ——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体会 沁阳永威学校 永威学校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主......

    蔡林森《吃苦是福》

    《人民教育》:蔡林森谈“吃苦是福” 编者按: 2010年第21期《人民教育》登载了原江苏省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同志的文章《吃苦是福》,叙述了蔡林森同志逐渐成长为名校长的经历。......

    蔡林森校长在沁阳报告

    蔡林森校长在沁阳报告 我想说说心里话,讲讲人们容易忽视的问题.争取让老师们有点收获,不会浪费时间,今天我着重汇报,要讲的题目就是《有效的课改》.现在,提高教学质量.有效的课改,......

    蔡林森先学后教学习心得体会

    “蔡林森教学法及其思想解读”心得体会 这周我认真阅读了《蔡林森教学法及其思想解读》,对洋思中学和河南永威学校所实践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更深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