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生物分层教学中“分”的几点思考
对生物分层教学中“分”的几点思考
苏州市第十二中学徐伟
【摘要】分层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它首先明确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按差异施教,是对素质教育方法的新探索,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简单根据成绩分的分层教学对于过于感性化,易给学生贴标签而难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就分层教学中怎么“分”进行思考和研究,运用科学的综合分层标准,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将分层贯穿于教与学的全部过程,从而切实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和主体性教育原则。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生物;教学实践研究;综合分层
一、“分层教学”中“分”的思考
所谓的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被强调了几点: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②分层次③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协调教学目标和要求,使教学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中的易变因素,使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的可能性相适应,通过对学生实行异质编组或同质编组,实施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 以达到各类学生产生共振效应,使各类学生的素质达到分层目标的教学方法。简言之,分层教学,就是针对班内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经过努力得到最大发展的教学策略。了解了什么是分层教学,我们不仅要发问:
1、分层的原因是什么?: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要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那么艺术的、科学的对学生进行分层就成为了分层教学的关键,如果简单的、教条的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其实就是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一刀切的分割就不是分层而是分流,是人为的给每个孩子打上了A、B、C的标签,是人为的规定死了每一类学生的发展空间,那将让教师如何去为所有学生“最大发展”而努力呢?因此,分层教学的成败,关键是怎么“分”
2、分层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说,中考指挥棒下语数外等中考课目的分层不管教师如何科学、艺术,连每个孩子自己都会不由自主的用“考试成绩”这把唯一的尺子去衡量、去分层的话,作为非中考科目的初中生物学科就有了更多的选择——综合分层:第一,同一环节多标准分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根据不同标准提出不同的分层,让一个学生在不同标准下处于不同的层次,这个标准层次较高的那个标准可能层次就落后;第二,同一标准下也淡化不同层次的优劣,如果说根据成绩分,A类同学肯定比B类同学自我感觉优越的话,那么根据兴趣、根据技能熟练的阶段等标准来分,就算是C类的同学恐怕都不会有什么自卑感了吧,同时这才有可能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理解了这两个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分层教学是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后在课堂教学上提出综合多样化的分层标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针对性的备课、引导;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并针对性的评价。而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实际,在不同的场景中自主地将自己代入到教师设定好的层次中学习、实验、探究、作业并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分层教学”中“分”的实践研究
根据初中生物教学的特点,结合分层教学理论,笔者就怎么“分”这个课题在教学的几个环节进行分层教学实践研究:
1、激发学习动机的分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不同的学生喜欢生物、至少不排斥生物呢?因此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学习态度优、良、差分层的基础上,同时可以根据兴趣的多寡可将学生分为:A、对生物科学充满了兴趣(成绩有好有坏)B、因生物学不是中考科目而无所谓(大部分成绩很好)C、对所有的学习都报厌恶态度(成绩基本不好)。
初中生物的第一课“走进生命科学”的内容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精彩一点的话,当然可以牢牢吸引住A类学生,也可能吸引一部分B类学生的注意力,但C类学生可能仍与己无关。这时适当的谈谈高中理科选修生物的学生比例和成绩比较、生命科学作为最前沿学科的前景和展望,立刻可以让大多数B类同学成为生物课堂的忠实听众,同时也可以让A类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动机;再谈谈水果的保存啊、宠物的饲养啊、盆载的养护啊、减肥啊、美容啊、健身啊一些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后,即使是C类同学在生物课也不再是“陪读”了。
2、明确教学目标的分层: 作为教师心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确立分层教学目标:C类同学至少应该达到知识目标,B类同学应该进一步得到一定的能力训练,而A类同学应该更进一步得到一定的情感体验并对今后的学习有更高的促进。
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综合的评价自己:兴趣昂然的同学不一定是学习认真的,因此他们情感目标应该不难达到,但能力目标就有点难度了,而知识目标说不定反而达不到;学习认真的同学不一定是有兴趣的,知识目标肯定没问题了,能力目标教师重视度高点可能也没问题,情感目标嘛就比较麻烦了;一般厌学的同学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肯定问题很大,但能力目标说不定是他们最先达到。因此,每类目标都可能分为三个层次,处于不同目标的不同层次的现象,就会让每个同学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优先发展区”,然后再指出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应该就会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发展都有所触动。
3、布置课后作业的分层:
这里的作业是狭义的作业,即生物学科的《同步探究》和《补充练习》的书面作业,从此类作业的编撰来看,已经进行了分层:知识梳理应该是A类了,拓展提高应该是B类和C类了。如果再换一个标准呢?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态度、课堂学习效果等情况综合进行作业完成方式分层:一边翻书一边做、先进行复习后再独立完成、先根据课堂学习完成作业然后再翻书检查修改。这样不管选择哪类完成方式的同学都达到了知识巩固的要求,三类完成方式既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同时也是不同学习习惯的选择,如果再加上课堂经常进行作业完成方式的辅导,可能每个同学的学习习惯都会有长足的改善。
4、指导分组实验的分层:
初中生物是初中最早进入实验室的科目,在完成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结果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建立实验态度、训练实验技能。作为新的学习模式,除了学习态度会影响实验进程外,还有接受能力的快慢、动手能力的好坏和实验条件的制约、对实验对象的好恶等诸方面因素影响着实验过程。因此一般可这样分层:在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和要领后,一类同学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讲一步做一步,第二类快一点的同学就可以不必等大家都完成步骤而直接先自己完成以后的实验步骤了,最后在实验结束后还有第三类的一部分同学能进一步对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评价,并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或者独立设计类似的其他实验步骤。解剖实验慢的同学可能显微镜观察又快又好、显微镜操作好的同学会发现自己的绘图还不够好,实验操作遥遥领先的同学又不一定能完成分析拓展实验,因此针对不同实验或同一实验的不同步骤,这样的分层也是综合的,有目的的分层实施教学对每一类学生的不同实验技能都能有所促进,并使之不断进步。
5、进行科学探究的分层:
新课标实施以来,初中生物教学增添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科学探究,从教材的体系就可以看出,从一开始的教材详细给出问题、假设、计划,到只给出探究计划而问题、假设的个性化,到最后让学生自行设计探究计划,教材已经给出了三个明确的层次,因此从探究教学的组织上就可以对学生作出三个分层的目标要求:第一类能实际动手操作完成探究过程就应给予肯定、第二类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第三类能对探究过程进行分析整理并能自行设计同类探究。例如:初一一开学的“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就可以做如下分层:对全体同学的基本要求是至少完成一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的探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完成4组的全部探究过程,在完成探究交流结束后,再进一步提出对“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探究活动,让有条件的同学在课堂外,进一步自行设计、操作、分析、结论,并给他们充分的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成果,让所有同学都能分享他们探究的乐趣和成功。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差异,既表现在认知方面,也体现在情感方面。教育专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是不均衡的。笔者认为这就给分层教学科学、综合分层提供了可能和依据,分层教学本身就是建立在承认学生差异上,而综合分层是更进一步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差异,使“好”同学发现自己也有“高枝”没够到,“差”同学也能发现有自己够得到的“高枝”;并从学生有差异的学习需求出发分层实施教学,因人施教,鼓励学生勇攀自己的“高枝”。综合分层教学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有适合自己吃的东西,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阎承利:《教学最优化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3]周俊肖婵婵《分层导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学数学研究>>2000年第6期)
[4]沈娅芳:《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研究》中国教育技术网
第二篇:生物教学中分层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体会 ..................
作者单位:新疆喀什二中 杨国旗
由于我们国家目前大多采用集中办学,导致班级数目众多,虽然大多数学校已经将班级氛围几个层次,但这种分层是按照学生总分来分的,总成绩差异不大,但每一学科成绩还是有较大差异,比如生物学课。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实施分层分群递进教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个体差异性,使每个人的优势素质得以发挥,教学的时间、空间、资源不至于浪费。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达到“异步教学,同步达标”的目的,满足不同个性学生学习需要。
根据学生上学期学业测评成绩将全班学生分为I,II,III三个层,I层80——100分。II层70——84分。III层69分以下。I层学生态度端正,自学能力强,有良好的学习习惯,III层次相反,学习态度差,学习习惯差,动手能力也差,他们常常违纪,是全班的“尾巴”老师的“包袱”。II层同学处于I,III层之间,他们学习习惯一般,成绩平平,往往容易成为全班“忽略不计的群体”。通过I,II,III三个层次分层后,老师关注每个层次,根据其变化分层递进,从而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首先,老师在制定单元、章节和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时候就要分3个层次层。应先配合班主任对学生充分了解,掌握造成成绩差异的原因,对各层次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其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性格特质甚至家庭原因。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超越自我。为了满足I类尖子生学习需求,通过各种实验、实践活动发展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而对III层学生,教师要用“爱心”和“耐心”经常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培养学习兴趣,调整学习方法,弥补知识缺陷,培养求知欲,成就感与自信心。
其次,教学分层,通过教师领学(III层次)、教师点学(II层次)、学生自学(1层次)的区别教学,对问题的设计与完成也应该有不同要求,对A层我就放手让他们“自己走”自己探究寻找答案和总结,对II层,我会 “引导走”,让他们在书中找到问题答案,对于III层学生,教师就要采用“扶着走”,教他们学习和思维方法。
老师设计每一单元、章节和每一课时的练习题都应分三层次,分层练习采用不同层次不同难度不同标准来衡量每个学生,从而所有学生都应该可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多次重复后就会建立自信心,学习习惯也会慢慢改善,每一单元、章节和每一课时的练习题,教师都应设计I,II、III三类练习题。III类练习题比较简单,基本达标,按课标的要求设计。II层提高级,在达标级基础上增加较难额题。I层优秀级,增加新旧知识联系的综合性练习,提供与高考或竞赛类似的题型分析与解答。每层次学生按事先确定的目标,选择其中一类,并鼓励III、II层次学生在掌握本层次内容后选做高一层次的题目。实行这种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后,各层次学生学习大多积极性主动性显著提高,形成你良性竞争的学习气氛。
在分层练习中,由于练习的难度分别与各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为学生创造了不断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的条件.在分层测评中要注意及时评价,及时鼓励,让每个学生及时尝到甜头,及时改正错误.总之,分层教学有利于每个个体发挥最大的能力,但教师对学生的分层切忌一成不变,应随学生学习态度的改进、知识智力的发展、自学能力的增强,适时调整每个学生的层次。另外对降了一个层次的学生要特别关注,防止失败感和自卑心理的滋生,同时也要“打压”I优生骄傲的心理,对其提出更高要求,鼓励拔尖,实行动态管理,帮助全体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班级整体成绩显著提升。
作者单位:新疆喀什二中 杨国旗
第三篇: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生物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由于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主观努力程度和基础等的不同,各学生之间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那么我们该怎样更好地实施教育,从而使学生面对差异同样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呢?一位教育人士说过:“分层的目的是为了最后的无层。”我认为我们在承认差异的同时要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实施有差异的分层教学。以下是本人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采取分层教学的一点经验和体会。
一、教学目标分层
生物教材中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编排上一般都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分解到综合的。教师在分解教学目标时,就应特别注意“了解”、“掌握”、“理解”、“应用”等用语的不同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当然在确定二维目标时,也应有一定的弹性,留有余地,让学生自主选择,力争较高目标。
比如掌握细胞结构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设计中,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方案:针对少数学习较好的同学提出列表区别动植物细胞的异同;面对学习较差些的同学要求在植物细胞结构图上标出各结构的名称。这样同样是掌握细胞的知识点,每个学生都在原有能力上获取了新知识,并得到提高。
二、课堂教学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师生互动,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对未知进行探索,从而真正进入主动思维状态,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课堂中设置疑问时,所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
例如,在学习蛋白质代谢过程可提出以下问题:动物细胞内氨基酸有几方面来源?新的氨基酸在组织细胞中大部分转变成什么?一部分氨基酸通过什么作用转变成新的氨基酸?少数部分氨基酸是如何转化为尿素的? 上述设问,难度呈梯度增加,环环相扣,既顺利的完成了教学内容,又让学习较差的学生不至于望题兴叹,产生畏惧心理和厌学情绪,同时又让学习较好的学生不感觉到过于简单。
再例如,学习“性状”这一段内容时,可以这样来设计:要求低层次的学生,在了解性状的定义的基础上,记住性状的概念,而对于相对性状的概念,只要求记忆,并能在给出的例子中找出相对性状即可;要求中等层次的学生,不仅做到以上要求,还要自己能举例说明相对性状的概念;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还要从基因控制性状这一方面全面的理解性状和相对性状。虽然全班学生素质层次不相 1 同,但实行这样的教学目标分层后,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进步,一同发展。
三、练习方式分层
练习是学生深化理解、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过程,因此对不同层次学生练习方式应该是不同的。对极其个别学生主要是针对基础知识学习;对一些较普通级学生主要是新旧知识易混点采用对比练习,做到举一反三;对重点、难点知识采用反复练习作到常练常新。这样才能使尖子生吃饱,差生吃好,从而在教学中促使全体学生进步。
四、课外辅导分层
通过辅导可以查漏补缺、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对个别学生,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辅导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对于普通学生,重点是进行基础知识归类辅导和心理状态调整辅导,帮助他们分析知识结构,归纳要点,并着重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使之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明晰的认识、系统的了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较好的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给他们一些开发性的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去实践,鼓励他们想象,发散、求异,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课内作业分层
学生的作业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形式。同样分量,同样难度的作业很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步完成。若老师统一要求,会使“优生吃不饱”“差生受不了”。长期下去,会造成优生感到简单而课内无所事事,学习兴趣降低;差生则感到负担过重不能按时完成,留下作业的尾巴,逐步导致厌学情绪。因此,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内作业可以坚持“优生多而适当提高难度,差生少而适当降低要求”的原则。
如学完课文后,课内作业从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以完成作业量的二分之一,即完成大部分基础知识题;中等生完成优生作业量的三分之二,即完成全部基础知识题和部分综合题;优生则完成所有基础知识题、综合题和提高题。
总之,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要善于发挥生物教学的特点,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精心设计分层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大面积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对分层教学的思考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分层教学的思考
甘肃省酒泉市东关街第二小学
胡沁
735000 不同的儿童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因为儿童的成长受到年龄、家庭、环境、社会、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既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掌握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的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才能使尽可能多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减少学习的心理压力,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一. 实施分层教学的基本条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让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必要途径。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深入挖掘每个学生优势和潜能。它有利于教师提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从而适应各层次学生的不同发展与不同需要,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面向每个学生,面向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差生不望而生畏,冒尖生不觉得乏味。让学生自信的学,活泼的学,和谐的学,健康的学,才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境界。
二.分层教学的基本方案
课内高效组合: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首先实行班内分组,分组可以根据学生学习习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把学生均匀的分到各组,使各组实力相当,使同学之间都能一起交流,一起
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也可以把学生分成甲、已、丙三个大组,根据三组之间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层分组进行提高,特别在总结与复习期间,教师更应尽心尽力地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对差组学生不要放弃、不要嫌弃、不要批评,多关心、多提问,多板演,多辅导,优先批改作业,多和他们交流思想,形成感情的双向交流,特别对取得梯进的学生加以鼓励。
课外拓展合理: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要求学生要有更加广阔的语文视野,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学生情况和兴趣爱好,拓展与提高他们的知识面。对于甲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树立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爱学语文的良好品质。对于乙组学生除要掌握扎实语文基本功外,更要鼓励他们在课外多参加社会活动,多阅读课外书籍。学会积累语文知识,学会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对于丙组学生,让他们优者更优,多参加课外比赛,多进行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总之,要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三.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
1、坚持分组动态化原则
通过对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实行量化计分,将学生分为三组。甲组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的学生,乙组属中等学生,占全班人数的1/2。丙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习惯等各方面较好的学生。课堂教学立足乙组学生,鼓励他们向丙组努力,防止变成甲组。发展丙组,尽量做到:“海阔任鱼跃,天
高任鸟飞”。对于甲组学生,应着重培养他们良好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尽量让他们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为避免学生心理受挫,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分层可采用隐形分层。但也可采用学生自主选择进行分层,首先对学生做好思想工作,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师生达成共识,这样学生一般不会背上心理包袱。分层力求动态化,鼓励学生逐层递进,激励全班学生团结互助,共同提高。
2、坚持分层教学的原则
分层施教的关键是教师要研究各层学生差异和开发利用这些差异的教学活动,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下的个别化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铺桥引路,恰到好处的引导,可以使差生因为有路而顺利过关,对全体学生因有趣而对语文教学充满希望。对教学重点可以反复强化,强化过程中要指出或渗透甲乙丙组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要点,使每个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把主要精力放在适合自己水平的那部分学习内容上。降低起点,主要是针对甲组学生,分散难点,多从直观形象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教学,防止差生越来越差。教师要善于揭示知识的规律性,恰到好处归纳总结,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特别问题设计要层次化,分层个别辅导。对于丙组学生要鼓励他们勇于探索。不失时机地提高知识难度,巧攻难关,激励他们勇于攀峰。
作业要能梯层设计。对作业题要精加工,巧处理,扩大习题跨度,求精不求多,必做题和选做题要结合,要求三组学生量力而行,独立完成,不抄别人作业。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3、坚持分组指导的原则
分层教学中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要潜心研究全班学生的共同特征,更要对个别学生情况心中有数。对于甲组学生要重点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爱学习。要求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对于智力比较落后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做好个别辅导,适当降低学习目标,让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获。要及时地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也许比一味的提高语文成绩更有效。否则教师看到十几分、二十几分的成绩肯定会摇头叹息,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信心。对于乙组学生,教师尽量让他们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外,还要鼓励他们向丙组发展。对于丙组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侧重思维能力的训练。引导他们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把所学内容加深加宽。培养他们善于向困难挑战的良好品质。总之,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爱心热心、耐心使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的发展。
4、坚持多元化评价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学习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在对学生的评价当中,分层评价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单纯以考试成绩进行比较,进行评价,势必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上进心和学习积极性。分层评价要更多地考察学生的梯进情况,可以从平时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听课是否认真,作业是否按时完成,平时行为习惯如何,特长发挥如何,成绩考试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阳光做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
心。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能力和水平,把试卷分为甲、乙、丙三个层次,让学生自己选择,教师加以帮助。这种考试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分层教学为突破口,认真分析个体间之间存在的差异,做到既要面向全体,又要个别对待,真正实现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理想教育,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地。
电话;*** 邮箱:1969huqin@163.com 5
第五篇:分层教学思考
分层教学思考
分层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分成不同的层次,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及因材施教的原则辅以不同的教育。
分层教学的初衷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实施时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一是来自上层领导的压力,这有分快慢班之嫌,最重要的是有些学生受到歧视,自尊心受到巨大的打击,另一方面,操
作不利,教师不能按照学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仍旧按照大统一的方式来对待,学生不能更好的发展,使得分层教学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很多情况下,分层教学很难在中学生存下去。
回忆在北师读教育硕士的经历,我对英语的分层教学很有感触:我们按照入学成绩把所有的学生分到不同的班级,比如从1到11班,1班最好,11班学生基础最差,每个班都由不同的老师来授课,内容不同,教学形式不同,作业不同,形成性评价不同。我们宿舍4人,分在不同的班级,每个人每天都很紧张的学习,因为老师的作业和预习任务都是根据相应的能力提出的,且经过努力也都能完成:比如说英语最好的那位,课后题都是当堂完成,老师只核对答案,课后作业是额外的一份试卷;我处在中游,作业只做课后题;另一位水平较低的同学作业是查字典弄明白课文,课后题选作一部分。学习半个月,每个人都很有收获。
现在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能力参差不齐,学生能力跨度大,老师的进度只能按照中下游或中游水平的进度来,这一定会使得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开学不几天,很多学生感觉数学和物理难,不乏有好多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甚至有些已经开始放弃数学和物理。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分层是解决这个问题较好的方法。
我有一种思考,可以先调研,了解学生是否排斥分层,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做好相应的配套措施,比如如何配备教师,教师的考核及相应的待遇。因为每个老师面对的学生层次不同,就要备不同的课,布置不同的作业,进行不同的考试,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调动,每个学生才都有发展得可能。分层教学还会带来管理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有配套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