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 “问题导学法”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特点[最终版]
论 “问题导学法”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特点
林海桂
湛江师范学院实验学校
摘要:在新形势下的历史课堂上,如何适应新课程要求,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一个良好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确立更是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问题导学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特点,以此来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和教会学生自觉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
历史
教学过程
特点 正文: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特别强调“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如果能切实的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这会使得教学过程在课后学生能积极的转化为教学实践,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下面就对“问题导学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问题导学法”的核心在于“问题”,所提的问题必须要精心设计。教师就像一个钓鱼教练,与其直接给学生鱼吃,倒不如教会学生怎么去钓鱼,而问题导学法就是教学生为了生活,自己自觉的去努力钓鱼。这就是所谓的“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但是钓鱼也有钓鱼的方法,方法不对,学生也是很难钓到鱼的,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必须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设计,使问题达到最优化的程度,让精确得当的提问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达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而提出问题在历史的课堂教学中,也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设计问题必须要准确无分歧,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例如:提问“秦灭六国在何年?灭了哪些国家?”这一问题在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上就是含糊不清的,容易使学生误认为六国是同一个被秦所来。后来我改换成“秦灭六国是哪一年完成的?先后灭了哪六国?”,学生回答的速度非常的快,而且也非常的准确。所以问题明确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准确性也就体现出来了。
第二,设计的问题也要有启发性,进而培养学生主动散发思维的能力。因为只有能启发和激励学生思维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为此,教师应根据具体内容,具体对象,精心设计“若隐若现,可望可及”的提问方案,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随着历史知识的展现,积极思考掌握历史知识和内在联系,分析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和逻辑过程,使学生问有所思,思有所得。要做到问题具有启发性,问题设计的角度就必须新颖。例如:在课堂上讲到洋务运动的作用时,刚开始我的提问是“洋务运动的作用是什么?”,就显得平淡无奇,学生能回答的就仅仅是读课文里面的内容,难以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后来我换了另一角度问“为什么说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样的效果使得学生瞬间就积极起来,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问题的新鲜有趣,简介也是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达到良好的启发作用。
第三,设计问题也要注意层次性,体现“分层教学”的重要教育意义。因为每个学生的层次不同,掌握的知识程度也不同,这也是学校教育提出“分层教学”的意义所在。为此,教师要认真的去抓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以此为设计各个问题的依据。在教学的实践中,根据学生实际,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分层次,有梯度的设问,把学生思维逐步引导向更深层次,让学生在克服重重困难后获得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未知欲望,从而更加主动地继续钻研和探索。
第四、设计问题要有趣味性。如果问题的提出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课堂上回答者寥寥无几,气氛沉闷,无论老师怎样苦口婆心,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就是不高,老师上课的热情就会下降,只好用自问自答或者点名学生回答来圆场。由此可见,问题设计的好坏是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导学”效果的关键。
二、适当提供史料,是“问题导学法”的基础。在学习教材内容的时候,也要给学生提供带有相应问题的史料。
自学材料,包括教材内容和课后提供的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史料。因为光靠教材,学生一开学可能就已经把教材翻几遍了,再想让他们去认真看的几率比较少。所以我在课后也不定时的提供一些结合教材内容的史料,包括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故事,以此来吸引学生关注史料,并且更好的去理解教材内容。
给学生提供自学史料,要注意要附加相应的问题。往往很多历史老师给学生讲完了相关的历史故事就过去了,而学生关注那些故事的知识点也就跟着一起慢慢的淡忘。如何能在讲解完史料后,再吸引学生课后去找更多的史料学习,引导学生把史料跟课文教材结合,才是“问题导学法”的基础所在。在展示史料讲解相关内容时,或者在课后给学生提供史料时,附加相应的问题,有了问题,学生就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生的思维活动就会具有一种要去解决任务的意识,从而使他们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这种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学生自觉钻研材料的过程,就是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已有的方法去完成材料提出问题的过程。进而把教材的内容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如果课堂时间有限的话,要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也要求学生必须提高读书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就要根据不同的史料,提出不同的问题要求,指导学生采取不同的读书方法。
而在学生自学教材和史料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运用现成学习的方法,如勾划重点,列小标题,写节段概括等。这有助于指引注意和信息的加工,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新知识之间的关联。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养成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渐而达到“教为了不教”的境界。
三、“问题导学法”的根本在于“导学”,引导学生自己去学。
小学到初中,学科增多了,但是学生的学习思维往往都还局限于语数英三科,要想在那么多学科中,学生能在课后都还主动去学习历史,这就是“问题导学法”的根本所在——“导学”(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
首先,教师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教师作为“导学”的核心人物,这就要求教师也需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新挑战。最直接的就是面对学生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或许十分冷僻、故意刁难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很顺利,准确的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令学生更加的尊重和喜爱学习历史这门学科。所以教师的知识面不仅要专,而且要广。教师要站在时代的尖端,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和一定的理论功底,多发挥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的能力。
其次,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当、适时地演示课本插图、地图、实物等,及播放音像制品等直观资料,也能体现“导学”的根本。如:在讲“西安事变”一节时,考虑到学生喜欢看电影、电视这一特点,便在课堂上让学生先看《西安事变》录像中“华清池捉蒋”的片断,并让学生简要复述片段的几个情节。通过屏幕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学生如身临其境,然后指出,这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的生动写照,那么张、杨为什么要扣押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结果怎样?影响如何呢?中国共产党对这一事变又持什么态度?为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学生就会主动的去看教材,主动的寻找相关问题的答案,以此更好的达到“导学”的效果。
四、结
论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问题开始,问题也是深入学习的起点。而“问题教学法”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力求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质疑、思考、讨论和探索中尝试一种自我思考、自我体验,并且自我获得知识的过程。甚至无形中促使学生在课后能时不时的想到历史,学习历史,发展历史,创造历史,这样才能达到“回归历史”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宁裕先、熊守清等主编:《历史教育方法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2)胡永生:《中学生研究性学习得方法与范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3)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4)山东郯城第一中学“六步骤思维启智导学法”资料,课题组编;
(5)杨子坤编著:《特级教师点拨历史》,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9版;(6)《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7)《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第二篇: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规范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
操作规范(建议)
第一部分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特提出本教学模式。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学科和课型,用于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第三条 本规范的意见为指导性意见,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改进。
第四条 本操作规范由各实验学校教务处负责总结和搜集改进意见。
第二部分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五条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课堂活动始终围绕问题而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应呈现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六条 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以引导为桥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实现教学目标,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第七条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问题引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生成。
第八条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第一阶段: 预习思考,自主探究。第二阶段: 展示交流,合作探究。第三阶段: 针对训练,巩固提高。第四阶段:回归教材,反思再探。
第九条 教师备课要以问题为切入口,将教学目标问题化,同时考虑如何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第十条 科学引导,自主自悟。“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关键——“导”:巧妙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适时点拨,启迪思维。
第十一条 针对训练,巩固提高。每堂课在初步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围绕教学任务进行针对性训练,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
第三部分 附则
第十二条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为课堂改革的一种新尝试,要注意积累经验,总结改进。
第十三条 要切实理解和把握“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主旨和核心,创造性地运用。
邓州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二0一0年九月
第三篇:浅析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浅析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2017-03-29 15:22:48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年2期
付心中
【摘 要】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本文则从家国情怀教育角度着手,对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进行探索思考,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体现历史教育功能。
【关键词】家国情怀;历史教学;运用
从先秦时期宗法制起源,家国情怀就一直延续至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是家国情怀在传统文化中的真实写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认为,历史课程应该“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历史意识和文化素质”。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社会问题,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大有裨益。
一、家国情怀教育
“家,居也”,“国,邦也”,“情怀”则指情感、认同感、归属感等。从字面意思来看,家国情怀则主要是指个人对家、对国的基本情感和思想心境。作为思想领域的“家国情怀”,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而最终形成的。首先,家国情怀萌芽于士大夫阶层的自我优越感的沉淀。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但“士”却为人推崇。“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赢、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都是最早家国情怀的直接反映。其次,魏晋时期,士大夫的共同意识逐渐上升,孤芳自赏现象较为突出,传统立德、立功、立言无法施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下营造出远离自现实,属于自我的“精神家园”。最后,政治变迁和王朝更迭使得诸多遗民旧臣不忘古国,“家国情怀”逐渐成为某个阶层乃至民族的共同意识。例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屈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诸多文人墨客的思国、忧国心绪逐渐被沉淀起来。进入近代社会后,西方列强的入侵则使得国内割地赔款、国破家亡,文人志士在救亡图存过程中不断自省,最终形成“家国情怀”。可以说,“家国情怀”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至今的沉淀下来的文化遗产,在近代特殊社会形成的思想产物。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家国情怀已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家国情怀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培养个人追求家庭幸福、国家富强;理解国与家的相互关系,培养个人的爱国情感;树立个人高度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高中历史新课标要求,通过历史学习,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落实于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豪感和责任感。自豪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国荣一体意识层面,责任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居安思危意识层面。
二、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对策 1.教学设计层面 首先,创新教学内容。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和评价主体。历史教师首先应该把握历史课程标准,了解历史设计基本思路,明确历史课程三维目标。历史教师应该配套相关学术论文以及相关专著,以确保课程设计更加科学。除此之外,“一标多本”的教材制度为历史教师备课提供众多的教学资源。以近代史抗日战争为例,人民版偏向于专题式,人教版则注重时序性。且两个版本提供材料同样有所区别,这都为历史教学资源整合奠定重要基础。
其次,“因材施教”永远是教师恒古不变的话题。学情调查是历史教师教学设计的先决条件。学情调查可以从学生身心特征、知识储备、班级纪律、学习积极性、教材内容特征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解。以任务评价课程为例,高一学生知识面较窄,缺乏评价标准,历史教师课程讲授应该以基本事实阐述为主;高三学生的历史知识较为全面,价值观较为成熟,教师则应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和人物评价。
最后,创新自我教学理念。历史教师不断更新自我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理论,提升自我教学能力。再以近代人物李鸿章为例,传统定位下主要为“卖国贼”,但如今社会整体层面认为其在引领中国近代化方面,功不可没。教材具备滞后性,但考试内容、学生知识却并不之后,如何引导学生“辩证历史看待问题”,需要历史教师较为深厚的功底。
2.教学方法层面
历史课程通常由讲述法、图示法、视频解读法、课堂活动法等。
讲述法是历史教学主要方式。历史讲述法必须要注意顺序、目标,且具备感染力,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例如,利用《辛亥革命》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就可以引入林觉民的《与妻书》,将情感带入,渲染课堂气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情感。除此之外,讲述法对历史细节处理同样具备良好的促进作用,以《辛丑条约》为例,突出中外国力对比,让学生意识到条约对中国的破坏性,最终达到细化课程内容。
图表示法是历史教学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方法,简洁明了,以较为直观历史数据来展现历史场景。例如涉及到家国情怀教育时,就可以以圆明园事件前后照片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深思,不断拓展学生思维,深化学生情感。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解读法同样被引入现代历史课堂。例如以都江堰文化遗产解读为例,对其构建结构、运作效能的解读,单穿的讲述法则难以理解,但短视频的解读就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节约课堂时间。历史教学必须根据学生实际需求、教师专业特点和教学基本内容而定,不断推动课堂改革实施。
家国情怀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尚需要时日,希望家国情怀教育能够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吴晓棠.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3]徐敏.在历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尝试[J].教育探索,2000(3)
[4]袁崇顺,范存俊.历史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5)
第四篇:关于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史料选择和运用的研究
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题目:
关于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和运用的研究
引言:
自从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课堂就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对于历史教学来说,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史料的使用,多媒体能够使历史教师有条件在课堂中展示史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同时也体现了历史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因为历史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它不可再现,亦不可重演。这个特点决定了只能通过历史遗迹、遗物、文物资料和文字记载等历史资料来研究历史。这就决定了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史料教学具有明显的优点: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史料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它拓展了历史知识,往往能够把学生带进历史的时空,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并通过对各种史料的分析,来印证课本中的结论。
但是在选择和运用史料的过程中有出现了很多问题,如选择在什么时候使用史料,史料的难易程度如何把握;怎样帮助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怎样充分利用史料解读史料等等。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历史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材料都是千篇一律,而且在运用的过程中只是非常肤浅的得出某个知识点,而没有充分地利用史料来挖掘信息以更好地把握知识点,这就经常使整个教学成为一堂史料堆砌和知识点灌输课,造成学生不仅不能理解书本中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而且大量的材料又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使得教师被多媒体束缚,使得材料的使用流于形式,为了使用材料而使用材料,而不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以更好的理解知识点而使用材料。而史料教学的优越性就难以体现,甚至变成教师的一项任务,课堂的一个缺点,学生的各种负担。
正文:
一、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的选择
史料的选择是教学过程中运用史料的一个前提,只有选择好史料才能够有可能很好的运用史料,达到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史料的选择上存在着很多问题。
第一,教师在选择史料的时候很多是拿教参上的资料或者是网络上教案中的资料,这会影响史料的可靠性和教师对史料的理解。因为很多教参上或者网络上的史料都是没有出处的,或者即使有出处教师也很少会去原书中翻阅,这就会造成史料的真实性下降,也就是说教师所用的史料不一定是真实的。而且有的史料往往是“断章取义”,或是一句话,或是一段事。而教师又极少回去原书中寻找这则史料全部,了解这个历史现象出现的背景,这就很容易造成教师对这则史料理解偏差,造成教师照着史料的文字去分析,这不是史料的解读分析,而是语文中的阅读理解,将史料当成文言文或现代文来解读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
所以在选择史料中,教师最好首先就是要立足教材,如果教材中的材料能拿来用尽量拿来使用,但还是要去原书中仔细研究这则材料;其次就是选择和书中提供材料有关的史料,比如都是出自同一本论著等;另外,教师应该有一个自己的资料库,来选择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史料,并且要特别注意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了解史料的出处、历史现象的背景、结果、影响等;如果是使用别人课堂中用过的史料,更应该仔细斟酌,必须自己先充分而全面了解这则史料,绝对不能拿来就直接用。
第二,教师在准备史料中的第二个误区就是自然地将史料就理解成为文字材料,其实图片、曲线图、数字、表格、视频等都是史料,另外不一定是用幻灯片明确展示出来的才是史料,教师在课堂中说的历史小故事也是史料,这些比干巴巴的文字生动形象,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介绍历史人物的时候,可适当补充历史的人物的画像、照片或手迹、名言、代表作品;介绍历史文物、古迹时,最好展示真实的文物、遗迹图片;在介绍历史事件时,可播放相关的录像资料。这样可以穿越时空的约束,再现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处于活跃状态,提高课堂效率。
第三,史料教学开始流行后,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就非常喜欢用史料,特备是将课外补充的史料。有时会将一堂历史课变成史料的堆砌和分析课,而且所用的史料又篇幅很长,很难找到重点,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对教材知识也难以很好掌握,使得课堂教学效果极差。所以教师在选择史料时必须要适度,这个适度又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选择使用史料的知识点要适度;在一堂课中完全不需要每个知识点都用史料,一般可以用史料来介绍背景、作出评价、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其次选择使用的史料长短要适度,史料特别是文字史料绝对不能过长,一般来说要保持在150字以内较为适宜,而且要针对学情,有选择的在史料中勾画出重点词句,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重点。再次选择史料的数量要适度,整堂课中补充史料绝对不能过多,否则会喧宾夺主,最要是用一两则史料就可以讲一个大问题说清楚,比如说解释某一历史事件的背景,背景通常有四五点,尽量不要一条史料得出一点,而是用一到两则史料就可以将整个背景分析全面深刻。
第四,关于史料选择过程中难易程度的把握的问题,因为史料的解析,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好的古现代汉语功底,较广的知识面。因此,我认为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按新授课和复习课来比较,自然是新授课中所选择的史料更简单一些,一般最好是能直接从材料中能够找到答案。其次不同年级学生运用的史料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应多用一些直观的、简易的史料;高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和稍难的史料。当然不同程度的学生选用不同难度的史料,这是显而易见的。
二、历史教学过程中史料的运用
如果说史料选择是史料教学中的第一步,那么接下去的史料运用,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史料的运用方法和运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史料教学的课堂效果,对教学起着很大的影响,也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史料教学的成败。经过研究,笔者认为史料的运用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历史材料,提炼观点,从整体把握材料。这一“整体把握”需要教师注重从材料的出处、注释、按语以及其他一些说明性文字中,挖掘到有效信息。每一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评论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因此在运用材料的时候必须要密切注意这些细节中隐含的信息,多角度多方位地去认识材料,从而才能让学生真正感悟历史,了解到历史是时代的产物,感受到历史的多面性。
第二,帮助学生区分历史材料的主观见解和客观事实,并指出其立场、时代局限性和社会偏见。如讲中国鸦片战争时可引用一段材料,即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讲过的一段话。“当中国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鸦片战争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战争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马士的立场是站在英国侵略者的立场上讲的,其主观见解是违背历史客观事实的,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是英国要侵略和掠夺中国,要打开中国的市场。
第三,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恰当地补充一些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得出历史结论。由于篇幅等原因,高中历史教材重点和难点内容并不是都有史料及思考题的,但是教材中有些重点内容教师一下子难以说明,或者只有历史结论而没有说明的过程,使学生难以理解,所以需要史实说明,做到论从史出。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估计到应补充史实的内容,并精心搜集补充史料来充实教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补充史料的同时必须设计一些相应的问题。因为学生只有通过思考和回答问题,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史料。关于思考题的设计最好能遵循以下原则:
1、问题必须是教材的重点。
2、问题要有坡度,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适用于不同水平的学生。
3、在设计问题时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切忌问题太难,当然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4、问题要带有一定的启发性,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启发学生积极深入思考。
结论:
在史料选择的问题上,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立足教材,将教材中的材料作为首选。其次要全面把握史料,包括史料的背景、史料的可靠性等内容。了解史料不仅仅是文字材料,应该有效利用数字、图表、图片、视频等材料。再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运用史料的时机和、数量和难易程度。最后,史料不宜过长,必须删节史料,突出重点。
而在史料运用方面则应切实注重史料的全面多方位解读,结合历史背景来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在补充史料时必须设计恰当的问题来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史料阅读的能力和对历史的感知能力。
总之,在史料教学中,史料的选择与运用联系紧密,哪一步都不可忽视。如果能更好地把握以上几点,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那么历史教学必将可以事半功倍。
附录一:
访谈
问题一:在历史教学中需不需要用到史料?为什么? 林生军老师: 教历史的时候当然要用材料,这是历史课的最大特点,历史教材就是一则则史料和对史料的分析,比如说我们这几天上的外交这一块,你们看那些外交成就,什么1950年和苏联建交,什么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些都是历史材料,所以对于历史来说史料是最最基础的东西。
问题二:为什么以前在历史课中感觉是老师都是不用材料的,现在的历史课都会呈现材料? 林生军老师:
谁说以前的历史课没有用材料?刚刚不是就说了历史书上都是材料。还有你们老师上课的时候就不说一些故事?(说的)那就好了嘛,这就是课外的补充材料啊!只不过现在都用ppt,就把文字打到ppt上了,就很明显的用材料。不过现在用材料很流行,大家都用起来了。问题三:是用材料好还是不用材料好? 林生军老师:
这要看情况的,比如说你找的材料很好,分析的也很好,那当然是用材料好喽。这样学生更好理解。但是如果你用不好材料,就还不如不用。朱挺老师:
我不喜欢用ppt上课,你们听过我的课也看到我就是一张ppt一专题,一般上课时候我就不会有放材料,最好的材料还是在书里,像书里都有什么资料卡片、课后练习,这些都是很好的材料。我上课都不怎么用材料,不过在让同学做巩固练习的时候就用材料,这样子可以加强他们的分析能力。
问题四:在历史课上解决什么问题的时候把材料呈现在ppt上比较好? 林生军老师:
这个又是要看情况的,你们有经验了就会有感觉,什么时候用材料。现在硬要说的话,就是在讲重点难点的时候用一下材料,不过如果重点难点是那种历史事件那就不用ppt,你嘴巴讲讲,讲的生动点就好了,遇到那种要分析的地方就用材料。刚刚朱老师说做巩固练习用材料也是一个用材料的点。朱挺老师:
其实是当你用书上的东西分析不透彻的时候,补充一下材料,不要明明可以从书上分析出来还在那里用材料,就增加学生负担,最终都要把重点放在教材上。问题五:在选择史料时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什么? 林生军老师:
最重要是的史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你把错的拿来用就完蛋了。朱挺老师:
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非常了解这个史料,而且要能够把它分析透彻。沈美丽老师:
我觉得你用的史料最主要是书中材料的一个深化,尽量不要很突然地冒出一个无关的东西来;而且补充的史料绝对不能很多,字数也不能很多。问题六:怎么把握史料运用的难易程度? 沈美丽老师:
这要看学生怎么样,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选不同难度的史料,比如说低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直观的、简易的史料;高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和稍难的史料。林生军老师:
还要看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比较简单有时候可以用一些稍难的材料,需要转一转的;问题难的话,即尽量也能够简单的材料,而且还要标注出重点词句。还有再用古文材料的时候,就要特别看一下学生文言文程度怎么样,否则他看都看不懂古文说什么,更不要说去分析它了。
问题七:针对史料设问要注意些什么? 林生军老师:
问问题的话这个很重要,你问肯定要有目的的去问,那你的目的就是要讲的知识点,既然你是问问题就不要太简单,问一些可以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也不能一步登天,一下子就拔得太高,如果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的话,最好是想走楼梯一样,一步一步来,从简单到困难,最后得出结论就比较好。
附录二:
参考文献
[1] 沈茜苓.谈史料教学在中学课堂上的运用.[J].教学研究,2009(04). [2] 戚青平.高中史教学应重视史料教学.[J].备课进修,1999(02). [3] 杜奎英.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课程教材改革,2005(10). [4] 陈霞.高中历史课堂如何有效运用史料教学.[J].新课程研究,2010(07). [5] 叶小兵.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探讨.[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2(03). [6] 张静轩.关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历史教学,2007(08). [7] 何巧瑜.论历史课中的史料教学.[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6(06). [8] 许凤荣.新课标下的史料教学例谈.[J].考试周刊,2009(02). [9] 霍春连.新课程背景下的史料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9).
[10] 杨国誉.谈中学历史新课改背景下史料教学的加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11] 张保祝.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基本内容探析.[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8(01).
第五篇: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波利亚教与学的“主动学习原则”认为:“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中学阶段在所有的教学方法中,利用率最高、渗透性最强的当属“问题式”教学方法。历史教学法中问答法的运用立足知识基础,着眼提高能力,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问题激起思维,以探究产生共鸣,以争辩掀起高潮,以问题解决实现目标达成,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高效地完成初中历史教学任务。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答法的运用及探索
新课程教学已实施好几年了,但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仍存在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应试轻创新的现象,课堂教学以“满堂灌”为主要模式。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被动学习,每节课接触的不是生动有趣的问题,而是抽象死板的历史名词、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这使学生容易产生畏惧和厌恶心理,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这迫使我要改变教学方法。我常用问答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使传授知识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合二为一,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也深受学生的欢迎。其做法是:
一、精心设计
把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能力培养目标,思想教育目标,重要概念等设计成问题,提前一天告诉学生,便于学生预习。这里的关键是设问要老道,它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设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为什么四大发明的文明之花开在中国,却在西欧结果?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在中国是同时产生的,结局却不同?
(2)设问要注意与前面所学知识相衔接,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后是什么?有哪些影响?
(3)设问要有利于章节整体知识结构的掌握。如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在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情况怎样?
(4)设问要有利于总结,掌握规律性认识。如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有什么特点,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5)设问要联系实际,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与综合。
(6)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能引发思考的内容设疑。
二、把握主体
课堂上采用学生举手发言与老师点名发言相结合的方式,即为主动学习的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又遏制了被动学习的学生心存侥幸,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及时提示,点评把握主题,把握时间。这里的关键有两点:
(1)教师要把握火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不到学生想知道却不知道时不告诉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点拨他。既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又确保识记,理解的效果。
(2)点评要简洁,明确。不但对学科内容的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让失败者能总结经验,走向成功,因为任何失败者都不是徒劳的,让成功者收获成功的喜悦,这样所有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情绪体验。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旦风气养成,老师上课越上越轻松,学生上课越上越喜欢。
三、重视导言课,密切联系实际
当然,要确保用问答法上课顺利持久地进行下去,确保学生一如既往地钻研教师的提问,还需以下配套功夫:
(1)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视。中学的历史教育不是专业教育,除了少数学生由于特殊的兴趣对于过去的事情有所关注外,大多数学生主要是从现实的意义来接受历史的。所以,历史和现实的结合,既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深化到规划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例如,讲世界史《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中涉及到中东、巴勒斯坦和犹太人发展问题,这个问题是现实生活中不能回避的,也使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以“巴以问题历史探源和思考”为题目,让学生分成小组搜集资料和列出相关的问题,然后,从历史根源、巴以冲突现状、巴以和解的困难、国际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原因和巴以前景展开讨论,然后写出研究性论文。通过讨论,学生对民族冲突,战争与和平,国家稳定与发展有了更新的认识。此外,还可以通过丰富的史实和精彩的语言,改善课堂教学的气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多样的教学手段和丰富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等。
(2)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模拟情境中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间接兴趣。如在讲启蒙运动中三权分立思想,首先让学生回答:什么是三权分立,核心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和局限,当学生答出核心是权力制衡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得出权力制衡是手段,目的是防止独裁,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教师继续启发:既然权利制衡是手段,那么手段相同,目的可能不同,让学生联系中国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明朝的废丞相权分六部。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中国的皇帝用权力制衡来维护君主专制,从而掌握了殊途同归的一个特例,对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有了特别深刻的认识。
总之,课堂教学中运用问答教学法摒弃了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一言堂”的做法,也改变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功能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尤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