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研一体化
教学研一体化: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走向纵深的有效途径
——关于胶南市推进教学研一体化的调研报告
一、胶南市推进教学研一体化的背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性指导原则。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改革的主导价值观,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目标。胶南科学分析并准确把握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主要矛盾,及时确立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中心,在工作中突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更高水平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水平,为实现胶南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这“三大重点”,通过完善和创新教育投入体制、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不断促进全市教育的统筹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
(一)强化统筹发展,教育管理保障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促进教育公平的难点在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措施是完善统筹教育投入体制。把人民群众意愿作为谋划教育发展的先导,把政府推动作为加大全市教育资源统筹力度的主要手段,把维护教育公平作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价值追求,建立起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机制。一是从2004年起率先实现城乡教师工资纳入市本级财政预算。二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率先实施全 免费义务教育,95%的镇成为“青岛市义务教育示范镇”。三是不断完善以政府统筹为主导的帮困助学长效机制。四是逐步完善农村学校的服务保障体系,在2005年统一为农村学生配设了班车、实施了“农村小学喝热水吃热饭工程”的基础上,2007年建立了覆盖全市所有学校的校方责任险和学生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二)注重均衡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胶南市按照“一个统筹”(统筹学校规划布局)、“两个倾斜”(投入、师资向村级小学、村办园倾斜)、“三个共享”(建立办学理念、教学资源、教科研成果共享机制)、“四个统一”(实现教学进度、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和评估考核的统一)的思路,将中心小学与村级小学、中心幼儿园与村办园两级管理变为以中心为龙头的一体化紧密型管理,深度融合,规范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文化共建、特色共创,共同提高,切实解决农村学校的 “短板问题”。
一是学校布局建设一体化。遵循“科学、集约、合理、实效”的基本原则,在学校布局调整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方式:镇驻地周边村小向中心合并,充分利用中心小学的优质资源;远离镇区的村小向片区内标准化学校、规范化学校合并,进一步扩大其办学规模,提升其办学水平;个别偏远合并不了的村小学校,加大改造力度,切实保证学校达到办学标准和要求。从乡镇学校布局调整来看,调整后各乡镇中心小学与村级小学形成了下列几种情况:中心与“卫星”型村小(一中心一村小)、中心与互补型村小(中心与村小规模相当)、中心与拖挂型村小(一中心,两处以上村小,中心规模大、村小规模相对较小)。同时,把实施学校布局调整与薄弱学 校改造、提升农村学校办学质量有机结合,在全市启动了城乡教育更高水平均衡发展“三大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工程、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工程。所有学校拥有理化生等各类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率先在青岛五市完成学校光纤入校“校校通”工程,网上教研、城乡师生共享优质教育成为现实。胶南市通过对城乡教育资源的科学布局和有效整合,全市小学由2000年的275所调整到现在的85所,初中由35所调整为26所,胶南市各级规范化学校数量、省市示范幼儿园和青岛市一类幼儿园数量均列青岛郊区五市首位,形成了以各级规范化学校和示范学校为骨干的基础教育办学体系。
二是干部教师管理一体化。建立以县为主的教育队伍管理体制,消除了城乡教师资源配臵的体制性障碍,通盘考虑教师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臵,促进了全市教师资源的良性流动和均衡化。自2004年起,胶南市连续5年分别选拔骨干教师、教育干部和学科带头人等进行城乡交流,旨在充实部分非“热点校”的师资力量,力促教育资源均衡,实现教育公平。交流期间,个人关系不变,工作单位负责交流人员的日常管理及年度考核。两年后,交流教师仍回原单位工作。随着城乡教师挂职支教与学习制度、城区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优秀教师交流制度和学校结对帮扶等一系列制度措施的深入实施,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
二、胶南市推进教学研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
(一)建立三级教学研共同体,抓好四支队伍 建立了三级教学研共同体,搭建起了全市教学研一体化的平台。一是建立了由市学科教研员、科研员引领,由兼职 教研员、科研员组成的“市级教学研共同体”,其主要职责是进行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教材培训,开展全市性的调研、科研、教研,针对全市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举行专题研讨活动,培植典型,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二是建立了由兼职教研员、科研员引领,由各区片业务干部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城乡教学研共同体”,其主要职责是在上级教研、科研部门指导下开展区片内的培训和校际研讨活动,及时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推广先进教学模式和优秀教学法,推进区片内教学研的均衡发展。三是建立了由市直学校、镇(处、区)中心小学业务干部引领,由全体教师组成的“校本教学研共同体”,其主要职责是在上级教研、科研部门指导下开展基于本校或本镇(处、区)实际的校本教学研活动,促进学校内部,特别是中心小学和村级小学的均衡发展。
其次,我们还着力抓好四支队伍,即教研员、兼职教研员、业务干部和骨干教师队伍。抓好第一支队伍,落实教研员学科负责制,实行教研员联系校制度。我们要求教研员深入基层参加学校的集体备课和片区教研活动,进行现场研讨、指导,完善学科教研模式,探索总结和推广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抓好第二支队伍,加强对兼职教研员的培训。每学期组织2-3次学习、研讨活动,提高兼职教研员的理论水平和独立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强化对兼职教研员的管理和考核,激励督促兼职教研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鼓励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联片教研取得实效。抓好第三支队伍,定期组织农村小学业务干部进行培训,开展基本功比赛,为他们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拓宽他们的研究视野和工作思路,提高他们参与和指导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的能力。抓好第四支队伍,实行教研员“1+1”制度,每位教研员每 学年确定一名学科教师为培养对象,制订详尽的培养规划。实行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带骨干教师制度。通过名优教师送课下乡、城乡骨干教师课堂教学交流活动,逐步建立起了一支覆盖全市各级小学的骨干队伍,促进教研队伍专业化发展的一体化。
(二)落实五项制度,强化教学研精细化管理 在硬件建设逐步均衡的情况下,困扰村小发展的症结在于农村学校的管理制度。我们从教师的教学常规、学生的学习常规以及教师的备课制度、教研制度、课堂开放制度等五项制度入手,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发挥名校、名师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互动,共同发展。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以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从课改伊始就实行“全市大集备”制度,在市教研室的统一指导下,实施“一课两备(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两评(自评与互评)、两反思(得与失)”和“二次备课”的制度。落实备课要求,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统一教学案、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重难点、统一练习题、统一单元测试,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智慧,实行同学科教师教学资源“三公开”--课后反思笔记公开、教学参考资料公开、教学案公开制度。学校业务干部参与和指导集体备课的全过程,优化备课方式,提高备课效率。另外,我们对学科备课组还进行了捆绑式评价,引导教师形成工作合力,坚持集体创优,确保备课质量。
为了充分发挥兼职教研员和学校业务干部的服务、指导和研究职能,我们要求兼职教研员和学校业务干部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从教师身边的问题出发,开展以问题解决为方向 的专题研究。同时,我们还坚持典型学校和名师教研活动向全市开放制度,教研室每学年组织指导相关学校和教师举行1-2次教学开放活动;坚持中心小学教研活动和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向村小开放制度,中心小学每学期至少向村小开放一次,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随时对村小的同年级教师开放,有效地保证和促进了区域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构架教研互动体系,促进城乡教学研深度融合 要实现农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就必须建立教研一体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其规范化、科学化、持久化开展。为此,我们在县域范围内有相近办学特色、有共同研究课题的学校之间构架了“校际教学研联合体”或“校际课题协作体”,在全市形成了以学校特色共建、学科同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校或学科多向联合的教研互动体系,实现了课题集中攻关、城乡教师互动参与、教学资源和成果共享,提高教学研究的水平,加快了教科研成果的转化。
我们还建立了中心小学与村级小学一体化管理机制,统筹安排师资,统一下发各项教学教研常规和制度,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安排课程表和各科集体备课时间,统一教研要求和活动时间,统一评价考核制度,实现了村级小学与中心小学教研的深度融合。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教育信息网和公共邮箱,建立教学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加大教学教研信息交流量,及时发布最前沿的教学教研信息,上传优秀的集体备课成果、教学设计、课件等相关教学参考资料。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提供的优质资源和研究平台得到了充分利用,网上学科教研群十分活跃,网上交流和研讨得到了加强,实现了城乡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了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胶南市“教学研一体化”的做法取得了显著效果,截止到2009年,全市基础教育在实现“三个率先”的基础上,实现了“三个领先”:一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胶南市作为山东省唯一的县(区)市被表彰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二是实施素质教育达到了全省领先水平,胶南市作为青岛市唯一县(区)市被表彰为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实效性取得了青岛市领先水平,胶南教育的社会满意度,自从青岛市委市政府开始调查到现在已是第四年,胶南一直保持青岛五市的最好成绩。
三、胶南市推进教学研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层面教学研一体化的资源还有待进一步整合 目前,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及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分别由多个部门负责:①教育局人事科负责全市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与考核(如新教师上岗培训、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的评定)、晋升等工作;②教育局教研室负责中小学“教学研究、指导与服务”等工作,虽不负责教师培训,但实际上承担了各学科的教材教法培训、教师教学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新课程培训等方面的工作;③教育局教科室负责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指导与服务”等工作;④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中小学教师培训及继续教育等工作;⑤教育局电教装备中心负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装备工作。承担了信息技术方面的师资培训与考核、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与教学竞赛(如电教课题评审、电教论文评比、电教评优课等)。
这样就造成了如下问题:一是在观念层面造成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二是在操作层面造成了本位主义严重的局面,各个片段都强调自身的重要性,都制定了详细 的标准及细则,有些内容在本质上是重复的,只是角度不同,要求不同,这大大加重了基层的负担,使得基层疲于应付,大大背离了初衷目的。
(二)教学研一体化的实效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要下大力气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因为“任何时候,改变硬件容易,而改变思想、改变人,却很难”,(《人民教育》2009.23)正如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谈到“择校”问题时说,择校其实就是择教师、择好教师。而“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不仅是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条件的改善,更是教育思想与理念的现代化。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不是真正的现代化。”(《人民教育》2009.23)
二是要加强创新,探索有效的机制模式。当前的教学研方面存在着重教轻研、重教轻学、重教轻管、重课堂教学轻课前课后、重听课轻评课反思、重点轻面等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来探索更系统的推进教学研一体化的机制和模式。
四、今后进一步推进教学研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一)要加强对教学研一体化的再认识
教学研一体化中的“教”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学”指教师的培训学习提高;“研”指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一体化”指三者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融为一体,以真正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学研一体化是一种有效的教师学习培训和在职发展方式,能够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国外的研究资料表明,在教师的学历基本达标后,知识水平同学生的学习成绩已无显著相关,但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 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摘自《教育情报参考》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李作为的文章《校本培训:教师在职培训制度的创新》)这就需要教师在职培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度,而教学研一体化的核心就是强调教学实践、培训提高、教学研究三方面的紧密结合。
教学研一体化是一种有效的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方式,能够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作用。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教学研一体化”是一种典型的问题解决模式。它以“问题即课题,科研促教学”为思路,以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积极引导教师发现和提出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之间构建起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在互动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把探索出的方法或理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在该模式中,教、学、研是三位一体的,教是目的,学和研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是手段,教和研要以学为基础。“研”是途径,教和学的质量要通过研究来提升。
教学研一体化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能够促进教育的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区域分,教学研一体化包括县域、区片和学校三个层面的教学研一体化;按学段分,包括幼儿园与小学教学研一体化、小学与初中教学研一体化、初中与高中教学研一体化。通过区域性的教学研一体化,能够有效促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人际之间实现深度融合;通过学段间教学研一体化,能够有效促进不同学段之间的深度沟通。这就为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必然会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在县域层面加强组织建设和资源整合,探寻教学研一体化的体制
推行教学研一体化的关键和重要保证是建立教学研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在县域层面有两个思路:一是“改革式”的:将原教研所、科研所、进修学校合并为一个法人单位——教研培训中心。二是“改良式”的:实行协调式管理,即进修学校、教研室、教科室等机构独立存在,按照各自分工,强化教、学、研三者的紧密结合,密切配合。
无论是“改革式”的,还是“改良式”的,都不应当是“1+1=2”式的简单组合,而应当是“1+1>2”式的高效组合,能够真正实现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真正发挥教学研一体化的优势作用。这就需在实践中构建新的工作机制与研训模式,促进教学研一体化工作的有序、高效、规范运行。例如下述“统筹安排,三位一体,循环推进”的运行模式对我们就很有启发。
——统筹安排。建立例会制度,统一工作部署(每两周一次)。各职能科室通报上两周工作,提出下两周工作计划,然后统筹协调汇总,打印出《双周工作安排》,发至各科室和所辖中小学校。这样,有效避免了各自为政、相互冲突或顾此失彼的现象。
——三位一体。即实现教研、科研、培训这三个职能有关处室在工作上的互通。“教学研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培训和教研、科研三种工作形态彼此不分,相互取代,而是三处目标一致,但各有侧重。从纵向讲,“三位一体”互通而不互代。即研训内容互通,但切入点不同;研训方式互通,但 实施策略不同;研训管理互通,但服务项目不同。从横向说,“三位一体”互补而不互替。具体地讲,教研员、科研员和培训员下校联合,但任务不同;资源共享,但视角不同;成果互惠,但目的不同。
——循环推进。具体地讲,教研员重视全区教学工作反思,确定典型问题;科研员将典型问题确定为科研课题开展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科研成果;培训员将科研成果,通过培训的途径,让广大学校和教师共享,“三位一体”互为条件和因果关系,随着时空变换,链接、交替成一个个循环圈,进而形成螺旋上升、循环推进的工作态势。
(三)在学校层面加强统一管理和深度融合,实现学校与区市教学研一体化管理的有效对接
学校层面分为市直和乡镇两个层面,市直学校教学研一体化管理体制容易调整,只要由学校校长统一管理,要求把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职能统一起来,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统一起来,实现实体性的统一管理、统一运作,建立比较完善的校本研训制度。
乡镇学校是教学研一体化的重点所在。在实践中要结合前期的做法,进一步推进“一个统筹”、“两个倾斜”、“三个共享”、“四个统一”的做法,切实解决农村学校的“短板问题”。
(四)建立区、片、校三级联动机制,促进教学研一体化成果的最大转化
要总结前期建立三级教学研共同体的经验,完善区、片、校三级联动机制,构建一个扁平化的学习型组织。让全市的教学研工作由“各自为政”转变为“一体化推进”,由“个体引领”转变为“团队引领”,由“自上而下”转变为“纵 横结合、横向联合”。让学校的教学研工作由原来“一校一研”转变为“区域共研、合作共赢”,由原来的“一课(题)一研”转变为“一课(题)共研、多元同构”。让三级教学研共同体在共同研究中深度汇谈,在彼此交流中共同提高,促进教学研一体化成果的最大转化。普通高中要作为一个共同体整体推进,建立普通高中教学教研定期交流制度,促进普通高中的优势互补,有序竞争,共同发展;初中、小学要努力打造多个区域,区域内的教、学、研、训、考、评、析要一体化推进,建立教研员、兼职教研员联系区片和联系学校制度,充分发挥区域共同体在新形势下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新形势下,教学研一体化要转变观念,转变方式。要同当前教育教学的问题结合,把问题当课题。要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问题解决为目的,加大对课程设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研究力度,突出有效教、有效学、有效管等方面的研究,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各校校长要带头研究,把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当课题,做研究型校长;要引导教师针对教学实际、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草根”研究,做研究型教师。要形成研究的氛围,形成研究的机制,构建“教学型研训为主体、探究型研训为主导、学习型研训为主线”的研训模式,要加强教研组建设,对教研组成员捆绑考核,打造优秀团队,评选先进教研组,实现由单打独斗向合作共赢、集体创优的转变,让教研组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成长成材的摇篮。
同时,要加大网络教研的力度。建立教育教学信息平台、网络教研平台、学科信息交流平台,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加大对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培训,引导教师制作网页、电 子信箱、撰写教育博客等,提升教研水平,拓宽教研渠道。
第二篇:中学研训一体化总结
中学研训一体化总结
学校的发展,课改的成败关键在教师。校本研训事关教师的生存和发展,事关学校教育事业的前途和未来,任何敷衍和漠视都是短见行为。作为一所发展中的农村中学,我校高度重视新课程校本研训,学校先后进行过一系列校本研修制度的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面临不少困惑。三月九日,我校配合县教研室举办了由中学教师参加的七、八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研训一体化教研活动,为促进以后教育教学的发展,现对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首先是三科集体备课活动:各组组成员分工协作,先分后合,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在交流和辩论中,达成共识,实现双赢。在备课形式上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中心发言、定教案)。我们定每周二、周四提前备一周的课,并定好中心发言人,落实到每一篇课文,每一个课时,备课时先由中心发言人进行分析,然后集体讨论教材,吃透学生后,提出教案的提纲,形成统一教案骨架,由中心发言人执笔书写,人手一份,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操作环节。做到“三明确”(即明确目标、明确要求、明确方法)。备课时明确在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教的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懂的问题。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如何去突破?不能就课讲课,要寻找规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举
一反三,进行课内外知识迁移;还要明确怎么教群策群力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克服“一言堂”,把趣味、微笑、激情带进课堂。
其次是分别说课,即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 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我们在说课实践中认识到,这个定义是不全面的。根据我们的理解,说课既可以是针对具体课题的,也可以是针对一个观 点或一个问题的。所以我们认为,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再次是一人讲课,即在集体备课和说课的基础上每组抽签定出一人讲课,语文由甘贤平、数学由王万胜、英语由王有梅老师分别做课。
最后是大家评课,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确立现代教学观,和对其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了有效的评议。
研训工作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记录着我们问题和反思。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研训工作的重要性。正在进行的新课改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深化的教育实践过程。而其中的研训工作虽然说上不是新生事物,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都有新的含义。我们的研训工作者是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是新课改的参与者,是实验教师探索新课改的合作者。从这个意义讲,“成也研训,败也研训”的说法是成立的。“一课多备、同课异构与一课多评”是校本教研训一体化的有效举措,它立足课堂,服务于课堂,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师生的双向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篇:2010校本研培一体化区经验介绍
开展研培一体化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长兴中心校 杨云发
课程改革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课程改革关键在教师,教师专业素质决定课程改革实施进程。因此,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仍是我们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校本研培一体化,是学校教师发展的需要。
长兴乡中心小学是一所位于长兴乡政府所在地的农村小学,2003年基本情况:10个教学班,学生396人,教师21人。2006年情况:教学班11个,学生410人,教师30人,其中民办转公办教师占50%,中等师范毕业占50%,做为课程改革实施者,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高。我们就清醒认识到,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在课改工作中的重要性。从那时起我校就开始了校本教研和学习型组织构建工作,通过几年的实践,非常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使新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课堂活起来,教师业务素质提高了。但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管理,以及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全方位开展工作,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值增加,导致教师所承担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与日俱增。怎样用更少的时间,更有效的办法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成为我们思考的新问题。做为培养教师专业成长三个主要方面的工作,校本教研、教育科研、校本培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缺一不可。因此,决定走校本研培一体化之路,因为校本研培是立足与学校,是着眼与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研培;是教学中研究培训,研培的地点是教学活动现场;研培来源于自己教学活动中的困惑,是为了教学的研培,研培结果是为了解决教学实际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教学更有质量,更有效。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走校本研培一体化之路,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具有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特点。
二、建立校本研培一体化管理体系,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保证 1.一个建立。建立教师业务档案,记录教师专业成长历程。2.校长要做到“两个到位,两个保证”。两个到位:
一是组织到位。研培一体化工作校长亲自抓,教导主任负责抓,教研组长具体抓。二是制度到位。制定研培一体化教研、科研、校本培训制度、教师学习制度、赛讲制度、评价制度,完善制度体系保证研培工作顺利开展。
两个保证:
一是保证活动时间。每周一下午3-4:30时为培训学习时间,每周三下午为教研组研培活动日,每月最后一周周三为全校研培活动日。
二是保证经费。保证学习资源建设经费、外出学习经费、课题经费等。
3.建立研培一体化三级网络:学校、教研组、教师。制定三级研培计划:学校、教研组、教师研培计划和五年规划。三个注重:注重教师参与过程、注重教师教学行为变化、注重突出抓好组内研培活动。4.四个一保证措施。每个教师每周听课至少一节。每个教师每周至少写一篇反思。每个教师每月写一篇教学案例一篇。每个教师每学期写论文或科研成果一篇。
三、积极开展校本研培一体化工作,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效途径
(一)科研与教研相结合,是教师研究问题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相结合。
为了提高教研、科研的实效,落实研培一体化工作,我们坚持教研活动科研化,科研活动教研化。因为科研课题要求标准高,教研按科研标准去开展就能更规范,效果更好。开展科研工作象对待教研那样就能经常化。研究的问题应该直接来源于教学活动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提炼出成为教研的课题和科研课题,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教科研是为教学实际而研究的问题,使教师成为研培的主体。
(一)、教学常规工作有突破。
1、教师方面按区“提升教学内涵工程”要求规范抓实了备、讲、批、辅等常规工作。语文、数学电子备课逐渐成熟,集体备课与教研组教研有机结合,彰显了效果,所有学科教案更加规范实用。能结合教学实际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作业批改及时了,练习册批改得细致了,作文批改评语贴切、全面、指导性强。教学工作中注重落实“三个读懂”,注重落实洋思“三清策略”和“兵教兵策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实现教学常规工作质量的提高。
2、学生常规方面突出抓好抓实了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是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根本办法。四月份,我们制定下发了“小学生必须养成学习习惯及养成措施实施方案”,对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经过一年启动、实施、经验交流,学生会参加学习了,学习面貌好了,课堂活了,学生能力强了,标志着学生学习习惯基本养成,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二)、高效课堂落实有效果。
10月23日七台河召开了龙东地区教学工作及高效课堂推进会,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落实高效课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学校全面发展的关键。会后我校先后召开了学校领导、教研组长、教师三个层面专题会议研究落实此项工作。组织观看了七台河市现场会示范课光碟,进行了全校性研讨。课改8年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教 师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必须得到充分落实,才是教育的真谛。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组织者、引领者、点拨者、培养者。这里提到培养者就是我们作为教师最重要使命,应该成为教会学生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习主人。我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对每个孩子一生负责、对事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需要。
11月20日我校所有学科课堂都全面开展了高效课堂实施和推进工作,学校先后下发了,“高效课堂实施意见”、“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等规定。11月29日开始我们进行每学期一次课堂教学评价工作,就紧紧围绕高效课堂落实,进行教学评价,促进高效课堂落实,并产生很好效果。现在我校全体教师正以饱满热情,认真科学态度投入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之中,为早日实现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3月30日,1.学校教科研课题确立就能充分体现研究问题是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2006年我们教科研课题是: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注重评价应用,落实三清策略,做好学生学习质量监测的研究。2006全县开展学洋思活动,如一缕春风,吹醒我们,给我们很大触动,特别是洋思中学“三清策略”,“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对于我们现在要解决教学中只注重过程轻结果教学现状,是可借鉴的经验,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结合实际进行研究和运用。
2.各教研组和各学科结合学校课题来确定研究课题研究的重点。低年级教研组在语文教学研究突出“在语境中识字,以读促讲”的研究;高年级教研组突出“先学后教”的研究,其中数学学科突出“精讲多练,三清策略”的研究;这些教研组及学科研究问题各有所侧重,都是教师结合实际教学中问题来确定研究重点的。2007年我校开展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实效性的实验与研究》的子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研究》,我们把这个课题延伸到所有学科教研组结合实际进行研究,例如科学组的“构建情境创设中三结合”的研究,高年组的“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多样化”的研究。我们课题研究是结合实际不断深入进行的。
(二)培训与教科研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的的相结合。
校本学习和培训内容要紧紧围绕两个方面去进行。一是根据教师教科研课题来确定。由于教科研研究内容是由教师根据工作实际发现问题,也是教师急于解决的问题,这方面知识也是教师最需要的。例如2006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我们组织学习了《洋思中学三清策略》、《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二是根据课程改革和学校的发展,开展培训和学习,这是事关学校发展的需要。培训学习的形式有:集中培训、组内培训、自我培训三种方式。规定单周集中培训和组内培训,双周自我培训。单周集中培训是充分体现共同发展的需要,由校长、主任、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进行讲座或进行培训,双周自我培训学习是充分体现教师根据发展需要的个体学习,教师要写好学习笔记,也可到学校图书室读书看报刊杂志或上网学习等。
(三)校级研培活动与组内研培活动相结合。
1.我们坚持校级研培活动要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每月校级研培活动日,学校都精心组织全校性研培活动,做到有主题讲座、主题研讨课、说课、评课、讨论交流,集培训、教研、科研与一体。
2.2005年开始就我们特别突出的抓好组内研讨活动,我们要求每个教研组,两周必须开展一次组内集中研讨活动,要做到六有:有主题,有教学设计,有说课,有评课,有研讨交流,有记录。形式多样化:一是个体的,一个人讲课、说课、众人评课;二是群体每个月必须组织一次集体备课,然后由一人讲,其中一人说课,其余评课,合作研究发展。每个教研组都能认真组织,组员认真参加,大家认真研讨,都能够本着为了提高自身教研能力,提出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研究和讨论,收到很好效果。这样做使教研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教师更愿意参加。每次组内研培活动,学校领导有计划的参加一些组内活动,起到关注、促进、引领作用。教师深有体会的说:组内研培活动,互帮互助,经验共享,在轻松自由的交谈中,我们思想得到了交流,信息得到沟通,实践得到了反思。校级研培与教研组活动有机结合,开创研培的新局面。
(四)外出学习和专业引领相结合。
几年来研培工作使我们认识到闭门造车、坐井观天是不行的,只有站的更高,才能望的更远,要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走出去,请进来。学校非常重视教师外出学习,先后派四人去北京学习,多人次去省市学习,每次外出学习回来,学校都利用校本培训时间进行专题讲座。我们也非常重视市县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每学期初教研员组织学初教材培训都积极组织参加,使教师准确把握教研方向。每年两次县初教部到校深入调研,学校都精心组织教研员听课、教师说课、教师与教研员互动交流、教研员讲座等活动。
(五)、交流、研讨、展示相结合
自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实施以来,我们一直坚持以下三种方式进行研讨交流:
一是就一个问题或教师的一节课进行全校性的研讨、交流。
二是教研组内研讨交流。
三是每学年都举行一次全体教师参加的教研成果展示课,然后进行研讨交流。
从2008年起我们确定每年举行一次组内教研展示活动。2各教研组全员参与了主题说明、说课、课堂展示、反思性评课等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我们欣喜地感受到了各教研组研 4 究的热情、团队的合作精神,并看到了各组出色的表现。尤其是高年租、中年租、科学组、英语组等更为突出。韩红艳、史春波老师的精彩的课堂展示,孙希英、张金梅老师的深刻、透彻的反思性评课,柯柄森、张元甲、孙敬华等组长亲历亲为、点拨指导,这些都让我们感动、激动,更让我们有所促动。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能够积极参与研讨,群策群力,团队合作精神有所加强。促进了各教研组教研能力的整体提高,加速了教研组的建设,并为今后的教研活动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0一0年十二月十三日,交流、研讨、展示活动的开展,使教师在研究中成为课题研究的主人。大家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种方式教师乐于参加,乐于接受,有力的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四、可喜的变化
教师的理论水平明显提高。论文和科研成果每年都30多篇,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每年都有参加县或市赛课的教师,07-09年间,我校教研组两次代表县参加了市级说讲评展示活动,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0年我校共有6人参加区级赛课,一人代表区参加市级赛课。骨干教师、新星、能手数量也由原来的2005认定只有4人,2007年认定时就达到了12人,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能手8人,县级3人。教学成绩明显提高,在2009年暑期全县期末统考中,我校成绩由2006年农村组倒数第二名上升至农村组第二名好成绩。
教师科研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六月科学学科省级课题顺利结题,学校被评为省课题组评为课题研究“先进学校”。有二名教师被评为省级课题研究“先进个人”。2006年国家“十五”课题《语文能力的评价研究》结题。2010年9月省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实效性的实验与研究》结题,学校被评为省课题组评为课题研究“先进学校”,有一名教师被评为省级课题研究“先进个人”。
2008被评为七台河市教研先进单位,2009年被确定为七台河市教研基地。二O一O年被评为市级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
由于开展研培一体化工作,将研培整合起来,研中有培,培中有研,教研和科研的内容可作为培训载体和依托,培训的成果反过来又促进教研和科研活动的开展,使它们溶为一体,有机的结合,又由于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来源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培训学习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所需,从而使教师由后台走到前台,教师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被动研究到主动研究,成为研培的主人,学校充满了浓浓研培的氛围,使教师专业素质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也使我校由勃利县三流学校成为勃利县东部窗口学校,实现学校快速发展。
第四篇:征集编研展览一体化工作综述
征集编研展览三位一体
——余杭区档案局打造档案文化建设新机制综述
高建华
摘 要:征集丰富了资源,丰富的资源支撑和促进了编研和展览工作,编研成果形成档案文化品牌,档案展览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这些工作又深化了档案宣传工作。这样,“征、编、展、宣”形成一体化并形成了长效的档案文化建设新机制。关键词:征集 编研 展览 档案文化 新机制
新时期的余杭档案工作肩负着“记录历史、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光荣使命,认真贯彻《浙江省档案局关于大力开展档案文化建设的意见》(浙档发[2011]32号,以下简称《意见》),设立征集编研科,切实推进档案文化建设,为打造与文化名区相匹配的档案强区做出贡献。
1、以征集促编研
1.1、征集老照片并出版《余杭记忆—百年余杭旧影集》
2010年,区档案局(馆)联合各部门共同主办了名为“余杭记忆”的老照片征集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热情参与,共征集到各类老照片600余幅。通过鉴选,编辑出版《余杭记忆—百年余杭旧影集》。《余杭记忆—百年余杭旧影集》共收录1911年—1995年间形成的,反映余杭辖区内人、事、物、景的老照片277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向社会征集到的照片资料和馆藏档案中选出精粹,集中展示了余杭在近百年的发展进程中保留下来的经典图像,为社会公众了解余杭近现代的发展变迁提供了光影查阅平台,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画册。画册自出版发行以来,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在延续余杭记忆、繁荣城市文化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彰显了档案的文化属性。该书荣获杭州市档案局优秀编研成果一等奖、省档案局优秀编研成果二等奖。区档案局积累了征集、编研、展览一体化的经验,为进一步做好档案编研工作,加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探索出一条好的路子。
1.2、征集珍档并出版《余杭珍档荟萃》
近年来,余杭区档案局(馆)加强珍档征集并深入挖掘馆藏特色档案,形成了规模化珍档资源体系。在此基础上,2012年7月开始整理编辑《余杭珍档荟萃》,该书已于2013年10月完成印刷并分发至各镇街和区直单位。《余杭珍档荟萃》展现了区档案馆馆藏珍品,客观简明地介绍了余杭的发展历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珍贵的历史档案介绍给读者,较好 1
地发挥了档案的凭证和借鉴作用,是档案馆与社会大众沟通的桥梁,使读者能从中了解余杭档案文化的丰富多彩。
《余杭珍档荟萃》共分“明清拾遗”、“民国旧踪”、“烽火岁月”、“历史新篇”、“珍贵手稿”、“外事纪念”六个部分,入册的档案是根据内容重要、价值珍贵、载体特殊的原则从区档案馆特藏库遴选出来的珍品。本书以档案图片为主,辅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大致勾勒了余杭数百年的历史轮廓,对外界了解余杭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使读者切身感受到余杭历史文化积淀的厚重。
1.3、出版《卓氏人物(塘栖卓氏明清档案解读)》
2013年6月,老同志卓介庚(现受聘于区档案馆)撰稿、余杭区档案局(馆)内部出版了《卓氏人物(塘栖卓氏明清档案解读)》。塘栖卓氏的史料原由老干部卓介庚同志收集珍藏,内容非常丰富,史料价值较高。因古文艰涩难董,人们不易阅读,本书作者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塘栖卓氏在明清期间的情况,对这些史料加以通俗的解释,让有兴趣了解塘栖卓氏家史的普通读者也能顺利阅读。当然,卓氏先辈留下的许多古籍,经过翻译,其蕴含的深刻思想很难确切地解读出来,其动人的韵味也不容易表达,所以本书也将原文同时照录,请各位有识之士鉴别。本书也是作者在详细阅读塘栖卓氏史料后写下的心得笔记。
2、完成余杭方言建档工作
方言语音建档是“余杭记忆”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自2013年8月开展以来,通过前期的广泛宣传,全区人民积极响应,各界人士争当语音“发音人”,区档案局通过各镇街的推荐,确定12名“发音人”,然后通过走访测评,最终选出6名来自塘栖、临平、老余杭、瓶窑、乔司等地的最地道、最老派、最正宗的余杭方言语音“发音人”。通过对这些地方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由此衍生的说唱、语音故事、戏曲等整理建档,使余杭方言得到系统有效的记录与传承,对于研究历史资料、考证民俗风情、调查方言特色等都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此项工作于2013年12月结束。
3、做好珍贵档案受赠工作或征集地方文献 3.1、接受谭均华先生捐赠
2011年2月,杭州市剧协主席、余杭区文化名人、中国曹禺戏剧奖、省市“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谭均华先生前来余杭区档案馆了解其早年捐赠的手稿、剧作、证书、声像资料等特载档案的保管情况。保管利用科工作人员向他详细介绍了馆库设施的配备情况,并陪同参观了档案库房与珍品陈列展厅。谭均华先生在亲自查看了其捐赠的档案后对档案馆的工作表示十分满意,并再次向区档案馆捐赠了他近期编著的《洪楩传》、《永恒的瞬间——见证余杭平山农场五十年》等作品,同时他表示今后还将把手稿、作品等珍贵资料捐赠至区档案馆永久保管。
3.2、接受退休干部陈孝生先生赠送家谱
2011年2月,陈孝生先生向区档案馆赠送家谱。余杭区人大退休干部陈孝生先生向余杭区档案馆赠送了他亲自修编的《禹航免涵陈氏族源》、《禹航免涵陈氏宗谱》、《余杭黄湖陈氏家谱》和《余杭范氏家谱》。这些家谱系陈先生历时多年,查考家史,收集史料,亲自整理编订,并出资万元,印刷后送藏有关各方。
陈孝生先生系禹航免涵老四房后代,退休后正逢“国运昌则修志,家族兴则修谱”的大好时光。为了增加对家史的了解、加强族人间的联系、培养亲情、继承中华传统美德,陈先生怀着一种“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代子孙”的责任感,义不容辞地挑起了续修家谱的担子。在取得老一辈族人的支持下,他开始了艰难的搜集家史资料的工作,不辞劳苦,四处走访家族老人,奔波于各地图书馆。从清光绪十六年(1890)《禹航免涵陈氏族源》中获得了最为宝贵、翔实的家史基础资料,经过数年的搜集、整理,编撰出多部族谱。
这也是余杭区档案馆首次收集到的家谱,对于丰富馆藏、优化馆藏结、提升档案馆文化品位、增强档案馆服务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后我馆将不断拓宽档案资料征集视野,积极开展家谱的收集工作,将散失在社会上的优秀文化遗产收集进馆。
3.3、征集到文革时期余杭的老照片
2011年7月,区档案馆从杭州市摄影家协会理事章胜贤先生手中征集到文革时期余杭的老照片20幅。这些照片拍摄时间为1966年前后,主要内容有:余杭县贫下中农代表大会、余杭县职工代表会议、师生赴京参观学习归来欢迎会、农村生活学习场景及文革时期余杭先进人物。
这些照片生动描绘了文革时期的余杭文化背景,真实再现了当时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进一步丰富和优化了馆藏。
3.4、曹人望捐赠塘栖水北明清古街全景照
2011年12月,塘栖人曹人望先生带来了他于2008年5月拍摄的塘栖水北明清古街全景照,该照片为多张照片拼接而成,全面、真实、清晰地再现了塘栖水北明清古街全景。自2008年6月起,塘栖运河综保对老街进行改造,此照片拍摄于改造前,为我们保留了老街改造前的历史原貌影像。曹先生表示当时拍摄这一照片是站在塘栖五金批发公司七楼顶上取景的,该大楼已于2010年拆除,故现已无法再站在这样一个至高点进行全景拍摄,此乃该照片的珍贵之处。
3.5、孙祝山先生捐赠了数件实物档案资料
2012年3月,余杭原人大副主任孙祝山先生向区档案馆捐赠了数件具有史料价值的实物档案资料。
孙祝山先生于1944年入伍,曾参加过孟良崮、淮海、渡江三大战役以及鲁南、江苏七战七捷等十余次著名战役。此次,孙祝山先生将珍藏数十年的实物捐赠于区档案馆永久收藏,其中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佩章、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战役胜利纪念章、1948年战时前线的临时党员证、1956年临平镇人民委员会向其颁发的《聘请书》、1957年军人转业证明书
及杭县兵役局的补充信、1958年临平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证、余杭县第五届、六届、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证、余杭县第五次代表大会报到通知书等在内的十余件物品。这些物品保存完好,时代气息浓厚,进馆收藏后进一步丰富、充实了馆藏实物资料,为今后的爱国主义教育展览提供了宝贵素材。
3.6、征集到《刘氏联修族谱》、《镇氏宗谱》
刘武平先生向我馆捐赠《兴邑庙背西隅山下刘氏三修族谱》(卷一至卷六)仿真件、《刘氏联修族谱》(上、下册)仿真,共52册。镇征越先生向我馆捐赠《镇氏宗谱》上下卷,共51册。这也是余杭区档案馆从民间收集到的家谱,对于丰富馆藏、优化馆藏结、提升档案馆文化品位、增强档案馆服务功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后我馆将不断拓宽档案资料征集视野,积极开展家谱的收集工作,将散失在社会上的优秀文化遗产收集进馆。
3.7、积极征集余杭地方文献
本局多方收集反映余杭地方特色文献资料。2010年以来,区档案馆有关工作人员访求到一批本区地方文献,有《余杭遗韵》、《余杭风俗志》、《余杭民间文化大观》、《余杭古桥》以及《文化塘栖》丛书、《径山史话》丛书、《老余杭文化》丛书等100余卷(册)以及反映各地历史与现实情况的刊物如临平山、塘栖、三白潭、窑山等100余期,为百姓了解余杭历史、品味旧物、传承风俗礼仪、浸润运河文化、禅茶文化等方面充实了内容、夯实了基础。
4、做好固定展览有关工作
固定展区主要通过收藏的历史档案展示余杭的历史文化,共分三个展区,一楼展区展示的是建国六十年余杭的辉煌成就,二楼展区为余杭五千年悠久历史,三楼展区为馆藏珍品陈列。举办余杭历史档案图展,旨在传播余杭优秀文化,继承深厚历史遗产,既为建设余杭品质之城提高文化品位,又为青少年和社会各界提供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本图展所展示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魅力,将为推进“美丽之洲、品质之城”建设激发人们更大的热情。
5、做好专题展览工作
专题展览又称临时展览,是指档案部门根据党和国家,以及地区、系统的中心工作需要,结合社会需求利用重大纪念日配合重大活动按照一定的专题举办的短期展览。
5.1、2011年举办了“余杭记忆”老照片专题展览
集中展示了余杭在近百年的发展进程中保留下来的经典图像,反映了余杭经济、社会、文化各个层面的发展,为社会公众了解余杭近代的发展变迁提供了平台,吸引了众多百姓前来参观,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5.2、开展“劳模风采”专题展
为大力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2012年11月,余杭区总工会、余杭区档案局联合举办了余杭区2006—2010年市级以上劳动模范风采展,展出“十一五”期间我区50位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再现余杭先进模范人物的光辉事迹,铭记他们对余杭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做出的贡献,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共同谱写幸福和谐余杭的新篇章。
2012年11月15日下午,区档案馆接待了一批参观“劳模风采”专题展的队伍——48位来自塘栖镇的退休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此次,区总工会组织退休劳模参观劳模风采展,让余杭老一代职工体会到脚踏实地、不怕艰苦、尽心尽责、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劳模精神历久弥新,新老劳模都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荣誉转化为动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余杭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退休劳模们回忆往昔、展望未来,一致表示,我们喜看余杭的巨大变化,深受鼓舞,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5.3、举办余杭商贸“老字号”历史文化展
为更好地了解余杭传统商贸发展历史,深入挖掘“老字号”独特的经营方式和文化内蕴,倡导诚信经营,弘扬商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区档案局(馆)与浙江省老字号协会塘栖会馆联合举办“余杭商贸老字号历史文化展”。该展览选取了28家传统商贸企业,其中5家为已荣获“浙江老字号”的企业,23家知名老店,这些企业年代悠久、现存资料丰富以及准备申请省市级老字号企业,重点展出历史图片、实物及相关工艺道具流程,老字号创始人有关情况介绍,老字号背后文化故事挖掘等内容。“余杭商贸老字号历史文化展”从2013年11月1日开始到2014年4月结束。
总之,征集丰富了资源,资源的丰富支撑和促进了编研和展览工作,编研成果形成档案文化品牌,档案展览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与此同时,这些活动又深化了档案宣传工作。这样,“征、编、展、宣”形成一体化,互相依存、共同提高。相信:余杭区档案文化建设新机制必将走向制度化、常态化。
作者简介:
高建华,杭州市余杭区档案局,副研究馆员
第五篇:三里畈初中“研训一体化”实施方案
三里畈初中“研训一体化”实施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将校本研训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研训制度,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当前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引发了我们对校本研训的关注与探索。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试行)》的精神和县教育局关于加强校本研训的要求,为建设一支优良精干的教师队伍,在新课程实练的机遇中实现我校“市内知名,县内一流”的总体办学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健康发展为宗旨,以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二、领导机构
从建设学习化组织的宗旨出发,建立和健全校本研训的组织领导机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办公室﹑教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校本研训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和领导校本研训的工作。根据研训和考核的实际需要,成立以教学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处室及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学校研训考核小组,具体负责校本研训的考核工作。校本研训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科室,具体负责校本研训的日常工作,为校本研训提供服务指导。由学校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校本研训工作。
为切实加强对校本研训的领导,必须建立和健全校本研训制度。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对教师校本研训进行五年规划,制定校本研训工作管理制度,活动制度,评估制度,保障制度和档案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要求每学期具体制定教师研训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表,使校本研训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这样,通过建章立制,全校以校本研训总目标为核心,以学校、教研组、教师为单位,层层有计划,人人有目标,研训工作明确具体,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校本研训计划
校本研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根据参加校本研训教师的特点,建立明确,适宜的研训目标,选择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研训内容,采取丰富多样的研训形式,以提高教师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反思的意识,培养研究型教师。
(一)校本研训内容
校本研训内容包括公共课程、学科基本功和新课程研究三部分。公共课程: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师职业道德、现代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各学科课程标准(试行)等。
学科基本功:由一般基本功和专项基本功组成。一般基本功包括导入、提问、板书、结束、演示等6项技能,课程标准和教材,学科渗透,教案编写,说课等;专项基本功包括语文的朗读与写作示范,数学的解题和绘制图形,英语的绘制简笔画和组织教学,政治的基本理论和课外活动指导,历史的地图和文物图及历史资料,地理的绘制简笔地图,物理、化学、生物的演示实验和组织学生实验,美术的示范技法,音乐的自弹自唱,体育的示范动作和示范操作,计算机的CAI课件制作和网络技术操作,劳动技术的示范操作技能等。
新课程研究:包括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反思,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教育教学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学科的整合应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新课程标准研究与实验等。
(二)校本研训形式
1、不断丰富“五个一”工程活动,以教龄不满五年的青年教师为对象,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五个一”工程内容为:上好一节学科汇报课,上好一节研究性学习活动展示课,参加一项教学基本技能竞赛,参加一次课件制作展示,撰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教学论文。
2、把教学技能训练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基本工程。继续抓好导入、讲解、提问、演示、板书、结束等六项教学技能训练,以示范、讲解、研讨、训练、导师制等多种形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3、以“新课程研讨”为交流平台,以学校教育教学中最常见、最实际、最难解决的问题为对象,以课题、定期学习、专题反思、应用研究、问题会诊、教学案例交流、说课、观摩研讨课、与专家对话等形式,为教师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提供切入点、结合点,带动学校教学研究,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
4、强化集体备课活动,改革教案编写方式。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组织全组教师参与集体备课,通过编写教学设计、说课、公开教学、议课、总结反思等五个环节,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达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坚决纠正教师备课中照搬现成的教案和凭已有经验设计教学方案的两种不良倾向。
5、科研兴校,课题牵头。以我校参加的“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等课题为契机,把校本课程开发与新课程培训作为校本研训的核心内容,渗透贯穿于校本研训的全过程。促进广大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思维方式、教师角色作用、师生关系等方面发生根本改变,以深化和提高校本研训。
6、通过举行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以“创新教育—课程改革—教师素质”为主题,开展系列学术专题研究讲座和研讨会,邀请校内外名师、专家开设讲座,并适时组织有关教师外出考察、学习进修。
(三)校本研训步骤
第一阶段(2011年2月—2011年8月),以岗位大练兵为主。组织广大教师参加教师岗位培训,周密布置,扎实推进,总结反思。并结合县中学工作会议精神,以“消灭差课”为切入点,充分利用教育模式三,全面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第二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月),以课程研训为主。以课程改革培训和课题研究为核心,通过各种形式,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的实际问题,以从实际出发的态度,用从实际出发的手段,解决从实际出发的问题。在这一阶段,特别要进一步把教师个体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把学校里发生真实问题概括、提炼、升华为有价值的问题,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训。
第三阶段(2012年2月—2012年10月):考核验收为主。由学校组织考核验收,客观地评估教师的校本研训活动,促进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保障措施
为确保校本研训工作,必须加大校本研训经费投入,设立校本研训专项经费,学校的每一项校本研训活动均由专项经费开支。首先,要加大软件投入,为广大教师全方面校本研训提供所有必需的教材、作业本、笔记本等。其次,要加大硬件投入,统筹协调学校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以及相关图书资料、备课资料等设施设备。其三,要加大外出研训投入,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在职进修学习、各级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训活动,通过相关制度,具体解决进修、研训教师的各种补助和费用问题。
同时,完善学校《教育教学奖励办法》,进一步健全校本研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校本研训工作中表现突出、考核成绩优异者及各项研训竞赛的优胜者均应给予奖励;对校本研训工作中不认真或考核不过关的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引导教育。
五、组织管理与考核
1、统一认识,加强管理
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引导广大教师深刻认识我校开展校本研训的重要意义,明确这项工作的内容、要求及计划安排,切实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督查,具体落实目标责任,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2、严格考核,保证质量。
校本研训的生命在于它的质量。要保证和提高校本研训的质量,就必须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强化常规检查、考勤和交流,严明纪律,严格管理,并把平时的督查与考核评估结合起来。同时,我校已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准备出台具体的考核验收方案,制定系列化评估表,以考核评做作保障,促进校本研训工作。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分有关文件精神,要把校本研训与教师职业聘任挂钩,凡校本研训考核不过关,未取得研训合格证的教师,不能聘为高一级职务;与评优评先活动挂钩,凡未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完成校本研训任务的教师,在本学不能评为先进个人、所在科组不能评为先进科组。
六、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档案管理和建设,是校本研训的一项重要工作。档案管理主要对教师参加校本研训的各种材料,以分类和成盒的形式建档记载。它包括学校档案和个人档案。学校档案内容要有校本研训的计划、总结、领导和考核机构、教师队伍基本情况、课堂教学、考核数据和成果、研训学习、各科组计划和总结、各种研训活动等材料。个人档案内容要有个人研训计划、笔记、心得体会、教学案例、教案、说课稿、教学论文、三笔字作业、考核成绩、相关证书、自制课件、科研成果及学校考核评价表、登记表、意见等各种书面材料,每位教师以盒建档,按人立档。
校本研训档案采取以类成盒和按人建档相结合的方法,既是对教师校本研训的记录,也是一种“量”的积累。档案由学校教研室统一管理,具体由教研室主任负责进行搜集、整理和组织鉴定,确定专任保管,档案存放应设专柜。档案材料要做到系统、完善、准确,一般材料都要求打印。建立档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客观、全面、历史地反映教师研训的全过程,使校本研训档案标准化、规范化。